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模式构建

2024-07-29

现代化模式构建(精选十篇)

现代化模式构建 篇1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模式,现代企业

1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现状

近年来,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积极的加强对构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探索工作,对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但企业要实现集成化的管理和决策信息的系统,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是基础理论,故在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过程中,已有的企业管理模式需要随着一同优化创新。目前,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管理模式。

1.1 家族型管理模式

所谓家族型管理模式,是利用家庭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只适用于企业的创业初期,在企业跃过创业期,逐渐壮大过程中,这种亲情化管理模式将会引起企业的负面冲突。

1.2 友情型管理模式

友情型管理模式类似于家族型管理模式,采用的友情的内聚力量。在创业时期,钱不多时,这种模式能发挥其良好的作用,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序,友情会被利润、利益、职务等因素影响而磨淡,而成为一种内耗方式来影响企业的发展。

1.3 人性化管理模式

人性化管理模式也称作温情化管理,是指企业在管理中,强调人情味来调动人性的内在作用,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种模式,适合于小型企业,企业高层不计利益,通过对被管理者采取温情的方式,使被管理者从良心原则角度来死心踏地的卖力工作。但对于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存在着很大的冲突,首先,企业壮大需要管理的人群不再是几个人而是一群人,企业高层不可能如此周全的考虑到每个员工的问题,员工受人情味的惯性思维,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而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其次,在企业的发展中遇到个人利益时,强调人情味必然会有损企业的集体利益,不利于高层的管理。

1.4 随意型管理模式

随意型管理模式,是指企业没有相应的规定,无根据可依,随机性强,通常这种管理模式出现在独裁的民营企业和受政府机构干预的国有企业中。一些民营企业的垮台,就是受这种模式的随意性所影响。国有企业的停滞不前,就是因为政府机构的过度行政干预,扼制其内部的创新思维及企业的发展而直接导致的结果。

1.5 制度化管理模式

以集体认可确定的责任利益对称的规则为依据来推动企业管理的模式,称之为制度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契约性、责任对等性、公正严格性,适合于未来企业的壮大与发展,有利于大型企业的管理与平稳。但制度毕竟是死板的,也会显得比较“冷酷无情”,故对于创业的企业及中、小型企业是无法适应的,终究被管理者有着各种各样的思维,其呆板的制度化,很容易造成管理中及利益关系的冲突,不利于企业在人心上的稳固。

2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

企业在创业初期,人员较少、事务简单、易于管理,可采取单一或复合管理模式,在企业的不同阶段,科学的加以合理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2.1 以人为本

现代企业管理应注重人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是基础,也是核心,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及技术的革新需要人才来推动,故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把“以人为本”作为宗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为被管理的工作参与者和管理的高层人员两种人。要合理管理工作人才,调动工作参与者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是管理层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对于工作者安排任务时,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兴趣爱好者和优点提高其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工作者对创新能力及个人潜能和对职能的开发。让工作者有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形成清晰的目标,在工作中发挥最佳水平,有效地开展工作,更有利于工作人才对于企业的认可与坚持。管理者要授予这些管理高层的一些权力,走出独裁的误区,对管理高层进行专业培训或再教育,让他们有引以为荣的目标与权力,能对被管理者进行合理分配,促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能加强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2.2 管理模式的组织体制

管理模式的组建与执行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包括组织的结构确认、组织的形态走向及组织体系营运。一个企业要发展,需要规划一个科学且明确的方向,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冲突,这时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组织体制来进行平衡,缓减这种冲突或调节问题的矛盾,通过对员工的有效奖励及严格约束,发挥组织中所有成员的聪明才智,来保证企业发展的正常运作,保障组织整体的高效能,更有效的促进发展的步伐。

2.3 管理模式的战略理念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理念可从技术创新理念、资本经营理念的确立及风险危机经营理念的树立角度出发,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持续的发展。

3 如何构建适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在企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企业需要依靠所掌握的各种内部资源来保证经营范围扩大后管理不被剥削,这就需要对ERP系统的引进。

3.1 ERP系统的概念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写,即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由物料资源计划(MRP)发展而来并扩张了MRP的功能,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具有集成化管理的新一代信息系统,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从供应链范围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和优化企业的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取最高利润。ERP系统具有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等的优点,可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如财务、物流、生产等核心模块的应用系统,所有源数据只需输入一次,通过各业务系统之间高度共享,能很好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使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实现了自动化。

3.2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ERP的导入

从现在企业管理模式其共同特征将向着管理制度的分权集成化、业务流程的可重组性和柔性化、管理原则的人本性和系统性、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发展方向来看,与ERP系统所具有集成性、先进性、统一性、完整性、开放性的特点及核心内容相吻合。

管理模式由众多管理知识集合而成,不同的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必须针对自身热河的资源、条件和环境,进行专门的设计。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系统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是一直需要进行的,为了给企业提供更新更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ERP还在不断地吸收人工智能、精良生产、并行工程、数据库仓库等技术。

4 结束语

如今,企业处在日新月异的市场机遇、价格和服务水平等的挑战环境中,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的核心,就是建立ERP系统。目前,ERP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极大地改变了企业动作的面貌。随着国际化时代的来临、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每个企业需利用ERP系统的优势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前景,决定于一套良好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立成.对构建现代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

[2]于孝水.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

构建现代化稽查模式的几点思考 篇2

一、构建现代化稽查管理理论体系

税务稽查管理既是对税务稽查管理规律科学性的总结,又是进行有效稽查管理的指南。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必须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要实现税务稽查管理现代化,就必须深入地进行现代化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研究现代化管理理论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和唯物的观点和方法,认真回顾和分析税务稽查管理的现状和历史,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寻找规律,用以指导税务稽查现代化管理进程的实践,研究中具体运用理论;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务稽查管理的性质、任务、职能作用和在税收工作台中的地位,研究客观必要性和必然性;研究税务稽查管理所包涵的内容,研究税务稽查机构的科学设置问题;研究税务稽查管理与税收管理、经济管理之间的联系,研究他们之间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设置税务稽查管理机构的原则和方案,从中找出内在联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研究现代化管理理论要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科学分析,然后进行认真提炼形成税务稽查管理理论体系。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税务稽查管理实践要注重适应性,在基本适应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力争使税务稽查管理实践在现代化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迈上新台阶。

二、构建高效能的税务稽查管理机构

建立高效能的税务稽查管理机构的基础性要求是作到机构合理,装备精良,人员优化,特别是要有优化的领导班子。优化的领导班子是实现税务稽查管理现代化的关键。领导班子要注意提高整体功效,作到用人所长,各得其所。效能和税务稽查管理机构是卓有成效地开展税务稽查工作的组织保证。高效能的税务稽查管理机构必须体现精简、统一、高效三个要素。精简要素的要求是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做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消除因人设事,因人设机构的弊病。统一要素的要求是指各级税务稽查机关和管理者要有权威,上级的决策下级要坚决执行,作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令行禁止。高效要素的要求是根据工作人员的能力、性格、合理确定工作岗位,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作到办事不拖拉推诿,养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三、构建高素质的税务稽查管理人才库

人才是税务稽查管理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能动要素。没有人才就没有税务稽查管理的现代化。现在税务稽查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于其他税务部门工作的人员来说是比较高的,但是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水平看,确实是不够的,需要迅速开发,目前从事税务稽查岗位工作的人员,素质在税务干部总数中是比较好的。有现成的管理人才,关键是造就一个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既使干部在稽查各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又使有才华者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做到任人唯贤,任人唯能,消除评资论辈等在用人方法上的恶习。,加强对现在稽查岗位的工作人员培训,可以采用深造培养的办法,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技能。全国税务系统的大学可以研究设立税务稽查专业和现代化管理专业,专门培养管理人才。大学教育要以在职管理干部提高的形式为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既要培养学员的理论

水平,又要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员具有多种技能,切实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四、构建高效的电子计算机平台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机,它能给税务稽查管理工作带来新的管理手段,扩大税务稽查管理人员的思维能力,使税务稽查能够把系统分析技术、经济数学方法与电子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税收经济情况的模拟预测,使税务稽查管理科学化。但是,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不仅仅是软件与硬件的简单综合,而首先是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形式必须与电子计算机相适应或相配套,也就是说,税务稽查管理只有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能使电子计算机较好地开发和运用。因此,为适应电子计算机管理的要求,税务系统必须同步逐步实现管理组织科学化、管理业务标准化和管理工作程序化。

1、建立一支计算机管理的专业队伍。税务稽查管理开发和运用电子计算机必须要有一支计算机管理方面的专业队伍。计算机在税务稽查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开发计算机软件,这就需要掌握电子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电子、机械、管理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操作、运用和维护电子计算机需要专门人才。只有建立了税务稽查计算机管理方面的专业队伍,在税务稽查管理中才可以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

2、建立科学的稽查软件开发体系。确定具体目标、任务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明确各子系统共享的数据资料,选择和配备用于税务稽查管理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系统开发的任务是十分复杂和繁重的。在国外,一般把系统划分为问题提出、可行性研究、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运行维护等阶段。我们可以在借鉴外国和外系统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划分阶段,做好系统开发工作,作到税务稽查系统信息、全国稽查系统和税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的共用。

五、构建科学的税务稽查目标管理

税务稽查目标管理是对税务稽查工作管理活动全过程实行全面、系统管理的现代化管理形式,它是落实某时期税务稽查计划管理的具体方法。它是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有关原则的指导下,将税务稽查各项管理工作协调起来,使内设机构各部门的稽查工作都围绕着总目标的目标值的实现而统一协调运行,以实现税务稽查管理工作的全面管理,它体现了税务稽查工作正朝着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的要求。

(1)、目标确定项目不要过细过全,过细过全考核落实有难度。最好确定税务稽查户数指标、稽查收入指标、稽查办案质量指标、计会统指标、案卷管理指标、干部思想教育指标、廉政指标、上报资料评比指标等几项。这些指标完成的好坏,是直接或间接地与税务稽查工作水平、税务稽查队伍精神面貌、税务稽查执法的社会形象紧密相关。

(2)目标值水平的确定,要有一定的高度,既不能使其轻而易举的完成,也不能

高不可攀,以激发税务干部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定某项税务稽查工作在某一时期要达到的要求时,既提出指标的具体含义,规定统一的计算方法,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事求事地提出计划期所要达到某项指标的指数。这个指数的制定,应当既是先进的、科学的,又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3)要建立目标项目的数量统计,使每个人了解目标的执行情况,各级领导能掌握指标完成进度,并通过定期公开的目标管理活动分析后,促使各项指标完成能得到较好地控制。

(4)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完整的目标管理程序,严格按程序考核,目标管理工作标准化是目标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如有的基层税务稽查分局将稽查工作,编绘程序图,从了解情况、通知稽查,到进入被查对象审核对帐、表、单,再到取证定性,提出处理意见,最后经审理、批准、执行,全过程都按统一程序办事。还有的将上述程序中每环节的工作再细化分析为各个子程序的程序图,提出逐个程序工作的规范要求标准,以程序标准为导向人人按标准去做,使工作质量有较大提高。

(5)相应地建立检查考核体系和奖惩保证体系,也就是要把目标责任制,考核制与奖惩制结合起来。只有目标责任制,没有检查考核制,则目标管理仍是一纸空文;如果有了目标责任制,检查考核制,而没有奖惩制作保证,那么目标管理也不能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所以,制订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办法,把责、权、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每个税务干部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各有职权,按劳分配,才能不断进取,协调一致,为完成各项指标共同努力。目标管理是一门现代经济管理的科学,如何具体地运用到税务稽查工作上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完善。为了不断规范税务稽查工作,不断提高税务稽查工作的质量,我们应该把此项工作深入地、持久地坚持下去,力争在实现税务稽查工作现代化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才能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税务稽查任务。

六、构建税务稽查执法责任体系

税务稽查工作的目的主要是检查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确定有无偷税、抗税和错纳税款等问题。在对传统征管体制进行改革,税收职能间实行分离以来,它又成为正确执行税收政策,支持依法治税,加强内部制约,保证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而税务稽查人员的执法责任则涉及到税收与有关方面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涉及到稽查工作质量的提高和稽查规范的建立,直接影响到税务机关的廉政建设。因此,强化税务稽查执法责任是提高税务稽查执法水平,推行税务稽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健全稽查执法责任制度。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表现为对价值和货币的追求。不同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大的物质利益,必然采取种种手段进行竞争,包括正当手段和不正当手段。然而,任何不平等的竞争都违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侵害其它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诱发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财富的浪费。税收较好地体现了国家调节资源、产业、分配、消费诸环节宏观意图,为规范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起着保障作用。明确和强化税务稽查执法责任,可以有效地通过税务稽查严格执法,惩处一些不合法的竞争行为,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奏效。这对于解决当前税负不平、分配差距悬殊的矛盾,约束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2、健全依程序稽查制度。从税收征管实践看,税法弱化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但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税务稽查执法责任不明确,少数稽查人员在稽查办案中有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处罚偏轻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使纳税人产生侥幸心理,助长违法获利的欲望,诱使下次继续发生偷税问题。因此,明确和强化税务稽查执法责任,有利于促进依法办案,打击税收违法活动,从经济上削弱、瓦解纳税人违法活动的思想动机。

3、健全廉政建设制度。税务机关作为经济执法和综合监督经济的部门,能否廉洁奉公,不仅关系到税务队伍自身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政府声誉。由于税务稽查工作处在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的第一线,易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明确税务稽查执法责任,一是可以有效地规范稽查人员的执法行为,使其按执法规程工作,防止弄权渎职;二是可以利用税务稽查工作对征收、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监督,形成税务系统内部的权力制衡机制,约束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实现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税务稽查人员的故意或过错,会发生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违法乱纪或因措施不当,对公民、法人造成损害,侵犯国家或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此,除了积极挽救减少损失外,还应依据稽查人员的具体操作行为、动机和后果轻重,依法追究其应负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责任等。

4、健全行为规范制度。从税务稽查的理论和实践看,纳税人的违法行为比较容易得到纠正,而且各国法律都规定了许多措施防止纳税人的违法行为。而对于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的行为,一般由于考虑公共利益,需要更多的程序才能纠正。不仅如此,税务机关本身就是制止纳税人滥用权力的管辖机关之一,纳税人确不可能成为制止税务机关及其工作滥用权力的管辖主体。只能通过司法机关,立法机关才能制止滥用税务执法权力的行为。此外,法律上又赋予税务机关强制执行权。在这种情况下,明确和强化税务稽查的执法责任乃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应该采取“教育在先,惩戒于后,制度约束,重在建制”的工作方针,坚持防范于前和惩戒于后“两手抓”,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同时建,把教育、惩戒和制度建设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强化对税务稽查人员的执法责任约束,以增强稽查行为的科学性、规范性、保证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不受侵犯。

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现代构建 篇3

关键词:改造质量;指数模式

中图分类号:DF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63(2009)04-0020-04

监狱对罪犯的惩罚与改造是项系统工程,涉及质量的评定。因此,对监狱改造质量的评估,理应适应监狱工作发展的新要求,构建起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以实现其对改造质量的科学认识和定量界定。

一、构建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作用

改造质量历来是监狱工作的主线。“首要标准”的提出更是为改造质量的价值确立了“首要”的前提。而要准确评估改造质量,非常重要的是要构建起具有量化标准的评估方法,设定出能客观评估改造质量的指数模式。

(一)利于改造质量的科学认识

改造质量的科学性认识是提升改造工作的基础,是对监狱工作的科学性把握。传统上,我们对改造质量的认识,是基于定性的分析与判定,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理论观点,都潜在地影响着罪犯改造工作。如单纯的刑罚说,单纯地把刑罚执行理解为罪犯刑期的变更或终止,把改造质量与刑罚执行相割裂,其认识停留于刑罚执行的层面;劳动首选说,把罪犯劳动的表现视为评估罪犯个体改造质量好坏的标尺,监狱的改造质量承负了更多的“经济”要素;安全稳定说,把安全稳定与改造质量同日而语,好像稳定就是改造质量,把确保监管安全等同于改造质量的提高和主要参数,缺失了对改造质量的整体把握。因此,要对改造质量进行评定,就应当扬弃传统的思维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而构建起改造质量的指数模式,这样才能提升对改造质量的科学性认识。

(二)利于改造质量的动态把握

监狱对罪犯的改造与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在动态中变化的,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改造质量的动态表现是怎样的,到底有哪些基本的变化规律?这就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识与把握。监狱的根本职能是在对罪犯实施刑罚执行的前提下,矫正罪犯的犯罪意识。监狱对改造质量动态的把握,改造与教育才能更紧贴改造质量的核心内涵,实现惩罚与改造罪犯的根本目的——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三)利于改造质量的直观评估

改造质量的定性分析来自于改造质量的定量分析,改造质量的定量分析是改造质量定性分析的基础。改造质量的高与低,好与差都要来源于与改造质量相关的指标或数据。这些数据或指标是对改造质量客观公正的真实反映,具有“权威性”和“直接性”。既能简化烦琐的考核与汇报,又能通过数据指数的比对,非常直观地直接反映出监狱改造质量的现状,还能对监狱系统整体的改造质量状况作出直截了当的判断,起到微观调查和宏观把握的双重效应。

(四)利于改造工作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我国的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于实践,要试行和推广改造质量的标准化建设还需一个过程。而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设定,其实是从侧面对监狱改造工作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了推动与尝试,既是监狱改造工作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独立地运行操作。因此,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初步尝试,对监狱改造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则是有益的。

二、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简言之就是监狱改造质量的数字化,即借以数字指数为变量基础,来评价与反映监狱总体依法对罪犯实施惩罚与改造的状况,促使罪犯向守法目标递进,是一种能客观体现改造质量状况的定量评估方式。定量是数据,评估是定性。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基础是数字化的定量统计,其定量统计的结果是对改造质量的定性分析。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层次性

监内改造的罪犯群体是有差异的。罪犯犯罪性质与特征的差异,构成了监狱对罪犯改造质量的差异。换言之,罪犯群体改造的差异及改造过程的差异构成了改造质量的层次性。层次性是改造质量显著的特征之一,体现在:

基本层次。一是罪犯的个体与整体。整体的改造质量由个体的改造质量所构成,而个体的改造质量影响着整体改造质量的提高与评估。个体改造质量是整体改造质量的基础,而整体改造质量则又是个体改造质量的综合反映。二是绝对与相对。改造质量并非是绝对的,也并非是相对的,而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即涉及监管安全与稳定的安全性改造质量指数是绝对的,而涉及改造规范与教育的非安全性改造质量指数却是相对的。三是外形与心理。外形指的是罪犯改造被列入考核的硬性之规定所应达到或做到的改造事项,或向守法目标递进的程度。心理指的是罪犯在改造期间与己、与社会、与家庭心理所达到的和谐健康程度。

高级层次。即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的公民,这既是监狱法所确定的法定目标,也是监狱工作首要标准的核心内涵。基本层次是高级层次的基础,是监狱改造质量评估的主要指标,是改造质量所必须达到的工作要求,而高级层次则是基本层次的发展和推动,是监狱改造质量所追求的法定目标,两者相互印证,各有侧重,共同勾勒出监狱改造质量的实际状况。

(二)变动性

改造质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变动中得以体现,是监狱整体工作的综合反映。监狱各种制约因素解决得好,整体性工作做得到位,改造质量提升得就快,反之亦然,改造质量就可能不尽如人意,呈现出上下变动的走势。因此,变动性既是监狱工作的晴雨表,更是监狱改造质量的客观反映。

(三)多样性

监狱法对监狱工作的规定具有法定的多样性,这一法定性是基于罪犯构成的复杂性,罪犯类型的突显性和罪犯心理的多样性而制定的,在现实中其工作要求又具有时代特性,使得改造质量指数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不可能仅以单一的或单独的模式统计就能穷尽对改造质量的分析与把握。因此,要根据监狱改造质量的实际,设置出能较为简约又能综合反映改造质量的指数模式,使其真正成为监狱工作的有效载体。

(四)发展性

监狱工作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监狱工作的“三化”建设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对提高改造质量的认识也是发展的。这种发展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改造质量提高的认识程度是更趋科学与完整,其对改造质量的内涵认识在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充实。二是改造质量指数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的,其被列为指标项目的内容也不断得到调整与充实,使指数模式的设置更适合监狱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对监狱工作的指导更具实践性。

三、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设定

根据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特征分析,总体上可分为:

(一)监狱改造质量基本(狱内)指数模式

监狱改造质量基本(狱内)指数模式是监狱工作最主要的直接改造质量参数,具有改造质量评估绝对性的属性。根据属性又可分为:

1、监狱正向性改造质量基本指数模式。是指监狱工作所必须达到的规范性规定指标,是监狱改造质量的柔性要求。计算方法为各项正向评估率的总数除以评估单位个数总数的百分比,则为正向性的改造质量基本指数。该指数与改造质量成正比,指数越高,说明改造质量越高,监狱改造的秩序性与规范性越高。其指数模式主要由下列不同层次的特定指标构成:

第一层次:(1)认罪服法率。即罪犯认罪服法的比率。罪犯不申诉为认罪服法率的主要统计数字,而对罪犯依法申诉的则要视情况而定:依法申诉不随意扩散并能接受改造的则应统计在认罪服法率之内,反之则不予以统计。(2)规范率。即罪犯服从监管行为规范的比率。规范率的统计标准应以司法部令第88号《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为主要标杆结合罪犯奖惩考核合并进行,不扣分者则视为规范。

第二层次:(3)学习率。包括罪犯参加由监狱主办的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学习,以及罪犯自行报考等成人教育学习的比率,以及罪犯参加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学习的成绩优良率(优良率以85分以上计)。(4)劳动率。包括罪犯出勤劳动的时间比率。出勤劳动的时间比率应以司法部规定的每周劳动时间48小时和加班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为准;以及劳动时间的单位效率,即罪犯在规定时间内的单位平均劳动生产率。

第三层次:(5)改好率。即按罪犯奖惩考核办法受到相应扣分处罚的行为在当年内不再类似发生的比率。(6)顽危犯转化率。即被监狱确认为顽危犯经教育转化被解除自日起一年内不再发生顽危行为的比率。

第四层次:(7)受奖率。即罪犯受到行政和刑事奖励总和的比率,如罪犯当年内受到双重或多重奖励的,则取最高项。(8)和睦率。即与家庭直系亲属间关系和睦的比率。和睦的评定标准是年内有正常的亲情来往。如恢复性司法在监狱推进的话,也可以将罪犯向受害人的悔罪与和解行为作为统计比率予以考量。

第五层次:(9)心理健康率。即罪犯心理健康达到的比率。心理健康应以罪犯改造行为的普通特征为基础,以《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为依据,而创制出的《罪犯心理健康量表》予以统计,使之对罪犯心理健康的测试更具有针对性。

监狱正向性改造质量基本指数模式公式:

ZGJ=[Z1+Z2+…+ZN/G]%

注:ZGJ:表示监狱正向性改造质量基本指数模式。

Z1+Z2+…+ZN:表示监狱各项正向评估率的总数。

G:表示监狱正向评估单位个数的总数。

%:表示监狱正向性改造质量基本指数的百分率。

单位:指数。

2、监狱反向性改造质量基本指数模式。是指监狱工作所必须达到的确保性规定指标,是监狱改造质量工作的刚性要求。计算方法为各项反向评估率的总数除以评估单位个数总数的百分比,则为反向性的改造质量基本指数。该指数与改造质量成反比,指数越低,说明改造质量越高,监管安全系数越高。其指数模式主要由下列不同层次的特定指标构成:

第一层次:(1)打架斗殴率。即罪犯相互间打架次数所占的比率。(2)违禁率。即罪犯犯有绝对严禁行为的如私藏手机、违规带人酒类或高档香烟的违规比率等。(3)行政处罚率。即罪犯受警告、记过和禁闭等行政处分的比率。当罪犯有多项行政处罚时,则取最高项。

第二层次:(4)自杀(自残)率。即罪犯发生有自杀或自残行为的比率。(5)狱内重新犯罪率。即罪犯发生脱逃、袭警、破坏监管秩序等犯罪行为而受到刑事追究的比率。

第三层次:(6)投诉率。即罪犯对监狱的执法行为提起书面投诉所占的比率。统计以罪犯个体投诉为基准,不以个体投诉次数为取值单位。

监狱反向性改造质量基本指数模式公式:

FGJ=[F1+F2+…+FN/D]%注:FGJ:表示监狱反向性改造质量基本指数模式。

[F1+F2+…+FN:表示监狱各项反向评估率的总数。

D:表示监狱反向评估单位个数的总数。

%:表示监狱反向性改造质量基本指数的百

分率。

单位:指数。

说明:上述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设置是初略的,在具体运用时还应当根据需要进行增设和适度细化。

(二)监狱改造质量延伸(狱外)指数模式

监狱改造质量延伸(狱外)指数模式,其实质就是对监狱法所规定的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目标的测定,具有改造质量评估“首要性”的属性。根据属性也可划分为:

1,监狱正向性改造质量延伸指数模式。是指刑释人员在社会同期时间内遵纪守法所占的比率。这种比率是单项性指标,即刑释人员的守法率(守法率以不受法律处罚与追究为限)。其指数模式与改造质量成正比,指数越高,说明同期刑释人员的守法者越多,同期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者就越少,说明监狱的改造质量就越高。

监狱正向性改造质量延伸指数模式公式:

ZGY:[(K/H)×100]%注:ZGY:表示监狱正向性改造质量延伸指数模式。

K:表示单位时间内被抽样调查认定遵纪守法的人数。

H:表示单位时间内被抽样调查的刑释人员的总人数。

%:表示监狱正向性改造质量延伸指数的百分率。

单位:指数。

2、监狱反向性改造质量延伸指数模式。是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首要模式”,是指刑释人员在社会同期时间内因重新犯罪而受到刑事追究所占的比率。这种比率也是单项性指标,即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率。其指数模式与改造质量成反比,指数越高,说明同期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者在增多,同期刑释人员的守法率在下降,说明监狱的改造质量还存在缺陷,说明按照首要标准的要求还有距离,因此应当按照首要标准的要求,认真分析影响监狱改造质量提高的各种因素,以切实改进监狱的改造工作。

监狱反向性改造质量延伸指数模式公式:

FGY=[(W/M)×100]%

注:FGY:表示监狱反向性改造质量延伸指数模式。

w:表示单位时间内被抽样调查认定重新犯罪的人数。

M:表示单位时间内被抽样调查的刑释人员的总人数。

%:表示监狱反向性改造质量延伸指数的百分率。

单位:指数。

由此,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公式可构建为:

GZ={[(ZGJ+ZGY)/2-(FGJ+FGY)/2]×100}%

注:Gz:表示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

(ZGJ+ZGY):表示监狱正向性改造质量指数之和。

(FGJ+FGY):表示监狱反向性改造质量指数之和。

%:表示监狱改造质量指数模式的百分率。

现代企业会计模式的构建分析 篇4

1 构建企业会计模式的原则

所谓会计模式的构建原则, 是指在构建、发展、调整会计模式时所遵循的基本依据。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 构建科学、经济、实用的企业会计模式, 绝不能大而全, 面面俱到;同时不存在完全一样会计模式, 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会计模式。因此, 构建企业会计模式应坚持如下原则。

1.1 会计原理的符合性。

任何事物的运行都存在其内在的基本规律, 而会计原理正是对会计活动内在规律的总结, 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及会计原则。所以, 构建会计模式必然首先要符合基本的会计原理。

1.2 法律 (规) 的约束性。

任何事物的运行都应在道德及法律的约束下开展, 这是对社会化活动的基本要求, 而会计模式作为社会化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必然要接受道德与法律的双重约束。其重点在于兼顾财务、税务及金融等不同领域的法律 (规) 要求。

1.3 会计准则的符合性。

会计准则是指导一个国家会计活动的基本要求, 其约定了从事会计活动的基本原则, 规定了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规则, 所以, 构建企业会计模式也必然要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其重点在于符合会计原理与会计准则要求的前提下, 构建具有企业特色、满足经营需求的会计模式。

1.4 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适应性。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两部分。企业经济活动是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缩影, 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所以, 作为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模式必然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1.5 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匹配性。

会计模式应该能够全面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资源、资源主权及其变动以及该主体自身的可能存在的转化 (合并、改组及其他可能的变更) 的过程及结果。会计模式的大小、结构与管理机制必须与企业经济活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匹配, 具有全面反映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能力。

1.6 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财务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构建会计模式也必然要符合这一原则。成本的概念一是企业是否有能力承担, 二是对企业资源的一种耗费;效益的概念一是可实现二是有效果。所以构建会计模式必然要达到其本身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1.7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

科学的进步尤其是信息科学的进步, 给人类的发展产生了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 为会计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1.8 持续改进原则。

经济活动日新月异, 管理实践不断进步, 服务于经济活动的会计模式也必然是动态的, 需要持续改进。

2 企业如何正确构建会计模式

在设计和实施企业会计模式的时候, 也必须考虑会计监督在企业会计模式中的位置和作用。为了规范企业会计工作,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企业会计模式。

2.1 会计管理制度。

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制度, 针对本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范围、管理要求和人员素质设计和实施的、用于指导规范会计工作的制度体系。在会计管理制度中, 应该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 会计机构设置。会计机构是组织和实施会计工作的组织。在一个企业中, 会计机构是否健全、各职能岗位之间的运行是否协调, 将对会计工作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 建立适合本企业情况的会计机构, 是改进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环节。 (2)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人员之间, 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需要保证会计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 有必要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引进内部控制制度的程序和方法。 (3) 会计人员管理。企业会计工作的主体是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人员的有效管理, 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是会计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一个必要条件。

2.2 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可靠信息。因此,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和运行, 就成为企业会计模式设计的主要任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指标、会计信息流程等几个要素的设置和这几个要素之间的有机配合。所谓会计政策, 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确定通常决定于企业所在行业的惯例以及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影响经营业务的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的估计。会计信息指标体系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应该提供的一整套数据, 其中包括说明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指标, 也可以包括反映企业现行状态和预计未来发展趋势的指标。一般地说, 企业的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越多, 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中包括的信息种类和数量就越多。会计信息质量指标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2.3 会计监督机制。

完善的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条件。监督工作由谁来做, 如何做, 这是会计监督机制采要解决的问题。前文已经探讨过, 由于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 使得会计人员代表以国家为主的所有者行使对会计事务的监督陷入了困境。作者认为, 应该采取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分离的体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内部的会计仅负责运行会计信息系统, 提供必要的会计报告和其他信息, 内部监督职能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会计信息的质量则由外部独立审计机构来评价和确认。这种思路的出发点是, 将企业会计人员从双重身份的尴尬境地解脱出来。企业会计入员对企业的经营者负责, 经营者对所有者负责。用于说明受托人经营业绩的会计信息, 其质量如何, 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是否歪曲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要由企业外部的社会中介机构认定。与此同时, 企业的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有关责任。

2.4 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监督机制之间的关系。

会计管理制度、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监督机制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企业会计模式。在这三个要素中, 会计管理制度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工作运行的客体, 会计监督机制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条件。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监督机制都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高效率和高水平运行而设置的, 因此, 应该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调整。

3 结语

企业会计模式的构建, 要考虑企业的规定和制度是否与国家政策相符, 进而考虑企业规模、水平, 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企业业务范围和复杂程度等因素, 同时还要为企业将来的经济发展和业务增加产生的会计新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其竞争更为激烈。因此, 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模式, 对我国现代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接轨, 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会计模式,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 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现代企业会计模式,构建,原则

参考文献

[1]高冬梅.如何构建企业会计模式[J].现代企业.2005 (9) .

[2]赵克荣, 赵运良, 帅润生.企业会计模式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5) .

现代化模式构建 篇5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处于求知欲的高峰期,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缺乏。为了使他们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必须利用现代教育的优势,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新型教学模式

正文:

回想起过去的传统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分数,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一味的采用“填鸭式”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看:首先他们自己大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或者说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熏陶长大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对课堂进行过多的设计。只是采用死板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法也比较单一。几十年来都是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再者从学生角度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被动的接受知识,大多学生养成了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了盲目的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基本学习方式是“预习---听讲---练习---复习”这种被动的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了书的奴隶,不仅缺少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也难以升华所学的知识,个性得不到张扬,视野也比较窄。

现代化模式构建 篇6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中职学生,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物流专业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多数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学生与企业接触少,岗位认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为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调研分析,专家论证,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为探索适合中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行业、企业、相关院校、毕业生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学校实际,经过行业企业专家、职教专家的论证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我校物流专业确定“能力递进、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全程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习性任务模块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之间完成工学交替,模拟生产性任务模块,在学训一体实训室与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岗位工作任务模块,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工学交替。

2.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交替为途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核心,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构建过程是:

物流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最终形成本专业的课程内容。

(2)开发课程标准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企业、职教专家、学校教师共同参与,针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说明、教学实施保障、教学评价等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共同开发核心课的课程标准。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通过学习、培训、研讨,结合物流专业课程特点,总结出适合专业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1.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1)学习性任务模块,在课堂和企业认知实践之间完成工学交替

对物流岗位职责、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得到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及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根据前者,确定专业学习性任务模块课程,由公共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构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物流基础等基础课程。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今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作为合格社会人所需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体现本专业的特点。

例如,物流基础,在模块的学习中安排了企业参观,组织学生到招商局物流公司等进行专业认知实践,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发展状况和管理流程,增加对工作岗位群的感性认识,感知企业对人才技能和素质要求,为今后学好专业课打下基础。为保证实践效果,由专业教师带队,学生分组,实践完成后提交报告,并进行展示、评价,相互交流。

(2)模拟生产性任务模块,在学训一体实训室与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

在校内学训一体实训室完成仓储、配送、运输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习时,设置相关任务,采用“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技能训练→评价与反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学习了专业知识、训练了单项技能。针对技能性很强的项目,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训练,效果良好。

利用第二、三个假期,学生到大田物流等公司进行仓储、配送、运输的单项跟岗实践,专业教师与学生在师傅带领下熟悉物流业务操作,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注重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养成。

(3)岗位工作任务模块,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工学交替

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时,学生岗位综合技能的训练由企业技术人员来完成。在真实的工作中,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设备、企业文化等有所了解,为毕业后上岗打下基础。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制定的顶岗实习管理细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实习的学期,教师做出详细计划,专业教师按计划去企业对学生进行指导,确保实习顺利进行,通过学校、企业考核保证实习效果。

2.实施效果

实施新的培养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为此我们做了相关调研。

(1)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使学校企业双赢

工学交替中,通过认知实践→专项跟岗实践→顶岗实习,这样一个能力递增的过程,学生的岗位技能和服务意识得到提高。同时通过认知实践与专项跟岗实践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工学交替,真实的企业实训资源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学校的实训资源,在满足学生上课前提下,能为企业培训所用,从而实现了学校企业共享资源;学生在企业实践、实习,对企业的了解深入,毕业后真的入职实习企业,即可快速投入工作,企业用工风险得到降低,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益,实现了学校、企业的双赢。

(2)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第一阶段:学校为主,企业为辅。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企业认知实践,学生对行业和专业有了认知,增强了感性认识,消除了心理影响,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学校实训室内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企业专项实践中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校实训室的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加之企业能工巧匠的指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改进,为进入企业专项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学生在企业专项实践中,对于企业文化、工作流程以及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企业、学校教师的引导,能够积极进行实际操作。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在学校学习时没有的困难和压力,学生需要不断克服,从而磨练了意志,提高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专项训练,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目标有了一个相对实际的认识,对他们的后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期,企业为主、学校为辅。通过一年的企业实习,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从学习到工作的转换,充分认识社会现实,加深对工作、社会的了解,为更好的择业,积累经验,改进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显著,势在必行

物流专业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即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理实并重,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学生提高技能,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工学交替,学生对物流专业的认知更加符合专业发展实际,期间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中交流学习,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巩固专业知识。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不断提升,充分证明了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的思考

(一)坚持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符合中职学校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识规律,能够统一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利益。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培养,掌握了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了走向社会的竞争能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获取了人才资源,提高了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因此,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要坚持这种模式。

(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1.存在问题

(1)时间和资金问题导致企业认知实践次数偏少

第一阶段企业认知实践实施过程中,一般的物流企业距离学校较远,学生进行认知实践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路途较远,需要租用社会车辆,存在资金的问题。鉴于上述两点主要原因,使得企业认知实践次数偏少。

(2)人员的安排

认知阶段学生入校时间较短,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进入企业后管理不善存在着安全问题,所以每个班级需多名教师跟随,同时由于教师课时量普遍偏多,因此在教师安排上有一定的困难。第二阶段因企业生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安排企业技术人员入校指导学生时往往不能按既定时间来完成,要根据企业人员安排来调整教学计划。同时,学生在此阶段要用假期进入企业进行专项实践,部分学生不愿意放弃休息。而一个企业不能容纳太多的学生同时进行,也就存在教师人员安排的困难。

2.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做如下的改进:

(1)适当减少教师课时量。这样,在认知实践过程中教师容易安排,同时教师自身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从专业知识到专业技能,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方法”更深入的学习中,从而提高整体水平。

(2)学校进行资金的保障,增加企业认知实践的机会。

(3)与大型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保障专项实践与顶岗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玲.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J].职业技术,2010,(02).

[2]田雅莉.“产学一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助力专业发展.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3]王彩娥.物流专业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4]端玲.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调查分析报告.现代物业,2012,(06).

探索构建现代农商行授信审批模式 篇7

一、农商行授信审批运行现状

(一) 农商行授信业务风险防控面临的形势

1. 网点多、人均利润率低。

农商行往往在各郊县、村镇设有分支机构, 网点多、退休人员占比大, 人均利润率相对较低, 盈利能力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尚存较大差距。

2. 历史包袱重、存量贷款资产质量低, 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农商行由农信社改制而来, 长期以来, 由于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及政策性业务占比较大等各种因素的累积, 银行历史包袱沉重, 服务对象和区域处于弱势状态, 至今乃至今后仍将承担服务三农的政策性或准政策性业务;因此, 农商行一直面临着存量贷款质量低、不良压降难度大的问题, 要全面改善资产质量, 尚任重而道远。

3. 农商行尚未有效建立健康的信贷风险文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 农商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理念还比较陈旧, 已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风险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一是未能正确处理信贷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效率组合未能达到优化状态, 容易形成为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对信贷风险管控的局面。二是尚未建立以资本对风险的约束为基础, 形成使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成本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信贷风险控制意识。三是在信贷风险控制的范围认识上, 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的方法、理念还没有真正贯彻落实, 尚未普遍为广大员工所接受。

4. 信贷人员整体水平不高, 客户经理制度尚未有效实施。

经过多年授信业务的发展及专业培训, 农商行信贷人员的整体水平逐步提高, 但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准尚有较大差距, 信贷储备人才的缺乏对银行授信业务的发展已形成较大制约。

5. 市场竞争激烈, 风险防控和营销发展能力亟待提高。

随着各大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发展,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高端客户争夺进入白热化, 在农商行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 仍要求不断提高风险管控水平并持续优化客户结构。

二、建立现代农商行授信审批模式的具体目标

要完善构建现代农商行授信审批模式, 需明确建立具体目标, 根据农商行经营情况, 建议设立以下目标。

(一) 完善信贷风险文化建设的目标

要完善信贷风险文化, 首先需明确信贷经营的根本目标是在经济资本约束下做强、做久;其次, 必须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信贷风险文化。经营管理层应统一全行信贷业务整体的风险偏好, 建立分权制衡的风险和控制体系。同时, 先进的信贷风险文化还必须体现在先进的信贷管理工具、流程、系统之中和合理的信贷管理组织架构之上, 辅之以人力资源、培训机制、财务考核、客户管理方式等配套改革, 形成系统性的体系。完善信贷风险文化的核心在于提高全体银行管理和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整个组织中建立和推广直至成为基本制度, 形成根深蒂固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观。

(二) 信贷人员的队伍建设目标

建立审查审批队伍的考评机制:建立以行业和产品为核心的审查审批机制, 根据行业及产品业务量的情况, 配备相应的审查审批人员;根据不同层次的调查、审查审批人员, 开展相应的岗位培训并建立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或资格认证机制, 对信贷人员进行年度考评或资格认证, 建立技术性专家序列。

建立和完善主审查人制度:逐步完善主审查人队伍的建设, 建立主审查人的考评机制及专业人才后备库;建立总行审批信贷业务前提条件落实情况核准制度, 对支行上报总行审批的信贷业务, 将条件落实情况及时与主审查人沟通审核。

(三) 客户的年度统一授信目标

实现对全行客户实施统一授信管理, 即遵循“授信主体、形式、币种和对象相统一的原则”, 实施针对客户的最高授信限额管理。实行由一个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授权权限对同一个客户核定最高授信限额;向同一客户提供的各种融资业务都纳入一个授信额度, 统一进行管理;向同一客户办理的本外币融资业务都纳入同一个授信额度进行管理;对所有已 (拟) 与我行建立融资关系的客户都纳入授信管理范围, 非独立法人客户不进行单独授信。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逐步实施, 农商行应根据内部评级法实施后的研究成果, 运用违约概率模型来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效净资产法”来确定客户的最高授信限额。限额的设定将充分运用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的风险量化结果, 同时, 将量化手段和银行信贷专家的经验充分结合来完成, 在信贷管理系统中及时更新。

(四) 优化审批方式目标

1. 优化构建审批组织构架。

遵循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 让信用等级差、经营水平低、偿债能力弱的客户逐步退出;贯彻“加大投放、控制风险、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信贷投放原则, 对银行信贷客户进行调查摸底, 分类排队, 分别实施不同的准入和退出政策。

2. 建立多样化的授信审议模式。

按照风险程度及审批难度的差异, 应针对不同的业务品种, 逐步建立会议审批制、授权审批制及独立审批人制等方式相结合的审批模式。对独立审批人制审批方式的授权为针对某个信贷专家的审批授权。

3. 启动审批紧急处理方式。

针对营销的目标客户, 开展名单式营销, 在名单上的客户可优先审查、上会审批。同时, 对于因竞争十分激烈, 审批的时效性要求很强的特别优质客户, 启动审批紧急处理方式, 走应急程序上会。

(五) 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目标

整合完善IT系统。实现审批流程的电子化管理;统筹考虑整合各个管理系统, 将现有管理系统的归并、统一, 建立统一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大集中为契机, 全面开始着手以数据仓库技术运用为基础的数据库建设, 为建设全面满足经营管理需要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打下基础;在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整合、完善和推广应用基础上, 将宏观经济数据库、金融同业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和客户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整合为同一信息平台, 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决策风险。重点推进内部评级法建设, 结合全行数据上收和集中, 按计划确定内部评级体系实施方案, 完成构建违约概率计量模型的试点工作, 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三、探索实现目标的思考及建议

(一) 应针对股改上市及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 股改上市对授信业务审查审批提出的要求。

针对股改上市的目标, 农商行应通过股份制改造明晰产权,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银行制度, 力争各项监管指标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

借鉴商业银行的上市思路及方案, 首先应通过加强与审计部门、其他外部审计和中介机构的沟通协调, 进一步摸清家底, 完成内外部审计, 实施财务重组。工作重点包括开展不良贷款尽职调查、风险责任认定和追究;加快土地房产的确权和处置工作;加大对特殊资产清理、处置的力度;加紧制定并实施监管指标达标计划;根据财务重组的要求和进度, 继续做好包袱消化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在内外部审计合格以后, 重点开展剥离不良贷款和注资工作;随后引入战略投资者, 为公开上市做好准备。

同时, 农商行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处理好存量业务和增量业务管理工作。存量意味着对银行经营成果的评价, 增量代表着经营发展的潜力和速度。不良资产比率高, 尤其是三农政策性贷款质量较低, 给农商行贷款存量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 在审查审批方面, 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业务品种应实现差别化审批。不同区域的支行也应从自身经营管理现状出发, 加强和改善业务管理水平, 对于经营业绩相对优良的支行, 采取以增量业务管理为主;对于不良资产包袱较重的支行, 采取以存量业务管理为主。

二是开展存量尽职调查, 明确责任人。要查清不良资产的成因, 明确调查、评估、审查、审批环节的责任, 对有关责任人实施问责机制;要加强贷后管理, 及时发现问题, 提高存量资产质量的管理水平;要在界定存量有关责任人的基础上, 强化审查审批, 从源头上切断新增贷款向存量恶化贷款的供血线, 切实控制新增贷款的质量。

三是确立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对剥离不良资产的可能性及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农商行应进一步确立清晰的盈利模式, 有效制定剥离不良资产政策, 为顺利上市做好准备。

针对不良资产, 在审查审批及处置环节应根据具体情况一事一议;片面强调硬性清收, 迫使企业“以资抵债”, 如果抵押资产的变现能力有限加上高昂的处置成本, 可能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因此, 农商行在审查审批及清收处置可全面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资产板结程度、清收的难易程度, 将各支行及不良资产进行有效划分, 实施差别政策, 以明确审批及清收的权限及范围, 规范不良资产清收行为。

2.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实施对授信业务审查审批的要求。

第一, 明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有关要求。一是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包括对债务人违约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的双重含义 (除个体的违约风险外, 还包括资产组合的内在风险和集中性风险) 。二是新资本协议的范围。将信贷产品从表内扩展到表外, 包括了大量的信贷衍生产品。具体包括普通贷款、零售贷款、表外信贷等价物 (担保以及类似的或有负债, 包括担保、承兑、有追索权的交易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保函与赔偿等) 、承诺、与外汇、利率和股票指数有关的交易, 信贷衍生产品。三是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 (IRB) 是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建立定量化风险评级系统;协议提出较高数据要求, 使用初级法的银行, 必须具备五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并验证违约概率, 使用高级法的银行, 必须有七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违约损失率LGD, 同时要求银行评级的历史数据必须加以保留, 作为系统完善和检验的基础和依据;建立独立的风险评级或评审机制, 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银行各项评级的确定都必须经过独立评审并确定, 风险评级需要银行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和组织体系, 以保证内部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建立信用风险的管理体系。协议倡导“银行内部任何责任必须能够落实到个人, 而不能由部门负责”, 及风险个人负责制。第二, 新资本协议对授信业务审查审批的要求。一是授信业务审查审批人员的专业化。审查审批人员需在事前进行具体的行业考察, 给出授信额度等具体数据, 事中能不断和企业沟通, 关注并量化分析行业和企业财务数据, 给出未来还款的几率数据, 事后能及时核算款项的风险和收益对比, 给出该企业或行业的信用风险以及下一步贷款的可能性和授信额度等。二是利用信用风险缓释技术降低风险权重。利用信用风险缓释技术降低风险权重是IRB法下降低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进而降低资本要求的主要方法。同时, 新资本协议认为风险缓释技术本身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强调抵押品的流动性和法律上的可执行性。

审查审批过程中, 信贷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包括抵押、表内净扣 (银行使用交易对象的存款对该交易对象的贷款做扣减) 、担保和信用衍生工具。新资本协议规定对贷款的风险暴露, 银行可使用第三方的担保, 或可通过购买信用衍生工具缓释信用风险。

审查审批过程中, 应关注合格的担保和抵押将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 降低违约概率, 或减少风险暴露, 降低违约损失率。担保人与借款人必须是非相关的, 担保文件必须对所有交易方有约束力, 并确保法律上的可执行性。

因此, 农商行要建立严格的担保抵押管理程序和操作要求。要确保借款人违约时, 风险暴露受保护的部分可以获得有效抵补, 降低违约损失率。在贷前重点考察抵押品的合法性、有效性、可靠性和流动性, 并建立中介机构的准入和淘汰制度, 防止价值高估;贷时加强对抵押品的审核, 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内部人员对抵押品进行全面复核, 合理设定抵押率, 建立抵押品从抵入到处置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 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要充分控制风险缓释技术本身所带来的剩余风险 (法律风险、文档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 , 在风险缓释工具和借款人之间建立有效的隔离。新资本协议强调交易对象的信用不可与担保人或抵押品的价值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关联企业内部互保应视同信用贷款, 并按照信用贷款的原则和条件掌握;关联企业成员违约实行一票否决制, 避免风险的扩大和蔓延。如果抵质押物同时也是还款来源, 应尽量要求追加其他抵质押或非关联担保, 如机器设备抵押、项目收费权做质押等。

农商行可利用数据库改变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对不同信用级别的违约率和实际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和分析, 将风险分析、内部评级应用于贷前各个环节;同时, 利用内部评级法为贷款定价提供计算基础。

(二) 建立全员参与的信贷风险文化

建立全员参与的信贷风险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一是建立鲜明的主题。强调包括诚信审慎、稳健合规、精益求精、可持续发展等内在主题, 表达银行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理念, 在价值观、制度、操作、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形成商业银行关于信贷经营的独特风格。二是打造以人为本的氛围。时刻对信贷人员乃至全体员工进行激励, 把激励、潜移默化、人文关怀和监督、考核、问责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将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同信贷人员的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使业务发展引致个人发展、个人发展促进业务发展, 提高信贷人员的创造力和忠诚度, 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三是遵循法的精神。充分发挥制度和规则的刚性约束, 通过组织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架构, 贯彻信贷经营和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推行2问0责13制年, 加第强2控制期和中监旬督, 刊对违规行为和风险贷款明确责任时, 以“法代治 (”总管理第模5式07替代期“) 人治”管理模式。四是注重标准化建设。T对i业m务e流s程和管理流程予以程序化、模式化, 对信贷政策、制度、办法以及分析报告运用专业、规范的语言来表述, 予以模式化, 体现出专业精神和精品意识, 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度和信贷经营效率。五是强调工具创新。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 注重对风险的量化分析, 建设完整的内部数据库, 开发内部评级、授信、贷款风险预警、贷后监测等应用模型和系统, 提供信贷经营风险的可预测性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实现风险决策自动化与经验判断的良好结合。六是着眼长时期培育。避免短期化、间断化, 使其在长时期的维护与关注中不断丰富和成长, 形成能标志银行信贷经营理念的核心特征, 并内化为信贷人员的行为准则。

(三) 完善授信审批管理的几点思考

1. 目标客户定位:不唯大小、只唯优劣

目前, 商业银行对于优质大中客户争夺较为激烈, 实际上, 中小企业中也存在高端客户、优质客户。根据农商行的经营管理现状, 目标客户准入的定位应该是“不唯大小、只唯优劣”。在授信业务营销中仍应注重中小企业优质客户的融资服务, 特别应对依托核心大型企业的整个产业链深度挖掘, 为核心大型企业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做好供应链融资服务, 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经营稳定、价值较高的商务链条。

2. 授信业务营销:营销与风险管控不可偏废

商业银行在营销客户过程中, 应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 由于农商行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不强、金融服务的整体市场竞争力相对较低, 银行在营销客户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如何服务客户、便利客户, 而忽略了对营销项目的风险管控。因此, 在客户营销过程中, 农商行应注重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 将营销和风险管控结合在一起和客户沟通, 并从客户和项目自身的特征来提出营销和风险管控方案, 两者不可偏废。

3. 授信方案设计应注重综合效益。

要做实授信业务方案, 需综合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综合贡献度问题, 开展客户营销工作时关注项目整体的综合贡献度, 与客户谈好利率、财务顾问费、存款结算等问题;二是风险关口前移问题, 经办支行需与客户提前确认上级银行提出的各项授信条件, 将风险防控方案落实在营销准入环节。

4. 完善激励问责机制, 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农商行应针对授信业务机构及流程设置, 建立“集体决策、个人负责、权力制衡”的风险防范体系, 通过权力分工和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 实现对人员的事先约束, 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明确调查、审查、审批及贷后管理各环节的尽职要求及部门和岗位职责, 严格问责机制;有效构建激励机制, 实行激励与问责并重的管理。

一是基于授信业务的各流程环节, 明确尽职要求及每笔授信业务的经营责任人, 根据银行实际情况, 对存量和新增贷款采取不同金的措施融。二是设置不同支行、区域、行业和产品等维度N, O对.授2信, 2业01务3i的n办an理c资e质进行管理, 对不良率高 (、风C险u管mu控l能at力iv低et的y支N行O, .在5一07定) 时期内, 实行行业、产品授信业务准入限制, 直至取消全部授信业务的办理资格。

(四) 进一步做好审查审批队伍的建设

1. 培育信用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

设立专门的信用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 从事客户评级、债项评级的评定、审定及管理工作, 关注并量化行业分析;以新巴塞尔协议为导向, 积累历史数据、完善客户样本, 设计开发客户违约概率模型, 创建并及时更新内部评级体系, 通过开发或引入较为成熟的工具软件, 实现对不同行业, 不同区域以及不同产品的组合分析和集成式管理, 为将来顺利实施新资本协议培养储备人员。

2. 规范审查审批人员的任用制度。

实施审查审批人员的准入、晋升及退出制度。审查审批人员参与授信业务审查审批的权限和额度不是依据其职务的高低, 主要看其授信风险管控能力等级的高低, 具体等级需要通过相应的考试或规则来取得。

3. 推行风险经理制度。

在风险控制方面, 推行风险经理制度, 实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协调配合的作业模式, 前移风险防控关口。风险经理负责贷款及其他信用业务的审查、客户分析、上报审批、贷后风险跟踪监测、早期风险预警、问题贷款处理, 风险经理除了一对一地承担一批客户的信贷风险管理责任外, 还负责收集研究本行业某一专业的信息, 承担行业专家角色。

参考文献

[1]范明, 王维玲, 农业银行上市前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商业研究, 2006年12月.

[2]李思维, 王修华, 刘红娜,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条件下的银行授信业务研究, 湖南社会科学, 2005年1月.

[3]倪小琼, 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影响与启示, 金融观察, 2006年5月.

[4]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课题组,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问题研究, 2007年3月.

[5]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构建工商银行先进信贷风险文化研究, 金融论坛, 2005年1月.

[6]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工商银行信贷竞争力提升研究, 金融论坛, 2008年6月.

现代肉鸭产业健康养殖模式的构建 篇8

为促进肉鸭产业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我们对肉鸭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5年的大量工作,研制出了“4+1现代肉鸭产业健康养殖模式”,并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1技术模式

1.1孵化节能增效技术创新+新工艺随着肉鸭产业的快速发展,种鸭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原有的箱体式鸭孵化机容蛋量小、耗电量高、人工成本高的缺点日益显现。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对原有孵化设备和部分工艺进行了改造和改进,通过“五改”:将孵化机由电加热改为水加热、电机功率改小、风机叶片改窄变长、改小箱体为大箱体、改进孵化工艺取消晾蛋程序。实现了“一增两降”即增加了孵化能力,降低能耗,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省工、节能效果显著。

1.2种鸭全舍内旱养+两区饲养模式水禽水养是我国传统的饲养模式,但是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而水禽水养不仅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又占用较多土地,严重制约着我国水禽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从2011年始在旱养试验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肉种鸭全舍内旱养技术研究,围绕全舍内旱养肉种鸭存在的种种难题,进行了肉种鸭旱养鸭舍设施设备设计、肉种鸭旱养饲养技术等全面深入的研究,研制出了“种鸭全舍内旱养+两区饲养模式”。将鸭舍分为产蛋饲喂区和饮水区,经过多次实验,确定两者面积比例为3:1,既满足了鸭的饮水需求又满足了鸭的休息产蛋要求,全舍内旱养种鸭生产指标发挥稳定,与其他生产模式没有太大区别,且操作简单,利于环保,污水排放少,雨污可以分离,节水、节电、减排90%以上。

1.3商品鸭标准化大棚+网上平养饲养模式为突破传统肉鸭大棚+地面平养技术瓶颈,发挥网上养殖优势,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污染控制的目的出发,开展了商品鸭标准化大棚+网上平养技术研究。实现了从大棚建设、网床结构、水料供应、粪便处理的饲养全程标准化。与传统肉鸭大棚+地面平养相比较,出栏日龄由平均40d减少到38d,成活率平均98.1%,提高近3%,出栏体重达3.01kg,料肉比1.95:1。

1.4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精准用苗(药)随着肉鸭养殖密度的加大及区域化格局的形成,疫病是影响肉鸭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近几年来副粘病毒病、流感和坦布苏病毒感染广泛流行,使得疫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对上述几种疫病进行防控技术研究,是肉鸭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采取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重大动物疫病开展免疫抗体监测以优化免疫程序、通过药敏试验精准用药等综合措施,保证了鸭群的健康,形成了“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精准用苗(药)模式”。示范场种鸭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次数由6次减少到4次,死淘率降低8%,商品鸭成活率达98%以上。

2发展模式

打造现代产业联合体,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为破解肉鸭产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与二、三产业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各生产要素之间等“脱节”问题,探索和确立了肉鸭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即以“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肉鸭产业联合体发展模式,通过肉鸭产业联合体的打造,实现了“三大主体”取长补短、分工合作和相互融合,解决了各主体单独经营存在的诸多困难。建成一个标准化孵化场,11个标准化养殖场,标准化鸭舍460座。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50家,培训认证联合体职业农民80人,带动2000余户农户从事种鸭养殖,年出售鸭苗2亿羽以上。

3总结

“4+1现代肉鸭产业健康养殖模式”围绕制约现代肉鸭产业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环保压力、发展理念落后等因素,从技术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融合两个方面开展研究,集成创新,形成了符合肉鸭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养鸭新模式。该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肉鸭养殖模式,实现肉鸭产业的转型升级。

摘要:为解决制约现代肉鸭产业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环保压力、发展理念落后等问题,创新建立了“4+1现代肉鸭产业健康养殖模式”,从技术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融合两个方面开展研究,集成创新,形成了符合肉鸭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养鸭新模式。

构建我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模式探讨 篇9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落实再分配政策的主要措施, 是弱势群体的保护伞, 对于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至关重要。市场经济天然地追求效率, 而社会保障则追求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 是衡量收入分配制度是否规范的重要标准。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表现在公民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和享受社会保险福利待遇方面存在严重的失衡;企业主在承担社会保险统筹费用时也存在不平等性;用人单位不能做到应保尽保, 税务部门以费代征也不能达到应收尽收的目标, 存在着社会保险费欠费严重, 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需要。

1 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

1.1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联合国国际劳工局给社会保障下的定义为:社会采取一系列保护性措施, 以帮助人们度过由失业、年老、疾病、生育、工伤和死亡而造成工资或收入损失的难关。我国把社会保障理解为:政府和社会为了保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 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 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以确保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社会救助属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其资金主要来自政府一般性税收, 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国际组织和国外的援助等。社会福利是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基础上对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等领域中向所有公民提供优价服务及资金帮助的社会性机制。与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相比, 社会福利有“高层次社会保障措施”的定义, 因为它的社会覆盖面广, 待遇标准均等, 更注重提高生活的质量。其资金来源除了社区服务中对个人所收的少量费用外, 绝大部分是由政府机构和社会提供的。社会优抚是国家对法定的优抚对象, 如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休和退伍军人及烈属等, 为保证最基本的生活生存而提供的资助和服务, 其经费全部来自政府预算拨款。

1.2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由劳动者、单位或社区、政府多方共同出资, 帮助劳动者及其亲属, 在遭遇工伤、死亡、疾病、年老、失业、生育等风险时, 防止收入中断、减少和丧失, 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制度, 它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由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全社会强制推行, 不以赢利为目的, 与自愿投保的商业保险不同, 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及补偿性等特征, 也构成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界定:一是社会保障实质上就是以政府为主体建立的一种社会安全机制, 它是通过国民收入社会化消费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的;二是在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上, 社会保险一般遵循多方负担原则, 突出个人义务, 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都强调资金来源单向化, 由政府负担绝大部分资金。因此, 社会保障筹资问题实际上主要研究的是社会保险的筹资问题。本论文中, “社会保障筹资”基本上也是指社会保险而言, 其中主要涉及到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

1.3 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关于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西方诸多理论学说都有详尽的论述。例如, 福利经济学从促进国民福利最大化角度, 指出收入再分配是实现国民福利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而要实现收入的均等化必须借助于累进税制, 为社会救济和福利制度筹集资金。马克思主义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社会再生产以及分配再分配角度, 深刻论述了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首先, 满足人的需要既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之一。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发展和享受三个层次, 生存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而首先保证的是生存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正是社会主义全体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证的制度基础。其次, 社会保障基金的扣除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产品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是根据《宪法》第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规定建立和逐步完善的。起始于1980年代, 最早形式是国有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参与统筹, 1993年实行职工个人缴费, 1996年实现个人账户。实行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积累模式, 并由财政资金作为兜底的保障体系。

2.1 现行社会保险基本情况

2.1.1 现行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由于现行缴费基数是以省级为单位, 而缴费比例在各省辖市也有一些差异。为叙述方便, 表1为我市直及三区 (京口、润州和新区) 现行缴费比例和江苏省执行的缴费基数。

(1) 缴费比例。

由两条不同的缴费主体, 并执行不同的缴费比例。一是以企业为单位申报缴纳, 企业主承担34.2%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 加上代扣企业职工应承担的个人11.5%的缴费比例, 总计按45.7%的缴费比例申报缴纳;二是自由职业者及失业人员是以个人身份独立地到劳动保障部门申报缴费。以32.5%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 不参加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2) 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是以社会平均工资为标准确定的“上年省市在岗人员平均工资”是以上年的统计数而计算的。企业申报的缴费基数是职工实际工资性收入为依据, 其工资性收入组成部分有国家统计局1号令确认。如果职工收入达不到社平工资60%的, 按最低缴费基数申报;高于社平工资300%的, 按最高限额申报缴纳。自由职业者和失业人员可以在社平工资的60%-300%之间自由申报。

2.1.2 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

按月享受养老金必须达到的条件, 江苏省政府2007年36号令第十八条规定:一是达到国家、省规定的退休年龄;现行为男60周岁, 女职工50周岁, 女干部和女自由职业者55周岁;二是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均按照规定足额缴费;三是缴费年限15年以上, 或者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008年6月30日前达到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养老金计算以个人账户资金累计储存额和统筹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方式计发。2006年7月统筹账户养老金统一标准, 2006年7月起对统筹账户养老金考虑缴费年限及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指数化系数等因素计算。

2.1.3 缴费和征收主体

以企业为缴费主体, 即有企业代扣职工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加上单位应承担的统筹部分, 以单位申报, 劳动保障部门统一审核后, 由税务或劳动保障部门一并征收。

2.2 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以全民所有的传统性国有企业日渐消亡, 而代之以股份制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单位。企业职工已经成为企业的雇员,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人。以企业为单位的、并由企业代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制度设计已明显地落后于现代经济基础。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企业尽可能地逃避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

作为以个人所有权建立起来的私营企业单位, 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 在当前企业主资本原始积累处于初创时期时, 更是如此。现行社会保险制度是以企业主为主要缴费对象, 负担比例为给职工薪酬的34.2% (企业养老22%、医疗9%、失业2%、工伤和生育分别为0.6%) , 占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60%以上。应有企业主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方式, 在目前是以没有多少强制力的费的形式由地税部门征收, 这就给企业主以逃避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提供了制度设计的漏洞。企业制造借口欠缴社会保险费, 地税无惩治措施;恶意少报雇员, 严重地损害了雇员的应享的社会保险权利。从每年社会保险费稽查的情况说明, 以人员参保率指标为标准确定, 就有80%以上企业达不到50%, 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是年年清欠, 年年有增无减。对企业能够采取强制措施的是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 但对一家少报参保人员的最高处罚是20000元, 仅相当于不足4名参保人员应缴纳的统筹基金。对企业欠缴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控制力度也是逐年减弱, 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进步, 但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却要求政府部门做不可为的事务, 就带来了企业欠费成为难以解决的顽症。

2.2.2 严重损害了失业人员的根本利益

从1990年代开始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形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员进入自由职业者行列;又由于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快速增长的矛盾也形成了大量没有工作的失业者。两支失业大军在没有企业主缴纳统筹基金的现实情况下, 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了个人应承担部分统筹基金。现行制度以自由职业者参保的人员缴费比例除个人账户应承担的8%以外, 还要承担12%的统筹费;医疗保险的12.5%则由个人全部承担, 其中有个人应承担的2.5%和9%的统筹部分 (统筹部分应有企业主承担) 。形成了公民在享受社会保险福利政策时受到了政策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因为自由职业者多承担了社会保险缴费义务, 但没有享受应有的权利, 即不因养老保险多承担12%的统筹费而多计个人账户, 更不因医疗保险多承付9%部分使个人医保卡上多出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工作的失业者, 在社会低层工作获得最低工资的自由职业者要比企业雇员多承担21%的社会统筹金, 显然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2.2.3 由于制度设计的漏洞, 给企业主逃避提供了又一个通道

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企业主承担22%, 职工个人承担8%, 合计缴费比例为30%, 另自由职业者个人缴费为20% (如前所述是个人应缴的8%和12%统筹费) 。两类不同的总缴费比例相差10个百分点, 比较精明的企业主让所雇部分员工以个人名义向劳动保障部门申报缴纳, 以补贴的形式给职工12%的统筹补偿, 这样企业主就可以少承担10个点的统筹基金。

在部分地区为了杜绝制度设计的漏洞, 采取了企业职工和自由职业者同比例缴纳。这种极端的做法使工作简单了, 但让自由职业者的经济负担更加深重, 几乎将低收入的、工作不稳定的自由职业者拒之于社会保险体系之外了。

2.2.4 女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不统一, 使女性自由职业者的处境更加艰险

现行我省规定, 企业女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是50周岁, 而女性自由职业者法定退休年龄是55周岁。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 女干部是55周岁, 企业女职工是50周岁, 并没有规定女自由职业者的退休年龄, 这一政策空白给地方政府补充制定提供了可能性。

但问题是这一政策的制定, 明显不符合现实的实际情况。确定女干部55周岁退休, 有其合理的成份, 因为女干部多数属于脑力劳动者, 身体机能各方面可以工作到55周岁。而女自由职业者从事的多为社会边缘性的、重体力的、低收入的工作, 工作的脏乱环境及低收入导致的营养缺陷, 使多数女自由职业者平均寿命低于正常女性, 而法定退休年龄反比企业女职工延长5年, 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

3 现代社会保险制度模式的构想

3.1 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基本模式

为从根本上解决现行社会制度设计的缺陷和明显的不合理, 需要建立一个确保人人都有保障, 负担公平,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现代社会保险制度。

建立现代社会制度的基本构想是:以社会保险税的形式由税务部门向用人单位征收社会保险统筹金, 以费的形式由年满18周岁以上至法定退休年龄以下的劳动者独立地到劳动保障部门申报缴纳个人账户资金;两部门所收的社会保险基金在财政预算中分别设立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专用账户, 进行封闭运行;财政部门确保社会保险金的及时发放, 并承担基金支付不足的补足职责;由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确定的基金投资商对社保基金进行投资和运营, 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增值和保值;女性参保人员同一年龄退休, 或由女性在法定的年龄段内自由选择退休时间。

3.2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谋求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始终是各国政府孜孜以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施政的主要任务之一。从资金的运行过程分析, 社会保险制度实际上是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保障金的支付以及基金管理和运营。因此, 选择何种模式筹集资金是构建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和关键, 它不仅决定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过程,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乃至整个社会保险体制的运行过程。

所谓社会保险筹资模式, 就是指社会保险资金筹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什么样的筹资模式, 往往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支付方式, 甚至决定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过程。因此, 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是构建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关键问题。社会保险筹资归结为三大类:缴税制、缴费制和储蓄制。缴税制是以开征社会保险税 (或类似税种) 方式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的一种模式。社会保险税与别的税种的最大不同是, 纳税与受益直接挂钩。缴费制是由企业和个人按照规定的保险费率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一种筹资方式。缴费制又分为个人自愿缴费和法定缴费, 与缴税制相比较, 缴费制无论是资金筹集还是管理机构都比较分散。储蓄制也称预筹基金制或个人账户制, 即政府通过立法规定统一费率, 将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统一存入个人账户, 需要时从个人账户中支取的一种筹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看作是缴费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但又与缴费制有很大不同, 它将社会保险金融化, 强化了参与者的利益关系, 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所有权归属于参与者个人。

另一种分类方法以社会保险资金收支横向或纵向平衡原则为依据, 也可以把各国的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划分为三类: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部分积累制又称混合制, 这种方式综合考虑了横向平衡和纵向平衡原则, 要求一部分基金采取现收现付制保证当前开支需要, 另一部分基金采取积累制以满足今后不断增长的开支需要。由于这种模式兼有前两种模式的优点, 现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采用。

上述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的两组类型并非独立的, 而是相互交叉和兼容的, 例如征税或缴费都可以采取现收现付制或是积累制形式。第二种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把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结合起来考虑的, 因此严格说来并不仅仅指“筹资”方式, 称为“社会保险模式”更为合适。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不完全统计, 目前征收不同形式社会保险税或薪给税的国家已达80多个, 占全部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国家的60%以上。

3.3 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条件分析

经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逐步建立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保险制度, 这为开征社会保险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 我国实施社会保险税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3.3.1 社会保险税实施有立法依据和制度基础

费税改革已成为我国当前财税乃至整个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方面都非常关注。我国政府决策机构和理论界对开征社会保险税已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社会保险“费改税”的呼声很高, 形成了广泛共识。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其目的、内容、方法、措施、征收对象、征收环节、征纳双方的规定都具有税收法规的特点, 这为社会保险税法律条文的制定提供了立法依据。

3.3.2 社会保险税实施有国际经验借鉴

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开征社会保险税来筹集社会保险基金, 世界范围内70%的国家都开征了社会保险税, 其中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荷兰等社会保险税还是头号税种。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 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税税法。由于国情的差异和所实施的社会保险模式、保障范围的不同, 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可以深入地总结西方国家征收社会保险税的理论和实践, 汲取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做法, 设计出优良的税制, 使我们在费改税过程中少走弯路,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税收体制。

3.3.3 社会保险税实施有社会基础保证

一方面, 社会保险税具有很强的有偿性, 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因而能被纳税人普遍接受, 而且, 城乡居民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已经基本形成, 收入普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社会成员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保障意识逐步增强, 因此开征社会保险税具备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险体系的要求,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筹资渠道进一步明确, 同时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 也为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基础。

3.3.4 社会保险税实施有充裕的税源支撑

经过30年的改革,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分配杠杆逐渐向企业和个人倾斜, 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 私人收入积累也有了一定规模, 物价相对稳定, 工薪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工薪阶层已具备了一定的纳税能力。而且开征社会保障税, “三资”企业、私营企业都成为纳税人, 使得国有企业的税费负担相对以前有所减轻, 有利于改善其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竞争地位, 再者, 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 全体公民都希望被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排除将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后顾之忧。因为只有现在缴纳了社会保险税, 将来才能享受到社会保险福利。

3.4 社会保险费统筹征收方法

由税务部门以社会保险税的形式向用人单位征收。

地税部门征收以用人单位实际发放的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即国家统计局1号令关于工资总额构成) 为征缴基数, 以现行的统筹比例转换为税率按月核定征收。核定的纳税基数以统计部门发布的上年在岗人员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确定。

社会保险税的征收以保证当年养老金统筹部分支出为最低限, 并适当备存3-6个月养老金支付基金, 根据经济运行状况调整税率, 采取经济运行上升时期提高税率, 在经济运行低迷时调低税率。

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地税实现资源共享制, 向地税部门提供参保人员的信息资料, 主要是参保人员的工作单位, 以便地税部门核定单位劳动用工人员。

3.5 个人账户资金的征收方法

个人账户资金的征收由劳动保障部门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征收和管理。

3.5.1 正常缴费模式

参保人员以统计部门确定的上年在岗人员平均工资的100%缴纳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 缴费比例暂维持现行个人承担的比例。每一位参保人员在社保经办机构指定的国有商业银行开立缴费账户, 并与个人在银行开设的储蓄账户联网, 每年由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缴费基数和每月应缴额, 参保人员只要在联网的储蓄账户中存足必须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就可以有银行自动划账的形式缴纳社会保险费。

3.5.2 补缴缴费办法

如果当年或以年度欠缴, 或参加社会保险时年龄偏大, 缴费年限太少不足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可以按补缴时上年在岗人员平均工资的100%为基数, 比例为个人承担的比例加社会保险税率一并缴纳, 所收基金并入个人账户基金进行管理。

3.6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

3.6.1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列入预算内管理

开征社会保险税后, 应进行财政制度的配套改革。社会保险税作为一项税收, 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 为社会保险预算提供了固定的资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征收和支付实行“两条线”, 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 列入国家预算内管理。财政部门负责税务机关征收的社会保险金和劳动保障部门征收的个人账户资金的接收工作、社会保险基金财政账户的收支核算工作, 以及监管社会保险资金的使用及票据管理工作。提高社会保险资金的执法地位和预算管理地位, 从财政制度上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规范, 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 优化支出管理。社会保险税的开支, 应与社会保险预算制度的完善结合起来。社会保险税收入是一种基金性收入, 与一般预算收入相比, 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专门的用途, 其收支应自成体系, 单独管理。我国可以在目前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组成的复式预算的基础上, 增加一项社会保险预算, 将社会保险的收支全部纳入社会保险预算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 这样有利于将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运用, 置于国家法律的制约和监督之下, 更好地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即使在社会保险预算内部, 不同税目的收入也必须专门用于相应的支付项目。在社会保险预算、公共预算、债务预算和国有资产预算之间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在资金运用上应遵循各方平衡、相互调剂的原则, 以充分保证社会保险资金的效率。在财政制度上, 还要加大财政支持社会保险资金的力度, 允许通过资本市场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用于社会保险预算。同时, 通过立法, 发行社会保险彩票和国债专项用于弥补社会保险预算的入不敷出的缺口, 在公共预算的编制中留有一定空间, 每年划出部分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预算的平衡和积累, 提高社会保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以发挥财政对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作用。还要增强社会保险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和公众的监督。

3.6.2 统筹基金账户和个人账户基金独立运行

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资金根据其用途的不同, 应独立运行, 封闭管理, 以切实解决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资金空账运行的问题。统筹基金以保证当年养老金发放, 并备付3-6月的基金存量为原则;个人账户资金以确保个人账户资金账、实相符运行, 可以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 有效地进行保值增值的商业经营, 以确保10-15年的基金支付。

3.7 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基本评价

3.7.1 确保了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的法定性和收入的稳定性

以社会保险税代替社会保险费, 具有更强的约束机制和更高的管理效率。社会保险税的管理和支付都有严密的法律规定, 其税款收缴是征收效率极高的税务部门的本职工作, 管理和运营主要集中在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通过编制和实施社会保障预算进行管理, 做到了收、支、管理、监督等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极大地强化了社会保障管理的法律约束力, 提高了管理效率, 更主要是治理了欠缴社会保险费的顽症。

3.7.2 增强了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

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是以生产经营单位 (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单位) 为其雇员代扣个人账户资金并承担社会保险统筹费。如前所述, 企业主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少报参保人数和工资基数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劳动力处于买方市场, 职工为了保住一份工作, 不敢向企业主诉求个人应享的社会保障权利。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将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赋予了直接受益人, 不再受企业主制约, 可以自由的参加社会保险。

3.7.3 赋予了参保人员应尽义务的公平性

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规定, 自由职业者及失业人员需要缴纳高于企业职工21个百分点的社会保险缴费, 还不能享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待遇 (因为这三项险主要有企业主缴纳) 。现代社会保险制度让每一个参保人员均承担相同的缴费比例, 并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险待遇, 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 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

3.7.4 为缩小收入差距提供了制度保证

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将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企业主漏保的人员与企业主为其参加保险的人员的收入差距明显的拉开了, 因为前者如以个人名义参保必须承担更多的缴费义务。为了维持基本生活, 多数参保人员追奉最低缴费年限和按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 还要面临工伤、生育带来的支付风险。现代社会保险制度设计, 每一个人都按上年在岗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缴费, 减少了以缴费基数的高低产生的待遇差距的风险。如果是自由职业者可以享受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 失业后可以按照失业保险的规定享受失业金待遇。

4 结束语

现代社会保险制度是针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家之言。将社会保险基金根据现行模式分别以社会保险税和社会保险费征收, 我认为是解决社会保险领域一直研究和关心的效率与公平、权利与义务平衡协调的问题。因为现行社会保险制度, 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为解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过多的强调了效率原则, 这就忽视了经济转型期产生地大量“下岗职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他们为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大牺牲, 但不能让他们在养老等待遇方面再受到利益损失。还有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 出现失业群体是正常的现象, 因为失业群体是市场经济追求效率的必然产物。但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导的, 是市场经济的调节器和稳定因素, 所以制度设计应向公平性有所侧重。

现代化模式构建 篇10

一、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认识误区

目前, 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对内部管理审计缺乏足够认识, 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查错防弊, 根本没有把内部管理审计和高层次的监督与服务联系起来, 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改善内部管理、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作用, 更无法适应基本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内在要求。

1. 对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必要性存在认识误区。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仍停留在传统的内部审计层面上, 即主要是查错防弊, 面向过去的财务收支审计;多数医院基本上没有开展内部管理审计, 有的医院即使开展了类似工作, 也没有归入内部管理审计的范畴;部分医院认为对内部管理审计的职能, 即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活动进行审计, 应当是各职能管理部门已具备或应具备的职责, 不需要附加的内部管理审计来推动。

2. 对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职能定位缺乏科学认识。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工作还是停留在对经济活动查错防弊、合规性检查或者结果式的评价为主, 而没有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 并逐步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特别是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意见, 这一重要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认识。

3.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关系尚未理顺。

应当说, 这些管理活动在管理职能、管理理念和运行程序、方法等方面与内部管理审计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由于任何管理体系都有各自的运行规则, 对管理对象有着一定的文书制作和遵从要求, 而内部管理审计更注重流程的改进和控制的完善, 因此, 开展医院内部审计工作, 必须解决包括内部管理审计在内的多套管理体系的整合问题。

二、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理性定位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应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方面转变, 要向医院的服务领域及管理领域进行拓展, 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活动进行审计, 评价其管理职能的发挥情况及相关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正确理解独立性与客观性。

坚持独立性、客观性的统一是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1) 独立性是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必要条件, 内部审计机构在医院分管负责人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证和评价, 行使审计职能;但内部管理审计需要全面了解医院的经营管理情况, 才能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因此, 其独立性不是绝对的, 只能是相对的。 (2) 客观性体现内部管理审计的质量要求, 是内部管理审计的生存之本, 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实事求是地评价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同时客观性也是人们最关心的, 它能促使内部审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审计质量。

2. 正确把握审计方向与审计目的。内部管理审计以服务

医院大局、服务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1) 内部管理审计方向是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分析和评价, 并对经营运作全过程进行参与和监督;开展内部管理审计, 不应仅限于事后监督, 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 对医院内部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2) 内部管理审计目标是对医院资源的利用、开发的有效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的分析、评价, 其工作成果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为医院改革、发展和提高效益这一根本点上;内部管理审计通过监督医院各部门是否按规范和效益原则开展工作, 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把医院的管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3. 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 但是, 监督也是一种服务, 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对医院来说监督与服务的目的是一致的, 即实现医疗价值的最大化。 (1) 内部管理审计强调把监督与服务融为一体, 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摆正位置, 清楚自己是医院的一员, 不能凌驾于医院利益之上, 从思想上认识到服务是内部管理审计的活力所在。 (2) 服务的全方位是指对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包括各监督点和所有风险的防范, 促使医院经营管理沿着健康良性的轨道运行;服务的多角度是指内部审计人员要有全局观和整体感, 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要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基础功能

内部审计是医院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 内部管理审计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预警管理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弘扬道德文化的基础功能, 以此检查、评价医院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 能够预警管理风险。

(1) 医院管理风险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综合性, 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 而是传递到其他部门, 最终可能使医院陷入困境。例如, 采购部门为降低采购成本, 忽视对材料品质、使用效果等方面的检查, 或者购买残次品, 这种隐蔽风险会在医疗服务或病人身上反映出来, 最终给医院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需要从整个系统综合考虑。 (2) 将风险管理评价作为工作重点。第一, 评价风险管理目标完成情况, 评价医院以及同行业的发展趋势, 了解医院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评估风险管理薄弱环节, 提出意见并监督实施。第二, 评价各部门风险管理方式与医院活动的性质是否适当;评价各部门降低风险的有效性。第三, 参与风险管理全过程, 做到细微之处, 以小见大、以点代面, 以专业能力发现问题, 规避风险。 (3) 风险的复杂与延续性将导致各环节风险的增大, 内部管理审计从全局出发, 可以予以协调。

2. 能够完善内部控制。

(1) 内部管理审计对组织内部控制有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与其他部门相比, 内部管理审计更能从全局角度, 更清醒地识别和评估医院风险;与外部审计相比, 它更能从医院的利益和实际出发, 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 (2) 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内部管理审计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方法, 搜集有关的资料, 做出测试, 然后运用一定的综合技巧来整理、分析调查与测试到的证据, 依此发现问题, 查缺遗漏, 最后得出结论, 进行督查整改。 (3) 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执行力。第一, 制定审计重点, 检查各环节的实际执行力情况;第二, 对实际得到的情况作出正确评价, 内部控制环节能认真有效地遵守制度规定的予以肯定, 相反不能有效执行的要找出原因, 进行提示, 做出风险预测。 (4) 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科学性。内部管理审计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测试, 评价其是否发挥了制约与控制作用, 是否取得了应有的管理效果。

3. 能够弘扬道德文化。

(1) 建议作用。内部管理审计通过对外投资审计, 建议医院力求投资回报, 在考虑短期利益的同时更要考虑长期利益;通过财务收支与经营业绩审计, 建议医院出具全面真实的会计报告, 督促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等。 (2) 测评作用。内部管理审计通过一系列的内部测评工作协助院部建立一整套医院道德规范, 如通过对医院经济效益的测评, 发现稳步经营方面的欠缺, 提醒院部为加强员工的责任心而建立相应的道德规范。 (3) 评价作用。内部管理审计定期评价医院良好道德文化建设的效果, 即通过一系列的专项管理审计活动, 为医院治理过程发挥作用;评价医院是否有文化宣传教育机制, 是否使每位员工都能理解, 明确医院文化建设中所提倡的医院宗旨、精神;评价医院与员工形象, 由此来敦促员工忠于职守、遵守道德规范, 起到了良好道德倡导者的作用。

四、如何构建和谐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管理审计模式

构建全新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审计模式, 要有先进的审计理念, 要有创新精神, 这就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如何构建全新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审计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认为构建全新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审计模式要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实效性, 灵活运用审计方法, 严格审计工作程序。

(1) 注重实效性。实效性是指内部管理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程度和取得的实际效果, 提高实效性途径主要包括:第一, 坚持量力而行, 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 选择当前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作为突破口, 调整力量, 加大审计力度, 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第二, 要注重总结、提炼、利用审计成果, 积极参与医院管理, 对医院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第三, 坚持客观公正, 严格处理处罚, 增强审计的威慑力, 遏制违规乱纪, 净化经济环境, 从源头上切断腐败滋生的经济基础, 维护医院的经济利益。 (2) 注重审计方法的运用。要灵活运用审计方法, 监督服务并重, 使内部管理审计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第一, 要把握全局, 突出重点, 选准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事项, 找到切入点, 查深查透,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采取措施, 有效地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捕捉改进医院管理的信息, 推动医院发展。第二, 要在审计方法上不断创新, 适应基本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 将数据审计与系统审计相结合, 将传统方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3) 严格审计工作程序。内部管理审计必须遵循审计操作规程, 根据审计要求, 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等审计资源, 抓住关键, 避免重要审计事项的遗漏,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使内部管理审计工作做到制度化, 规范化。

2. 培养高素质内部管理审计人才, 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1) 目前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与基本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多数内部审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 专业比较单一, 知识结构不合理;审计理论钻研气氛不浓, 对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经验技术等知识了解甚少;审计手段落后, 计算机程序审计、网络信息审计涉足甚少。 (2) 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 能够适应内部管理审计需要的必须是一支复合创新型的内部审计队伍,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积极进取, 不断创新,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勇于奉献。 (3) 医院发展的多元化、复杂化趋势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审计风险的减少, 财务报表真实性的鉴别、认定, 审计重点的确定, 有价值、证明力强的审计证据的收集等, 都取决于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 因此,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是搞好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的基础。 (4) 不断拓宽的内部审计领域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 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必须熟悉会计、审计、统计、经济活动分析、税务、金融、管理、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等方面的知识, 增强宏观意识;必须提高应变能力和总体素质, 适应高层次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

3. 增强风险意识, 重视预测, 开展前瞻性内部管理审计。

(1) 增强风险意识。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因素, 并可能给医院造成损失, 风险管理是一个新的领域, 它不仅指审计风险, 更重要的是指发现风险和舞弊风险;医院的风险因素很多, 包括知识、科技、资源、管理等各方面因素, 医院时时刻刻都处在风险之中, 同时也存在着创造潜在收益的机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时关注, 在分析、确定风险水平的基础上, 制定内部管理审计策略, 为医院的发展扫除障碍, 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是内部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及其价值所在。 (2) 重视预测。在知识经济时代, 内部管理审计要更多地参与对未来的规划与决策工作, 不能仅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评价和总结就简单地提出改进今后工作的建议;更应着眼未来, 瞄准医院发展的新问题、国内外医疗市场的新动向、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进程, 进行有效的预测, 对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判断, 决定是否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使医院立于不败之地。 (3) 开展前瞻性内部管理审计。对未来的挑战要有前瞻性的眼光, 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 重大投资决策, 科室结构调整, 医疗资源的优化组合等都需要有正确的战略方针, 如果战略决策失误, 医院就有可能破产, 而前瞻性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及时提示, 避免决策风险;前瞻性审计是内部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内部管理审计的发展方向,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的价值, 也能从这种高层次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

4. 坚持与时俱进, 科学整合管理体系, 不断拓宽内部管理审计领域。

(1) 随着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显得范围狭隘, 时间滞后, 远远不能满足基本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内部管理审计只有不断向管理领域渗透, 从根本上促进医院管理, 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2) 内部管理审计要与其他内部管理项目结合起来, 整合管理体系。强调内部管理审计, 不是说其他内部审计不重要, 内部管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可以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之一;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实际上也包含了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对内部管理审计中审计建议采纳, 必然会体现在效益审计中, 等等。 (3) 内部管理审计包括医院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需要不断拓宽审计领域。第一, 对医院发展的前景、竞争程度、经济活动范围的恰当性进行评价, 从医院的管理、发展、效益和效果等方面去研究, 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第二, 对筹资投资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 防止损失浪费, 要注重对智力投资的评价, 推动科学技术在医院中的运用, 这是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第三, 对医院目标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确保目标切实可行, 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第四,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对资源配置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 实现医院资产保值增值。第五, 对医院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 堵住漏洞, 强化管理, 实现医院利益的最大化。

摘要:对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认识误区, 医院内部管理审计的理性定位、基础功能等方面进行表述, 重点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基本现代化医院内部管理审计模式。

上一篇:本质存在下一篇:环境和水利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