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教育问题

2024-08-18

农民工教育问题(精选十篇)

农民工教育问题 篇1

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 由于户籍的限制, 必须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 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由于户口不在当地, 经济条件薄弱, 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 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 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 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 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由于部分教师素质不高, 往往歧视农民工子女, 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原因

1. 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

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果。尽管1979年以后, 我国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 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 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限制作用, 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 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 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 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 而被迫以体制外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2. 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过度分权。《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 在国务院领导下, 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 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 予以保证。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 作为城市边缘人口, 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 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也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3. 农民工经济收入低。

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 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 农民工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为经济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 但农民工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被拖欠的不公正待遇, 收入普遍微薄。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郊区, 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 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 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加上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 他们只能“望学兴叹”, 这是导致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直接原因。

4.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法律保护缺失。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然而, 当前相应制度及法律、法规的空白与缺失, 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窘境。当然, 各地都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但是实际中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却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 这类学校几乎处于自发办学状态, 比较混乱。各地相应的财政拨款也往往被挪用为当地公办学校的发展。

三、对策

1. 加强户籍、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

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是城市的合法纳税人, 按照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城市公共福利, 其中也包括利用城市教育设施的权利。为此, 有关政府部门有责任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好受教育问题, 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子女就学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 改变单纯地把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看成包袱的思想, 树立人口流动观。一方面, 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登记卡在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都要有, 家长也要有, 当人口流动时, 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 (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 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 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 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烦琐, 避免政策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现象发生。另一方面, 要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 (镇) 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原则, 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

2. 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

完善社会捐赠机制,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由“县、乡、村三级办学, 县、乡两级管理, 以县为主”调整到“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要通过转移支付,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的体制上来, 全方位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 民办教育为辅, 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 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建立健全捐赠机制, 完善捐赠立法,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让有爱心的先富者, 将一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投入教育, 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农民工使企业获得利润, 政府增加了税收, 因此, 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 让用工企业分担农民工子女的部分教育费用, 并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

3. 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常规管理, 这不仅包括对办学者办学行为的管理, 还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籍、学习质量等的管理, 是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 要加强督导评估,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符合农民工子弟学校特点的评价、监测指标体系, 并把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体系之中, 使他们由地下转为地上, 由无证转为有证, 由无序转为有序。要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 激活用人机制, 拓宽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来源渠道, 利用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任教。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篇2

一、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

1。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缺乏政府财政支持。

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造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财政职责主体缺位。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的财政管理体制。具体实施:中央政府主要负担由中央各部门兴办的教育机构的拨款,同时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给予必须的资助;地方财政主要负担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教育机构的预算内拨款。这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二元化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核心制度因素[2]。同时,由于农民工子女在农村交纳的教育附加费并没有根据农民工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转移,城市政府从财政中划出的经费专供辖区内拥有户籍的市民子女理解义务教育之用,并不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这就造成教育财政职责主体缺位的问题。

2。配套法律政策不完善。

在保障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入学的政策变迁过程中,配套法律政策不完善。首先是相关政策在国家法律层面始终存在空白,政策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法律位阶不高,其约束效力有限。3月,原国家教委初步确立了“两为主”(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解决思路。最主要的立法是的《义务教育法》,该法本应清晰、明确地将“两为主”的政策表述清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加以肯定,但实际却语焉不详。而且该法中缺少罚则,没有规定“流入地政府拒绝”和“流入地公立学校”不接收进城务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的处罚措施。地方配套政策缺乏操作性,在落实中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3。公立学校入学难,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差。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任务主要由民办学校承担,流动儿童的入学需求,与流入地学校利益之间是有冲突的,由政府全额拨款的非盈利性公办学校,其自身没有额外的经费,承担流动儿童的就学成本,一些中小学校拒绝接收非本区域户籍的生源,导致许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公办学校。既然公立学校不能完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大批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便应运而生。自从国家统一取消义务阶段借读费的规定出台后,许多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了,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民办学校存在诸多不足,严重阻碍其发展。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很多问题,如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学质量低下等。

4。家庭生活质量的差异,导致产生厌学心理。

很多农民工子女以前在老家上学,由于当地教学条件较差,学习基础较差,初进入城市学校,容易跟不上学习进度。并且,由于地区差异,他们的各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见识等都与城里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容易产生自卑和厌学心理。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的口号并不能消除许多民工子女的迷茫,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教育。家庭收入水平与城市孩子生活在一齐被放大了差距,这让不少农村孩子情绪低落、自卑,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二、政策推荐

1。明确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财政职责主体。

中央财政在安排有关专项资金时,向理解农民工子女就读人数较多的地区给予倾斜,并明确要求地方加大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学校的投入。支持地方政府切实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地方城市学校有更大的潜力理解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进城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专项资金,并加强调控和监督,按实际招收农民工子女人数划拨到各地,分担流入地政府和学校的财政压力[3]。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分担和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2。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和政策体系。

国家应从法律角度,尽快明确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明确规定他们的平等教育权。使各级政府、教育等机构在处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有法可依;农民工家庭和子女在维护自我的合法权益时,有明确的法律凭证。

3。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

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在当前农民工子女数量大幅增加、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有限的客观现实下,应允许农民工子女学校继续存在,扶持尚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用心创造条件转为民办学校[4]。根据实际状况,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以接纳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

4。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营造和谐平等的成长环境。

本地学校既然接收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要关爱这些孩子,让孩子有机会享受同等的教学条件、教育资源,客观看待他们与城市孩子在家庭背景、环境教育、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让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本地居民就应从心理上接纳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社会舆论就应发挥作用,社会各界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且给予农民工帮忙平台。

参考文献:

[1]赵蔚蔚,刘轶俊。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统计考察[J]。统计与决策,,23。

[2]刘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DD基于教育财政视角的归因[J]。金卡工程,,11。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篇3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平等教育;问题与对策

农民工子女教育,顾名思义,就足进城务工的具备城市和农村双重劳动者身份的农业劳动者对其子女的教育与培养 。农民工子女教育,具体来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随父母进城务丁的子女教育,即流动子女的教育,二是留在家乡的子女,所谓的“留守人员”,我们称之为留守子女的教育。本文着重对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展开研究。

一、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平等问题

教育平等权既然是一种人权和公民权,是一种权利,那么公民做为一个公民主体就应要求政府采取积极的作为来保障其公平受到教育,即要求为公民能获得教育平等权的实现而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但在九年义务教育问题上,正是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所造成城乡户籍壁垒的存在,使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是以户籍为基础,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模式,由此以来,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所承担 。农民工子女上学仅依靠地方政府来筹措资金压力沉重,国家的拨款并不能满足实际的教育投资,学校要生存必须白筹经费,这样以来就会把费用平摊到每位学生身上,农民工的经济来源渠道狭窄,生活水平较低。最终必然导致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学、辍学。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社会公平的内容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民主是一国民主政治成熟的表现,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机会均等。一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上,城市和农村配置失调,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同时城市公办中小学不愿接受户口在外地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各种额外的费用同样为农民工随迁子女迈进公立学校的大门设置了门槛,成为他们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经济屏障。二是从主观方面来讲,欠发达地区学校教师的基本收入和待遇不高,受到外来的诱惑机率增大,时常出现教师对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区别对待的现象,这一点人为的使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公平失去了基本的保障。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户籍、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制度,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有关政府部门有责任帮助其子女解决好教育问题。一方面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比较可行。登记卡在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都要有,家长也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繁琐,避免政策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把他们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纳入城市管理范围内 。

(二)明确政府责任,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体制

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责任,首先要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自在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其次,要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且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公安部门做好本地区流进、流出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及时向教育部门提供有关情况,人事、劳动部门应禁止经商办厂或从事其他劳动的组织或个人使用童工,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学校收费情况等。

(三)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当生源数减少时,可将其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分散的村校被撤消、合并后的教育资源将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并制订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办学校的富余教师流动到民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任教。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儿童教育权的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应把教育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加教育机会,缩小质量差距,吸引一部分儿童在本地就学。鼓励社会办学。发挥社会力量,鼓励支持社会团体、个人举办服务于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在土地、办学条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这些学校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营造此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氛围。而且,要采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形式,壮大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畅.制度排斥与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社会福利,2003(7).

[2]金丽馥,夏中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办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8).

[3]张清泉.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民工研究[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0).

农民工教育问题 篇4

一、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科技发达靠教育, 人才培养靠教育, 国家兴旺发达更是离不开教育。有数据显示, 2007年前11个月, 全国财政性支出同比增长25.2%, 同期教育支出同比增长达32.7%。这些进步固然令人欣喜, 但是离群众期待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集中体现在教育投入相对较低、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有的地方教育投入有所增加, 而占GDP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另外, 由于部分社会偏见使得农民工子女中的一部分孩子不能受到公平的待遇, 致使他们产生了很强的自卑心理。加之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导致一部分农民工缺乏对子女的有效监护,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结合, 这样, 这些孩子在短期内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不懂得和老师与同学沟通, 导致了他们在人格形成上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影响这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探究

(一)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我国长期存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市和农村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生活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呈现出了显著的不均衡。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弱化了这种二元结构, 而且近年来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比较快的增长, 但是我们看到城乡差别却依然有扩大的趋势。正是这种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 同时引发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

(二) 农民工自身原因

首先, 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从事的是低技能和体力型的劳动, 工作岗位很不稳定, 工资收入微薄。除去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外, 所剩无几, 而随着物价的上涨, 教育成本也日益提高, 这给农民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他们甚至无力支付各种教育费用。

其次, 由于近些年来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 而外出务工者的收入对家庭生活状况起到了明显的改观, 这使得大批还处在受教育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抵挡不住金钱与物质的诱惑, 也纷纷涌入城市, 甚至一些家长引以为荣的不再是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 而是孩子出去打工的收入。

(三) 教育体制与制度政策的缺位

首先,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的政策, 即基础教育由县、乡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这样就给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带来了额外的教育成本:流出的儿童享受不到原地政府的教育补贴, 同时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补贴, 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为了上学而缴纳比当地孩子多的所谓“借读费”。

其次, 义务教育需要巨额的经费, 这就需要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撑。一直以来, 我国的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3%以下, 即使在1986和2002这两个高峰年, 也没有超过3.32%。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 加速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工收入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很久以来, 靠天吃饭的思想深深根植于农民心中, 正是这种落后的观念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工进城本质上是由于农业的负担增长造成农民经济和精神的双贫困, 他们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只有改变这种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 打破体制上的不平等, 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二) 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首先,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 要尽量提供一部分资金作为对农民工技能及素质培训的经费投入, 比如政府拿出一部分拨款委托一些民办教育机构针对农民工举办短期培训班、夜校及函授等培训形式, 使他们在劳动技能、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个人素质上有大的进步。这样农民工就能够增加自己的收入, 从而才能为自己的子女提供教育的各种费用。

其次, 作为父母, 要考虑孩子的将来, 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接受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而且能够增强其自身素质, 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 政府应加大力度确保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它的提供应是由政府和市场来共同完成的, 那么, 作为政府一方, 它具有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正规义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却因为不同的户籍身份而不能平等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需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 及时转变管理理念。

首先, 要加大对教育财政性的投入力度, 办教育是政府的法定责任, 政府应该预见到学校出现的财政困难, 充当好“守夜人”的角色。另一方面, 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赠等方式, 用于解决和扶持农民工子女就学。

其次, 要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由于建国后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里的长期实施, 目前一些城市低龄学生的数量出现萎缩, 相对来讲, 教育设施和师资都出现了过剩、闲置的情况, 这就出现了城市学生生源不足与流通儿童资源紧张并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教育行政部门要重新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 改变入学制度, 让流动儿童在其父母的工作地就近入学, 享受到与当地的城市孩子一样的平等待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 伴随着这浩浩荡荡的“民工潮”, 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他们无法享用和城市学生一样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他们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进入所谓的“棚户学校”或“打工子弟小学”。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能否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个问题逐渐的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也带来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教育,公平,农民工子女

参考文献

[1]、唐钧.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M].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2]、李晓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教育与经济, 2005年第1期

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篇5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

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新农村

实践地点:安徽六安新安镇

实践时间:7月1日——7月10日

实践原因:随着农村父母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随之增加。他们不只是缺少父母看管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导致心理缺陷,又由于老人的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使孩子们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他们更关乎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作为当代大学生,时时关心家乡的发展情况,并从中得到历练与教育十分必要,故作此实践。

实践目的:

1、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2、了解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成绩、心理健康状况、思想道德价值观状况。

5.通过活动给学校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提高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和快乐。

4、培养队员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与社会交际能力,学习一些实际应用知识。

新安镇简介:新安镇位于六安市西北部,淠河西岸,距六安市区10公里,与市区隔淠河相望。现辖2个居委会,15个村,总面积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200多亩。全镇人口近9万人。新安镇地形复杂。地势低洼,岗、湾、畈、滩皆有,易涝易旱,自然灾害频繁。我队所选的时间地点是新安镇较为偏僻的地方,其中我们所到育才小学、新安中学学校建筑比较好,但基础设施较差,师资力量有限,特别是同学们的桌椅年久失修,教具也相当缺乏。

实践历程:本次实践为时十天,具体行程如下:

第一天(7月1日):

截止到下午13:00左右,我队六名队员陆续从家中赶到实践地点,首先我们安排好我们的食宿问题,随之,我们在队长刘玲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相关学校、乡村,对当地有了大体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后期实践活动的开展。回往住处后,我们开了一次会,实际上是进行一番讨论,最后得出结果:因为本次我们的实践主题是关注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了解孩子们的生活背景十分有必要,所以我们决定我们的第一站是赴往各乡村,了解当地的生活状况、发展状况。会后终于可以轻松一番了,我们自己动手,相互分工合作做出了我们的第一餐,虽然没有在家吃得好,可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毕竟这是我们人生当中学会独立、学会团结别人的一次历练。

第二天(7月2日):

早上8点我队就出发了,我们就近选择了一个村作为考察点,经过一番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可是一路的所见所闻令我们大为吃惊。村中的大多数家庭都为空巢家庭,村中房屋破旧不堪,经济发展低下,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壮男女均均赴沪、苏、浙一带务工去了。据我们了解,现在孩子们上学在费用上并没有什么难题,他们缺的是父母的关爱、呵护……我们随机调查了15户家庭,其中14户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然而由于缺少父母的贴身教育,成绩优异的孩子仅占20%。除了做调查之外,我们不忘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向农民们发放科学发展观手册与农民工创业再创业手册。

第三天——第八天(7月3日——7月8日):

由于和校方约好,我队自愿在育才小学义务教学5天,我们所教的小学四年级,主要教英语,语文,数学。其间,孩子们积极主动,和我们相处融洽,师生建立了浓厚的感情。由于炎热,五天的教学不免辛苦,但是我队队员与同学们仍然坚持,最

终完成了教学计划。

第九天(7月9日):

截止到今天,我队的义务教学计划已经结束,但应校方邀请,我们参加了校方分发成绩单的典礼,看着孩子们取得优异成绩,我们也会十分的激动与喜悦。但是其中有一幕令我们感触很深,很多同学没有来领成绩单,原因是一放假他们就去了父母打工的所在地,这不免让我们再次想到留守农民工子女在农村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一群,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关注。

第十天(7月10日)上午:

今天正好是高考填志愿的日子,我队赴新安中学为学校发报考指南,做宣传。当中我们得知他们当中很多考的不错的尽然也是农民工子女,不简单……

第十天(7月10日)下午:

本次我队的实践主题是关注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因此我们想将农民工子女的就读条件与市中心学校做一下比较,虽然学校放假早已人去楼空,但通过大体的参观不难想象市中心学校就读条件比农民工子女就读条件要好几十倍,几百倍。晚上回到住处,我们将几天来的所作所为做了相关整理,并做活动总结。

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

总的来说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重要原因。首先,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其次,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乡镇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很多农民离开了

农田来到城市打工。再次,政策的变化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受社会化的作用他们进入城市发展城市。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新安镇的育才学校,通过与校领导的谈话我们了解到在这所学校里80%为留守儿童,但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只有50%,而在这50%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进入高中继续学业。而在校生打架斗殴,沉溺网络的情况更是令人痛心疾首。我们还向村委会询问了一些情况;村中一半以上的村民外出打工为孩子,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是到父母工作的地方过暑假,那里的生活条件简陋,在那里孩子们得不到应有的监护和照顾。而那些没有去外地的孩子放假则更是处于没人或少有人管的状态。暑假这些留守儿童的意外事故发生率要比一般情况高的多。

在和村民们聊天时,我们知道了这些孩子在家里做完作业后就是看电视,或者和其他的同龄孩子玩。和自己的托养人或寄养人沟通很少,他们也是本着不出现意外事故的原则来抚养留守儿童,而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的发展方面很少过问。由此我们归纳了该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7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使的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由于

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变得消极,有些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甚至有陌生感。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对策及建议:

1.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态度上重视留守儿童问题,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建设,完善各种服务功能,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家庭要努力尽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事关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渠道,因此,父母应努力履行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外出务工的父母有条件的应尽量携带子女到务工地附近学校入学,没条件的应慎重稳妥地选好委托监护人,做到经常与学校、委托监护人及留守孩子联系,多渠道多方式地对留守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状况加以关心和教育,最大程度地保证对孩子委托监护的到位。同时,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留守孩子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和表现,力求配合好学校教育。必要时应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为孩子们的处境心酸着。本该是被父母疼爱关怀的童年时代,他们却不得不独自留在家中,忍受着孤独寂寞与苦难生活。不上学的时候,多半时间孩子们都是在村里疯跑,摔伤擦伤也便成了家常便饭。但受伤时,没有人走过来

照顾甚至关怀一下,只有他们自己擦去鲜血,拭去泪水,然后站起来继续前行。没有父亲的庇护,他们学会自强;没有母亲的照顾,他们学会自立。每个孩子都没有因为生活艰难而抱怨过,也未曾因无人看管照料而自暴自弃,更不曾因遭遇困难而放弃后退。他们永远知道,自己要努力,要自强,只有这样他们的将来才能更好。我们不愿用“留守儿童”这个冰冷的称呼来定义他们,他们仍旧是一群纯真善良,永远都充满激情的孩子。

浅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篇6

以上两幅图片是我从网上剪辑下来的,看着这两幅令人揪心的图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感责任重大。我一方面努力地多方面地对我班上那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另一方面也透过现象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加之城市劳动力的缺乏,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心理问题突出

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也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直接进入本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并不相同,而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而且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2.安全无法保障

流动人口的工作大多不稳定,工作变动导致了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流动人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这样一来,学校和家庭无法建立稳定的联络方式,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脱离家长监护的问题非常突出,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出行安全无法保障。

3.教学内容相异

一般来说,农民工子女大多是从偏远农村的学校转来的。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所采用的教材版本也不同,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导致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能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情绪不稳定,如毅力差、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了厌学态度。

4.家长思想观念落后

家庭能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上的帮助对学生的适应性有着显著影响。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家长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里根本没有读书学习的氛围,以致流动儿童在学习心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水平的做法

1.完善户籍、教育体制

不要让户籍问题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也不要让不完善的教育体制成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绊脚石。这几年,国家已经设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里顺利入学,只是入学的手续要尽量简化,确保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能顺利实施。

2.各地各级政府发挥作用,做到权责分明

各地政府不要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推诿责任,拖泥带水,做到权责分明。

3.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加大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资金、师资投入,肯定这类学校的价值,增强社会的认可。

4.社会应多关心农民工的生活

尤其不能歧视与排斥农民工,甚至在必要时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与扶持。这虽然在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上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但是关爱与互助能让农民工子女看到人间真情,这对他们健康心理与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5.加大计划生育制度的宣传力度

让“一个孩子”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强调家庭教育与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做到“少生优生”,还要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提升自己的机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总体教育水平。

6.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制订与完善保障农民工权利的法律法规,以及完善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努力关怀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的解决,那些“空巢孩子”们也一定能够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成为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再探析 篇7

尽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上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受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内部某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 以及各地政府和公立学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一、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 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依然面临多重阻碍

据2006年“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对9个城市的调查, 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中还存在着困难, 这导致了其失学、不能适龄入学以及童工问题的存在, 部分农民工子女依然不能获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据课题组调查, 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仍然面临着多重阻碍。其中, 有63.2%的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很容易, 认为费了一番周折的占29.3%, 认为入学很难的占7.1%, 因入学难而失学的占到了0.3%。尤其是自从“两为主”政策颁布以来, 公办学校既成为接收农民工子女入校的主体, 但同时也是农民工子女最难以进入的学校类型。在认为“费了一番周折才入学”的家长中, 进公办学校的占69.7%, 进获准打工学校的占17.5%, 进未获准打工学校的占12.8%。[2]而自城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以来, 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 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不足2/3, 有的只有一半左右;能够真正享受“同城待遇”、不缴赞助费的学生比例则更小。[3]尽管各地政府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深入挖掘公立学校的潜力、努力提高公立学校的接纳能力等, 但教育资源的增长与外来生源的增速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由于原先公立学校的建设规模是按照本地适龄儿童的数量确定的, 因此, 随着农民工子女日益增多, 公立学校有限的接纳能力就会达到饱和状态。另外, 城市公立学校高额的学习开支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工家庭来说往往难以承受。城里的生活成本本来就高, 再加上学校中的其他开支, 如校服费、校车费、活动费, 一个儿童在城里上学所需的高额的生活学习开支让许多农民工家庭望而却步。上述两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农民工子女的顺利入学。

2.“两为主”政策执行过程呈现缩水状态

(1) 从流入地政府层面来看, 流入地政府往往出现认识缺位、投入不足的情形。在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下, 流入地政府普遍轻视农民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 对其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文件已经明令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 但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流入地政府不能真正从思想上将其纳入本地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入地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消极态度主要原因有三:首先, “两为主”政策的实质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将流出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转嫁到流入地政府身上。于是, 一方面, 流入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和经费投入大幅增加, 但却因为是经济发达地区, 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补偿;另一方面, 流出地政府由于属于农村地区或中西部地区, 不仅可以得到中央政府的经费补偿, 而且还豁免了对流出儿童的义务教育责任。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 影响了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其次, 他们认为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服务的水平, 会吸引更大规模的流动人口, 徒增城市的财政压力。再次, 他们认为大量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会对本地居民原先享有的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构成直接威胁。某位一直在公开场合呼吁教育公平的教育官员也认为, 高考是万万不能放开的, “那样, 外地人就会蜂拥而至, 北京的教育优势将不复存在, 教育资源也会严重不足。”所以, 近几年, 随着北京户籍学生人数的减少, 北京市教育系统宁可合并、减少中学数量, 从而保证北京市高考的高入学率, 也不愿意招收外地学生。[4]以上因素致使流入地政府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往往人为设置许多限制性条件, 提高入学门槛, 以此来变相控制农民工子女进入本地就学带来的多重压力。

(2) 从公立学校的层面看, 农民工子女入学时常常遭遇隐性排斥。主要表现在:首先, 公立学校教师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常常抱有排斥和抵制态度。由于农民工子女来自农村, 父母文化水平有限, 家庭教育环境相对不足, 因而多数少年儿童学习基础较差,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相对于城市孩子的教育来说, 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教育成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这将会削弱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 进而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评比评优和福利待遇。其次, 农民工子女流动性较大, 导致其辍学率较高, 而政府每年在对学校评估中, 辍学率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为降低辍学率, 许多学校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抱有消极态度。再次, 即使是在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立学校里, 从表面上看, 农民工子女和本地学生能在同一个屋檐下读书, 但是深入学校内部却发现, 学校将城市学生和农民工子女人为隔离进行施教, 校园被分成“东部”“西部”, 不同生源的学生不仅作息时间、校服、奖励待遇等不同, 甚至连互相交往也要受处分, 活脱脱演绎出一幕幕具有讽刺意味的“隔离但平等”的教育现实。[5]

3. 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这类学校多是违法举办, 条件简陋, 办学地点偏僻、交通不便, 校舍大多为改建或搭建, 采光不足, 教室拥挤, 学校缺乏必要的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 安全隐患较大。其次, 教师的来源复杂, 多数不具备教师资格和教学经验, 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并且由于此类学校属于民办性质, 教师待遇低, 工资不稳定, 因此教师流动性较大。这些都是民工子弟学校有效提升教育质量的实际制约因素。造成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安全及卫生条件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 由于要与公办学校竞争生源, 因此民办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不能过高;另一方面, 由于民办子弟学校无法获得政府的经费投入和资助, 因此向学生收费成为了这类学校的唯一收入来源。民办子弟学校在既不能提高收费标准又不能获得经费投入的情况下, 要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并获取一定的利润, 势必要尽可能地降低办学成本甚至是削减一些必要的支出来维持其生存和盈利状况。

4. 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流入地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问题。有研究表明, 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呈现“不流动”现象, 具有了“落户”特征。这意味着全国目前至少有数百万随迁子女需要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未来这一数据将更加庞大。调查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随迁子女家长希望孩子初中毕业后继续在流入地读高中。[6]但是, 由于户籍障碍、高考政策的限制, 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不一致, 使得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成为难以解决的顽疾。使这个问题变得更为棘手的是由于目前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缺乏针对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缺乏公平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机会。

二、进一步科学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和策略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域出现的复杂而艰巨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积极而为, 秉持“公正平等、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价值理念, 积极创造条件尽力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平的和有质量的教育环境, 使得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1. 加快经济发展, 着力提供物质保证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7]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之所以遭遇高门槛, 流入地政府之所以出现投入不足, 归根结底还是缘于作为公共产品的教育资源还未能充分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这表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唯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加快各个地区经济发展, 才能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充分的物质前提和条件,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忽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正确思想, 妄谈其他次要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 南辕北辙。

2. 取消户籍制度藩篱, 培植社会公平理念

我国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主要是依据1958年出台的《户口登记管理条例》, 此条例有四大原则:以家庭为单位、以常居地为依据、城乡二元化、迁徙审批。这种二元化的管理制度, 导致了城镇人口优先享有公共资源, 造成社会福利不平等。户籍管理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演化为等级制度、身份制度。随着经济发展, 人口流动趋势加剧, 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合法化危机”, 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另外,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固然重要,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改变整个社会长期形成的等级观念、身份意识, 充分认识到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进而培植普遍的社会公平价值理念。在此, 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尔斯提出的观点或许能够给予我们启发。他说:“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 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可逾越。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绝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8]农民工及其子女虽然是社会弱势群体, 但不能因此忽视甚至剥夺他们的正当权利。恰恰相反, “由于出身和天赋的不平等是不应得的, 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们。”

3. 明确投资主体责任, 建立长效投资体制

当代经济发展已经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明显。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文中谈到:“人力资本投资在西方社会中按着一种比传统的投资大得多的速度增长, 而且这种增长恰好是该经济体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9]所以“教育在全世界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 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10]所以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 着力保障教育财政支出到位。要明晰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投资责任, 制定清晰明确的投资比例并建立投资长效体制, 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资力度, 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 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 发挥法规强制效力

针对公立学校及其教师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中表现出的消极排斥态度和不作为现象, 政府部门应及时制定旨在鼓励公立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教育评估制度, 制定出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成绩显著的学校、教师的奖励制度, 对有条件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而拒不接收的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惩戒。同时, 要建立层级监督机制, 将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上的成效作为考察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此充分发挥奖惩机制所具有的舆论引导和强制效力, 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有效实现。

5. 科学制定办学标准, 提升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

提高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能力对于缓解城市公立学校的压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鼓励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流入地政府要加大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投资力度, 对这类学校给予关心和帮助, 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同时, 教育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实事求是地针对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制定审批办法和学校办学标准, 通过此标准来强化监管力度, 规范办学行为, 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6. 积极探索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新机制

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强化政府责任;待时机成熟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在高考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突破的情况下, 鼓励部分省市进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改革和发展试验, 探索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城市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创新模式。城市职业高中应无限制地接纳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 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 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这方面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市已经将学前教育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对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学位”的办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入园机会, 并且开始在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开放招收农民工子女。

总之, 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得好坏, 不仅涉及教育权利保障与教育机会公平分配, 更影响到社会有序流动与政治稳定。探索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和实际举措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是一项涉及方面多、影响范围广、解决难度大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社会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齐心协力才能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文静.世界银行称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已建立教育更公平[EB/OL]. (2010-07-11) [2010-07-22].http://news.sina.com.cn/c/2010-07-11/072720653867.shtml.

[2]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报告[EB/OL]. (2008-10-10) [2010-09-02].http://www.cnier.ac.cn/snxx/nongmin/.

[3]杨东平.实施城市免费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0) .

[4]北京放开义务教育阶段外地生学籍引家长抱怨[EB/OL]. (2010-06-10) [2010-07-22].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0-06/850833_2.html.

[5]张杰.当教育公平遭遇“隔离墙”[N].福建日报, 2010-06-28.

[6]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新趋势及对策[J].求是, 2010, (7) .

[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 (第三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62.

[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9]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117.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篇8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 包括两部分:一是随父母进城的子女, 即流动子女的教育, 二是留在家乡的子女, 即留守子女的教育。

流动子女教育现状:流动子女读书仍困难重重, 农民的子女即便随父母进了城, 也仅是生活于城市边缘群体的一员, 上学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城市里高昂的学习费用令家长们难以承受。农民工子女不交借读费, 想进城里的正规学校一般会被拒绝。由于近年来城市中两极分化现象的加剧, 歧视农民、歧视落后贫穷人群的观念更加变本加厉, 致使农民工子女受到社会、学校的进一步歧视。

居住环境恶劣影响其成长。在城市中站住脚跟的农民, 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虽然远远高于家乡务农收入, 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 按照城市收入水平衡量, 绝对水平仍然偏低, 在城市中生活较为艰难。他们中多数或在城乡边缘合租廉价房居住, 或住临时工棚, 开小饭馆、小商铺的白天开门做生意, 晚上关门全家即在铺内搭板睡觉。子女在这样的“家”中谈不上什么学习环境, 这与城里的孩子相比, 全然是天上地下。由于农民工子女家庭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 他们的心理也开始边缘化。调查中, 发现年龄较小的孩子由于不懂事, 受影响较小, 而年龄稍大的孩子与城市同龄人相比, 显得早熟、自卑和失落。

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由于留守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 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 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 使得留守子女这一群体存在巨大的心理创伤。许多学校老师反映, 从留守学生心理特征来看, 其心理、性格、智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与正常家庭学生所不同的特征, 如胆小、任性、孤僻、恐惧、习惯于防卫别人等等。隔代抚养, 老人年老多病, 力不从心。老年人往往又纵容、溺爱孩子, 管教不严, 这使得孩子的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由于“代沟”现象的客观存在, 孩子与祖辈之间不易沟通, 这使得老年人更不易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思想, 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 难以尽到对留守学生的人格教育、道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管理责任,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学校难和家长沟通, 教育脱节严重, 使得留守学生成为犯罪和受侵害的高危群体。一些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约束, 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 时间观念差, 爱迟到、旷课, 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一些孩子成了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流浪汉。甚至发生抢劫、偷盗、杀人等严重的犯罪行为。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农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城市化过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加工厂”, 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农村为这一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优秀劳动力。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一支主力军, 他们的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 是中国富强的希望。所以,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不单是中国农民的家事, 更是国家和全民的国事。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成本, 这个成本需要政府、全社会和农民共同来承担。农民工的后代, 原本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成为农村走出来的最有希望的一代。但如果他们目前的教育环境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变, 出现进城的“流动儿童”被社会“边缘化”, 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这些隐患, 给绝大多数农民家庭和整个农村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情感、伦理断裂, 造成农村家庭、农村社会的不和谐, 在城市则集中体现了严重的城乡社会、经济、观念上的对立和矛盾, 势必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影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当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必然存在的历史性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 必须依靠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发展, 全社会进一步转型成功才能实现。而在当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期中, 只能对此问题进行缓解。就是缓解这一问题, 也绝非是某一部门、某一单位的事, 必须由包括各级政府、学校、农民家长、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整体动员起来, 进行长期的、持续的综合治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城市和农村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 务必需要高度重视, 通力协作。各级政府应以多种手段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使他们健康成长, 成为有理想、有知识的新一代。

亲情不可替代, 要改变那种“只要有钱, 让孩子接受更高教育, 就是对孩子负责的体现”的片面观念。钱是不可缺, 但和孩子相比, 钱是次要的, 钱没有了可以再挣, 但孩子一旦出了问题, 是我们一生的遗憾,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 我们不应忽视他们。如果父母都已外出, 原籍和农民工务工所在地的相关部门对他们于留守子女的沟通情况应当予以关心和鼓励。学校和社会等机构应积极开展民工教育培训, 针对少年儿童成长中的关键问题也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更新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 正确引导家长从“自然父母”向“合格父母”转变, 为孩子拨开一片明朗天, 撑起一把保护伞, 让他们茁壮成长!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自80年代以来, 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中国传统的“安居乐业”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已经出现裂痕。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无疑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它不仅是“三农”的重要问题, 也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瓶颈问题。

农民工教育问题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 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体制下, 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的受教育情况如何呢?根据最新数据报告, 2011年, 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2%, 比2010年增长了12.7%。这说明,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还有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1、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难的问题

入学难主要是指就读公立学校的困难。这反映了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近几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 “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 要求流入地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 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 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但并非所有农民工子女都可以就读公立学校。国家应该保障所有农民工子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近年来, 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增多,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立教学校的压力, 但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缺乏足够的办学资金, 学校办学条件简陋, 硬件设施匮乏;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缺乏, 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学校管理不规范, 缺乏科学的管理;校园周边环境恶劣等。同时, 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不具备办学资格随时面临被取缔的危险。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提供本地户籍人口中学龄儿童的教育服务, 对教育的规划、学校的布局、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等都以满足本地户籍人口义务教育需求为依据。这就使得流动人口子女处于“真空”状态。他们离开了户籍所在地, 又被排除在流入地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之外。这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深层体制原因。

2、相关政策规定模糊, 执行性差

虽然国家各级政府出台很多政策, 但这些政策规定模糊, 可操作性差, 执行方式与效果没有评估标准, 甚至相互矛盾, 影响了执行效果, 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没有实际的帮助。

三、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解决的措施

1、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 实现城乡一体化教育管理。

在义务教育方面, 地方政府应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 应打破本地孩子与流动人口子女的界限, 消除他们在城市中接受义务教育的差异, 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城市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 以常住人口管理取代现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属地管理体制。

2、改革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

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共同承担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建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补偿制度, 减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

3、将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的范畴, 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中的职能

地方政府也应把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正规义务教育管理体系中, 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在流入地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明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中的职能, 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4、调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发展

近年来, 非营利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在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负担过重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四、小结

教育机会不平等、制度性保障缺失和社会动员不足是目前国家流动儿童教育的主要困境”。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要完善各项制度, 并将其纳入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范畴;政府加大对于农民工子女及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支持力度, 并加强督促与管理, 使农民工子弟学校尽快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呼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公共政策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6) :74-77

[2]陆正中.全社会都应关心“流动花朵”的健康成长[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5, (3) :66-68.

[3]姚霞.请为流动人口子女打开门[J].中小学管理2002, (2) :20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问题探析 篇10

一、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重要意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每八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农民工子女, 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则达到每三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农民工子女, 这个规模不小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城市中的适应性和社会化问题不容忽视。对于这些农民工子女来说, 在城市中公平地接受城市教育, 融入城市教育是他们适应城市生活, 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 走好这一步对于农民工子女改变自身社会地位, 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 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城乡融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改变其自身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由于历史原因, 农民工子女的父辈尽管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却仍因知识、文化素质的欠缺导致社会地位低下, “农二代”要想摆脱父辈城市社会底层命运的延续, 只能希冀于知识。农民工选择将孩子带进城市的初衷很大成分也是希望孩子在城市接受更加先进的教育, 学会更多的知识, 将来找个好工作, 真正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二)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市场化—流动化—城市化—农民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问题,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条。它表明, 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不是偶然, 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然结果, 是工业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 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问题是我国城市化的伴生物, 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及时、全面地解决这一问题是顺利实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三)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表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教育领域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子女顺利地融入城市教育, 按照城市户籍儿童的教育标准来教育这些孩子, 使他们与城市户籍儿童共同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 包括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同等的考试机会, 同等的升学机会, 同等地享用城市公共物品的机会, 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这一伟大使命的重要表现。

二、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面临的问题

1. 社会制度上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排斥。

农民工子女面临各种社会制度上的排斥。比如:户籍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 这些制度相互作用, 使得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难以顺畅。

由于多年来我国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 很多农民工子女的户籍不在城市, 按照这个原则流入城市所在地方政府可以不必负责, 而且经费下拨也不涉及这些非城市户籍的学生, 而作为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又无法跟踪负责这些外出儿童的教育, 导致流入地的各级地方政府处于管理困难、经费不足的窘境。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没有城市户籍的这些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很难像当地户籍的孩子那样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享受公办学校优质的教育, 即使现在高额“借读费”问题得到了解决, 部分公办学校还是会因为经费不足而采用“班级人数已满”等借口将这些孩子拒之门外。

2. 社会文化上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排斥。

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让农民工子女无所适从。这种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表现在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在语言交流上、生活习惯上、交往方式上及价值取向上等, 基于这些不同, 农民工子女常常会觉得自己与城市格格不入, 容易被城市的同学嘲讽, 从而在心理上抵触, 更加难以融入城市教育, 其强烈的自尊心在遭受到挫折时便会更加不把自己当做城里学生, 更加排斥城市的学习生活方式, 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他们在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之间更倾向于选择后者来维护自尊心和自信心。

尴尬的身份处境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缺乏必要的归属感。一方面是无法融入城市教育, 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身处城市已经不是纯粹的农民, 他们的户口是农民, 却又是编外的市民, 他们失去农民的权利, 又不能享受市民的待遇。摇摆在城市和农村之间, 身份不明, 归属感缺乏, 这种状态下他们融入城市, 融入城市教育, 实在困难。

3. 社会经济水平上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排斥。

繁华的都市生活与拮据的现实条件之间的差距让农民工子女无法轻易融入城市教育。农民工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欠缺限制了其经济收入和职业方向, 导致其子女在城市也很难拥有像城市儿童那样的学习环境和消费水准, 即使和城市儿童一样进入公办学校学习也没有平等的家庭学习环境。他们的居所大部分是城乡结合部的简易房或者是一些环境恶劣的“城中村”, 面积狭小, 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也无暇与他们积极互动, 即使互动也多为强制性的指令。城市儿童也会因其家庭条件而不愿与农民工子女交往, 久而久之, 导致这些孩子孤独、自卑, 不自信, 更加不易融入城市教育。

(二)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原因探析

根据上面的种种表现, 分析阻碍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深层原因尤为重要。主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 单一局限的户籍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是产生问题的制度根源。

要想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 顺利实现融入城市社会的第一步, 让他们不再有“流动”感, 我们就必须剖析深层次的制度因素, 而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单一局限的户籍政策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

2. 僵化的教育管理体制和不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是阻碍农民工子女真正融入城市教育的枷锁。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相应的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教育财政政策的改革没有很好地衔接, 教育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导致农民工子女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化的教育, 更无法融入城市教育中。

3. 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在城市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待遇是影响其融入城市教育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城里人与乡下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身份差别随着各类政策的限制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形成一种独特的认知。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在城市社会中的处境也是这个烙印最突出的表现, 他们渴望被尊重, 却又在融入城市教育的过程中一再被提醒自己与城市孩子的不同。

4. 对于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界定消极是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难以融入城市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等一系列不平等的身份标签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甚至一些政策法规中, 这无疑是一种歧视和偏见行为, 时刻提醒这些孩子注意自己的身份。

三、构建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支持体系

让农民工子女走出尴尬境地, 融入城市教育不仅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的努力, 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构建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支持体系。

(一) 完善的制度保障

1. 完善户籍制度, 消除户籍壁垒, 进一步改革农民工子女登记管理制度。

由于各地财政体制相对独立, 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社会保障等都是以现有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只有完善户籍制度和农民工子女登记管理制度, 消除户籍壁垒, 才能减少户籍所承载的附加功能, 在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上, 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的同等化, 实现“同城待遇”。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确保农民工及其子女享受城市公民待遇。

农民工及其子女也是城市的主人, 应该享受城市公民的待遇, 因此需要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采取相应配套措施, 研究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问题, 提高其社会地位, 从制度上保障其城市公民权利, 鼓励其以主人的身份融入城市。

3. 完善中央及各省级政府的农民工子女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为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确立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的成本标准, 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地方政府分担义务教育成本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地方政府财政无法承担的采取国家教育经费直接拨款, 拨款以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向城市广大农民工子女倾斜。

(二) 全面的社会支持

1. 撕去标签, 转变观念, 消除歧视, 营设公正、平等的社会氛围。

撕去农民工子女这个“廉价”的身份标签, 用“新市民”、“城市第二代”等中性词取而代之。同时消除“城市人和乡下人”的歧视性观念, 为他们融入城市教育营造公正平等的社会氛围。

2. 开展广泛的尊重“新市民”社会教育活动, 尤其是对教师和城市儿童的教育。

媒体和社会各界要积极宣传城市“新市民”的重要性, 倡导全社会尊重“新市民”, 尤其是与这些“新市民”融入城市教育息息相关的教师和同学。

3. 创立各种志愿机构、慈善机构长期有效的干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

虽然很多民工子女已经进入了公立学校,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留在民办子弟学校学习, 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志愿者、慈善机构的参与。

(三) 正确的家庭引导

家庭、学校和同伴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主要因素, 家庭又承担着抚养教育儿童的基本职责, 所以家庭的引导对于孩子融入城市教育至关重要。农民工父母应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注意培养孩子的方法, 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

同时, 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注重沟通交流, 推动其子女融入城市教育。家长可以参加一些社区或者学校举办的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教育孩子的知识水平, 用正确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 及时有效地为孩子排忧解难, 推动其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 而社会公平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时期, 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教育的合力问题,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

摘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 探究了造成现阶段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困难的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制度保障、社会支持及家庭的引导构建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支持体系。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崔学华.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社会工作, 2010, (12) .

[2]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6) .

[3]谢志强, 潘嘉.游走在城乡夹缝中得流动儿童, 精神文明导刊, 2008, (01) .

[4]白文飞, 徐玲.流动儿童社会学研究综述.教育导刊, 2008, (05) .

[5]郑家裕.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青年探索, 2006, (04) .

上一篇:阴道引流管下一篇:图像去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