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药物统计

2024-06-21

古人药物统计(精选三篇)

古人药物统计 篇1

关键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分析

目前, 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过分依赖和滥用, 使得耐药菌株迅猛增长, 这不仅是导致备受关注的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同时也是一个必须引起行业关注的专业问题。为了控制耐药菌株增长,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具体情况, 笔者按比例抽取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5月~2010年4月出院患者病历,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简称《指导原则》) , 对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旨在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15%的比例, 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5月~2010年4月年出院患者病历2 360份。该院临床独立分科17个, 为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 17个科室按同比例抽取, 汇总时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其他科室等。其中, 男1 245份, 占52.75%;女1 115份, 占47.25%。

1.2 方法

按病历依次对患者住院科室、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抗菌药物应用目的、抗菌药物的联用 (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 、病原送检、责任医师等内容进行登记, 录入设计好的表格, 按《指导原则》, 参照《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1]、《新编药物学》16版[2]及药品说明书, 结合病程记录、病原学检查及其他检查结果对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

1.3 采取措施

根据调查评价结果, 制订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实施细则, 上报院相关科室和领导, 督促其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实施细则, 建议安排专职人员对该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做统计分析, 公开调查情况, 提出整改意见, 组织全员培训和点评, 同时将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作为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引入临床科室总体医疗质量评价体系。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分布统计

所有患者中, 年龄最大87岁, 最小2 d, 平均 (34.57±23.14) 岁, 患者年龄分布统计见表1。

2.2 各科室患者分布及抗菌药物应用病例统计

一年中各科室均未进行床位调整, 没有科室减少和增加科室的情况。各科室患者分布及抗菌药物应用病例统计见表2。

2.3 各科室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及病原送检统计

抽查的患者病例中, 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1 919份, 其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者943例, 占49.1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送检99例, 占10.50%。各科室科室治疗性使用药物及病原送检统计情况见表3。

2.4 各科室抗菌药物联用分布统计

在1 919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中, 一联使用抗菌药物1 027例, 占53.520%;二联用药828例, 占43.158%;三联及以上使用抗菌药物64例, 占3.330%。各科室抗菌药物联用分布统计情况见表4。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

由以上统计数据显示, 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31%, 与卫生部2000年11月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中规定的“抗菌药物的应用率应控制在50%以下”的要求相比, 明显偏高;该院住院患者病原送检率为10.50%, 也与病原送检率>50%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3.1.1 抗菌药物的选择不合理

例如, (1) 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选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头孢呋辛, 而没有选择抗结核药。 (2) 诊断为“粉碎性骨折”, 先后使用了头孢地嗪、头孢匹胺、头孢硫脒、克拉霉素。前三者皆为三代头孢, 频繁更换, 在临床使用上有害无益。 (3) 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预防感染。头孢哌酮对血脑屏障的渗透性较差, 脑膜无炎症时, 患者的脑脊液中不能测到药物。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静注2 g后的脑脊液浓度为0.95~7.20 ng/L, 为血液浓度的1%~4%, 因此, 头孢哌酮/舒巴坦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者除外) 。 (4) 1例外伤成人患者使用氨曲南针剂, 1 g, qd。氨曲南为合成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其抗菌谱较窄, 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 一般不宜为外伤抗感染预防用药, 且氨曲南正确的用法应该是:一般感染, 成人1 g/次, 2~3次/d, 肌内注射、静注或静滴。1次/d, 1 g/次, 用药计量太低, 不能起到抗感染作用, 而且增加细菌耐药性产生。 (5) 1例Ⅱ型甲切口术后将奈替米星作为预防感染用药, 实为不妥,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有抗菌活性, 术后预防感染应首先考虑选用抗革兰阳性菌的β内酰胺类药物, 或β内酰胺类药物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药。

3.1.2 抗菌药物用法不当

由于对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不清楚, 造成药物用法不当的情况较多。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3], 除头孢曲松 (含头孢曲松/酶抑制剂) 半衰期长, 可每日用药1次外, 其他药物半衰期短, 应每日多次给药。如上面提到的氨曲南的使用。病例中每日1次给药的问题比较突出, 甚至将1日的总剂量一次给予, 造成单次剂量过大, 也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出现比较多的主要是头孢类抗菌药和克林霉素。病历中克林霉素1.2 g, qd, 甚至1.8 g, qd。克林霉素神经毒素比较大, 剂量过大可致血压降低, 呼吸和心跳停止[4,5]。对于半衰期较长的阿奇霉素 (t1/2=35~48 h) 、氟康唑 (t1/2约30 h) , 均应每日1次给药, 否则可造成蓄积, 患者病例中仍有每日2次给药的情况。

3.1.3 配伍不合理

将头孢菌素、地塞米松、止血敏同瓶配伍滴注, 地塞米松与止血敏呈配伍禁忌, 二者混合后溶液出现浑浊。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司匹林联用, 存在配伍禁忌, 头孢哌酮与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以及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感染药联用, 可抑制血小板功能, 减少凝血因子的合成, 导致低凝血原血症, 增加出血危险。

3.1.4 预防用药的起点较高

手术患者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第3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第4代喹诺酮等药预防Ⅰ类和Ⅱ类切口感染者较多, 并存在预防感染联用抗菌药物现象, 且在调查中发现“一科一素”的现象比较明显, 即一个单元科室以1种或2种抗菌药物集中使用。个别患者还存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不合理联用等现象。

3.2 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本药物使用统计报告制度(共) 篇2

一、基本药物实施单位应固定专人负责本单位基本药物统计报告工作,按要求填报月、季度、年统计报表以及临时性统计报表,及时、准确地反映消耗用量和库存情况。

二、实施单位要坚持每季度对库存基本药物进行一次清仓盘点,填写清仓盘存明细表,摸清购销情况,及时核定损耗和调账。每季度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弄清临床对基本药物各个品种的需求量,为制定采购计划、完善基本药物制提供依据。

古人药物统计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因使用中药抗菌药物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89例, 女71例;年龄12~75岁, 平均 (39.6±12.5) 岁;病程1~35天, 平均 (17.6±2.3) 天。

1.2 方法

分析所有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具体情况等。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情况

本组160例患者中预防性用药有98例, 占61.25%;抗生素累积用药208次, 平均每例患者用药1.3次;二联用药20例, 占12.50%, 未发生三联用药情况。患者不良反应具体包括胃肠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肝胆系统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循环系统损伤、泌尿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内皮系统损伤、呼吸系统疾病和氨茶碱中毒, 其中胃肠系统损害和肝胆系统损害最多, 分别占43.13%和30.00%。具体结果见表1。

(n)

2.2 年龄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16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年龄<15岁者59例, 占36.88%;16~30岁者9例, 占5.63%;31~45岁者13例, 占8.12%;46~60岁者28例, 占17.50%;年龄>60岁者54例, 占33.75%。年龄<15岁和>60岁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88%和33.75%, 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给药途径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160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 采用静脉注射者有150例, 占93.75%;口服给药者5例, 占3.12%;直肠给药者1例, 占0.62%;喷雾吸入者2例, 占1.25%;舌下用药者1例, 占0.63%;经皮给药者1例, 占0.63%。结果显示, 静脉注射给药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达93.75%, 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中药抗菌药物种类

本研究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颗粒、穿心莲胶囊、三金片和妇科千金片, 其中板蓝根颗粒导致的不良反应占26.25%, 其次是感冒胶囊 (21.88%) 、双黄连口服液 (21.25%) 、穿心莲胶囊 (18.12%) 、妇科千金片 (6.88%) 、三金片类 (5.62%) 。

3 讨论

中药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传统药物, 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抗生素, 但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流感病毒等常见病原微生物均有较强的杀伤力。近年来, 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越来越多的耐药菌产生, 甚至是“超级细菌”[2], 临床药物的研发速度远远低于细菌变异速度, 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 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刻不容缓[3]。

本研究分析了我院中药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胃肠系统损害和肝胆系统损害居前2位, 分别占43.13%和30.00%。胃肠系统对于外界刺激最为敏感, 容易产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且药物进入人体后主要依靠肝脏代谢, 因此胃肠系统和肝胆系统损害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年龄<15岁和>60岁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88%和33.75%, 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是由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机体脏腑发育不完全, 免疫功能不完善, 耐受性较差;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衰退, 免疫力低下, 代谢能力下降[4]。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93.75%, 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 这是由于静脉给药直接进入循环系统, 不需经过肝脏代谢, 血药浓度较高。

综上所述, 中药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有效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现象, 但在使用中应加强监管力度, 合理用药, 避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安慧琴, 娜孜古丽·那白.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4 (8) :133-135.

[2]李娜, 刘宁.我院82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中国药业, 2014, 23 (2) :62-63.

[3]蒙光义, 廖国胜, 王冬晓, 等.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231例分析[J].中国药房, 2014, 25 (10) :923-924.

上一篇:实验教学平台土木工程下一篇: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