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2024-07-18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精选十篇)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篇1

修身, 意为陶冶、锻炼、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心理学认为, 人的品质的形成要经过获取认知、培养情感、坚定意志、形成习惯性行为的过程, 即我们熟知的“知、情、意、行”四步骤;同样,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 也要经过获得道德认识 (知) , 培养道德情感 (情) , 坚定道德意志 (意) , 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行) 的过程。因此, 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修身, 就是人主动获得道德认知、培养自我的道德情感、自觉坚定道德意志和形成自我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儒家经典《大学》里也可以找到个体培养自我道德品质的进修的阶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概括地说:格物、致知便是要提高道德认识, 解决“知”的问题;诚意、正心则是要增进道德情感, 坚定道德信念, 磨炼道德意志, 解决“情”和“意”的问题。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修身的行为之中, “修身”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结果, 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由此构成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这个统一的过程, 就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修身是“八目”中的重要步骤, 更是“八目”中贯穿始终的灵魂。

人是道德的主体, 道德是人的本质, 是人之为人的依据和出发点, 人具有“修身为本”的可能性, 而“修身”成仁的可能性集中体现在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上。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对“仁”的欲求在人自己, 有欲才能有得, 如果自己本身就不想道德完善, 那一切只是空谈。他提出“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肯定了道德主体的“我”具有践履道德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能力。孟子对道德主体的道德能力的认定和论说更有理据。他说:“挟太 (泰) 山以超北海, 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王之不王, 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挟泰山而超北海是不能, 但为长者折枝是人人皆能的;尊重自己的长辈, 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长辈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 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同样是能够做到的。因此, 孟子认为, 每一个人都具有实行道德的能力, 区别只在于“为”与“不为”。人既然具有道德能力, 那么人的道德修养就应该注重自身, 注重道德的自觉修养, 实现“自德”。

有道德自觉精神的人, 就会将道德变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时刻以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 就能实现类似“生, 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的正确价值取向。所以, 修身不仅可能, 而且通过道德主体的自觉修养, 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体现道德主体的高尚品德。

二、修身的主要途径

(一) 立志

志之于人生如舵之于舟;舟有舵, 人生有志向, 才不会迷失方向。人会迷茫返转, 往往在于脚不点地, 没有坚定的人生志向。孔子说,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就是教育学生坚定人生志向, 毫不动摇。所谓“志于道, 据于德”, 就是要立志追求真理, 并把道德作为人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

(二) 自省

道德修养核心在于使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和规范。儒家认为, 人要严格对待自己, 善于自我省察, 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 达至善的目标。因此特别重视内省或者反省的修养方法。孔子说,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省也。孟子提出反求诸己, 使对孔子见贤思齐的推演。孔子说, 君子坦荡荡, 又说, 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惧?他认为, 君子生活在世, 只要自我省察能达到不愧疚, 便能保有乐观豁达的态度, 即道德上的自我满足, 即“理义之悦我心”, 在这样的态度下生存, 才能不为世事坎坷而抑郁, 不畏命运艰难而叹息。只要执着于道义, 就能处在快乐的精神境界中, 而不会为得失心束缚心灵、捆绑了手脚。

(三) 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都是解决认知问题, 但两者必须结合, 才能真正有效。孔子强调的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方法对修养自我道德同样有效。只机械接收道德规范的传授, 而不主动加以判断和思考, 便不会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以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只凭空思考自己的道德理想而不联系社会的道德规范, 理想便会成为空想。

(四) 身体力行

学和思的结果要落实在行动上。学、思、行是修身的过程, 行又是修身最终的目的所在。儒家并非坐而论道, 十分重视行为实践, 主张道德修养要成于内而形于外。孔子说:“学而时习之”, 主张学习要经常实践;“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不轻易说话但行动上却要敏捷。“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子说话谨慎, 不夸夸其谈, 但做事一流。在对待言和行的关系上, 君子还应该言行一致, 《论语、子路》有言“言必信、行必果”。儒家重视身体力行、主张务实, 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 也是个体达至“善”与“真”的关键所在。

(五) 知耻

知耻即有羞耻心。儒家认为羞耻心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无耻是人生的大忌, “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 无耻矣”。“知耻近乎勇”, 儒家认为, 它与“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一起, 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明礼知耻, 是对人基本的道德诉求, 也是人达到崇高道德理想的必然要求。

(六) 推己及人、宽以待人

“夫仁者。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 提倡以己度人, 以自心体贴人心, 实行积极的利人而不害人的修养方式。如何待人是处理人际交往的关键所在, 儒家主张“谦恭礼让”“严己宽人”。“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周是君子间的团结待人, 比是小人间的勾心斗角, 真正的君子能够团结待人却不勾心斗角, 能保持个性却能与人和谐相处。小人刚好相反。

(七) 慎独

“慎独”是指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 不因他人监督而行善, 亦不因无人监督而行恶。这种谨慎于无人监督之时的道德自觉精神是道德主体性发挥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自我修养不只是自律, 更是一个道德自觉问题。修身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觉完成, 这在君子人格中十分重要。孔子“吾日三省吾身”, 旨在时刻提醒自己是否言行正确、合乎规范, 这完全是一种自觉行为;“是故君子独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见乎微, 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独是讲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小心谨慎的遵循道德的自觉行为, 正因很多事情无人见、无人闻, 而更要倍加谨戒, 这是一种高度的道德自觉。

三、儒家“修身”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儒家“修身”不仅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而且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集中反映和特色所在。除去一些“唯心”的空想成分和其他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抛开不合时宜的观点, 它的基本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 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 关注道德主体的自觉精神, 开展主体性道德教育

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完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但决定的因素无疑是道德主体的“人”自身, 没有个人的自我努力, 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道德修养就不可能实现;没有个人“修身为本”的自觉和自律精神, 将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主体的自觉行动, 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儒家在道德修养上坚持“人是主体”的思想, 坚持使用修身方法, 与时下我们正在积极倡导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道德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强调培养人的自主能力, 自觉自律的道德素质;强调学生的道德学习、道德发展是一个自主的构建过程, 在道德教育中要承认和尊重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强调反对强制、封闭的教育方法。修身涵盖的“为仁由己”, 调动了个人道德修养的积极性;“自省”“慎独”, 培养个体的道德自觉、自律精神;“推己及人”, 承认他人的地位, 尊重他人的选择, 不强加于人, 不害人, 可以为今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 改变单一的道德和政治灌输, 提倡积极审思

修身学思结合的方式是与死记硬背道德规范、单一灌输道德准则的方式相对立的。死记硬背和单一灌输舍弃了“思”这一将认知融会贯通的重要过程, 只会导致教育对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方法不改变, 学生外在的道德认知便不能内化为自己的, 更不会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因此, 在我们的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教学者应该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引导, 将所授道德和政治观点内化为学生的个人观念, 增强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 注重道德和政治思想观点的行为外化

学生的正确观念形成以后, 需要外化为长期的行为习惯。儒家修身方法中身体力行, 学而时习, 便是要注重道德实践, 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要将教育与实践结合, 提倡实践教育法, 诸如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教育、社会考察活动等, 在实践的同时改造学生道德认知和政治思想观点的形成, 并通过实践进而有效地深化学生正确的道德品德和政治思想观念;在评价学生道德品德和政治思想观点的时候、在实施思想整治教育评估的时候, 要坚持客观性、实效性与全面性的原则, 不应只看书面所写和口中所述, 更要有实际的跟踪调查, 了解教育对象在日常行为中体现的真实的道德品德和政治思想观点、检测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6.

[3]邹兰香.修身为本伦理思想在现代德育中的借鉴[J].湖南社会科学, 2002.

[4]房立.谈儒家修身教育[J].基础教育月刊, 2005.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篇2

1儒家人本哲学的产生和形成

儒家人本哲学的发展和确立与我国古代人本思想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商朝以前,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强化王权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鬼神大加尊崇[1]。《礼记表记》中也有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对鬼神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并把人们的行为和意愿看做是天、神意志的代表,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2],“民之所欲,天必从之”[3]。进入春秋以后,“重人轻神”的思想逐步形成。春秋中期已出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由当时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宰相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4]”,道出了人民在国家稳固、安危中的根本地位。之后到了春秋末期,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和重视人在宇宙的中心地位和在社会的主体地位,并结合自己的学说,创立了人本主义哲学。儒家人本哲学重视对人性的认识,认为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儒家人本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仁”,“仁”者,爱人。要做到“仁”,就要做到以下5点:恭、宽、信、敏、惠。具体来说,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遵循“忠恕之道”。“修齐治平”在儒家人本哲学中体现了“修己安人”的待人之道。

 

论儒家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篇3

[关键词] 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D64;B222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者儒学,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儒学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传承的地方。它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很好地吸收和借鉴,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孔子、孟子、董仲舒到宋明理学,儒家思想的发展都非常注重通过“教化”来提高人的素养,于是形成了儒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圣贤”、“君子”的教育目标以及注重言传身教等教育原则。这些内容对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思想的人本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儒家思想非常注重個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需要的满足。首先,儒家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提倡“天地之性人为贵” 。认为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肯定人的地位,重视人的能力;其次,儒家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爱护、信任他人,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最后,提倡“和为贵”的理论主张,这种思想在历史上对于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入、加强民族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的人本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本思想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目的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因为教育者从事的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工作。其工作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因此,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视为管理人、约束人的活动,而应该把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教育与其自身的自由、尊严和幸福感等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发挥人的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起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

(二)注重内在性的教育方法

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提出了“内圣外王”的重要方法,内修圣人之道,外施王者之政。也就是内以圣人的道德为体,外以王者的仁政为用。“内圣”是指个人心性修养,追溯道德价值的源头,以求达到仁、圣的境界。为了达到“内圣”的目的,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有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方法;有内省、自省、反省的方法;还有谦恭谨慎、正心诚意、见贤思齐、慎独等方法。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这种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诱导、内化的方式启发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帮助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不是动辄嗤之以鼻。很显然,这种方法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圣贤”、“君子”的教育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提供历史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儒家思想把培养“圣人”、“君子”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孔子曾把尧、舜、禹等视为圣人,充分肯定了这些人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品行。君子相对于圣人来说,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立德修道,不为穷困而改节。”作为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孟子也有类似的观点,比如他那句著名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以及他对士的品行要求“士可杀,不可辱”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在道德教育方面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教育目标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难看出,这一目标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儒学所追求的“圣人”、“君子”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空想主义的色彩,但其中的很多合理成分已经并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而且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胸怀远大理想抱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儒家思想的教育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提供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指“人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 。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实践性的原则,这些原则一方面为维护当时社会的稳定、为国家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一)注重言传身教,身正为范的原则。

儒学非常重视榜样的力量,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示范作用。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教育者自身素质和品行的提高至关重要,受教育者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其影响。孟子也有相似的观点,而且他将榜样力量的重要性延伸至国家治理层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他认为统治者本人的道德品质会对整个社会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统治者(尤其是君主)要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为社会成员做出一个良好的表率,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这种思想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示范原则”,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以身作则,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大道义力量的重要因素。

(二)注重因材施教

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非常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曾注意到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于是指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幼,任者静。” 他的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他们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才。”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启迪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层次原则”。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會阶层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所有这些都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层次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分层次进行,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生活越复杂,社会发展越快,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就会越突出,就越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坚持层次性原则。

(三)注重启发式教育。

《论语》中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即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坚持“主体原则”。主体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主体原则要求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培养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是说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自我发展,达到教育目标。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的核心内涵。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邵宝龙.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价值与现代践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38.

[4].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李曼.浅谈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篇4

儒家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思想教育等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陈旧的体制受到了新思想和新潮流的冲击,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 伦理道德都在发生重大改变, 这些改变对精神塑造期的大学生影响很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遇到的各种复杂矛盾, 面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的严重挫折, 面对西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的思想文化渗透, 一些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精神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1. 人生理想模糊, 理想追求现实化

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这些影响有利有弊。有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在逐渐地淡化, 以眼前的利益为理想, 用经济价值衡量自己的言行, 追求物质享受, 精神空虚、思想麻木, 呈现出各种颓废的生活现状, 丧失了重要的精神支柱—理想和信念。

2. 崇尚实际, 物质需求持续高涨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 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偏差。有些同学在市场经济的趋利下, 一切都要向“钱”看, 以为只要追求了最大的物质利益就实现了人生价值, 导致了他们形成了只索取不奉献的思想。有些同学政治意识薄弱, 言必及利, 拜金主义思想泛滥, 导致学习和生活散漫, 甚至误入歧途, 走上犯罪的道路。

3. 个人诚信责任缺失

诚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但目前关于大学生诚信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学习方面, 最突出的现象有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毕业离校后, 助学贷款到期仍不予归还, 甚至多年拖欠学费。在就业的过程中, 造假简历中的情况为数不少。

4. 社会责任感缺乏

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得物质空前丰富, 而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使得大学生迷失了自我, 很多大学生追求物质享受, 一切向钱看, 集体意识淡漠, 自私自利, 缺乏公德心等等, 缺乏公德心, 损人利己, 损坏公共设施等等现象时有发生。

5. 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 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现在不少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或在交往的过程中过于拘谨, 不愿与同学接触交往, 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 不利于自身素质全面发展;或交往范围过于狭窄, 甚至过度沉迷和依赖网络。以上这些现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需要重视的问题, 由此看出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儒家思想文化

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最悠久的精神传统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说, 始于殷商时代, 由孔子把儒术变为儒学, 并据之创立起儒家学派。孔子的弟子孟子等将儒家学说补充扩大, 形成了一整套以“仁孝”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学说。在儒家思想中, 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从而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受儒家“仁”的主张, 一个爱的态度是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所有的人;“不想做, ”, “推己及人”, 就是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 其他人应该理解, 宽容的心;“给予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在他们自己的有人的前提下, 积极帮助别人。儒家的“仁”的思想, 主张要友好, 帮助他人, 宽容的心,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这是一种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的推崇儒学。

儒家思想文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教育思想。中国古代的教育, 始终强调学习“做人”。儒家的教育理念, 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 以君子榜样为学习的模范, 以德行优于知识, 以理想的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突出“好学”和自我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使人逐步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三、传统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

1. 儒家文化对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儒家以强烈的生命意识来透析死亡意识, 追求生命的不朽, 必要时献身于仁义和集体利益, 如“大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左传》) , “宁以义死, 不苟幸生, 而视死如归” (《欧阳修全集﹒居士集》) , 探讨了死的价值。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念。孔子认为追求荣誉应坚持“仁”、“义”的标准, “仁”是人格的重要内涵。如孔子以“义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 认为“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 孟子也说“仁则荣, 不仁则辱”。这些思想在当下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对树立正确的信念仍有指导意义。我们应将儒家的义利观念灌输给大学生, 把乐于奉献、遵守社会公德作为教育的核心。高扬正确的意识, 拓宽健康精神, 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儒家文化倡导胸怀天下、忘身报国, 对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文化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所谓“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人人都应承担救国救民的责任, 应该把国家昌盛、民族富强、百姓福祉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至今。儒家文化中饱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愫, 有利于熏陶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儒家文化强调“宽以待人”、“谦恭礼让”和诚信精神, 对当代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转型, 当代大学生的竞争观念不断加强, 自我意识不断觉醒, 当代大学生基本为“90”后, 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有优越的生活条件, 张扬个性自我。现代化社会不仅需要自我的发展, 也需要集体的合作。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及其重要。过分的自我, 对人际关系的发展相当不利。儒家思想主张“严己宽人”和“谦恭礼让”。《尚书》倡导:“与人不求备, 检身若不及”;明代大儒洪应明在其著作《菜根谭》中指出:“处事让一步为高, 待人宽一分是福”。《增广贤文》教人:“责人之心责己, 恕己之心恕人”, “用心计较般般错, 退步思量事事宽”。诚信是一个人能够持续发展, 立足社会的根本。孔子教导我们:“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兢, 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其寓意为做人没有信誉, 寸步难行。运用儒家思想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来引导当代大学生, 使得宽容、合作和诚信的良好品德能融入学生的言行之中。

4. 儒家文化强调自我修养, 自我约束, 对大学生良好品质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札记·中庸》) 。羞耻心是儒家自律的内在心理机制, 体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及个体的觉悟。青年时期是人生理想容易动摇的阶段, 要做好自我的调整, 求荣避辱, 改善自我, 发展自我。在这个阶段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儒家文化主张内省以提高人的自我修养, 加强道德建设, 发展个人的内在良知。儒家文化倡导自强、自立、自信的思想, 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在这充满挑战的信息全球化时代, 更需用全面、深远的视野去吸收借鉴。我们应仔细了解儒家思想并且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除了了解儒家思想文化的理论价值外, 高校的思想工作者应更多地将其运用在教育上, 使其发挥良好的作用, 使大学生将儒家文化与现实生活融合, 逐步完善自我, 更好地服务社会, 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l]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l999.

[2]杨伯峻, 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周桂钿, 中国儒学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4]万丽华, 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儒家入世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5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礼崩乐坏,杀伐不断,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苦不堪言。那似乎已经是一个无法挽救的世界了。但是,孔子却带领着一群弟子四处云游,主张积极入世,以求挽救世道人心。儒家的这种积极入世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十分可笑的。但是,我认为在当今社会,这种入世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小到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问题,积极入世的思想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指导。

关键词:孔子 入世 责任 勇气 实践

正文:面对纲常殆废的**社会,儒家积极投身于乱世之中,企图通过“人”这一主体的努力来实现政治的和平。而面临着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短缺等问题的人类也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积极入世的思想努力地改变自己,改善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而改善全人类的生活。

一. 儒家入世思想教导我们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1)孔子的入世之路

在那个道德沦丧、暗无天日的时代里,人们看到的只有战火的硝烟、政权的变更、官员的腐败和生活的残酷。许多当权者为了升官发财,贪图享乐,将肩上的民生大任抛到九霄云外。部分迫于生计的人则选择了与腐败官员同流合污,一起剥削压迫百姓,苟且偷生。还有少数虽关心民间疾苦,但因认为时代无法改变就不用勉强去做的知识分子也选择了归隐山林。因此百姓只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时候,只有怀揣着自己伟大的政治理想,心系百姓的孔子,仍带着一帮 弟子周游列国,四处宣传仁政思想,主张积极入世,为国为民效力。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不理解,既然入世的道路那么艰辛,社会又不能改变,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要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呢?明“知其不可”为什么还要“为之”呢?我想这也正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和那些隐士一样,他们都在忧世,担忧这个国家,担忧这个社会,只是做法不同罢了。隐士可以丢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不管,只管自己去种田,只求自己内心的安宁清净,但是孔子丢不下。孔子说假如社会安定,国泰民安,自己又何必来改变它呢?正是因为现在百姓流离、时局**,我才必须要牺牲自己,来改变时代的潮流。孔子知道这个担子他挑不动,但是,他告诉自己能走一步就走一步,能改变一点就改变一点,哪怕这种改变是微不足道的,他也要去挑这个重担。这就是孔子,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孔子!

孔子就是怀着这颗澎湃的入世之心而开创了儒学的,后来的学派发展者都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向前迈进。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此外,孟子更是毫不逊色,直接扬言“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儒家入世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对于社会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提出“天下为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一系列光辉的道德原则,是我们的巨大思想财富。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可以因为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入世,明“知其不可而为之”,而两千五百年后的我们更需要有这种精神,积极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2)当今社会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现在的政府官员狼狈为奸、贪污腐败、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是的,官场已经是这样了,你不贪你不行贿,别人就整死你。所以,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同流合污。于是,官场腐败恶性循环,越来越坏,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在这种奢靡腐化的官场上难道不需要那些清正廉洁积极入世的好官,那些不向恶势力低头、坚守原则、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吗?也许,他们不能彻底改变这种腐化风气,但我坚信他们终将赢得百姓的支持!

再如当今社会的经济问题。中国似乎已经没有一家企业是真正的诚信安全了。就食品而言,奶粉是可以导致结石的,柑橘是有蛆虫的,螃蟹是用甲醛泡过的,鸡蛋是含苏丹红的,猪肉是有瘦肉精的„„现在就连药品都是有毒的!企业丝毫不顾顾客的生命安全,只图利益最大化。在这种处处是假,到处是骗得商业竞争中难道不需要那些正规安全的企业,那些透明诚信的企业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吗?也许他们的作用十分微弱,但我坚信他们终将被顾客肯定!

至于中国的文化问题就更为严重了!“五四”运动的偏失加上“文革”浩劫的摧残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导致了国民民族文化素养的下降。由于失去了与他文化相比较的依据,因而无从鉴别其他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更谈不上去吸收其他文化的优质。相反造成了这种盲目追逐、良莠不辨、囫囵吞枣、全盘接收的腐朽文化。在这种盲目否定,全盘西化的文化氛围中,难道不需要那些勇于担当,品学兼优的文人,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人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吗?也许他们扭转不了这种局面,但我坚信他们终将被世人铭记!

而谈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就更需要了。在人人作弊的学习风气中,难道不需要那些诚实守信的人来坚守原则吗?在人人拉关系的工作应聘中,难道不需要那些正直勇敢的人来争取公平吗?在人人攀比的生活环境中,难道不需要那些淡泊名利的人来宣扬不争谦退精神吗?

我想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今社会需要那些像孔子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积极入世,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二.儒家入世思想教导我们要有勇气为自己的理想而坚持(1)孔子的勇敢

今天的我们说到孔子周游列国也就是一提而过,可孰知这种入世的行为在那个时代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一方面,孔子要离开自己的妻儿,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国家,离开自己大司寇的官位,离开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舞台。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勇气去放弃这一切。但是,孔子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放弃。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另一方面,周游列国又谈何容易啊!孔子这一路上遭遇了太多太多的险阻。先是“子见南子”的绯闻,再到沦为“丧家狗”的骂名,又到差点饿死的穷途末路。不仅如此,有时候竟连孔子的弟子也对孔子产生了怀疑。更悲惨的是孔子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得以实现,他想为民请命,救百姓与水火之中的重任也没能找到时机完成。我相信这些艰难险阻孔子早就想象到了,可是他仍然带着弟子出发了,这难道不需要巨大的勇气吗!

所以,儒家选择入世的思想主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生活中的我们要大胆的去实践,努力的改变现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敢的、坚持不懈的、百折不挠的走下去!(2)当今社会需要有勇气的人 一名两袖清风的好官面临的是清苦平淡的生活、别人的误解与不屑、下属的背叛与抛弃、上司的打压与陷害、乌纱帽的丢失甚至是生命的威胁!一家诚信负责的企业面临的是高昂的生产成本、微薄的利润、职员的离去、同行的排挤甚至是公司的倒闭!而一名真正的思想传播者面临的是生活的窘迫、别人的谩骂、世人的嘲讽、背地的打压甚至也有生命的威胁!

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作弊面临的可能就是不公正的排名;不拉关系面临的可能就是找不到工作;不攀比不竞争面临的可能就是被误认为不思进取。

是的,这些挑战十分艰巨,但与孔子所面临的困难相比,这又何足挂齿!而历史证明,孔子做到了,孔子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强权、不顾生命的安危义无反顾、坚持不懈、百折不饶地积极入世,为自己的伟大理想而奋斗了一身!

所以,孔子的入世之路给了我们道德实践方面的勇气。我们也应该向孔子学习,在做那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正义之事时鼓足勇气。做正确的事,没什么可怕的!

三.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入世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入世的必要性。其次,我们每个人都要有 积极入世的思想,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再者,积极入世并不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孔子那样的大人物,也不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官、做商人、做思想传播者。那样的人物是需要的,但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那样去做。作为一名凡夫俗子,我觉得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就可以算作入世了。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四.对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质疑。

虽然我十分赞同这种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行为,但我对这句“知其不可而为之”却表示怀疑。因为,我觉得无论春秋时期的问题还是当今社会的矛盾没有什么“不可”的。我觉得不管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人都是可以教化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难移”不是不可移!

人性的向善、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类的发展都可以像那首歌唱得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也就是说“世界变成美好未来”的前提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而人性的向善、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怀着积极入世的思想,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做起。

参考资料: 视频:

鲍鹏山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百家讲坛

书籍:

南怀瑾 《论语别载》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件:

陆志东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6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愛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阅读指津】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西方世界有数百年、在中国则大概只有数十年的经济迅猛发展的历史,固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给人类的后代、也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埋下了目前还难以预料的隐患。这不能不使人多方反省和思考,寻求对策和出路,包括重温古人悠久的生存智慧。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蔡方鹿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

该文的重要关键词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现实意义”。筛选并整合文本的主要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待自然资源等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反对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倡导取用有节,物尽其用,反对滥用资源,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作者站在历史和世界的角度指出“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惨痛教训:“大跃进”中有太多诸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围湖造田”、“毁林(草)造地”、“斗天战地”等强调人的意志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结合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我们可知作者所写的学习和借鉴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将发展经济、科技、生产力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将人类生活之需与尊重环境规律结合起来,提高开发、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有助于我们继承并发展儒家所强调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思想,使之成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从而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有助于矫正、抛弃西方所强调的以人类为中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错误观念,从而增强我们的理论自信。

原文几处引文及其作用的解读:“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思是,仁爱的人拿天地万物等作为一个整体,强调了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这论证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意思是节约财用,爱惜百姓,按照时令、规律等来役使百姓,这论证了儒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的意思是砍伐一棵树,宰杀一头禽兽,如果不是在该做的时候做,那就是不孝(不尊重自然),这论证了儒家友善地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是亲爱亲人从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从而爱惜万物(草木禽兽),这论证了儒家爱护天地万物的思想。

文章结尾,作者非常客观指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所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这里作者既辩证分析问题,指出其利与弊,同时又能联系实际,指出方向。文章既体现了社科类文章的严谨,又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历史知识和写作的一些方法。

在儒家的宇宙哲学中,人与天地的关系应是融洽无间的,人并不能把自己看作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不能以自然为仆人,相反,他应视天地为父母,视所有生命都与自己相通的精神。总之,儒家是从整个生态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其精神可以为现代处在生态危机严重困扰中的人们提供深厚的价值支持资源。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值得深入挖掘和借鉴。

如上所述,本文在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上,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和命题角度。

儒家道德思想对教育发展的意义探析 篇7

儒学的最本质思想就是仁、礼思想,这也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最核心部分。其中,“仁”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可以说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就是“仁”。而“礼”是儒家“仁”思想的一种形式,集中表现为“师严道尊、人伦表率”,对当代教育教学改革“尊师重教”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以人为本的儒家道德思想核心。

把人的需求与教化作为第一原则,尊重人的价值和本性是第一位的,崇尚追求自由、尊重生命。儒家思想积极提倡一种对生命规律、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律间的一种尊重与和谐平等。与我们现在提倡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生态和谐相处是一致的。同时儒家道德思想主张人贵和,认为和谐是一种人性美,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安定团结,要学会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儒家思想这些有关“仁”的思想,从道德层次、人权层次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德治与人治的儒家教育思想。

所谓“德治”,就是崇尚用道德的力量去教化人,去感化人;儒学思想主张人的本性是可以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化和教育的;而“人治”思想上,是在普遍性基础上追求特殊性的一种形式,主张把人看成是一个变化的、具有复杂特性及伦理天性的“动物”来教化统治。

3.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认为普天之下不分穷苦百姓、富裕子弟、年龄长幼,受教育的权利是一致的;“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打破了当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局面,进一步扩大了受教育范围和对象,这是种具有前瞻性的和谐的观点,对我们现实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4. 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

“内省”是孔子提出的自我修养的方法之一,其本质就是一种积极的内心思想活动,对人的行为能产生一定的引领与导向作用。主张遇事要以自反为主,讲究一种“忠恕”的思想,目的就是要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儒家道德思想对教育发展的应用价值

儒家教学思想在几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主流,对当代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与现实意义。

1. 儒家思想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与发展对现代高校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用酷法来压制百姓,百姓只是克意不让自己犯罪,但是用道德约束百姓,百姓就会从内心地拥护并主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把“德”放在“教”的前面的思想与现在我们高校倡导的德育教育不谋而合,也是现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照应。道德与法治两者不可相互替代,但可相互补充。任何再完备的法制也不可能囊括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时就需要道德的力量加以配合。所以德育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教育必须加强对德育的重视,要落实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2. 儒家道德思想有利于塑造比较理想完善的人格。

对人格的理想追求是儒家道德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思想中提出“内圣外王”的人格塑造理念,并以此为育人的目的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据相关研究显示,《论语》中有一百多处提到“君子”一词,“君子”其实就是“人格”力量的解释,足见儒学思想对人格力量的重视。这与我们高校教育中提倡的“四有”新人目标是吻合的,虽然儒家思想的提出是为当时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历史局限性和阶段性,但是它道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具有着历史启示,这种靠高尚人格来教化学生的思想值得当代学习借鉴。

3. 儒家道德思想有助于高校道德工作的具体开展。

儒家道德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战事纷争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阶段使其形成了比较完备具体的道德规范,比如包括仁义礼信孝敬爱俭等众多思想,这些思想的产生在当时时期更容易让百姓接受与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直到今天,其中仍有许多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实践,特别是对高校的德育教育,我们完全可以在不断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寻求其积极意义和借鉴价值。目前,我们高校德育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实践意义;具体要求做法流于口号与形式;在引导教育学生中,多以口头形式代替实践操作等等。因此,我们需要一套规范科学具体的社会主义德育建设规范,儒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4. 儒家道德教育有利于推动高校德育建设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孔子推崇人道,主要以人为本,他提出了人与人之间性情相近的看法,而且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教育不分类别,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与权利。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儒家思想提倡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有别无类等教学方式,注重在形式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时还提出寓教于乐的教学观点,对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些观点与教学方法方式对德育建设体系的完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论语》里面涉及许多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事例与语录,像问孝、问仁等。以现在的理念看,这些方法方式与当今高校提倡建立的德育建设体系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有助于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断地继承完善与推动。

三、儒家道德思想对教育发展的建议

1. 用儒家道德思想规范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道德教育与个人的自我修养,孔孟圣人均作出过言论,孔子说要想“正”人,先要“正”己;孟子也说师以身为正仪,也就是说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将给学生作出示范和表率,德育教师队伍是高校德育建设工作的一支有力的力量。正是鉴于德育教师队伍的特殊性,对教师个体的品德、素质及知识结构要求要比正常教师要求高。所以要先把儒家道德思想创新性地融入到高校德育教育中去,首先就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懂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一是来弥补高校德育建设工作缺失,二是用儒家道德思想来突出德育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通过建立各种对德育思想有利的活动来提升大学生境界和视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奉献自我的能力。对教师个体进行系统化培训与学习指导,要加强对德育教师队伍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用实际行动为大学生作出言行表率。

2. 用儒家道德思想引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

儒家处理人际关系讲究“以和为贵”、“谦恭礼让”以及“严己宽人”等思想。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中的精英人群,不仅学历高而且知识丰富,但是他们缺乏相应的生活磨炼与经历,想问题、办事情简单化。所以高校有必要开设儒家知识学课,对学生进行儒家道德思想教育,用儒家思想的人本理论,传播现代意义上的人际关系理念,用这些人本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使他们逐步培养起一种宽容大度、包容开放的心态,做事做人到位,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其应有的现实意义,建立健康的人格。

3. 用儒家道德思想健全完善高校道德体系。

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在制定完善德育建设工作方法体系时,要注重引用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制定出一个有特色、有文化内含、符合校规校训的德育建设体系。因为这些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历史和无数个朝代的丰富完善,对于从小受到传统教育的大学群体来说,更容易接受。在制定完善体系时,要善于做好继承与创新的有力结合,不刻板、不超前、不夸张,充分发挥好儒家文化的应有之义。

4. 用儒家道德思想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儒家德育思想中有众多流传已久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故事,对当代价值观的引领,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比如,关于牢记父母恩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教育学生懂得互尊互敬互爱的“孔融让梨”等,对当代高校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传授教育时要注意方法方式和时代特点,在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用参观旅游、外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5. 用儒家道德思想引导改善社会风气。

儒家道德思想具有深刻的修身养性的理论,与现代社会中普遍盛行的孤僻忧郁等风气正好相反,尤其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存在着大量价值错位思想的泛滥,人的价值逐渐向追求享乐主义蔓延,造成人类越来越对生命看得过于淡漠。儒家道德思想提倡人格净化与修身养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内容和做法,让现代大学生在进入快节奏高频率的社会生活前,从思想上给予一定的领悟与铺垫,引导他们寻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儒家道德思想的发展对现代教育理念,特别是对高校德育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我们必须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一步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完善。要特别注重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创新结合。同时,要不断地完善相关体制与制度,对高校德育建设和现代大学生的教育多加关注和思考。希望本文的粗陋研究能对高校德育建设中发扬儒家道德教育有所裨益。

摘要: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先秦时期文化的发展主流, 有着浓郁的人文色彩和思想, 特别是在道德思想方面, 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正德、利用、厚生”“、仁爱”等为主的道德思想, 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代勇.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道德情操塑造[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2]徐克谦.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樊建武.从与现代教育的冲突与融合看儒家教育思想及其德育传统的现代价值[M].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4]杨清荣.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篇8

20世纪儒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事件就是对“儒家是否宗教”以及儒学的宗教性的讨论。这一讨论具体而深入地考察了作为“精神性宗教”的儒家或儒学的特殊品格, 具体而深入地考察了儒家或儒学思想具有的“宗教性”意蕴。 (1) 这一讨论的实质性意义在于, 不仅将问题本身引向深入, 更重要的是为更进一步地探讨儒家各个方面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和切入点, 以至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文认为儒学显然并非西方式的宗教, 西方式的宗教有严格的组织形式, 同时儒学关注的核心是“当下的人”而非“彼岸的神”。在中国传统社会是没有宗教的, 然而不管是冯友兰先生说的“中国传统是以哲学代宗教”还是梁漱溟先生说的“中国传统是以道德代宗教”, 无疑儒家蕴含了宗教的功能, 至少实际上起到了宗教的文化功能。人们在儒家思想中获得了“安身立命之道”, 儒家的宗教情怀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西方传统经典宗教的出世性也在逐渐的弱化, 随之而凸显的是宗教的人间性和人文性。在这种背景下, 儒家传统思想的内在超越之路, 以及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特点, 获得了更多现代转化的生长点, 同时对西方传统的经典宗教也提供了诸多启示。因此, 研究儒家思想中的宗教性意蕴, 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而且也可以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那么此处是在何种意义上的讲宗教性?从何种意义上发掘儒家思想中的宗教性意蕴?以及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何种启示?

2 对儒家思想宗教性意蕴的考察

讨论儒学是否具有宗教性的问题之前, 我们首先应该澄清的一个问题, 就是何为宗教性?韦氏大字典是这样定义宗教的:“宗教所关怀的是超越可见世界以外的存有, 它与哲学不同, 不是依靠理性, 而是仰赖信仰与直觉, 它一般相信一个单一的存有, 如上帝, 或者是群神灵, 或者一个永恒的原理, 或者一个超越的精神实体, 创造了世界, 统治它, 控制其命运, 有时干预其历史之自然过程, 也相信人有了这样的信仰, 通过仪式、祈祷、精神修炼, 遵守日用常行的规则, 如十诫, 乃会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2) 显然依照上述定义来讲, 儒学并非宗教, 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儒学之具有宗教性。此处讲的宗教性是指宗教的某些特性, 它不是以宗教的外在形式作为判断标准, 而是凸显了精神方面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儒学的宗教性, 即指儒家价值的信仰者对于宇宙的超越的本体所兴起的一种向往与敬畏之心, 认为人与这种宇宙的超越本体之间存有一种共同创造而且交互渗透的关系。这种信仰是一种博大高明的宗教情操。这种宗教性的敬畏情操, 常常渗透到伦理生活、习俗及社会政治秩序之中。儒学正是具有深厚的宗教感的一种思想传统。中国传统儒学关切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强调内心体验, 相信人人可依凭内在的修养达到超越的境界。当然, 儒家走的是一条“天人合一”的道路, 打破了此岸与彼岸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较为妥善地处理了生命的有限性与终极理想的超越性之间的关系。它要人既认同当下的我, 又认同超越的终极理想。显然, 儒学虽非严格意义上的组织宗教, 但同样能够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道。儒家学说透显出来的宗教性于此可见一斑。

首先作为儒学最高范畴的“天”或“命”, 实际上并未完全消解掉某种超越社会、个人之上的神秘性, 因而某种非人力所能左右的客观必然性。如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 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 (《宪问》第三十六)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阳货》第十九) 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 天也;莫之致而至者, 命也。” (《万章章句上》第六) 正是由于这一具有超越性的“天”或“命”的存在体现了儒学超越的“终极关怀”。所以孔子讲“畏天命”, 孟子讲“夭寿不二, 修身以俟”, 以及后来在宋明理学中, 程颐讲“涵养须用敬”, 朱熹讲“敬字功夫, 乃圣门第一义”, (《朱子语类》卷12) , 这正是体现了人们对于最高本体———“天”或“命”———的敬畏情感。

然而在如何肯定或证明这一超越者的存在方面, 儒学却另辟蹊径, 即“内在而超越”。首先“天”作为超越性的本体, 同时内在于呈现于人与世界之中, 因此天是既超越又内在;另一方面, 人作为内在的层面可以扩充天命的性, 超越自身的限制, 达到与天地参的境界, 从有限而可达至无限。 (3) 中国的传统中向来没有将超越与内在割裂。因此天和人并不是对立的超越与内在的两极, 而是天和人都同时具有超越与内在的双重特性。天人之间是合一的关系, 并不存在着分裂和鸿沟。

儒学一开始就通过道德实践的桥梁把这种外在的超越对象内化为人的道德本性。孔子讲“知天命”, 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和“事天”, 程颢讲“一体之仁”, 朱熹讲“灭人欲”而“存天理”, 王阳明讲“致良知”和“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也无一不是儒学宗教性的体现。这就表明在儒家看来, 最高本体已不是仅供信仰的高高在上的外在对象而是可以通过人的经验、知识积累来认识的。人与天之间是一种超越而内在的遥契和认同。《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进一步确认儒家最高的认识———知天命, 是在道德实践中才能达到的。到了宋明时期, 宋明理学家将这种内在超越之路推向了一个顶峰, “在天为命, 在义为理, 在人为性, 主于身为心, 其实一也”, (《程氏遗书》卷十八) 这样就更进一步将“天命”内化为人的道德本性自身。正因为儒学重视超越者的内在性, 因此儒学通过人自身的道德实践对命之必然作出积极而主动的回应, 儒学的这种宗教性带有很强的信仰主体的主动性。综上所述, 儒学在重视信仰对象的超越性上与西方的宗教是相同的, 但是儒学和其他宗教不同在于它突出了信仰对象的内在性和主体性, 把深刻的精神体证贯注于世俗的日用常行之中, 而不是将安身立命完全寄托于彼岸, 这正是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鲜明特点。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儒学的宗教性意蕴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首先, 儒学重视超越者的内在性, 因此儒学通过人自身的道德实践对命之必然作出积极而主动的回应, 儒学的这种宗教性带有很强的信仰主体的主动性, 把深刻的精神体证贯注于世俗的日用常行之中而不是将安身立命完全寄托于彼岸, 这正是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鲜明特点。

其次, 儒学的宗教性所讲的信仰主体必然是一个“全整性”的人, 正如《大学》中的「三纲八目」, 强调个人自我生命的实践, 必须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循序渐进, 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天下逐层推扩, 使个体性的人的生命意义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得以彰显。同时这也凸显了儒学宗教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带有很强的层次性和立体性,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给当下的人提供了一个立体的模型。

3 儒家思想宗教性意蕴的现代意义

20世纪以来, 学界对儒学宗教性的讨论不是无的放矢, 是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随着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 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的文化都面临着一些困境, 都需要进行现代转化。那么儒学也不例外。因而儒学宗教性的讨论不仅仅在于问题本身, 也不仅仅在于儒学的现代转化, 甚至对整个东西方传统文化的面临的现代困境都是具有启示性意义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 那么对于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其他问题, 儒学的宗教性问题的讨论是否也能提供一些启示呢?

首先, 儒学的宗教性意蕴的发掘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的人是有积极意义的。现代人, 由于面临各种社会压力, 人人自危, 精神无处安顿, 人人像游魂一样, 而儒家的这种宗教性意蕴 (即内在超越性) 是从天命或宇宙精神来关照人的个体生命, 使人在追求自我价值或精神修养时得到一个崇高目标的激励, 在这种宗教情怀的激励下, 人的内在修养一直能处在自我改进、止于至善的积极状态之中, 这也正是上文中提到的儒学的这种宗教性带有很强的信仰主体的主动性, 自我完善性。这也就类似于现代的人生远大理想的树立。另外, 儒家的宗教情怀还有一种积极价值, 即以超越的个性面对世俗的伦理价值, 有敦化社会风气的意义。

其次, 儒家思想的这种宗教性意蕴对于生态伦理的积极影响。就是《中庸》中讲的“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人性和宇宙万物之性都是有生命意义的, 只有充分尊重一切存在物的生命, 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生命的意义。这也就是程颢在《识仁篇》所说的“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儒家向来不断地彰显“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最高精神境界, 又讲天地之大德曰生, 人与天地万物都是宇宙神秘的生命力的承载者, 破坏其他存在物的生命, 就是从道德方面背弃了天命。虽然儒学并没有直接说这是生态伦理理论, 但是这对于我们建构生态伦理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因为它蕴含着人对生态发展应有的一种和谐的价值取向。

最后, 传统中国是文史哲不分家, 因而儒学在传统中国的文化负载是多元的, 那么发展到现代社会, 儒学的这种多元的文化负载显然是过于沉重的, 可以说儒学是即哲学即宗教的, 那么这样对于儒学的现代转换无疑会造成困境, 使得儒学现代转换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 今天我们发掘儒学的宗教性, 或者说讨论儒学的“宗教身份”, 为建构全新的“民族宗教” (4) 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或许传统儒学的多重身份的分离, 可以对儒学的现代转换起到积极作用。S

摘要:20世纪关于“儒家是否宗教”以及儒学的宗教性的讨论, 不仅将问题本身引向深入, 更重要的是为更进一步地探讨儒家各个方面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和切入点。那么本文认为儒学显然并非西方式的宗教, 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儒学之具有宗教性。这里的宗教性是指儒家价值的信仰者对于宇宙的超越的本体所兴起的一种向往与敬畏之心, 认为人与这种宇宙的超越本体之间存有一种共同创造而且交互渗透的关系。而我们对儒学宗教性的讨论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儒学宗教性的发掘对于现代社会有诸多积极的启示意义, 同时也对儒学自身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全新的维度。

关键词:宗教性,共同创造,内在超越,生态伦理,民族宗教

参考文献

[1]郭齐勇.当代新儒家对儒家宗教性问题的反思[J].中国哲学史, 1999 (1) .

[2]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M].段德智, 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7.

[3]韦伯.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4]段德智.从儒学的宗教性看儒家的主体性思想及其现时代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3) .

[5]韩国茹.刘述先儒学宗教性思想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 (12) .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篇9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现代企业管理

儒家和谐思想诞生于传统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 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进入现代社会之后, 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变, 儒家和谐思想必然面临着继承和扬弃的问题。但是,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儒家和谐思想历经千年洗涤, 其核心内容仍然可以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正如古人常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 儒家思想在古代对于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儒家文化精髓的和谐思想, 为今天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学领域提供了可能性。

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按照学界一般的观点, 以孔子和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和谐思想大致可以划分成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四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将按照这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儒家和谐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意义。

一、人自身的和谐

人自身的和谐是儒家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身与心的和谐, 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儒家明确地表示人类追求“足食”、“富与贵”、“饮食男女”等物欲感官的满足, 而厌恶“贫与贱”的合理性。例如,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 ,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这些都说明儒家从来就没有要求人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虚伪的君子, 相反, 完全是一副尊重人性欲望的张扬和解放的姿态, 他并不否定人身体中正常的生理欲求。

儒家的人自身和谐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于认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尊重企业职工正常追求物质的愿望, 尽可能地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在西方现代管理中, 金钱刺激常常作为一种刺激员工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这正如西方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说的, 每个人即使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也能达到利他的效果, 市场经济就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 在我国, 这种管理手段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低级庸俗的管理方式, 许多企业管理者整天唱高调, 要求员工多奉献, 少索取。毋庸讳言, 一个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 必然需要管理者对企业员工奉献精神的培养, 但是, 奉献精神并不等于放弃人类自身最基本的欲望追求, 相反, 当一个人的自身需求和欲望得以满足之后, 更容易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这正是西方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视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事实上, 现代企业管理者不乏这方面的成功事例。例如, 我国著名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 在最初创业阶段, 管理者张瑞敏通过把有限的住房全部分配给贡献最多的普通员工的办法, 在满足员工基本生存欲望需求的同时, 大大激发了员工奉献精神。而海尔集团最高管理者张瑞敏本人一直对我国传统儒家道家文化推崇备至, 正是他从儒家文化中汲取了精髓运用于企业管理, 才使得海尔集团能够长期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

二、人与人的和谐

在儒家和谐思想体系中, 人与人的和谐是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那么, 如何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和谐呢?按照儒家和谐思想来看,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原则, 是决定人与人和谐的精神支撑, 所有其他的道德规范元素, 例如“义”“礼”“知”“信”等等, 都是在“仁”的理论框架之下, 才具有了现实的实践意义, 因此, 对于人与人的关系解构必须围绕“仁”的阐释开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其实, 儒家的“仁”根本要义在于“爱人”, 就是“泛爱众”。但是, 与一般意义上的“博爱”所不同是, 儒家和谐思想强调的“仁者”之爱, 是由宽厚仁慈的心胸而本能发出的与民同乐的爱, 而不是被动实施的爱。

儒家的人与人的和谐思想, 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方面, 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为此, 需要管理者放弃管理的架子, 而采取亲民政策, 不是动辄威胁严惩员工, 而是要用爱心去感化员工。这正是现代企业管理中被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许多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尤其是关心爱护员工, 甚至对待普通的生日也专门为员工庆祝, 这就大大提高了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和谐情感, 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 人与人的和谐还启示管理者注意保持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在现代服务企业管理中表现的尤其明显。西方管理者一度把顾客是上帝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经验, 这个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就在于从本质上改变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不和谐关系, 而是把顾客作为最受尊敬的人来对待, 缝合密布经济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融入亲情式的人与人和谐情感。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性动物。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 所以, 这就决定了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根本推动力。由此在管理学领域生成了这样一个永恒的命题:管理者如何实现人与社会如何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与社会的和谐实际上是企业管理者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过程, 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在工作中把视野拓展到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运用政策法规、文件条例等多种手段, 统筹企业各种社会资源, 综合解决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虽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点, 作为封建社会初创期的思想, 在调节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上, 无法实现目标, 但是, 作为一种思想启示和方法论, 这种和谐思想对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员工与社会的和谐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 当下我国许多企业经常被爆出假冒伪劣事件, 这看起来是商业伦理道德问题, 其实本质上反映了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企业固然追求利润, 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 这是现代企业竞争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但是, 企业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而是由诸多员工组成的现实感性的载体, 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健康的良性的社会需要同样健康的良性的企业发展来维持, 同样, 只有企业员工自觉建立起与社会的和谐两性关系, 才能最终被社会接纳。现代企业管理者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 就应该在管理中加强诚信建设, 建立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 这样就为全体领导员工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赢得了必要条件。例如, 在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里, 企业员工和领导在社会上同样受到尊敬, 而一个声名狼藉的企业里的领导, 即使拥有很大的行政权利, 也会在社会上遭遇鄙视。因此, 儒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 对于警示现代企业管理者构建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为企业寻找安身立命之根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源。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和谐思想特别注重人与对象自然之间的和平相处, 放在今天生产主体与生产对象的角度上看, 儒家的这种和谐思想本质上是一种积极倡导保护自然资源的理念, 当然, 这种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主观认识到或者客观遵循着自然规律不可违的事实。例如, 孔子强调对待天地万物应该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 所谓“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 “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礼记》) 。

这种和谐思想对于企业管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众所周知, 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日趋严重, 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这警醒我们现代科技文明生产在为人类提高生活物质享受的同时, 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在利用自然过程中, 因为贪婪的欲望而对自然造成的严重损耗和破坏。体现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 许多国际企业在管理上一味强调利润至上, 不惜损耗自然资源为代价, 这在为人类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 也在悄然地恶化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此, 有学者很早就指出, 现代科技在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产品, 让人类更舒适地享受科技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同时, 也逐渐显示出其双刃剑的的性质, 即它的副产品———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也随之发生, 且在更深入的范围上继续恶化。现代化的农业从大自然夺取丰厚物质资料的同时, 却以土壤无机化、农作物化学化作为代价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的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社会伦理的问题。而中国儒家和谐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不仅可以为现代人提供警示, 而且, 在具体方法上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篇10

中国法制建设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化的司法制度之建构, 意味着司法文明价值体系的巨大创新, 因而是一个突破固有的制度而在司法领域显示出来的深刻变革。因此,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成为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现状

1.治安形势日益严峻, 社会遭遇道德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繁荣背后, 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犯罪率开始急剧上升, 社会道德体系千疮百孔, 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陷入道德危机、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奉为至理的法律至上、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程序正义等一系列西方的法律理念似乎无能为力。

2.司法成本日益增大, 社会矛盾却越来越尖锐

改革开放以来, 公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各类诉讼案件不断增加。然而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的公民纠纷并没有因法院的审判此而得到化解, 相反的是缠讼、上访甚至是由民事案件转化为恶性刑事案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说明现代司法在真正化解人际纠纷、协调人与人的冲突方面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这些情况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 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

二、对儒家几种重要思想及其对当代法制建设意义的分析

在我国, 儒家传统思想占有重要作用, 它的“和合”、“仁”等观念深入人心, 而这也与我们当前“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 这些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和为贵的思想、“仁”的思想及中庸的处世观念

“和合”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孔子曰:“礼之用, 和为贵”, 他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 提倡“贵和尚中”。当出现纠纷时, 中国人通常采用“劝讼”与“息讼”的调解方式来解决问题, 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相互谅解, 以保持个人间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人际关系和谐, 提倡宽容, 儒家“仁”的思想是这种传统主张的典型表现。孔子说:“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如果将古代“仁”的思想应用于刑事纠纷, 必然提倡对犯罪人的宽恕并帮助其改善更生。

“中庸”思想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也有积极作用。所谓的中庸就是“致中和”, 就是“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这一思想和以和为贵的“和合”思想一致, 重视当事人和谐关系的修复, 并且通过调解以“劝讼”、“息讼”, 避免行为人被贴上罪犯的标签, 以利于其回归社会, 这与我们当前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有积极意义。

2.“无讼”、“慎刑”的传统理念

中国社会是一个因血缘及地缘上的密切关系而结成的“熟人社会”、“亲情社会”, 重视人际关系的讲信修睦。人们形成了“以诉讼为耻, 以无讼为德”的观念。孔子就多次声称:“听讼, 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种主张在刑事政策上表现为反对苛政、滥刑、重罚, 主张恤刑慎杀, 德主刑辅, 这是一种“慎刑”的理念。就像宋代包拯所认为的:“治平之世, 明盛之君, 必务德泽, 罕用刑法。”总之, “无讼”与“慎刑”的观念提倡通过协商和解来解决刑事纠纷, 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今天, 司法的宗旨仍然是定分止争, 化解矛盾, 为社会提供法治保障。古代的“无讼”观念以及古人为此理想所作的努力对我们今天社会的法制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道德教化的传统

儒家文化向来注重道德教化, 儒家认为人性无论善恶, 都可以凭借道德的力量进行教化。《论语·为政》就主张:“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 违法犯罪被认为是未受到教化或教化不彻底所致, 应当再次对其进行教化, 而不是一味苛求刑罚制裁,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平”之效。当今中国社会的社会矛盾、道德的危机、信仰的危机不是仅靠法律就能解决的, 法治社会的法律必须具有神圣至上的权威, 也只有这样的法律, 才能实现法治的目标。

儒家的上述思想, 历经几千年传承, 已经根植于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其影响至今仍然广泛地存在着, 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社会转型的今天, 中国的现代法制建设必需要立足本国的实际, 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 使其能在今天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子路.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2]杨伯峻.论语.雍也.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3]杨伯峻.礼记.中庸.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4]杨伯峻.论语.颜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5]杨伯峻.礼记.中庸.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 12.

上一篇: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下一篇:金融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