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设备

2024-07-27

技改设备(精选九篇)

技改设备 篇1

关键词:机械设备,技术改造,设备改装,技术提升

1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仅带来了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 而且引发了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及产品技术水平的加剧调整与升级。在此背景之下,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生产设备及其技术水平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相对较弱, 因此从整体上来说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尤其是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 不仅存在设备技术水平低、能耗较大的问题, 而且加工效率也相对较低,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制约。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提升产品质量, 利用有限的资金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是保障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2 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含义、意义及原理

2.1 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含义

机械设备技术改造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及实践经验, 通过改变、增减、更换装置或者零部件, 对现有单台或者整套机械设备的结构组成或工艺流程进行改造, 从而让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得到改善, 让设备的功能增加, 达到更高的技术水平。与简单的设备更新相比, 技术改造具有设备升级时间短、资金投入少、针对性强和见效快等优势, 是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2 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意义

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理论和方法涉及到机械设计、材料科学、现代控制技术等多个学科。通过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将新的制造技术、新型材料和控制方式注入到原有的机械设备当中, 可以使企业紧跟技术发展步伐, 保持加工工艺的先进性和产品质量的优异性。技术改造是通过先进的电气、机械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成熟使用经验的应用, 借助改装或者新增电气和机械装置得以实现的。通过技术改造, 借助于最新设计理念的应用, 可以使设备具备更高的可靠性;通过提高设备精度, 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缓磨损, 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使设备更为环保、节能,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改进原有设计方案, 可以提高设备的操作性, 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精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 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更为优良的产品占领市场。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可以促进企业研发新产品, 加快对原有产品进行更新和换代, 因此, 用最少的资金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是技术改造的重要意义所在。

2.3 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原理

技术改造的原理涉及到很多方面, 如材料性能分析与工艺、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以及现代控制技术的应用等, 其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工作仍是机械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机械改造中首先要对结构的运动形式进行分析。由于机械是能量转换的装置, 这就要求对旋转传递、直线传递等方式进行分析, 对诸如连杆机构、中间齿轮机构和齿轮齿条机构的组成方式、综合组成原理等方面进行精准的分析和必要的参数优化计算。同时还要科学地选择和运用先进的优化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理论, 确定机器的运动规律、运动性能以及机械效率等, 并对其约束条件进行分析, 使要求目标下的可行解得到实现, 最终完成技术改造方案的总体设计。这是做好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重要的基础。其次, 在制定技术改造方案过程中, 还需分析现有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 通过失效分析, 厘清设备早期失效的根源, 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并根据失效情况制定其加工工艺。

3 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内容

3.1 可行性研究

在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开始之前, 企业要组织生产、技术、设备、使用、财务以及企管等部门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并对初步的方案进行设计。由于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是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让设备的生产适用性以及技术先进性得到提高, 因此, 必须要对改造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技术上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考虑, 这样才能够制定一个最完善的机械设备技术改造方案。

3.2 制定改造方案

在经过可行性研究以及论证之后, 还要通过相关实验、现场考察以及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获得全面的资料, 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具体的改造实施方案进行制定。在制定过程中, 必须要对改造的全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不能顾此失彼,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的效果达到最好。在制定好方案之后, 必须要按照企业的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的审批, 如有必要需及时进行修改。

3.3 协同配合, 有序推进

在方案制定好并通过审批之后, 以设备管理部门为主, 设备生产部门、使用部门、技改实施部门、技术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动力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等相互协同配合, 各负其责、分工明确, 在保证实际效益的前提之下, 有重点、有计划以及有步骤地进行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实施。设备改造工作通常也会与设备的大修理结合进行, 在这时候更应该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分配, 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充分利用, 让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3.4 对改造结果进行评估

完成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之后, 要组织设备、使用、生产、财务、企管以及技术等部门验收改造之后的设备, 通过试运行, 对设备的产品质量、成本、数量、能源消耗、生产安全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能够取得实际效益的前提之下, 做出批准使用、验收合格的结论, 并交付给使用部门。

4 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方法及分析

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不仅是一项技术应用工作, 更是一项创新活动, 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创新技法。根据技术改造的特征可以将技术改造方法分为两大类别:一是机械设备的改装, 二是机械设备的技术提升。这两种方法具有不相同的特点, 简要分析如下。

4.1 机械设备的改装及分析

机械设备的改装就是通过对原有机械设备的结构改造, 使其在工作能力和工作内容等方面得以扩展或优化, 从而更好地满足产品加工质量或生产效率的要求。在机械设备的改装中, 可供采用的技术手段较多, 较为常见的改装模式是以集成创新为抓手, 通过融合各种相关技术, 实现设备的升级改造。集成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 其间一般并没有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但却具有技术应用成熟可靠、实用易用的特点。例如, 机械式粉碎机在工作中利用动刀体对橡胶块起旋流作用, 从而将高弹态的橡胶块甩向粉碎网面, 借助于筛网面与动刀体和橡胶块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剪切作用, 从而将橡胶块粉碎。但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弹性阻碍或者冲击, 降低了粉碎效果。为了稳定轴的运转, 改造中在轴的一段设计安装了一个飞轮, 控制飞轮的质量使其分布在轮缘上, 转动惯量的大小由工作需要来确定。通过这种改装可以使有害的机械振动减轻, 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实现了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目的。这种变异设计从本质上讲属于集成创新, 较为适合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是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重要方法之一。

4.2 机械设备的技术提升及分析

机械设备的技术提升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原有的落后技术进行改造, 从而提升原有设备的功能和工作效率。技术提升也不一定就是技术的原始创新, 事实上, 成功的案例更多的仍然属于集成创新的范畴。具体而言, 通过电气化、计算机信息化控制等新型技术手段来改变或提升设备的某些功能, 提高工作质量, 已成为当前工业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是机械设备技术改造中必须着重引进的手段。例如, 在机械加工中最为常用的普通车床中, 设备仍然是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技术相对落后, 工作效率较低, 可靠性较差, 诊断和排除故障也相对较难。改造为可编程控制器 (PLC) 控制后, 具有了故障容易诊断、维修方便、可靠性高和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这一技术提升改造尤其适合特殊和大型机床的改造, 其经济价值更高。实践表明, 技术提升型的技改是当今技术融合时代的必然产物和总体发展趋势, 当然, 资金投入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技改周期较长等也是难以回避的障碍,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实行的难度较大。

5 结语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发展空间, 就必须注重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先进的理念和适当的技术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减少消耗,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孙克华.数字控制技术在中小型机械设备改造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 2009 (05) :188.

[2]虞萍, 王刚.清梳联机械设备的改造探究[J].江苏纺织, 2010 (05) :53-55.

[3]林锡萍.施工机械设备更新和改造的分析[J].山西建筑, 2001 (01) :148-149.

设备技改申请报告 篇2

二、隶属地区: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宁波化工区等;

三、 项目行业属性按以下顺序考虑:

1、十大重点行业(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及关键机械基础件、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精密仪器仪表、模具、家用电器、文具);

2、石化、能源、造纸、钢铁、修造船;

3、建材、轻工食品、有色金属、文教卫生、农业;

4、其他

四、项目备案报告(项目概况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式三份):

(一)项目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项目的行业属性、产品名称、生产规模、项目投资总额、项目建设内容;

(三)资源和能源耗用情况;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技改设备 篇3

关键词:技改产量质量成本效益

中图分类号:F4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213-01

我公司2007年引进瑞典拉尔森公司的工艺和设备,此工艺和设备以及自动化程度在世界均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原料品质异国间的差异和设备不匹配等,致使国外设备无法达到满负荷生产状态,为了解决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达不到满负荷生产状态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最后确定了一系列的技改方案。通过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后,使加工量由原来的每小时60吨提高到100吨,产品质量特级品率提高了6%,生产成本每吨降低了210元,技术改造后可为企业年创产值约750万元。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1 国内外设备技改前状态

此设备引进后,经过安装、调试到投产,经过1年的时间,可是,投产后,在 3年多的运行当中,我们不断发现设备存在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洗涤质量满足不了生产要求,因此,造成产品白度低,成品率低。(2)原料输送满足不了生产要求,原料输送量不够,造成下工序不能正常运行,整条生产线不能满负荷运行,造成能源消耗上升,生产成本增加。(3)干燥设备的不完善,造成半成品浪费严重,每年使上百吨产品无形浪费。(4)蒸汽管道设计问题,造成蒸汽输送中严重浪费,而且,锅炉压力不稳,使产品质量也受影响。(5)产品单一,市场销路不畅。由于生产的产品品种少,只靠一种产品打市场很困难,所以,造成产品市场销量不畅。

2 国内外设备技术改造后的状况

设备在3年多的运行中,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生产期时不断总结,找出造成设备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检修期逐步进行完善,使设备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几年来,在国内外专家和我们共同努力下,完成大的设备技改项目8项,小项100余项,通过技改后,使设备能够满负荷运行,产品质量达到了要求,能源降低了,效益增加了。具体改造的项目和实施的步骤如下。

(1)洗涤设备的改造。

原来由于洗涤设备的设计问题,使原料洗不干净,就是说洗涤水与原料分离不开,洗涤水与原料混合在一起,造成洗涤质量达不到生产要求,在实践中发现洗涤设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对周转库喷淋水设备的改造:原来周转库没有喷淋水设备,使原料洗不干净,影响产品质量白度低,为此,我们在周转库中架起管线,用喷淋水把原料充分润湿、浸泡,改造后,使原料上的杂质得到清除,顽固的杂质通过润湿、浸泡不存在了,改造后,使原料满足生产的要求。二是对预处理薯水分离设备进行改造。在原料除石机设备流送槽下开小口和在小输送设备前设置1个小型漏水装置,改造后,使薯水分离、洗涤质量达到了要求。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了产品的白度。

(2)输送设备的改造。

这个输送设备是国外引进的,由于原料品质异国有差别,国外输送设备与我国原料状态不匹配,在2007年投产时,日加工量仅在60吨左右,问题出现在供料设备设计不合理,整条生产线不能满负荷生产,直接造成企业能源消耗高,从而,造成产品质量差、成品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国外的工艺和设备适应国内原料状况,从投产到生产期,经过国内外专家和本公司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最后确定了,改造输送设备的方案,就是由把原来原料单口进料改为3口进料,使原料进入的均有了、稳定了,改造后,加工量由原来的60吨提高到了100吨,远远超过了国外设计的生产能力,此项改造得到了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并在国内同行业中广泛推行和应用。

(3)干燥设备的改造。

原来每个生产期筛下物和落地的产品在上百吨,浪费非常严重,为此,我们采取增加筛孔的密度,让筛下物减少了,另外,把原有干湿检查口改换位置,就是把原来上风往外吹产品的地方改为下风不吹成品的地方,减少了落地的成品,两项每年可节约大量成品,减少了产品浪费。

(4)蒸汽管道的改造。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周转库与预处理和干燥与锅炉两个蒸汽管道由于是地下的,经常造成漏气现象。漏气后无法维修。生产期时,造成蒸汽压力不稳和气压力低,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改造蒸汽管道的方案,就是把地下管道改为地上,改造后,方便了维修,稳定了锅炉压力,控制了产品质量好,生产顺利运行了。

(5)产品单一,开发了大小颗粒产品。

由于产品单一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也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经科技人员反复研究,在瑞典拉尔森加工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和设备的改造,经反复调试,最后生产出大小颗粒产品,投放市场后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此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质量达到欧盟标准。并且,在同行业广泛推广和应用。

3 设备技术改造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情况

从社会效益来讲,通过设备技改,设备运行良好,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我们公司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提高了,从而体现我们公司领导者和技术人员以及员工的素質是非常高的,是有能力办大企业的,我们的工作能力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同行业的称赞。

设备技改后创造的经济效益如下:(1)洗涤设备技术改造后,使产品提高白度4个百分点,特级品提高了约3%,每年为企业增创产值约260万元。(2)输送设备改造后,每年生产期可节约费、水、电等费用约在650万元。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3)干燥设备的改造,减少筛下物和落地产品上百吨,为企业节约资金60万元。(4)蒸汽管道的改造。锅炉压力稳定了,水分操作稳定,产品质量稳定,减少了蒸汽的浪费,提高了特级品率4%,每年为企业节约资金40万元。(5)大小颗粒产品的改造,满足了生产的需求,销路畅通了,每年为企业创利约在350万元。

4 结语

卷烟制丝线工艺设备技改趋势小议 篇4

传统卷烟制丝线的工艺流程是:先将复烤厂加工后的片烟及烟梗分别进行回潮、加料、切丝、烘丝, 然后将烟丝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掺配、加香, 最终形成各卷烟品牌的配方成品烟丝。而在整个制丝过程中, 生产线各工序的工艺加工质量对卷烟质量和原料损耗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 各烟厂根据现有条件和老生产线存在的问题, 结合未来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 对其制丝生产线的主要工艺设备作了一系列改造, 而制丝线的技改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即工艺流程的优化和工艺设备的改造或更新, 二者密不可分, 流程的优化往往伴随着设备的更新或改造。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食品的安全卫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当然卷烟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表现在生产企业中, 生产工艺流程方面就以降焦减害、提高吸烟安全性、提高卷烟产品品质等为首要目的。“中式卷烟”的提出促进了分组加工工艺的兴起, 流程设置灵活, 加工方法多样, 依据原料的化学成分、质量特性和在配方中的作用等特性选择适宜的加工方法, 将品牌配方分成若干横向子模块或纵向子模块, 对子模块按不同的工艺进行加工, 再将子模块组装成品牌方, 进行掺配、加香, 最终形成品牌配方成品烟丝。分组加工工艺的兴起促成了制丝工艺流程的必然变动, 针对不同的原料, 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处理措施分别进行加工, 既稳定并提高高档烟叶在配方中的作用, 又降低并减轻低次烟叶的刺激性和杂气, 改善其吸味品质, 提高低次烟叶的使用价值, 使配方中各等次烟叶完美结合, 协调统一, 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达到了降焦减害得目的[1]。但因分组加工所带来的烟丝供求关系不平衡, 将产生不必要的制丝线待柜停机或卷烟机待料停机, 烟丝质量波动等情况, 这些目前在各生产企业技改中一般可以通过对制丝线贮叶柜、贮丝柜、风力送丝机重新编组, 优化烟叶、烟丝的送料方式等来解决, 如箱式贮丝或建立卷烟牌号分配站, 这样既可使烟丝调度的灵活性大大增加, 保证贮丝时间, 同时也提高了烟丝质量和卷烟质量, 降低了原辅材料消耗[2]。

设备改造方面包括新仪器新设备的开发利用, 已有设备的改进及辅助设备的利用。在新仪器开发利用上, 针对目前卷烟企业在线干燥膨胀叶丝或梗丝的高膨胀干燥设备使用效果差别较大, 且只能单独处理叶丝或梗丝, 因此设备投资大, 运行成本高的现状。目前已开发设计了可以干燥叶丝或梗丝的高膨胀干燥设备[SH9611型燃油 (气) 管道式烘丝机], 可利用高温工艺气体 (过热蒸汽) 在低氧环境中对叶丝或梗丝进行快速膨胀、干燥定型。该设备采用管塔结合式的干燥管道, 降低了设备高度;通过增加气料比和干燥管道长度, 有效降低了烘丝温度, 与SH962型相比, 烘丝温度降低35℃左右, 烘后叶丝整丝率提高约三个百分点, 碎丝率无变化, 烟丝填充值略有降低, 可满足制丝工艺标准要求, 膨胀后叶丝和梗丝感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3]。

其次设备改造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对梗丝生产线设备的改造。科学合理地将梗丝应用于卷烟配方中, 不仅可以提高卷烟的填充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 还有利于提高卷烟的吸味品质。用复切式制梗丝工艺替代直接切梗丝法和压梗丝法工艺能有效提高梗丝参配后在各烟支段及卷烟烟丝柱中的分布均匀性, 卷烟产品内在质量稳定, 烟支吸阻和烟气焦油量降低[4]。针对梗丝经过原有风送系统输送后造碎大、整丝率低的状况及其产生原因, 对梗丝风送系统可进行降低管道风速等系列设备技术改进, 并采取提高梗丝膨胀后含水率控制标准等措施, 可提高风送后梗丝的整丝率, 减少梗丝的造碎。

此外, 强调对辅连设备功能的改造和开发利用, 也是技改的一个重要方向。比如根据片烟来料、设备布局等具体生产状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改变网孔形状, 如针对叶片线的月牙孔、针对梗筛分的腰形孔等, 也可扩大筛网孔径, 或增大振动振幅和频率、使用管道风送或皮带输送将加料前筛分出的6mm以下的碎片直接加到烘丝前, 能保证了筛分畅通, 提高了筛分效率[5]。目前技改中还有一种趋势, 即将掺配柜应用到制丝工艺。此应用可显著提高成品烟丝的多项指标, 对卷包卷制过程质量及烟支的水分、口感特性的均匀和稳定都有一定的作用[6], 是成功利用辅助设备的典范。

综合看来, 近年来我国卷烟行业对制丝线改造的成果显著, 体现了市场对现代制丝线工艺流程改造的同时, 也切实解决了不是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在降低原料和能源消耗的同时, 也提高了卷烟品质。然而, 面临日趋迫切的国外烟草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的竞争, 以及降焦减害的市场导向, 其改造的步伐明显滞后。单就工艺设备方面来看, 缺乏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缺乏代表行业领先技术的大型工艺设备;工艺改造主要体现在对原有设备缺点的逐步克服上, 缺乏原创性的工艺设计。从工艺实现来看, 工艺设备的改造也需与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设备维护等过程相互契合, 取长补短。作为卷烟工艺的一部分, 制丝设备的改造还需与上下游的工艺流程实现互动, 进行系统的改造, 从而实现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技改的目标, 达到了优质、高效、低耗、环保、安全的最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喻继伟.中式卷烟制丝线分组加工工艺[J].安徽科技, 2005, 10:52-53.[1]喻继伟.中式卷烟制丝线分组加工工艺[J].安徽科技, 2005, 10:52-53.

[2]杨煜文, 赵宏洲.制丝线烟丝贮存与风送配置的改造[J].烟草科技, 2002, 174 (1) :27-28.[2]杨煜文, 赵宏洲.制丝线烟丝贮存与风送配置的改造[J].烟草科技, 2002, 174 (1) :27-28.

[3]高玉梅, 李辉, 孙革, 等.新型叶丝、梗丝高膨胀干燥设备的设计应用[J].烟草科技, 2008, 255 (10) :12-15.[3]高玉梅, 李辉, 孙革, 等.新型叶丝、梗丝高膨胀干燥设备的设计应用[J].烟草科技, 2008, 255 (10) :12-15.

[4]黄振军, 彭正强, 易浩, 等.制丝线梗丝风送系统改造[J].烟草科技, 2003, 196 (11) :19-20.[4]黄振军, 彭正强, 易浩, 等.制丝线梗丝风送系统改造[J].烟草科技, 2003, 196 (11) :19-20.

[5]肖春菊, 刘利锋.片烟制丝线筛网结构的改进[J].烟草科技, 2001, 153 (2) :11-12.[5]肖春菊, 刘利锋.片烟制丝线筛网结构的改进[J].烟草科技, 2001, 153 (2) :11-12.

技改设备 篇5

第一条.华东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华东网调”)为规范和统一各省市调、超高压公司和供电公司(局)、各直调电厂、直属电厂及代管电厂编制、上报华东网调调度管辖设备的大修、技改后的小型启动调试方案,确保华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华东网调调度管辖设备因大修、技改等原因在设备复役时需要进行小型启动调试工作的方案编制和上报。华东网调调度管辖范围参照年度“华东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调度管辖及许可范围明细表”执行。大修、技改设备的小型启动指厂、站内单一设备或多个设备附属于同一主设备因大修、技改工作需要启动复役,启动方式较为简单,对电网运行方式影响较小,并且在启动前一般不召开启动协调会议。新设备和全厂、站综合改造等大型启动方案编制流程和管理参见华东网调运方专业相关规定。

第三条.华东电网各省市调、超高压公司和供电公司(局)、各直调电厂、直属电厂及代管电厂将计划检修设备复役时所需要启动和调试设备的启动调试方案(由负责试验的单位负责人签字)在该设备计划启动复役日(以下简称D日)前6个工作日(简称D-6日)上报华东网调计划处。若该设备停役至计划启动调试日的时间小于6个工作日,则启动调试方案应随该设备停役申请单同时上报。启动调试方案应以PDF文件形式或传真形式上报。

第四条.启动调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启动编制目的或说明――设备大修、技改的主要内容,启动中主要试验项目;

启动调试需要的运行方式――为满足启动各试验项目顺利进行而需要华东网调安排的系统运行方式;

启动条件――启动开始前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工作汇报、启动前一、二次设备状态等;

启动调试具体步骤和内容――启动调试中的具体的一、二次操作和试验步骤;

启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启动调试方案编写和批准人签名。

第五条.华东网调计划处原则上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启动调试方案编制调度实施方案。若电网运行方式无法满足启动调试方案的方式要求,华东网调计划处根据电网实际情况与启动调试方案上报单位协商调整运行方式,并根据调整后的方式编制调度实施方案。

第六条.仅涉及500千伏主变低压侧低抗和电容器的调度实施方案由华东网调调度处编写。

第七条.华东网调批准后的调度实施方案在D-1日12:00前由编写处室下发启动调试方案上报单位,由其根据已批准的调度实施方案和启动申请单安排启动准备工作。

第八条.本规定自2010年8月1日起正式执行。

技改设备 篇6

红丹又名铅丹、铅红, 其分子式是Pb304, 呈鲜桔红色重质粉末状, 比重是9.1。在500℃可分解成一氧化铅和氧, 不溶于水, 溶于热碱溶液, 溶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气。红丹有氧化作用, 溶于硫酸发生氧气。可用作防锈剂, 用它配成的漆, 附着力很强, 在大气中有相当的稳定性, 所以钢铁的桥梁、船只、机器管线都涂红丹底漆。红丹产品也可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 陶器、搪瓷和电子产品等。

1 气力输送系统

1.1 气力输送系统简介

气力输送又称气流输送, 是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 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气力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可作水平的、垂直的或倾斜方向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还可同时进行物料的加热、冷却、干燥和气流分级等物理操作或某些化学操作。气力输送的主要特点是输送量大, 输送距离长, 输送速度较高, 能够实现在一处装料, 然后在多处卸料。

1.2 气力输送的种类

气力输送按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压送式与吸送式两种类型。

压送式气力输送是采用罗茨风机或空气压缩机作为气源设备, 并将气源设备布置在系统的前端。这种方式适合于从一处向几处的分散输送, 以及长距离、大容量的输送。

吸送式气力输送是采用风机或真空泵作为气源设备, 气源设备安装在系统的末端, 当风机或真空泵运转后, 在整个系统内形成负压, 将空气与物料一起吸入管道内, 并被输送到旋风分离器, 物料与空气在旋风分离器中进行分离。吸送式气力输送又称为真空吸送, 适合于由几处向一处的物料输送。

本文着重介绍吸送式气力输送系统的应用。吸送式气力输送的示意图见图一。

吸送式气力输送系统所需的设备配置一般包括送料器、输送管道、旋风分离器、料仓、除尘过滤器和风机 (或真空泵) 等。

1.3 吸送式气力输送的特点

(1) 适用于由几处向一处集中输送。供料点可以是一个或几个, 料管可以装一根或几根支管。不但可以将几处送料点的物料依次输送到卸料点, 而且也可以同时将几处供料点的物料输送至卸料点。

(2) 在负压作用下, 物料很容易被吸入, 因此供料结构简单。料斗可以敞开, 能连续地供料和输送。

(3) 物料在负压下输送, 水分易于蒸发, 因此对水分较高的物料, 比压送式易于输送;对加热状态下供给的物料, 经输送可起到冷却作用。

(4) 设备部件密封性能要求较高, 旋风分离器、除尘器、锁风器等部件的构造比较复杂。

(5) 风机设在系统末端, 要求空气净化程度高。

(6) 系统密闭, 粉料不扬尘, 环境整洁, 车间卫生好。

(7) 能耗低, 噪音小, 可实现较远距离输送。

(8) 输送效率较高, 输送管道布置灵活, 设备占地面积小。

(9) 输送压力低, 输送操作简单, 机械转动部件少, 维护工作少, 维修工作简单。

2 红丹产品生产的设备原状

2.1 红丹产品生产的原设备流程

红丹产品技改前的设备流程见图二。

红丹产品设备技改之前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将铅锭熔化成液体状后注入高温制粉炉内, 液态金属铅在高温制粉炉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粉体状的Pb O, 粉体状的Pb O通过抽粉管道进入到低位的半成品料仓内。需要将低位料仓的半成品Pb O送至高位料仓时, 依次开启风机、粉碎机、低位半成品料仓底部的螺旋输送机和放料阀, 低位半成品料仓内的Pb O经粉碎机粉碎后送到高位半成品料仓内。上料煅烧时, 依次开启煅烧炉顶部的进料闸板阀、螺旋输送机、高位半成品料仓底部的螺旋输送机及料仓底部的放料阀, 将半成品Pb O送入高温煅烧炉内, 在高温下与氧气进行深度氧气反应生成Pb3O4。炉内物料的Pb3O4含量达到产品质量标准后出炉时, 需要依次开启成品中转料仓顶部的水冷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出炉水冷螺旋输送机和炉底放料阀, 将成品提升到成品中转料仓。成品料仓内的物料还需要经过粉碎机粉碎后, 在成品料仓顶部的旋风分离器内, 成品Pb3O4与空气进行分离, 空气经过除尘器的净化后进入到大气中, 成品Pb3O4从旋风分离器底部进入成品料仓内, , 然后通过成品料仓底部的卸料阀进行产品包装入库。

2.2 存在的缺陷

在红丹产品原来的生产设备流程中, 使用大量的螺旋输送机以及斗式提升机等, 存在泄漏点多、设备容易磨损而且维修率高的动设备, 设备投资大, 设备安装占地面积大, 能耗高等弊端。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生产过程中泄漏点多, 以及这些设备的维修过程, 都会导致车间内红丹粉洒漏, 工作环境差, 并且容易对操作工人造成职业危害, 飘浮到空气中容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容易磨损, 磨损出来的铁粉容易对红丹产品造成质量污染。生产能耗高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最要命的是由于工作环境差, 污染严重, 不能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验收和环保验收, 生产车间面临被政府关停的境况。

3 气力输送系统在红丹产品生产设备技改中应用

3.1 红丹产品技改设备流程

气力输送系统应用在红丹产品设备技改中的设备流程, 见图三。

采用气力输送的红丹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将铅锭熔化成液体状后注入高温制粉炉内, 液态金属铅在高温制粉炉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粉体状的Pb O, 粉体状的Pb O通过吸送式气力输送管道进入到半成品料仓内。上料煅烧时, 依次开启上料气力输送气源、粉碎机、半成品料仓底部的送料器, 半成品料仓内的Pb O被粉碎机粉碎后送到煅烧炉上边的计量罐内, 经过计量后的粉体状Pb O进入高温煅烧炉内, 在高温下与氧气进行深度氧气反应生成Pb3O4。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 经过检测, 其Pb3O4含量达到产品质量标准后, 依次开启出料用的气力输送气源和煅烧炉底部的卸料阀, 炉内的高温Pb3O4产品进入气力输送管道, 经过粉碎机打散粉碎后进入旋风分离器, 在旋风分离器内, 成品Pb3O4与空气进行分离, 空气经过除尘器净化后进入到大气中, 成品Pb3O4从旋风分离器底部进入成品料仓内, 通过成品料仓底部的卸料阀进行产品包装入库。

3.2 气力输送系统在红丹产品设备技改中成效

利用气力输送对红丹产品的设备进行技改后, 红丹产品的生产全面采用气力输送系统来输送物料, 大幅减少使用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等容易泄漏的设备, 这些含铅粉料的输送过程全程在密闭的气力输送管道内进行, 使工作场所的操作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操作工人每年进行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得到明显好转便是最好的证明。由于采用气力输送管道代替原来的螺旋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等, 设备安装的占地面积大大减少, 设备投资费用大幅减少, 设备的维修率也得到大幅降低, 设备的运行成本也得到降低, 产品质量也比技改前更加稳定并且有所提升。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大幅度减轻, 利用气力输送对红丹产品的设备技改工作获得一致的好评, 使红丹产品的生产车间顺利通过了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验收和环保验收, 同时也通过了环保部门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整个生产车间的面貌焕然一新。

4 结语

气力输送特别适合应用在这些含铅粉体颜料产品的生产。在红丹产品的生产应用已经运行二年, 能够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明显改善操作环境, 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维修率, 使企业能够真正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资的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钛棒丝材技改项目设备管理风险控制 篇7

宝钛集团线材厂的钛棒丝材技改项目中采用了大量的新工艺、新设备, 虽然提升了钛及钛合金传统加工产业的生产加工技术, 但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风险因素。如何做好技改项目中设备风险控制工作, 对风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 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 为技改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等, 已成为技改项目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作为国内钛行业主力军的线材厂承担着研发、生产钛棒、丝材的重要任务, 因生产方式落后, 如关键设备中的热轧机、拉丝机等, 甚至还是20世纪50年代制造的, 不但技术落后、效率低、精度差、能耗高、安全性低、故障率高, 而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与国外先进的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水平、产品精度等相比差距较大, 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为此, 宝钛集团于2006年立项, 对钛棒丝生产线进行易地技术改造, 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技改前期设备管理风险控制

钛棒丝生产线技术改造的主要投资项目预算, 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 设备投资约占钛棒丝材技改项目总投资的60%, 主要是在设备采购及技术改进上投资较大, 因此如何做好控制好设备投资风险工作, 已成为技改项目成功的前提, 也是进行风险控制的关键。

1. 工艺路线与设备选型风险控制

钛棒丝材技改项目设备选型与采购, 不仅要充分利用宝钛集团几十年生产钛棒丝材的成熟经验, 更要汲取国内外近年来的先进技术与装备。目的是以较小资金满足技改要求。但由于钛行业的特殊性, 一些掌握钛棒丝材生产先进技术的国外生产厂家都实行了严格的技术保密与封锁, 很少有钛材加工新设备的具体介绍。例如, 俄罗斯曾从德国引进1台先进加工设备, 进口之后就拒绝德国人参与调试及维护, 该设备的用途、使用效果甚至安装地点都要保密。因为国外的技术保密与封锁, 再加上国内同行业先进的生产与工艺经验不足等, 都加大了钛棒丝技改项目的难度和风险, 迫使企业必须自力更生, 在项目实施前期要做好工艺路线与设备选型方面的调研、分析、抉择和风险控制等诸多工作。

2. 性价比风险控制

性价比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要选用最适合技改项目的设备。例如, 热连轧高刚度轧机, 业界一致认为美国某公司生产的轧机, 其技术上最为先进、性能最好和轧制速度最高。但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 国内某企业生产的轧机在精度保证、技术先进和可靠性方面, 完全可与其相媲美, 只是轧制速度稍低一些, 但价格却便宜一半, 而钛材轧制并不需要轧制速度太高。最后通过对使用要求的充分理解和消化, 以及实地考察和分析后认为, 选择国产轧机要比进口轧机的性价比高。又如, 在评价磨光-抛光机项目时, 虽然国产设备的价格要比德国的设备低好几倍, 但因技术不成熟, 加工精度也满足不了项目要求, 最终选择德国产的设备, 不但性价比高, 引进风险也最小。

3. 设备采购风险控制

设备招标采购风险控制, 主要包括招标、合同谈判、保质索赔等环节, 主要风险在于所购设备与选型是否一致, 合同内容是否规范、严密, 验收、保质服务能否落实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依靠与供方签订严密的合同条款, 并通过规范的招投标方式来控制风险, 不仅是为了公平竞争,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因为在激烈的招投标过程中, 投标各方都以各自的视角与经验来审视自己与对手在设备风险方面的问题, 通过进行多次商讨后, 他们会客观公正的将潜在风险提前与甲方代表进行沟通, 并提前制定好控制措施或修改工艺方案, 以降低采购风险。而这恰恰是常被人们忽略的风险漏洞所在。

三、技改后期设备管理风险控制

1. 设备安装调试风险控制

安装与调试工作直接关系设备能否正常投运和发挥应有性能。以前的做法是, 企业自己组织力量实施或全部交给安装公司来做。随着国内装备制造大型集团的出现, 一大批设备制造企业都采用“交钥匙”的方式来承包项目。由于制造、运输、安装、调试、运行均由一家企业承担, 不仅可消除中间环节, 避免传统安装、调试中多家单位不好沟通和协调的难题, 也因技术及服务专业化程度高, 大大提高了安装、调试质量, 还可节省大量资金。

例如, 热轧车间60 m棒材冷床项目, 由于冷床是非标设备, 其价值700余万元, 重500多吨, 几乎全是零散件在现场安装, 安装工作非常复杂, 不仅组织与技术难度大, 而且隐藏着大量风险, 历来都是甲乙方的难点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和规范招标等, 最终选定了国内最大的冷床专业生产厂家作为合同方, 由其制造、运输、安装和调试。他们仅用一个月便完成了安装及调试任务, 而且整体验收过程顺畅, 工期比预计提前一个月完成, 安装费用也远低于第三方安装公司的报价。

2. 设备使用风险控制

由于技改项目中采购的设备大都是技术先进的设备, 有些进口设备以前从未接触过, 为确保设备安全和充分发挥作用, 降低设备投运风险, 不仅要在操作人员的选配、培训和考核上下功夫, 在观念上也需要进行改变。例如, 在签订合同时, 要重视软硬件的投入, 应将重点放在技术引进和人员技能的培训工作上。如除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免费指导安装、调试和基础培训服务外, 还对操作人员的额外技术培训与外方服务费用进行了追加, 基本费用是一个人一个工作日1000欧元 (不含机票) 。虽然费用昂贵, 但对于能学到他们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用技术来说, 还是非常值得的。

3. 设备改进风险控制

钛棒丝材技改项目由于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 不确定因素较多, 有些技术与设备在国内还没有使用过, 甚至国外厂商也没有这方面成熟的经验, 因此, 它是一个风险较高的技改项目。为此, 在前期进行风险控制分析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例如, 一台进口设备, 其加工后尺寸精度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 国外技术人员又不能提供解决方法。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 我方可以要求其赔偿或退货。但因找不到更好的设备替代, 退货只会加大项目的整体风险。由于在签订合同时, 我方通过分析已估计到可能会出现此问题, 并且提前制定了防范措施, 即在不超过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让步接收。目前该设备生产出的产品, 完全满足相关标准及产品精度要求。

另外,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还要充分利用甲方的优势地位做好设备的技术改进工作。例如, 通过与设备生产单位代表进行了充分沟通后, 他们同意指派技术人员协助甲方共同完成了相关的技术攻关、设备改进等工作, 不仅比甲方预计的结果更好, 也把有问题设备的风险控制到了最低。

4. 取得效果

钛棒丝材技改项目已完成20项热轧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使用方评定结果,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由于全面实行了风险控制, 钛棒丝材技改项目的整体实施情况令人满意。20项设备的质量优良率达到95%, 其中优秀率达到70%;交货情况的优秀率达到95%。唯技术资料交付情况不令人满意, 优良率仅为70%, 有30%供货方没有按合同规定及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究其原因是, 因为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供方强化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不愿主动提供资料, 而甲方又忽视了对技术资料的搜集, 造成后期追索时的困难。

四、结语

在技改项目整体实施过程中, 设备风险的评估与预防是直接影响项目整体完成后, 能否满足产品质量与产能要求的关键因素, 加强项目前期及后期的风险预测,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使用和维护成本, 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加快整体项目实施与产能固化进度等, 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在技改项目设备管理中, 为最大程度地规避设备的各种风险, 应根据技改项目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制定规避对策, 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2) 在前期设备风险控制中, 首先要做好工艺路线确定与设备选型工作, 这是整个技改风险控制的基础。其次是合理评价设备性价比, 为设备选型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这是选型的关键。第三, 制定规范的设备招投标程序与过程, 这是设备采购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

(3) 技改后期设备管理风险控制, 首先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应从减少中间环节, 选择最专业的安装队伍等来规避风险。其次是高度重视设备使用风险控制, 要舍得投资去购买技术。第三, 在供货质量出现问题时, 要充分利用甲方优势, 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与设备制造单位达成一致, 共同完成技术攻关、设备改进等工作, 把设备的风险降到最低。

(4) 要坚持将风险控制作为技改项目中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 通过强化设备风险控制, 保证整个技改项目都能够按照预定计划高效而安全地进行。

摘要:以宝钛集团钛棒丝材技改项目设备风险控制为例, 从工艺路线选择、设备性价比评判、设备采购、安装调试、技术改进等方面, 论述实施设备风险管理对项目的影响, 实现以最小的设备投资获取最大的技改效益, 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的发生。

技改设备 篇8

2010年6月份, 110 k V XX变电站的#1站变发出“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动作”信号, 继而保护装置动作#1站变51B开关跳闸, 站用电自投保护装置动作, #2站变备自投装置动作将热备用的#2站用变投上 (合上52B开关) , #2站变保护装置动作跳开52B开关, 导致全站站用电失电的事故。

1.1 事故经过

110 k V XX站站变失电前, 有外来施工班组进站工作, 正在检查警卫室内的#1空调机故障, 当检查到#1空调机的风机启动回路时, 误触动接触器C1起动回路, 对外壳短路, 造成直接接地故障;本站的#1站变发出“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动作、故障电流0.21A”信号, 继而保护装置动作#1站变51B开关跳闸, 站用电自投保护动作, 将热备用的#2站变保护动作自投上52B开关, #2站变也同样发出“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动作、故障电流0.21 A”信号, 也同样保护装置动作跳开52B开关, 导致全站站用电失电的事故发生。

1.2 主要原因分析

(1) 由于检修#1空调机故障时, 工作班组因疏忽没有做好防护措施, 没有将螺丝刀的金属部位用绝缘胶布包裹好, 以及将解开的电线头用绝缘胶布包裹好, 导致带电的电线与已接地的金属外壳直接相碰对地短路, 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按照正常原理的设计来说, 保护装置有它的选择性, #1空调机发生接地故障, 应该是先跳开警卫室的#1空调机电源 (带漏电6 A) 空气开关, 如果跳不开, 就选择跳开警卫室总电源 (带漏电32 A) 空气开关, 如果上述空气开关跳不开, 就选择跳开控制室交流馈线屏的馈线 (警卫室电源、带漏电45 A) 空气开关, 可是, 为什么它的跳闸会选择用保护装置来切断故障?这就涉及到一个设计接线不严谨的问题, 故障前的站变中性点CT接法如图1所示。

图1中的中性点CT接在了N点入地的位置, 这样的接法导致了保护只反映中性点不平衡电流, 不能够反映接地故障, 中性点不平衡电流的二次保护整定值在0.2 A, 而安装在#1站变和#2站变的中性点CT的额定电流比是300/1 A, 那样, 折算出一次故障电流定值确在60 A。当时的#1站变和#2站变的保护装置动作都是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 刚刚好整定值为60 A, 而动作时的二次侧故障电流是0.21 A, 折算出一次故障电流确在63 A, 根据Ud>Uz来判断, 保护装置正确动作。判断:这是一起保护在一次设备上的安装地点不合理, 而导致了#1站变和#2站变开关a保护相继正确动作跳开故障设备, 将故障点隔开, 造成全站丢掉站用负荷的事故。这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解决方法

(1) 根据上述的第2个主要分析, 应该是将#1站变和#2站变轮换停电, 将2台站变的中性点CT换个合理的位置, 事故后技改完成后的站变中性点CT接法如图2所示。

图2中的中性点CT接在了N点与接地点的连线一并, 穿过中性点CT, 再分别接N点和接地的位置。这样既能够反映中性点不平衡电流, 也能够反映接地故障电流。

(2) 应该检查所有二次交、直流回路的空气开关 (或熔断器) , 它的上、下级的配置是否合理。根据《低压保护电器的选择与整定》规定, 1) 配电线路在正常使用中和用电设备正常起动时, 保护电器不会动作;2) 保护电器必须按规范规定的时间内切断故障电路, 这是实施规范的最基本目标, 也是保护电器的根本任务;3) 配电系统各级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能彼此协调配合, 要求有选择性动作, 即发生故障时, 应使靠近故障点的保护电器切断, 而其上一级和上几级 (靠电源侧方向为上) 保护电器不动作, 使断电范围限制到最小。例如:按照规定上级的容量应该比下一级的容量大, 到了用电设备的上一级应该跟用电设备匹配, 等等。根据《低压安全操作规范》的规定:所有的用电设备都应满足“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还应将空气开关 (或熔断器) 至少分为一、二级, 多的分有六到七级, 并且它们的容量需要每一级合理递减, 空气开关 (或熔断器) 的安装的位置及其名称、编号列表和归档, 相当于台帐, 方便以后查询。

(3) 工作班组的责任与这次事故是分不开的, 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安全措施不当, 导致带电的电线对地直接短路而酿成事故。根据《低压安全操作规范》的规定:将检修设备停电, 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断开。因此, 检修空调机应该有两种做法:一是不带电的做法:将空调机的各方面电源都断开, 用高内阻万用表测量和确认没有电压后, 才进行检修工作;二是带电的做法:工作监护人监护到位, 监护人应在工作前, 应有工作票, 根据工作票一次性做好相关安全措施, 工作负责人应在开工前向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 提醒工作人员带电位置, 将解开的带电的电线用绝缘胶布包裹好, 预防有来电侧的危险位置;根据《电气操作导则》的规定, 工作人员应互相关心施工安全;在工作中, 监护人应该时刻提醒工作人员哪个位置能碰、哪个位置不能碰, 一旦发现有习惯性违章行为应立刻制止。

3 结语

(1) 设备图纸在施工前, 应该经有资质的技术人员作严格审核, 经有资质的并经年审的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核对;在施工过程中, 发现不合理的接线方式, 应尽早提出并在投运前解决, 不要放在投运后再去技改, 将事故隐患留给用方单位;投产交付使用的图纸, 应经使用方的继保人员、施工方的专业负责人、运行方的工作值班负责人等核对现场和图纸的对应, 以上三方在核对后的原件上各自签名确认, 在“竣工图”上盖章, 并有设计、审核、施工的人员签名确认;以上各方应各自把关, 务求严谨。

(2) 用方单位应该在工程完毕前提前介入, 直到投运后的维护。在提前介入的过程中, 一旦发现问题应直接向施工方提出, 督促其改正, 不要等到交付使用的时候, 或者是已成定局的时候, 才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去做补救措施;应该防患于未然。

(3) 用方单位和施工单位发现问题后, 要立刻用积极的态度、相互配合去解决问题, 不要以各种借口为由来你推我挡“耍太极”,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4) 运行部门应该按照合理的配置, 做好二次交、直流回路的空气开关 (或熔断器) 的配置管理, 建立台帐入档, 将其列入本站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方便以后查询以及日后的管理。

(5) 根据南网《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规定, 进站施工的工作班人员, 在进站工作前应履行工作票制度, 办理工作票, 在许可工作后, 才能开始工作, 如果发生事故, 应积极配合、将事故的原因尽快查出, 并协助把事故尽快处理, 而不是发生事故就立刻撤场, 事后调查询问不合作, “一问三不知”, 这样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

摘要:详细阐明了一起在电力系统中少见的, 由于站内用电器故障导致站变保护动作, 引发全站失电的事故的过程, 并由此引申至保护整定值和空气开关 (熔断器) 的配合不合理也可导致全站失电事故的原因。并以江门供电局某110kV变电站为实例, 根据其发生以及技改的处理, 为日后处理此类型的事故提供了重要和有力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站变,失电,技改,反思

参考文献

[1]低压保护电器的选择与整定.中国建筑电气资讯网

[2]GB14048.2—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

[3]低压安全操作规范.百度文库

[4]Q/CSG10006—2004 电气操作导则

技改设备 篇9

八钢公司二炼钢2#脱硫项目工程由宝钢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调试的, 开始于2010年7月于2010年12月27日热试车成功。使得工程完工后遗留问题点很多, 脱硫原料伸缩下料管就是特例[1], 脱硫自热试车后问题凸现出来了, 发现其伸缩下料管无法正常伸缩, 脱硫原料不能按时按量的加入, 使其脱硫工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即将造成生产事故。经过积极思考, 实践证明选用液压伸缩缸来代替电动机械螺旋伸缩缸,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 供料系统改进前工艺流程及系统设备概述

2#号脱硫站系统为搅拌式脱硫, 是将耐材浇注形成的十字型搅拌浆 (耐火材料) , 经烘烤后插入定量的铁水罐中旋转, 使铁水产生漩涡, 然后向铁水漩涡区投入定量的脱硫剂, 使脱硫剂和铁水中的硫在不断搅拌的漩涡中发生脱硫反应[3]。

脱硫原料由A, B两工位旁侧各一根伸缩下料管供给。该伸缩下料管的工作机构是有一部电动机械螺旋伸缩缸 (图 (1) ) 来控制, 脱硫自热试车后经过一周的连续热试, 问题凸现出来了, 发现其伸缩下料

管无法正常伸缩, 脱硫原料不能按时按量的加入, 使其脱硫工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即将造成生产事故。经多次维护修理后仍然无法正常使用;经过我们的几次抢修检查, 电动伸缩缸机械上任有问题, 且两个工位都是同样的毛病, 以至于瘫痪无法正常投入工艺生产。

3 面对 (脱硫原料不能按时按量加入) 问题的改进措施

目前从厂家发货备件时间有限, 而且厂家反映该型号电动机构存在质量问题, 属于淘汰产品, 即使更换了其备件, 伸缩下料管任然存在着无法正常伸缩的情况, 脱硫原料不能按时按量的加入, 还是不能保证其持续正常工作[[]]。面对这样的“治表不治本”的状况, 为了保证该系统能尽快的投入使用, 经过大家多次讨论, 最后大胆的提出改造意见。即使用液压伸缩缸来代替这种电液推杆, 相比原来电动伸缩缸结构复杂, 造价高, 易损坏, 不便修理来说, 液压缸结构简单, 工作平稳, 便于维修且型号很多, 相应的选择性也广。加上目前需配套的动力部分小型液压站有闲置的设备, 只需找到相同行程的单作用液压缸[[]], 加工一个油缸底座焊接上和一个活塞杆与下料管的连接头, 就可以投入使用。

具体实施如下简图 (2) 。

4 结论

小型液压站、液压伸缩缸及加工件等备件准备到现场, 精确安装到位, 开机调试伸缩下料管正常伸缩, 及时将脱硫原料加入铁水包, 为稳定生产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经过近一周的多次反复使用, 设备性能良好, 伸缩反应准确, 完全达到了生产工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孟召来;张勇;杨西银;王玉春;;铁水单喷镁脱硫工艺的研究与应用[A];2006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6年

[2]刘燕;新型机械搅拌喷气精炼装置的气泡微细化及分散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卢春生;;首钢第二炼钢厂铁水预处理工艺优化与捞渣机改造生产实践[A];2008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上一篇:婴幼儿的情绪密码下一篇:消防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