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

2024-07-16

美国电影(精选十篇)

美国电影 篇1

事实上, 所谓的“美国电影”从来都不是一个地缘性的概念, 从上世纪初至今, 美国电影不但在拍摄题材上广泛涉及了世界各国的文化素材、吸引汇聚了全球电影奇才的创作才华, 还现实地将其融资、取景、拍摄、后期制作、以及最后的放映活动扩展到世界各地。故而, 说“美国电影”就是世界电影、或者说是世界电影的主流, 无论从各方面看来, 都并不为过。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够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稳居全球魁首, 除了其全球化的商业战略之外,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就是其延绵不断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拍摄手法与技术方面, 二是在文本创作方面。前者大家探讨的已经很多, 美国电影在拍摄手法与技术方面, 无疑是全球电影工业中的佼佼者;许多今天广为人知的技术手段、甚至于一些普通观众也并不陌生的特效与特技, 大多都是美国电影首先创造出来的。然而, 技术创新故然是一部电影能够获得广大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 我们却决不能忽视美国电影在文本创作中的创新精神。须知, 一部只有技术而没有充实文本基础的电影, 终究是难以获得观众的认同的;这种有技术无内容的电影范例很多, 我们在此就不再赘言。总之, 随着电影工业的快速发展, 观众的欣赏品味也在不断提高, 对一部电影的综合质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没有文本创作水平的不断突破, 整个电影产业都很难有长足的发展。笔者注意到了近期美国电影在文本创作上出现的一些新特点, 即一种故事背景与矛盾冲突上的多重设置。现在, 本文拟以近期电影《美国队长2》为例, 简单探讨一下这种多重格局。

首先, 我们来讨论一下美国电影在背景设置上的多重格局。一部电影的背景设置关乎作品的结构, “所谓作品的结构, 就是使诸项要素形成统一关系的组织模式”。也就是说, 电影故事的情节发展与人物命运, 都必须在一定的背景设置之下得以发生与发展;如果故事背景没有被恰当的设置好, 整个电影结构就会是不稳定的, 情节与人物也会显得不真实、甚至很荒谬。在传统的电影叙事结构中, 那种“大背景加小背景”的“1+1”的设置模式, 长期以来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 在电影《霸王别姬》中, 从民国初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变迁乃是大背景, 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情感纠葛乃是小背景, 整个故事就在如是一种背景设置下发生与发展。然而, 近年来随着电影工业的进步, 传统的“1+1”的背景设置模式, 逐渐不能再满足观众的观影要求。于是乎, 在电影故事的文本创作上, 逐渐出现了一种“1+X”的多重格局的背景设置, 这种趋势在近期美国电影中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我们可以在诸如《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等影片中发现这种趋势。

以电影《美国队长2》为例, 其大背景是当代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的情况下, 世界民众对公众安全的呼吁; 而在小背景的设置上, 则采纳了多重背景并行的设置模式。该片大致设置有以下几重小背景:全球监视与攻击性武器的 (即“洞察计划”) 使用争论、个人自由与政府监控之间的矛盾、神盾局与纳粹组织“九头蛇”的历史性对抗、美国队长与冬日战士的情感纠葛。大体说来, 该片采取了一种“1+4”的背景设置, 这使得该片在短短两小时的篇幅中, 建构其了一个庞大的叙事结构, 为其情节发展与人物性格塑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这种设计模式在创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一部电影的篇幅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以一种精巧的方式, 对重重背景格局作出较好的说明, 那么影片的内容就会显得冗杂。但是, 就电影《美国队长2》目前呈现给我的情况而言, 它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这种多重格局的背景设置至少有两个明显的优势: 首先, 从整体上看来, 庞大的叙述结构为尽可能丰富的情节设置提供了便利;换句话说, 在多重背景之下, 电影的编剧能够较为便利地设计情节、编排剧情, 以避免故事内容的空洞。有了丰富的剧情, 就能保证了影片的节奏不至于拖沓, 即能充分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又为续集的创作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其次, 从细节上说来, 这种多重结构的背景设置, 也为影片的悬念设置提供了便利。“悬念是构成情节、推动剧情发展的最具魅力, 并被频繁使用的元素之一”。如果没有一个可信的、设置精巧的背景, 悬念的涉及很容易流于荒谬。因此, 多重格局的背景设置, 能够为悬念的设计提供一个可信的背景, 也便于为一些较为离奇的情节提供充分的铺垫与解释。

其次, 我们来讨论一下近期美国电影在矛盾冲突设置上的多重格局。众所周知, “ (传统的) 戏剧情节是以冲突律来构成情节的。因此, 它必然形成一条由冲突的动作所引起的, 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在内的一条情节线索”。尽管电影剧本的创作相对于传统戏剧而言, 有着其自身特有某些特征;但总的说来, 电影 (尤其是故事片) 的情节毕竟是围绕着种种矛盾冲突而展开的。一般而言, 一部电影都有着一条主要的矛盾冲突线索, 我们可以称其为“主线冲突”;而在其情节发展的过程中, 又会有许多小的冲突围绕着主线冲突而发生与展开, 我们可以称其为“派生冲突”。也就是说, 通常情况下, 一部电影的诸多矛盾冲突点, 都可以被总结为是一种“1+X”的设置模式;其中, 派生冲突围绕着主线冲突而发生。但是, 今年来美国电影中的矛盾冲突设置, 逐渐突破了这种传统的“1+X”的模式, 常常会有几条并行的主线冲突存在着, 它们各自附带着一些派生冲突; 而这些派生冲突又相互叠加, 构成一个庞大的矛盾冲突系统。

以电影《美国队长2》为例, 以尼克·弗瑞为核心的神盾局组织与渗透进入了神盾局的“九头蛇”组织的冲突, 是为本片的主线冲突之一。围绕着这一主线冲突, 又派生出了追杀尼克·弗瑞与美国队长、启动“洞察计划”等小冲突。本片的另一条主线冲突是美国队长与九头蛇组织的私人恩怨, 围绕着这一主线冲突, 又派生出了美国队长与厄金斯博士的恩怨、与冬日战士的情感纠葛等小冲突。与此同时, 影片中的许多派生冲突, 也可以同时被看作是两大主线冲突的产物;以此方式, 各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 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情节, 并有力地推动的故事的发展。这种多重格局的矛盾冲突设置, 有着一个明显的优势;它保证了电影全篇在一种持续紧张的氛围中进行, 确保了全片情节内容的充实饱满, 使影片具有一种极大的张力, 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

但是另一方面, 无论电影《美国队长2》在这方面做得多好, 我们都必须注意到这种多重矛盾冲突设置的难度与危险性。首先, 在电影文本的创作上, 这对编剧和导演都提出了更高的创作要求。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篇幅中 (通常是两个小时) , 编剧和导演都必须将重重矛盾冲突安排的合理有序, 既要对引发矛盾冲突的背景作出足够的解释与说明, 又要使一个个矛盾冲突在一个有序的节奏中发生与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其作出处理, 就容易营造出一种过度紧张的氛围, 超出观众的接受程度。例如, 电影《让子弹飞》就因其诸矛盾冲突的爆发过于紧密, 而使部分观众感到难以承受。其次, 这种创作方式对观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惯了一些慢节奏的文艺片的观众, 很难适应快节奏、高密度的矛盾冲突点。所以,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 这种特殊的多重格局的创作模式是否能够获得成功, 在根本取决与观众的审美需求。

总的说来, 近期美国电影在文本创作上的这种多重格局的特点, 是值得我们国内电影人学习和借鉴的。本文所提到的两种传统的创作模式, 即“大背景加小背景”的背景设置模式、与“一个主线冲突加多个派生冲突”的矛盾冲突设置模式, 仍然是国内电影创作的主要模式。相比之那些与《美国队长2》同期上映的一些国产电影, 如《整容日记》、《硬汉奶爸》等, 均未能跳出传统创作模式的窠臼。当然, 这并不是否认国产电影的成绩, 更不是在否认上述电影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而只是说, 从电影创作、特别是文本创作的角度看来, 既然美国电影同行已经作出了表率, 我们国内的电影创作自然也不能甘于人后。对于国内的电影从业者来说, 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思路, 对于不断发展国内电影产业、加强国产电影的创作能力、拓展国产电影的创作思路来说, 仍然是一个必需且紧迫的任务。这并不是一种“言必称美国”的盲目崇拜, 而是一种正确的发展思路。

我们决不否认近年来国产电影所取得的成绩, 这是值得国内电影人骄傲的。但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国外同行的发展步伐, 将我们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保持在一种良性竞争的环境之中。就我们前面提到的这种多重格局的文本创作模式而言, 既然它已经表现出了某种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我们就不妨我们不妨先大胆奉行“拿来主义”, 并结合国内电影创作的实际情况, 作出积极的反应。当然, 这种努力和尝试也必然伴随着一种风险, 正如我在前面提到过的, 如果不能对这种多重格局的背景设置、以及多重格局的矛盾冲突设置有着一个较为充分与灵巧的把握, 也极易造成一种负面的效果。但即便如此, 我们国内的电影人也应该作出积极的尝试, 这种尝试无论成败与否, 都将是对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种促进, 也是国内电影人之于那些热爱国产电影的广大群众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摘要:本文以电影《美国队长2》为例, 重点探讨了近期美国电影文本创作中的多重格局。具体而言, 这种多重格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片的背景设置, 突破了传统电影中的“大背景加小背景”的设置, 采用了多重背景并行的设置模式;二是影片的矛盾冲突设置, 突破了传统电影中的“一个主线冲突加多个派生冲突”的设置, 大胆采用了多个主线冲突并行的设置模式。这种全新的创作模式, 是值得国内电影人学习和借鉴的。

关键词:多重格局,背景设置,矛盾冲突设置

参考文献

[1][英]艾伦·卡斯蒂, 电影的戏剧艺术[M], 郑志宁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1

[2]王心语.影视导演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1.

美国电影体现出的美国精神 篇2

美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是各族裔文化的大熔炉,更是认识各国文化、开阔眼界的地方。在美国的社会文化中,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而美国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呈现了美国社会文化中积极的一面。1美国人高度崇尚个人主义

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深深的影响着美国社会文化,这不仅体现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上。中国的电影《花木兰》是写女子也能像男儿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强调的是男女平等,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这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而美国的《花木兰》则是为了证明自己,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迪斯尼公司与美国艺术家以其独到的眼光,将中国千年来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改编为一种流行文化,得以风靡美国。影片中描写木兰为了证明自己,毅然替父从军, 在军队被训练成一个英勇的战士,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她凭借其惊人智慧和勇气用火箭炸雪山,引起雪崩,埋葬了匈奴的军队。后来木兰杀死匈奴,成为被人尊敬的女英雄。影片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正如木兰自己所说“我是在证明我自己”,这充分体现了她的个人主义思想。

又如电影《超人归来》中,为什么让超人救一架飞机而不是救别的?美国人相信他们可以自我拯救,这完全是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体现。类似的影片还有《超胆侠》、《蝙蝠侠》等,他们都是正义的化身,在人类遭遇苦难时,能够挺身而出,拯救人类,战胜邪恶成为英雄,这些影片都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2创新精神是美国社会兴旺发达的源泉

美国人的创新精神无处不在,不仅体现在科技方面,更体现在美国的文化产业中。美国电影总是超乎人的想象,创造出新的内容、新的模式,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

美国影片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海底总动员》中的CG画面无比美丽丰富,制作人员们以独特的创意和新奇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全新的海底世界,其精美绝伦、变幻莫测,带给观众无限的惊喜。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其他所有细节几乎都是原汁原味的创新:小丑鱼等众多海底动物的可爱形象,以及它们生活的奇妙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银幕景象。将动画发生的场景从陆地移到海底,整个背景的改变,使我们有了更多全新的体验。尤其是遇到危险时他们四散逃生的场面:小丑鱼的拼命奔跑,水流的涌动,以及各色海底生物的接踵出现,那鲜艳的颜色,逼真的质感,流畅的动效,清凉的气息,都令整部影片浪漫刺激又美轮美奂。或许单从迪斯尼的动画片来看美国的电影还不够全面,但至少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不会被固定的老套的模式圈住,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电影《星球大战》、《终结者》、《侏罗纪公园》、《哈里波特》、《真实的谎言》等影片中,巧妙地运用了计算机辅助制作的特技,从而使这些电影呈现了许多超出常规、意想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精彩画面和场景。由此可见,人的创新精神是无止境的,正是由于美国人的这种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才有今日美国电影业的辉煌。3美国人的自我奋斗精神

美国是个尊重个性、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提倡自我奋斗的民族。自我奋斗成功的故事是“美国梦”的精髓部分。无论是卡内基从一贫如洗的学徒工到富甲天下的钢铁大王,还是林肯从平头百姓之家平步青云地登上总统宝座,他们都是美国普通人津津乐道、梦寐以求的成功典范。

从《阿甘正传》中,我们领悟到阿甘的执着和奋斗精神。阿甘会冒着枪林弹雨去救自己的朋友,他会为自己心爱的人写上几百封几千封永远也寄不出去的信;他会为了朋友的遗愿而去尝试一件他从来未做过的事——捕虾;他更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动自己曾经的上司——一个在越战中被炸去双腿而自暴自弃的退伍军人,使他重获新生。他在用心去成长,在成长中收获,他不是在刻意地追求一条路线,寻找一种方向,他只是用自己的双脚跑出了他的人生、爱情、跑出了整个世界。阿甘的智力在我们正常人看来有些残障,但正是因为他的执著,他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点,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阿甘的奋斗历程,也是美国人创业、成功的缩影。

自我奋斗是美国人引以为荣的一种品质,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美国励志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描写了一个著名投资家在成名前所经历的艰辛和坎坷,以及为了家庭、为了个人的成功而不懈奋斗的故事。主人公克里斯是一个推销员,推销一种华而不实的医疗器械,业绩总是很差,生活十分贫困,为此妻子离开了他,他只能带着幼小的儿子颠沛流离。为了一个证券公司实习员的工作,他起早贪黑、忍辱负重。最终取得了最佳的业绩,得到了这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后来他创建了自己的经纪公司,成为百万富翁。这是根据金融界传奇人物——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自我奋斗精神。

在美国拍电影的独立电影人 篇3

选择新的生命的开始,尽管是出于海涛长久以来的意愿,但同时也要承担巨大的勇气。拿起摄像机的一刻,也意味着对于从前所学几乎全盘的舍弃。

然而,人生中,必然是有舍有得。

制作

郭海涛说,烂片之所以烂,是因为不知所云。而他的作品,很多都仅仅讲述一个点。

剧情片《母与女》在一对母女晨间的简单谈话中,凝聚着一种内在的张力,质朴的情节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家庭矛盾与冲突。尽管影片也存在戏剧化过强的味道(但如果这是导演所追求的,倒也无可厚非地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老唐》是导演拍摄的“偷渡客”系列作品之一,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影片大部分镜头都是导演直接面对着主人公。海涛的画面甚至是谦卑的,用一个略微仰视的镜头与镜头画面内的人物进行交流,观看影片可以感受到导演的呼吸与思想。

老唐是上个世纪80年代偷渡到美国的打工者,因为语言不通只能常年在中国餐馆打工。海涛的画面静静地注视着老唐,听他讲着自己如何到美国,然后是故土难归。海涛特意将老唐剥虾的画面不断重复,这些画面被导演赋予着轮回的意义。海涛曾想过是否应该与画面中的人物过多交流,但后来发现这正是他选择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其他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在《大卫与帕翠西》中,海涛甚至直接参与了其中的情节。

作为一对年龄悬殊的主人公,大卫和帕翠西夫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奇观”性(当然在一个国际化背景中,这样的“奇观”度也要有所保留,这里仅是站在中国纪录者的观点)。而更为奇特的是,这位80多岁的帕翠西老太太年轻时才华横溢,甚至斯坦利·库布里克这样的大师级导演曾为其担任过摄影师。这对于从高二开始,就因为王家卫的《阿飞正传》而迷恋上电影的海涛来说,该是件多么具有诱惑力的事。老而风韵犹存的帕翠西也许可以成为励志电影的主角,然而,年轻时代的美貌与辉煌在《大卫与帕翠西》中,却时刻成为主人公年老之后萧瑟之景的反衬,导演对主人公的无奈与伤感直出画面。

郭海涛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者,对于自己的主人公,海涛有着深深的同情,这也影响到他影片的内容。在将大卫从医院接出来的当天,帕翠西执拗地邀请海涛去越南餐馆吃饭,原本已有安排的海涛,最终顺从了帕翠西的要求。从纪录片的镜头中组接中,观众可以感觉到,海涛和他们到了越南餐厅之前的内心斗争。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海涛逐渐掌握了一种观察方法——在拍摄中寻找故事。尽管纪录片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对于一位逐渐成熟的创作者来说,把握事情未来的发展也是种天然的能力和感觉。美国《大卫与帕翠西》中老人的晚年生活司空见惯,海涛在“中国式”养老的观念下,带给影片另外一种悲悯。但在现实的观影中,海涛在影片前20分钟的故事中尽量营造戏剧化冲突的情节和故事吸引观众,如影片一开始就用帕翠西入院的事件吸引观众,甚至强化了救护车的画面,让观众更容易进入电影内容。

《大卫与帕翠西》是目前海涛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之所以用“完成度”这个词,是因为作为一位完美主义者,他的作品将永远处于修改之中,除非他决定“到此为止”。

观察角度

海涛的创作更多来源于身边的人物。因为要挣生活费,海涛需要在餐馆送外卖赚钱,也正因此海涛认识了在中国餐馆厨房帮厨的老唐,并对他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十分钟的影片中,老唐面对镜头,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偷渡美国的历程。而在另一部纪录片《伶人故事—漂泊在纽约的追梦人》中,海涛拍摄了一系列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京剧演员的故事。题材寻找到的原因很简单——海涛本来就是京剧戏迷,观看演出而相识。这群京剧演员在中国大多数都是专业京剧演员,其中甚至有国家级演员,但美国,他们的表演没有生存土壤,只能用来给自己和华人圈子的少数票友自娱自乐。为了能够表演,甚至搭钱也在所不惜,这些怀揣梦想来到美国的人,在生活中也许只能做普通的体力劳动。从纪录片角度来说,海涛是个运气不坏的导演,每次都可以找到比较好的题材,而且每次都可以找到独特的视角。“偷渡客”们到了美国,是否寻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大卫与帕翠西》中,韶华已逝的帕翠西照片上的风光不再,能被记录下来的只有老无所依的尴尬与无奈。风光过后的老人如何生存?《伶人故事—漂泊在纽约的追梦人》中展现的是在美国的京剧艺人,仍然每天坚持练习童子功,即使功夫再好也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懂得和欣赏。是什么能支撑着他一直坚持?在海涛的视线中,有一种忧郁的关爱促使着他一直注视着他的主人公们。而这种关注,更因为不同国家背景的制作,而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意味。毋庸置疑的是,和张侨勇这样的加拿大籍华人导演拍摄的如《沿江而上》、《千锤百炼》中的中国故事不同,海涛拍摄纪录片的角度是中国人对国外社会的观察。正如《大卫与帕翠西》,对于美国观众来说可能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大卫与帕翠西面对年老的经历,似乎也不那么陌生和遥远。

科学影像制作者

高中时代就梦想学新闻的郭海涛,高考却学了生物化学专业。之后的工作也都围绕着生物、蓝藻、仪器等,似乎与艺术毫无关系,但海涛却一直坚信自己在影像方面的才华。尽管凭借之前所学,专注地生活下去,完全可以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但海涛却选择了自己的理想。这点就如同他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坚持着。哪怕是缥缈而看不到前途。但作品的不断获奖,似乎也证明着海涛对自己的判断。

美国电影 篇4

关键词:美国精神,诞生背景,自由权利,创新意识,个人主义,自我奋斗

一、美国精神背景分析

虽然美国其历史发展并不算太长, 但其经济发展迅速, 拥有目前世界上相对最完善的社会制度和最先进的科技水平, 所谓美国精神首先想到的是平等、自由、尊严以及无尽的想象力和富于创造力的精神, 二战后, 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加上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促进, 形成了战后初期经济的繁荣, 促成这种繁荣景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

1、长期战征造成的消费需求的大量短缺, 经济的萧条, 所以战后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方面都极速补偿, 推动了生产的持续增长 ;

2、战后迅速发展的阶段正处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初期, 一些新兴的技术、新兴的工业部门开始出现, 并应用于生产和管理当中。

3、 战后生产需要大量投资, 增加了生产资料的需求, 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扩大再生产的循环利用。

4、 美国政府的“公平施政”纲领经济政策刺激了经济发展, 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捍卫了罗斯福新政的成果。

从以上几点来分析, 尽管仍有经济危机的干扰, 但是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稳定, 美国人无疑又一次恢复了信心, 已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 并坚定了国人的信念, 又恢复其固有的乐观与自信。战后领先世界的优越地位使美国人自豪不已, 他们觉得有理由把美国人民看成伟大的人民, 把美国看做一个伟大的国家。

二、自由权利的追随者

下面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具体分析所谓的美国自由精神。美国一位生活在西雅图名叫梅斯菲尔德的老妇人, 一直守着她的一栋地价很低的房子过日子。甚至随着周围邻居陆续搬走, 城市发展改造, 梅斯菲尔德老妇人也拒绝搬走, 开发商想在这块区域建一个五层的商用大厦的计划而破灭, 后来, 开发商几次抬高报价, 甚至最后涨到了相对于原房子十倍的价钱, 老妇人就是誓死不搬, 西雅图市政府为了照顾经济发展与公共利益, 更重要的是尊重老妇人的意愿不在强迫她搬迁。不但如此, 开发商一方的项目主管还成为了老妇人的好朋友, 并且照顾她直至辞世。老妇人在临走前把房子遗赠给了这位项目主管, 而那栋五层高的大厦早已静静的建筑在了老妇人房子的旁边。2009年由迪斯尼公司上映的在房子上面拴上一串气球, 为房子搬家题材的《飞屋环游记》受到了相当高的票房, 其创作灵感就是来自西雅图那名老妇人的现实版, 让人为之敬佩与感动。为何美国的这种所谓“钉子户”就可以如此坦然?因为美国老妇人明白, “不自由, 毋宁死”, 这句出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名杰出政治家名言的含义, 她享有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身为美国人最基本的自由和权利。自由的火种已经点燃人们心中的新大陆, 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正在飞速的蔓延。

也许人们会问, 何为“自由”?其实, 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正确的标准答案。今天, “自由”在美国人心中所占的地位与其重要性, 已经没有任何一个词语可以代替, 无论出身富贵或者贫穷、还是种族与性别、大到会议的辩论, 小到街头巷尾的议论, 还有美国自由的象征 ---“自由女神像”以及通俗的宣传画和各种文艺作品等,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语言, 自由的象征”。美国的自由在大众观念中的深度得以不断显现, 并不是学者和理论家在书斋里冥思苦想、在沙龙中津津乐道的思想理念, 而是一种存在于美国各阶层人们心中、意识中的根深蒂固的观念。

美国自由是大众的想法与经验的融汇和凝聚, 不是天才和圣贤的教诲, 自由由其自身特色, 并不确定也并不绝对, 对自由进行界定的是处于不同时期, 不同处境, 不同情怀的大众, 它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 逐渐成为一种不证自明的真理。美国作为“自由社会”的本质特征, 自由贯穿于美国历史的始终, 其社会允许不同的自由概念展开较量和竞争, 渗透在美国各个方面, 无论是在生产还是生活当中, 只有真正的了解美国的历史和生活, 才能对美国的自由路径认识更深刻。

三、高度的个人主义崇拜

崇尚个人主义是每个美国人的“通病”。个人主义不仅渗透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社会文化, 也文学艺术上不断地得到体现与展现。比如 :中国成名女子的代表《花木兰》, 就是写女子主张男女平等, 像男人一样, 不怕万难, 保家卫国, 这里对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做出了明确的强调, 这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体现与现实的反映。而迪斯尼公司与美国艺术家以其独到的眼光, 将美版的《花木兰》刻画成主要强调的是个人主义, 美版的花木兰主要强调自己的能力, 毅然替父从军 , 在军队被训练成一个英勇的战士, 在危难中临危不惧, 机智多变, 最后杀死敌人, 成为被人尊敬的女英雄。影片所传达的核心内容—“个人主义无所不在”, 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如剧中女主角自己所说“我是在证明我自己”, 这充分体现了她的个人主义思想, 这部影片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故事改编为一种流行时尚的文化元素, 投入到国际这个大舞台中, 十分符合美国人的风格, 因此在美国得以风靡一时。

在比如引得美国人激动与尖叫的《超人归来》这部电影, 说超人可以练飞行在空中的飞机都可以凭借一己之力解救下来, 美国人相信他们是无所不能的, 他们可以拯救人类, 甚至可以拯救地球, 这完全是百分百美国个人主义的体现。以此为代表的影片数不胜数, 比如 :《蝙蝠侠归来》、《变形金刚1, 2》、《007》等, 里面的主角都是正义化身的代表, 当人类或者地球遭遇苦难、危害时, 能够及时挺身而出, 为了正义而战, 成为拯救的英雄, 这些影片都充分体现了美国人无时无刻不突出自我、强调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四、创新精神是美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美国影片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它们的创新精神无处不在, 不仅现在科技方面, 更在美国的文化产业中无时无刻的展现出来, 无不叫人佩服, 美国的电影总是内容的新颖、剧情的吸引, 结局超乎人的想象, 给人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视觉冲击与新的惊喜。比如由制作人员们以独特的创意和新奇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全新海底世界的《海底总动员》虽然故事情节简单, 但其他所有细节几乎都是原汁原味的创新, 里面的特效画面更是无比的精美绝伦, 带给观众无限的惊喜和无尽的视觉上的冲击。剧中将动画发生的场景从陆地移到海底, 以小丑鱼为代表, 以及众多海底动物们生活的奇妙世界的可爱海底形象, 尤其是鱼儿遇到危险时四散逃生的场面更是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 各种各样的海底动物们在水流冲击下拼命地游走, 逼真的画面配合多彩的颜色, 再加上流畅的动态效果, 结合一丝丝清凉, 令整部影片刺激浪漫又美轮美奂, 这是荧幕上前所未有的, 整个背景的改变, 使我们有了更多全新的体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敢于突破与创新, 不单是从迪斯尼的动画片还有更多的电影都可以从中得到完美的体现例如 :《重返侏罗纪》、《真实的谎言》、《星球大战》、《终结者1, 2》、《绿巨人》等, 都巧妙地运用了电脑特效制作的技术使这些电影呈现了许多令人震撼的精彩画面和场景。由此可见, 人们的创新精神是永无止境的, 正是由于美国人的这种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才有今日美国电影业的辉煌。

五、美国人离不开自我奋斗的精神

美国是一个提倡自我奋斗的民族, 同时对尊重、崇尚个人主义十分的看重。自我奋斗成功的故事是“美国梦”的精髓。无论是从一贫如洗的学徒工到富甲天下的钢铁大王卡内基, 还是从平头百姓平步青云地登上总统宝座的林肯, 都是美国人创业、成功的缩影, 是美国普通人津津乐道、梦寐以求的成功典范。根据金融界的传奇人物“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当幸福来敲门》, 对美国人自我奋斗精神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这部美国励志影片就是描写了一个著名投资家为了家庭、为了个人的成功在成名前所经历的艰辛和坎坷, 不懈奋斗最终突破万难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剧中把自我奋斗, 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展现的淋漓尽致, 自我奋斗已成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和一种以为荣的品质。

还有叫人津津乐道的《阿甘正传》, 也是我们领悟到阿甘的执著和奋斗精神。阿甘为就自己的朋友可以不畏惧死亡, 为自己心仪的女人可以坚持不懈写上上千封也不会寄出的信, 更会用自己卑微的言行举止去感动一个曾经在越战中伤残而自暴自弃的退伍军人上司, 令他重拾信心, 找回自我, 获得新生。阿甘的智力在我们正常人看来有些残障, 但他是在用自己的真心去做事, 不是在刻意地追求, 而是用自己的真心在成长中收获, 正是因为他的执著, 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点, 美国影片中所反映出的自我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走向成功。

六、结束语

美国经典励志电影 篇5

适合人群:跳街舞的人,喜欢街舞的人,maybe所有年青人。

影片精髓:绚烂的舞技为了友情、亲情和荣誉而战

在美国,不论是在街角、小巷、运动场,还是黑暗中挥洒着汗水的舞厅,你随时都可能看到这样一个团体——那就是街舞组合。近些年来,街舞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美国新时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在一起为自己喜欢的组合喝彩,每一个华丽的动作都会带来一连串高分贝的叫声。而组合之间的比赛更是让驻足观赏的人们流连忘返,在节奏感极强的流行乐中,他们挑战地球的引力,难以置信的舞技和极具爆发力的动作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的故事就是伴着音乐开始的。埃尔金和大卫二人是最好的朋友,他们的街舞组合可谓战无不胜。将自己独特风格的街舞录成影带发行是两人的梦想。

但是,来自奥伦奇镇的另一个街舞组合的挑战让埃尔金和大卫感觉到了危机,这队白人组合窃取了他们的动作。两人必须和组合的另外几个成员一起创造出更为完美的高难舞步以确保自己的不败地位,这样才能得到发行方的认可。这场比赛关乎荣誉、友情和爱情,埃尔金和大卫必须尽自己的一切努力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在相信自己和团队的同时,他们也要相信自己的梦想。但是由于大卫喜欢他最好朋友埃尔金的妹妹——莉亚,由于遭到哥哥埃尔金的强力方对使得他们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大卫将何去何从?埃尔金又将如何选择?在最后的时刻我能看到了友情与亲情的力量最终的彪舞大战也使得他们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

第四部:《街舞少年》

适合人群:跳街舞的人,喜欢街舞的人,maybe所有年青人。

影片精髓:眩目高难华丽派街舞竞技。

如果你觉得看过《热力四射》还不过瘾的话,那么这部可能会帮你解渴,虽然这不片无法达到《热力四射》的高度,但是这样年轻人喜欢的题材优秀电影还是不多的。肆意妄为、狂野奔放的街舞魔力在银幕上火辣铺开,你马上会忽略影片万变不离其宗的励志,似曾相识的情节。如果你还以为街舞只是摆不上台面的地下自娱自乐,那《街舞少年》的目的就是要颠覆你的陈旧观念!少了街头的痞气,加入了教堂式律动和精神力量,电影将把镜头对准精心编排、爆发力惊人,对节奏和肢体控制力要求极高的竞技表演式街舞,引人入胜之外绝对让人耳目一新。

美国电影 篇6

2015年全球票房383亿美元,较2014年上涨5%。其中北美贡献票房111亿美元,海外市场(北美之外的全球市场)票房272亿美元。海外市场的票房增长主要来自亚太地区,票房增长13%。中国去年票房增長49%,达到68亿美元,并以50亿美元的优势领先亚军,成为海外第一大票仓。同时,中国票房在亚太地区的比重达到50%。 除亚太外,拉丁美洲票房增长也较快,年增长率达到了13%,阿根廷票房年增长率达到了38%。

2015年,全球银幕数超过15.2万块,较2014年增长了8%。银幕数增长的动力同样主要来自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去年的银幕数增长率达到了19%。目前,全球93%的银幕都已是数字银幕。

2015年,北美总票房为111亿美元,较2014年的104亿美元增长了8%。其中,3D电影票房17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20%,占到总票房的15%。观影频率最高的观众为12岁到17岁的青少年,人均一年观影7.3部,是北美观众中观影频次增长最快的人群。25至39岁的观众,以及60岁以上的观众,在2015年观影频次也有增长。

2015年度北美上映电影708部。在票房最高的5部电影中,《侏罗纪世界》《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速度与激情7》均以男性观众为主,只有《头脑特工队》以女性观众为主(女性观众贡献了这部影片54%的票房)。《速度与激情7》观众的种族构成最为丰富,其次是《侏罗纪世界》。

美国反恐电影的人物形象演变 篇7

在20世纪90年代里, 两部经典美国反恐电影《真实的谎言》和《空军一号》都是走个人英雄主义的路线, 这两部电影在突出主人公个人英雄特点的同时, 还带有强烈的娱乐性和美国精神中的大美国主义。之所以这个时期的反恐电影以娱乐化的倾向出现, 是因为美国长此以往的大美国形象给美国人带来的自信心和梦幻性。在观众的潜意识里, 电影里的个人英雄, 就如同现实里的美国自己本身一样, 一定会力挽狂澜, 克服并解决所有的困难。正如一篇论文里所提到的美国人的自负心理:空军一号充分展现出美国所具有的那种来自内心的骄傲, 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骄子, 当然比其他人更具有驾驭自然的能力。[1]

911事件让美国人看到了自己国家脆弱的一面。美国在阵痛之后, 清醒的认识到, 英雄是需要的, 但是个人英雄的美国梦不再像往日那样一帆风顺, 意气风发。因此在911之后的美国反恐电影中, 我们既能看见一人单打的个人英雄, 但更多的是看到配合默契, 训练有素的群体英雄。当电影里的群体英雄们胜利凯旋的时候, 另一部分电影里的个人英雄们却在迷茫, 若有所失。因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个人英雄们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 或者对自己的目的和使命发生了困惑。

作为群体形象出现的英雄们显然更加符合当前美国的现状, 《黑鹰坠落》里的三角洲部队, 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群体发挥出的巨大攻击力和震撼力, 面对凶残暴民时的冷静和无惧, 群体的配合和强大的武器后盾弥补了他们个体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花了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塑造出了一批有血有肉, 敢于冲锋而又互相奉献的特种兵形象, 他们不仅具有强大的战斗能力, 更懂得互相配合和照应, 而队友的鼓励和伤亡则给了他们群体更多的力量和鼓舞, 最终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战斗力。

这种群像英雄形象的设置, 是现实状况的需要。当群像英雄们作为集体出现的时候, 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性格, 不同的价值观, 甚至在内部还会产生少许分歧和争论。但是在经过调整, 自我反省之后, 英雄们一定会抛弃小我, 拾起团体, 他们心中装的必然是美国整体的形象和美国人民的利益。

二、女性形象———从花瓶到女战士

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反恐影片中的女性没有能够逃离“被看”的桎梏, 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男性服务的, 要么用来被看, 满足男性的观赏欲, 要么是用来作为陪衬, 凸显出男性英雄不可比拟的一面。《真实的谎言》里, 施瓦辛格扮演的男性主人公, 他的妻子这一角色, 在电影前期负责的是展露普通人的无能, 而在后期则是充当性和被拯救者的视觉快感。在电影进行到中段时, 她接到了所谓的任务, 而任务便是在一个神秘人物面前跳艳舞。从剧情上讲, 这个艳舞段落对捉拿恐怖份子并没有任何帮助, 仅仅是作为一种调剂和笑料, 它既满足了电影里男性主人公的欲望, 也满足了具有评判权利的男性观众主体的欲望。

在9.11之后的反恐影片里, 女性的形象有所改观, 大多不再是以柔弱, 温柔的形象出现, 而是赋予她们更多的能力和独立人格。以往在美国电影中女性经常卷入的三角恋情节或者和男性生离死别的缠绵场景也不复存在。女性角色和男性一样, 需要去承担情节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危险。即便有时女性角色没有亲自冲锋陷阵, 但是也在背后做出了大量贡献, 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坐在家里或者站在码头焦急无助的等待男性英雄的归来。

看起来, 似乎是女性角色摆脱了物品化和被凝视的地位, 似乎是女性角色在电影中对于男权的胜利。但是细细一想, 实际上女性角色在反恐电影中并没有真正战胜男权的要求。在反恐电影中, 掌握制作和评判权利的男性主体之所以放弃了对女性的观看欲望, 主要是因为意识形态对其的束缚和要求。即使在反恐电影里, 女性虽然没有成为被观看的物品, 但是女性自身真正属于女性自己, 能凸显出性别差异和心理差异或者审美差异的东西, 并没有得以表现。女性在反恐电影里虽然从花瓶变成了女战士, 但是仅仅被告知了一个性别, 她们之前为男性服务, 现在则是为政治服务。

三、从“芸芸众人”到“无名英雄”

美国反恐电影对普通人形象刻画在911前后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前期, 普通人是作为陪衬而出现的, 有时他们充当灾难和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和牺牲者, 用来构建美国电影里常见的视觉奇观, 或者有时他们充当无助的被拯救者, 从而给电影里的主人公和英雄留下个人表现的理由和空间。

而到了911事件发生之后, 美国反恐电影中的普通人形象分成了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则是继续延续了之前普通人受到了伤害且需要被拯救的姿态, 而另一种类型则是表现出普通人, 即美国公民在国家遭受巨大灾难时勇于奉献, 团结一心的状态。这种普通人形象有时是以群体形象出现, 有时是单个的主体出现。

《世贸中心》里的两名主人公, 好莱坞影帝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警察麦克拉林, 和另一名演员扮演的警察荷曼诺, 在看到双子塔被撞击后, 自愿参加营救行动, 让他们主动从队伍里站出来的驱动力就是他们保护国家, 保护人民的工作职能和本能。而当他们被埋在地下时, 一名已经退役的海军陆战队队员, 自发从威斯康辛州来到爆炸现场, 不顾危险参与救援。这名退役海军陆战队队员, 所有的一切行为全部是来自他内心自己的决定。导演用普通人不顾危险, 主动参与救援的情节, 充分表现了在国家遭受灾难时, 美国人内心家国一体, 甘于奉献的精神。

在营救过程里, 有一名医生, 他因为一个不光彩的过去而被吊销了医生执照, 但是在营救伤员时, 他主动迎上前去, 交代了自己的过去, 主动为伤员进行急救。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有一些不光彩或者负面的过去, 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 他们都能够重新振作, 一雪前耻, 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自己的国家添砖加瓦。

这种群体式的无名英雄形象是美国反恐电影中的一大特色, 它既是反应了在国家遭受重创之时, 国人们的爱国热情, 也是美国推行反恐策略的需要。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个普通人的奉献能力远远不如一个英雄那么明显, 但是国家需要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起奉献, 而不是一个英雄在苦苦支撑。只有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甘愿成为无名英雄时, 美国政府才会有一个强大的反恐基础。

另一部电影《护送钱斯》则是采取另一种方法, 就是在电影文本中直接表现民众对这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的敬意。

电影中花了大量的笔墨去表现主人公迈克对钱斯遗体的尊重, 以及人民对护送者迈克的尊重, 当然, 更包括美国民众对钱斯遗体的缅怀。在护送过程中, 只要装有钱斯遗体的木箱需要被搬运和转移的时候, 迈克等人都会在一旁行军礼, 导演不止一次的运用了各种修饰手法使敬礼这一过程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反复出现, 增加了敬礼的神圣和庄严感。而迈克自己作为遗体的守护者, 也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 在他下飞机的时候, 广播员通过广播介绍, 让乘客们让这位护送者先下飞机, 而乘客们也是全体支持, 没有任何意见, 并且在钱斯遗体从通道中缓缓运出时, 自发的给予注目礼。当迈克离开飞机场, 驾驶汽车带着钱斯遗体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时, 高速公路上的车主们主动摘下帽子, 打开自己汽车的车头灯, 排成一排跟在迈克的车后面为其护航, 形成了一个相当壮观的场面。

《护送钱斯》通过情节来直接表现人们对这些为国牺牲的无名英雄的崇敬, 是一种对普通人形象刻画和树立比较显性的方式, 这和反恐电影自身的主旋律要求是分不开的, 普通人形象不仅要作为被拯救者的姿态出现, 在特定的时候, 更需要作为主动进取的自救者而出现, 才能满足当下的政治需求。

四、反面人物———从“亡命暴徒”到“广阔阶层的敌人”

在前期, 美国反恐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大多都是以个体的形式而出现的。《真实的谎言》中, 反派角色阿兹是由来自巴勒斯坦的演员阿特·马里克扮演, 演员的中东血统和他在电影里阿拉伯恐怖主义组织头目的身份正好相契合, 从外形上看, 角色造型一眼就能让观众感觉到其浓重的“异域风情”:黝黑的肤色, 光溜溜的秃额头, 大波浪卷发盖在脑后, 铜铃般大的眼睛。而他的穿着始终是一身基地组织常见的灰绿色的粗糙军服。尽管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某些剧情上让这个反派吃尽苦头, 呈现出一种窘相, 以便达到电影本身想追求的轻松娱乐效果。但是这个反派其凶恶, 残暴, 不择手段的特性依然表露的相当明显。

无独有偶, 《空军一号》中的反派也是呈现出了邪恶与狂热异常突出的特质, 英国著名演员盖瑞·欧德曼在电影中扮演来自哈萨克的恐怖份子, 这名恐怖份子头发蓬乱, 眼睛深陷, 留着杂乱的络腮胡子。在表演上, 盖瑞·欧德曼使用了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 力求塑造这个恐怖份子疯狂和极端的个性, 每当他对美国进行斥责的时候, 他便进入一种癫狂状态, 语速极快, 声音也因为情绪激动而发抖, 全身的躯干也表现出一种神经质般的抽动。恐怖份子那种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歇斯底里的状态被他演绎的十分到位。

这两部早期美国反恐电影代表作中的反面人物有这样的共同点和人物模式:他们都来自中东国家, 在人物外形上明显突出伊斯兰教徒的特质, 性情凶恶残暴, 做事极端疯狂, 缺乏冷静。他们对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极度仇视, 而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则有着狂热的崇拜。总体上呈现了一种凶狠, 粗鲁的“恶人形象”。

而在911事件之后, 美国反恐题材电影对反面人物的刻画和塑造是多方面多阶层的, 一定程度上这和现今美国的反恐现状有关, “今天, 美国所面临的主要的恐怖主义敌人是一个由极端主义组织、网络和个人组成的跨国运动及其国家和非国家的支持者”[2]。总体概括, 可以把后911时代反恐题材电影的反面人物形象概括为三种。

1. 超强能力的个体

这类反面人物形象和前期的反面人物形象比较类似, 在电影里主要是以其单个主体作为表现目标。略微有所不同的是, 这些单个主体的个人能力明显要比前期的个体反派要强很多, 经常会给主人公和电影中的美国民众和政府带来相当大的破坏和伤害, 而不是像以往那样, 虽然能力强大, 但是在主角面前往往不堪一击。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改变, 一方面是因为在现实中美国的的确确遭受到了恐怖份子的袭击, 并且付出了巨大代价, 将恐怖份子的战斗力提高, 从逻辑上合情合理。另一方面, 恐怖份子能力的提高, 会让主角付出巨大努力和代价才能战胜他, 必要的时候还必须做出牺牲和选择, 这使得主角形象也更加具有人性, 同时也是对主角自身能力的一种考验和卓越体现。

2. 群像式的集体暴徒

这一类反派角色在电影里是以大面积大数量的方式而出现的, 他们单个的个体并不强, 往往显得鲁莽冒失, 但是当他们被某个首领利用, 联合起来成为集体暴徒时, 其破坏力也是不容小视。

《黑鹰坠落》是反映美国反恐战士们和这些群体暴徒血战的经典影片, 在这部电影里, 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面对的恐怖份子是来自索马里独裁者雇佣的民兵, 这些民兵的形象是千篇一律的, 黑色发亮, 流着汗水的皮肤。脖子上挂着用来炫耀的金灿灿的粗项链。他们大多数都扎着头巾, 带着墨镜, 露着龅牙, 手里挥舞着走私或者贩卖过来的AK47和火箭炮, 吵嚷着听不懂的非洲土著语言, 疯狂的向美国大兵们扫射。导演在刻画这种大面积的匪徒时, 重点突出了他们身上的兽性, 他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语言, 甚至连正面镜头都没有给, 我们只看见他们一窝蜂的向前猛冲, 同时猛烈开动着手里的各种武器, 向美军开火。总体而言, 这种群体暴徒是代表兽性而又愚昧的一批力量。

3. 精英意识的左翼领袖

在最新的美国反恐题材电影里,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反面人物, 这种反面人物的优势不是在于他的肢体战斗力, 也不是在于使用各种先进武器的能力, 而是在于他聪明过人的智商和手里掌握的政治资源。这类人物在形象上往往衣着光鲜, 面目俊朗, 并且还具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品位, 但是其思想或者黑暗或者极端, 具有着强烈的政治权利掌控的欲望。他们会运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和政治权力, 在某些公众场合进行蛊惑人心的演讲, 煽动不明群众的情绪, 或者给原本就愚昧无知的底层人民们洗脑, 把他们变成自己可以利用的工具和人肉炸弹。这种反面人物的设置和当下的现实也是紧密相连的, 这种政客是更为可怕的恐怖份子, 因为他们具有冷静的头脑和睿智, 还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 他们会审时度势的根据形势状况采取最适合的策略, 他们会把每次行动详细化, 战略化, 也会把极端思想进行理论化, 然后通过媒体进行传播, 蛊惑群众, 让这些群众挑起事端, 制造冲突, 成为暴力对抗中的棋子和无辜牺牲者。

2011年的《碟中谍:幽灵行动》里, 最大的反派人物就是政客亨德里克斯, 他利用自己的外交手段和军事资源, 制造了克林姆林宫爆炸案, 并且从舆论上让群众以为是美国所为, 美苏关系变得相当紧张, 核战争一触即发。在最后和主人公的对峙过程中, 为了不让主人公伊森拿到停止核弹发射的操控箱子, 他面带微笑, 怀抱箱子, 优雅的从高空跳下, 连自己的性命也不屑一顾。这种处于高层阶级的高端恐怖份子是美国反恐策略里必须重视的一种, 因为这种恐怖份子不仅会把无序, 鲁莽的恐怖袭击变成有组织有计划的破坏行动, 还会从思想上对民众进行文化洗脑, 使得他们对美国的仇视和报复变得源源不断, 大大增加美国反恐进程的难度和思想推广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杨增良.电影《空军一号》英雄文化内涵.文教资料, 2007, 3月号下旬刊。

看原版电影了解美国文化 篇8

一、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爱国者》是根据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的美国独立战争前夕, 男主角本杰明·马丁早期曾经为殖民扩张而战, 后来对战争产生了厌恶, 他希望和妻子孩子过上安静的生活。但过去战争中的残暴场面不断地困扰着本杰明, 使他不想参加战斗, 直到他妻子死去留给他5个孩子, 现实中的悲剧使本杰明开始转变, 心灵受到冲击, 直到轰轰烈烈的美国独立战争的战火烧到了家门口, 才逼他又投身到了美国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中。《爱国者》这部影片正是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里追求自由独立的爱国者们投身这场伟大战争的故事。

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 也是惟一的作品。《飘》是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 称得上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爱情巨著之一。由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主演的影片亦成为影史上“不可逾越的”的最著名的爱情经典影片。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 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庄园为故事场景, 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形象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言行举止、习俗礼仪、精神观念、政治态度, 甚至穿衣打扮等等。《飘》既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又是一幅反映南方社会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历史画卷。

三、美国西进运动时期

《最后的莫西干人》改编于库柏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8世纪50年代末期, 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进行了“七年战争”的第三年, 地点是在赫德森河的源头和乔治湖一带。故事以威廉·亨利堡司令孟罗上校的两个女儿科拉和艾丽斯, 前往堡垒探望父亲途中被劫持的经历为主线, 展开了在原始森林中追踪、伏击、战斗等一系列惊险情节的描写。表面看来, 这有点像一个“游侠骑士式”的浪漫故事, 实质上, 电影告诉我们: 英法殖民主义者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们为了掠夺这片印第安人土地而发动了战争, 他们共同对印第安人实行诈骗、暴虐乃至骇人听闻的种族灭绝政策。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史, 实质上就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影片《最后的莫希干人》展现了殖民与反殖民, 压迫与自由, 殖民者与土著内部的斗争;时时张扬着对自由、独立的不屈追求和勇猛抗争的精神。

《西部开拓史》是一部史诗型式西部片, 通过1839年至1889年半个世纪的迁徙经历描述了美国西部历史, 展现了拓荒者普莱史考特一家四代人在各种时代背景下的艰难曲折的生活。他们从纽约出发, 经历了内战, 淘金热, 路遇印第安人和西南部的流放者, 经历各种艰难险阻, 终于到达西部, 并联合其他开拓者在平原上修建了铁路, 把法律与正义也带到了边疆。影片中描写的西进运动大大地促进了美国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培养了美国式的自由、平等和竞争的观念, 造就了美国人勇敢与冒险的精神, 锻炼了美国人乐观进取的性格, 塑造了美国文化, 也播下了美国人赤手空拳打天下的精神与梦想。西进运动中孕育出的许多精神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社会。

四、经济大萧条时期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 大量中产阶级破产, 失业群体迅速扩大, 经济倒退。30年代中期以前, 美国电影的主流依然是乐观、积极的逃避主义。根据当时社会底层的欣赏要求, 一系列的好莱坞经典之作应运而生:恐怖丑陋的《金刚》是好莱坞“美女加野兽”恐怖电影的开山鼻祖, 经济大萧条和盲目的探险精神激励着每个人去探索陌生的领域, 开拓未知的生存空间; 秀兰·邓波儿以她标志性的金色小卷发和带有酒窝的微笑融化了观众的心, 是那个金钱短缺、工作难找的黑暗时期的一抹最亮的颜色。她用歌声、舞蹈、甜美的微笑和天真无邪的性格点亮了美国人的生活, 踢走了忧伤;《城市之光》《43街》讴歌穷人的善良和阔佬的无情;《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绿野仙踪》以童心的回归逃避现实, 唤起了青年的童心和希望。

五、二战时期

随着二战的结束, 人道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被提到了相当的地位。历史的反思使战争题材和西部开拓史成为电影的两大主题。

《珍珠港》为了逼真地再现当年那场海空大战, 影片除了在珍珠港实景拍摄外, 后期还采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 把半个世纪前惨烈的场面一幕幕地带回到观众眼前。美国人痛恨万恶的战争, 渴望美好的爱情。战争扼杀了无数的生命, 但总是无法扼杀爱情, 于是便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爱情故事。《珍珠港》同样演绎了“战争与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 人们借用电影艺术的语言诅咒无情的战争, 歌颂战火中的真正爱情。

《拯救大兵瑞恩》影片重现了1944年6月6日惊天动地的诺曼底登陆的宏伟场面, 让人目睹战争的惨烈和残酷。影片用纪录片的手法表现了血肉横飞的诺曼底战役, 腥风血雨的战场, 震撼人心。导演着重刻画了战争中人的关系和人性的表现, 探讨了战争中人道主义的这道难题, 用八个人的生命去拯救一个士兵的人道主义精神究竟是否应该? 影片不仅是纪实性电影, 而且更深层地挖掘了战争中的正义和人道精神。《拯救大兵瑞恩》从正面讲述战争, 没有怀疑战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没有通过战争夺走人的希望, 没有宣扬民主和自由, 它宣扬的是兄弟之间责任心和感恩心。

六、科幻电影

美国的高科技提高了美国电影的全球竞争力, 使其能够向世界大规模地输出自己的电影文化。从20世纪30年代科幻电影诞生起, 科幻片大量涌现, 如终结者系列、蝙蝠侠系列、变形金系列、生化危机系列、黑客帝国系列、X战警系列等。50、60年代, 冷战笼罩在人们心理上的恐惧加强了人们的想象力, 好莱坞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科幻片佳作, 它们常以怪兽、外星人或核战争为主题, 更加依赖特技的运用。70、80年代好莱坞科幻片的特技效果制作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 而同时这些科幻电影又能提供给他们一个值得品味的故事。90年代, 好莱坞乐观积极的心态影响着科幻电影的走势;到了21世纪, 各种天灾人祸不断出现、资源紧缺、暴力战争、人性光辉、未知外星生物等激励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开始着力表现不可预测的灾难。总之, 科幻电影始终是和时代特点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通过电影这个媒介, 英语爱好者可以掀开美国文化的神秘面纱, 了解真实的美国。

摘要: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 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影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体现了时代和民族精神。美国电影是美国文学和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 看原版电影能够加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原版电影,美国文化,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杜瑞清.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光乐.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 2004, (4) .

论好莱坞电影与美国精神 篇9

1 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 尤其是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深深的影响着美国社会文化, 这不仅体现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上。就拿我们第一次上课时放的电影《花木兰》来说, 中国的电影《花木兰》是写女子也能像男儿一样, 驰骋沙场, 保家卫国, 强调的是男女平等, 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这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而美国的《花木兰》则是为了证明自己, 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迪斯尼公司与美国艺术家以其独到的眼光, 将中国千年来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改编为一种流行文化, 得以风靡美国。影片中描写木兰为了证明自己, 毅然替父从军, 在军队被训练成一个英勇的战士, 在最危急的情况下, 她凭借其惊人智慧和勇气用火箭炸雪山, 引起雪崩, 埋葬了匈奴的军队。后来木兰杀死匈奴, 成为被人尊敬的女英雄。影片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正如木兰自己所说“我是在证明我自己”, 这充分体现了她的个人主义思想。

而课堂上另一部电影《美国队长》则把个人英雄注意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生来瘦弱矮小的美国士兵仅仅因为一腔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博士, 从而成功改造为一个武力值了得、一身肌肉的队长, 凭借着个人的能力救出了队友, 打败了终极BOSS, 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挽救了世界人民。这样说来可能过分了一点, 没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大概认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但实际情况的确如此, 美国队长靠着毅力。勇敢、自信这些特征, 征服了观众, 我也不得不承认, 当时看电影时看得很爽。追究其原因, 不过是英雄情结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情结, 其特点之一就是每个人都有作英雄的欲望。

好莱坞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电影, 例如《蜘蛛侠》《变形金刚》《钢铁侠》, 这些电影, 无一不是凭借个人力量拯救了美国拯救了世界, 全都体现了美国人所追求的个人英雄主义。然而, 为什么好莱坞会有这么多带有个人英雄色彩的电影?

毫无疑问, “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的, 但美国的经济体制是自由的, 政治体制是民主的。经济自由政治民主代表着什么呢?个人的权益不受他人侵害, 而“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则明显侵害了他人的权益。高度成熟的自由主义经济, 使得电影中通过给社会造成破坏力彰显个人英雄主义这种情形, 在法律上在道德上行不通。

这也是“美国电影式个人英雄主义”大放光彩之处了, 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现自己个人英雄主义的土壤与每个人心中却都有“英雄梦”的心态形成了矛盾, 而矛盾的解决办法就是——电影。这就是好莱坞电影中带有个人英雄主义系列电影片出生在美国, 轰动于美国, 辐射至世界的原因。

2 忧患意识

美国人的英雄主义产生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危机意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911后, 美国逐渐成为强大的国家, 在强大的外表下, 美国的社会始终有许多危机存在,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种不安全感:对敌对国家的不安, 对自然灾害的不安, 对现代科技可能带来的危害的不安, 这些恐惧时刻提醒着美国人“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灾难意识是人类一种永恒的忧患意识。正是有了这种意识, 人类才在同灾难的无数次抗衡中艰难地生存下来。近年来灾难片的再度风靡, 唤起了人们对自然最原始的敬畏。灾难除了一部分是建立在已经发生的灾难之上, 如沉船、火山爆发、台风、地震、龙卷风等, 另外大多数只是一种设想中的灾难, 这种灾难总是和人类的某种担忧和精神危机相联系。如地心受损、太阳黑子侵扰、外星人侵入等、除了自然灾害之外, 大多数灾难片是建立在现有科技基础之上的杞人忧天, 具有假设性和虚拟性。灾难片反映的是人对死亡的恐惧, 对有限生命的怀恋。灾难片批判的矛头指向人类本身的贪婪狂妄、愚蒙无知、非理性的侥幸心理。灾难片的心理基础是恐惧, 是对一种未知力量、外在于人类存在的自然的不安。灾难片使观众的恐惧心理得到宣泄, 在大毁灭的过程中, 观众跟随灾难片的主人公恐慌、逃难, 最后九死一生的幸存了下来。人性得到了升华, 懦弱的变得坚强, 胆小的获得了勇气, 特别是看着和我们一样的凡人救世主的诞生, 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考量。

拿课堂上我们都看过的电影《2012》来说, 影片中某一位主人公阿德里安是一位印度科学家, 是他最早发现了太阳及地壳的反常运动, 他是发现危机的第一人。正是这个发现使其由一名普通的科学家成为与总统直接对话, 并最终成为整个拯救地球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在一次次的艰难抉择中, 阿德里安最终说服船长打开舱门, 让更多的人登上了船, 拯救了更多的人。最终, 当灾难过去, 当人类再次沐浴在初升的朝阳中, 这个起初普通的科学家已成为人类的英雄。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 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 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 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这便是电影体现出来的忧患精神。

3 自我奋斗精神

美国是个尊重个性、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 同时又是一个提倡自我奋斗的民族。自我奋斗成功的故事是“美国梦”的精髓。无论是卡内基从一贫如洗的学徒工到富甲天下的钢铁大王, 还是林肯从平头百姓平步青云地登上总统宝座, 他们都是美国普通人津津乐道、梦寐以求的成功典范。

最后一部电影放的是经典励志片《肖申克的救赎》, 主角安迪为同伴获得喝啤酒的机会, 坚持十几年写信让肖申克的图书馆从一个小小的手推车变得像模像样, 用一把仅仅被认为是可以雕琢小石子的小锄子打通自由之路, 在他人看来这些不可能完成或达到, 但是安迪做到了。正如好莱坞打造出的超人、阿甘等孤胆英雄一样, 安迪同样完成了对常人来说无法想象或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依靠的正是个人的才智、毅力。一句话说, 依靠的是自我的奋斗。虽然其中也有瑞德的帮助, 例如, 帮他弄到鹤嘴锄、海报, 但是这种帮助都是无意识的、在安迪策划之下。原著中安迪越狱还得到了朋友彼得·斯蒂芬很多帮助, 而电影中, 没有看到这个人, 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正是让“越狱完全成为安迪本身一个人的智慧结晶”, 使人物形象更具有自我奋斗精神。

从《阿甘正传》中, 我们领悟到阿甘的执着和奋斗精神。阿甘会冒着枪林弹雨去救自己的朋友, 他会为自己心爱的人写上几百封几千封永远也寄不出去的信;他会为了朋友的遗愿而去尝试一件他从来未做过的事——捕虾;他更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动自己曾经的上司——一个在越战中被炸去双腿而自暴自弃的退伍军人, 使他重获新生。他在用心去成长, 在成长中收获, 他不是在刻意地追求一条路线, 寻找一种方向, 他只是用自己的双脚跑出了他的人生、爱情、跑出了整个世界。阿甘的智力在我们正常人看来有些残障, 但正是因为他的执著, 他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点, 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阿甘的奋斗历程, 也是美国人创业、成功的缩影。

自我奋斗是美国人引以为荣的一种品质, 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美国励志影片《当幸福来敲门》, 描写了一个著名投资家在成名前所经历的艰辛和坎坷, 以及为了家庭、为了个人的成功而不懈奋斗的故事。主人公克里斯是一个推销员, 推销一种华而不实的医疗器械, 业绩总是很差, 生活十分贫困, 为此妻子离开了他, 他只能带着幼小的儿子颠沛流离。为了一个证券公司实习员的工作, 他起早贪黑、忍辱负重。最终取得了最佳的业绩, 得到了这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后来他创建了自己的经纪公司, 成为百万富翁。这是根据金融界传奇人物——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故事改编的, 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自我奋斗精神。

在舆论中努力, 在不懈中坚持。经过阴霾、走过荆棘, 抓住机会, 一鸣惊人。这就是美国人向往的成功。

美国影片中所反映出的自我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走向成功。同时美国社会之所以兴旺发达, 这与美国人的自我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自我奋斗不仅可以给个人带来成功, 也可以使国家更加强盛。

我理解中的美国精神可以概括成这八个字:独立、自由、冒险、进取。我们常说的美国精神也可以概括成:任何人, 不论你的年龄、性别、肤色、家庭背景, 只要你努力, 不断进取, 不断地去创造机会, 你就能够获得和别人一样的成功。如我一个朋友所说, 美国人从来不把自己的精神写在教科书里让学生背诵, 但他把这种精神融入进了他的每一部电视、每一场电影。而在现实中, 我们也不断听说着在美国体育界、商界、影视界里穷小子变成明星、变成富翁、变成影响世界的政治家、学者的故事。这大概也是好莱坞电影的吸引点吧。

美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篇10

1 21世纪以来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市场表现

21世纪以来,在中国电影完全市场化、产业化的过程中,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仍让中国本土电影感到被动。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从美国进口的影片从以往的10部增加到20部。2000-2004年,中国共以分账方式进口影片88部,其中美国影片占到80%。在2005年进口的20部分账大片中,美国影片占16部。2012年,我国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给国产片带来了巨大冲击。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上进口片总票房达88.00亿元,占全国票房总收入51.54%,同年国产电影票房为82.73亿元,占比48.46%,首次低于50%的票房“警戒线”。

接近甚至赶超美国电影,夺回中国本土电影市场、扩大海外市场影响力一直是中国电影产业努力追求的目标。可喜的是,中国电影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近,2013年国产影片市场份额高达58.65%,成为世界范围内少有的能够在本土市场上对抗好莱坞的国家。

2 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的成功,不仅与其电影工业的科技水平有关,与美国电影的国际视野以及为实现跨国传播而采用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密切相关。早在1927年,美国商业部电影科就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分析与研判,由此可见其对跨文化传播的重视。具体来讲,美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借鉴。

2.1跨文化适应策略

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e Adaptation)是“不同文化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动态调整过程”。好莱坞电影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主要通过普适主题的发掘和视听语言的创新来应对美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矛盾冲突,适应缓和,对于产生冲突的问题不强调分歧而着重强调其文化的共性。

2.1.1强化普适主题

纵观好莱坞电影历史,其故事题材虽然包罗万象,但主题都具有普适性,如《肖申克的救赎》中自由主题、友情主题、奋斗主题,《辛德勒的名单》中战争与和平主题,《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情主题等,这些普适性主题构成了世界观众的“共同梦”,与观众产生心理共鸣。

曾获得巨大票房成功的美国影片《2012》在延续好莱坞灾难片叙事模式的同时,与观众潜意识中的末日隐忧产生共鸣,宏大背景下“渺小人类”的自我指认,以及人类共同命运下的个体抗争,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坚持、友谊、爱情、回归、成长等一系列命题成为感召大多数观众、引发观众情感认同的主要因素,这种以拯救为主题所延展的文化是具有普适价值的,它不只是美国的电影文化,也是人类的鼓励、人生的真谛。

2.1.2创新视听技术

在视听语言——这一人类共通的电影语言表述系统基础之上,开发使用新技术,创新观影体验,构建视觉奇观成为好莱坞电影称霸世界半个多世纪,吸引无数电影观众走进影院的重要手段。

1995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阿甘正传》首次使用蓝幕抠像技术创造了主人公阿甘与美国总统握手的特效;1999年,由华纳公司出品的《黑客帝国》凭借其非凡的创意、精湛的影像拍摄技术和完美的计算机特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子弹时间”,动作时间的放大带来了空间无限延伸的可能,在视觉上具有独特的冲击力,这一革命性的视觉技术创造了新的电影时空表现手段;2001年,《指环王》中CG仿真技术的使用;2004年,第一部IMAX 3D电影《极地特快》的发行;2008年之后,《地心冒险记》《暮光之城》《阿凡达》《少年派》《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等3D电影的普及,其美仑美奂、令人叹为观止的视听特效淋漓尽致的展示着电影“梦工厂”的魔力,并以此为依托吸引着全世界电影人的目光。好莱坞电影乘着视听特技的翅膀跨过异文化的疆域,成为跨文化适应的重要手段。

2.2“二次编码”策略

电影跨文化传播过程包括对文本信息、影像信息、文化信息的编码,这种影视语言的二次处理也是文化的解构与重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国际化与本土化寻找结合的契合点,实现了两种电影文化的转换。好莱坞影片从丰厚的世界历史文化题材库中挖掘电影资源,对其进行现代化和美国化的改编。在首次编码中,故事原型、场景选择、人物形象设定均展现为源文化的民族特色。

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为蓝本改编的影片《MuLan》,其故事原型、人物形象设计、道具选择、环境背景描绘及背景音乐等视听语言均展现了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其“中国”化的标签通过极具东方元素的首次编码准确展现,而好莱坞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一中国人家喻户晓得充满东方文化色彩的花木兰,在二次编码过程中,通过情节的安排被巧妙地赋予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迪斯尼以“初次编码的民族符号+二次编码的西方核心价值观+普世性的主题+好莱坞叙事情节”这一模式成功“异化”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在影片中,“代父从军”这一东方传统故事中“忠”“孝”“家国”等核心价值被替代为以自由为主题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自我实现,外柔内刚充满女性自觉意识的花木兰变成了一个个性张扬的女性角色,这与《木兰辞》中那个“对镜贴花黄”的形象相去甚远。这是美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又一次取得胜利,其借助双重编码的策略,重新定义了中国的“花木兰”。

2014年暑期最受瞩目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上映一个月,狂揽近20亿中国票房,一举拿下中国影史第一名的成绩。其在中国获得的巨大成功,既与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好莱坞成熟的电影营销策略有关,更与电影中中国元素的植入密不可分。《变4》启用了李冰冰等中国明星,并把战胜邪恶拯救地球的主战场选在了中国香港,剧中中国军车也采用了中国自主品牌广汽传祺。正是这种形式上的文化接近性使中国观众热衷于《变4》的观赏。《变4》中的中国面孔和中国道具是否传达了中国文化?答案是否定的,该片仍然是一部典型的展现美国高超科技实力的好莱坞大片。

3 结语

国产电影与全球电影文化之间的交流的不对称,不仅表现在票房数量上,更表现在文化传播上。改变这种信息传播的不平衡现状,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最终构想,有必要从美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中吸取经验。

参考文献

[1]刘阳.2013中国电影市场成绩惊人:几乎可以对抗好莱坞[N].人民日报,2014-01-09.

[2]孙春英.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胡正荣,李继东.我们离电影强国有多远——兼论新媒介环境下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策略[J].电影艺术,2010,(3).

[4]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5]戴元光,邱宝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J].现代传播,2004,(2).

[6]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静脉输液练习下一篇:中学音乐课的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