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学习

2024-07-12

小组讨论学习(精选十篇)

小组讨论学习 篇1

一是讨论问题设计不合理。为了使讨论收到成效, 首先要保证所设计的问题要具备可探究性, 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且说有所得。但有的教师提出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 缺乏讨论、研究和交流的价值。例如我校一位老师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 问学生“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 笔者认为此问题在文中容易找到答案, 缺乏讨论的必要, 长此以往, 学生会对讨论失去兴趣。

二是教师对课堂引导和调控不够。新课改突出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决不是听之任之。可有些教师在这个关键的环节上做得不够好, 主要表现为:一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的讨论不加调控, 导致学生讨论时间过长, 以致学生产生懈怠的情绪;二是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时却又武断干涉学生发言, 阻碍学生之间的质疑与争鸣;三是对游离于讨论之外的学生监管不力。很明显, 教师的这些不良教学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小组讨论学习的效果。

三是有些教师把小组讨论学习变成走秀。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公开课, 直接把教学设计中的合作学习结果提供给小组, 致使课堂成了秀场, 小组讨论学习变成了走秀, 有讨论, 无交流, 更没有质疑和辩论。而对这样小组讨论学习模式, 我们能够期待学生学得盆满钵满吗?所以说, 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合作讨论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是缺乏有效的机制来维持小组讨论学习的长期性。有些老师以为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分个组就行了, 然后就能万事无忧了, 殊不知, 小组讨论学习如果不用机制来维持的话, 恐怕也就只能香两三天, 最后结局无非就是无疾而终。

那么, 如何来构建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

一是要精心分编小组。小组编排得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小组能否长期运行下去。以笔者经验, 小组编排大致可以按将教师直接分配和学生自由组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既能将好、中、差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在一起, 又能兼顾到学生的友情, 从而更大效益地发挥小组的合力作用。

二是要精选讨论的问题。选择什么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这是一个关系到讨论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因此, 教师要课前选准合作讨论的问题。

依笔者之见, 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理应成为学生讨论的重点。重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 当然值得学生讨论。难点一般是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内容, 但又因涉及到对文章主旨及重要人物形象的理解, 而不得不加以解决, 但我想, 这不正好可以拿来通过学生讨论, 集中优势兵力加以攻克么?例如,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可这样设计问题:在生活中, 套子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没有好处?如果说有, 那为什么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却在和科瓦连科发生冲突后的一个月后就死了呢?这些问题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又对学生很好地进行了思想教育, 而且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可恶可笑可悲之处。

三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和适时调控课堂。搞合作讨论学习, 不是要教师做甩手掌柜, 而是要教师担负起了更多的职责。换句话说, 是对教师驾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咨询者”、“顾问”、“参与者”, 更是引导者、组织者和监管者。另外, 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 如果得不到教师及时有效的解决, 就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对小组的合作学习现场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引导, 适时地给学生释疑解惑。对一些参加小组讨论表现不够积极的同学, 要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 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对一些浑水摸鱼、开小差的同学, 应及时纠正并耐心教育。

四是建立小组讨论学习的有效机制。学生合作学习, 就是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获得尊重与快乐, 在自主思考、真诚交流的基础上充分享受合作成果, 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觉、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而建立以激励为目的的有效机制, 是小组合作讨论的关键。这种机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 并用量化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 同时和学生的综合评价挂钩, 这样才会促进学生注重这种学习方式;其次是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 奖先掖后, 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 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展示其集体的观点和集体的成果, 并形成周期性。

党校学习小组讨论体会 篇2

党的性质和任务是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党的纲领、方针、路线和政策,关系到

党的领导地位,也关系到一个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对于认真学习和领悟党的性质

和任务是势在必行的事。结合新时代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必须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认识党的性质和任务。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工农兵学商,党是领

导一切的。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

战斗能力、领导水平。

2、小组讨论:对照党员基本条件,明确自己进一步发展方向10.29

对照这党员基本条件的要求,对自身也有了大致的认识。作为四川大学的一名合格毕业

生,始终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积极参加党校组织学习,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对于党

组织分配的工作和任务要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四年的大学本科学习,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个人认为自己的发展

方向应该是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用表现去证明自己是不是能够真正成为

一个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3、小组讨论:结合“三个代表”学习,坚定对党的信念11.5

共产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党的纲领路线的实现,从来不是靠空谈,而是靠实践。共产

主义事业是长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共产党人共同去努力。对于我们这些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深刻认识到人生的道路和事业就像大海航行一样,并不会一帆

风顺,会有各种坎坷和荆棘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不畏风吹浪打,敢于扬帆前进,才能真正

领悟到这过程中的壮美风光。积极投身党的伟大事业,不畏艰险,勇敢前行才能真正去实现

理想的目标。

4、如何进一步在思想上争取入党,行动上发挥表率作用11.12

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严格遵守入党的程序,以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除了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意外,还应该充实自身的能

力和素质。为以后党的理论创新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合理的将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和政

治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办好党组织交付的任务和

工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思想理念,将平时的自身活动结合起来。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模式初探 篇3

一是讨论问题设计不合理。为了使讨论收到成效,首先要保证所设计的问题要具备可探究性,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且说有所得。但有的教师提出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和交流的价值。例如我校一位老师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问学生“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笔者认为此问题在文中容易找到答案,缺乏讨论的必要,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讨论失去兴趣。

二是教师对课堂引导和调控不够。新课改突出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决不是听之任之。可有些教师在这个关键的环节上做得不够好,主要表现为:一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的讨论不加调控,导致学生讨论时间过长,以致学生产生懈怠的情绪;二是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时却又武断干涉学生发言,阻碍学生之间的质疑与争鸣;三是对游离于讨论之外的学生监管不力。很明显,教师的这些不良教学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小组讨论学习的效果。

三是有些教师把小组讨论学习变成走秀。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公开课,直接把教学设计中的合作学习结果提供给小组,致使课堂成了秀场,小组讨论学习变成了走秀,有讨论,无交流,更没有质疑和辩论。而对这样小组讨论学习模式,我们能够期待学生学得盆满钵满吗?所以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合作讨论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是缺乏有效的机制来维持小组讨论学习的长期性。有些老师以为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分个组就行了,然后就能万事无忧了,殊不知,小组讨论学习如果不用机制来维持的话,恐怕也就只能香两三天,最后结局无非就是无疾而终。

那么,如何来构建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

一是要精心分编小组。小组编排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小组能否长期运行下去。以笔者经验,小组编排大致可以按将教师直接分配和学生自由组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既能将好、中、差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在一起,又能兼顾到学生的友情,从而更大效益地发挥小组的合力作用。

二是要精选讨论的问题。选择什么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是一个关系到讨论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课前选准合作讨论的问题。

依笔者之见,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理应成为学生讨论的重点。重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当然值得学生讨论。难点一般是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内容,但又因涉及到对文章主旨及重要人物形象的理解,而不得不加以解决,但我想,这不正好可以拿来通过学生讨论,集中优势兵力加以攻克么?例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可这样设计问题:在生活中,套子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没有好处?如果说有,那为什么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却在和科瓦连科发生冲突后的一个月后就死了呢?这些问题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对学生很好地进行了思想教育,而且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可恶可笑可悲之处。

三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和适时调控课堂。搞合作讨论学习,不是要教师做甩手掌柜,而是要教师担负起了更多的职责。换句话说,是对教师驾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咨询者”、“顾问”、“参与者”,更是引导者、组织者和监管者。另外,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如果得不到教师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小组的合作学习现场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引导,适时地给学生释疑解惑。对一些参加小组讨论表现不够积极的同学,要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对一些浑水摸鱼、开小差的同学,应及时纠正并耐心教育。

四是建立小组讨论学习的有效机制。学生合作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获得尊重与快乐,在自主思考、真诚交流的基础上充分享受合作成果,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觉、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而建立以激励为目的的有效机制,是小组合作讨论的关键。这种机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并用量化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同时和学生的综合评价挂钩,这样才会促进学生注重这种学习方式;其次是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奖先掖后,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展示其集体的观点和集体的成果,并形成周期性。

讨论式教学,是在适应新课程改革过程在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式,但不能只流于形式,应将其落到实处。以上是笔者作为一个教书匠的陋见,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小组讨论学习 篇4

一、有话想说

所谓有话想说就是指学生在围绕主题的讨论学习中有强烈的乐于交流的欲望。只有产生乐于交流的欲望, 才能促使学生主动交流, 使讨论学习落到实处。科学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是小组学习的关键。小组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激励性、层次性、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作出多种解释回答的可能性、发散性,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励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 推动学生进行集体思考或独立思考的实践活动,推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向纵深发展。层次性的问题是建立在学生过去的经验或知识上, 充分结合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实际。探究性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起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

为促使学生有话想说, 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时还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选择具有针对性、争论性、两难性的论题,以激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归纳、整理出自己的观点。学生一旦有了自己的观点便会产生急于交流的欲望。其次,在确定论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后,选择那种有一定梯度的、学生自己不容易回答但经过讨论、思考、交流又能回答的问题。第三,运用“反论”确定论题,也是促使学生乐于交流的方法之一。所谓“反论”就是把否定的论点作为讨论题。在运用“ 反论”确定论题时要建立在学生对正确论点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反论论点的批驳,加深了对正确论点的理解和认识。

二、有话能说

以往常见的小组讨论往往是优等生抢先说, 后进生还没等说,正确论点便已形成,小组讨论也就结束了,后进生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这样一来,优等生有话能说,后进生有话无处说,使后进生在学习中成为旁观者,处于不利地位。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能说是使小组讨论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实践教学中,要从抓小组建立和加强小组管理来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能说。

小组讨论学习中,小组的人数可多可少,两三人乃至五六人均可。小组内设小组长, 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选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汇报员要选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建好的小组内要相互关爱、坦诚相处、民主平等。在建立讨论小组时要使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合理搭配,体现差异性和互补性,力求实现“人才”均衡,以便在讨论中形成互补学习,促进后进生转化。对组建好的兴趣小组要加强管理, 树立互帮互助思想。在讨论发言时,可以让后进生先发言,以便后进生聆听别人发言。优生对后进生错误论点的批驳理由, 才是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论点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可以让优生先发言, 以使后进生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同时,结合别人的论点对自己即将发表的论点进行比较、分析,以形成自己的论点。为了体现讨论学习中互补学习的特点,在强调相同观点简单说的同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不仅仅是对发言者的尊重,更是尊重自己的直接体现。

三、有话敢说

在讨论学习中,要使学生有话敢说。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三个观点: 一是树立发言要负责任的观点。也就是发言不能随便说,发言要有根据,只有有根据的发言才不会招致同组成员或教师的批评。二是要树立说错了没关系的观点。使学生知道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观点错误,也不是学习不上进的表现,相反,只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讨论或班集体交流,才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考查”,才能建立正确的观点,促使自己学习不断进步。三是树立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思想。通过树立这三个观念,许多同学在小组讨论中都做到了有话敢说。

四、 有话会说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有条理性, 能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我发现……”“我看到……”“我是这样想( 或做) 的……”“我认为……是正确( 或错误) 的 ,因为……所以……”等句式回答或阐述观点,阐述观点时强调要抓住重点, 要有次序。在中高年级要教给学生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基本推理方法, 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加以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发言的条理性就会越来越强了。

在实践教学中,我越来越感到,只有坚持让学生做到“四说”才能促使小组讨论学习更有成效, 才能真正发挥小组讨论学习的合作优势,才能真正使学习过程中的民主、平等、尊重、交流、合作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摘要:在教学中要增强小组讨论学习的时效性,必须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中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党课学习小组讨论思想汇报 篇5

考虑到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的相似性,更加方便对党的学习我们这一小组走访的是预备党员林x。

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平时学习有关党的理论知识,他的建议是:由于我们才刚刚是入党积极分子,对共产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要想更进一步的熟悉党,首先是材料的选取。比如《共产党宣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一些基本的著作需要阅读。还有就是《党章》,里面提到了党的成立、发展、以及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再就是当今为化解金融危机一直不断学习的科学发展观。然后是学习的方式,可通过网络、报纸以及参考相关的文献。

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首先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之后逐一讲解了这四个方面。发展即是牢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国外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本国的优良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以人为本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民主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基本要求则是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考虑环境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使良好生态环境与人民的富裕生活协调发展。根本方法比较抽象,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内发展与改革开放等的关系,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如何具体实施。首先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最近一直在学习的科学发展观。然后是不断发展自身及时关注国家大事,作为一名党员,不一定都要参政,但起码的政治修养还是要有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还要加强党性的修养的重要的问题。

试论小组合作学习避免形式主义讨论 篇6

[关键词]形式主义小组学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23

小组合作教学作为新课改提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利于将教学活动由纯粹的个人竞争转变为和谐的合作竞争,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灌输向主动探究求知的方向发展。

也正因为此,实行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了高中课堂教学的“常客”。有的教师很自豪地说:“我每节课都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甚至许多教师在评课时把课堂上有没有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是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体现自主学习的主要标准,在教学公开课、观摩课上总把小组合作学习当做主要环节来执行。

可笔者在应用和听课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形式主义讨论的问题,当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参加学习活动的学生有,但不参加活动的也大有人在:有东张西望的,有趁机做小动作的,有不读给别人听的,有不听别人读的,有趁机聊天的,有自顾自的。往往讨论得热热闹闹,回答却疙疙瘩瘩。教师也由于小组学习费时费力,仅仅把它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工具,尤其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冷场”的时候,往往说的是:“下面我们来小组讨论一下,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这种形式主义的小组讨论任其泛滥,将极大降低小组学习的效果,造成既耗时又低效的局面,如不加以纠正,将造成对新课改的误读。现将其原因和对策记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一、形式主义小组讨论产生的原因

1.缺少约束引导

笔者在组织小组学习中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小组学习的兴趣很大,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时间长了,参与的次数多了,就失去了新鲜感,积极性也随之下降。那些学优生觉得自己老是在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自己吃了亏;那些学困生觉得展示的机会都是学优生的,自己吃了亏;那些学平生觉得自己的发言在小组内没有得到重视,自认为也吃了亏。这时候如果缺少刚性的制度约束和积极引导,学生就很容易产生疲劳厌倦的心理,对小组学习兴趣降低甚至失去兴趣。

2.组织形式单一

组织形式基本上都是同桌加前或后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不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仅仅根据座位就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不经常变换成员的角色,不动态化地变更小组人数及人员的组成,没有一套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小组合作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创新,毫无生命力可言。久而久之,当然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3.教师主观随意

为了追求课堂的“新”,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些教师经常把不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非要学生合作不可,把小组合作学习当做语文课堂的插花点缀,一发现课堂不太热闹,马上提出问题,并立刻让学生讨论。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声声慢》时见课堂比较沉闷,便让学生讨论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柳永的《雨霖铃》的异同。但这个问题实在有些难度,学生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结果学生讨论无从展开,回答也都不到位。停滞的课堂让这位教师满头大汗,尽管他不断对学生进行提示、暗示、牵引,但学生还是没有回答出来,课堂比之前更沉闷了。

4.学生参与失衡

开展小组学习之后,学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者的角色,学困生成了听众,只听或看学优生发言。这样就使小组学习变味为学困生对学优生的实质性“思想抄袭”,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学困”,学优生越来越“学优”。长此以往,小组合作便成为那些学优生的舞台,反而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造成小组讨论秩序极为混乱。这样,时间长了,必将挫伤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5.教师脱离讨论

听课时候经常会看到教师布置了小组讨论的任务后,就等待学生的讨论,教师站在讲台前做观众,或者忙着自己的事,不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这样就使很多小组学习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多学生便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说闲话,做小动作。这样的小组学习貌似讨论得热热闹闹,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往往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合作,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彼此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同时,这样做教师并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小组讨论情况,对小组学习的结束时间往往只能靠经验或是教学时间来判断。笔者在听课时总是听到教师宣布小组学习结束时说:“同学们,时间到了,讨论结束。”

6.教师评价缺位

小组合作学习后,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不论对错一律都予以肯定评价,“好”“很好”“对”“不错”等成为一些教师的口头禅。教师在对学生的思考象征性地表扬之后,没有对其进行点评。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现在开放性的教学强调没有标准答案,对问题的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做使学生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里,又错在哪里;学生答好答坏一个样,答与不答也一个样。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被挫伤,从而对小组讨论的态度越来越冷淡。

二、改变小组讨论形式主义的对策

笔者认为,要解决小组学习中形式主义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引入计分机制,营造竞争氛围

教师要和学生讨论并形成一个共同的量化标准(以10分制为例):每次小组讨论的结果答对了10分,答偏了5分,答错了0分;声音洪亮可以加5分,最先发言可以加5分。教师或者课代表及时统计小组回答情况,每一到两个星期向学生公布各小组得分情况。此外,每次考试中小组平均分在前三名的分别加100分、50分、30分。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分别进行得分汇总,对得分前三名小组的学生分别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比如评出优秀小组、进步小组等。这时候,一支笔、一个本子、一个书签,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也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2.进行异质分组,打破地域限制

进行异质分组,打破地域限制,即每一小组的学生中既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而不必要求座位要近。并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如“主持人”(具体全面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记录员”(专门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过程,尤其是将小组对讨论问题所持的观点、结果形成书面文字)、“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每个组员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并检查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和“汇报员”(主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交流中进行汇报)等。但是,每个小组的汇报员必须由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轮流担任,而小组长则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每次小组的发言都计入各小组总分。这样,每组成绩好的学生必须使本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都明白理解后,才能实现本组与其他组竞争的目标。

3.精心安排课时,抓住合作契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适合的不安排,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或发展性、开放性、研究性的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主体,训练点比较多,富有挑战性,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适宜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去感知、理解、把握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

4.循序渐进学习,循规蹈矩合作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应进行四个阶段,即“思、听、说、议”。“思”即让学生首先进行独立思考,合作前要有自己的观点;“听”即要认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尊重其他学生的观点,并完善自己的观点;“说”是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议”即小组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思、听、说、议”能实现先自主学习,后进行小组讨论;先学生评议,后教师评议;先学生问,后教师问的目标。这样循序渐进地推进小组学习,能够确保得出的结论是小组中所有人共同思考的结果。

5.教师积极参与,了解讨论情况

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了解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参与到学生讨论中进行指导,为教学的引导做好准备。这时候教师要注意思考几个问题:讨论的问题难度如何,各个小组是否对讨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究,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是否符合设计意图。这样,教师就可以大致把握随后的小组展示环节的内容,并可以思考对其的评价。当发现讨论起来有着较大困难的小组时,要对该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进行积极引导,并且在之后的结果展示中予以重点关注。

6.创造展示机会,不吝现场点评

小组讨论后交流时,要尽可能创造展示的机会,确保展示的学生达到一定人数,特别要注意给学困生创造机会,展示的问题要解决透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小组学习的兴趣。展示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如记录单、小黑板、口头表达……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让学生发言,并在每个学生发言后,教师用一两句话点评。点评要指出其对错及优缺点,既不能一味的表扬,也不能一味的批评。对要指出对在哪里,错也要指出错在哪里。这样做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寻知识,在课堂展示中找到自信,在看他人展示中产生思维碰撞。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要使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能力的舞台,让学生来告诉教师和他的同伴自己学习、思考的过程,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收获荣誉感和存在感。只有这样的小组学习才能让学生从倾听者变为学习者,从旁观者变为主动探究者,才能够杜绝小组学习的形式主义。

高效课堂下的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篇7

一、激励学生敢说

学生想说、敢说是实施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前提,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学生才有想说的心理取向, 并付诸行动。首先, 要诱发学生“说”的欲望, 课堂应充分展现知识的魅力, 增强知识的情感色彩, 通过故事化、情节化、具体化的事例, 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并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活动, 提供大量的信息刺激, 引导学生对身边与学习有关的事物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第二, 培养学生“说”的胆量, 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要用爱学生的真挚感情去创设一种意境, 让学生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情体验。比如:教师一走进教室, 就应当面带微笑、精神饱满, 通过自己的一颦一笑传达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实现“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情感转化。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要不断提升

1.有效提问。有的课堂有一种假热闹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热衷于让学生表现, 运用简单的问答式, 一问一答, 师生互动频繁, 课堂气氛很活跃。然而, 仔细推敲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值得讨论的不多, 培养思维的很少, 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 学生的思维活动实际上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从教师的课堂组织可以看出, 教师确实是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想让学生“动起来”, 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但是, 由于提问的水平不高, 才导致了这样一种“假热闹”现象。所以, 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师要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去深入认识教材, 从而在研究教材、备课及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 及时反思。教师只有先丰富了自己, 才能丰富学生。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对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才能设计出具有探究意义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问题, 使合作和讨论能有效促进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如果课堂教学情景是:教师设计问题, 学生合作、讨论, 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 并不互相合作。讨论后, 教师依次让学生发言, 发言完毕, 活动便宣告结束。从表面上看,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 许多内容选择得不够恰当, 讨论时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 多数问题讨论得不深不透。要在课堂上实现真正高效的合作与讨论, 首先, 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时间和频率。课堂45分种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合作的,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把握。当学生思考受阻的时候, 当学生意见产生较大分歧的时候, 当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的时候, 当学习任务多、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等, 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当需要学生静思、领悟的时候, 个体独立思考就更为重要。其次, 教师在课堂上要控制好合作学习的时间与频率。合作时间过长会影响教学进度, 时间过短则会使合作学习草草收场, 流于形式, 影响学生适宜的参与度。过于频繁的合作学习会消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就得不到提高, 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再次, 教师要合理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 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只有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 才能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带着思考、带着热情去主动探索, 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有效地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要保持课堂讨论的持久活力, 评价必不可少。教师可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测评, 测评可引导学生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①小组学习目标完成得如何;②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得怎样;③小组中的协作精神、学习态度好不好;④下次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小组讨论学习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组讨论,反思,优化

课堂上老师 一宣布小 组讨论, 前排的同学唰唰地回头, 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 , 四人小组里, 每个人都在张嘴, 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 老师一喊“停”, 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嘴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 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摘自《新课程优秀设计与 案例》, 海南出版 社 , 2002年9月)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它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使用现状的生动写照, 虽然形式上很热闹, 而实质上却 没有效果, 结果只是为了使用小组讨论学习而使用小组讨论学习。

深入剖析,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要求不明确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 教师给出一个问题,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答案, 但没有明确给出答案需要达到的要求。许多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 由于缺少明确的要求,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合格。通过小组讨论, 也难以得出最佳答案。

二.时间不合理

教师要求学生讨论时, 都会规定相应时间, 但是往往不到时间就让学生举手回答。一方面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充分, 讨论不够深入, 达不到效果;另一面, 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受限, 影响部分学生的讨论积极性。然而, 有时候却因为讨论时间过多, 同学们难免聊到无关问题的事情, 浪费课堂时间。讨论时间过少或过多都是不合理的, 都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反馈不及时

课堂上小组讨论氛围看似很好, 大家都七嘴八舌说的 很开心。然而, 可能有些小组成员并没有参与, 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其它话题等。大家的讨论情况如何, 甚至是否真正在讨论等, 教师都不得而知。因此, 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讨论容易流于形式, 热闹的讨论背后是无效甚至是低效。

四.参与不积极

小组讨论后, 大部分教师一般让小组长或部分优秀的组员发言, 久而久之, 组内的其它成员就会懒散, 讨论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采取组内轮流发 言的形式, 虽然改变了部分学生“独角戏”的情况, 但许多同学没轮到的时候仍然懈怠, 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仍受影响, 以至于讨论的结果往往是个人的答案。

五.评价不全面

小组讨论过程中, 学生通常交流评价哪个是最佳答案, 但没有自我评价这一环节。自我评价能深化相互评价 , 是不可或缺的。小组讨论后, 教师一般只是总结答案, 也没有深入的进行分析评价。学生只知道自己的答案对或不对, 并不知道自己思考误区在哪。

基于以上关于小组讨论学习的反思, 笔者提出了以下优化意见。

1.明确要求, 便于评价

提供明确的要求, 相当于给学生一个评价的标准。学生可以自主对照要求, 评价自己答案以及组员的答案达到了哪级要求, 并适当做出完善。如让学生讨论作者在《相信未来》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时, 要求简洁、准确、全面 (三个要求逐级提升)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依据这三个要求先审视自己的答案, 进行自评, 再通过互评, 最后得出最佳答案。总结最佳答案时, 如果语言不简洁, 就简化语言;如果不准确, 就细究文本 ;如果不全面, 就补充要点。

不同的问题, 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一些概括类问题可以要求简洁、准确、全面, 而一些开放式问题则可要求真诚、细腻、个性化之类的。学生依据这些要求, 就不会茫无目的的讨论。

2.给予时间, 充分思考

讨论, 是主体间的讨论, 在讨论前, 学生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 础上, 讨论时大家才有会 有话可说, 讨论才会深入。因此, 在讨论前,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 并给予相应的独立思考时间, 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同时, 教师也应给予合理的小组讨论时间。小组才讨论到一半, 教师就让大家停止讨论, 开始呈现讨论结果。大部分学生说的还是自己的答案, 而不是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抑或一个只需要简单交流就可达成共识 的问题, 老师需要及时喊停, 避免学生谈论其它话题而浪费课堂 时间。

如果能够合 理安排讨 论时间, 一方面能够引起讨论的紧迫感, 讨论积极, 另一方面讨论也会更深入。教师应根据问题难易程度, 学生认知情况等合理安排讨论时间, 如难度大的问题要多给些时间, 相对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适当减少时间。

3.记录关键, 及时反馈

许多小组讨论都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 有的学生负责记录, 有的学生负责发言等。虽然分工明确, 有利于讨论的顺利进行, 但语文课堂讨论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是建立在个人思考基础上的讨论, 人人都需要动手记录, 人人都要做好开口发言的准备。

上课前, 教师要求学生准备学习纸。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动手记下关键字词, 讨论过程中记下最佳答案的关键字词。有了记录这一环节, 将学生参与讨论的思考外显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录情况, 可以得到及时的反 馈信息。

4.随机抽点, 积极参与

传统的小组讨论结果都是由小组长呈现, 很有可能讨论的答案就只是小组长的答案而已。部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反正有小组长在, 自己思不思考都没有关系。这种 “搭便车”的现象非常明显。或者经常让已经准备好的小组发言, 这样容易导致成为部分小组的课堂, 许多小组只等着优秀小组呈现答案。无论哪种情况, 都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

如果小组讨论结束后, 教师随机抽点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先说说自己的答案, 然后在说小组交流的最佳答案。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被点到回答问题的可能, 因此大家都会认真思考讨论, 时刻保持警惕性。这样就避免了部分学生和小组偷懒的状况, 也避免了学生讨论无关话题的现象。

5.多方评价, 利于提升

小组讨论交流时, 每位同学先自我评价, 然后相互评价。教师随机抽点同学回答问题时, 让学生养成先呈现答案再评价的习惯。同时, 其它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发现组进行评价, 这样有利于最佳答案的形成。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进行总评。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 无疑优于学生起来说出答案, 然后教师给出简单评价, 接着出示“正确答案”。

优化后的小组讨论学习应用示例:

问题:阅读课文第二段, 作者对北平的爱表达了吗?他又是怎么表达出来呢?请你选择一处有感触地方进行评点。

要求:简洁、准确、全面。

时间:3分钟左右。

组织 : 每位同学 先独立思考, 并在学习纸上写下 关键字词。完成后上下桌四人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根据要求得出最佳答案, 同时记下交流结果的关键字词。时间到后, 教师随机抽点组内任一成员回答问题, 先说说自己的答案并自我评价达到了哪一级要求, 再说说小组最佳答案也评评达到了哪一级要求, 或其它小组来评价。最后教师做适当点拨评价,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方法来深化学生的理解。

把握好小组讨论的时机 篇9

小组讨论总是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来展开的,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小组进行有效讨论的前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因为问题的设置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去认真思考,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设计问题要贯彻循序渐进原则,难度适中,从而调动大部分学生乃至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情依据》一课教学时,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教学的难点。上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你们发现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在哪里?你有没有碰到过人多而带来的烦恼?怎样把沉重的负担作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呢?”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二、把握讨论时机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要准确把握好时机,也就是在真正需要的时候进行小组讨论,这是让小组讨论有效的重要条件。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和得出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思维冲撞时,引导学生讨论;当教学中出现疑难问题,其理论性较强,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者留有空白时,引导学生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是没有正确答案的,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水平。

教师在上六年级《生活富裕不忘俭朴》这节课时,通过学生打车上学现象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打车上学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大部分学生有类似的经历。教师课前对学生上学乘车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并对学生打车上学的现象进行了调查。教师在讲到当代中学生如何做到生活俭朴时,适时提出了“你对经常打车上学现象是怎么看?”的讨论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需求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也有进行利弊分析的。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发言踊跃、思想碰撞激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就这样的现象得出一个是非判断。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谈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激发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同时作为一名参与讨论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了自己的观点,来逐渐影响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三、主动参与且及时引导

小组讨论的成效如何,与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到深入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及时关注学生讨论过程中生成性的问题。七年级思想品德《为父母分担辛劳》一课,有些同学平时在家也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但是当他做完家务后父母往往会给一些零用钱作为一种有偿劳动。时间一长就变成习惯了,每次做完家务会主动向父母要钱,学生们都认为做家务父母给适当酬劳这是很正常的事,也可以培养经济头脑。

这时教师提出了“你认为做家务向爸爸妈妈要钱好不好?为什么?”的讨论题。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一种责任,而父母给你一些钱或小礼物是父母表达爱或表达鼓励的一种方式,学生要理解父母的苦心。

在小组讨论时,有时学生的讨论会偏离主题,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八年级思想品德《保护环境需要道德和法律》这一课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运用了国务院发布的有关“限塑令”的材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知道‘限塑令’吗?目前‘限塑令’的执行情况如何?在菜场、水果摊‘限塑令’不能很好地实施,你有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办法吗?”

把“小组讨论”落到实处 篇10

关键词:小组讨论,实效性

文/胡轶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我看来, 在思想品德课中, 小组讨论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所谓小组讨论法,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 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 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 完成特定的任务。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与合作, 通过小组学习, 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 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 小组讨论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到底如何呢?笔者经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和调研发现, 在“老师讲授不超过25分钟, 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的教学要求下, 形式化的、低效的讨论也较多地充斥于我们的课堂中。究其原因, 我分析如下: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第一, 有些学生只顾自己思考, 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 使讨论流于形式。第二,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讨论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 但是小组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能力强的学生, 控制小组的局面, 这也无形中把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排除在外了。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第一, 分组时, 没有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以及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能力, 导致能力强的组抢着说, 能力相对较弱的组没话说。第二, 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讨论的问题, 使得所讨论的问题或过于宽泛、笼统, 学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 干脆开小差;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完全没话说, 为了不冷场, 学生象征性地以“聊天”来活跃课堂气氛。第三, 讨论结果的呈现方式有问题。往往讨论结束后, 该哪个学生回答, 仍然哪个学生回答, 完全看不出讨论了有什么效果。所以, 总局限在几个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导讨论, 长期以往, 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就会习惯性游离在课堂讨论之外。

那么, 如何掌握小组讨论法?其具体实施和操作有什么技巧?怎样才能让小组讨论的方式生动有趣, 科学高效呢?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划分小组

很多老师往往都是按照座位来确立小组, 如前后桌四个学生列为一组, 根本没有考虑他们之间智力结构、技能状况、学习层次的差异, 也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 没有作出明确的分工。其实, 为了保证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展开, 准备阶段尤为重要, 那就是讨论小组成员的构成。

首先, 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合理地进行人员组合, 既要考虑小组内部的和谐, 又要照顾到小组间的平衡。做到“组内异质, 组际同质”。这样, 一方面组内可以形成异型交流结构, 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形成互补机制, 因为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 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组际之间又能促进竞争意识, 反过来又促进了组内的热烈讨论。

其次, 要对组内的成员作出明确的角色分工, 要确定好组织者、记录员、发言人等, 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在小组讨论时的责任, 使小组内的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做。当然, 这个分工可以自主选择, 可以教师指定, 也可以抽签决定。同时, 组成的小组定期要作必要的调整, 这样, 一则使学生有新鲜感, 二则可以扩大学生交流沟通的范围。角色的分工也要定期更换, 这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平衡发展学生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

2. 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论题选择不当, 这是小组讨论效率低下的内在因素。问题太大, 学生会不知所措, 无从下手;问题太难, 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学生会望而生畏, 短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太简单, 学生会不假思索, 张口答出, 这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因此, 如何设置问题是发挥小组讨论优越性的关键。我认为, 讨论问题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论题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陶行知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 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来设计论题, 改变学生讨论活动与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第三框《保护环境》时, 为了让学生对“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刻的体会, 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题: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国的环境问题。对于这个朴实无华的论题,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究其原因, 我想就是因为这个论题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 他们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我国存在的严峻的环境问题。

第二, 论题应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 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是一种渴求知识, 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如果对讨论的主题不感 (下转第96页) 对这种情况, 我尝试结合中国古人对名利的追求态度和当代人的现状, 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名利观。纵观中国历史, 我们很难找出像欧美文学中的葛朗台一般的拜金狂、守财奴形象, 中国人对名利的追求是执着而含蓄的。在《小窗幽记》中曾有原联云: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望天空云卷云舒。寥寥数语, 道出了古人们对人对事、对名对利的态度。

在教学中, 首先用古人的事迹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这些故事中得到感悟。例如清代著名的“六尺巷”的由来, 帮助勾践灭吴的范蠡,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范仲淹, 课堂中让学生听完故事畅谈自己的感受。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也会遇到学生的质疑和反驳, 很多学生就会问“这样的价值观名利态度是否还适用于今天的社会?”针对这种情况, 课堂中就要进入第二个阶段, 那就是关于名与利的自由讨论。的确淡泊名利、去留无意往往是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大千世界多彩多姿, 面对着这样令人怦然心动的事物有几人做到淡泊?更何况名利皆你我所欲, 何人又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很强, 又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因此这样的互动是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的。最后, 将课堂中的讨论总结并得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结论。对于此环节的设定是对以往教学方式的一个改变, 因为学生都是有思想的个体, 新课程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不同的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对同一事物具有分毫不差的认识和判断。而是只能在一个

(上接第89页) 兴趣, 就不会积极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去, 反之, 学生就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讨论。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7课第三框《三思而后行》时, 我利用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设计了一连串前后相连的论题, 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下子被吸引, 案例发生到最后, 我让学生根据提示续写故事时, 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彻底爆发, 他们在小组内, 积极发言。这时候就没有所谓能力强能力弱的学生了, 只有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学生。

第三, 论题可以有争议。在确保讨论的主题是有意义的情况下, 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 可以有争议, 也可以有妥协和一致的意见。但无论哪一种情况, 讨论者一定要说明理由。这样做目的是要引起学生自己的思想体验和情感感受。这种论题的设计,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强调不同见解的合理性, 当然, 在学生忽略了某些观点的情况下, 教师应该给予提醒, 从而使讨论更全面、深入, 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 论题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小组讨论环节, 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的, 不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讨论的, 而是应该立足于通过讨论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20课第一框《我国的人口问题》时, 我下发了一份辅助资料, 上面包含8个资料题, 而这些资料涉及到了柱状图、地图、表格、饼图、文字材料等, 设计这个讨论题, 我的目的其实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现状, 而是经过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结果的呈现

这个环节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每每出去听课, 我度的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要求, 而在这个范围内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尝试回答, 第一, 你自己的生存价值是什么?第二, 你在选择并走什么样的路?第三, 你所在乎的人和事是什么?如若无关亲己, 外界的评说又算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自然就在心里形成属于自己的名利观, 由于是自己所认同的, 因此, 学生更容易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人生的选择就是我们选择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个多维度的空间, 漫漫人生路上, 会出现很多种选择。而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 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不同的选择往往导致不同的人生道路, 也正因此出现了“性相近, 习相远”的说法。作为教师我们没有权利越俎代庖, 但有义务给学生指引方向, 教会他们要认真地对待人生出现的每一个岔路口, 慎重的选择并尝试着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在确定健康的人生观的基础上奋力拼搏, 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2]《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2]《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小组讨论学习】相关文章:

党小组讨论学习心得07-17

学习刘琼芳先进事迹小组讨论汇总04-21

小组讨论技巧05-24

小组讨论要求04-25

小组讨论感想05-31

英语小组讨论09-04

小组讨论教学09-12

学生小组讨论06-04

小组交流讨论06-19

小组讨论研究08-17

上一篇:大山深处的守护者下一篇:电视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