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阅读

2024-07-02

常态阅读(精选五篇)

常态阅读 篇1

关键词:生本理念,阅读教学,新常态

所谓“生本”理念就是坚持以学生为课堂学习主体,教师所做一切都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理念。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以“生本”理念为教学基础,就是要高度尊重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这便需要老师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创新阅读教学策略,突出阅读教学新常态,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以生为本,从能力出发选择阅读教学策略

在阅读教学之前,老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把握学生阅读中的重难点问题,再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策略,以便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在深入研究文本重难点的基础上,制定出“学问卡”,其主要内容包括: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文章的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作者在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和“月光下的荷塘”时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等。指引学生在课前自学阶段,围绕“学问卡”上的问题,预习《荷塘月色》文本;其次,在“学问卡”上设置“自己的新问题”一栏,让学生将自己的疑惑以问题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可以将自己预习中的感悟写在“学问卡”上;最后,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再将“学问卡”收集起来,查阅学生的问题解答情况,并整理学生阅读中产生的新问题。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意识到了文本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和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对这篇散文的表达技巧有比较深切的体会。还有,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它们往往更有代表性,也更生动活泼,有时甚至能引发教师的新思路和教学切入点。通过这样的课前准备,教师才能“以学定教”,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和重难点处的教授方式等。在这样的了解学生阅读能力基础上的阅读教学,才是有的放矢,效率倍增的。

二、立足文本,从文体角度选择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文本,以文体定教法。例如:在古典诗歌《蜀道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需运用区别于记叙文、散文和杂文,甚至是文言文的讲解策略。运用诵读为主、逐层体悟、知人论世的层递式策略。以诵读涵泳为主要教学手段,使之贯穿课堂始终,带领学生从感受蜀道的艰险和文章的感情基调入手,再了解《蜀道难》的诗歌脉络,最后再结合诗人的创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达的深沉情感。而在散文的教学中,虽然诵读是必不可少的,但不需要通篇诵读,只需反复朗读精彩片段或理解的重难点部分。散文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散文的内容,即物、景、人、事的角度,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不同的表达方式的角度,仔细理会、品析语言、体会情感。对于议论文的教学,教师则要引导学生从论点上宏观把握,从论证上辨明结构层次,从论据上明晰作用。如能不断重复这样的古典诗歌、散文和议论文的教学策略,学生也会变得训练有素,长期体验一定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围绕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阅读方法

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本”理念,便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的重难点,进行合作探究,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我与地坛》一课时,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读模式,则难以让学生体会作者与地坛的关系,作者与地坛中景物的关系,以及作者与母亲的关系,进而也难以理解散文的深挚情感和理性思考。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阅读重难点问题: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在地坛思考“死”和“活”的问题时,母亲做了怎样的努力?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作者认为“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认为的生活中的苦难有哪些,加深对“苦难”的体悟。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抓住文本重点,进而探究了文本的理解难点,也让学生领悟了作者爱地坛,更爱母亲的原因。通过全班交流“生活中的苦难”的环节,延伸了课堂,拓展了学生对生活、对未来思考。

再例如:在学习《劝学》时,教师可采用诵读、问题导学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讨论,深入感受文章中生动的比喻,清晰的论述层次。具体的,通过反复诵读先让学生全面感受文章,初步体会行文脉络;然后,老师再指导学生探讨《劝学》每一部分的说理角度和说理方式。“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说理方式,也能够使得文本的经典句子熟读成诵,勉励自己及早努力,端正学习态度,运用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诵读、问题导学和合作探究法的交替运用,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文言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的认识,提升对文言文艺术魅力的鉴赏水平。

四、多元评价,让学生能力在评价中提升

在以往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容易让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学习的压力。同时,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观察多位学生,从而难以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也导致评价的结果不够细致、不够全面。然而,在“生本”阅读教学课堂的新常态下,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缺点,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省意识,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其中,互评机制主要包括作业互评机制、课堂表现互评机制等内容,有利于检测学生对语文阅读重难点的理解程度,让学生能够在评价中获得感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课时,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可首先参看一下学生的“学问卡”,看学生对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理解是否正确;其次,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请学生口译或板书句子翻译,让其他学生来做评判,看翻译是否正确、严谨、通顺;在检测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时,由学习心得较多的学生谈做法和思路,指导学习心得较少的学生,从而在整个班级中形成合理的交流机制,有效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在一些语文阅读的基础课、复习中,老师还应该尽量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某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组织开展相应内容的学习活动,从而创设出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全面评价的能力。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教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将“生本”理念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课堂会呈现出以上四个环节组合而成的教学新常态:由“学问卡”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向,由文本定教学的重难点,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以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自省和进步。以这样的教学策略为主体的阅读教学课堂,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伟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落实[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5(11).

[2]江卫红.凸显“生本”理念的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4(9).

[3]陆红亚.生本理念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教育(海南),2014(20).

常态阅读 篇2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第②③④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答

3.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三)课外阅读

1、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2、引出论点。不能,因为第②③④段分别从个人、家庭和政府的角度论证应该讲规矩,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

3、C

重返诗歌阅读的感觉常态 篇3

就是在这样一个类型化非常明显的时代,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批评界和媒体几乎用同一个标准在要求读者,进而至于把文学作品分成三六九等,然后实施粗暴的价值判断。诗歌首当其冲成了这种判断的重灾区。

虎西山的诗,如果不在这样一个基本语境来重新衡估,就多有误读之嫌。

总体来说,他的诗是用来审美的,是用来体验和体味的,而不是用来分析和阐释,甚至用来按照流行价值观与文化趣味进行拆解、充当时髦论据的。因此读他的诗,重要的是对读者正常感觉系统的尊重与照应,从批判的反面来说,也是对肢解、戕害、歪曲、异化正常感觉智能的一切事物的修复和还原。这意思是说,只要感觉系统基本正常,直觉能力没有被完全破坏的读者,无论哪个类型的,也无论哪个层面的,读他的诗,应该都能找到一种诗学上的呼应和象征意义上的兑换。

首先,读他的诗,体验到的是人世沧桑,感知到的是世事如烟,于是,在他诗歌句式的口语化中和选用词语的日常生活化中,等于心灵重新经历了一遍沧桑过后的释解和无奈之余的淡定。体验终结之处,多了一份心智的成熟,多了一种对纷乱历史的看透。

这一倾向的诗篇几乎占虎西山整个诗作的很大比重,顺便举《门神》与《曹操》来说明这一点。《门神》中的“门神”,不是民俗学或民间信仰文化中的那一层意思,诗歌里的“门神”凝聚了门神自己和人们把门神作为某种牵挂的整个过程,“年”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象征仪式也就更加具体可感了。作为一种意义生活,作为一种无法解释的精神寄托,历史传统中生活着的人们,最先选择铭记的历史,实际上并非通常所说的身份上具有高度对称的片段和情节,而是那种有着“退却不了的豪气”的故事,它们才有资格“感动着寻常百姓”。于是“有红的绿的”,年年“装扮一新”,“贴在出出进进/让人牵挂的地方”。至于实存的历史,比如“最初的时候”如何摔打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比如“狼烟散尽之时”怎么成了英雄、怎么威风凛凛地坐在太师椅上等等,其实都“经不住”“几个黄昏的洗礼”,迟早会在人们心中褪色也就成了必然。这时候,在审美上,《门神》实际上悄然完成了它对人们所向往的意义生活或象征生活的重建,不是所有传统文化元素都能成为意义或象征生活,而是富有豪气的和最能抵制世俗的纯粹精神。

《曹操》也是如此,诗人不太关心封建正统思想怎么评他,也不太关心文人学者怎么演绎他,诗人关注的是,作为某种文化符号的曹操,其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近的地方在于,曹操“忽阴忽阳/风云变幻/变来变去变成一块白来”的脸,那块白具有着“冷血的白/白得恐怖/白得阴险”,但“又正好白得多姿多彩/让世人翻来覆去地把玩”。这首诗我印象中应该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现代性”已经在中国文学批评界乃至思想文化界开始流行,理性的问题,非理性的问题,一度都成了文学话语中的热词。虎西山写这首诗时,不可能不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到《三国演义》一类曹操叙事的影响,但最终,他的诗心落脚点落在了对理性和非理性的体验上,并凝聚了理性、非理性在个体与世界、个体与时代、个体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具体处理上,从而让读者体味到了非此即彼、用一个形式打倒另一个形式的不可行性,承担二元对立、承担理性或非理性,于是成了人们现代生活,以及对现代性的无奈接受。审美完成了一次思想的启蒙运动。

其次,在沉重与承担之外,读他的诗让读者体味到过往情感的忧伤,体味到来日感情生活的淡而醇、静而谧。读《纳袜垫的女人》,与其说在体味农村女性的艰辛历史,毋宁说诗通过特有的诗语方式,在讲述一种神圣的、独一无二的和不可来第二次的情感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均由某种严丝密合的结构组织起来了,女人最用心的地方,能通过鞋垫上那朵不经意的小花传达给对方,男人们也能通过小花领受到女人几乎全部的情感期许。中间一节是这样写的:“纳袜垫的女人/常说别人的袜垫纳的好/但纳袜垫的女人心里/最爱的还是自己绣在袜垫上的花/年轻的时候/女人们把袜垫纳给丈夫/如今老了/女人们的袜垫/多一半纳给儿子”。有些年轻人读这样的诗句,或许觉得诗中的感情没有表达透彻没有表达直接,于是读起来好像不彻底,爱也就似有若无。其实,这个地方正是诗的精华之所在,它向着含蓄、向着完整的情感世界,兑换了差不多全部的情感成分。于是诗留下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者说爱与被爱双方完整的、纯粹的惦念和期盼,毫无杂质、毫无猜疑。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爱被贬值、情被商业化的语境来体味这首诗,之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被贬值被消费了,一个核心原因恐怕还在于自己。从这个角度说,《纳袜垫的女人》应该是一首关于我们如何建构我们的情感世界的诗,只有给爱留有一点神秘感、留有一点神圣性,爱就不会被彻底贬值。类似这一方向的诗篇,当然很多,《穿红衣服的女人》是这样,《红辣椒挂在屋檐下》也是这样。恕不一一分析。

总之,读虎西山的诗,不单是引领我们去体验体味我们已经丢失了的东西,更是引导我们怎样重新打量我们普遍感觉非常焦虑的、非常迷茫的和非常不确定的东西,从而自自我主体性开始,重新梳理自我世界,进而重新规划自己。

他的诗集《远处的山》所收百十来首诗作,差不多都是20世纪90年代之交所作,距今已二十五、六年了。网上流行一句话,叫“岁月是把杀猪刀”,看来虎西山的诗歌经受住了时间的残酷检验。各领风骚几十年,是对经典杰作生命力的估计;各领风骚三、五年,是对亮点作品的要求。那么,各领风骚两三天、各领风骚两三时呢?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我们所有的作品恐怕都无一例外要在后者这样一个基本阅读情境下来衡量了。就是说,从诞生到消亡,生命只有两三天或两三时的作品,不见得都是因为信息的覆盖所致,也不见得都是因为读者的别有用心所致。之所以如此,一定有个必然的、本体性的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那就是看诗人对时代普遍性情感境遇、普遍性意义感的缺失问题,甚至现实疑难问题、尖锐精神问题的诗性转化得怎样了的问题。

nlc202309041253

二十多年后重读虎西山二十多年前的诗歌,正是为着避免诸多因素的干扰,我们尽可能把起于个人经验和趣味的评价标准,置于流行趣味、时髦价值和普遍性社会文化思潮来审视,其目的就是希望他的诗歌再重新走一遍从体验到审美再到思想,或者反过来,从今天尖锐的思想诉求到文化认同,再从文化认同落实到具体体验体味的过程,看他诗歌所具有的诗性价值是否有走出文学共同体、地域共同体、生活共同体的能量?事实证明,虎西山的诗歌,不但经受住了这个挑剔,而且还更有力量地凝聚了今天人们所关心的最关键精神问题。至少在诗的逻辑中,提供了走出诸多危机,比如情感危机、人生危机、中年危机和价值危机的可能性。这便是他的诗流传至今、而且还将继续流传下去的唯一理由。

这个层面来说,彻底的口语化用词、彻底的日常化句式,包括彻底的日常生活形式框架——如虎西山诗所已经表现出的那样,都不是评价一首诗是不是坏诗的首要根据,标志一首诗之所以是坏诗、非诗,甚至流水账、废话的,是诗人是否胸怀天下,是否真的用真切的生命体验观照外部世界。这时候,任何理由的时髦价值、任何圆熟的前卫技术,都必然首先为诗对世界、对社会现实、对无数个人的遭遇孤注一掷,去卖命、去咳血、去痛苦、去孤独、去寂寞。否则,读者便没有任何动力放下手机、放下鼠标,为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文字游戏去无聊地消耗时间。因为,刷频、把玩鼠标点击的快感,还能博自己一笑,轻松轻松呢!——这便是我们所说的重返诗歌阅读的感觉常态的本意。

毫不讳言,我们的感觉已经被严重扭曲、 歪曲、 变形,乃至被成批强塞给我们的所谓知识、 意识、 主义、 说辞所粗暴破坏。这导致我们不能正常评价一个人, 不能正常衡量一件事情的好与坏,不能正常估量自我的能力, 不能正常判断一种价值, 乃至于不确信任何一种感情,不确信任何一种正义良知,不确信任何一种意义生活, 只相信钞票和权力、 关系厚黑学。 大的方面说, 这也是今天时代,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反而格外倾心于鲁迅先生八十年前就批判过的封建礼教、 封建迷信、 奇门遁甲,格外倾心于古代文献中产生自宗法文化程式的等级制“感恩叙事”的真正原因。其所以如此, 在于这些东西依附权力,依附世俗功利目的, 依附准人伦构造的社会关系学。

人没有被解放, 何谈人的正常感觉?人的正常感觉被蒙蔽, 何谈准确体味诗意世界。注意, 这个诗意世界, 专指正常感觉系统所构建的对象世界和通过正常感觉对象世界所建构的人应该如此生活的人文世界。

(作者单位:宁夏社科院文化研究所)

常态阅读 篇4

阅读方法指导课常见的读书方法有以下三种:

1.三读法。浏览性泛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 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 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 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品味性精读:静心细读, 体会立意构思, 揣摩谋篇布局, 欣赏佳词妙句, 细嚼慢咽其中精华。

2.不动笔墨不读书法。圈点勾画, 作批注。用相关符号和文字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写读书笔记、作摘抄, 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3.边读边思考法。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专项训练, 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 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一般包括专题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实践、畅谈收获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 笔者感到这类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 也许没有固定答案。立足实践, 观察思考, 江汉区的语文课堂正悄然发生改变……

一、巧用“学习清单”,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根据课程标准, 对照每课教材内容, 依据学生认知经验, 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以一张张作业纸的形式呈现, 简称清单。江汉区不少小学尝试以“完善学生学习, 丰富学生体验”为主线, 借清单串联起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环节, 教给学生把握语文的钥匙。

1. 清单基本使用方法。清单一般有课前预习单、课中实践单、课后拓展单。使用方法如下:

(1) 课前预习———重难点预热, 学习方法引路

预习单是课中思辨和课后拓展的基础, 先学后教,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提升“个性化”的预习能力。预习单一般指向基础素读、脉络梳理、质疑问难三方面, 即“读画问 (思) ”。 (如下图)

“读”是基础, 学生扫清文字障碍, 理解生字新词、查找资料, 自助把文章读通、读顺, 培养理解能力;“画”是途径, 整体感知课文, 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问”是方法,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提升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此环节, 预习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 课中思辨———直指重难点, 提升思维品质

阅读过程中, 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可提供学习包 (清单资源) , 组内自主选择、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认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在肯定中转换, 在悬置中定向, 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学生通过自学勾画、小组讨论、合作释疑的方法, 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培养分析表达的能力。 (如下图)

(3) 课后拓展———重自主体验, 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清单还让课后拓展更丰富更有情趣, 可设计突出开放性的作业“读”, 如自主选择《空城计》的拓展作业;突出层次性的作业“写”, 如制作“读书卡”;突出实践性的作业, 如给“古诗配画”、办“专题小报”、编排“课本剧”……此环节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大, 实践创新能力, 语文素养提升快。

“静水深流寻思辨, 睿智成溪溯本源”, “小清单”促进“大变化”, 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课内教师传授方法, 课外学生学以致用。

2. 清单的突出特点。清单有别于练习, 其中思维导图和以疑启思的运用是展开阅读、习得方法的两大特色。

(1) 让“思维可视”能力提升

江汉区语文教学提倡引进“思维可视化策略”, 也就是利用思维导图, 助力知识建构。思维导图号称“大脑万用刀”, 它图文并重, 借由颜色、图像、关键词的使用让思维变得更具个人特色和多面性。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必须通读课文, 绘制的过程中又要通过读来把握要点, 理清脉络, 从而抓住关键词语。这个过程, 其实是学生深入阅读的过程, 是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

《少年闺土》是经典传统课文。文中主要写了“回忆”、“相识”、“交谈”、“分别”四个方面, 其中, “交谈”是教学重点, 也是难点。教学中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内容, 绘制了右边思维导图。这份导图不仅清晰勾勒出课文的整体结构, 而且特别关注教学重难点。从导图上看出, “交谈”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抓住“雪地捕鸟”“拾采贝壳”“看瓜刺猹”“潮汛看鱼”四个方面, 条理分明地引导学生进行了赏析。传统课文创新教。

我们再看下面这份思维导图。这是教学《空城计》时, 教师在总结阶段绘制的思维导图。它把小说的基本要素与课文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 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

思维导图解篇章, 脉络清晰助读文。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的绘图时机与绘图策略,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阅读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 以立体方式思考文本, 既整体把握又联系局部, 帮助学生更好地和文本“对话”, 迅速把握文章主旨, 理清写作思路,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增进理解和记忆能力, 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

(2) 用疑问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眼睛

阅读教学中, 我们努力做到寻疑有方, 导疑有法, 释疑有术。

低年级引导学生会问善问巧答。质疑方法很多:课题质疑、联系生活实际质疑、重点词质疑、上下文对比质疑、写法探究质疑……比如《三只小板凳》学生通过课题质疑:为什么爱因斯坦要做三只小板凳呢?三只小板凳是怎么样的呢?《献给妈妈的诗》学生联系生活质疑:狮子是凶悍的, 那为什么小狮子会大声地读“我的妈妈最温柔”?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 往往打击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仅如此, 学生还能较熟练地运用释疑方法, 深入文本。《会上树的鱼》学生提出“这是什么鱼啊, 怎么在陆地上还这样厉害?”老师鼓励他们查阅资料了解弹涂鱼特点, 自我释疑。《篓子里的青虫》引导观察课文插图了解蝴蝶生长过程, 解决“小青虫到底去哪儿”的问题。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探寻、习得更多、更合适的方法, 以疑悟文, 以疑启思。

高年级引导动态质疑。比如学习《囚蚁》时, 一度质疑:紧扣课题“囚”字质疑———为什么囚?怎么囚?囚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初读与思考结合在一起, 整体感知, 还掌握了质疑串联, 了解大意的方法。二度质疑:随着阅读深入, 学生派生新疑———文中字里行间明明是“爱”蚁, 为什么用“囚”呢?学生抓重点词句感悟自由的可贵, 逐步转化为对自由意义的追寻!在品词析句中获得内心成长的体验。思考更深入、更有价值。三度质疑:课尾提出新疑:现在你对“自由”二字怎么理解?联系所思所想写上几句话。学生自由表达:有的结合课文, 把自己想象成蚂蚁来谈自由的含义, 有的联系生活实际谈, 有的结合课外阅读《金翅雀》创作诗歌。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对自由的理解和感悟, 谱写对自由的赞歌。这一度、二度、三度质疑的过程, 就是动态质疑, 逐层推进, 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提升感悟文字的能力, 从而走进充盈、智慧的精神王国。

课内教给学生质疑释疑方法, 促进思维、语言与情感共同成长;课外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提升素养, 踏上阅读的心灵之旅。

二、借力“群读类学”, 出入结合, 学以致用

“群读类学”意在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新体系, 它立足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重构,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把一组文章, 以一定的方式或主题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一群一群、一类一类, 甚至一本一本的读文、学文, 指导学生开展大量阅读实践, 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 不断进行自我建构, 从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1. 关于“群读”

一是“大量阅读”。强调阅读的数量要增多, 从“一篇”到“多篇”, 到“一组”“一群”“一类”。变传统阅读教学一节课或两课时中读一篇、学一篇, 为一课时或两课时读一“组”、读一“群”、读一“类”的文章, 在数量上有突破。

二是读怎样的“群”。“群”的建立首先要确定一个鲜明而有效的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将一组有联系、有特点的文章组织在一起, 形成“群文”。“群文”组元, 可以按人文专题组元, 可以按体裁组元, 可以按题材组元, 可以按作家作品组元, 还可以按表达方式组元……方法不一而足。

2. 关于“类学”

一是这一类“学什么”。这一“群”这一“类”文章“学什么”, 取决于读的是怎样的“群”。不同的“群”有不同的特点或侧重点, 确定的教学内容的指向就应该不同。“类学”的目的是在同一“群”同一“类”文章的阅读学习中, 获得某种启迪和熏陶, 了解、发现隐含在这一“类”这一“群”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掌握阅读方法, 形成阅读技能。

二是这一类“怎样学”。不同“群”不同“类”的文章组元, “教什么”“学什么”不同, 必然导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同, “群文”中不同体式、不同特点的文章, 阅读的方法会不一样, 教学的方法也就不一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类学”的方式方法是有区别的, 具体的阅读教学课程形态 (课型) 应该是多样化的。【《朱自清散文一组》经典欣赏 (朗读、感悟、语言积累、作家作品及相关评论简介) 、“先概括后具体”的阅读方法习得 (认知———实践———迁移) 】

三是这一类“学到什么程度”。阅读教学理应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在各个年段分级实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每个年段“学”的目标要具体、清晰, 指向明确, 操作性强,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目标的导向、引领作用, 发挥评价的检测与调节功能。比如“经典作品欣赏”, 就是要从中体会经典作品怎样好, 好在哪里?从而提升学生文化和文学修养。

群文阅读的文本是基于教材而又丰厚于教材的文本形式。比如重庆读本中《聊聊人和动物》《声音竟可以这样写》都与教材单元相关;《民间爱情故事中的秘密》《大作家为什么也写流水账》《谈一谈梦想》是有别于教材体系界定的新议题。我们认为文本议题的选择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从学生需求出发, 便于学生对新知的建构;二是文本之间既有相同之处, 更有互补性。如“故事里的‘冲突’”, 老师选择《奇特的和平使者》《桃花》《鸿门宴》《痴鸡》《小刺猬》五篇文本, 揭示故事中的冲突存在于人和人, 人和环境, 人物内心的矛盾及其激化。单篇文本各有侧重, 统整建构起来对“冲突”的认知就完整了。三是学习方式有可选择性, 学习结果能多元呈现。

“群读类学”的重点落在“类学”上, 例如有老师以生活中的“水”为主题, 引导学生品析四篇短文, 体会语言文字的千变万化之美。有的以“故事”引入主题, 通过一组小小说的阅读、感受小小说的特点和结尾“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妙处。还有在群读中渗透“先概括, 后具体”的写作“秘笈”, 引导学生在写作和说话中学以致用。

“群读类学”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实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端正阅读的态度, 让小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注常态课上好常态课 篇5

——与玉溪山水小学交流学习心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粉墨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让人陶醉,回到现实却很难有这样的教学效果,现实教学往往很难象公开课、观摩课那样进行。常态课是教师学生接受最多的课,教学基本是常态课进行的,上好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是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条件,运用超越现实的智慧和才能,融入个人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呈现出丰富而灵动的课。怎样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玉溪山水校区的老师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一、常态课的教学:是朴实的、精彩的、也是高效的。三位老师的常态课是朴实的,摒弃了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没有因过滥、过繁、过度的的雕琢和宣染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学生情况,使教学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

二、常态课的过程:师生之间在自然合作、有效交流的动态过程中形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课堂上什么样的交流是有效的?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思考的问

题之一。三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次下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讨论,和学生们一起交流,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她们都能够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发言和见解,学生的参与面广,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的思考,教学的民主保证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常态课的教师:要依学而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好的常态课课堂能够让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发展。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想象空间,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如:在执教的《角的认识》时,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看一看哪里有角,有几个角;动手操作——摸一摸角的边,画一画角,比一比角的大小,做一个角;动脑筋思考——想一想角的特点;合作交流——比一比角的大小,说一说角的特点,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操作者,实现了教师角色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根本转变。切实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作用,摆正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

学然后知不足。面对三堂优质课,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才发现,自己一直感觉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多么的低效,是多么的缺乏生机和活力。几年来自己是多么的疏于学习,面对新课程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内容体系、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自己的知识是多么的陈旧,自己的能力是多么的低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常态阅读】相关文章:

体育常态课如何常态化04-21

常态05-17

常态研究06-21

新常态06-24

常态教学07-22

保持常态09-03

聚焦常态课堂04-28

新常态管理06-18

适应新常态06-25

常态化制度07-17

上一篇:电子信息管理下一篇:三氯杀螨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