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缺陷

2024-08-18

产品缺陷(精选十篇)

产品缺陷 篇1

当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侵害时, 往往将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相混淆, 主要原因是我国法律并未将二者严格区分。实际上, 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品缺陷责任是指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提供有缺陷产品导致他人遭受财产、人身损害后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产品瑕疵责任, 是指因生产或销售的产品存在瑕疵, 即产品质量不符合明示或默示的质量要求, 生产者或销售者所应承担的责任。

1 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的比较分析

1.1 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

我国法律规定承担产品缺陷责任的方式总的来说主要有“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承担产品瑕疵责任的方式, 主要是“三包”制度。“三包”即“包修、包退、包换”。

1.2 免责条件不同

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 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则不须承担赔偿责任: (1) 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2) 产品投入流通时, 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3) 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此外, 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也被认为是产品缺陷的免责条件。但是, 对于销售者的免责条件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产品瑕疵的免责条件是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

1.3 诉讼时效不同《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了产品缺陷责

任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民法通则》中也规定了两种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情形;产品瑕疵责任适用《民法通则》第136条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即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诉讼时效为1年。

1.4 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的竞合

产品缺陷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虽有许多不同之处, 但当某一行为同时符合产品缺陷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时, 就会发生两种责任的竞合。其救济方式主要规定在我国《合同法》第122条, (1) 即当两种责任发生竞合时, 受害人只能提起产品缺陷责任之诉或产品瑕疵责任之诉。

2 完善我国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

2.1 完善我国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的立法模式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立法模式都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 但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滞后的立法模式必将阻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国外对产品瑕疵责任与产品缺陷责任是分开立法的。例如, 美国关于产品缺陷责任法一直以判例法为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美国加强了产品缺陷责任的立法工作, 美国对产品瑕疵责任分为明示担保责任和默示担保责任。而我国对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采分开立法并将两种责任一起分散规定在各个部门法中的立法模式。为此, 笔者建议, 我国应将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分开立法, 可将产品瑕疵责任的内容从《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抽离出来, 全部归入民法中。对产品缺陷责任可从《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抽离出来, 单独制定一部《产品责任法》。并且针对笼统的规定, 应进行详细而明确的修订, 否则将损害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 不利于法律工具价值的实现。国家对生产经营者监督管理的内容, 应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 如制定一部专门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同时, 在制定民法典时可将产品缺陷责任的内容仅作原则性的规定。

2.2 完善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

国外对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通常都采用“消费者合理期待的安全标准”。我国采“不合理危险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双重标准。为此, 笔者建议: (1) 对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应采用一般标准。是否应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删除, 学界颇多争议, 多数学者采一元标准说, 即“应将《产品质量法》第46条有关强制标准的规定删除, 只采用一般标准即可。”采二元标准说的学者认为, “对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 要求同时适用不合理危险标准, 违反任何一项标准均可以认定具有缺陷。”笔者认为, 一元标准说更值得赞同。可以将“不合理危险”作为基本标准加以规定, 但对“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我们不能将它作为基本标准。应对“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 要求同时适用不合理危险标准, 违反任何一项标准均可以认定具有缺陷。” (2) 我国法律应借鉴欧美大多数国家, 将“为使产品符合政府颁布的强制性标准而产生的缺陷”作为生产者的抗辩事由。理由是损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生产者按政府规定的生产标准生产出了产品, 但依然存在缺陷, 造成了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只能说这个生产标准本身就有可能导致产品存在缺陷, 因此, 这种损害结果应由政府来承担, 而不应该由生产者承担, 这样做才符合法律的公平公正, 也不会打击生产者生产新产品的积极性。

2.3 完善我国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的赔偿制度

(1) 完善产品瑕疵责任中“三包”赔偿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包”制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但立即废除“三包”制度也不现实。因此, 笔者建议, 我国应尽快建立统一的条例, 对产品瑕疵赔偿方式只做原则性的规定, 针对不同种类的产品瑕疵制定不同的责任赔偿方式。 (2) 完善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发生竞合时的赔偿制度。当发生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的竞合时, 我国法律规定受害人只能选择向生产者求偿产品缺陷责任或产品瑕疵责任其中一种的救济方式。笔者认为, 这样规定对受害人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建议对我国产品缺陷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发生竞合时的赔偿规定应作适当修改, 规定当发生两种责任的竞合时, 消费者既可以请求得到对产品自身损害的赔偿, 同时也可以请求得到由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赔偿。因为无论是产品自身的损失还是由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人身、财产损害都是由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

摘要:产品缺陷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是产品质量责任中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我国法律并未对二者作出明确的区分, 导致实践中产生很多问题。因此, 明确产品缺陷责任和产品瑕疵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对恰当地处理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侵害案件, 从而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产品缺陷责任,产品瑕疵责任,产品缺陷

参考文献

①《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 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 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1]杜波.产品侵权责任与产品瑕疵责任辨析[J].载《当代法学》2002年.

[2]谭玲.质量侵权责任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00塑胶产品缺陷总结 篇2

4.1、缺膠

4.2、縮水

4.3、燒焦

4.4、黑條

4.5、產品的表面光澤不良,呈云霧狀

4.6、銀色條紋:

4.7、流痕

4.8、熔接痕、夹水纹

4.9、噴射流(波流痕)4.10、杂質

4.11、光澤不均

4.12、斑点 4.13、磨傷

4.14、起泡1

4.15、起泡2 4.16、尺寸的稳定性

4.17、破裂

4.18、頂白 4.19、龟裂

4.20、產品強度不足

4.21、粘膜

4.22、彎曲,翹曲

4.23、頂出部分有凹凸痕跡

4.24、批峰、飞边 4.25、膠料的供應量的變化

4.26、膠料的塑化能力出現故障

4.27、鏡片的透明不好 4.28、表面雾状痕、光泽不良

4.29、拉伤

4.30、料花(俗称水迹纹)

431、变形

1、缺膠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不好。(2)、润滑处理不当(修正使用部位及量的多少)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膠料的溫度過低。(2)、射膠的壓力不夠。(3)、射膠時太快轉為保壓或保壓過低。(4)、射膠速度太慢(5)、模具溫度過低(6)、逆流防止閥動作不暢

3、產品及模具設計(1)、流道太細太長。

(2)、注口太細或太長。(3)、入水口設計不良或入水太細和太長。(4)、流動距離太長(5)、冷料井不夠大(6)、如果多模腔中的一個缺膠,可能因為入水點大小不一,或是各模腔的流道長短有差异.(7)、模具排氣不好也能造成缺膠,但常常伴有燒焦.改善措施:

1、提高注射压力

2、提高料筒温度

3、提高模温,改变冷却水的流动路线

4、增加浇口数量及改变浇口形式。

5、开排气槽

6、改变流道结构

7、加快射胶时间及射速度

2、縮水

1、產品壁厚不均勻產生的縮水情況。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A.膠料的成型收縮率大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

A.保壓不夠

B.射膠的壓力不夠

C.模具溫度過高,在高溫处縮水.D.射膠速度太慢 E.料溫度過高

G.逆流防止阀動作不暢(3)、產品及模具設計

A.產品的壁厚過厚 B.流道太細

C.入水口設計不良或入水太細和太長 D.骨位的凸出部分過大 E.骨位的壁厚太薄 F.骨位的R太小 G.流動阻力過大

2、產品壁厚均勻產生的縮水情況。現象: 產品表面有波浪現象 产生原因:(1)、可能是注塑機的保压沒有或

不足.(2)、可能是逆流防止閥動作不暢.改善措施:

1、提高注射压力

2、提高保压压力及延长保压时间。

3、增加射胶时间;

4、降低料筒温度

5、增加溶胶计量行程。

6、调整冷却时间

3、燒焦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或添加劑受熱反應(分解,降解)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膠料溫度太高(2)、射膠速度太快或射膠的壓力太高

3、產品及模具設計(1)、模具的排氣不良(2)、入水口設計不良或入水太細和太長

改善措施:建议在模具上磨排氣,或是更改入水位到利於排氣處.4、黑條

現象: 產品由入水位置起黑條延伸出來.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或添加劑受熱反應(分解,降解)

(2)、膠料的潤滑性不夠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膠料在料桶內滯留時間過長(2)、膠料溫度太高(3)、注塑機料桶受損是膠料積聚

3、產品及模具設計(1)、入水口設計不良或入水太細和太長

5、產品的表面光澤不良,呈云霧狀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安全性不夠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模溫過低(2)、膠料溫度太高(3)、膠料在料桶內滯留時間過長(4)、使用過量脱模劑

3、產品及模具設計(1)、模具沒省好

6、銀色條紋:

特征:

1、在膠料流動的方向上出現一色線條。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乾燥不足

(2)、膠料的熱穩定性不夠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乾燥斗潮濕(2)、膠料溫度太高(3)、膠料在料桶內滯留時間過長

7、流痕

特征:

1、以產品的入水口為中心形成波狀.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不夠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模溫太低(2)、膠料溫度太低

3、產品及模具設計(1)、冷料井沒有或不夠大

8、熔接痕、夹水纹

特征:在產品的孔穴處產生的融合線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不夠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模溫太低(2)、膠料溫度太低(3)、射膠速度太慢(4)、射膠壓力太低(5)、使用過量離模劑

3、產品及模具設計(1)、冷料井不夠大(2)、入水口位置或入水方法不當.(3)、模具的入水口太細或太長,或位置不當.改善措施:

1、入水點的多少也影響熔接痕的數量.2、更改入水方法、入水位置。

3、增加排氣設備。

4、在熔接痕出現的地方加骨

5、提高注射压力、加快射速、增加注射时间。

6、增加螺杆转速、增加背压。

7、降低锁模力,方便排气。

9、噴射流(波流痕)特征:在入水部分起形成蚯蚓狀的線條(pc料较为常见).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不夠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模溫太低(2)、膠料溫度太低(3)、射膠速度不當

3、產品及模具設計(1)、冷料井不夠大(2)、入水口位置或入水方法不當.(3)、浇口及流道截面面积过小,容易产生(4)、冷料进入型腔易产生波浪痕(5)、浇口的位置和形状设置不当,熔体从流道较小的截面进入截面较大的型腔时易形成波流痕﹑

改善措施:(1)、可以在入水膠料流入的地方加阻流針

(2)、适当的扩大浇口及流道截面面积(2)、在流道末端设置冷料井(2)、将浇口设在壁厚部位或直接设在壁侧,形状最好用柄或扇形﹑

10、杂質

特征:產品中混有杂質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受到污染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模具清理不妥當(2)、料桶受到損壞(3)、頂針上有雜質(4)、流道.潜水等沒有省光.使頂出時產生碎屑,留在冷料井里.使產品表面出現雜質(PC料更甚).11、光澤不均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冷卻速度和性質使光澤不同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在模具溫度過低的地方會出現光澤不均(2)、膠料溫度過低(3)、使用過量脱模劑

3、產品及模具設計(1)、模具的表面拋光不好

12、斑点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由於膠料的性質而在合流痕的末端變色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膠料的溫度過低(2)、模溫太低(3)、使用過量離模劑

3、產品及模具設計(1)、如水设计不良.13、磨傷

特征:在產品上出現磨損現象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由於膠料的性質而在合流痕的末端變色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膠料的溫度過低(2)、模溫太低(3)、使用過量離模劑

3、產品及模具設計(1)、如水设计不良.14、起泡1 特征:在透明胶件内产生气泡 产生原因:

1、注塑機及注塑條件

(1)、冷卻時間太短或太长(2)、适当调整料温(3)、模温低(4)、胶料内水汽含量较高

2、產品及模具設計(1)、模具冷卻方法不良(2)、模具排气不良(3)、浇口设计不合理

改善措施:

1、提高注射能量:压力、速度、时间和料温,使充模饱满

2、增加料温使流动顺畅;降低料温减少收缩

3、适当提高模温,特别是形成真空泡部位的局部模温。

4、改进模具排气状况

5、将浇口安排在胶件壁厚部位,改善喷嘴、流道和浇口的流动状况。

6、按要求烘干胶料

7、改善流道

15、氣泡2

1、在厚件的出現孔穴.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成型收縮率大(2)、膠料的流動性過強;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射膠壓力太低(2)、由射膠轉為保壓的速度太快(3)、保壓太低(4)、射膠速度太慢(5)、模溫太低

3、產品及模具設計(1)、注口或流道的直徑太小

2、在產品上出現細小的氣泡: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乾燥不足(2)、膠料或添加劑熱敏感性高;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螺杆背壓太低(2)、膠料在料桶內滯留太久(3)、料斗底部容易冷卻

3、產品及模具設計(1)、注口或流道的直徑太小

16、尺寸的稳定性: 特征:產品達不到公差範圍內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強度不夠

(2)、向上收縮率有差異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射膠壓力太低(2)、保壓太低(3)、模溫不適當(4)、冷卻時間太短(5)、鎖模力不足夠

3、產品及模具設計(1)、產品的尺寸公差太严格.(2)、模具不夠剛硬(3)、入水形式和位置不當

改善措施:

1、应增强模具的刚性

2、提高制作精度

17、破裂

特征:產品出現裂痕。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分子量太低;(2)、膠料的強度不夠;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射膠壓力太低(2)、射膠速度太快(3)、頂出速度太快(4)、冷卻時間太短

3、產品及模具設計(1)、頂出結構不良(如不平衡,頂針面積小).(2)、模具的扣位斜度不足(3)、入水形式和位置不當(4)、產品倒扣

改善措施:

1、加出模斜度,省順倒扣.。

2、如果產品中心旋轉裂痕,也可能由于中心部位太冷的緣故,或是中心部位的設計膠量不足.。

18、頂白

特征:頂針部位出現白痕。

产生原因:

1、注塑機及注塑條件

(1)、射膠壓力太高(2)、射膠速度太快(3)、頂出速度太快

2、產品及模具設計(1)、頂出結構不良(如不平衡,頂針面積小)(2)、模具的扣位斜度不足(4)、模具的排氣不良(3)、產品倒扣

备注:頂白多出現在HIPS,PP,ABS,等膠料上

19、龟裂

特征:品啤出,或放置一段時間以後出現細小裂紋。以PC+ABS最為常見 产生原因:

1、注塑機及注塑條件

(1)、膠料的分子量太低

2、產品及模具設計(1)、射膠壓力太高(2)、保壓太高(3)、模溫太低 改善措施:

1、改用高分子量,流動性較差的膠料。

2、施行退火處理。

20、產品強度不足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分子量過低;(2)、膠料的干燥不足或某些膠料過分乾燥;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膠料在料桶內滯留時間過長(2)、射膠速度太慢(3)、模溫太低(4)、膠料的溫度過低(5)、使用過多出模劑

3、產品及模具設計(1)、入水形式和位置不當(2)、模具排氣不良

21、粘膜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成型收縮率大(2)、膠料的流動性過強;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射膠壓力太高(2)、由射膠轉為保壓的速度太慢(3)、保壓太低(4)、膠料的溫度過高(5)、使用過多出模劑

3、產品及模具設計(1)、模具的拋光不良(2)、模具扣位斜度不夠(3)、模具倒扣(4)、頂出不良

22、彎曲,翹曲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不好

(2)、膠料的流動方向上收縮率有差异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前後模溫差(2)、模溫不適當(3)、射膠壓力太高(4)、冷卻時間太短(5)、膠料的溫度過低

3、產品及模具設計(1)、入水形式和位置不當.(2)、模具冷卻不當(3)、頂出不當(4)、模具的打磨不良

23、頂出部分有凹凸痕跡

1、頂出部分有凹入痕跡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太高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冷卻時間不足

3、產品及模具設計(1)、頂針頂出太長(2)、模具的硬度不夠(3)、頂出面積太小

2、頂出部分出現凸出痕跡.产生原因:

1、注塑機及注塑條件

(1)、射膠壓力太高

2、產品及模具設計(1)、頂出裝置損壞(2)、頂針頂出太短

24、批峰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太強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射膠轉為保壓太遲(2)、射膠速度太快(3)、射膠壓力太高(4)、鎖模能力不足,模具的投影面積大於鎖模能力

3、產品及模具設計(1)、模具的平面配合不緊密(2)、模具的硬度不夠

改善措施:

1、降低料筒温度和模温

2、改善模具入水

3、加大锁模力

4、降低射胶压力

5、检修模具

25、膠料的供應量的變化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粒子大小不一.(2)、膠料的潤滑性太好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料杆的供應部分溫度太高(2)、螺杆的轉速太快(3)、螺杆的背壓太低(4)、膠料溫度太低

26、膠料的塑化能力出現故障.1、膠料的可塑化能力過大

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不足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膠料的溫度過高(2)、螺杆受損

2、膠料的可塑化能力不夠.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太高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螺杆轉速太慢(2)、螺杆的背壓太低(3)、膠料的溫度太低

3、可塑化時間太長.产生原因:

1、成型用膠料:

(1)、膠料的流動性不夠

2、注塑機及注塑條件(1)、螺杆轉速太慢(2)、螺杆設計形式不當(3)、螺杆旋轉馬達功率小

27、鏡片的透明不好

产生原因:

1、注塑機及注塑條件

(1)、膠料的溫度過高或過低(2)、射膠速度太慢(3)、模溫太低

2、產品及模具設計(1)、模具的拋光不良

28、表面雾状痕、光泽不良

1、由原料引起的原因及对策

产生原因:(1)、原料本身含水份或挥发物

(2)、润滑剂中含挥发物所影响(3)、不同材料混合造成

预防对策:(1)、预备干燥

(2)、适当地减少润滑剂使用量(3)、更新材料

2、產品及模具設計 产生原因:(1)、模温过高或过低或不均

(3)、冷料储陷设计过小

2)、汤口、流道、浇口过小4)、模面附着水份或油质

(((5)、排气不良

(6)、离型剂使用过多

预防对策:(1)、检查水路、水温及水量并修正之(2)、重新确认与修改

(3)、重新确认与修改

(4)、清洁及擦拭模面及顶出梢(5)、追加顶出梢或逃气槽

(6)、减少离型剂之量

29、拉伤

产生原因:(1)、模具脱模斜度不够

(2)、型腔表面很粗糙或损伤﹑磨损﹐塑料件就不容易脱离型腔造成拉伤(3)、动﹑定模板合模时的精度不高﹐易造成型腔的偏移或错位

(4)、模具脱模表面倒扣

预防对策:(1)、在设计时不损美观和功能的同时适当增加脱模斜度

(2)、尽量提高型腔表面的光泽度﹐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3)、在加工安装动﹑定模板时注意加工精度及定位器的安装

(4)、提高加工精度、料花(俗称水迹纹)产生原因:(1)、排气系统不合理,不能使气体尽快排出这些气体,可能进入熔胶中产生﹑

(2)、冷却水路渗漏,进入模腔形成水蒸气﹑(3)、浇口过小,主流道和分流道截面面积过小,熔胶通过时流速快温度升高,熔体

降解的气体增加,从而增大银丝纹的可能性﹑

预防对策:(1)、改善排气

(2)、修复水路(3)、加大浇口,增大流道的截面面积

31、变形

現象:胶件的相对位置和形状发生变化 产生原因:(1)、成品顶出时温度太高

(2)、脱模困难,顶出不平衡(3)、注射压力不够,注射速度慢,时间短。(4)、胶件的厚与薄的过渡设计不好。(5)、模温不均匀、排气不良。(6)、产品结构因素自由冷却变形(7)、多浇口进料不平衡。

预防对策:(1)、降低模温、料温、延长冷却时间。

缺陷产品召回步入常态化 篇3

今年4月,两则关于缺陷产品召回的新闻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7日发出通知就《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二为广汽丰田发布公开声明,宣布自24日起对26万辆问题凯美瑞汽车实施主动召回。在两大新闻事件引发的讨论中,有专家指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正趋向常态化。

召回力度大幅提升

自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签署《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算起,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从无到有,在我国已经走过了4年多的历程。

回顾这4年多的实践,可以用“小步快走”来形容。如果说2004年尚是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对召回制度进行探索的话,那么从2007年开始,步伐就明显加快。这一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明确了企业召回义务,同年,质检总局颁布实施了《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药品召回管理办法》。2008年,《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立法听证会在北京召开。今年4月,《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出台并公开征求意见。

从部门规章到条例,再到法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法规体系正日臻完善。—旦《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通过并实施,法律的刚性也必然促使对缺陷产品召回的强制力大幅提升,监管将越来越有针对性,监管力度和威慑力也将越来越大。

从宏观背景来看,今年作为“质量和安全年”,质检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展开了系列相关活动。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8年数据显示,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3万件,质量和安全问题占61.8%。而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09年一季度,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共收到汽车有效投诉87l起,比2008年同期增长43.96%。严峻的形势下'“缺陷产品召回”必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从产品召回的范围来看,从汽车召回到食品召回、玩具召回、药品召回,召回的范围越来越大,而《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则已拓展到(除军工,药品)几乎所有产品,力度不可谓不大。

从监管的力度来看,自2004年以来也是逐年走强。根据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送审稿)》规定,生产者不主动召回缺陷产品,并向有关质检部门报告的,将可能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

据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贽松介绍,目前企业在召回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能按期提交召回情况报告,不能按照要求通知车主造成召回率过低,一些4S店要求车主自费修车,召回公告为免费更换,实际则变成免费检测等。王贽松表示今年将加大处罚力度,采取罚款、风险预警等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

从标准化建设来看,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全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于2008年正式成立,缺陷产品风险评估。产品召回有效性、产品召回追溯等工作开展顺利。

召回趋于高效成熟

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截至2008年底,总计召回缺陷汽车184万多辆,涉及54家国内外汽车制造商的180种车型,召回次数达155次。其中2008年召回47次,涉及国产车19次、486592辆,进口车28次、52028辆。

数据还显示,去年全国召回车辆已超过了2004年到2007年的总和,而且全国八成召回车辆由缺陷调查引发并促成。2008年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车主有效投诉2933起,共开展20多次缺陷调查,由缺陷调查而引发的召回车辆数量达43万辆,占全年汽车召回车辆总数的80%。

在对企业开展的召回活动实施过程监管中,2008年抽查11份召回总结报告,涉及召回数量为5.3万辆,实际完成的召回数量为45421辆,平均召回完成率为85.5%。总体召回实施情况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一系列数字背后展示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对缺陷产品召回的运作趋于高效成熟。随着缺陷产品安全标准的数量、要求,以及与安全产品配套的实施办法逐渐完善,缺陷产品的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已初步构建,这也为主管部门依法、科学监管提供了保障。

《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同样表明,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的产品召回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成功,为向其它产品、领域推行召回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

高效成熟的产品召回工作既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资料显示,20071g,欧盟要求召回的产品中,中国企业产品占到50%;美国要求召回的产品中,中国企业产品超过2/3。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施产品召回,已经成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另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因为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而使得我国出口损失超过360亿美元,31.4%的出口企业受到冲击。

召回制度保驾产品质量

早在2004年,“奔驰首次在华召回轿车”的新闻曾轰动一时。其时被召回的车辆为2003年8月至10月间生产的奔驰C、CLK和E系列轿车,主要问题是个别车的安全带不能紧扣到位,需要更换安全带带扣。

如果说“奔驰召回”广受关注是因为在当时还属于新鲜事的话,那么时隔5年,“凯美瑞汽车召回”备受关注,除了因为广汽丰田凯美瑞创造了中国汽车召回的一个纪录——一次召回近26万辆汽车外,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媒体的炒作所致。

有关专家认为,个别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较差,对缺陷产品召回的规定,甚至对召回的基本定义都未弄清楚,就上场当起“裁判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误导公众。

这成了“新闻背后的新闻”。

专家指出,召回本身并不说明产品质量不过关,而是可能有质量瑕疵。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法》把“缺陷”表述为“不合理的不安全性”。《关于人身伤亡的产品责任的欧洲公约》认为,“考虑了包括介绍产品在内的所有情况后,若产品未给人们提供有权期待的安全”,则该产品存在缺陷。在我国有关召回的法律法规中,对“缺陷”的解释都是指产品存在某种“不合理的危险”。

从这些解释可以看出,“缺陷”一词的核心指向是产品的安全性能方面存在的某些“不合理性”,其与表述产品质量问题的“不合格”完全是两码事,是属于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两个概念。

比如说,汽车召回并不是NA理解的一种投诉行为,而是汽车企业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一种负责的态度,而且汽车召回也不是一种交易行为,它是汽车企业基于社会公共安全所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就在凯美瑞宣布召回后的第3天,4月27日,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三家车企,决定召回13549辆新凯越、福克斯、蒙迪欧致胜、马自达3、马自达2及奔腾轿车。三家车企在同一天宣布同一类产品缺陷召回,这在中国汽车召回史上尚属罕见。

事实上,就时下而言,缺陷产品召回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据中国质量新闻网资料,从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

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有近10家企业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召回报告,产品包括汽车和玩具等。

从汽车召回到食品召回再到玩具召回,缺陷产品召回正成为一种“市场常态”。但目前仍有一些企业在召回问题上表现消极,遮遮掩掩,害怕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品牌。那么,企业究竟该怎么看待缺陷产品的召回?不妨让我们看一看世界顶级品牌奔驰公司是怎么做的:目前,奔驰公司在全球实施汽车召回的数量累计已超过其销售汽车总量的1/3。今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也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自2月18日召回部分2005年9月15日至2006年8月15日期间生产的相关奔驰s级轿车555辆。而这亦是该公司3年内第5次实施自主召回。

产品缺陷判断标准辨析 篇4

产品责任的发生以产品有缺陷为前提, 无缺陷则无责任 [1] , 在认定缺陷时标准的选择尤为重要。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在一般标准之上, 有一个强制标准的优先适用。但也有学者主张只能依一般性标准来判断产品缺陷, 即强制标准只是一般标准的补充, 而非排除。本文将首先对上述两个标准作一比较, 分析一下各自的特点, 再对双重标准的不利后果及产生原因作一阐述, 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一般标准与强制标准特点之比较

任何未经慎密分析而下的结论都是危险和值得怀疑的, 有理由在认定究竟是适用一般标准或是强制标准之前对两者的特点作一仔细分析。

(一) 强制标准较一般标准更具基础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以下简称《标准化法》) 第7条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第14条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 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另外, 该法还在第20条中规定了生产、销售或进口不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 产品符合强制标准是其进入市场的一个起码条件。若不符合强制标准, 则说明产品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是不合格的, 就不得进入市场。目前, 强制标准主要适用于药品、食品、工程建设等关涉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领域[2] , 从其适用的领域来看强制标准是对生命、健康权利的一种最低而非全部的保护。

相反, 一般性标准要比强制标准严格得多。现行《产品质量法》对它的界定是:“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的不合理危险”, 这里的“不合理危险”概念源于美国《第二次侵权法重述》中的相关规定。从定义上讲, 一般标准就不可能是最起码的条件了, 其中必定蕴含“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等更为严格的内容。比较而言, 一般标准要较强制标准更为严格, 从性质上讲这也完全符合《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

(二) 强制标准有着一定局限性

强制标准中的国家标准是由国务院标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 行业标准则是由国务院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3] 由某一部门、行业来制定规范自身行业的标准, 其局限性是必然的。由于现行的许多标准在制定时, 国家政企还未真正分开, 很多企业的经营者本身就是享有行政权力的政府机关或政府部门, 比如曾引起争议的《童车安全要求》和《饮料酒标签标准》分别是1993年和1989年制定的。很明显, 在制定上述标准时政企不分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 在这样一个利益相关的大环境下所制定的标准其合理性是很值得怀疑的。更为致命的是这些在政企不分时制定的标准, 在十余年中, 对于其中的很多关键性问题都未作修正,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强制标准在制定主体上的局限性。

一般标准本质上是将司法者的认知、社会的技术水平以及人们的期待一并引入到判断中来, 这就为打破标准由某一部门、行业的代表者制定的局限性, 而提供一种更为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判断标准提供了可能。

(三) 强制标准较一般标准具有滞后性

强制标准试图以一种过去制定的标准来判定在一个不断发展、日益更新的产品, 势必有着天生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当一种产品刚投入市场时, 相关的强制标准不可能同时产生, 这可能使这部分产品被置于法律的规制之外, 或只能以过去制定的标准来应付之。但是, 无论哪一个结果都是无益的。一般标准的适用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它可以用绵延的司法来补正短暂立法的不足;以司法者更新的观念来消除强制标准的滞后性。因而, 在一定意义上讲, 一般标准实质上是在标准的认定上 (或说缺陷的判定上) 打开一个口子, 以引入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并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保护弱小的消费者权利和安全。

(四) 强制标准较一般标准具有僵化性

《标准化法》第13条规定“标准实施后, 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 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 《标准化法实施细则》第20条则对此进一步规定“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然而实际上许多标准一经制定,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很多情况下都未能依现实的发展加以适时修正。比如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争议的国家标准GB—14746—1993《童车安全要求》中的3·11条款, 在延用了14年后才刚作修改, 但是已经造成了很多本不该发生的血案。

二、采用双重标准的不利后果

由于现行《产品质量法》第46条的规定有采双重标准之嫌, 并在立法和司法上都造成了一些不利后果。

(一) 立法上的不利后果

1.造成了同一部法律中相关条文的不协调。

《产品质量法》第41条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 (以下简称他人财产) 损害的, 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承担赔偿责任: (1) 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2) 产品投入流通时, 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3) 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按现有理论, 生产者免除责任的情形只能是以上三条[4] , 而依双重标准论者的理解, 第46条中符合强制性标准而致的损害亦是一个免责条件, 这就将生产者的免责范围被无端地扩大了, 其结果是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也造成了同一法律中各条文规定的不协调。

2.造成了对《产品质量法》立法宗旨的违反。

《产品质量法》第1条开宗明义地指出:制定本法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双重标准的适用不仅无益于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而且模糊、甚至减轻了生产者的责任, 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3.造成了与国际上通行做法的矛盾。

纵观当今世界《产品质量法》之立法潮流, 无论美国、日本、德国或是丹麦、挪威, 还是我国台湾地区, 虽然在认定产品缺陷的具体标准不完全统一, 但基本上都毫无例外地坚持一般标准的原则, 严格限定生产者的免责条件。德国联邦最高普通法院曾经多次指出, 如果生产者自己设计的产品, 经一家检验机构检验没有发现缺陷, 这并不必然导致免除他因设计缺陷而产生的损害的责任。我国民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继受德国法的, 但在产品缺陷的立法中却又画蛇添足地加入了一个强制标准。由此模糊了产品质量责任的承担, 可能生产者仅以符合最起码的强制标准便可免除责任, 而让消费者去承担实际损害的结果, 这不仅不公也与世界立法潮流相背。

(二) 造成在司法实践中缺陷认定标准的不统一

1.造成有强制标准和无强制标准的产品在法律适用上的不统一。实际中有很多产品没有强制标准可循, 也就是说强制标准并不关涉所有的产品。所以, 假如采用双重标准, 这部分产品则只能适用一般标准来认定了。在这里为何要对产品进行人为的归类, 将一部分关系生命、健康的产品仅适用最基础的强制标准, 而将另外的产品适用较严格的一般标准呢?对于这种明显的法律适用上的不统一, 双重标准难以解释, 也难以解决。

2.即使在有强制标准的产品中, 由于现在司法实践中对《产品质量法》第46条理解上的严重分歧, 因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不同法官会有不同的判决的结果, 而且这种结果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三、双重标准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双重标准的核心在于当生产者的产品符合强制标准时就不可能有缺陷存在, 故可以免除产品责任的承担。从逻辑上分析, 这一命题的成立需有以下两个理由:一是强制标准要比一般标准更严格, 即符合强制标准时就不会产生缺陷;二是强制标准具有优先性, 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不应该认为有缺陷, 认为上述两种认识都存在问题。

(一) 第一个条件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种认识反映在立法上便是认为强制标准要比一般标准更严格, 符合了强制标准就不可能有缺陷存在。《产品质量法》草案第29条第2款曾规定, “为使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而导致产品存在缺陷的”是生产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免责条件之一。但在立法审议时有些委员会提出, 这种情况在我国尚未发生, 今后也不可能发生。[3] 实践证明, 立法者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符合强制标准而仍存在“不合理危险”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之所以会造成符合强制标准而仍有危险存在, 原因在于强制标准本身的基础性、局限性、滞后性和僵化性。

实际上, 早有学者恰当地指出检验证书或根据公法而作出的许可, 还不能免除民法上的交往安全义务人的责任;政府部门和一些机构常常没有能力根据技术状况了解一切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可能采取的措施。所以, 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试图用一个过去制定的标准来认定不断出现的产品缺陷, 显然是危险和不合理的, 因此, 应当确立一个与时俱进的, 具有灵活性的标准, 以适应因科技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二) 第二种认识所存在的问题

强制标准确实具有优先性, 但遵守强制标准只是生产者的最起码义务, 而不能将这种最基本的要求提升为生产者所应承担的全部责任。正如对刑法的遵守具有优先性, 但不违反刑法并不能说明就可以不用承担过错行为而致的民事、行政上的责任了。因此, 第二种认识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完全是一种站在生产者立场的结论。

为什么说执行了强制标准就不认为产品有缺陷了呢, 其中的理由在于若以一种一般化标准来判断产品缺陷, 则会使生产者无从适从, 这将不利于生产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认识不仅混淆了强制标准与一般标准的区别, 而且其立论的出发点也是有问题的。首先, 它是完全站在了生产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因而与《产品质量法》的思考角度相悖。应当说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的发展来看, 现代的产品质量法其立法的根基不在于维护企业的权益, 而是作为一部消费者的“保护法”而出现的, 它基本上都是从消费者角度来制定的。其次, 认为采用强制标准可以稳定生产,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论与实践不符。作为“经济人”的生产者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 一般不会主动地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 除非这种改造能带来更多利润。在实际生活中, 生产者一般不主动对法律“认可”的缺陷作出改良, 相反还会以产品符合强制标准为由逃避责任的承担。所以, 假如使用强制标准可以稳定生产, 那它所稳定的也只是或很可能是一种落后的, 存在“不合理危险”的生产。

相反, 以一般标准来认定产品缺陷存在与否的认识并不是说毫无边际的胡乱认定。一般标准也是建立在现实的科技、生产发展水平, 公众的合理期待以及风险收益比例等诸多因素之上的。所以用一般标准来认定产品缺陷, 可以激励生产者研发和采用先进技术, 从而真正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2.完全混淆了法律的效力层次。

法律是有效力等级的, 不同效力层次的法律的适用力是不同的。《产品质量法》第46条却将作为部门规章的强制性标准与作为法律的一般性标准等而视之, 并规定在产品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不考虑一般标准, 仅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来作出判定。这一做法将下位法的效力等同于甚至凌驾于上位法, 混淆了法律体系中应有的层次效力。

3.对司法者极度不信任的观念的一种典型反映。

为何要在一般标准之外又确立一个强制标准, 这其中可能含有对司法者不信任的前提。因为一般标准是原则性的, 它要凭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来认定。所以, 这就可能会造成认定上的随意性。由此, 立法者就试图引入一个强制标准, 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这种认识完全无视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性, 而试图用一次立法来调整所有 (包括现在和将来) 的社会关系。所以, 千万不要忘记法律的最终目的不是去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而是保护合法权利。以限制自由裁量权为借口, 而剥夺对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 绝对不是现代法治理念的要求。因此, 自由裁量权是要加以限制的, 但限制自由裁量权不是从根本上拒绝和否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 而代之以僵化的强制标准。对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应当集中在程序的设置上, 如公开审判、说明判决理由等。

四、相关建议

针对现行立法上的模糊性, 有学者提出要删除《产品质量法》第46条有关强制标准的规定, 而完全采用一般标准。[5] 本文认为现在一种可行和快捷的方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对第46条作出统一的解释, 因为现行立法并不是说完全不合理, 而是说在理解上产生的分歧;而且通过立法机关修改相关规定比较费时, 不利于现有纠纷的解决。所以, 建议由最高人民法院对第46条作出统一解释。在这个解释中, 以下两点是必须加以明确的: (1) 产品必须符合强制标准, 不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必定有缺陷; (2) 符合强制标准的产品, 也不能证明其就没有缺陷, 而应以一般标准再作认定。在具体操作上, 当产品必须符合强制标准时可先推定该产品没有缺陷, 但如原告有证据证明被告的产品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时, 则原推定即被推翻。

摘要:针对现行产品质量法第46条有关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模糊性, 通过对强制标准和一般标准的比较分析, 以及对适用“双重标准”而致的不利后果的论述, 认为应当尽快由最高人民法院对认识上的严重分歧作出统一、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产品缺陷,强制标准,一般标准,辨析

参考文献

[1]张庆, 刘宁, 乔栋.产品质量责任法律风险与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104.

[2]秦挺鑫.国内外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比较[J].世界标准信息, 2007 (4) :26.

[3]李昌麒.产品质量法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57, 337.

[4]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356.

注塑产品常见缺陷的英文表示 篇5

1.雾气 Moisture Streaks

2.玻纤分配不均 Glass Fiber Streaks

3.困气 Gas Trap Effect

4.银丝纹 Sliver Marks

5.结合线 Weld Line

6.水波痕 Water Wave Effect

7.黑点 Dark Sport

8.顶出印 Visible Ejector Marks

9.变形 Deformation During Demolding

10.填充不足 Short Filling

11.冷料流痕 Cold Slug

12.进胶口点不良 Dull Spots Near The Sprue

13.喷射痕 Jetting

14.表面起层 Flaking Of The Surface Layer

15.浮泡 Entrapped Air

16.过热变色 Burnt Streaks

17.龟裂 Stress Crack

18.缩水痕 Sink Marks

19.真空气泡 Density Bubble

20.披锋 Flash

21.擦伤印 Scratch MarksGlass fiber rich surface/glass emergence on the surface 22 尺寸过大 Over dimension

做好质量策划 确保产品零缺陷 篇6

关键词:零缺陷;质量管理;型号产品

五分厂是519厂唯一的一个特殊焊接分厂,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承担铝、不锈钢等有色金属的焊接,为型号产品的成功交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固有的焊接模式——几乎不承担碳钢件的焊接任务。最近,随着型号产品结构的改变,分厂的铝合金焊接任务急剧减少,但是,工厂2015年的型号生产任务却是历史上最为繁重的一年。为了缓解工厂的生产压力,更为了分厂转变观念,改分厂只能焊接铝件的传统,拓展焊工的技能水平,争取更多的生产任务,寻求自我发展,所以,五分厂主动要任务,承担了某重点型号的生产加工任务。面临的一个最大的,也是前所未有的难题——其中大部分Q345A槽钢件的对接焊缝要求探伤达到I级,难度大,精度高。对于经常焊接碳钢件的焊工师傅来说,这也许不是个难事,但对于五分厂的焊工来说却面临两个第一次:第一次采用氩弧焊打底、CO2气体保护焊盖面的工艺方法;第一次保证碳钢件的一级焊缝,并且还是关键件,同时任务要求还非常紧。巨大的压力摆在焊工面前。

一、主要工作内容

零缺陷管理的核心在于事前预防、一次做对。为保证此次生产任务的圆满成功,结合零缺陷管理的思想,分厂采用了多项措施,每一项措施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实施步骤,确保了产品质量,再次让职工体会到零缺陷的理念的重要作用,为其它型号产品的生产加工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成立攻关小组,做好质量策划。为保证此次活动有序开展,成立了以分厂一把手为组长,主管领导、主管调度、相关班组长为成员的攻关小组,负责此次活动的策划、实施、检查和问题反馈。攻关小组的成立,统一了职工思想,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工作标准,为产品质量零缺陷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邀请专家讲课,吸取前人经验。为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焊工组人人能上,上之能干,干之能成的原则。在产品投产前,分厂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焊工技能拓展培训班。 特邀请工厂焊接专家魏建国和郑建生对焊工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课堂上魏建国老师傅重点讲解了Q345A、手工乌极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特点。郑建生老师傅根据自己30多年的焊接经验,以自己做过的具体型号为例子,就Q345A焊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生动活泼的传授了相关专业知识。专家们丰富的讲课内容和翔实的焊接参数使员工们受益匪浅。

(三)模拟产品焊接,提升实战水平。为了验证焊接理论参数,确保产品焊缝质量零缺陷,分厂在培训中心的支持下,准备了200余块焊接试板,确保每个焊工都能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同时,为提高职工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分厂还组织了焊工技能比武,对10余名焊工的作品进行考核。通过对数千组焊接参数试验出来的试件焊缝质量的分析,最终科学的确定电流、电压、焊接速度、气体流量等焊接参数,为产品焊缝的实现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四)三维建模交底,扫清加工障碍。针对生产任务重,职工们没时间仔细消化图纸、工艺的问题,分厂组织专人对该产品进行三维建模。通过建模一方面能够深刻领会设计的意图,另一方面还能及时发现图纸、工艺上的不足之处,能在加工前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及时更改。建模后,组织分厂主管领导、调度员、操作工等通过投影仪把图纸、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此过程中,明确了各个零部件加工难点、质量控制点、安全风险点等,同时也把所需要的工具、量具等一一明确。最大限度的扫清生产加工中遇到的障碍,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五)变手动为自动,提高焊缝质量。根据以往的焊接方式,需用手工乌极氩弧焊打底,这种焊接操作方法,容易产生焊接速度不易控制的特点,稍不注意就会产生焊接缺陷,对员工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通过职工们的不断琢磨,利用现有的自动焊机,把氩弧焊枪固定在上面,就能实现焊枪的匀速运动,保证了焊接速度,使焊缝质量有了大的提高。

二、取得的成果和创新点

(一)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零缺陷理念关键在于每一步都做对,每一步都符合要求。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员工更加明确每一道工序重点的控制要素和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此项活动,每位员工进一步深刻理解零缺陷管理的内涵,为以后一次做对工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质量预防很关键,一次做对效率高。为达到产品零缺陷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预防措施,可以说能想到的都做到了。这也给其它产品的生产加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经过产品加工,Q345槽钢对接一级焊缝成功率达到了100%,极大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所有焊工都掌握了这一技能,达到了拓展焊工技能的目的,为以后生产任务的承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成效

为深入贯彻执行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前期的预防工作,使加工正式产品时,保证了100%的一级焊缝,为型号产品的成功交付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也充分证明了质量预防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的贯彻关键在于行政领导的理解和贯彻,如果领导允许5%的不合格率,那么员工会带来10%的不合格率。只有上层领导的坚持和实施,杜绝一切不良产品,才会给员工一个明确的质量信号,才会有可能实现零缺陷产品。同时,对于生产车间而言,提起预防工作无非就那么几点,只要我们用心,关键是每个岗位都用心,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实现零缺陷的产品就不是夢想!

论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篇7

我国在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过程中, 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和特色做法, 制定一部普遍适用的缺陷产品召回法, 对产品召回制度的原则、召回标准、召回程序和法律责任做出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以保证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权威性。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缺陷产品召回法律体系, 来保障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贯彻实施, 以更好的保护广大的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一、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

缺陷产品召回立法的原则是制定整个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基础, 是贯穿于整个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当中的, 直接决定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的指导性纲领, 也是指导产品召回执法的重要依据。

1. 公共安全原则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地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短,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互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 人们对于公共安全的需求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强烈。缺陷产品召回是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 不但召回的对象涉及广大公众, 而且召回的内容、方式、程序等等都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公共安全, 维护整个缺陷产品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不论是主管召回的行政部门, 还是负有召回责任的制造商和进口商, 也不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 需要召回的缺陷产品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 只要是按照缺陷产品召回立法召回缺陷产品的, 就必须符合公共安全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将公共安全原则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既是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也是进一步融入世界、与国际发展规则接轨的需要。

2. 诚实信用原则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要求企业应当符合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 在发现自己的产品存在缺陷的情况下, 主动进行召回, 将已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缺陷产品的潜在危险及时消除, 或将其危害尽可能缩小。

3. 强制召回原则

我们知道, 对企业来说, 一般为自身的长远发展会主动召回产品。但是产品召回又是一项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财力的事情, 这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够承受得起的。有的企业由于实力不足, 可能一次产品召回就会使自己永无翻身之日, 甚至可能导致破产。因此, 有的企业在对是否召回进行权衡后, 必定会在二者之间作出选择。当企业在选择不召回时, 法律强制则为必需。缺陷产品召回立法必须设定强制召回原则, 一旦发现缺陷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而企业又不主动召回时, 政府主管部门就要及时启动指定召回程序, 阻止缺陷产品的损害的发生或进一步扩大。

4. 保护弱者原则

保护弱者原则又称为“向弱者倾斜原则”。这一原则是把消费者当成经济上的弱者, 把经营者当成经济上的强者, 从保护弱者的利益出发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资产阶级经济学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认为:“制造者凌驾于消费者至上, 使消费者接受生产‘指示’的现象是不正常的, 应坚决予以纠正”。

二、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概念设计

构建召回制度, 首先应对一些重要的概念进行界定,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产品缺陷”的定义。界定产品缺陷不仅要符合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又要关注消费品的外在特性;既要考虑产品质量的共性要求, 又要符合不同产品的差异性特征。具体来说, 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1. 生产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健康、安全、环保的要求

不论是生活消费品还是生产消费品, 都应当对其最终使用者是健康的, 并且不能存在威胁其健康的潜在隐患, 特别对生活消费品更是如此。安全要求是指消费者不因使用商品而对其本身或周围环境存在现实的或潜在的危险。此外, 产品虽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然而, 由于使用这种产品给环境带来破坏, 当然破坏的效果可能是立即显现, 或是在将来某一时候显现, 这也应当认定产品存在缺陷。

2. 产品存在缺陷的发源地是在生产环节, 而不是在流通环节

产品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在研发设计或制造工艺上产生, 说明产品的缺陷是根本性的。在流通阶段出现的问题, 比如, 因运输中的偶然因素造成商品毁损, 不能认定其为缺陷;再比如, 由于产品销售地或消费群或使用地的某些技术参数等因素并不是生产商所注明的而出现的问题, 也不能认定存在产品缺陷, 简单的例子是不同国家的基本民用电压值不同给电器的使用造成的不便。

3. 产品缺陷应具有统一性

在消费市场, 消费者也有可能买到有缺点的商品, 或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产品的问题, 但是, 这些个别的、偶发的、出现此件而并不必然出现在彼件商品的情况不能认定产品存在缺陷。只有商品的缺点是共性的、必然的, 出现在此件且必然出现在彼件上, 才能认定为产品缺陷。

4. 确定产品缺陷还应考虑不同产品的行业标准

产品缺陷的认定应建立在产品的行业标准上, 脱离事先存在的为行业共同认可的行业标准, 来界定产品缺陷是不科学的, 也是难以让市场和生产企业接受的。确定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对于召回制度来说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 没有正确的定义和界定, 召回制度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召回程序设计

召回程序参照美国产品召回程序, 结合我国的实际, 又根据生产企业对待缺陷产品的不同态度, 笔者认为, 产品召回程序可以采用下列两种召回程序:

1. 特殊程序, 主要针对诚实自律的企业

当企业发现其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存在缺陷时, 主动向监管机构报告, 自愿并有能力采取措施迅速召回缺陷产品, 将缺陷产品对消费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企业坦诚地邀请监管机构监督其召回过程, 召回结果使监管机构满意。这种情况下, 召回制度令其进入特殊程序, 监管机构主要是与企业密切配合, 保证召回的迅速有效完成, 而避免对公众报告产品缺陷的信息和企业的召回行动。

2. 一般程序, 主要针对召回缺陷产品的一般情况, 包括以下步骤:

(1) 缺陷产品报告。制造商自身发现或者根据销售商、进口商、租赁商、修理商, 买主的信息反馈认为产品可能存在缺陷, 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并以有效方式通知销售商暂停销售该产品。另外, 报告人也可以是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修理商、买主、其他单位和个人。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应符合召回制度的要求或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在这里要注意, 提出报告并不能认定该产品存在缺陷, 也不等于说明生产商承认产品的缺陷, 因而, 监管机构不得披露报告的内容。

(2) 监管机构评估报告并最终确认产品缺陷。监管部门在收到报告后, 应组织专家对该产品进行调查、检验和鉴定, 来确定是否存在缺陷, 产品的缺陷程度如何, 生产商应负什么样的责任。认定产品缺陷包括缺陷的形式、进入市场的缺陷产品数量、伤害发生的可能性等, 确定产品缺陷程度需要依据产品缺陷危害评级标准, 在认定的产品缺陷的级别上确定召回等级。在监管机构对一系列问题做出结论时, 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要对生产商留有申辩的机会。

(3) 制定召回计划。评估报告和确定召回级别的是监管机构, 而制定召回计划的是生产商。生产商在收到监管部门的召回结论时, 应立即着手制定召回计划, 在召回计划中, 企业要收集关于产品缺陷的所有信息, 进一步确定缺陷产品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入市场, 累计进入市场的缺陷产品的数量、累计使用人数、产品召回方式与安排, 或者缺陷产品维修方式等等。

四、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配套机制设计

1. 制定产品质量检测认定标准

目前, 国外许多的问题产品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我国市场, 国外大量的产品召回之所以不包括中国国内大量的问题产品之所以造成事故之后而没有麻烦, 就是因为我国现在还没有制定出一套统一而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认定标准。只有制定出了我国自己的产品质量检测认定标准, 才谈得上对问题产品进行判定和处罚, 使厂商强制召回。

2. 建立权威的检测机构

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适用于“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产品生产、进口、销售、租赁、修理活动的人员”, 因此, 需要有一个公正、权威和独立的常设机构来对产品的质量缺陷进行检测和认定, 以此明确区分产品的“系统性缺陷”与“偶然性缺陷”。

3. 召回保险的设立

从保障范围来看, 专门针对召回风险设计的产品召回保险综合考虑了企业在产品召回过程中可能承担的各种损失费用, 因此, 可以为保单持有人提供更为周全的保险保障。通过这种保险, 使得商品的提供者, 尤其是生产商, 在面对产品安全突发事件时不仅能得到资金支持, 还能得到专业的应急策略指导。以正确、高效的方式面对来自公众, 政府、乃至销售链中各个环节的问题, 以较低的、可预见的成本避免危机, 确保企业的稳健经营。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总是根源于社会生活的发展, 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发展,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产生也不例外。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作为一项新生的法律制度, 要得到全面建立又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与许多既存的法律制度及政府管理体制方面密切相关。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上应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 结合我国本土国情和现实需要, 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缺陷产品召回立法的成功经验, 构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完整体系, 使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从一开始就站在世界的前列, 进而实现对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完善保护。

摘要:美国首创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得到了诸多发达国家的纷纷效仿或借鉴, 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刚刚起步, 全面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仍未建立起来。我国在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过程中, 应结合具体国情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系统构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体系, 以保障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权威性, 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关键词: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文琦.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2]张严芳.消费者保护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张庆, 刘宁, 乔栋.产品质量责任法律风险与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4]蒋辰昕.试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

智力产品缺陷问题法律探析 篇8

一、智力产品缺陷的界定

参照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的定义, 我们可以把能够适用产品责任法调整的智力产品界定为:通过智力活动产生的、以知识和信息为内容、以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现, 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复制等方式加工, 并最终以交换为目的将其投入流通领域的知识产品, 如大批量生产或印刷的应用性计算机软件、书籍、地图、音像制品等, 也有不少学者将其称为“信息产品”[1]。

国内外产品责任法对于有形物质产品的缺陷内涵基本相同, 即只要产品不能提供人们有权期待的安全性, 或者说存在不合理的危险, 即为存在缺陷, 对此生产者应该承担责任。我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 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可见, 我国对产品缺陷的认定, 首先是采用“不合理危险”的标准。但是, 在确定了产品缺陷的一般标准外, 我国又规定了另一个标准作为判断产品是否存在“不合理危险”的依据, 即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智力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产品, 它的缺陷与以上描述有共通之处, 如同样存在一种不合理的危险, 而且这种危险会危及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由于智力产品的内容繁杂、种类多样, 特别是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快, 国家不可能对所有新产品立即制定相应的标准, 因而法定标准在实践中并不能对所有产品都适用, 造成许多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缺陷类型, 往往在规制新产品尤其是智力产品时呈现滞后状态。因此, 认定智力产品缺陷的根本标准应当是“不合理危险”标准, 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可以作为客观补充标准[2]。

二、智力产品缺陷的类型

对有形产品缺陷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智力产品而言, 我们可以依据其流通过程和表现形式进行如下分类:

(一) 按照智力产品的流通过程, 智力产品缺陷可以分为因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的设计缺陷、因制造上的原因产生的制造缺陷和因告知的原因产生的警示缺陷3种类型

1. 设计缺陷

是指在智力产品创造过程中, 智力成果的构思、程序、方案、图样等设计事项存在问题造成的不合理危险。例如育儿指南等论著中具有知识性的错误或缺乏科学性, 读者根据其介绍和说明使用而导致人身健康受损;杀毒软件将正常的系统软件误报为病毒进行查杀致使用户电脑系统瘫痪等。

2. 制造缺陷

是指在智力产品的载体化过程中, 出版物的印刷商、电脑软件的复制商、信息服务的“专家”等在将智力成果承载于一定的物质载体, 并进行批量化生产时造成的不合理危险。例如图书出版商由于排印上的错印、漏印、误印, 将实验教材中化学元素比例或航空地图高度印制错误导致损害事故发生;软件刻录人不慎将病毒复制入光盘致使用户重要资料丢失、毁损等。

3. 警示缺陷

是指在智力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中, 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对智力成果进行包装宣传时没有提供必要的警示和说明而造成的不合理危险。例如没有说明电脑软件运行的必要硬件配置和系统环境, 导致本应运行于Windows XP下的软件被错误安装于Windows Vista, 便可能发生程序不兼容的问题, 致使系统受损;书籍中未对化学成分的量度加以限制致使化学实验危险发生等。值得注意的是, 警示义务应当是持续性的, 生产者必须及时了解最新相关科技发展, 并及时加以披露, 避免可能导致的损害。

(二) 按照智力产品的表现形式, 智力产品缺陷主要表现为真实性缺陷、准确性缺陷、完整性缺陷以及时效性缺陷4种情形

1. 真实性缺陷

即指智力产品的内容存在虚假、不真实等情形。对事实类智力产品, 例如科学作品、历史书籍、咨询意见、调查报告等 (区别于小说、诗歌等文学创作类作品) 而言, 要求其生产者提供的智力成果内容应当是一种客观事实, 而不能是编造的、无中生有的, 否则, 即可认定该智力产品存在缺陷。例如, 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初公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其中明确规定发起人、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对其虚假陈述给投资人造成的损失要承担民事责任。在证券的发行和流通中, 上市公司应当按规定披露公司相关信息, 以便使投资者做出决策。如果信息不实, 投资者就可能做出错误决策, 导致损失。因此, 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信息致使投资者损失的, 根据上述《规定》就可以纳入智力产品责任范围之内;又如, 在名贵字画的拍卖中, 为确保字画的真实性, 拍卖机构往往会出具有关专家关于真伪性的鉴定证书, 如果某竟拍者据此拍得名贵字画一幅, 但事后经鉴定确认此字画为赝品, 则出具鉴定证书的专家就给出了一个违反真实性的智力产品, 即此智力产品———鉴定证书存在缺陷[3]。

需要指出的是, 真实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目前科学技术水平无法解决和验证的智力产品, 如果因此导致了纠纷, 应当免除该智力产品提供者的责任。

2. 准确性缺陷

对上述事实类智力产品而言, 如果说真实性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质的要求, 那么准确就是一种量的要求。例如在有偿专业气象服务中, 如果气象部门对未来天气的预报是错误的, 就属于准确性缺陷。这种预报错误无论是由于气象公司的故意, 还是由于其技术、知识水平原因造成的, 都会造成接受服务对象的不利益。如果有损害发生, 气象信息的提供者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准确性同样是一个相对概念, 法律不可能要求知识信息生产者做到万无一失的地步, 只要求智力产品内容符合其合同约定的条款即可。又如, 法国巴黎地区法院1986年曾经判决过一个案件[4], 在一本关于可食水果和植物实用指南的书籍中附有野生胡萝卜的插图和正文, 并声称其可以食用。这种植物的外表酷似有毒的水生叶芹, 原告阅读此书后不幸误将毒芹当作野生胡萝卜, 食用后受到伤害。法院认为, 作者和出版商应对损害负责。该书即可认为具有准确性缺陷。

3. 完整性缺陷

完整性要求智力产品生产者提供的智力成果内容应当尽可能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做到全面、明确。例如气象预报, 要求有每天的天气变化情况, 而不能有间隔的情况出现, 如果存在某个月中缺几天或某一天中缺几个小时的天气情况, 虽然其他时间的天气数据真实、准确, 但这个数据库缺乏完整性, 因此还是存在质量问题。完整性同样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法律不可能要求智力产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穷尽所有的内容。完整性要求的也是数据库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提供的数据库内容符合其合同承诺条款[5]。

4. 时效性缺陷

智力产品是一种智力活动的结果,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而出现老化现象。在一定时间限度内, 智力产品会给用户带来巨大收益, 如果过了期限, 则可能会使用户利益受损, 时间非应期所造成的这种缺陷就是时效性缺陷。时效性是智力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但鉴于人类无法预知未来信息变化的速度, 一般也就无法准确评估智力成果的寿命周期。因此, 一般只要求智力产品必须反映当时最新的内容和信息, 而消费者在使用时应结合产品标示的时间界限, 凭常识加以判断。但一些有特别时效要求的智力产品, 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安装的电脑软件等, 应当进行警示和说明[6]。

例如, 在国内颇具影响的“北京阳光数据公司诉上海霸才数据公司案”[7]中, 阳光公司就是依靠对投资者及时提供实时行情信息而获利的, 如果阳光公司提供的信息的老化程度超出了合理的期间, 那么就应当认定其提供的智力成果存在时效性缺陷。又如,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多起消费者投诉反映各自使用的某品牌学习机下载不到与教材同步的教辅内容, 出现的单词、语法和考点等内容系上年度过时的老版本教材, 要求退货。在这一系列案件中, 学习机本身并没有质量问题, 而是因为学习机的生产商并没有按其在产品中所承诺的及时提供网络同步教辅的下载内容, 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使用, 这也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缺陷的实例。

在讨论智力产品缺陷的时候, 应当把智力产品的瑕疵与缺陷区别开来。一般而言, 智力产品瑕疵是指智力产品规格、质量不符合法定或约定标准或不符合通常效用, 导致产品价值减损或灭失, 强调的是效用性, 是造成智力产品不合格的最常见因素, 绝大多数智力产品更多存在的问题可能是瑕疵, 而不是缺陷, 如图书中的错别字等;至于智力产品缺陷, 它是指一种不合理的危险, 强调的是安全性, 其侵害的法益主要包括生命、身体健康以及其他财产权益[8]。智力产品的瑕疵通常导致违约赔偿, 承担的是过错责任, 而智力产品缺陷应承担严格的产品责任。

三、智力产品缺陷的抗辩事由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了产品生产者的3项免责事由: (1) 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2) 产品投入流通时, 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3) 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上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上述抗辩事由尽管是针对一般产品的生产者的, 但对于探讨智力产品生产者的免责事由仍然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人类制造的任何产品均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何在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合理地分摊这种风险, 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结合智力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各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智力产品的生产者基于以下特定的抗辩事由对智力产品消费者造成损害的, 可以减轻或免除责任。

1.智力产品尚未投入流通, 而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被获得、使用的

智力产品虽然具有某种缺陷, 但如果智力产品生产者未将其投入流通 (事实上未流通还不能称其为“产品”) , 那么该生产者当然无须承担产品责任。这里的“投入流通”是指智力产品已经由生产者交付他人, 包括任何形式的出售、出租、出借、寄托、抵押等, 对此, 欧共体指令及其成员国产品责任法均有明文规定, 我国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例如, 电脑软件尚在调试阶段, 并未上市销售, 受害人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并使用而致损;又如, 有人获取研究者尚未正式发表的一组研究数据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验, 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危险等。如果智力产品已由生产者销售给经销商, 而销售者因欠缺注意使产品被盗, 并且因该产品的使用而造成他人损害的, 经销者并不能据此免责。因为生产者已完成将产品交付市场的行为, 即产品已投入流通。总的看来, 判断智力产品是否进入流通领域可以从智力产品是否还处于最初生产者的控制着手, 如果未脱离生产者控制, 或者虽然脱离了生产者控制, 但是该情况属于生产者意志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 可以认定为智力产品并未投入流通。

2.该缺陷在投入流通时尚并不存在, 是进入流通领域或消费领域后在传播中造成的

如某些口头信息在流传过程中真实性越来越小, 从而导致准确性缺陷;书籍中的插图由于人们的翻阅而变得模糊不清等。在此情况下, 生产者只需证明智力产品在投入流通时尚不存在缺陷, 不管后来这种缺陷是由于消费者使用不当或者滥用造成的, 还是由于销售者的行为造成的, 智力产品生产者都不应当承担责任。例如, 三年前发行的地图不可能将近两年的建筑地理变化标注出来, 但如果以此地图作为导航指示, 造成飞机坠毁, 在此情况下, 生产者当然不承担责任;又如, 中药书籍的购买者不按照书上的方子配药, 擅自更改药方并导致中毒, 书籍的作者就不应当承担责任。

法律之所以规定这种抗辩事由, 是因为严格责任制下, 通常是推定产品在投入流通领域时即存在缺陷, 如果生产者不能通过反证证明该缺陷产品在投入流通时并不存在, 则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 生产者要免除责任, 必须证明在产品投入流通时, 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3.智力产品投入流通时的人类认识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

虽然智力产品存在前述某类缺陷, 但它反映了当时的最高技术和认识水平, 即所谓的“开发风险”, 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免责事由。开发风险的基本含义是:如果产品被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知识使生产者无法发现产品的缺陷, 那么即使以后由于科技进步而证明产品存在缺陷, 设计者、生产者也不承担对其已经投入流通领域的产品所致损害的责任。此免责理由的规定目的在于促进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在美国, 开发风险常被称为“最高工艺”抗辩[9]。这个抗辩事由对智力产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智力产品生产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所以生产者无法保证任何智力产品所承载的内容具有绝对的真实性, 法律不能因此而求全责备, 要求不具有绝对真实性的智力产品承担责任。

4.最终用户存在重大过错

从法的价值理念上讲, 产品责任法的目的是平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现代各国法律在注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 也赋予生产者相应的抗辩事由来保护其合法权益不被损害。如果在消费者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仍然要求生产者来承担全部责任的话, 是有失公平的。最终用户的下列行为可视为存在重大过错:其一, 明知智力产品有缺陷而使用;其二, 非正常使用、误用、滥用的;其三, 擅自改动智力产品的;其四, 受害人有其他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为。例如, 电脑软件的使用者变更或改造软件产品的程式设计、构造以及没有理会生产者关于软件使用环境和硬件配置要求的警示, 造成计算机损坏, 或者消费者在理解书籍中的实验操作说明时发生了中等智力水平的正常成年人不会发生的误解, 以致产生损害等。又如, 某考生使用已不具时效性的2008年政治考研大纲进行复习, 参加2009年考研政治科目考试, 造成答题失误, 其当然不能向生产者主张损害赔偿责任;再如, 对于上市公司的真实的财务报表, 由于自身知识的不足, 而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 导致亏损, 则不能要求上市公司赔偿, 等等。

四、结语

正确认识智力产品与有形物质产品的特殊性进而科学地建立智力产品缺陷的相关制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这不仅需要立法者对其内涵给予明确界定, 更需要司法人员对该内涵予以符合实际的运用, 既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 同时又不失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笔者认为, 我国当前不宜对智力产品责任进行单独立法, 只需要对产品质量法相关术语进行适当扩大解释使其可以拓展至智力产品即可, 我们可以在借鉴别国立法与司法的经验基础之上,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智力产品缺陷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英]埃利斯代尔·克拉克.产品责任[M].黄利,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80.

[2]黄珈庚, 过春霞.智力信息产品责任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 (9) :71-74.

[3]陈晓东.信息产品缺陷及相关问题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1) :29-31.

[4]张菊辉, 郑丽娜.国际商事法律理论与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5:353.

[5]李扬.信息产品责任初探[J].中国法学, 2004 (6) :72-81.

[6]戴浩然.论智力产品责任[J].法学, 2002 (9) :62-66.

[7]郭禾.北京阳光数据公司诉上海霸才数据有限公司案[EB/OL].http://www.jcrb.com/xueshu/yajx/200906/t20090608_229376.html, 2002.

[8]朱柏松.消费者保护法商品制造人责任规定之适用与解释 (上) [J].台大法学论丛, 1994 (1) :253-409.

浅议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篇9

我国缺陷产品制度的基础是产品存在缺陷。我国《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缺陷产品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综上,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等存在可能危及消费者或使用者的人身或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及时向主管机构报告并通知消费者, 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从消费者手中收回, 并对其进行免费维修或更换。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以下特征:

(一) 适用的对象特定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中被召回的产品不是我们经常说的假冒伪劣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而是有缺陷产品, 即在设计、制造等方面存在可能危及消费者或是使用者人身或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其存在具有普遍性、同一性。

(二) 涉及的主体具有多元性

从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涉及到多方主体, 包括产品的生产者, 其是制度设计的直接针对对象, 直接影响制度的实施;其次是销售者, 其是制度的直接保护对象, 促进制度的实施。再次是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监督者—政府监督部门。其通过监督制度的实施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法律依据:

查阅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 可以看到有关缺陷产品的法律法规不具有专门性, 《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二者虽涉及有缺陷产品的内容, 但没有明确提出“缺陷产品召回”的概念。而且二者对产品召回的规定内容过于简单, 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就地方性法规而言, 由于适用范围的特定性, 虽然对缺陷产品召回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但效力层次低, 规定较为简略。就特定行业产品召回制度而言, 因其只是一个部门规章, 并且只适用于特定部门, 从而导致其适用不具有普遍性。

(二)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执行力

由前述可知:由于有关缺陷产品召回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 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等不足, 因此我们也就很难据此直接要求经营者召回缺陷产品。再者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只是一个部门规章, 无法对其他部门产生法律效力。即使实践中调查到涉及安全的质量问题, 也只是建议企业整改。所以目前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大部分是主动召回。

2.罚则标准难以产生召回动力

我们从法律法规有关处罚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其处罚规定不具备具体性和震慑力。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经营者的相关义务, 若违反这些义务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承担多大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法律责任没有详细规定。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规定的最高罚款为5万元, 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召回制度中制定的罚则相差甚远。因此说在我国现有的处罚规定难以产生召回动力。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一) 建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建立良好竞争环境, 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由于产品召回涉及的是某一批次, 型号或是同类别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缺陷, 若召回将给企业带来巨额的成本代价, 因而企业为了取得市场地位, 必然会通过改进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生产率, 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也就会促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而企业的这种公平竞争环境, 促使市场秩序的建立。

2.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建立目的是避免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大范围的侵害。这也就和消费者有寻求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权利观念相吻合。再者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有利于维护我国消费者的国际利益。我国已于2001年加入了WTO, 这使得更多的外国产品有机会进入我国市场。由于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缺位, 使得更多的“洋垃圾”毫无阻碍的进入我国境内, 而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将会对我国公民的人身造成危害。

四、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对策

(一) 制定和完善有关召回法律

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建立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基础。首先, 完善已有的相关法律。例如对我国现有的《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规定内容需进一步完善, 使其在实践中更具合理性, 更具可操作性。其次, 对现有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适当的改进, 加快立法步伐。

(二) 明确缺陷产品召回主管部门及职责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政府部门职权存在重叠交叉现象, 体现在缺陷产品的管理上即是存在很多监管部门, 多部门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召回制度实施的困难, 因此政府部门之间一定要分工明确。在缺陷产品召回中.政府部门的适时介入, 可以减少全社会解决缺陷产品危害问题的管理成本和减少司法诉讼所引起的社会成本, 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数量庞大的缺陷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五、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并将扩大其适用范围。建立和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不仅需要借鉴国外经验, 还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 公民良好的法律习惯和较高的法律意识。积极研究这一舶来制度, 并融合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 使其能够真正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 为我国国民谋福利。

参考文献

[1]张云.我国缺陷产品立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2]马欢欢.完善我国的产品召回法律制度[J].法制与社会, 2011.

[3]张鹏.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法律研究[D].华侨大学, 2006.

论缺陷产品及其归责原则 篇10

一、“质量门”以及“产品”之界定

所谓的“质量门”事件,其实是那些被发现问题的产品事件的一个不雅称号。既然存在问题,那么就必定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给予其回应。但是很显然,我国《产品质量法》并没能够很好地起到防御作用,其更多地是对事后责任加以追究。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中都有其所谓的“产品”,但是,它们却没有被纳入《产品质量法》的羽翼之下。《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另外,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文释义第一条中规定:本法所称“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等具有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第二条规定:本法调整的产品范围包括:“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所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物品。未经加工的天然形成的产品,如原矿、原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及初级农产品,如农、林、牧、渔等产品,不适用本法规定。‘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是指建筑物、工程等不动产不适用本法规定。不动产中的动产适用本法。”

也就是说,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并非三大产业涉及的所有“产品”都被列入《产品质量法》的保护清单。不动产、初级农产品、电、气、热等无形产品、书籍等智力产品、军工产品以及服务,都被排除于产品范围之外。然而有些产品如煤气、天然气和热等,尽管它们是无形产品,但都是工业产品,是能为人力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并且也都能给消费者带来巨大风险。如1997年底发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的管道煤气中毒事件,该事件中由于芜湖燃气总公司提供的水煤气热值低、气压不足、一氧化碳含量高且未进行过加臭处理,致使数十人在短短两年内死于煤气中毒。①对于这种远低于国家质量标准的产品,只有将其认定为缺陷产品并依照严格责任原则追究相关提供者的责任,才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缺陷产品的内涵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 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我国《缺陷产品管理条例(送审稿)》第3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缺陷产品,是指因设计、生产、指示等原因在某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中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已经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不合理危险的产品。”

从我国现行立法看,判定缺陷产品采用了两个标准:一是存在不合理危险;二是不符合国家或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其中,依据一是一般性条款,依据二是特殊性条款。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必然存在缺陷,但符合标准的产品也有可能存在缺陷,因为国家和行业标准是产品质量情况的最低要求,且这个标准制定后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速度,所以认定缺陷产品的最根本标准应是“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即“产品缺乏消费者或使用者有权期待的安全性而存在对消费者或使用者人身或财产的不合理危险”。在使用这项标准时,应考虑产品造成损害的严重程度、消费者对危险的预防能力、产品的预期用途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安全观念增强,对消费者使用产品时的技能、注意力的要求提高,如果生产者再生产原先那些性能较差的产品,就应当认定为有缺陷的产品。1

另外,缺陷产品之缺陷一般表现为设计上的缺陷、制造上的缺陷和指示上的缺陷。但是,如果缺陷产品未给用户、消费者或者其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则不存在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问题。2换句话说,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以损害事实为前提。

三、缺陷产品归责原则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就是确定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责任的规则,即当缺陷产品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时,确定生产者、销售者民事责任的依据和标准。它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判断,具体是指缺陷产品造成损害时,法律应该以生产者、销售者的过错为判断标准还是应该以客观损害事实作为判定依据。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合同责任、过失责任、严格责任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不同的归责原则体现公共政策不同的价值。

(一)合同责任原则

合同关系只发生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合同双方的当事人承担合同确定的权利和义务,第三人不享受权利也不承担义务,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合同的效力是绝对的,仅在缔约当事人之间产生,非合同当事人不能根据合同取得利益或者负任何义务。合同相对性理论在产品责任领域的适用,产品责任只发生于具有直接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若合同外的第三人因产品缺陷遭受损害既不能依据合同寻求救济,也不能依据侵权寻求救济。

然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商品生产交换的复杂化,合同责任原则的局限性也慢慢地暴露出来。因为合同责任原则只能保护合同关系的当事人,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遭受产品侵权则无法得到保护。换句话说,该原则无法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失社会公正。

(二)过失责任原则

过失责任又称疏忽责任,即行为人在某种应受非难的主观状态下实施加害行为应当承担责任。过失责任原则的价值基础是对加害人主观上“可责难性”进行惩罚,它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作为归责最终要件,“无过错即无责任”。 在过失之诉中,原告的举证责任重点即是生产者销售者提供产品时具有主观过错,若原告不能证明加害人的主观过错,那么就得不到任何赔偿。

而它的局限性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近代,公共政策的最大价值依然是保护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随着产品生产越来越复杂和精细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了解也越来越少,“被告有合理的注意义务”以及“被告违反了合理的注意义务”的举证,对于原告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三)严格责任(无过错推定)原则

严格责任归责原则在产品责任领域的适用,具体是指,当产品因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时候,生产者、销售者提供产品的过失并不考虑,侧重于产品的缺陷以及造成的损害。生产者、销售者不能以没有过错为由抗辩,但与此同时,法律却规定了生产者的抗辩事由,如果生产者不具备抗辩事由,就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体现了对社会不幸合理分担的法律价值基础。

我国当前产品责任立法模式下的归责原则应该是严格责任原则。在我国适用严格责任是有其必要性和价值的。首先,我国当前产品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严格责任可以给生产者销售者以威慑和遏制,倒逼他们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现代化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者销售者掌握了产品的制造、流通环节,消费者的地位越来越弱势,公共政策需要更加倾向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对实质公正的调整,而严格责任的价值功能正好于此吻合。最后,与国际产品立法一致,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利益。

当然,严格责任并非绝对责任,它同时赋予生产者销售者一定的抗辩事由。我国《产品责任法》第41 条第2 款43 规定了生产者的三条抗辩事由。第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领域;第二,将产品投入流通领域时,缺陷尚不存在的;第三,科技水平不能发现产品缺陷的。只要生产者具备这三个条件之一,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3

四、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 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10 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国产品责任归责机制存在着些许缺陷,它们主要包括:归责原则不明确,缺陷的判定标准不明确,抗辩事由不合理以及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失。而与此同时,完善我国产品责任归责机制却又是消费者合法权益之法律救济的重中之重。

因此,首先要明确法律术语,完善立法,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对消费者统一的严格责任。其次,完善缺陷的认定标准,与国际上的立法保持一致,以“不合理的危险”为唯一判定标准。再次,去除当前抗辩事由中不合理的规定,将消费者的故意、重大过失加入抗辩事由,以便更具体更易操作。最后,构建惩罚性赔偿制度,从适用条件和赔偿数额两方面着手。④

摘要: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制造业大国、消费大国和产品出口大国而言,产品安全以及产品安全立法的重要意义无须一一罗列。而制造业的发达与我国产品安全立法中的不足极不相称。产品质量法、产品安全立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消费者在遇到缺陷产品后寻求救济的最直接而有利的法律工具。然而实践表明,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对消费者的保障仍很不得力。其中产品质量法本身不完善、难以操作是一个重要原因,以致于消费者一直以来都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为此,完善产品质量责任的法律救济是目前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个性意识下一篇:三元采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