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及特点

2024-07-21

难点及特点(精选十篇)

难点及特点 篇1

关键词:航空煤油储罐,特点,施工难点

在航油公司运营过程中, 航空煤油储罐是重要的供油设施, 其不仅关系到航空煤油的储存需求, 还和供油的品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这也就需要重点把握好航空煤油储罐的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促使建成的航空煤油储罐能够有效满足于安全供油需求。对于航空煤油储罐的应用来说, 其自身的特点比较明显, 这些较为特殊的需求也就必然会带来较高的施工难度, 需要详细分析把握好相应的施工难点, 并且做好处理和优化, 最终提升航空煤油储罐的使用可靠性。

1 航空煤油储罐特点分析

1.1 油罐形式

从规范规定的火灾分类来看, 航煤属于乙A类油品。常规来看, 乙A类油品储罐应采用内浮顶油罐或卧式油罐进行储存。但根据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下属油库实际使用经验, 经航油集团公司与《石油库设计规范》编写组沟通, 最终上述规范中明确指出, 航煤的最高储存温度低于油品闪点5℃及以下时, 可采用容量小于或等于10000m3的固定顶储罐。另外, 根据国内各炼厂生产的航煤检测报告, 航煤物性更为接近柴油, 挥发量较小, 小型储罐采用固定顶储罐可以满足安全、环保储存要求。

1.2 锥形罐底

对于航煤储罐的构型来说, 除采用固定顶储罐, 锥形罐底是另一更为典型的特点,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航煤中的含水量, 并且有效控制其中存在的杂质含量。根据相关规范要求, 航煤储罐的锥形罐底坡度应在4%以上, 以确保储罐中的航煤达到较好的水分以及杂质排除效果。而在锥形罐底设置有效的排污口, 及时清理底部的一些杂质以及其它无机盐等成分, 也可避免罐底受到沉积杂质的腐蚀。

1.3 浮动吸油装置

在航煤储罐的具体应用中, 为了提升发出航煤的质量, 还需要设置一种浮动吸油装置, 以确保发出的油品是上层清洁的航煤, 避免发出下层可能含有较多杂质的航煤, 以免威胁航空器的飞行安全。这也就需要针对吸油口进行不断调整, 根据航煤储罐中的油量进行匹配性浮动, 保障吸油口能够随着油量的下降而下降, 一直吸收最上层的航煤。对于大型储罐, 这种浮动吸油装置常采用双回转轴结构, 相应的吸油管固定在内浮盘上, 如此也就能够促使其随着内浮盘的上下沉降来吸取最上层的航煤;而对于小型储罐, 因为油罐壁高和直径相近, 一般采用单回转轴结构的浮动出油装置。

1.4 防腐蚀处理

基于航煤储罐储存航煤需要保持较高品质的要求, 还需要重点加强油罐内部防腐蚀方面的处理和优化, 这种防腐蚀处理主要就是针对航煤储罐的内壁进行有效处理, 提升其防腐蚀效果。这种防腐蚀处理不仅仅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罐体的防腐蚀效果, 还能够有效控制煤油中的机械杂质, 并且对于微生物也具备一定的控制作用, 最终也就能够保障煤油的清洁性效果。此外, 这种防腐蚀处理还具备着一定的防泄漏作用。

2 航空煤油储罐的施工难点

2.1 焊接要求较高

对于航煤储罐的具体施工要求来说, 其在焊接操作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这一点和航煤储罐的外形要求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尤其是要在焊接处理过程中控制好形变问题, 保障航煤储罐的椭圆度等指标要求。在焊接操作过程中, 不仅仅需要施工单位编制较为适宜的焊接施工操作规程, 还需要重点从焊接的合理设计入手进行分析, 尤其是对于焊缝的设置, 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保障焊接完成后的航煤储罐具备着较好完整性效果, 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焊缝缺陷等方面问题。

2.2 锥形罐底施工难度大

对于航煤储罐的锥形罐底来说, 其同样存在着较高的处理难度, 尤其是对于坡度的设置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且还需要把握好相关罐底设置的整体性效果, 确保其能够具备较好的完整性, 另外需要保证底板与壁板的T型焊缝的焊接能够达到较高品质, 确保底板能够和罐体协调统一。在这种锥形罐底的施工处理中, 焊接操作同样需要得到较好的控制, 焊缝数量必须要尽可能地降低, 并且严格控制好焊接变形。

2.3 上下端壁板安装难度大

在航煤储罐的施工中, 倒装法的应用比较常见, 这种倒装法施工处理中也就需要针对上下端壁板的有效安装进行控制, 其处理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并且相应的应力也较为复杂, 需要从误差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避免出现应力集中造成罐体形变。此外, 还需要重点针对垂直度以及周长、水平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 确保油罐成型完整性较好。

3 结语

综上所述, 航煤油品高品质要求对于航煤储罐的特殊要求, 对于航煤储罐的具体设计和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要想满足于这些特点需求, 必须要在设计阶段严谨核算、合理布置钢板及焊缝位置, 重点从施工中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 尤其是要把握好钢板拼接固定、钢板吊装、钢板焊接质量控制等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 如此才能够确保高质量完成施工作业。

参考文献

[1]冷明1易敬2陈磊3.航空煤油储罐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J].油气储运, 2014, 12:.

[2]李伟.航空油料储罐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 2013, 03:60-66.

难点及特点 篇2

本工程是路、桥、地下管线市政工程及临时施工便道,地址在台州东部新区启动区块聚洋大道、聚海大道、甲南大道、三山路区域七条道路六座桥。东西方向五条道路,南北方向两条道路;主干路二条(宽50m),次干路五条(宽度30m、36m)道路总长8983.71m。路基材料采用石渣,路床(结构底0~80cm)范围内粒径不超过100毫米;路堤(结构底80~120cm)范围内粒径不超过150毫米;路堤(结构底>120cm)范围内粒径不超过500毫米,且不超过层厚的2/3。桥梁上部采用3*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桥台采用桩接盖梁轻型桥台,桥墩采用矩形盖梁柱式墩,φ1.2m钻孔灌注摩擦桩基础。搭板长6m,人行道采用花岗岩栏杆,桥头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桥面40m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粘层+60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粘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层+100mm厚C50混凝土桥面基层。人行道结构:3cm厚花岗岩+3cm厚水泥砂浆+10cm厚C30混凝土预制板。

(一)、本项目的特点分析和应对措施

本项目地处市区且工期要求比较紧,路、桥、地下管线施工周期、施工难易程度、顺序安排尤为重要,因此本工程施工的协调任务重,协助业主单位、总承包单位。做好施工调度工作,从而保障工程进度,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对此监理机构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①理顺施工顺序:先地下后地上;影响进度的关键工程先开工; ②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施工段,施工区域,实施流水作业;

③协助总承包单位作好各专业工程间的链接。要求总承包单位作好搭接网络计划,监理机构进行审核,促进计划完善。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保障进度计划实施。

④监理机构积极配合隐患工程验收,确保及时进入下一道工序,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二)、本项目的难点分析和应对措施

1、本项目的道路地下未知因素比较多,施工时可能会遇到河塘、淤沟、淤坑,都要做清除、回填处理。这些不确定因素排查不遗漏和处理得当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难点。

①审核《清表专项施工方案》;

②清表前要求施工单位分段绘制需要清除、回填部位的标示图,清表后增加的需要清除、回填的部位要及时反映在清表前标示图中;

③监理在回填处理过程中要旁站监理,控制清淤的程度,记录清淤的数量,控制回填的材料,成分、密度等;

④为最终结算提供依据。

2、本项目地点是市区且施工区域大,多段落同时施工时,扬尘控制是难点,尤其在路槽开挖及石渣路基养护过程中,大面积的裸土极易形成尘随风扬,漫天灰沙的情况,因此,在文明施工现场控制扬尘减少大气污染是本工程的难点。

①首先要求总承包单位制定《扬尘控制专项方案》,监理编制《扬尘监理实施细则》;

②在路槽施工过程中加强场地的洒水及清扫工作;

③在路基养护过程中采用土工布等材料的覆盖,以减少环境污染; ④各条道路施工现场出口处均设置轮胎清洗设施,运输渣土车要覆盖,确保城市卫生。

(三)、本项目的关键点分析和应对措施

1、施工前准备工作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本项目三个施工内容(路、桥、地下管线),前期准备工作决定工程是否能达到开工条件,满足工程正常施工要求,最终能在施工中贯彻实施,确保项目施工有序开展,实现项目目标,起着基石和里程碑的作用。

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审查:针对本项目路、桥、地下管线工程,要求施工单位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整个项目施工总体部署,施工流向、施工顺序、人员投入、材料计划、机械设备、场地布置、技术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做到统筹安排,科学施工,保证质量、按期完工。同时监理部要编制本项目的《监理规划》用来明确监理工作的内容、范围、控制要点及措施等;

②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要求施工单位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路、桥、地下管线《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是否满足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能否指导本工程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顺利完成本项工程;

③《专项施工方案》审查:要求施工单位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及重要性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安全管理要求(比如钻孔桩、路基、测量、观测、吊装、排水等《专项施工方案》)。重点审查质量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施工工艺流程、预防质量通病、满足规范强条要求、质量检查检测标准、人员设备投入、施工进度计划等。同时监理部根据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明确监理工作的方法、控制要点及措施;

④《季节性施工方案》审查:主要是《雨季施工方案》、《冬季施工方案》、《高温施工方案》、《防台风施工方案》等,重点审查质量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

⑤人员资质、设备审查:对项目管理人员和特殊上岗人员的资质审查,管理人员主要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质量检查员、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等,特别注意测量员是否有上岗证,因为本工程测量和观测工作比较复杂、繁重,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特殊上岗人员主要是电工、电焊工、起重工、特种设备工等;对施工所用工具、设备进行审查,重点审查测量检测设备,是否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测及有效时间,施工用各种设备的数量是否满足工程和施工进度要求;

⑥施工材料验收:对进场施工用材料进行外观和合格证的检查,对无合格证和外观不符合要求的,要求退出现场。对进场验收合格的材料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验,试验合格的方可使用。根据图纸要求对路基使用材料石渣进行粒径验收。

2、本工程施工内容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1)钻孔灌注桩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Φ1.2m,钻孔灌注桩虽然广泛应用到基础中,由于地质勘探钻孔分布距离和地质构造分布变化,不能完全反应每个桩位的实际地质详情,施工中常出现地下障碍物、塌孔、流沙、缩颈等现象,影响成桩质量和施工进度,所以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很关键。① 审查《钻孔灌注桩专项方案》; ② 编制《钻孔灌注桩监理细则》; ③ 检查施工技术交底;

④ 审查特殊上岗证人员及设备报验; ⑤ 审查进度计划,确保按计划实施;

⑥ 对桩钻孔定位、成孔、清孔、钢筋笼安放、混凝土灌注进行旁站监督; ⑦ 检查施工记录,做好旁站记录;(2)施工测量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本工程路基坐标控制桩、高程控制桩和施工引桩数量很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到及时检查和反馈是整个施工测量阶段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控制测量质量的精度,测量放样的准确性,也是整个施工测量环节的难点,更是关键点。

①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测量专项方案》,同时监理部编制与之相配套的《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②监理会同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在现场交接导线桩、中线及曲线的控制桩和国家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并指令施工单位对所有测量控制桩和水准点进行保护,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结束;

③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上的坐标和水准点高程应与现场交接的资料进行复测检验,确保主要的原始定线点、水准点高程的数据准确无误,若发现有超标误差时,必须立即以书面资料报告建设单位,由原勘测单位复测鉴定;

④对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的需要,加密的控制点、辅助基线、临时水准点进行检查和复测,但必须考虑这些点的稳定性能长久得到保护,以便随时检测,保证施工放样的细节不出差错。施工临时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200M,桥位附近必须有水准点;

⑤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细部放样复测报验单及施工临时水准点的测量资料,对前者进行25%的抽检,对后者进行100%的复测。检测合格的,及时给予书面认可,并签发监理复核单;发现误差超限时,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重测再报,合格后方可使用;

⑥符合测设中桩、横断面、高层是否与设计相符;

⑦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检查其有否近期检定的资料,超过检定期限的仪器,应指令停用,待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3)路基填方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本工程路基(吹填区范围内)直接填筑石渣至路面结构层,路床(结构底(0~80cm)范围内粒径不超过100毫米;路堤(结构底80~120cm)范围内粒径不超过150毫米;路堤(结构底>120cm)范围内粒径不超过500毫米,且不超过层厚的2/3,分层夯填压实。一般路段放坡原则,填方1:1.5,挖方1:1。所以路基的石渣粒径、压实十分关键。

①审查施工单位《路基施工专项方案》,同时监理部编制《路基监理实施细则》; ②施工前,将原地面上杂草,必须清楚,并挖排水沟排除路基范围内的积水,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②分别对不同粒径石渣进行现场检测验收,并要求施工单位分别堆放; ③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试验,确定主要的工艺参数。压实遍数、填筑厚度应根据试验段试验结果确定。

④每填筑一层进行压实度测试,控制石渣路基的各层压实度,每层填筑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功能相适应;

⑤控制石渣顶面回弹弯沉、压实度和平整度。

⑥路基填筑应执行“先路中、后路边”、“先低后高”的原则是,不同土料必须分层、分段施工,不应混杂。

(4)路基沉降观测、稳定观测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路基最终质量是否合格,主要是沉降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①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沉降观测、水平位移方案》,其中有沉降观测点、水平位移布置图;

②沉降板,水平位移控制桩的埋设,进行旁站监理,确保埋设符合要求。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并标杆上应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③检查观测记录,复合观测记录;

④观测频率:没填筑一层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d至少观测一次。预压期间前三个月内平均每7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应视地基稳定情况平均半月观测一次,感测的频根据沉降量大小进行调节;

⑤沉降量观测、稳定观测: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度每昼夜不大于1cm,坡脚水平位移速度每昼夜不大于0.5cm。施工中密切注意异常情况发生,超过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稳定后再进行施工。

(5)路基红线两侧临时排水沟、临时施工便道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本项目的重点是道路、桥梁、地下管线施工质量控制,监理机构除加强人、材、机、法、环的常规控制外,还应注意重视配合工程施工的临时排水沟、临时施工便道的监督,虽然不是工程施工内容,但是对路基的施工质量、保证雨水顺利排出不侵害路基,确保施工道路顺畅,不影响施工进度,起着关键性作用。①审查《临时排水沟、临时施工道路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要有平面图,标注排水流向及排水出口;

②临时便道、排水沟要满足设计要求,沟底和路基都要压实;

③临时排水沟修筑必须清表前做完,不能先施工路基,后施工临时排水沟,必须保证路基雨水顺利排出;

(6)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处理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本工程三山路、聚洋大道部分路段采用了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处理,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是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之一。采用此预压排水固结法可以使地基的固结、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大部分或基本完成,并加速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增长,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

①审查《排水板地基处理方案》,监理编制《排水板地基处理监理实施细则》; ②审查钢塑格栅、塑料排水板、土工布的型号、规格等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现场要清除杂草,场地平整,要设置排水沟;

④严格按施工图设计的位置、间距进行测放塑料排水板插设位置,并作好标示,严格控制塑料排水板间距,严禁随意施插;

⑤控制排水板打设深度、垂直度,保证外露长度满足要求;

⑥控制填筑速率,对沉降观测点埋设要旁站监理,检查沉降观测记录并符合; ⑦监理旁站每层填筑夯实,沉降速率、坡脚水平位移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⑧控制总预压时间不少于6个月,堆载完成后最后两个月观测沉降量每月不超过5mm,方可进行排水工程和道路施工。

(7)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本工程部分路段河道两边采用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形成水泥土圆柱体,利用固化剂和软土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圆柱桩体具有一定的强度,桩体周围的土得到部分改善使软土硬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是工程质量关键点之一。①审查《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监理编制《水泥搅拌桩监理实施细则》; ②审查水泥搅拌桩平面放样布置图,现场做好桩位标示,杜绝边施工边放样,监理测量复合桩位;

③检查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④现场工艺性试桩,并将取得的施工工艺参数挂牌标明在施工现场以便执行检查;

⑤监理实行全过程旁站。现场监理人员做好现场监理记录,并检查施工记录; ⑥严格控制掺灰量,加强现场检测,掺灰量不足或未打至设计深度的,必须及时重打;

⑦搅拌桩施工必须连续,若成桩过程中遇有故障而停止喷浆时,第二次喷浆时其喷粉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0m;⑧对成桩后3d、7d、28d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测;(8)桥面预应力空心板预制关键点的分析和应对措施

本工程共六座桥分布在各路段,桥面预应力空心板应考虑在各个桥附近预制,尽量减少运距或避免运输,方便吊装、安装,不影响路基施工。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的预制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①开工前审查总包上报的分包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书; ②审查管理人员及特殊施工人员上岗证,对设备和材料报验审查,并见证取样。

③审查总包单位上报的《预应力空心板施工专项方案》,监理编制《预应力空心板监理实施细则》;

④对台座施工进行质量控制,要有台座具体布置图和场地布置图; 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控制波纹管的安装和固定,保证连接长度且不露浆;检查埋件和吊装孔的预留;

⑦对特制组合钢模试拼验收,保证外形尺寸和角度(桥面预应力空心板与盖梁交角非90度);

⑧锚具及配套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⑨对混凝土浇筑和张拉进行全过程旁站,施加预应力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严格控制张拉程序 [0→初始应力(10%σcon)→100%σcon持荷5分钟→σcon(锚固)]和张拉顺序(左N1→右N2→右N1→左N2);

⑩压注水泥浆强度等级不低于构建砼强度等级,监测张拉和存梁期的上拱值并记录;

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及难点探讨 篇3

一、中职班主任工作难及产生原因

中职生难以管理似乎已成为职业教育者的共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即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不爱学习、放任自流、顶撞教师、对教师怀有敌意等种种缺点和不是。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生比例较大。因为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中职类院校花费较少,家长能够承担,所以农村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青睐于中职学校。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2)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

(3)自信心不足。首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认识不清楚,普遍存在着一种“学历低、能力差、就业难”的认识,觉得自己是“二等公民”。其次,主观愿望和客观环境存在着矛盾。尽管考上中职,但毕竟是一所职业学校,在人学后学生很容易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对学习生活逐渐失去了信心。

(4)个性特点鲜明,但集体意识淡薄 。近年来,我校招收的学生均为80,90后,尤其是逐渐进人了以90后为主的时代,这些学生大多数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独立意识与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他们更多的倾向于个人利益,“是否对我有利”往往成了他们是否参加集体活动的标准。

因此,中职班主任工作难也可算是一个工作特点。

二、把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作为班主任工作重点

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一般都是初中时的中下等学生,他们往往因为自己上普通高中考大学无望才被迫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他们的一般特点是: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进取愿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讲意气,但个性强、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质低,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往往是偏激的;在初中学习生活中,他们经常受批评多,受表扬少,自信心差,行为表现上纪律散漫不求上进,个别甚至吸烟、喝酒、骂人、打架、早恋等,形成一些坏毛病。

因此,作职业学校班主任免不了把后进生问题,少部分后进生确实给班级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这部分同学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纪律意识都较差,班主任应多找他们谈话,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并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他们少批评,多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这样才能使他们慢慢地得到转化。

三、中职班主任工作要付出更多的爱心

职业学校容易产生自卑感,因为他们往往缺少师长之爱、同学之爱、家庭及社会之爱。因此教师应该用真情去包容他们、温暖他们,用真挚的爱心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对学生满怀热情和爱心,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乐于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能力。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比普通班主任工作更多的践行爱心。具体来说,班主任应该保持“三心”即,上进心,责任心,奉献心。

(1)要把“爱心”与“公心”相结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体现了班主任老师应有的爱心,要在各方面关心和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难。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进步、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矛盾和问题,诸如经济困难、生病、遭遇意外事故、发生纠纷等等。作为班主任,应当尽力而为地帮助学生解决或者缓解这些困难、矛盾和问题。这既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又是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推进班级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处理关系到学生荣誉和利益的问题时。应将“爱心”体现在“公心”中,即办事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更不应凭关系、利益或私人感情作决定。

(2)以爱换爱,强化教育的感染力。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真诚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能够架起师生之间相互依赖的桥梁,能使教育更具感染力。如何去做,才是真正爱学生呢?首先,要了解学生。这要求老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谈心,了解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类型、家庭情况等基本情况。其次,要关心学生。对学生的体贴爱护是很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近你、信任你、学习你,学生才能有什么心事都会和你说,那么老师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兼具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任务

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与学生的培养方向,从中职学校走出去的人才应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从事技术工作的初级劳动者。这要求在中职期间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实行自动控制,使每名学生轮流当班长,进行班级管理,同时可组织招聘应、市场营销等与职业有关的模拟活动,使他们都能有亲身体验。班主任要及时验收,对不合格区域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理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就为今后的工作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难点及特点 篇4

在我国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 高层建筑成为民用建筑的主流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当中,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的逐步提高, 梁式转换层成为了高层建筑具备多种使用功能特点的关键结构, 梁式转换层的出现使得高层建筑的功能更加丰富, 具有综合性, 性价比极高, 但是想要做好梁式转换层, 也需要对其技术中的难点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够做好不同体系的转换层建设, 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的高层建筑, 除了需要满足人们居住使用的条件以外, 还需要具备很多的功能, 才不会造成建筑空间的浪费。但是有一些建筑功能的实现, 要求建筑内部有巨大的使用空间。为了得到更综合、更全面的建筑使用功能, 很多施工企业都采用了建造转换层的方法。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很多高层建筑的1层, 2层都是当作商业用房, 2层以上的房屋当作住房来使用, 商业用房与居住用房之间就是转换层, 主要为了解决商业用房与居住用房的结构转换问题。近年来, 我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梁式转换层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我国现阶段对于很多高层的调查研究结果, 有85%以上的高层建筑都使用了转换层的构造。由此也可以看出梁式转换层在建筑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于高层建筑来说, 转换层的作用就是防止建筑的刚度突然发生变化, 增强高层建筑的整体性, 使得建筑在结构上更加稳定和安全。

在目前转换层的使用方面, 梁式转换层是使用最多的转换层形式。梁式转换层就是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面设置斜向或者是单双向的承托梁柱, 采用这些梁柱能够承托住上一层结构剪力墙或者柱子所传递下来的荷载。如果在设计上规定, 纵向受力与横向受力都能够一并发生转换, 就能够在设计上采用双向梁的模式。如果原本的建筑结构形式是筒中筒结构形式或者是框筒结构形式, 也可以在框架的四周围布置一圈转换梁。这样的设置能够把从上层传递下来的荷载分配到建筑物的两侧, 从而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受力性能。采用梁式转换层以后, 荷载的传递路径就变成了由墙或者柱传递到梁, 再由梁传递到下层柱上去, 符合高层的传力路线, 路径明确, 安全性能高。

2 采用梁式转换层的结构以及受力情况分析

梁式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在实际当中应用比较广泛, 采用梁式转换层基本的原理就是采用下层的转换层梁对上层传递下来的荷载进行支撑, 把力通过传递路径传递到下一层的承重构件上来, 设计转换层需要保证转换层的刚度, 因为在地震当中, 转换层是抵抗力比较薄弱的一层, 因此应当重点做好转换层的受力设计。我国的高层建筑技术规程对转换层也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要求。对于高层建筑物的最低转换梁的高度和最高转换梁的高度都作出了限制和规范。规范中规定框架转换层的支梁截面高度必须低于支柱所对应方位的截面宽度, 支梁的宽度应当超过上面所承担的墙厚度的2倍以上, 也不能低于40 cm。在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 应当考虑梁的上托柱高度必须不小于转换梁跨度的1/6, 进行非抗震设计的时候, 高度也不能够小于转换梁跨度的1/8。

进行转换层设计的时候, 比较难的地方就是要考虑传力途径的设计, 因为梁式转换层从构造的角度, 传力是墙体和梁柱之间的荷载传递, 所以可以直接进行计算。在计算当中需要知道上层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转换梁结构的混凝土强度、下层支撑构造的混凝土强度以及转换梁的混凝土强度等, 不同的材料强度对于转换梁的承重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从实际的设计使用效果来看, 转换层梁上面的墙体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墙体, 只要能够达到一定的施工厚度, 在转换层梁内进行弯矩分析并与上层墙体进行对比与分析时, 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转换层的梁也存在一定的受拉区间, 因此也要考虑到转换层梁结构的受拉设计, 保证梁体混凝土不会因为受拉作用而被破坏。

3 在高层建筑当中采用梁式转换层施工时的特点和难点

1) 采用梁式转换层施工时模板和支架使用。

在进行梁式转换层施工时, 其中比较难的施工工序就是如何进行模板的支模和支架的使用, 这也是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首先, 如果在支模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斜撑。斜撑在支模过程中需要把支撑杆件按照45°的角度进行排列, 支撑杆件的距离应当保持在1 m左右。插入梁体下部的支撑杆件应当保证能够与底部模板上方的钢楞密切配合, 共同受力, 保证施工中不会因为模板的松动而跑模, 梁柱斜撑的支架也应当尽量与下部支立的支架进行配合, 保持一致。如果两部分支架不能够同时进行施工, 就应当保证这些支架在钢筋骨架绑扎完毕之前全部准备和铺设完毕,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下方的斜撑支架和排架的支架能够共同承担浇筑混凝土时上部结构传来的压力, 提高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 采用梁式转换层支架立杆和扫地杆设置。

在立杆支立的时候, 应当注意上部结构与梁柱底部的内外钢楞进行合理连接, 这样能够形成双扣件。双扣件的受力性能是很好的, 用来当作支撑也能够保证其稳定性, 此外双扣件也能够保证支架的防滑性能, 使得模板不会在浇筑过程中滑动而跑模。立杆的下部应当安插在楼板的垫块上面, 扫地杆应当安插在梁柱的排架上面。中间部位应当安插两条横杆保证斜杆的稳定性。在纵向还应当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的作用是把梁下的排架与已经支立好的满堂支架紧紧联系起来, 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受力性能。

3) 梁式转换层钢筋的施工方法。

梁式转换层中的钢筋因为与其他高层所用的钢筋不同, 所以采用的规格、种类和直径等都不一样, 特别复杂。在进行钢筋的绑扎中应当注意把握好钢筋的施工方法, 这需要从下面的几个角度来进行具体控制:

转换层的钢筋在下料之前应当根据图纸设计对钢筋的种类、规格、直径等进行分类和计算, 计算出每种规格所需要的钢筋总数, 然后按照总数对钢筋编制下料计划。施工人员应当深入了解设计的内容以及施工方案, 对设计文件进行仔细审查, 结合相关质量控制的标准与规范对钢筋的绑扎质量进行控制。在进行钢筋下料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必须注意钢筋焊接接口的位置与焊接质量, 尽量避免在现场绑扎钢筋的受力部位出现焊口, 保证钢筋的受弯性能。由于在转换梁施工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钢筋, 钢筋的规格和位置均不相同, 所以受力性能也千差万别。想要提升转换层结构的性能就应当考虑在设计中怎样提高主筋的受力性能, 在施工方案中考虑怎样才能选择不损耗钢筋的施工形式, 尽量采用冷接的形式, 对于梁的箍筋就采用捆扎的方法进行捆绑, 在捆绑工艺中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4) 浇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证。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当针对混凝土施工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 并对现场进行混凝土施工的作业班底进行交底工作。在施工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于较厚的墙或者梁应当采用分层施工的施工工艺。由于梁体的受力性能要求, 混凝土施工要求不伤钢筋, 保证保护层厚度以及做好振捣工作。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厚度应当保持在30 cm~50 cm左右, 这样有助于混凝土在反应中水化放热, 做好足够的振捣能够使得混凝土更加密实。现场还应当控制混凝土泵的混凝土浇筑量, 调节好每一段混凝土施工的标高, 在进行混凝土梁和板的浇筑施工过程中, 不能留下施工缝隙。

混凝土施工还应当找准振捣点位, 不能出现漏振或者过振的现象。振捣器的移动范围应当满足振捣半径的1.5倍, 在振捣上一层的结构时, 应当保证插入深度在5 cm左右, 如果梁柱的混凝土高度浇筑与板面已经持平, 则还需要进行二次振捣, 浇筑完成以后进行二次磨面, 防止表面出现新的裂缝, 并对浇筑好以后的构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如果有施工质量缺陷及时进行修复, 出现受力问题还应当拆除返工。

4 结语

由于高层建筑本身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 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的居住和其他使用功能的需求, 因此需要建造转换层来满足高层建筑的需要。建造转换层必须经过专业的设计, 对其传力路径、受力性能、抗震性能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 做好前期的受力工作, 防止高层建筑薄弱层的出现, 在施工技术中应当根据转换层施工的特点, 对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难点进行分析和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真正做好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

摘要:介绍了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梁式转换层的基本构造以及承载能力, 通过研究梁式转换层施工中的重难点, 提出了在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的应用方法, 从而增强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模板,支架

参考文献

[1]李滔滔.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饰, 2016 (36) :96-98.

[2]覃永叙.有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3 (9) :21-22.

[3]杨冬梦.梁式转换层的设计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20) :30-31.

[4]张坚.浅论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2012 (6) :111-113.

[5]戴娜.结合案例探讨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J].四川建材, 2011 (4) :69-70.

领导讲话稿写作特点和难点 篇5

领导讲话稿的写作与其他文体的写作相比较,有鲜明的特点。看了一些专著和论述,对特点的概括各有不同。我觉得领导讲话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影响上的权威性。这是因为讲话者担任要职,具有法定的领导权力。所谓领导权力,从定义上来讲,“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过程中,为达到组织日标,使被领导者的个体行为、意志形成一种共同行为、意志的支配和影响力量。”也就是说,领导讲话是有权威的,大家必须听,照着做。非领导者讲话,就缺乏法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往往靠道义来感召,大家可听可不听,可做可不做。

二是内容上的指导性。这是因为领导讲话相对来说站的角度高,看得远,想得深,往往有与形势任务、本单位实践结合很紧密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尤其是在重大场合、重要时机发表的讲话,对

统一思想认识、推进重大工作、解决倾向性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

三是对象上的特定性。这是因为在领导讲话的场合,听众具有特定的身份,而领导的讲话必须吻合特定身份对象的需求,也就是俗话说的“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听众往往关注问题不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讲话稿写作时心里一定要装着听众,想着听众需求,揣摩听众心理,符合听众口味,体现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统一。

四是文体上的自由性。这是因为领导讲话稿是独特的文体,不用像写公文那样要受格式等多方面制约,撰写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变性。相对而言,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可宽可窄,引证可古可今,阐述可粗可细,语气可硬可活,时态可远可近,色彩可浓可淡等。总之,“赤橙黄绿青蓝紫”,任你挥毫。

五是撰写上的受命性。这是因为讲话稿起草人总是受命于某领导或某组织。它不像文艺创作或撰写学术论文一样,受作者内心的驱使

或受某种灵感的启发,表达自己的个人感受和见解,而是在某种外在的压力下所进行的命题写作。讲话稿的观点、内容,必须充分、忠实地体现所代表的领导或机关的意志,并不是起草者个人意志的表现。

六是形成上的制约性。这是因为领导讲话稿形成过程,受到所代表的组织、所担负的职责、审议讲稿的程序、讲话场合等多方面制约。讲话内容必须先有个框框,要在框内发挥;同一场合多个领导讲话时,内容必须各有侧重。要按照听众思维发展顺序安排材料,使听众思维随着讲话循序渐进,形成整体感受。讲话的时间长短,一般是事先预定的。有些重要讲话稿,还需要会前印发有关领导、部门或代表征求意见,经一级组织集体讨论修改通过后才能宣讲。

七是风格上的独特性。这是因为领导讲话是以个人名义作宣讲的,必须体现领导个性,符合领导身份,展示领导情怀,反映领导思想。领导职务、经历、年龄、个性的不同,讲话的内容、角度、语气和风格是有区别的,要话如其神、文如其人。不可千人一面,体现不出领

导个性;也不可张冠李戴,使领导性格、身份错位。如果写不出该领导独有的思想、个性语言和真情实感,那就算不上是篇出色的讲话稿。

起草领导讲话稿主要难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五难”:。

写出应有的思想性难。因为领导者思想认识水平往往远高于讲稿起草者,这种悬殊的“高度差”,决定了起草者要站到相应高度,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和深刻体现领导思想,是件很困难的事。

写出应有的准确性难。因为领导者掌握全局及深层次的情况往往远多于讲稿起草者,如果起草者在把握宏观、摸清微观、了解事实上下功夫不到位,写出的东西就不如领导知道得全、掌握得准。

写出应有的操作性难。领导者处理新的重大复杂问题的经验办法往往远强于讲稿起草者,起草者必须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的复杂疑难问题方面,有高人一筹新办法,才有可能被领导采纳。

把握个性和共性的统一难。讲话稿从来没有统一固定的格式和要

求,一个领导一种风格,而且一人讲话,往往众人起草、多重审稿,比较难于找到主讲领导和所有起草者、审稿人都很满意的平衡点。

以平常心对待撰稿难。领导者往往是讲稿起草者的“顶头上司”,掌握着成长进步的“生杀大权”。起草者受命后有沉重压力,时限紧、寝食难安,标准高、唯恐失败,因而很难放松心态、勇于创新。

我觉得,对领导讲话稿这七个特点,加上起草的五难,如果真正领悟透了、把握好了,能够因势利导,知难而进,放开写了,起草领导讲话稿就能掌握主动,由难走向不难。

难点及特点 篇6

应用计算机等高科技管理手段才能实现库存管理整合化、集成化、准时化、同步化、信息化和建立计算机整合管理的信息沟通基础,才能提高各个环节中对物资需求计划科学、准确地预测,以降低库存水平和库存持有成本。 在生产型企业中并不是对所有的物资都实现“零存货”控制,所以在选择“零存货”物资品种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成本核算,才能加强对“零存货”的量化考核。例如海信的零存货管理是建立在整个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的。它每年都要事先做好下一年的年度计划,如年度的销售额、产量、市场占有率、销售网点等。5.1.2高新技术的物流设备。

要实现“零存货”,仅靠“软件”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硬件”才行。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型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现状已经阻碍了“零存货”实现,提高物流设备高技术含量,加快物流设施设备的更新已是刻不容缓。

要使采购方做到“零存货”,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资的储存成本,必须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把物资采购各环节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完善合理的系统运营,为物资供应各环节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以使采购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将库存管理通过网络与其供应商、客户和本身有效地联成一个整体,打破个人和厂商固有的边界,以最快的速度将最广阔的库存信息集中起来供企业使用,这样便可以使所有工作都在网上进行,有效加速物资和资金的流动,实现“零存货”。

生产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包括物资资料采购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这两个市场影响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对于销售市场,产品就是它所面对的终端,它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对不同的产品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对于在不同时间也是变化的。要想做好“零存货”对市场做好充分的研究也是必要的,使库存量的预测与市场实际所需相一致。采购市场是生产成品所需原材料所面对的市场,在接收订单后采购部门要及时地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一方面追求采购总成本的最低,一方面满足市场的需求。

物资消耗特点是选择如何实施“零存货”管理的重要依据。只有准确地掌握各类物资消耗的特点,才能在不影响物资使用的情况下,确定出合理的“零存货”储备方案。比如一些消耗规律性比较强的通用物资,可通过加强计划管理,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采取随用随购的方式不设库存,实施“零存货”管理。需要做好对物资消耗规律的预测、分析,同时要采用高效率、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企业实施零存货应以既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又不影响其物流成本和营业利润为前提,从多方面考虑在什么时候、在哪方面可以实施、如何实施,从而达到成本最低的目的。我国企业已逐步认识到降低存货对提高利润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零存货管理思想正被广泛接受。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成功的实施零存货的管理模式,必须要具备严格的物质环境的支持,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强大的配送体系等诸多方面的支持配合,即必须有可运行的物质环境。细化到具体实施的条件,可以总结为生产方面拥有健全的采购、存储及供应链物流管理,合理的销售方式作为配合,并且能够有效防范周遭因素突变可能造成的损失。

企业从多角度考虑,选择最优的供应商,而且统一从供应商订货还可以获得最大批量优惠,应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确保供应渠道的稳定,实现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订货,最大限度降低存货量,达到零存货的目的。

对企业生产模式,对销售、生产、采购、库存及财务各个环节的需求供应量做到实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以最优的价格数量进行采购,帮助实现酷讯最小化。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对物料配送的时间十分敏感,这一环节对企业的影响重大,对于企业能否实现零存货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企业要想实现零存货管理,必须拥有强大的物流系统才能做到快速响应需求,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与效率。零存货强调的是以销定产,合理的销售方式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存货,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资金回收,帮助实现零存货。企业只有将销售环节做好才能真正的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也正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可以说良好的销售可以维系一个企业的整体。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做好应对突变情况的准备。

各种工业废渣的粉磨特点与难点 篇7

1 国家标准对废渣的基本要求及试验内容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废渣, 现行国家标准只有矿渣 (GB/T 18046、GB/T 203) 、钢渣 (GB/T 20491、GB/T28293) 、粉煤灰 (GB/T 1596) 和电炉磷渣 (GB/T 6645) 等4种, 另有个别纳入JC、YB行业标准, 其余均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国标规定的主要指标有:Cl-、SO3、f-Ca O、碱度、烧失量、安定性、放射性以及活性、需水量、细度 (筛余或比表面积) 等, 其中活性、需水量与粉磨细度有关, 其他指标均由废渣源头决定。通常认为, 活性与粉磨细度成正比, 而需水量则主要取决于粉体的颗粒形貌, 只是并非越细越好。上述标准都有活性要求, 需水量只有粉煤灰规定, 但却是所有水泥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试验采用邦德易磨性Wi (GB/T 26567—2011) 、哈氏可磨性HGI (GB/T 2565—2014) 、Φ500mm×500mm小磨对比等方法, 部分试样同时进行活性和生产要求的其他试验。受测试样按送样标识分为20类共300多例, 分别由国内相关企业提供, 少量来自国外。试验结果相互比较, 力求分析其粉磨特点和难点, 探讨粉磨工艺和试验方法的适宜性以及成品细度与活性的关联。限于篇幅, 仅摘要分述。

2 各种废渣的粉磨特点与难点

采用邦德易磨性Wi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可见, 每种废渣Wi最小与最大值的差距非常悬殊, 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位值 (约80%以上的试样分布值) 大多比水泥熟料高, 而且所有废渣必须粉磨得更细才能满足其活性要求, 因此, 用作水泥混合材尤其是掺量较大的废渣, 几乎都不适合与熟料混合粉磨, 这是各种废渣的共性特点和难点。

2.1 矿渣

容重0.92~1.29kg/L, 密度2.8~2.98g/cm3。试验Wi≤19k Wh/t占3例, 26.5~30.2k Wh/t占16例, 其余居中位值20~26k Wh/t的试样占85%。小磨试验粉磨至比表面积S为 (420±10) m2/kg和 (500±5) m2/kg所需的时间t及试样占比见表2。

注: (1) 包括熟料, t、Wi与混合材种类及配比有关。

由表2可见, S=420m2/kg时, 88%的水泥粉磨时间t仅为30~70min, 而92%的矿渣t需要80~130min, S=500m2/kg (标准S105级矿粉) 时, 有64%的矿渣t高达140min以上。可见矿渣的难磨程度高、占比大, 并随S越大粉磨越困难。现在普遍采用分别粉磨, 就是基于易磨性的差异而形成的共识。

矿渣S=420m2/kg时, 都能满足标准S95级活性指标, 与此对应的筛余R45一般为6%~12%左右, R80基本为零, 筛余都很小但S较低且增长缓慢, 粉磨越接近目标S时, 有的10min最小增长值不足15m2/kg。此外还有一些生产现象如:相近Wi和S下有的产量或筛余R45相差较大, 有的使用助磨剂出现S倒缩、活性降低等, 反映出矿渣的复杂粉磨特性。但总的看, 立磨、辊压机的粉磨效率远比表2高得多, 系统电耗约为 (1.4~1.5) Wi左右。

2.2 粉煤灰

热电厂燃煤排放的废渣, 有干排/湿排之分, 松散容重0.69~1.15kg/L, 密度1.85~2.55g/cm3。小磨试验39例粉煤灰, 按R45和实际生产要求的比表面积S=500~700m2/kg对比结果见表3。

粉煤灰原料的筛余R45一般在25%~80%之间。由表3可见, 有近50%的原料无需粉磨也能达到Ⅲ级灰筛余, 粉磨基本不残留R80以上的粗颗粒。因此, 用其配制生料或与熟料配料混合粉磨, 普遍具有增产节电的效果。但单独粉磨影响复杂, 其中Wi试验为14.61~34.26k Wh/t, 最大相差2.3倍;小磨粉磨至S=500~700m2/kg的最长时间t相当于生产Ⅰ级灰的1.8~4.2倍, 有11.4%的试样粉磨10min新增S<5m2/kg而难以再增长, 还有近9%的试样R45<1.5%而S没超过500m2/kg, 有的甚至还不到300m2/kg, 都表明这类粉煤灰用筛余控制容易而用S控制困难, 标准只规定筛余似乎不能完全反映生产需要, 是否可规定S低限也值得商榷。另外, 还有细度与活性、需水量的矛盾。生产中往往以较高的S来提高活性, 当S>500m2/kg时, 活性都达到≥70%的标准指标, 但需水量有的超标。可见影响成品需水量的原因并不在于很细, 关键取决于成品的粒度均齐和颗粒形貌[3]。现在生产Ⅰ级灰多采用先分选后粉磨的半终粉磨工艺, 先分选的一部分成品由于不经过粉磨而能够保持其原始形貌, 对降低需水量有利。但若要求成品S很高时, 另一部分则需粉磨得更细来提升比表面积, 磨机负担加重。

2.3 钢渣

松散容重1.89~2.12kg/L, 密度2.9~3.9g/cm3, 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活性混合材。有关钢渣的粉磨试验已有专述, 参见文献[4], 其中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筛余。按Wi试验 (R80<2%) , 有83.3%的钢渣>25k Wh/t, 矿渣只占24.4%, 水泥熟料最高为20~21.8k Wh/t且仅占5%, 表明难磨钢渣的占比数大于矿渣;而小磨试验S=396~420m2/kg时, t>110min的占比则以矿渣 (54.2%) 大于钢渣 (11.2%) 。两种试验不同结果, 主要是因为相同t时钢渣的S大, 但出磨粗颗粒也多, 有的R80可达20%以上, 故而按S控制显得比矿渣容易, 而要减小筛余就势必延长粉磨时间, 电耗随之增大。鉴于现行标准无筛余规定, 因此, 生产对粗颗粒的控制不可忽略。二是标准也无铁含量规定。钢渣含铁通常为2%~4%, 有5例 (国外占3例) 高达11%~27%以上, 磁选过程需要多次破碎才能吸出被渣体包裹的铁粒, 另有2例含非磁性金属无法进行磁选, 这对产量和设备磨损的威胁增大, 因此无论是单独还是混合粉磨都需配套完整的除铁系统, 生产工艺复杂化, 辊压机粉磨系统目前可做到成品含铁量<0.1%、系统电耗约1.4Wi左右。

2.4 煤矸石、石煤 (渣)

黑色、灰黑色块状, 松散容重0.9~1.41kg/L, 是煤或多种金属矿开采过程选排的尾矿, 具有一定热值和活性, 多用作燃料、生料和水泥配料。煤矸石和石煤的易磨性定性比较模糊, Wi试验11例煤矸石为17.5~18.6k Wh/t, 1例为24.09k Wh/t;7例石煤Wi均为30.3~34.6k Wh/t, 另有1例标称为闪石煤Wi高达110k Wh/t。表明石煤比煤矸石甚至钢渣难磨, 但用哈氏可磨性HGI试验, Wi高达31.1k Wh/t的石煤HGI仅为59, 只居于煤质原料的中等水平, 小磨试验与熟料混磨, 则又反映出大幅缩短粉磨时间t和提升比表面积S的作用, 见表4。

由表4可见, 用煤矸石或石煤作混合材, 按水泥S=400m2/kg所节省的t计算, 可比矿渣、钢渣等配料降低粉磨电耗14%~40%。问题在于:1) 有的R80也大, 不利于混合粉磨;2) Wi和HGI的试验结果不对称, 方法取向不明确;3) 对原料及产品研究不多, 标准不配套, 应用有待深化。

2.5 电石渣

电石水解制取乙炔时排放的残渣, 经沉降浓缩后含水约70%, 呈灰白色膏状凝结体, 干燥打散后基本为细粉, 无法直接测其Wi, 故按生料试验。国内以电石渣配料目前已全部或部分取代石灰石, 其中配比25%以上的生料Wi见表5。

14例生料中, 10例Wi在6.6~12.5k Wh/t之间, 4例Wi在14.5~16.6k Wh/t之间。与常规生料平均Wi=12.5k Wh/t相比, 电石渣配料平均Wi仅为11.9k Wh/t, 且试样数占到2/3;若与Wi<10k Wh/t的试样数相比, 常规配料只占3%, 而表5可占到21%。表明电石渣配料具有节电作用。

注: (1) 包括铁矿石、铜渣、硫酸渣等; (2) 高硅砂岩或石英砂岩。

分析表5, 电石渣配比愈大的生料, Wi有降低趋势, 但采用高硅砂岩、矿渣等难磨原料配料, 节电趋势减弱或丧失殆尽, 可见对这些原料的选材依然重要更主要是电石渣的脱水和烘干工艺复杂, 一般需入磨前经压滤脱水至40%以下再进行预烘干至<12%左右, 而球磨则需使其终水分<1%, 烘干和防吸湿成本较大, 但与节省的电耗和石灰石资源相比, 社会经济效益显然不可低估。

2.6 镍渣

青灰色、灰黑色粒状, 有的呈熔融状球形颗粒。烘干后颜色变浅或泛绿色, 磨细后为灰白色。松散容重1.1~1.65kg/L, 密度2.91~2.99g/cm3。较细的试样<2.5mm颗粒达98%, 较粗的>10mm颗粒则占40%以上。Wi试验≤10.8k Wh/t占3例, 其余11例占78%的试样为21~24.2k Wh/t。采用Wi为23.56k Wh/t的镍渣与矿渣各50%配料混磨, 所得Wi为23.76k Wh/t;小磨试验粉磨至S=420~450m2/kg时, t为80~150min, 均表明这类镍渣的粉磨特性与矿渣相似, 但又有类似于石灰石一样的易磨原料, 可见其原料差别大, 选择性强。

表6的活性试验表明, 镍渣S=420~450m2/kg、配比30%时, 28d强度比基本达到70%的活性指标, 具有与粉煤灰相同的活性。但不同镍渣满足于这个活性指标的S不同, 达到S的粉磨时间t也有很大差距。与矿渣和钢渣同比掺入50%的强度相比, 镍渣活性很低。

注:参照粉煤灰活性试验, 按对照样 (熟料98%+石膏2%) 70%、镍渣30%进行活性试验。

2.7 铬渣

黑色砂粒状, 磨细后为灰黑色, 1例状似黏土, 松散容重1.15~2.27kg/L。较细的试样<0.35mm颗粒占98%, 较粗的4~15mm颗粒占20%。Wi试验14.3~15.6k Wh/t占3例 (其中包括黏土状试样) , 7例为23.4~28.3k Wh/t。分别取Wi=15.6k Wh/t、23.42k Wh/t、28.28k Wh/t的试样进行小磨试验, 粉磨到S=420m2/kg所需时间t依次为70min、100min和120min, 表明铬渣Wi分布宽, 大多数具有矿渣的粉磨难度。

国内最早有用铬渣作立窑活化剂的应用报道, 个别用作混合材使用, 试验配比都只在3%~6%左右, 现在使用极少。因为其含有的可溶性六价铬具有强氧化性易被吸收, 在还原为三价铬的过程中对细胞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是美国EPA确认的129种重点污染物之一[5]。因此铬渣用于水泥生产, 难点不在粉磨而在于原料解毒, 其解毒工艺复杂、投入成本高, 原料及产品的安全性尚待标准规范。

2.8 磷渣

灰白色或泛绿色矿渣状颗粒, 松散容重1.05~1.6kg/L, 密度2.7~2.9g/cm3。不同磷渣及其配料试验见表7。

由表7可见, 90%的磷渣Wi都集中于19~22k Wh/t, 仅1例最高为24.7k Wh/t, 均居于矿渣的中位值范围。用作水泥混合材与炉渣配料或直接掺入熟料混磨, 在掺量6%~11%时, Wi呈梯次降低, 而生料配料则随磷渣配比增大, Wi呈上升趋势。

小磨试验3例磷渣S=450m2/kg时, t为90~100min, 每10min平均新增50m2/kg左右, 粉磨并不困难。但2组活性试验都是在磷渣S≥500m2/kg、配比30%条件下才达到对照样的80%强度比, 虽高于镍渣和粉煤灰, 但与S95级矿渣粉 (S≥400m2/kg、配比50%) 的活性相比, 磷渣S大、掺量少却活性较低。因此, 与熟料混合粉磨很难发挥其活性, 而最好的工艺还是分别粉磨, S也最好在500m2/kg以上。另外, 选择相宜的废渣与之混掺粉磨, 可弥补色差大、P2O5含量高、活性低等方面的不足。

2.9 锰渣

浅黑色矿渣状颗粒, 略泛绿, 松散容重0.48~1.56kg/L, 密度2.5~2.9g/cm3。Wi试验9.2~13.5k Wh/t占2例, 1例30.9k Wh/t, 其余12例占80%的试样居于中位值20~28k Wh/t。不同锰渣配料的Wi、t试验见表8。

由表8可见, 在不同工况下, 试样A分别与矿渣20%~50%配料, Wi和R45几乎没变, 说明这两种原料的粉磨特性相同, 混掺可互补活性;试样B掺入12%的锰渣较之同比粉煤灰配料Wi增大15.1%;试样C、D则反映出粉磨时间t随Wi的减小而缩短。

锰渣的活性按S=450m2/kg、掺量50%分别进行3组试验, 其28d强度比最大为81%, 最小为62%, 用相近S的S95级矿渣粉衡量, 锰渣活性较低, 且随原料不同而差距较大。但按掺量30%推论, 都可达到粉煤灰的活性指标。鉴于锰渣原料及其活性差异大, 亟待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2.1 0 焦炭末、石油焦渣

冶金、化工用焦的筛选物和炼制过程的残留物。焦炭末2~4mm黑色多孔颗粒, 容重0.75~0.90kg/L, 用作燃料单独粉磨的电耗极高, 11例试样中Wi最小为75k Wh/t, 最高达187k Wh/t。3例以5%焦炭末与90%以上的石膏和黏土配料, Wi仅为9.5~11k Wh/t, 表明该配比还不足以明显改变石膏 (Wi=9~11k Wh/t) 、黏土 (Wi=3~6k Wh/t) 的易磨性。但在铬渣中掺入12%时, Wi即由14.3k Wh/t增至24.4k Wh/t, 增幅41%。曾有生产尝试与熟料混磨, 终因电耗很高而弃用。

石油焦渣黑色粒状、块状或球形颗粒, 有高温黏结、表面油渍等现象, 颗粒以<4mm为主, 容重0.8~1.2kg/L, 多与其他燃料混磨用于窑煅烧。单独粉磨有2例Wi为13.9~16.5k Wh/t, 1例标称煅烧石油焦的Wi为200.8k Wh/t, 其余5例为22~34k Wh/t。3组以焦渣55%~65%+烟煤35%~45%的配料, HGI在62~69之间。试验发现:有的试样Wi和HGI的可比性很差, 如:Wi=200.8k Wh/t的焦渣, HGI=32, 其HGI与褐煤相似, 都属最难磨范畴, 但褐煤实际粉磨电耗不会像Wi这样高;再如Wi=13.9k Wh/t的焦渣, HGI=77, 而相近Wi=13.5k Wh/t的烟煤, HGI却达136。可见两种试验结果对应混乱, 容易产生误导。

2.1 1 炉渣

工业锅炉排放的炉底渣, 密度2.4~2.8g/cm3, 容重0.8~1.2kg/L。因燃烧物不同, 渣体颜色、构造及其粉磨的差异大, 以含炉灰、炭渣、焦渣、欠烧夹心块居多, 有的为黑色晶状物或含铁钉、铁屑等。Wi试验有2例<18.3k Wh/t, 2例>31k Wh/t, 其余12例居中为20~24.8k Wh/t。19例掺炉渣4%~10%的生料和水泥配料, 仅1例生料Wi=18.2k Wh/t, 其余均在12~16k Wh/t之间。小磨试验不同配料的粉磨对比见表9。

由表9可见, Wi为18~25k Wh/t的炉渣, 在t=40~60min内, S都很高, 10min的S增长幅度也与熟料相似, 所以单独粉磨或与熟料混磨都有利。但与其他废渣混掺则各有不同, 其中钢渣配料的Wi较大、t耗时较长;粉煤灰配料t虽短, S却相差很大, 但都比不掺炉渣的粉磨效果好。例如表中钢渣单独粉磨到相近S需120min, 掺入炉渣后即缩短至100min, 与玄武岩、磷渣等配料也具有类似效果, 可见炉渣是用作混掺粉磨的一种上佳原料。

2.1 2 废砖块、混凝土渣块

砖混建筑垃圾, 废砖为黏土砖碎块, 混凝土渣块含砂、石及砂浆残体, 松散容重1.08~1.35kg/L。9例废砖Wi试验均为11.6~14.7k Wh/t, 10例混凝土废渣均为16.4~18.5k Wh/t。两种废渣Wi都小而且分布比较集中, 粉磨难度不大, 但因色泽、渣源稳定性等原因, 实际使用较少。仅从试验分析, 废砖、混凝土渣配料各50%时, Wi仅为13.4~15.9k Wh/t, R80<1.8%, 均与熟料粉磨相似;以混凝土渣10%~12%分别掺入磷渣、锰渣、钢渣进行对比试验, Wi都比单独粉磨这些废渣降低8%~15%。可见借助其Wi和R80小的特点, 用作混掺使用可起到节电作用。

2.1 3 其他废渣

包括镁渣、锂渣、钛渣、铜渣和玻璃碴等, 鉴于受测试样不多, 仅作为个例。

镁渣4例, 浅灰色粉粒状, R80为55%~80%不等含少量死烧状大块, 容重1.4~1.5kg/L, 单独试验Wi为14~18k Wh/t, 与水泥熟料相近, 适于混合粉磨。7例掺镁渣9%~14%的生料和水泥, Wi均为13.5~15.6k Wh/t, 其中生料多居高值, 但与其掺量没有线性关系。镁渣硅酸盐水泥2009年已纳入国家标准, 而作为其主要混合材尚无标准。一般认为镁渣活性较高, 关键是对Mg O含量的限制。

锂渣2例, 浅灰色泛黄、泛白色砂粒状, <1.6mm的占80%以上, 含少量10~30mm炭渣, 容重1.24~1.62kg/L。Wi试验泛黄渣为17.5k Wh/t、泛白渣为25.3k Wh/t, 可见其Wi的分布与矿渣类似。

玻璃碴2例, 2~5mm厚平板玻璃碎块, 密度2.45g/cm3, 容重1.25~1.37kg/L, 磨细后多用作隔热保温材料。Wi试验分别为19.79k Wh/t、36.15k Wh/t。其粉磨特点是:成品量小 (0.4~0.9g/r) 、成品P80粒径粗 (70~78μm) , Wi与矿渣、钢渣相近, 但成品粒径较之偏粗10~20μm, 即不易磨细。

铜渣3例, <1.5mm黑色粒状, 容重2.06~2.20kg/L, Wi为40.0~41.8k Wh/t, 是冶金废渣中Wi最高的一种, 多用其替代铁粉配制生料。在19例铜渣配比1%~4%的生料中, 有5例Wi>14k Wh/t, 9例在8.9~12.5k Wh/t之间, 说明这个掺量对粉磨尚不构成明显影响。但在相同条件下用1.8%的铁粉与铜渣配料对比, 后者粉磨电耗增大3%, 可见其影响实际存在。

钛渣2例, <4mm占95%以上黑色粒状, 粉磨后颜色变浅, 密度3.0~3.11g/cm3, 容重2.3~2.4kg/L, Wi试验高钛渣18.6k Wh/t、矾钛渣21.5k Wh/t;小磨试验矾钛渣粉磨至S=450m2/kg所需时间t为140min, R45为6.1%。特点是密度、容重近于钢渣, 而Wi、t、R45与矿渣相似。

3结束语

各种工业废渣几乎都具有高难磨特性, 加之都需要磨得更细才能发挥其活性, 因此用作水泥混合材最好是单独粉磨, 并配套完善的除铁、烘干、均化、调质等工艺, 其投入的设备多、成本大。可以说, 水泥工业消纳固废是以增加成本来担负生态环保的社会责任。

纵观上述试验, 有的筛余小却比表面积很低, 有的比表面积高但粗颗粒也多, 有的含铁或非磁性金属, 同类不同质的特点突出, 标准应对此有所兼顾。不同废渣搭配使用可起到改善粉磨和调节细度、活性等作用。对石煤、焦渣等煤质废渣, 建议同时进行Wi和HGI试验, 以分析其合理性, 在使用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孔祥忠.不要在环境问题上妖魔化水泥工业[J].中国水泥, 2014 (1) :17-18.

[2]孔祥忠.调整水泥资源综合利用税收政策的建议[J].中国水泥, 2013 (7) :41-42.

[3]董江波.年产72万tⅠ级粉煤灰的大型化半终粉磨工艺[J].中国水泥, 2015 (5) :46-47.

[4]罗帆.钢渣的粉磨试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泥, 2015 (5) :19-21.

难点及特点 篇8

军队医学计量工作起步于1992 年, 经过20 多年的建设已经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构建了全军按专业分类的计量总站、军区级医学计量站、依托医院的医学计量室组成的三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的组织体系, 采用分级和中心与区域保障相结合的方式运行。

军队医学计量工作的开展对于军队医院建设以及军队医院医学装备的质量管理起着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但对于依托军队中心医院的医学计量室而言, 无论是与上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比较, 还是与同为三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但却依托人力资源更为充裕的各总医院医学计量室相比较, 都面临许多限于自身医院水平规模的困境和特殊之处。这就意味着军队中心医院必须根据《计量法》、《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军队医学计量规定》等计量法规, 制定适用于军队中心医院自身实际情况的计量规章制度以及工作流程, 以确保医学计量工作的实施开展。

1 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的特点

众所周知, 计量具有统一性、准确性、广泛性、法制性、保障性的特点。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具有一些其他特点。

1.1 关涉生命安全

医学装备和生物材料的普及大大地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的面貌, 使现代医学技术走上了工程化的发展道路, 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但也总是伴随着技术风险和安全隐患。

医学装备在医学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同时也意味着医学装备的质量安全风险及其在医疗事故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医院医学装备使用率高, 安全性和可信性要求高, 风险大、责任大。作为医学装备风险安全的一项质量保证工作, 医学计量工作非常重要, 它是保证医学装备质量的技术手段[1]。而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恰恰是面向这些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使用率高、直接用于病患、应用于临床一线的医院医学装备, 因此, 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与其他军队计量技术机构的工作相比, 更加关涉生命安全。

1.2 测量工作复杂繁重

截止到2012 年, 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室已经建立了11 项测量标准[2], 自行开展检定/检测的装备种类达到了15 种, 涉及到4 大类的参数测量, 而且医学计量的测量对象往往是多参数的动态复杂系统[3]。此外, 近年来军队医院的规模飞速发展, 医学装备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医学计量工作的任务也随之急剧增加。

1.3 服务保障性

与地方计量技术机构不同, 军队医院医学计量室开展的医学计量工作具有更为鲜明的服务保障性质, 其法制性与强制性相对弱化。也就是说, 在军队医院开展的医学计量工作是以服务保障的方式和态度去展开这项具有法制性的工作的, 被检科室对此项工作往往持一种不重视的态度, 有时会发生不予配合甚至阻碍工作开展的情况。

2 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的难点

2.1 人力资源薄弱

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室是依托军队中心医院医学工程部门设置的军队三级计量技术机构。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计量条例》第二章第十条的说明, “依托相关单位设置”的计量技术机构是指根据需要赋予某一单位履行装备计量检定、校准和测试工作的职责和任务。

这就意味着, 与军队一级、二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相比较, 三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无人员编制, 主要依托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 医学工程人员通过培训、考核获取检定员资质来兼职开展医学计量工作。

而与同样是依托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军区总院级三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相比较, 军队中心医院的医学计量室在人员数量、业务水平方面有较大差距[4]。总院医学工程部门由于技术力量较强, 可以专门指定负责开展医学计量工作的人员, 从医学工程部门的其他职能中脱离出来, 专门负责医学计量工作, 这大大提高了医学计量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执行力度。但对于依托军队中心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三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而言, 具备计量检定员资质的人员往往是科室骨干力量, 由于医学工程人员的紧缺, 抽调力量专人负责计量工作的方法显然是不适用的。

2.2 工作繁重复杂

一级、二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由于其依托部门的职能特点, 工作较具条理性、集中性。而军队中心医院三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虽然依托医学工程部门, 但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日常工作 (尤其是医学装备维修保养工作) 本身具有随机性、繁杂性、服务保障性的特点, 因此, 兼职开展医学计量工作就显得十分困难, 无法在兼顾科室日常工作的同时保证医学计量工作的执行力度。

2.3 缺乏认知理解

一级、二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由于其依托部门具有鲜明的业务指导性和专业性, 因此, 更加能够体现医学计量工作的强制性和法制性。而三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依托的是军队医院医学工程部门, 在目前国内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形势下, 国内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大多数仍然是作为一个面向全院的服务保障科室存在的, 这也是其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一个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如果不能很好地为医院其他科室的工作开展做好服务保障, 就不能够受到医院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因此, 三级医学计量技术机构体现更多的是服务性的特点, 如何处理好服务性与强制性之间的矛盾, 是医院医学计量室需要面对的一个难点。

3 对策

3.1 医学计量工作日常化, 加强医学装备质量管理

随着军队医院医学计量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对于面对诸多困难的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机构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不再将医学计量当做一项兼职的工作, 而是将其纳入到医学工程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成为医院医学装备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并形成一套医院医学装备质量管理体系。

3.2 积极参加医学计量培训, 提高人力资源水平

积极组织科室中青年参加医学计量培训活动, 取得计量检定员资格、内审员资质, 使科室主要人员都能够掌握医学计量工作技能。从2006 年至今, 我院医工人员多次参加医学计量和质控检测培训, 从最开始的1 名检定员发展到现在的7 名计量检定员和5 名内审员。现在, 我院医学工程科的《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 助理工程师/技师必须掌握医学计量工作技能, 取得计量检定员资格, 这对于加强医学计量工作日常化以及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有很大帮助。

3.3 精简优化医学计量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能

针对工作量繁重、人员紧缺的情况, 医学计量工作流程应当在遵守相关计量法规的前提下尽量精简化。如对于院内一部分设备 (如血压计) 的检定不再出具检定证书, 只需保留原始记录。此外, 将计量工作记录以强检设备台账的形式打出, 不仅减少了单独填写工作记录的环节, 而且能够避免因为科室使用原因造成的漏检问题。不仅流程要进行优化, 相关的记录表单等内容也要进行精简, 例如对于原始记录中相对固定不变的参数项目可以直接打印出来, 检定人员不需要再重复填写相应项目;还有一些项目可以优化为勾选形式, 不再需要手写文字。这些细节的优化与精简能够显著地减少一部分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能。

3.4 强调医学计量制度规范性, 形成工作习惯

在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开展的早期,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医学计量工作无法做到科学严谨、准确可靠, 使医学计量工作失去了固有的特质和应有的作用。因此, 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 将工作流程的规范化与严谨化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对于依托医学工程部门的兼职计量检定人员, 医学计量工作因院内设备维护工作的随机性与繁杂性导致其规范性有所欠缺, 针对这一点, 在精简和优化工作流程的同时, 要加强对计量检定人员的教育, 做到让每一名计量检定人员对于医学计量的工作流程形成习惯性的落实与执行。在开始阶段, 通过定期的学习、考核提高对医学计量工作的认识和操作能力。此外, 加强内部审核机制的落实, 能够有效促进医学计量工作的规范性。

3.5 普及医学计量知识, 深化认知理解

针对医院医学计量工作服务性与法制性冲突的工作难点, 应当加强与医学装备使用科室的沟通交流, 协调解决测量活动与临床工作的时间冲突问题, 尽量在不影响装备使用的前提下开展计量工作。与此同时, 积极开展院内医学计量的宣教活动, 我院除了在院内《医疗器械讯息》上定期通报医学计量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医学装备质量安全评估报告之外, 还会在装备操作培训、院内业务课等日常工作中宣传医学计量工作, 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医学计量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取得医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 这一点对于顺利开展医院医学计量工作至关重要。

4 结语

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是军队医学计量工作的基础, 如果不能够依照自身情况切实开展, 使医学计量工作浮于表面, 那就失去了军队医学计量工作开展的初衷。长此以往, 医院医学装备的质量安全将失去保障, 军队医院的切身利益也将难以维护。因此, 分析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的特点与难点, 并提出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 总结研究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的制度与流程, 使军队中心医院的医学计量工作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并使之更加规范。

摘要:通过对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开展情况的分析, 阐明了军队中心医院医学计量工作的特点与难点,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方法,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并提出医学计量工作日常化的理念, 将医学计量工作纳入到医学工程部门对医学装备全寿命管理的环节当中。

关键词:医学计量,医学装备,军队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杜和诗.医学计量、质量控制与医学装备质量保证的关系[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6) :120-123.

[2]李咏雪, 孙志辉, 杨冬.浅谈军队医院医学计量三级站测量标准建设[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8) :124-125.

[3]王瑛.浅谈医学计量的概念及特点[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 17 (1) :56, 62.

难点及特点 篇9

一、果蝇伴性遗传的研究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理论的实验证据

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的时候, 科学家们迫切地寻找基因在哪里。摩尔根, 这位严谨的胚胎生物学家坐不住了, 他决定自己做实验来验证。他选择了果蝇作实验材料, 有一天, 他在众多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奇妙的白眼果蝇, 从那一刻开始, 果蝇就注定了成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昆虫[2]。摩尔根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 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将这只神奇的白眼果蝇和它的红眼正常姊妹杂交, 结果子一代 (F1) 无论雌雄都是红眼, 可见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子二代 (F2) 中既出现红眼果蝇又出现了白眼果蝇, 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3∶1, 雌雄比例为1∶1, 但奇怪的是白眼只限于雄性。如何解释这一特殊现象呢?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给出了具体实验过程, 如图1[1]。

由于果蝇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联系, 而且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于是, 摩尔根设想, 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果蝇白眼性状遗传的特殊情况就能得到圆满的解释。摩尔根又做了测交实验, 进一步验证了他的解释。从而, 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即“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理论成立。接着他又用果蝇做了大量的实验, 发现了继孟德尔遗传定律后的第三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摩尔根在染色体遗传理论上的杰出贡献为他赢得了诺贝尔奖。

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是理解“染色体组”概念的前提

在高中生物教材“染色体变异”这节课中, 染色体组的概念是一个难点。教材首先介绍了果蝇染色体的组成, 然后这样写道:例如, 雄果蝇精子中的一组染色体就组成了一个染色体组。为什么偏偏要以果蝇为例来说明“染色体组”这一概念呢?

果蝇是目前被人类研究和观察最彻底的生物之一。它的遗传背景清晰,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对较少, 只有4对染色体, 最重要的是果蝇唾腺细胞中的染色体———唾腺染色体, 它们进行过多次复制但并不分开, 所以比普通染色体大得多, 又被称为巨大染色体[3]。在光学显微镜下就可以直接观察到唾腺染色体, 方便进行遗传操作。因而以果蝇为例介绍说明染色体组的概念既简单易懂, 又真实准确, 体现了生物科学的客观性。

三、果蝇的性状遗传经常出现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后练习及考试试题中

在遗传学研究中, 科学家让果蝇产生了无数种变异。因而果蝇突变性状多, 并且多数为形态变异, 便于观察, 如表1[4]。

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以及染色体组组成等知识内容的很多习题都涉及了果蝇。高中生做习题时, 经常遇到果蝇常见的突变性状, 有时也为这些陌生的性状感到头痛。高考生物试题中也经常出现果蝇的身影, 例如通过2008年高考上海生物卷选择题第8题和简答题第34题就可以窥见一斑[5]。可见, 熟悉和掌握果蝇的一些突变性状及其遗传方式, 对高中学生解题是有很大益处的。

例: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生物学试卷)

选择题第8题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 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

A.初级精母细胞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

参考答案:A

简答题34题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 红眼 (A) 、正常刚毛 (B) 和灰色体 (D) 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图略) 。

2) 若只研究眼色, 不考虑其他性状, 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

3) 基因型为ddXa Xa和DDXAY的果蝇杂交, 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

4) 若基因a和b的交换值为5%, 现有白眼异常刚毛的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到F1, F1雌果蝇所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的比例是XAB:XAb:Xa B:Xab=____。 (参考答案略)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被广泛应用。2000年果蝇基因组序列基本测序完成, 其部分基因与人类的基因有着惊人的相似, 因而它又成为为人类基因组注释的理想模型之一。高中阶段抓住果蝇的知识, 不仅能够使学生客观系统地理解掌握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内容, 在学生做题时能够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 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27-32.

[2]王亚馥, 戴灼华.遗传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44-48.

[3]刘祖洞, 江绍慧.遗传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9-12.

[4]李凤霞.遗传学实验指导及图谱[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130-134.

难点及特点 篇10

关键词:工程项目,审计,特点,难点,重点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特点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从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推论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1) 项目之间经济效益的可比性较低。工程项目具有多样性、单件性和差异性, 即每个工程项目都具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和不同的功能, 几乎没有任何两个项目是完全一样的。因此, 项目之间的可比性是相对的, 不可比则是绝对的。在对项目之间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和评价的时候, 必须注意将不可比的因素予以剔除。

(2) 工程项目收入的确定比较困难。工程项目施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施工工期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期间由于设计变更, 施工环境的变化, 自然灾害的影响 (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 工资标准、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动以及利率、汇率的变化, 诸多动态因素都会影响项目的造价, 因此加大了确定项目收入的难度。

(3) 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工程项目计价方法具有多样性, 计价依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的项目、项目的不同部分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而计价依据除设计文件外, 还包括消耗量依据、单价依据、费率依据、价格调整依据等诸多方面。这一特点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工程造价方面的必要知识, 才能有效地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

(4)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相对性。工程项目计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工程造价的确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涉及政策、方法、依据等各个方面, 不同的人计算出来的造价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一人两次计算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工程造价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承认一定幅度差异的存在, 是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由于很多因素 (如:变更设计、价差调整或索赔项目) 长期难以确定、变数较大, 因此, 审计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也只能做到相对准确。

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

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 使得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非常复杂, 相对其他类型的审计项目具有较大的难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标准的确定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循客观性、可比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供选择的标准众多, 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合理的评价指标, 却是相当困难的。

可供选择的评价标准主要有:

(1) 行业标准:政府统计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公布的有关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 (又可分为先进水平、平均水平) 。

(2) 企业标准: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的平均水平 (参与指标计算的工程项目分类越细, 范围越大, 数量越多, 计算出来的指标就越具有代表性) 。

(3) 预期标准:按照企业现有技术、管理水平和中标当时相关资源的价格水平, 项目应该达到的经济效益水平。

(4) 调整后的预期标准:根据施工期间的客观情况变化对预期经济效益调整后的经济效益水平。

从上述标准的特点来看, 由于行业标准无法及时公布, 存在时差, 因此, 只能作为参考标准。企业标准可用于不同项目之间的比较。预期标准特别是调整后的预期标准作为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标准较为合适。

从考核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来看, 由于企业可能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 向项目经理部下达不同水平的责任成本预算或收取不同比例的管理费用, 如果使用项目的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作为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则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为了增加项目之间的可比性, 经济效益指标最好采用毛利和毛利率指标 (毛利=收入-成本-税金, 毛利率=毛利÷收入×100%) 。

2. 收入的确定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计价方法多样性、计价依据复杂性和造价总额模糊性的特点, 影响工程项目收入的因素复杂,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而收入确定的难度相当大。

工程项目收入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合同内收入和合同外收入。由于合同的约束, 承包商和业主不会有太大的分歧, 合同内的收入一般比较容易确认。合同外收入主要包括变更、索赔、奖励等。由于工作量增减造成工程价款的变更, 承包商和业主双方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 虽然收入可能不能及时确认, 但一般情况下都能计回;施工组织措施的变更增加的费用, 业主一般不予支付, 但如果承包商事先能够征得业主同意, 也有可能得到部分补偿;合同中一般对奖励和惩罚都有明文规定, 比较容易确定;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机械台班和材料价格变动是通过价格调整来解决的, 调与不调、调整的范围和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 但在实际执行中承包商与业主双方往往存在较大争议, 确定比较困难;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 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 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时间补偿的要求。但困难的是,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因为事件的责任归属 (即应不应该索赔) , 是工期索赔还是工期、费用索赔以及索赔费用的计算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 往往久拖不决。

3. 影响效益因素的分析

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 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项目经理部愿意将其掌握影响效益外部因素的资料和盘托出, 但其全面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不易确认。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企业内部客观因素容易获得准确、全面的资料。由于对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内部主观因素事关项目经理部的经营管理业绩, 因此, 他们往往设法隐瞒, 资料不易获得, 应当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

三、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内容的重点, 二是审计工作的重点。

1. 审计内容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应该根据审计的目的来确定。

在施工企业, 一般都对项目经理部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经济承包, 审计部门通过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 为项目的中期兑现 (工期较长者) 和最终兑现提供客观依据。因此, 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水平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

内部控制制度是项目经理部做好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对项目经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情况的审计, 既是作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需要, 也能对健全项目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管理工作, 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的确认当然是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但是, 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为什么是这样, 而不是高或者低, 为了能够回答这一问题, 审计人员必须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通过分析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 发现项目经理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的审计建议, 为提高项目后期经济效益指出努力的方向, 才能达到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因此, 根据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有3个方面, 即:确定经济效益、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和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

具体来说,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有:

(1) 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

1) 项目收入的确定:包括合同内收入、变更收入、索赔收入和奖励收入等;

2) 项目成本的确定:成本是否与收入相匹配, 有无多列、少列、重列、漏列, 属于当期的费用是否在当期计入损益。

(2) 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

(3) 影响经济效益因素的分析 (包括:主观、客观、内部、外部) :

1) 项目投标决策是否科学, 投标报价有无漏项,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2) 施工组织措施是否科学、可行,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 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采取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经营措施与实际效果, 或因措施不当造成的损失;

4) 变更设计、价差调整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 可索赔因素及实际索赔情况对效益的影响;

6) 不可索赔外部因素的影响。

以上仅列出了分析的主要方向, 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 要根据下述审计工作重点的确定方法和审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分析的重点。

2. 审计工作的重点

以上虽然明确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 但是审计人员并不需要对所有方面平均用力, 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重点, 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资源,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重点的方法主要有:

(1) 通过内控制度的了解、测试和分析, 对内部控制的弱点进行重点审计。

(2) 通过成本项目的节超分析, 对节超较多的成本项目进行重点审计。

(3) 通过分部分项工程盈亏对比, 对亏损较多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审计。

(4) 通过对安全、质量、工期、协作队伍、材料、机械各项管理工作的初步了解和分析, 对相对薄弱的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审计。

综上可知,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情况复杂、难度较大, 对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要求较高。了解、分析、掌握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是做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才能抓住主要矛盾,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才能有较好的审计效果。本文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仅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作了简要的论述, 并未涉及属于技术问题的具体审计方法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从而为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明辉.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力民, 刘英来.中国审计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石油钻探下一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