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语

2024-06-05

景语(精选八篇)

景语 篇1

一、梳理景、情之间的联系

纵观古今写景状物的作品, 所绘之景和所抒之情之间均有着一定的组合规律。概括起来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所谓正衬即所绘景物特点与所抒发情感一致, 包括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如朱自清《春》中“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通过山的“朗润”, 水的上涨, 太阳的变“红”这些早春生机勃发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而《故乡》中“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作者用“阴晦”的天气, “苍黄”的天色, “呜呜”的冷风, “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点“活气”等语句极力渲染农村萧条沉寂的气氛, 以烘托“我”悲凉心情。

反衬则相反, 是以乐景写哀情, 或以哀景写乐情。如季羡林《幽径悲剧》中的“再抬头向上看, 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 还在绿叶中微笑”, 描写了古藤摇曳, 花朵微笑, 本是赏心悦目的美景, 但它们赖以生存的根干已被砍断, 此景象令人无比惋惜和痛心。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环境和紧张的战斗生活, 尾联则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 这种豪情正是全诗的中心。这里所谓的“哀”景, 全然不见悲哀, 而是用来反衬酣战、壮烈的豪放之情。

二、把握景物寄寓的真挚情感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 以景传情达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比如:常用月亮来烘托情思, 月亮成了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 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欲问吴江别来意, 青山明月梦中看”等诗句, 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如果教师能以此为突破口, 对古诗文中一些常见的景物寄寓的情感进行归类, 借以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情感定会事半功倍。

现将古诗文中景物寄寓的常见情感归纳如下:“青松”———坚韧挺拔, “翠竹”———刚正有节, 柳———依依惜别, “腊梅”———坚贞不屈, “菊花”———坚强清高, “落叶”———奉献、悲伤, “草木”———盛衰兴亡, “梧桐”“芭蕉”“杜鹃鸟”———凄凉、哀伤,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蝉”———高洁脱俗, “春雨”———关怀、希望, “秋风”———惆怅、思乡, “冰雪”———光明磊落……以上情感品格还需结合具体作品反复琢磨才好。

三、咀嚼景物修饰语的含义

客观景物本没有情感倾向, 但作者常常通过对某景物的修饰, 使其带有某种情感色彩。在教学中, 情感的体验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咀嚼这些相关的修饰语来完成。

1. 把握描写景物色彩的名词

景物色彩的冷暖传递着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通常暖色暗示活泼热烈, 意气风发;冷色代表孤寂凄凉, 冷漠低沉。如“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火的燃烧炽烈, 霞的轻柔艳丽, 雪的高洁纯净, 这些明快的对比色, 使整个画面色彩绚丽, 由此可以感知作者内心的热烈与喜悦。

2. 注意描绘景物状态的动词

动词使用贴切、传神会使得全段景物耀然生辉。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像是画在荷叶上。”月色本是难状之景, 但在作者笔下, 一个“泻”字, 写出了月辉照耀, 一泻无余的景象, 月光有了如水般流淌的动感;一个“浮”字, 描绘出薄雾的轻飘状态, 让荷塘充满了一种如梦幻般的朦胧之美;一个“洗”字, 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鲜艳欲滴的娇媚状态。一个“画”字, 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 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这些动词的使用, 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荷塘上美丽的月色光华。

3. 关注修饰景物的形容词

提到修饰景物的形容词, 自然想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曲中的景物本很寻常:“藤”、“树”、“鸦”、“桥”、“道”、“风”、“马”, 但是加上了修饰语:“枯”、“老”、“昏”、“小”、“古”、“西”、“瘦”,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藤是干枯无生机的, 树是衰朽残败的, 鸦是傍晚聒噪的, 道是荒凉偏僻的, 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照图, 读者从景物的修饰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凄凉悲苦的心境。

4. 重视表示景物数量的数量词

数量词原本表示事物的数目, 但是一经作者的匠心巧用, 就会产生奇妙的效果。如《秋夜》“我家门前有两棵树, 一棵是枣树, 另一棵也是枣树”, 门外除了“一棵”枣树还是“一棵”枣树, 其他什么也没有, 读来就有了一种孤寂之感。再如《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用“痕”“点”“芥”“粒”表微小的量词来分别描绘“长堤”“亭”“舟”“人”等, 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 由“痕”到“点”到“芥”到“粒”, 量词一个小似一个, 给人一种天地之大, 人物之小, 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受。

5. 留意描摹景物情态的叠词

叠词常有“非常”“更加”的意思, 能够增强表现力, 同时读起来节奏舒缓鲜明。如《月迹》“院子的中央处, 是那棵粗粗的桂树, 疏疏的枝, 疏疏的叶, 桂花还没有, 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一树枝繁叶茂的桂花仿佛出现在读者眼前, 似乎还可以嗅到那淡雅的香味, 不仅读起来流畅, 而且极具韵味。在阅读分析中, 抓住叠音词进行深入分析品味, 会使我们对原作的描写和情感有更深的体会。

优美写景语段 篇2

1、天池像两个鸡蛋融合在一起,上面大雾迷蒙,更添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而且天池在长白山的最高点,所以海拔很高,就像耸入云端似的,都是大雾,所以被称为天池。旁边还有火山,火山的顶上灰蒙蒙的,全都被火山灰覆盖了。那里还有很多火山石,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绵羊……数也数不清。

2、我从窗户里探头往外看,嘿!春天果然到来了。看,外面嫩绿的小草像动画片里的那样,慢慢探出头来。再看,那平坦的草地里,星星点点的眨着眼睛的是什么?哦!那是可爱的小花,还有小虫在花瓣里钻来钻去呢?嘻,原来是童话故事里睡在花瓣里的拇指姑娘啊!再看看,那干枯已久的柳树也伸出了嫩绿的手,轻轻地走来了美丽的春姑娘!

3、美丽的塔尔湖永远是我们所有家乡人的最爱。塔尔湖碧波荡漾,浮光跃金。勤劳的捕鱼人摇橹划桨驾驶着小渔船在湖面上来来往往。成群的鱼鹰和野鸭“嘎嘎呀呀”不断鸣叫,或在天空自由地飞翔,或在岸边悠闲地觅食。湖水滋养了无数的鱼和虾,人们站在岸边,可以经常看见鱼儿、虾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它们好像是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歌舞会。渔场人家养的鹅子、鸭子也经常溜达到湖边,它们喜欢在水面快活地游来游去……

4、花园里,那盛开的菊花,白得像雪,黄得赛金,红得似火。有的开得像人们的短卷发,有的菊花还是花骨朵儿,就像少女的盘头。这些菊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摸一摸这些花瓣儿,滑滑的,软软的,像绒球似的。

5、这儿的夏夜是银白色的,带着栀子花的香;秋夜是铁灰色的,有红色的灯笼的微芒;春夜是最热闹的,有鱼儿们的舞台的辉煌,鱼尾的摇荡;冬天是数除夕了,红的,绿的,淡黄的颜色,五颜六色的衣裳给冰峪沟添加了一个别致的景观。

6、秋天,大雁南飞,草木枯荣,掉落下的依依不舍的树叶随着瑟瑟的秋风飞动。尽管田园一片荒凉,但金灿灿的干草已覆盖了整个大地,几颗松树笔直的立在大地上,天空是多么广阔,多么蔚蓝!地是多么浩瀚,多么无边!天和地连在了一起,已分不清地平线在哪里,秋天的原野拥抱着蓝天,广阔的蓝天拥抱着田野!

7、一阵轻风嗉嗉地滑过禾苗,小苗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甜美的歌声拽着我的目光朝河边走去。绿海!一片绿世界,细看是那么的青翠娇嫩,难怪,只有这样清纯的河水才能孕育出这样嫩绿的庄稼。

8、皑皑的白雪,轻盈的雪花,结了冰的闪闪发光的湖面,那是一片宁静而又纯洁的世界!没有五彩缤纷的花朵,没有片片绿油油的颜色没有微风拂过的草莓味。啊!这是庄严的世界,这是肃穆的世界,雪的声音静悄悄的,一直下着,万物都被厚厚的雪盖住了,他们静静地睡着,等到春天时,田野又会变得生机勃勃!

9、雨依然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看着那雨水下的青草长得多么的茂盛,走近一看才发现只是一点点,这让我联想到古代诗人汉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0、走进草莓地里,绿油油的叶子下缀满了红彤彤的草莓果。个儿大,大小均匀,熟透了的已经掉地上了。农民伯伯乐呵呵的摘草莓能装下好几大桶。鸟在枝头欢叫,人在树下乘凉,风里弥漫着草莓香气,多么悠闲快乐的田园生活!

11、接下来,更被这景物迷到的是心,刚刚发芽的儿童啊!他们用纯真的笑脸与春天伴舞,用园园的小嘴吹出嫩嫩的叶曲,吹出春天的味道,用胖乎乎的小手捧出花儿,握住一株一株的花草,模拟另一种春天。他们手拉着手,挑起快乐的舞,玩着各种花样,谈着春天的风,轻轻地哼着歌,春天的美丽让人喘不过气来。

12、不一会儿,伴随着隆隆的雷声,倾盆大雨被云朵猛然洒下,它不同春天那样细细小小的,每一个雨点都大而有力,打在地上还没等碎开,下一颗豆大的雨滴就扑上来了。雷声隆隆的,倒使人感到庄严和振奋,它可以压下所有雨滴的小脚跺在地上的“啪啪”声。雨水均匀地罩在浓密的树叶上,等待它慢慢地苏醒,发出轻柔的声音。雨下得急了,就像无数个孩子在狭长的过道里用胳臂互相顶着抢先走,直到雷公生起气来,发出轰轰地声音它们,雨点才肯稍微规矩些了。

13、你瞧,你绿油油的小草从土里钻了出来。嫩嫩的,它在饱受严冬的考验之后,在严冬它聚集着力量,想在春天到来时,将力量释放出来,它展示出了生命力的顽强,也展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渴望!在万物最需要水的时候,春雨悄悄地、轻轻地到来了。生怕踩到了这些顽强的小东西。春雨打在小草的脸上,轻轻地。小草贪婪的吮吸着春雨,一会儿,春风也来“凑热闹”了,春风来为柳树“梳头”来了,春风也轻轻地,怕自己的鲁莽把柳树的头发弄断了。

14、草丛中蟋蟀唱着动听的歌。水田里的青蛙给蟋蟀伴奏。小草啊,野花啊,身上都沾满了露水,露珠在月光下轻轻的滚动,是那样的晶莹剔透,那样迷人。夜变得更黑了,各家的灯亮了,像无数的星星。夜深了,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恋恋不舍的踏上归途。

15、接着的景色都很美:在云雾缭绕上的缆车里看山水,浏览美好的风光,感受世界的种种美好。在“仙人浴”边,看小鱼,看水草,看溅起来的“珍珠”。踏着青石,欢乐的玩耍。在山间,呼吸新鲜空气,静静聆听动物们的交谈,感受大自然所给你的美好,拥进大自然的怀抱……在这样的美景下有谁不忘记悲伤呢?有谁的脸上不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呢?

16、刹那间,悠然的琴声再度响起,那鸟儿仿佛随之跳动起来,遥远的房屋如海市蜃楼般的迷人,这动人的旋律使我好像置身于此。他们好像也陶醉于此,老人尽情地弹奏,妇人也听得如痴如醉。此时此刻,他们的身影和周围的一切成为我心里那副不朽的落日图。

17、潺潺的流水声把我领到了河边,河水真清,我用手轻轻捧起她,洒在脸上,柔柔的、软软的、滑滑的。啊!好舒服,让我情不自禁地掬了两捧喝进了嘴里,是那么的甜,又是那么的醇,似瑶池琼浆般。可爱的鱼儿正迎着朝阳成群结队地在小河里嘻戏、玩耍,在五彩三石斑斓的世界里,她们正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18、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19、那是夏日里的一个黄昏,红霞布满了整个天空,偶尔飞过一两只麻雀。忽然,耳边传来了一阵优美的琴声,这时我真说已经司空见惯了。但那一次,那琴声却在我的心间索绕,耐人寻味。

一切景语皆情语 篇3

课文《烟台的海》由冬日的“独特”开始,为烟台的四季勾勒出美妙的海上景观。烟台的海还是人们生活的背景和舞台,文章情景交融,使烟台的海的特点、内蕴更加丰富。

我们在读《烟台的海》这篇文章时,在领略到烟台的海四季有不同的特点与色彩的时候,一定还会对这些句子记忆犹新——

1.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2.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边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3.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

这些句子写得多好啊!把烟台的海的浪涛、初生的太阳描绘得鲜活灵动,如在眼前,充满了生气。我们来看,不同季节的海在作者笔下有不同的比喻。冬天的海波涛“小山似的”,“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这个比喻把波涛的气势表现得真切酣畅——千万头暴怒的狮子该是怎样惊心动魄的景象啊!再看春天大海的浪花,像个顽皮的孩子,孩子是天真浪漫的,这个比方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波涛的形象也一下子变得亲切。而夏天烟台的海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水平如镜,让我们仿佛看到那平静的海面,似镜子般光滑。作者以“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来作比夏日的海,真是贴切极了,把夏日的海安谧、平静的特点形象地展示出来。

从上面的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比喻手法的效果,它利用事物间存在相似点的联系,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使我们对被比喻的事物有了更形象的理解,文章也因此显得更为生动。

除了打比方外,作者还赋予海浪以人格的色彩,它们仿佛是有生命的了,这便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在写冬天的海时,波浪“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在这里浪涛是多么执著而坚韧呀,让人联想到奋斗不息的志士、冲锋陷阵的勇者。在描写春天的海时,那微波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你从中感受到浪花孩子般的天性了吗?作者笔下的浪花是那么可爱、那么活泼。

作者娓娓道来,遣词造句生动、优美,不仅描绘出了四季变换的海景,还巧妙地穿插了烟台人的表现,写出了大海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富足,在字里行间融入浓浓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及烟台人对烟台的海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激发人们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景语 篇4

电影摄影的发展一直与电影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美学的发展相辅相成, 在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激荡之中, 取长补短, 日益演进。摄影用光也经历了从好莱坞传统戏剧光效到自然光效的发展, 并在追寻着更多表达的可能。《一代宗师》的影像创作正是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与东方美学结合的成功典范。本文正是希望从影像创作的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 探寻其电影风格的形成和呈现方式。

王家卫导演拍摄《一代宗师》的想法, 起源于1996年拍摄《春光乍泄》时, 在阿根廷火车站看到的一本封面为李小龙的杂志, 导演感兴趣这位功夫巨星在逝世二十年之后依然有如此大的魅力, 之后这个好奇便埋下了一颗种子, 冥冥之中推动着他开始了探寻功夫武林之谜的旅程。回国后他看到了一段关于李小龙的师傅叶问去世三天前练功的视频, 突然被这个迟暮而矍铄的老人打动。于是他就从叶问这个人物出发, 开始寻访了中国南北的各门各派的武术大家, 整部电影的筹备跨越十多年之久, 对于整部电影的想法也是在王家卫导演的心中慢慢发酵成型, 视野慢慢从一个人扩展到了一个时代的武林。

《一代宗师》以叶问和宫二为线索展现了一段真实的武林, 既写实又写意, 不但有各门功夫一招一式的展现, 更刻画出武林宗师的人心人情和重信重义的武林精神。王家卫一直是一位极其重视视觉感的导演, 影片的时间背景跨越民国、抗战、内战, 要呈现一段史诗般的武侠, 一切都要通过光与影来展现。影片的视觉呈现融汇了时间的沧桑、武功的奇绝、角色内心的挣扎与坚守, 每一帧画面都是精益求精, 导演与摄影师菲利普·勒素和宋晓飞通力合作, 十年磨一剑, 为武侠类型电影的创作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 以及包括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多个最佳摄影奖。

二、摄影造型风格与用光观念综述

影片开始于一场雨夜的打斗, 之后在金楼、车站、雪原、北方院落等几个主要场景之间, 将武戏与文戏串联起来。创作者在搜集素材、构建视觉依据的阶段, 搜集了大量的民国时期的影像资料、照片、以及老画册, 从美术、道具、服装、影像上建立了扎实的依据, 整体的影像风格参考了古典主义的绘画, 同时利用先进的摄影技术支持, 在自然光效的基础之上追求精致的光影变化, 每一帧画面都如同伦勃朗与卡拉瓦乔的油画, 着力营造出史诗的气质, 同时又兼具着中国传统水墨画藏而不显的意蕴。

王家卫将他一贯的寓情于景、讲求意境的风格延续在《一代宗师》之中, 甚至较其早期的作品如《重庆森林》《堕落天使》等更加的精致华丽、沉稳大气, 因为这一切都是对应于影片的格局和主旨, 电影不再是讲述个人的情怀与恩怨, 而是将一系列人物构成一个群像, 通过一群人讲述一个时代, 讲述着武林人的“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同时, 作为武侠类型片, 功夫的展现更是重要的一个部分, 王家卫眼中的功夫幻化成一段段充满力与美的舞蹈, 将人物的气质与情感融入到武打之中, 叶问的沉稳、宫二的阴柔、马三的狠辣、一线天的刚猛, 大量的升格与特写的运用, 从水滴、尘埃、以及雪花, 从最细微处烘托情绪与气氛。王家卫着力展现每一招一式的蓄势待发之气, 将动作的能量通过影像不断放大, 使动作诗意化, 形成武戏与文戏的内在统一。

三、摄影特色详解

1. 古典大气的构图

构图是摄影造型的重要手段, 好的构图不但要准确的引导观众的视线, 将其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主体, 更重要的是要塑造空间的氛围, 人物的状态、情绪、以及人与人的微妙关系, 成为叙事抒情的一部分。

在《一代宗师》之中, 构图精准考究, 特别重视人与景的冲突与融合, 经常将主体置于边缘部分, 通过前景的遮挡和场景构成的框限, 形成画面内部的张力。在内景中运用大量的镜面反射和半透明前景, 营造疏离的意境和空间感, 如下面两图, 表现叶问在与宫二比武之后, 内心的游移与牵绊, 在虚实之间恰到好处的描摹出人物的心绪, 不费一言一语。

对于人物肖像经常采取大俯或大仰的视角, 增强内心情绪的刻画, 如下图1宫二先生的这一回首, 采用大仰角拍摄, 背景是一片月色之下的武馆旧景, 一盏昏暗的煤油灯, 衬托出宫二先生内心的遗憾与苍凉。

外景构图着重氛围的塑造, 将人物的心境完全融入环境之中, 如下图中凄凉的旧时街道, 一只孤独的狗蹲在湿漉漉的地面, 零星点缀的几盏灯光, 晕染在薄薄的雾气之中, 再如宫二先生一袭黑衣, 踱步在萧瑟的冰封雪原, 漫天飞雪对着镜头铺面而来, 将人物心中的寒冷跃然画中。

2. 光影结构

影片另一大出色之处正是其精致的光影造型, 大量低照度、高反差、区域型的柔光运用, 使得画面如油画一般, 人物造型多以侧逆的柔光为主光, 辅以柔和的反光作为辅光, 形成明晰的轮廓和细腻的层次变化, 背景点缀斑驳的细小光源, 人与背景分离, 突出主体, 不同人的光质又各有不同, 宫二先生柔美的光影造型更反衬出她内心的刚毅与坚韧。

在开场的雨戏之中, 影片采用了两组24头钨丝灯作为自上而下的逆光主光, 将磅礴的雨势烘托的淋漓尽致, 人物的形体在雨中显得刀锋般锐利, 溅起的水花形成细节丰富的闪动的高光点, 为画面注入强烈的反差, 将叶问以一敌百的紧张情势推向极致。

影片另一大高潮的段落是宫二与马三在火车站的决战, 这一段落以顶柔光为主光, 将观众的视点控制在中心人物身上, 蒸汽和雪花跟随人物的运动旋转纷飞, 战斗越发激烈之时, 火车开始运动, 火车的窗光形成闪烁的光源, 使战斗的紧张感达到顶峰。

3. 特写、空镜、升格的复合运用

影片中大量的特写、空镜、升格的复合运用形成了影像上的一大风格特点, 这里将它们结合起来探讨。它们不但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创造了唯美的影像序列, 更加融入叙事, 增强气氛与诗意的刻画, 构建了电影“一草一木皆有情”的意境。

摄影师运用了大量升格的特写, 表现水珠与帽檐、衣摆的碰撞, 不直接表现武打动作本身, 而通过这些细微至极的细节, 表现功夫的力道与优美, 这些高速镜头运用Phatom数字摄影机拍摄, 升格至1000格左右, 以慢写快, 以细微见大势, 同时与动作镜头相互组接, 形成疏密有致的节奏变化, 赋予动作以舞蹈般的韵律。

在火车站决战这场戏中, 更多的升格特写运用于表现动作对周围物体造成的威力, 柱子上被震落的雪花、长椅上被力道拔起的铁钉, 混杂着泥与雪的残渣, 更加烘托了针锋相对的气氛, 给人以感同身受的冲击力。

影片中的空镜运用也极为出彩, 每一件物、每一个景都被赋予了人物的心境情绪和氛围, 通过视觉的思维丰富拓展电影的意境, 通过每一个意像构建了影片的美学体系, 创造出统一的视觉风貌。一段蚊香, 捕捉到青烟旋转消散的那一瞬间, 与之前妻子每晚点蚊香等叶问回家形成呼应, 将妻子的温柔守候展现出来, 浓浓的情意蕴含在生活的每一寸细微之处。一盘红鸡蛋跨越了两人恩爱到生子的过程, 同时完成了叙事与写意, 既充满了视觉象征又蕴含了传统文化之美。火车站一盏闪烁不定的路灯, 瞬间将宫二动荡不安的心境与危机四伏的环境交代出来, 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好了铺垫。

4. 运动

影片功夫段落的运镜自成一体, 统一于王家卫电影对于意境的追求, 功夫不只是动作的展示, 在王家卫看来, “武侠就是功夫, 功夫就是时间”, 重要的是动作中的情绪而不是动作本身。摄影师通常先用几个全景的镜头捕捉到整场武打的氛围, 然后细分每个动作, 蓄力、发力、应力, 以中近景捕捉动作的细节, 观众仿佛贴近每一拳每一脚, 溅起的水花仿佛扑面而来, 摄影机的运动也参与其中, 跟随武打动作翻舞腾挪, 下图中一个自上而下的旋转镜头, 跟随瓢泼大雨冲向主角, 同时划过作为前景的招牌, 将大雨磅礴之势赋予压迫之感, 在运动中注入激烈的情绪张力。

文戏段落同样以缓慢平稳的运动营造着抒情写意的氛围, 镜头经常划过半透明前景, 使主体依稀可见, 同时增强空间感, 形成虚实对比, 赋予画面欲言又止的韵味。

影片中另一出彩之处是对于运动光源的利用, 火车站这场戏之中, 窗外刺眼的强光忽明忽暗, 一群人在车站里轮番劝说宫二不要复仇, 双方剑拔弩张, 而宫二不为所动, 变幻的光线创造的突出的不稳定感与激烈的视觉刺激, 大家坐着讲话, 却犹如功夫对决一般暗流涌动, 光线的造型外化了人们内心的冲突, 最后在宫二夺门而出的剪影中不欢而散。

5. 数字技术

摄影技术的创新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创作手段, 而数字技术的运用是近年来摄影发展的重要领域。影片中的数字技术的运用可谓是不着痕迹但又画龙点睛, 数字技术完全服务于影像的创作并且毫不喧宾夺主, 最主要的运用是在火车站决战这一段落, 实拍与电脑特技无缝衔接, 以火车的运动增添对决的张力, 从火车闪动的光线, 到撞击碎裂的玻璃, 数字技术也参与到诗意化的影像创作之中, 并为这个高潮段落增添了外化的情绪力量。

王家卫的要求飘落的雪花需要跟随画面中“气”的走向, 让飘落的雪花提升打斗的激烈程度, 特效组根据演员的动作重新创造了人物的模型和数字的雪花进行互动, 从而创造出蕴含着功夫之气的雪花。这一切的工作都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从最初的创作意念入手, 赋予每一花一叶一以贯之的诗意, 创造出武侠的意蕴与气质。

四、结语

电影摄影创作是光线、构图、运动、色彩等等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为我们从影像创作的角度探讨武侠电影的创作提供了绝佳的范例。《一代宗师》将诗意化的影像呈现和寓情于景的意境塑造推向了极致, 形成了影片独一无二的风格, 所有的技术手段只是达到艺术效果的手段, 电影摄影的发展永远是技术与艺术相生相长的过程。通过对《一代宗师》的摄影分析, 我们试图找到影片从最开始的一个意念到最终呈现的影像构建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光与影的创作将叙事与抒情融会贯通, 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吴越.《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4-10.

景语 篇5

和美语文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文章,景物之美,必融合了作者情感之美,景语要细细赏,情语要慢慢品,教这类写景文章,要如“小火煨汤”,不是“大火炒菜”;是“小口抿茶”,不是“大碗喝酒”。在一品一咂的过程中,“景语”、“情语”皆成“心语”,达到和美之境。

话虽如此,做起来却实则不易。我们要努力把感受景物之美与体会作者情感融合起来教学,让学生不仅读出文章的美景,更从中感受到作者那份浓浓的情感,教师认真地解读文本非常重要。

一、熟读课文,确立准确的教学目标。

当我们决定选择五年级上册一篇选学课文《百泉村》时,老实说,心里真的处于没感觉的状态,一篇有着整整3页纸的长文章,教学若面面俱到,实则是“面面不到”。那么要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里让学生品出个中三味,从而穿越文本,跨越地界,与作者一起分享美好与感动,让课堂达到“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的和美之境,我们大家同时陷入沉思。

备课之前,我们把课文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期待着能从中激发灵感。

读第一遍时,我们发现课文特别长,整整3页纸我们读完用了将近3分钟。如果学生初读,起码要5分钟。所以,课前必须让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还得把课文读通顺。课文中几个难读的生字,易混淆的多音字,是学生在读书时的障碍,在课上需要点一下。

读第二遍时,我们又发现文章的结构新颖,与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不一样。一篇文章分为四个章节:山、泉、小小山村和家。每个章节首尾语句相似,一问一答,相互呼应。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一写作方法,让学生尝试模仿写一写,这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的融合。

读第三遍时,我们还发现文章的语言流畅、生动,把一些看似普通的景物,像一个个特写镜头展现在学生面前,山的高大险峻、泉的清澈美丽、山村的小巧和谐、家的温暖快乐。这是文章的景美。

于是我们第一次合作备课时,我们把课文的目标确定为:

1、读准“对峙、载着、屏障、瓣儿、房檩、衣襟、青苔”等生字新词。

2、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对百泉村的喜爱之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来表达喜爱之情的写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和美语文”中提过: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是语言学习的三部曲,运用是最终目的。教学时可以先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品读感悟、想象诵读、情境描述、问题设计等板块,让学生在或读、或思、或描述中与文本对话,来体会作者语言的特点,感受那里的山村带给我们特有的美。这样对经典语言“细嚼慢咽”,再适时进行迁移运用,建构成儿童自己的语言,即书面语言与儿童语言的融合。

文章既然是写景文章,我们就把文本定位在“美”一词中,从课题《百泉村》出发,以“泉”为切入点,首先学习描写泉的篇章。学生可以自由朗读,找描写泉特点的句子,用朗读表现出来,拉出一条线。然后引出其余3个篇章,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划重点词,读重点句,谈感受理解课文的语言,教师适当点拨,最后画成一个圆,使学生感受到百泉村的美。可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相差太远,实践之后才发现,整堂课,只有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个别学生有一次展示朗读的机会,其余就没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片段,学生对文章的景美只停留在表面,而体会文章的情美就无从谈起。

二、精读课文,再寻新的生发点

这样可不行,我们一下子陷入深深的迷惘中。设计教案不能脱离文本,还是到文本中寻求答案。我们又一次坐下来认真地研读课文,读第四遍时,我们流连其间,细细品味,忽然我们为有了新的发现而兴奋:文章字里行间把看似普通的景物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表达,流露的不仅对美的赞颂,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小天地,这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情美。

如“冬天里,山中静得很,但你可以听见泉水一滴一滴,滴落在深潭了的声音。”看似矛盾的一句,实际刻画了一个到处流淌着清泉的山村,即使在冬天也不例外。

“我们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别”一个平实的字眼,却激活出具有生机活趣的画面,“珍珠”,小而美,比喻山村的小巧而精致;“衣襟”则象征大山的高大险峻。寥寥几字,寓意深远,表达作者浓浓的情意。

于是我们又坐在一起重新讨论教案,决定把文章四个篇章分成两大块。山、泉、村为一块,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学生用朗读来表达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是教学的略处理,将浅显的内容即情美部分一读带过,留给学生一片自由思维的“开阔地”。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即情美,家的描写更生动,就作为重点研读的章节。让学生通过划、读、想象,一步一步体会家中的泉不仅古老,更是这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和温馨。泉的样子、泉的声音、泉的故事、泉的回忆无不让我们心中的快乐油然而生。

如:“我总喜欢伏在泉边,照个影儿,清清亮亮的;喊几声儿,嘤嘤嗡嗡的。”这“清清亮亮的、嘤嘤嗡嗡的”中读出了什么?

“每当听到这泉水中的声响,我就这样想,那深山里一定藏着鸟儿的歌声,那歌声就顺着山泉流进了我家的泉眼吧!”还有什么声音也流进我家的泉眼?等等句式的理解、品味。

这样在语言文字上做足文章,采用多种语言训练形式,对语言文字沉潜品味,领悟语言文字表达规律,悟用结合,迁移运用,使课堂呈现浓浓的语言味,体会文章的情美就显而易见。

试教后,新的问题又一次产生,以家为重点教学的板块并不凸显。反而整堂课教师带的痕迹很明显,四个章节是平均用力,课堂氛围非常枯燥,形式单一,学生的体会仍然停留在景美这一层,言意的融通更无从体现。《百泉村》中山、泉、村、家四个篇章语句都非常优美,写作手法也相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区分详略并进行合理组合与布局,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见舒缓,学生才能在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体会出作者的情感。这可怎么办?我们心里开始急了,此刻真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三、借助媒体,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

不行,也许我们应该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必须里里外外地寻找写景文章教学的新视域,新生长点,新的解读规则。对!那就先找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非常遗憾,网上什么都没有?那就找找作者金波的资料。一找,还真有。我们了解到金波的作品语言规范、凝练、晓畅。对用字,用词,以及标点的使用和段落的划分都非常讲究。读他的作品总是会有非常流利、顺畅而又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金波是用儿童的眼睛看,用儿童的心灵感受,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只有真正沉入课文,做一回作者,以作者的眼睛看村子,以作者的耳朵听声音、以作者的心灵感受美景,我向体会这份景美不就迎刃而解了。

《百泉村》一课中语言没有复杂的句式,句子却经得起推敲,读起来琅琅上口,颇有“鸟鸣山更悠,人悠水更清”的意境。“和美语文”提出:只有抓住重点词句沉潜品味,就能使沉睡在纸面上的静止的语言符号“活”起来,“立”起来,就能使课上出语言的味道来。

即然这样,我们何不抓住课文中的词句来展开教学呢?抓什么呢?百泉村,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环境清幽,空气清新,鸡鸣狗吠,人们的生活悠然自得。对,那就抓“山环水绕”一词吧!主意已定,马上行动。我们又一次重新开始设计教案。从“山环水绕”入手,“山环”就是围绕山和山村2个篇章展开教学,“水绕”就以泉和家为切入点。而“山环”为略讲部分,重点体会景色的美丽,“水绕”是重点研读部分,以感受作者的情感为主。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下子,我们的教案立刻就变得立体起来,丰满起来。一些并不太成熟,但充满“和美语文”浓浓韵味的课堂教学片段就这样应运而生:

--自由读“村”这一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并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点与面的融通

--你从哪些句中体会到山的高大,说说你的理解?为什么这样写?书面语言与儿童语言的融通。

--你走在这峡谷道上,仰望青蓝的天,像一条带子;两面的高山,像碧绿的屏障。哪些词语让你读出山的高大险峻?(像一条带子、绿色的屏障)

练习一: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________像屏障那样,遮挡________、护卫着________。言意的融通

--山涧里流着小溪。当春天来到的时候,桃花花瓣儿、杏花瓣儿会随风飘洒在水面上,让小溪流带着它们,像载着一只只小船,漂到山外去。山涧里流着的小溪,向山外述说着大山的什么?

--还有哪些大自然的声音也流入我家的泉眼?课堂语言虚与实的融通。

--抓住每一章节开头、结尾一问一答的句式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出什么?

--学了课文,你会爱我们的百泉村吗?是啊,你一定会爱我们的百泉村的。那就请你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再来补写一个章节。课内学习与课外迁移的融通。

这次通过三个人的努力而设计的教案,相信会在不久的课堂上完美的展现。景语要细细赏,情语要慢慢品,在潜移默化中,把作者的情感转化成读者自己的情感。也许我们还不能真正把写景文章的精髓全部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但让我们值得珍惜的是,我们都享受了这个过程。这是一次前所未有、催人奋进的教学体验。让我们一下子体悟到很多东西,也意识到自己缺乏很多东西。我想,作为青年一代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唯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才能真正收获得更多更多。

一切景语皆情语 篇6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古典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途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背井离乡的诗人把这种绵长的乡愁化成了百年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古典诗歌中浓墨重彩的部分。而意象作为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体,诗人们总喜欢用一些典型的浅层意象来寄托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秀的思乡诗歌优秀作品,而“月雁夕帆”是诗人笔下最常见的意象载体。

1、明月。明月早已经是思乡的代名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作为传诵千古、中外皆闻的思乡诗歌,深深地把明月烙印上思乡的意义。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绵长的幽怨,他只是用叙述的语气,道出了远客思乡的意味深长。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不仅写出了当时时令,还无形中描绘了江南一片翠绿的春景,为“明月何时照我还”做好了铺垫。此时的明月转身成为诗人的挚友,伴随着诗人一同回故土。又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月使诗人的思乡之情多了几分别离愁绪。试想想,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位身在他乡的游子,还有什么比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更能照亮归心呢?

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人日思归》中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就是典型写雁思乡的代表作。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未归家,含蓄而惆怅。

南朝陈诗人江总的《长安九日》则把流云南逝、大雁南归、故乡篱笆无形在串联在一起,故土的眷恋尽在眼前和远方的景物之中。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中北风呼啸、苍穹昏黄、阳光惨淡、大雪纷飞、雁叫凄凉,形成了一幅寒冬离别的场面,友人之间的离别有了更为充分的画面。

3、落日。最典型应属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多种景物并置,组成了一幅秋郊夕阳图,让我们分明感到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思乡家乡、愁肠寸断的愁楚凄苦之情。

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信手而就,一气呵成。传说李太白登楼见诗即大为折服。

4、孤帆。船作为古代水上重要的交通工具,也常常用来烘托渲染离别之意。“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烟花三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上作别,李白看着好友乘坐的孤帆消失在天际,离别之意溢于言表。

又如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鸿雁南飞,故乡可望不可及,诗人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

景语 篇7

文章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从多个角度精细地刻画景物, 使景物生动丰满, 立体感尤强。

首先, 作者能从空间上的不同位置, 从形态上的不同动静, 或从听觉上的不同音响和视觉上的不同色彩, 来观察和把握事物的各种特征, 从而使笔下的山水显得物态纷纭。

水一般呈动态, 但作者既不放过写其动态之美, 又精心刻画其静态之美。文章第二段先用夸张手法写江水清丽秀美,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极力表现水之澄澈明净。游鱼戏水, 逗人游兴;细石垒垒, 怪形异状。鱼与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满江碧水的空明澄澈, 展现了江水秀丽的静态之美。随后, 作者又用比喻手法写江水的奔放壮美。“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把“急湍”比作离弦之箭, 把“猛浪”比作飞奔之马, 描绘出江水如万马奔腾的气势, 让人联想到“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的激烈战斗场景, 心潮澎湃。

山峦主要呈静态, 作者就别出心裁地描绘其动态, 用拟人手法将富春江两岸峻峭秀美的山岳描写得出神入化, 令人耳目一新。“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一个“夹”字, 生动地写出了山之高峻;一个“竞”字, 更写出了山之神勇, 让人仿佛看到山峦之间争比谁高的情景。这两个字以拟人手法, 化静为动, 把群山写得生机盎然、活跃飞动。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这段从听觉角度描写泉水叮咚、鸟儿和鸣、蝉猿啼叫此起彼伏的场景, 动静互见, 摇曳多姿, 错落有致, 汇成了一曲悦耳动听的山林交响乐。这里以声音的动感来衬托山林的幽静, 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手法, 同时又从侧面烘托出群山连绵不绝及其参天耸立、直插云霄的特点。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这句写光线随枝条的时而疏朗、时而茂密而发生明暗的变化, 是以树之静写舟之动, 采用了寓动于静的手法。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这句是虚写, 而前面对山水的描绘则是实写。实写, 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 又为虚写提供基础;而虚写则是进一步突出实写, 两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的富春江一带的美景。具体描写“奇山”时, 作者写山之高峻连绵是眼前的实景, 而“争高直指, 负势竞上”只是作者由山之形而产生的想象。“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又让人仿佛看到一位流连于山水的隐士形象。此处虚写山水而实写世人, 简约的十八个字真可谓虚实相生, 相映成趣。

人置身在这奇山异水之中, 必然会陶然欲醉, 流连忘返, 思想必然会得到净化, 一洗尘世杂念, 宁愿归隐山林。这正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山水神奇的魅力, 突出了富春江“天下独绝”的特征。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篇8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情感元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9-031-01

一、由意象的组合方式感悟思想情感

由意象联系情感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意象内涵与情感内容的联系,如:“猿啼”、“羌笛”、“梧桐”传达悲伤、凄凉之情;二是意象的开阔与狭小同情感的联系,前者常表达开阔的胸襟或家国情怀,后者常表达个人情感。

具体如下:

1.明丽鲜艳、繁华热闹的意象,往往表达高兴的心情。

2.雄浑壮丽、开阔热烈的意象,往往用来表达开阔的胸襟、豪放的情感、崇高的志向和对壮美景物的热爱与赞美。

3.悲凉凄清、冷清萧索的意象,往往表达愁情,多与思乡、孤独、失意、国家衰亡、离别等相关。

4.恬静淡雅、清新自然的意象,山水田园诗有很多属于这种类型。往往表达轻松自在、淡淡的喜悦、对清新质朴的喜爱。

5.悲壮苍凉的意象。这一种实际是雄浑壮丽类的意象和悲凉凄清类的意象的结合。这种意象构成表达的也是一种愁情,但往往与宏伟崇高的事物有关,像志向、国家、历史等。表达的多是壮志未酬、对国家的忧虑、对历史的慨叹。

6.凄艳的意象。这一种实际是明丽鲜艳的意象与悲凉凄清的意象的结合。这些无不是把伤感的情绪注入到朦胧瑰丽的诗境,融多方面感触于陈博艳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

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品中景物类意象呈现的视野比较狭小,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夕阳”均属于凄冷,衰败类的意象,这类意象构成的意境往往表达个人愁苦,作品便借助凄冷,萧索的意象类型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游子漂泊的深情。

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单从某个意象内涵片面地去理解思想情感,要结合诗歌主要的意象群体,还要关注意象内涵与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否吻合。

以下面这首宋词为例: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①。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①流霞:酒的泛称。②赊:疏阔意。

(1)黄昇《花阉词选》录该词题作“送春”,意味着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送春情怀和思乡之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分)

很多学生单纯着眼于“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一句,认为“杨花”随风飘荡,寓意漂泊不定,因此赞同了题干说法,造成误解。

纵观全词,主要意象还有:新霁的“小雨”、舞风的“双燕”、不尽的“山”、无涯的“水”,属于热闹、开阔的意象类型,该类意象组合多传达积极乐观的情怀,再结合“一鞭清晓喜还家”,不难理解全词抒发的应是客子即将到家时的喜悦之情。

二、由动景、静景体味思想情感

古典诗歌的动景分为热闹、热烈之“动”和悲凉伤感之“动”。前者多表达积极昂扬的情感,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后者多表达消极低沉的情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静景则可分为萧索、冷清之“静”和幽静、恬淡之“静”,前者多表达个人愁情,后者多传达轻松自在、闲适之情。

以李华《春行即兴》为例:“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萧索冷清,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的个人愁情。

再看欧阳修《采桑子》: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莲芰③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上片写残霞夕照、花草繁茂、湖平岸静,营造出了一种清幽之“静”,烘托出西湖之美,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陶醉和悠然闲适之情。

三、从画面的色调感受思想情感

古典诗词中许多写景诗词都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感受思想情感的途径:由诗歌呈现的画面色调推及其内在情感。从整体上看,画面色调以明丽、鲜艳为主,或采用暖色调,其情感大多乐观高昂、积极奔放,画面色调以阴暗、暗沉为主,或采用冷色调,其情感大多低沉伤感。

以王维《山居秋暝》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整幅画面色调以明净为主,对表现作者对安闲淳朴生活的向往之情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再看刘禹锡《秋词》中几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很多学生将“清入骨”误解为凄清入骨,其实从画面的色调去感受便会发现矛盾,“山明水净”、“数树深红出浅黄”以明净、鲜艳的暖色调为主,所以登上高楼“清入骨”应是不冷不热、凉爽宜人的清幽之感。

四、不要忽视动词、形容词对意象内涵的丰富

在人教版必修4的第二单元里,我引导学生将柳永《望海潮》中的“怒涛卷霜雪”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进行比较。两首词均用“卷”表现了狂涛汹涌,波滚浪翻之势,但后者作为豪放词,更用“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千堆”写出了波浪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一派壮丽的景象。因此,在倚借景物形象去体味诗歌情感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动词、形容词对意象内涵的丰富。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景语】相关文章:

诗歌鉴赏景语情语04-12

论一切景语皆情语07-09

上一篇:登记现状下一篇:医疗器械不良反应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