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词

2024-09-06

思乡诗词(精选三篇)

思乡诗词 篇1

那么, 在诗词中如何营造优美的意境呢?

欣赏思乡的诗篇, 不难发现, 意境的营造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 用典型的景物名词增添诗句的画意。比较典型的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被元人誉为“秋思之祖”。作者就是用客观景物的并列叠加表达情感。写了九种景物, 一字一景, 惜墨如金。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客观景物为载体, 将九种相对独立的事物巧妙而自然地纳入画面中, 再以夕阳为背景映衬, 使流水人家的“祥和安适”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沦落异乡相映, 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相较之下,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景物则较单一, 他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明月, 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 睹月伤怀。明月既是诗人的思乡情感的触发点, 又是诗人情感的依托。作者从视觉和想象勾勒月夜的静谧, 幽寂, 月夜的静谧, 月光的皎洁如霜唤起了诗人思乡的情思, 展示出一个独特而美好的意境。

其次, 巧用饱含情感色彩的字词, 点画意境。这类字词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如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诗中“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一句, “乡泪”是情结, “孤帆”是景物。不仅点明了乡思, 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一个“看”字, 不仅写出自己这样思乡, 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 遥望着天际的“孤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托之词, 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一个“孤”字, 既写出船在江面上形单影只的形象, 又映射出诗人孤寂念归的心思, 这样就把思归的哀情和前途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第三, 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 营造想象空间。如“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东陌, 飞絮潆潆” (张先《一丛花》) 。“愁”是抽象的意象, 作者巧用拟人, 仅把诗人与祖国故乡隔开了, 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 诗人的乡愁得到升华, 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升华, 那么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苦闷, 它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这是意境开拓的又一层审美想象空间。

第四, 情景交融, 水到渠成。在诗中, 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巧妙的融于特定的环境中, 通过对这一特定环境的描写抒发出来。如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强烈的“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互交融, 乡愁因景更浓, 景因乡愁而多情。景中出情, 情中融景, 使人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 不能自已。诗的意境顿然拓宽, 这“乡思”怎能用一个“愁”字来囊括?

第五, 勾勒画面, 以画传情。一首思乡诗就是一幅水墨画, 淡雅却含情。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特定场景或典型细节, 把要表达的情感倾注其中, 读者读的时候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这个画面, 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读白居易《望月有感》中“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在读者的脑海中骤然升起:月朗星稀的夜晚,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独坐叹息, 望月伤怀, 浓浓的乡情如一杯陈年老酒愈老愈烈。共看明月, 大家也会像诗人一样潸然泪下, 让人生出“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遐想。而岑参的《逢入京使》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荒凉的塞外思亲图, 读来让人肝肠寸断。在茫茫塞外古道上, 诗人风尘仆仆, 不知已走了多少天, “故国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思乡之苦郁结心中, 路愈远情愈浓。忽地迎面尘土飞扬, 一人急奔而来。拭泪而望, 竟是一位老相识。立马而谈, 互叙寒暖, 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 想让他传递家书, 可马上相逢, 没有纸笔, 只能让友人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中。“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描写, 镜头集中清晰, 如影视特写一般, 既有生活情趣, 又有人情味道, 清新明快, 余味深长, 不加雕琢, 信口而成, 而又感情真挚。在平易之中又显出丰富的韵味, 自然深入人心, 历久不忘。

由此可见, 思乡诗的意境是多角度多画面的营造出来的。在进行诗词的阅读时, 只要我们准确把握诗人在诗中营造的意境, 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就能很好的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获得阅读体验中美的享受。

摘要:在诗词中诗人巧妙的营造意境, 来表达人们思乡念归的情感, 能很好的激发读者的想象, 引起读者的共鸣。而意境的营造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首先, 用典型的景物名词增添诗句的画意。其次, 巧用饱含情感色彩的字词, 点画意境。第三, 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 营造想象空间。第四, 情景交融, 水到渠成。第五, 勾勒画面, 以画传情。

思乡诗词名句赏析 篇2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思乡,松树,风雨声

【名句】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出处】

元 虞集《院中独坐》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译注】

那绕屋而长的高高松树,总是毫无理由的迎风发声,像下雨声一样。

【说明】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赏析】

“何处它年寄此生”,诗劈头就是这么一问,人生寄何处?这是来自于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诗人生长在江南,那江南自然是他感情最深厚的地方,只可惜,身不由己,他有家难还,因而发此感慨。“山中江上总关情”,江南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牵动着作者的内心,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江南故土。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思乡诗词 篇3

对于客居他乡的诗人来说, 他们忍受着一种有家不能回、归期无望的煎熬, 虽然受千山万水的阻隔, 但他们那颗思乡的心却永远属于故乡。对唐宋思乡诗词的研究不仅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唐诗宋词的内涵, 而且对强化“家”的概念和对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为理论依据, 从命题结构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的视角分析唐宋思乡诗词, 旨在了解ICM在思乡诗词中的作用, 从而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解读诗词。

1 唐宋思乡诗词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Lakoff (1987) 认为ICM主要包括四种模型, 即命题结构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转喻模型。在这四种结构中, 命题结构模型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依赖于任何联想和想象的, 而其余三项模型则是建立在人类的联想或者想象的抽象的认知基础之上, 这也说明了人类思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特点。 (王寅, 2006:207)

1.1 命题结构模型

命题结构模型着重解释了与认知模型中有关的概念、特征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而具有判断性的特点。该模型是由本体和结构组成, 是客观世界在头脑中的真实的映射, 所以不需要任何想象和联想。命题就是本体, 人类的知识就存在于本体之中 (李福印, 2008:203)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阴雨》:

岚雾今朝重, 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 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 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 赖此北窗琴。

这是白居易在外地为官时所作, 表面看来写的是诗人在外地为官, 境遇艰苦, 其实写景即抒情, 作者的心情就像这岚雾、滩声、峡气, 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 思绪万千, 心潮澎湃, 想要回到京城, 但事不如意。“雾、峡气、阴、云、雨”等词的出现就是与“阴雨”相关的命题。“云”和“雨”是最突出的概念, 激活“阴雨”在语篇中命题意义。而“云遮眼”、“雨滴心”恰好整合了认知信息, 确定了“滴”指的是阴雨而不是别的词语。本诗中的“重、深、急、阴”从自然地理方面为“阴雨”构建了一个ICM, 即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激活了“阴雨”, 这雨仿佛是作者因思乡而流的泪, 突出了主题。

1.2 意象图式模型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 Johnson在《思想中的身体》一书中给意向图式做了如下定义:“意象图式是在我们现实生活经验中反复出现的动态结构, 它使我们的经验具有连贯性并为其提供结构框架。 (Johnson, 1987:14) 意象图式模型是在对现实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互动所形成的前概念意象, 比表象相比, 更具有为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它为ICM提供结构和框架基础。意象图式主要包括:容器、空间、路径、上下、整体-部分等 (王寅, 2006:207) 。如唐代诗人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作为一名被贬的官员, 在去长沙的途中, 西望长安, 那里再也没有家了, 此时的心情是何等的痛苦。这是一个典型的路径图式, Johnson于1987年在他的The Body in the Mind一书中列举了20多个重要的意象图式。他在书中指出, 路径图式主要包括由起点、终点以及一系列与他们相连接的连续点, 即主要涉及从一处到另一处的物理运动或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所体验、经验投射到其他经验域时的过程 (Johnson, 1987) 。路径意象图式的构成成分包括source, path, direction and destination。这首诗中的意象图式可以表示为:

这一图式把诗人那种惆怅无奈的情感表现出来。在去长沙的途中, 与长安相隔越来越远, 长安万里迢迢, 对贬谪诗人来说十分遥远, 充满了隔膜, 望而不见, 诗人不免感到惆怅, 与下文凄凉的笛声和充满寒意的梅花使主题更为深化。

1.3 隐喻模型

隐喻模型是一个事体或事体的部分特征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里相应的结构上, 这种映射必须发生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中。在这两个认知域中, 一个是结构相对清晰的源域, 另一个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 隐喻就是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映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上。这种映射并不是随意的, 它受到“恒定原则”的制约。恒定原则是由Lakoff提出的, 该原则的内容是“隐喻映射以一种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吻合的方式保留了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该模型对很多事件都适用, 特别是对抽象事体的概念化以及对抽象事体的理解和推理, 认知范围因此得以扩大。隐喻模型是ICM中最基本的一个模型。Lakoff&Johnson将始源域作为划分依据, 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性隐喻、空间方位性隐喻和实体性隐喻, 借此帮助分析隐喻意义形成的过程和方式 (王寅2006:189) 。如李白的《太原早秋》:

岁落众芳歇, 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 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 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 无日不悠悠。

这首诗李白写于公元735年。诗歌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 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 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心飞故国楼”一句通过动词“飞”实现了隐喻, 将“心”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视为可见乃至会飞的物体。正如束定芳 (2000;62) 所指出, “动词与逻辑上的主语或宾语由于搭配冲突所形成的隐喻”, 动词与名词的具有冲突性质搭配打乱了原来的语义网络, 这样就形成了新的语义联想。在这句中一个“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 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1.4 转喻模型

转喻是一种以部分代替整体的关系, 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发生在同一认知域中, 在同一认知域中用较易感知和较易理解的部分来理解整体或整体中的一部分, 常以范畴中的典型成员为例来理解整个范畴 (王寅2006:207) 。转喻遵循两个重要的认知原则, 即邻近性原则和凸显原则。邻近性原则是大多数转喻定义的最核心的概念, 也是区别隐喻机制的根本特征。如唐代诗人戴淑伦的《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 明日又逢春。

戴淑伦在这首诗中采用了读者最容易感知和理解的概念, 用部分来代替整体, 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品读这首诗。“愁颜”、“衰鬓”本来是指诗人忧愁的面容和疏白的鬓发, 在这里是用来指诗人自己, 即用人最易被感知的部分代替人的整体, “愁””衰”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作者当时的状态, 表达了作者有家不能回的无奈与感伤。这两者的转喻模型可以帮助读者明确诗中意思所指, 实现了与诗的主旨的衔接。

2 结束语

在思想层面上, 该文以唐宋思乡诗词为研究对象, 对诗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进行分析, 进而阐释诗人心中的思乡情节, 在品读的过程中, 深入感受诗人那种揪心难耐、急于回归故里的复杂心情, 能够进一步强化“家”的概念, 是对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响应。在理论层面, 这篇文章从命题结构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的视角分析了唐宋思乡诗词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 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诗歌内容。虽然这篇文章分析的是汉语思乡诗词, 但本文分析的视角可以运用到汉语其它主题的诗词乃至国外诗词中。我们在欣赏和研究诗词时, 不仅要利用传统的语法词汇等显性手段, 而要善于运用认知手段, 准确把握诗词的内涵和灵魂, 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诗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6:187-207.

[2]龙艳辉.理想化认知模型与唐宋贬谪诗词的语篇衔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6) :135-137.

[3]Lakoff G.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56.

[4]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102-129.

[5]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03-209.

[6]张新吾.唐诗四百首注释赏析[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5:35-123.

[7]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1994:130-133.

[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62-64.

[9]钟书能, 杨细平.ICM理论对奥巴马总统2012年胜选演说词的认知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 2013, 31 (6) :73-76.

上一篇:资产负债平衡下一篇:社区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