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

2024-07-23

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精选十篇)

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 篇1

(三) 加强学习研究, 提升管理能力

高职教育要发展, 管理理念要先行。管理观念创新是提高高职教育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先导, 管理组织创新是提高高职教育管理水平的基础和保障, 管理方

职业教育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方面如何发挥更好作用?4月12日上午, 以“吸引力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12西部职业教育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8家大型企业与四川师范大学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研讨会上, 职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围绕“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 从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德育工作创新、职业生涯规划、农村职教改革、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建言献策, 共谋职业教育发展之计。“目前国内很多职业教育专业都存在现代产业文化缺失的问题, 比如医护专业就没有关于医护精神文化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余祖光认为, 产业文化的载体中, 学校和企业都是主体, 有效的校企合作离不开校企之间的文化对接。

西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篇2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西部职业院校可招生源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变化[1],西部职业院校,由于地处偏远,在生源和就业市场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若想在激烈的生源和就业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必然要通过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2]。而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下对于课程改革最热的一种说法就是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原则,然而在一些高职院校,低效的课程改革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现对西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其提出有效的进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1西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支撑课程教学的环境相对薄弱

综合分析我国西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情况,发现其在课程建设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面还潜藏着许多问题,其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缺乏新的教学理念、缺乏与专业课程相贯通的教材、支撑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条件相对欠缺,这些无疑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

1.2兼职教师很难真正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来

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求要专兼结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要承担和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但往往由于兼职教师都是聘请本专业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而他们每天要工作在生产一线,不能抽出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因而目前课程教学的工作完全是由校内专任教师来完成的。

1.3部分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够,缺乏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性,突出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构建课程结构时,要始终遵循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3],并编写适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高职高专类教材。由于中西部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缺乏企业技术人员的真正参与,进而部分课程建设改革的力度不够,使得课程缺乏职业特色。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我国中西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效果不尽人意,对课程进行实时的教学改革还势在必行。

2完善西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2.1改善支撑专业课程改革的教学环境

进一步更新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课程对口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整合资源,优化教学环境配置,建立能支撑课程教学的实践基地,营造一种重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的良好氛围。

2.2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

鉴于兼职教师很难真正投入到专业课程改革中这一现实,若保证课程改革的效果,我们应把重心放在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上[4],可以通过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周边的企业进行锻炼,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熟悉企业各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不断完善自己所带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手段,编写工学结合的高职特色教材,进而提高其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也可通过安排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师资培训或教学研讨会的方式,让她们有机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了解最新的教学改革经验,进而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技能,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为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2.3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

近两年来我国西部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所招收的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普高学生,又有职高学生,而且职高学生占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这给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来一定的难度。中西部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也及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5]。并对开设的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建设,但建设的力度和成效还需加强,尤其需加强课程职业性方面的建设,而对课程进行职教性建设归根结底还要落到进行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上。在进行教材建设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教材的内容应包含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训练和技术操作等方面;二是要求校内专任教师应具备编写教材的经验和能力,同时还要鼓励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材的编写,以实现教材内容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要求。总之,西部高职院校唯有通过以上的途径,才能使课程改革真正取得实效,使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的学生才会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好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3):63.

[2]李晓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3]丁金昌.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改革路径[J].教育研究,(3):122.

[4]谢臣英.实践导向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新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 篇3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这一观念已是深入人心。鉴于此,我国的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但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在西部地区尤为严重。我国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再加上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更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后。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这是提升整体人口素质的重要机遇,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当紧跟时代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和理念

在高职教育中,只有思想政治课和体育课具有明确的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定,而其他课程则没有对人文素质教育有统一要求,这导致各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时普遍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从根本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认同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过去,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其教育工作的开展往往是以增加就业率为目的,所以当地高职院校也普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非常严重。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应当尽快树立起这种理念,在重视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结合西部地区文化特色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目标虽然是一致的,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也有其不同之处。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实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来看,无论是教材的选取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按照当下所流行的普适性教材来进行的。诚然,普适性人文素质教材基本涵盖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内容,也在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在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性等方面略显不足,对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来说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西部地区地处偏远,人口构成以少数民族为主,他们大多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文化,这些都应当体现在人文素质教育当中。所以,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应将当地的特色文化融入教育内容之中,以获得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做好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三、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一般只有三年,在这短短三年时间里,是学生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重要时刻。由于高职专业课程内容很多,要在这三年时间里完成全部教学内容,难免会使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如何才能既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按时保质完成,又确保人文素质教育不落后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科学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可以通过设置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及公共选修课等方式来进行课程设置,并根据各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适当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从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全方位开展。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升级而成,受办学条件限制大,基本没有文学、艺术及哲学等院系,所以无法像普通高等院校一样统筹调配各类教学资源,给学生开设规范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尤其是在师资力量这一块,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目前非常缺乏,专业课教师都不足,更遑论人文素质教育。现有的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师大多学历较低,知识水平有限,甚至自身素质都不高,又如何能教好学生?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鼓励更多的高素质师范类学校毕业学生到西部支教,并对现有的教师开展深层次的培训,以使师资条件尽快满足教育需求。

综上所述,若想提高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成效,就需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和理念,结合西部地区文化特色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海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策略探析[J].广西教育,2014(23):19-20.

[2]李玉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研究[J].职教通讯,2014(19):60-65.

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 篇4

一、创新载体, 因势利导———借助地方特色文化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一个鲜活有力、充满朝气的有效途径

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 就是伏羲氏。在羲皇故里天水, 伏羲更是一位受人们顶礼膜拜的圣者。国际性的伏羲文化研究会设在天水, 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独有的文化氛围,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前来寻根祭祖、朝觐祖先。

自我市2002年开展招募优羲文化节会志愿者这项工作以来, 我校每年都被列为志愿者选送单位。特别是2006年以来, 我校团委每年组织青年参加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和农民武术大赛等活动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分别在节会办公室、商务活动部、文体活动部等部门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针对“节会办”对节会志愿者提出的文化素质高、整体形象好、懂计算机、文字功底扎实和普通话要标准的要求, 经过多重选拔, 组织志愿者学习天水各景点的资料、了解天水发展史、熟悉伏羲文化以及其对于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意义。同时从同学们的走姿、坐姿、站姿、接人待物、社交能力等方面进行礼仪培训, 通过练习健美操、艺术体操等培养学生的气质及形体, 锤炼同学们实际工作能力。几年来已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给学生提供以伏羲文化节志愿者为载体的实践平台, 营造耳濡目染、亲近历史的环境与氛围, 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 更学会做人, 并了解了本土深厚的传统文化。

二、拓展舞台, 追寻遗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辟广阔的力量源泉

通过调研发现,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不适应应试教育模式, 长期的考试挫折, 使很多学生感到前途渺茫, 学习积极性不高, 缺乏正确的成才理念。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失去信心, 政治信仰产生了动摇。一些人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的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 缺少战胜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 甚至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对待学习和未来。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职学院大多建校历史短、文化底蕴不深、文化氛围不浓;办学经费短缺, 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停留在口头说教、文体活动等常规层面, 缺乏整体规划和工作创新。如何走出一条既有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 又能让学生乐于接受, 并主动参与的新途径, 成为学院建设之初的新难点。为此,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提出以“挖掘吸收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为主题, 利用“天水的伏羲文化, 大地湾文化, 秦早期文化, 三国古战场文化, 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五大文化的深刻内涵, 吸引和教化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中使学生懂礼仪, 明是非, 知美丑, 识善恶。

几年来, 我们坚持利用寒暑假, 开展“增才干、长知识、做贡献”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开展“干一件好事、做一项调查、写一篇体会”的“三个一”活动。学生通过走访了解当地历史、遗址、民风、民俗, 参与公益文化活动等, 产生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调查报告。来自“失街亭, 斩马谡”故里秦安县的王晓彦同学在总结会上发言说:“天水历史文化悠久,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 先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把它修葺好, 保管好, 传之子孙后代是历史赋于我们的光荣, 更是一份郑重的历史责任。”来自姜维故乡———甘谷的林涛同学通过走访了解到家乡世世代代习武、下象棋传统的由来, 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在校团委、学生会的支持下与爱好武术的同学们组成了校武术队, 在学校各种节庆活动中表演武术, 收到了传承地域文化, 丰富校园活动的良好效果。这种方式经过数年的坚持和完善, 已成为学校实践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发扬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 利用地方传统文化优势, 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

1. 将校园作为各种文化展示的舞台, 汇聚、融合地域文化

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地域文化, 一直滋养和教化着本土人民, 也形成了地方特有的民间歌舞艺术文化。学院因势利导, 开展地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丰富学生欣赏视野, 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在五四、中秋、迎新、国庆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汇演中, 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节目, 如著名的武山旋鼓、秦城的夹板舞、秦安腊花舞、张家川的“花儿”等一些传统地域文化都相继走进了校园, 走上了舞台, 丰富了学生的视觉欣赏。

2. 以地域文化活动为平台, 深化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将本地一些对地域文化有着研究的学者、专家请进校园, 开展讲座, 举办研讨会, 让学生感悟地域文化的魅力, 充分调动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内涵的积极性, 以地域文化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栏、校报、校刊等途径传播地域文化, 使全院师生从思想上认同传统文化, 认识到地域文化是我们民族、国家、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生存发展之根。

3. 成立学生社团,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地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校园中, 我们以地域文化为依托, 成立了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生活动社团, 定期开展展览、比赛等活动, 使地域文化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通过调查发现, 自社团建立以来, 学生们从地域文化中传承文明、启迪人生、愉悦人生, 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体现了校园文化“教化人, 教育人”的积极意义, 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 篇5

西部新升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口语技能作为英语应用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在大学英语常规教学中,也应充分重视口语教学.遵义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本科院校,面临学生英语基础差,特别是英语口语差与社会对综合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矛盾,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遵义师范学院大外部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 者:杨毓隽 作者单位: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z1)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水平现状 模块教学 考核方式

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 篇6

关键词:西部财经类院校 工程管理专业 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39-01

1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国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也造成了很大浪费和损失,其中管理落后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巨大的投资规模和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人才是工程建设中的核心资源。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这种形势要求高等院校,调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改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教育模式。

2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关于专业及课程设置:ALLAN J. HAUCK.谈到美国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以及按其侧重点不同分别接受美国建筑教育协会和工程及技术评估委员会的评估[1];MEHMOOD ALAM等指出英国是最早开展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国家,各高校工程管理相关专业所用名称不统一,本科学习时间为3年全日制或4年三明治模式,4年三明治模式一般指学生在第二学年和最后一学年之间有一年的时间进行专业实践。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和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通过评估和认证来推动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发展[2]。

国内学术界探讨适合分学历层次工程管理教育模式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也属空白。许长青,李善波分析了实践性教学现存的问题,并结合财经院校的特点,提出了实践性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建议[3]。邓永红,王旭红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色与优势,构建了符合专科层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4]。

据调研,重庆市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既有理论水平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教师参加科学研究,承接重大纵向课题和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多,当然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就更不现实了。

3 西部财经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高层次人才教育的对策

该文提出的教育模式是一个相互影响的体系。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并重的两个中心;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和师资力量三大主体平衡发展;以经济、管理、法律和技术为四大支柱;以价值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手段体系和工具体系为五大要求,集教育与自我教育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3.1 两个中心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两个中心是以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为中心。其中本文的人才培养强调的是分学历层次的学生培养与教师的自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从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来看,专业建设是围绕专业方向,学科队伍和学科基地,通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积累,提高专业水平,增强人才培养的一项系统建设的过程。由于该专业的交叉性和实践性,培养和鼓励高学历和 “双师型”的教师。

3.2 三大主体

三大主体是指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以及该专业的教师。随着该专业的发展,开设该专业的财经类院校越来越多,对于培养管理类人才,财经类院校比土木类院校应该更具优势。在西部,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关键是要构建合理的工程管理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关于财经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财经类院校在缺乏土建技术的强力支撑的情况下,如何结合财经院校的特点,发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优势,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

3.3 四大支柱

四大支柱是指该专业学生的培养以技术、管理、法律、经济四大学科知识为支柱。首先,技术类知识应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掌握房屋建筑构造知识;管理类知识应掌握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经济类知识应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预测、决策方法及经济评价基本方法,掌握工程计量及造价的确定方法,具有从事工程造价估算和工程概预算的能力;法律法规应掌握建设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掌握工程合同的法律规范及现行工程合同文本,具有从事合同谈判、签约、履约监督保证及工程索赔的能力。

3.4 五个要求

现代工程给工程管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必须按照现代工程的要求构造工程管理学科体系,才能够完成这样重大的责任。五个要求包括价值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手段体系和工具体系的要求。

4 结语

该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西部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适合西部财经类院校的分学历层次工程管理教育模式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提出的适合西部财经类院校的“两个中心、三大主体、四大支柱、五个体系”的教育模式,解决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和滞后以及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ALLAN J. HAUCK. Toward a taxonomy of learning outcomes f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ducation[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ducation,1998(3):150-163.

[2]MEHMOOD ALAM, ANDREW GALE, MIKE BROWN,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of an industry led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A case study in project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success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8(26):223-237.

[3]许长青,李善波.浅析财经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6):222-223.

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 篇7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概述

1.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特征分析。

(1) 科学知识的特征。首先, 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其次, 科学知识具有确定性、重现性。第三, 科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实证性。 (2) 人文知识的特征。首先, 人文知识阐释的是人的内在世界, 即具有人的主观性, 同时富有价值和独立的世界。其次, 人文学科具有对人类困境的忧虑, 对生命终极价值的关怀, 属于超现实性的知识学科。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关注知识的传授, 它通过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传递, 启迪人的智慧, 增强人的技能, 帮助人类更好地开发和改造自然, 推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教育, 它关注人格的塑造与人性的培养, 通过对人类精神智慧、生活经验及人生感悟的代代传授, 帮助人们洞察人生、升华心智, 进而找到具有崇高价值的生活方式。可以说, 科学教育在于求真, 人文教育在于求善,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果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人为地分裂开来, 将暴露两者各自的局限性, 导致教育的片面性和不完善性。从另一方面来讲, 人的素质包含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两个方面, 科学素质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源, 人文素质是人类前进的方向盘, 如果科学素质失去人文的指引, 就会丢失方向, 而人文素质失去科学的支持和推动, 就会止步不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完美融合, 才能培养出拥有完整、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现代人才的内在要求。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高职学生所接触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越来越丰富, 高职院校在这一形势下更应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和分寸, 不使人文教育旁落, 谨防教育物化。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只有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形势、新环境, 在强化新技能、新知识教育的同时, 关注学生道德观、价值观、人文关的塑造与培养, 才能培养出具有既有素质又有素养的现代化人才。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和是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改革和优化传统教育模式, 也是践行现代人才教育机制的核心环节。为了让高职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 培养出社会生产建设所需的高级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有所突破, 在教学环节上有所完善, 推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加速融合。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 人们对精神富裕有发自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这在客观上对教育的人文性提出了要求, 人文教育正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内在需求, 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 高职学生即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 又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 这一特殊的群体特性, 使他们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施教, 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更科学的知识结构, 拥有更优良的心理素质, 进而使学生担当起未来社会生产建设主力军的重任。

三、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科学、轻人文。

部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提高学生就业率, 片面地强化职业技能教育, 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2. 未将人文教育列入高职院校整体规划。

没有将人文教育列入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时相对不足;二是教育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三是人文教育的环境和理念缺失。

3. 教育资源紧缺, 限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创新与融合。

西部地区在高职教育投入上的增长力度滞后于当地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 造成单位学生的教育资源匮乏;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西部地区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许多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存在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 甚至部分教师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和教师资格无法与执教岗位相匹配。

四、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确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人文历史环境等地方特色, 树立科学与人文素养双向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高职院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贯彻有关教育改革方针, 巩固人文教育在高职人才培育中的重要地位, 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计划以及专业教学目标中, 实现培养科技人和培养道德人的并行与统一。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匮乏, 师资力量薄弱, 严重制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 为此, 必须加大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教育资金投入, 结合人才引进和人才再造两种渠道, 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科学育人和人文育人的施教水平。高职院校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再造, 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 使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重塑和武装自我, 积极参与人文教育, 掌握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具体策略。其次, 要鼓励教师扩展自己的知识深度, 掌握学科知识以外的人文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的综合施教能力。再次, 要建立对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 对积极开展科学与人文双向素质教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为广大高职教师树立榜样。

3.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人文职业教育。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来推动人文职业教育, 是缓解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紧张局面的一条蹊径。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职院校以校园文化为铺垫, 不仅为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平台和途径, 也为高职学生人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应以打造人文校园为主线, 以各类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 大力开展学院红十字会、校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思政教育网站等具有人文色彩的校园实践活动, 营造特色鲜明且具有浓厚职业氛围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时刻感受人文素养的熏陶, 把握“求知、做事、共处、做人”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4. 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1) 课程设计融合。在课程设计中加强两种知识的渗透, 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课中要同时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 例如, 在设计高职物理课程时, 应至少囊括以下两点, 一是物理学演进中的方法论、世界观以及相关物理定义的人文涵义, 二是能源危机、环境破坏、现代武器等与物理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2) 教学过程融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 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人文养成施加影响, 高职教师应在讲解科学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 渗透相关技术知识的发展历史, 展望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 同时结合科学知识与文艺、政治、军事、社会意识形态等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形成理智的科学技术观。例如,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 通过对数学故事、数学应用、数学模型的讲解来渗透人文素质内容;在物理教学中, 通过对物理学家伟大事迹的介绍来感染学生, 升华学生情感。 (3) 教学评价融合。现代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既懂技术、又有素养。因此, 要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共同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充分体现人文价值, 促使学生加强人文修养, 成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共同构成了人类迄今为止的知识成果, 两者均是现代人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对于高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由于本身面临的资源、环境劣势, 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因此更应该把握教育改革机会, 构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实现高职人才培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摘要: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由于历史、经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行科学与人文双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面临着重重障碍。本文分析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 论述了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然后探讨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希望对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史习明.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培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72-74.

[2]张平, 文雨丝, 刘文婕.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 2013 (1) :16-17.

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 篇8

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

自近代师范教育制度建立以来,我国一直对师范生给予优惠待遇,免学费和其他费用。然而,为了提高国民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和高学历人口的比率,我国高校经历了一股扩招和普遍收费制度的热潮,师范院校的入学门槛逐渐降低,师范生的学费逐渐攀升,师范教育收费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而且,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农村教育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目前以培养师资为主的师范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来说,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城市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两极分化的日益恶化。[1]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的发展。

2.2007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开幕式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自2007年秋季开始,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从招生人数与分布来看,6所部属师范院校主要面向中西部,尤其是西部12个省、市和自治区,[1]其大多数为少数民族聚集地,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差异使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人力资本积累具有特殊性。通过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从事基础教育,提高教师质量,均衡教育资源分配,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3]。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调查初步表明,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达到了推进教育公平和改善落后地区师资水平的预期目的。[4]但根据另一项关于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显示,就业于乡镇及以下免费师范生所占的百分比为6.54%。在县级及以上就业所占的百分比为93.46%。由此可见,到县级及以上中小学任教是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的主体,[5]现实中,仅有很少一部分的免费师范生回到农村就业,很多并未按照当初的协议回到生源所在地就业。首届免费师范生投身基础教育的意愿总体不强,更不利于促进教育发展的公平。[6]对是否履行协议起关键作用的因素首先是免费师范生对教师的职业认知和对自身的身份认知,其次是免费师范生自身的诚信状况[7]。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师资数量不足,教师综合素质均不高,急需一大批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师范毕业生。[8]虽然政策以吸引高中毕业生报考免费师范生为导向,但其忽略了免费师范生毕业之后在基层的就业状况和基本生活问题,教师资源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流动也是造成全国范围内教师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同时,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就本文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人力资本积累也是整个西部地区教师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师数量不足、汉语言文字水平不高和教学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不少学生存在汉语语言使用障碍,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就业当中处于劣势。[9]因此,少数民族教师在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其特殊性,重视少数民族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10]。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师范生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分析

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形成的师范生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认为用于教育、在职训练、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实际活动的支出都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因为它们不仅在短期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长期起作用[11]。

由于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差异以及对专业领域的依赖程度不同,在众多文献当中将人力资本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12]。

2. 免费师范生自身人力资本属性的界定

免费师范生人力资本的属性取决于国家对师范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属性,在高等学校的课程中,通识课程是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13]通过通识课程的教育可使师范生获得基础知识、道德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提升。[14]在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根据各校的课程设计可以看出,这些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包含了教师道德、知识、心理、教学、管理及沟通能力等的培养,并辅助以实习、见习等方式。从培养计划的表格中可看出,在专业能力上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和投入力度的加强使得这一部分成为了教师人力资本培养的重点。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中小学教师满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包括通识知识)、专业能力的要求,从这一点来看,教师人力资本所要求的专用性程度远远大于通用性。

3.免费师范生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在校期间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情况来看,以西北地区的陕西师范大学为例,从2007级-2009级的免费师范生专业课成绩与非免费师范生的专业课成绩的对比结果得出,免费师范生的专业课成绩相对非免费师范生水平较低,学习意愿和动力欠缺[15]。

其次,从本科毕业后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情况来看,经考试合格可继续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这无疑是提升了教师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质量,同时,师范生在读研期间还需参与实习,成绩优秀者可继续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

再次,实习的过程也是提升人力资本的一大途径,当免费师范生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都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来获得教学技能和专业的知识,提升了未来的收益。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基层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本积累分析

2011年第一批免费师范生毕业,陕西省1302名免费师范毕业生中,在农村就业的人数为133人,占总人数的10.2%。但从生源来看,农村生源占比70%左右,实际上并不符合回生源所在地中小学任教的政策导向。

1.西部地区整体教师人力资本存量的现状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2007~2013年的数据显示,[16]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专任教师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从2010年开始下降幅度增强。由此可推测,基层地区教师数量的锐减已成为一个全国性问题,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通过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农村基层地区中小学专任教师的人数统计可直观地看出,专任教师的人数大体上还是呈一个下降的趋势。

师生比是指学校教师总数与学校学生总数的比值,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7]2007~2013年的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师生比普遍低于全国水平,并且与国际水平有明显的差距,这一指标也与当地人口数量、入学率相关,并不能以偏概全,而我国西部基层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师范生免费政策目的在于培养优秀并愿意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让他们返回其生源所在地以此带动当地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局面,弥补我国基础教育在全国范围的短板。但根据首届免费师范生去向调查显示,[18]去基层农村就业人数远远低于去城市及城镇的就业人数,西部省份中,例如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去偏远农村就业的免费师范生人数为零,优秀教师人力资本向东部及城市流动,更是加剧了东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

2011年某课题组对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19]选择就业地域的调查结果表明,仅有2%左右的学生毕业之后愿意选择在农村就业。从需求的角度看,对于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来说,优秀的教师资源相对丰富,教师的就业水平较为饱和,如果过多的免费师范生选择在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就业,很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而对于优秀教师资源较为匮乏的西部及农村基层地区,迫切需要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完整、素质高、年轻、有活力的师范类毕业生更换掉知识结构陈旧的老一代教师,为基层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对全面提高我国整体人口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西部基层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鼓励更多的师范生选择去西部基层就业是重中之重。

此调查小组还实地调查了这6所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中“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呆在农村占比分别为0.7%和3.2%。[20]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教师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而且西部基层教师工资偏低是大多数免费师范毕业生选择去大中城市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提高教师人力资本质量

免费师范生政策不仅注重教师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提高教师人力资本质量也是目标之一。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也实施了多种教学措施,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建设教育实践基地等制度措施。

学校首先从生源质量抓起。6所高校的免费师范生的入学考试在各地的提档线平均高出省重点线约30分,从生源上保障免费师范入校生的质量。

其次,优秀生源入校后,其四年的专业课学习过程是决定其专用性人力资本质量的关键。相对于之前的师范教育,免费师范生教育模式根据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了培养标准,运用新的教师培养方案,为免费师范生提供软硬兼优的学习条件,培养基础教育优秀教师人力资本。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现状,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建议

1.提高西部中小学教师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

由于追求更高的薪资待遇和生活条件,是造成教育系统内的教师人才流动及我国教师资源东西部分配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一项关于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对自己工作满意度及生活现状满意度的调查显示,[21]仅有少数已就业的免费师范生对工作与生活较为满意,而对于绝大部分免费师范毕业生来说对工作与生活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若要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就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完善福利制度,使其基本生活有保障,加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2. 加大对免费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影响着免费师范生就业选择,因此,在免费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他们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免费师范生的专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以此来提高他们在择业时与职业匹配的概率,弥补西部师资的空缺,这也是他们履行自己支教义务的前提。

师范生的在校学习过程正是师范生专用性人力资本形成的阶段,目前6所部属师范院校都在对师范类教育专业进行从课程、教材到教师指导方面的改革与完善,因此增强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教学过程中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应针对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扎根农村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状况,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作出贡献。

3.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应重点扩展西部地区师范院校,针对西部基层地区教育现状制订相应的教学模式

尽管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要求学生毕业后回到生源所在地区任教,并到农村中小学支教若干年,即使很多学生来自于西部农村,但实际上他们由于薪资待遇,生活条件等原因很少在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尤其是中东部的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生,很少来西部就业,因此,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高素质师资短缺的问题。对西部地区地方师范院校实施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吸引更多当地的生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从而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同时,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在推进教育的同时要注重结合本民族文化,改变少数民族偏远地区落后的教育观念,增强针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师培养力度,教师来源应充分容纳各个民族,使师范生在回生源地就业的同时找回民族认同感,更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发挥。

4.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免费师范生监督和考查机制

根据前文所述,免费师范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毕业之后会有稳定的工作,但这会影响到他们人力资本积累的程度,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甚至是下一代的人力资本积累。因此,对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和考查机制,保证培养质量。例如,对于在校成绩过差、无上进心、思想品德不端正的学生可解除合同,不再享受优惠政策,也不再要求他们从事教师职业。对于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免费师范生也要进行教学业绩考查,以确保他们的教学质量,这对于改变西部地区教学水平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局面非常重要。

西部师范院校教育学 篇9

相关高校中文专业开设的古代汉语课程便以文言文为讲授对象。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是学习语言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历史学、古代哲学等知识的基础,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文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的古汉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不少师范类院校中文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学与汉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脱节[1]、与中学语文教学脱节[2]。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西部地区师范类高校的古汉语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一、中文专业古汉语教学现状

古汉语教学实践过程有三个参与角色:学生、教师、 教材。我们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语文素养相对薄弱。与中东部教育发达省份相比,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不高,而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又来自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加之高校扩招,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偏低。

2.学习模式化与功利化。经过在校一年学习(古汉语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可能受某些课程学习模式影响,一些学生忽视了古代汉语的学科特点,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上课不肯动脑筋、记笔记,课下不肯去阅读、动手做作业,偏爱那些直观有趣和现成的东西,对抽象的知识概念望而却步,认为考试时教师划范围便可通过,甚至存在考试作弊、侥幸通关的念头。另外,部分学生学习功利性较强,重视考级考证,而忽略了对基础专业课的学习。

3.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不够。大二年级开设的大学基础课、专业必修选修课程较多,除去一些学生活动,所剩时间有限。然而,不少学生喜欢跟风,把大量课余时间放在玩手机、玩游戏上面,真正用在专业学习上的时间无几。

4.自信心不足。部分来自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因经济上的因素,又疏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处理事情时一旦遇到困难常常显出不自信的心态,反映在学习上就是畏难情绪。

(二)教师方面

1.参与教改的积极性不高。古代汉语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备课往往需要补充大量资料,在强大的科研压力下,高校教师往往不能投入较多的精力于备课教学、 创新教法,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如果再上较多课程,每天疲于奔命,用在教改上的时间自然不多。

2.与学生的沟通不够。教师与学生多仅在课堂上见面,古汉语一般一周有3个课时,课间与学生有短暂的交流,但因大多学生喜欢保持沉默,教师不能及时全面把握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如遇学生学习情绪低落且又缺少交流,可能导致教师与学生互不信任。

3.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因部分学生素质基础薄弱,而降低了教学的整体难度;为避免评教时学生的恶意差评,而对一些行为懒散的学生较为放任。

(三)教材方面

教材的局限性。坊间古汉语教材数种,当以20世纪60年代初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最为权威,以文选、通论、常用词作为教与学的模式。高校本科教学较多使用之。但有不少学者指出其不足之处,如未吸纳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部分理论内容讲解不太详细、文选部分与现行中学语文文言文重复较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不能很好地指导中学语文教学等[3]。

综上,当前古汉语教学中的问题集中体现为:一是教师如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二是教师如何能处理好教学与现有教材的关系;三是学生如何能更好地认识自身学习与教师、教材的关系。

二、加强中文专业古汉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古代汉语课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强调知识的获取、 知识结构的合理生成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原国家教委 (现教育部)师范司1991年颁布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指出:“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4]因此,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感性知识,即古代汉语语感;获取理性知识[5],即古汉语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来独立进行文言文阅读赏析。结合古汉语教学目标和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古汉语教学对策。

(一)严格要求,构建融洽互信的师生关系

1.严格要求,有责任感,树立公正公平形象。在大学同一间教室读书的学生,智力上下相等,可能有的接受理解知识快,有的相对慢,课堂上也不宜以毕业去向而对学生进行分化。因此,教师要富有耐心和责任感,强调学习测试的公正公平,摒弃模式化功利化学习观念,明确学习古代汉语必须下工夫,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的练习对每一个学生都应严格要求。

2.建立沟通的多元渠道,把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强调教师与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建立融洽互信的师生氛围。上课鼓励提问,有些学生碍于情面,课下也可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实施即时沟通,把沟通的内容公开,有些话题大家可以集中讨论,使之成为大家乐于接受的形式;对于那些不愿透漏自己姓名的学生,可以私信私聊, 鼓励其要善于与大家分享。以此第一时间了解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并及时跟进解决。

(二)合理补充教材,创新教学手段

1.合理补充教材。古代汉语现行授课(以王力古汉语教材为例)一般以通论和文选两部分为主,常用词部分较少涉及。文选主要为第一、二两册的先秦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诗歌作品等,这部分可突出趣味性;通论主要系统讲解古汉语知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诗词格律以及古书的注释、标点和翻译等内容,此环节应强调实用性。考虑到王力古汉语教材的局限,现以“有用” 和“有趣”为标准,我们尝试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1)文选部分。讲解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等产生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历史感受。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的产生源于多种因素的契合:一是礼乐制度的破坏,将统治阶级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特别是醉心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导致以劳心为务、专门从事精神创造的智囊团体“士”这一阶层的崛起;二是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原来封闭、孤立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规模渐盛;三是竞相争霸的诸列国,尚未建立起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冲突、融合,士人可以进行自由的、具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四是随着周天子势力的衰微,世代专门从事文化事业的宫廷官员开始转移至诸侯国,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6]。以上诸条件的聚合,创造了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等战国诸子的“百家争鸣”。

解析语言文字蕴含的文化事象,增强学生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感受。例如《左传·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 一文,可结合出土的战车实物图片,解释春秋战国时代主帅战车和一般战车形制的差异,解释“不介马而驰之” 中的“介”是系马尾,不是“给马披上战甲”,那个时期的战车马不披甲;也可解释“而矢贯余手及肘”中“及”是和的意思,非教材上讲的“箭射进我的手,一直穿到肘”,因为驭者驾车时手是下垂的[7];还可以联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中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盬其脑”(晋将子犯释之为:“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中桑田巫占梦曰“不食新矣。”(指晋侯不能吃到新的麦子,后国人献新麦,馈人用新麦做好了饭并呈上时,“召桑田巫,示而杀之”,但“将食,张,如厕,陷而卒。”)与该文韩厥梦见父亲告诫自己“旦避左右”等与“梦”有关的灵异事件,揭示 《左传》所述的历史命题“历史是神秘的还是理性的”,其背后与夏、商、周三代形成的“敬天法祖”“重鬼神”的信仰系统密不可分。

(1)略讲与中学文言文重复文选,适当增加与地域文化有关的篇目,拉近古代汉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例如贵州地区可以赏析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黔地的《象祠记》《瘗旅文》,清西南巨儒郑珍的《亲属记》《母教录》 等学者的文学、小学名篇。其中,郑珍、莫友芝纂《遵义府志》中《夜郎考》一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考察了“夜郎”这一称谓与其所指地域的历史演变,结合《史记·西南夷列传》,让学生了解贵州人文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 加强自身与古代历史文化之间的亲和力。

(2)通论部分。其一,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应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点, 透彻不贪多。例如六书部分,教材讲得不深入,而这部分又是文字学的基础,这就需要适当详解东汉许慎对六书的定义,并补充相应的文字演变历程等。其二,适当增加一些语言学知识或相对较新的理论成果。这部分对初学者难度不宜过大,主要作为一个扩展内容,以解释清楚学生理解即可,例如讲解字与词是不同的概念、词义的演变和“义位”“义素”的关系等。

(3)常用词部分。字词是初学者掌握的主要内容之一,因字词知识点比较散,常用词部分很多教师不作为讲授内容,但其中一些经典条例,特别是涉及词义辨析和古今词义差别的,如“疾、病”,“二、贰、两、再”,“军、 士、卒、兵”,“饥、饑、饿”等,均是感受古汉语的好素材。

2.鼓励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加大教改力度、创新教学手段也是广大专家讨论的热点,比如多媒体的使用、网络资源的使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8]。我们强调三点。

(1)鼓励一线教师加强研究。广大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可适当增加科研资金和奖励,放宽科研时间等,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强化教学中获取知识的实践性[9]。涉及比较抽象的语法词汇概念,不能只停留在教材所举的典型例证,还要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训练学生处理分析语言文字现象的能力。马景仑等学者编写的《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里面有不少的试题可供选用。文选部分要加强片段训练和阅读训练, 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定数量的片段练习,涉及标点, 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语法分析等,在精讲一定量名篇的基础上,要采取措施督促学生诵读相关篇目,以培养学生的古汉语语感。

(3)营造民主、互动、多元的课堂氛围。一个班级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阶层是学霸,第三阶层较自由散漫,第二阶层的状态则处于两者之间。要调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需在每个圈子设置典型,上课随机提问时,常激发和关注这些人,首先让他们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再不断鼓励一下圈子里的其他人,并诱之以学分,让他们各自圈子里的人跟着活跃起来。否则一部分人的自由懒散可能会带坏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及怀疑精神

1.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自学古代汉语。课堂教学首先需明确两点:一是强调新形势下学习古代汉语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二是阐明大学教育与中学应试教学的不同,强调自学是大学阶段主要学习手段之一。引导学生自学古代汉语是授课灵活性的体现。在吃透教材、培养起初步语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阅读一定数量的古文典献,逐步学会独立分析阅读元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工具书和相关资料来解决相关疑问。

2.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怀疑精神是大学阶段需要启发的意识之一。可以教材为例,指出其中一些解释可疑的地方,说明语言大家有时也是会考虑不周的,并欢迎学生指出教材或教师上课时出错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可讲解一些与古代汉语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如训诂),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例如王力《古代汉语》 (二)文选庄子《胠箧》篇“而弃规矩”实为“面弃规矩”, “而”为“面”的形误,“面弃”同义连言[10]。

西部外语院校听力学习焦虑现状调查 篇10

焦虑作为一种特殊情绪体验, 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 并受到Freud Sullivan, Jacobson, Rollor May, Epstein和Spielberger等诸多研究者的关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焦虑的概念被引入语言研究领域。Gardner, Young, Krashen, Horwitz, Maclntyre, Yukie Aida和台湾的张宝燕等诸多学者就焦虑与外语学习效果关系研究取得一定成果。随着对外语焦虑研究重要性的不断认识, 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但是, 目前的外语焦虑研究多以非外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而且对外语具体科目的学习焦虑研究较少。基于此, 本研究通过对英语专业大一与大二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现状的对比研究, 为外语学习焦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与研究内容作以补充和丰富, 并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基础上, 针对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展开讨论。

调查的设计

1.被试

本研究从西部一高校英语专业大一与大二各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两个班级学习水平相当, 且各有31名学生。两个班级的学生来源地比例相同, 来自农村的有15个学生, 占48%;来自城市的有16个学生, 占52%。

2.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本研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采用Horwitz等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 (FLCAS) 测量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情况。FLCAS共含33个项目, 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交际畏惧、考试焦虑、负评价恐惧和一般课堂焦虑;采用Likert 5点量表形式: (1) 完全不同意; (2) 不同意; (3) 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4) 同意; (5) 完全同意。选1者计5分, 选2者计4分, 选3者计3分, 选4者计2分, 选5者计1分。其中, 问题2, 5, 8, 11, 14, 18, 22, 28及32为反向问题, 反向计分。所有33题得分总分为焦虑指数。FLCAS的总分值从33分到165分, 得分越高, 表明焦虑程度越严重。第二部分研究建立在对学生的FLCAS问卷结果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自行编制调查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法开展, 并对两个年级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本研究调查主要集中解决以下问题:第一, FLCAS问卷反映出的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情况;第二, 与焦虑指数高低相关联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2份, 学生在固定教室固定时间作答, 两班剔除无效问卷各1份, 收回有效问卷60份。

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1.FLCAS问卷

对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班级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焦虑比例较高, 学生的焦虑指数在49至131之间。其中, 一年级焦虑问卷各项目的平均值为2.76 (原始数据为2.7585862) , 焦虑指数介于49至124之间, 学生的焦虑平均指数为91。二年级班级的焦虑问卷各项目的平均值为3.02 (原始数据为3.016162) , 焦虑指数介于72至131之间, 学生的焦虑平均指数为99.5。两个年级学生的焦虑平均指数都在90分以上, 表明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听力学习焦虑。二年级学生99.5的焦虑平均指数高于1991年Hortwitz等人研究的94.5, 也高于1994年Aida研究的96.7。同时, 二年级学生的焦虑指数高出一年级8.5个点。这就表明二年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程度较高, 且普遍高于一年级学生。

为对两个年级学生的具体焦虑程度作进一步分析, 将被试对象的焦虑指数按照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组:100以上为“高焦虑”, 90-100为“中度焦虑”, 80-90为“轻度焦虑”, 80以下为“低焦虑”。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焦虑指数从高往低排列顺序和比例如下: (图1)

由图1可见, 一年级班级在“轻度焦虑”组学生比例较低, 其余三组的焦虑指数分布较平均。二年级“高焦虑”组学生比例达到一半, 明显高于同类别组的一年级学生, 而且“低焦虑”组的比例只有7%。由此可见, “高焦虑”学生比例高是二年级班级整体听力学习焦虑程度较高的重要构成因素。

2.焦虑指数相关因素

(1) 对焦虑作用评价与焦虑指数

自编问卷中要求学生就英语听力学习焦虑带来的压力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大一与大二两个班级中没有学生表示无压力, 在“一般”、“有点压力”、“很大压力”三个选项中, 一年级的学生比例依次是37%、23%与40%;二年级的学生比例依次是16%、47%与37%。一年级班级中比例最高的为“很大压力”, 而二年级班级比例最高的为“有点压力”。由此看出, 即使是以英语为专业的学生, 也无法避免焦虑带来的外语学习压力。

接下来, 自编问卷要求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班级对听力学习焦虑的“促进”、“阻碍”、“促进与阻碍都有”三种作用评价进行选择, 三个选项分布的学生比例与学生焦虑平均指数对比结果如下: (图2)

虽然听力学习焦虑给学生带来一定压力, 但是有趣的是, 认为焦虑负作用居多的学生在两个年级中都仅占13%。一年级20%的同学认为焦虑的促进作用居多, 持同样观点的二年级学生的比例略高, 为34%。其余的大部分学生表示, 焦虑既有促进作用又有负面作用, 关键看自己怎么对待。总体而言, 学生整体上对焦虑有着客观的评价态度。此外, 可以看到, 对焦虑积极评价的学生整体上焦虑指数较低, 而对焦虑持否定态度评价的学生整体上焦虑指数较高。因此, 学生对待焦虑的不同评价与焦虑指数显示一定的关联性。

(2) 高考成绩与焦虑指数

高考是学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考试, 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对学生高考成绩和焦虑指数进行对比分析, 以此调查高考成绩对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焦虑状况的影响。一方面, 高考作为国家统一标准的大学入学考试, 有较好的效度与信度;另一方面, 高考的满分为150分, 与FLCAS问卷164分的总分比较接近, 易于观察调查对比的结果。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高考成绩和焦虑指数的调查对比结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中的高考成绩曲线变化相对平缓, 而焦虑指数曲线则变化幅度较大。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 本研究选取考试分值最高和最低的各4个点数进行分析。图3中, 点数最高的四位依次为点27、点23、点16与点17。各点对应的高考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143、139、137、133;各点对应的焦虑指数分别为124、83、87、95。点27与点17的焦虑指数远远高于一年级焦虑平均指数91, 而点23与点16对应的焦虑指数却较低。高考得分最低的四位依次为点1、点4、点12与点10。各点对应的高考分数由低到高依次为104、108、116、120;各点对应的焦虑指数分别为86、103、87、116。点4与点10的焦虑指数分别比一年级焦虑指数高出12分与25分, 而点1与点12对应的焦虑指数却较低。以上对图3考试分数最高4位和最低4位的分析可见, 高考分数对听力学习焦虑的产生并没有显著关联。

图4中清晰可见, 点数1、点数17、点数25、点数29为考试成绩峰值, 但各点对应的焦虑指数却相对较低, 显示出高考分数和焦虑指数的负相关。综合图3和图4分析可知, 英语专业一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和焦虑指数呈现负相关,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与焦虑指数与没有显著关联。

(3) 生源地与焦虑指数

有效问卷中, 一年级班级来自城市的学生有14人, 占学生数47%;来自农村的有16人, 占学生总数的53%。按照生源地, 对其焦虑指数从高到低排列如下: (图5)

由图5可见, 城市户口学生焦虑平均指数为80.29 (原始数据为80.28571) , 最高94, 最低49。农村户口学生焦虑平均指数为100.44 (原始数据为100.4375) , 最高124, 最低81。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焦虑指数整体上明显高于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 高了近20个指数。调查表明, 农村地区学生焦虑状况比城市学生程度严重。为进一步验证此结论, 对二年级班级的焦虑指数也按照生源地进行对比, 结果如下: (图6)

二年级城市学生焦虑平均指数为96.86 (原始数据为96.85714) , 最高值为117, 最低值为72。农村学生焦虑平均指数为101.88 (原始数据为101.875) , 最高值为131, 最低值为72。通过比较不难看出, 二年级班级中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学生的焦虑程度比一年级相同生源地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而农村地区学生的焦虑指数整体上仍然高于城市地区学生, 高了5个指数。调查结果再次表明, 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学习焦虑情况与生源地相关, 而且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比城市的学生更为焦虑。

结论

通过对大一与大二外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听力学习焦虑相关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可见: (1) 英语专业听力学习焦虑普遍存在, 大二焦虑状况比大一严重; (2) 对焦虑积极作用的认可度越高, 越有利于降低听力焦虑; (3) 英语专业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与听力焦虑产生呈现负相关, 部分学生未显示显著关联; (4) 英语专业听力学习焦虑呈现来源地差异, 农村户口学生比城市户口学生焦虑现象严重。

讨论

对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焦虑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不同年级、不同来源地等因素导致不同学习水平会对听力学习焦虑程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但是对焦虑作用的正确认识有助于降低焦虑水平。因此, 外语教师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外语教学工作, 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听力学习焦虑应对能力。

1.促进起点公平, 实现高中到大学的平稳过渡

生源地为农村学生的听力学习焦虑程度高于生源地为城市学生的现状需要引起重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与中国东部与沿海城市相比较, 西部学生的外语学习条件和水平相对落后, 尤其是西部的农村地区。虽然也有很多农村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英语成绩, 但是只考查书面水平的英语考试并不代表他们具有英语听力水平。以参加本研究的两个外语班级为例, 来自西部农村的学生超过50%, 他们中只有不到10%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接触过英语听力学习, 而与此相对照有40%的城市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接受过英语听力练习。这种在大学入学起点不公平的现象急需改善。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明确提出“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教学目的, 并且在听力教学要求中指出:能听懂对方在学生所学过的语言范围内, 用略慢的语速谈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 有时需要对方重复;能听懂广播、电视及其他音像制品中, 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语言材料或教学内容;除教材外, 泛听总量应达到40小时左右。虽然高中的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 但是由于英语听力考试在高考中并不考查, 因此, 听力学习在高中并未得到重视, 甚至在部分高中并未开展。而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要求, 外语院校的课堂教学从大一开始便要求全英文授课, 听力课的内容也按照英语国家人士日常生活分专题开展。结果导致从未接触过英语听力练习的学生, 在进入大一后, 因为缺乏基本的外语输入, 外语输出效果很不理想, 不仅听力课学习无法跟进, 甚至对教师的课堂用语以及对课文内容的解释也无法理解, 结果产生严重的听力焦虑。因此, 针对要报考外语院校的高中生, 尤其是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 在高中阶段就要开展英语听力练习, 打好基本功, 才能和城市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 从而减缓入学后的听力学习压力和焦虑。

2.加强专业训练, 做好大一到大二的过渡工作

与大一学习要求相比,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二年级听力教学在难度上有较大的提高。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要“掌握中心大意, 理解主要内容, 并能辨别说话人的态度和语气;听懂VOA慢速新闻广播和文化节目, 抓住主要内容”。而大纲要求二年级学生要“听懂中等难度 (如TOEFL中的短文) 的听力材料, 理解大意, 领会作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听懂VOA正常速度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能大体辨别各种英语变体 (如美国英语、英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 ”。二年级和一年级相比, 在词汇量、语速、理解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听力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每周仅有2学时, 一年仅有约40学时,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不容忽视的是, 与高中学习相比较, 大学课余时间较充裕, 也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课堂和课后各个阶段的衔接和检查,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发放听力补充材料, 开展听力课下练习, 加强专业训练, 做好大一到大二阶段的过渡。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焦虑, 转化压力为动力

《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要求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 这无疑为有意向报考外语院校的学生考出高水平成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降低了外语专业学生的考试焦虑。事实上, 在进入大学后, 英语专业学生还要面临以听力焦虑为代表的更多的外语学习压力, 这就需要对外语学习焦虑有正确认识。第一, 适度的焦虑和压力一样, 具有促进作用。Kleinmann根据Alper及Haber的研究将焦虑分为促进性焦虑 (facilitative anxiety) 和妨碍性焦虑 (debilitative anxiety) , 并认为促进性焦虑对语言学习有好处[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对大部分人而言, 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即焦虑程度过强和过弱都会阻碍学习;只有对高能力的人而言, 高度的焦虑才能促进学习[4]。第二, 正确认识自身学习现状, 转换压力为动力。学生要找到自己焦虑的原因, 对症下药。第三, 重视过程胜过结果, 正确对待考试。第四, 敢于挑战自我, 树立积极学习观, 终生学习观。

结语

外语听力学习焦虑是外语学习者面临的重要障碍。本研究运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和自制调查问卷对中国西部一高校英语专业大一与大二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外语高校学生的外语听力学习焦虑与学生的学习年级、生源地以及对焦虑作用的认识有一定的关联, 而与学生的入学听力学习水平不一定关联。因此, 外语教学工作要加强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学生的学习过渡工作, 保证学生学习的起点公平性, 突出外语学习的专业性;同时, 要积极引导学生正视外语学习焦虑。

由于受被试数量、被试区域和自制问卷问题设定等因素的影响, 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外语院校外语学习焦虑表现在多方面, 焦虑现状的形成因素也是多种的, 本文只是基于西部英语专业听力学习焦虑的基础性研究。对外语院校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现状在口语、写作等其他科目的研究, 对中国中西部外语焦虑现状的对比研究以及对外语焦虑研究的专业数据和更多技术手段运用的研究是今后外语焦虑研究需要拓展的研究方向。

摘要:本文运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和自制调查问卷对中国西部一高校英语专业1-2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 (1) 英语专业听力学习焦虑普遍存在, 且二年级焦虑状况更为严重; (2) 对焦虑积极作用的认可有利于降低焦虑; (3) 学生的高考成绩与焦虑产生不一定相关联; (4) 农村户口学生比城市户口学生焦虑现象严重。对研究结果的讨论表明:为提高学生听力焦虑应对能力, 外语教师应将教学大纲落到实处, 并做好引导与专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听力学习焦虑,外语院校,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Kleinmann, H.The Strategy of Avoidance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Willam.C.Ritchie (ed.) ,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Issues and Implications[C].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8.

[2]冯建新, 戴雅玲.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原因调查[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32 (3) :99-102.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4]化得元.论学习焦虑——心理学视野中的学习心理健康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5]王琦, 丁喜善.中国西部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38 (5) :69-73.

上一篇:动态资源下一篇:节能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