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服务

2024-09-05

信息管理与服务(精选十篇)

信息管理与服务 篇1

一、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特点

1. 信息载体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 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形式和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印刷型的纸质文献信息载体已不再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载体的唯一形式, 缩微型、机读型、视听型、多媒体等新型文献信息载体大量出现, 并且以信息存储量大、保存时间长、传输速度快、便于检索与共享为其特征。图书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将书、刊、报、磁带、缩微胶片等文献的原始数据制作成计算机网络可使用的数据, 且通过建立和购买数据库、链接镜像站点等方式, 使图书馆从单一地收藏纸质文献向收藏电子文献、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发展。图书馆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拥有海量的动态网络信息, 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量大大增加, 形成了信息载体多样化的格局。

2. 信息传递网络化。

网络信息时代, 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传递方式, 也改变了用户必须亲自到图书馆才能享用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传统方式。信息传递网络化的服务功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的, 是跨时空的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 每个图书馆不再是孤立的, 它已经超越了原有图书馆的界限,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 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网上资源有效地链接起来, 在网络所及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浏览、查询、检索、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载体的多样化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单一的文献信息提供方式, 实现了文献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各项技术的发展。

3. 信息资源利用大众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文献信息需求量的增加,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除了要保护一些特殊资源外, 应完全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使社会大众可以不受地域、身份等限制, 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终端随时随地查阅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并能快速获得所需的第一手资料, 实现文献信息利用的大众化。

4. 信息资源共享化。

信息载体多样化与信息传递网络化是信息资源共享化的坚实基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界始终追求的目标, 但由于传统观念、客观条件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传统图书馆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而在今天的网络信息时代, 各图书馆可借助互联网相互交换数字化的馆藏文献信息, 包括机读目录、电子出版物等, 用户也可以自由交换数字化资源。网络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可同时提供多个用户就同一信息进行查询和服务, 以满足用户对文献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体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化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国界的资源无限与服务无限的特征,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化。

5. 信息服务多元化。

网络信息时代,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来源、获取信息的途径、信息检索手段、信息服务方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结构等, 都在悄悄地发生根本性变化,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受到了挑战。因此, 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意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公共检索系统, 加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更好更快地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1) 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网络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要主动了解用户信息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收集、筛选、加工, 整合成用户所需的信息, 并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文献信息, 加强信息服务的主动性。 (2) 要增强专题服务的能力。图书馆应通过“学科馆员”对网上各专业学科数据库和电子期刊等资源进行收集、整理, 编译成具有地域特色、学科特色、人文特色、语言特色的网络信息资源, 供专业用户选择, 增强专题服务的能力。 (3) 对用户进行网络信息导航。网络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要为用户进行网络导航, 即帮助用户把网上大量随机的、分散的、无序的网络信息转变为有规律的、集中的、有序的信息, 为用户节省搜索网络信息的时间, 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4)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在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整理等方面进行一种特定的信息服务。

二、网络信息时代提高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举措

1. 对网络信息进行优化整理, 提高网络信息的情报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读者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方便地搜索和获取文献信息。但面对网上浩如烟海、内容繁杂、种类多样的信息源, 人们如何能搜索到具有一定情报价值的信息, 是目前网络用户面临的难题, 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书馆要利用馆员对信息检索和分类的专业特长, 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确定信息收集的范围与重点, 将网上的信息资源有效地进行组织、筛选、优化、整合, 存储到图书馆的服务器上, 供馆内和网上用户利用, 以帮助网络用户和读者快速方便地找到所需信息资源。

2. 优化网络信息检索方式, 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 必须首先优化信息检索方式、方法, 即对信息资源的内容属性, 分类判断要准确, 分析要合理, 综合要科学。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要适应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资源实效性强的特点, 所以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处理上, 要动态地围绕用户特定需要来进行, 及时地对网络信息进行动态浏览和查询, 以最快的速度为用户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源, 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3. 开展网络信息检索培训, 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图书馆应利用多种途径, 开展网络信息检索培训, 讲授各种网络信息检索的技术、技巧, 推荐优秀的网络搜索引擎, 定期召开网络信息资源研讨会、网上用户经验交流会等, 宣传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优势。并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置帮助信息栏目, 如网上综述、调查报告、理论动态、最新科研成果等信息, 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增设服务方式, 如电子邮件、电子论坛、公告、会话等, 并提供现场指导。对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向图书馆提出的咨询服务, 图书馆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多媒体工具及时答复, 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4. 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是网络信息时代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基础与前提。 (1) 图书馆应首先建立自己的网站, 筹建自己的集成化搜索引擎, 提高搜索效率, 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开发、加工和利用, 把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转化为馆藏资源的一部分, 形成虚拟信息资源库, 这是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 (2) 将本馆的文献信息有步骤地进行数字化处理, 形成有特色的各种数据库。 (3) 大量收集各类电子出版物, 充分利用各种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 组成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库。 (4) 加强馆际合作, 开发建设馆藏。一个数据库或软件可以同时被多个网站、用户、数字图书馆同时利用, 因此各图书馆应联合起来, 充分利用网络特点及优势, 共同购买数据库或软件, 共同建设馆藏, 从而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5. 提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 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服务。

网络信息时代, 没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员, 就没有现代化、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因此, 图书馆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业务精湛的“复合型人才”。 (1) 要不断提高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文献学等专业知识水平, 加强情报信息素养。 (2) 努力学习其他科学知识, 增强专题服务能力。 (3) 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提高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识别、整理、开发利用的能力, 并为用户进行网络导航。 (4) 要不断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以帮助读者克服语言障碍, 做好外文文献资料的编辑服务工作, 并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世界科学发展新动态, 收集国外相关情报资料, 主动为用户提供先进国家的最新情报信息。

总之, 图书馆作为信息传递的中心, 要紧跟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 不断改善服务环境, 适应现代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特点, 加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管理, 提高文献信息服务水平, 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红琴.数字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现代情报, 2006 (10) .

信息管理与服务个人简历表格 篇2

信息管理与服务个人简 历表格,本文来源于大学生个人 简历网www.yjSJl.org/,以下为求职者推荐、信息管理与服务个人简历、信息管理与服务求职简历表格、仅参考!

基本信息 信息管理与服务个人简 历表格 个人相片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和方正飞腾等报刊编辑软件。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

联系电话:136xxxxxxxxx

家庭电话:

手 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信息管理简历自我评价

[范例一]

本人性格开朗大方,待人热情真诚,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为人诚信开朗,勤奋务实,工作积极、脚踏实地;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既能够独立承担项目任务,又能够融入团队进行有效的协作;拥有项目的规划、管理经验;有丰富的嵌入式软件工作经验,精通基于dsp环境的视频、图像相关算法优化。

[范例二]

有5年软件项目开发经验,勤奋踏实,工作认真负责,自学能力强;性格开朗,容易与人相处,注重团队协作精神,且能承受较大压力。

[范例三]

四年it工作经验,其中两年任职世界500强公司it部门业务分析岗位,另两年融资租赁行业大型oracle erp项目实施经验。希望谋求一份业务分析、流程管理,或系统实施相关的工作。

[范例四]

拥有五年以上的项目设计和管理经验,两年以上大型门户网站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经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精通高访问量的b/s架构的系统开发,设计和管理。

[范例五]

具有扎实的it高端产品unix技术知识,拥有6年企业级架构实施及服务经验。

性格外向,有责任感,积极进取,思维敏捷。

拥有较强协调与统筹能力和团队精神,并拥有较完善的专业知识!

[范例六]

乐观、对事积极的心态是我的天性,良好的适应能力,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责任心是我引以为傲的个人品质。突出的沟通能力、极强的团队意识、从全局出发大局观好,善于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为我所用这些都是我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锻炼出来的个人能力。纪律性强,工作积极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范例七]

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且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积累了丰富实际操作经验及遇到突发状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和内部人员交流以及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探索,能够从公司及行业的宏观角度考虑本部门的工作;不厌倦于繁琐和重复,并力争在此领域长足和深入探索。

[范例八]

信息管理与服务 篇3

关键词:城建档案管理问题

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务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有序组织,优化馆藏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需求,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城建档案信息。

1 城建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城建档案信息有着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海量的存储、便捷的检索、快速的传输、高度的开放、信息的共享等优点,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城建档案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

1.1 从宏观上看,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根据地区、经济条件的不同发展的现状也各不相同。如果本地区的基本条件相对较好,而且在本地区还存在系统和规格相对较高的单位。这时这个地区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会具有很高的水平,这是因为这个地区具有了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但如果这个地区的基本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而且不具有规格较高的单位,资金的储备也不充足,更没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进行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时这个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比较落后,这个地区才刚刚起步的时期,出现很多困难,而且进步的相对缓慢。

根据上面的情况,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的不平衡造成了进行城市建设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利用时不能整合一致的进行。在城市建设档案馆已经实现了内部档案业务过程、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的集成工作,而没有真正实现跨部门、跨机构、跨行业之间的城建信息资源的集成。

1.2 城市建设档案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现阶段各个地方的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如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相对较差,对进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1.3 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城建档案数字资源库集群。致使利用网络及数据互操作技术进行连接数字资源库集群的操作不能实现。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上的数据仓库与交换中心,不能进行数据共享集成的工作。致使整个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充分的为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服务。

1.4 城建档案数字信息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计算机网络世界的难题,也是城建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和服务的重大难题之一。主要来源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恶意破坏和摧毁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或破坏电子通讯装置、人为或偶然事故造成的威胁,使数字城建档案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务显得十分“脆弱”。

2 加强尝试建设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 现阶段,在各个地方存在经济基础的不平衡,致使在各个不同的地区城建档案管理水平及信息化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些原因,现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根据各自的实力,分步实施,逐步建设和完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系统。进一步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和集成利用。

2.2 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是进行城市建设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利用的中心内容。进行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可以分成几个主要部分,主要是共享数据库——网站建设——网络建设。数据集成是建设一个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城建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的基础性建筑,只有在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合理的建立和运行。

现阶段进行数据集成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应用总体数据规划创建进行共享数据库。

2.3 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档案法规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以及电子文件管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标准的研究工作的加强。在进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标准建设时,可以直接应用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进一步促进标准体系的形成和提高标准化程度。

2.4 加强网络安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高可靠性的数据安全系统。

2.5 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发挥人才作用的有效机制。

3 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信息集成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城建档案馆存有全市辖区内地上与地下的、可见与不可见的全部信息资源,当其被全部进行数字化后,就具有数据的海量存储功能。城建档案馆局可据其特点,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信息集成服务平台”。而且还将每个人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信息系统全面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的深层次服务与利用。所谓深层次服务与利用是指支持社会各部门在该平台上开发专业应用系统或建立其他专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全方位实现城市建设档案的集成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安英.“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研究”实地调查研究报告[J].山西档案,2006,02:25-28.

[2]王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之集成管理模式初探[J].城建档案,2012,02:38-39.

[3]诸葛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档案资料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信息管理与服务 篇4

一、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 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为背景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在全世界掀起了新一代产业浪潮。世界各国通过大数据存储和基于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形成了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它不仅以全新的理念和架构重组了人类在各个领域里的实践活动, 更推动了人类的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同样催化中国社会工作领域发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为新业态的出现, 更表现为以往被视为自然科学研究工具的统计学和数学算法、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等大数据技术, 将应用到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领域。作为拓展社会工作新动能的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归纳、整理、分析、综合处理海量信息, 推动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专门化、多元化、精细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 我国社会工作在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制度建设和实践操作上都有了长足发展, 尤其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大格局中, 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思路和任务。从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 到专业人才和组织平台的培育建设都有了全面的提升, 拓宽了社会工作的维度, 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给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政府转换职能简政放权和社会工作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各类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队伍日益壮大。社会工作机构按照一定的宗旨和服务体系, 从事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社会工作实务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 我国社会工作机构数量快速增长, 以年增长10%-15%的速度发展。截至2015年底, 全国共有社会服务机构156.2万个, 比上年增长6.8%, 职工总数1197.6万人, 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206183人。其中, 社会工作师和助理工作师206183人, 比2014年增长29.8%;全国全年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培训达388321人, 比2014年增加41.5%;全国社会工作人才数量突破50万人;全国有321所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招收本科学生, 70所高职高专学校招收社会工作专科学生, 104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每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3万人;各地社会工作资金投入26.6379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19.6%;全国成就社工岗位181273个, 比上年增长了59.1%;全国社会工作机构达到4686家, 比2014年增长33%;全国有社会工作行业协会455家, 比2014年增长了57.4%。现阶段, 我国己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形成了层次不同、区域有别的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格局, 其在参与环境保护、扶持弱势群体、帮助贫困地区、提供就业岗位、创办民办教育、进行慈善捐助、便民利民服务、促进行业自律等许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增多, 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激增, 服务领域的拓宽, 对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信息科技手段为支撑, 通过大数据重塑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模式, 成为社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民政部门要发挥引领作用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建设新路径的探索, 属于全新的研究领域, 在国内尚无固定模式可循。国外鉴于国情差别, 可借鉴的东西也不多见。所有这些为我们放下包袱, 积极研究探索留下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嵌入社会工作, 依此实现社会工作理念、方式上的变革,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工作创新的优先选项。

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工作的主管部门, 在发展部门信息化的同时, 要切实发挥主管部门优势和政策引领作用, 在已经建成的“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下, 以建设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为契机, 积极与其他社会工作信息化系统、社会组织和相关机构创立的社会工作信息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实现跨行业的互联互通, 集合相关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组织, 发挥社会共建优势, 为建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云平台, 推进社会工作信息化发挥政策指导和部门引领的作用。在这方面, 黑龙江省大庆市进行了有益探索。

“大庆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始建于2014年, 现在正在应用中逐步完善。从宏观体系来看, 该平台是大庆市民政局立足现有的“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和资源, 在大数据环境下, 以开放的建设模式研发建立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从应用的角度来看, 该平台属于“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下设的子平台, 内部由专业社会工作者管理信息系统、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这三个子系统在云平台大数据的支撑下, 通过门户网站群、民政各个业务分平台、移动APP与便民终端及各类服务整合接入应用平台, 与服务对象在云端交互, 实现信息有效对称, 完成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管理社会、管理事务的工作过程。与此同时, 这三个互通共享的子系统可以通过“民政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口与民政横向相关业务系统、本市自建系统 (运营商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平台, 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信息平台) 及本市其他相关社会工作业务系统 (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协会) 通过云平台互联互通互操作, 实现全市内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资源共享和服务管理全覆盖, 优质完成平台涵盖的所有业务协同服务任务。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兼容共享功能。从目前大庆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情况看, 服务与管理的覆盖度广、针对性强、解决问题效率高, 其自身服务内容包括6大类23项业务:为生活困难老人和空巢老人、“三无”老人开展的为老服务类项目:生活照料服务项目、就餐配送服务项目、病中护理服务项目、法律援助服务项目、意外保险服务项目、心理干预服务项目、社会参与服务项目、身体康复服务项目、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助老服务等其他项目 (困难老人拨打政府发给的移动式呼叫器“96700”号码, 即可得到多种基本生活需求服务) ;为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服务项目:如生活扶助服务、就业援助服务、生计发展服务、权益维护服务、生活救助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生计项目开发服务;为特殊群体服务项目:如纠正行为偏差服务、缓解生活困难服务、疏导心理情绪服务、改善家庭和社区关系、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服务、就业援助服务;为受灾群众生活重建开展的社工专业服务项目:如生活救助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生计项目开发服务;社工专业人才服务项目:如对专业社工人员进行培训服务、专业社工人员进社区、工厂、学校开展的社工服务;社工服务项目评估中心服务项目:譬如中心属民办非企业单位, 中心人员由专业社工人才组成, 中心组建专家库, 受民政部门委托组织专家对设计的社工服务项目进行遴选, 并对社工服务项目实施过程、效果进行评估、论证, 对完成的社工服务项目进行评定等。

该平台拓展到云端的服务则涵盖范围更广, 几乎涵盖了社会、公众全方位、多维度的需求。包括为各类用户提供专网登录、VPN远程登录、无线登录、手机WAP登录等多种方式, 覆盖了大庆市委、市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200度家单位, 共计400多用户;接入了财政局收费系统、会计证发放系统、劳动局“五险合一系统”、房产局房产证审批发放系统、质量技术监督局法人代码证审批系统等7个应用系统;进驻了政府采购、工程交易、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四个中心、45个单位及250个服务窗口, 实现了市政府及市政府各委办局面向企业和市民的行政许可项目的网上审批, 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开放式、交互式、一站式、一表式”的审批服务系统;通过光纤上网和“宽带大庆”, 全市县 (区) 农委 (农林局) 、62个乡 (镇、场) 有112个村 (连队) 可以上网;全市共有农信通用户7730户, 农信通覆盖率达91%, 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标准、新闻、各类技术、各类农产品供求、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实现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业务集中管理、数据集中存储、政策统一口径、业务统一操作。个人账户查询系统通过政府网站直接面向个人。缴交职工实现了通存、通取、通贷;联通了数字城管系统, 在主要街道、住宅小区等地区设置了监控点, 实现了对地上的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桥梁、路灯监控、物业小区等城市管理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以GIS的强大数据分析和管理功能作为支持, 以用户的选择和要求为标准, 实现基础地理数据的共享和房产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以社区居民信息为基础、集社区办公、管理、数据同步于一体, 提供给各级、各部门浏览、查询、统计社区基础信息, 通过社区服务网站和民生论坛, 向广大居民提供全天候的生活、工作系列化服务;以RFI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手段, 以网络化管理平台为支撑, 采用出租车双频复合电子标签和自动识别的出租汽车自动监检管理系统通过云端可查, 可监管追踪, 实现对“黑出租汽车”和“问题出租汽车”的辅助稽查;关联了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了与卫生部、黑龙江省卫生厅、市辖各县区合管办及定点机构的网络连接及信息共享;基于大庆市政府网络, 关联了信息化协同工作体系和数据共享体系, 各业务应用基于上述数据标准、数据中心和协同工作平台来实现。

三、社会工作语境下由大数据、“互联网+”构筑的“养老服务生态圈”

透过宏观, 我们再入微观。以大庆市让胡路区庆新社区推出的“双社结合”、“双工联动”, 打造“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专业化新模式为例, 从中可以领悟到社会工作语境下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助推养老事业的力度。

大庆市让胡路区庆新社区在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信息化工作架构中, 依托政府云和大数据, 把社区的各类信息统一归属到民政开发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下, 推出了“双社结合、双工联动、“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专业化新模式。所谓“双社结合”就是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结合协作;“双工联动”就是社区社工和社会义工联合行动;“3+1”居家养老助老模式就是以居委会社工服务中心为平台, 以社区社工带动心理咨询师为老人提供精神慰籍、心理疏导+以社工带动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卫生、理发、洗脚、剪指甲等服务+以社工带动社区居民和身心健康的老年人组成服务队, 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邻里守望等服务。从实践来看, 这种养老模式切合当地实际。社区党工委通过“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 对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的优势整合;对社区社工和社会义工的服务方式互补互助。目前, “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模式已在庆新社区全面推开, 服务效果明显, 社会反响良好。这种体贴式、个性化助老服务做法, 得到了辖区老年人, 特别是、寡、孤、独、残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普遍认可和赞许。

庆新社区现有人口27789人, 其中, 60岁以上老年人6499人, 占到全社区总人口近25%左右, 居家养老问题一直是庆新地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 庆新社区创新拓展思路, 研究探索居家养老助老的切入点和着眼点, 通过深度调研、沟通、了解, 进一步了解掌握辖区老年人所思、所想、所需实际, 积极推进辖区居委会与专业的“喜悦爱心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协作, 将所有需求信息规范采集, 统一录入“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应用信息平台”, 通过网站集群系统、民政业各个务分平台、基于移动APP的互联网+服务、第三方服务整合接入中心数据共享、协同平台共享服务、智能终端等多维度的互动方式, 最终完成信息共享服务和业务协同服务。这种“互联网+”模式下构筑的“3+1”居家养老助老菜单式服务新模式, 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慰籍、照料、问候、代购、导诊、休闲、娱乐、互助等菜单式帮助, 老年人还可通过网络和智能终端访问“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采取“选单”和“点单”的方式享受8种服务:一是社工+心理咨询师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籍、心理疏导、亲情关爱等疏导服务;二是社工+义工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卫生、理发、洗脚、剪指甲等生活服务;三是社工+公益律师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婚姻、继承等法律服务;四是社工+医生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预约、挂号、导诊等健康服务;五是社工+中心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中心帮助老年人通过网络视频与在异地的亲人见面, 一解思念之苦;六是社工+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组织文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的文化沙龙和文艺演出等娱乐活动;七是社工+老人提供的服务:由身体好、心态积极的老年人成立阳光服务队, 为其他身体不好、心情抑郁的老年人提供聊天服务与生命历程回顾;八是社工+党员提供的服务:主要通过党员结对, 使有共同爱好、共同经历、共同需求的个体结对, 形成互相守望、互相照料、互相帮扶的小组。这样, 通过“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实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模式下信息对称, 老人们可以足不出户, 通过多元的智能服务系统编织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养老服务生态圈, 满足了多元的、个性化的社会需求。

信息管理与服务 篇5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医院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医院的现代化发展。该文首先对当前医院图书馆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医院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管理的策略。

1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能力比较差,其主要工作莫过于藏书。但是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图书馆的管理职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数据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同時还包括文献的收藏与服务。医院图书馆发展至今,其藏书的种类、借阅的形式以及服务的时间与范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医院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2.1管理模式陈旧

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是比较陈旧的,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也严重缺乏。因而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技术管理模式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措施加强管理[1]。

2.2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图书馆的整体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水平。然而纵观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管理的现状来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一。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培训活动,通过提高每个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来促进整个医院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2.3服务形式单调,难以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满意度情况。然而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比较单调,不能满足读者的更多需求[2]。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必须创新服务形式,尽量提供丰富的资源,实现多面化的服务。比如建立网上服务的快捷方式,这样能够方面读者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图书馆项目服务。

3医院图书馆创新管理策略

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医院图书馆的管理与发展。为了更好地改善这一局面必须对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下面就图书馆创新管理策略进行具体的探讨。

3.1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创新服务方式归根结底还是对人才的创新,在对计算机进行检索以及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操作[3]。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具备雄厚的医学知识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换言之,想要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首先就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只有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拓展了,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3.2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虽然信息化网络技术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是相对陈旧落后的,其管理模式依旧沿袭之前的条块分割封闭式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创新管理模式必须打破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联机查询的方式来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保障医院图书馆的管理质量与水平[4]。

3.3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手段

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适当的改善和调整其服务质量和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通过创新管理手段来促进医院文献的合理应用,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医院图书馆的利用率。基于数字化的信息背景下,我国很多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有些医院甚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局域网,通过信息化的检索来促进医院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5]。

3.4网络化信息服务

伴随着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同样也可以通过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手段来实现。基于信息化背景条件下,医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管是在搜集、整理还是在查询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采用网络化信息服务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还能提高医院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实现医院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实现网络化信息服务,需要图书馆积极投身到医疗事业当中,对医学信息进行实时的搜集,进而利用搜集到的数据信息为医院提供基础性的咨询服务[6]。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比较紧张,在上班的时间基本上是没有时间查阅资料的,因而医院需要建立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体系,保障医务人员在业余时间同样能够通过信息检索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源[7]。

4结语

基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实现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该文已经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在医院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參考文献]

[1]吴青兰,李莉,黄洁清.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15(34):13-14,17.

[2]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第23届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年会征文通知[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5):49.

[3]陈飞霞.医院图书馆提升情报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3):52-55.

[4]和婷.艺术院校图书馆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4):152-154,159.

[5]陈励和,梁富成,陈志兴,等.广东省医院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医院,2012(2):71-74.

[6]葛芬,夏武青,刘桂霞.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理念的创新[J].医学信息,2011(7中旬刊):3498-3499.

信息管理与服务 篇6

一、建立企业内部的专利机构以及专利专用数据库系统

1、专利机构的建立。日本企业基本都设立了专利信息管理机构,设在企业总部,其主要任务是从全部专利信息中抽出本公司所需信息进行分类编辑,供给各部门,供研究开发、决策部门参考。而且这一部门在企业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对工作人员要求很高,既要全面了解企业开发研究工作概况,又要了解具体的研究工作内容,还要懂专利知识,要从专利文献尤其是权利要求中知道其它企业专利的保护范围。在我国只有大型企业能够设立专门的专利机构,较少中小企业设有专门的部门。但必须明确,该部门的职能主要是:定期收集国内外相关专利信息;对收集到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预测,作出研究报告,辅助决策;对企业员工进行专利知识培训;负责专利专用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维护。

2、专利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专利专用数据库是根据中小企业的具体专利信息需求而建立的,不同的企业其数据库信息领域是不同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帮助企业明确行业领域,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策略等等。专用专利数据库的开发是以用户的具体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现有的专利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专用系统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式。

二、善于利用外部专利数据库尤其是免费的专利信息数据库

对于大多数目前没有能力建立专利专用数据库系统的中小企业要善于利用外部专利数据库尤其是免费的专利信息数据库。目前可以利用的免费专利资源介绍如下:

1、IBM知识产权网(IPN)。该网提供的免费服务有:(1)免费检索1971年以来发布的200多万篇美国专利的有关著录项目、摘要及权力要求;(2)检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1997年以来的140万篇PCT的申请文档数据,以及欧洲专利局的欧洲专利库ESPACE-EP-A(1979-)和ESPACE-EP-B(1980-);利用一种标准的Web浏览器浏览准里的扫描图像,包括美国专利全文4000万页(1974-)、欧洲专利局的ESPACE-EP-A(1979-)和ESPACE-EP-B(1980-),以及WIPO的PCT文档(1998-)。还有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Web专利数据库等等。

2、欧洲专利局esp@cenet。从1998年年中开始欧洲专利局的esp@cenet开始向Internet用户提供免费的专利服务,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检索最近两年内由欧洲专利局和欧洲专利组织成员国出版的专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出版的PCT专利的著录信息以及专利的全文扫描图像。esp@cenet的主要宗旨是推动中小企业了解和利用本国及国际专利的信息,拓宽现有的专利传播渠道。

3、加拿大专利数据库。加拿大专利数据库是加拿大知识产权局专门为从Internet上检索加拿大专利而建立的Web站点。该库包括1920年以来的加拿大专利文档,包括专利的著录项目数据、专利的文本信息、专利的扫描图像。

综上所述,在Internet网上已经有了非常有价值的、免费的专利资源可以利用。对于各中小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机遇。以美国专利为例,从一篇专利信息完整的角度以及其专利全文扫描图像的质量,从Internet上查询美国专利应首选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专利全文库;如果从覆盖年限考虑,那么应该查询IBM的IPN专利库。各国专利局与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专利数据库以及其它可以利用的与专利有关的Internet免费资源都非常宝贵,充分地利用他们有助于掌握最新动态,避免重复工作。

三、建立多元化的外部服务体系,包括传统的服务体系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服务体系

传统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包括:中小企业专利信息中心,中小企业中心,专利局,知识产权局,各种专利机构以及专利代理机构(包括图书馆以及专利信息咨询公司)。这些传统的专利服务体系所使用的专利情报源主要是:印刷文献(专利说明书)、光盘数据库等。

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的渠道和速度飞速增长,所以又出现了新的服务体系即各种与新专利以及中小企业有关的网站。他们利用的专利情报源主要是:网络专利检索工具、网络数据库、企事业机构网站、网络电子出版物。

在已有的可利用的上述服务机构的机构上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的专利信息服务是可行的。另外,还应建立从国家到省甚至市级的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或者是部门,更好建立专业的专利信息服务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贴切的、专业的专利信息服务,使之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功能强大的中小企业专利信息服务体系。

四、开展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服务和优惠政策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专利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的现状具体来说主要应该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1.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中小企业的专利意识,普及专利基本知识;意识障碍是我国中小企业专利信息利用中的一个重要障碍,所以要促进中小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首要的是提高中小企业的专利意识。

2、对中小企业利用专利信息的费用进行优惠甚至减免。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专利查询方面都存在着资金障碍,从而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专利局以及与中小企业有关的机构都应该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专利信息,提高专利信息的利用率。

3、对中小企业进行专利培训工作。包括如何获取、利用专利信息,包括如何检索各种免费的专利信息。另一方面,专利局以及与中小企业有关的机构应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内部专利信息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4、专利局要积极帮助。专利局应该对重要的前沿的专利信息进行技术或经济分析,做出统计分析报告公布给中小企业,以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市场预测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

5、形成信息网络。组织各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细致的专利服务,包括专利申请信息、检索信息、专利活动中的各个层面的信息。

6、制定好有关政策。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完善的中小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政策,使得中小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有法可依,从而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利益,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将企业的专利工作提升到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高度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专利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情报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其竞争情报的结果可用于企业的知识管理,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流程。这一环节的工作主要取决于中小企业领导层对专利工作的重视程度。一个中小企业专利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决策正确与否,一个明智的企业领导,应该重视专利工作,把专利工作的结果(竞争情报)应用到企业知识管理活动,进行技术与市场分析和预测从而进行企业的重大决策。所以企业应该将专利工作提升到竞争情报和知识管理的高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期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专利专用数据库系统的引进和使用。目前,有一些中小企业已建立了自己的专利数据库系统。比如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加快新产品开发的步伐,避免重复开发造成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小天鹅充分利用内部网络的优势,采用当前流行的客户/网络体系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投资开发了企业专用专利数据库查询系统,数据库中收集了1990年—1998年中包括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与洗涤产品相关的所有专利,为设计人员了解专利信息、开拓思路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并在提高新产品开发的速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系统是基于web的查询系统,界面直观,查询及管理方便,具有按关键词、自定义词、专利号等多种查询功能,共收集中国专利1355项,日本专利2016项,美国专利1150项,欧洲专利565项。总之,对于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内部引入一个较完善的专利信息管理系统辅助企业的专利工作和决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够改善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在企业作出快速决策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六、制订完善的中小企业专利战略

企业利用对专利信息的分析,不但能够为经营决策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情报,还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谋取有利地位,所以,专利在发达国家被誉为与“人力、物力、财力”并列的企业“第四经营资源”,建立在专利分析研究基础上的企业“专利战略”,更是运用其独有的专利及专利制度的法律特性,在企业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成为企业经营的首要战略。专利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著名的大公司甚至众多的中小企业无不把专利作为竞争的法宝。大公司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利用专利企图垄断技术并进而垄断国际市场,而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可以通过专利打破大公司的垄断,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体包括: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及时申请专利;重视专利情报的价值(技术情报价值、法律情报价值、经济情报价值);跟踪市场、保护自身权益;利用许可证贸易和技术转让增强企业实力。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申请专利的主力军是广大的中小企业,尽管单个企业的申请量,中小企业不可与跨国集团相提并论。从我国H04类专利申请分布来看,截至1999年底,共计公布专利申请约19400项,其中排名头15位的国际大集团占了7300项,更多的专利是由中小型企业申请的。中小企业只要充分利用专利制度对其参与市场竞争的保障作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专利战略,一定会在现代经济大框架下,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信息管理与服务 篇7

关键词:数据挖掘,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类资产管理,共享

1数据挖掘概念

所谓的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从数据中提取出我们需要的信息,这些数据往往具有传统信息数据所具备的信息量大、随机性强、不完全性和带有一定模糊性的特点。数据挖掘技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它就是一个数据的寻找过程,即是从事实的基础上或者一些数据的集合中寻找有用信息。如果将信息数据看作是集合Z,那么数据挖掘就是在这个集合中去寻找隐含的信息模式P。根据数学上的映射理论,假如将信息数据集合Z看作是输入集,P代表输出集,那么数据挖掘就是这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当前的数据挖掘,不仅仅只是针对特定的数据库,往往还包含一些其他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集合可以是结构化的,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甚至还可以是非结构化的。

2数据挖掘在信息服务管理领域的应用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传统的数据统计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服务工单分析的需要,信息服务不仅需要对信息的内容作分析,还要从大量的信息数据中挖掘隐藏的有用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中的数据规则和关联信息,为用户提供更高级的信息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数据挖掘在信息管理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各种各样的数据挖掘工具应运而生。最近这些年的信息数据管理中,数据挖掘技术开始普及。而在信息服务领域中,由于原始数据较详细、数据质量较佳、数据量较大,尤其适合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服务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用户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如何在信息服务数据中了解业务需求动向、了解信息服务质量瓶颈成了做好信息服务管理的重要课题。数据挖掘在信息服务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迫切。

3信息服务与信息类资产信息共享的必要性

3.1信息类资产信息是信息服务运维对象的属性

在原信息服务系统中,信息服务运维对象的信息只停留在计算机名的程度,并没有过多的设备信息。但在日常运维中可见,信息服务事件经常与计算机的品牌、型号、配置等呈相关关系,而计算机的品牌、型号及配置等信息是信息类资产信息中的基本内容。由此可得,信息类资产信息是信息服务运维对象的属性,建立信息服务与信息类资产的信息共享,有助于对信息服务进行分析。

3.2信息服务信息是信息类资产的后验数据

在传统信息类资产管理中,信息类资产管理只关注信息类设备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但对设备的健康度或用户体验是完全不关注,使每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都是一次独立的周期,由于没有经验累积,相似的问题常常会重复出现,影响资产的使用体验,甚至缩短资产的生命周期。因此,信息类资产管理需考虑资产运行状态,资产运行状态既可以验证资产采购的合理性,亦可以判断资产应可时结束生命周期。而信息服务信息正是反映资产运行状态的最准确数据。

4信息服务与信息类资产管理信息共享场景分析

4.1信息服务基础数据分析促进信息类资产管理的场景

建立信息服务与资产信息的强关联关系,并依托这关系可实现以下几个场景:

(1)根据用户报障量,统计关联设备的故障发生频率及故障性质,从而判断某些设备是否到达退运条件或分析某批次设备是否质量存在问题,为信息类资产的采购提供品牌和硬件参考。

(2)从用户申请的硬件资源中分析用户需求倾向,推测业务需求趋势,为信息类资产采购的配置标准提供参考。

(3)从用户通过信息服务中心提的需求进行分析,为信息类资源的分配提供参考。

4.2信息类资产基础数据分析促进信息服务管理的场景

(1)从信息类资产各年份的分布数据,结合各年份设备的故障发生频率及故障性质,为特定年份设备提供特定信息服务,如为某些年旧但数量较多的设备提供每年三次的健康巡检服务等等。

(2)根据信息类资产在各单位的数量及构成,为各单位提供相应量级的信息服务资源。

5结论

总之,信息服务与信息类资产管理信息共享可使各种数据信息的利用尽量的最大化,从而使得信息资源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为企业运营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以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不但可以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分配,还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但是以数据挖掘技术为依托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具体建设时涉及到较多的方面,这个信息共享平台的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孙青霭,梁业生,胡华进,伶施.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

[2]钟英姿.基于数据挖掘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

高校档案管理与信息服务机制的创新 篇8

一、高校档案管理与信息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高校档案管理学信息服务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高校档案馆的档案管理手段与信息服务机制还远远落后于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 尚不能全面满足师生及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与科学、高效、优质地开展现代信息服务的要求相比, 高校档案部门在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手段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编研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 各高校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 档案编研的水平参差不齐, 对档案的编研大部分还停留在初步的、浅层次的信息加工上, 编研成果无法完全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发展和党政决策参考的需要, 如档案编研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不强, 编研成果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档案编研工作起点低, 编研成果难以上水平;档案编研局限于思维定势, 缺乏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等。

2. 信息服务方式有限, 现代化手段不能发挥作用。

目前, 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对缓慢, 大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基础, 但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 工作思路和目标不够清晰, 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有一部分高校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 他们的经济基础薄弱, 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起步晚, 网络化程度还不高, 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建立起局域网, 致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这一阶段的工作进程仍然非常缓慢。

3. 档案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从高校档案管理队伍的总体情况来看, 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与现代档案服务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没有考虑到档案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前提下, 盲目地开展档案信息的深层次编研, 从而造成大量档案汇编作品或编研作品质量不高。

二、高校档案管理与信息服务机制创新的途径

为适应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适应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 高校档案部门迫切需要运用当今的高新技术和知识创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创新服务方式,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笔者认为, 高校档案管理与信息服务机制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为核心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档案信息化的内在质量, 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程度。只有通过档案数字化手段, 建立起各级各类、分布式、规范化、可共享的档案数据库, 构筑全校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与共享体系, 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实现档案信息化目标。以某高校为例, 该校着重建设4个档案基础数据库:一是档案目录数据库。二是以开放现行文件和服务党政部门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文件数据库, 实现电子文件的集中管理。三是重要档案内容数据库。四是多媒体档案数据库, 包括照片档案数据库和录音、录像档案数据库等。

2. 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利用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现今的档案管理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 实现档案的著录、标引、编目、检索、统计的自动化, 实现档案的自动化处理和网上查询, 通过构建网上档案服务平台, 把已有的档案目录数字化, 建成目录查询系统, 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 要抓好硬件建设, 配备档案密集柜、计算机和缩微设备等, 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设备先进、提供有效服务的档案馆。

3.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馆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化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它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等。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不仅体现在对各种先进的处理技术的运用上, 更体现在对文献内容的掌握、了解和引导用户利用上, 能够运用多学科的基础知识, 成为利用者利用文献的向导和顾问。另外, 新世纪的档案工作人员还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满腔热情地为档案信息利用者提供优质服务, 在为利用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中, 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信息管理与服务 篇9

1 以往形式表现出的特征

1.1 表现在管理层次

以往的病历档案工作是以纸张为基础的, 不仅总数非常多, 而且其从最初的搜集信息一直到后续的管理等活动会占用非常多的时间以及劳动力, 而且效率不高, 常表现出许多的不利现象。因为纸张对于水以及火源等等的问题没有有效地抵抗力。并且常会因为保存不善而丢失。很多医院的相关的管理机构都并不存完善的场所, 所以对其开展的保管活动不易进行。

1.2 表现在服务层次

以往的病历档案信息的服务一般仅是在医疗机构的病案室向需求者提供资料检索统计、借阅纸质病历档案资料、复印或摘抄规定允许的病历内容。在这种背景中, 对于信息的分析利用会受到许多不利现象的制约, 比如会受到时空的影响等。而且对其开展的利用活动花费的费用非常多, 效率却不高。

2 常见的病历大难信息的活动客体

2.1 对内开展

通常是指对医疗管理等相关互动提供便利。最近几年, 由于医改活动不断的发展, 医疗条例不断的增多, 管理活动表现出非常高度规范性特征。目前, 机构内部对于此类信息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

2.2 针对外界

一般是为社会和商业保险机构的保险理赔给付、司法机构的刑事民事案件取证、医学鉴定机构进行医学、患者异地诊疗、居民办理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事项等提供服务。目前, 因为社会的高速前进, 医改活动的大力发展, 医保不断的扩大其覆盖面, 不仅在城市开展, 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由于经济高速前进, 群众对于保健等的需求不断的增加。群众的法律思想等开始提升, 对于该信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3 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以及服务方法

3.1 病历档案技术创新

网络环境下病历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其前提必须是病历档案信息电子化、传输网络化.也就是其存在有一个显著地特征, 网络。研究开发实施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病历档案系统。系统对电子病历档案各子系统进行整合, 建立数据库接口与对接互联, 实现数据的共享, 系统在技术上采用BS结构, 采用三层架构设计, 并采用大型数据库Oracle9i.此时使用者方向不需要设置, 他们只需输入相关的内容获得许可之后就能够对该项档案体系进行浏览, 比如填写或者是阅读等相关的活动。

3.2 形成网络管理以及服务体系

网络背景之下的该项活动, 对病历的管理好服务活动, 不仅仅属于技术上的革新, 同时还属于管理上的显著的发展。为推广网络环境下电子病历档案的应用和病历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 就要确保生成和它成体系的规章内容, 确保管理等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到现在为止, 我们国家并没有这种有效地法规内容, 在当今这个纸质以及电子格式的档案同时存在的背景之中, 应该形成电子病历相关的规章内容, 以此来内容上相同。

3.3 建立网络服务平台

它是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病历档案系统中开设面对病历档案利用需求者开放的服务平台, 让需求者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具体需求申请, 病历档案管理人员在网络平台对申请进行受理服务, 具体的讲有如下的一些内容:

3.3.1 需求者符合性审核病历档案, 和常见的档案有着非常显

著的区别, 对于医学鉴定之类的划定为法律性质的内容, 并且关系到病人信息的内容, 不可以随便的提供。《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对病历档案利用者的身份作了明确规定:第六条规定“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 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如果科研等活动对病历有需要的时候, 要获取病人所在对医院批准之后才可以获取资料。第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受理下列人员和机构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首先, 病人自己或者是他的代理。其次, 如果病人已经离世, 其近亲或者是代理。第三, 保险单位。第十四条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公安、司法机关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执行公务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后予以协助。”相关机构在办理申请活动的时候, 要认真地按照相关的规定, 对身份进行严密的审核, 对于信息正确的为其提供所需内容, 而对于有差异的无法按照上述进行。

3.3.2 查阅和下载内容审批及开放时限确定需求者符合性

审核通过后,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者, 审批确定其查阅和下载内容及使用时限, 将受理服务信息反馈给申请者, 对获准病历档案信息利用者。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供在线服务。提供的查阅和下载内容。除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科研教学、公安和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外, 其他需求者查阅和下载的内容应仅限于《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范围: (急) 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更新理念拓展服务范围: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不断更新理念, 提高服务意识.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为不同的需求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者的要求, 使信息发挥最大的效用。如定期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病种收治、转归、住院日、诊疗费用等信息。使医院和科室管理者了解临床各科工作、疾病发展趋向、治疗转归等情况。为领导决策、临床医疗及科研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在网络平台上通报医疗纠纷案例。认真分析医疗矛盾产生的要素以及带来的影响, 确保相关工作者能够获取教训, 以便更好地开展活动。

4 当今背景中病历档案信息活动要关注的事项

4.1 确保隐私不被泄漏

众所周知, 病历不仅仅记载着病人这次的具体情况等相关内容, 同时还对其过去的身体状态以及其详细的年龄以及家庭内容等都有一定的记载, 而这里面有许多是非常隐私的, 如果保护不当, 必然会带来许多的不利现象。目前相关的法律有明确的论述, 医生如果在工作中, 将病人的信息泄露而导致恶劣影响的, 通常由相关单位予以责罚。

4.2 保证信息安全

因为开放是网络的一大显著地特征, 同时其高度的共享, 就会在无形中增添许多的不安全因素, 虽然目前在信息安全方面获取了非常显著地成效, 比如常用的杀毒软件等, 不过对于情节恶劣的电脑黑客来讲, 毕竟能力还是有限的, 这就会导致病历信息受到影响。所以, 我们应该意识到当今时代, 对于信息的保密活动成为了一项关键活动。因此要针对当今的背景开展信息保护活动, 以此来确保病历档案信息内容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摘要:由于经济的高速前进, 电脑以及网络等先进的工艺不断的应用到很多的行业中, 其中对于医院的应用取得的成就就十分的显著。目前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不断的涌现出时代化的特征。文章重点的分析介绍了当今背景下的病历档案管理活动。

关键词:病历档案,信息管理,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蒋友好, 徐永晋, 马力, 等电子病历的信息交换接口设计[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08, 29 (1) :49-52.[1]蒋友好, 徐永晋, 马力, 等电子病历的信息交换接口设计[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08, 29 (1) :49-52.

气象标准化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设计 篇10

近年来, 气象标准化的信息化工作得到了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在2009年4月出台的《全国气象标准体系构建与2009年至2011年标准化发展规划》、2009年5月宇如聪副局长在全国气象标准化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2009年6月发布的《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的意见》、2012年3月发布的《气象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多个文件都提到建设全国气象标准化信息平台, 为气象标准化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集约化提供技术支撑。

2 平台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想

气象标准化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的定位是一个服务于全国气象标准化的基础性信息平台。因此, 必须充分考虑气象行业内外标准化工作的需求、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人员对标准的需求、气象标准化各类组织机构的管理需求, 从气象标准化工作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 本着开放性和共建共享的思想进行建设, 以满足气象标准化事业发展和各类用户群体的需求。

2.2 总体目标

开发国内外气象标准化信息资源, 建成高效易用的应用系统, 并基于Web进行集成, 避免各单位重复建设, 实现气象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自动化, 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集约化管理, 提升气象标准化工作透明度和信息服务水平。该平台可以供各类气象标准化组织机构和任何个人共同使用。通过各方力量的互动、共建和共享, 使之成为我国气象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利工具和统一入口, 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权威、准确、全面的气象标准信息和服务, 全面提升气象标准化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2.3 总体框架

气象标准化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气象标准化管理规定》 (气发〔2013〕82号) 、《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细则》 (气办发〔2013〕55号) 的有关规定搭建的信息化平台。平台的总体架构为“一网三库二系统” (如图1所示) , “一网”即中国气象标准化网, “三库”指气象标准化人才库、气象标准项目库、气象标准档案库, “二系统”指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气象标准信息服务系统。“一网”为“三库”和“二系统”提供了人性化的对象接口;“三库”为“一网”和“二系统”提供底层数据支撑;“二系统”则是“一网”和“三库”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最终体现。

2.4 用户类型

该平台可以供各类气象标准化组织机构和对气象标准化工作感兴趣的个人使用。个人用户分为气象部门内部用户、气象标准制修订用户 (标准起草人) 和普通用户三类, 其中内部用户包括气象标准化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标准化专家、标准宣贯人员、标准使用者。机构用户包括各类气象标准化组织机构, 包括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全国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方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级气象部门政策法规处、标准复核机构等。

3 数据库设计

气象标准化信息数据库包括气象标准项目库、气象标准档案库、气象标准化人才库。通过上述3个数据库的建设和动态更新, 为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气象标准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奠定基础, 保证授权用户能够对气象标准化信息资源进行检索、获取和管理。

3.1 气象标准项目库

包括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或归口管理的气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信息, 从申报、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发布到复审等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展信息、阶段成果、工作文件、相关利益各方意见、经费投入等进行统一整理和汇总, 作为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的基础和标准项目管理的依据。

3.2 气象标准档案库

涵盖标准化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气象标准化管理机构、技术组织、技术支撑机构等机构信息, 气象及相关领域的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信息, 国际国外气象有关的规范性技术文件信息, 标准化文献资料, 标准化基础知识和常用文件等。分为气象标准化组织机构子库、标准化法律法规政策子库、国内气象及相关标准子库、国外气象标准子库、标准文献资料子库、基础知识和常用文件子库等6个子库。

3.3 气象标准化人才库

对全国、行业和地方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 各专业技术领域气象专家, 气象标准审查专家、标准制修订人员、气象标准化管理人员、研究人员等在内的气象标准化人才的基本信息, 以及参与标准制定、审查和培训等标准化活动的信息进行统一存储。不仅用于规范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管理, 而且可以作为参加标准制修订和宣贯工作资格审查的参考和依据。

4 软件系统设计

4.1 中国气象标准化网

“中国气象标准化网” (http://standard.cma.gov.cn) 建设的目标是可以为各类用户提供快捷的标准化资讯和标准信息服务, 避免各单位重复建设, 实现气象标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功能。开辟的栏目有国家和气象部门的政策法规、气象标准化组织机构介绍、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子网站、气象标准化示范区、各级气象部门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动态、气象标准解读、气象标准化学术期刊、标准化研究、国内标准化资讯、国际标准化视窗等栏目, 并将气象标准化信息服务系统、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统一集成到该网站上。

4.2 气象标准化信息服务系统

该系统建设的目标一是解决以往依靠各地上报的方式收集信息, 规范标准信息资源汇交的管理, 二是及时通报标准制定和发布等信息, 对标准技术问题提供咨询和解释服务, 三是实现气象标准项目、标准档案、标准化人才信息的快捷检索, 气象标准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和公开, 从而提高气象标准化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效率。此外, 本系统可以对气象标准档案库和气象标准人才中所有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管理和调用, 与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顺畅交换。

该系统具备标准化人才信息注册、标准档案入库、标准征求意见、标准使用意见提交、标准信息资源多条件查询检索和在线阅读、标准公告、标准解读、在线问答、离线服务等多项功能, 主要功能模块 (如图2所示) 。

4.3 气象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

通过引入目标管理的概念和实施项目管理模式, 实现对各类气象标准项目从项目的总体管理, 到项目阶段的动态管理, 对标准提案、项目申报、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发布到复审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做到对各阶段的执行者、工作内容、时间周期、工作方式、产生文件进行自动提示;对各个项目及参加单位的职责、权限、介入阶段、工作进度、时间节点、阶段成果和文档、相关利益各方的意见统一管理和存储;实现快捷的多条件组合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保证各标准化组织机构、标准编制单位、标准起草人等之间的协同工作。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如图3所示) 。

摘要:为解决气象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集约化问题, 气象标准化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应运而生。本文从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三方面对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了介绍。通过建立气象标准化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 能够有效地解决气象行业内外标准化工作的需求、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培训的需求, 以及气象标准化各类组织机构的管理需求。

上一篇:管理型财务模式下一篇:病因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