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与反馈

2024-07-17

教学评价与反馈(精选十篇)

教学评价与反馈 篇1

1、程序设计类课程评价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课程评价标准单一

目前, 程序设计类课程常用终结性课程评价方式, 学生综合成绩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平时作业和实验为辅构成。这种方式教师教学中比较容易把握, 但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虽然这也是对学生比较客观的评价, 但容易出现学生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或想方设法采取不当方法提高考试成绩现象的出现, 达不到我们期望的教学效果, 也不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1.2 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

课程评价主要在学期末,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易发现。譬如有的学生未理解编程思想或相关知识点, 做作业或实验时为完成任务时有抄袭现象发生, 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类似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修正, 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

2、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现在对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很多, 各种方法和理念也层出不穷, 如CDIO、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 并且都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应用。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和理念, 都应该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对象, 结合课程特点,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现代课程评价理念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就是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思想和做法上改变一考定乾坤的现状, 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动态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将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 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 做到在学习中考核评价, 以考核评价促进学习, 使得考核评价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2.1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进行动态评价

大部分学生在入校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相关内容, 对程序设计课程最直接的认识就来自于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因此, 在程序设计教学时, 不要千篇一律地进行枯燥的知识点和语法讲解, 然后是例题解析, 最后布置习题。这样的课堂缺乏活力, 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 缺少主动思考。

教师首先要花费大量心思收集贴近生活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 准备好教学案例, 进行知识引入和内容讲解。不要让学生感觉所学内容与生活距离太远, 合适的教学案例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在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对课堂较好把握的基础上, 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问答等形式进行随堂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回答正确的予以表扬, 回答不准确的也适当进行鼓励和引导。在每一阶段学习结束, 可以在课堂上花20分钟左右进行笔试小测验的方式进行课堂考核评价, 一学期可以有5次左右。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促进学生对程序设计内容的复习巩固。

2.2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进行过程考核评价

实验教学在整个程序设计教学中所占课时不多, 但对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提高动手能力和计算思维却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教师根据课堂讲授进度, 制定每个阶段的实验内容, 梯度推进安排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各种类型的实验项目, 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 并依据教学进度逐步加大实验内容的容量和深度,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在实验环节的考核评价更能体现学生的编程能力, 因此定期选取一些编程内容进行上机测试, 并提交批改, 由此考查学生的掌握水平和学习状态。

通过对学生的过程考核评价, 既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 看到自己的不足, 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教师也可藉此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2.3 评价方式多元化, 促进课外学习

常用的终结性的评价是一次性的评价, 重在结果, 但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如果学生学到最后发现自己没学好, 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进行补救。过程性评价强调学习的过程, 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细致、客观。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将这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既让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 又能在最后阶段有个全面细致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每个阶段都有机会, 不计较一次得失, 不轻易放松学习, 能够对其整个学习情况有个更加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选择学得较好的学生牵头组成多个小组, 布置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让他们在课外完成, 实验课时由组员进行答辩, 每人都必须参与至少一次, 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助。

3、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对程序的理解能力不同, 同样的方法对不同学生效果可能就不一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反馈来源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督导人员等, 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获取信息,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3.1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

每次考核评价结果出来了, 如一些学生某阶段考核结果与此前相比出现下滑或上升, 班级某次的总体考核情况较好或较差等, 教师都可以从中找出原因。究竟是讲授内容有难度学生未能理解, 还是讲授方法有问题, 或者是学生遇到其他方面的困难, 这些大多可以通过考核评价反映出来。教师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后, 通过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 找学生谈话了解原因等方法解决问题, 不让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轻易拉下。

3.2 学生、教学督导等对教师的反馈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可以通过师生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 要做到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并进行有效沟通, 理顺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督导听课时的角度和理解与学生是不同的, 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看待教师对教学的把握和掌控,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有助于教师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进行思考和改进。

4、结束语

我们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不断实践和研究, 找出更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并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 建立灵活的互动交流, 希望通过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努力, 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养成,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冬青, 许骏.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方法:应用多元评价促进学习与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 2008 (6)

[2]张志祥, 华进.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模式探索[J], 福建电脑2012 (12)

[3]徐振强, 程立.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建立时间教学环节反馈机制的探讨[J], 新余学院学报2012 (6)

教学评价与反馈 篇2

【摘 要】“研学后教”是以研学案和书本为载体,以研学问题为线索,以发展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研学组织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在“研学后教”理念下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评价,从反馈与评价在“研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有效应用和优化教学反馈评价功能,强化教学的有效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研学后教;优化;教学反馈与评价;有效性

“研学后教”是以研究学案和书本为载体,以研学问题为线索,以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研学组织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和相互合作,优势互补、解决疑难,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在“研学后教”理念下,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评价呢?

一、反馈与评价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有效应用

1.评价与反馈在“研学”环节中的应用

在学生先学阶段,教师要全面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运用目光巡视和走动式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微笑、点头或赞许的目光)或肢体语言(拍拍学生的肩膀等)对学生所反馈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要特别注意观察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地、耐心地、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辅助,但不宜过多,否则影响其他同学,也无益于这部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的学案中反馈出来的信息,查看出现的问题,思考让哪些学生展示。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之中必须对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归纳汇总,并挖掘存在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做好“第二次备课”。

2.反馈与评价在“后教”环节中的应用

“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之下的“兵教兵”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并进行反馈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两步:一是展示与更正,二是交流讨论。

(1)展示与更正

展示与更正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包括错误的思路、方法、和不良习惯等,并给以及时矫正。学生任务(如自学检测题)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如下反馈评价工作:

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板演或其他展示活动。②指导学生观察台上学生的板演及其他展示活动情况。(在此反馈阶段,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如理科学习中,评价反馈的内容是:一看思路,二看方法,三看步骤,四看结果,五看规范。从这五个方面看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更正或讨论。)③教师应启发尽量多的学生上台反馈更正。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反馈时,教师应先让潜能生上台更正,潜能生不能更正的,再找中等生、优秀生上来更正。既要找出做错的地方,又要讲清为什么错,学生可以质疑问难,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潜能生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就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完成的补差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板演的问题解决了,教师可以进行行间巡视直接反馈,或让学生同桌对改,一看正确率,二看还有哪些新问题,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尽量解决在课堂上,这也是教师兼顾台上台下,由点到面全面了解学情的方法。

(2)合作与交流

“展示与更正”环节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般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对此评价应主要包括以下二种评价:

①对小组的评价:我们可以采用表格式、竞赛式、推举代表、当堂练习等多种反馈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合作的过程与结果,恰当地给予综合性的评价。评价项目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特征制订,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设计。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定期给予小组成员阶段性的评价,并针对实际情况给予进一步的指导。这样的评价针对性强,对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②对组员互评:由于小组活动成果是以小组汇报或小组总分的成绩进行汇报,很难看出其成员的个人贡献。因此活动评价时,教师也只注重对小组结果进行评价,很难对个人做出一定的评价。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设计组员互相评价表以满足小组成员内在“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二、优化教学反馈评价功能,强化教学的有效性

1.引导学生自学质疑问难,体现教学中的反馈铺垫

每节课开始导入新课后,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和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本,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为了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地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一边巡视,一边个别辅导,一边做一些挑战性的鼓动,如比比谁阅读得快,重点抓得准,问题提得多,对完成得好的及时肯定并打一个好的等级,作为平时成绩。这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的开端,也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一个环节。学生完成这一环节后,头脑中已有了初步的观点,也产生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疑难,同时也激起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对疑难的思考,进入了主动的思维状态。

接下来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尽量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教师不急于回答,耐心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以获取学生观点的反馈,及时调整下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重点或热点问题,则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清楚地表达出来,经过适当的综合和归类,作为下一环节讨论的内容。“疑者,觉悟之机也”,对那些提问积极的学生,尤其是能提出师生重视、见解深刻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有问、敢问和善问。

2.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体现教学中的反馈迁移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课堂上不可能也不必逐一讨论。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把问题综合归类,确定集体讨论的问题,或者是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或者是多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教师认为有利于明理、激情和导行的关键性问题,总之要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采用二人小组(同桌)、四人小组(小组内前后两桌)再全班的形式进行讨论,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学生在讨论中掌握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它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3.给学生点拨释疑,体现教学中的反馈升华

教师梳理学生反馈后再反馈给学生,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和谐统一。如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精讲课本中的重难点和学生认知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或者解答一些讨论中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使讨论升华的必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一定等全部讨论完毕后进行,可以在一个大的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相机点拨,及时反馈,随机调控。

4.启发学生自我评价,体现教学中的反馈内化

小学是学生整体性自我意识的萌生时期。小学生“重视别人对他的评价与态度,还会比较这些评价,作出自己认可的选择。”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对他进步与独立性的关心和鼓励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评价契机,肯定积极发言的学生,表扬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评议讨论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思维过程,小结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自我评价,正确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小学生还“会对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作出不同的评价。”但这种评价大多是与别人,尤其是在小学生心目中有权威的成人对他的评价吻合的。因此,要重视组织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进行评议和小结,包括内容和语言等各个方面。这是启发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和内化。

参考文献

评价反馈与矫正补偿 篇3

由此可见,“评价反馈与矫正补救”是优化物理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运用一系列的评价手段,不断了解学生的智、能差误,反复及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和帮助,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让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引领学生主动发展,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的一些探索思考。

1前提诊断性评价

布卢姆关于教学变量的理论把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列为影响教学成绩的主要变量,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性的缺陷是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干扰,诊断性评价的目的就在于干扰信号未进入教学系统之前,就将它们消除。

【案例1】课前变前课

在一个新的教学阶段开始之前,为了具体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的物理内容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基础和相应的情感准备状态,通过水平测试、查阅资料和个别了解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诊断如果在诊断后发现学生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就必须补课;如果发现内容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浅显的,则应加快教学进度。

通过“前提诊断性评价”可以确切地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知道到什么程度和处于怎样的情感状态,发现优势,及时强化;发现缺陷,及时补偿为继续学习“搭桥铺路”,使新知的学习能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为使前提诊断性测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施前提性测评应达到四个要求:一是全面性,不可忽视情感前提的诊断与补偿;二是抓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主要前提进行测评;三是重点在补偿,查到了问题一定要补偿到位;四是针对性,要针对新的学习内容和突出学科特点。

2课时形成性评价

这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时目标达成性的反馈矫正程序,这种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矫正与补救,使教学更适合学生需要,课时级形成性评价分即时性和延时性评价两类。

2.1即时性评价

课堂即时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回应学习任务及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即时反馈,教师给予学生的表现性、形成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学生在物理课上要学习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操作、计算等各种能力的训练会时时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需要教师、学生时时做出评价,以便反馈、矫正,教师的即时评价行为是课堂生成的“助推器”,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而做出的即使评价也是具体性、实时性的,它不仅需要教师持有即时评价的观念,同时更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地强化、优化这一教学行为,即时评价的及时性、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机智。

【案例2】改进即时性口语评价

课堂即时性口语评价是即时性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随时会通过言语进行交流,课堂即时性口语评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诱发课堂互动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口语评价成为学业评价中使用频率较高同时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口头评语,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无法预计的,因此教师的口语评价应注意减少随意性,增强肯定性、激励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是智慧的火花,都有可贵的一面,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创建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

2.2延时性评价

延时性评价指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或全部完成课堂教学后进行的训练性评价,这种评价用于刚学完新知识的巩固练习时,有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查缺补漏的作用,常用的评价方式包括口头练习和达标检测,实践证明,编制高质量的检测样题对于目标达成至关重要,通过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纠正的方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

【案例3】编制高质量课时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

“课时评价目标双向表”主要依据每一目标的达成要求以及班级具体学情,选择何种题型来检测,每种题型检测至何种程度,从而达到对目标达成的有效监控,教学评价目标把学生学习的水平层次和具有不同测试功能的题型结合起来,对教学质量判断有规范和指导作用,双向细目表的左边考查内容,右边为检测题型和学习水平,如下表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四节《功率》课时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

检测样题编制要做到以下几点:(1)评价题要全面反映课时的教学内容,一是题目覆盖面要全;二是试题难度要与教学目标行为要求相对应,防止要求偏高或偏低;三是要教学重点目标应有较多试题与之对应,(2)评价题要保证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操作完成,(3)评价题要体现因材施教,试题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应教学目标的,为全体学生必做题,另一部分是难度较大的,供学习较好的学生选做,(4)评价题难易程度要有层次性:可分为基本题、变式题和综合题三类,基本题是难度与课本内容基本相同的单项练习;变式题是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必要转换,使学生逐渐形成技能;综合题指把所学习的新知识与特定新情境结合而成的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此类题目在新授课中不宜过多。

【案例4】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学习”

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有可能是共性的,也有可能是个性的,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关节,形式可以是集体矫正、小组矫正或个别矫正,矫正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红笔+白笔”、“黑板+投影”,教师带红笔进课堂,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进行部分批改,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充分暴露学生真实的思想和思维过程,有针对性进行矫正。

3单元形成性测评

单元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教材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教学单元结束后,在上好单元复习课的基础上,根据单元目标进行形成性测试,旨在促进单元目标达成的反馈调控程序,没有达标的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的反馈矫正程序。

【案例5】

初中物理教材按章编排,一般以4~5章组成一册教材,一章分为若干小节,每节又划分为若干课时,以课时评价为基础,以单元评价为保

证,建立起课时、单元双达标的评价机制,十分必要且可行,主要程序是:编制单元形成性测试题,组织调研、阅卷、统计和分析、矫正补救、第二次测评,单元形成性测试一般要求应有80%~90%的目标达成度,对未达到如上标准的学生,要组织第二次学习和检测,直至最终达标,单元级的反馈调节是有效帮助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具实际意义的关键步骤。

单元形成性测试题的编制要按照单元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编制,要求:(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2)弄清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易错点,(3)试题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试题的编排层次要与教学目标的“记忆、理解、运用、综合”等层次相对应,以便于反馈矫正,(4)试题要注意基础性,

4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一阶段或整个课程结束时,对教学成绩所进行的全面性的教学评价,终结性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效绩的鉴定;二是实施过程组织严密、规范,结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终结性评价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试题的编制和考后的质量分析。

【案例6】校本化终结性评价方式

校本化的终结性评价要遵循“夯实基础、注重能力、严格标准、有所创新”,

命题依据:要紧扣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的程序

(1)准备性工作:①上好复习课,作好预备性练习,对差生做好补救矫正性工作;②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为客观地进行命题打下基础。

(2)编制考查点和学习水平双向细目表。双项细目表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考查内容,二是各考查内容的考查题型和水平层次要求,以及应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

(3)设计终结性测试命题蓝图

设计命题蓝图,是将“双向细目表”的进一步“精细化”,可使命题工作更加规范,保证整套试卷知识的覆盖率和对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4)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及命题蓝图,进行正式命题,在组题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根据命题蓝图选题;另一方面,在选题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对命题蓝图做出必要调整,以确保整套试卷的质量。

数学学习评价信息的反馈与利用 篇4

学习评价的目的从本质上说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教师或领导部门了解情况及时做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为学生改进学习提供依据。学习评价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过去比较注重鉴定和分类, 而如今及今后的教育评价则将更加注重对教学的改进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 学习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十分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评价目的的全面实现。

二、教育评价信息反馈的要求

1.反馈要及时

评价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改进教学工作, 促进学生发展。因此, 评价必须有反馈, 而且反馈要及时, 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评价如果没有信息反馈, 那么评价结果的作用就很难发挥。例如, 目前中学的数学考试, 很少有反馈。学生学习数学, 期未考试, 老师评完分上交了事, 学生放假回家休息, 回来接着学下一学期的数学。上学期的数学学得如何, 老师没有总结, 学生也无从得知。有的学校期中教学检查, 学生按评价表上的项目画“√”, 教务秘书统计结果、收存, 教师很少看结果。这样的评价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可言。有的学校这学期的教学评价下学期公布给老师, 事过境迁, 评价时的情况已模糊, 还谈何改进!只评价不反馈, 或反馈不及时, 那么评价也只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失去了意义。

2.反馈信息要全面

对数学学习评价结果的反馈并不仅是对评价结果的反馈, 而是对评价中肯定评价信息和否定评价信息的全面反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优点、长处, 清楚自已的不足和弱点, 从而发扬成绩, 克服不足。比较好的做法是:在全面反馈信息的前提下,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 多帮助其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 督促他再上一个台阶;对于原来基础较差的被评者, 要多帮助其找到存在的潜力、优势和闪光点, 使他增强自信心, 不断巩固优点, 提高水平, 逐渐变后进为先进。

3.反馈方式要多样

评价结果的反馈方式影响评价结果作用的发挥, 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以平等的态度反馈评价结构, 尤其是对否定评价所作的反馈。可以采用的反馈有:期望式反馈、个别反馈、会议式反馈和讨论式反馈。

4.反馈和指导统一

评价的目的在于指导和改进学生的学习。虽然评价结果反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改进不像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反馈那么及时, 但是评价结果反馈对学生的指导和改进比过程更具有综合性, 对学生的问题认识得更深入、全面。因此, 它对于指导和改进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目前, 在评价实践中, 有许多评价活动, 结束时反馈评价结果的优劣等, 而不帮助学生分析具体问题, 该如何改进、提高, 更无跟踪评价, 这就大大降低了评价的作用。评价和指导是统一的, 反馈评价信息的同时兼有指导的任务, 这是对评价活动的必然要求。

三、数学学习评价结果信息的有效利用

1.学生如何从评价结果的反馈中获益

每一个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学生, 都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分数或登记描述的评价。俗话说,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诚然, 这有点夸张。但是, 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 考试作为评价的代名词, 几乎占据了评价的全部内容, 而考试常常给学生带来惧怕和不安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成绩好坏, 学生都逃不过考试带来的心灵痛苦和恐慌。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从评价结果的反馈中获益, 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师生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共同协商、确定并理解评价指标, 是每个学生从评价结果的反馈中获益的前提条件。老师要牢记评价不是用来惩罚学生的鞭子和约束学生的法宝, 而是用来帮助学生了解和反思信息状况,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提升学习效果, 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做到了这一点, 学生就会把评价看成是他们的收益时节, 收获成功和喜悦, 从而形成评价与学习过程之间、评价与教学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老师成为学生实现成功的指导者, 师生的关系成为一种平等、亲密的伙伴关系。

(2) 教师应该根据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试题或任务, 如果学生能够达到这些预定的目标, 我们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即使全班同学都完成得很好, 那每个同学都得A也未尝不可。老师一定要牢记我们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白自己不足的地方, 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而不是为了考倒学生。

(3) 注重收集学生学数学过程各方面的表现, 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这也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的, 即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思维的属性进行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用数学的话言和条理、清晰、间接地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 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收集多样化的评价目标的有关数据, 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在数学学习上不同方面的优势, 也了解到自己在不同方面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这将有助于学生充分地了解自己, 更充分地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有一位数学学习很吃力的学生在成长记录中写道:“我上次考了38分, 打算这次考40分, 结果我考了49分, 老师表扬我进步啦, 我很开心, 我也能学好数学。这样的评价给了学生成功的喜悦, 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学生自己的纵向比较, 淡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最大的收获。

2.教师从评价结果的反馈中如何获益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 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 适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这一功能应该说与传统的评价功能是相同的, 但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考试, 并且这些考试更多地注重于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在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探索和创新的意识等方面的作用很小。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评价绝不只是对不同的学生作横向比较, 排名次。评价应当由“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转化。现代数学教育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追求在传统的考试之外, 拓展出更多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通过这些新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更多地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数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邰福权.数学目标教学中信息反馈的运用[J].素教教师, 2011, (12) .

绩效考评与360度反馈评价 篇5

绩效考评与360度反馈评价

(100分钟)

上节回顾: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才测评的方法,了解到人才测评的方法主要有笔试,面试和测试。然后就面试选择了结构化面试进行了详细讲解,给大家展示了部分结构化面试的题库。在测试中,我们具体讲述罗夏墨迹测验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罗夏墨迹测验主要用于心理健康的诊断,由10张图片组成,根据对十张图片的描述来对被试者进行诊断。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目前大企业招聘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应聘者对所给出问题的讨论过程,考察应聘者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等。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在企业中对员工的测评即绩效考评。

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国外企业的进入,我国企业竞争的焦点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成本竞争,大大价格战;到质量的竞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到服务的竞争;现在企业竞争的焦点已经上升到对于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从不受重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离开绩效考评,其他的管理制度将缺少落实的基础与衡量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绩效考评的定义:

一、绩效考评

1、绩效考评:绩效考评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绩效考评的对象是员工,要求在考评过程中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也就是说绩效考评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从广义上说,绩效考评并不仅仅是个体—员工,也有对于部门和企业组织整体的绩效考评。我们今天学习对于个体的绩效考评。一般来讲,对于企业而言,从整体到具体,绩效考评包括三层含义:

(1)绩效考评制度的确立

(2)绩效考评的内容

(3)绩效考评的方式

现代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考评制度,一套好的考评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形成强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是否应该建立考评制度,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考评制度,视企业的人数规模而定。有学者提出:

1--20 人:没有必要进行正式的绩效考评,因为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之间工作状况比较了解,员工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经常变化,口头的表扬、批评及员工之间的交流,比较容易形成较为准确的评价,而且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人事工作。

20-80 人:需要进行简单的绩效考评,因为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之间工作状况不太了解;员工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比较稳定;形成了组织结构,但变动频繁;员工之间形成较多的小团体,不同团体之间的员工很难有非正式交流,所以很难形成客观的评价;有专人负责人事工作(设人力资源经理)

80人以上: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绩效考评,管理者不可能对员工有较多了解,形成了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形成了独立的人事部门。

制定了绩效考评的制度之后,应该大体上明确绩效考评的内容,不同企业绩效考评的内容也不相同,例如政府机关常用绩效考评的内容主要是德,勤,能,绩。企业的绩效考评的内容要更多,比如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等等。

绩效考评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考评工作,因此绩效考评方式和题目的选择是最基础的工作。考评方式和题目的选择视绩效考评的目的和内容而定。

绩效考评可以实现多种目的,启发式教学,绩效考评的目的有哪些?

2、绩效考评的目的

美国组织行为学家约翰·伊凡斯维其认为,绩效考评可以达到以下八个方面的目的:

1、为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

2、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的反馈

3、对员工和团队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评估;

4、为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

5、对招聘选择和工作分配的决策进行评估

6、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培训和教育的需要

7、对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评估

8、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

3、绩效考评的SMART原则

Specific

具体

Measurable

可衡量

Achievable

可实现

Result-oriented 结果导向

Time-based

时间限制

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应该遵循SMART的原则,是五个原则的缩写,我们分开具体看一下:

S是指Specific,是指考评的内容要尽量具体,不要用模糊不明确的语言,例如你给我找个年轻人做学徒工,你就告诉别人你看着好就行,这样就很不具体,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是勤快呢,还是反应快呢,还是办事认真呢?

Measurable,是指考评的内容要能够衡量,具有可测量性,即使表面看来不具有可测量性也要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

Achievable,是指考评能够通过具体操作来实现,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应该去除。

Result-oriented,结果导向是指结果具有导向性,考评的结果应该能够应用,根据测评的结果纠正员工的具体行为,规划其职业生涯。

Time-based

时间限制是指绩效考评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完成,不能拖很长的战线。因为长时间的绩效考评势必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4、绩效考评的方式

目标考评:根据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考评,目标的完成程度包括目标的完成质量,目标完成所用时间,以及目标完成耗用的人力物力等等。

自评:被考评人的自我考评,是被考评人对自己的主观认识。通过自评结果和他评结果的对比,有助于被考评人全面认识自己。

互评:员工之间相互考评的方式。互评一般采用匿名形式,减少员工之间的矛盾。互评的优点在于,员工之间能够真实地了解情况。例如,在企业里有这么一个员工,平时上班不积极,经常迟到,而且喜欢早退,但是他很有技巧,很会估算老板来的时间,总能在老板来的前几分钟到,如果用互评方式考评出勤率,那么真实结果会表露出来。

上级考评:由被考评者的直属上级对其进行考评。上级考评是我国早期国有企业常用的一种考评方式。通过上级的考评和推荐进行职位的变动。

5、绩效考评的方法

等级评估法:把考评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例:优,良,中,不及格。并对不同的等级进行详细地描述。举例:学生成绩。出勤率

强制比例法: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将优秀,普通和不合格比例进行划分,例如优秀10%,不及格5%,剩下为普通员工。在某职业学院里就实行这样考核制度,每年对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听课,其中最后的5%要留校察看,如果以后的两年里听课的成绩都是在5%比例内,就要解聘这位教师。这就是强制比例法。

小组评价法:有两名以上熟悉员工工作的经理组成测评小组对员工绩效进行考评。这种测评方式较为简单,操作方便,但是主观性较强。

序列比较法:对相同职务的人进行同标准考评,并按成绩排列顺序。一般用于领导人的选拔,也可对不同职务的人用序列比较法进行考评。

二、360度反馈评价方法 1、360度反馈评价:所谓360度反馈评价就是直接上级、下级、顾客、同事、任职者本人等多个评价主体从多个角度对岗位任职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会反馈给被评价者,能够促使被试者全面地认识自己,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信息。

2、360度反馈评价模式

解说:目前的360度反馈评价是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之上的,其一是对个体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将得出更有效和更可靠的结果,也就是说,评价结果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例如:我们看一个箱子,如果仅仅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只有从多个角度去看才知道它是箱子,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高是多少。对人的评价也是这样如果仅仅从一个角度评价,结果可能失真。例如,在企业里有这么一位员工,工作态度恶劣,迟到早退,跟同事关系业一般,喜欢向老板打小报告,说张三的不适,李四的缺点,并博得了老板的信任。这样的员工,如果仅从老板的角度,即上司的角度进行考评,结果就会失真。因此,多角度观察的结果更有效,更可靠。其二是行为和观念的改变应当贯穿于被评者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之中,如果自我意识改变了,其行为也将发生改变。从360度反馈评价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考评的一个特点就是评价结果的反馈性,也就是说多方评价的结果会发馈给被测评者本身,这样被测评者就能知道自己的表现在上司和同事下属眼中是怎样的,尤其是别人对于自己不好的评价更能引起被测评者的注意,有利于被测评者意识和行为的改变。曾经有国外学者对某公司的360度反馈测评做过跟踪调查,Atwater,Roush,&Fischthal(1995)的研究发现,在第一次评价16周后,过高自评者的下属评价会有显著的提高,而自评低于下属评分或与下属评分相一致者,其下属评价没有显著提高。Atwater等(1995)的研究也证实,过高自评者最初的绩效趋于最低, Smither等(1995)认为,自我一致性理论(Korman,1970,1976)可能解释自评与他评的一致性与绩效改善之间的关系。当管理者得到反馈时发现,下属的评分比自评分要低时,他就会考虑自己的实际行为是否与其自我印象一致,根据自我一致性理论,管理者会试图改善其绩效,以减小自我认知与他人印象之间的差距,恢复认知平衡。然而,如果自评与他评一致的话,管理者就会感到满意,即使他的绩效水平低,他也不会努力来改善其绩效(Korman,1970,1976)。举个例子说明:现在同学们都住集体宿舍,同学之间都会形成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可能有一天你无意中听到同学对你的评价,说你不太爱洗脚,晚上能闻到你的臭脚味,那么你听到别人对你的这一认知后,一般你会怎么做?这就说明了别人的评价结果反馈会影响个体的行为。3、360度反馈评价过程

首先需要确定360度反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职位的升迁作依据?还是为薪酬的调整做依据?不同的测评目的,决定测评的内容也不相同。目的确定之后就要然后成立专门的测评小组,一般来说测评小组的成员需要有专家,可以从外部聘请咨询专家来指导考评工作。测评小组有两个任务,一是能力模型的设计,二是问卷的设计。能力模型的设计至关重要,360度反馈评价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力模型的设计要基于胜任特征,所谓胜任特征就是区分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的特征。举例:销售人员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是区分成功销售者和普通销售者的重要特征,这就是胜任特征,在对销售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时要基于这些特征设计能力模型。在完成模型的设计和问卷设计后,开始选择被试者和参与者进行施测,实测的结果在统计整理后要反馈给被试者,促使被试者形成对自己全面客观评价。最后进行总结分析,以合理改进下一次的绩效考评。

4、优缺点分析

优点(1)多侧面的评价,信息更全面

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结果更可靠。好比对某一个人的评价,一个人说好不行,大家都说好,才说明这个人真是不错,可信性强。

(2)信息反馈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信息的反馈使个人形成对自己正确的全面地评价,有助于自己的职业规划。

(3)基于胜任特征设计模型的有效性

由于能力模型的设计是基于胜任特征的,因此评价结果更贴近实事,更有效

缺点(1)实施复杂,成本较高

需要大量人员的参与,和专业人才的介入,而且需要对考评者和被考评者进行一定培训,相对于其他考评方法,成本高

(2)能力设计模型的科学性

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能力模型,据调查,即使在不同公司的相同职位,设计的能力模型也差别很大,科学性受到质疑。

三、关键业绩指标考评(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

1、组织应用: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关键量化管理指标。

2、个体应用:根据不同岗位,选择最能体现员工工作业绩的指标进行考核。例如:对于销售部门人员的考核,销售业绩就是最好的指标。对于车间的一线工人而言,最好的考核指标就是生产量。对于采购部门人员的考核,采购员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比率。

四、简单的绩效考评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简单的绩效考评更为实用,简单的绩效考评包括四个内容:

1、工作总结:由员工自己撰写对工作成果的总结报告,有助于管理者对员工进行客观的考评。工作总结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成果,是客观的考评依据。

2、员工自我评价:由员工根据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作自我考评。自我考评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员工的自我评价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不能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

3、分类考评:可以分为岗位技能、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评。

4、直接上级评语:由员工直接上级对被试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上级评语具有主观性。

五、实例演示

以软件工程师绩效考核为例

第1步: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参考岗位职责、与软件工程师沟通)

负责软件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内部测试工作。第2步:工作的关键点是什么?(与部门经理、总经理等沟通)重要任务,岗位工作,工作态度

第3步:每个关键点的比重是多少?(与部门经理、主管经理、总经理等沟通)

第1项占50%,第2项和第3项各占25%。

第4步:将关键点如何进行细化?(与开发部门经理、主管经理等沟通)

1、重要任务(按时完成任务)

50%

工作量及完成情况(50%)、技术难度(10%)、新技术使用情况(10%)、管理责任(10%)、技术责任(10%)、其他临时工作(10%)

2、岗位工作(工作习惯)

25% 编码水平、文档编写水平、建议及接受建议、工作总结和开发计划、备份源程序、技术保密六项平均分配

3、工作态度(团队其他成员的认可程度)25%

热情度、信用度、协助精神、是否积极工作、是否有好的建议、合作精神六项平均分配 第5步:细化标准

“重要任务”较难细化,由考评人主观掌握。对“岗位工作”和“工作态度”进行了细化 第6步:确定分值

满分180分,其中“重要工作”90分,“岗位工作”和“工作态度”各45分。

反馈?评价?调适 篇6

1反馈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情况

大部分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笔者却持相反的观点。物理探究性实验评价既能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有些学生缺乏做实验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的目的去做实验,会使学生在面对仪器时不知如何下手,或者胡乱地将仪器摆动一番,使教师大伤脑筋。有些学生具有明确的目的,却缺乏实验操作的能力,大部分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性实验。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会讲述学生基本的操作步骤,甚至有些教师进行亲自示范,虽然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时,学生表现得很不错,却只是机械地模仿课本或者教师的操作步骤,这样仅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却忽略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物理实验最主要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操作中却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由于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会寻求教师的帮助,进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将物理实验做出来便成功了,却忽视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需要自己独立思考的,也不会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的相关仪器进行思考,因此,教师要及时思考与改进实验方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评价初中教师物理课程教学的成果

实验探索是初中物理实验设计的核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习能力,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将课本中不懂的知识通过查阅、询问等方式获得答案的过程是实践性的表现,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内容,对课本知识基本掌握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自学过程。传统意识中的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而新课改形式下的自学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也就是说教师先将本节课程的学习目的、方法告知于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自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学更加具有目的性,避免学生盲目的学习。自学、实验探索教学模式基本上适合所有的初中学生,若教师在学生自学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与实验探索,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在旧知识中找寻新的问题,带领学生学习新的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发电机”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逐渐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说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能是否可以由机械能转化?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可使学生积极思考之前学过的知识,巩固了旧知识,同时也带领学生进入了新的章节。引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解新的物理知识。例如曹冲称象、指南针的发明、大气压的测定等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都是教育学生以唯物主义历史观看问题的好素材。例如,在学习“热的辐射”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先给同学介绍一下“煤灰解危”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为何要在冰上撒上黑灰、煤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自学、实验探索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优势:(1)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2)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主动探索知识,进而达到扩展学生视野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3)能够进一步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自学、实验探究,对实验课堂有了初步的理解,进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3调整初中教师物理课程教学方案

物理课堂是由课外自学与课堂实验两部分组成的,课外自学主要指的是理论部分的学习,掌握课堂内容、了解课堂知识点、提出问题等是其主要内容;然而,课堂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具体、形象的将课堂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而发挥课堂实验的作用。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大气压”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先将部分水倒入较大的试管之中,再将另一只稍微小点儿的试管放入较大的试管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我们将试管倒置之后,会看到什么?”学生便展开想象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创设了一种实验情境引学生深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其核心内容是实验,只有利用课堂实验才能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教师不仅要知道利用实验进行教学,还应当注意要将实践与实验相结合,增强实验给学生带来的视觉冲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在课堂中加入实例,进而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初中物理主要以实验为基础,教师可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条件,[TP6CW28。TIF,Y#]还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掌握物理课本上的知识,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奇妙,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这一章节内容时,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实验,让学生掌握产生电流的条件,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识(图1)。

教学评价与反馈 篇7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evaluation) , 是相对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evaluation) 而言的。它是由教育学家斯克里文 (Scriven) 于1967年在其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来的。所谓形成性评价, 是“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和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所谓“形成性”是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反思和记录而做出的发展性的评价。其目的是“帮助激励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获得成就感, 培养合作的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它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级的鉴定, 也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 而是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主要目的在于确定学生的学习潜力, 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 重视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它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重视师生交流沟通。在形成性评价中,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并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 最后与学生共同进行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反馈及有效反馈信息的策略

(一) 形成性评价反馈

在形成性评价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性评价反馈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而不是教学过程之后的反馈。反馈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学生学习水平和预期水平之间的差距。在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 要把评价得到的信息及时有效地反馈给被评价者。

一般来说, 有效反馈应具备以下特征:

1.有效反馈的积极性。积极的反馈就是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出对学生及其所完成作业的尊重, 不要提供令学生泄甚至伤害其自尊心的反馈信息。但是教师也不能过多地使用“表扬性反馈信息”, 因为过多地表扬性反馈会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已取得的成绩上, 进而忽视整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

2.有效反馈的具体性。如果教师反馈给学生的信息不仅是指出其作业是否正确, 还包括具体指导学生如何获得更佳答案的信息。这样比较具体的反馈会更有效, 能使学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如果教师的反馈不够清晰具体, 就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使学生感到困惑。学生就不知道应对反馈的信息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他们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解释才能理解老师所给的反馈信息。

3.有效反馈的描述性。在形成性评价中, 反馈信息是根据已设定的学习目标而提出的描述性信息。这种反馈避免了单纯地评定, 避免使被评价者产生学习过程已经结束的感觉。这种描述性反馈关注的是要实现的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指出学生做得好的方面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对如何实现学习目标提出建议。

(二) 有效传递反馈信息的策略

教师只有传递给学生有效的反馈信息, 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有效反馈的特征和有效传递反馈信息的策略, 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我从“用什么方式进行反馈, 何时提供反馈信息和提供多少反馈信息”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有效传递反馈信息的策略。

1.用什么方式进行反馈。教师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反馈方式, 有的情况适合提供书面反馈, 有的则需要提供口头反馈;教师要考虑实际情况决定是提供个别反馈还是提供集体反馈。个别反馈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备受重视, 而集体反馈则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反馈信息。

2.何时提供反馈信息。一般来说, 学生学习一些基础性知识的时候, 需要教师提供及时的正误反馈信息;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既定目标的学习内容, 则需要教师观察学生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后再提供反馈信息。这种反馈信息会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提出指导性建议。教育学家们把提供反馈信息的时间分为即时反馈和延迟反馈, 即时反馈可以使学生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而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效果;而延迟反馈更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教师可以根据预期的效果把握反馈的时间。

3.提供多少反馈信息。教师的反馈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教师提高的反馈信息太多, 就会掩盖住重要的信息, 弱化反馈效果, 还会增加学生的过重负担, 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客观进步能力灵活掌握。

三、学习者自主, 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者自主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是指学习者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是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 自我选择学习材料, 自我评估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态度和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 (1) 学习者能确定学习目标。根据自己和他人的要求确定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 并在检测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或调整学习目标; (2) 学习者能确定学习内容。可以识别和收集能帮助自己实现学习目标的相关资料; (3) 学习者拥有指导自我学习的技能, 掌握一套完成不同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策略; (4) 学习者能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运用形成性评价反馈促进学习者自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是形成性评价顺利实施的前提。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目标和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利用形成性评价可以反馈自己分析在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点和存在的问题, 也可以独立地管理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这样, 学习者的自主性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而学生的自主性反过来又可以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可见, 形成性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 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了解了评价标准并参与评价, 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能够更加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学生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使他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自评, 这就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和形成性评价都是以学生为中心, 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需求、学习目标和学习主动性, 学生的自主性对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和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形成性评价有效反馈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

摘要:所谓形成性评价, 是“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和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是形成性评价顺利实施的前提。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目标和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利用形成性评价可以反馈自己分析在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点和存在的问题, 也可以独立地管理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这样, 学习者的自主性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而学生的自主性反过来又可以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可见, 形成性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篇8

一、反馈的概念与形式

(一)反馈的概念

反馈一词最早出现于控制论,应用于无线电工程技术领域,后来被推广至管理和教育等其他领域。Ramaprasad将反馈定义为反映系统参数实际值和参考值之间差距的信息,该信息可用于修正这一差距。Ramaprasad还强调信息反馈的三个要素:1.反馈的重点可以是输入、过程或输出等任何系统参数;2.反馈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系统参数的参考值数据,系统参数的实际值数据,两个数值之间的比较机制以确定其差距。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3.只有信息用于修正参考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才可称为反馈,如果信息仅被储存起来则不能视为反馈[5]。

在教学领域,学者们对于反馈的理解并不唯一。Black和Wiliam对反馈的定义较为宽泛,在他们看来,反馈可以指任何提供给学习者的与其任务表现相关的信息。后来的学者对反馈的界定在某些意义上借鉴Ramaprasad的定义,认为反馈是学生实际表现与其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学校等机构的教育目标或标准等之间的一种比较信息,这种信息能使学生对特定知识和技能加深理解,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与各目标或标准之间的差距,最终引导各要素努力缩小这一差距。

从宽泛角度看,反馈信息主要有教师和学生两个受众。教师利用反馈信息对课程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并规划补救措施。学生凭借反馈信息对自己学习当中的强项和弱点进行监控,强化优点、改进不足,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二)反馈的主要分类及作用

在控制论中,反馈按其对接受者和结果的作用被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类。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加大系统参数中参考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距,这种反馈被视为正反馈;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减小参考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则被称为负反馈。但这种界定不同于我们在教学领域常见的界定方式,教学领域对反馈的分类是基于反馈的情感内涵。从反馈接受者的角度看,如果反馈信息对接受者的情绪产生正面的影响(比如使其高兴、更自信或学习更具动力等),那么这种反馈就是正反馈。如果反馈信息对接受者的情绪产生负面的作用(如情绪低落或自信心减弱等),则被视为负反馈。

Tunstall和Gipps按照反馈手段的性质将反馈分为两大类:评价性反馈和描述性反馈[6]。每一大类分四小类,其中评价型反馈分为奖赏、惩罚、认可和否定;描述性反馈分为成绩描述、进步描述、成效构建和发展构建。评价性反馈实际上主要以正反馈和负反馈为主,教师或其他人依据显性或隐性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判断,这种反馈与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力关系较大。而描述性评价重点在于成绩或进步,与学生的能力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

Nicol和Macfarlane-Dick从反馈的主体出发提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的说法[7]。他们认为通过自主监控学习任务、自主评估相对既定目标的进步情况能得到内部反馈。内部反馈与学生个人的认知、学习动机和行为相关。学生通过比较目前的进步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获得反馈,再利用反馈来确定是继续当前的学习策略还是进行必要的调整。外部反馈来自教师、同学或其他途经,主要反映学生表现的对错、强项和弱点,学生使用该信息反馈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

无论研究者对反馈如何定义和分类,反馈在课堂评价中的作用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

1. 纠错:

纠正学生在任务中的错误,这是反馈在课堂评价中最为传统的作用。

2. 强化:

这种反馈作用源于行为主义的理论,通过外界刺激(正反馈或负反馈)加强学生对某一知识或技能的深入理解。

3. 诊断:

确定学生对某些知识的错误理解,发现其不足和问题。

4. 依标准检测:

这一作用与反馈的诊断功能紧密联系,反馈信息可用来衡量学生的表现与既定标准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引导教师和学生弥补这一差距。

5. 前馈:

反馈,尤其是高层次教育的课堂反馈,必须能够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思路和策略,能明确指导学生将来的表现。

二、课堂评价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实施策略

(一)课堂评价反馈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没有课堂评价就不会有信息反馈;另一方面,没有及时的信息反馈课堂评价就失去促学的功能[8]。课堂评价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似乎已经成为教学领域的共识,但在反馈的课堂使用中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 课堂评价缺少反馈或形式单一。

由于教师工作量大或学生人数多等原因,教师很少就评价的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回顾和反思。学生希望教师能对评价的结果和自己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工作量大和时间的原因,教师多采用单一的反馈形式,比如,写书面评价反馈。

2. 反馈滞后。

有时候,教师不能就课堂评价给予学生及时的信息反馈,这种情况多见于终结性评价。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对学生的评价结果给出反馈信息,学生就无法将滞后的反馈信息与评价内容密切联系起来,难以反思自己的成绩和表现。

3. 学生对如何利用反馈信息缺乏足够的指导。

学生在评价标准方面没有得到指导,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不能全面理解自己的表现与最终成绩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分析反馈信息以指导自己的学习。Weaver的一项研究发现,只有1/4的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受过使用反馈方面的指导[9]。Burke所提到的一项校内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反馈信息[10]。

4. 教师反馈用语不够明确,学生不能完全理解。

评价反馈的重要意义就是学生能够理解并用以指导学习。不少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反馈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学生应该通过反馈明白自己如何改进。尽管学生普遍看重教师的反馈,但是有时觉得教师的评语不够全面,较难理解,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进,很难将反馈转化为今后学习的指导。

5. 反馈过多提供负面信息。

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讲,反馈既要有正面的又要包含负面的。正面反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负面反馈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过分强调学生的失误将会使学生失去自信,把教师的评价看做是对自己能力的定性,因而对反馈持消极态度,从而削弱反馈的作用。

(二)有效实施信息反馈

综上所述,课堂评价的反馈对学生既能产生积极作用,又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反馈有效与否要看学生需要何种信息而不是教师向学生反馈何种信息,因此,课堂反馈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反馈应及时。

对于记忆型或较为复杂的测试任务, 教师给出及时反馈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最为有效。

2. 反馈应紧密联系评价标准,清楚明了,以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表现。

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学生展示评价标准以及不同的表现所达到的特定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示范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样的表现可以达到何种标准。反馈应能让学生清楚当前表现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具体说,反馈要回答教师或学生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我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目标?我应采取何种行动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3. 反馈应做到形式多样,既满足学生需求,又做到高效。

反馈因其功能、关注焦点和提供途径不同而形式多样。如上所述,反馈从功能上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从反馈的关注点出发可分为任务反馈、过程反馈和关于学习者本身的反馈;从提供途径上说有书面反馈和口头反馈等。课堂评价反馈应根据课程和学生的需求及特点采用不同的反馈形式,以做到高效而有针对性。

4. 反馈应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生仅依赖教师给出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从教师给出的直接和真实的评价反馈中培养自我评价技能和自我监控能力。

5. 反馈应做到公平,无任何偏见。

在课堂评价中学生不但要求评价结果的公正,而且希望评价过程的公正。学生尤其关注教师评价反馈中所表露的尊敬程度。这需要教师做到评价标准的公正透明,反馈用语的公正,对待不同能力的学生反馈信息量方面的公正以及对待不同性别学生反馈方式的公正。

提供高质量、有意义的评价反馈信息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反馈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又能提高教学效果。近20年来关于评价反馈的研究表明,反馈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反馈并不是简单地指出答案的正确与否,它的提供和接受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交流过程,这种交流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因此,诸多因素会影响到反馈的有效性。有研究发现,学生有时并没有依照教师反馈所希望的那样调整或改进自己的学习,也很少有实证性研究证实哪一种反馈最好,精确测定反馈的有效性较为困难,甚至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认可反馈在课堂评价中的重要性。要使反馈做到实际有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让他们了解课堂评价的目的、程序和标准。同时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反馈,指导学生有效利用评价反馈信息,使反馈真正实现促学目的。

参考文献

[1]Black, Paul and Dylan Wiliam.Assessment andclassroom learning[J].Assessment in Education:Principles, Policy&Practice, 1998, 5 (1) , 7-74.

[2]Higgins, R.2000.‘Be more critical’:rethinkingassessment feedback, paper presented to British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ference, Cardiff University, 7—10 September.Availableonline at:http://www.leeds.ac.uk/educol/docum-ents/00001548.htm.

[3]Young, P.‘I might as well give up’:self-esteemand mature students’feelings about feedback onassignments[J],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Education, 2000, 24 (3) , 409-418.

[4]Higgins, R., Hartley, P.&Skelton, A.2002.The cons-cientious consumer reconsidering the role ofassessment feedback in student learning[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7 (1) , 53-64.

[5]Ramaprasad, A.On the definition of feedback[J].Behavioral Science, 1983, 28, 4-13.

[6]Huxham, Mark.Fast and effective feedback:aremodel answers the answer?[J]Assessment&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007, 32 (6) , 601-611.

[7]Nicol, D.&MacFarlane-Dick, D.Formative Assess ment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A Model and SevenPrinciples of Good Feedback Practice[J], Studiesin Higher Education, 2006, 31 (2) :199-218.

[8]Gibbs, Graham and Simpson, Claire.ConditionsUnder Which Assessment Supports Students’Lear-ning[J].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igherEducation, 2004, 1, 3-31.

[9]Weaver, M.Do Students Value Feedback?Students'Perception of Tutors'Written Response'[J],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006, 31 (3) :379-94.

教学评价与反馈 篇9

随着课改的深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学生学”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师生互教互学”的新模式所取代。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与内容都表现为师生互动, 各项任务也主要由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师的反馈作为引发与维持师生有效互动的关键, 被视为提高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核心。英语课堂互动也较多沿用IRE (Initiate—Response--Evaluation) 的模式, 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评价。课堂反馈性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始终交织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 机智地关注教学生成, 适时地进行反馈性评价, 智慧地调控教学过程,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二、课堂反馈性评价的定义

所谓课堂反馈性评价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后, 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评价。有许多教师对此并不以为然, 甚至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连评价都懒得说, 有的只是简单地点个头或者是用单调重复的两个词“right”或者“wrong”。下面我们看一个案例:

高一的一节英语课上, 老师让一名平时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同学站起来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但令英语老师意外的是, 他没答出来。这位老师说:“This question is so easy that a 3-year-old child can answer it .Why not use your head? ”此后, 这个学生上课时表现出一些消极行为, 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打瞌睡, 不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等, 甚至他对老师的提醒都不予理睬, 结果小测验中成绩明显下降。许多老师没有预想到他们所谓激将式的评价方式或不经意的一句话, 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如此大的杀伤力, 其实师生的交流不只限于知识的交流, 还有情感、价值的交流。因此, 教师的反馈性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三、反馈性评价的类型

1.建设性评价。对学生的回答所表现出的赞赏和肯定, 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支持与鼓励。如在讲解although这一语言点的时候, 有学生出现了这样的句子:“Although I'm notvery clever, but I still work hard every day.”老师对他说:“Ithink you are already very clever, because you can make such agreat sentence.”而后, 老师又问全班同学:“Don't you thinkhe is a clever boy?”此时全班同学齐声答到: “yes!”接着老师又问:“Bu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sentenceand the one on the blackboard?”几秒钟的思考之后, 这位同学发现了错误并回答到“There should be no“but”in thesentence.”这个案例中教师毫不吝啬地赞赏他的学生, 激发了他进一步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感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 解决了一个重要的语言难点与重点。由此不难看出, 建设性评价可以积极地推动教学的有效进行。

2.非建设性评价。对学生的回答评价态度不明朗, 评价内容模棱两可, 或给予否定性的评价。甚至一个责备的眼神都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请看下面一个片段:

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a lot of money?Eachstudent only needs to say one sentence. Ready? Go.

S1: If I have a lot of money, I will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S2: I will go to Tibet first if I have a lot of money. Then Iwill go on a trip to Guilin. I want to see different places of naturalbeauty.

S3: If I have a lot of money, I will donate most of them toProject Hope. I hope that every one of us can receive equal education.And I will use some of the money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T: You can only say one sentence at a time.

以上片段中S2和S3都较具体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S3用了三个句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把大多数钱捐给希望工程, 让大家接受平等的教育, 然后再花一些钱环球旅行”。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回答, 但授课教师却强调布置任务时的要求“一人只可以说一句”,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话语权由教师掌控着, 严重阻碍了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非建设性评价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甚至会造成师生间的对立与隔阂。

四、课堂反馈性评价的艺术

实践证明, 那些善于运用课堂反馈性评价来促进教学的教师, 他们娴熟流畅地运用反馈性语言, 引导学生回答一个个问题, 推动着教学的进程, 帮助学生走过一个个思维难关。那么他们进行课堂反馈性评价时运用了哪些技巧呢?

1.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即时评价。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调: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作出即时反应, 才能产生最好的强化其学习兴趣的效果。[3] 即时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最有利的手段。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 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时, 轻易不要打断学生, 要在其训练完毕再提出要求。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 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

2.反馈性评价应具有激励作用。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赏识, 善意期望和热情激励是取得良好反馈效果的保证。教师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评价, 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差生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学生一时做不出练习时, 教师要充满信心地给予鼓励, 如:“I’m sure you can do it.Don’t be nervous, just think it over.”当学生有错误时, 教师要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如说:“You have done well, but y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 “Take it easy, I’msure you can do it well next time.”此外, 鼓励或赞赏性的评价要来自真心, 发自内心的赞美带有真挚的热情和真诚的欣赏, 能有效地催化学生内心主动努力学习的元素。

3.以幽默的方式作出表态。学生回答问题基本上就两种结果:答错或答对。如果学生答错, 教师运用方式仍需以不伤害其学习热情为前提, 因此运用幽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位教师在课堂上讲授“must”表推测的用法前, 她先请一位昏昏欲睡的同学起来给出一个相关的例句。学生回答说“Our students must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in the class”。老师笑了笑说“Yes, of course you must. But someone must besleeping now.”学生们都把目光投向其他同学, 结果发现没人睡觉, 接着老师又说:“Someone must have slept.”学生们都你看我, 我看你, 老师接着补充说“Someone must be inanother class.”学生们笑了, 教师让那位回答问题的同学把他造的例句与这3个句子进行对比, 并明确“must”作为“必须”和表示推测时用法的不同。这种幽默的方式不仅使学生睡意全无, 而且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降低教学难度,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

4.课堂反馈性评价应该把握生成性。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4] 英语课堂是师生、生生、生本、师本互动的过程, 在互动和交流中, 学生的思维和灵感被激活, 课堂意外不断发生。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这些声音可能与“参考答案”有出入, 也可能与学材有冲突, 甚至可能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羁绊。可就是这些声音, 让我们体会和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和特别之处, 感受到了他们不同的思维。教师应该在开放性的课堂中融入自己的智慧和创意, 不断引发学生语言的输出,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保护、珍视和巧妙地处理这些课堂的“意外”, 让意外生成精彩, 让英语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智慧和活力!

5.教师要注意反馈性评价的多样性。课堂反馈性评价除了对学生的回答结果作出评判外, 教师还要善用追问、启发、总结、概括、指示灯方式引导和推动教学进程。另外,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大多会形成自己特有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有的教师善于借助眼睛, 有的教师善于运用手势, 有的教师会与自己所教的学生, 形成师生之间独特的“口头禅”等。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时, 可能是出于对学生积极性的保护, 教师往往会借助重铸、要求澄清、诱导等间接的方式, 辅以沉默、皱眉、夸张地瞪大眼睛等体态与表情, 用升调重复学生的回答, 或用一些诸如“oh, well, er, hum”等的小品词来进行反馈性评价。

五、结语

反馈性评价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流程的重要环节, 是检测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策略、组织后续学习、课堂生成提升的关键环节, 它可以引领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反馈性评价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问题, 其中蕴藏着无尽的教学艺术。一个好教师, 必有强烈的信息反馈与评价意识, 并善于敏锐地、及时地搜集和捕捉学生学习的信息, 发现学生学习的证据, 基于事实做出判断, 或给予积极的回应, 或进行适时的点拨, 或激发思维的活性, 或辅以价值的引领。课堂上教师每次推动学生前进一小步, 就等于推进自己教学一大步。当课堂上学生们都在热切地求知时, 你会发现做教师的幸福时光来临了。

摘要:课堂反馈性评价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 是优化教学、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适时地把握学生学习状况, 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必须要进行及时的反馈性评价。因此, 本文从高中英语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课堂反馈性评价的应用, 希望能够对英语的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反馈性评价概念,反馈性评价类型,反馈性评价艺术,高中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欣欣.教师反馈——英语课堂和谐互动的关键[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2007.

[2]施良方, 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3]刘旭东.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话语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2009.

教学评价与反馈 篇10

1 概况表

概况表, 要说明课程名称、任课教师、考核方式、上课班级及人数、考试时间及是否有缺考等相关内容, 认真填写, 备查。

2 分数段统计表及直方图, 平均分及标准差的计算

分数段统计表及直方图可以直接运用统计分析处理。按分数段统计学生人数, 可按10分为一段进行统计, 即按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不及格5个分数段统计, 这样能清楚地看到各类学生的分布情况。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就比较不错, 比如说要计算90~100之间的人数, =countif (B1:B80, “>=90”) -countif (B1:B80, “<=100”) , 假设B1:B80为原始数据区域。其他的分数段以此类推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根据分数段表就很容易做出分数段分布直方图。平均分是描述学生考试成绩集中趋势的指标, 从整体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其计算公式:undefined。式中:undefined为平均分;xi为每位学生的成绩;n为学生总人数。标准差是描述各成绩偏离平均成绩距离的平均数, 反映考试成绩离散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undefined。式中:s为标准差;xi为每位学生的成绩;undefined为平均分;n为学生总人数。现在学校教务处基本上都安装了成绩分析系统, 把考试成绩录入后, 就可以得到需要的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 减少了大量人工运算, 省时、省力、方便、准确, 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卷面分析

3.1 试题覆盖范围分析

试卷整体结构和各部分所占比例情况, 例如, 覆盖了哪些章节, 与课程标准和考核说明的要求是否一致, 有无超纲的情况, 在能力要求方面考查是否恰当。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 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教学大纲中规定了每个学时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 还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试卷知识覆盖率 (C) = 试卷覆盖的章节数/教学大纲要求的章节总数, 覆盖率要求以大于或等于 90%为宜。卷面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础知识, 通过填空、判断、选择等考核;另一类是综合应用, 主要是考论述、计算、应用实践题等。 分析卷面知识的覆盖面无论是试题的类型, 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 应该与教学大纲基本相符, 与制卷原则相符合。这样的覆盖面才是合理的、完整的、全面的。

3.2 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分析

难度 (P) 指全部应试者中答对该题的人数, 也可以说是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 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根据难度指数公式 (P=X/W。式中:X为平均分;W为满分) 可计算出每小题及试卷总难度。P值大小与试题的难易程度呈反相关, 即P值越大, 试题越简单; P值越小, 试题越难。试卷整体的难度一般以 0.6~0.8为宜[4]。试题的难度系数在≤1~>0.8间为容易题, 难度系数在≤0.8~>0.7之间为适宜题, 难度系数在≤0.7为难题。

试题的区分度 (D) 是指试题对被试者学习情况分辨能力的大小, 也是某道试题与本次考试整体之间的相关系数, 是判断试题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区分度高的试题, 对被试者有较高的鉴别力, 优生得分高, 差生得分低;区分度低的试题, 优生与差生的得分无规律或差不多, 无法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根据极端分组法区分度公式算出每小题区分度及试卷总区分度。计算公式:Di=2 (∑Hi-∑Li) /nWi。式中:∑Hi 为高分组 i 题得分总和;∑Li 为低分组 i 题得分总和;n 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人数总和;Wi 为 i 题的满分值。D 值 >0.30 为区别极好的试题;D 值在 0.15~0.30 之间为区别良好的试题;D值<0.15 为区别差的试题。一般说来, 当D值<0.20时, 题目的区分度太低, 必须淘汰或者加以修改;当D值≥0.40时, 题目的区分度非常好。通常题目的区分度指数D在0.20~0.40之间。题目难度跟题目区分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难度太大或者太小都可能使区分度变小;只有难度适中时, 才可能有较高的区分度。区分度可以采用弗拉南根查表法查得, 即根据占总人数27%的高分组的答对率和占总人数27%的低分组的答对率, 查得题目的区分度。

3.3 试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 信度高的试题很少受偶然因素的影响, 对任何学生的多次测定, 都会产生比较稳定的前后 一 致 的 结 果 。由于考试分数的误差来源不同, 计算信度系数方法也有所不同, 如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等, 其中分半信度求法简便易行, 最为常用。 可 采 用 Cronbach 公 式 计 算:undefined。式中:α为信度系数;n为试题总分;Sundefined为总分的方差;Sundefined为第i道题的方差。其值在0~1之间。若α=0, 表明实得分数完全由偶然误差决定;若α=1, 表明实得分数完全不受偶然误差的影响。一般试卷信度要求在0.5以上。扩大试题的覆盖面、提高试题质量、增加题量、严肃考场纪律、消除各种对考生的干扰因素、提高评分客观性与准确性等均可以提高考试的信度。

测量效度同样是试卷分析指标之一。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 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征准确测量的程度。一次考试总是为了一定的测量目的而编制的。判断它的效度高低, 就要看它达到测量目的的程度, 跟测验目的无关的因素影响越小, 测验的有效性即效度就越高。因此, 高效度是一项良好考试最为重要的特征。效度可分为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构想效度3种。其中, 以内容效度较为常用。内容效度是指题目对欲测的目标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试题的取样是否代表课程考试目标的要求是决定内容效度高低的关键。内容效度不能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只能由有经验的教师、专家依据考试大纲与相应的双向细目表对每道试题进行比较分析, 具体公式:undefined。式中:Sj表示N名专家 (教师) 在C个评定等级量表上对试题j评分的离差总和;Dij是专家i在试题j之评分与最小评分之差的绝对值;Vi是第j个试题之内容效度系数;V为整份试题的內容效度系数。教师认真地编制好考试大纲, 命题、组卷人员严格地按此进行命题、组卷是提高内容效度的前提与基础。

总之, 试卷质量评价是就考试目的和试卷内容、结构、形式的合理性、适宜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对试卷作出全面评价。

4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及对教学提出主要改进措施和建议

利用试卷中的信息对考试进行分析, 能够发现问题的集中点, 获得教与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评价和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 查找出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更重要的是, 据此对今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措施进行研究,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目前, 许多系 (教研室) 不重视对试卷进行分析, 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只注重命题、组织考试、评分、上报考试结果等, 而学生也只关心是否及格、是否补考、能否获得奖学金等, 导致分数成为考试工作的终点, 考试将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目的, 不能从试卷分析中获得教学效果信息, 忽视了试卷分析的反馈提高功能。

试卷分析对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试卷和试题的质量、改进考试设计、做好今后的教学和考试工作都大有益处;因此, 试卷分析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化, 教师应当通过试卷分析发现问题,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条件与设备及试题本身的质量4个方面认真对照检查, 以便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试卷分析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 帮助学生找到其问题所在;具体细化学生的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比例, 对考试的目的、考试的知识范围、试卷中的题型、题目难易度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 从中了解学生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 提高教学水平;发现教师、学生及命题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试卷分析本身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做好试卷分析是为了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试卷分析内容应全面, 从试卷的基础信息到相应的数据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对教学起反馈作用, 在其中发现问题, 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一篇:魔灯平台下一篇: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