四大环节

2024-08-14

四大环节(精选六篇)

四大环节 篇1

转任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 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 或在同一部门的不同职位间进行转换任职的人事交流活动[1]。公务员在不同岗位上得到培养锻炼, 有利于防治腐败。公务员流动中的唯权、唯利导致盲流、逆流、不流现象, 归根到底在于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 缺乏对转任事前、事中、事后系统的评估。

2 公务员转任存在的问题

2.1 转任者与职位不匹配

转任存在随意性。人员与岗位之间随意组合, 将公务员轮换到不合适的岗位上, 造成任职者与职位不匹配。

2.2 转任过程不公正、不透明

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公务员希望通过转任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晋升空间。滥用职权、暗箱操作层出不穷, 流动方向日趋单一, 清水衙门、边远地区无人问津。

2.3 工作衔接不力, 转任者与接收单位满意度低

“工作难以衔接”被认为是公务员转任的最大弊端, 占68.3%。西方公共行政学者认为, 交流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不利于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积累, 有浪费人才之嫌[2]。认为转任中的障碍有人情关系阻碍、个人抵触情绪、接收单位不愿意、领导不支持的分别为67.1%、43.1%、25.2%和21.4%。

2.4 对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驱动力不明显

许多公务员不明白为什么要转任、怎样转任, 认为转任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推动职业生涯发展方面作用不大, 有43.1%的公务员视其为短期行为。

3 不合理转任的原因分析

3.1 前期评估依据不科学

转任多是上级部门的决策, 没有充分考虑个人意愿、转任者与职位的匹配度、个人情况等。单位考虑转任的依据是组织安排的为85.7%, 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和他人推荐的仅为35.2%, 25.5%和9.8%。

3.2 中期监督不力

转任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暗箱操作成为常态。滥用权力, 信息不公开, 资格审核不公正。

3.3 后期效果检测不到位

认为公务员转任的弊端为工作经验得不到好的传承、难以适应环境、工作效率降低的为37.4%、34.3%、19.3%。其原因在于工作衔接不力, 个人与组织氛围难以相融合。后期评估多针对工作情况, 无法充分衡量转任效果。

3.4 缺乏对转任有效性的长远评估

单位对转任进行了事后评估的为40.3%, 事前、事中和后期跟踪评估的仅为27.4%、26.7%和28.4%。转任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整个转任工作的反馈, 才能为下一次转任提供参考。

4 公务员转任评估的四大环节

4.1 环节一——事前评估

事前评估是转任可行性评估, 在分析组织与个人情况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进行职位轮换, 做到人职动态匹配。

4.1.1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及影响因素评估。

作为知识型员工的公务员对职业发展有着强烈诉求, 应将组织目标与公务员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相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因素主要是家庭因素。家庭责任与公务员流动呈正相关, 一个人承担的家庭责任越大, 流动时越要考虑家庭影响[3]。可通过转任解决公务员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上下班路途遥远等生活困难, 体现现代人事行政管理的保障功能, 也利于公务员队伍的稳定。

4.1.2 转任意愿评估。

公务员转任的基本态度, 转任范围、频率的选择都存在差异性。有24.8%和60.0%的公务员很支持和较支持转任, 5.2%和10.0%的不支持和说不清楚;认为本单位内部转任好的占35.0%, 跨部门好的42.1%, 跨地区的20.0%, 工作性质不相似的部门的22.8%, 工作性质相似部门的40.5%;流动频率即单位时间内公务员流动的次数[4]。转任需要一个对新岗位适应的周期。选择1-2年转任一次的占23.3%, 3-5年的61.6%, 5年以上的5.1%, 不转任的10.0%。

ERG理论认为人有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当较高层次需要一再受挫, 就会退而求其次。在一个环境中一直得不到满足, 而从另外一个环境可以得到时, 人们就会追求后者[5]。因此, 通过问卷调查法或访谈法了解拟转任者的意愿, 实现组织转任配置与个人自愿转任相结合。

4.1.3 任职资格评估。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在不同职位之间转任应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公务员制度是建立在职位分析基础上的职位分类管理, 每一职系内职位的任职资格都由职位说明书确定。要据此检测个人特征是否与职位要求对等。评估包括显性任职资格, 即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或职业培训、工作技能, 也包括隐形任职资格, 即工作所需的内在能力、素质。

4.2 环节二——事中评估

事中评估是对过程的监督。转任一般是通过单位推荐或个人申请方式产生预备人选, 根据预备转任的职位对人选进行审核后, 由相关人事部门做出决定并予以公布。对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 保证过程公正有序。

4.3 环节三——事后评估

事后评估是对转任效果的评估。包括工作交接情况, 接收单位满意度和公务员个人满意度评估。工作交接情况评估包括原有岗位资料档案、后续工作的交接, 及接手新的工作岗位的情况。接收单位满意度、公务员个人满意度评估通常在转任后的1-3个月内开展。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了解接收单位对新员工的评价, 及转任者工作积极性, 及时沟通协调。

4.4 环节四——后期跟踪评估

后期跟踪评估是对转任有效性的评估。转任最终目标是促进组织行政效率的提高和公务员个人全面发展。

4.4.1 个人工作绩效和职业生涯发展评估。

通过跟踪回访、干部考察、述职述廉、绩效考核考察转任者的工作情况。评估期为下一个绩效考核期或一年, 以此作为奖惩、职位升降的依据。关注转任者中、长期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 考察转任在推动公务员个人发展方面的有效性。

4.4.2 组织行政效率评估。

组织行政效率主要表现为廉政建设、人职匹配度、机关活力。机构臃肿、贪污腐败是一个机构生态缺乏活力的表现。根据卡兹曲线, 组织如果在其诞生后五年之内没有人员流动, 功能就会由盛转哀。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重组, 二是让组织成员个体进行流动。前者只能偶尔为之, 大规模的重新组合易导致组织不稳定, 后者具有现实性[5]。

参考文献

[1]赵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智源.健全公务员交流轮岗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4)

[3]Hiltrop, Jean-Marie.The quest for the best: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to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17 (4) :422-430.

[4]王福波.完善我国公务员流动管理的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 2008

如何防范建安企业四大环节涉税风险 篇2

建安的行业特点给管理带来难度。建安企业具有经营分布点多、线长的特点,纳税环境复杂多变,给税务风险管理增加了难度。多数大型建安企业都跨省(市)经营,在实行总分机构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以来,许多单位纷纷注册成立了二级分支机构,加上招投标时为了满足当地建设部门要求而设立的经营机构,使企业面对较多的税务机关,而各地税务机关对税法的理解和执行差异很大,这增加了企业税务风险系数。

2012年税总确定的重点稽查行业仍将建筑业列入其中,这说明虽历经多年重点稽查,但税总对该行业存在的问题仍心有余悸。那么,为什么建筑业历经多年重点稽查仍存在很多问题?建安企业存在的纳税风险究竟在哪些环节?为此,本文专题谈一谈如何防范建安企业四大环节的涉税风险。

一、预收账款环节的及时性问题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又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或者租赁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根据上述规定,建安企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二是与发包方(或建设方,下同)签订了书面合同,如合同明确规定付款日期的,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合同未明确付款日期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凭据(如竣工结算报告)的当天;

三是与发包方未签订书面合同,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凭据(如竣工结算报告)的当天。

从上述三方面可以看出,不管是预收款还是应计营业收入,都有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问题,即到了税法规定纳税义务发生的截止时点,建安企业就应该在截止时点前履行已经发生的纳税义务。但是,在日常会计处理实务中,建安企业故意隐匿预收款及推迟预收款入账时间的问题常常发生,其目的就是为了推迟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无偿占用税款资金。由于建安企业从工程开始施工前就陆续发生预收款,直到最后的工程竣工结算,这中间不仅时间跨度很长,而且预收款的金额也很大,如果形成纳税义务后不及时纳税,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建安企业不仅要缴纳大额滞纳金,而且还要被处以大额罚款。由此可见,如果对预收款不及时纳税,将会给建安企业构成很大的纳税风险。

笔者认为,建安企业应从以下三大方面来自觉防范上述风险:

一是必须按规定及时开具发票。建安企业收取预收款(或工程进度款)时本应及时给发包方开具建筑业发票,但是,相当多的建安企业往往仅是开具各种各样外购或自印的收款收据,或直接写一张白字条收据,或以借款的名义开借款借据,有的甚至使用从税务机关领购的收款收据收取预收款,但不管开具什么,这些企业往往总是不按规定在账面及时、如实反映应记预收账款,而是将预收款以各种往来款的名义入账,当然也不计缴相关应纳税费。二是不能将预收款账外循环,体外循环。账外循环是虽收到预收款等相关款项,但不记入大账,而是记入账外账或小金库后用于账外周转或各种开支。体外循环是将应收的预收款不收回,直接请发包方将应付给自己的款项代付给自己的付款对象,用于材料采购、支付工程的水电动力款或其他欠款等,而在建安企业账面及其银行账户则根本看不到也查不到收款的踪迹。之所以将预收款账外循环,体外循环,其目的就是为了迟纳税、不纳税,所以,对于这些问题,建安企业应自觉纠正。

三是不隐瞒且及时反映项目部收入。由于相当多建安企业的项目部与其总部属于挂靠或转包关系(挂靠和转包都违反建筑法,本文不探讨),而且项目部都在项目所在地开设了银行账户,由于总部对项目部实行的是三级(或二级)核算,所以,对于这些银行账户,不仅总公司账面没有反映,而且税务机关也无精力去知晓各项目部究竟有多少银行账户,更难全面查证到汇入这些账户的预收款和结算收入,往往是不到整个工程结算,总公司账面都不反映或很少反映各项目部的收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收取预收款(或工程进度款)时,往往仅是开具收款收据或借款借据,就是在项目部的账面上反映了预收款,但大多数项目部总是等到工程最终结算才一并开具发票并计提相关税费。由于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仅是在项目部开具建筑业发票时负责扣税,如果项目部使用收据借据收取预收款,不到税务机关开具建筑业发票,当地税务机关将无从知晓。又由于项目部往往远离总部,总部主管税务机关也常常无法知晓各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就是每年的汇算清缴也仅能检查到少部分项目部。

由此可见,上述情况在使得对项目部的税收征管形成漏洞的同时,也为建安企业本身埋下了纳税风险。所以,建安企业对各项目部的设立、日常管理和纳税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重在自觉及时履行纳税义务。

二、收入结算环节的完整性问题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该条第(三)项同时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 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建安企业的营业收入有其特定的组成,除了常规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外,还包括了工程所耗用的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但排除了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由此可见,对建安企业营业税的计缴必须在正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纳税调整,但如果企业能够及时主动并完整调整应税营业额,将会大大降低纳税风险,否则很可能在营业收入的完整性上构成纳税风险。

笔者认为,在收入完整性所涉及纳税风险的问题上,建安企业有以下四种常见的问题必须注意重点防范:

一是故意降低税基。由于税法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应税收入不仅包括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而且还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是,一些建安企业往往想方设法不将价外费用以及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作为营业额纳入申报,如较为典型的是“甲供材”的工程项目。由于“甲供材”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由发包方购买,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如果没有特殊约定,供货方肯定是将材料发票开给发包方,发包方再将购买的建筑材料提供给建安企业用于工程施工,但是,至工程结算时,建安企业往往都不将“甲供材”并入营业额一并开票给发包方,从而少缴了营业税,由此带来纳税风险。当然,甲供材“项目在全额开具建筑业发票后的原材料成本税前扣除的会计核算问题上确实有一些障碍,为排除障碍,笔者建议,建安企业应尽可能与发包方协商签订”包工包料“的建筑合同,但应与发包方商妥,对建筑材料的采购由建安企业负责签订合同,合同需加盖建安企业的公章,相关发票也开给建安企业,但实际采购仍全部由发包方具体负责,同时,建安企业、发包方及材料供应商三方之间必须签订协议,即建安企业委托发包方将材料采购款代为支付给材料供应商。这样,表面上看是”包工包料“的建筑合同,但实际上仍是”甲供材“工程合同,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全额开具建筑业发票后扣除原材料成本没有发票的障碍,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可能产生的纳税风险。

二是“以物抵款”不记收入。发包方往往会与建安企业商定,发包方以其土地、房屋或其他相关物资抵算工程款。如一些发包方(主要是地方政府)与建安企业商定,划拨一块土地抵算其应支付给建安企业的工程款,或一些发包方以开发的部分房产抵算其应支付给建安企业的工程款。由于上述非货币交易方式很容易使得一方不反映收入以逃脱纳税义务,而另一方不反映支出以解资金困难,所以,“以物抵款”往往会使得双方一拍即合。再由于用于抵算工程款的土地或房产往往远在他乡,如果建安企业不将相关资产及时入账,主管税务机关不仅很难及时发现,而且很可能就无法发现,其结果不仅会延迟建安企业对营业收入的确认,而且很可能形成建安企业的偷税。

三是“以权抵款” 不记收入。发包方(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往往会与建安企业商定,由建安企业负责开发的工程项目在一定时间内由建安企业负责管理,建安企业享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一定期限后收归发包方。这样,在建安企业账面就不可能反映对相关工程收取的营业收入,这样,建安企业也就无需再为隐瞒收入而“烦恼”,从而造成纳税风险。四是直接隐瞒收入。一些建安企业往往千方百计隐瞒营业收入,如对营业收入不开票、开收款收据甚至开具假发票等,而将实际收到的收入藏匿在账外账户、项目部账户、冲减账面往来或挂发包方借款,或由发包方代为购物、支付费用后再将相关发票交由发包方入账抵算工程款。再如,一些以项目部为名挂靠的外地规模较小的建安企业,这些企业原本都是独立法人,其与总公司的关系往往仅是一纸挂靠合同,名曰项目部,实际上与总公司(或各地分公司)仅是松散型的管理关系,仅是一个项目一挂靠一本帐一结算,年末如何报送会计报表及如何办理纳税申报往往都是根据双方商定的结果,再由于项目部常常直接隶属于各地的分公司,这样,不要说在总公司账面,就是在各分公司账面也往往无法看清并查明各项目部的实际收入,由此形成纳税风险。

三、税前列支环节的合法性问题

在相当多的建安企业,利用假发票入账的情况较为普遍,如一些企业为了价格便宜,对采购的材料放弃索要发票,然后再用购买的假发票顶替入账;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少缴所得税,故意用假材料或假费用发票报销后以降低计税利润;即使一些建安企业主观上并无利用虚假发票的故意,但由于假发票的猖獗,且有的假发票已经到了以假乱真,非专业人员往往无法判断的地步,一些建安企业也很可能“被迫”获取了假发票,从而使得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合法性受到严重影响。另外,由于建安企业的行业特点,难免会发生一些没有合法票据的支出,如因在边远地区施工支付的农民工工资,租赁当地农民的房屋、场地而发生的租赁费,向当地农民购买沙石材料等,这些情况都很可能影响到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合法性,并由此给建安企业带来纳税风险。为此,笔者认为,建安企业可以从以下三大方面加强税前扣除的合法性,以防范相关风险。

一是建安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各类业务行为。对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凡是能够取得且必须取得发票的,一定要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索取发票,一定要认真审核相关发票所反映经济业务、所附原始凭证及附件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把好每一道控制关口。但是,考虑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如企业内部负责记账的人员不可能实行刨根问底的审核,所以,企业相关记账、复核、审批人员最起码要从发票本身所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及合法性等方面进行审核,要确保符合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的要求,满足对相关记账依据真实、合法的要求,切实防范涉税风险。

二是加强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努力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际上,多数企业的记账、复核、审核人员对企业自身有关经济业务是否应该发生及真实发生往往都了如指掌,所以,企业的相关人员必须以应有的责任心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明显虚假或有疑点的发票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同流合污,要以谁经手受理、复核、审批发票,谁就是该岗位发票责任唯一责任人的姿态把好这一道发票审查关。同时,企业对这方面工作做出贡献和成绩的相关人员一定要给予鼓励、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一旦出现未尽职责的问题,也应奖惩分明。

三是企业的记账、复核、审核人员不仅要熟悉对成本、费用核算及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而且还要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的业务流程,同时更要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主要掌握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理解和掌握税前扣除的各类成本、费用必须满足真实、合法的两大前提及五项原则。真实,即成本、费用必须是真实发生,必须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有关支出确实已实际发生;合法,是指成本、费用符合国家税法的规定,有合法的发票或票据,若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应以税收法规的规定为准。同时,对列入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还必须遵循五项原则,即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及合理性原则。

2、熟练掌握发票涉税的以下六类相关知识:

(1)熟练掌握发票的防伪标识和真假发票的甄别方法;

(2)熟练掌握总部所在地及各分公司、项目部所在地各类常见发票的格式、内容和风格;

(3)熟练掌握列入税前扣除成本、费用的发票所载经济事项应同时符合及具备的各项条件;

(4)熟练掌握有税务局代开的发票但仍不可以税前扣除的情形;

(5)熟练掌握一般情况下税前扣除不需要开具发票的几种主要情形;

(6)熟练掌握可使用白条或收款收据的情形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四、外出经营环节的规范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提供的建筑业劳务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

[2010]156号)第一条规定:“实行总分机构体制的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应严格执行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按照„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第六条又规定:“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包括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的项目部)应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提供上述证明的,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其限期补办;不能提供上述证明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国家税务总局令第7号《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第三十四条规定:“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产经营前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第三十五条:“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结清税款、缴销发票。”从以上一系列的规定可以看出,建安企业外出经营不仅涉及到需在经营地纳税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问题。

但是,由于一些外出经营的建安企业不仅不能全面领会和严格遵循上述各项规定,而且也不能及时、完整和规范办理在异地经营的相关涉税事项,往往造成在异地经营多缴税,或在经营地缴纳的所得税回注册地后主管税务机关不予认可抵扣,甚至被税务机关处理处罚,增加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由此产生纳税风险。

为了防范和减轻外出经营可能产生的纳税风险,笔者认为,建安企业应从以下三大方面严格规范外出经营的涉税行为:

一是在外出经营前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税法对外出经营的税收规定,到达经营地后,还要专门了解经营地税务机关对异地企业在当地经营税收管理的一般要求及特殊做法,务必掌握具体要办理及什么时候需办理哪些涉税事项,办理时又需要提供哪些资料等具体要求。二是在整个外出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各种申请、报验登记、结清税款及缴销发票等各种涉税手续或事项,而且还要收集、整理并保全好各类涉税文件、资料及凭据,以备主管税务机关及经营地税务机关核查及自身办理纳税事项的需要。

三是要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取得经营地税务机关的理解和信任。建安企业事前务必积极主动与经营地税务机关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完整提供当地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各项资料,规范履行各项涉税事项和手续,同时还要及时、认真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只有将各项工作做在前面,取得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的信任和支持,才不至于在异地经营产生税收风险,不至于增加异地经营的税收负担。

浅谈管理成败的四大关键环节 篇3

当你要做个决定时——譬如你决定要去创业、或者你的企业准备要扩张进入新的领域,这就是决策。决策的本质,就是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无论你事前做了多么细致周到的准备,它都是依然存在的。

决策的关键,不是决策的对与错,而是你所做的决策,要控制在你能承担的起的范围内。当我们回头看那些失败的企业案例,我们就会发现其决策本身,大都是不在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都是赌徒和投机式的决策。

很难为“承受的范围内”划一个界线或找到个度的。也许,刘欢的一首“从头再来”,可以算是个界线吧?决策另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决策的执行问题。当你做个决策,在事实上失败后,你可能会认为决策错误,事实是决策未错,而是执行决策中出了错。此时你“怪罪”于决策的话,你依旧无法看清企业中人财物等因素的不足和缺陷,今后你仍会“决策失误”的。

所有的决策在拍板的刹那,都会归结于你的胆魄与直觉!请相信你自己的胆魄和直觉,否则学过管理学的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了,连计算机都可以做决策了。这时候你知道了,所谓管理专家们说的史玉柱们的决策失败原因,其实是为理论而理论的胡说。表面上看,你是从胆魄直觉到胆魄直觉,实际上你是大彻大悟到返璞归真。当你懂得了决策和决策执行的一般方法后,请勿由此变得缩手缩脚甚至于丢掉了你胆识和魄力,否则,你就丢掉了你身上做宝贵的东西,你也不再是“你”了。

二、企业文化是成本最低的管理手段

“企业文化”恐怕是见诸报端最多的一个词了,在中国点子公司、策划专家也是多如牛毛。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理念、风格和行为准则了。在中国的企业里,企业文化也是最多争议和最五花八门的东西了,把企业文化看的很重,花大力气建设者有之;视企业文化为无用,可有可无的有之。

企业文化能“建设”出来吗?我的观点是:能!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家慢慢自发形成的。一个善于创新的管理者,就会形成企业的创新文化;一个严谨的管理者,就会形成严谨的文化。如果你是八点准时上班,那员工就不敢懒洋洋的九点来;如果你中午会喊上员工打扑克牌,即使你不在,员工也会“自觉”的去打扑克的。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企业家!

企业文化是企业里,管理成本最低、而又是最容易让其发挥效益、甚至于让其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说白了,就是通过理念和精神,从而激发或约束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是完全可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的。譬如对外:以“诚信为本、顾客至上”为理念的文化,就可能带来更多的客户;譬如对内:以“尊重个人价值”为理念的文化,就可能更多的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来。而这所“花费”的成本,只是企业家个人行为及其慢慢上升为理念的过程。

三、“执行力”是管理中最重要的的事

什么是执行力?就是企业里为某项任务、某项指标,而要完成的力度。把“执行力”看做管理中最重要的事,是会让我们看清很多问题的本质的。当一项决策的结果出了问题,我们多是怀疑决策本身;当管理制度无法执行下去,我们也是多怪制度本身;当一项销售指标未完成,我们也是怀疑指标本身的过高。事实上,以上这些问题,大多是出在“执行力”上,是执行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因人或事的因素所出的错误,而非决策或制度本身错误。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中一个“纵向”的概念,它是横切过如战略决策、企业管理、销售计划、企业文化等经营管理要素的。也就是说,它和每一个经营管理要素,都是相交的;每一个经营管理要素,都存在着执行力的问题。搞清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会看到“执行力”是多么的重要:所有的决策或任务的目的,都是要求出现与之相应的结果的,而这结果就是来自于执行力!

四、细节管理是企业的最基础的管理工作

如果说,企业里要持续的、一直要给予高度关注的事,那只有一样,就是细节管理!我们对于企业的主要管理要素,可以这样看待:决策是关键;管理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可见,管理是一切管理要素的基础。如同盖楼房,地基是楼房百年大计的保证;地基不牢,楼房未必会即刻坍塌,但却无法保证楼房的百年大计。

细节管理,是企业的最基础的管理工作。企业发生的困境、危机、甚至倒闭,几乎都是管理细节不当,从而成了企业深层次问题暴发的“导火索”。细节本身并不是危机,但它却能引发危机。从产品质量的管理,到员工的跳槽,由于企业细节管理不当,从而引发企业危机的例子,比比皆是!

企业的管理体系建设、文化的形成、不断的做大做强,也是在持续的细节管理中,慢慢形成壮大的。细节管理,说到底就是企业管理环节的细化,以及对细化环节科学规范的管理。在管理模式和创新上,最多的就是企业细节管理的方法。“千里之堤,坝毁于蚁穴”,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请不要忽冷忽热式的去细节管理,而是要持续的、终生的给予关注和重视,因为企业的最基础的管理工作!

注重抓好四大环节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篇4

一、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只要抓住时机认真观察, 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完全相同”, 就会发现一切事物所具有的细微变化。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并不缺少美。”有了独特的发现, 学生就不会为写作时无事可写、无话可写而烦恼了。因为观察使他们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只要用心观察了, 就能写物如见其形, 写人如闻其声, 写事如临其境。不管写什么都能栩栩如生, 逼真动人。

二、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语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好比盖房子没有砖瓦难以砌成, 同样写文章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也难以成文。加强语言积累对于写作至关重要, “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言积累渗透到课堂内外。加强丰富和积累的力度,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指导学生博览群书, 拓展思维, 增强文化底蕴, 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有了它写作就有了不竭之源, 就有了创新的可能, 就能旁征博引, 得心应手, 妙笔生花。

三、自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所谓自主就是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也就是结合教材, 师生共同出题, 让学生自由写作, 自拟作文要求。为此, 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变化, 且在作文方法上不落俗套, 不拘一格, 做到“见题有话, 言之有物”。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使其思路开阔, 让内容、形式、表达各具特色。说得具体、实在, 切题要活、新、实, 让学生想得到、看得见、写得来, 继而放开手脚, 大胆想象, 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把自己的拿手好戏演出来。

四、修改是写好作文的保证。

修改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改包括自改、互改、教师改。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 只要作文写的是事实, 抒发的是真情, 便给予鼓励和肯定。通过自己改、大家评、教师点, 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进步、提高。使写作文真的成为学生们用笔去宣泄内心的情感, 用文字去储藏难以忘却的瞬间的最好渠道。俗话说:米淘三遍沙粒少, 文章多改出华章。

总之, 写作没有捷径, 没有“诀窍”, 但是有基本的章法和结构,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 深入观察, 钟情阅读, 天天练笔, 保证下笔生辉, 文章精彩。

摘要: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文从训练内容入手, 着重谈论了“观察、积累、自主、修改”四个环节。

四大环节 篇5

在内容管理和流量经营逐渐成为电信运营商未来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在运营商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之后,电信运营商传统的营销模式由于只关注于产品的特色和利益、较少关注客户的感知导致在电信运营商飞速发展和发展转型的行业大背景下面临着诸多不适应之处。这样也迫切需要引进基于客户感知、满足客户消费心理诉求的全新营销模式。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无疑适应了这种需求,因为它通过把握客户的心理在营销过程中的变化,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来适应这种变化并做适当的引导,从而达成高效交易。

基于这种理念,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开展了营业厅的转型:一方面是营业厅体验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是营业人员体验式能力的培养。中国移动在2006年开始在自营厅渠道全网导入实施体验营销战略,营业厅的体验营销硬件环境得到改善,员工的体验营销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完成新业务体验营销区的改造,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宣传、培训体验营销相关知识,部分省市在新业务体验营销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2008年开始中国移动对社会渠道授权网点进行体验店的改造,大部分沿海

城市的授权营业厅都导入了体验厅模式。2009年中国移动开展在全国各地开展营业厅的转型改造,特别借鉴外国体验店的模式来进行硬实力(环境)和软实力(人员)的改造。2009年中国联通开始对所有营业厅进行改造,并在全国营业厅内开展体验式营销的培训。2011年中国电信对大部分营业厅开展卖场化的改造。可以发现三大电信运营商为适应3G的发展,都有意识地进行营业厅的转型工作。但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最先尝鲜的移动,还是后面跟进的联通和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在转型过程中更加强调的是营业厅转营的硬实力改造,强调体验的环境、氛围、设备、器具的改造,而往往忽视了体验软实力的提升:如员工的体验理念、员工的体验能力、客户的信任指数、客户的参与深度、客户的忠诚管理等。笔者期望通过几期的文章撰写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期望可以在提升营业厅体验软实力方面给大家一些思路。本期将与各位分享员工体验营销的能力之体验关键四环节。下期将与各位交流员工体验理念的改变之卖场化体验店营销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落地。

营业厅体验营销无论是七步骤、还是五步骤,有四个关键环节必须考虑到:一是引发客户的兴趣;二是引导客户的了解;三是激发客户的共鸣;四是与客户缔结销售。

1、引发兴趣

引发客户兴趣的主要技巧分为两步:一是进行客户识别;二是进行主动引导。进行客户识别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可以推荐什么针对性的业务给客户体验,这不仅是引发兴趣环节中要进行的,也是整个营销过程中一直要做的并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修正,从而体验客户真正需要体验的。

客户识别的流程可以通过“一看二问三验证”这样的一个流程来进行,通过这样一个流程可以让我们更详细的来进行客户身份辨别,从而进行客户潜在需求分析辨别,进而推荐合适的业务。

主动引导则主要通过对不同业务需求的客户进行主动引导到体验平台,无论是咨询、办业务、求服务,甚至等人的客户都可以将其引导到体验平台进行体验。

客户识别与主动引导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客户识别是为了更好的与客户沟通,通过识别来寻找切入口与客户开始交流,从而为进行主动引导打下基础;主动引导不仅为了将客户引导到体验中心或平台,同时又可以根据与客户的沟通来做客户身份识别,从而分析客户可能会感兴趣的业务是什么。所以客户识别与主动引导是互为关系的,都是为了后续体验打下基础。

2、引导了解

引导员或体验员可以通过AIDA模型(注意—兴趣—欲望—行动)引导客户的兴趣,当客户已经注意到了产品并有了兴趣之后,我们需要引导客户了解产品在生活中的功用和利益,进一步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

具体到体验营销实操环节,我们在引发了客户的兴趣之后(利用AIDA模型来变成话术:如手机上网话术:注意:您一时身边没有电脑,而又需要上网怎么办呢?现在我就来给您演示一下。网速很快吧!跟平时上网没什么区别呢。您想想看,您要是有了手机上网,您身边没有电脑,照样可以上网浏览新闻、上网炒股、上网购物、上网聊天、上网偷菜,让您的生活多姿多彩!),最后通过证据让客户觉得产品对他自身的利益,让客户主动愿意参与体验和应用。

3、激发共鸣

激发共鸣的环节是指通过对体验平台与手机终端操作向客户展示产品的价值,并由客户亲身操作体验和参与,从而产生对业务的共鸣,并达到现场试用和购买的过程。其中引导员和体验员一定要对体验平台的充分熟悉,熟悉平台的各个页面及细节内容,重点关注各项业务效益点在平台上的展示,并提炼说明步骤。如:熟悉从首页到产品应用的页面路径并提炼路径中客户效益点的展示。

 缔结销售

缔结销售是四大环节中最后一个阶段。在经过引发兴趣、引导了解、激发共鸣三个阶段后,客户已经有了购买意向,这时候最重要得是促使客户下决心订购产品。这一阶段相当于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这“临门一脚”的准确程度关系着销售的成功与否。

缔结销售环节包括“消除疑虑”和“促进成交”两个技巧。其中消除疑虑是消除客户的顾虑心理,促进成交则是帮助客户下决心购买。

为了充分应用这两个技能,我们需要根据客户的心理变化来应对。之前那么多的交流与沟通,到了这个阶段,客户的心理会非常矛盾,并会出现突然放弃或反复咨询等不同情况。所以我们要把握客户心理的变化,对症下药。

四大环节 篇6

下一代互联网是业界为了解决目前互联网的地址瓶颈、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而提出的未来发展总体设想, 尽管IPv6并不能概括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部, 但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成熟的标准体系, 目前业界一般泛指的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内容往往就是指IPv6。因而, 目前我们下一代互联网的工作重心就是平稳有效地向IPv6的过渡, 同时尽可能地提升网络的可控、可管、可扩、可信能力。

2007年底, 经国务院同意, 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围绕“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主题构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和水利大省, 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提出了对基础通信网络和信息服务进行升级改造。其中, 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探索和实践成为了基础通信网络和信息服务升级改造的信息化战略制高点。

中国电信湖南省公司联合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基于现有宽带网的端到端业务开通和运行, 把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构成要素融入到网络升级、流程改造、技术试验和应用部署四个关键环节, 为湖南两型社会的信息化改造给出了一个成功的样板。整个试验是技术先进性、网络现实性和应用需求导向的有机结合体。

网络升级:验证端到端IPv6连通性

目前的IP承载网都是基于IPv4的, 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首先需要完成承载网对IPv6的支持。有效完成IPv4向IPv6的过渡是解决地址匮乏的关键。

在IP承载网上的升级, 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保证业务连续性且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现网的影响和相关的投资。图1以典型的承载网架构分层面来分析网络升级的要点。在湖南承载网升级中重点完成了城域核心层和业务接入层进行了配套的升改改造。试验结论:通过最小量的升级改造, 可以初步验证网络端到端IPv6连通性的能力。

骨干网:骨干网络负责承载全网的流量, 在升级过程中需要更加突出降低风险的要求。在新建一张IPv6骨干网投资过大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网络边缘节点升级双栈, 通过6PE等隧道技术透过IPv4的骨干核心节点传递IPv6报文;也可以全网开启双栈, 从核心节点到边缘节点全部支持IPv6。在湖南的实践中, 由于存在CNGI这一全面支持IPv6的骨干网, 目前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案, 今后将考虑利用中国电信原有的CN2试验6PE方式的骨干网方案。

城域网核心层:主要指承担城域网高速数据转发的出口路由器和汇聚路由器。由于为城域网内路由聚合及路由策略调度区域, 且承担城域网主要出、入流量的转发职责, 无法进行流量绕转或者透传, 该部分设备必须升级以支持IPv6, 为此在长沙城域网上对现有的核心路由器均进行了升级。

业务接入控制层:由宽带接入服务器 (BRAS) 与业务路由器 (SR) 两种设备组成, 主要负责业务接入与控制。

BRAS用于提供拨号和专线接入互联网的网关、组播网关等功能, 也可以充当MPLS PE, 特别是在IPv6的应用环境下, BRAS给用户分配地址的机制更为复杂, 要支持无状态ND方式, 有状态DHCPv6方式, 有状态DHCPv6+PD前缀下发等多种方式, 现网大部分BRAS都要软硬件升级改造。对确实无法通过升级支持IPv6的BRAS, 可以采用L2TP方式, 将用户PPPoE拨号通过L2TP隧道终结到支持IPv6的BRAS上, 实现用户的IPv6或者双栈接入。目前长沙城域网对两种方式均进行了实践。

SR为了提供基于IPv6的大客户专线接入互联网网关、MPLS PE和组播网关等功能, 需要升级支持IPv6, 长沙城域网正逐步开展对SR的升级。

宽带接入层:包括L AN交换机、DSL AM、AG、EPON、AP等设备, 原则上可以不做升级改造, 二层透传传递IPv6报文, 这也是长沙城域网现行的做法。但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推进, IPTV业务规模部署对组播复制点下移的要求, 今后部署的EPON、GPON等设备也将逐步要求在OLT层次支持IPv6。

流程改造:添加IPv6属性技术可行

要实现下一代互联网业务 (如宽带接入) 的商用, 必须对现有的IT支撑系统和AAA/DNS进行改造, 以实现端到端的IPv6属性。在用户体验上是首次生成IPv6用户业务生成单并改造成相应的客户管理和计费系统。这将是IPv6能规模商用部署的前提, 也是改造工作量和复杂度高的关键环节。试验结论:针对添加IPv6属性的流程改造是技术可行的。图2是目前城域网中宽带接入业务开通所涉及的各个典型系统。

IT支撑系统:为兼容现有IPv4用户使用习惯, 考虑通过增加IPv6域名等方式来实现新增的业务属性。

其中, CRM (客户关系系统) 用于受理宽带业务, 其支持IPv6的关键技术点包括:增加可选IP类型, 标识为双栈用户或者IPv4单栈用户;给用户的帐号密码回执单中的帐号中带有域名@IPv6, 通过用户上网输入帐号时携带不同的域, 在BRAS和AAA系统中区别普通用户与双栈用户。

SPS (服务开通系统) 用于实现IPv6用户宽带资源配置, 其支持IPv6的关键技术点是获取CRM传送双栈标志, 传送到TSAP系统;

TSAP (自动激活系统) 用于将工单分解为各个环节施工子单, 其支持IPv6的关键技术点包括:将CRM受理的用户信息, 送到AAA系统激活处理;将受理用户的速率、端口信息, 送到网元设备, 进行激活处理。

认证计费授权系统:A A A (认证计费授权系统) 与BRAS设备之间通过Radius协议进行交互, 使用UDP协议完成用户的认证、授权与计费操作, 其支持IPv6的关键技术点包括:建立用户认证帐号 (用户标志位第18位标识双栈属性, 0为普通IPv4用户, 1为双栈用户) ;与BRAS交互支持IPv6的扩展属性, 实现IPv6地址的下发;根据用户获得的IPv4和IPv6的地址, 区分IPv4和IPv6的流量, 分别进行技术处理。

DNS负责完成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相互解析:其支持IPv6的关键技术点包括:能支持AAAA格式的查询报文和响应报文, 通过递归查询的方式对用户的AAAA查询予以响应;能支持AAAA格式的域名记录, 对用户IPv6网站实现IPv6域名的本地授权解析;为在将来IPv6单栈环境下响应用户发起的纯IPv6的DNS查询, DNS服务器本身以及承载网络需要升级改造。

技术试验:测试实现IPv4/IPv6间的互通

在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演进过程中, 除了引入IPv6协议本身之外, 还需要解决IPv4和IPv6之间的互通互访问题, 特别是初期IPv6资源缺乏的情况下, 可能在用户端已经规模引人了IPv6而被访问的应用仍只支持IPv4;而在后期IPv6应用占据主导的情况下, 而需要解决少量IPv4用户访问IPv6资源的问题。

为此, 我们在长沙城域网中试验了隧道、地址翻译、应用转换等多种过渡和互通技术, 对即时通信、互联星空、全球眼业务等进行了IPv4/IPv6间的互通测试, 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图3是其中一个典型应用的场景:IPv6主机发起的连接经过转换设备后访问只支持IPv4的互联星空平台的情况。

应用部署:两方面进行IPv6应用落地

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实践方面, 湖南电信重点从现有自营业务向IPv6迁移以及开发新型的IPv6示范应用两个方面推进, 一是实现了湖南IDC承载IPv6应用服务能力及IPv6版“互联星空·湖南站”的上线;二是首次开发了基于IPv6的物联网应用—湖南农业温室综合监控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 有力地支撑了湖南两型社会建设。

其中对于IDC承载IPv6服务能力的改造, 主要结合现网实际设计了IDC网络双栈拓扑。在双栈化的IDC网络中, 我们通过新增相关的三层交换机连接CNGI网络, 提供IPv6用户接入环境, 并将原有部署在IDC中的湖南互联星空服务器群进行改造, 支持IPv6服务能力, 包括对外门户和接口、核心业务逻辑等。同时, 为了兼容基于IPv4网络的用户以及其它相关系统, 我们保留了现有基于IPv4网络的业务平台对外门户和接口暂时不变, 核心业务交由基于IPv6网络的中间件处理。改造后的系统可支持IPv4和IPv6用户的访问、认证、支付, 并实现了单一域名智能分流访问请求。

另外, 湖南电信积极探索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应用, 结合下一代互联网可提供丰富的地址空间以及湖南进行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配套改革战略需求, 利用国家政策鼓励下一代互联网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契机, 通过实施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应用示范, 开发出一套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智能农业温室控制系统, 明显提升了农业效率, 并促进引发更多行业应用的转型, 进而带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湖南智能农业温室控制系统部署在湖南省农业厅下属的湖南省优质果茶良种繁育场, 通过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实现采集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含水量等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 同时可实现对灌溉、通风、水帘、遮阳网等的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由三部分构成:IPv6智能监控业务平台、监控前端和系统展示客户端。该系统采用开放架构实现, 基于标准的IPv6协议和SIP协议, 并支持IPv4/IPv6双栈协议, 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并实现了固网、移动网、无线传感网的融合应用。

湖南实践的成果和影响

中国电信湖南省公司和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在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探索和实践, 是国内首次将网络通信新技术成功部署在社会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其一, 国内第一个IPv6商用网络。通过网络升级和流程改造, 长沙城域网实现了IPv6宽带接入业务的端到端流程穿越, 这是国内商业网中首次实现端到端的IPv6业务支撑, 为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走向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

其二, 中国电信成为国际首个IPv6-enabled认证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在湖南的工作和成绩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可, 成为全球首家通过国际IPv6论坛的IPv6-enabled认证的运营商, 为我国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领域中争得了荣誉。同时, 基于中国电信在下一代互联网上体现出的实力, 一些跨国企业主动联系中国电信希望得到IPv6 VPN等服务, 这也为我国的电信企业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三, 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在湖南实践中, 我们通过逐步实现对包含双栈在内的诸多IPv6服务能力的支持, 降低网络演进的成本和风险, 极大加快了下一代互联网在运营商现网的部署, 使得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商用网, 相关的升级和改造经验可以在电信企业中得到推广和部署。湖南农科院温室综合监控系统的成功部署为基于IPv6的物联网应用提供了示范, 该系统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和研发, 被国家相关行业评为“2009年中国农村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 相关成果还在黑龙江佳木斯建三江农业进行了复制推广。

上一篇:互联网约车下一篇:渗透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