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基础教学

2024-08-10

形体基础教学(精选九篇)

形体基础教学 篇1

关键词:职业院校,形体基础教学,建议

职业院校开设形体基础教学课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以及规范学生的行为, 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 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说, 其培养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形体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扩大职业院校形体教育范围是增加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因此, 做好职业院校的形体基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院校形体基础教学的必要性

形体训练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塑造体形、培养人体的协调能力, 增强体质的一种运动。职业院校开设舞蹈形体训练课程, 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完善体形, 培养学生优雅的举止形态, 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形体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 提升学生身体免疫力, 让学生拥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因此, 职业院校开展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当前职业院校形体教学的分析

(一) 侧重基础知识教学

基础知识是每一门学科的最根本支柱, 舞蹈形体课程也不例外。舞蹈艺术的形成是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中发展而来的, 它与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由此可知, 舞蹈形体课程中包含的内容以及民族特色是非常丰富的。

对于学生来说, 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更好的观察生活、寻找合适的舞蹈形象、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因此在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要注重音乐知识的学习, 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只有把握音乐韵律才能在舞蹈形体课程的学习中深刻体会到舞蹈的意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重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 从史、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更加深刻的理解舞蹈起源地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 让学生学生在舞蹈形体课程的学习中找到合适的练习方式。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 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舞蹈形体课程的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所在,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了解舞蹈的内涵。在舞蹈形体课程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可以为学生日后的舞蹈学习打下基础, 若是学生没有良好的乐感、韵律感, 会对后期的舞蹈学习产生阻碍, 使舞蹈失去了美的含义;若在形体课程可以良好的培养学生的乐感, 就会让学生在以后舞蹈练习中提升训练形体水平的。

(三) 侧重课堂讲解示范

在形体课程的学习中, 教师讲解和示范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由于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相融合的艺术, 所以在其形体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每一各形体动作进行讲解, 并在讲解过程中辅助一些示范动作, 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每一个动作所涉及的要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接受程度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 教师要适当增加形体动作示范的次数, 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动作以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除此之外, 教师在示范形体动作的过程中要充满热情, 对于示范的动作要求准确无误,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负责。

在舞蹈形体课程的教学中, 示范的动作包含了单一动作和组合动作两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局部动作示范, 但是这种局部动作示范不适宜长期使用, 否则会造成学生肢体不协调的情况。另外, 在舞蹈形体课程学习的初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相应的动作, 或者在班上选出几位优秀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进行学习, 而利用这种办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 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在我国, 职业学校开设形体训练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且受训练的对象大多数都没接触过舞蹈形体课程的训练。因此, 在职业学校的舞蹈形体训练课程中, 要对初学者提供相对较多的帮助, 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舞蹈形体训练中蕴含的力量美与韵律美。通过教师的指导训练, 让学生能够在舞蹈形体训练的学习中体会到内心情感的变化, 并将这种情感通过舞蹈形体表现出来, 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不仅如此, 舞蹈形体课程的教学方式既要有吸引力, 又要有足够的知识内涵, 让舞蹈形体课程的训练模式更加生动活泼, 使学生能够在训练中体会到学习乐趣。

在职业院校的舞蹈形体课程学习初期, 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为集体教学。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将学生集中起来, 加快形体教学的速度, 对规范学生的形体动作;而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学习,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精神层面上说, 这种大课堂式的教学方式, 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并且要特别注意一定要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段进行纠正, 并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于个别学生在舞蹈形体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通过增加形体训练的内容, 以改正学生在形体训练过程中的错误。

(五) 加强校内师资力量

当今, 职业院校中形体训练师资力量较为欠缺, 有许多的教师都是从体操专业或者是相关艺校转过来的, 因此他们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了解不清晰, 执教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以要提高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 以提高其教学水平。

为提高职业院校形体训练的教学水平,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 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技能训练;其二, 职业院校要增加教学观摩活动, 让教师在观摩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其三,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以及开展研讨活动, 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 现阶段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新时代, 而在职业院校中加强对学生形体训练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之一。因此为了切实的做好舞蹈形体教育教学, 需要职业院校全面推行形体训练的课程教学, 并为舞蹈形体教学准备固定的场所, 设置科学且合理的舞蹈形体教学课时。另外, 还应该在校内开展文艺活动, 进行舞蹈比赛活动, 提高学生对舞蹈形体课程的兴趣, 以达到扩大舞蹈形体教育学习范围的目的, 使舞蹈形体课程的学习能为每个学生带来乐趣, 让职业院校形体基础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赵斯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形体训练方法的研究[J].知识经济, 2014 (15) .

[2]吴群莲.高等职业院校舞蹈形体课发展方向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6) .

[3]张诗雄.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探讨[J].家教世界, 2012 (10) .

形体基础教学 篇2

形体课是教授学生形体知识和形体技巧,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形体训练逐渐改变学生的外形姿态,使学生的体态更加优美,身体更加健康。芭蕾基础训练是对学生的头部、四肢、躯干分别训练,使学生的全身都得到充分的伸展和锻炼,以便于后期学习难度较高、较为复杂的动作。因此,教师应将芭蕾基础训练和形体教学结合到一起,并在学生练习时从旁指导,规范学生的动作,以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从而达到形体教学的根本目标。

1 形体课教学的作用

高校学生仍然处于身体发育时期,不良习惯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育,甚至会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形体训练课程能够规范学生站立行的姿态,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完全的舒展,这有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还能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而且在塑造学生形体的同时能够消除多余的脂肪,使男生的体态更加健美,女生则更加苗条美丽。同时,形体训练课程不仅能够塑造学生的外形,还有助于学生思想的升华。在形体训练课上,教师通常会运用高雅的音乐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形体动作。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练习,内心会逐渐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雅的兴趣爱好,个人气质也会因而发生改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2 芭蕾基础训练与形体教学的关联性和应用优势

2.1 芭蕾与形体教学密切相关

实际上,形体课的大部分动作都是源于芭蕾,无论是跑跳还是原地旋转,都有芭蕾舞的影子。芭蕾基础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学生所做的动作也会更加标准、规范。高校女生是形体课的主要受众群体,她们对美的渴望更加迫切,对形体课也始终保持着最高的热情。芭蕾基础训练更符合女生的心理标准,举手投足间展现着优雅的美、高贵的美,吸引着女生去不断的练习,希望通过训练使自己与美的距离更近一步。此外,高校学生的课业繁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户外活动,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芭蕾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充分伸展开,长期的锻炼更会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这与形体课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将芭蕾基础训练应用到形体课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实践价值。

2.2 芭蕾基础训练融入形体教学的优势

2.2.1 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形体训练课程是一套完整的动作系统,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而且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体现出效果。学生的基础不牢且缺乏耐心,身体的协调性也比较差,无法做出高难度的动作,在长期失败的刺激下极易失去信心,放弃形体训练。芭蕾基础训练是从基本动作开始练习,简单易懂,容易上手,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芭蕾基训有利于形体塑造

形体基础教学 篇3

关键词:芭蕾基础训练,护理礼仪,形体教学

一、有利于护士独特“美”的体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就是知书达理。护士作为白衣天使, 更应该容貌服饰端庄大方, 言行举止优雅得体, 这样才能显示出护士的独特韵味。护士的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容貌服饰美

护士应该淡妆上岗, 化妆是为了彰显自己相貌的优点, 遮掩相貌的瑕疵。在服饰方面, 燕式帽是护士职业的标志, 授帽仪式的庄重程度一点也不比入党仪式和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差。护士必须衣帽整洁, 头发不宜过肩, 前面露发3~5公分, 后面的长发可用发网套住。夏日必须穿长连裤袜, 颜色只可是白色或者肤色, 禁忌裙子与鞋子之间的隔断, 鞋子建议白色坡跟软底鞋, 无论冬夏都是如此。至于衣服, “宁可露, 不可透, ”露也要露得适中, 千万不可穿那些可以看出里面内衣、内裤颜色的衣服。裙子的长度应高于白大褂的下摆, 穿短裙时更要注意。

2.行为举止美

(1) 站立姿势 :训练有素的护士在街上行走 , 应该追求那种于千百人之中, 单凭背后走姿就可以大致推断出护士职业的效果。护士的站姿要求:头正颈直, 嘴角微微上翘, 双眼平视, 两肩外展, 双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 收臀并膝, 两脚脚尖距离10~15公分, 脚跟距离3~5公分。两手交叉于腹部, 右手四指在上, 握左手食指。这是规范的站立姿势, 主要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 平时可以采用自然站姿, 即在规范站姿的基础上, 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2) 端坐姿势:坐姿显示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护士坐在椅子上, 应该左进左出, 从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分五步, 然后, 将右脚后移半步, 稍微侧头, 顺左眼余光, 抬左手从腰间往后下挪动, 理顺白大褂下摆, 缓缓落座, 臀部占椅面的1/2~2/3。

(3) 行走姿势 :在站立姿势的基础上 , 双手臂自然前后摆动30度左右, 双脚落在一条直线上, 不要扭动臀部。要求抬足有力, 柔步无声。

(4) 下蹲姿势:要求侧身顿下, 先后移右脚半步, 左手整理衣服, 缓缓下蹲, 挺胸收腹, 调整中心, 收回右脚。注意不面对他人蹲下, 也不要背对他人蹲下。

(5) 护士端盘的时候 , 应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掌住盘的两侧, 其余三指分开托于盘的底部, 原则上要求双手不能触及盘的内缘, 需要开门时不要用脚踹门, 可用后背开门。

总之, 基本要求就是挺拔、自然、优雅、美观。大家应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自身素质, 更好地为所有有健康需求的个人和集体服务。

二、有利于形体塑造

芭蕾基训对学习者塑造优美体形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正确而规范的把杆练习, 能够刺激腿部肌肉与胸背部的肌肉, 从而使学习者的腿部、臀部肌肉上收、下肢拉长、重心升高, 使腿部及臀部线条优美, 以及增加胸背部肌肉线条的拉长感, 使学习者上身挺拔。

芭蕾基础训练在进行各种把上把下小组合的训练过程中, 达到协调全身肌肉、端正体态的目的, 对改善学习者身体形态有着重要作用。其动作组合能把上手臂和腿部、腹部和背部、头部动作充分有机地结合, 从而达到塑造形体的目的。以芭蕾形体基训中的把一位蹲为例。首先做到脚底外开一位站 好, 小腿、膝盖、大腿、臀部、腹部肌肉收紧上提, 同时上半身保持直立。在进行下蹲制造动力时, 以膝盖为动力带动胯部朝脚底一位的位置呈一字缓缓外开, 注意肌肉的收紧, 当下蹲达到极限的时候, 再缓缓膝盖外开收回一位直立, 全程肌肉都处于紧张与收紧状态。此训练对学习者塑造优美腿形和增加腿部肌肉延伸感和力度具有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芭蕾基础训练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反应判断能力, 塑造优美体态, 提高动作美、韵律美的表现能力。在进行形体训练的舞蹈动作时, 从始至终都贯穿动作的正确空间方位、韵律幅度、反应速度等要求。在完成规定动作时, 只有动作准确、节奏合理, 才能体现出美感。各种优雅的静态姿势和各种敏捷协调的动态动作迅速做出反应, 并准确贯穿在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中, 达到举手投足规范化的目的。

四、有利于形体动作要领的掌握

芭蕾基础训练不仅能培养学习者规范化的身体姿态, 而且能有效发展腿部、躯干部位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反应能力, 借助把杆进行慢动作和分解动作练习, 能够培养肌肉的延伸感, 有利于掌握技术细节, 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在芭蕾训练过程中, 学生站立的某个舞姿, 不论全脚掌还是半脚尖, 老师都需要提醒学生做到脚趾平放, 整个脚或半脚尖紧紧吸附在地面上, 用力往下踩。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好比一棵大树, 而学生自己的脚好比大树的根, 寻找一种深深向下扎根的感觉, 半脚尖直立时要把重心放在前脚掌上。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要收紧向上提起, 感觉头顶有一根绳子把自己用力提起。使脊椎一节节向上拉开, 感觉空气可以从中穿过。身体的中段位置向上提, 而两侧下沉, 让学生感觉到有一种上提下拉的对抗力把自己拉长。

由此可见芭蕾基础训练在形体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对护理礼仪挺拔姿态的练习意义尤为突出, 对于学生改变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和加强舞蹈修养都有极大的作用。无论学生展现怎样的舞姿, 表演什么风格的舞蹈, 没有一定的专业舞蹈基础训练是不行的, 而芭蕾基础训练会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在教学过程中做出一套形体动作组合, 以及表演舞蹈成套动作时, 芭蕾基础训练有利于针对成套动作中的难点进行强化练习, 在较好掌握并规范完成动作组合后, 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动作组合中的动作规格及演练技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完整成套教学,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芭蕾基础训练是最严谨和完善的,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 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发无数学习者的身体潜能和内在表现能力,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影响深远, 承前启后, 具有重要作用。学院领导对护理礼仪形体训练给予高度重视, 进一步完善形体训练室的配置, 如把杆、墙镜、垫子、音响设备等。通过训练, 同学们认识到了形体美的重要性, 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逐渐培养起好的习惯, 如行走、站立时自觉挺胸、收腹、立腰, 空闲时间经常进行形体训练, 学生的形象、气质逐渐提升, 健康状况大有改善。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 芭蕾舞形体训练深受学生欢迎, 训练结束后,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考试, 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春华编著.古典芭蕾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韩小娟, 王红梅.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案[J].ChinJConvalescentMed.Fed.2009.vol.8.No.2.

形体课教学反思 篇4

开学第一周我给高一年级上了一节形体礼仪课下面我从这两个方面来反思自己这个的教学:

(一)学生现状: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我希望学生们形体课既要上得很开心又要上得有收获。

(1)地面基本功训练。如:双手五指相交,向天花板上提,(拉伸手臂);练习开肩;抬头,视线看到水平线上30度,(拉伸脖子)。由于学生很多都是第一次上形体课,因此基本功都比较硬,我就不勉强他们做到位。

(2)让学生站起来,练习如何站才好看。女孩手应该是双手虎口交叉放于丹田下三寸的位置,脚下小八字站位,男生双手在背后腰下交叉,双脚自然分开。在这基础上全班同学向前走步,这时就能看出很多学生的毛病,这时,我便一一纠正。

(3)教学生如何坐。女孩穿裙子应交叉脚斜向旁边,或双脚并拢斜向旁边。男生双脚分开正对前方。

(二)教学效果;

经过一节课的训练,学生由坐没姿态,站没个样变的婷婷玉丽,挺拔高扬,非常有精神。

完成了学习任务我就会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们自由活动。我希望学生们形体课既要上得很开心又要上得有收获。总的来说教学还是初有成效的,学生们在教室里不会再盲目地转向。他们在形体课课堂中个个精神抖擞,站得笔直坐得端正,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一下高涨起来,真正的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我则在倍感欣慰的同时教学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

总之,结合以上的做法,我个人认为一个在教学当中经常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一个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教育工作者,们因此,常反思、勤总结,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加不能够忽略学生对艺术的丰富想象力和灵性。我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多在这些方面下些功夫。将形体课更好更完美的展示给我们的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过:“我们发展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才能,其目的并不是要把音乐、舞蹈或绘画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我们的责任是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禀赋,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以便使他们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通过一节课的实践教学,我认为在形体课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美感的培养,自信心树立,丰富学生的身体语言和肢体表现力,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当然,还有不足的方面:老师的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使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准确。这节课我力争做到:兴趣生、趣更浓、趣犹存的效果,但由于没有很好的把握住时间的安排,学生的兴趣过高,造成整个环节的时间过缓,使后面的评价环节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们的主动性。

形体基础教学 篇5

一、形体教学的价值

1.形体教学的美学价值

形体教学是研究人与运动审美关系教育的科学, 目的是通过形体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美学素质。美育教学是形体教学的本质、功能和特点, 对美学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人们向往时代美的精神需求, 尤其是在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过程中, 美学价值是表达情感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高校教学来说, 形体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对社会美的创造、对艺术美的欣赏等具有美学价值的能力。

2.形体教学的人文价值

人文在“辞海”中的释义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文艺复兴的历史角度表述, 人文则是指重视人的作用的科学。在形体艺术设计教学中, 教学对象最终都归属于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构建人文意义下的形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形体实践者的理性形象, 还可以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美的概念, 改善精神面貌, 在思想、情感、情操方面得到陶冶, 从而达到外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

二、人文意义的构建与生成如何有效的融入形体教学中

在形体教学中, 形体美需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潇洒的动作、充沛的体力、巧妙的配合、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 这些无不闪烁着美的光彩。如何将人文意义的构建与生成有效的融入形体教学中, 本节进行了下面的探讨。

1.形体教学中融入美学

形体课的教学不仅是艺术教育、 体育教育还涵盖了美学教育等内容。形体教学通过加入美学教育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形体训练是表现人的复杂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的艺术, 在思想和情景的结合中营造意境美, 只有形体教学中加入了美学教育才能营造出撼动人心的意境来。

2.形体教学中融入人文意义的教育

(1) 进行人文意义上的构建导向型教育

形体教学中所探寻的不是时间与客观条件上的教育, 而是学习者在自我建构的空间内对世间万物及其个人本身存在意义与价值的无约束的思考和省悟。以问题为导向的形体教学模式就是试图启动一种唤醒人之心灵的密码, 这个密码不是问题本身, 而是问题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人文生态。

形体教学是教学文化和生活的一种实践性教学, 只有将对文化和生活的关注逐步进行延伸和递进, 文化与生活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才会呈现出来。虽然文化和生活本身是人造的, 但它却也形成了确然的人类心灵工作方式。作者认为, 以问题为导向的形体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和设计来唤醒人类崇尚真善美的心灵, 这是一种从知识教学向文化教学的积极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2) 学生全过程参与具有人文意义生成的形体教学

在形体教学过程中, 人文意义的生成是指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学习了解一些艺术的发明过程, 明白艺术中凝聚和包含的人文精神, 从而学生的形体艺术潜力得到挖掘和凸显, 渗透在形体教学中人文精神得到显现和生成。因此形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态教学, 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参与程度,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乃至达到全过程参与。人文意义的生成教育融入形体教学中, 不仅是健美体形的塑造, 而是通过精神和文化食粮的补给, 达到全面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学生全过程参与势在必行。全过程参与的核心理念是以人文本, 在形体学习过程中唤醒人的美丽心灵。全过程参与形体教学是指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包括形体教学内容的设置、过程讨论、方案设计以及效果评价等。教师应该将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延伸为教学与实践的全过程, 既涉及到学生的心理行为, 也涉及到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学生全过程参与具有人文意义生成的形体教学, 不仅打破了课程的界限, 弱化了对学时的依赖, 还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目光共同转向了文化和社会内涵、人文意义的追求与释放, 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单向信息传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每一个学习者由课堂带到社会和文化构成的万紫千红般的花园。

三、总结

形体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美感, 陶冶学生的情操, 通过优美的姿态使学生懂的什么是美的动作, 美的仪表, 美的心灵, 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形体教学又它涉及人的思想、感情、心态、意志以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精神与行为选择。所以作者认为形体教学中应该有效的加入具有人文意义构建与生成的教学。构建具有人文意义的形体教学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首先是进行问题导向型教育, 其次是学生全过程参与的具有人文意义的形体教学。高校体育应该根据新形势下的形体需求的特点,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操, 从而达到塑造艺术的美感与体态的目的。

摘要:形体教学的价值导向总是和某时某地的一些社会的、经济的、人文的等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 被社会各个时段所需求的。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人文意义的构建, 促进形体教学的完美性, 从而摸索其价值所在。论述了形体教学除了具有审美教育和审美娱乐等美育功能外, 还独具人文意义的构建与生成价值。

关键词:人文意义,形体教学,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楚云.形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外在美优化学生心灵美[J].体育师友, 2005 (5) .

[2]杨慧.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形体教育[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告, 2001 (1) .

[3]梁雪霜.形体美与形体教学和训练[J].琼州大报, 2004 (5) .

[4]杨红仙.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J].东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4) .

形体基础教学 篇6

《形体透视》作为绘画整体学习中为数不多的需要理性认识的基本规律, 在整体绘画学习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绘画教学的难点显得很突出。但多数教师没有把《形体透视》提升到整体绘画教学中应有的高度, 使它贯穿于整个绘画学习过程中, 出现学生画静物还能把握好透视, 到了其他绘画阶段如人物、风景时, 因为透视不准画面闹笑话的现象。

把《形体透视》这一造型基本规律讲解好就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教材结合学情制定学习目标, 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有效地组织合适的学法和教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1 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美术专业的学生, 这些学生从认知、学习心理角度审视, 有一定空间思维的能力, 文字理解水平有限, 学习缺乏自主性,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刚接触绘画热情较高, 但缺乏绘画经验, 在绘画过程中遇到挫折容易丧失信心。针对这一学习状况, 在教学中力求以看为主, 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字讲解, 强调学习方法, 扩展训练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目标

根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认知、能力、情感三大教育目标, 结合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和课题特点, 确定了本课题的学习目标。我定的认知目标为了解透视这一视觉现象, 能力目标为掌握透视原理, 把透视原理熟练的运用到绘画中, 情感目标为培养学生表现美好事物的向往, 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

3 重点难点分析

《形体透视》的教学内容包括透视现象、立方体的一点透视、立方体的两点透视、立方体的三点透视、圆面透视。准确地把握好透视还需要理解灭点和视平线等。从教学内容入手结合学情, 围绕学习目标。我理解的《形体透视》的学习重点是透视现象即近大远小和透视缩形。因为其他的学习内容都是围绕透视现象展开的, 学生学情的特点也决定了重点一定是透视现象。学习难点是根据立方体的透视去理解圆面透视, 这方面内容的学习不可避免文字的理解和空间想象, 所以成为学习的难点。

4 教法和学法的运用

本课是科学理性法则学习和绘画训练相结合。最终目的是通过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绘画的能力。因此确立了“目标制订、关卡设定、展示鼓励、小组互助”等学法指导。

我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美术专业学生, 根据学情设定教法如下:

1) 展示法:通过展示历届学生本阶段优秀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感性认识入手。这个阶段历届学生都是用结构素描画凳子或画车, 学生对这些绘画内容很感兴趣。

2) 图示法:美术班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图例的展示提高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

3) 演示法:对于重要的图例进行演示, 突出重点。立方体的成角透视图很重要, 通过图例的演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近大远小、透视缩形的透视现象, 使学生掌握准确表现透视的方法, 关键是掌握了成角透视那么一点透视和圆弧透视都能迎刃而解了。

4) 纠错法:学生缺乏绘画经验容易在画不好时出现挫败感, 尤其是老师指出问题时。因此要鼓励学生放开练习, 把纠错当成主要任务, 让学生每次纠错都有次成就感。提供一些在绘画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方法如退远观察, 正负形检查等。

5) 重点强调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围绕重点自由组织画法, 自行思考解决办法。在练习过程中要学生注意四问, 你画的物体是否近大远小?你画的有远近关系的面是否透视缩形?还有就是你找到了视平线了吗?你注意到灭点没?围绕这四问发现问题思考解决办法。

6) 分组教学法:因材施教, 安排最适合的作画对象, 加强学生竞争意识。目前美术中专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虽然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是统一的, 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高绘画内容, 这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是种 (下转第31页) (上接第35页) 鼓励同时也激励其他学生, 起到水涨船高的作用。

5 组织教学过程:结合设定的教法和学法组织教学过程

1) 通过展示历届学生本阶段优秀作业, 使学生了解本阶段的绘画对象,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 通过图例展示, 提高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 帮助学生把握重点, 克服难点, 使学生快捷地找到学习透视法则的入口。

3) 对于重要的图例进行演示示范,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透视规律, 从而突出重点。

4) 在理论讲解结束后, 设置“正方体成角透视图默写”“凳子练习”两道关卡对过关的学生进行分组, 大体分3-4组, 根据过关先后, 安排难易不一的作画对象进行形体透视练习, 作画对象按难易分“椅子、显示器、场景速写、汽车”。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多放远看, 多发现问题, 多修改问题, 以修改问题为收获。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5) 在每次课结束前8分钟左右对一些进步作业进行点评, 对作业中运用的好方法进行推广。要求进步作业上墙展示以示鼓励。

形体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7

一、形体课程的内容应抓好体能训练

体能是指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动作质量和形体姿态的能力。人的身体在活动中, 各部位所表现的形体姿态, 精神风貌和动作美是不一样的。如:头颈位置正确与否, 对于形体姿态美起着重要的作用;肩关节的柔韧性, 灵活性, 是端正仪表、着装和表现优美动作的关键所在;胸背是身体的主要部位, 是控制姿态美的关键, 它可以保证身体的姿态端正和动作的稳定, 使形体挺拔优美;腰腹部肌肉结实, 是塑造和保持高胸、平腹、细腰体型的关键;胯部的灵活性好, 准确性高, 可以变化出多种优美动作姿态;柔顺的双臂, 灵活的手腕和手指, 能给人的体型增添韵味, 能使人的每一个动作产生动态美, 增强动作的表现力;大腿肌肉的坚固性, 膝关节的灵活性, 脚面的柔韧性是体现形体美, 姿态美的支架和根基。为此, 在形体课程教学中, 抓好体能训练, 显得十分重要, 也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二、形体课程的内容应突出新颖特征

新鲜的事物, 让人的心情感到好奇。它能吸引着人们去上进, 去努力, 去奋斗。最终能达到自我预测的目标和效果。形体课程的内容;如感知觉训练, 基本素质训练, 形体姿态训练, 形体美感训练, 形体造型训练等是形体训练不可缺少的内容, 它们可以使人健壮丰满, 肢体匀称和谐, 肌肉线条清晰, 而富有弹性。关节灵活, 也可以使动作衔接自然、柔和、优美, 还可以使动作富于了节奏感, 表现优美造型的形体姿态, 这些内容值得继承和发展。但在形体课教学中, 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 应把形体课程的内容扩大到大众形体操, 街舞形体操、有氧形体操。练习者在不断变化的音乐节奏下变换练习动作, 不断增强兴奋度, 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灵活性, 同时减缓练习者在现有形体课程内容练习中的疲劳与紧张。另外, 通过节奏性运动和有氧运动, 对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心脏功能和呼吸系统功能有较好益处。这些内容为现有形体课程的内容增添了血液和生机, 使得其内容更加具有新颖感和吸引力。

三、形体课程的内容应注重力量训练

力量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位在活动中肌肉作功 (肌肉收缩或紧张) 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加强力量训练, 不仅能使其在形体动作练习中表现出动作速度快, 控制力强, 弹跳力好, 而且能使其表现出形体姿态美, 动作美, 情感美。除此之外, 还有助于燃烧体内脂肪, 塑造完美身材。很多学生已经形成的不良姿态 (如坐姿不正确或长期单肩背负过重的书包, 造成肩部畸形, 出现斜肩, 扣肩毛病)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肌肉力量发展不均衡, 而力量训练恰好弥补肌肉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它可以使肌肉拉伸和紧张, 使肌肉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再者, 通过力量的训练, 可以调整人体姿态的对称度。如:加强颈部肌肉训练, 可以使颈部正直, 减少脸部和颈部的皮肤皱纹;加强肌肉的训练, 可以扩大肩部的舒展范围和幅度, 使其柔韧性, 灵活性加大;加强胸背肌肉的训练, 可以矫正含胸、驼背姿势, 使形体挺拔优美;加强腰腹肌肉的训练, 可以防止腰腹部肌肉松弛、萎缩、消耗多余的皮下脂肪, 塑造和保持高胸, 平腹, 细腰体形;加强胯和臀部肌肉的训练, 可以提高胯部的灵活性, 减少臀部脂肪堆积, 使臀部上提, 获得优美的形体;加强上肢肌肉的训练, 使体态更轻盈, 更敏捷, 产生动态美, 增强动作的表现力;加强下肢肌肉的训练, 可弥补双腿相并时出现的空隙, 增强双腿线条美, 使体形更为优美, 充满活力。

四、形体课程的内容应讲究实效性

学生姿态正确与否, 不仅影响其身体姿态, 更影响其健康。现在形体课程的内容很多, 许多是成套动作, 并配好了音乐节奏, 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为了让学生塑造出更好的体形, 经过多年的教学体验, 我们认为;在形体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实效性:1.注重传授形体课的教学方法, 讲究系统性, 科学性;2.注重学生自创、自编、自导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每人至少要自编1套~2套完整的形体操;3.注重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掌握好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感, 掌握配音的技巧和技能。

五、形体课程的内容应加强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训练

探讨形体训练课的教学艺术 篇8

形体训练课程是向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美育教育、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课。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 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 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 以改变人的形体的原始状态, 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力及表现能力, 矫正不良姿势, 练就健美形体, 提升审美情趣, 塑造高雅气质, 为在以后的工作中拥有良好的体能和形体素质, 增强工作自信心的目的。

我们教授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接受舞蹈和形体方面的练习几乎没有, 身体僵硬, 缺乏自信, 但大家对形体课有兴趣, 有热情。因此, 教师在形体训练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科学的训练, 加之语言的鼓励和肯定, 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提升审美观和自信心, 建立终生锻炼的意识是尤为重要的。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1、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在形体训练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力求精益求精, 让学生既能轻松掌握教学内容, 又能享受愉悦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从内心主动地参与这项塑造形态美的训练。教学中将复杂的术语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来阐述, 将复杂的动作分解为单个动作。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好动作的技能, 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智慧, 对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形态美意识起积极的作用。例如, 可根据学生活泼、创造力强的特点, 设计在每小节动作结束或一堂课结束时, 鼓舞每位同学做一个漂亮的造型。为了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可以选择优雅、舒展、美丽、大方的芭蕾形体动作或欢快、时尚的拉丁健美操动作, 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或欢快、明朗、节奏明显的流行音乐, 使学生通过做各种动作表现音乐的快慢、强弱及音乐的内涵, 令学生兴奋、情绪高涨, 抒发青春活力。

2.2、巧妙运用语言艺术

在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的教学过程中, 要多用表扬、激励的语言。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内在美的教师, 才会把课上得风趣、幽默、和谐、快乐。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 教师的爱心感染学生, 学生的热情回报教师, 才能营造欢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得到锻炼。课堂上着重采取纵向比较的方法, 尽可能避免横向比较, 即自己与自己比较, 不与他人比较, 只要自己的动作比原来的稍有进步, 就应适时表扬, 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采用鼓励、表扬的语言艺术, 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动作上, 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多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2.3、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增强学生自信心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信心, 在课堂上可采取自由组合、集体和分组轮换练习、观摩与表演相结合的方法。在集体练习时, 将动作较好的与动作不协调的学生混合交叉在一起, 避免少数人产生自卑的情绪。练习中, 教师及时地给一个肯定的眼神, 点头或竖起大拇指, 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是莫大的鼓舞, 会在他们心中树起一块自信的丰碑;自由组合的分组练习时, 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用心、用肢体语言、用美的艺术造型去交流, 去体验“快乐形体课”。要安排好学生的观摩与表演, 让学生懂得观摩同伴的表演, 是一种美的享受, 是一种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短处的好机会;表演前, 同学们都会认真准备一番, 当音乐响起时, 站在教师面前的充满自信的学生, 随着美好的乐曲, 舞动着矫健身体。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法, 变换各种组织形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 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 安排课堂小插曲。

同学们很关心塑身减肥和饮食方面的知识, 安排在课堂结束前15分钟, 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需求,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 然后指导大家进行实际练习, 安排练习量, 并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 既进行了素质练习又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可谓一举两得。

(2) 课后作业丰富化。

除了布置适量的作业外, 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 可以让同学们利用网络和有关书籍学习一些服饰搭配, 脸部瑜伽, 饮食搭配;了解一些钢琴曲和民族音乐及舒缓压力的音乐等等。经过检查, 同学们对这些作业完成的相对好些。利用课堂休息时, 大家相互交流, 学习, 讨论, 以此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3、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 他们对身体的自控力相对较差, 这个自控力表现在:坐不直, 站不挺, 蹲不下, 跳不起, 摆不平, 伸不直。这是因为学生对自己身体部位的感觉还处于“未开发”状态, 不了解形体运动的规律, 所以容易造成形体训练时要么浑身都用力, 导致身体僵硬, 要么都不用力, 致使身体松软。其实这种“僵硬”和“不协调”, 是由于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身体, 对于身体运动规律缺乏意识, 对于运动、气息、力量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

3.1、节奏感差, 动作与节奏不合拍

在形体训练中出现这种问题的同学大多缺乏节奏意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以选择节奏感明显的音乐, 先教学生学会喊拍, 然后将动作和着拍子慢做, 待动作熟练合拍后, 再逐渐恢复至正常速度。其次,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 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音乐伴奏带来的愉悦, 提高音乐素养。实践证明, 在平时的形体训练中, 只要学生养成心里喊拍的习惯。要经常聆听不同节奏的音乐, 并用最简单的肢体动作跟着打节奏, 或者做些节奏练习, 这样就会大大提高人的内心节奏感。

3.2、动作有气无力, 软绵绵

问题出现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内在力量支撑的意识。针对这种问题, 教师可安排学生持轻器械练习, 或进行四肢力量练习, 加强肢体力量, 体会用力的感觉, 和发力点。逐步形成内在力量支撑的意识。在完成动作时, 要力求动作规范, 并体会动作结束时短暂的停顿感, 节奏可由慢逐渐转为正常, 让学生体会身体用力的感觉。

3.3、身体笨拙, 动作僵硬

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没找准用力点或用力过猛。这时, 教师就要特别注重学生身体局部的训练, 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 适当增加身体局部练习。比如:膝关节的协调和灵活性练习, 手臂的姿态练习, 跨步的摆动练习等, 逐渐达到自由操作身体的每一关节、每一块肌肉的目的, 做到张弛有度, 协调而不僵硬。

3.4、动作不到位

在进行芭蕾姿态练习时, 总会出现做动作不完整、缺乏美感、为了做动作而做动作的现象, 这是由于动作缺乏延伸感。针对这个问题, 在训练中, 教师可以多指导学生做拉伸性的动作练习和对抗练习, 并在稍缓的动作过程中感受肢体的延伸感觉和内在对抗力量, 体会动作力量与气息控制之间的配合, 结合情景, 想象和意念练习, 逐步提高动作的延伸感觉。

3.5、动作平淡, 毫无表现力

同学们在完成动作时只是简单的模仿, 没有结合个人情感对动作进行诠释, 使动作变得平铺直叙, 毫无生机, 没有丝毫的表现力。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训练过程中, 要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注重内心情感的体验。在训练时,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心中哼唱音乐的旋律, 逐渐让身心融入音乐的情境并慢慢开启心灵的想象之门;结合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观看各类比赛, 表演, 在视觉上给予良性的刺激和引导, 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 从而激发学生完成动作的表现力;还可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 让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学习, 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鼓励, 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也会突飞猛进。

4、结语

形体训练不是外部技能的模仿, 机械化地使用教材, 要真正解决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 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论上掌握形体运动规律, 形体运动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用内在意识、气息、力量合理地控制肢体, 这样才会逐渐达到形体训练的目的。在教学中, 只要教师熟悉教材, 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 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针对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并且保持热情洋溢的教学状态, 达到师生愉悦的教学效果并不难。

参考文献

[1]向智星.形体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连瑞华.对高校学生进行形体美训练的意义、作用及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 2001, (2) .

[3]禹晓丽.浅谈形体训练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J].体育世界, 2009, (6) .

[4]李雪.高职院校形体训练的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15) .

中班幼儿进行几何形体教学之我见 篇9

一、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

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就是要求让幼儿在操作的层面上对某一内容获得感性经验。根据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规律, 在教学中, 特别是小班幼儿, 要为每个幼儿都提供实物教具, 引导幼儿自己去摸摸、看看、滚滚、做做、玩玩。儿童就是在与物体触摸和摆弄中发现形体特征的, 从玩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了图形特征, 学会了它们的名称。如幼儿认识几何图形, 可以让他们通过建造、拼搭、玩沙、塑造等活动, 辨认各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同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图形之间的相似点, 如说自行车的车轮是圆的、手帕像方形。

二、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幼儿的思维常伴随着活动而产生与进行着, 而引发幼儿活动的却正是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 我们要让幼儿充分地与材料互动, 从而获得大量的数学感性经验。教育研究表明: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最为突出。所以, 首先教师提供的材料, 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 引导孩子正确选择。如进行图形的转换关系的“贴墙砖”的活动中, 我为能力强的孩子提供了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图形卡, 而为能力稍弱的孩子提供了大一些的, 这样他们在进行用各种图形拼出大正方形的活动中更容易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也会更有兴趣参加活动。其次, 操作材料的多样化有利于幼儿独立思考, 相互学习, 获得更多的信息。如上述的活动中我提供了大中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让孩子们想办法变成正方形, 几乎每个孩子的材料都不一样。最后操作材料要充分使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上述活动的材料还可以在认识图形的活动中使用。

三、给予时间、空间, 让孩子充分地尝试和探索

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很好地进行观察, 了解幼儿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特点, 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感受和发现其中的数学关系。必要时应给幼儿鼓励和指导。例如, 幼儿学习将用小棍拼搭的正方形变成三角形, 教师会发现这样两种情况:有一些幼儿是从拼成的正方形中拿去1根, 将两边的小棍相接就成了一个三角形;而另一些幼儿则是将正方形拆散, 重新拼搭成三角形。这两种情况反映出幼儿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 同时也反映了幼儿对两种图形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采用后一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幼儿, 他们尚不能抓住两种图形之间的异同, 不清楚只要对正方形作一点变动, 就可将其变成三角形, 而是将正方形拆散, 再重新拼搭。这是因为新拼搭一个图形, 要比将一图形变换成另一图形容易得多, 因重新拼搭的过程思考的因素要单纯一些。这种情况在小的幼儿中是比较多见的, 因此, 教师要让他们充分地进行尝试和探索, 让他们自己找到一种更快、更好的解决方法。

上一篇:优化案例下一篇:审查逮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