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阅读

2024-07-18

四步阅读(精选十篇)

四步阅读 篇1

一、巧设情境, 触发探究

爱因斯坦曾说, “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质疑情境, 鼓励学生质疑, 能够激发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好的情境设置对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 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有着重要意义, 也是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上《草船借箭》时, 开始就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 读了《草船借箭》, 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王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把这篇课文整整读了20多遍。你们想知道是个什么问题吗?”学生听到还有问题困绕老师, 兴趣一下就来了。王老师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 猜猜困惑老师的是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 猜得准。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有的说“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有的说“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有的说“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有的说“鲁肃是周瑜的下人, 为什么不向他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探究性阅读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精选专题, 深入探究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只是实施探究性阅读的第一步, 而选择高质量的阅读主题则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

一篇文章阅读专题的确定,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水平、生活体验和课内外阅读中搜集的信息资料。它应具有四个特点:一是集中性, 它要能涵盖课文的最大内容;二是深广性, 它要有相当难度, 学生必须经过研究、探索才能解决;三是开放性, 即它的答案必须多元, 要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四逆向性, 即学生可以根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 从而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笔者在教《观潮》时, 就抓住“奇”字, 让学生读课文并找出钱塘潮“奇”在哪里?通过探究阅读归结出“潮前境奇”“潮来形奇”“潮去景奇”三个阅读专题,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三个专题自主选择进行阅读, 并挑出最能吸引自己的、觉得写得最传神的地方。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性,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极大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

三、授之以渔, 点化探究

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注意教师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郭沫若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精神。”因此是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能力是衡量阅读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加强对学生探究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1、比较整合。

当前比较流行的“主题”教学和“板块”教学就是这种方法的运用。它是将内容、形式互相关联的一组文章放到一块, 让学生对其异同点加以比较, 进行整合, 展开探究性阅读。这种一文带多文、一文带一本书或多本书的方式, 可以增大课堂的信息量,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如义教课标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 安排了三首古诗词, 两篇精读课文, 两篇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从“主题”的需要出发, 积淀“主题”知识, 丰富“主题”情感, 提升“主题”精神。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 享受童年, 珍惜童年, 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理解词句, 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丰富语言积累。

2、观点争鸣。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 是问题教学的精髓” (袁振国) 。特级教师盛新凤认为教师要“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议论的空间, 把学生推到前台, 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鼓励他们发表个性化的见解, 在动情处可以载笑载言, 或泣或歌;在激昂处亦可拍案而起, 大声争辩。让学生尽情地交流与对话”。阅读教学中的观点争鸣可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养成倾听他人说话、尊重他人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求异创新思维。这种争辩既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整合, 又是与他人经验的碰撞与交融, 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灵性, 贯注了生气, 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学境界。我在为《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孩子们, 我们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 一定会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 一位同学举手说:“老师, 我觉得这是麻雀爸爸, 因为只有爸爸才会那么勇敢!”这一下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 学生中形成了两派, 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我说:“你们读得真认真, 都有道理, 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经过争论, 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 又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3、焦点讨论。

在《教学的革命》上有一句话说的好, 好的讨论可以使一堂课成功, 不好的讨论却可以使一堂课失败。因此在阅读探究中的讨论, 应该是由教师提出焦点问题, 或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研究、讨论价值的焦点问题, 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进行探究性阅读。所谓的“焦点问题”即指文章的内涵丰富之处, 隐约朦胧之处, 思想深刻之处。

四、课后拓展, 延伸探究

重视实践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也是探究性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探究性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乃至自身的生活经历、认识经验的综合应用。而课外拓展又有助于对课堂教学中学习难点的消化解决,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我在教学《赠汪伦》之后, 就曾经让学生去收集、交流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 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去研读、去体会、去交流;教学《新型玻璃》后, 我引导学生开了个“新型玻璃”信息发布会, 让学生分别扮演导购员和采购员, 进行了自主实践与交流;《只有一个地球》学完后鼓励学生到社会去调查我们身边还有那些单位或企业还在污染环境?并在网上查询该如何解决他们的污染问题。在这些综合活动中, 我注重以课内带动课外, 用课外丰富课内,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更为自由的、充分的发展。

小专题课外阅读“四步曲” 篇2

【摘要】小专题课外阅读是全面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主要通过确定专题,激发阅读兴趣;创造条件,确保参与广度;指导方法,注重阅读积累;开展活动,展示阅读成果;多元评价,促进自主阅读这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专题 课外阅读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89-02

叶圣陶先生说过:“没有课外阅读,就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源泉,就没有灵活发达的思维和丰富深刻的思想。”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因素,已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小专题课外阅读”,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共同确定一个专题,并围绕这一专题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指导和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的一种阅读形式。近两年来,我在班级里尝试开展了“小专题”课外阅读的研究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展“小专题”课外阅读时,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确定专题,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阅读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读。我先从精心为学生选择阅读的专题入手,激发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阅读。

1.课文派生的小专题

我们阅读课的每一篇课文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们领略了某一方面的内容,也引领着学生去探索更多、更广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从一篇课文拓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素材。

2.单元延伸的小专题

有关研究表明:同一单元内,同一主题下,学习情境的切换可以持续地给学生带来新奇与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延长并保持其学习的注意力与热情;同时,相同的学习内容在各种不同情境中重复出现,也可以使学习者在不感到枯燥乏味的前提下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单元主题阅读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写作方法的小专题

学生是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学会表达,学会写作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我经常会提炼一些有关写作方法的小专题。例如:在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文,借种树人种桃花心木用以比喻人也要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初步感受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后,写出了《平凡的砖块》、《蜡烛》、《小小螺丝钉》等优秀的文章。

4.紧贴心声的小专题

孩子也喜欢时尚,特别是关于科幻的,童话故事的,往往是他们阅读的首选。近年,英国女士J?K?罗琳的四本厚厚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子们都为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而陷入遐想之中。这种校园时尚也应成为推荐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紧贴学生的心声,选择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二、指导方法,注重阅读积累

国外有教育家预言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在阅读过程中科学读书方法的指导是关键。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历来是最薄弱的,在这一方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1.阅读步骤的引导

当学生拿到阅读的材料时,如何一步一步有序地、有重点地阅读,这仍需教师的引导。一篇文章和整本书的阅读的步骤教师要给予具体的指导。阅读一篇文章时,应遵循以下步骤:读题―文章的大意―细读印象深刻部分―思考文章带来的感受。阅读整本书时就应引导学生遵循:目录―梗概―篇章―细节这样的阅读步骤。

2.阅读方法的引导

朗读的方式有很多,有大声朗读、诵读、默读、浏览读等等,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所运用的朗读方式是不同的,阅读的落脚点与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1)短篇文章细致读

不同体裁的文章要有不同读法:读童话、寓言时,要侧重抓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特点来读,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的方式;读诗歌,则要重点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情境,可采用表演读和诵读的方式;读科技读物,要注意其应用价值和一些数据理论,可用默读和浏览读的方式;读一些美文片段、古代诗词,则要求熟读成诵。短篇文章的阅读指导更侧重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如何去细致地读懂文章所表达的主旨。

(2)长篇文章重默读

长篇文章由于篇幅较长,比较适合默读。教师在指导默读时,要求学生能够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个长句的完整部分的意思。没有这种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一个长句的逻辑上完整的步伐,以及在思考的同时再向后面的部分过渡的这些复杂的能力。

(3)报刊杂志浏览读

对于一些杂志和报刊,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这两种方法来阅读:首先是浏览式阅读。我们要指导学生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关联点―简要摘记”的程序进行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对拿到手的报刊或图书记住题目,巡视全文,了解大概内容,凡能引起注意的地方都关注一下,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其次是筛选式阅读。我们要指导学生按照“查阅―浏览―精读―摘记或感悟”的程序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有目的地去图书角,筛选有关书籍,再通读浏览,筛选有关章节,最后去精读,筛选适合自己要求的知识点并作摘录。

三、开展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方面既希望读有所得,另一方面又期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各类读书展示活动就是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学生围绕小专题阅读到一定阶段以后,笔者常组织以下几种阅读展示活动:

1.朗诵会、故事会

经典诗歌类及故事类小专题阅读,可以通过优秀诗文的朗诵和讲故事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把课外阅读到的优美诗文和精彩片段进行赏析交流,把自己读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深化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手抄报评比

编辑手抄报是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归类梳理,这一评比活动,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选材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走进鲁迅》《科学故事》《名人成长故事》等专题的阅读都可采用这一形式的展示活动。

3.摘记展览会

将做得认真、美观的文摘卡进行展览,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明白怎样做摘记,增强他们做摘记的自?X性,提高阅读积累的实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像这样操作性强、又有实效的阅读展示活动还有很多,如读书知识竞赛、专题读后感征文等等。

四、多元评价,促进自主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课外阅读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所以许多的阅读活动经常是虎头蛇尾,开始阶段总是轰轰烈烈,到了最后常常是不了了之,教师无法检测学生阅读的情况,也就无从进行合理的评价了。长此以往,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所以,笔者在阅读活动评价中,摒弃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以及家长也参与评价,即采用学生自评,同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查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学生通过自评,能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小组互评使学生学会辨别,学会欣赏,学会评价。教师点评,主要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家长查评,主要引导家长主动、全面了解学生,辅导自己的孩子。

以上便是笔者近两年来在小专题课外阅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虽然有些粗糙,但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走过两年的小专题阅读之路,孩子们变得更爱读书、更会读书了。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阅读题解答“四步曲” 篇3

阅读题具有点多、面广、题目活的特点。其题型的多样化、题目设置的开放性、答题要求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了解答的难度,以致阅读题成了不少同学提高语文成绩的瓶颈,一些同学甚至对阅读题望而生畏。

虽然阅读题的题型多,答案也少有统一的标准,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无“章”可循。在熟练掌握多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规范的训练,还是可以获得高分的。

一般来说,解答阅读题应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看懂题目

题目是将阅读材料与答案联系起来的纽带,它不仅提出了答题要求,往往还隐含着答题的相关信息。因此,看懂题目是解答阅读题的首要要求。

如有道比较阅读题,材料是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和曹操的诗《观沧海》。拟题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指出《沁园春·雪》与《观沧海》意境的共同点。”不少同学没有看懂题目,不明白应回答的问题(“意境的共同点”),所答内容没有扣住两者意境上“大气磅薄,雄浑旷远”的特点,而大谈“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景色,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等。殊不知,这些只是两者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点,与题目要求完全不沾边。

再如这样一道阅读题:“以‘比喻美’为话题,就文中内容写几句评析的话。”有个同学这样回答:“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爱把自己打扮得端庄,得体,也会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言谈、举止,更会通过听音乐、种花、养鱼,来陶冶情操,沉醉于美的享受之中。”初看这段文字,感觉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仔细体会,则会发现它完全偏离了题目要求,不能得分。这是因为答题者没有看懂题目,不知道要结合材料中的例子并扣住“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功用作答。可见,看懂题目,对于解答阅读题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二、明确要求

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是做好阅读题的保证。阅读题的答题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要求用原文中的词句回答,有的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这是对答题用语的要求;有的要求答案不超过XX个字,这是对答题字数的要求;有的要求用指定的词语、短语、单(复)句等作答,这是对语法知识方面的要求;有的既要求回答是什么,还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是对答题内容的要求……阅读题的答题要求难以一一列举,答题者必须明确相关题目的具体要求,并按照要求有针对性地作答。

如现代文《我做家庭教师》的阅读训练,有一题是这样的:“请用三个成语概括初二女孩的学习态度。”这一题的答题要求很明确,然而有的同学却写出了这样的答案:“学习敷衍、浅尝辄止、投机取巧。”这一答案不完全正确。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弄清答题要求(“学习敷衍”不是成语)。

再如,有篇短篇小说的阅读训练中有这样一道题:“这篇小说与某些古代小说一样,在情节安排上高潮陡起,接着又舒缓下来,试结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谈谈这种似紧而松的写法在情节发展上的好处。”这道题的答题要求很明确:①说说“高潮陡起,接着又舒缓下来”这种似紧而松的写法在情节发展上的好处;②必须结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来谈。但不少人答题时不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题目要求,或只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情节如何生动、有特点;或只谈“似紧而松”写法的好处(扣人心弦、吸引读者;有利于情节的展开;使情节富于变化,波澜起伏等),而未结合指定的文章来谈。这些都是没有明确题目要求所致。这样答题,又怎么能获得高分呢?

三、准确表述

解答阅读题,看懂题目是前提,明确要求是保证,准确表述是关键。表述是前面二个环节的文字表现,是评分的具体依据。表述不准确或有偏颇,会直接影响得分。

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一文,写“我”从被捉住的小飞蛾顽强地挣扎和掉进砖缝中的小香瓜子不屈地生长这两件事中,感受到了生命力的擎天撼地,发出应该使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的感叹。其阅读题之一是:“文中列举了生活中的哪两个事例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同学们给出的答案有这样一些:1.①小飞蛾,②小香瓜子;2. ①小飞蛾求生的欲望,②小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这两个答案虽然都找准了答题对象,但表述不准确,没有明白“事例”(具有代表性的、可作例子的事情)的含义,所答内容不是“事例”。该文的准确表述应是:①小飞蛾奋力抗争求生;②小香瓜子顽强地长出小苗。其阅读题之二是:“在捉住到放掉飞蛾的这段时间里,作者的心理和行动有了怎样的变化?”有的同学给出了如下答案:“开始讨厌,捉住它;后来震惊,放掉它。”不能说这位同学没看懂题目,也不能说他不会按要求作答,但这样的答案确实存在着表述上的问题。答案明显缺乏条理性,将心理、行动的变化混在一起作答了。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心理变化:由厌烦到敬重;行动变化:由捕捉到放生。”

四、仔细检查

解答好阅读题的第四步,是要仔细检查所写答案。之所以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步骤,是因为这一步对整个阅读题的解答过程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今的阅读题越来越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越来越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对语言的运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文字的书写,大到句式的选择、内容的表述等,都应尽可能地做到规范、准确、完整。认真检查所写答案,目的是防止错漏,提高得分率。

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①文字的书写是否正确。经常有考生将很简单、很常用的字写错了。他们并非不认识这些字,也并非不会用,而是因为答题时紧张一时笔误,或是因为一时遗忘临时“拉差”而用了别字。答题后若能仔细检查,这类错误一般都是能被及时发现并纠正的。②词语有无错用。误用词语轻则影响内容的表达,重则会以词害意。因此,检查时应认真仔细,尽可能地删除使用不当或不规范的词语,换用恰当的词语,使表意明晰、通畅、准确。③内容是否恰当。这是此环节的重点。根据题意,检查答案是否一一满足了题目要求,纠正偏答的内容,补上漏答的内容,删除多答的内容,切实做到依照题目要求作答。

四步阅读教学法初探 篇4

一、减

现在, 各种优质课、展示课都有一个共同点:内容丰富, 重点、难点、延伸、拓展一个都不能少。但热热闹闹的一节课下来, 学生能够掌握多少?而且, 这种现象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也很普遍, 教师教得唾沫横飞, 学生学得浑浑噩噩, 结果, 高中毕业了,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还是不知所云。其实, 语文的学习虽然庞杂, 但归结起来仅一个字:情。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 传了什么情?如何传情?从习作者的角度来说, 要传什么情?如何传情?即一个是中心, 一个是写法。学或写, 均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去思考。所以, 面对教材, 我主张“减法教学”, 不搞面面俱到, 而是只抓一两个重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 让学生学一点懂一片, 学一片会一面, 形成“归纳———网络———系统”的知识结构,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有得”。

二、悟

学生个体的文本体验是有个性的, 如果课堂上教师搞“一言堂”, 学生也很难“动”起来, 所以, 倡导开入、多元的价值取向, 摒弃机械呆板和权威,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就显得尤为重要, “悟”就是强调学生个体情感与文章作者感情的交叉融合, 淡化新闻阅读标准, 寻找新的阅读构想, 形成开放式课堂阅读框架。学习每一篇文章, 我都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或者一个句子, 甚至一个词, 并能够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悟。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 有位学生说喜欢“但热闹是他们, 我什么也没有”这个句子。他说:“我初次离开家, 来到县城读书, 感到很寂寞。大街人来人往, 没有—个是我认识的, 也没有一个是认识我的;在班里, 我的学习不是很优秀, 经济状况更糟糕, 我没有一个知心朋友, 大家好像都没有感觉到我的存在。”一个同学补充说:“我也喜欢这个句子。虽然我性格外向, 经常大声回答老师的提问, 所有的老师都喜欢提问我, 一些同学也羡慕我。其实, 我一直觉得大家在一起很热闹, 我一个人孤零零的, 怎么也融不进这个集体。所以故意大声回答问题, 好让老师和同学注意到我。”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有几位学生的发言特别精彩, 引来阵阵掌声。当然, “悟”的过程也必须按照阅读的规律实实在在地进行, 而不是一味地深挖和放大课文的人文因素, 过于强调“人文对话”和“多元解读”。

三、读

“读”是为了强化“悟”的结果。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 必须放声疾读, 又缓读, 只久自悟, 若但能默看, 那终身做外行也。”“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说的也是同一个意思。特别是现在, 朗朗书声远离了课堂, 语文的学习成了语基的训练, 用“读”来培养学生时, “感知———感悟———积累”过程就尤为重要。每篇文章, 除了集体诵读, 我还预留两三分钟的时间, 鼓励学生自由背诵,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都背下来。

四、仿

高中学生还是不成熟的学习者, 经过教师的指导、辅导之“训”, 加之学生实践、操作的“练”, 才能“贯穿通流水”, “煮缣而熟之”。所以, “仿”即实践, 由形似到神似, 把他人的化为自己的, 为作文作准备。“仿”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直接模仿。

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四字结构主谓短语, 言简意丰。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就直接引用。又如《六国论》是一篇典型的论说文, 结构严谨完美, 逻辑严密, 层层深入, 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 文章论点鲜明, 很有说服力。可以把此文当做论说文的结构范本。

3. 仿思维。

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用了相对联想:“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 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 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源垂的晚上, 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 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淡如烟, 淡如雾。山也虚无, 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 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 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段文字由“白天———夜晚、山上———山下、山———树”三组相对的事物构成, 两两对举, 整齐上口, 既富有文采又洗练简洁。鲁迅的《灯下漫笔》既有内容的“漫”无边际, 又有“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看似笔随心意、广泛涉猎, 实则是一篇典型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事 (兑钞) ———想 (变奴隶) ———现象 (治乱) ———本质 (做不成奴隶、做稳了奴隶) ———不满———创造 (第三样时代) ”这就是发散思维的成功之处。

4. 仿意境。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作者一共选取了五幅画面, 即“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来表现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但这不仅仅是一篇悲秋之作, 作者也并非为景写景, 为文造情, 而是以情驭景, 情景交融, 将时代的阴影、个人的悲剧融入到秋景之中, 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 秋中有情的眷恋, 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 也是对国运衰微的感叹。

“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 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童庆炳语) 一种新的意境, 有时只会在一个顿悟中获得。所以, 对高中学生来说, 意境的营造是作文最高的一个坎。

叶圣陶曾经指出:“课文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习作的技巧。”的确, 利用好课文, 对于作文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 “仿”只是一座桥梁, 创新才是最终的目的。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不是一句口号, 也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够办得到的事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减、悟、读、仿”四步阅读教学法可操作性强, 学生学得也轻松, 而且教学成效高。

参考文献

[1]刘奇志, 谢军.布鲁纳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 2004 (5) .

[2]黄启东, 余映潮老师课型创新艺术例谈[J], 语文教学通讯A刊, 2002 (4) .

中学生阅读古诗四步曲浅析 篇5

中学生阅读古诗四步曲

因为古诗自身特定的特点:语言精炼和谐、感情深沉丰富,很多学生在面对古诗阅读题时难以下手,只停留在诗歌表层意象层面的感知上,难以去进一步挖掘诗歌深层的含义,而无法捕捉到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阅读古诗,应指导学生抓住四个环节,即知人论世、诵读感悟、品评赏析、探究体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技巧,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来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此,后世历代诗文论者多为推崇。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比如,南北朝时代,北朝战乱频繁,加之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粗犷剽悍,在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尚武精神,南朝社会相对比较安定,故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唐代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诗歌题材自然也就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等等,达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北宋诗重义理,南宋诗重抒爱国情,明代诗重忠义。鉴赏古典诗歌,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把握主题。

二、诵读感悟

“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德国学者克司和伊瑟尔的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本身如果不经过阅读理解,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永远成为没有生命的,死的语言材料,只有依靠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地挖掘,才能实现文本意义的发生。有人说:“朗读如同赋予作品以生命,更能使人感受。”不错,要使自己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必须加强朗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特别适合诵读。诵读古诗词,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比如《蜀道难》中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作者大胆奇特的想象,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感悟。《登高》中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铿锵和谐的声韵之美,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品读咀嚼,掩卷深思,叹惋无穷。

一是熟读成诵。多读,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形成积累,逐步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

二是联系扩充。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可在对比诵读中提升感悟能力。

“四步”巧解现代文阅读题 篇6

下面我们谈谈现代文阅读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整体阅读,把握要点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

首先要看文章的题目、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其次要阅读全文,理清思路,分析作品的形象特征,故事情节及景与物的本质意义,联系背景,看作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注意把握作品中的抒情、议论性文字,把握文章的观点态度。然后分析材料的要点,或者说,了解作者想通过文段告诉考生什么主要内容。应该说,被称为要点的东西,一般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内容有概括性,二是行文必定有支撑它、说明它的内容。把这些内容找出来,作上标记。

第二步:审读试题,揣摩题路

在整体阅读基础上,先读清题意,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试着从命题者的思维角度去揣摩。再从原文中找到题目相应的位置。例如2003年高考第19题“乡土情结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烙印’”的对应题区位置在第二自然段。

第三步:对位推敲,摘取答案

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然后看在哪里可找到答案。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一般是在这个问题的上下文,这样势必在原文中去找,只要考生认真揣摩上下文,细心准确研读有关语段,定能从中找到答案。

例如2005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第16题: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

答: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

分析:题目指定阐述“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的内容集中在文章第三段;然后审清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文化观”再细读此段,提取有效信息。从答案来看,它的来源全都是原文,这类题就提醒考生要找准并组合好。

第四步:扣紧原文,整合答案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要做到准确整合出答案,就必须遵循下面两大原则:

1.以“原文为主”的原则

以“原文为主”就是答案要从原文去找,只要考生能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找到的。甚至有的题目答案可在原文照抄。

例如2003年高考选文《乡土情结》:第19题,只要考生细读第2自然段,就可以弄清楚“乡土给人们打了哪些童年的烙印”,抄摘整合出“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等四方面内容。同样,第20题“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只要从原文中去找,也不难找出描写“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

2.以“原文为底”的原则

以“原文为底”就是说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不合要求,或语句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例如2004年广东省揭阳市调考题选文: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早在幼年的时候,一见到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澈。该卷第19题:“为什么说作者幼年时一见到太液池就眼睛一亮?”

如果照抄原文,答为“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势必被扣分。这就要求考生要以“原文为底”进行加工整合,表达为“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使读者感到了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那点奇妙和意外的惊喜”,才能得满分。再如200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文《长城》)第21题第2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现实的长城?”这部分内容原文没有独立成段,回答较难,但只要考生能认真阅读,以“原文为底”,就能从“现在你敞开胸襟了”、“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等语句中,归纳整合出“现实长城的开放”,从“外层空间能看到地球上唯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呀,长城!”的语句中,体会作者在看待长城时的自豪和自信。

总之,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阅读的过程是从印刷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活动,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的是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把它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扣住原文迅速获取信息。只要考生能以此为原则,加强训练,就能取得满意的收获。

“四步阅读教学法”初探 篇7

一、初读课文, 扫出障碍, 了解梗概

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入, 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学习的兴奋点, 学生急于想知道这篇课文都写了什么, 教师抓住时机启发提问, 学生会纷纷举手, 说出自己的疑问, 这就是发现目标, 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有主有次的学习目标, 轻声地读课文, 同时拿起笔边读边圈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 然后利用工具书进行学习。这一环节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可以小组合作进行。任务完成后, 进行交流评价, 认读生字及理解与生字关联的词, 其余的生词放在理解文章时处理。障碍基本扫除, 那么文章的梗概了解的怎样呢?让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师生品评, 达到最佳为止。这一步主要是学生初读后, 学会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

二、边读课文, 理清脉络, 寻找中心所在

在学生初读课文, 了解文章大概意思后, 让学生带着第一步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教师的引领目标 (弄清文章的脉络, 按时间的推移, 人物的出场顺序, 地点的变换, 事情发展顺序等, 划出文章段落, 划出突出中心的句子和段落) 通读课文, 然后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各组交流、评价、教师引导完成上述目标。由于学生能边通读课文, 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并知道了重点句和重点段, 教师应在本步骤最后一环节启发学生再次发现目标。

三、品读课文, 走入文境, 心潮澎湃

所谓“品读”, 就像吃饭一样品尝句、段的含义, 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带着通读后遗留下来的疑问, 在老师引领目标的指导下, 通过朗读、分角色读、引读、创编课本剧, 或利用多媒体等形式, 把学生带入文本中, 让学生在好词佳句的条件下品味祖国语言的美妙, 在文字的描述和故事情景中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从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丰碑》一文时, 我抓住了“狂风呼啸, 大雪纷飞”这句话和将军先后的情感变化,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狂风呼啸, 大雪纷飞”的影像, 让学生说出这样天气有什么样感觉, 用一个词说出来 (寒风刺骨) , 再让学生品读描写将军两次发怒的句子, 体会将军为什么发怒, 接着指名读“他就是军需处长……”这句话, 提问:这时的将军表现怎样?我进行引读“将军愣住了, ……, 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然后学生再默读, 思考:此时将军的心情怎样?他会向冻僵的军需处长默默的说些什么?此时学生的心情已波澜起伏了, 回过头来, 让学生带着感情读描写军需处长冻僵了的这段话, 学生会更加对军需处长敬佩, 更清晰地理解“丰碑”的含义。只有抓住重点句、段品读, 让学生走入文本, 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的情感才能受到触动, 达到心潮澎湃的效果。

四、精读课文, 欣赏文采, 发出感慨

精读课文是在品读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通过品读这一步, 情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这时在教师引领目标的指导下 (此步的引领目标应是知识积累和情感的升华) , 让学生朗读重点句, 重点段, 使学生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同时通过朗读对文章的好词佳句、精彩的段落有了无意积累。

四步阅读 篇8

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一般有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导读课、以促进深入阅读为目的的推进课和以读书分享为目的的交流课三种课型,其中推进课起着关键作用。推进课的重要使命是,关注学生的阅读反应,及时疏解阅读困惑,指向阅读重点,探讨阅读主题,促进学生读思结合,有效进行深度阅读。

一、畅谈阅读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自主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使他们轻松地进行深入阅读。“聊书”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与孩子聊书通常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

例如聊《草房子》时,先让学生回答“这本书好看吗?”“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书中描写了哪些人物?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等,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最后从中选出最调皮的少年、最英俊的少年、最幸福的少年。学生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说着,拼命回忆、寻找着书中的种种事例、细节来证明自己所代表的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是最调皮的、最英俊的、最幸福的,甚至不惜牵强附会重新界定“英俊”“幸福”等关键词的含义。尽管交流的内容涉及了“生老病死、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这些沉重的内容,但教师适时的、切中要害的串场、点拨、引导,使得学生在一种“有趣”“好玩”的感觉中获得人生体验。

聊书应当是无压力的、发散性的、结论开放的。师生之间应有互动和对话,要有观点的相互补充和碰撞,要让不同层次的孩子说起来,觉得自己是这本书的主人,是他自己在看这本书。聊书最好以“说来听听”这样轻松的话语开始,不断鼓励学生的积极反应,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对孩子重要的不是让孩子“答对”,而是通过交流使双方获得认同,从中获得阅读的思考和快乐。像遇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曲折、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作品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喜好和取向的不同,选择娓娓畅谈的方式,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阅读思考与发现,形成多角度认识的观点争鸣。

初次聊书时,话题的连接很重要,应使孩子们获得对文本的整体认识,让故事完整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例如《铁路边的孩子们》的话题可以设计为:“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爸爸为什么会离开?”→“孩子们在铁路边发生了哪些故事?认识了哪些朋友?”→“这些朋友之间是什么关系?爸爸会回来吗?”这些话题连起来就是小说的发展顺序:“背景(起因):爸爸突然离开,搬到乡下”→“经过:铁路边的朋友,发生的故事”→“结局:爸爸回来吗?”通过这样的导读,孩子们就会对这本书的脉络有了整体的认识。这节课的话题设计还有一根线:精彩的故事→温馨的画面。故事固然吸引着我们,但细节更值得驻足品味,进而引导深入阅读。

二、聚焦阅读问题——“只拣儿童多处行”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聊书”不应该总是聊教师的话题,而应该多聊学生自己的问题。为使阅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更见成效,教师必须在阅读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为学生构建一个平台,及时解决阅读困惑,分享阅读心得,吸收新的观点,激发新的思考。

例如《乌丢丢的奇遇》可能不会像《草房子》那样受到孩子热烈的欢迎。孩子读那些诗意象征意味特别强的作品,需要我们“见缝插针”地问问:“这本书好看吗?”“你看懂了吗?有什么疑问?”孩子们很愿意告诉你他们对于这本书的困惑:没有心的蘑菇人为什么后来又有心了?已经死了的塑像为什么能牵住雕塑家的手呢?当吟痴老人有机会到“没有年龄的国度”去,回到童年,吟痴老人为什么不愿意?那首十四行回环诗真的是作者从河里捞到的吗?书里为什么要出现“可人”这样一个人物?等等。不要怕无法应对学生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还是由学生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创设一个宽松的、随意的“聊”的环境。在倾听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可以把懵懂的提问者和深刻的洞察者这两种角色完美地统一在自己身上。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预测学生的阅读困难,教给他们一些阅读的策略,让每个学生都向前走一步。“重读”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实用的阅读策略: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重读自己感到疑惑的部分,重读自己觉得重要的部分,重读跟自己思考主题有关的部分……比如在阅读《孤岛野犬》后,有学生质疑:野狗吃了剧毒食物后真的能生存下来?野狗吃青草呕吐,能将毒物排出吗?野狗吃了沾着人唾沫的食品就能亲近人,这不是和野狗灵敏的嗅觉以及与人不愿接近相矛盾?等等。阅读指导时,我们应将学生这些质疑一一展示,再让他们重读书本找答案,教师作适时点拨。再如学生阅读比安基的《戴脚环的大雁》时,可以安排三次重读:重读小说非常独特的开头,重读小说的整体框架,重读小说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观看法国影片《迁徙的鸟》视频片段,真真切切地看到当天空飞过一群大雁时,农场里的鸭子骚动不安起来,扑扇着翅膀,伸长脖子仰望天空,露出悲哀的神色,让他们明白原来一只鸭子也会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的,明白“不自由,毋宁死”原来对动物也是适用的,明白只有热爱大自然熟悉动物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反复读一本书,懂得世界上除了我们人类,还有许许多多平等的生命,学会细致观察、换位思考、关爱生命。

三、指向阅读重点——“删繁就简三秋树”

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文字,乃至一个句子,都有重点。读者能否把握重点决定了阅读理解的方向与深入程度。正如一部作品,书中的人物众多,要学会判断和细读重点人物,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主旨。

比如在指导阅读《小王子》等童话时,如果只关注新奇和奇怪的故事内容,意义就不大了,重要的是指引学生逐步读懂童话里的各种隐喻及象征意义。可以带着“动物、花朵与玩具有什么与人类相通的特质?它们的特质跟你有何类似之处?”“故事中的历险、魔法与其他角色如何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书中的角色作了哪两个困难的决定?影响这些决定的是什么?它们的决定如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善恶之间有什么冲突与争斗?谁赢了呢?”等问题反复阅读,不断获得深度的体验和感悟。

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教师起码要带学生读两遍。第一遍阅读,即基础性阅读 (浅阅读),是基于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阅读心理,先让学生快读,不带任何问题,全身心地沉浸,以最快的速度将书读完。第二遍阅读,即赏析性阅读 (深层阅读),是通读全书后,需要对书做一个回顾,带着一定的指向性,提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带着思考进行阅读。这个阶段可以下发阅读学习单,引领学生带着重点话题和主要方向重读全书,走向深层次的阅读。同时,将学生宝贵的原初的阅读体验与成果传达给教师,方便教师整理学生的信息,设计读书交流会的流程与内容,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

如在阅读 《哈利·波特》等奇幻文学时,教师更应该自觉做一位热心读者,引导学生不仅要发现“内容”里的秘密,也要发现“形式”上的秘密。可以设计出“故事地点是哪些?请解释你从故事地点看到的幻想小说特色如何?”“作者如何促使你这位读者进入幻想世界?有没有写实的成分存在?这些写实要素,它们又如何影响故事?”等指向性比较强的问题,让在奇幻文学作品中接触过丰富叙事符号的孩子,将许多看待事物的新方法内化到他们自己的故事当中。孩子所接触到的奇幻故事种类愈多,就愈能了解生活和文学的世界。

再如阅读《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等成长小说作品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你跟书中哪个人物有类似点?“”你身边哪个朋友像书中的主人公?“”书中的家庭跟你的家庭有什么类似点?“”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如果矛盾、冲突不是这样解决,故事会出现怎样的结局?“”作品中提到的哪些问题你还想了解得多一些?你打算怎么做?“”有没有什么事件或地方让你想到自己的经验?”“结合书中的内容,想想‘好孩子’的概念?“”如果你是书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这些话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能推进阅读的深度体验和思考,突出了成长小说的特点,契合儿童的心理需求。有意识地带领孩子们在阅读中寻找自己、观照自己、确认自己、反思自己,帮助孩子们在走进故事之后再走出故事,学会面对和解决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问题”,思考、提炼出适于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哲理。

四、探讨阅读主题——“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的乐趣不只来自作品本身,更来自于阅读的讨论与分享中。每个人读或每次读同样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整本书读完后,教师应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这非常重要。而组织第一次班级读书会,围绕一些主题进行整本书阅读推进,彼此分享不同的观点,并渗透着阅读的策略,更能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深度阅读的良好状态。

例如《小鹿斑比》的主题有“成长”“人与动物”“动物和自然”等,但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经历,我们可以先围绕“成长”这个主题推进阅读,让学生阅读思考:(1) 随着四季更替,小鹿斑比发生了哪些变化?(2)在小鹿斑比成长的过程中,哪些人起到了重要作用?说说理由。(3)老王子和斑比的哪次对话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教会了斑比什么?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对斑比的成长有整体的把握,看到小鹿身体和精神的变化,这是书本表层意思的呈现。第二个问题则是通过讨论斑比身边人的影响,了解斑比的精神世界是怎样逐渐丰富和强大起来的。第三个问题则聚焦在关键人物“老王子”身上,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明白:成长对于一头鹿来说,就是学会生存,学会独立,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一切。斑比在老王子的引导呵护下成长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森林王子”,两头小鹿的诞生则又意味着斑比开始担任“老王子”的角色。生命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三个阅读关注点环环相扣,学生围绕“成长”主题层层深入阅读,对书中人物的理解更透彻,对“人和动物”“伤害对成长的关系”有了辩证的理解和看法,对“生命历程”的认识逐渐丰富而深刻起来,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变得多起来,阅读思考走向了深处。

不同年级的学生,阅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中年级学生关注的是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人物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发现书中的细节,感受人物心理的变化等。高年级学生可能要体悟文字内涵,多一份冷静的思考,多一些精神的观照。比如《城南旧事》中重点塑造了几个女性的形象,这几个女性形象有什么共同之处?作者为何塑造这几个女性形象?她想表达什么?可引导学生再次走进作品,深度阅读后进行分析归纳。

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理解的价值取向就会有差异,这些差异很容易形成初步认识的矛盾焦点。如果将这些矛盾焦点进行交流,不但能引导阅读的深入,而且能发现生活乃至生命中许多有价值的认识。教师要善于抓住作品中的冲突点,将学生置于矛盾的对立中,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深度的阅读,激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读成有思想的人。

四步阅读 篇9

本文以牛津英语最新版教材8B Unit8 Reading为例, 谈谈“四步12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打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实践, 和同仁们共享。

一、自主学习, 会学的前提

自主学习重点体现在主动预习, 即主动学习的习惯。那么, 预习什么、怎么预习, 预习提纲可以助学生一臂之力, 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如何预习和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提纲的设计应基于教材重、难点。以GreenSwitzerland为例, 预习除了重在单词、短语、句子的掌握、文章大意的把握外, 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课外作业应以活动为主, 让学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 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拓展视野、拓宽知识面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习能力。如这篇文章是Kitty的网上朋友、瑞士的一名在校中学生Martina的一篇博客, 引导学生上网查询What isblog? Do you have a blog? What is the blog about? 再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 《人类环境宣言》、“世界保护日”、“世界花园之都”等, 会让学生全身心投入, 比布置单词的预习、短语的记忆、课文的熟读等都有意义。也可以布置学生以blog或Green Switzerland为话题和内容做值日生小演讲报告, 激发学生读课文、查询信息的欲望和积极性。

二、引领探究, 乐学的关键

探究学习是以讨论、探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方式。如何探究, 显然任务、活动是载体。有效引领学生阅读, 为学生的阅读这片绿地而埋下种子。

如课文伊始出示一些环保的图片, 引领学生就Green life进行交流, 谈论环保的重要性;展示瑞士的图片, 让学生根据课前的网上查阅的资料, 介绍Switzerland是“世界花园之都”;以问题What is Switzerland like? What do people there tryto do? 等问题, 引领学生听录音磁带, 捕捉主要信息和关键词, 研讨问题的答案;以Does Switzerland have laws to protectthe environment? What are the ways to get energy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交流;以We often callSwitzerland“Green Switzerland”, do you know the meaningof“green”here等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舍深层次理解

教师的精心点拨也很关键。在教学Reading时多数教师习惯于一句句讲解, Reading中包含众多的单词、短语, 语法项目也融于其中, 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这种看法固然不错, 但一句句精讲显然与新课改相悖, 教师不讲、学生不会的想法和做法应该敢于放弃, 针对学生的疑点而进行点拨, 以及对学法的指导上进行点拨。如,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单词就想翻阅英汉字典, 找词汇表, 要不就想拿出手机百度里找等, 这些情况, 教师的点拨指导是必要的。

三、训练检测, 反馈巩固

常规的训练检测多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 通常情况下在新课结束离下课还有15分钟左右而发当堂练习检测一节课所学习的情况。而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 练习的设计应走出仅限于单词、短语等的检测情况, 也可以针对阅读课的实际, 实际与阅读相关的知识, 以检测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和主题的把握为主要检测内容。如这一节课设计一张表格, 表格的内容是Green Switzerland包含Do和Don’t do, 以此检测学生对Reading的记忆情况, 与学生旧表格信息进行讨论,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separate into、allow、punish、fine、depend on、wisely、run out等, 这样结合复习课文内容、对课文的回顾也兼顾了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比直接以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更利于学生接受。

四、总结升华, 画龙点睛

“四步12法”重点强调结课时的总结升华, 画龙点睛之笔的重要性。为高效课堂画上成功的一笔。

结课的方式很多, 可以是学生总结, 可以是师生一起回顾, 也可以教师直接总结。如本课可以对Green Switzerland进行复述, Switzerland is a beautiful country with clean bluelakes…也可以以活动结束新课, 展示一些图片, 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让几位学生就Make a greenerworld话题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新知识, 并发挥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课堂着上浓浓的一笔。

“四步12法”在阅读教学中, 不一定每一法都得到凸显, 四大步也不一定按部就班,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灵活运用。总之, 四步12法, 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目的, 以实现会学、乐学为归宿, 打造精彩课堂为终极目的。让四步12法助阅读课有效课堂一臂之力, 让英语阅读教学这棵大树长青, 让这片土地常绿。

参考文献

[1]曹学红.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析[J].教师, 2013 (22) .

四步阅读 篇10

一、多观察, 以丰富生活, 积累情感

观察是认识和感受事物的第一步, 鲁迅说过, 如要创作, 第一需要观察, 要通过观察, 积累感性材料, 提炼写作素材。的确, 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 所以要让学生写好作文, 教师应该多在文外下工夫, 给学生创造各种活动的机会, 寻“源头活水”。

1. 丰富学校集体活动。

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主阵地, 教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 以期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中得到成长。这样无形之中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

2. 强化家庭个体劳动。

在教育教学中, 让学生在家里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 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服务他人的意识, 更可为作文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

3. 关注社会生活。

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通过认识了解人物思想感情, 感受身边变化。

4. 利用生活中的偶发事件。

生活中常常会有许多偶然事件发生, 要合理利用。比如大雨将至, 我会让学生到屋外仔细观察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景象。学生积极性高, 观察得认真细致, 写得生动、具体。

二、多阅读, 以积累语言, 拓宽视野

要写好作文必须读书。因此, 必须“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 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创新的能力。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积累, 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 多渠道拓宽学生的阅读量。

(1) 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图书角, 让学生课余去借阅。

(2) 发挥社区作用, 如街道、居委会等的图书馆、阅览室等。

3. 培养阅读习惯。

(1) 提出阅读要求, 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

(2) 尝试写批注。鼓励学生捕捉住读书过程中的感想、体会, 并尝试写下来。

(3) 坚持做摘抄。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值得玩味的好词、佳句、优美的语段, 要让学生随时记录下来, 做一些摘抄, 并经常拿出来读一读。久而久之, 在写作时, 妙词佳句就会在脑中自然涌现。

4. 开展阅读交流。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摘抄检查、展评、读书经验交流、读书讨论等形式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从中既可以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 还可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经过由仿到创, 走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

三、多思考, 以获取灵感, 提高认识

思考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 把握事物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 发现生活中美的真谛,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它伴随于观察、阅读、练笔的每一个过程。

1. 观察时要认真思考。

观察离不开认真的思考。那么在观察中怎样进行思考呢?

(1) 观察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观察梅花要想到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物等。

(2) 观察时要有概括和分析, 要有认识。

2. 阅读中要认真思考。

阅读时可以从已经发生的情节中想象新的情节。还可以从观察到的环境中想象人物在这种环境中的行动、语言、心理, 更可以揣摩人物的神态、行动中想象人物的心理等。

3. 写作前要认真思考。

通过观察, 借助阅读,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作文前, 需要学生按照相关要求, 细细揣摩, 认真斟酌, 筛选出材料来为自己所用。

四、多练笔, 以表达实愿, 巩固技法

只有让学生经常动笔, 反复练习, 才能掌握技巧, 把学到的作文知识变为作文能力。

1. 鼓励坚持写日记。

2. 倡导作文写真、写异、写活。

(1) 写真。让学生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 话怎样说就怎样写, 重要的是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 写异。鼓励学生多角度立意、拓展题材, 增加想象作文、自主拟题。让学生自由表达,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3) 写活。对于那些语言真切、具有自己的特色的习作, 要鼓励其继续弘扬个性。

3. 鼓励学生快速写作, 尽量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作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分析下一篇:氧化型催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