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合作

2024-07-15

京津冀区域合作(精选十篇)

京津冀区域合作 篇1

一、我国区域人才合作的主要模式

区域间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其他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存在, 使得不同区域人才供给不平衡。而解决该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即加强区域间的人才开发合作, 整合人力资源, 达到在更大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进行了广泛的区域人才合作实践, 总的来看, 可以概括为类同型人才开发合作、地缘型人才开发合作以及跨区域人才开发合作三种。

1. 类同型人才开发合作。

类同型人才开发合作指隶属于同一行政区划内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若干地区之间的合作, 既包括各省区等区域内部的人才开发合作, 也包括同一省内各市县之间和市内各区县之间的合作, 如江浙沪两省一市的长三角人才开发合作, 由于归属统一的行政区划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人才合作较易于开展。

2. 地缘型人才开发合作。

地缘型人才开发合作指尽管分属不同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 但地理位置接近的若干省区、市县之间的人才开发合作。这种天然便利成为一种地缘优势, 使得它们之间在经济发展及资源配置等方面联系密切, 使得突破区域限制进行人才合作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如内地9省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建立的人才服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便为一典型实例。

3. 跨区域人才开发合作。

跨区域人才开发合作, 是指分属不同类型与不同地缘的省市、县、乡之间的人才合作。由于分属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地缘优势的缺失, 不同主体对人才合作的意愿与主动性不同, 合作难度较大。然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 跨区域人才合作可以为整个区域创造更大的红利, 是更深层次的战略性合作。最典型且具战略意义的便是东、中、西部的跨区域人才开发合作。以东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三个省市的人才开发合作为例, 作为我国首个付诸实践的跨区域人才合作, 其示范效应尤为重要。

二、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 随着各方的积极助推,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但与率先崛起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区域相比,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诸多制约人才开发合作的矛盾和问题有待解决,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京津冀区域间人才分布很不均衡, 人才结构不合理。

核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人才分布及层次相差悬殊。其中, 河北省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明显低于京津两市, 高端人才的紧缺尤为突出, 这显然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2. 京津冀三地的人才培养及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明显差距。

京津两市教育投入多, 教育资源配置高, 人才创业平台丰富完善, 条件便利, 方式灵活, 这都为人才的培养、发展及人才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河北省的人均科技经费投入、教育设施建设和教师资源配置远远落后于京津两市, 吸纳人才能力薄弱。

3. 京津冀三地的人才合作机制较为松散, 缺少法律制度保障。

区域人才合作需要以强有力的协调机构为主体, 依照严格完善的合作机制来组织实施。而目前京津冀三地人才合作机制主要体现为“联席会议”, 其整体规格偏低, 且仅涉及人力资源部门间的合作。这显然与人才开发一体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以上矛盾和问题的存在, 既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 也有现实因素的桎梏, 主要原因为以下几方面:

1.对人才认识理念上的差距。长期以来, 京津冀三地习惯按照各自行政区域配置人力资源, 而并非按照一体化的宏观视野从更高层次来考虑制定和实施人才开发以及人才战略。其中, 京津两市占有人力资源的明显优势, 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 因而对区域内部的人才开发合作缺乏积极主动性;而环京津的河北省, 地理位置的毗邻、行政区划的差异、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河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京津服务和依托的意识根深蒂固, 这也导致在与京津的人才开发合作上存在消极意识, 因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省与京津人才合作与融合的进程。

2.制度性障碍亟待突破。一是多年来京津两市较为注重面向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引才, 而对区域内人才开放力度较小, 与京津相比, 河北省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缺少强劲的吸引力。二是目前尽管京津冀各自都形成了人才工作的政策体系, 但尚未制定统一的人才发展规划, 从而制约了各类人才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三是京津两市严格管控户籍准入, 与河北省的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完全对接, 也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此外, 三地源于经济差距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从而成为人才跨省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3.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尽管从经济分区角度而言, 京津冀同属于东部地区, 但由于经济发展基础和经济及产业结构不同, 河北与京津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而这又导致河北在文教、科技, 特别是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 造成吸纳人才不利, 反而出现区域内的高端人才流出, 反哺京津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的现象。

三、我国典型区域人才合作模式对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的比较借鉴

目前, 我国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中部、西部和京津冀六大区域, 而且各自形成了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区域人才合作开发模式。其中,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 与京津冀区域有着较为相似的结构背景, 从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效果看, 都对京津冀区域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1. 区域人才合作起点较高。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地处沿海开放地区和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率先开展区域人才开发合作, 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以长三角为例, 省级、地级、县级同时全面展开区域人才合作。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的人才开发合作与地级城市的人才开发合作齐头并进;还打破城市层次的约束, 在相同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城市之间都积极开展人才合作。此外, 还突破地域界限, 跨区域开展人才开发合作, 这标志着长三角人才开发从地缘性区域内合作向战略性合作的升级。而京津冀人才开发合作主要局限于省级层面, 地级、县级人才合作还未纳入区域性整体合作规划, 仍处于自发合作阶段, 有待以机制来加以规范并实现常态化, 也尚未开启与区域外发达省市间的多边人才开发合作。

2. 区域人才合作领域广泛。

沪苏浙三省市坚持“由易及难、由浅及深、以点带面”的原则, 不断拓宽区域人才合作领域, 并从制度层面确立了合作内容和合作机制。而珠三角也在多个领域开展人才合作。鉴于京津冀三地目前人才合作领域的局限, 应积极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的经验, 推动区域人才合作向多领域发展。

3. 区域人才合作形式丰富灵活。

长三角借助地缘优势, 打破人才的地域壁垒, 搭建政策一体化、信息网络化、人才智力流动市场化、成果共享互惠化的合作载体。珠三角也组建了珠三角人才网站联盟, 为区域内人力资源提供招聘与求职的网络信息平台;还利用与香港的地缘优势, 通过与其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共同培养高端人才;深圳通过建立虚拟校园的方式, 吸引香港人才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等。总之, 发挥一切优势, 积极灵活地开展区域人才合作。

京津冀区域合作 篇2

全力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工程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工程是省《人才规划》明确的8项重点工程之一,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庆黎同志再次对组织实施这一工程提出明确要求。廊坊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此项工程的实施是省委、省政府从建设经济强省的大局出发做出的正确决策,符合廊坊发展的实际。廊坊位于京津之间,一定要率先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区域人才合作,主动承接京津人才智力辐射,率先走出一条依托人才智力要素助推发展转型的新路子。

一、抓好“人才家园”建设。按照省总体规划和计划,全力抓好“人才家园”建设。充实完善人才家园建设管理机构,加大工作督导检查和推进落实力度。确保环首都6个县(市、区)年内开工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40亿元,完成1.4万套建设任务。同时,制定出台《廊坊市人才家园建设管理实施办法》,指导县(市、区)制定出台《人才家园建设管理办法》、《人才家园人才引进标准》、《人才家园住房配售办法》等,推动人才家园管理、运行规范化。

二、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主要目的是对接京津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完善柔性引进机制,从项目扶持、企业培育、产业推进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具体目标为:每个县(市、区)分别规划建设一个面积不低于5平方公里的园区,今年

上半年,集中做好规划论证、机构设置、政策制定等工作,年底前全部挂牌运行。目前已初步建成的园区,要在创业人才引进上加大力度。到2015年,每个创业园人才总量达到5千人以上,全市10个创业园吸引人才总量达到7万人以上,其中投资创业的高层次人才达到千人以上,具有博、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以及高技能人才达到1万人以上。具体建设中,要立足“四高”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即:入驻门槛高,规划起点高,扶持标准高,服务质量高。

三、打造三个人才特区。继续大力推进廊坊开发区、燕郊高新区和中科廊坊科技谷三个人才特区建设,培育人才新的增长极,形成以人才兴产业、以产业聚人才的良性循环。贯彻落实关于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制定出台三个人才特区建设实施办法,在创新政策、改革机制、优化环境方面实现突破。廊坊开发区着力推进新奥国家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燕郊高新区着力推进东湖国家级孵化器建设,中科廊坊科技谷着力推进与中科院共建廊坊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三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到全市的35%,科技创新贡献率达到70%。

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依托廊坊科技谷、清华科技园等创新基地,吸引各类科研院所、大中企业在我市建立研发中试机构。引导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园区、基地建立孵化器,新建5-10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取得关键技术成果100项。积极培育北华航天、新奥研

究院等一批技术转移机构,争取1-2家成为国家和省示范机构。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引导科研机构、企业积极承担和参与重大科技专项。谋划建设廊坊科技园,借鉴中关村“异地共建、一区多园”建设模式,引进京津高端科研院所和创新团队,促进京津科技资源向我市流动。

五、推进与京津人才体系对接。树立“同城一体”发展理念,落实好《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协议书》,成立京津廊人才合作协调组织,面向京津建立廊坊人才需求信息库。在京津适时召开项目与人才对接洽谈会,着力推进京津廊人才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推进党政人才培养与北京全面对接,实现计划同列、培训同步、资源同享,年内选派10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北京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城乡建设、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班次学习。深化北京•廊坊周活动,突出引才引智,展示廊坊投资引才环境,助推廊坊高端发展。

六、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作引导、院校为依托的原则,制定《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全面对接京津等院校、科研院所。组织开展与央、京企对接活动,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创新合作机制,推动我市产业人才发展。组织开展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廊坊行”活动,推动产学研合作。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园区根据产业特色,组织人员赴京津高校招才引智,设立实习基地,以人才兴产业,以产业聚人才。全年推进院地合作项目3个,院企合作20家。推

动中科院、清华大学与廊坊共建高级人才聚集基地,共同招聘“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人才。挖掘中直驻廊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组织100名科研人员与本地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七、开展京津人才柔性引进。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密切与中央部委联系加强人才交流的意见》,做好挂职干部的引进工作,全年计划引进中央部委挂职干部20名左右。学习江苏经验,引进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到开发区、园区挂任科技副职,到企业促转型升级,全年柔性引进30名。推进龙凤之城建设,立足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依托霸州、大厂评剧团,柔性引进京津知名书画家、戏曲家。按照发展高端服务业的要求,充分发挥北三县、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的优势,建立医疗卫生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实现医疗卫生领域人才共享。发挥好规划师之家的作用,积极开展与京津科研院所、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合作,初步形成高端规划人才聚集地。

八、实施紧缺专门人才动态目录管理。按照“精良管理、高端发展”的要求,围绕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深入用人单位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开展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活动,全面了解全市人才需求数量、结构、分布、紧缺人才的基本信息,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紧缺人才需求状况。通过汇总整理、分析研究,编制出《2012-2015年廊坊市紧缺专门人才动态

目录》。建立紧缺人才动态管理发布机制,每年对目录进行更新,当年向社会公布,建立健全人才统计公报制度,提高人才预警预测能力,为指导人才开发,加快紧缺人才战略储备提供重要参考。

九、建设过硬的人才工作队伍。按照编制、职责、人员、经费四到位的要求,加强人才工作力量配备,充实高素质人才工作队伍,全面加强市、县两级人才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的能力。县级全部建立人才工作办公室。学习江苏经验,从各成员单位抽调干部充实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力量,使人员达到10人,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加强人才工作者的培训学习和实践锻炼,组织各县(市、区)、市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到江阴对口学习,通过对接江阴,推进同城北京。

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法律研究 篇3

关键词:法律;区域合作;京津冀

一、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法律问题

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合作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但是在区域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点法律问题:

(一)合作协议的效力存在不确定性

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重要基础就是《框架协议》,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签订的相关交流合作协议。但是,我国当前法律并没有对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地区的行政协议问题提出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当前这方面行政协议与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制度等多种方面发生冲突现象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处理措施?这些内容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现象。

本文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认为,根据《立法法》中关于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各项立法权规定,这种行政协议并不属于国务院制定,也并不归地方人大和人大常委制定。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文件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对一种行为进行定性的话,便属于地方政府规章的性质。其中,根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小于地方性法规,也就是地方行政协议与各个省、区域发生冲突矛盾时,应该以各个省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为主。并且,并且所制定的民事和行政诉讼法律规定,各个地方政府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能够作为定案的依据条件。因此,在京津冀区域合作中发生民商事纠纷或者行政纠纷时,便很难根据合作协议的规定裁决。由于京津冀区域合作存在上述的不确定性,所以注定了法律内容具有一定的宣言性质,这不利于京津冀区域合作协议的执行,从而无法推动京津冀区域合作深入发展[1]。

(二)京津冀内部存在区域法律冲突

京津冀区域合作主要涉及到北京、天津两个重要的直辖市,在合作中也必然存在着区域法律冲突。首先,这些冲突不仅存在社会制度区域之间的法律冲突,也存在着不同法律制度下的区域法律冲突;其次,这些冲突还主要表现在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终审法院,缺乏统一的终极法院协调。由于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的经济法律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地方立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从而严重影响着京津冀的区域合作效果。

(三)执法和司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在我国由政绩主导的地方政府,为了在自己区域内获得最大的利益,常常在执法方面采取地方保护主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深入开展。由于京津冀区域合作法律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京津冀的深入合作,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二、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法律对策

(一)设立区域协调专门行政机构,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在京津冀区域合作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情况设置和完善统一高效的合作协调机制是确保区域合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障条件。目前,我国京津冀区域合作虽然建立了政府首长联席会议制度、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制度等,但是这些工作内容存在着明显的松散型,缺乏统一有力的常设性专门协调机关。因此,根据我国各个行政区域划分的重要条件,在中央与省级单位之间不存在中间的区域性权利机关,所以需要在我国中央政府下设置区域协调专门机构,专门协调京津冀的区域合作[2]。例如:协调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处理好区域内合作的矛盾。同时,还应该认真履行区域合作发生的各类纷争,协调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地方之间建立起共同立法条例。

(二)消除区际立法冲突,逐步统一区域地方立法

1.集中清理地方法规,消除立法冲突

我国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立法权,所以各个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通常情况下,地方人民法院应该颁布适合本地区的司法意见,这样能够造成各个地方立法存在差异性。京津冀立法的主体,尤其是北京,应该对共同出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各类红头文件进行统一整理,对一些违法法律、有地方保护嫌疑、有违反京津冀合作精神的内容进行调整修改。通过采取这种方法能够较好的消除立法内容中存在的障碍因素。

2.开展立法合作,立法冲突逐步事前消除

京津冀区域合作中各个立法主体,为了消除相应的法律冲突、统一地方法律、节约立法资源,便可以开展较好的地方性立法合作。合作方式是京津冀区域合作的立法主体,尤其是京津冀三个区域,应该统一立法。其中主要表现为:一是规范协调立法、共享立法资源,通过制定合作立法,采用一致的立法版本。在一些存在共性的立法项目方面,可以在提出立法规定之后,在经过同意协调将其列入相应的区域规划中;各个立法主体应该在提出立法规定之后,再经过统一协调降低列入区域立法规划中;各个立法主体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立法过程中,共同完成各项立法任务,制定统一的立法版本。通过采取这种形式,能够有效避免法律法规出现冲突调研、重复辩证的现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京津冀区域合作的立法水平,从而确保京津冀区域合作法律的统一性,有效消除区域合作的法律冲突。

(三)逐步推进执法信息共享,促进区域执法合作

在京津冀区域合作中,应该在各个主体间逐渐建立起执法信息的共享机制,这对推进区域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有利于避免出现重复执法的现象,以此确定统一的执法标准,有效提高京津冀区域合作法律的执行质量和效率,加速京津冀区域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和合理分配[3]。坚持构建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推动区域执法合作顺利开展。同时,还应该明确各个地区的立法内容、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标准等各方面信息向合作地区的政府机关进行通报交流,从而推动京津冀区域内行政执法的相互合作,有效提高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成效。

三、结论

在京津冀区域合作中,应该设置专门的区域协调机制,构建统一的高效协调机制,并利用事前立法合作和事后的审查经济逐渐消除区域合作中的立法冲突。同时,通过采取共享执法信息,促进区域执法合作的措施,能够大大促进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经济更高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佑启.论区域合作与软法治理[J].学术研究;2011(6):30-37

[2]胡炜光,杨爱平.区域合作中不完全府际契约有效执行的策略——基于声誉机制的视角[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79-84

[3]曾鹏.论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合作行政及其法治保障[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6-23

关于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思考 篇4

一、从行政区划历史变迁看京津冀区域合作

京津冀区域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西汉, 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便同属幽州刺史部;隋朝所设河北诸郡已显现出后世京津冀地区轮廓;元明清时期,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京师, 河北腹地由中央直隶, 天津则于清咸丰十年 (1860年) 开埠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 自此京津冀;‘京师·口岸·腹地’的功能分区开始确立。在三地近代化过程中, “京师”——北京作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消费中心, 对畿辅地区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推动作用;“口岸”——天津作为区域经贸中心, 对辐射区域具有巨大的门户、引领意义;“腹地”——河北的资源供给力、生态承载力则是京、津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京津冀行政区划历史上做过多次调整, 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 从1952~1958年陆续将河北省的数个县 (如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等) 划归北京市。1958年2月天津市划归河北省, 并将省会由保定市迁往天津。1966年天津市成为直辖市, 河北省会又由天津市迁回保定市。1968年2月河北省确定石家庄市为省会, 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1973年国务院批准将河北省的5个县 (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 划归天津市, 原河北省的天津地区改为廊坊地区, 把地区驻地由天津市迁到廊坊镇。正是这种行政区划的多次变化, 逐步形成了目前京津冀地域格局现状, 导致了京津与河北“两环” (环首都、环渤海) 地区十分复杂的人缘、业缘、地缘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有关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大多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展开的。然而,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经历了30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 其缓慢的发展进程现状, 却与国内外发展环境极不相适应。这背后的原因很多, 然而深层次的原因却与行政区划基础上的地方利益问题密切相关。三地出于各自的角度, 都设定了各自的目标。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并且“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大城市群形成的关键时期, 以首都为核心的城市群及其广大区域正在成为国内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新的发展阶段, 北京需要立足于国家首都的职能定位, 在更大区域发挥功能、配置资源和拓展服务, 从注重功能集聚为主向集聚、疏解与辐射并重转变, 从注重单方保障为主向双向服务共赢发展转变, 更积极地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十二五”时期, 要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 充分发挥首都优势, 显著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 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 实现整体发展水平的跃升。”

北京市的目标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完成首都经济圈的形成, 开展的合作不仅限于津冀, 而且拓展与晋蒙及环渤海地区的合作。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扩大区域合作交流。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进一步扩大与兄弟省区市的交流与合作, 在推动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强京津冀、环渤海区域交通、信息、旅游、人才等一体化发展。做好产业分工和衔接配套, 共同打造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

天津市强调在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和打造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推进环首都“14县 (市、区) 4区6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环绕首都的独特优势, 积极主动为京津搞好服务, 全方位深化与京津的战略合作, 承接京津资金、项目、产业、人才、信息、技术、消费等方面的转移, 形成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重点在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4市近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三河、涿州、怀来、滦平等14个县 (市、区) , 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科技成果孵化、新兴产业示范、现代物流等四类园区, 发展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等六大基地, 逐步把环首都地区打造成为经济发达的新兴产业圈、绿色有机的生态农业圈、独具魅力的休闲度假圈、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圈、舒适宜人的宜居生活圈。”

河北省注重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 希望承接京津资金、项目、产业、人才、信息、技术、消费等方面的转移。

从上述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来看, 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京津冀区域合作问题, 不过侧重点却各有不同, 各自对区域合作的期望利益点不尽相同。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 利益是一切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的动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困境的的根本原因也源自于利益。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困境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各地方政府之间共同利益与地方利益的矛盾。就区域经济合作来说, 促进共同的利益是推动地方政府走向经济合作的根本原因。在实践中如何整合不同地方政府的现实要求来谋求彼此之间的合作进而达到满足彼此需求之目的, 是合作中地方政府难以理性权衡的问题。一方面, 区域公共问题如水资源分配与管理问题、交通问题、能源问题、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问题等, 推动了区域内地方政府自觉地走向合作。另一方面, 作为地方利益代表的地方政府, 具有追求自身管辖行政范围内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强烈动机。在各地方政府都同时拥有可利用行政权力来为本地谋利而又没有有效约束或协调机制的情况下, 任何放弃使用这种权力的地方政府都会处在一种相对不利的境遇之中, 各地方政府竞相利用行政权力来试图使本地利益最大化。这使得区域内公共利益与地方利益产生矛盾, 致使区域经济合作难以深入。

那么能不能换个角度呢?

“事过境迁, 目前的生产力、经济水平已远非一个世纪之前可以企及, 但近代“京师·港口·腹地”职能分工的理念, 依然值得借鉴。此外, 期间顺天府尹和直隶总督虽不存在隶属关系, 但顺天府所领24县由直隶总督衙门和顺天府衙门“双重领导”, 大的举措要会衙办理, 近代京、津、冀三地“京师·港口·腹地”职能分区可以顺利实现, 和三地当时行政区划统一 (除北京城垣之内) 、皆由直隶总督统辖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所以建立一个超越三地行政区域利益的统一协调机构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一提法是试图建立一个超越三地行政区域利益的统一协调机构, 从以往区域一体化合作的经验来看, 多是靠首长联席协商会解决, 但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进行区域一体化合作时, 这种形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可不可以大胆一点, 从适当合并三地行政区划的角度入手来解决问题?

二、从生态和环境保护看京津冀区域合作

2013年关于京津冀地区最醒目的报道, 其关键字非“雾霾”二字莫属。2013年1月席卷我国整个中东部地区长时间、高强度的大气霾污染已为我国的环境危机拉响了警报。此次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霾污染过程以太行山东麓、燕山北麓的京津冀区域最为严重。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甚至在全球都领先的北京为例, 霾污染情况远比1952年的伦敦雾霾事件、美国20世纪40-5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更为复杂和严重。北京地区空气中每立方米中有近20mg气态和固态污染物, 1952年的伦敦每立方米也只有4mg, 如此算来, 北京地区750kmz, 高度300m的大气范围约有4 OOOt污染物。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中主要是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的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主要是以臭氧为代表。北京现在具有类似的情况。此外中国还大范围存在沙尘暴, 而沙尘的存在又会加剧霾过程的化学反应。

在对北京霾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后, 专家指出, 局地排放和周边输送增加了大气污染物控制和治理的难度, 结论是:北京不可能单独冶理霾问题。

2013年3月, 北京天津签署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 探索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预案;根据环保部最新数据显示, 2013年7月份, 全国74个城市空气平均超标天数比例降至29.3%, 但京津冀污染天数仍高达63.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环保部透露, 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今冬大气污染防治提出, 对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持续3天重污染天气的, 将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依法实施问责。

不仅是霾的问题, 对京津冀区域经济来看, 在生态上已面临一系列瓶颈, 2013年京津冀蓝皮书指出该区域:

1、严重缺水

淡水资源是京津冀区域承载力的最大“短板”。京津冀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按照2011年末常住人口2019万人, 加上流动人口约240万人,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19立方米, 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重度缺水标准。即使是河北省, 绝大部分地市行政区水资源也极为贫乏,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国际严重缺水标准。

2、人口总量过亿

2010年京津冀区域总人口达到1.04亿, 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12亿, 2020年将达到1.2亿人口。而在考虑所有各种指标均能同时满足的条件下, 至2015年, 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为8620万人, 在考虑各要素内部能够相互补偿的条件下, 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为9800万人。

3、雾霾最严重

大气污染已成京津冀生态承载力的“软肋”之一。导致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 既有气象原因, 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是人口、产业、交通、生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高空气质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4、交通拥堵常态化

北京交通设施承载力严重超负荷。据北京交管部门监测,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 从北五环到南四环, 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已常态化, 且拥堵范围、车辆行驶缓慢的路段呈现沿着城际交通向周边城市扩展的趋势。蓝皮书认为, 人口密度大、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功能区高度集聚、南北城区发展不平衡、学校医院等优质公共资源过于集中等是其主要原因。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改善人的生活, 使人们生活更加幸福。然而我们却发现近年来经济发展之后我们的生活环境却变得越来差。如何从现在开始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是摆在每个人面前, 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我们的行政区划虽然被划成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但从生态系统上来讲是一体的, 必须在考虑京津冀经济合作的同时, 把京津冀生态和环保建设的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统一协调京津冀生态环境, 只有环境好了, 人的身体才能健康, 生活才能幸福。

历史的经验是:无论从空间地域, 还是河流、空气、矿产等基本资源, 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 文化、技术等社会软实力, 京、津、冀三地都是一个无法截然分开的统一体, 三地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皆存在千丝万缕的连接, 条块分割发展对于任何一方皆弊大于利。因此, 唯有尽早打破行政地区利益, 通过科学的协调管理、合理的职能分工, 才有可能实现京、津、冀区域“自然—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摘要:京津冀区域合作既是经济合作问题, 也是其他方面如行政区划问题。三地合作既需考虑经济合作的一面, 更需考虑生态和环保合作的另一面。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合作,行政区划,生态和环保

参考文献

[1]张慧芝, 冯石岗.京师·口岸·腹地: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地理学解读[J].河北学刊, 2013年1月第33卷第1期

[2]王海稳.试论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4期第24卷 (总第176期)

京津冀区域合作 篇5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京、津、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 者:唐茂华 TANG Mao-hua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刊 名: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 MANAGEMENT年,卷(期):20(3)分类号:F299.23关键词: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 政府职能

京津冀区域合作 篇6

区域合作已成为旅游业界的发展趋势,京津冀——港澳台的旅游合作便是一个区域间加强交流、彰显形象、扩大开放的有益尝试。

京津冀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2004年三地国民生产总值之和达1.6万亿元,成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鼎足而立的三大经济圈之一。同时这一地区又是旅游资源最为富集、接待设施非常完善、客源市场比较成熟、合作前景十分广阔的区域。这一地区集中了长城、故宫、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等七处世界文化遗产,占全国世界文化遗产总数的近四分之一;拥有国家四A级景区65处,占全国四A级景区总量(487处)的13%。密切合作,共同策划精品路线,共同开发旅游市场的京津冀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大格局日渐形成。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字,2004年内地接待入境游客突破一亿人次,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9210万人次,占入境游客总数的84%。同期,京津冀三地共接待入境游客435万人次,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57.47万人次。这些数字表明,港澳台地区既是祖国内地的最大入境客源市场,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入境市场。同时港澳地区一直是京津冀地区首选的目的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内地游客更加希望亲眼目睹港澳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京津冀与港澳间快捷的航空、铁路、公路网也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交通便利。另一方面,随着CEPA的实施,陆续开放了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目前京津已开放,河北也在积极申请),更为京津冀游客赴港澳旅游推波助澜。

目前,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人员往来日趋频繁。今年五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宣布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既得到了两岸旅游业的积极响应,更得到了两岸同胞的广泛支持。一旦条件成熟,宝岛台湾一定会成为出境旅游的又一热点地区。

京津冀与港澳台地区既互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又互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京津冀——港澳台旅游合作进一步实现强强联手,扩大南北合作,推动两大区域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京旅游手册

北京简称京,是中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枢纽,也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与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并列为中国六大古都。

自然状况: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四周被河北省围着,东南和天津市相接。

古都历史: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又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旅游资源:北京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皇家园林颐和园,还有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全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4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2个。北京的市树为国槐和侧柏,市花为月季和菊花。另外,北京出产的象牙雕刻、玉器雕刻、景泰蓝、地毯等传统手工艺品驰誉世界。

北京十大世界之最

1)最长的防御城墙:万里长城

2)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故宫

3)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

4)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

5)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6)建园最早的皇城御园:北海

7)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十三陵

8)发现直立人化石、用火遗迹和原始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9)收藏石刻经版最多的寺庙:云居寺

10)铭文字数最多的大钟:永乐大钟

燕 京 八 景

1、太液秋风

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东岸万善门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名为“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图》中记述说:“……天气晴明,日用晃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曰太液晴波。”乾隆诗中有“秋到农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之句,故叫太液秋风。

2、琼岛春阴

乾隆钦定该景石碑原在今北海塔山西坡悦心门前。乾隆51年(1786年)迁到白塔山东侧现址。

3、玉泉趵突

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金章宗于山麓建泉水院。玉泉山有三个石洞,一个在山西南,下面有泉,深浅莫测;一个在山南,泉水流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一在山根,有泉涌出,其味甘冽,门刻“玉泉”二字。

4、西山晴雪

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5、蓟门烟树

“蓟门烟树”碑,立在德胜门外五里的土城边。这里历史上曾有“烟树”的景观。

6、居庸叠翠

古时居庸关范围包括全部关沟峡谷。下端沟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关沟曲折而上。经居庸关、上关,直达北口———八达岭。北沟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脉的缺口,山谷中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层林尽染,山水明媚,景致非凡,“居庸叠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叠翠山中。

7、金台夕照

金台,即黄金台。原指公元前三世纪,燕昭王为礼贤下士所置之土台,上面放着千金,聘请天下名士。目前有金台七八处。乾隆皇帝曾把石碑立在朝外,原苗家地教场东边半里的土丘。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中,还能见到石碑倒卧的照片。现在无任何遗迹了。

8、卢沟晓月

卢沟即永定河,古来交通要道。金世宗1189年下令建桥,1192年(明昌三年)落成,命名广利桥。桥如长虹,十一拱券门,四个华表。望柱上雕有大水石狮485个。桥长266米,宽9米。古时交通不太方便,京城距此约是半天的路程。送别京站,打尖住宿,来日早行。鸡鸣上路,尚见明月当空,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于是“晓月”的意境闻名遐迩。

天津是一座既蕴涵古都风韵,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都市。悠久的历史为天津留下了许多极具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胜迹。漫步城中,那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幢幢风格迥异的小洋楼、古朴典雅的天津老城、逶迤穿城而过的海河风光带,异彩纷呈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令人流连驻足;市郊风光秀丽的山林湖泊、绿树环抱的深山古刹,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更是中外客人游览观光的好地方。

津旅游风向标

天津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永乐初年,为燕王朱棣所起,因这里是他到京城夺取王位时的渡口,所以起名为天津,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正式设卫(卫所是明朝的军事建置),故有“天津卫”之称。天津历史上曾是出入京师的门户,作为通商口岸之一,天津还出现了不少办理汇兑业务的钱庄,于是天津日益成为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和金融中心。

天津市历史悠久,旅游景观众多,著名的有黄崖关长城、蓟县独乐寺、京东第一山——盘山、海河风景线等,天津港是北方最大的人工港,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通道,临港兴建的海滨浴场是消暑休闲的好去处,此外还有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等现代化文化游乐场所。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建筑独特的各式小洋楼,这几乎成了天津的标志之一。

提到天津,还有一样不能不提,那就是天津的小吃: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等,凭哪一样都让人过齿难忘。

天津还有驰名天下的四大民间艺术。"泥人张"彩塑艺术闻名全国,饮誉世界。"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深受国际友人青睐。"魏记风筝"获191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以 "刻砖刘"为代表的建筑装饰砖雕,使天津刻砖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民间建筑工艺。

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历史建筑游

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先后有九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20多个国家在天津设有领事馆,50多家中外知名银行将总部或是分支机构设在天津,世界各大宗教在天津开设教堂、庙宇十几座。

历史在天津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与此同时也造就了众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孙中山、周恩来、刘少奇、末代皇帝溥仪、严复、梁启超、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十余名总理以及美国前总统胡佛等都在天津留下了历史的足迹。

厚重的历史沉淀使天津市赢得了“中国百年历史看天津”的崇高历史地位,也使得天津市在1986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时间转眼已又至一个新的世纪,但是当年那些与历史以及历史名人紧密相关的各色建筑仍然保存完好。它们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构成了天津独具特色的一大景观。这些历史建筑既是“万国建筑博览会”,又是“近代历史博物馆”,已经成为天津独特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冀旅游罗盘

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绕渤海,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价值品味高,不少为中国之最。

文物古迹众多:

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就是在河北由征战到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属燕国和赵国,故有“燕赵”之称。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河北成为拱卫京师的畿辅重地。悠久的历史使河北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河北省现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0处,其中国家级88处,位居全国第二。主要景观有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清代帝王陵群清东陵和清西陵、老龙头、山海关、角山、金山岭等长城精华地段。此外,保定古莲池、总督衙署、正定隆兴寺、赵县赵州桥、邯郸黄梁梦吕仙祠、武灵丛台、响堂山石窟、涉县娲皇宫等也饮誉海内外。

自然风光秀美:

河北是全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地形地貌齐全。河北省拥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2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秦皇岛海滨、黄金海岸滑沙场、华北明珠白洋淀、燕山峻岭、太行风光、坝上森林草原和滑雪场均为旅游热点。

特殊资源荟萃:

一是土特产品丰富,如京东板栗、赵县雪梨、宣化葡萄、深州蜜桃、安国药材、沧州小枣、辛集皮革、白沟箱包等。二是传统工艺精湛,如曲阳石雕、武强年画、衡水内画、蔚县剪纸、丰宁布糊画、唐山工艺陶瓷、白洋淀苇编等繁多品种。三是革命纪念馆地集中,如平山西柏坡、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保定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易县狼牙山、乐亭李大钊故居、曲阳华北军区司令部旧址、华北烈士陵园、白求恩墓等。四是民俗风情独特,如吴桥杂技、沧州武术、永年太极、井陉拉花、常山战鼓、徐水舞狮、承德满蒙歌舞等深受游客青睐。

配套服务齐全: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旅游业发展迅猛,现已形成了综合配套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河北省现有各类景区景点432处,旅游涉外饭店416家(其中星级饭店300家),旅行社536家(其中国际社31家),旅游车船公司30余家。特别是河北省近年来交通条件迅速改善,铁路纵横交错,公路四通八达(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500余公里,位居全国第二),空中航线不断增加,海运航线业已开辟,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海滨休闲度假旅游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横亘全境。山海关暨老龙头、北戴河海滨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40佳。南戴河海滨、昌黎黄金海岸、秦皇岛野生动物园、新澳海底世界、长寿山、祖山等景区独具魅力。每年吸引800多万海内外游人慕名而至。

北戴河海滨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西部。这里气候宜人,二十里长、曲折平坦的沙质海滩,沙软潮平,背靠树木葱郁的联峰山,自然环境优美,是我国北方一处理想的避暑胜地。

皇家风情旅游

承德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猎场——木兰围场……这些景观以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群为中心,辐射外围。北有承德皇家狩猎名苑——木兰围场;南有昔日皇家御苑——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西有京北第一草原和白云古洞;东有朝阳洞、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和塞外蟠龙湖;在京承旅游公路间还有雄伟峻峭的金山岭长城。这些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使承德成为著名的京北皇家风情旅游带。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独特的风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如众星捧月,环绕山庄,它象征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

寻根问祖游和生态观光度假游

张家口,中国塞外名城。长城雄姿草原风情,炎黄蚩三祖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涿鹿黄帝城是中国最早的都城,现有古战场——涿鹿之野,黄帝饮马、沐浴的黄帝泉,蚩尤寨和蚩尤坟,纪念炎帝、黄帝、蚩尤的中华三祖堂等历史遗迹,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了解始祖文化的圣地。怀来葡萄种植基地、沽源金莲川和张北中都大草原、崇礼国际滑雪基地,是夏秋避暑观光、冬季狩猎滑雪的旅游胜地。

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俗称“坝上”)。境内生态系统完善的中都草原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组成部分和精华,依托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树木森然的自然景观,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这里也是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的融汇地,1307年建立的元中都与大都(北京)、上都(兰旗)齐名,元代中都遗址曾被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崇礼滑雪基地位于崇礼县喜鹊梁,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海拔1600—1900米,天然雪期达 120天以上。站在高处,极目远眺,白雪皑皑,一望无际。现已开辟了10条适合初、中、高级不同滑雪水平的雪道,总长度近 7000米,可容纳 1000多人同时滑雪,部分滑雪道还可以作为运动况赛线路及训练场。

张家口每年春季举办中华三祖文化节,夏季举办草原风情旅游节,秋季举办怀来葡萄生态园采摘观光节,冬季举办崇礼高山滑雪节。

民俗风情旅游

河北廊坊、沧州和衡水三市以地方民俗风情,传统工艺品制作和民间杂技绝活为主要特色。

廊坊和衡水是旅游商品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蒙镶、景泰蓝、民间年画、文房用具和鼻烟壶等品种繁多、工艺精湛,极具地方特色。

河北沧州吴桥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吴桥杂技大世界有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杂技民俗风情园、滑稽动物园等八大景点、集民俗、表演、参与、娱乐、交流为一体,汇各种绝技、绝招、绝活于一城,集中展示着瑰丽多彩的传统杂技艺术。每两年一届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杂技赛会。

观鸟旅游

北戴河、南戴河、普提岛、滦河口等是著名避暑胜地,也是世界级的观鸟基地。这里有供候鸟辨认方向的海岸线,还有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场、大片的海滩、沼泽,是鸟类栖息的乐园。每年的4至5月,10至12月是观鸟的最佳时节。

北戴河湿地:每年开春到秋末,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北戴河湿地,都要迎来世界各地众多的观鸟爱好者,争相观录“万鸟临海”盛况。据有关资料所载,我国鸟类共计1186种,而北戴河就有20个目61个科的416种,占我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68种,可看到鸥类18种,天鹅3种,鹤类6种。

小提示:北戴河最适合观鸟的地点是北戴河东海滩、赤土山北侧隆兴示范园、联峰山公园内、七里海、戴河口、滦河口、洋河大桥、滨海大道等处滩涂、林地、水塘。

长城文化旅游

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横贯河北全境,是长城途径距离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境内仅明代长城就有2000多公里,大小关隘286个,精华地段20多处。

著名的长城入海处——老龙头、长城第一关——山海关、角山长城、九门口长城、金山岭长城、长城要塞大镜门、潘家口水下长城、罗文峪长城、涞源乌龙沟长城都在河北省境内,领略了河北长城奇观,才能真正感受长城之美、长城之巍峨险峻、长城文化的博大精深。

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在这里设山海卫,徐达见这一带“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次年十二月筑起了山海卫城。卫叫山海卫,关叫山海关。

登上山海关城楼北望,万山重叠,万里长城如一条昂首的巨龙跃上群峰,蜿蜒起舞,景色异常壮观。往南看,乃是波澜壮阔的渤海,长城从山海关直逼海中。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翻山越岭的巨龙,那这些伸入海里的建筑就恰似龙首在吞波吐浪,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老龙头”。

港旅游指南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1098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35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

经过英国150余年的统治,香港在短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也是许多外籍旅客造访亚洲或中国的第一站。香港岛人气最盛的铜锣湾充满了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子,中环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英式建筑物并列而立,在旁走过的则是有轨电车。

乘双层渡轮跨过维多利亚港便到达对岸的九龙,步出码头迎面看到的是见证香港发展的钟楼,行前不远则看到代表香港旅游业的龙头酒店——半岛酒店。转弯则是可以行足一天的弥敦道。九龙尖沙咀随处可见大商场和小商店,沿弥敦道前行可到位于油麻地的玉器市场和庙街,穿过拥挤狭窄的公寓街道后便是人流畅旺的旺角,那里有很多特色街道或商场,如女人街、花园街(运动鞋店集中地)、西洋菜街(电器街)、金鱼街、雀仔街,花虚市场(花卉市场)等。

走在香港的街道上,四处都是新旧交杂的高楼大厦,大小商场店铺林立,茶楼餐厅小食店满布大街小巷,从早到晚都可看到行人。香港就是一个那么充满活力的地方。

港迪斯尼乐园

9月12日,令人期待的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幕。乐园占地126公顷,位于大屿山竹篙湾,这里原本是一片海洋。

香港迪斯尼乐园是第一个根据加州迪斯尼为蓝本建造的主题公园,游客可以走进童话故事王国。其中,美国小镇大街、睡公主城堡、探险世界、明日世界等是其代表性的娱乐地点。

乐园预计首年入场人次是560万,预计三分之一的参观者将是中国大陆的旅客。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市场定位主要在华南和东南亚,预计将给香港的经济注入一支强心针。

澳门三大景点

大三巴碑坊

大三巴碑坊即圣保罗教堂的遗迹,位于澳门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

圣保罗教堂建成于1637年,整座教堂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与东方建筑特色的结合,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1835年,圣保罗教堂被一场大火烧毁,仅残存了现在的前壁部分。因为它的形状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所以取名为“大三巴碑坊”。

精美绝伦的艺术雕刻,将大三巴牌坊装饰得古朴典雅。无论是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 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

妈阁庙

妈阁庙供奉的是护航海神妈祖,闽语妈祖就是母亲的意思。 每年农历2月23日是妈祖的诞生日,在这一天,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烧香祭拜,祈求平安吉祥。

妈阁庙是一座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古老建筑。庙前一对镇门石狮,神情威严,形态逼真。庙中有大殿、石殿、弘仁殿和观音阁,均飞檐凌空,气势雄壮。庙内的一块洋船石尤为引人注目, 上面雕刻着古代海船的图形,据说已经有400年的历史。

妈阁庙依山面海,风光宜人,古木参天,环境清幽。几百年间文人雅士们留下了无数题词石刻,更为这座古庙平添了几分雅趣。

海事博物馆

位于妈阁庙附近,馆内珍藏着丰富有趣的海事资料,陈列着早期葡人来澳时使用的船只模型,中国传统的渔船和捕鱼工具,以及今日澳门使用的各种水上交通工具。在博物馆对面码头,停着一艘华丽的花艇和一艘龙舟,以供公开参观游览。

澳门一向以博彩娱乐而闻名于世,为世界三大赌城之一。现澳门共有6个娱乐场所,分别设于葡京大酒店,文华东方酒店, 凯悦酒店,内港的水上皇宫,新马路金碧娱乐场和回力球场内。娱乐场内设有各种博彩项目,品种之齐全,设备之豪华,管理之严密都堪称世界一流。

台旅游简介

台湾省是个呈南北狭长型的海岛,面积约有3.6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大陆东南方、太平洋西岸东亚岛弧间,北临日本、琉球群岛,南接菲律宾群岛,是往来亚洲各地的枢纽;航空网络四通八达,为非常便利的旅游地之一。

台湾不大,但蕴藏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风貌却十分可观。 在自然资源方面,由于地层板块运动不断地进行,造成台湾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高山、丘陵、平原、盆地、岛屿、纵谷与海岸等景观丰富;再加上北回归线恰好从中通过,使台湾同时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种自然生态,其中原生特有种的比例相当高, 在18,400多种野生动物中占20%以上,如樱花钩吻鲑、台湾猕猴、台湾黑熊等。

为维护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保护生态,省内设置多个风景保护区,将全台最精华的自然美景和观光资源集合在内。太鲁阁拥有气势磅礴险峻的高山峡谷;乘坐登山铁道小火车,穿梭林间可以观看阿里山的日出、云海;东北亚第一高峰——玉山展现着雄伟的山岳和四季景致之变幻;来到南台湾的垦丁,浓厚的海洋度假气息让人感到轻松自在,享有“亚洲夏威夷”的美誉;日月潭则是一颗耀眼的山中明珠,湖山共融的景色令人叹绝!而花东海岸和纵谷,保留了东台湾最纯净的自然气息;离岛的金门与澎湖,则以丰富的地方特色、人文史迹合奏出与众不同的风情……

在人文风貌方面,由于兼融闽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等不同的族群,形成多姿多彩的人文色彩,无论在宗教信仰、建筑、语言、生活习惯及饮食风味上,均处处展现和谐共荣的缤纷景象。其中,“美食”为最鲜明的代表:台菜、客家菜、湘菜、川菜、日式、韩式料理、传统小吃以及地方特产美食大融合,呈现出多元丰富的美食盛宴,使台湾拥有“美食王国”之美名。

台北旅游小贴士:

香港至台北航程约为1小时30分钟,每天大约有30多个航班往返。

京津冀区域合作 篇7

一、京津冀地区区域人才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事实上, 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缺乏区域经济合作, 目前尚未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 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也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京津两市的长期竞争。

历史上, 北京是典型的消费型城市, 而天津市才是北方的经济中心。建国以来, 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利用其行政资源优势, 不断发展自身经济, 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取代了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多年来,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是北京的自身定位, 直到“十一五”规划出台以后, 北京放弃了其原本的经济诉求, 结束了与天津在北方经济中心地位上的竞争。经济上的相互对立阻碍了两地人才资源的相互交流, 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北京的综合经济实力依然远远超过天津。

2. 人才的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存在矛盾。

人才的市场配置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一对矛盾, 二者各有所需, 并且着眼点都不无道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 市场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市场配置, 个人在市场上选择中意的单位, 用人单位从众多求职者中挑选合适的人才, 实现双向选择, 双方意向匹配后签订用人合同;而从政府职能的方面来看,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要利用行政手段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 这些行政手段通常包括限制购买住房、严格落户条件、收取较高额度的存档费用等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政府职能, 也要通过政府控制国际人才配置, 所不同的是, 他们对高科技人才有特殊的优待政策, 能够快捷便利的将高水平人才引入进来。我国现阶段正处在政治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 而人才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之间矛盾不断激化, 对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迫在眉睫。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在学历、职称、英语水平、执业资格等方面达不到落户的标准, 人才就无法引进, 就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依照政策法规办事, 如果用人单位需要引进特殊人才, 资格不够的也引进、也准入, 都这样办理下来, 不是人才的人也容易蒙混过关。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

3. 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缺乏协调的发展目标。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的专家认为, 一个经济圈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其中之一就是不同地区应当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目标发展, 而非各行其是。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8地市, 各城市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展方式都有所差异, 甚至会相互冲突, 即便在不断强调区域合作的今天, 这种矛盾仍然存在。从京津冀地区各省市的“十一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 虽然各地都将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 每个城市的战略发展方向和规划合作的重点却依然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是未来京津冀地区合作的隐忧。

4.区域人才合作战略与区域发展总战略之间的矛盾。

首先, 区域发展总战略着眼于经济的合作与发展, 为整个区域的发展确定目标, 指明方向;而区域人才合作战略着眼于人才的共享与互补, 既要依从着区域发展总战略, 又必须立足于人才自身基本需求和发展空间。因此在制定区域人才合作战略时, 往往瞻前顾后, 顾此失彼, 甚至与区域发展总战略背道而驰。

另外, 事实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便是人力资源的引进和配置, 通常情况下先有区域人才战略, 后出台区域发展总战略, 人才战略的制定只能依据现有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才自身发展定位, 无法依从着区域发展总战略, 因此区域发展总战略又具有滞后性, 给区域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京津冀地区区域人才合作的建议

1.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因为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充分说明了人才工作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要放在优先的位置。加强党的领导, 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人才管理工作, 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价值, 更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 其主要表现就是用高薪留住优秀人才。加强党的领导, 还要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摒弃过去“管人”的思想, 而应当用制度的活力帮助人才实现其自身价值, 从而创造社会价值。要全面建立人才管理的新机制, 包括人才引进、激励、约束和淘汰机制。优秀的淘汰机制不仅不会阻碍人才的发展, 相反会更能激发人才的竞争意识, 建立最优秀的团队, 香港科技大学在建校初期面向世界招聘了大量的高水平人才, 利用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 淘汰掉考核不合格的教员, 优秀的人才得到重用。这一机制不但没有造成人才流失, 相反, 却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任教。

2.将人才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人才的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非常普遍, 企业希望通过发挥市场的配置功能将优秀的人才招聘进来, 而政府要利用人才准入政策, 限制和调控人才的数量与结构。事实上, 这二者既相互制约, 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即便是在完全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 某些人才交流也要受到相应政府政策的制约。所以我们应当将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指导结合起来, 用人单位和人才通过人才市场进行双向选择, 政府提供人才配置的平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人才管理的机制, 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必须要严把入口关, 确保引进真正的人才, 防止不规范引进的发生。

3.充分发挥“人才智力核心区”在区域内的作用, 抓好人才引智工程。

北京、天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人才智力核心区”, 其实质是人才智力的高度密集区, 核心区有更高的国际化配置人力资源能力。因此, 区域人才合作须发挥各地“人才智力核心区”的职能作用, 通过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等渠道, 广泛开展国内外、跨区域人才智力交流, 采用外聘顾问、技术咨询、技术入股、技贸结合等各种方式, 重点引进国内外尖端科技研发、高新技术拓展和高级经营管理等高层次人才智力。另外, 利用“人才智力核心区”不断推进跨区域联盟合作。将视线从人才市场扩展出去, 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协会等市场外人力资源丰富区域建立联系, 开展多元化联盟合作, 充分利用他们的科技培训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4. 构建网络合作平台, 实现区域人才资源共享。

在传统的经济社会里, 由于资源割据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用人单位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相统一的。用人单位将高级人才“捆绑”起来, 将他们局限在固定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范围内, 造成了高级人才的浪费和闲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原有高级人才所掌握的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共享极为便捷, 因此, 信息资源共享的本质也就是人才共享。人才共享将人才从单位中解放出来, 把人才资源推进市场进行重新配置, 以此缓解高级人才供求矛盾。把网站建设作为区域人才合作建设的突破口, 统一标识、共同组织网上招聘会或者发布人才供求信息, 推进区域人才资源共享。

三、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 区域人才合作需要几个方面的共同协调才能得以实现。作为区域人才合作的主体, 人才个体要求实现自身价值, 并能够在市场上自由选择职业;用人单位希望获得便捷的选才聘人方式, 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政府主管部门行使其宏观调控的职能, 制定的政策应符合实际, 尽可能的满足各方需求;人才中介应当严格自律, 通过制度规范其行为, 更要进行内部的行业监督。同时, 在合作的过程中, 应当从合作各方存在的不同中寻求接近, 在差异中寻求有利于共同发展的战略基点。总之, 合作各方一定要以有利于区域整体的发展和各自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 只有这样, 区域人才合作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近年来区域人才合作中出现的人才合作与政府调控的矛盾、区域各方发展目标不协调、战略规划方向不清等问题, 结合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形势与政策, 综合考虑当代区域人才合作的理论及我单位现阶段实际情况, 总结了几点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期更好的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区域人才合作,京津冀地区,环渤海经济圈

参考文献

[1]陈全明, 程贤文.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中部崛起.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

[2]李春淼.对区域人才合作及其机制创新的思考.中国人才.2009

[3]李荣枢.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人才合作的探析.专家论坛.2007

[4]赵普光.区域人才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

[5]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京津冀区域合作 篇8

一、提高统筹层次

异地就医既包括有关市跨统筹区县异地就医, 又包括省内跨市异地就医, 还包括到北京、天津等省外异地就医的情况。从目前我省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来看, 异地就医的障碍首先来自于统筹层次偏低, 提高统筹层次是完善政策的必然选择。

1. 实现省级统筹的可选路径

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可以在全省范围内调剂基金, 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基层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医保基金管理的风险点, 方便基金监管。目前, 在我省尚未完成市级统筹的前提下, 要逐步实现省级统筹, 可选择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逐级统筹模式, 由县级统筹→市级统筹→省级统筹。二是跨市统筹模式, 由县级统筹直接实现省级统筹。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市级统筹只是一个过渡层次, 不可能是最终层次, 以上两条路径都是可供选择的改革路径, 究竟是选择哪条路径, 需要比较两条路径的利弊, 根据我省职工医疗保险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 两种路径的利弊分析

从理论层面分析, 跨市统筹相比逐级统筹, 一是来自基层政府阻力相对要小。提高统筹层次, 阻力主要来自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政府。由于各县级政府对本市范围内其他各县情况比较了解, 容易产生比较明显的“比较效应”。实行跨市统筹, 对于县级政府而言, 在一个更大范围内进行比较,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客观上弱化了“比较效应”。二是投入成本相对较少。减少一个中间层次, 在我省目前的176个县级统筹区域中, 实施政策制度、筹资标准、补偿政策、基金管理、服务监管、信息管理“六统一”, 建设医疗保险信息化系统, 单纯从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的投入上考虑, 就可以节约大量资源。三是有效缓解基层政府支出责任。实行跨市统筹, 尽快实现我省医保基金省级统筹,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保基金对县、市两级政府的支出压力, 省级可以通过建立调剂金制度、争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等渠道, 承担部分责任。

3. 跨市统筹模式是提高我省医保统筹层次的较优选择

省级统筹符合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提高的未来趋势。适合我省实际的医保基金统筹路径, 是在医保基金统筹压力不大的情况下, 允许财政能力较强的市按照逐级统筹的路径提高该地区医保基金的统筹层次, 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县级统筹可能产生的各种弊端;随着医保筹资能力的不断增强及统筹压力的逐步增大, 当医保基金达到一定规模时, 再考虑选择跨市统筹的路径直接将医保基金统筹至省级。

从我省职工医保的覆盖面、基金规模, 以及市级统筹工作进展来看, 已经具备推行跨市统筹条件, 目前选择跨市统筹是较优方案。由于跨市统筹模式会在较短的时期内增大省级医保基金的支出责任, 当务之急是完善工作措施, 提高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确保在实施省级统筹以后, 有能力保证当前较富裕市的补偿水平, 为积极推进跨市统筹模式创造条件。

二、提高缴费基数和待遇标准

由于京津属于经济发达城市, 缴费基数明显高于我省, 医保待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引进的京津人才一般不愿意将医保关系转移至我省, 导致引进的京津人才不能在我省享受正常的医保待遇。一是可适当放开比例限制。按照多缴多得的原则, 建议设置一定标准, 对引进的人才, 适当放开缴费基数, 提高缴费比例, 对于工资总额高于社平工资300%上限的, 允许突破上限缴纳医疗保险费, 尽量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二是设立医疗补助资金。针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建议设立医疗补助资金, 专项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医疗费用, 确保医疗报销金额和比例与京津持平。三是引入商业模式。用人单位可以引入商业模式, 购买一定比例的商业保险, 在发生医疗问题和纠纷的时候依靠社会力量来解决, 进一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保障能力。

三、建立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机制

对于引进的京津高层次人才, 我省应确保他们在医疗保障方面权益不损失、医保报销环节快捷便利。目前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种, 要么将医保关系转移到我省, 要么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由于河北与京津两地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存在的差距, 主要还是积极争取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应借助社会保障“一卡通”的实施,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卡应用服务平台的作用, 探索建立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机制。一是尽快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医保即时结算。城镇职工医保实现省级统筹后, 尽快建设全省医保信息网络系统。按照统一政策标准、待遇水平、经办流程、信息系统的要求, 升级各市医保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连接省本级与11个市医保系统的医疗保险业务专网, 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 实现医保系统全省联网。统一医保目录, 包括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一次性卫材、病种、慢性病种等, 统一医保结算业务流程, 完善省内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所涉及的各种有关规章制度, 解决省内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问题。二是建立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医保结算平台。积极争取北京、天津两地人社部门支持, 联合签署京津冀区域异地就医结算合作框架协议。各省市建立的区域内结算平台, 为跨省市平台的结算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初期可采取委托报销的方式, 借助三地非实时联网、单机版操作方式, 并通过因特网进行数据交换完成最终的结算操作。待条件成熟后, 再建设专线实时联网、实现当场办结。三是推进异地结算平台制度创新。京津冀三地搭建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需要统一结算项目编码、构建统一结算平台、实现社会保障卡的统一等。实现三地平台结算存在诸多难题需要破解, 包括政策、操作、技术以及投资等, 而最大的障碍是政策不统一, 主要是参保地与就医地医保目录、报销范围和标准等规定的差异等, 可以采取就医地按照当地的医保规定进行医疗费审核, 参保地按照相关待遇进行结算的办法, 较好地解决政策不统一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京津区域物流合作发展战略构想 篇9

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地位越来越重要, 北京的物流业要发挥好对周边省份特别是滨海新区生产制造业的服务作用, 从物流一体化的全局高度, 妥善解决京津物流合作问题。天津在充分发挥自身物流服务作用的同时, 也要认真学习借鉴北京物流企业的经验做法, 吸引北京物流企业积极参加到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实践中来, 为滨海新区生产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点”建设

重点建设物流中心。从京津地区看, 最主要的物流中心有三个, 就是天津港、北京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以这三个“点”来考虑物流的布“线”问题, 将提升京津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天津“十一五”期间, 将海港建设作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港口的交通枢纽、现代物流功能、港口贸易和港航信息“四大功能”。加快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建设步伐, 按照以客运为辅、以货运为主的原则来建设, 与首都国际机场错位发展, 目标是建成中国北方航空货运基地, 与首都机场共同构建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通过高速城际铁路, 将天津港、北京机场与天津机场连接起来, 并与河北的相近机场和港口连接起来, 形成合理的海空港群体。

重点建设物流基地。北京“十一五”规划, 将在优先发展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和房山良乡等三个物流基地的基础上, 加快培育平谷马坊物流基地。积极培育已具有一定物流规模的大兴京南和延庆京西北等大型综合物流区, 加快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引进更多企业奠定基础。与此同时, 将重点在四环路周边和顺义、通州、亦庄等新城以及远郊区县人口密集区附近规划建设20个左右的物流配送中心。天津“十一五”也确定了高标准建设物流功能区域的规划, 重点建设海港物流运作区和空港物流运作区。海港物流运作区由天津港、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集装箱物流中心和散货物流中心等部分组成;空港物流运作区, 由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空港国际物流区、空港保税区和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构成。

重点建设物流企业。京津物流一体化体系的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 需要大型现代化的物流企业的拉动。京津两地政府应当共同研究、出台扶持措施, 一方面促进两地的物流企业不断做强做大, 另一方面鼓励两地有了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联合发展。只有推动京津物流企业联合发展, 才能迅速扩大物流企业在京津两地的业务覆盖面, 并通过企业的物流业务运作使一部分物流企业有能力实施京津物流业务运作的一体化。因此, 在推动京津物流一体化体系的建设方面, 大型现代化的物流企业有着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那些跨区域经营的大型现代化的物流企业。

京津共建东疆保税港区。北京是内陆城市, 没有出海口, 而天津港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大港, 其航道条件和管理水平比京唐港和曹妃甸港有更大的优势。天津港目前正在加速建设东疆保税港区, 积极推进京津航空口岸一体化。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保税港区, 是集港口功能和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殊政策区域。东疆保税港的最大优势是具有“港区一体”的功能政策, 货物从国外进入实行进口保税, 货物从国内进入实行出口退税, 使其更接近于世界上的自由贸易区, 比现有的保税区更具优势。北京应积极参与东疆保税港区建设, 天津也应主动把北京请进来, 或以北京为主, 共建北京的专业泊位, 或划出部分海岸由北京自己建设自己的港口, 还可以考虑将现有泊位出租或出售给北京, 既可解决北京出海口问题, 又能推动北京外贸与现代物流的发展。

“线”建设

加快建设京津冀高速公路网。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 也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纽带。目前, 高速公路网建设已基本成型。2008年内, 京津之间将有4条高速公路连接, 京津冀之间有多条高速公路运行, 再加完善, 就可以形成便捷的高速公路网。

加快建设区域高速铁路网。2008年8月份, 京津城际铁路全线开通, 正式运行。在此基础上, 可与北京、天津的地铁和轻轨连为一体, 继续延伸到京津乃至河北相邻的一些城市和地区。

加快建设大滨海港口群间的物流运输通道以及疏港通道。在天津港周围, 分布了黄骅港、曹妃甸港、唐山港、秦皇岛港等一系列重要港口, 而且都在加快建设中。要加强这些港口通向广大腹地的重要骨干铁路、公路建设, 完善陆地交通体系和物流运输体系, 形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及配套体系。

“网络”建设

建设网络型基础设施, 加强海港、空港、公路和铁路枢纽有机连接的硬件建设。从更大范围看, 以海港、空港、铁路和公路建设为基础的京津物流一体化体系的建立, 是客观的需要, 是发展的必然。加强区域中航空港之间、海港之间、空港和海港之间以及海空港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之间的有机联系, 促进分工与协作, 疏导人流、物流, 在本区域内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和共赢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应构建由空港、码头、铁路货站、公路主枢纽货运站系统和货运通道网络、配送道路网络体系等方面构成的物流运输平台, 加快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航空快递运输。鼓励创新运输服务方式, 解决由于运输方式落后和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带来的多次搬倒、多次拆装等问题。鼓励物流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 提升物流装备技术水平。

积极推进京津航空口岸一体化。充分发挥天津滨海新区集港口、出口加工、保税功能于一体的优势, 加快京津航空口岸一体化进程, 扩大与内地重点城市的口岸直通, 完善“大通关”体系, 到2010年, 天津港力争同新疆、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腹地14个省市自治区通力合作, 兴建10多个内陆“无水港”, 实现无障碍通关, 形成高度开放、高效便捷的国际化口岸。在京津“大通关”建设中, 天津海港的海关口岸功能早就延伸到了北京的朝阳物流中心, 也就是海运的货物通过天津港不必在新港等海关报关可以直接到北京海关报关进口, 这就大大地方便了企业, 畅顺了物流过程。

京津冀区域合作 篇10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 影响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打造首都经济圈。今年2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并对京津冀协调发展提出了七点要求。当前, 秦皇岛产学研一体化在合作机制和成效等诸多方面尚存诸多问题。在国家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秦皇岛如何抓住机遇, 因地制宜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以推动秦皇岛乃至京津冀经济整体的发展成为臻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秦皇岛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秦皇岛毗邻京津, 是重要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 也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当地有燕山大学 (河北省直属重点学校) 等13家高等院校, 在校学生达8万余人, 拥有玻璃设计研究院、视听机械研究等8家国家部属科研单位。

当前, 秦皇岛产学研合作主要存在以下特征。

1.1 企业作为合作主体, 参与的积极性差别较大

截至2012年底,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吸引美英德日韩等35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美国通用电气、美国铝业和ADM在内的诸多500强企业入驻, 但就产学研合作参与实际情况来看, 中小企业合作性较高并占主体地位。政府的主导的力度不够, 高校、科研院所更注重层次高、研究深入、专业性强的项目, 企业更注重短时、高效并能够解决眼前问题的项目。各高校参与本市校企合作项目相对比例并不高。

1.2 研发投入比例较低, 积极性不高

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机械、节能和数据等产业, 对研发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投资, 相对更注重短期回报。就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创新性较强但后期投入较高的项目, 普遍缺乏积极性。这与当前秦皇岛市本土企业发展的程度与实力密切相关。2012年曾被评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将“破解融资难题”作为2014年的工作要点之一。[1]

1.3 合作领域分布均衡

除材料、节能和机械领域外。在电子、农业、环保等领域也有合作。合作层次上仍限于解决单一技术难题的单一技术合作, 共建研发机构和实现仪器共享等注重社会长期收益的合作并不多。

1.4 政府的引领力度不足

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合作深度、广度有待提升。合作双方信息渠道不够畅通, 哪些项目亟待研发, 哪些科研项目可以转化, 全市目前缺乏一个统一、准确和高效的产学研各主体有效沟通的平台。就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的方向和人才贮备情况, 企业信息来源有限。[2]

2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为秦皇岛产学研合作带来机遇与挑战

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为基础, 秦皇岛社会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产学研三方作为其中三个子系统, 京津冀此外部环境构成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环境超系统, 秦皇岛产学研合作、与外部环境构成良性循环, 以促进其不断健康发展具有必然性, 具有理论依据。

从实际情况来看, 就机遇而言, 京津冀三地分工合作, 极化自己产业群, 为各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给秦皇岛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基金的基础。同时, 京津冀优质的教育科研的资源和强大的人才优势, 有助于秦皇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机遇,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就挑战而言, 由于经济圈统一的市场体系仍未形成, 区域内部企业尚处同质竞争, 整个区域内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未建立起来, 区域内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加速了企业件优胜略汰, 对秦皇岛高等教育事业也产生较大影响。由于福利待遇、发展机遇和平台建设等诸多因素, 将加快秦皇岛人才流动的步伐, 京津的“人才抽水机”效应势必更为明显。秦皇岛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却面临着空气严重污染尴尬处境。2014年1月公布数据显示, 京津冀雾霾严重, 空气质量排名全部位于全国倒数, 这与河北省“两高”行业集中, 产业结构偏重的现状密切相关。秦皇岛如何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 保持“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声誉, 增加第三产业收入, 而非“顾此失彼”, 这将成为臻待解决的重要问题。[3]

3 秦皇岛产学研一体化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政府要完善制度化建设, 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搭建秦皇岛产学研合作平台

在加快秦皇岛产学研合作中的进程中, 政府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规范的跨区域协同管理机制, 发挥主导、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快构筑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支撑。对产学研合作中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供给提供政策支持。[4]各级主管部门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 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 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能够及时互通有无, 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信息资源共享。定期展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谊活动, 政策上, 鼓励各地市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人员开展交流与互访活动。组织专家组、教授和博士等及课题组成员, 走访企业, 深入了解生产实践活动的需求, 增加横向课题的研究范围。

要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主要目标。启动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 尤其鼓励对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低碳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的而研发提供专项基金;加大“数谷”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步伐, 打造秦皇岛经济的亮点与特色;旅游业作为秦皇岛的支柱产业之一, 不断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 利用北戴河和山海关在历史和地理上得天独厚的优势, 实现休闲度假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支持低碳、低耗的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和人才福利待遇, 防止人才的“显性”和“隐性”流失;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 建立京津冀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

秦皇岛当前已经迈开产学研合作的步伐。2011年, 全国首家国家级开发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在开发区正式揭牌。秦皇岛不断加强与清华、北大、中科院、中关村海淀园等知名院所、园区的合作, 加快高端项目和高端人才引进步伐。2014年4月, 北京理工大学又与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5]秦皇岛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水平的将在实践摸索中不断提升。

3.2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 把握市场动向, 加快产业升级

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 是指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应成为投资主体、研发主题和应用主体。[6]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部分, 增加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 可以采用产学研联体合作、单项即期合作、风险共担长久合作和前网后链等多种模式。企业要把握主动权, 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创建自主品牌, 准确把握市场动向。我国技术市场仍处于产学研合作的“瓶颈期”, 即“买方”市场阶段, 尚未达到引导大量科研产品研发的“卖方”市场阶段。广大企业要将科研成果的研发与引进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 加强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意识, 考虑发展技术服务、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优化支撑产业升级与创新。

3.3 高校和科研院所树立京津冀一体观, 加大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

一方面, 秦皇岛高校要按照“产学研一体化”的理念培养人才———创新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与本地区就业市场衔接, 考虑定制式培养。要具备京津冀一体的大局观, 加大高精专人才输出力度, 有的放矢, 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推进整个区经济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 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注重科技创新的推广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既进行理论研究又注重“适销对路”, 将科研与市场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各高校要建立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信息化平台管理, 推动教师科技成果、专利和研究方向与京津冀大环境需求的有序对接, 实现良性循环。

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要互通有无, 优化资源配置。在京津冀大背景下, 秦皇岛高校要加快科研平台搭建和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步伐。研究人员通过访学、项目合作和深造等多种方式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京津冀著名高校, 及中科院等顶级科研院所进修、合作, 增强自身学术水平, 提升综合素质等, 积极组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

摘要: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当前,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秦皇岛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探索其因地制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以推动秦皇岛乃至整个京津冀经济圈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秦皇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共赢机制

参考文献

[1]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工作要点[OL/DB].http://121.22.8.170:81/content.jsp?code=000358061/2014-04446&name.

[2]曹爱春.秦皇岛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 (1) :141.

[3]王秀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探析与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3) :52-55.

[4]赵桂华.秦皇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4) :44-49.

[5]http://www.hebei.gov.cn/hebGov/846937/847826/847830/11072042/index.html[OL/DB].

上一篇: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下一篇:中国水电地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