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工科院校

2024-08-03

普通工科院校(精选十篇)

普通工科院校 篇1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是根据创造学的基本原理, 将创造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的创新课堂教学和创造性课外实践活动, 来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一、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的特征

与传统会计教育相比,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在实施会计教育的前提条件、落脚点、方式以及会计人才质量评价标准等几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一) 实施会计教育的前提条件不同

传统会计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尽可能多地将会计技术传授给学生, 而忽视学生学习会计技术的动机。一般地, 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会计技术的目的都比较单纯, 但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是否以会计技术从事正义的事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就是有力的例证。因此,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正视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会计技术的目的性, 以在创新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强化会计技术以从事正义的事业为目的。

(二) 实施会计教育的落脚点不同

传统会计教育的落脚点在于将会计技术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 以期待学生识记会计技术条文, 其落脚点在于把握学生学习会计技术的共性。创新会计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创新学习习惯,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因而其落脚点在于把握学生学习会计技术的个性。

(三) 实施会计教育的方式不同

传统会计教育方式以教师讲授会计技术为主, 通过教师的讲授, 让学生掌握会计技术。创新会计教育方式则以教师的诱导为主, 讲授为辅。教师通常采用探索法进行教学, 即首先由教师提出会计技术问题, 然后由学生查找资料或进行实验, 独立思考问题, 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 会计人才质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传统会计教育培养人才的衡量标准单一, 即以“考分”的高低来衡量学生质量的优劣。创新会计教育培养人才的衡量标准多元化, 除了考虑学生智力因素以外, 还应特别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即必须综合考虑学生学习会计技术的目的性和在会计技术方面的创造力两个重要因素。

二、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模式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模式是按照会计创新教育目标对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大体框架, 会计创新教育模式的科学性决定了会计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一) 创新精神教育

有效的创新精神教育是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 概括而言,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人才的创新精神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

进取精神是创新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是一种立志有所作为的精神。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在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激发学生对会计技术学习的欲望, 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不断进取精神,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是依靠思想教育使学生明辨事理, 使学生将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要求。这要求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结合会计技术的发展历史, 结合工科院校的背景以及未来的职业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明白会计技术的价值所在。其二是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运用生动活泼的事例展示出会计技术本身的内在美, 展示出探索、应用会计技术的过程和结果, 从而激发学生对会计技术的热爱, 使他们的学习建立在不断进取的精神之上。

2. 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敢于独立思考的精神。

独立思考精神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能动思维的过程, 即在坚持观察事物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认识作用的过程。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敢于独立思考的精神,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其一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动机, 能使学生对其创新的结果充满希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创新激情;其二是激发学生大无畏的精神, 即学生在探索会计技术的过程中, 要敢于走自己选定的路, 敢冒风险, 不畏艰险, 不患得患失;其三是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使学生从成功中获得快乐, 因为学生的大无畏精神才能促使其成功, 而成功又反过来鼓励学生有所作为。

3. 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

实事求是精神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信、服从、坚持与维护真理。有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不至于迷信权威, 才能很好地掌握和发展会计技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是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实事求是、尊重会计学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会计实践活动, 将所学会计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 以检验会计技术对实践活动的重大影响;三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精神;四是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 用自己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五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屈从于权威。

(二) 独具特色的创新课程体系

在传统会计教育模式下, 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遵循按专业口径设计的原则, 其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和会计专业课程。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 不但在学习过程中可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较少, 更谈不上具有什么创新意识。因此, 在创新教育模式下, 必须重新设计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具体设计时, 必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精神培养的设计原则。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体现以下两方面的显著特征:其一是创新性;其二是显著的特色。在具体设置课程体系时, 应消除各专业基础课程之间的差异, 按照商科大类来设置专业基础课程, 从而消除专业大类之间的差异。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 应根据各专业之间的差异来设置课程模块。此外, 根据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的工科背景以及社会需求情况来设置专业特色课程。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还是专业特色课程, 在设置过程中必须侧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独具特色的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 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 创新会计教育方式

传统的会计教育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即教师将会计技术传授给学生。教师一般采取在课堂上将会计技术全部传授给学生, 而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对学生课后的要求, 充其量要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部分作业而已。这种会计教育方式, 使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会计技术条文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识记, 不需花多大的工夫即可获得较高的分数, 长此以往, 学生便养成了怠于思考而勤于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

创新会计教育方式则以启发诱导为主, 即教师在课堂上激励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思考和分析会计技术问题。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 即首先由教师提出会计技术问题, 然后让学生检索相关的资料,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验、教师的启发诱导, 使学生在遵循会计技术规律的前提下, 重新去感受会计学者们获得这些会计技术的精彩过程, 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 最后再由教师加以分析、讲解和评论。创新会计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探索会计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的会计技术, 更重要的是学生接受了胆略、意志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全面锻炼, 很好地将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 从而培养学生在会计技术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

(一)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总和。教师素质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条件和基础, 一般认为, 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现代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身心素质。会计创新教育使教师面临着一种创造性的会计教育活动, 这种创造性的会计教育活动是对传统会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要求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师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 崇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2) 深厚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3) 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 (4) 优异的教学能力; (5) 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为使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师逐步适应会计创新教育,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采取外部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从外部引进人才时, 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严格把握引进人才关;内部培养则可以采取短期进修, 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位水平和参加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 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制订合理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以考分论英雄, 而应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替换考分评价标准。目前高等院校在评价学生质量时, 基本上采用综合测评的思路。因此,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可以沿用综合测评的思路, 只是在具体操作时可在德、智、体三项中增加会计技术创造力这一项, 并相应地调整每一项所占的比例。在具体确定各项目所占的比例时, 可根据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异, 但必须保证会计技术创造力这一项占较高的权重, 最低限度应达到20%的比例。

合理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 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以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有目的地按照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不会只局限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 会不断采用新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去努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 全面实行弹性学制

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 以学分及绩点计算学生的量和质, 并以此作为学生对课程学习、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 同时辅之以导师制的一种综合性教学管理制度。而弹性学制则是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 允许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提前毕业, 也可以暂时中断学习、分阶段完成学业或延期毕业的一种灵活教学管理制度。

实行弹性学制,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可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志愿、兴趣爱好、本人条件和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要求选择学习课程, 自主安排学习内容, 只要修够学分, 学生允许在3~5年内完成学业;一学期内, 对于由多位教师开出的内容相似的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这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本身就具有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因素。再加之制度的合理安排, 给学生以合理的压力, 迫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得不努力培养自身各方面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创新教育方式,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还要求学校的管理制度能够起到激励教师和学生不断开发自身的创造力。总之, 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子系统只有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会计创新教育的目标。

摘要:本文在分析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内涵与目标的基础上, 探讨了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的特征、会计创新教育模式以及会计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 并指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子系统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会计创新教育目标。

关键词: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石亚军.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向成熟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7) .

[2]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的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 2003, (2) .

[3]张立文.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4]于玉林.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9, (2) .

普通工科院校 篇2

【摘 要】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对广西普通工科院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成因并探索提高农村生源学生英语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 普通工科院校 农村生源 学习困难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34-02

目前,在广西各普通工科院校就读的学生中,农村生源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该部分学生较城市生源学生更明显地表现出学习上的困难,尤其在听、说方面。对此,本文试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对广西普通工科院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成因,并探索提高农村生源学生英语水平的对策。

一、广西普通工科院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现状调查

本文以广西普通工科学校农村生源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在英语学习困难具体表现及成因。为了研究方便,同时使课题更具有针对性,项目选取了广西科技大学2013级来自各学院100名农村生源非英语专业学生和40名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笔者通过对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以及其他教师所任教的班级部分农村生源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英语水平摸底测试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问卷以电子问卷或纸质形式发放给研究对象,要求其如实作答。访谈采取“一对一”形式。英语水平摸底测试包括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考察。笔者根据所得出的结果,结合语言学及教育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提出相关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农村生源学生,在英语读、写、译方面成绩总体优于听、说方面成绩。读、写、译方面得分占总分的70%~75%但听力、口语得分在50%~60%,部分学生甚至表示听力根本听不懂,全靠猜来作答;非英语专业有个别学生放弃考口语。

二、成因分析

综合调查结果及笔者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造成广西普通工科院校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是导致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导致农村地区教育经费少、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薄弱等不利于农村学生学习的结果。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农村中学教学设施简陋,没有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设施。农村的师资条件相对较差,教师因为自身水平有限,课堂教学时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比例偏低,学生缺少足够的语言输入和英语语言环境,导致听力、口语水平差。习惯了汉语授课的学生,进入大学很难听懂课堂的英语授课,学习出现困难。

(二)地域客观条件影响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生源学生母语主要是其民族语言或方言,英语学习开始较晚。壮、苗、瑶族学生在接受访谈时认为,民族语言或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尤其表现在口语方面。他们的口语带有方言味,甚至因为民族语言的原因,对某些音标很难正确发音。如壮族的学生,大多数无法正确对[t]、[d]和 [k]、[g]这两对清浊音进行正确发音。因为发音不准,担心别人笑话而不好意思开口,从而很少参与课堂口语活动,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哑巴英语”。

其次,广西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长没有能力为孩子配置电脑、学习机等学习用具,这样他们通过使用音频、视频资料学习英语的机会相对城市生源学生大大减少,家庭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

现阶段广西高考中,英语听力所占比例不高,口语是自主选择的考试内容,不作为必考内容。因此,在广西高校的学生中,除了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参加高考英语口语考试。而工科院校开设的英语专业招生时文理兼收,对于英语口语要求不是太高。语言学家Arthur Hughes 说过:“语言测试与教学是‘伙伴关系”。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产生的反拨作用包括积极和消极作用。在广西大多数农村高中学校,英语教学基本上以高考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因此教师注重教授学生语法、阅读、写作技能。分数比例较低的听力、可以自主选择考的口语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是造成学生听力、口语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而在大学,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而且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分数比例骤增到35%,教师会在大学英语课堂大幅度增加听、说内容,加强听、说训练,而且要求学生每学期期末参加口语考试。这样一来,农村生源学生很难适应,英语学习困难表现明显。

(四)学生自身因素

在中学阶段,农村学生大多数习惯了“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而在大学,教师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学习模式。有的学生依旧沿用中学的中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很难适应大学阶段学习。其次,因为高校基本上位于城市,农村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很少有机会外出开阔眼界的学生,来到陌生的城市,难以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其内向的性格、自卑的心理让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不敢开口、不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英语学习。

三、对策研究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保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从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做起。加大经费投入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措施。有了经费投入,就可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让农村生源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二)改善学习客观条件

要提高农村生源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想办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尽管我们不能改变他们客观的地域、经济条件,但针对农村生源学生因家庭困难不能购买电脑、学习机等学习设备这一情况,高校可以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如使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向学生免费开放自主学习中心,让他们能自行选择所需的音频、视频资料。学校尽可能安排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心值班,在线上或线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针对性提高弱项

针对农村生源学生在听力、口语水平低下的情况,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这两方面的训练。在听力方面,教师首先应纠正学生不良的听力习惯,再给学生介绍听力技巧,包括从基本的语音技巧、意群划分技巧和理解技巧,让其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听力效率。此外,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适合学生的水平,不能一开始就听难度大的材料,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要做到循序渐进。而且,选材应注重多样化,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让学生对听力材料感兴趣。在口语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后开展多种口语活动。课堂活动甚至可以从最基础的纠正音标做起。每节课前10分钟,安排学生就天气、校园热点、国家大事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简短的汇报。不管最初学生的表现如何,教师都应给予鼓励,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提高自信心。在进入新单元学习课文前,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热身练习,课后就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通过唱英文歌、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在线用英语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四)加强学生自我提升

农村生源学生自踏进大学校门起,应尽快转变学习观念,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向、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逐步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主动寻求帮助。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英语作为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年青一代成长、谋生的重要工具。深入研究农村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对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rthur Hughes.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周忠新. 河北省农村生源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1(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项目(SK13LX250);广西科技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2013007)

【作者简介】莫旻荧(1983-),女,广西梧州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李婷婷(1988-),女,广西岑溪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普通工科院校 篇3

1.1强化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会计学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会计实验教学改变了教师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课桌下听的枯燥的教学模式, 学生变成了实验教学的主体, 他们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这样能很好引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同时, 会计实验教学突破了教材中固定的模式, 改进了那些操作不完善的实验项目和方法, 大胆尝试探索新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成为一种乐趣。

1.2强化实验教学有利于弥补学生校外实习的不足

受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及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校外实习大部分只是走过场, 完成实习任务,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加强实验教学, 既达到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又有利于学生将会计理论和方法融入具体的会计实务中后,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透彻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提高了教学质量。

1.3强化实验教学有利于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不仅要具备较深厚的理论知识, 还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这样才能满足就业的需要。很多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工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 理论知识相当扎实, 但是动手能力很差, 不符合招聘单位“毕业能上岗, 上岗能称职”的用人标准, 结果“毕业即失业”成为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一种常见现象。会计教育应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 加强会计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的操作能力, 使其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 胜任会计工作, 实现成为一名会计工作者的理想。

2普通工科院校会计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目前, 普通工科院校会计实验教学大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即会计实验教学就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如何做账。因此, 会计实验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 使得学生只关注信息的生成过程, 而难以领会会计信息的真实价值和具体意义。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两种主要问题:一是会计实验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偏小, 有的院校根本没有开设实验课程, 会计实验是从属与理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进行单独的考核;另一个问题就是, 不重视实验室发展规划, 实验室建设投入经费不足。

2.2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 教学内容偏重会计信息生成实验, 而忽视创造性实验

会计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应包括对学生处理会计事项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实验。而目前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尚未完善, 实验教学过分突出验证性实验, 忽略了设计性实验、验证与设计结合性实验, 实验教学模式基本上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尚未形成各专业、各课程相互渗透、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实验系统, 弱化了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

2.3实验教学教材缺乏创新性

现有的会计专业教材通常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报表分析和会计电算化等, 其中除会计电算化外, 其他都是理论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很少。会计模拟实验本应是将各学科知识通过实践加以融会贯通的, 但目前的教材往往只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而且还只是简单的“凭证-账簿-报表”核算过程, 大多数情况下只做工业企业一个月的业务,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企业等并不涉及。另外, 目前的实验内容较为陈旧, 验证性实验的比重过大, 设计性实验的比重较小, 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实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指导教师是主导学生会计实验学习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但目前各高校会计教师人数虽多, 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不少实验教师本人从未从事过会计实务工作, 没有会计实践经验, 处理学生实验或实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也是束手无策;公共基础学科知识较差, 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偏低, 难以适应会计实验教学的需要;专业知识的广度狭窄, 会计老师长期教一二门课难以应对繁杂的会计实验。

3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建议

3.1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会计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通过会计实验才能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另外, 实验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为学生毕业后较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普通工科院校应加强对会计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会计实验室建设投入, 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比重, 建立和完善提高会计实验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3.2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工科院校在实验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 要朝着高定位、高层次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发展方向, 加强自主型、选择型、边缘型和特色型项目的建设, 形成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实验项目类型要注重全面、系统, 应该包括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实验, 并重点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同时还可根据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 精心设计实验课程的结构,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除了保留少量必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实验外, 可考虑将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程实验与理论课程教学分离, 将实验教学独立化, 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3.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较长时期以来, 会计信息失真已令社会各界对中国会计教育能否培养出合格人才产生信任危机, 因此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必须改变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做法, 通过会计实验教学方式, 引入涉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案例,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 从源头做起, 为我国会计行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

3.4加强会计实验教材建设

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教材是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高质量的会计实验教材应反映会计学科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的理论、制度、准则和方法, 以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要包括数量与课时相匹配的、有代表性的、能与关键会计理论相结合的案例, 并且围绕案例所设计的问题要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会计的专业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模拟对象应是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 下设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贸企业等子公司, 各子公司之间及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要有经济往来。这样“分”可以使学生分别对不同行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模拟, “合”可以使学生对母公司的会计核算及合并报表进行模拟。目前, 高质量的实验教材尚不多见, 工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可以联合兄弟院校相互讨论、借鉴、共同编写适应性较强的实验指导教材。

3.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实验教师队伍

会计实验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 加强会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说, 首先, 要创造条件, 鼓励会计专业教师走出学校, 以考察、进修等方式到企业或会计事务所去煅炼;其次, 还可以从社会上聘请经验丰富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到学校兼职;第三, 利用业余时间对教师进行培训, 以提高和丰富教师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第四, 在教师课程安排上, 要打破教研室的界限, 鼓励会计教师跨教研室教授相关课程, 尽力避免一个教师长期只上一两门课的现象。另外, 非常有必要配备专门的会计实验教师, 创造条件让他们经常到实践第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 以增强其会计工作的实践能力。

摘要: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及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会计实验教学是会计教学的特色之一。阐述了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分析了目前普通工科院校会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以期对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科院校,会计实验教学,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于玉林.会计实验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刘永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 2004, (2) .

[3]秦荣生.二十一世纪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义务能力的需求分析[J].财会通讯, 2003, (10) .

工科院校女生就业探析 篇4

【关键词】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巨增与严峻的就业形势之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越来越突出,影响了女性合法权益的实现。但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今天,女大学生的就业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1]。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女大学生。因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工科一直是男人的行业,所以随着学工科女生数量的增加,工科女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

1.当前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表现

1.1 工科女大学生在职业获得过程中的难度加大

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而获得面试机会却少于男生;寻找工作的时间花费要多于男生。从男女生签约意向个数上看,也是男生略多于女生。不论最后找到的工作如何,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与心理成本女生要高于男生。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远远高于男大学生。

1.2 工科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机会的不平等

工科女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遭遇了机会不平等。在大量的招聘会上,女大学生频频遭遇挫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用人单位提供的用人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只招男生。第二,除了这些明目张胆的显性性别歧视外,还有许多用人单位则采取了委婉的方式拒绝女大学生。虽然表面上不拒绝女大学生,但他们都坦诚招聘女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的确有困难。另外在接受大学生的求职简历过程中,虽然不拒绝女大学生的简历,但是真正录用时并不考虑女大学生。第三,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生的条件苛刻。同样的岗位,同样的学历、专业要求,女大学生面临的条件要比男生苛刻得多。不仅对女大学生内在素质、外表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结婚、生育等方面也有苛刻条件。

1.3 “男尊女卑”等传统思维仍有一定影响。一些用人单位片面地认为“女子不如男”,虽然完全将女大学生拒之門外的单位已十分罕见,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凡是能量化考核的企事业单位,业绩面前男女平等,考虑到女生就婚生育等因素,认为会影响单位经济效益,所以从利益出发而拒绝女生。

1.4 工作的性质不适合女生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常常会考虑到工作的性质不适合女生。在高考时,尽管女性中的不仅报读传统的文科、医学、传媒等专业,也开始大量报考而且过去被称为“男性专业”的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专业等等。由于工科专业危险性高、强度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人有体力,能吃苦,而从实际工作中看,确实女生在体力方面和男生有着生理差别,不及男生。因此,某些工科类工作偏爱男性,却是出于体力和强度的需要。从身体条件来说,用人单位首先就会排除女生。

1.5 缺乏保护女大学生择业权利的具体措施

现行的大学毕业生择业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缺乏保护女大学生择业权利的具体措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赋予女性和男性同等的权利、义务和地位,这其中包括升学、择业和工作的权利。但是随着择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择业成为一种市场行为,用人单位有了很大的自主权,而保护女大学生择业的具体措施和法规又尚未建立健全[2]。

1.6 个人角色定位偏差产生的畏惧心理

长期以来,社会强调女性应同时扮演好家庭主妇和职业女性两种角色,期待女性应首先是“贤妻良母”式的传统女性,其次是事业成功的知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男性只要职务升迁、专业晋升或发财致富,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成功者,而女人在取得了类似的成就之后,还要接受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家庭标准的衡量。当女性为了事业而忽视家庭时,就会遭受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指责,当二者出现矛盾时,社会压力常促使女性放弃事业而成全家庭。社会对女性的这种带有理想期待的、不公正、不易冲破的传统偏见和价值观念,致使女大学生惧怕职业成功给家庭带来负面效应,这种“成功恐惧”的心理制约了她们职业发展的成功动机。

1.7 长期被保护所产生的依赖心理

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普遍会产生依赖心理,一味地期待家长、老师、学校为其承担就业责任。这种等、靠的心理,延迟了她们就业准备期的到来。寄希望于家人帮她们谋取一份好工作,希望得到某种社会关系的帮助,从而放松了自己的主观努力,放弃就业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准备。这种依赖心理继续发展下去就会使她们彻头彻尾地变成依附者,不去了解就业信息,不懂求职技巧,严重影响自己的就业状态[3]。

1.8 工科女生自身的问题

首先工科女生在大学中往往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男生,但是在实际的动手能力上普遍较差。而且她们更加重理论里而轻实践,普遍不愿意加入学生社团或社会实践,因此在与人沟通的能力相对较差和自身综合素质也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再次,工科女生在传统的就业观念束缚下希望能找到工作轻松而福利待遇较高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工科女生的就业更加困难。

2.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2.1 首先,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

学校从开始要应该对于非毕业年级女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要让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先通过自我总结认识自己,然后向自己的周边人际提问,了解他们眼中的自己,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做一些问卷认识自己,一方面实现客观认识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准备。而且要客观、理性的面对挫折。对于毕业班女大学生而言,客观积极看待就业中遇到的挫折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是缓解压力。寻求满意工作的有效方式。

2.2 学校多角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女生完善专业设置。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的阶段。大学应尽快调整专业设置的不合理,根据本校实际和社会需求开设专业。使教育质量和就业方向二者兼顾,相互促进。其次,学校要针对女生开展具备年级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女生的就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辅导,从多角度提升女生综合就业素质。

2.3 社会多角度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首先,社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要协调社会力量推进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如督促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制定和实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政策、做好高校女大学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授权财政部门要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高校女大学生就业,保障女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之后能学有所用,人尽其用。其次,社会通过媒体、学校等途径倡导女生培养独立意识和能力,并为女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使女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完成大学学业、增强自身素质[4]。

2.4 政府加大公共政策的调整力度

对于政府部门工科女生就业中所起作用,首先是要规范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行为,保证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用人单位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范,应该使劳动力市场竞争建立在知识、能力的竞争上,杜绝人为因素、观念因素和性别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对于就业中存在的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应制定出惩处和补偿的条款细则,对性别歧视的案件及时有效处理。此外,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单个企事业单位不会因为招收女大学生而增加雇佣成本。政府应当将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实行社会统筹。企事业单位不愿聘用女大学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女性特有的生育责任和家庭责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降低企业招收女性职工的成本,改革原有的由企业负担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只有建立统一的、独立的生育保险险种,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才能真正实现生育的社会保障。通过实行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人单位对男女劳动能力的评价和用人标准更为合理,消除他们使用女性劳动力提高人工成本的顾虑,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供了先决条件[5]。

3.结语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只要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跟上时代的潮流,改正择业的偏差、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同时社会方面应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女大学生多创造就业岗位;高校方面要做好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面向社会,与社会接轨,同时,女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广大女性能够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台得到社会的认可[6]。

参考文献

[1]杨海芳,李东风.关于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01):79-83.

[2]于莹.工科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08):132-133.

[3]范结兵,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0(57):201-202.

[4]李玉雪,李红娇.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1(6):115-115.

[5]王俊华.试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291-292.

[6]黑如意,梁瑞英,付智.女大学生就业难及女性社会价值探析[J].党史博采,2011年03期,59-61.

普通工科院校 篇5

一、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重要性

(一) 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学生。

普通工科院校中的辅导员主要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但在实际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了前者, 而忽视了后者。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背景的辅导员难以提高服务学生的质量, 难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难以走进学生的心中, 难以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普通工科院校在强调辅导员管理能力的同时, 却忘记了专业技术背景的重要性。以从事机械制造方向的辅导员为例, 如果不具备机械制造的专业技术背景, 就不能很好地服务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实际上, 辅导员具备了专业技术, 对学生的整个大学四年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学生, 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 辅导员可以不间断地为学生做学业上的指导:一年级可以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机械制图》等课程;二年级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三年级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机械制造技术》等专业课程;四年级可以指导学生考研, 如何选择报考的专业、报考的学校等。因此, 工科院校的辅导员需要通过自身对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应用和研究, 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 工科院校辅导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队伍的稳定。

目前, 普通工科院校的辅导员虽然学历较高且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背景, 但是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且得不到重视和培养。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科研水平的高低。因此, 提高辅导员管理能力、执行能力、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 还要强调辅导员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加强对辅导员科研工作的管理, 是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普通工科院校要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 要求辅导员既有理论水平, 又有实践经验, 既有专业知识, 又懂得如何应用。要建设这样一支辅导员队伍, 就要求辅导员必须与学生及前沿科学保持密切的联系, 了解最新的知识, 参与知识的创新。同时, 辅导员通过科研活动, 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此, 普通工科院校要把提高辅导员的科研水平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要从政策上鼓励辅导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三) 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扩大学院影响力。

普通工科院校的社会认可程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质量;二是学术水平。学生质量包括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质量, 学习质量同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而服务社会的质量则与辅导员的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学术水平与科研成果相关 (其中主要包括教师的科研成果和辅导员的科研成果) 。因此, 普通工科院校要想提高学院竞争力, 就不仅要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 在科研水平的提高上也要下功夫。长期以来, 普通工科院校的管理者一直忽视了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 他们头脑敏捷、富有激情, 能够吃苦耐劳, 如果参与科研工作很容易就出成果。鼓励辅导员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的实际情况, 开展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 从而提高学院科研的整体水平。

(四) 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促进学院培养目标的实现。

普通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要具备科研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就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又要有动手能力, 同时, 还要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 除了通过专职教师的培养外, 辅导员也要参与其中。由于辅导员战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 与学生有最亲密的接触, 因此普通工科院校一般可以使辅导员也参加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 在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的共同指导下, 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在研究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我校是一所普通工科院校, 它下属的二级学院是机械工程学院, 通过辅导员参加大学生创新设计的指导,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取得了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专业技术水平现状

目前, 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他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方向, 首先从客观物质环境上看: (1) 由于普通工科院校非常看重教学工作, 因此管理者对辅导员学术发展缺乏热情, 在政策上不支持辅导员学术上的发展, 从而导致辅导员从事科研的经费、设备、资料等物质基础严重匮乏。 (2) 普通工科院校的辅导员多被认为是处理日常琐碎事物的“打杂人员”。从而导致辅导员工作任务重, 事务琐碎, 工作时间无上下班的界限, 常常被苦、累、难、烦等问题困扰着, 凡是涉及学生的事情, 事无巨细都少不了他们, 凡与学生沾边的事情他们都得去抓去管, 整天陷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 这就使他们的精力分散, 工作难以深入, 真正花在引导教育学生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多, 更不用说钻研专业技术了。

其次从主观精神环境上分析:由于工科院校的辅导员很大一批都是则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员, 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增强了学生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年轻化, 所以使得他们忘记了自身专业技术的培养;甚至有些青年辅导员仅仅是把辅导员工作当作进入大学工作的一个跳板, 不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种种情况导致辅导员科研的内在动力不足, 科研工作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对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工作探索

(一) 普通工科院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 为辅导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供物质支持。

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同样是学院发展不容忽视的力量, 其整体学术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促进辅导员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势在必行。普通工科院校管理者需要转变观念, 采取有效措施支持辅导员的专业技术发展。一方面要加大辅导员学术发展的经费投入, 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对辅导员学术发展经费给予保障。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 安排辅导员的学习和培训, 建立辅导员科研专项经费, 鼓励辅导员进行专业技术的研究, 对科研特别突出的要给予奖励。

(二) 强调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

普通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 各项工作紧密围绕这一中心。学生工作也以此为目标, 各部分工作内容有机整合, 使得原本看似零散的学生工作能够系统完整、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井然有序, 既避免了相似或相近工作的重复劳动占用辅导员过多的工作时间与精力, 更保证了辅导员在工作中明确该项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工作的思考和积累创造了条件。同时要明确辅导员的职责, 明确辅导员与学生有关的部门 (学生处、教务处等) 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 职责不清或发生矛盾的要注意协调, 从而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这样才能激发辅导员提高学术能力的热情与动力。

(三) 构建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评价制度, 促进辅导员科研能力发展。

合理的辅导员评价方案引领辅导员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评价制度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 要体现整体性与全面性。要将辅导员的科研纳入评价考核范围, 并与辅导员晋升、职称评审、聘任相挂钩, 构建研究、学生管理、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评价考核奖励体系。在辅导员评价体系中可以适度增加科研指标的权重, 鼓励辅导员进行科研, 奖励科研积极者与突出者。

(四) 辅导员要追求自我发展, 不断提高自身内涵。

目前, 某些普通工科院校的辅导员仅把辅导员工作当作跳板, 因此, 在学术问题上, 要么缺乏发展的主动性, 要么带有明显功利性, 忽视了自身专业技术的发展。因此, 一方面普通工科院校管理者要采取措施约束不思进取者, 奖励追求发展者, 鼓励辅导员进行科研工作, 另一方面, 辅导员要加强自我管理, 对学术能力发展有正确的认识, 重视自我提高。要认识到在知识社会背景下, 不进则退, 要严格要求自己, 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捍卫辅导员的神圣职责, 要善于反思, 追求自我超越, 不断提高自身学术能力的综合水平。

四、总结

总的来说, 目前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学院管理者的关注, 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的科研水平也有了长足的提高, 但由于对工科院校辅导员的科研素质要求具有特殊性,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专职科研人员, 又要与专职教师区别开来。相信通过学院管理者和辅导员自身的不懈努力, 采取一系列措施, 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摘要:本文从普通工科院校服务学生, 辅导员队伍建设、学院建设等方面分析了辅导员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重要性, 研究了辅导员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现状, 并从管理者转变观念, 规范化和制度化、合理评价制度、提高自身内涵等几个方面探索了培养高素质科研能力辅导员的方法, 对普通工科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普通工科院校辅导员,专业技术背景,工作探索

参考文献

[1]周霞, 张桂华, 王恒.普通工科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3, 4 (3) :55-58.

[2]王明刚.独立学院辅导员的科研现状及对策探析[J].文教资料, 2008, 1 (3) :178-180.

[3]刘长军, 牟茁.浅析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高[J].科学教育, 2009, 2 (15) :24-25.

普通工科院校 篇6

一、问题概要

1、宏观的体制问题

分析我国不少高校“关门办学”和脱离社会需求背后的原因可以发现,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根本原因则是在于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的动力机制不足。无论是在利益机制、激励机制还是约束机制上, 我国高校缺乏面向社会办学的根本动力。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办学资源和自身发展动力主要是由政府直接调控的, 而学生学费、社会支持等只占高校办学经费的很小一部分。因此, 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学科发展、师资考核, 乃至高教改革等一系列环节上, 都不必向学生负责, 更无需向社会负责, 而只需向教育部等主管部门负责。学生和用人单位并非是高校主要的衣食父母, 自然高校面向学生需求和面向社会办学的动力机制也不足, 甚至会发生动力机制的扭曲。因此, 高校办学目标与社会需求方向的匹配程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管理者的思维模式与教育理念。当前, 政府常常期待通过高校自主办学或让市场去自由调控的机制来解决毕业生能力和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在这种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 由于未能有效地对高校的学科设置与办学方向加以引导, 放松了自己的宏观管理责任, 常常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2、师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工科院校中既有科研教学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严重缺乏。归根溯源, 主要是两点。一是由于高校与产业界目标和利益不一致, 存在着鸿沟。在现阶段, 我国的产业结构与企业实力决定了大部分企业注重“技术引进”, 而忽视了能够带来长远发展的自主创新行为, 更缺乏破釜沉舟搞创新的信心与决心。二是由于作为指挥棒的工科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去工化”所致。受工科教师绩效评价复杂、指标难以量化的长期困扰,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缺乏一套科学系统地测度工科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体系, 只得照搬侧重“理论研究”的理科评价体系。如对工科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评估、职称晋升往往和理科教师一样, 以科研经费、科技成果 (论文、著作、获奖、知识产权及其它等) 、学术兼职等指标为考核标准。对符合工科教师特点的团队创新绩效、产学合作绩效和技术服务绩效等甚少考核, 更难以实行工科教师对产业界的科技与经济贡献、在产业界实习或工作时间的最低要求等限制性约束机制。进而长期形成了工科教师既难有机会、更缺乏到产业界实践的动力, 而产业界科技人才也难以进入高校任教的局面。

3、教学内容陈旧, 培养方式单一

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相对陈旧, 而且由于受到滞后的专业目录限制, 不能根据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性、多学科、跨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而适时变化, 更不能引领产业升级与发展。在教学环节及其学位设置上也过于强调理论、强调科学研究的需要, 疏于理论与实际结合、科学研究与国家目标结合。加之学科和学位的过度专门化, 且培养方案刻板, 使科学基础和工程实践两败俱伤。除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科外, 多数科学和工程学位计划缺少国际专业界认同的学术标准与专业标准, 即使有各式各样的教学评估、大学排名和质量工程, 也未能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保证。

二、对策举例

能否培养出大量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俱佳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乎高校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因此,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综合创新, 面向现实问题、回归工程实践、实施系统变革, 乃是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由之路。

1、改革思想

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以科学技术为主线, 着力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科技素质和科技实践能力。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实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学科集成、教学路径与人才战略的综合创新, 其核心工作就是通过“拓宽口径、夯实基础、重视设计、加强综合、回归实践”来不断推进科技教育改革, 在新的起点和更高的平台上谋求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突出“三重” (“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 特色, 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综合能力和提高工程素质为培养核心, 通过不断丰富工程内涵、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工程实践, 以达到强化整合培养的要求。具体来说:在教学内容创新上, 秉承“核心要凝聚, 边界要跨越、知识要融通、交叉要创新”的指导思想,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强化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路径创新上,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重视工程实践, 坚持归纳为主、演绎为辅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 积极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建立起基于通识基础教育、专业高等教育、综合高等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综合教育改革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根本途径。不断强化整合教育和不断优化教学模块, 建立起多重培养通道, 提倡以能力导向, 强调产学合作教育, 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勇于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和框架, 实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通过创设综合的新兴课程, 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 数理基础知识与工程基础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通过不断强化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 推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文理综合和理工综合, 并通过工程伦理、工程规范、科技人员资格认证等环节, 提升未来人才的国际资质。高校鼓励学生在主修专业教育之外, 通过辅修环节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宽专交”的综合培养;除了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设计能力之外, 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理论和工程服务来解决现实中的各类复杂问题, 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交叉互动与综合创新。

2、改革的关键点

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 走科教集成综合创新之路, 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计划等重点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具体改革建议为:

普通工科院校 篇7

一教学研究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把握

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求培养出共性宽厚、个性鲜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旺盛的人才。因此, 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 通过完成从“规律”到“原理”的跨越转化, 重点培养研究人才。因此持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完成后的长效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体现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内容要尤其注重“书本”与“应用”的衔接, 开启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的渠道, 在方法上,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围绕课程自身及专业应用的特点, 重点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思维发散和逻辑探究能力, 在完成好课程讲授同时尽已所能的促进学生“创新性研究”的习惯养成。

二办学定位转变背景下的力学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

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求维持好教学与科研这两大主业的平衡, 这就使得包括力学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教学面临一系列新的命题。作为工科院校的基础性学科———力学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的学习的基础。因此, 如何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对象特点, 改善教学方法, 结合工程实践问题, 使学生能灵活高效、全面系统且创造性地学习;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 都是高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的背景下, 力学课程教学面临的薄弱并需改进的环节, 具体如下。

(1) 教学主体上, 部分院校力学教师为力学专业毕业, 缺少与所授专业的融会贯通, 虽对单纯的力学课程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有着精准的把握, 但所授学生的专业系统性却较弱。仅以单门力学课程为中心进行教学, 对力学与专业课程之间相关知识的衔接、融合不够, 很容易与其他专业课形成脱节, 与教学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不符, 不能做到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学生对于学习力学课程的作用体会不到, 不仅难以保证教改课程, 而且极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2) 教学内容上, 主要以课本讲授为主, 虽然有些教师承担着科研项目, 但其中大部分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分开, 并没有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课本知识与实际联系不够。还有部分任课教师减少习题课、讨论课比例, 阻断了学生将学习内容向实践训练转化的过渡桥梁, 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另外有些高校教学实验内容还是仅对低碳钢进行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基本变形的试验研究, 而对于新的材料的强度分析却很少, 更是缺乏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

(3) 教学方法上, 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在授课时, 主要简单套用自己学生时代老师的授课模式, 严重忽视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群体特征, 使得学生不需太多思考, 学什么和如何学都由教师安排, 学生只要善于记忆, 跟着教师后面学, 就能轻松地应对考试。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效果明显, 但由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难以发挥, 对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主要表现为在知识讲授后的习题中, 老师讲学生就会做, 否则, 学生就不会;个别教师为了追求及格率以及学生为了应付考试, 几乎每道题都依靠老师讲、学生记, 学生把教师的讲授内容记成笔记, 死记硬背以备考试之需。虽然, 考试的结果能够令人满意, 但考试之后学生什么也没学会, 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三以我校为例, 力学的课程改革措施及实施

1力学课程改革措施

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构成了工科专业学生较为重要的基础课程, 在二者学习过程中, 有许多理论推导、公式计算等相对抽象的内容, 如果不重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应用, 容易使得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感觉学习力学课程极其枯燥, 丧失兴趣, 产生硬背公式等考前突击来应付考试的不良心理。为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目标, 我们在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

(1) 在教学主体上, 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 提高专业的系统性, 做到融会贯通。力学与各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众多联系。为此, 教师要将这种联系讲授给学生, 做到融会贯通。例如, 当教师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 如果这个知识点在后续课程中能用到, 教师应当把后续课程的内容简单介绍给学生, 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度。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授学生的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教师应当在给一个新的专业授课前进行一定的该专业知识扩展, 掌握专业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尤其对与力学关联紧密的课程, 要掌握这些课程中的哪些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要用到力学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力学课程讲授与专业应用的融会贯通, 才能保证力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完整性、统一性。

(2) 在教学方法上, 利用力学课程的自身特点,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以一题多解特点, 突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许多力学问题具有一题多解的特点。例如理论力学中静力学关于求解物体系的约束力问题, 在求解的过程中可以先研究整体, 再研究单个部件;也可以先做局部分析, 再进行研究整体。例如学完达朗贝尔原理之后, 一些动力学的问题除了可以用动力学相关知识点来解决外, 还可以用静力学的原理来解决。再例如, 材料力学中求变形后的位移问题, 可以用图乘法, 也可以用卡氏定理。相同问题不同方法求解, 扩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思维、多角度, 进而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灵活性。2以问题求解过程为渠道,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力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一般包括分析问题、确定研究思路、求解问题三个过程, 而分析问题和确定研究思路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难点。因此, 在对学生讲解问题时, 要采用引导的方式, 尽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相对独立地完成前两个过程, 并且在完成这两个过程后, 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总结经验,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 在解决材料力学中基本构件的强度问题时,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强度问题的计算方法, 逐一明确进行强度求解过程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 然后针对这些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启发学生用何种方法进行解决;如遇解决不了的情况, 再组织学生讨论采用什么方案进行处理。一道题下来, 不仅让学生对于过往知识进行了回顾, 而且通过引导和启发培养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另外, 教师通过上述二至三次的引导后, 要逐步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3以知识间内在联系为纽带,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力学课程的部分内容是从概念出发, 利用数学上的微积分等相关知识定理推导, 进而得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条件和方程。因此, 概念和定理与解决问题的条件和方程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在讲解的过程教师应当展现出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严密逻辑性, 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建立起思维的逻辑性意识。对重要定理推导和相关练习题的强化训练, 渐次构成逻辑严谨的认知体系, 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 讲解刚体平面运动相关知识点时, 教师首先选几个工程中刚体平面运动的实际例子, 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同学们, 让同学们观察平面运动的特点, 再引导学生将刚体平面运动进行分解, 分解成随着基点的平动和绕着基点的转动, 最后利用我们已经介绍的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的相关知识点完成了刚体平面运动的相关知识的推导, 在这个过程不仅完成了新知识点的讲解, 而且对以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 学生也感到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系统性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性。

(3) 以加强与实际问题结合为导向, 适当调节教学内容。 1优化教学内容,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力学课程的重点在于实际应用, 为此, 在通过例题讲解公式的应用时, 应注意选择与学术专业相关的例子进行讲解。比如通过提出“菲尔普斯的泳衣到底能否为他获得游泳冠军发挥一定的力学作用” 等涉及材料力学中关于材料性能的问题, 带动学生积极思考, 互动完成关于材料力学中相关研究内容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是要指导学生从力学原理角度来完成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与求解, 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除此之外,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 选取并设计多个完整的项目进行互动式教学, 充分挖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开设讨论课和综合课, 培养学生全局观念和解决问题能力。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是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在探索过程中, 讨论课和综合课的开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益帮助。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比比皆是的工程实例给学生介绍轴承传动变形、销钉的链接、雨篷与墙的固定端链接、焊接、压杆稳定等问题, 锻炼学生在众多工程问题中提炼力学问题, 既可以使学生将力学知识点应用于实际, 又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还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 让学生分析和讨论生活中实际问题, 让学生分析讨论, 进行归纳总结, 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我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 对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进行改革, 并进行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实践表明, 以上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良好。笔者所在基础部在2012、2013两届农机、设计、交通和土木本科二表共十余个班级进行试点教学,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教学效果。笔者本人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2012级 (3) 班和2013级 (1) 班学生进行了重点试点教学实践, 并对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成绩进行统计, 在实施教学改革后, 学生整体成绩提高, 不及格率显著减少, 平均成绩有所提高, 并且对力学的认识和学习热情提高 (很多学生提前自学) 。具体数据如表1。

由表可知, 两个班级的不及格率均低于10%, 明显低于和以往学生以及同级的班级, 因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程对一些基础课程, 如高等数学、物理等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两个班级高等数学课程不及格率为30%,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不及格率不足7%%, 说明学生能够主动克服基础不足, 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 在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背景下, 笔者所在学校以工科力学课程为切入点,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 在更新教育观念, 优化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并在本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2012级 (3) 班和2013级 (1) 班两个班级进行了试点。结果表明, 通过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 增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 提高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对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6.

[2]汪培栋, 苏琴.中国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38-411.

[3]陈建康.工程力学课程群建设的若干思考[J].水利高等教育, 1999 (1) :51-53.

[4]王蕾, 王炜, 李宏伟, 罗瑞章, 赵淑霞, 刘革.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1 (03) :11-12.

[5]宋佼佼.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力学课程创新教学[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3) .

[6]彭雅轩, 王建国.以工程力学课程为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03) :133-134.

[7]姚淑琴.认真布置、批改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4) :65.

[8]周健.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 :78-79.

[9]姬春秋, 葛礼霞, 潘伟.高等数学创新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 :72-73.

[10]周健.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 :78-79.

普通工科院校 篇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许多工科高校纷纷开设文科专业。然而, 文科专业的教学、科研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在研究生培养上与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要理工科高校不断探索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文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因此, 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从在校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角度, 讨论其培养和创新模式, 希望给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笔者曾在多所本科和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就:“若读英语专业研究生您最想报考的学校和方向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89%的学生认为, 考研千万不要考工科院校, 因为研究外语到工科院校好像学不到什么东西, 工科院校中外语专业一般是从属专业不是主导专业, 学校各项政策往往倾向于主导专业。而且, 毕业后用人单位在招聘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时候偏向于招收专门语言类院校或重点综合院校的学生。因此, 对于大多数理工科院校来说, 建设文科硕士点, 培养文科研究生还存在着许多弱势。

以我校为例, 在培养模式上, 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仍然延续“必修课+选修课”的模式。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选修课给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小, 这就局限了学生的拓宽知识面和课程学习的多样性。课程设置上学校也多注重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建设, 理论性较强, 缺乏一些前沿性的学术课程, 使学生在学术创新上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 以后从事实践工作的学生则认为对他们以后的工作, 课程缺少实际的指导作用。大多数学生感到学校的理论课过多, 而与他们所欲从事工作直接有关系的课程偏少。因此, 需要我们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创新发展模式。

3.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提出

2007年我国研究生扩招。但是, 学术性岗位数量有限, 无法容纳如此多的研究生就业, 所以研究生就业就要向应用型、实践型岗位流动。将研究生进行分流培养, 建立主要以理论创新和理论研究为主的学术型培养模式和主要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应用型培养模式两种模式 (张德禄, 2005) 。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方向, 选择学术型培养模式, 这样不会耽误继续深造的学生做学术研究, 同时还能兼顾一毕业就做应用型工作的同学的需求。学术型研究生应加大论文的篇幅和要求, 论文以理论创新为主要目标。应用型研究生应减少论文的篇幅和要求, 论文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主要目标。在总体课程设置中增加外语基本技能和素质培养的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真正培养知识面宽广、基本功扎实、外语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外语人才 (张德禄, 2005) 。就现存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创新和实践创新模式两方面探讨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模式。

3.1 理论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无论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 必须兼备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本文将从课程体系设置和科研创新两方面探讨外语专业研究生创新模式。如何将这两方面很好地整合,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建设, 达到应有的效果, 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理论和科研能力的养成, 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成败。

3.1.1 课程体系设置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方向发展, 鼓励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 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 使研究生能在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中受到熏陶。笔者曾对本校英语专业研究生 (07级毕业生, 08和09级在读研究生) , 就“你觉得本校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培养模式是否合理?”进行了问卷调查, 95%的同学认为应该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张德禄 (2005) 提出, 应该建立更开放的模式: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除了学校和学科规定的基础课程之外, 其他课程都可以选择, 即多设立研究方向, 每个方向设立一组中心课程和几个可选择的外围课程;多设立选修课程, 每个非本方向的课程都是本方向的选修课程。

当今的语言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 而是在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发展, 语言研究是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要想更好地在学术上有创新发展, 就要注意加强各个学科间的交叉培养。笔者和部分同学听过设计艺术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世界哲学史》, 这门课拓宽了我们的哲学研究视角。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跨学科选修课程, 再加上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与前沿学术动态的结合, 这些利于我们学术创新。听过该课程的同学一致认为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但充分利用了我校的优秀师资, 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 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心得体会座谈, 可以拓宽研究生的视野, 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同时, 增加人文、社会、艺术类讲座和选修课程, 也利于学生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间接地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2.2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要素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主要是指善于发现问题, 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小昱, 2009)

积极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 科技讲座, 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有利于新知识、新思想萌发的氛围, 对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多种创新思想或文化的相互交融与碰撞。学校要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和论坛, 把最新的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介绍给大家。我校有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外国语学院每年都有2至3名研究生申请到该项目。这种项目从申请到完成都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不但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还给研究生提供了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空间, 使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笔者对一名申请到该项目的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访谈后, 发现该同学的科研创新能力明显高于没有课题的同学, 而且, 他对学术前沿的发展方向把握准确, 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 笔者建议在外国语学院内部播出一定的专款, 用于学院内部的学生创新课题资金, 以激发学生的学术创新潜能, 从而推动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术创新。

3.2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研究生教育已经由精华教育向精英教育 (甚至大众教育) 转变 (许克毅等, 2004) 。与一些重点院校的精英教育相比, 我校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可以更多得倾向于应用型培养模式。如张德禄 (2005) 所说, 开设实践性更强的模式;增加社会实践的学分, 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特点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方式, 而且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实践方式进行学习。因此, 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三方面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第一、增加实践性课程, 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 包括实际的语言活动, 如口笔译、同声传译和英语作文写作等。如2010中国国际包装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期间就有多名我校09级英语专业研究生参加到了会议期间的陪同翻译活动。笔者对参加这次活动的个别同学进行了访谈, 受访同学认为, 这次实践活动收获很大, 自己的口语和现场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 还有一些在读的英语专业研究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 参加过类似的学术会议或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参加, 他们不但把所学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 而且同时也发现了自己不足。

第二、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一般来讲, 文科科研注重的是理论研究, 只有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中, 才能更好地得到检验和运用。美国相当重视科研并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过程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李小昱, 2007) 。如我校, 部分学生不是师范专业学生, 可是又想在毕业后成为教师, 这就可以通过一些教学实践课来将理论运用到时间教学中, 在检验科研理论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 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基础。可以和周围的一些其他院校签订合同, 让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在那些专科或职业院校上课, 不但锻炼了学生自身也积累了教学经验。

第三、实行研究生实习机制。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的学生, 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与企业或公司签订合同, 让有实习志向的同学去企业或公司实习, 增加社会经验。比如, 研究口译方向的同学可以通过在相关岗位的实习经验, 来促进自己科研和论文研究的创新, 同时也能反过来更好地为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应结合自身特点, 在理论研究创新和实践创新模式的培养有所突破。在理论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应注重课程体系设置和科研创新两个因素的影响, 多设置交叉学科的课程, 积极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科技讲座等营造创新氛围。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应注重科研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用理论指导实践, 用实践检验理论。

参考文献

[1]李小昱, 从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11) :75-77.

[2]李小昱, 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100-103.

[3]许克毅, 赵军, 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8) :11-15.

地方院校工科大类专业办学改革探索 篇9

摘要:国民经济发展和工程教育认证对高校工科大类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表明:高校大类专业建设不但要实施专业招生、专业分流措施,而且更要注重统筹各专业协同发展,以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土木类专业;大类培养;工程教育认证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把面向工业界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作为其首要目标。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照“以宽为主、宽窄并存”原则,通过调整专业口径等措施,使专业设置更加满足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要求。2013年6月19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在韩国首尔召开,全体成员一致同意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协议签约成员国,这对我国工程教育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依托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以及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展了大类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土木类专业为例,目前国内开设土木类专业(本科)院校共有430多所,且大部分为地方院校。地方院校培养本科生面临问题和尴尬处境表现为:(1)综合素质方面,与重点院校学生相比,地方院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有所欠缺;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相比,又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现场操作经验。(2)就业方面,地方院校学生就业存在困难,而一线工程单位却招不到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强人才。虽然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985工程”大学进行过大类培养模式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基于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学校资源条件、专业设置等因素,“985工程”大学的大类专业办学模式不能简单照搬。

整体而言,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开展大类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根据其在大类专业平台建设、与行业联合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如何根据行业需求开展大类专业建设的办学思路。

一、土木类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院校大类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对原有的土建行业相关专业(包括原来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引导性专业、目录外试点专业)进行了调整、合并。调整后的土木类专业具有学科方向多、内涵广泛、综合性强等特点,体现了土建行业工程单位人才需求的特点。(1)土木类各专业基本上对口了工程单位各专业部门人才需求。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分别设置建筑、水暖、电气等专业部门,施工单位普遍设置结构、机电设备等部门。(2)土木类各专业满足建筑全寿命周期过程的建筑结构、功能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运营维护等环节人才要求。(3)土木类所有专业满足用户对建筑功能的需求,在实施对象和最终应用目标上相统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离不开各类建筑对象,而建筑必须要有各类设备(水、暖、电)来改善其内部人工环境。因此,土木类工程师必须具有“宽口径”的专业知识才能使工程设计合理、经济和可靠。

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开展土木类专业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

(1)土木类专业虽然同属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但是各专业内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差异较大。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理论力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基础课程是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是化学、微生物学、水力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基础课程是电工技术、控制理论、建筑电气、计算机网络等。因此,很难实现本科阶段前三年完全打通培养。

(2)土木类专业在各高校二级学院设置情况不同。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各学校设置该专业二级学院有土木工程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市政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或者能源动力学院。高校行政管理因素导致难以形成普遍适用的土木类专业建设模式。

(3)个别院校存在片面推行“宽口径”的专业建设思路,只是在大类招生、简单合并教学计划方面做工作,但专业建设规划仍是“各自为政”。造成专业课程体系趋同,教学体系、环节和内容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缺少专业特色,难以适应行业技术发展。

(4)实践环节培养相对弱化。地方院校由于受到师生比、设备、实习场地、经费、实习企业条件等因素限制,造成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存在困难,而且师生比因素容易导致管理不到位。实践环节效果不好,导致毕业生走上岗位后适应工作能力不强。

总之,从近年来的实施效果来看,国内土木大类专业培养人才效果并不明显,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发展(技术含量高、工程难度大、专业知识综合性强)对人才的需求。

二、土木类专业办学改革探索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211工程”大学,明确提出了“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指导思想。因此,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设置了土木工程专业(08100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08100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81003)。学院确定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北京经济建设和“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着眼于培养既能满足当前建筑行业需要又能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制定土木类专业培养方案

我校在制定土木类专业培养计划过程中,综合考虑土木类工程教育认证和专业教育评估的要求,明确了“厚基础,宽口径,重综合”的培养方向,并在培养方案中实施“大类筑基、专业分流、相互协作”培养模式。

根据修订的土木类专业方案,前期按学科类的宽口径打基础,后期实施专业特色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按专业类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阶段根据学科知识需求、人才培养能力要求等设置专业课程。在培养计划160学分中,有66学分(大一阶段48.5学分,其他17.5学分)在各专业全部相通。通过设置“新生研讨课”和“专业概论课”,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步入到土木类专业领域。在培养方案中,为处理好专业内涵扩展与专业教学理论学时减少的矛盾,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简过专、过深、过细的内容;专业理论知识以“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为原则,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选修课部分,有选择地拓宽专业知识覆盖范围。

土木类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专业坚持本科学生在校四年期间“工程训练不断线”的办学思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设计课程体系,在每个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力求做到设计教学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此外,各专业增设了综合设计类课程,克服了以往设计类课程只侧重解决和分析单一课程内容的局限,更强调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的整体把握能力。

在实施培养方案过程中,明确各专业要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强化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个性教育的观念,实现从“重专业、轻素质”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从单纯传授专业知识向培养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转变;从单一看重考试成绩向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转变。

2.进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同时更强调后期培养阶段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培养

目前,越来越多的院校采取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培养模式。该项措施的优点包括:(1)能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力,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专业的实力与前景的考量来确定专业;(2)通过竞争来增强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动力,促进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但是,仅仅做到“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远不能实现建筑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建筑行业的一个特点是,工程项目需要通过各专业协同来完成。因此,在学生专业分流同时,应注重加强分流后各专业在教学环节的协同合作,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应强调有效地发挥学院层面在各系教学组织过程中的统筹作用。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根据土木类专业特点,面向所有的土木类专业开设选修课,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例如建筑设备、土建工程基础、城市绿色建筑等。(2)在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采取措施,加强各专业的协同合作。通过引入集成设计理念来加强土木类专业之间联系。以绿色建筑为例,绿色建筑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设计团队应包括建筑学、结构、工程管理、暖通设备、给排水、环境工程、能源应用等多专业的人士。(3)在学生科技活动以及第二课堂等环节中,注重利用土木类专业之间学生协同合作模式来完成竞赛题目。

3.注重土木类专业实践教学公共平台的建设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类专业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建设为依托,注重实践教学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工程和社会实践结合。综合考虑土木类专业整体发展规划以及整体解决实践教学环节遇到的技术困难,我们提出“优化体系,更新内容,改革方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思路,避免了专业平台之间“重复建设、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的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类专业从2004年起建设了“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土建类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等校内公共实践教学平台,构成了土建类大学生实践教学(实体实验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并实现“虚实结合”)、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体系,实现了土木类专业实践活动由基础到专业、由硬件到软件、由结构到整体的全方位支持。

在建设校内实践环节公共平台同时,我校还积极统筹面向工程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为避免专业各自为政与单位联系,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利用董事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搭建了服务于各专业校外实践环节的公共资源平台。2003年以来,学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20余家单位开展合作,建设了有固定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土木类各专业学生的工作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遇到的问题。同时,校外产学研平台也为土木类各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4.积极引入建筑行业新技术,与时俱进推进土木类专业内涵改革

建筑行业推进绿色、信息化、智能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确,而且行业新技术的实施更需要专业的协同合作。因此,土木类专业建筑必须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来提高专业的内涵和发展水平。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类专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在专业教育中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知识。BIM技术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信息化应用必然趋势,采用BIM理念可以为建筑行业引入更多高科技元素,提升建筑行业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土木类各专业通过开设BIM创新实践课程以及利用国家级虚拟中心平台,方便学生学习土建工程的虚拟生产、虚拟施工、虚拟管理运营的初步知识;(2)引入绿色建筑技术知识。绿色节能型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土木类专业要积极探索优化绿色建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途径,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设置土木类各专业相应的教学环节,在建材、结构、施工、设备、运行管理等课程方面引入绿色建筑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全面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的全过程;(3)引入建筑智能化技术知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智能构件、智能家居等概念正逐步融入建筑行业发展之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更加注重暖通和电控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专业结构调整中,我校以学科交叉为抓手,整合电类、测控类、暖通设备类等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建立了建筑设备智能化控制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技术等课程和实践创新环节,实现了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

三、土木类专业建设效果及总结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土木类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土木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质量在同类高校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住总集团、北京建工集团等多家用人单位的好评。用人单位评价我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工作适应快、动手能力强、工程素质高”。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北京工业大学2010-2014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调查表明,历届毕业生的非失业率、月收入、职业期待吻合度高于全国“211工程”院校平均水平。其中,土建类专业就业与专业相关度平均超过93%,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的非失业率超过98%,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超过95%,这些指标在全校各专业中位列前茅。

总之,地方院校土木类专业教学改革要面向国家、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学校以及专业自身发展定位,必须摒弃片面追求“大类、宽口径”的做法,认真探索专业之间的分流与协作的对立统一培养模式,注重站在“大类统一、深度协同”角度建设校内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公共平台,通过深化专业之间协作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和有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项目资助:2015北京工业大学教学研究立项(ER20158010801)]

普通工科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篇10

首先, 大众教育下普通高校的现状。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为提高整个民族的国民素质,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之而来的首先是快速扩招后教育战线人才的奇缺和教育资源的不足, 其次是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和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 再加上这一代学生正好是我国人口控制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 现在的就业压力, 很多学生比较迷茫。因此, 目前高校学生学习气氛不浓的问题较突出, 学习劲头呈两极化趋势, 即有一部分学生能够主动、认真地学习, 另一部分比较迷茫, 混沌度日。同时, 随着市场经济在各个领域的深入, 一些教师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经济效益, 对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 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和科研创新, 进而影响了普通高校的学术气氛和学风建设。

其次, 学风建设对高校教育的意义。

学风是干部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是一所高校的生命线和灵魂所在[2]。高校加强学风建设, 保持优良的学风, 使大学生具有不断向上追求的精神, 在学习上以学有所成为内驱力, 形成深层次的学习需求, 厚积薄发, 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形成理性、远景性的学习目标。

最后, 关于大众教育下普通工科高校学风建设。

现在的大学生入学头一年无忧无虑, 考上大学了, 梦想已经实现了, 沉浸在考入大学的喜悦中。到了大三、大四, 开始迷茫, 找工作还是考研。考研, 基础又没打好, 后悔头两年没好好学习;找工作, 现在就业形势又不好, 大公司、大企业也都是看学生的学分绩点。因此, 要让学生刚进入大学校门就进入学习状态, 别落下。根据以上特点, 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 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管理工作。

刚入学的新生, 独立思考, 独立生活和自制能力都比较差, 他们高考填报志愿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1], 对大学生活及所选专业的学科特点等缺乏了解, 不清楚自己以后能干什么, 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这时需要班主任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情况。这样有利于稳定新生的情绪, 对本专业感兴趣, 从而激发他们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利用“班会”请一些优秀的学长进行学习经验交流, 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加强对新生管理, 形成良好的班风, 大三、大四时就形成习惯了, 这时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从事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活动, 使自己更充实, 为毕业后步入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 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对一个班级相当重要。教师给各个班级上课时就会发现, 各班的学风不同, 好的学习风气使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课, 学生受益, 良性循环。每个班级的风气改善, 所在系的学风就好了, 整个学校的学风就好了。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 形成积极向上、浓厚的学习氛围, 选好班干部是关键。新生入学后, 班主任选配好班级学生干部很重要, 根据经验选出那些学习成绩好, 工作能力强, 关心他人, 有上进心的学生担任班干部, 起到表率作用, 为建设良好的班级学风奠定基础。班主任还要时常注意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 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比如, 有的班长在教室前做一个按照学号放置手机的收纳袋, 通过课前同学主动把手机放到里面来保证课堂不使用手机。坚决杜绝那些不爱读书, 带头旷课, 成绩落后, 却乐意当干部的现象。

因此, 选班主任很重要, 应该由有责任心、有精力的专业教师担任。通过细致的工作, 精心的安排, 把那些能够起到良好带头作用的优秀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能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态度, 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规划人生、规划未来。而现在的高校基本上都由搞管理的老师带多个班级, 再选高年级的学生担任副班主任, 采取老生带新生的原则, 可想而知这样弊端很多。

第三, 要经常性地面向学生举办专业学术讲座, 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信心。

根据心理学原理, 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 也就很难做出成就。或者, 偶尔请回几个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或成就卓著的校友, 介绍工作体会、回顾当年的校园生活和师生情意, 更能使学生看到实实在在的美好未来, 必将极大促进学风建设。

第四, 重视实践环节, 尤其是到企业实习的环节。

到工厂实习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 实习能够让学生从书本的抽象知识回到生活中的真实上来, 从而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从事的专业更深层次地认识, 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 这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到的知识更扎实, 运用起来也更自如。

目前, 有些工科学校, 四年的本科教育, 专业实习只有2-4周的时间, 而且现在由学校出面找一个正规的实习单位很难, 即便找到了, 由于企业改制种种原因, 管理严格, 对学生束缚很多, 几十个学生到了车间也只是走马观花, 生产实际过程只是在感观上有设备有多高, 有多少管路, 对于实际生产过程还是停留在认知过程。

第五, 充分利用教学和科研资源, 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 鼓励学生多参加专业设计比赛等创新大赛, 为学生提供科技创造的动手机会, 加强实践教学力度。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具有创造型思维的学生提供科技创造的舞台, 增强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应用。实践证明, 注重这个环节的学生在毕业前很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 工作后也得心应手, 发展很快。同时, 由于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在创新过程中, 师生的交流又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创新灵感, 从而大大增强学校的学术气氛, 促进学风建设。鼓励学生此类活动, 设立奖励机制, 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

总之,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它对于激发和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成长具有强有力的推动力和凝聚力, 是形成良好校风和校园育人氛围的重要基础, 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一所注重学风建设的高校, 才能培养出面向21世纪未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摘要:学风建设是普通高校自身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客观要求, 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良好学风的养成不能靠顺其自然, 需要外力加以引导和推动。本文从对学风建设的正确认识入手, 阐明了普通工科高校学风建设的特点、意义, 提出了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注重下厂实习、学生多参加专业竞赛和科研等环节是搞好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校,工科,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严丽纯.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之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0 (3) :8-9.

上一篇:药品经营下一篇:餐饮业的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