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增收

2024-07-29

增产增收(精选十篇)

增产增收 篇1

“玉米机械化收获一次性能完成摘穗、剥皮、脱粒、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每667 m2比人工收获可节省50元左右,真是省力、省时又省钱,节能、高效又增产。”近日,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莲花镇闫湾村的种植大户闫跃东说起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就是满口称赞。当天,在舞阳县孟寨镇举办的漯河市2016年玉米机收暨秸秆综合利用演示会现场,挤满了十里八乡的村民,闫跃东就是其中的一员。今年47岁的闫跃东在2010年牵头附近村庄32家农机手建立了东方红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今已经拥有收割机、大型拖拉机、粮食烘干机、农用航空机等各类农业机械196台(套),尤其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上闫跃东做了足够的尝试和探索,积极在周边村庄推广玉米机收等技术。“合作社流转了1500多亩土地,通过用出草口带秸秆粉碎机的收割机收获小麦后,用玉米精量施肥播种机播种玉米,生长期间实行机械化植保、施肥、灌溉,成熟后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还能用烘干设备烘干玉米。”闫跃东说起种地早已经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

试验证明,玉米完全成熟期收获产量最高,收获偏早将会造成玉米减产10%左右。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介绍,玉米应根据播期早晚合理确定收获期,以苞叶发黄后7~10天收获为宜,这样玉米的籽粒更加饱满,果穗含水率低,更适宜玉米机械化收获。

(来源:农民日报)

粮食增产未必促进农民增收 篇2

1978—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在工业化进程中,基于要素报酬差异,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向现代产业部门,农业与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新特征

2004年之后,政府实施一系列“反哺”政策,有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我国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因此呈现出新的阶段特征。

一方面,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背景下,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成本较高。2004—2013年,尽管农村劳动力继续外流,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从1.18亿增加到2.69亿,同时耕地仍在不断减少,但是,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形势却发生了重要转变。2004—2013年,粮食连续10年增产,年均增长2.53%,2013年产量达到6.02亿吨。然而,由于粮食增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限,粮食生产缺乏对微观主体的激励机制,而且农业结构矛盾突出,环境成本较高,尽管我国粮食增产存在潜在空间,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日益困难。

另一方面,农民是在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十连增”的,持续增收的压力变大。2004—201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72%,2013年达到8896元。

农民收入增速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使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在2009年达到3.33∶1的峰值之后,开始出现缩小的趋势,2013年下降到3.03∶1。由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速减慢、比重减少,而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比重上升,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民工”逐渐转变为城镇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变大。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技术进步来自现代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业产出的增长,取决于农业资本积累、农业技术进步和由其决定的农业劳动有效性。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流向现代产业部门,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在此情况下,需要依靠现代产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持和资本投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出,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利用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进行的经验研究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投资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业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业劳动力人均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该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约提高0.30%;人均资本投入每增加1%,该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大约提高0.17%。这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农

业技术进步。

粮食产量增加取决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以粮食主产区为区域特征的规模效应。二元经济中两部门劳动分工和要素禀赋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的条件在于,农业发展须依托于现代产业部门的技术供给和资本投入。利用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基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该地区粮食产量增加大约0.20%。同时,人均农业资本和政府财政支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粮食产量,而农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部门流动并不妨碍粮食增产。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显示,种植粮食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对农户粮食生产和农资投入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民增收具有一定作用。研究还发现,一个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也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粮食增产的区域性规模效应逐步形成。2001—2010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省份的粮食产量,比非粮食主产区省份平均大约高出1.66倍。2011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75.4%,95%的粮食增产来自粮食主产区。生产率提高是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民增收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共同驱动的结果。在这四项收入构成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从事现

代产业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占主要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向现代产业部门流动,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个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该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0.25%。人均农业资本、农业劳动投入和政府财政支农支出,都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一个地区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0.22%。但一个地区人均粮食产量与该地区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这表明,粮食增产并不必然促进农民增收。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产县的农民增收问题,仍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总之,在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向现代产业部门,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其自身的发展必须依赖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投资增长。同时,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现代产业和公共财政对农业共同“反哺”,农业技术进步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构成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动力。应当深刻认识农业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和国民经济均衡增长中的基础作用,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增加农业资本投入,以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应当进一步健全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规模效应,巩固粮食增产,促进劳动力在城乡和产业之间自由流

壁蜂“打工” 草莓增产又增收 篇3

可是,在大棚里种植草莓,授粉成了一道难题。每到授粉季节,种植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因为通常情况下采用的都是人工授粉,自家人手不够还要雇工,每个棚大概需要10个人一天完成,人工费每人每天100元,单这项费用一个棚就是1000元。另外,人工授粉需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很容易出现畸形果,影响草莓的质量和产量。

村民贺科香家种了两个草莓大棚,和其他村民一样,也饱受授粉问题的困扰。用她自己的话说,“每到盛花期,俺两口子忙不过来,雇人授粉,雇工技术又不到家,花了冤枉钱不说,草莓产量也减产两三成。”怎么样才能让授粉既自然又经济呢?贺科香一边自己看书研究,一边找机会向专家请教。有一天,她听东里镇农技站站长张顺和说壁蜂可以解决授粉难题,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2009年春节前,从当地蜜蜂养殖户那里租来2箱壁蜂,一棚一箱,严格按照说明操作,每天早晨打开蜂箱门,让壁蜂代替人工授粉。

等壁蜂传粉的第一茬草莓收获后,贺科香惊喜地发现,壁蜂传粉的草莓与人工授粉的简直有天壤之别,不仅没有畸形果,而且果实个大,颜色鲜艳,口感香甜,大小匀称一致,亩产量高达2500公斤,比别人家人工授粉的高出500多公斤。贺科香又比对了一番用工成本,用壁蜂传粉,一个大棚只需要1箱壁蜂,租用2箱壁蜂只需要400元,算下来雇工成本可以节省80%,她家的2个棚仅雇工成本就节省了1600元。

壁蜂传粉的草莓因为品质上乘,市场上的售价也比普通的草莓要高。2014年新年前后,贺科香的大棚里红彤彤的草莓铺满一地,采摘了一茬又一茬,每公斤可卖到20元钱,比市场价贵2元,但即便这样,客商还是抢着收她的草莓,因为壁蜂传粉的草莓还是“环保草莓”。由于壁蜂对农药比较敏感,使用壁蜂传粉后,贺科香将农药改成了杀菌剂,减少施用次数,从源头上减少了农药残留,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一年下来,草莓全部销售出去后,贺科香算了下总账,两个棚(种植草莓约2亩)能增加2.5万元的收入。

看到贺科香采用壁蜂传粉技术获得了成功,村里其他草莓种植户都心动了,纷纷来“取经”。贺科香并不保守,她向其他种植户传授壁蜂传粉技术,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草莓授粉,壁蜂“打工”,一个种植技术的革新,为草莓的大棚种植带来了质的变化,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改善了果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极大地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贺科香的经验无疑是值得人们借鉴的。

在生产经营中,许多困难并非不可逾越,只要你用心寻找解决的办法,困难就会成为成功的机遇。

(河北 范丽荣)

科学施肥实现春玉米增产增收 篇4

1 玉米的需肥规律

1.1 玉米整个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和比例

玉米是高产作物, 植株高大, 根系发达, 吸肥能力强, 需肥一般规律是随着产量提高, 吸收到植株体内的营养数量也增加, 一生中吸收养分, 以氮为最多、钾次之、磷最少。据国内外分析资料表明, 玉米生长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比例, 受土壤肥料、气候、生育状况等很多因素的影响。

1.2 玉米需肥特性

玉米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 因品种特性、土壤条件、产量水平以及栽培方式而有不同, 在确定具休施肥量时, 须熟悉品种的特性。玉米不同阶段, 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差异很大。苗期植株小, 生长慢, 吸收养分少, 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 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阶段, 生长速度快, 吸收养分数量多, 是施肥的关键时期。

1.3 春玉米不同时期需肥特点

春玉米苗期吸收氮占总量的2%, 中期 (拔节至抽穗开花期) 占51%, 后期 (穗期) 占47%。玉米吸收磷率各生育期比较平稳, 而累积吸收量则逐渐上升。春玉米吸收磷率, 苗期占1%, 中期占64%, 后期占35%。玉米吸收钾量以苗期比例大, 占总量的3%, 以后则逐渐下降, 其累积吸收钾量以拔节后期最快, 到开花期达到顶峰, 占总量的97%, 以后吸收养分明显减少。

2 春玉米的科学施肥技术

玉米追肥是玉米成长期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养分需要的补充, 是实现玉米优质丰产的必要保证。

2.1 春玉米缺少营养元素的症状

整个玉米生育期除吸收大量的氮、磷、钾三要素之外, 还需要少量的锌、钼、铜等微量元素, 玉米常见缺素症有:

(1) 缺氮:叶片变黄, 植株生长矮小, 下部叶片尖端变黄。

(2) 缺磷:叶片全部发黄, 出现褐色斑点, 叶片边缘及叶尖端干枯灼伤状。

(3) 缺锌:叶片出现花白苗, 症状一般出现在6月上中旬7~9片叶片。

(4) 缺钾:因钾易于移动和再利用, 缺乏症首先发生在老叶上, 新叶和老叶的中心部位呈暗绿色, 叶尖端和边缘部分黄化, 坏死, 与健全部分的界限明显, 另外叶片褶皱弯曲同时只在主根附近形成根, 侧向生长受到限制。

2.2 玉米追肥时间、数量、方法

掌握好追肥的时间、方法、数量以及根据缺素情况追施肥料种类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因此, 为提高玉米单位产量, 实现高产优质的目的, 掌握追肥最佳时间, 肥料数量, 追施肥料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2.2.1 追肥时间

追肥应在玉米10片叶左右时进行, 这样能处进小穗分化。追肥最好追2次, 如果地多忙不过来也可在7月上旬1次追肥。

2.2.2 追肥数量

追肥时期、次数和数量, 要根据玉米吸肥规律、产量水平、地力基础、施肥数量、基肥和种肥施用情况等决定。高产田、地力基础好、追肥数量多的宜采用轻追苗肥、重追穗肥和补追粒肥的追肥法, 苗肥用量约占总追氮量的30%、穗肥约占50%、粒肥约占20%。中产田、地力基础较好、追肥数量较多的宜采用施足苗肥和重追穗肥的二次追肥法, 苗肥约占4%、穗肥约占30%。低产田、地力基础差、追肥数量少的采用重追苗肥、轻追穗肥效果好, 苗肥约占60%、穗肥约占40%。

2.2.3 掌握最佳追肥时间, 实现科学追肥、经济施肥, 为玉米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苗肥:

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 (叶龄指数30%左右) 追施。即将过去的提苗肥和拔节肥合为一次施用, 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杆的作用, 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苗肥除施用速效氮肥外, 还可同时施入磷肥和钾肥, 也可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2) 拔节肥:

拔节肥能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 增加光合面积, 延长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为促根、壮杆、增穗打好基础。追施拔节肥以氮肥为主, 每亩 (667平方米) 可用10~15公斤尿素沟施或穴施, 避免大雨前追施, 以防被雨水淋溶。对于土壤中磷、钾肥不足的田块, 追肥时也可掺入三元素复合肥每亩 (667平方米) 7.5~10公斤。

(3) 穗肥:

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 既能满足穗分化的养分需要, 又能提高中上部叶片的光合生产率, 使运入果穗的养分多, 粒多而饱满, 穗肥追施以速效氮肥为主, 每亩 (667平方米) 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为宜。

(4) 粒肥:

粒肥是指玉米抽雄穗以后追施的肥料, 一般在灌浆期追施为宜。玉米抽雄以后至成熟期, 还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总量的40%左右的养分。同时籽粒产量的80%左右是靠后期叶片制造光合产量。因此, 后期一般应施入一定数量的速效化肥, 保证无机营养的充分供给, 延长叶片功能期, 提高光合效率, 增加光合产物积累, 促进粒多、粒重, 以获得优质高产。

摘要:阐述了玉米的需肥特性、玉米的施肥方法及施肥技术, 以促进、提高科学施肥能力, 增产增收, 有效地服务农民。

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篇5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在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技局、农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基地带动”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XX镇已初步形成了万亩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千亩优质稻、亩优质水果、亩立体水产养殖的农业布局,呈现出以优质水稻为基础,以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水产养殖为特色的生产格局。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镇粮经比例为4:6,其中全镇种植反季节蔬菜11700亩,产值达1361万元;水稻种植面积9000多亩,其中优质稻面积6500多亩,总产值 万元。

一、抓好基地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二、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效益。

XX镇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开展科技兴农活动,把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作为促生产、谋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第一要务来抓。今年上半年,XX镇先后组织专业技术讲座 次,开经验交流会6次,请专家授课2次,受训人数 多人;印发技术资料1000多份,将农业科技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同时,镇农技部门通过牵线搭桥,千方百计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黑珍珠苦瓜等新品种。

加大农机推广力度。XX镇以朱岗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示范点,大力推广适用的农业机械,重点抓好犁耙田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推广,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全镇拥有各种农业机械 台,总动力 千瓦。农业机械化很好地解决了因农村外出打工导致土地撂荒的问题,又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山区农民种粮致富已不再是梦想。

三、发挥协会作用,促进商贸流通

XX镇农特产品流通协会成立于2000年,目前,协会有100多个会员。XX镇有关部门通过指导协会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措施,构筑起一张覆盖全镇、组织完善的生产销售网络,使协会与蔬菜经销商、蔬菜经销商与农户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避免了各自为战和互相抬价、压价的无序竞争现象,保证我镇蔬菜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

【湖江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简介】

“爱多收”助粮农增产又增收 篇6

1.浸种能提高秧苗素质。水稻、小麦、玉米或大豆种子用“爱多收”6000倍液(即10毫升“爱多收”兑水60公斤)浸种12小时,阴干后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促使种子发芽达到“快、齐、匀、壮”的效果。

2.苗期施用能显著减轻作物病害。秧苗在移栽前7天(或直播田返青期)用“爱多收”3000~6000倍液叶面喷雾处理,能使秧苗素质明显提高,使秧苗早生快发,缩短返青期,促进生长和分蘖,增强抗逆能力,显著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爱多收”与井冈霉素混用能有效防治稻曲病,与多酮混用能有效防治小麦的条锈病、白粉病。试验研究表明:“爱多收”能使移栽后的秧苗提前3天返青,分蘖数提高15%左右。

3.在水稻、玉米、小麦上使用,增产明显。在水稻、玉米、小麦幼穗形成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使用“爱多收”3000倍液(即10毫升“爱多收”兑水30公斤)喷施茎叶各一次,可加速幼穗分化进程,促进抽穗,缩短齐穗天数,促进光合产物向碳水化合物转化,加速氨基酸的合成,使淀粉和蛋白质的积累加快,促进籽粒饱满、早熟。相关的水稻试验表明:经“爱多收”处理的水稻,成熟期比对照提早3~5天,每蔸有效穗数、每穗平均粒数、千粒重比对照均有显著增加。

4.在大豆的花蕾形成期、结荚初期、豆荚幼小期用“爱多收”4000倍液喷雾处理茎叶,可增产19%~23%,且能提早3天成熟。

(福建 蔡瑞斌)

加快发展畜牧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篇7

沁水县山大坡广, 牧草资源丰富, 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发展养羊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 而且沁水县还是晋城市优势肉羊主产区, 黑山羊闻名全国, 远销广东, 再加上畜牧业生产周期短、见效快。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广大农户投入养殖业的积极性高涨, 因此, 就沁水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而言, 强项在畜牧业, 优势在畜牧业, 新增长点也在畜牧业, 发展畜牧业是沁水县农业的真正优势, 我们应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真正把畜牧业做大做强。

1 建立长远发展规划, 确立畜牧业发展目标

切实可行的目标规划是产业化发展成功的基础。长坦县是全国闻名的起重机之乡, 它的发展雏形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机电修理, 经过80年代后期的配件生产阶段、90年代的产品组装阶段直到现在拥有自主研发产品的大型工业园区。总结长坦县起重机工业园区的建设经验, 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坚持。经过30多年的努力, 把一株小幼苗培养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同样, 养羊产业化是沁水县农业产业化的重头戏, 确立了这样一个发展目标, 我们就要排除万难, 不抛弃, 不放弃, 按照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步一个脚印, 制定详细的畜牧业实施方案并分阶段实现发展目标, 只有这样, 畜牧业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

2 狠抓龙头企业, 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健康养殖是未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健康养殖的核心内容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健康养殖的载体是畜牧业生产企业或养殖小区, 因此, 应把扶持和加强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 采取得力措施, 建设高标准的养殖小区, 努力建成一批养殖龙头企业和加工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农业开发项目资金, 组织金融部门安排支农信贷资金, 实施“回归”工程, 引导广大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入畜牧业, 特别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一些经济实力雄厚、信誉好的大企业、大经销商来沁水县兴办大型的养殖加工企业, 通过深加工拉长畜牧业产业链条, 提高经济效益, 带动畜牧业走出沁水, 参与市场竞争。

3 培育优良品种, 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畜产品要求由数量转向追求质量, 讲求风味和口感, 因而地方优良品种倍受欢迎, 沁水县的黑山羊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崇尚黑色食品的现代人来说, 黑山羊由于通体漆黑, 吃中草药、喝矿泉水因而肉质鲜美, 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且价格比普通白山羊毛重平均高出1元/kg。但是由于沁水县黑山羊流通无序, 近亲繁殖严重, 生产性能退化, 个体小, 生长速度慢, 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保护黑山羊势在必行, 因此要充分利用示范牧场的牧草资源优势, 通过建立黑山羊核心育种群, 培育出新的黑山羊品系, 使老姓受欢迎的太行黑山羊品种既能得到保护, 又提高其生产性能。

4 打造绿色品牌, 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资产, 因此发展畜牧业生产, 不仅仅只是追求数量的增加, 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产品质量, 使产品能够打入大市场, 实现品牌效应。利用黑山羊养殖这个优势, 抢注沁水黑山羊地理标志性商标, 唱响“太行黑山羊、沁水数第一”这一主旋律, 为沁水县畜牧业走出山西、跨过华北、迈向全中国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舰。

5 落实产业政策, 创造畜牧业宽松环境

抓好小麦高产创建带动农业增产增收 篇8

1 小麦高产创建的可行性

1.1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适宜小麦生长

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 晋中盆地西缘, 吕梁山东麓, 文峪河、磁窑河贯穿南北, 汾河沿县东境流过, 东南部为洪积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区。属晋中盆地一部分, 地势平缓, 一望无际。地理上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区域。全县年平均降雨量450 mm, 无霜期为183 d, 太阳总辐射543.4k J/cm2, 年日照时数2 597 h, 平均气温10.3℃, 年10℃以上有效积温3 662℃, 农业生产条件极其优越。

1.2 良好的水利设施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文水县水资源丰富, 主要河流有文峪河、磁窑河、汾河, 深井2 000眼, 属井河双灌区。近年来随着全国农业重点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建设和旱作农业等项目的实施, 种植小麦的基础条件大大改善, 为文水县小麦高产创建提供了保障。文水县委、政府历来对小麦生产高度重视。一是始终把稳定小麦面积作为粮食生产中的大事来抓, 积极落实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二是开展创高产活动, 抓好典型带动;三是品种更新, 农机配套给予资金补助, 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给予资金支持。

2 小麦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

2.1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小麦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 集约项目, 整合资金, 集中力量, 集成技术, 主攻单产, 改善品质, 提高效益, 通过典型示范, 促进平衡增产, 全面提升小麦综合生产能力。

2.2 技术措施

按照统一整地、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要求, 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2.2.1 示范优良品种

选用单株生产力高, 抗倒伏、抗病性好、抗逆性强、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强、经济系数高、不早衰的良种, 有利于超高产栽培。结合本地的生态特点, 因地制宜选择优良新品种进行集中展示。文水县主要推广的优良品种有京9482、轮选987等。这2个品种分蘖成穗粒高, 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 生产上较安全。

2.2.2 集成高产技术

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要求, 对现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 建立适宜文水县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文水县大力推广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推迟播期、冬春镇压耙耱、化控等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技术, 秸秆还田、免少耕等节水保墒高产栽培技术等。

2.2.3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2010年, 文水县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 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 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

2.2.4 加强病虫草害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做好示范片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科学制定防控预案。重点做好小麦腥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全蚀病、条锈病、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以及恶性杂草的防治。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农药、新型除草剂, 实行无害化防治。

2.2.5 推进机械化生产

大力推广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在推广机械作业技术中, 重点推广农机作业配套技术。如旋耕2~3年配套深耕1次, 免耕2~3年配套深松1次, 可打破犁底层, 加厚土壤耕作层;深耕、旋耕后配套耙耱, 可破除土块, 疏松表土, 减少水分蒸发;播种后配套镇压, 可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 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利于根系下扎。

3 小麦创高产与小麦管理密不可分

3.1 小麦的冬前管理技术

冬前麦田管理应以浇水抗旱为重点, 抓好划锄、追肥和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 做到因苗分类管理, 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争取形成合理的群体, 为下一年小麦高产打好基础。

3.2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春季麦田管理以肥水为主, 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 做到促控结合、分类管理, 这是争取高产的关键。

3.3 小麦后期管理技术

从小麦抽穗、开花一直到成熟, 是小麦生长的后期, 这是小麦形成籽粒产量的重要生长阶段。试验证明, 小麦抽穗以后, 主要是旗叶、倒二叶和穗下节间进行光合作用, 生产碳水化合物供给籽粒灌浆。同时, 小麦开花以后, 根系的活力开始衰退, 延缓根系衰老, 使小麦的根系具有较长时间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对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直接的影响, 对提高籽粒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 小麦生育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根、保叶、防早衰, 增加籽粒质量, 为小麦高产创建打好坚实的基础。

4 效益分析

增产增收 篇9

一、做好果园清园工作

及时清除杂草、翻地。清除果园内杂草、翻地有以下功效: (1) .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果树树脚地表, 有提高地温的效果; (2) 破坏在杂草及地表内越冬的病虫的生境, 减少越冬病虫基数; (3) 有促进地壤熟化及保水保湿作用; (4) 使老鼠失去在果园内活动的隐蔽场所, 减少或杜绝因老鼠啃果树根部树皮所造成的果树受伤甚至死亡; (5) 最关键的是可杜绝山火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特别是对果树防寒抗冻进行树杆捆稻草或用草绳捆绑的果园, 必须做到清除杂草。

二、提高果树自身抗寒能力

1. 做好冬季病害虫防治工作

清园后及时喷施农药1~2次, 进一步减少越冬病虫害。可供选取的农药有多种, 现推荐两种常规有效、经济实惠的农药:

(1) 石硫合剂分为商店内购买和自己熬制的石硫合剂两类:商店内购买的为45%石硫合剂结晶, 常绿果树用量为200倍, 落叶果树用量为100~150倍;自己熬制的石硫合剂, 常绿果树用量为0.2~0.25波美度, 落叶果树用量为0.4~0.8波美度。

(2) 松脂合剂分商店购买和自己熬制的松脂两类:商店内购买的为45%松酯酸钠, 常绿果树用量为150~200倍, 落叶果树用量为70~100倍;自己熬制的松脂合剂, 常绿果树用量为1~2波美度, 落叶果树用量为3~4波美度。

(3) 注意事项 (1) 以上两种农药是有腐蚀性的碱性农药, 在施用时要格外小心, 千万不能将原药溅到或落进眼睛内, 溅到皮肤上要及时用清水清洗; (2) 这两种农药严禁同时混用, 否则将造成药害; (3) 喷药完毕后要马上将喷雾器用清水进行多次清洗, 防止喷雾器被腐蚀损坏。

2. 喷施营养液, 提高常绿果树自身抗寒能力

此举能增加常绿果树体内养分, 从而增强常绿果树的体质, 有效提高常绿果树的抗寒耐冻能力。可从冬至到立春前喷施2~4次营养液。营养液推荐以下种类:98%磷酸二氢钾 (用量800倍) ;禾丰硼 (用量1 000倍) , 芸苔素 (用量1 500倍) 等。

三、抓好防寒抗冻技术措施

1. 树杆刷白涂剂

主要目的是保护树干, 避免烈日灼伤和冻伤, 又有杀死和减少在树皮越冬的病虫的功效, 同时还可起美化果园的作用。

(1) 白涂剂的配制生石灰20kg、石硫合剂原液2kg、盐2kg、废弃的动植物油400g、清水50kg。先用30kg清水将生石灰化开, 1~2天后再将石硫合剂、盐、油及剩余的20kg水加入调匀即可使用。石硫合剂可毒杀多种害虫的卵、幼虫, 如天牛、蚜虫等, 食盐回潮使白涂剂不易龟裂, 石灰能反射烈日, 免受日灼。

(2) 涂刷方法树干刷白前先将树干用毛刷刷净, 然后再刷白涂剂。涂刷高度为1.3~1.5m, 干矮的树可将骨干主枝一齐涂刷。

2. 用稻草或草绳捆绑树干

用稻草或草绳从树根脚处起捆, 捆挷高度1.3~1.5m。低凹、阴坡、上下风口处的果树树干, 要多加稻草和多捆两道草绳效果才明显。需注意的是, 要用稻草或草绳捆挷果树的果园必须先将果园内的杂草清除干净, 否则一旦发生山火, 将对果园造成毁灭性灾害。

3. 对树冠叶幕进行遮盖

即对较小的常绿果树的叶幕进行遮盖。可用稻草或购买遮阳网遮盖, 能有效抵抗低温霜冻对树冠的伤害。

四、物理防寒抗冻措施

用烟熏防霜抗冻是最有效的措施。方法是在果园内的四周和中间均匀堆放几处干柴和湿草堆, 在无风、无云晴朗的夜晚或凌晨, 将干柴点燃并压上湿草, 让其产生大量的烟雾。但为避免引发山火, 必须做到人在火燃、人去火灭。

科学使用增氧机养鱼增产又增收 篇10

一、增氧机的作用

在相似的养殖条件下, 使用增氧机强化增氧的鱼池比对照池可净增产13.8%~14.4%, 使用增氧机所增加的成本不到因溶氧不足而消耗饲料费用的5%。开动增氧机可增加浮游生物3.7~26倍, 绿藻、隐藻、纤毛虫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增加水中溶氧后, 能增加产量、节约饲料、改善水质、防治鱼病;增氧机运行时间越长越好, 更能发挥增氧机的综合功能, 增加放养密度提高单产。增氧机可以使池塘水体溶解氧24小时保持在3mg/L以上, 16小时不低于5mg/L。

1. 增氧

据测定, 一般叶轮式增氧机每千瓦小时能向水中增氧1kg左右。如负荷水面小, 例如1~1.5kw/亩时, 解救浮头的效果较好。在负荷面积较大时, 可以使增氧机周围保持一个较高的溶解氧区, 使浮头的鱼吸引到周围, 达到救鱼浮头和泛塘的目的。

2. 搅水

叶轮增氧机有向上提水的作用, 白天可以借助机械的力量使池水形成上下对流, 使上层水中的溶氧传到下层去, 增加下层水的溶氧。而上层水在有光照条件下, 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继续向水中增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加池水的溶氧量, 减轻或消除翌日晨浮头的威胁, 而且有利于池底有机物的分解。

3. 曝气

增氧机的曝气作用能使池水中溶解的气体向空气中逸出, 会把底层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气体, 如硫化氢、氨、甲烷等加速向空气中扩散。中午开机也会加速上层水中高浓度溶氧的逸出速度, 但由于增氧机的搅水作用强, 液面更新快, 这部分逸出的氧量相对并不高, 大部分溶氧通过搅拌作用会扩散到下层。

二、增氧机的主要类型

1. 叶轮式增氧机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增氧机, 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等作用, 增加水体中溶解氧, 有效地搅动池塘水体, 使上下水层进行交换, 有利于打破池水中溶解氧垂直方向的不均匀性, 又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增氧效果。其增氧效率很高, 动力效率在1.2~2.0kg O2/kw.h, 适用于水深1m以上的大面种池塘增氧。

2. 水车式增氧机

特点是在水平方向水体的流动性较大, 增氧的水面面积较大, 即有效增氧的范围较大。水车式增氧机的动力效率一般为0.89~1.60kg O2/kw·h, 适用于淤泥较深、面积1 000~2 500m2的池塘。

3. 喷水式增氧机

主要作用是将水体喷向空气之中后再落回池塘, 同时也能使上下水层进行有效的交换, 一般用于面积较小的精养池塘、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其动力效率为0.6~0.7kg O2/kw·h。还有一种在喷水式增氧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多功能增氧机, 可分别用于增氧、抽水、吸污泥等多种用途。

4. 射流式增氧机

增氧效率超过水车式、喷水式等类型的增氧机, 结构简单, 能形成水流, 搅拌水体。射流式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 不会损伤鱼体, 适合于鱼苗池使用。

5. 充气式增氧机

池水越深, 增氧机增氧效果越好, 适用于深水水体养鱼用。

6. 增氧泵

轻便、易操作及增氧功能单一。适于水深在0.7m、面积在300m2以下的鱼苗池塘或温室养殖池中使用。

三、增氧机的科学操作

1. 增氧机应安装在池塘中央或偏上风的位置

距离池堤要在5m以上, 并用插杆或抛锚固定牢实, 连结的电缆线等要用线夹固定在机架上, 不得垂入水中。正确安装保护罩以保护电机不受水淋湿。同时安装增氧机时要配备热断电器、温度继电器、热敏电阻保护器及电子保护装置。严格按照增氧机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遵守安全用电守则。

2. 叶轮在水中的位置要和“水线”对准

如无“水线”时, 一般上端面要与水面平行, 以防止产生过载而烧坏电机。叶轮叶片浸入水中深度为4cm, 过深会使负荷增大而损坏电机。保证工作时产生的水流不会将池底淤泥搅起。

3. 增氧机下水时, 整体应保持水平

或角度不要过大地移入水中, 以防止减速器通气孔溢油。严禁电机与水接触, 以免因水浸入烧坏电机。

4.开动增氧机时要密切观察各部件的运转和机器发音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声响, 转向反向, 运转不平稳等, 应立即停机, 切断电源, 认真检查线路、保险丝、各配件连结是否松动等, 排出各种异常现象后再开机。

5. 平时及时清除叶轮上的缠绕物或附着物

每年要检查浮体, 以免因浮体磨损降低浮力, 增大负荷烧坏电机。

四、增氧机的检修保养

1. 增氧机应有专人负责

责任人要增强安意识, 熟习增氧机的安装、使用、检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做好每年的检修保养记录。每年对增氧机要进行全面检修, 保证来年机器正常使用。

2. 认真检修

检修时应把整机放置在干燥的平地上, 逐个拆卸浮筒支杆是否有破损、减速箱要逐个检查, 齿轮、叶轮轴磨损情况、叶片是否变形、电机要检查接线柱是否损坏和线路连结是否牢固等。对检查出来的故障要一一排除并进行整修。

3. 对增氧机的各个部件要进行除锈, 然后涂上防锈漆

同时对其轮轴及螺母等增加润滑油, 以减少对机器的磨损。检修好的增氧机要放置在干燥的地方。

五、增氧机的正确使用

1. 增氧机的配备

一般要根据池塘水深、水质、面积、地理条件、海拔高度等综合因素进行确定配备增氧机的台数和功率大小, 确保池塘养鱼增氧的需要。如长方形池以水车式, 正方形或圆形池以叶轮式好。亩产500kg以上的池塘均需配备增氧机, 配备增氧机的参考标准为:亩产500~600kg, 每亩配备叶轮式增氧机0.15~0.25kw;亩产750~1000kg, 每亩配备叶轮式增氧机0.25~0.33kw;亩产1000kg以上, 每亩配备叶轮式增氧机0.33~0.5kw。

2. 增氧机的使用

上一篇:期刊定位下一篇:数控技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