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4-07-26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精选十篇)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

一、反复吟诵, 品味古诗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 是说语言的音乐美、精确美和凝练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 但句内平仄交错, 句间平仄相对, 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 以简洁的画面, 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 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 给人以动态美。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 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 正确理解诗的内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启发想象, 感受古诗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 (摩诘) 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怎样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首先, 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 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课件, 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学习之后, 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 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它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 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 再介绍一些旧俗, 学生会展开想象, 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最后,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一诗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 “歌”有听觉感受, “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 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理解词句, 领悟古诗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意, 指作者的立意, 即思想、情感;境, 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 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 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 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 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 在诗人眼中, 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 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 意在言外, 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四、探求意蕴, 理解古诗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涵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会被扼杀的”这一深刻哲理。

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2

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选入教材的`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美育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古诗文教学中要思索探究美,实践感受美,迁移创造美,挖掘古诗文中的美育资源,提高审美教育效果.

作 者:谷守莉 作者单位: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河北,唐山,064000刊 名:教育实践与研究英文刊名: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633.3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诗文 审美教育 方法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 篇3

一、把握审美感受的诱发点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首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感受是由美的对象所引发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人的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审美感受的诱发点是多层面的,如古诗中美的语言、形象、色彩、声音和情感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把握,选取最易直接感知的诱发点,把学生引入古诗优美的境界之中。如教《游园不值》:以出墙的“红杏”这一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艺术形象为美的诱发点,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美丽,再由物及人,由景至情,感受诗中蕴含的自然之美,提升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能力。

二、活跃审美想象的激发点

教師要善于创设情境,利用古诗优美的语言在学生的心灵之间搭建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多向的审美联系,让学生在美的时空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古诗中的艺术形象,是审美想象的最佳激发点,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让艺术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动”起来。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要抓住诗句中关键性动词,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对瀑布的浩大气势,壮美景色展开再想象,再创造,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三、建立审美情感的共鸣点

小学教材中选编的古诗,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朴实优美,情感真挚动人。有的古诗以盎然的童趣动人心弦(如《小儿垂钓》),有的以优美的情景引人入胜(如《咏柳》),还有的以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如《题西林壁》)……在古诗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建立起审美情感的共鸣点,以此来推动学生情感活动的自由抒发和扩展,让学生在欣赏美、发现美、体验美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能力和创造欲望。

四、以诗明理,体会古诗中的哲理美

经由寥寥数行的古诗,咱们不但笼统领略到登峰造极的景色,感触到骚人多样的情怀,还能从中领悟到新诗中所包括的情理。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外观上是说诗人所处的职位差异,看的角度一致、书生所见的庐山的景色也不同,再让学子解析练习,就不难使他们受到开导:对于对立事物要是不能客观从容地发展赏析,就简单地被部门征兆所引诱,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可见,在这朴实无华的诗里行间流露出这深深的哲理美吗?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新诗中的哲理美。

五、品诗悟情,体会古诗中的心境美

有些古诗蕴含内容深刻,更能拨动学子的心灵,铸造他们的爱国之心。如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里行间表露出作者闻听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篇4

一、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目标

(一) 培养品德, 以美导真

古诗是古人成于肺腑、悟于心灵、发于情感的语言, 故而有着震撼心灵、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坚强意志的作用。教师可以古诗充满感情色彩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为载体, 通过教材呈现出来丰富生动的美的形象,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阅读古诗会激起学生的种种想象, 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 让学生在美妙意境的陶醉中获得心灵的滋养。

(二) 开启智慧, 发展潜能

古诗博大精深,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 是语言的精华, 也是学生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窗口。古诗生动具体的形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开发智慧潜能和个性发展, 促进学生各种智能因素的发展, 指导学生观察自然、生活, 以对知识的美好想象给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古诗给人以力量, 如李清照所写的“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可以带给学生正能量, 促使学生奋发向上, 在现实的生活面前保持前进的动力。

(三) 陶冶情操, 以美怡情

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 感受古诗的节奏、韵律, 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丰富净化自身的情感, 塑造美的心灵, 使得身心全面发展。如在诗中感受“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孤独美, 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美等, 感悟自然的壮阔, 完善人格素质, 丰富精神世界, 实现自我价值。

二、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 善于备课, 发掘美感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要使学生由“知学”进入“乐学”, 教师的备课过程非常重要。

首先, 教师在感知教材时, 要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根据诗意, 读诗作画, 化静为动, 再现诗的画面, 把“诗”与“画”结合起来, 将古诗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 将诗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直观感受, 深入体会。

其次, 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利用情境, 发现规律, 掌握方法, 使学生学有所得, 举一反三。

再次, 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 反复推敲, 细心挖掘, 努力实践, 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透过表象, 站在不同角度观察, 领悟内涵, 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 进而去分享这种美, 获得美的享受。

这样, 学生的审美心扉就会洞然开启, 带着热切憧憬和审美情感, 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 再欣赏、再观察, 把古诗以及自然、社会、自我等都作为学习的资源, 从而更深入地领悟古诗的艺术真谛。

(二) 披文入情, 动之以情

诗, 源之于景, 抒之于情, 学习古诗少不了一个“情”字。在审美教育中, 情感是核心, 是灵魂。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动之以情, 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古诗去感受其美, 享受其美, 汲取其营养, 领悟其真谛。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 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 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过古诗教学, 学生自主探究, 主动学习, 以读为本, 体会诗情, 体会诗境, 自我思考, 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 在更高的层面上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三) 启发想象, 切身领悟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发挥想象, 领悟意境美, 应重视以理解为基础, 由意象感知到情感体验, 再到理性升华的过程。在古诗学习中, 教师应独具匠心, 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 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体, 变平面为立体, 变静止为灵动, 从而使学生切身领悟, 感受到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培养学生由表及里, 见微知著的能力, 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使课文在头脑中有声有色地活起来, 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 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 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四) 循循善诱, 师生共鸣

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 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 这样可以使学生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 做到通理明情, 入境动情, 进而增强美感效应, 达到作者、教师以及学生之间共鸣的效果。

首先, 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方式, 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 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向古诗的深处。

其次, 通过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 设境传情,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使学生悟其神, 会其意, 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

再次, 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都要富于感情, 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 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诗中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 体会到诗人写诗时的情感, 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整体感知诗意, 从而把古诗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 师生之间迸发出强烈的美感共鸣, 产生共振效应。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 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 教师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功能,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渗透审美教育, 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 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进而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它句式整齐, 富有韵律, 易读易记, 朗朗上口, 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创设了优美的意境, 深受人们喜爱。诗中的语言美、色彩美、意境美、哲理美融为一体, 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俊渊.古诗词教育教学与品德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31) .

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5

摘要: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审美教育。语文更是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活动。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画面美

情感美 引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将审美教育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指出“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借助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失为一条便捷的途径,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方法。

中国诗歌,尤其是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文质兼美,本身就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往往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那么,如何借助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呢?我在十几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品析字词,感知诗词的语言美

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是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诗词语言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像我们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如此。

诗词教学时要重视诗歌字词的品析,感知诗词语言独特的美。如杜甫笔下的《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一个“含”字,若一般写来,用“外”也能讲得通。通过进行对比品析,方知“含”字用得妙,妙在它把诗人所站的位置点出来,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尽收眼底,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避开了正面写人。又如《江畔独步寻花》开头两句中的“满”和“压”写出花开得多,把小路都遮住了,把花枝压得弯下了腰。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品析:“满”体现了大地锦绣、春色四溢的景象,“压”让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诗人把静态的花写活了,从中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炼句的匠心独运,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中国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又富有节奏感,有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节奏感也是诗词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使古诗词易于被记住;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通过反复诵读,有助于体会感情,进入诗词的意境。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名句,“倍思亲”读的速度可慢些,语调要深沉些,以传达出诗人强烈的思亲之情。“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少一人”则要读得更慢些,声音要显得平缓深沉,似传达出诗人的遗憾惋惜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诗词节奏的规律,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声情并茂的节奏和韵律,做到“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这样,就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了情感共鸣,活跃了思维,激发了情绪,并能借助声觉形象,深刻体验到藏匿诗中的那份细腻纯美的情感,达到美的内化。

诗词的音韵之美,靠吟诵才能感受得到。学生通过吟诵感受得到的古诗词的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进入意境,欣赏诗词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描摹风采,而诗词则是用语言绘色绘形。王维是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他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看到了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当然古人说:“诗中有画”。不仅指王维的诗,中国古诗词大多如此。所以,诗词不但要吟诵,还要联想和想象。没有联想和想象,古诗词中的干瘪的文字符号就不能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例如学习唐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我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眼前仿佛看到:夕阳依山而落,余霞满天。黄河水滚滚东流,映着晚霞的金波粼粼,如铺天扯地的闪着金光的万里长练。一位诗人登高远眺,却无论如何也望不到河的尽头。这幅幅画面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中构成,好像电影银幕上的镜头一样,在眼前一一展开。学习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暮雪纷纷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仿佛看到了北国茫茫的雪地上一面红艳艳的旗帜,红白相映,美艳之极。古诗词表现的这种绘画中的色彩之美,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让学生得到了美妙的审美愉悦与享受。当然诗词中写景状物的诗,更是为我们展示一幅色彩明丽、清新隽永的画面。现在的课本都为古诗词配了一幅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推敲品味,了解作者所创设的情境,借助视频和插图,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调动各种感官,去体会古典诗词的图画美。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我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中展现的是一幅醉人的秋天山色画,山路、人家、白云、红叶,这些色彩斑斓的景物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去感受画面之美,从而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与诗词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进而欣赏诗词的画面美。

三、展开想象,体验诗词的情感美

《诗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以言志,情感是诗的灵魂。叶圣陶先生对古诗教学曾有过精辟的见解:“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展开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点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因此诗词教学中,要由景引情,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如教《游园不值》,可引导学生想象园中的春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春天想象成可爱的、调皮的精灵,它活蹦乱跳,向四面八方伸展,它要冲破一切束缚。而那枝出墙的红杏,便是春色的象征,它要向大千世界炫耀春色,报告春的消息。又如杜牧的《江南春》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特别是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看似写景,实则抒情,具有一定的讽喻意义。诗人静听鸟啼,亿古思今,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迷信佛教的不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的画面:莺歌燕舞,花红柳绿,水村山郭,楼台烟雨。通过体会诗中“多少”一词的感情色彩,把握诗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感。

每一首诗词中都蕴含了作者真切的情感,不同的诗词,抒发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丰富多彩的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如《天净沙·秋思》,这篇小令短短二十八个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大胆想象,反复诵读,继而体会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再如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通多诵读,切身感受到了词人杀敌报国的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情;杜甫的《茅草为秋之所破歌》里描写了诗人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教学时请学生置身于杜甫的那个特殊情境中,诵读时展开想象,把自己当做杜甫,进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总之,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教育审美功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在对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参考文献:

《语文建设》2011年7.8期 2008年5期

浅谈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生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审美能力的最佳时期。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其中所蕴含的美学特质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未来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一、高中古诗文美之所在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接触了一定的浅易古诗文,而高中阶段的古诗文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难度上的提升。想要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首先要明确审美因素。从语文教学的美育角度看,高中古诗文中的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韵律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读起来音韵铿锵、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仗工整,句式整齐,节奏顿挫,用典巧妙,含蓄深沉。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开篇叠词连用,自然流畅,层层递进,如泣如诉,把词人内心的悲苦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王勃《滕王阁序》,全文大量地运用了对偶的手法,通篇充满了整齐的形式美,笔力明快,练字考究,用典自然恰切,堪称骈文的典范之作。

(二)人物形象美

古诗文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或是外在美,或是内在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曹雪芹《红楼梦》塑造了众多丰满的人物形象,高中语文教材《林黛玉进贾府》选段中,对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描写,让王熙凤的形象跃然纸上。白居易《琵琶行》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形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因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而自伤自怜,形象类比,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中,作者对廉颇正面着笔较少,起先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但后来省悟,立即负荆请罪,作者对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反而让读者看到了廉颇身上勇于改过、大公无私的美好品质。

(三)画面意境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欣赏优秀古诗文作品的同时,脑海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浮现出它所营造出的画面和景象。意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境生于象外”,我们在欣赏古诗文作品的时候,只有将零碎的意象整合成完整的画面,才能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整体深入的感悟。如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人集中运用了“寒蝉”“长亭”“兰舟”“暮霭”“酒”“杨柳”“残月”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古汴河畔离别图,词人把离愁别绪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四)思想情感美

“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古诗文作品往往是作者表达自己志向和情操的载体。庄子《逍遥游(节选)》一文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作者醉心于“逍遥”的境界,却又摆脱不了人生的羁绊,在这种矛盾的情感下表达了自己对“逍遥”的追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即景怀古,用典连连,影射现实,“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发了词人雄心未减却又壮志难酬的浩叹。

二、有效审美教育之我见

(一)反复吟咏,品味语言

古诗文的学习离不开反复的吟咏品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能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主旨的理解和把握。教师不能以单纯的背诵为教学目标,可以采取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个别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方式,反复吟咏,把握节奏,让学生形成语感、读出情感,真切感受古诗文作品的语言韵律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洗礼。

诗仙李白的名作《蜀道难》是具有“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沈德潜语)等美学特质的经典作品,本诗篇幅较长,句式参差错落,语言奔放,情感热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传统的程式化教学,引导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情况下知人论世,让学生在反复地吟咏中揣摩诗人的写作用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浪漫情怀,以产生强烈共鸣。

(二)启发想象,创设情境

教师在古诗文作品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刻板地对作品进行翻译,要鼓励学生在对文本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开联想,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只有在充分联想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做到由象入境,从而进一步品味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之美。

《赤壁赋》是一篇意蕴深沉、哲思横生的经典散文。作者苏轼开篇描写自己与友人初秋月夜泛舟的情境,在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大胆联想,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文中的场景,创设情境,揣摩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有利于后文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化,主动地切入情境,从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

作者简介:周晔雯,女,1990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研究生在读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一、配乐朗读, 感受音乐美

著名的戏剧表演理论家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有句名言: “语言即音乐”。古诗的语言讲究节奏和韵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有韵美感。那生动形象的语言, 饱含感情的语音, 抑扬顿挫的语调, 再配上一段或清新明快或低沉哀婉或慷慨激昂的音乐, 会使学生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音乐的美感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之中, 进而能真切地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 在课堂上播放配有哀婉低沉。

烟花三月、黄鹤离别的特定环境中, 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既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又很快领略诗歌所蕴含的两位诗人情意绵绵、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时, 要反复让学生听, 配乐朗读, 要求学生听出语音、语调、停顿及重音, 为以后的模仿朗读、颂吟、玩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二、电化教学, 欣赏景物美

电化教学能把较为抽象的文字化为有声、有光、有形的画面, 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情况下接受知识, 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学习语言文字, 发展智力, 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一诗时, 就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一幅色彩鲜明, 组合错落有致的小荷花池美景图。涓涓细流、葱郁的树木、清澈的池水、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一幅设计精巧、组合有致、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描述景物, 感受大自然景美。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 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你从哪里看出来? 这个季节还有哪些优美的景色? 对此发散性的回答, 既完善了诗歌的整体形象, 也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想象,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大胆想象, 领悟意境美

由于诗歌的语言有较大的跳跃性, 教学时要注意启发学生, 通过想象把其中的空白填补起来, 或者凭借想象加以连缀, 从而获得完整形象, 进而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美。如教学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就让学生对两个特写镜头“鲈鱼美”“出没风波里”进行大胆丰富的想象。先想象鲈鱼肥美及美味佳肴, 如香甜可口的糖醋鱼、金灿灿、黄酥酥的油炸鱼……在想象捕鱼的惊险、狂风、惊涛、骇浪、浪尖颠簸的小船、渔人惊恐的眼神、暴起的青筋及因风吹日晒而苍老的面孔……前后对比, 学生很快领悟了这首诗的意境、写作意图及诗歌所饱含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之情。教师再自然而然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反复颂吟, 体悟情感美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重视朗读, 要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悟,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古人也云: “高声朗读, 以畅其气; 低声漫吟, 以玩其味”。诗歌是有声的画, 只分析、揣摩意境之美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有感情的朗读颂吟,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图景和情感, 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理解诗歌的言尽意未尽之美。所以在教学时, 更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模仿朗读, 掌握朗读技巧, 包括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通过反复诵读、低吟来加深对诗意、诗情的理解, 增强诗歌的教育效果。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 就指导学生用清新柔和的语调读出细雨压清晨的朦胧美景; 用高昂欢快的语调读出初春时节天地万物得到春雨滋润焕然一新、生机勃勃的秀美景象; 用舒缓抒情的语调读出两位诗人情意绵绵、难舍难分的送别情韵。在反复诵读低吟中使学生产生审美情趣, 从而加深感受诗歌的情真意切之美。

五、引导分析, 探索哲理美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袁行霈说: “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我们在鉴赏一首诗时, 不能只停留在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上, 还应引导学生挖掘和探索诗歌所隐含的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意义。在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众多的类似现象, 再联系诗容、诗情、诗形、诗意, 举一反三, 悟出诗歌所隐含的哲理。这是分析综合的过程, 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 处理得好可以达到“照亮人间”的良好效果 ( 普希金) , 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时,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探索“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者依据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哲理的。首先, 引领观察, 感知诗意。借网络资源, 展示庐山的整体风貌, 再展示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俯瞰、仰望的庐山的不同风貌, 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意。其次, 启发引导, 点拨哲理。先引导学生得出山高、大的特点, 作者之所以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到的景象不同, 是因为诗人站的位置, 看的角度不同。由此再悟出对待山一类复杂的事物的态度、方法, 是客观、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 不然就容易被局部的现象迷惑, 不能全面正确的认识这个事物。最后, 联系故事《盲人摸象》, 得出启示: 要想对一个事物有全面地了解, 不仅要“入乎其内”, 而且应“出乎其外”, 要摆脱事物各个部分具有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古诗词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 尤其在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际能力的背景下, 古诗词的教学更应灵活、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积累坚实的文学基础, 而且要培养学生合作、创新、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在教学古诗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挖掘品味诗歌的美,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 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如何利用经典诗文的美育因素进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 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只要教师重视审美教育, 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教之有法, 一定会让诗歌之美在孩子心海中升华。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不同类型的诗词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和高尚情操。在语文教学中, 古诗词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古诗教学,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於爱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缺失与审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 2004.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一、深情朗诵,逐字解析,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讲究字数的对称、音调的平仄、句式的搭配,处处体现着语言美。例如,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前两句最后的“晓”字和“鸟”子在音律上就很搭配。还有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比喻的句式将庐山瀑布的壮观用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让学生去诵读这些饱含语言美的诗句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体现在:(1)通过不断诵读,体会语言音调的合理搭配,培养学生的韵律美。(2)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切实体会句式的作用,例如,学生在朗读排比句时,可以感受排比句感情洋溢、气势强烈的作用。(3)朗读可以矫正学生发音,对于小学生声线的发育有着很好的作用。

二、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展示古诗中蕴含的意境美、绘画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基础教育投入的增长,大部分小学教室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过去的学生对于古诗中的意境美、绘画美只能从老师的描述中或者课本的插画中略知一二,不能准确地体会到古诗所蕴含的美学价值。现在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图片或者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壮丽山河,幽静隽雅的世外桃源等。例如,在讲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时,西湖的美就可以通过播放图片,让学生切实地感受诗句描写的西湖美感。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感受到古诗中描绘的意境美、绘画美,进一步深刻地理解了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情感也有了感情基调上的准备。学生在直观地体会美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对于诗句中的美丽景色有了切实的体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合语言美、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美

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学生通过体会诗句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绘画美提高了自己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对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则需要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美。古诗的情感美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山行》等都是将诗人的情感寄托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2)抒发爱国之情和离别之苦。古代战火纷飞,不少诗人都要经受战乱带来的离别之苦,抑或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得已加入战争。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离别之苦,诗情充沛的诗人只能通过古诗去表达。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孟郊的《游子吟》等,表达的是对于家乡的思乡之苦和对亲人的惜别之情。王昌龄的《出塞》则表现出爱国的情感。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富足安逸,通过对这些古诗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体会到残缺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3)热爱生活,钟情于自然之美的山水田园诗。这类诗通过描写安静祥和的自然风光,表述自己寄情山水、与世无争、追求平凡才是真的生活态度。通过学习各类古诗,健全学生的情感美,加强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是人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结合语文的课程特点,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寓于古诗词的讲解中。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将学生的美学教育融入各科课程教学中的要求。语文培养的是学生的气质,文学修养。通过小学语文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绘画美、情感美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倪雪婷.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2).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9

一、挖掘教材中的美, 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精选了许多古诗词的名篇佳作, 这些古诗文质兼美, 短小精炼, 适合学生诵读, 有利于小学生的认知学习。学生通过多读、多思、多想, 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美的熏陶,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诵读, 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形式美, 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和哲理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多读些优秀古诗词, 深入理解古诗词, 能够融会贯通, 灵活运用。

(一) 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

“古诗的语言短少精炼、生动形象, 大都讲究押韵和节奏。”因此, 诵读起来给人以音韵美、节奏美。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以及古诗词理论修养, 如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所要教授的古诗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多思, 结合范读, 把自己的感情送进去读出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自己的范读去感染学生, 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如教授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在古诗朗读过程中, 采用四声读法, 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古诗的疏密相间、整齐匀称、缓急交替的节奏美。

(二) 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

古诗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写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来言志抒情的, 一首好诗就犹如一幅生动的画, 一幅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画。在教授古诗的过程中, 教师要从古诗的字、词、句入手, 发挥语文教学中审美联想的作用, 通过教材插图、教学课件以及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 从古诗的表面意象展开想象, 感受古诗“诗情”与“画意”的完美结合。如在教授《游园不值》时, 将苍苔, 柴扉, 红杏等图片插入课件,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结合图片感悟, 充分发挥想象力, 把作者游园而不遇主人但看到一枝红杏正探出墙来, 引导学生思考虽然主人紧闭园门, 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 但“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三) 古诗的情感美、哲理美

“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古诗是抒情的艺术, 诗人往往会将自己的情感、愿望寄托在客观事物之中, 在古诗中表现出来, 让读者感觉到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从而感悟古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领会古诗所表达的哲理美,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如于谦的《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自喻, 表达了自己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教学时, 在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意境, 感受诗人的心境, 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这首诗的价值。

二、重视美学方法的渗透, 鉴赏诗词, 引导学生感受美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要从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古代诗歌入手, 分析这些诗歌所蕴含的审美教育资源, 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 多方法、多手段地开展实践和研究活动, 进一步明确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 让学生从感受领悟中体验美、再现创造中获取美, 增强审美能力, 完善人格素质, 实现自我价值。

(一) 且吟且唱, 诵读感悟语言美、韵律美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 古诗是用最精炼的语言写成的。古诗的语言美, 首先体现在古诗语言的节奏性和韵律性。因此, 凡是古诗词, 即便不是用来唱诵, 诵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 铿锵有声, 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 和谐的节奏美。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 朗读应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始终。通过学生齐声读、个别读, 教师范读, 学生朗诵等多种读法, 或者学生一唱三叹地吟诵、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运用四声读法等, 让学生在读得朗朗上口, 声情并茂中体会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如杜甫的《绝句》的教学, 教师在课件中可以运用动画、配乐等效果, 让学生在吟诵过程中加强审美感悟。再如《静夜思》《鹅》等古诗都被谱成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 在教授这些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且吟且唱, 体味古诗的韵律美。

(二) 巧用多媒体, 渲染画面美、意境美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 教师适时和适度地穿插一些课件,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目的是辅助教学, 而不是代替教学。所以,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 教师使用多媒体应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 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三、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应局限于课本和课堂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 不仅积淀着丰富的文化知识, 还积淀着深厚的人文情感,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古诗词数量是极其有限的, 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 “功夫在课外”是必要的。例如当讲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时, 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李白的《古朗月行》等诗词。在日常生活中优美的古诗词无处不在, 我们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上学习古诗词的狭隘意识, 应该树立大的古诗学习的观念, 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 随时随地的都能让学生体验到古诗词的美。

由此可见, 小学阶段搞好古诗词教学, 既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 又有助于陶冶学生性情,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志, 增加生活情趣, 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多方法多手段的展开教学, 挖掘教材中的美, 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 同时重视美学方法的渗透, 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使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局限于课本和课堂。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一、在朗读训练中, 体会诗歌的音乐节奏美

梁实秋先生说:“诗不仅供阅读, 还要发出声音来吟, 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也就是诵读。”他回忆老师朗诵时是时而“咬牙切齿, 声震屋瓦”, 时而“轻描淡写, 如行云流水”, 而学生“认真聆听, 细细品味, 在理解文章内容之前, 已经能相当体会到文章的美妙”, 他说:“老师讲解之后, 立即要我们朗诵, 于是全班同学高唱, 如鼎沸, 如蛙鸣, 如蝉噪。”这是契合诗歌特点的极为生动的诗歌示范性教学。愈是美学价值高的诗歌, 愈要在吟诵中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和音乐美。要朗诵好一首诗, 就必须掌握朗诵的技巧, 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 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比如李白的《行路难》可按照“二/二/三”的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直万钱”。重读的音主要有“斗十千”、“直万钱”、“不能食”、“心茫然”等。尤其在朗读“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时, 要注意“欲渡”稍微平缓, “黄河”开始上扬, “冰塞川”处达到上扬的顶点, 以表现心中的惨痛之情。“将登”处又是平起, 稍微低沉些, 在“太行”处开始下降, 至“雪满山”处降到极点, 且“雪”字稍微拖长, “山”字顿收, 以表现前途艰难的英雄末路的悲痛。学生在不断地朗读吟诵中, 感悟到诗歌美的和谐的韵律, 从而达到“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心同其情, 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中国古典诗词的韵脚、韵律, 使作品流淌着音乐的旋律美。学生通过朗读, 可以深入理解诗意, 感受诗韵美, 还可以唤起读书的热情。让学生在诗句中找出押韵的字, 画出朗读的节拍, 先进行全班读、小组读, 在朗读中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节奏, 然后过渡到个人朗读。个人朗读让其他学生当评委, 评论和欣赏朗读者的朗读好在哪里和不足之处, 以求互相学习, 互相进步。“一个人读, 多人评”, 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竞赛的氛围。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参与交流讨论, 还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感情美。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感情, 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在品词析句中, 领悟诗歌的语言文字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任何文学鉴赏都必须首先进入语言层面, 而诗歌的语言又是文学语言中最富于表现力的。“不学诗, 无以言”, 孔夫子的这句话很精辟地道出了古人对诗歌语言的重视。我国被称为“诗的国度”, 古典诗词中的许多佳作名句流传千古。其艺术魅力久盛不衰固然有内容、技法乃至风格等因素, 但都必先得力于语言、辞彩的表现。“诗化的语言”成为评价文学语言的最高准则决不是偶然的。诗歌的语言美体现在对物像和意境的形、色、声、势等各方面的描绘。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我让学生谈谈词中感受较深的词语、句子, 学生在细细品味之后, 说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有的学生说“枯藤”符合秋天景物的特点, “枯”字显得毫无生气, 给人萧瑟之感;有的学生说“瘦马”写出了旅途之长, 马之劳顿, 马犹如此, 何况人呢;有的学生说“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 给我们勾勒了一幅图画, 在暮色苍茫中, 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游子缓缓行进在古老的驿道上……通过对语言的吟咏、比较、推敲、品析, 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诗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同时, 学生在品味语言的时候, 也能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美好的感情和意境, 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

三、在想象延伸中, 感受诗歌的意境形象美

上一篇:英语词汇深度教学下一篇:美国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