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公共建筑

2024-08-20

文化类公共建筑(精选六篇)

文化类公共建筑 篇1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我国以文化产业类为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初建规模,那么该类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就应该做到语言基础与职业英语技能齐头并进,才能有效服务于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就业与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拓展公共英语课程本身的生存空间。

根据上述,结合近年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研究文化产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笔者认为必须要打破单一的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的基础知识模块,再ESP理论的指导下,建构以文化产业类专业为核心职业岗位群的高职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体系,以突出该行业的职业教育特色,为文化产业类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 文化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

从语言文化习得的视角,文化产业对从业者应有如下要求:

1)厚实的人文素养。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在文化作品的创作、制作、传播和经营活动中,如果缺乏与该文化产品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和文学素养,就难以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内涵。丰富的人文知识,可有效提升作品的风貌,彰显从业者的品味。

2)开放的国际视野。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是我国文化大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要求从业者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涉外场合利用语言工具进行有效的沟通,读懂业内最新资讯,拓宽知识眼界,吸取行业精髓,具备国际视野。

3)创新的文化智慧。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辐射性。创意作品凝聚了从业者的智慧,而智慧来自文化积淀和创新意识。

2 模块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的优势

1)模块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劳工组织根据模块理论研发了模块教学法,即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在借鉴西方模块教学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职业教学开始引进“模块”的概念并于1993年应用于职业教育中。模块化教学因其针对性、实践性、灵活性等特点,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所谓模块化教学,就是先确定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将教学课程分解成若干模块,以实现不同的分目标。模块化教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的需求来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组合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从事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能力。近年来,模块教学法被用于多个专业教学中,体现了它的教学优势。

2)模块化教学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第一、模块清晰,结构紧密。模块化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来设计、安排和调整教学内容,组合课程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服务,充分体现“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各个模块独立完整,又相互依托,学时安排合理,组织教学容易,充分满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需求。

第二、内容丰富,突出技能。模块化教学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适应发展”的原则,结合实际岗位搜集资料,自编或自选教材,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条件下,整合教材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实践性强的学习内容。内容丰富新颖,人文气息浓郁,技能培养突出。

第三、评价多元,师生互利。模块化教学转变师生角色,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自主学习,重视学习过程的参与。学习评价方面更强调形成性考核,结合课堂参与、技能表现等。模块化教学也要求教师调整自我知识结构,转变陈旧教学观念,加强与专业教师合作,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3 文化产业类职业学院的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将上述讨论到的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特点和模块化教学特点相结合,文化产业类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模块化内容可以做如下设计。其中,职业英语听说模块与文化行业术语模块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点模块。

1)基础英语知识模块

突出基础应用性。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模块以科普文学类的文章为阅读分析文本材料,巩固和扩展英语阅读、应用文写作、词汇、语音、语法、翻译等方面的能力,为其他教学模块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点方面不宜过多重复高中所学,也不宜盲从过级考试大纲,应参考其他几个模块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就业、职场和工作岗位来进行语言素材的取舍。教师应尝试结合本校的学生情况和培养目标编写校本教材,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过程中建议以任务驱动法和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2)职业英语听说模块

突出职业技能性。该模块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核心模块,凸显高职以就业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训练听说为主,以就业、职场和工作场景为主要素材来源,培养学生在求职就业和工作环境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应聘求职、企业文化、职场沟通,交流技巧,个人规划和职业发展等。课堂训练方面建议以情景模拟、项目合作、分组对话等形式完成,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活动主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教师可以开发或者参考以“职业英语”为主题的系列高职英语教材。

3)西方文化拓展模块

突出人文知识性。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特性决定了该模块的必要性。该模块是对文化产业专业类的学生补充西方传统节日、西方文化名人、西方文化礼仪、重要文学艺术作品赏析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思想素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在涉外场合和未来职场遭遇中外文化差异的尴尬。人文素质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化产业从业者在未来职场的可塑性和职业提升空间。学习资料灵活,包括视频音频资料、自主开发的课件和网络共享资源等。该模块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讨论、观点陈述和教师点评为主要评价手段。在教学设施的保障下,在线教育和网络课堂将会成为主要学习方式。

4)文化行业术语模块

突出行业工具性。该模块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核心模块,与职业英语听说模块相得益彰,充分体现文化产业的专业特色。该模块紧密结合文化产业类专业的分类,提供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行业词汇,包括新闻传播类,文化营销管理类,影视制作类,设计创意类,非遗类,休闲服务类等。学习内容来源广泛,教师应与专业课程教师合作,选择学生在未来工作场景、行业需求和发展方面实用性强的词汇加以归类整理,辅以例句用途,形成较完整的学习模块。行业词汇可以为职业英语听说提供必备的语言素材,用于某些工作场景中,加深学生对职场英语的理解和行业知识的掌握力度。

4 关于文化产业类高职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实施的几个问题

高职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已经在许多高职院校得到了印证,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确保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改革的目的。

1)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公共英语的课时量和学分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以合理的体现。原则上,上述的四个教学模块的应分配160个学时,10个学分。

2)教学设施的保障。随着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应再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要学习平台,在线教育和网络课堂的日臻成熟和完善,为模块化教学提供了开放灵活、高效持续的服务平台。高职院校如果能立足于“科学创新,服务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引进在线教育,开发网络课堂和网络共享课程资源,高等职业教育将获得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生存空间。教学模块化也将为更多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服务。

3)教师队伍的提升。模块化教学的最终实现,要依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完整、学习能力强的高效的教师队伍。教师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有了很大改变。教育学家达德利·伊万斯和圣·约翰指出ESP教师有五种主要角色:教师;课程设计者和教材提供者;合作者;研究者;评估者。教师必须与专业教师合作,具有跨学科的知识,清楚深刻认识各模块教学目标,并不断根据教学评估中的反馈信息对教材、教法和内容进行更新和改进。一支善于沟通的ESP教学队伍,有助于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创造和谐课堂。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大繁荣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时代性、知识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文化产业职业院校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承担了语言知识的传承者、交流技能的培养者和国际化视野的建设者的不可推卸的人才培养任务。模块化公共英语教学的启动与实施把文化产业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推向新台阶,为新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后的经济社会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引领文化产业前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付启军,张欢.高职院校基础英语课程模块化教学[J].文史博览(理论),2012(10):82-84.

建筑文化遗产:一个时代的公共表达 篇2

20多年来, 笔者数次在城市规划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之间调动工作, 在工作中一直有一种感觉, 就是学科之间缺少融合。在城市规划部门工作时, 周围的同事不是建筑专业就是城市规划专业的, 而绝对没有以考古专业或博物馆专业为背景的。同样, 在文物保护部门工作时, 周围的同事都毕业于考古专业或博物馆专业, 而绝对没有毕业于建筑学或城市规划专业的同事。本来应该是关联非常密切的两个领域, 却让人感到严重的学科壁垒。这可能也是造成一方面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问题始终关注不够, 另一方面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长期自我封闭, 很少主动争取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原因。同时, 这也是长期以来不少城市并未把建筑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保护的重要原因。

对于建筑的理解, 人们有各自的观点, 有的强调建筑的审美效果与艺术风格, 有的强调其材料和技术方面, 有的关注于建筑的布局和实际功能, 这些都十分重要。在西方传统文化观念中, 建筑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 建筑因此与艺术具有难解难分的亲缘关系。梁思成在西方建筑史学的影响下, 也将建筑学与历史学、美术学领域的知识结合进行考察, 并用以整理与解释我国传统的建筑语言。此后半个多世纪, 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 建筑与历史、艺术等学科分属于工科和文科, 造成“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 曾经完整的知识体系失去了光泽和张力。今天, 建筑领域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应启动共同的创新实践, 需要拆除学科之间的樊篱, 将建筑与文化、艺术、历史、科学技术以及其他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再度融合。

1950年初, 梁思成、陈占祥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具体提出了北京市兼顾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方案。虽然因为当时的认识水平, 这个方案未被采纳, 但是其中“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经济建设相融共济”的远见卓识, 在日后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 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 已经显露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 而欠发达地区急功近利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则直接妨碍了经济发展。

60年来, 我们始终坚持以“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三大价值衡量建筑文化遗产, 取得了堪称辉煌的研究成果和保护成就, 如唐代木构建筑五台山南禅寺的发现, 河北赵州安济桥、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大修工程以及最近西藏布达拉宫等三大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的顺利竣工, 解决了一系列技术上的难题, 并开拓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 在国际社会享有盛誉。

与此同时, 经过60年的奋斗, 我国在建筑设计创作方面产生了以1959年“国庆十大工程”为代表的一批新的建筑经典。在建筑理论建树方面, 60年来, 经过几代专家学者和建筑师们的不懈努力, 人们充分认识到:确实存在着一个与西方迥异其趣的中国古代建筑学体系, 通过艰苦的奋斗, 现代的中国人完全有可能将其在湮没近千年之后, 重新复原出来, 使之应用于新的中国建筑学体系的确立。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时间尺度方面, 要从重视“古代建筑”、“近代建筑”的保护, 向同时重视“20世纪建筑遗产”、“现代建筑遗产”、“当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

建筑是人类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它最早产生于人类躲避风雨和保障安全的实际需要, 但是, 今天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大大超出了一般建筑的功能作用, 负载着历史与文化信息, 构成了人们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在任何国家和任何时代, 建筑从来都是文化复兴最重要的表现途径。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认为:“历史与传统的共生不应该是简单地复制历史, 更不应以单纯的经济利益而生产没有思想的建筑, 来堆砌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城市。建筑是文化, 城市是文化。”目前, 国际社会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 有着追求技术化和表面化的设计潮流与趋势, 而唯独缺乏文化理念与时代精神。笔者认为,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 都应该体现一定的文化理念与时代精神, 没有思想的设计不能成为文化, 更不能成为建筑文化遗产。在我国, 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实际出发, 把民族审美理念与现代功能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 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建筑设计体系, 才是新时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只有表现出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才能成为传承后世的建筑文化遗产, 才能长久地保留在人们的生活里和记忆中。

建筑文化遗产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公共表达。其中, 当代建筑文化遗产应该包括:见证国家、地区、城市、社区发展历程的重要建筑;见证不同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典型建筑;见证工业、教育、文化等不同领域发展的重要建筑;成为体现城市特色风貌的代表性建筑;在建筑科技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建筑;著名建筑师的代表性建筑设计作品;名人故居、旧居或纪念陵园等。

文化类公共建筑 篇3

1. 高职建设类学校的校园文化

1.1 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它的建设内容对应为三个方面:一是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二是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等精神总和;三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制度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塑造大学精神, 不同的学校因个性特征和核心价值观的不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1.2 建设类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之魂鲁班精神

高职建设类院校以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校园文化明显具有建筑行业特性和高职特点, 全国各地的同类院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班大师作为学校的代表人物, 自觉以“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 本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 但其刻苦钻研技术, 实干创新, 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创造发明, 聪明才智,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 树起了一座丰碑, 木、泥、石、画、油、绳、竹、扎等八大行业尊其为祖师。1987 年, 国家设立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 经行业人士反复研究最终定名为“鲁班奖”, 反映当代建筑人对大师的敬意和推崇。鲁班奖不仅代表我国建筑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 而且涵盖了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体现了当代特色, 为激励上进、崇尚竞争、奉献精品提供了展示舞台。鲁班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 是建筑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代表, 与高职建设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大师刻苦钻研技术、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当代建筑人认真效仿, 他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质量至上、勤奋好学的品质更需要后世建筑人发扬光大。

2. 校园建筑的文化功能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 古今中外, 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 建筑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 优秀的建筑总能反映建造时代和所处地域的气质文化;不同的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

2.1 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

校园建筑组成学校的物质空间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载体, 对使用它的人们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限制;同时校园建筑又是在学校文化氛围影响下的建筑, 暗含了特定的思想和理论, 优秀的校园建筑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学校类型、层次、建设时期、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必然造就不同的校园建筑风格, 校园建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生活在其中还能清晰地体会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取向。

2.2 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

高职建设类院校是培养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 校园建筑必然具有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向鲁班传人前行的功能。因此, 校园建筑首先要自觉弘扬鲁班精神和鲁班奖的精髓, 表达质量至上的精品意识。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落实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的理念, 以身边的案例和切身体会教育和引导年轻一代, 为建筑业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人才储备。其次校园建筑群、景观、环境布局和内在联系要充分考量大众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点, 学校选址、功能分区、主体建筑应重点思考交通便利,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 突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第三校园建筑要充分体现教学功能, 校园大门、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单体建筑应立求建筑风格、材料、结构、技术等元素的多元化, 突出地域气质和时代特色;打造设计、施工、管理等多维度的建筑教科书的概念。学生置身校园之中, 通过观察、触摸、聆听具体形象的建筑物语, 不仅能清晰了解木、砖、石、钢结构的不同, 体会结构的力量和精巧之美, 还可以深入探究标志性建筑的故事性、历史性, 领悟它的独特之美, 感悟历史、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

3. 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

3.1 鲁班文化和建筑载体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萧山高教园区, 占地525 亩, 总建筑面积22 万平方米, 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 余人。办学50 余年, 学校以鲁班精神为依托, 通过举办鲁班技能节、鲁班讲坛、鲁班创业节、鲁班创新节等系列活动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和敬业创新的品德, 形成了以求实和求新为特征的鲁班文化;2007年鲁班文化入选了首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2012 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校园中由玉琼柱、半拱柱、陶立克柱、爱奥尼亚柱、科林斯柱等18根宏伟的经典柱组成的柱廊, 静静地讲述着中外建筑的历史, “安得广厦千万间碑石”则提醒莘莘学子肩上的责任。出自美术大师朱仁民之手的“鲁班像”、蕴含“鲁班精神”的雕塑小品, 以鲁班、茅以升、詹天佑、梁思成等大师命名的校园主干道, 激发着年轻学子的进取之心。鲁班文化馆内的一景一物、一墙一角处处可见“鲁班的身影”, 潜移默化地启迪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鲁班的传人。

3.2 标志建筑和办学特色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 坐落于徐州市泉山风景区, 占地1080 亩, 建筑面积36 万平方米,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 人。校园标志建筑之一的建筑技术馆是江苏省共享型实训基地和科普基地, 除满足校内学生实训、承担企业职工培训、开发推广建筑技术外, 还接受中小学生、技术人员、普通群众参观了解建筑技术, 普及建筑科学知识。该馆建筑面积3 万平方米, 是集材料展示、功能表现、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建筑技术开放性训练空间。建筑技术馆由古建筑彩画实训室、建筑设备及材料展示室、模型制作工作室、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筑施工现场直播室、建筑技术实训场等65 个实训场所组成, 能同时满足20 多个专业、46个班级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彰显了高职学校技术教育的特色。

3.3 绿色校园和历史传承

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常州市武进殷村职业教育园, 占地813 亩, 总建筑面积26.1 万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生6000 余人。学校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 以“绿色校园”为目标, 建成了江苏省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校园单体建筑均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其中图书馆、教育中心、宿舍楼等6 栋建筑达到国家两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行政楼、科技研发楼等2 栋建筑达到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校园内应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水处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能耗监测系统等50 多项绿色新技术。通过校园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示范, 推动学校的绿色技术和人文教育, 培养绿色的建筑人才。

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前身为1986 年成立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 2003 年更名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校牌。2013 年6 月15 日, 与常州市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 让老校友找到归属感, 在新校区专门建设了学校各时期校名纪念墙, 表达了历史传承和人文关怀。

3.4 顺应自然和地域气质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 占地600 亩, 建筑面积31.97 万平米, 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 余人。该地块位于南山之麓、长江之滨, 山城特色显著, 校区竖向高差达90 米。校园建设依山就势, 运用纵横交错的两条主要景观轴线打造立体景观, 彰显了巴渝山水文化和建筑学园文化。东西向体现山水与建筑相结合的景观通廊;南北向表现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景观步道, 凸显“融山水之境, 显人文之意” 的设计理念。“两轴三心多节点”的景观结构, 对应不同的景观功能分区, 突出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空间设计通过局部架空和屋顶花园等手段把自然引入建筑, 建筑群整体轮廓线错落适度, 建筑体块相互穿插组合, 建筑架构与建筑实体虚实对比, 空间形态丰富多彩。

4. 结论

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和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 对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传承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 高校校区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行业、地域、时代文化特色, 建设类院校宜建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质量上乘、景观优美、技术领先的校园, 让学生生活其中, 感悟建筑之魂和环境之美, 体会建筑的规制和秩序;自觉追寻鲁班精神, 丰富鲁班文化, 争做鲁班传人。

参考文献

[1].古今.魏泽英.吴建敏.校园建筑与中医人文精神的传承.高等建筑教育2015.1.9-12

文化类公共建筑 篇4

随着社会发展的历代的室内设计,总具有时代的印记。这是由于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必然和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在室内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和装饰处理等方面,还和当时的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

如果将室内设计看成一个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因子都会对整体具有相应的作用,从哲学角度讲,即部分的变化可能引起整体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是积极的,亦有可能是消极的。

2 研究背景及目标

1)大众审美维度的多元化。科技的发展引发社会一系列重大变革。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步走向成熟,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为当地的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区域性文化特征不像原来那么明显。不同文化的引入,必然带来新的审美标准,改变已有的审美维度。2)技术的变革加速受众对于审美标准的变化。技术的变革带来新的生存空间,新的文化环境,某些旧的审美标准必然会被新的标准所取代。人们的评判标准在带有主观色彩的同时更多融入了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度与认可度。这时不只是对于某一事物的评判有所不同,甚至标准本身也极具争议性。3)研究目标。力求加深对新技术的理解能力,提出个人对于当前状况的认识,建立科学的当代室内设计理论,强调室内设计必须注重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在地域更新中保存文化底蕴,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得到动态延续。

3 两个不同层面概念的阐释

3.1 关于地域性的概念

所谓设计的地域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同一地区不同时代所形成的文化和民俗及文物也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时间段造成。地域性的形成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1)本土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2)历史遗风;3)民俗礼仪、本土文化、当地用材。

3.2 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指:1)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社会意识形态。2)泛指一般知识。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傅文化以柔远。”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

4 影响新技术背景下地域性室内设计的方面

4.1 关于技术与材料方面

4.1.1 关于技术

世界上的每一次发展都伴有技术性的因素在其中。技术为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更多的设计成为可能。从建筑的角度分析,远古的人们只能通过简单借助自然材料来满足对空间的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实现了通过加工普通自然材料来满足要求;经过漫长的岁月,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多的依赖于技术创新,认为它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有效途径。室内设计作为一个多元化学科,自然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通过技术把纸面上的设计变成客观存在。通过新的技术,把我们的想法变成可能。

4.1.2 关于材料

与古代单一的木材、石材相比,现在的材料经过技术的处理可塑性更强,可以从形、色、质来满足不同的要求,在各个方面的性能都反映出一定的优越性,同时也使得设计师思考问题的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例如,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

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见图1)。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贝聿铭正是利用了传统的文化并将现代的材料适当的融入才使苏州博物馆焕发了新的生机。

4.2 关于艺术方面

艺术作为为人们带来精神性需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于它的精神实质来说,艺术的形式内涵往往更令人向往,但艺术的形式更多的指的是人的本体意义上的艺术规范。设计师灵活运用了伞的特点创造出了生动的空间,伞的用途不仅是作为伞的本质来存在的,这里借其“形”传其“意”,见图2。

很多设计都围绕着新的表现方式进行展开,当古与今交织在一起时,人们并没有因原有的形式遭到了“革新”而感到不适,反而以极大的包容心理来对待此类新生事物。由此可见,在当前的设计基础上,新的艺术题材的选用是可行而且成功的。杭州的外婆人家餐饮连锁设计,其柱子的装饰方法别具一格,采用了新技术将传统的砖石效果灵活运用,倾斜的贴法既是对已有文化的继承又是对它的创新,这样的设计就避免了不假思索的对原有文化的照搬照抄,而同样是秉承其“意”,变化其“形”(见图3)。

5 新技术背景下中式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5.1 新技术背景下地域性室内设计的原则

1)强调因地制宜原则。

室内设计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满足其实用功能,应用形式语言来表现题材、主题、情感和意境。对于新材料的引入一定要适度,并不是一切新的就是好的,选取的材料应该恰当巧妙地与表达思想进行结合,强调精神层面上的继承,从而使作为载体的室内空间与精神内涵相得益彰,而不应该生搬硬套,照抄形式。

2)强调各种元素的和谐统一。

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文化的结合体,各种元素在其中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并不是对其中一个元素过度的“颂扬”与“歌颂”,而是讲究各种元素搭配的相得益彰,发挥元素本身在某个设计中最适合的一个甚至几个方面,由适应整体的个体最优集合成整体最优。材料在变,技术在变,不变的是内心深处对于人性的关怀。如图4所示,普人仓雪域文化藏餐厅的设计,各种元素运用的灵活多变,但其始终围绕着藏文化这个核心,因此整体才显得同一,且秩序感强。

3)保持人文肌理。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有时会盲目地追求效果而忽略本质的东西,只是将装饰当作了设计,通过使用类似于原有文化的符号来进行填充。

5.2 新技术背景下地域性室内设计的方法

1)从地域文化的关注点入手,分析原因,把握当代脉搏。关注地域性的特征,强调与众不同之处,就一点内容与当代科技结合做细,做精,对原有的手法加以复制,加工,整理。从当地民俗文化和传统建筑中选择典型题材反映其风土人情和乡土气息,弄清特色文化存在的原因,针对这种原因的外缘加以适当、合理的扩充,以此来丰富我们的思想,形成新的设计“方言”。

2)通过新材料带给人们新的感受寻求与地域性的共通点及审美维度上的转化来进行设计。将新的材料的人文特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不只把它们看成一种表现的语言,而要将其看成是一种精神语言的表达形式,作为精神语言的载体出现,无论方式如何变化,但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3)新旧结合,推陈出新。新事物诞生的同时,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旧事物,既不能将其马上赶出历史的舞台,又不能因循守旧,依然闭门造车,对新生事物不闻不问,而是应该从全局出发,从大处着眼,保留历史的延续性,保留地域性的个性。

6 结语

纵观当代的室内设计,已是多元化下文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体现,随着以上因素的变化,在新技术与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新的审美标准逐渐显现,我们应该怀着海纳百川的态度辩证的看待新生事物,审美的标准不应只停留在“是”与“否”,或非“是”即“否”,而应着眼于多元化基础上理念的创新。

摘要:对室内设计、审美维度的多元化、审美标准的变革等作了论述,在明确地域性和文化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新技术背景下地域性室内设计的几方面,概括了新技术背景下中式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多元文化,审美维度,餐饮空间,地域性

参考文献

[1]杨茂川.空间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2][英]凯瑟琳.斯莱赛.地域风格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白志刚.室内设计的中国元素[J].艺术教育,2006(3):58-60.

[4]毛白滔.建筑空间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文化类公共建筑 篇5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文化, 是指人类文明长河中产生的物质内容和地域文化特色。当前, 对于该定义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建筑学中, 尤其是在建筑设计领域, 长久的使用习惯使得非专业人士对建筑的概念形成了一定的误区:所谓建筑, 就是设计房子。建筑业的组成有一个复杂繁复的结构, 由建筑行业形成的建筑文化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小的分支的特色和概括, 更应该体现它的整体性, 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建筑所代表的文化含义, 才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建筑行业的了解, 对于建筑大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讨论的建筑文化应该扩展至整个建筑行业文化。

1 建筑行业文化可以涵盖的内容探讨

毋庸置疑, 包含地域特色以及物质内容的建筑文化是建筑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该看到, 建筑行业文化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 重视了地域特色的养成, 重视外观可见的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建筑大专业, 使得建筑大类专业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较高的地位。但在另一方面, 建筑行业文化除了能够体现人文特色, 突出地域风景之外, 还存在有别于其他行业难点:施工过程中的脏、苦、乱、危等等, 也非常集中的体现在该行业这一靓丽文化外表下。第三方面, 在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基础上, 企业文化也逐步的融入整个行业文化中, 对建筑行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建筑行业文化来说, 我们要概括的既要包括文化的优势, 也不能忘记为之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所以, 对于高职建筑类来说, 探讨建筑行业文化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关系, 以及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 既要关注物质文明和地域特色, 还要注意整个行业需要的特质的教育, 乃至包含行业企业长期积累的文化信念的灌输。

2 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对建筑行业文化认识的误区及其对职业素养形成的不利影响

职业素养的缺失一方面可以说学校的教育没有偏重于职业素养培养, 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但在今天我们看到, 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者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越来越多的院校也在课程开设中提出了相关的改革, 围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开设了成功大学、素质拓展、职场伦理等多方面的课程。但根据我们对建筑工程系近几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回访用人单位, 可以看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施工类专业中, 用人单位对学生最不认可的一直都是吃苦耐劳、坚持工作的职业精神, 这说明, 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没有随着通识类职业伦理、素养课程的开设而逐渐好转。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 从专业方面来讲, 主要体现在:

2.1 概念的模糊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失望

提到建筑, 人们第一反应是房子的外形, 在设计院做房屋设计, 对没有接触过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 建筑、结构、水电、施工、监理等专业的区分还没有形成, 而相关建筑文化解释所导致的印象, 使得大部分学生将建筑整个行业考虑的非常的美好:能够做出有特色的房子。但设计之外的施工等却没有过分的关注, 这就导致施工类专业学生入校后, 突然发现自己每天接触的将是水泥砌砖混凝土, 两种过分悬殊的对比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对后者的失望, 甚至反感, 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2.2 失望的情绪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缺失, 对专业职业素养培育的抵触

通过我们对建筑工程系新生的调查, 大概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选择的这些专业将来是做什么的, 但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可以进入设计院, 从事建筑设计相关工作。在学生们看来, 学习建筑专业, 就是学习建筑设计专业, 至于建筑设计还要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电设计等等, 他们则对此一片茫然。一旦得知自己以后从事的行业并非是设计房子的外形, 而是每天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 大部分同学都要到施工一线, 从事施工类工作, 并且这一类工作苦、累、存在安全隐患时, 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其失望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一旦持续, 带给学生的不单单是失望的情绪, 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缺失。所以我们看到了有的提出转专业, 有的表现出了在校学建筑专业, 毕业不做这行的想法。一旦这些负面情绪出现, 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肯定没有办法提升, 专业知识都没有兴趣去学的情况下, 提出专业职业素养的培育, 更是空谈。

2.3 行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 导致学生的认知产生失调

职业素养的培育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行业有一定的认识, 了解了自己即将要从事的事业之后才能对他产生后续的各种想法。而对于建筑行业的认识, 不是学校一家之力可以完成的。高职教育强调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可以使得学校能够直接与行业企业联系, 加快专业知识与实践的融合, 提供学生更好的学习技能的机会。从学生认识角度来说, 更早的接触到企业, 接触到企业的文化信念, 能够让学生对行业企业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前面一个层面, 对于企业文化的传递方面, 还存在一些欠缺, 在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对接减少的情况下, 学生对于企业的信念、需要了解的不多, 关注的不多, 凭空对他们进行理论上的职业素养培育对学生来说犹如空中楼阁, 没有任何基础, 对他们起不到强有力的说服作用。

3 提升高职建筑施工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几点思考

3.1 强化建筑行业文化教育, 加深学生对建设行业的理解和热爱

通过新生始业教育、开设相关课程, 让学生相对系统的了解整个建筑专业、建筑行业文化的内容, 对整个建筑专业的分工、发展, 细分专业类别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既要让学生了解建筑中靓丽的风景, 也要将行业需要的特质, 行业企业长期积累的文化信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专业行业的了解, 知道自己以后有可能要做什么, 将要做什么。在做好心理建设的同时, 慢慢渗入对整个行业的理解和热爱, 为学生的专业培养奠定基础。

3.2 结合企业文化的宣传, 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

对企业的认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行业的认可。一个好的企业, 其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并不亚于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 结合校园文化、系部文化, 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 让学生时刻感受一个优秀行业一个优秀企业的文化氛围, 有利于感染学生, 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 对于优秀企业文化的认识, 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 提升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 这本身也是一种职业素养的培养。

3.3 平时注意职业素养的融合训练, 让学生对即将面对的行业做好心理建设

通识类的课程培养的职业素养, 只是普遍适用, 所以, 要想强化对专业类的职业素养, 还需要专业方面的融入, 在专业课教育训练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结合甚至融入职业素养的内容, 让学生在学校的各个方面, 都能够接触到, 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哪方面的能力、素养以应对将来的工作。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强对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伟, 米珍.建筑企业文化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2]王中.高职土建类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个性化模式的构建[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

传统文化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篇6

一、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建筑作为人类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部分, 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后, 其得到了长足发展, 然而, 在其发展过程中, 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相脱离成为阻碍建筑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国外建筑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建筑中应用的重要性, 只有将建筑观念、设计技术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才能够赋予建筑长久生命力, 特别是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具有现实意义, 也是推动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 如何保持现代建筑设计的民族性、区域性、多元性, 以及在不断更新的建筑技术与新型建筑理念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保持建筑艺术与内涵延续性等多种问题, 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世界社会建筑设计师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表现形式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具有深刻的内涵, 也是我国公共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汉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汉字, 无法保留和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汉字中蕴含着民族与文化等内容, 在建筑设计中, 不仅能够作为显性符号, 也能够作为隐性符号。

三、传统文化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居民建筑方面

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形式和空间两大方面, 并且与地方建筑存在紧密联系。居民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基础, 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

2.官式建筑方面

19世纪29年代, 我国建筑设计师在官式建筑设计上主要是模仿我国传统古建筑, 例如:大屋顶、拱形设计等, 都能够充分体现在官式建筑设计中, 将这些传统建筑文化运用其中, 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成本, 而且能够继承我国传统文化, 并与周围环境相呼应, 是建筑成功的典范, 诚然, 也存在一部分失败的案例, 例如:北京西站的设计, 对我国传统文化理解存在偏差, 导致建筑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因此, 合理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内涵十分重要[2]。

3.复原、重建性建筑方面

由于我国一部分传统建筑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 导致许多建筑需要复原或者重建, 建筑遗迹或者残留部分的复原或者重建工作, 大多数主要采取的是在原有建筑上恢复原来建筑风格的方法, 然而, 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利用原有风格进行创新建筑的做法, 在保持原汁原味古建筑风格的情况下, 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 并进行创新, 作为一种建筑方式受到大众的认可。对群体性的建筑进行复原时, 主要是结合资料记载, 进行恢复性建筑, 例如:寺庙建筑复原, 而天津鼓楼的建筑复原并没有完全照搬资料, 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商业街, 扩大建筑范围, 并为城市带来更好地经济效益;另外, 单体型复原建筑更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因此,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除了参考原有建筑基础, 还可以增添许多创新元素。

4.模仿性建筑方面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种类多, 历史文化遗城较多, 一些城市为了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 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会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 并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中, 一些人文景观或者富有神话性质的景观就会由此崭露头角。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 还能够增加更多经济效益, 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3]。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 我国传统文化在促进建筑领域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 在公共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 建筑设计师要重视传统文化, 在把握传统文化原始意义的同时, 更要深入掌握内涵意义, 特别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会随之改变。建筑设计师只有正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真谛, 不断改革和创新, 才能够推动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

摘要: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我国建筑领域的蓬勃发展, 在文化、经济等方面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人们对建筑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历史积淀下来的重要内容, 为我国公共建筑设计奠定了基础。因此, 加强对传统文化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我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传统文化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从而推动我国公共建筑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公共建筑,运用

参考文献

[1]矫苏平, 井渌.传统与创新──试析日本现代建筑传统继承的方式[J].华中建筑, 2010, 18 (03) :259-261.

[2]罗源.现代建筑与传统文脉的交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12, 20 (05) :12-14.

上一篇:教师与课程改革下一篇:生产工艺化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