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平台建设

2024-08-01

数字电视平台建设(精选十篇)

数字电视平台建设 篇1

1 总体设计思想

1.1 需求分析

数字电视平台是一个多系统集成的工程, 分为4个部分:信源接收、核心处理、信号传输和设备管理。

1) 信源接收:用来接收各种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和数据信息, 包括卫星数据接收、自办节目, 主要设备包括数字卫星接收机、视频播出服务器、编码器等。

2) 核心处理:主要是针对各种音视频和数据信号进行处理, 对数据和音视频流进行重新规划、组合、加扰、播发, 使运营商能便捷地控制数据, 主要设备为传输流复用器、条件接收系统, EPG系统等。

3) 传输部分:主要是进行信道编码调制, 针对不同的传输媒体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 如QAM、QPSK等调制方式, 主要设备是调制器。

4) 设备管理:是操控的数字前端的关键部分, 需要满足设备设置管理、状态管理、安全性管理等网络运行的基本要求。

义乌数字电视平台系统采用了ASI+IP混合模式进行设计, 卫星信源系统从接收机端开始、本地节目从编码器端开始、SDH信源从DS3适配器开始, 信源输出都为ASI信号。中心平台的核心复用器输出IP信号。整个数字电视平台系统实现了128套SDTV、10套HDTV、16套NVOD、6套数字广播业务的传送, 满足义乌市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规划, 符合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各种业务的开展要求。

1.2 指导思想

随着技术的发展, 数字电视的主要技术已日臻成熟, 国际国内主要的技术标准已陆续颁布, 相关的核心设备也已定型, 系统集成方案多种多样。因此对新数字电视平台提出了大容量、安全服务、自动应急处理等新的要求。

由于使用新数字电视平台作为原数字电视平台替代,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增加了改造难度, 在改造过程中坚持以下两条原则:第一, 在保证原有节目正常播出的前提下, 对原转播前端机房系统进行调整;第二, 按照新系统要求, 对原机房布局进行局部调整, 系统具有合理高效的双冗余方案。

基于上述分析, 义乌数字电视平台的搭建必须具备以下4点:

1) 严格遵守现有的国家标准、总局的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

2) 设备必须具高安全性, 核心设备需要有热备;

3) 系统和设备必须严格兼容原来大网在播业务、不中断现有业务的前提下, 实行平滑过渡;

4) 兼容性要求, 必须能和指定的CA系统和EPG系统对接。

2 系统技术要求和设备特性

2.1 设备技术要求

根据总体设计思想, 前端系统各个环节之间通过两台热备交换机实现自动调度切换, 系统无单一崩溃点, 前端系统要同时具备以下7点具体要求:

1) 核心复用器要有至少2 Gbit/s处理能力, QAM调制为40个频点, 信源中的任何节目要求能复用调制到任意一个QAM调制频道中。

2) 所有设备都要求有双电源。

3) 系统中需要使用视频数字信号汇聚交换设备, 必须支持IGMPV3, PIM等组播协议, 性能要求支持双电源冗余备份, 具有4个以上SFP光学端口, 同时背板交换带宽要大于96 Gbit/s。

4) 系统信源输出要求采用ASI端口, 所有的节目源、加上EPG、数据广播等要求直接送入复用系统。

5) 复用系统要求提供至少2个1 Gbit/s的空余的IP输入和2个1 Gbit/s的空余的IP输出端口 (主备都要有) 。

6) 信源设备和复用器要有广电总局入网证, 和安全播出有关的关键设备 (复用器和QAM调制器) 。

7) 备份能力: (1) 所有设备都要有1∶1热备, 任何一台设备发生故障, 都能单独切换到一模一样的热备设备 (其他设备不倒换, 不能成组倒换) ; (2) 任何TS流或TS流中的单个节目发生故障时, 复用器系统能够自动选择对应备份TS流或节目, 并完全支持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 (3) 在QAM输出的1∶1热备方案中, 要求QAM的每个输出端子和相对应备份QAM端子加上射频二选一开关后输出, 射频二选一开关采用国际知名品牌, 性能要求双电源、机架式模块化、可选择+3 d B或+6 dB的切换门限, 停电时, 自动锁定继电器在当前工作信道上。

2.2 设备特性

1) 信源

P5000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字综合解码器, 它采用可配置化设计, 多种信源输入可选;可解码H.264/MPEG-4 AVC, MPEG-2, AVS等;具备广播级传输功能, 包括ASI, MPEGoIP, CVBS, AES/EBU, XLR等接口;传输接口均拥有冗余备份功能;加密节目可CI多节目解扰或CA单节目解密;能够监控异常信号并触发继电器报警;提供友好的用户管理方式, 并开放SNMP可编程接口, 便于广电机房设备集中管理。

2) 复用器

DCM D9900是一个支持超大容量数字视频处理的紧凑型MPEG处理平台。DCM是新一代的智能型数字头端处理设备, 它提供了一种性价比高和完美的解决方案。在数字电视领域多年的开发经验使DCM在MPEG处理应用中既经济又可操作性强, 如选购内置DVB加扰器可很方便地集成多种条件接入系统 (CA) 。

DCM的机框高2RU, 带可热插拔的备份电源模块。DCM最多可配置4块I/O板, 每块板卡有10个ASI口或4个GbE端口。另外, DCM可配置最多4块处理板卡支持高级的MPEG处理功能。ASI板卡支持全ASI速率满足系统的灵活设计, 所有ASI端口均能单独配置成输入或输出, 而且同时支持多节目流 (MPTS) 和单节目流 (SPTS) 。

GbE I/O板卡有4个SFP的GbE端口, 1块板卡有2 Gbit/s的输入和2 Gbit/s的输出能力。处理板卡的强大的MPEG内容处理器能DCM对节目再压缩到较低的码率, 进行统计复用和数字节目插入。该处理板卡为FPGA设计, 所以DCM将来通过简单的代码下载能支持大量先进的功能。

3) IPQAM[3]

采用DDS (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 技术, 面板多个LED显示各种工作状态, LCD和键盘方便参数设置, IP地址LCD显示, 通过键盘可更改设置, 参数设置后可通过键盘操作设备重启, 免插拔电源。

高1RU、热插拔QAM卡, 48路QAM输出 (6块卡, 每块卡有2个4路QAM输出) , 冗余电源 (AC/AC, AC/DC或DC/DC) 产品操作手册, 4路IP输入, 每块卡有8个QAM频道, 有4个GbE端口可选 (SFP) , 可选择自动判断输入口, 2对接口主/备配置, 切换时间可设置, 基于链路检测或链路+UDP检测触发, 实行IP滤波和缓冲, 基于IP地址进行IP滤波, 缓冲最大到±500 ms以应对网络抖动。

QAM板卡特性, 2个RF输出端, 每个有4个相邻频道输出, 频率范围为45~1 000 MHz。

输出电平, 4个频道输出:42~53 dBmV;2个频道输出:46~57 dBmV;1个频道输出:50~61 dBmV。

4) 网管系统

网管系统主要是针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配置和故障诊断。主要功能有拓扑发现、远程配置、性能参数监测和故障诊断。一款成熟的网管系统, 具有很好的人机交互。

3 数字电视平台原理

数字电视平台原理图见图1, 其中浅色为主路信号和主设备, 深色为备用信号和备用设备。卫星接收器标清采用同洲P5000、高清采用PBI5000P, 复用器DCM、调制器IPQAM全部采用一主一备模式。其中ADC通过内置电平算法实时监测IPQAM主备输出电平, 实现IPQAM主备切换。卫星接收机网管、ROSA网管、码流分析仪管理软件通过网络连接放在同一台应用服务器上。

卫星接收机为单路输入, 两路信号输出:一路为主信号 (浅色线路) 直接进入主DCM;一路为备用信号进入备用DCM, 保证了主备复用系统信号的分配。通过同洲卫星接收机的TS OVER IP输出口的网络链接将所有的卫星接收机链接到装有同洲网管的应用服务器, 实现对卫星接收机的管理和监控。

主核心DCM接收信号全部来自主备预复用的主输出信号端口, 备DCM接收的信号全部来自主备预复用备用输出信号端口, 主核心DCM和备核心DCM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配置完全相同。如果一台主预复用的信号输出端口出现问题, 主核心复用DCM可以从备预复用的信号输入端口取信号;如果主核心DCM整机出现问题不工作, 可以通过后一级的IPQAM进行监测进行切换, 实现核心DCM主备切换, 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正常播出。通过网络链接将DCM链接到装有ROSA网管的应用服务器, 实现对DCM的管理和监控。

调制输出部分主备实现为2组5×QAM板卡组合, 由ADC通过内置电平算法实时监测IPQAM主备输出电平, 实现2组5×QAM板卡主备切换。

网管系统在数字电视平台设备管理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思科公司的ROSA网管系统, 该系统可管理原美国科学亚特兰大以及思科路由交换等所有设备。DCM和IPQAM通过一个简单直观的GUI管理, 输入DCM或者IPQAM的网管地址, 可以对DCM和IPQAM进行远程设置, 还能够通过GUI界面简单地拖拉就能对节目进行设置。不仅可以对DCM和IPQAM进行参数监控和故障诊断, 也做到了对节目的监控和诊断, 并且很直观地显示出故障点。

高清卫星接收机网管使用PBI专用的网管软件系统, 标清卫星接收机采用WEB进行网管。

4 结语

义乌广电数字电视新老平台转换, 经过近半年的时间搭建和各种测试, 在2012年6月份正式启用, 到目前运行一切正常。设计的理念就是在卫星信号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 保证数字电视全天不间断正常播出, 在部分设备故障或者设备的部分硬件故障, 尽可能多地实现自动处理。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 安全播出越来越重要, 由于篇幅的限制, 本文仅就数字电视的核心设备和核心原理结构进行了阐述。

摘要:数字电视是一个从采集、制作、传输直到用户端都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系统, 与模拟电视相比, 数字电视具有图像质量高、节目容量大和伴音效果好的特点。数字电视涉及的技术范围广, 从电视台的角度介绍了数字电视平台的信源 (卫星接收器) 、处理 (复用器) 、传输 (调制器) 和管理的核心部分改造建设, 以及数字电视平台扩容改造的背景、指导思想、需求设计、设备选择和设备特性, 并介绍了总体原理结构和实施。

关键词:数字电视平台,卫星接收器,复用器,调制器

参考文献

[1]李伟.数字电视常见故障解析[J].电视技术, 2009, 33 (4) :39-39.

[2]庄宜学, 陈周烽.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安全播出策略探讨[J].电视技术, 2009, 33 (3) :49-51.

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篇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也进入了网络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各学校开始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分析如何进行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体系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使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现有大部分平台开发遵循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应用性、层次性和经济性原则,基于SAN网络存储架构、TRS跨数据库检索技术和统一身份认证的门户网站的导航三层技术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从而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聚集与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查询速度、保护知识产权及资源的交互式应用。

而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从资金到技术都没有这个实力,校园网的安全性较差,因此设了两台服务器,把校园网站等对外网的信息放到一个服务器上,把数字化资源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放到另一个服务器上不对外网开放,这样不用怎么考虑外网的入浸。

二、注重技能培养需求开发优质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如何运用教育规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也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资源的构成可以以技术应用型媒体资源为主,同时注重理论与研究型媒体资源的开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在专业资源库建设前期,经过充分调研后,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应用案例的收集与开发及相关工具的使用作为该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同时做好相关技术素材的整理与制作工作。

内容与技术是数字化资源建设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两个层面,内容表示该资源要呈现的信息内涵,技术指具体资源用何种媒体、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一般专业教师,对自身涉及到的专业比较了解,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制作一些PPT课件还可以,但是要进行一些深层次数字化媒体资源的开发往往就无能为力了。学校在进行数字化资源整体规划中,要明确哪些是重点资源,对于这些资源可以按课程或专业列子项目成立开发小组,小组成员应由专业教师、IT方面或艺术方面的教师组成,专业教师负责具体资源的内容设计和脚本编写,然后由IT方面的教师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并实现。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涉及到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如何综合运用相关理论设计出实用性、适应性和艺术性强、交互方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资源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具体资源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资源教与学的实际需要,选题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根据资源的特点选择好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确定是制作一幅图片、一个动画或是一个网络版课件。这里有必要特别提一下资源中的课件制作,不要做成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如何处理既适合界面美观性又适应教学对象年龄特征的媒体信息是数字化资源设计的关键。数字化资源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多种媒体信息及文献、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通常在进行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单个素材的设计时重点考虑实用与艺术表现效果问题。进行课件、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如果对它们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极易使人们的感官互相冲突,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媒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主体是普通教师,各级别的资源库中存储(或使用)的最多的是教师自己制作的资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表现效果,应以教学内容呈现和教学设计的体现为基础,然后再从技术与技术角度考虑如何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数字化资源中的基本媒体素材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如果在资源制作过程中不精心选取素材表现类型,有可能会出现“体积”过大、不便在线播放、呈现效果欠佳等问题。在选择具体媒体素材时,需要了解该素材的属性信息,如动画类素材常见的文件格式有GIF、SWF格式,但两者又有所不同。GIF是最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由多帧GIF图像的合成,SWF是基于Macromedia公司Hockwave技术的流式动画格式,具有体积小、功能强、交互能力好、支持多个层和时间线程等特点,但播放时需要插件。媒体形式确定好以后应尽可能把每一种媒体的属性用到极致,比如文字,要把其字体、字号、颜色等多种属性充分利用,就可以起到向学习者有效地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积极培训,加强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与管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培训工作,资源设计工作,资源和人员管理工作,等等,适宜采用“一个中心,多个工作小组”的模式来管理整个系统。中心领导负责平台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程序等制定与监督,协调各小组的工作;小组成员主要包括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讲授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应用培训小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建设与维护小组,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维护小组等,分别对相关资源库进行开发与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转顺畅,工作高效。

数字电视平台建设 篇3

据了解,按照“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受益”的原则,航天通信中心、二院、三院等航天系统内单位共投资数千万元,联合对原有航天网络进行了数字化改造。这种联合建设和运营的方式,不但扩大了网络规模,降低了建设运营成本,避免了重复建设,发挥了各自优势,而且有效地加快了北京地区航天电视网络的数字化进程。此项数字化改造采用整体转换方式,初期只保留少数几个模拟频道,当数字机顶盒全部到位后,模拟节目就全部关闭。至于数字机顶盒如何发放,目前正在商榷之中。

建设航天京区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是航天专网继电话网络化、数据网络化之后的视频应用网络化,是实现三大通信网络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航天两大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航天专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航天专网的建成为打破电视、电信分隔的现状迈出了典范式的一步。(薄家涛)

航天专网是在国家公用通信网难以适应航天科研生产快速发展及军工生产对安全保密的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组建,是整个航天系统的通信及网络中心,在程控交换、卫星通信、有线电视、光纤通信、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和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并承担着航天科研生产通信保障及大型试验的演示任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航天专网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专用通信网之一,成为国防工业系统唯一的专用网络。

从2002年开始,航天专网承担起航天两大集团公司信息化组网任务。2004年底完成的西安地区城域网建设,实现了航天四院、五院、六院、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等单位信息化网络的高速互联,形成了继北京地区后的又一个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的区域性网络,为航天科研生产实现设计、制造、试验、验证一体化,为跨单位、跨地区的型号产品协同研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网络环境。之后,根据当时航天工业总公司的统一规划,京外航天各院、局、基地所在地———遵义、成都、武汉、长沙、呼和浩特等地区也相继建成了航天专网,逐步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通信网络。

县域农村数字电视平台的建设 篇4

一、数字电视平台结构

1.1信号源部分

机房的信号源主要由省SDH网络信号, 卫星信号, 本地的自办节目组成, 通过解码、加扰、调制形成数字电视信号, 共转播65套电视节目, 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1.2电信号部分

电信号主要采用四川德赛公司的NDS系列产品, 设备及元器件均按862MHz系统购进, 共设12个频点 (371MHz---459MHz) , 此频段受到干扰小, 便于维护, 用户能收看到优质的电视节目。

1、解码器NDS3900。

该机采用QPSK解调与MPEG-2解码技术, 能够接收和解所有的DVB/MPEG-2兼容的数字卫星电视节目。带有能输出TS码流的ASI接口, 可直接用作数字前端, 具有密码锁功能, 最多可对8套节目进行编解码并复用, 方便用户对频道节目进行管理。机房共设13台大卡机, 其中11台对SDH网的节目进行解调并送入加扰机, 另外两台分别对白城台、本地自办节目进行TS码流生成, 同时送入复用器中, 经调制器形成一个频点向下一环节传输。

2、加扰器NDS3701。

能对指定的节目或基本传输流进行DVB加扰;符合DVB通用加扰算法, 支持同密模式, 兼容多个条件接收系统;提供全面的MPEG码流分析功能;提供TS码流中PSI/SI信息的再处理功能;提供输入输出ASI码流的信通保护。支持码率自适应, PCR的再调整功能及重新标记功能;支持远程实时监控传输流;支持可自动切换的输入备份功能;包格式;自动适应188/204字包节;可通过网络系统进行状态监控;PCR校正。

3、QAM调制器NDS3303。

对信号源进行频点分配。在数字电视节目的广播过程中, QAM调制器主要完成码流的QAM调制和上变频处理, 对多级传送、广播的数字电视业务, 为了EPG的正确操作, QAM调制器在功能上需要对传送的码流进行部分SI、PSI信息的修改, 使得广播的业务与TS流中的描述相符合。QAM调制器主要应用在数字电视广播的前端, 由QAM调制器和数字上变频两大模块组成, 将输入的串行或者并行码流通过QAM模块进行调制, 调制到中频频率, 再通过上变频模块进行频率变换, 变成符合要求的标准频道或增补频道, 然后混合进入HFC网络中, 到终端由STB接收。

1.3光信号部分

1、光发射机 (BLT1550-18外调式光发射机) 。对有线电视及通信行业的图像、语音和压缩数据信号进行光纤传输。它采用高性能DFB激光器和Li Nb03外调制器, 谱线窄、线性好、输出功率高。选用高性能的SBS (受激布里渊散射) /SPM (自相位调制) 抑制设计技术, 确保优异的光链路指标。47—862MHz工作带宽。采用RF预失真专利设计, 保证在高CNR值情况下, 仍有较好的CTB、CSO指标。具有RF自动增益控制功能, 也可选择手动增益控制。内置完善的微电脑自动控制电路, 实时精确监控光输出功率和激光器的各种状态。前面板VFD实时显示, 精确显示设备的各项工作状态参数和故障信息。配有标准的RS-485或RS-232网管接口, 能实现远程网管监控。双7d B输出, 可连接多台光放大器, 满足传输线路的需求。

2、光放大器 (BLOA-1550-17) 。用于远距离光纤传输。选用980nm/1480nm低噪声泵浦激光器, 低失真、宽频带、输出功率高。采用进口高性能掺铒光纤, 能量转换效率高。多种输出功率方便用户选择。配有标准的RS-485或RS-232网管接口, 方便实现网管监控。

二、结束语

数字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是历史的必然, 我台顺应时代潮流, 率先把数字电视推广至这块大的利益市场, 走在了吉林省其他县市的前面。到目前已有60%的乡镇、村屯完成了数字电视网的改造, 有15000户村民已经在收看和城市居民一样的65套数字电视节目。此举得到广大农村用户群的热烈欢迎, 用户也在不断地增长, 预计到年底将有40000户入网。利用稳定可靠的数字电视平台及传输系统, 优质的服务, 赢得用户的认可和满意。最终为“三网融合”在我县的顺利进行, 奠定坚实。

参考文献

环翠数字校园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篇5

一、问题解读 传统的教育网络系统常常忽视了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有 效交流沟通,特别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现在家校沟通采取的方式,第一种是电话交流的方式,电话交流 的方式只能是一对一,每个教师要面对 50 多个学生,打全一遍电话 耗时很长,只能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跟家长进行电话交流;第二 种是采用上门家访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因为地理位置、交通 条件等因素无法遍及到所有学生家庭,家长无法获知孩子在学校的动 态,教师无法把最新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和教师们感到非常不 便与苦恼;第三种现在应用家校短信互动系统,但只能简单的通过短 信短信跟家长进行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少学校的家校互动系统 就成了花瓶摆设,流于形式了。通过问卷和调查《前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我们了解到市区学 校大约98%的家庭都已经有了互联网,而100%的学生家长们都非常愿 意通过各种方式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和班级里、课堂上和活动 中一切的具体表现、作业的评价,在集体中的发展情况;其中,95% 以上的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因为孩子的自立能力还比较差,特别希望 每天能方便地通过网络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和学业指 导,希望能多关注孩子在日常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中高年级92% 以上的家长则更关注学校活动的开展和孩子的自主学习等各种能力 的提高。家长们已经不满足于听、说、家访等交流形式了,更希望能 通过多种形式,大量信息或照片、网上论坛交流、音频效果等了解自 己的孩子、了解学校教育。90%以上的家长渴望参与学校活动,愿意 融入学校教育和管理中来,协同学校教育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急需有更方便灵活的方式与家长、学生们 及时沟通,更方便快捷、便于管理和评价的一个系统或平台来辅助教 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传统教育模式中家校互动单一;难量化、难监管;工作投入大、成果展现小。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的需要;实现最全面、最便 捷的信息沟通的需要,都呼唤为家校共育创设一种新型的多维、立体、和谐交流的新平台,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扩 大共享的空间,更好地为家校沟教育良好沟通搭建平台。

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措施与手段 “十二五”时期,我区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丰富完善区域教育 发展体系,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使区域 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处于国内同类地区前列。要实现这一个总体目 标,除了硬件标准化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在投 入到位后比较容易实现,而软件建设需要的是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 进行调整,更具有示范意义,也更容易形成区域特色。我区部分学校虽然没有使用商业教育短信平台,但在师生、家校 沟通方面也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鲸园小学、统一路小学的班 级博客群、威海十中魔灯网络课程等,教师将作业或者其它需要学生、家长注意的问题发在班级博客、校园魔灯上,也起到了良好的沟通效 果。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以学生为本,学校教育在为学生提供良好 育人环境的同时,也需要与家庭教育有更好、快捷的沟通途径,因此 迫切的需要一个平台,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更为个性化的适宜教 育。如果能全区统一考虑,形成一个整体的软件平台建设,将其作为 区域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将会是一个有战略发展意义的尝试。在探索新型家校互动平台采取的策略措施及手段有以下几个方 面:与相关领导多次进行沟通,明确了环翠数字校园平台建设的总体 方向,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取消环翠区教育短信平台的建议》; 2010 年通过对实验小学的学生、家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 明确环翠数字校园平台的功能设置,向局里领导提交了《环翠数字校 园建设方案》;对功能设置进行技术分析,于 2011 年10 月制作出单 学校版本,在环翠区机关幼儿园进行试用,总结试用中反馈的意见并 进行改进;2011 年11 月份开始制作区域数字校园平台;2012 年3 月,区域版环翠数字校园平台正式上线,网址 a.whcedu.cn,并且在鲸园 小学(sh-jyxx.whcedu.cn)等进行培训推广。

三、取得的成果与效果 数字校园新型家校沟通平台的建设、全面开启和实践应用,科学 合理地解决了上述一系列的综合性问题和弊端,进一步拉近学校、教 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学校教育更好地为学生学生、为家长 服务、为教师服务,更好地实现了三位一体的家校合育、提高了家校 沟通的效率。多元化、可视化、综合性、互动性家校沟通平台,开辟 了家校互动、和谐育人的新途径,深受学校、家长、老师、学生的满 意和喜爱。

(一)数字校园家校沟通新平台开发取得的成果(1)系统的基本优势 新型家校沟通平台的全面应用,借助互联网络的优势,弥补学校在学 生、家长与教师三者沟通上的不足,全面克服了传统网站存在的弊端,集家庭教育、班级网站、短信互动、视频点播、音频、相册、在线交 流、分层作业等综合性功能于一体,拓展了家校教育的时空。也是打 造区域教育品牌,营造和谐教育一个重要的落脚点。①为学生服务:学生可以了解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完成老师布 置的作业,并以此制定学习进步的目标,学习更有目的性,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迷惘。同时,通过平台也可以了解到家长对自己成长的关注,增加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整个班级网站建设中,通过视频、相册、文章学习到更多丰富的知识,更加全面提高自己,拓展教育的时空。②为家长服务:通过家校平台系统家长可以以视频的方式观看学 校活动、家长会、文艺演出等实时的视频直播,以便捷、快速、高效 的访问方式,全面参与学生校内校外生活。还可以通过登录平台将育 儿心得、学生在家表现、学生课外才艺、学生课外旅游、生活、学习的照片或者 DV 等以博客、相册、视频的形式传上网供整个班级、学 校、其他家长交流、学习家长可及时查询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 况,并可以通过发布文章、相册、视频来展示学生在课外学习情况,不仅实现了家教资源有效共享、家长问题解答、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还促进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③为教师服务:教师可以在系统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 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明白学习的方向,融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是为家长提供一种反馈,让家长能够通过平台了解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教师在系统中的穿针引线,更好的促进师生、家校之间 的有效沟通。④为学校管理服务:平台可以弥补了学校数字管理的不足,拉近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距离,另外此平台对家长、学生是免费开放的,可以树立教育公益性良好形象。学校还可以通过平台对教师发布通知 等信息更方便,传达更及时。(2)系统的功能特点 ①班级网站,图文视频全接入。数字校园平台是以学校为汇总节 点,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网站,老师、家长、学生可以共同维护一个班 级网站。班级中角色分配明确,老师是班级的管理员,可为家长和学 生分别设置发表文章、照片、视频的权限,同时老师也可以发表教学 内容、学生表现、班级照片、视频(知识点微视频)等与教学活动相 关的文章、视频。家长则可以把学生在家的日常表现,家庭照片、视 频、参加学校活动拍下的照片等发布到班级网站中分享。学生在班级 网站中可以发表在线作业、学习心得、课外实践视频等与其他同学进 行交流分享。不论是老师、家长发布的文字、照片、视频信息,还是 学生发表的作业、心得,都可以在班级网站页面分栏目汇总进行展示。②短信平台,交流实时无障碍。在紧急情况下,授权的管理员可 以通过平台给注册家长、学生群发短信,家长收到短信后可直接用手 机回复,班级老师即可在班级页面看到回复家长短信,可以大大提高 了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那能力。当然,如学校认为有必要,发送短信的 权限也可分配给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增强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沟 通的便捷性,缺点不便控制发送短信的费用。③视频直播,重大活动不错过。以往学校重大活动如校庆、六 一儿童节、毕业典礼时,往往只能通过简讯形式进行报告,具有较大 局限性,家长也无法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使不能现场参加活动的家 长感到遗憾。通过数字校园家校沟通平台,在遇到学校的重大活动时,可在学校、班级页面视频直播现场实况,让家长在公司、外地、家里 也能看到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这样既提升了学校特色品牌,又 能满足无法现场参加活动的家长的需求,为学校更好的展示自我提供 了新方式。本功能也可以有选择性将在已建成录播教室上的课进行直 播,家长可通过班级页面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好的了解到学 生。利用数字校园平台这一可视化互动平台,还可以让区内名师通过 录播教室录制知识点的微视频,通过平台共享给全体学生。④在线作业,模式新颖体验佳。老师可以在环翠数字校园平台给 班级学生、家长布置在线作业,作业接收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除此以外,为减轻教师负担,加入“作业模板”功能,老师可以设置 一个通用的作业发布格式。老师在线发布作业后,学生登录网站即可 收到作业通知,并按照作业模板完成作业,体现了人性化和个性化,让学习更主动。家长同样可以在后台看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根据作 业内容监督学生完成作业。⑤班级成员,设定灵活好管理。班级成员系统是环翠数字校园平台的核心部分,在班级网站中,班级成员由教师、家长和学生三种角 色组成,班级的管理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样的设定用户管理,实现双向管理,协同发展。

(二)数字校园家校沟通新平台应用取得的效果 如今,前期实验学校鲸园小学的数字校园新型家校沟通平台的建 设和推广应用已经全面开启,具体实施及取得的成效如下: 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新家校沟通平台的理论与技术层面的培 训。老师们从数字校园平台的建设、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家校沟通的 网络途径优势和有效手段、在线作业模式体验、家长参与评价与管理 等方面,提升了家校沟通的新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高的技能。其次,学校加强了一系列的分级培训,全面展开了多元化、可 视化、互动家校沟通平台的建设和推广(环翠数字校园平台开展情况 汇总)。全校28 个教学班都加入了家校互动平台,班级网站直通车全 面升级改版换新颜,成功注册了教师会员、家长会员、学生会员2600 多人,使用率达到 100%。其中学科教师和家长、学生们纷纷担当班 级管理员,都可以发布文章、视频、布置作业,发表文章及视频等,一起参与家校沟通平台的建设、评价和管理,班级管理呈多元化状态,充 分 调 动 了 学 生 和 家 长 的 热 情。详 细 请 看(鲸 园 小 学(sh-jyxx.whcedu.cn)平台使用情况)。第三,全面应用数字校园家校沟通新平台,践行爱心教育。家校 互动平台的使用,为学生、家长、老师的沟通带来很大的便利,班级 网站文章的发布量,点击率,及家长的留言参与都一目了然,给学校 统一管理带了很大的方便。家长学校、家校论坛,随时随地跨时空进 行家教指南、远程互动关爱家访,促进家校合作;分层作业指导,为 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更为个性化的适宜教育,体现爱心关怀;班级相 册和视频点播,更利于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表现、及时了解学校 的各项活动进程;即时评价、在线研讨也更利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 管理;平台经过不断完善,在学生层面建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学习的网校,在家长层面建立了公益性的家长学校、家教论坛等,深受家 长欢迎和好评。一位家长在“家长频道”栏目中留言“于老师你好:看了你的文 章,使我们备受启发,是的,我们真的应该在关心孩子成绩的时候,不能忘记爱国教育。谢谢于老师,今后我会多给孩子讲讲爱国故事,启发孩子的爱国之心。” 一位家长在给“家校沟通平台班级家校论坛”的感言中写道: “是平台为我们家长打开了一扇不受时空限制的窗户。透过它,我们 不仅可以看到孩子在校园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可以阅读到老师的内 心和情感世界,更可以自由地与孩子和老师进行心灵的交流和互动。” 一位家长在“视频直播”栏目中留言“能非常直观地知道孩子们 在学校的学习情况,非常好,感谢杨老师的辛苦劳动!” 家长用行动去参与、用心灵去见证、用思想去跟随网上家长学校,感受着家校共育的快乐。如今,新的家校沟通平台的推广与应用,提高了家校沟通的效率,弥补了学校在学生、家长与教师三者沟通上的不足,已经成为学校打 造教育品牌、践行爱心教育、和谐育人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

四、应注意的问题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与教师密切配合,可以使学校教育事半功 倍,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今后,如何依托网络平台,利用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家校沟通系统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完美结合,共同制订出适合学生 最优化发展的策略,实现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通过网络连为一体,达 到学校和家庭的互通、互动和共赢的目的,是值得我们继续不断探索 与思考的问题。

围绕学分制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 篇6

一、提出围绕学分制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设想

在对学分制及其管理平台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要深化学分制改革,就必须分部门细化学分制管理,并以学分制平台为基础建设数字化校园。2014年,我校成立了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作为一个新部门,在保留以前电教办公室工作职能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学分制平台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职能。同时,学校为信息中心增加了人员配额,这样就使学分制平台系统的管理维护由信息中心负责,相关的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其他工作由其他各处室负责。这样就细化了分工,使其他部门不需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分制管理平台系统的使用上,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学分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学分制在我校推广以后,学分制平台成为学校最重要的管理平台,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学生成绩等数据都保存在学分制平台中,而这些数据可以说是学校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数据,工作人员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对学分制平台中的这些数据进行管理。

学分制平台运行后,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校生人数难以核对准确。学分制平台里有学生人数的信息,学生处也有学生人数的信息,招办还有学生人数的信息,很多情况下,这三个地方学生人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是流动的,尤其在新学年之初,学生人数都会有所变动,有时候招办新招了一个学生,学生处不知道;学生处开除了一个学生,招办不知道。这样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不统一,在核对学生人数的时候非常困难。

再如,学校在上报学籍信息的时候,虽然学分制平台中有学生数据,但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负责学籍上报的老师重新录入学生信息并进行上报。同样,像进行招生上报、资助上报等日常工作也需要重复录入数据,工作量很大,而且相当繁琐。

以上两个例子其实也反映了现在各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数据孤岛,各部门的数据无法互联互通,重复的数据采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我们就想,怎么才能够把学分制平台充分地利用起来,使平台里的数据在学校各个部门之间流动,借助学分制平台来消除数据孤岛,提高工作效率。

二、数字化校园的具体规划和建设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每个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如学分制管理系统、教育部的教学评估系统、学籍上报系统、招生上报系统、资助上报系统等。但是,这些系统大都相互独立,未能实现数据共享,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问题。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进行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和建设。

1.统一规划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众多,学校需要站在整体的高度,对学校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好设计和规划工作。

我校以数据中心为基础,搭建了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了高质量的共享数据中心,消除了数据孤岛。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学校建设了以工作流为主线的业务流程中心,实现数字化对在校师生的服务。基础数据平台建设支持学校发展战略,提升校情分析和决策平台的信息化决策水平,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帮助学校领导科学决策。

在系统规划阶段,我校着重考虑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共享数据。数字化校园的所有应用,只要涉及基础数据的,都应该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在各系统之间的同步与共享。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不是简单的数据库对接,而是通过数据交换中间件来控制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清洗和信息的采集。

数据中心必须遵循一定的信息标准来设计,同时要考虑到以后数据的扩展性。信息标准作为数据共享的格式依据,为共享数据在数据交换和清洗过程中提供了严格的属性指标。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教育部的标准最权威。所以,我校的数据中心采用的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版的信息规范。在此基础上,学校同时引入国家标准、代码集标准、行业标准。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建设了学校标准,共同构成了全套的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在信息标准的建设上,我校还使用了基于扩展表的技术,使学校能够灵活扩展信息标准规范,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数据中心的特点是“不产生数据,不维护数据”。也就是说,每一项数据都会有最权威的来源和管理系统。比如,数据中心里的学生数据来源于学分制平台,同时学生数据的维护也应该在学分制平台中完成,如果学分制平台中的学生信息发生了变化,数据中心会对学生数据进行同步修改,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并将学生数据提供给其他需要数据的系统。目前,我校数据中心里的主要数据(学生数据、教师数据、学生成绩等)都来自于学分制平台。受一期硬件条件的限制,数据只能实现一个小时同步一次数据,而在数字化校园二期、三期建设完以后,数据就可以完全实现实时同步更新了。

二是整合资源。学校经过几年学分制改革的推广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信息化应用系统,并努力把这部分系统整合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来,发挥它们的作用。

对于部署在本地的系统,一定要实现它们与数据中心的对接整合。如学籍上报系统、资助上报系统这些省市级系统,它们是部署在云端的,很难实现与数据中心直接对接。经过研究,学校发现这些上报系统大多具有导入功能,只要将符合上报系统格式的excel文档导入进去就可以了。学校还为数据中心专门设计了一个数据导出功能,它可以根据要上报的数据内容和格式要求,对数据进行筛选,并自由选择需要的字段进行导出。这样就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录入,实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系统对接。

三是加强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首要目的就是应用,一切都应该以系统能够“应用起来”为目标,保证系统的“能用、实用、易用”。

“能用”是最低要求,就是要保证系统开发技术的先进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实用”,就是系统内的工作流程要符合学校实际。比如,某人要请个假,那么请假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是什么样子,在系统里就是什么样子。以前请个假要找领导签字,现在直接在电脑上或手机上申请,相关领导就可以直接在电脑或手机上审批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我校的工作流和普通的OA工作流是不一样的,学校的工作流可以对第三方系统进行干预和操作。就拿考勤系统来说,在OA里请假的流程走完以后,程序可以直接对考勤系统进行操作,自动记录教师缺勤情况。再如,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得奖了,班主任就可以使用学校预置在业务流程中心里的“奖励学分申报”流程进行奖励学分的申报,这个流程走完以后,业务流程中心可以直接对学分制系统进行后台操作,在学分制系统中自动增加学生的学分。

“易用”,就是系统的界面要简洁,操作要简便。

2.分步实施

数字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批、分期逐步完成,每一期都要按照需求分析、方案论证、系统选型、部署集成、人员培训、推广应用、运行反馈、修改完善的步骤进行实施,每一个步骤都要制定严格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学校计划分三期来完成数字化建设。

一期建设主要是打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依靠学分制平台建立数据中心,以数据中心为核心建立PC端综合信息服务门户和移动端综合信息服务门户,主要为教师们的工作提供服务,并利用学分制平台中数据的共享特性实现家校互动。目前,我校已完成了一期的建设,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三期培训,教师对培训的评价很高。

二期建设是在一期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内容主要围绕学分制管理和学生服务,包括数字化招生管理平台、学生管理一体化平台、学生综合服务平台、云教学平台、实习实训管理平台等,对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管理,方便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三期建设主要是借助数据中心已有的数据建立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包括综合分析子系统、数据报表子系统、数据监控子系统,帮助学校领导分析学分制平台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决策。

最终,学校将建成一个包括一个数据中心,两个门户网站,四个功能区域(学生,家长,教师,领导),六大服务平台的集数据、服务、决策为一体的三级应用中心。

三、数字化校园的推广

数字化校园建设非常不易,因此我们要避免建成后平台闲置,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得不到社会利用。我校从两方面着手促进数字化校园的推广,以提高使用效率。

1.每年定期举办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指导教师们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工作和教学,通过信息化培训集中解决教师在信息系统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目前,我校每年都会对教师进行三四次信息化培训,还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来学校讲课,培训内容除了数字化校园系统的使用,还包括学分制平台的使用、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手段的使用等,内容新颖丰富,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受到教职工的欢迎。

2.从政策上引导教师使用信息化平台

比如,以前学校发布各类通知是发短信到教师的手机上,现在所有的通知都在OA上发布,不上信息化平台就不知道当天要干什么,促使教师们养成习惯每天到校第一件事不是打开QQ,而是打开信息化平台。对于积极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积极使用信息化平台手段办公的教师,学校还会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学校还面临一些困难:一是资金困难,学校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普及,以后的系统定会越来越多,在上新系统的时候,学校希望相关部门能从“开放、共享、融合”的角度,考虑学校信息化现状,统一数据标准和信息规范,开放系统接口,使学校的信息化系统能够更好地与上级系统对接,真正实现接口的开放、数据的共享和系统的融合。

泉州市数字电视平台建设浅析 篇7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全市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667.7万多人,全市共辖有4个区、3个市和4个县。全市有线电视用户约有80万户,3个区的有线电视用户由泉州广播电视传输中心负责运营、服务,其他8个市(县、区)网络由当地广播电视局负责管理。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泉州市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要求,如果泉州市各县(市)都建设独立数字电视前端,不仅各自投入大,而且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不易形成广电合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也处于不利局面。由泉州广播电视传输中心建设数字电视总前端,再通过光纤环网将数字电视信号送到各县(市、区)数字电视分前端,构建全市统一数字电视服务运营平台是我们建设地市级有线数字电视的新思路。

2、系统整体方案

泉州市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坚持高起点、整体性、一体化规划,市县统一平台、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建设成为科学性、先进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高性价比的有线数字电视服务运营平台。

平台的建设原则是:遵循“循序渐进,长远考虑,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按照“由准动态到动态,由单向到双向”的步骤实施。

平台建设的目标是: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要求,面向泉州市的有线电视用户,通过条件接收功能,对用户进行地址码管理;通过智能卡进行收费;通过分频道、分栏目、包月等多种方式的计费管理和授权,为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从而达到通过分层的收费结构来提高泉州市有线电视的整体效益,加速推进泉州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实现覆盖全市的,符合中国数字电视标准的,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并能顺应未来业务发展的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原理图见右)

泉州市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的前端传输平台采用法国泰雷兹公司产品,其加扰器为Thales CRYOLITE TNM-4141独立加扰器,支持动态AC;CA系统是永新同方TFCA2.1 Pro的CA产品;SMS系统是深圳迪威特产品;数据广播系统是中视联公司的产品,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版本为DMS2.0,播放系统软件版本DBS2.0,海特荣德嵌入式股票分析系统3.20版本。

3、系统的建设

根据泉州市HFC网络覆盖面积和路由距离,光传输设备的性能情况,经过综合比较,确定采用以下传输方案:

1)市至县(市、区)联网采用1550nm光传输设备

2)县(市、区)乡镇联网采用1310nm光传输设备

泉州市区到各县市联网光缆传输段指标为(一级1550nm光设备、二级1310nm光设备):

泉州市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的光传输平台采用美国哈雷公司产品。系统采用型号为HLT7706R的MAXLink TM1550 nm发射机、HOA7720的MAXLink TM 1550 nm光放大器和HRM7121的MAXLink TM宽带光接收机。

光发射机性能(指标在如下条件下测得:MAXLink光发射机+HRM3811光接收机,接收光功率为0d Bm,系统加载80个NTSC频道):

光接收机性能(指标在如下条件下测得:在36d Bm V输出电平,750MHz工作带宽,斜率为10d B,78个个NTSC CW):

光放大器性能:(输入光功率=0d Bm)

HOA7720的噪声系数为4.5 d B HOA7114的噪声系数为4 d B

高质量的传输设备确保到各县(市)分前端的数字电视信号的技术指标:

3.1 一级光缆干线传输信号情况

3.1.1 泉州市有线电视网络频率分配:

上行频段(R波段)

电缆系统:5—65MHz

现有光缆系统:5—65MHz

采用频谱搬移后光缆系统:5—200MHz

隔离带(X波段):65—87MHz

下行频段(FM、A波段)

光纤链路带宽:87—750MHz

同轴分配网带宽:87—750MHz

其中具体业务频率分割为:

·调频广播:87—108MHz

·电视(模拟、数字):111—550MHz

·数据通信业务:

上行:5—65 MHz

下行:550—750MHz

注:其它多功能业务(包括导频信号和各种窄带信息)在不影响以上业务的频段划分前提下指定带宽,但不指定频率点。

3.1.2 数字节目频点:

3.1.3 合理使用频率分配及纤芯提高信号质量

为保证信号质量,到各县(市)的数字电视信号频率只使用在303—550MHz,提高系统的C/N、C/CSO、C/CTB等指标,通过模拟光传输(A)平台对用户进行大容量的广播服务。

视频点播、局域网、Internet接入、其它多媒体业务应用通过其他光纤,走SDH平台传输到各县(市)分前端。

3.2 确保数字电视信号可靠性

由于全市的数字电视信号都由市传输中心提供,到各县(市、区)数字电视分前端的信号保障非常重要。

3.2.1 通过双路由保证到各县(市)模拟光传输(A)平台可靠性

在光缆双路由的基础上,建设成两路数字电视模拟光传输(A)平台(见下图),利用美国哈雷公司的发射机、光放大器、光接收机具有内置SNMP代理服务器通信接口,和HRM7121的MAXLink TM宽带光接收机具有主用/备用切换功能,确保了到各县(市)分前端的模拟光传输(A)平台信号。

1550nm主路传输方案:

1550nm备路传输方案:

3.2.2 通过SDH网络自愈环,保证数字多功能业务的开展

2007年建成到各县(市)双路由光缆,为保证数字电视的视频点播、局域网、Internet接入、其它多媒体业务开展,在先投入肆佰万元基于SDH网络的新闻回传系统基础上,再投入约叁拾万元购买SDH网络2.5G光线路板及放大器,构成泉州广电SDH网络(见右图)。

4、结束语

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统一的数字电视平台已建设完成。目前,整个平台运行稳定,可以传送144套标清电视节目和4套数字广播以及传统模拟信号电视,还可以开展包括付费电视、数据广播、电视短信等多功能增值业务。

福建省泉州市统一数字电视平台的建立,有力地整合了泉州市广电内部资源、节约了投资并使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网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平台已成为福建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强、发展最快的平台之一,在全国范围内也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全市共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35.4万户,共安装数字电视机顶盒约41万台。泉州建立市级总前端、整合各县(市)分前端,建设统一数字电视服务运营平台方式是全国其他地级市可以借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组建》,《中国有线电视》2005,(01)

[2]、《江西广电网络数字电视平台技术方案介绍》,《广播电视信息》2004,(11)

[3]、《广东数字电视前端技术平台介绍》,《广播电视信息》2004,(06)

[4]、张晓冬:《数字电视平台建设中的几点想法》,《现代电视技术》

如东县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平台的建设 篇8

1 数字电视核心设备

如东县按照江苏省有线数字电视平台统一性的要求, 采用BigBand公司的新一代宽带多媒体业务路由平台BMR1 200建立了一个安全、可靠、稳定、灵活, 并可开展增值业务的数字电视前端平台。采用此IP传输方案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平台在ASI矩阵切换、VBR码率溢出、IP远程传输等诸多方面的局限, 而且可以实施各种灵活、有效的1+1、N+1冗余方案。如东县有线数字电视前端采用IP清流方案, 如图1所示, 市前端清流输出的数字电视节目以TS OVER IP的方式, 用4个GE通道通过DWDM传输到县前端机房, 其中主备各2个GE通道。BMR1 200对IP信号进行接收、解析和再处理。另外插入本地业务, 插入内容包括本地EPG、本地自办节目编码器输出、本地TS流卫星接收机输出等。最后经过加扰和QAM调制, 主备系统同时输出32路QAM信号。

1) 系统硬件构成

整个系统采用1∶1主备冗余方式建设, 共由4台BMR1 200机箱组成, 其中BMR#1和BMR#3完成对节目的复用与码流修整;BMR#2和BMR#4完成复用后信号的加扰和调制。配置4台服务器, 2台用于主备网管, 其中主路网管管理BMR#1和BMR#2, 备路网管管理BMR#3和BMR#4。2台用作同密同步服务器SCS, SCS服务器用于产生CW控制字, 发送给CA系统的ECMG, 并保持同步。其中一台SCS服务器为冷备, 主备系统同时播出, 主备系统可以通过射频切换开关手动切换。BMR1#和BMR3#各配置了1块AFA24-2-4XA输入输出端口卡、2块GNA114XA千兆输入卡、1块GFG404千兆传输卡和1块Ensemble高密卡。AFA24-2-4XA卡具有24个ASI输入端口, 和4个ASI输出端口, 本地节目编码器和TS流卫星接收机输出以及EPG, LOADER等辅助数据通过ASI输入端口送入BMR1#和BMR3#的AFA24-2-4XA输入端口, 完成对所有本地节目复用、码率修整处理及SI/PSI信息进行相关处理。2块GNA114XA千兆输入卡接收DWDM下来的GbE光信号。处理好的TS流由GFG404卡的GbE千兆口打包成1路GbE光信号输出到BMR2#和BMR4#机箱。对应复用机箱, BMR2#和BMR4#机箱各配置8块GFR222A, 每一块GFR222A可以对4路TS流进行DVB同密加扰和QAM调制。BMR#2机箱可以同时接收BMR#1号机箱和BMR#3机箱的千兆GbE信号, 正常工作时BMR#2机箱接收来自BMR#1机箱传输的GbE信号, 当BMR1#号机箱输出的千兆GbE信号中某个TS流中断时, 系统会自动切换到BMR3#的千兆GbE信号中相应的TS流信号, 实现了复用处理1∶1自动冗余备份。

2) 网络管理软件配置

BMR的网络管理软件主要有两部分, 一个为管理节目的软件BCM (Broadcast Control Manager, 广播控制管理器) , 用于配置节目输入输出以及对节目的加扰。BCM软件可自动识别出输入输出板卡、输入输出节目。界面的左半部分为输入部分, 右半部分为输出部分。从右侧可以观察到节目的输出带宽、是否加扰 (有一把锁的标志即代表加扰节目) 等。配置时只需将左侧输入的节目直接用鼠标拖至右侧输出的板卡即完成了节目的输入至输出的配置。

网络管理软件的另一部分为EM (Element Manager, 网元管理器) , 用于配置板卡, 管理和监视BMR板卡状态, 对系统、板卡及端口软件的重启。该软件具有直观、操作简单的特点。界面的左半部分为BMR中插入的所有板卡的直观图, 需要察看或配置哪一部分或端口时只需用鼠标点击它, 界面的右侧则会相应的显示该部分或端口的相关配置。每一个部分或端口都有4个内容可察看或配置, 即选单中的Configuration (基本配置) 、Bandwidth (显示端口内容的带宽信息) 、Alarms (显示警告信息) 和Software (软件版本和升级) 。主路GbE信号经过插播处理, 而备路信号没有经过插播处理, 所以在日常维护过程中要经常通过网管服务器上的网元管理器EM软件检查某个TS流是否切换到备路, 由于BMR的保护机制信号不会自动切回, 所以必须手动切回到主路信号。另外对BMR系统配置应做相应的备份以便意外时尽快恢复系统, 在EM软件中备份BMR的配置信息, 在BCM软件中备份系统配置和节目映射信息, 在SMU管理器备份软件授权控制。如果打开BCM和EM软件出现问题, 应检查SMU Manager管理器中的4个服务Alarm Server, Broadcast Control Server, Service Manager和Topology Server运行是否正常, 如果运行状态不正常, 可以先重启服务再进行检查。在日常维护过程中还应经常检查EM上的加密锁是否按预设的周期在奇偶间变换, EM上是否有ECM, EMM流, EM上系统各部分是否有报警信息,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警报等级, 要根据警报内容检查系统各部分正常与否。另外在SCS服务器中应备份出mux_map.cfg, scs_params.cfg和simcrpt.cfg这3个文件。在SCS服务器上, 通过检查Control Panel-Administrative Tools-Services检查SCS服务是否正常, 检查SCS服务日志是不是已满, 可以用软件scscleanup.exe清理系统日志。

2 互动电视系统

如东县互动电视信号通过省市县的波分系统的万兆通道和千兆通道传送, 其中万兆通道用于视频流传输;千兆通道用于传输页面和信令信号、本地IPQAM网管接入、以及计费系统接入。用户点播的视频流从省互动电视前端视频点播系统发出, 通过核心视频流交换机转发, 经省网波分系统发送到南通市机房的C150汇聚视频流交换机, 再通过地市—县市波分系统与如东县前端机房的3560E推流交换机互联, 然后再通过光纤送到分前端的IPQAM调制成射频信号。页面信号通过市机房页面汇聚交换机Cisco 3560G送到光纤收发器, 波分连接如东县本地的光纤收发器, 转换成千兆电口后与光纤收发器Cisco 2960交换机连接, 再与如东县城域网交换机互联。IPQAM采用的是华为StreamXP 1000, IPQAM单机满配置均支持输入两路GE信号、输出6×8=48个8 MHz频道。每个8 MHz频道采用64QAM调制方式速率可以达到38 Mbit/s, 每个互动电视节目流码率为4.5 Mbit/s, 每个频道可以支持8个节目流。1台IPQAM设备满配置可以支持48×8=394个节目流, 按照30%的开通率和10%的点播并发率计算, 可以支持11 820个互动电视用户。目前配备了两台IPQAM, 这样基本上能满足县城30 000数字用户点播需求。目前频率规划8个频道DS14~DS21 (478~542 MHz) , 其中482 MHz和514 MHz两个频点为专用于传输互动电视区域信息配置流, 随着互动电视用户的增加, 以后可以增加IPQAM和频点。互动电视实现了用户与播出的交互操作, 在用户和电视之间建立起双向互动的关系, 向用户提供“点对点”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个性化体验。互动电视系统连接如图2所示。

3 电子节目指南 (EPG) 系统

如东县前端采用与江苏省播出主前端技术标准一致的EPG系统, 遵照全省统一制定的SI信息规范对NIT, SDT, BAT, EIT等进行配置, 以便节目单导入前后统一管理。该EPG系统遵循“统一标准、分级制作、本地插入”的原则, 即按照统一的节目Service ID规划, 由省内容集成平台统一制作公用EPG, 节目单由省内容集成平台对所有节目进行统一编辑制作, 将制作好的XML文件通过互联网传送给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再将本地自办节目加入XML文件导入播出系统即可。采用北京永新视博公司EPG系统, 配备两台HP DL380G6服务器作为EPG应用、数据库和播出服务器, 服务器配备3块72 Gbyte硬盘构成RAID5阵列, 两台服务器采用1∶1的热备方式, 这样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每台服务器各配备了1块DTA2145播发卡, 并配备了1台科迪Kd7021-201T数字ASI2X1智能应急切换器, 它能够实时监测播发卡输出的ASI信号, 在信号中断或发生错误时能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或手动切至备用信号, 以确保EPG信号输出到BMR复用机箱。然后在BMR平台的BCM软件中拖拉SI信息中的4个表:NIT (网络信息表) 、SDT (业务描述表) 、EIT (事件描述表) 和TDT (时间和日期表) , 它们的PID分别为16, 17, 18, 20。为了保证EPG系统正常运行, 需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记录, 目的是提前发现隐患, 检查EPG系统的服务管理 (ServiceMgr) 、软件状态 (DataSender) 、设备管理控制 (DeviceConsole) 、EIS控制台 (EisConsole) 和数据同步管理器的日志, 通过日志查找是否有报错信息等。

4 CA系统

安全性及稳定性是CA系统关键所在, 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CA省网入围厂家永新视博公司的产品。CA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EMM、ECM的生成, 在加扰器的配合下完成节目的加密与加扰。系统硬件配置为:2台应用服务器、2台数据库服务器、2台加密机。所有设备全部做到1∶1热备份, 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系统软件配置为CDCAS3.0, 主要由EMMG, ECMG, EMMS, EMMU, Router等模块组成。EMMG是授权管理信息发生器, ECMG是授权控制信息发生器, EMMG负责EMM包的发送, Router是CA系统与外部程序交互的通道。软件界面为拓扑结构图, 显示了每个模块的运行状态。这样通过对软件的监看可以监测到CA系统运行状态。

在整转期间要大量发放智能卡, 先对智能卡做了预授权处理, 利用卡同步工具把最新的授权信息写入智能卡, 这样减少了EMM包传输, 避免用户等待开卡时间过长, 智能卡一插入机顶盒就可以收看。针对近期出现的布瑞克BREAK智能仿真卡, 利用智能卡授权的BUG, 使其延长无限收视期限, 及时联系厂家技术人员针对性进行系统软件升级, 启用CAS自动密钥更换功能, 通过设定部分或全部产品定期自动更换产品密钥 (产品密钥是用来解密ECM包的密钥) , 通过EMM包下发给智能卡, 这样前端在启用新的产品密钥加密节目的时候, 正常收看数字电视的用户, 由于其智能卡已经接收到了该密钥, 所以仍可以正常收看节目, 而对于不接收EMM包授权的用户则由于没有收到本周期的产品密钥, 故无法解密收看节目。启动自动密钥更换功能, 定期更新密钥, 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由于采用了组授权, 大大减少了系统中的EMM包, 缩短了EMM包的循环周期, 减少了EMM带宽占用。通过升级软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杜绝了共享机顶盒和布瑞克卡的使用, 维护了运营商的利益。

5 安全播出监测系统

安全播出监测系统是任何播出系统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如东县数字电视前端机房也是如此, 为了做好对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各个环节的安全监测, 如省网前端发送的IP码流、核心系统BMR1200处理后的码流、QAM调制输出RF信号质量等, 在数字电视前端机房安装了两套监测系统:北京博汇公司的多画面监测报警系统和北京金数信公司的码流监测系统。

1) 多画面监测报警系统

如图3所示前端系统输出的射频QAM信号经过分配器, 将数字电视加扰后的QAM射频信号送给“CI解扰器”, 两台多画面解扰器可插20块CI解扰板卡, 每块解扰板卡上插上CAM大卡可实现对一个频点8套节目的解扰, 输出解扰的IP清流信号送到码流汇聚交换机CIS-CO3560G。博汇多画面监测报警系统有5台多画面分割服务器, 每台服务器有两个网口, 一个为网管口, 另一个码流输入口, 将码流输入口和码流汇聚机相连, 多画面分割服务器就从交换机获得IP节目流, 并进行解码图像显示、音量柱显示、视音频丢失报警和实时转码录像。QAM信号节目进行多画面分割显示和报警存储, 配置的5台多画面主机可以对20个TS流的150多套节目进行监测。

2) 码流监测系统

码流监测系统采用北京金数信公司的码流监测系统, 对数字电视码流ETR101-290测试标准3级错误检测、PSI/SI信息分析、PCR分析等, 另外通过QAM监测模块对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输出的QAM射频指标, 如电平、MER、BER、符号率偏离、频率偏离等参数进行轮询监测, 并由金数信公司的安播网管软件进行数据采集、阈值比较和语音报警。配置的QAM监测模块为新加坡的Pixelmetrix的QAM-POD 090, 该设备同普通QAM模块相比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码流分析卡使用的是Dectek公司的DTA-160 SXP, 此码流分析卡有3个ASI双向口, 一个千兆网口, 加上计算机的两个网口也可以作码流分析使用。DTA-160 SXP码流分析卡码流监测点覆盖了系统中几个关键环节点, 有DWDM下来的主备IP码流和QAM射频信号的码流等, 通过码流监测系统可以很快地分析、判断系统哪个环节出现问题[1,2,3]。

6 小结

数字电视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每个子系统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技术维护人员要对整个系统深入细致的了解与掌握, 了解各系统间的配置与联系, 才能快速排除故障。技术人员还要熟悉数字电视理论, 还得将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根据实践操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平常加强设备巡查与维护, 在不断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维护技术水平, 确保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庄宜学, 陈周烽.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安全播出策略探讨[J].电视技术, 2009, 33 (3) :50-52.

[2]宗瑞朝.互动电视系统并发流的探讨[J].电视技术, 2007, 31 (9) :7-9.

“数字文昌湖”信息平台建设初探 篇9

关键词:文昌湖,信息平台,建设

1 引言

建设文昌湖旅游度假区,是淄博市委、市政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淄博城市综合竞争力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落实这一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决策部署要求的“以城乡统筹为目标,以‘生态旅游、运动休闲’为建设方向,以打造国家级城乡统筹示范区为样板,实现生态、社会、政府和企业各方面共赢”指导思想,瞄准把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国家一流齐文化主题湖泊精品旅游目的地,淄博市新产业的生长极核、循环经济的示范基地,淄博市生态源流、宜居城市品牌形象代表与环境支撑点这一总体目标,积极推进城乡统筹项目进程,不断创新建设思路、方法、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打造文昌湖城市建设新内容,实现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2 平台建设背景

“数字城市”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它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与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现代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相对于目前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系统而言,“数字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一种城市管理方式的革命。“数字城市”平台能够实现公众自由创造、共享城市信息知识。

早在2007年,淄博市委书记刘慧晏同志在全市城建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实施城市管理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大趋势的必然要求,数字城市开发潜力不可限量”。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为落实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区、城乡统筹示范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等高要求,需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因此,建议在文昌湖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借助空间信息、宽带网络、三维模型技术,通过地理位置坐标,动态地将各种图形信息统一集成,实现信息查询、定位和分析的“一张图”管理模式,实施“数字文昌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任务,最终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

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作为淄博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全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整个区域处于镇村规划布局原生态状况,区内尚未形成度假区城市旅游设施主体构架,文昌湖度假区城镇建设犹如一张白纸,各项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更适合信息技术数据采集和数字城市的逐步建立,从项目建设初期的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规划,到城市设计、项目建设实施,从市政道路、地下管网,到建筑单体结构、户型,乃至涉及公安、交通、文化、旅游等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数据信息,都可随着度假区建设进程及管理内容不断深化,不断补充完善到数据库当中,为最终建立数字城市,实现数字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平台建设内容

“数字文昌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在充分评估、整合现有数据、网络、软硬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3S、网络和3D模型技术,建立一个以数字化基础数据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平台,实现对各种城市建设基础数据的采集、应用、共享和动态更新,为度假区规划、建设、管理方面提供辅助决策工具,提高旅游度假区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建设内容如下:

3.1 一个平台(“数字文昌湖”信息共享平台)

“数字文昌湖”信息共享平台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面向政府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一部分是面向公众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该平台以空间地理信息为载体,建立城市数据模型,提取融合城市各类信息数据,与各种服务应用系统搭建一个公用的、开放性的基础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信息的共享与互操作。它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各类信息集成与开发服务,为公众提供空间信息查询、定位等基于地理信息的服务,也可为政府部门应对社会突发、重大事件提供可视化的管理平台。

3.2 一套机制(数据动态更新和投入机制)

数据是信息平台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需要一定的政策保障和运行机制,使数据更新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需要形成一条完整的数据链,建立严格、动态的数据收集、录入、更新、共享机制和标准,使数据更新制度化、日常化、流程化;政府统筹资金投入,采取措施保证投入的计划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优先发展基础数据库、基础平台建设,这也是为更高层次系统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3.3 一套规范(平台、数据库建设规范)

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制定适应信息平台的数据库标准,建立信息平台分类编码体系,制定信息数据交换编码标准,建立信息数据交换机制与交换体系,开发基础与专业地理信息数据传输和数据更新的接口标准,研究制定信息共享政策法规,为信息交换与共享提供服务。

3.4 三个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城市元素数据库、三维模型数据库)

信息平台融合基础地理信息、城市元素信息、三维模型三个数据库。通过各个数据库建设,形成对数据从产生到管理维护,再到各部门、各科室使用,最后到档案数据备份的“一条龙”管理,从而保证数据生产的标准化、数据管理与更新的及时化,进而促进整个城市信息化的进程,逐步实现“数字文昌湖”。

信息平台每一个系统功能的实现都需要海量准确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撑,所以无论是在系统建设之中还是在系统建设完毕后,都需要源源不断地整理、处理大量的数据,把不同种类、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以便于集成、入库。特别是系统建成后,需要每年有固定的投入对数据库、系统及时维护,一方面保证数据组织合理、更新维护的方便,另一方面保证系统功能的正常应用。

4 平台建设原则

“数字文昌湖”信息共享平台是集城市元素信息、地理信息查询应用、数字三维模型于一体的管理共享平台。由于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城市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的地形、规划、三维、人口、经济等数据,所以信息平台的有序管理和方便应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避免出现以往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复建设、信息孤岛、交换不畅”等问题。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实际工作需求,确定信息平台建设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4.1 先进、实用、拿来主义原则

整合政府各部门现有的基础数据、系统,满足信息平台系统功能基本要求,避免系统重复建设,保持系统先进性的同时节约资金投入;采用当前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保证系统的高起点、高实用性能水平,利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流,直接纳入数据库,保证系统移植后即能高水准运行。

4.2 标准化、规范化、可扩充性原则

信息共享平台系统运行的内容、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精度、作业规程等应制定统一的标准;数据编码和系统功能能够适应系统的升级改造和技术更新的要求。

4.3 安全保密、开放与共享性原则

信息平台设置多级安全管理机制,采用严格的软硬件安全保密措施,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落实安全保密责任,保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开放与共享是文昌湖信息管理平台能够成为城市基础软硬件设施、综合服务性地理信息资源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系统设计时遵循的重要原则。

5 其他城市经验借鉴

通过收集国内部分城市在数字化城市建设方面的资料,特别是对与文昌湖城镇建设类似的杭州、苏州、重庆等城湖相连数字化城市建设经验的分析,发现以供借鉴的成功方法:

1)从思路上讲,实现了管理从数据采集、数据建库、平台搭建、系统应用的作业流程,即在地理信息建库的基础上先建设基础数据管理平台,然后再逐步达到办公自动化的目标,这也和平台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2)从保障方面来讲,一方面系统成功运行是建立在持续投入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从技术上来讲制定规范化的标准、专业、及时的软硬件维护、数据更新机制,实践证明也是特别重要的。

3)从管理模式上讲,无论是现状一张图、规划一张图,还是项目一张图的一张图管理模式,都是基于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数据库平台,统一的GIS平台,统一的坐标系下的基础数据,然后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从而提升信息综合利用的效率,确保了系统能够不断完善,持续发展。

6 平台建设意义

建设“数字文昌湖”信息平台,对于提升文昌湖管理水平,促进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6.1 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社会事务管理繁重复杂,政府做为社会事务管理的主导者,节约社会资源,决策科学、迅速、正确,服务到位,建立“数字文昌湖”初衷在于此。“数字文昌湖”系统以3S、IT、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过程中采集的信息数据,建立城市空间及城市元素数据库,借助电视通讯网、城域网等网络骨架,以政府、企业、公众数字应用系统和数字小区为终端,形成城市任何元素相应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数字虚拟管理系统。因此,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城市生产生活的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实现终端可视化,使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和管理,提高政府决策的迅捷性、正确性。

“数字文昌湖”信息平台将三维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功能融合应用,使得在传统二维数据的基础上,使用真实的三维场景作为空间分析、应用的平台,从而突破二维环境下抽象表达空间信息的局限,使得决策、分析更科学、更直观、更迅速,促进政府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6.2 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平台

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使得城市建设项目选址、定点工作更科学,轻点鼠标,周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相关位置的规划、现状面貌即可尽收眼底,使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成为文昌湖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宣传窗口,更好地为招商引资、社会服务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信息平台整合城市信息、环境信息、人文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交流查询等信息化服务单元,逐步实现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使城市综合实力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利用3S技术、虚拟现实等各种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文昌湖信息管理平台,为文昌湖的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文昌湖信息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城市管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最终实现城建城管“一张图”的管理模式,为“和谐淄博”的软环境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

7 结语

“数字文昌湖”信息平台从信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社会资源的整合再现系统,它涵盖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社会信息的方方面面,并以数据的形式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再现。建设“数字文昌湖”信息平台是实现以文昌湖为核心进行区域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城镇功能数字化的终极目标,建立“数字文昌湖”信息平台,为实现城镇远程控制、智能化控制打下基础,为提高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丹.数字城市信息共享的几个问题[J].北京测绘,2007(4):1-5.

[2]刘屹林.数字三维仿真城市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数字电视平台建设 篇10

1 数字通信的特点

数字电视系统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一直到用户端接收机, 都要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那么数字通信到底有哪些优点呢?

1.1 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个离散值 (通常取两个幅值) , 在传输过程中虽然也受到噪声的干扰, 但当信噪比恶化到一定程度时, 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判决再生的方法, 再生成没有噪声干扰的和原发送端一样的数字信号, 所以可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传输。

1.2 便于加密处理

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 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得多。以话音信号为例, 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

1.3 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

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信号一致, 都是二进制代码, 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 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 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1.4 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 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 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 因此体积小、功耗低。

1.5 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 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 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另外, 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 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

2 秦皇岛港有线电视网现状

秦皇岛港务集团通信分公司自1985年开始建设有线电视系统至今, 已在全港区范围内搭建起了光缆传输方式的智能化有线电视系统平台。到2007年全港范围内已经建设了1个2.5G骨干环和3个155M子环, 为3个远端模块提供了传输平台。网络结构由星型优化成环形, 具备了自愈功能, 实现了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安全化。大部分小区和新建小区采用可寻址路权计算机管理智能系统, 解决了我港有线业务管理复杂, 收费难的问题。另外秦皇岛港务集团拥有一套自制的本港电视提供给用户。有线电视业务结构图如下图:

3 秦皇岛港数字电视前端建设方案

根据秦皇岛港通信分公司有线电视网结构状况, 分析我港有线电视改造的需求:建设数字电视传输前端平台, 能够实现数字电视需求, 具有统一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硬件及用户的管理监控, 能够建立本地的节目信息库方便用户收视, 为今后的增值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接口。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决定采用CAS子系统、SMS子系统、EGP子系统等进行组网。

3.1 CAS子系统

CAS有条件接收子系统, 实现对业务内容的加扰及对用户的收看权限进行管理, 从而实现对业务的控制和管理, 保护合法用户的权利和运营商的商业利益。它是开放式系统中的安全子系统, 对外界必须是封闭的、专有的。

3.2 SMS子系统

SMS用户管理子系统, 是数字电视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它通过营业厅柜台、Internet、CallCenter、自助终端等手段获取用户的个人资料及业务需求等信息, 建立在大型通用数据库技术基础上, 这些信息可以增加、更改、删除并与产品 (音视频节目及其他数字电视业务) 定义、费率、银行自动交易系统实时关联, 使运营商的市场策略和用户需求能及时更新、及时申请、及时生效, 大大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3 EPG子系统

EPG电子节目指南, 给用户提供一个容易使用的、界面友好的、可以快速访问节目的一种方式, 用户还可以通过该功能收看一个或多个频道, 甚至所有频道近期将播放的节目。同时, EPG可提供分类功能, 可以帮助用户浏览和选择各种类型的节目。

3.4 编码器

秦港集团公司自办的节目, 需要配备1台专业编码器, 对该节目进行压缩和编码, 为下一步的复用加扰和调制提供数字传输码流信号源。

全IP解决方案, 大大弱化了原来复杂的走线和设备之间的逻辑结构, 使得系统的连线变得非常灵活, 无需复杂的固定模式的电缆连接, 只需要将设备通过网线连接即可, 不再关注连线的对应关系。并且, 设备只需要连接到交换机上即可, 节目信息的获取从原来的链路层转换为交换层, 非常灵活, 系统未来扩容升级平滑, 只需增加网线即可, 简单灵活!

4 结语

上一篇:医院收费工作管理下一篇:聚羧酸高性能外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