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冲突

2024-07-13

东西文化冲突(精选八篇)

东西文化冲突 篇1

著名歌剧《蝴蝶夫人》中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日本长崎, 美军用炮舰轰开了日本的大门, 大量的美国军人涌入日本, 他们在当地寻欢作乐。美军上尉平克尔顿也是其中一员, 在日本介绍人五郎的撮合下, 他用美金换取了一套房子和一位美貌的妻子巧巧桑 ( 即蝴蝶夫人) , 由此也可以看出平克尔顿对于婚姻的游戏态度, 而年轻的巧巧桑为了追求心中的爱情, 甚至背叛了自己的宗教, 受到了亲戚朋友的唾弃。平克尔顿离开日本后, 留下巧巧桑独自抚养孩子。三年后, 当平克尔顿再次回到日本时, 却带来了美国妻子凯特, 并且要带走孩子, 巧巧桑三年的等待换来的却是背叛、抛弃和欺骗, 她举起父亲留下的匕首刺穿了自己的胸膛, 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这场东西方文化冲突带来的悲剧。

在剧中, 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式自由、享乐主义和代表东方文化的坚韧与执着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作者对具有强烈东方女性色彩的巧巧桑和仆人铃木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和情感, 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极其深刻的刻画。

二、巧巧桑

巧巧桑是一位表面温柔可爱、内心执着刚烈的女性。她的性格中有对于爱情的热烈, 也有面对挫折时的沉静;有日本传统女性的顺从, 也有为了追求爱情而不顾一切的反抗。她身上同时具备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坚韧、内敛精神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西方价值观, 这也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 她最终成为了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牺牲品。

(一) 巧巧桑的人物形象特点

在剧中, 巧巧桑虽然是一名艺伎, 但是她始终怀着对西方自由平等的向往和渴望, 同时内心也充满着婚姻可以带给她幸福、婚姻必须从一而终的东方传统思想, 所以当五郎将她介绍给平克尔顿时, 她觉得这是自己幸福的开始。

当“林肯”号的炮声打破了长崎的宁静, 英俊潇洒的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出现在巧巧桑的面前时, 他身上男性特有的阳刚、爽朗、帅气以及对巧巧桑所表现出来的真诚, 完全征服了巧巧桑, 让她觉得自己找到了心中所追求的爱情, 面对这个自己还一无所知的美军上尉, 她完全沦陷了, 甚至是盲目地迷恋, 她唱道:“当我一见到你, 你甜蜜的话语就迷住了我, 我立刻决定把我的命运交给你。” (1) 而在第一幕的后半段, 巧巧桑为了和“丈夫”“保持一致”, 选择了信奉“丈夫”的基督教, 悄悄去了教堂, 背叛了当时日本的宗教, 在婚礼快结束时, 和尚舅舅的质问和亲戚朋友的唾弃让她内心极其不安, 但在平克尔顿看来, 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所以在平克尔顿一番甜言蜜语的安慰下, 她随即陶醉在了爱情的甜蜜中, 暂时忘掉了这种不安。

到了第二幕, 三年的时间把巧巧桑磨练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妇人, 然而她对平克尔顿的爱情却一点也没有发生变化, 外界的流言蜚语、山鸟公爵的追求都不能动摇她等待丈夫回来的决心, 甚至当铃木都怀疑平克尔顿回来的可能性时, 她仍然表现出了执着和信心。当夏普莱斯来看望她时, 她觉得久等的丈夫就要回来和她相聚了, 非常开心, 快乐得像只小鸟, 然而夏普莱斯却说:“如果平克尔顿永远不回来你怎么办?”这时候, 多年来的梦想仿佛受到了威胁, 她激动地抱出孩子说:“他能忘掉这孩子吗?”并哭着说:“如果真是这样, 那我还不如去死!” (2)

可是尽管这样, “林肯号”的炮声仍让她激动不已, 她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 所以迫不及待地用鲜花装点了整个房子, 穿着结婚时的礼服, 领着孩子站在门口, 期待着平克尔顿归来时的幸福。然而平克尔顿并没有出现, 出现的是他的妻子凯特, 并且凯特还要带走她的孩子。可以想象, 多年的等待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巧巧桑的心中必然充满了绝望, 但是, 她却将这悲痛与绝望藏在了心底, 在平克尔顿的妻子面前, 她表现得非常平静, 像往常一样将客人送出门, 甚至还向美国夫人表示祝福, 凯特一走, 她就被这巨大的痛苦击倒在地, 她举起父亲被赐死剖腹的、刻有“宁为荣誉而死, 决不屈辱而生”的匕首对准自己, 这时候, 孩子进来了, 她内心对孩子的不舍、对生活的绝望完全爆发了出来,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她无力改变什么, 所以跟孩子告别之后她又重新拿起匕首, 在平克尔顿撕心裂肺的呼喊声中闭上了双眼。

巧巧桑是一位坚强的、敢于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性, 敢爱敢恨, 为了爱情甚至可以背叛自己的宗教, 还要经受各种流言蜚语和诱惑, 但却丝毫没有改变对于平克尔顿的爱, 直到最后爱情梦破灭, 她选择为了尊严和荣誉而自尽, 虽然以悲剧收场, 但她对于爱情的坚定和执着却值得赞扬。

(二) 巧巧桑的音乐形象的特点

第一幕中, 当人们看见新娘的女友们从通向这所房子的小路上走来时, 她们在愉快的合唱中赞美着自然, 同时, 巧巧桑也透露了她所期待的幸福。该乐章中巧巧桑所演唱的代表爱情的主题后来也出现在这幕结尾的二重唱里。 (谱例1)

当巧巧桑和她的朋友们出现在舞台上时, 迷人的曲调表达出了这位雅洁、优美的姑娘身上所具有的特性:爱情就是她的生命, 她的爱情是纤弱的、不可捉摸的, 然而为了自己的爱人, 她能够作自我牺牲。 (谱例2)

当领事同其他官员把契约弄妥, 来宾皆大欢喜的时候, 随着平克尔顿走向巧巧桑, 爱情主题优美而热烈地初现。当五郎向平克尔顿低声细语地说:这只匕首, 是巧巧桑最爱的传家宝, 是天皇赐给她父亲的时候, 自杀的动机第一次完整地出现, 它含有一种特别粗野的日本味道。 (谱例3)

巧巧桑此刻唱出了自己的主题, 告诉大家她怎样放弃了自己的宗教, 转而信仰丈夫的宗教。 (谱例4)

婚礼结束后, 在铃木的祈祷声中开始了《爱情二重唱》, 这段十多分钟的二重唱极其具有演唱和表演上的难度, 两个人在唱段中表现的情感也各不相同, 平克尔顿表达了得到巧巧桑的喜悦和对巧巧桑由衷的赞美, 而巧巧桑还沉浸在被亲戚朋友唾弃的恐惧中, 极其没有安全感, 所以温柔地恳请丈夫:“爱我些吧, 就是一点点地爱也好!” (3) (谱例4)

此时, 在弦乐轻柔的背景下, 平克尔顿爱怜地叫她“蝴蝶”, 巧巧桑却说在美国, 蝴蝶逃不脱会被刺死作为标本的命运, 但在平克尔顿的温柔而热烈的安慰下, 她很快便沉浸在爱和被爱的喜悦里了。她说:“即使被大家遗弃, 我还是很幸福的。”但此时的平克尔顿却唱道:“这样一个小小的玩具, 竟是我的妻子。一定要得到她。” (4) 在这段二重唱中, 巧巧桑复杂多变而又温柔的音乐形象与平克尔顿温柔而又热烈的音乐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强烈的戏剧性。

在第二幕中巧巧桑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表达了她对于爱情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谱例5)

这首咏叹调和第一幕中的音乐特点有了明显不同, 第一幕中巧巧桑的音乐轻快活泼、温柔而充满幻想与希望, 而这首咏叹调中则充满了急切的期盼。

在领事和五郎来劝巧巧桑嫁给山鸟被她拒绝后, 领事给她读平克尔顿的来信并暗示她的丈夫不会回来时, 表现巧巧桑内心世界的音乐融合了爱情的主题与关于孩子的主题。 (谱例6)

体现了她对于孩子的爱和对丈夫的信任。一声炮响宣告“林肯舰”进港, 巧巧桑和铃木一起开始唱那迷人的花儿二重唱, 它以柔和的曲调和美妙轻快的伴奏突显, 而且十分愉快地暗示着春天这个恋爱与喜悦的季节。巧巧桑伴随着《爱情的二重唱》的第一主题穿上她结婚的服装, 这是她在新婚之夜打扮自己的时候曾经听到的主题。

在第二幕的第二场中, 平克尔顿的美国妻子凯特来到他们曾经的爱巢, 并要带走他们的孩子, 她所有的希望轰然崩塌, 在她看来, 亲戚朋友的唾弃可以承受, 贫困的生活可以承受, 但没有了爱情、没有了孩子却是她万万不能承受的, 她感到万分绝望, 当她举起匕首永别人世时, 儿子却跑进了房间, 巧巧桑情不自禁地把儿子紧紧抱住, 唱出极具感染力的诀别咏叹调:“我心爱的宝宝, 我不愿意你纯洁的双眼看到我死去。你就要远渡重洋, 但长大后不要为母亲抛弃你而感到悲伤。再看看妈妈可怜的面容吧, 愿你永远牢记心中。永别了, 我的小宝贝, 现在去玩吧。” (5) (谱例7)

唱完这首溢满了悲切、难舍亲情的咏叹调后, 巧巧桑用她父亲曾经切腹使用的匕首结束了生命。但是, 她的音乐形象并没有结束, 她的主题仍由器乐延续着。最后, 伴随着管弦乐强有力的齐奏和隆隆的人鼓声, 巧巧桑的形象塑造画上了句号。

巧巧桑的音乐形象具有典型的日本特点, 中间《樱花》《江户日本桥》等日本民歌元素的运用形成了浓郁的东方音乐色彩, 而表现她的音乐也从开始的轻松、活泼、清新、纯洁变为了结束时的深沉、无奈、伤感和刚烈, 对于展示巧巧桑的性格变化, 清晰地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铃木

(一) 铃木的人物形象特点

铃木是一直陪在巧巧桑身边的女仆, 她有着善良的天性和对主人忠诚的传统思想。在第一幕里铃木初见平克尔顿时, 表现得有礼貌、细心, 想给新主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但平克尔顿却说这里的女人怎么这么啰嗦, 在结婚当晚, 她虔诚地为主人祈祷, 虽然她也希望巧巧桑能够幸福, 但是当巧巧桑为了爱情而背叛了自己的宗教时, 她内心也充满着不安, 因为她知道在日本的封建社会里, 宗教信仰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 这也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在接下来漫长的三年等待中, 虽然巧巧桑的生活越来越窘迫, 但是她始终陪在主人身边。作为一个旁观者, 她早已明白这段婚姻已经变成泡影, 她也希望能帮助主人清醒, 所以在山鸟出现的时候, 她并没有反对, 但是在五郎在外散布谣言时却怒不可遏。她和巧巧桑之间的关系已经由主仆关系变成了亲情, 她们在艰苦的生活中成了对方的依靠。

(二) 铃木的音乐形象特点

铃木的音乐形象也是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在第一幕中, 她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着希望, 想努力做一个好仆人, 所以在一开始与平克尔顿的接触中她就表现了自己对主人的尊重, 轻快而短促的音乐节奏仿佛在述说着她的心声:“你的微笑像花一样美丽, 神说过, 微笑可以征服一切困难......” (6) (谱例8)

然而换来的却是平克尔顿的不耐烦。在第一幕中, 铃木有很多祈祷的音乐, 她一直在乞求神给巧巧桑带来幸福, 虽然一直对主人的这场婚姻不报什么希望, 但是却随着巧巧桑的高兴而高兴, 悲伤而悲伤。特别是在《鲜花的二重唱》里, 她高兴地和巧巧桑一起用鲜花装扮房子, “摇一摇樱花树, 花瓣就像雨般飘落, 还有紫罗兰和夜来香, 让我们一起采集鲜艳的花朵。” (7) 这段重唱为整部歌剧的高潮做了重要的铺垫, 此时欢快的歌声和氛围反衬了结尾时的悲伤和绝望, 使得巧巧桑的悲惨结局显得更为凄凉。一直到最后, 铃木的音乐一直都充满着悲伤。

在铃木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日本封建社会中强烈的“尊卑观”, 作为仆人, 她没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也没有巧巧桑那种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 她对于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主见, 甚至在祈祷的时候都仅仅为自己的主人祈祷。所以, 铃木是一个典型的受东方传统礼教束缚的仆人。

四、小结

通过对歌剧《蝴蝶夫人》中东方女性形象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巧巧桑和铃木都是典型的东方女性, 她们有着顺从、内敛、坚韧、执着的特点, 但是巧巧桑还有着对西方民主、自由的向往, 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铃木则是典型的东方仆人, 她们二人的关系到最后变成相依为命的亲情关系。正是因为巧巧桑的这些特点, 使东西方价值观的冲突集中到了她一个人身上, 造成了最后悲剧的结局。

当今社会早已过了动荡、战乱的时代,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通过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影响着东方的人们, 而东方文化的输出却远远落后于西方文化的输入, 如何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接受东方文化, 让“蝴蝶夫人”式的悲剧不再发生, 是现代文艺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探索的课题。

摘要:《蝴蝶夫人》是普契尼歌剧创作高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塑造蝴蝶夫人的形象和倾诉她个人的悲剧性遭遇上, 无论在人物的安排还是音乐的选材上, 都体现了传统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对比和冲突, 而蝴蝶夫人就是冲突的焦点, 这也是她悲剧结局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蝴蝶夫人,巧巧桑,铃木,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周莉.显性的塞壬, 隐性的蝴蝶夫人——解读《红线》中的东方女性形象[J].校园英语, 2015, (24) :253-254.

[2]段文君.从东西方文化冲突视角看歌剧《蝴蝶夫人》中的人物形象塑造[J].北方音乐, 2015, (15) :88.

[3]王佳.歌剧《蝴蝶夫人》的人物形象分析[J].艺术科技, 2015, (02) :154.

[4]韩晋松.普契尼歌剧创作中的异国情调——以《蝴蝶夫人》《图兰朵》为例[J].音乐创作, 2014, (08) :166-168.

[5]柴丽华.歌剧《蝴蝶夫人》赏析[J].大舞台, 2013, (05) :9-10.

东西方法律文化 篇2

11291046杨磊

法律英语课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部电影《傲骨贤妻》,剧中更多的描述了美国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以及辩护律师的全方面辩护。当然,律师以及检察官在法庭上的精彩表现让我钦佩,不过在观看过程中,我也更多的注意到了法庭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那就是陪审团。而在我国也有着人民陪审员制度,所以就该制度谈谈我的看法。

美国所实行的陪审团制度,是由随机挑选的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根据法庭出示的证据对被告是否有罪这一事实做出裁决。吸收普通民众参与刑事审判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陪审团制度在两个国家的实行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行的是参审制,这意味着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过程中,陪审员是和审判员一同做出决定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越来越流于形式,在很多地方处于名存实亡的地步,即使有少量人民陪审的案件,但是他们普遍陪而不审,合而不议,这是我国存在的现状。

但是相反,在美国,陪审团可以说是检察人员以及辩护律师,甚至是法官都不得不重视的存在。可以这么说,要理解法官固然重要,但是陪审团的态度,甚至一言一行,他们注视被告或是原告的任何面部表情都是律师捕捉的对象,他们必须根据陪审团的态度随时准备改变“作战策略”,这就是陪审团举足轻重的作用。12个人,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有罪。

当然,不可避免的,即使很重要,但是依然有些问题。在剧中,我们也会发现有时候陪审团并不完全是注重证据,他们很注重自己的第一感觉;另外,美国辩诉交易的盛行使得陪审员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

东西文化冲突 篇3

文化, 广义上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成果的总和, 包括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具有地域性, 文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所产生的, 古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 文化的传播受到一定的影响, 局限在一定的地域中, 所以当今世界文化是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

文化可以传播, 文化承载的主体是社会的每个成员, 以语言作为它的传播工具。

文化具有社会导向性, 利于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的和谐, 保持社会的稳定。就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等。

文化具有矛盾性和兼容性, 各种文化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兼容, 人类民族的冲突和融合正是文化的矛盾性和兼容性的体现;文化的矛盾性的体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刮痧》一片中以中国传统中医的治疗手法为矛盾焦点, 开展了激烈的法律辩论, 这也突出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

在以影片内容为依据, 逐一寻找中美文化的冲突点之前, 应当首先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 又称华夏文化, 迄今传承已五千年, 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化;美国文化是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和移民把欧洲文化带入美国, 与印第安文化冲突和包容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时至今日, 虽然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一, 但还是与欧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美国也是个移民国家, 它的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

影片开篇叙述许大同先生在美国获得了成功的事业, 也同时体现美国文化的第一要素“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 (天赋人权) , 许大同先生获得了全美最佳电子游戏创意奖, 而在颁奖现场许多美国人手持标语, 反对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内容, 因为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内容促使小孩们相互模仿, 引发暴力犯罪。许大同在其获奖感言中提及, 在8年前他抱着“美国梦”移民美国, 渴望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做一个真正意义的美国人, 得到美国文化的认同。但就在颁奖现场, 许先生“当面教子, 背后教妻”的小细节就体现出许先生尽管获得了成功的事业, 还是没有融入美国的主流文化当中, 还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的美国人, 这也为故事的主要矛盾埋下了伏笔。

从颁奖现场回家后, 许大同家祖孙三辈的对话也体现出中西文明的差异与碰撞:丹尼斯是一个ABC (American-Born Chinese) , 接受的教育也是美国式的西方教育, 代表着美国文化;许大同作为移民, 接受过中国文化的熏陶, 也接受并向往美国文化;许大同的父亲, 中国大陆知识分子, 擅长中医治疗, 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段对话中体现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子女的教育观的差异, 丹尼斯“打小孩的父亲不是好父亲”, 和丹尼斯爷爷的“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 丹尼斯在学校与同学在学校打架, 也被他解释为爱同学, 这是丹尼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误读。

影片通过两个文化的局部矛盾, 为影片铺设了一个基调, 这是一部反映文化冲突的影片, 随后, 影片也用一个两种文化对于儿童监护权的认知矛盾引入主要情节, 许大同的父亲因为朋友老霍的意外死亡, 被留在警察局, 需要许大同前往认领, 许先生的夫人简宁还在上班, 许先生匆忙外出, 将丹尼斯一个人留在家中, 在父子俩回家的路上, 简宁打电话给许先生问孩子的情况, 他才意识到已经触犯了美国的法律, 加快车速赶回家, 这时许先生的父亲提醒他, “开这么快是否违法?”许先生告知父亲将丹尼斯一个人留在家里已经违法了。打开房门之后, 丹尼斯激动地在黑暗中向父亲跑来意外摔伤, 送往医院治疗, 医生发现丹尼斯后背的疤痕, 并通知儿童福利局。儿童福利局和许先生夫妇就刮痧是否是“对儿童的虐待”展开了唇枪舌战, 并以此为中心, 引入了中美文化关于朋友、婚姻家庭的认知等方面的碰撞。

文化的碰撞与冲突源于两种文化对于世界的认知不同, 西方文化起源和发展于古希腊的理性思维以及古希伯来的宗教思想, 中国文化起源于本土的大河文化, 成型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说, 尤以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 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和追求科学技术的墨家学说为根基。两种文化一个偏重宗教和理性思维, 另一个则是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文化体系, 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援引许大同父亲的一句话“刮痧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东西, 为什么一到美国便说不清楚了呢?”何止刮痧, 中国很多的东西放到美国也无法用理性思维解释清楚。

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和思维的结合, 信仰基督教的各种教派, 尊奉万能的上帝, 而中国文化奠基人之一孔子说“敬鬼神, 而远之”, 所以中国并无本土实质意义上的宗教, 而土生宗教道教的形成是道家思想慢慢被信众理解为宗教, 从道家思想的产生, 到东汉末年形成宗教历时数百年, 发展至强盛历经千年之久。在西方文化中, 人是来世上向上帝赎原罪而获永生, 而中国文化则认为人来世上只要作到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之一便可永生。

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在社会中要作到“真、善、美”便可向上帝赎罪, 而中国文化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贡献,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儿童福利局与许大同争论的文化根基, 西方强调人权不可侵犯, 包括小孩的人权, 中国文化则强调“子不教, 父之过”, 这也是影片开篇许大同“当面教子”的行为被他朋友约翰·昆士兰先生认为“你打小孩是向我展示对我的尊重, 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的原因。

二、文化的包容和互相吸纳

影片到此似乎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许大同父亲知道事情真相后, 找到约翰·昆士兰用三个小人画向约翰说出事情的真相, 对丹尼斯刮痧的是自己而不是许大同。约翰·昆士兰如他的开拓者先辈们一样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探究, 他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北京参观中国的文化成果, 并体验了刮痧的治疗, 这是一种文化的包容和主动吸纳, 从个人的角度, 他吸纳了中国文化刮痧治疗的成果, 并将自己的感受第一时间告知了儿童福利局的负责人, 这就是文化的传播。

影片中的另外一个场景也能体现文化的包容, 许大同父亲决意回到北京, 许大同去机场送行时, 将丹尼斯悄悄从儿童福利局中带出来, 想和父亲一起回到北京, 许大同父亲的一席话:“大同, 你这是在逃避困难, 你出国之前不是已经作好面对各种困难的准备了么?现在想逃避, 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即使你回到中国, 你也是在美国虐待儿童的逃犯”体现出许老先生对美国文化的尊重, 就个人而言他也希望儿子孙子能和自己生活在一起。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是世界上较为开放的文化, 都善于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文化宣扬的是“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而美国文化则强调“melting pot”大熔炉。这是影片以矛盾开局, 以圆满结尾的原因。

三、两种文化的共同点

两种文化都强调个体的修养, 只是判定方式的不同而已, 美国文化是以宗教的形式判断, 而中国文化则偏重社会的道德规范。

两种文化都是以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 都希望保持家庭的完整, 儿童福利局负责人认为即使他们赢得诉讼, 也是失败了, 因为他们破坏了一个家庭的完整, 一个孩子将永远失去父亲;而许大同在被禁止接触丹尼斯的情况下, 设法在圣诞节和家人团聚, 即使这种方法很危险, 他也愿意尝试。

两种文化都以诚信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美国法庭上证人都要手捧圣经宣誓, 保证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这也是约翰·昆士兰在法庭上对朋友作出不利证明的原因;而儿童福利局的代理律师在法庭上断章取义地理解中国文化的代表著《西游记》故意激怒许大同, 被儿童福利局负责人职责为想法官撒谎;简宁不愿欺骗公公, 将实情告知, 都说明两种文化都以诚信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四、结论

不同文化之间都存在相互碰撞和相互吸纳的现象, 世界文化以此种方式发展, 有的文化在削弱, 有的文化消亡, 有的文化发展强盛, 有的文化互相吸纳形成一种新的文化。

只有文化间相互包容吸纳, 文化间才能求同存异, 做到世界“大同”, 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Perry Marvin, Myrna Chase, James.R.Jacob, Margaret C.Ja-cob, Theodore H.Von Laue, 2000, Western civiliza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2]顾晓鸣.中国文化特征形成文化学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 1988, (1) .

东西文化冲突 篇4

一、文化内涵的差异

“英汉民族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思维观念的影响, 他们对数字的偏好显示出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是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必然结果。”[1]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和谐共生和团结统一的传统, 因此对数字1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老子》中就有“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的经典阐释, 将数字1视为万事万物的源头和宇宙的开端, 足见中国人对于数字一的情结。体现在现实生活中, 中国人奉行一夫一妻、一心一意等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同中国人类似, 西方人对于数字1也有比较正面的感情。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 数字中1最为至高无上, 是世界的源头。中国人比较欣赏数字2, 自古就有一分为二的“阴”、“阳”之说, 喜欢对称中蕴含的美感, 对偶数情有独钟, 希望生活中能够事事两全其美、生活双喜临门, 连人情交往中一般不选择单数。当然, 中国人对“2”的喜爱也不是绝对的, 一些不好的用法也处处可见, 比如成语一山不容二虎、一心不可二用。同样, 2在英语里也是褒义、贬义都有。表示褒义的提法有:for two cents;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等等。表示贬义的则有:two—time;It takes two to make a quarrel, 等等。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字3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对数字3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 中国古代大量的思想概念都同三相关, 譬如道教的三清之说、三元、三生、三才、三族, 等等。另一方面, 中国也有“事不过三”、“三心二意”等不同的提法。在西方人看来, “三”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体现着神圣、尊贵、吉祥, 比如基督的三位一体、三项美德。

二、数字喜忌的差异

在史前时期,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没法给予科学的解释, 只能将其归因于所谓的神秘力量, 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因此,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对于相同的数字人们却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吉凶理解。比如, 数字4。在许多亚洲国家如朝鲜、韩国、日本、中国看来, 数字4因为发音和“死”类似, 不受人们的喜爱。在日本的医院里, 人们看不到有四层楼房或者带四的病房;在朝鲜、韩国, 也存在同日本基本相似的情况, 带四的楼房、房间很难找到。在亚洲的某些地方, 父母往往对第四个孩子抱有成见, 因为数字不吉利的关系而对这个孩子有所歧视。在对带眼镜的人进行辱骂时用的词语是“四眼鸡”。另外, 四对人们的影响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 在选择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时, 人们对四这个号码尤其敏感和反感。一旦涉及到“十四”、“五十四”、“九十四”等数字时, 人们都特别忌讳。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对四没有什么忌讳, 能够比较积极地看待这个数字。譬如, 数字九。中国人认为数字9带有神奇的色彩, 而西方人则没有这种感情。在中国人的思想世界里, 数的极限9显示的不仅仅是一种神圣, 更是威严的象征, 比如皇帝是“九五之尊”、故宫的房间数是9999, 等等。“九”由于同“久”同音, 还表示言语、感情等的恒久不变, 所以有999朵玫瑰、九死一生、、一言九鼎的提法。在西方人看来, nine没有特殊的含义, 一般用来表示“多”、“深”。比较经典的例子比如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命) , on cloud nine (得意洋洋、高兴万分) , 等等。另外, 对于6和8, 中国人也有着特殊的情感。“6”寓意六六大顺, “8”则同“发”谐音, 两个数字在电话号码、汽车牌照、商铺取名等领域都广受欢迎, 其承载的意味已不是简单的表示数量或序码那么简单, 有着丰富的寓意。

三、宗教神话方面的差异

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下数字文化的差异很多都与宗教神话有关。正是由于存在渗透着不同理念、价值判断的宗教神话的存在, 导致同样的数字却有着不相同的认知。譬如, 西方人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避免这个数字的出现。原因当然有很多, 但没有统一的意见。首先, 人们认为这同耶稣遇害有关。传说中耶稣正是在13日举行的13个人的宴会上, 被自己的弟子犹大出卖给了犹太教当局, 导致了耶稣的苦难和不幸。因此, 人们视“13”为苦难和不幸的象征。其次, 对“13”的排斥同一则北欧神话相关。火神Loki是众神中排名第13位的神, 在他的挑唆下黑暗盲神Hoder将自己的兄弟Balder置于死地。同时, 在葬礼上Hoder又是第13位吊唁者。从此之后, 西方便有了对于13这个数字的避讳。当然, 同13相关的传闻还有很多, 比如古代波斯人认为的十二个轮回结束之后宇宙的混乱, 比如汉莫拉比法典的第13条法规、十字军东征时的13圆桌骑士, 等等。当然, 西方人对数字13也不是一概排斥的, 在某些基督教祭典中就有13信条的仪式。

综上所述, 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文化的差异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式, 其中的原因也十分复杂。事实上, “数字本身不具有特别多的文化含义, 由于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把它与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宗教信仰、过去的经历, 以及对自己或他人寄予的美好祝福相连起来, 给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东西方吉利数字和禁忌数字不同, 但人们所表达的思想以及所赋予这些数字的哲学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只是中间媒介不同而已。”[2]因此, 我们要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字文化之间的差异, 扩大跨文化交际间的深度。

摘要:数字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和社会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然而, 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数字文化。本文拟对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文化间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数字,差异

参考文献

[1]胡国强.试论东西方数字文化差异的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论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 篇5

会计文化是在长时间的社会活动中慢慢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意识,其本质属于管理文化层面的一种。会计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创造的与会计有关联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例如会计制度的形成,会计精神层面的创造;狭义是指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会计意识形态以及会计法规制度等实质内容。东西方会计文化在社会特征方面存在共同点。首先,会计文化具有超强的凝聚性。会计文化的形成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长期的会计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会计经验,形成会计人员特有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并形成对会计高度认可度的意识形态,所以会计文化的指向性以及凝聚性是非常强大的。其次,会计文化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层次分明的会计文化形成社会特征不分地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力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文化的发展变化。文化的渗透能力以及延伸能力非常强,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会计文化之间的交流发展,逐渐的形成世界统一的会计文化体系内容。最后,会计文化价值取向的趋同性。任何文化的发展进步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会计文化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而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价值取向非常明确。

二、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

(一)会计文化职业化程度与法律约束力差异西方会计文化与东方比较,职业化程度更高。在西方社会,会计人员注重个人职业空间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同时在会计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稳固的社会地位。西方政府部门很少制定法律干预会计行业,对会计行业进行管理的准则或者制度基本都由职业的会计团体或者一些独立的会计机构制定,全面充分的发挥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的职业能力。东方会计文化偏向于法律法规约束会计行业以及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特征不显著。会计服务于企业以及各类政府机构,政府利用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引导会计行业的发展,个人发挥专业能力判断的机会有限,职业化水平不足。会计人员从业的出发点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对会计事务进行处理。

(二)会计文化相同性与应变性差异西方国家对不确定因素的灵敏度较低,所以其会计文化更加注重于灵活性,鼓励会计人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西方国家政府或者会计独立机构只针对一些原则性的会计问题进行限制,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会计问题,例如,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已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符合会计原则,西方就认可会计方法的变更,因为这样更加贴合实际的会计业务,使得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灵活性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和会计人员自觉性的缺乏,容易导致各类会计行业丑闻,这些都与会计文化紧密相连。东方的会计文化比较注重相同性,也称为统一性,政府会用各类法律法规统一每个会计环节的操作模式,提倡各类企业在会计制度的使用上和会计法规上的统一性,例如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会计一级科目设置的相同。会计的统一性的优点之一就是会计的处理方式较简单,各类财务报表较容易进行比较,但是不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会计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会计文化秉持的态度差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会计文化一贯秉持乐观主义的态度,对创新精神的狂热追求,乐观主义的崇尚可以不断挖掘会计人员的潜能,但是极端的乐观主义使得会计处理方式越来越趋于复杂,行业外的人员很难看懂隐含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会计监督。东方人民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深,对任何事物都秉持稳健的态度,在会计文化表现也是如此。在会计行为规范中,会计相关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采取谨慎性原则,例如存货的计量方法,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没有后进先出法这一计量方法就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东方的会计文化使得会计长期处于一个发展状态,不利于会计人员以及会计行业的发展。

(四)会计文化保密性与透明度差异西方会计文化注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财务报表中要求披露很多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较大程度的公开方式避免了内幕交易的频繁发生。东方会计文化含蓄内敛,受限于各类条条框框的法律法规,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都保持绝对谨慎态度,对于重大信息披露的不多,以免泄露企业机密,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与西方会计文化相反,东方的会计文化给腐败和暗箱操作孕育了机会。

(五)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差异职业素养差异包括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首先,会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差异。东方传统的轻工商思想造成了会计行业在整个企业中处于末端,国家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以及培养模式从一开始就缺乏很好的定位,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都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和尊重。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时代,古希腊罗马时代一开始就偏重工商贸易,巧于会计核算,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在很早就得到了重视,因为开始西方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比较大,所以企业和社会就会加大会计教育领域、会计精英的各方面的投入,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能力,进而影响现代西方国家在会计行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占有权威地位。其次,会计职业道德差异。东方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过程,偏重于自律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偏重他律的会计职业道德反应的会计文化截然不同,基于集体利益的会计职业道德,个人必须服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评价。但是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充分自由发挥个人才能,在会计职业道德中体现的是浮于社会表面的物质追求比自身的品质修养更加重要。所以西方会计文化在会计职业素养领域倡导的是积极促进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利益。西方会计文化崇尚个人在会计领域的专业贡献,个人职业能力的突破,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是权利利益最大化的时刻。最后,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会计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谨言慎行是主要宗旨,在不违反会计法规的前提下,听从领导的指示,这些不利于东方会计行业在世界立足。而西方会计从业人员偏重于实事求是,依法办事,体现的会计行为方式比较大胆,勇于尝试。

三、结论

通过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的比较,吸取经验,借鉴西方会计文化的长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是会计从业人员要思考的问题,加强中国会计职业化建设,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会计团体的作用发挥会计文化的引导作用。透明度是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弱势,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会将各类因素考虑其中,隐藏一部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透明度,造成各类皮包公司,圈钱现象的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西方会计文化会趋同,互相吸取会计文化中的优点,西方会计发展较早,有很多值得东方会计文化借鉴的地方,在借鉴过程中,注意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借鉴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东方会计文化走向世界,使得东方经济适应世界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风筝》中的文化冲突 篇6

这节课在我的预设下进行得较为顺利, 在布置完作业后准备离开教室时, 学生李嘉熙拦住了我, 问道:“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儿时的鲁迅, 因何毁坏弟弟周建人亲手做的风筝?后来又因何态度180度大转弯呢?”我解释说:“鲁迅的父亲去世较早, 作为长兄的鲁迅自然要对弟弟严格要求, 以希望他将来能有出息。后来不是接受了新思想吗?”学生又问:“传统教育讲究‘孝悌’, 兄弟友爱, 这种关爱弟弟的思想鲁迅先生应该早就有呀, 为何后来才后悔才向弟弟致歉呢?”我本想再进一步作解释, 可是我忽然想到, 兄弟之间的“悌” (友爱) 和“长兄如父”的威严可能存在着某种冲突, 这种冲突可能涉及文化冲突, 较为复杂, 就坦率地告诉他, 再让我想想。

回到办公室, 我进一步研读了原文:

有一天, 我忽然想起, 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 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 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推开门, 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 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 还没有糊上纸, 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 正用红纸条装饰着, 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 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 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 又将风轮掷在地下, 踏扁了。论长幼, 论力气, 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 于是傲然走出, 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 我不知道, 也没有留心。 (第4段)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 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 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忽地在眼前展开, 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第5段)

确实, 鲁迅在第4段充满自信地对弟弟的管教, 定是受了某种思想的支撑;第5段的转变之大也定是受了另一种思想的冲击。接着, 我又阅读了相关的书籍文章,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得出了初步的认识。

人是文化的传承器, 人活在文化中。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儿时的鲁迅, 因何毁坏弟弟周建人亲手做的风筝?后来又因何转变态度呢?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两种文化的冲突。19世纪20年代, 为了救治风雨飘摇中的中国, 很多仁人志士把学习的目光指向了西方。可能是矫枉过正吧, 当传统文化的弊端被逐步发现, “全盘西化”的思潮风起云涌, 陈独秀就有这样的言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 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 绝对两样, 断断不可以调和迁就的……若决计革新, 一切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 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独秀文存》,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成年的鲁迅和陈独秀一样,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至于他完全接受了西方的说法“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否定本国固有文化以寻求出路, 成了当时知识分子的首选。鲁迅对待“风筝”的态度前后转变之大, 可以说是西方学说以势不可挡之势摧毁了他儿时固守的传统文化的自信。

第二, 中国固有传统文化内部的冲突。中国讲究“孝悌”, 落实到兄弟之间, 就是兄弟要讲究友爱。在寿敬吾老先生的三味书屋中, 鲁迅肯定学到了兄弟之间的“悌”, 但面对自己的弟弟, 他又因何不“悌”了呢?其一, 儒家的“内仁外礼”的表现。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所谓“仁者爱人”这是内在的。外在的, 孔子又强调“克己复礼”, “礼”就是讲究伦常、长幼、内外、等级, 每个人要认清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言语造作要与之相称。这种外在的“礼”在孔子的弟子荀子那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荀子的弟子韩非子又把它发展成了“法”。鲁迅友爱弟弟, 那是内在的“仁”;为了使弟弟有出息, 在特殊情况下, 对弟弟进行惩罚, 那是外在的“礼”、“法”。其二, 涉及到中国固有文化内部的冲突。正如席勒提出要用艺术“弥合分裂的人性”一样, 孔子早就讲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强调要弥合被人为割裂的“学”和“思”, 孔子思想的承传者———明代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强调要弥合被国人分裂的“知”和“行”。很显然, 儿时的鲁迅在处理弟弟做风筝这件事情上, “知”和“行”也是分裂的。他知道要为弟弟负责, 要引导教育弟弟, 但当他拥有了“父兄”的权威后, 就粗暴简单地处理问题了, 中国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在具体的承传者身上发生了内部的冲突。

浅议师生文化冲突 篇7

一、师生文化冲突的内涵及其构成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 涵盖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人类劳动的物质财富等方面。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本文侧重于“文化”的狭义概念, 即一定群体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2]其中价值观、语言和知识等文化构成要素共同影响着文化。

“文化冲突”指不同的个体或群体由于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态度的差异而产生的或隐性或显性的对抗。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 其中教师文化指的是代表社会理想的成人文化, 而学生文化则是受同伴、家庭、社区和学校影响的同辈群体文化。[3]师生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教师的思想态度、价值行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往往视教育为传授知识的过程, 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器具;而学生文化更倾向于接受外来新颖的文化。“师生文化冲突”正是师生文化差异所致, 是师生文化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和碰撞等不和谐的现象。[4]师生文化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显性的对抗性冲突, 师生公开诋毁或攻击, 教师难以控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冲突, 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的疏远。这种冲突潜藏在中小学课堂中, 往往是因为师生习惯被动地接受强加于他们身上的东西, 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思维态度去看待, 毫未察觉课堂中引发冲突的因素。

二、师生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源

价值观、语言和知识等文化构成要素隐藏了师生文化冲突及冲突产生的内在原因。

1. 价值观影响师生关系

(1) 师生文化交往观。交往观念决定人的交往模式, 即交往观念决定人在交往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而人的交往以文化为核心, 交往过程即文化的相互影响过程。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德韦恩·休伯纳将人的交往分为经济、逃避、支配、服从和理解五种模式。就我国中小学师生交往而言, 由于“学生主体”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学生信息来源的多渠道性, 完全屈从于教师文化支配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学生以“不做作业”“不听课”的方式表示对教师文化的反抗, 因此理解也很难在师生之间得到落实。我国中小学师生文化交往更倾向于“经济模式”和“支配模式”。教师把学生当作教学手段以满足学校和社会的要求, 以自己的文化支配学生的言行。在这样的文化交往过程中, 学生成为教师的工具, 没有发言权, 其对多元文化的诉求受到压制, 势必会产生文化冲突。

(2) 师生文化主体观。随着人们对学生主体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逐渐从“教师中心”转移到“学生中心”。但无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 都是以主客二元对立的方式看待师生关系。事实上师生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包括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 在不同的关系中, 师生既可能是主体又可能是客体, 还可能同为主体。[5]因此简单地以主客方式划分师生必然是片面的。现实的中小学课堂中, 两种中心说都把师生看成是达成目标的工具, 使师生的文化主体性受到了压制。教师的文化主体性被禁锢在复制社会文化的限制中, 学生的文化主体性则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2. 语言隐藏师生文化冲突

布迪厄认为, “语言是温和的暴力”。[6]现行看似中性的课程与教学语言背后隐藏着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赞扬, 它指引着学生向着教师文化发展。在语言的遮蔽下, 学生和教师以一种惯常的思维态度对待师生关系, 使学生完全接受教师文化这一行为合理化了。

(1) 课程概念。传统的课程概念隐含着社会对学生的一种期待, 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方式赋予教师传递成人文化的权力。在课程概念中, 隐藏着社会目标的文化价值取向的概念有两个。其一是“课程目标”。目标是成人对学生文化所要实现的行为转变的预期结果, 它规定学生文化发展的趋势。在目标概念下, 学生被迫接受教师的价值观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但是, 目标是唯一的, 代表教师团体的期待, 而学生是多样的, 由此教师的单一目标与学生的多样性发展之间势必产生冲突。其二是“学习”。“学习”是学生通过与环境作用后从某一思想行为向另一思想行为的转变。“学习”实际上是一个从社会文化中抽离出来的假定概念, 它所指的转变也是由社会、教师给定的, 完全脱离学生的文化实际。学生的文化是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建构起来的, 是一个基于学生文化背景而开展的创造性活动。而学习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

(2) 教师语言。教师语言控制着课堂,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的话语主导权。“语言本身有一种给事物标定秩序的作用。”[7]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决定了教师拥有话语主导权。一些被教师剥夺了话语权的学生的文化期待得不到诉说和回应, 因而往往对教师的教学采取忽视的态度。其二是教师的教育评价。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教师以学生成绩为评价指标, 追求答案的统一性, 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这与学生寻求个性的释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相冲突。

(3) 知识。知识背后隐藏着文化权力的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师生对知识的拥有量的不同必然导致师生地位的不平等。教师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必然对学生产生权力的制约。其二, 教师通过知识划分学生的层次。教师往往运用严密的、逻辑的“精致语言编码”教学, 致使下层劳动子女难以理解, 最终导致劳动子女通过“不学”的方式对教师提出反抗。[8]

三、师生文化关系的融合

1. 转变师生文化的主体观念

师生关系不能只停留在主客体的划分上, 毕竟客体的存在意味着交往双方地位不平等。现象学创始人埃德蒙·胡塞尔提出“交互主体性”理论, 该理论将师生的关系从“我和他”转变为“我和你”的关系, 它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 学生是文化选择的主体, 无论是信息技术传递来的文化还是教师文化, 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内化才能真正为学生吸收。其次, 学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重新释义文化的内涵。另外“交互主体性”意味着师生双方的文化是交互的, 教师文化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同时, 学生的新兴文化也更新着教师的观念。师生双方的文化存在着差异, 但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因此, 教师和学生应该承认双方文化的主体地位, 并彼此持开放态度, 积极从对方身上汲取合理的因素。

2. 建立对话机制

对话是师生交往的最佳模式, 它为师生文化融合提供条件。对话以文化为核心, 是两个文化主体以沟通文化为目的的对话, 它不仅是师生交流文化的过程, 而且也是听话者帮助说话者梳理自己思想态度、澄清价值观的过程。[9]真正的对话重视“听”的作用, 但“听”绝不是被动接受的行为, 而是一个重新解释、创造的过程。在师生对话过程中, 学生站在听者的立场, 必须能主动对教师的话语进行意义重构。另外, 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的解释性的回应对于学生而言,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它可以帮助学生辨别文化的意义, 使学生学会选择有价值的文化。

3. 重建课程概念

课程语言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那么变革课程语言就是调和学生和教师文化冲突的方式之一。休伯纳曾提出应该用“教育经验”代替“学习经验”, 用“有价值的活动”代替“目标”和“学习”在课程领域的中心地位。[10]教师应该询问“什么教育活动和文化最有价值?”“到底是什么文化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一旦我们的课程语言不再局限于“目标”“学习”“社会化”等将师生机械化的概念, 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就能得到转变, 教师的教学使命也会从“加工学生为社会人”转变为“营造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3]赖志超.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文化冲突及其调解[J].嘉应学院学报, 2009 (4) .

[2]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9]王俊颖, 李森.试论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M].教学研究, 2011 (1) .

[5]南纪稳.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地位的三维思考[J].教育研究, 2001 (4) .

[6][7][8]李松林.控制与自主:课堂场域中的权力逻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小议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差异 篇8

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 两者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开放的西方文化与含蓄的东方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 文化可以分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1) 开放的西方文化

从根源和发展的情况来看, 西方文化相对外倾化, 属于商业海洋文化。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一个是希腊文化, 另一个则是希伯来文化。

希腊文化是带有显著外倾化海洋文化特色的。在古希腊, 海上贸易相对发展较快, 其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外来文化, 人们在接受这些外来文化时也造就了自身文化的开放性。而另一西方文化源头的希伯莱文化, 它具有着浓郁的外倾化商业文化特色。西方希伯莱文化源于犹太人, 犹太人频繁的大规模民族迁徙与商业活动, 将原有的固定生活圈子打破了, 将封闭转为开放。这种海上贸易文化与商业经济文化致使西方文化拥有着社会性与开放性。

2) 含蓄的东方文化

相对来说东方文化就显得保守的多, 它属于农业陆地文化。东方国家主要是靠农业为发展基础的, 其经济形式为陆地型经济。农耕的生产比较稳定, 这种经济方式拥有着自给自足的特点, 也造就了东方人相信自然态度。这使得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 不愿去改变、去冒险, 人们追求和平, 重视先人们的说法与传统, 并且对此不会去轻易的逾越。这种相对稳定的农耕陆地型经济造就了东方文化中的自然性与保守性的特点。

2. 西方文化讲究个体性而东方文化讲究整体性

1) 个体性的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比较重视人的外在与实践活动, 是强调个体性的文化。西方国家认为个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元素, 他们强调每个人的价值体现, 崇尚自我的发展与实现。这种个性价值在现代的各个层面中都有体现, 西方国家的人们追求多元化, 这就促使了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敢于创新与发明。

2) 整体性的东方文化

由于东方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 而在农业经济中的竞争性也不是不大, 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始终是一种相对稳定而又平和的状态, 就致使东方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也比较平和, 他们追求稳定与和谐, 讲究秩序, 提倡团队的合作精神。久而久之, 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就形成了东方文化中整体性、集体性的特征。

3.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 东方文化中的感性

1) 理性的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 强调崇尚理性, 并且他们认为理性能够决定一切。这种思想、观念就是理论学说、理性主义。西方国家在科学上同样遵循理性主义, 他们注重科学的研究与实验分析, 强调数据, 重视实效。

2) 感性的东方文化

相对来说, 东方文化就是感性的文化。对于实验的研究以及数据分析都没有西方国家理性与重视, 在处理问题中常常是定性而非定量。比较倾向于从大处着手、论整体而言。东方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 东方人往往会通过直观、内省等等这些个人体验来获得对世界的感知, 较西方理性文化而言东方文化显得更为感性。

二、艺术根源的不同

所谓艺术, 它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想象的东西。再确切一点地说:艺术, 首先它应该是对人们思想的反映。其次, 它应该是人们根据艺术的性质与特征在自己思想中塑造的一个形象。最后, 才会有艺术价值。在不同的国度中, 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而艺术的根源, 它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历史。

看东、西方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文环境, 就大体决定着东、西方艺术的发展形势。也就是说, 东、西方国家的主流思想将主导着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虽说, 现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也变得相对容易了, 但是一个地域赋予人们的传统思想在受到多种潮流文化的冲击时, 它依然还是会根深蒂固地生长在设计者的思想深处, 这是很难得抹灭掉的本性思想。

东、西方艺术体现的差异,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就是民族与民族之间, 东、西方不同地域的人在思维模式上是不相同的。

三、东西方国家在思维方式与艺术的反映形式有所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艺术是一种概念, 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归根结底, 艺术它的载体是人, 是人的思想, 而思想是无限的、活跃的。艺术它可以以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人们思维、思想的变现与传播, 这就说明了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之间存在着对艺术理解的差异, 同时这个差异是必定的。艺术它本身是一个很广的概念, 不同的是艺术形式, 是不同艺术形式下的艺术形象。

东方国家的艺术在理念上更注重从整体上去把握、去透析, 其艺术风格大体是把客观的东西溶入设计者主观的感情与思想。或者也可以说, 艺术家将自己的感情发泄于客观的事物中, 利用艺术手段将其表现出来。

而西方国家的艺术创作理念, 他们往往会更主观化, 艺术家自身的抒情会变得相对客观化。或者可以这样说, 西方国家的艺术家会更直接的去描述事物的本身, 对塑造的艺术形象不做过多的修饰与评论。

另外, 在东方国家的艺术作品中, 有时会很难从外表看出什么东西。东方国家的艺术重视内在美, 他们的作品多是以其独特的内蕴美而被大家欣赏。鉴赏东方国家的艺术品, 不在于对表面的视觉感官, 更重要的是挖掘其更深层次中蕴含的意义, 重视内在美。

而西方国家的艺术, 往往会做得更大胆, 更直观。他们更注重在人们的视觉冲击。他们更强调形式美, 西方国家的艺术会更直接的表达美。

四、东西方艺术的差异

看现代艺术作品的风格, 不难发现呈现出了多种思想、多种流派并存的现象。但在总体上, 仍可以归结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表现风格。西方的艺术有着多变、充实、大胆、性感、理性等特点;而东方的艺术有着整体感强、含蓄、收敛、神秘、玄妙、有内涵等特点。

1. 西方艺术性感而又开放

由于西方文化, 西方人在情感方面更习惯于情感外化。这种情感的表达突出的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使西方的艺术创作显得更为性感化。在西方的艺术观念中, 艺术家们更重视个人的主观意念、原欲, 追求情感上的直接表达与思想上的解放, 这些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使得西方国家艺术的风格大胆而又前卫, 他们往往在艺术的取材方面多种多样, 追求创新。

揭秘宇宙天体动态之谜, 促进自然科学正常发展

匡自革 (湖南省汉寿县地震局湖南汉寿415900)

摘要:地球永恒自转与运转, 在地球上观测宇宙, 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视觉角度。如果地球围绕太阳运转, 不管银河是不是在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就会有移动或旋转。在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出现日全食, 明显说明了地球没有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也没有围绕地球旋转。如果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 当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月球也运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同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只可能解释为日环食, 如果解释是日全食, 就会永远没有日环食出现。当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月球也运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同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也只能解释为日全食, 如果解释为日环食, 就会永远没有日全食出现。在现实当中, 偏偏都是夏季出现日全食, 冬季出现日环食, 充分说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有错。地球在太阳一侧圈转, 地球轨道圈在月球轨道圈之中, 才是唯一客观存在的天体动态。

关健词:地球;太阳;月球;围绕旋转;错觉

地球的自转与运转 (公转) , 给人们观测宇宙带来太多的错觉。特别是错觉当中的错觉, 很容易被人们认为不是错觉。太阳东起西落本来是一种错觉, 在太阳东起西落的错觉当中, 太阳会有旋转180°角度的错觉。如果太阳周围某个方位有星球, 不但会有东起西落的错觉, 还会有随太阳旋转180°角度的错觉。第二天, 这些星球又回到了原来方位, 在地球上用高倍望远镜观测, 会使人们认为这些星球在白天已经围绕太阳运转了180°的角度, 在晚上也继续围绕太阳运转了180°的角度。这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错觉。而不是这些星球在围绕太阳运转了360°的角度。就是使用哈勃望远镜观测或卫星探测, 同样还是认为这种错觉而不是错觉, 本来不围绕太阳运转的星球, 也就误认为都在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在自转与运转, 夜晚观测银河是静态, 就已经

2. 东方艺术收敛而又含蓄

相比之下, 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就促使东方国家的艺术家注重整体表现, 他们往往拥有内蕴天成、含蓄自然的风格。东方国家的艺术家更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关系的表现。他们在表达主题的手法上也相对含蓄收敛, 不张扬、不夸张, 所以东方国家的艺术创作往往没有西方国家艺术创作的夸张外型与艳丽花哨的色彩, 相比较而言, 东方国家艺术造型会更简洁, 色调也相对冷静。

3. 西方艺术的多样性

西方的艺术充实、多变, 这个特点形成了多种艺术的思想与流派。这都是源于西方文化中求新、求变的精神以及张扬、主观、个性的作风。这种文化赋予的精神与作风体现在西方艺术中, 就是艺术家在个人作品风格中的不断探索与大胆创新, 这就促成了西方艺术的多样化。

4. 东方艺术的整体性

东方的艺术具有较强的整体感, 表现为对传统的继承性。虽然说现在西方文化对东方的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不少东方国家的艺术家也受到了社会发展与文化思潮的影响, 但是在他们不停向前发展的同时, 却还是放不下对于传统性理念的保持思想, 并且这一点在东方艺术中还是体现的相当明显。

5. 理性的西方艺术

西方艺术中, 艺术家们会十分看重几何学中的构图原理。他们会认为只有严格的遵照几何比例, 才能表现出内含的秩序。

6. 感性的东方艺术

而在东方艺术中, 常常会出现古老的吉祥符号、神秘的图腾又或者是具有某种特殊含义的元素, 艺术家们会将它们融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 借以表达某种情感, 这也体现了东方艺术的感性肯定了地球不可能在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也是一种错觉。地球在永恒自转与运转, 在地球上观测银河一定会有移动或旋转。夜晚在地球上观测银河是静态, 充分说明银河白天在移动或旋转。夜晚没有移动或旋转。当然在白天与黑夜交替之时, 也可以观测到银河也有移动或旋转。如果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 一定会有移动或旋转, 同时也说明地球没有围绕太阳旋转, 不管银河是不是在围绕太阳旋转, 只要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一定会有移动和旋转。

十六世纪, 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 推测太阳是宇宙中心, 地球与其他行星都在围绕太阳旋转,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从此, 人们不再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运转。其实哥白尼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观点, 存在有很多不符合人们在地球上观测宇宙自然景象的地方。不管银河是圆环状, 或是圆孤状, 还是无法测试长度的条线状, 也不管地球是沿着银河运转, 还是地球自转与运转永远向着银河方向, 只要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就会有移动或旋转。冬季或近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或近夏季出现日全食, 也明显说明了哥白尼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观点有错。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虽然是椭圆形轨道, 但只有地球到太阳距离的改变, 没有地球到月球距离的改变。如果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出现日全食。那么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也只能有日全食出现。如果地球运转到离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出现日环食, 那么地球运转到离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也只能有日环食出现。而现实观测中, 偏偏是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出现日全食。充分证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 不符合大自然客观存在的太阳、地球、月球运转动态。只有地球不围绕太阳旋转, 地球轨道圈在月球运转轨道圈之中的动态, 才完全符合人们在地

与神秘。

五、东西方艺术的差异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关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比较, 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东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讲, 艺术的差异可以等同于文化的差异。没有开放、大胆的文化, 就不可能铸造出西方国家大胆、有创造力的艺术;同样, 没有东方长期收敛、含蓄的文化熏陶, 也不会滋长出含蓄、感性的艺术作品。

当今社会, 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在东方艺术立足于自身本土文化的同时, 可以学习借鉴一些西方艺术的思想与理念。但借鉴不是简单地模仿, 要首先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只有多学习西方文化,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 才会有可能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艺术。

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世界观与价值观上的差异。由此才衍生出了东西方在审美观以及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全球化, 面对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 在审美观与艺术风格上, 如何做到的更多样、更精彩?或许应该是从如何将传统与反传统结合起来, 即从传统本质上出发但在艺术的形式中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大胆的突破传统, 敢于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将艺术的道路变得更宽, 也才能在这条大道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陈学博.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极简主义的共性[J].雕塑.2010

[2]马婷婷.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我见[J].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

[3]雍幼青.谈中西方文化差异[J].东京文学.2010

上一篇:新女性下一篇:考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