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之道

2024-07-02

儒家之道(精选五篇)

儒家之道 篇1

一、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内涵

“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天下篇》, 篇中有语:天下治方术者多矣, 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是故内圣外王之道, 暗而不明, 郁而不发, 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在儒家著作中, 完整阐述“内圣外王”思想的是《大学》: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要实现大学之道, 需要八个步骤: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指出:若要明德于天下, 必先治国;若要治国, 必先齐家;若要齐家, 必先修身;若要修身, 必先正心;若要正心, 必先诚意;若要诚意, 必先致知;若要致知, 必先格物。格物而后致知, 致知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实际上是指人的道德修养的三个目标, 要实现这三个目标, 就必须按这八个条目来循序渐进地进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儒家“内圣”功夫, 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外王”功夫。

儒家讲的“内圣外王”之道, 就是阐明如何实现个人理想人格和理想政治, 强调理想人格必须落实到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奋斗中才有意义。儒家的“内圣外王”是一个紧密相连、逻辑严密的统一体。“内圣”的直接目的看似只是个人修养问题, 其实在古代儒家思想家眼中, “内圣”有着深层次的目的, “内圣”是“外王”的必要条件, 没有“内圣”, “外王”就无从谈起, 就是空中楼阁。“内圣”的根本目标是“外王”, 是实现其政治理想, “修己”是为“治人”, 由“内圣”而达“外王”, 这是儒家的哲学逻辑。

二、“内圣外王”之道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内圣外王”思想最初的社会现实基础是上古时代, 三皇五帝时期的清明政治体制, 王位的更替采取“禅让”制, 王也没有任何特权, 只有更多的奉献。王的统治靠得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德服人。而儒家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 阶级已经出现, 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 “修己安人”的政治观。后来经过孟子的发展, “内圣外王”成为儒家的政治追求。但在阶级社会中, 这种由“内圣”而开出“外王”的政治思想是缺乏社会基础的。所以孔孟的学说在当时战乱纷争、强权为尊的时代, 只是一种美好向往, 是被统治阶级的一种美好向往, 在强权与战乱面前是苍白无力的。所以, 孔子虽然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学说, 但并没有君王采纳。因为他们根本无真心追求“内圣”, 他门已经为王, 且他门的成王之道并非“内圣”得来, 而是弱肉强食甚至是杀君弑父得来。即使有些君王收留孔子做官, 也只是沽名钓誉, 欲借儒家学说, 博得礼贤下士的虚名, 以彰显其为政以德, 掩世人之耳目, 迷天下之民心。一旦有危及其统治的情况出现, 则立即抛开“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的幌子, 重新举起强权和大棒。所以说在当时的社会中, “内圣外王”之道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这一阶段可以叫做“内圣外王”的“空想阶段”。

到汉代, 儒家思想却得到巨大发展。汉武帝为了实现对统治阶级的长期统治和社会的稳定, 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 儒家思想得到空前繁荣,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表面上看, 这一时期好像是“内圣外王”之道得到了实现,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 把一大批知识分子纳入到统治阶级的行列。大批的知识分子经过十年寒窗苦读, 通晓四书五经, 擅长八股文章, 考取功名, 作了大官, 这一过程正是儒家“内圣”而“外王”最好佐证。其实这只是表面文章, 吸收知识分子参与到统治阶级行列, 只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其统治地位, 跻身到统治阶级行列的知识分子经过严格的八股考试, 早以成为统治阶级俯首帖耳的奴仆, 并没有实现其自身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 勉强称之为“学而优则士”, 绝不是“内圣而外王”。况且, 没有任何一个封建君王是通过“内圣”而登上君王宝座的。这一历史阶段从表面看, 好像“内圣外王”理论变成了社会现实, 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 所以这一阶段叫做“虚假阶段”。

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社会又陷入四分五裂、战乱纷争的时代, 哲学家们又在为呼唤和平而寻找理论支持。在对强权无能为力之后, 又回到了理想的理论世界, 宋明理学应运而生, 把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又进行了更精深的发挥, 使之从理论上更加完善。由通透转向自闭, 内修。既然无法实现其政治理想, 则专心致知追求人格理想的实现。这一阶段是“内圣外王”之道的“自闭阶段”。

到了近代, 随着国门不断被列强打开, 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日益加剧。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哲学思想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 “内圣外王”思想又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西方的实用主义哲学、注重既得利益的人生价值观对中国儒家“内圣外王”人格思想和政治理想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在西方列强面前的软弱无能、面对西方列强的先进文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被坚船利炮击得粉碎, 为政以德, 能否使天下归心, 四海臣服?“内圣外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与尴尬境地, 进入了“迷茫阶段”。

到了现代社会, 中国思想家面临世界新局面, 开始认识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冲突, 开始产生中国走向何方的哲学思考, “内圣外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当代儒学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使得“内圣外王”之道有了时代突破——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人生理想与政治理想得到划时代的和谐统一。中国流传数千年“立功立德、成己成物”的“哲人之梦”在当今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创新阶段”。

三、对“内圣外王”之道的科学审视

(一)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儒家学者的阶级局限性,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存在不可治愈的历史诟病

1.内省修身存在对个性的压抑。孔子的时代已不是原始部落时代, “百家争鸣”已证明社会发展到了个体独立意识觉醒的时期, 孔子的内省、修身主要是从人的群体本性着眼的, 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这种思想的遗毒就是使中国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而不知有个人独立人格的存在。

2.道德诉求高不可攀。把一种至高无上的修身境界当作一种普通的道德规范加之与人民大众, 把理想和现实混为一谈, 把圣人和俗人等同视之。孔子所讲的“仁”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境界, 能达到孔孟所讲的“仁”非圣人莫属。如果这种圣人境界只是一种终极召唤, 一个理想的目标, 那么对于儒学就没有可指责的地方, 问题是后来儒学家往往把这种至高的境界作为一种对世人的检验标准, 并在这种过高的标准基础上, 制定了一整套过于苛刻, 压抑和扼杀人性的道德行为规范。其实, 儒家的道德规范大多是有合理的人性基础的, 关键在于他们把少数人才能达到的“仁”看成所有人都能达到的“仁”, 把少数人才能够遵循的“礼”当做所有人必须遵循的“礼”, 这种对常人过高的道德要求, 必然扼杀人性。

2、把“内圣”当作“外王”的必要条件, 脱离了社会现实基础。“内圣”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追求无可厚非, 但儒学卫道士把内圣当作“外王”的前提条件和必然结果, 未免太一相情愿。内圣的崇高境界并不一定是外王的必要前提;道德修养一般的人也可以成为杰出的政治家, 成为外王的典范。反之, “内圣”之人并非一定就可以实现“外王”。

(二) “内生外王”之道的现代价值。

古代儒生把“内圣外王”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抱负, 对自己具有巨大的人生激励作用。也的确激励了大量的下层知识分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 走上了上流社会, 部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社会和谐稳定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广大的民众认可社会阶层的划分, 接受了被统治阶级的地位, 也认可了进入统治阶级的道路和途径, 放弃了反抗的尝试。虽然历史上“内圣外王”思想没有成为社会现实, 但对于中国封建会社会的民主政治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

内圣外王作为儒家的人格理想, 仍可继续为现代人所提倡和追求。作为政治理想, 内圣外王仍有继承的因素。学术价值方面,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作为学术宗旨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儒家把做学问的目的归结为“明道”与“经世”, 今天, 我们必须把“明道”作为一种科学的追求, 把传统的“明道”方式与现代思维方式结合起来, 更好地揭示客观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应该借鉴儒学的“经世致用”哲学思想, 提倡积极入世的人格特点, 培养积极进取精神, 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彰显个人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娟, 王纪波.“内圣外王”与先期儒学发展的张力[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5, 2005 (2) :17-20

[2]丁祯彦.儒家理想人格的合理内核[J].文汇报, 1998, 19:45-48

[3]李军.儒家人格理想的铸造[J].国际儒学研究, 2000, 4:32-34

儒家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篇2

儒家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有<论语>之忠恕,有<中庸>之忠恕.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大大发展了忠恕学说.忠恕之道既有丰富的`古代实践,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作 者:吴长庚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24(5) 分类号:B82-09 关键词:儒家   忠恕之道   当代价值  

儒家之道 篇3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儒家文化大众读本”是一套系统阐述儒家文化的普及性读本。丛书中,儒家的教育文化、法文化、生态文化、伦理文化、孝悌文化、政治文化、礼乐文化、商文化,都在作者的如椽大笔下娓娓道来。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礼乐文化是我国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儒家“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论语·学而》所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的社会和谐思想,内涵则是为了实现“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而在制度层面、伦理层面和仪节层面所制定的一些规范和原则。“礼乐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通过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乐”的规范和原则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秩序,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

《和谐共存之道·儒家礼乐文化》是“儒家文化大众读本”之一,全书从“儒家礼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儒家礼乐文化传统的形成”、“儒家礼乐文化元典——‘三礼’”、“儒家礼乐文化的教化功能——礼乐文化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国礼略说”、“传统家里略说”、“传统交际礼仪”七个方面,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带读者了解儒家礼乐文化。

佳作试读

三、婚礼

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婚姻不仅仅是为满足性和感情的需要而实现的结合,而是缔结两个宗族(家族、家庭)的友好关系,是上承祖先,下衍后世的行为。因而,婚礼在古代中国礼俗体系中,被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至西周时,逐渐形成、确立了一套婚礼制度。《仪礼·士昏礼》就详细地记载了这套繁杂的婚礼仪节。这套婚礼仪节共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部分,谓之“六礼”。

1. 纳采

纳采,即“纳采择之礼”,指男方派使者以雁为礼物,送到女方家中作为提亲的礼物。其实,纳采之前,男方先要行“下达”之礼,即男方派人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下达男方欲选择其家某女联姻之意。之所以名之为“下达”,隐含古代中国男尊女卑之现实。女方许可后,男方才行纳采之礼。婚姻“六礼”中,除纳采外,问名、纳吉、请期、亲迎诸礼,男方也均用雁为礼物。对此,古人解释说,雁秋天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不失时节,以此象征男、女双方成婚后会诚实守信、忠贞不渝、白头偕老。

2. 问名

纳采礼毕,男方再派遣使者带一只雁为礼物到女方家询问待嫁女子的名字、生辰八字及其他相关信息。女方将相关信息一一写在帖子上交给使者带回男方家中,作为男方通过占卜确定婚配与否的依据。问名礼毕,女方要设宴款待使者。

3. 纳吉

使者结束问名礼,返回男方家中后,将有关信息向主人禀告。男方家长即在祖庙中祭祀祖先,以龟甲占卜。若得吉兆,就派使者携雁至女方家告知,称为纳吉。婚礼之事,由此正式确定。若得凶兆,则无须行纳吉之礼。

4. 纳征

又称纳币、纳成、纳财,后世俗谓之“彩礼”。男方派人向女方送聘礼,婚姻因此就具有不可悔改的约束力。之所以命名为纳征,就是取“征,成也”之意。币,本意为彩色丝线,后世俗谓“彩礼”,即源于此。据《仪礼·士昏礼》记载,周代聘礼为一束(五两)帛(所谓“两”,是古代布帛单位名,即两卷二丈长的布帛,共四丈。一束帛,即黑色帛三两,浅红色帛二两。)外加两张鹿皮。

5. 请期

男方派遣的使者向女方家长请示举行婚礼的日子。实际上,举行婚礼的吉日,男方已经通过占卜的方式确定,此处向女方家长请示,纯粹为礼节而已。因而女方家长应依照礼节辞谢,而让男方的使者告知男方通过占卜确定的吉日。女方家长一般不会提出异议,而是同意男方确定的时间。

6. 亲迎

指新郎亲自到女方家里迎娶新妇。《仪礼·士昏礼》记载,这一仪式在黄昏以后举行。婚,古字之所以写作“昏”,就是其举行时间的体现。新郎带车亲自去新妇家迎亲,到达后,与新妇父母见礼后,新妇打扮停当,在保姆等人陪伴下,登车上路。新妇上车时,新郎要亲自把上车用的引手绳递给新妇,照顾她上车。然后,新郎亲自驾驭马车行进。当然,新郎无须一路充当车夫,只要车轮转动三圈,就合乎礼仪了。其后,新郎把新妇乘坐的马车交给车夫驾驭,自己乘坐另一辆马车,先行到家。到家门口后,新郎下车,等候新妇一起进入家门。亲迎礼结束。

除上述六项主要仪节外,新妇至新郎家后,还有若干礼节,主要包括:

1. 沃盥

新人入席前,要洗手洁净。

2. 对席

指新婚夫妇在预先铺设好的席上相对而坐。席前摆列有酱、肉羹、鱼俎、豚俎、肝、肺、酒等。

3. 同牢合卺

“牢”指俎,或指俎里盛放的食物。“同牢”,指新婚夫妇共同食用同一“牢”里的食物。鱼俎、豚俎、腊(风干的全兔)俎仅有一份,放在新婚夫妇之间,供新郎、新妇一起食用,称为“共牢而食”。卺,本是瓠(瓜),一剖为二,用为酒器。合卺,指夫妇交杯而饮,象征夫妇由此结合。

4. 馂余设袵

馂,指吃剩下的食物。新婚夫妇饮食毕,将吃剩下的饭食赐予新妇带来的媵及男方家中的御(媵、御的身份、地位大致类似于后世的妾)食用。饮食结束,媵、御等人为新婚夫妇铺设好床褥,夫妇就寝,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合床礼,男女双方正式成为夫妻。

5. 拜舅、姑

若丈夫的父母俱健在,那么,新婚的第二天,新妇要早早起床,梳洗打扮,拜见舅、姑(即公、婆)。向舅、姑馈赠枣栗、干肉,并向舅、姑敬酒、劝食。礼毕,舅、姑要向新妇敬酒、劝食。若为嫡长子妇,还要举行若干仪节,以示将家事传给她。

6. 庙见

婚后三个月,新娘须择日随新郎至夫家宗庙祭告祖先,以表示婚姻已取得夫家祖先的同意。从此,才算正式成为男方家庭成员,具有参加祭祀和被祭祀的资格。在封建宗法时代,“庙见”为成妇之礼。如新妇未经庙见即死亡,则由男家盛殓,归葬女方祖茔,作“未成妇”看待。后世以三月时间太长,宋代《朱子家礼》改为三日庙见。后世民间婚礼则将拜公婆与庙见祖先生之礼一并于亲迎之次日举行。

周代人对婚姻六礼颇为重视,将其视为婚姻得以成立必不可缺的程序。当然,如此繁缛的礼节,大致只能在贵族阶层比较普遍的实行。至于家境比较贫贱的庶民阶层,无力也无暇操办这样隆重的婚礼。婚姻礼节,自然会有所简化。

秦汉之后,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逐渐确立,儒家文献中记载的婚姻“六礼”模式,也逐渐成为后世婚礼的基本模式。但不同时代,对古礼既有沿袭,也不乏出现若干颇具浓郁时代气息的婚姻礼俗。宋元之后,社会各阶层婚姻礼俗,在沿袭《仪礼·士昏礼》所载婚姻“六礼”及汉唐若干婚俗的基础上,也受朱熹等大儒撰著的《家礼》有关记载影响颇深。同时,受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婚姻礼俗。

先秦儒家夫妇之道内容及当代影响 篇4

1.君子之道。君子是中国古人对一个人高尚品德的赞扬和肯定,在先秦儒家时代,君子是人人向往并终生奋斗的目标,儒家把君子与夫妇之道联系在一起足见其对夫妇之道的重视。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婚姻是一种责任,夫妻关系是君臣关系、兄妹关系、父子关系的基础,脱离家庭基本关系的君子是不可能存在的。儒家思想认为,君子之道的品质是由内向外散发的,而婚姻是合法的、受保护的,因而只有婚姻才符合君子之道内在需求的特点,君子之道是人对内心情感的体会,既是人类的本能,又是人类发展与生存的理性需求。

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特征应该是人类全部优点的集中体现,应该是守信用、为人正直、诚实善良的人,男女双方结为夫妻需要身体和精神的高度结合,与兄弟、父子等家庭关系不同,因而君子的夫妻之道应该是只为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再加上夫妇之道是其他家庭关系衍生的基础,那么君子的夫妇之道就应该是其他所有美好事物的起点。承担责任和无我的精神是君子之道的中心内容。男女双方的结合,从丈夫的角度来说,他需要向妻子提供一定的生活经济保障,丈夫要主动承担起赚钱养家和照顾妻子的责任,丈夫应该被视为家庭的顶梁柱,应该承担起家庭生活中大多数的责任;从妻子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求妻子对丈夫要做到无我的顺从,妻子诸事要以丈夫作为中心,以丈夫之喜为喜,以丈夫之悲为悲,以此促使家庭和睦的实现。

2.夫尊妇卑。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夫尊妇卑、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这与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生产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社会采取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男性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安排生产、组织生产的责任,为维护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就要求家庭成员间保持和谐的秩序和稳定的关系,要求男性拥有不可置疑的地位和权利,妻子则要听从丈夫的指挥和领导,以此衍生出女主内、男主外的生产模式,这也造就了男性地位明显高于女性的事实。

女性在婚姻中的卑弱地位在文献资料和社会民俗中都有体现,以嫁为人妇的女子以夫氏自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这种称谓改变下,女子本身的姓氏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以此彰显丈夫拥有妻子的所有权。在男性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虽然女性也以纺织为家庭经济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她们并不具备生产资料所有权,就使其丧失了经济地位。另一个男女地位不平等的重要体现就是男女配偶数量的不对等,而对于这一缺失公平的现象儒家也给出了所谓合理的解释。儒家思想认为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关系的主要目的在于延续香火,应该以家族利益作为主要考量因素。并且在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中,解除婚姻关系的主动权也在男性一方,丈夫可以随意找出一个理由以休妻的形式结束与妻子的婚姻关系。

3.夫妇齐体。虽然夫尊妇卑、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深深渗透在世人的思想中,但又不可否认,儒家思想也有重视男女关系平等的一面。儒家思想认为,丈夫和妻子结伴而生是一个共同体,二者在各自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丈夫和妻子都是彼此之间身边最为亲近的人,夫妻之间不仅要和睦共处,丈夫还应该充分爱护和尊重妻子。在夫妻关系中,夫妻是有着共同利益的,应该荣辱与共,妻子可以分享丈夫的地位和名誉,丈夫也应该当妻子的美好德行受到外界称赞时感到自豪,因而当夫妻一方犯下过错时,另一方要尽量帮助掩饰,因此以夫妻双方共有的利益来维护家庭的和睦。

4.相敬如宾。相敬如宾、白头偕老、相濡以沫是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夫妻之道。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女性是没有主动追求情感的权利的,女性情感外露被视为一种耻辱,即使已经结为夫妻,在外人面前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做出格的事情。儒家主张婚姻包办,由于夫妻双方在生活背景、成长历经、受教育方式上存在的不同,新婚之际突然拉近两个人的关系,难免会产生不习惯和不适应,这也容易导致夫妻关系失和。因而男女双方在日常婚姻生活中,应该保持一定的私密空间,亲密程度应该有适当的限制,相敬如宾就成为维系长久夫妻关系的典范理论。

二、先秦儒家夫妇之道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其一,先秦儒家强化了世人对夫妇之道的重视,儒家思想一直具有引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当前中国社会的很多思想观念就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而夫妇之道在儒家思想中又有着重要的地位,因而夫妇之道在中国社会中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孔子、孟子、荀子在夫妇之道上都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关雎》一文就被认为是讲述夫妇之道的经典之作;《中庸》也认为一切大道理、大事业都必须以维持好夫妻关系和维护家庭稳定为基础。从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妥善处理夫妻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是有重要作用的。在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男女两方的婚姻关系依然是社会舆论重点关注的问题。先秦儒家开创了中国社会关于夫妻伦理的研究,奠定了夫妻伦理在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地位。

其二,先秦儒家倡导夫妇同尊卑的思想,在儒家思想关于夫妇之道的研究中,不仅有夫尊妇卑的理论,更是有夫妇同体的观点。这也就是说丈夫和妻子应该是一个整体,这不仅仅体现为婚姻关系对他们形成的约束,而且他们还要共同承担荣誉和罪责。当丈夫犯过错时,妻子会受到影响,当妻子受到奖励时,丈夫也会跟着受到表扬,这一观点也一直被沿用至今。男女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应该是相互的和平等的,妻子应该拥有自身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而不应该沦为丈夫的私人财产。从夫妇同体的思想可以看出,夫妻双方都是构建完整家庭的必要元素,缺一不可,而家庭美好的荣誉和和谐的氛围也应该夫妻双方共同去维护,其中一方的荣誉和罪责都会对另外一方形成直接影响,因而在夫妻关系中应该做到荣辱与共。

其三,先秦儒家倡导了夫义妇顺的观点,它强调了夫妻之间道德义务和责任的对等性、相互性,而不能单一体现为妻子对丈夫的顺从。夫义妇顺就是指丈夫要主动为家庭负责,要讲情义、恩义、道义,妻子对待丈夫要和顺、柔顺,但这里所说的“顺”绝不是毫无根据地、一味地准从。在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下,男女双方应该以现实需求和自身条件作为分工的依据,男性所具有的强势特点就要求其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以奉养父母和供养妻儿为己任,而女性则要承担家庭劳务的责任,要履行好传宗接代、孝顺公婆的义务。只有在明确夫妻双方在家庭中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才能为营造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创造条件。

三、先秦儒家思想对构建当代夫妇之道的启示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一系列不平等的性别等级制度对女性形成了摧残和压抑,使得女性体质和精神都在向着柔弱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女性顾大局识大体、勤劳节俭、温婉贤良、和顺谦让的美好品德。古代女子中也不乏刚毅勇敢、德才兼备、多才多艺、飘逸风雅的精神气质,尤其是无私奉献、谦让善良的精神更是流传至今。但古代思想中压制女性解放、性别偏见、愚孝、包办婚姻的思想糟粕是不可取的,综合归纳先秦儒家对当代夫妇之道构建所带来的启示可以体现为以下内容。

一是夫妇平等,明确分工。家庭中的义务和责任是要共同承担的,丈夫和妻子应该明确各自在家庭生活的责任和义务,当代的家庭分工无所谓谁主内、谁主外,应该以实际需求和双方自身的特征为基础,以男女双方的特长为重要着力点,使其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有把握处理好的家庭事务,并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团结互助、彼此包容、相互谅解,以此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二是夫妇合体,共担荣辱。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女性可以同男性一样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既然男女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缔结了婚姻关系,就应该在接受对方优点的同时连其不足也一同接纳,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共同享受荣誉和担负过错,始终以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为理念,做到奉养老人、孝敬父母、抚育子女。

儒家之道 篇5

秦晓波1, 郭秀丽2(1.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化工学院, 辽宁沈阳110023)[摘要]“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方法论原则, 主要有:“过犹不及”、“执两用中”、“执中知权”、“和而不同”等基

本特征。和谐社会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 使各种矛盾以和谐的状态存在, 坚持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这恰恰是中庸之道 的精髓所在。因此, 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中庸之道;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226(2007)05-0008-03 [收稿日期] 2007-05-20 [作者简介] 秦晓波(1960-), 女, 辽宁沈阳人,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7 年第5 期

第31 卷(总第143 期)№5,2007 Vol.31 General,№143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 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 重要战略目标。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 但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并不能自动消除社会矛盾, 目 前我国社会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存在着许多 不和谐现象。如何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现象, 缔造一 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成为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的一个迫切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贯穿儒家思想始 终的方法论的中庸之道, 其精髓就在于平衡协调各种 矛盾关系、促进事务的和谐发展。今天, 重新审视“中庸 之道” 这一哲学理念时发现它有许多适应这个时代需 要的东西,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 意义。

一、中庸之道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中庸”既是儒家的道德标准, 又是儒家的方法论 原则。中庸作为一种方法, 通常称之为“中庸之道”。从 现存古籍来看,“中庸”一词是由孔子首先提出的,“中 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要求, 反对在行为上走极端, 主张 “中行”。后人对中庸概念的理解, 通常采用朱熹和程 颐的释义。朱熹在《中庸章句》题下注曰:“中者, 不偏 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引程颐曰:“不偏 之为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 定理”(《中庸章句》)。概括起来, 中庸之道有以下四 个基本特征: “过犹不及” 的适度原则。“中庸” 思想包含着 “无过无不及”的适度原则。在《论语·先进》中记载: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 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 就是过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过”和“不及”都 是不对的。《论语·子路》篇也说:“子曰:‘不得中行 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儒家认为, 人的思想和行动冒进或保守都不好, 与之 同流合污也不符合“中庸”的原则。因此, 必须在“过” 与“不及”之间寻求和掌握一个正确合理之点, 以做到 恰如其分。

“执两用中”的整体原则。孔子总结舜的统治经验

为“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中庸》), 提出了“两端” 和“用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论语·子罕》中记 载:“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 叩其两端而竭焉。”这里孔子阐明了自己在回答别人提 问时不单纯片面地看问题, 而力求在分析综合后予以 解答的思想, 表明孔子已认识到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 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坚持用整体原则来把握 事物的本质。

·8·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5 期(总第143 期)“执中知权”的权变原则。“权”即“权变”, 即具体 情况具体分析。孔子首先提出“可分立, 未可分权”

(《论语·子罕》), 即立足于具体情况, 既不违背常规, 又

能有所变通。孟子认为“执中无权, 犹执一也。⋯⋯举一 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执中”必须依据不同 情况, 有所变化, 才能恰到好处地坚守圣人之道, 正所谓 “嫂溺不援, 是豺狼也”(《孟子·离娄上》)。由此可见, 儒家中庸思想的“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而不是一成 不变的僵死的原则。

“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对“中”进行规定性的定 义, 离不开对“和”的本质界定。因为衡量“中”的最终 标准还是“和”。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 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表层状态下蕴 含着中庸的理性精神, 所以两者相互联系并互为依存, 故此, 孔子曰:“和为贵”(《论语·学而》)。但孔子的“中 庸”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有标准的和谐境界, 主张的 是不同之“和”, 正如他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 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可见, 孔子反对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其追求的是一 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因此, 中庸思想表达的“和谐” 观, 是一种“异中求和谐”与“变中求和谐”的思想。

二、中庸之道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的四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孤立、不相关 联的, 其中, 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哲学上, 和 谐本质就是质与量的统一, 事物只有处于“度”的范围 之内才能和谐, 无过无不及的现实特征就是和谐。但是, 和谐并非孤立事物的和谐, 而是事物置身于一个系统内 的和谐, 是整体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追求 的是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己和谐就 是个体保持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需要具备控制情绪的 能力。与人和谐就是个体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要获 得人际关系上的和谐, 首先, 个体要能被他人所接纳;其 次, 个体要具备与人为善的意愿和爱人的能力。与环境 的和谐, 通常表现两种情形: 一是人能够操纵环境;二是 在无法操纵环境的情况下, 人能够改变自身以适应环 境。可见, 保持事物在“质”上的相对稳定, 获得整个系 统内的和谐发展, 是整个中庸之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 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是整体和谐。建设和谐社会, 就必须使各种矛盾以和谐的状态存 在, 坚持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中庸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矛盾存在和解决方式的多样性来看, 在一个以非 对抗性矛盾为主的社会里,“和而不同” 的方法是解决 矛盾的基本方式之一。人类社会的大多数矛盾都不是用 你死我活的方式解决的, 而是通过包容对立面、在矛盾 双方之间寻找中介这种中庸方式加以解决的。从事物的 系统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 中庸之道坚持“执两用中” 提倡普遍和谐, 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主体与 客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系统观为调整人际 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缓和人与自然的冲突提供了有益 的借鉴。从事物的质量关系来看, 中庸之道的本义在于 “执中”、适度”, 反对“过”与“不及”, 因此, 它具有普 遍的方法论意义;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来看, 中 庸之道强调“执中知权”, 即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 顺应 时宜, 灵活处置, 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三、借鉴中庸之道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就意味着承认不同、尊重不同, 意味着更多的

“兼顾”与“协调”。社会的“不同”、“多元”正是现代 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中庸之道是实 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方法和重要手段, 它要求恰如其分地 把握事物、协调矛盾, 达到事务的平衡与稳定, 实现最合 理的和谐状态。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要借 鉴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解决好以下四个重大问题: 第一, 整合社会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的运动 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 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面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 问题: 首先要调整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 系。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 美元之间是社会矛盾尖锐、问题多发、容易出现杜会动 荡的时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社会的和谐, 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目标就是要使 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和 谐社会绝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 相反, 和谐社 会应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 益大致均衡、公正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利益均衡, 利益均衡的关键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其次要协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公民的 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某些为官者 疏于政事, 腐败严重, 影响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从 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原 因很多, 但关键在于政策和制度。合理的政策和完善的 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制定合理的政策 和建立完善的制度, 必须做到统筹兼顾, 整体协调, 公平公正。对于不和谐的现象, 只能运用和谐的方法去化解, 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兼顾多元化利益, 制定出良好有 效的制度, 这样才能形成公民与政府、人与制度的和谐 状态,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二, 促进社会公平。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发 ·9·

【责任编辑默存】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5 期(总第143 期)展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 特征。现代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 分配公平等三个方面: 权利公平是公平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公平的逻辑 起点和实践起点。它体现的是不论社会成员所属阶级、阶层、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种族、性别及资本占有状况 等因素如何, 社会应赋予他们在享有参与各项社会活 动方面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使他们在平等的起点上融 入社会。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还存在着 地域差异、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教育等等发展的不平衡 性, 这就使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时还面临诸多不尽公平之处。只有首先保证权利公平, 才能够调动起社会成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规则公平是公平的存在形式, 是实现公平的重要 环节和必要保障。它所要求的是社会主体在参与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遵循公正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 则。因为即使社会主体获得了权利上的公平, 而当他们 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由于规则的不公平而导致他们 与其他人付出相同最终所得却不同, 或者要获得相等 的结果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时, 他们的积极性就会严 重受挫, 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 不仅要保证 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权利平等, 还要保证社会主体所遵 循的活动规则平等。

分配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实质所 在。它赋予每个劳动者获得正当利益和社会保障的权 利, 不因素质、知识、能力、性别等的差异而使其政治地 位、经济地位、生活享受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或本质上的 差异。分配公平体现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平等 性, 是人们评判社会公平与否及公平程度的直接和主 要依据。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平均主义虽然利于 实现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 但却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 生产积极性, 降低效率。市场经济是讲求效率的, 但是 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引起部分企业的破产和劳动者 的失业, 引起贫富悬殊, 从而导致收入的不平等。因此, 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 兼顾公平尤为重要。一方面, 效 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就离不开效率的提 高。另一方面, 公平又是效率的前提, 是促进效率提高 的强大动力。分配公平关系到效率的高低, 也对社会秩 序的维护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 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 序。没有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和 谐社会是一个既要改革、发展, 又能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的稳定社会。和谐要求稳定, 稳定为了发展, 发展必须 改革, 改革促进发展, 发展推进和谐。改革是发展的动 力, 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正是在改革中取得的, 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能在改革中构建。只有深化经济 和政治体制改革, 才能扫除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加 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构建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 只有靠发展来解决。物质贫 困, 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只有发展, 才 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稳定是改革与 发展的前提条件, 没有稳定, 就无法搞改革, 更谈不上发 展;如果改革偏激就会造成不稳定, 同样影响发展。稳定 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 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程度支撑和 制约着社会稳定。因此, 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 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即坚持“适度”原则, 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在改革、发展中实现 社会政治稳定, 也就是在和谐中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 作,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四,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 会进入了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经济与社会高速 发展的同时, 人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工业发展对自然 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 资源枯竭, 环境恶化已经达到 相当严重的程度, 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要彻底改变这种 状况,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的发展不应 该限制自然的发展, 经济的增长也不应建立在奴役、掠 夺、破坏自然的基础上, 人与自然的位置应当是平等 的。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应当是并行不悖的。和谐社 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万 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 是中庸所要达到的理想 社会和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这一点上, 产生于2000 多年前的中庸理念与21 世纪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很 好地交汇在一起。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对“中庸之道”这一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彻 底根除过去忽左忽右, 趋于极端的流弊。目前, 我国既 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又处于矛盾的凸现期, 各种社会矛 盾错综复杂。因此, 更加需要借鉴“中庸之道”的精髓 来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以缓和各种对立情绪, 保证社会 的健康、稳定与和谐发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儒家之道】相关文章: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05-10

儒家思想05-31

儒家哲学08-24

儒家影响09-10

李楼小学儒家04-08

中国儒家文化04-09

论儒家思想05-02

儒家与道家06-17

儒家文化意义06-30

儒家文化孔孟07-04

上一篇:报账流程下一篇:初中数学备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