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理学

2024-07-16

生态生理学(精选十篇)

生态生理学 篇1

一、合理构建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知识体系,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三峡大学生态学专业包含生态园林和生态环境两个培养模块,植物生理学课程为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总共64学时,其中实验课24学时,占整个植物生理学总学时的37.5%。为了培养园林规划、设计、环境改善和保护等方面的人才,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独立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并在科学态度、实验技能技巧、独立工作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生产实际中有关园林和生态环境的一般问题。

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核心知识为水分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环境生理等内容。围绕教学重点,结合我校生态专业的特色,植物生理学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为: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光合速率的测定;呼吸速率的测定;可溶性总糖的测定以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内容知识体系见表1。

二、强化基础操作能力训练,提高实验技能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发现问题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严谨的学风和创新能力,可进一步提高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从而为今后的生态学相关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来进行实验课教学的组织和指导。

为了搞好实验教学,我们及时地从国内外科技刊物和植物生物、生化以及有关实验教材中筛选了与科学研究中紧密相关的实验方法应用到实践当中,这样做既注意到植物生理学所应具备的自身特点和系统性,又尽量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

我们认为:实验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养成一种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所以我们注重强化基础操作能力的训练。例如,在“叶绿素a、b含量测定”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过程中,由于样品量和提取效果有可能不同,稀释倍数也会存在差异,这样学生可以在充足的时间内通过反复实验,自行摸索条件,因而可取得更好的实验结果。所以我们并没有安排大量的实验,而是以引导为主,让学生理解做每一个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过程,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过程,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实验。

三、全面规范实验过程,培养严谨的科研习惯

1. 让学生从试管容器的清洗到标准溶液的配制以及整个实验步骤都亲手操作

实验本身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而是需要进行创作思维的过程。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实验之前提炼出问题,带着问题做实验,之后用实验结果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求证。只有这样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才是有意义的。

2. 经常性做重复实验

不同的人操作和把握的尺度不同,实验误差有可能很大。但是同一个人同时进行重复实验,就会发现实验误差存在的原因,就会在今后的实验中注意实验的细节,使实验结果更为精确。

3. 做对照实验

有些实验是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紧密相关的,如果没有对照,就不知道环境因素和具体的生理指标是否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我们在进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时,就设了两个处理,一个是水分干旱胁迫,一个是正常浇水的对照。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发现水分胁迫的植物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高,这就说明水分胁迫确实提高了有毒物质丙二醛含量。这样一来,使学生既掌握了测定丙二醛含量的实验方法,也加深了丙二醛物质测定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大大激发了思维的活跃性,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发了学生主动要求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4. 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要简单明了地写出来,不需要抄书。

(2)实验材料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心中有数。

(3)实验原理简明扼要,要求学生要把很多的实验原理做以归纳。

(4)方法步骤都要进行归纳。

(5)原始数据要在实验报告中呈现,数据要有明确的计算,且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重复,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结果要求用图表来表示。掌握一个原则:能做表,一定不用文字表示,能做图,一定不用表表示,尽量做到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6)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是实验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植物生理实验中,很多实验方法和手段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差,影响了实验的最终结论。因此分析重复性好坏,好在哪里,不好在那里?是偶然因素造成的,还是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引导学生对可能影响实验的各种误差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缜密的科研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操作和学会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

四、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综合考虑植物生理学学科特色和生态专业特色,搞好实验内容的设计。植物生理学实验内容既有基础性的、验证性的,也有综合性的,还有综合设计性的。综合性实验是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各种实验技能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搞好实验设计是实验教学的关键部分,尤其是如何设计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是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在进行实验之前的讲解时,教师不要把所有的东西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现象都告诉学生。仅重点讲解实验原理,扼要提示一些关键实验操作步骤就可以了,然后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理解和操作,以求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用半叶法测定光和速率的时候,一半叶要进行光合作用,而另一半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这个半叶应该放到哪里比较适合,学生自己设计,然后观察实验结果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这样理论和实验一联系起来,学生的兴趣也就调动起来了,对实验操作充满了设想,对自己设计的实验结果也充满了兴趣。再比如测定呼吸速率的时候,打开广口瓶时,要求嘴远离广口瓶,那么对着或者远离广口瓶的差异是否很大,学生都可以自己尝试,以加深理解实验操作步骤。除此之外,教师在每一个实验开始之前,预先提出一些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自觉查找资料和认真思考。教师还应当由始至终关注整个实验过程,解答学生实验课堂上的提问,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

五、积极引导科技创新,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把所学的植物生理学知识和实验方法与科学研究真正结合起来。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对跨世纪人才具有参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摆在生态学专业的植物生理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三峡大学的生态学专业是湖北省生态学重点学科,虽然办学历史较短,但是前期研究工作较多。消落带植物的遴选、濒危植物的保护、药用植物的开发以及水体污染治理一直是我校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消落带植物对淹水和干旱的不断适应引起生理生态响应的研究、濒危植物和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以及水体污染治理研究等都是学生每年参加科技创新的课题。由于科技创新的开展,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选题、设计、操作、结果讨论都以学生为主体,使得独立工作、实验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科研气氛更加浓厚,每年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人数逐步增加。

六、结束语

总之,虽然我们在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目前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加以改进,比如有些实验,我们还是沿用最原始的方法测定,如水势用小液滴法测定,这种方法最容易受到实验操作的限制,如果我们能改用最原始的方法和先进的方法结合起来对比测定,也许对学生的理解更有帮助;还有光合速率的测定,我们采用的是改良半叶法,这个方法如果韧皮部处理不好,干物质的积累就会运输到别的部位,影响结果的精确性,如果我们在用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的同时也用最先进的仪器光合仪测定,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而且会使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仪器,为以后的科学实验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

摘要:植物生理学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尝试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改革对于提高植物生理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我校目前生态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总结了改革后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的经验。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体会

参考文献

[1]陶懿伟,史益敏,姚雷,等.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72~74

[2]张志良,瞿伟菁.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生态心理学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篇2

一、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包括

环境设计中生态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立论基础、生态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心理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态、生态心理在室内外环境艺术中的表达与运用等,较系统地把人类发展历史中生态心理的存在形式、表现形态与审美伦理结合起来,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开拓性的设计思考与借鉴意义。生态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环境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学科,它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满足生态心理学要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既要顺应环境,又要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环境,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例如,我国的一些公共设施,就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了人性化设计。那里到处都是开放式的`城市公园;道路、建筑几乎保留了历史的原貌;公共座椅、电话亭、书报亭等公共设施的构筑风格古色古香,体现着我国深厚悠久的历史文脉;道路标志设置醒口;景观雕塑雄伟壮观;各种形态、色彩与环境既协调又富有个性。这些设计不但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而且也方便了人们使用。满足生态心理学要求的环境艺术设计还要考虑到气候、地域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城市的公共设施应该不同。如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北方的公共设施材料多采用具有温暖质感的木材,色彩鲜艳醒目,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灰、蓝色,这些元素能使人们在漫漫寒冬感受到心理上的温暖和视觉上的春天,使人们容易抑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我国有些地方潮湿多雨,因此在公共设施的选材上便十分注意防潮防锈,多为塑料制品或不锈钢材料,色彩上也尽量使用一些明亮色调。

二、从上面的观念可以看出

一个符合生态心理学的环境艺术作品的完成,并不是设计师个人创造活动的完结,而是另外一个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过程的开始。因为它存在于自然生态的开放空间中,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觉艺术展示,来激活它所存在的环境中的其他创意元素。一个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设计作品将是一个带动城市复兴的新举动。在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逐渐被植入到了应对城市环境缺失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当中,并己被许多环境规划和环境艺术工程项目所广泛接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心理学是一种思想和观念的体现,它追求社会的意义,它希望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中进入他们的生活、影响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一切看似很重要的艺术技巧、手法和材料、样式等等问题,其实都是在为表达某种观念服务。设计师们在充分研究了公众的多种需求后,应该以历史与当代的文化背景作为基本的框架,以便从中找出最合理的因素加以创造性的发挥,然后再使用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艺术表达方案去积极地影响公众。

三、结语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思路 篇3

1.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思路是对传统实验室研究的反思

一直以来,受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的影响,心理学家梦想把心理学建设成为如同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一样精确的科学,因此,抛开社会文化背景的人的研究,借用了物理学家、化学家等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

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能准确地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心理现象的规律。然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心理现象是最复杂的研究客体,影响它的因素很多。我们在实验室严格的控制条件下、人为的情境中确定出来的几个因素的关系是否代表了人们心理的真实面貌?在实验室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否能推广到人们的现实心理生活中?

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必然导致新的研究思路的产生,心理学为了走出危机,需要引入与现实结合紧密的观点,也就是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思路,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思路最基本的观点就是在真实的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

2.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思路是一种研究取向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思路是一种研究的取向、一种研究的思路,分散在各个领域中,如,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它是把生态学的观点引入心理学中,它研究的还是认知心理、心理发展过程、社会行为等。它与生态心理学有本质的区别,生态心理学把精神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并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

3.生态学思路的方法论

生态学思路主张多元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要求,使用多种方法的组合来达到研究目标。

4.生态学思路对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4.1 生态学的思路是更高水平上的科学精神的体现

生态学思路并不否认实证原则和因果分析,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前面提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心理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当前刺激的结果,而是负载着宏观环境的各种信息的人的一种反应,宏观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必然地对心理现象综合地影响着。因此,生态学重视现实生活、自然情境的研究更符合人们心理的现实状况,是一种对待心理现象的更科学的态度。

4.2 生态学思路在心理学整合问题上提新的发展方向

它的哲学观包含着整体性与多样性辨证关系。

参考文献

[1]易芳,郭本禹.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11):46-48.

作者简介:

刘春艳(1981—),女,四川三台人,硕士,助教,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珙桐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篇4

1 珙桐天然分布环境

根据张家勋等[1]调查结果,珙桐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地,北纬27°1′~31°7′,东经98°6′~111°1′的范围内,海拔700~3 000 m,成不连续的、点状分布,珙桐分布区多为凉湿型气候,具有潮湿、多雨多雾、夏凉和冬季寒冷期长的特点,相对湿度80%以上,年降雨量1 400 mm以上,日照时数为1 200~1 400 h。调查发现,适宜珙桐生存的环境条件是:海拔600~3 000 m,年平均温度为8.5~16.9℃,最冷月平均温度为-5.0~4.0℃,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2.0~30.0℃,年平均降水量为744.0~1 580.0 mm,极端最低温度为-15.6~-3.0℃[2,3]。

珙桐分布区成土母岩以中生代侏罗纪沙页岩和泥质页岩为主,土壤为酸性褐色棕壤、黄壤和黄棕壤,p H值一般为4.5~6.5,质地疏松潮湿,地表枯枝落叶层较厚。珙桐主要生长在沟谷两侧的山坡,坡度较大,降水量较多,土壤流失严重,肥力较差[4]。从分布区域上看,珙桐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西西北北部部、湖湖北北西西部部、四四川川盆盆地地边边缘缘地地区区、贵贵州州的的北北部部及及云云南南的横断山脉,分布地区地形复杂,植物种类丰富。

2 珙桐生物学特性

珙桐为单科单型属植物,仅有1种变种,即珙桐和光叶珙桐。珙桐为高大落叶乔木,一般高达10~25 m,最高达4 m以上,胸径1.0~1.5 m[5]。当年生枝紫绿色,一年生枝条上有明显的白色气孔点,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树皮灰黄色,粗糙呈不规则片状脱落,树形端正,树冠馒头形或圆锥形。冬芽大成圆锥形,紫褐色,芽鳞3~4对,覆瓦状排列。单叶互生,在短枝上近似簇生,心脏形或阔卵形,长9~16cm,顶端短尖尾状,基部心脏形,叶缘有三角形粗大的锯齿,具有毛刺状尖突,叶面鲜绿色,背面弥生丝状白绒毛,叶柄长4~8 cm,常生灰色绒毛[4,5]。

珙桐为两性花或雌雄花同株,头状花序,通常由多数雄花和一雌花或两性花组成,花基部生有长圆卵形或长圆倒卵形花瓣状的苞片2~3枚,初始为淡绿色,继而变为乳白色,脱落前变为棕色。珙桐雄花无花被,子房下位,4~10室[6]。

果实为核果,熟果青紫色,外果皮薄,中果皮厚,肉质,内果皮坚硬,木质化,构成果核,果核有沟纹,内含3~5粒种子。种皮薄膜状紧贴内果皮,种子类型为双子叶有胚乳种子,胚乳较丰厚,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脂肪,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等胚的4个组成部分发育完整,子叶宽大肥厚[6]。

珙桐在每年3月叶芽开始萌动,3月底或4月初孕蕾,初花期为4月20日左右,盛花期为5月上旬,末花期为5月20日左右,花期约30 d。开花初期,2个苞片直立向上生长,浅绿色,15 d后,逐渐长大,其中1个生长较快,另一个较慢。随着苞片生长和种子形成,花梗承受不了苞片和种子的重量,被压弯,苞片下垂,随即苞片变为白色,10~15 d后苞片脱落,5月下旬幼果逐渐形成,10月下旬果实成熟并开始脱落,11月下旬全部脱落。珙桐的高生长主要在3—6月。珙桐从幼树到开花,花前成熟期6~10年。

3 珙桐群落特征

珙桐种群一般可以分为珙桐作为优势种的种群和珙桐作为伴生种的种群,但是珙桐作为优势树种的种群很少,一般都是以共优种或次优种与其他阔叶树组成混交林[7]。珙桐种群在组成上以落叶乔木为主,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上依据群落分布环境差异而不同。

群落的区系组成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单子叶植物次之,无裸子植物或裸子植物很少。珙桐种群梯度分布比较明显,主要分为乔木、灌木、草本3层,乔木树种以壳斗科、樟科、珙桐、槭树、连香树、水青树和胡桃科植物居多,乔木层可分为2层,珙桐和光叶珙桐为第1层,第2层主要是川灰木、汶川钩樟等,有研究表明珙桐种群中乔木的分布与海拔高度和土壤因子有重要关系,而且珙桐在种群中的地位也与土壤有重要关系[8]。珙桐种群灌木层种类较多的科有蔷薇科,荨麻科等,草本以鳞毛蕨科、毛茛科、百合科及蓼科等植物为主[9],群落中还有大量古老孑遗种子植物,大量孑遗物种的存在表明该种群物种构成的残遗性以及植物区系的古老性和稳定性[10]。珙桐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其所在生境湿润多雨,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有重要关系[2]。

珙桐种群是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带亚高山地区的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内的孑遗种群,该种群具有热带和温带的过渡性质,珙桐种群的幼苗耐阴,成树喜阳,生长迅速,分布小而零散,群落中可见其幼苗、幼树和成树共存现象,珙桐种群是群落中比较稳定的成员[11]。珙桐种群内,珙桐受到的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增大而逐渐减小,珙桐种内竞争较之与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12],因此中小径级的珙桐在群落中受到的生存压力较大,应加强对中小径级珙桐的保护。

4 珙桐遗传多样性研究

根据对天然珙桐群体的RAPD研究发现,珙桐种内的DNA多态位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高于一般阔叶树种,而且珙桐群体间遗传分化巨大,2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但是由于珙桐呈星散状和间断分布在狭小范围之内,受小种群效应及缺乏有效的基因流影响,珙桐间分化种类并不多[13]。徐刚标等[14]对湘鄂西等地的珙桐种群RAPD分析发现这2个地区珙桐群体间存在非常频繁的基因流,同时,李雪萍等[15]对神农架4个珙桐居群的RAPD分析结果证明珙桐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以居群内为主。李建强等[16]对珙桐等位酶位点变异分析同样支持珙桐居群内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结论。

彭玉兰等[17]对光叶珙桐等位酶点分析发现,光叶珙桐居群间分化较小,但是光叶珙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原变种珙桐要高。彭玉兰等认为,光叶珙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一般特有物种,威胁珙桐生存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它自身的遗传结构,而在于生境等外在因素。

5 珙桐生理生化研究

生态学研究认为,种群靠自生种子自生更新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种子发芽率低造成的[18]。罗世家[6]对珙桐种子结构解剖后认为,珙桐种子发育完全,珙桐种子的发育状况,胚的形态结构不是影响珙桐发芽及发芽率的关键因子,珙桐发芽率低主要是因为果皮坚硬,机械阻力的影响。李雪萍等[19]对珙桐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进形细胞学观察,并未发现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异常现象,说明珙桐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不是造成珙桐种子败育的原因。

王伟伟等[20]对不同采收期的珙桐种子特性研究发现,珙桐果实表型特征与种子发育程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相似环境条件下珙桐植株间的有性生殖是非同步的,各个采收期的珙桐果实的出籽率都非常低,但是不同采收期的种子活力却都非常高。说明珙桐种子萌发率低不是由于种子败育造成的。方志荣等[21]对不同层积处理的珙桐种子呼吸代谢酶和果实不同组织总酚含量测定发现,去果肉层积的种子中,磷酸己糖异构酶、琥珀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带果肉层积的种子,成熟珙桐果实不同组织的总酚含量比较高,推测可能这些酚类是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雷泞菲等[22]对珙桐种子休眠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进行测定发现,休眠种子内果皮中脱落酸(ABA)含量比较高,其次是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KT)、3-吲哚乙酸(IAA),在萌发过程中,GA、IAA、KT含量随着胚根的伸长而逐渐生高,并且随着胚根的伸长,种子中GA/ABA、IAA/ABA、KY/ABA比值逐渐增大,因此雷泞菲等认为珙桐种子休眠和萌发主要是受ABA和GA的比列变化来控制。从对珙桐种子结构解剖及萌发过程的研究发现,珙桐大小孢子发育过程正常,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种子发育完整,种胚活力较高,萌发过程中伴随各种激素的变化,说明种子从形成到正常萌发过程都无异常,发芽率低主要是由于果皮坚硬及果皮中萌发抑制物造成的。

张清华等[3]对珙桐现在的生存环境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环境变化对珙桐分布的影响,认为未来30年,珙桐的分布范围的北界东段约向南移动0°12′~0°42′,东界约向西移动0°18′~1°18′,西界东南段约向东移动0°18′~1°54′,适宜珙桐分布的面积比当前面积约减少20%。吴建国等[23]的研究同样认为气候变化会减少珙桐的适宜分布面积。但他们认为新适宜及总适宜分布范围将扩大,新适宜分布范围将向我国西部及西南部地区扩展,同张清华等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同时吴建国等认为气温变化对珙桐分布范围的影响大于降水量的影响。

朱利君等[24,25]研究发现,珙桐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生长期敏感,不同年龄级、叶位、层次的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差异很大,认为是由于光照的垂直差异比较大,导致的不同层的珙桐叶所接受的光照不同所致,同时他们认为珙桐的SOD活性和POD活性及MDA含量受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影响较大,珙桐是一种对环境因子比较敏感的植物。

郑小江等[26]对珙桐和光叶珙桐过氧化氢酶谱的研究,发现珙桐和光叶珙桐的过氧化氢酶谱带有明显的差异,认为珙桐和光叶珙桐在遗传特性、生物进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光叶珙桐是珙桐的变种,抗逆性更强,比珙桐更能适应环境。

薛波[27]从抗旱节水措施研究珙桐对干旱的生理生态响应,认为水分胁迫下,珙桐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降低,水分饱和亏上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后降,说明轻度水分胁迫可以是幼苗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而重度水分胁迫则严重扰乱了珙桐幼苗的生长和生理。薛波等[28]还通过抗旱节水化控制剂对珙桐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构建了珙桐培育过程中抗旱节水化控制剂的最优选择。彭红丽等[29]研究了低温胁迫对珙桐幼苗的抗寒性生理生化的影响,认为低温条件下珙桐会积累脯氨酸,产生一定的抗寒性。

6 展望

珙桐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其群落结构古老而又复杂,在植物发育史和地域变迁史及生态学研究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而且珙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但是,珙桐这一树种天然更新困难,种子发芽率低,即使发芽也很难成苗;人工催芽处理虽能大幅度提高发芽率,但在幼苗期死亡率高、成苗率很低。而当前对种子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生理机制尚无系统分析和研究,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解决更新或育苗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珙桐苗木生产、限制了珙桐的推广运用及产业化。为了更进一步掌握珙桐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规律,揭示珙桐的濒危机制,以为珙桐的移栽及保护提供更确定的依据,当务之急,应加强珙桐以下2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珙桐生理生态学。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珙桐濒危原因与其遗传多样性的关系比较小,而与其生境存在较大的关系[17],但是综合各方面研究来看,珙桐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尤其随着珙桐引种工作的展开,珙桐对环境的响应情况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环境对珙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过程的影响,对阐明珙桐濒危原因及珙桐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科研意义和生态经济价值。二是珙桐生态学。珙桐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生态学方面宏观的生物形状描述和群落结构分析、生境调查及珙桐群落描述方面,而对于珙桐群落的未来发展情况的报道较为鲜见,而对于微观研究更是少见,而且对于珙桐群体间遗传差异的问题尚存在争议[11,12,13,14,15,17],因此珙桐生态学应加强珙桐群落动态发展调查,并结合全球变化关注珙桐种群的发展状况及群落间关系的变化。此外,珙桐的生物学研究中对珙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较为少见,而且珙桐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组织培养技术为许多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珙桐的组培苗一直未见成果,因此应加强对珙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以揭示珙桐繁殖机制。

摘要:珙桐是我国特有珍稀保护物种,在植物系统发育和地史变迁研究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介绍了珙桐的天然分布环境、生物学特性、群落特征等,从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角度综述了珙桐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应加强珙桐生理生态学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生态生理学 篇5

摘 要:人类社会如今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境以及发展趋势表明,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已经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各种各样的环境难题亟须我们去解决。所以我们应该对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做出伦理反思,以谋求新的生态理念,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态危机;伦理;文明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反思

党和政府一直都牢固确立生态文明理念,作为公民,我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中尊重自然指的是人在与自然相处时应该保持一种敬重的态度,对生态系统的万事万物都要善待;顺应自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的经济生产活动中,在向生态系统索取时不能为所欲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指的是人在与自然相处时所要担负的责任,我们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我们也要保护自然,反馈自然,保持生态平衡。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仅仅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该敬畏大自然,在心里树立起一种爱护自然的意识。只有如此,生态平衡的目标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

二、科学技术运用的伦理反思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生产力向更高层次迈进,推动着整个社会不断进步,进而推动人类文明也向着更高层次演进。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再尊重自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为所欲为,整个生态系统遭到人类的破坏。

科学技术对我们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当人类看到它所展现出的力量之后,就开始毫无忌惮地向生态系统开始索取与掠夺,甚至可以说人类的贪念有多大,科学技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就有多严重。针对当下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来说,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科技发挥其优势的时候,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伤害。

通过分析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科学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伦理问题进行反思可以得出:我们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要正确看待自己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明白人类同自然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同时对于科技的使用我们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度,互利共赢。

三、融合共生: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全面发展

1.新文明的誕生: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最终目的,除去一些最基本的现实因素,也应该有相对应的其他构成条件。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出现,重新确立起了一种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而这一新的价值观念继而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极大地加快生态文明的到来。

生态文明这一观念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积极引导人们形成一种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中将保护环境牢记心中。生态系统作为我们生存的基本环境,为其负责任,也是为我们自己的未来负责。良好的生态系统,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所提倡的正确消费理念,我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实践,这样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也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体现出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它引导着整个社会协调有序健康地向前发展,使经济的发展同环境保护相协调,为我们营造出更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最终有利于社会与个人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

2.有助于人类的全面发展进步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知道,人是自然、社会与精神的统一体,而我们要想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同自然融洽相处,同社会共进退。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要明确自己在其中的身份与作用,在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全面发展进步。

用生态伦理思想帮助人得到全面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使得整个人类文明走向更高级的层次。在实践中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调共进,一方面使我们现在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全面进步做出更恰当的认识与研究。通过这样,我们就能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有序,经济的发展同环境保护相一致,最终实现我们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秋.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大学学报,2007(6).

生态生理学 篇6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光合作用效率;生物量分配;资源捕获能力;生境;陆生;水生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158—02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原产于南美洲,分布在巴拉圭、阿根廷南部巴拉那河流域和巴西南部沿海地带,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侵华期间,曾被作为猪饲料在我国广泛引种,后逸为野生。空心莲子草具有极强的无性繁殖能力、抗逆力与适应性,在入侵环境中缺乏种群依赖型自然天敌的控制,引入不久便大肆蔓延,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经济危害。因此,研究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机制并寻找其生物防治方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壤资源会改变植物的生理过程、生物量分配格局等,从而改变植物的生长。空心莲子草在原产地主要生活在淡水生境中,而在入侵地却扩展到陆生生境;空心莲子草既可以在陆生生境中生长,也可以在干湿交替的生境中生长,如河道消落带、农田等。本试验采集水生、陆生、水陆两栖(即水陆交替)3种不同生境的空心莲子草,在温室同质条件下,仅保留水分差异,研究水分对空心莲子草光合作用能力、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从水生生境向陆生生境扩散的机制,期望可以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供試材料

2013年5月初,分别从浙江省临海市台州学院郊外水沟里、农田里和河道消落带这3种水生、陆生和水陆交替的生境里采集空心莲子草,每个生境各采集20个个体,个体间隔3 m以上;取空心莲子草个体第3茎节中粗细长度一致、长约15 cm的茎段,扦插于装有100 g基质,直径、高分别为4.5、6.0 cm的塑料杯中,每杯1个茎段,每个塑料杯施奥绿肥0.08 g。由水生生境采集的植株,其塑料杯淹没于水中;由陆生生境采集的植株,其塑料杯正常浇一定量水,使植株不出现失水现象;由水陆交替生境采集的植株,其塑料杯1 d淹没于水中,1 d正常浇水。试验在浙江省台州学院步入式人工智能气候室进行,设置气候条件为:白天温度为32℃,相对湿度为75%,光照时间14 h;晚上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定期对气候室进行灭菌和换气。茎段持續培养60 d,测定各指标并收获。

1.2指标测定

1.2.2植株叶绿素含量测定 选取用于测定空心莲子草光合参数的叶片,用美国产CCM-200手持式叶绿素仪测定叶片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取平均值。

1.2.3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选取与测定光合作用相同的功能叶,在叶片自然生长角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美国产OS-30P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主要有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和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测定前叶片均先暗适应30 min。

1.2.4生物量测定 将空心莲子草植株分为根、茎、叶3个部分,分别放人牛皮纸袋中,105℃杀青0.5 h;烘箱70℃烘干至恒质量,采用精确至0.0001 g的电子天平分别称取根、茎、叶各部分的生物量,计算总生物量。

1.3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种生境下空心莲子草各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同时进行多重比较;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19.0,图形采用Origin 8.0软件生成。计算公式为:(根冠比=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叶、茎)生物量比=根(叶、茎)生物量/总生物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生境空心莲子草光合指标的变化

由表1可见,3种生境空心莲子草的光合指标存在差异;陆生生境空心莲子草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大于水陆交替和水生生境,但水陆交替和水生生境间差异不显著;陆生生境空心莲子草的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高于水生生境,但陆生与水陆交替生境、水陆交替与水生生境间差异不显著;3种不同生境中,空心莲子草叶片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没有显著性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空心莲子草净光合速率受水分的影响极显著。

2.2不同生境空心莲子草叶绿素相对含量与荧光参数的变化

由表2可见,水分对空心莲子草初始荧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均有显著性影响,对叶绿素相对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陆生生境及水陆两栖生境的空心莲子草,其初始荧光要显著高于水生生境(P<0.05),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潜在活性要显著低于水生生境(P<0.05)。

2.3不同生境空心莲子草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由图1可见,陆生生境空心莲子草的根冠比显著高于水生、水陆两栖生境(P<0.05),根生物量比呈近相同趋势;叶生物量比则刚好相反,陆生生境的叶生物量比显著低于地水生、水陆两栖生境(P<0.05);茎生物量比在不同生境问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3结论与讨论

空心莲子草在原产地主要生活在水生生境中,而在入侵地却扩散到水陆两栖生境,进而扩散到陆生生境。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未受到胁迫的植物中一般是稳定的,常处于0.80~0.86之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生生境下空心莲子草的Fv/Fm值在0.83~0.85之间,表明其未受到明显的环境胁迫;而陆生、水陆两栖生境中空心莲子草的Fv/Fm值均低于0.8,表明其生长受到胁迫。这进一步说明了空心莲子草的适宜生境为水生生境,而水陆两栖与陆生生境则为其入侵后扩散的生境,存在一定胁迫。

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资源分配格局反映了植物发育对环境的响应规律和资源分配对策。当空心莲子草从水生生境扩散到陆生生境时,氧分充足,其对氧的需求减弱,对根部吸收土壤养分的需求增强,因此空心莲子草通过改变生物量分配格局,减少对叶、茎的生物量分配,将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到根的生长以吸收更多的养分,供给陆生植株生长所需。本研究结果表明,从水生到陆生生境,叶生物量比显著下降,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增高,根生物量比、根冠比显著提高,空心莲子草这种随水分降低其叶生物量投资下降的结论与许凯扬等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为弥补这一变化,陆生生境的空心莲子草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从而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可以更好地捕获光能,创造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以保证植株的生长。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从水生到陆生生境拓展过程中的空心莲子草比同属莲子草具有更大的表型可塑性,空心莲子草从水生到陆生生境扩散中的生长与防御变化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这将为空心莲子草入侵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进一步理论参考。

生态生理学 篇7

1 大豆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1.1 大豆根系的影响

根系能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是植物不可缺少的部位。作物的地上与地下部位形态功能相协调, 促成植物的生长发育, 健壮的根系形态有无直接决定了作物能否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而且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变化极为敏感。普遍认为具有健壮根系的植物能耐旱, 植物的干旱情况可以从根系上的化学信号得到直接反映。大豆根系生长情况随大豆生长期和环境的不同而表现不同的形态, 大豆在不同干旱处理下其根系的数目、总面积、总干重、主根长、有效吸收总面积以及其根活力等具有广泛的遗传性。当豆棵受到长时间的干旱胁迫时, 随着水分亏缺增大, 大豆根总干重、根系有效吸收表面积、根伤流和根吸取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2,3]。

1.2 大豆叶片的影响

作物生理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 短时间的干旱胁迫会导致植物组织细胞个数减少和体积变小。由于水分的缺乏, 植物细胞组织液浓度增加, 细胞液会向组织液转运, 导致细胞变小坏死, 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组织坏死或生长抑制。植株叶片受到干旱胁迫时, 其相对含水量会显著下降, 大豆叶子的生理反应发生较大的变化[4]。被干旱处理过的大豆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 其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其不同部位的叶子面积和周长均比正常叶片小。在大豆生长不同时期受干旱胁迫对其叶的影响不同, 如果在初花期和鼓粒期时, 大豆叶面积有所减小, 叶温升高, 电导率增大, 同时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都有所降低;并且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较正常叶有所增加, SOD酶活性增强, 可溶性糖增加, 这些指标都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而升高。

许多研究表明, 干旱胁迫能降低植株叶片光合速率, 但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存在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2种影响因素。气孔限制因素是大豆在轻度干旱胁迫下, 根系吸取水分减少, 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和降低光合速率。非气孔限制因素是大豆在强度干旱胁迫下, 长时间的缺水影响了细胞酶活性、激素和代谢活动, 致使叶片光合速率的降低。

1.3 大豆豆荚的影响

大豆豆荚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极显著。干旱胁迫发生在开花期时会导致大豆单株荚数及豆荚中大豆粒数显著减少;结荚期受到干旱胁迫, 会导致粒数减少;而且成秕荚数量增多, 大豆百粒重受到影响主要是在鼓粒期受到干旱胁迫[5,6]。有学者研究表明, 干旱胁迫发生在开花期时, 大豆豆荚含水量和豆荚鲜重均有所降低;当干旱胁迫到一定程度时, 豆荚的鲜重会减小;随着干旱胁迫的进一步加重, 豆荚开始停止生长甚至干瘪掉落。当干旱胁迫减缓时, 花蕾和部分较新豆荚的含水量会有所恢复, 花蕾的恢复速度较豆荚要快。

2 干旱胁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干旱胁迫是通过减少大豆根系的水分吸收和加大叶片的水分挥发来影响豆棵正常生长, 致使大豆减产甚至绝收。苗期干旱胁迫对豆棵影响最小, 这是因为干旱胁迫一解除, 豆棵还有大豆蕾、花、荚、粒形成等期间来补充水分和恢复。开花期干旱胁迫会造成秕荚大量增加, 粒数减少, 单株荚数影响最大;鼓粒期受干旱胁迫是导致大豆百粒重下降的直接原因, 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鼓荚期干旱胁迫会导致每荚正常成熟粒数的减少, 每粒品质降低及植株提前成熟等, 从而直接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干旱胁迫从开花至鼓粒期影响最为明显, 研究表明这是因为在这段时期大豆根系对水分较敏感, 而且充足的水分是大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必须条件。

3 干旱胁迫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籽粒油酸亚油酸等含量是大豆品质的一个主要指标。近年来, 学者对大豆品质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已有深入研究。如果干旱胁迫发生在大豆生长的开花、结荚及鼓粒期间, 会使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 而脂肪含量下降, 引起的变化最为显著是鼓粒期。干旱胁迫下大豆中抗氧化酶、脯氨酸、脱落酸的含量将会上升, 其相对含水量、豆油产量都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对大豆品质的影响最小是出苗至分枝期, 其次是开花至鼓粒期, 最严重的是鼓粒至成熟期。

参考文献

[1]崔维佳, 常志云, 李宁.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 (4) :20-24.

[2]高蕾.干旱胁迫对大豆幼苗生理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9.

[3]崔维佳, 常志云, 李宁, 等.大豆生理生态干旱胁迫影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25) :12516-12517, 12520.

[4]白伟, 孙占祥, 刘晓晨, 等.苗期水分胁迫对大豆器官平衡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 2009 (1) :59-62.

[5]褚丽丽, 张忠学.氮素营养与水分胁迫对大豆产量补偿效应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0 (10) :2665-2670.

生态生理学 篇8

1 病因调查

1.1 细菌性腹泻

该类犊牛腹泻临床上最为多见, 产肠毒素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弯曲杆菌、沙门氏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等均可引起犊牛腹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条件性致病菌, 在健康犊牛肠道内正常存在, 所以细菌的致病作用不仅取决于毒力和数量, 还决定于机体的抵抗力。当环境卫生条件差, 再加上犊牛抵抗力下降, 很容易诱发腹泻。

1.2 病毒性腹泻

引起犊牛腹泻的病毒主要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 犊牛对上述病毒极为易感, 发病死亡率较高。病毒性腹泻多发生在冬季, 这与病毒的生存条件有关, 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

1.3寄生虫性腹泻诱发犊牛腹泻的寄生虫有球虫、隐孢子虫和蛔虫。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重, 没有进行药物性预防, 使犊牛因感染大量的寄生虫而发病。

1.4母牛饲养管理不当 (1) 母牛妊娠期间如果日粮不平衡、不全价, 缺乏运动, 则使母牛的营养代谢过程发生紊乱, 结果使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 导致新生犊牛发育不良, 体质衰弱, 抵抗力低下, 出生后的最初几天, 几乎都易患腹泻。 (2) 母牛的乳房和乳头不干净, 或用患乳房炎母牛的乳汁喂犊牛, 也可能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另一种途径。 (3) 营养不良的母牛初乳质量差、分泌少, 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下, 新生犊牛在产后几小时内未能吃到初乳, 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作为乳汁替代品饲喂, 如大豆和鱼粉等, 也经常引起犊牛慢性腹泻。 (4) 初胎牛引起腹泻发病率高。由于初胎母牛的初乳少, 乳汁差, 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浓度低;初胎母牛照料犊牛的能力差, 犊牛常不能吃到足够的初乳;难产率高, 对犊牛的应激作用大, 分娩时又大多需要助产, 人为污染机会多。

1.5 犊牛的饲养、管理及护理不良

(1) 犊牛舍过于潮湿或机体受寒:初生犊牛的体温调节不健全, 对潮湿和寒冷适应能力很弱, 最易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2) 卫生条件不良, 具有重要的影响。饲喂犊牛的乳汁不洁, 饲槽、饲具污秽不洁, 牛舍不清洁 (牛栏、牛床久不清扫, 不消毒, 垫草长时间不更换致粪尿积聚而脏污等) , 从而增加了发病机会。 (3) 人工哺乳不定时、不定量、不定牛乳的温度, 可妨碍消化机能的正常活动而致病。 (4) 喂养方法不同。如用带奶头的哺乳瓶或吊桶喂奶时, 因腹泻而死亡的犊牛较高, 而改用哺乳桶喂奶时因腹泻而死亡的犊牛大为降低。 (5) 哺乳期犊牛补料不当。由母乳改向饲料饲喂过渡时, 断奶过急, 或补给饲料在质量上或调制上不适当, 则易使犊牛的胃肠道受刺激而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6) 畜舍通风不良、闷热拥挤, 缺乏阳光阴暗潮湿等, 均可促进病的发生。 (7) 哺乳时间过晚, 犊牛因饥饿而舔食污物, 致使肠道内有益乳酸菌的数量严重不足, 活性受到限制, 乳酸缺乏, 肠内腐败茵大量繁殖, 从而破坏对乳汁的正常消化作用。

1.6 饲养规模与密度的影响

通过大量调查表明, 饲养规模越大, 腹泻引起的犊牛死亡率越高。单独喂养比舍内群饲犊牛的腹泻发生率要低得多。

1.7 应激诱发因素

犊牛饲养环境中若有冷、热、噪音、惊吓、饥饿、暴食等各种应激因素存在时, 由于新生犊牛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够完善,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 所以极易导致犊牛消化系统紊乱, 发生营养障碍, 肠道内菌群失调, 肠毒型大肠杆菌或产气荚膜梭状菌大量增殖, 从而引起下痢或肠毒血症的发生。

2 生态病理学防控

生态病理学方法防控动物疾病的基本理念是以牧场本身作为研究的材料和地点, 实地调查与疾病发生有关的重要资料。这些资料经过特殊的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后, 能够阐明与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其最终目的在于为消除这些危险因素而采取环境改善、科学饲养管理、消除应激因素、卫生消毒、药物预防、疫苗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 以较低的经济成本来预防现代畜牧业中像犊牛腹泻这样的多因素疾病的发生问题, 改善畜牧场的生产效益。

2.1 加强饲养管理, 尤其是对怀孕母牛的管理

对于妊娠母牛, 饲料要营养全面, 供给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饲喂优质干草;牛舍特别是产房要保持通风、干燥、宽敞、光线充足以及保持适宜的温度, 经常消毒, 及时清除污物并及时消毒。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洁。有条件的奶牛场或养牛专业户, 可于产前给母牛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冠状病毒疫苗等, 以使犊牛产生主动免疫;要保证干草喂量, 严格控制精料喂量, 防止母牛过肥和产后酮病的发生, 以减少犊牛中毒性腹泻出现的可能;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 母牛要适当运动;产房要宽敞、通风、干燥、阳光充足, 消毒工作应经常持久;产圈、运动场要及时清扫, 定期消毒, 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出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牛舍地面每日用清水冲洗, 每隔7~10d用碱水冲洗食槽和地面;凡进入产房的牛, 刷拭躯体1~2次/d, 用消毒药对母牛后躯进行喷洒消毒, 使牛体清洁。护栏、犊牛床、运动场等可用2%来苏尔等常用消毒液全面消毒, 勤换褥草;妊娠母牛要适当运动, 这可以加强机体的抵抗力。饲料要保证干草喂量, 控制精饲料喂量, 防止过肥和隐性酮病的发生。

2.2 加强对新生犊牛护理, 增强抗病力

对新生犊牛的护理主要包括接产、犊牛床及饮乳清洁卫生, 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1) 做好接产准备:接产时, 接产用具等以及母牛的外阴部均需用新洁尔灭液 (1%) 清洗消毒, 助产人员用0.1%新洁尔灭液清洗消毒手臂犊牛脐带用10%碘酊浸泡。接产、断脐时要力求无菌操作。乳头要保持洁净, 以免犊牛接触到细菌。 (2) 犊牛舍要清洁卫生, 光线充足, 温度应在16~19℃, 相对湿度为50%~70%, 牛床应用2%火碱消毒, 褥草应干燥清洁, 对于犊牛的粪便应该及时的清理, 保持干净。 (3) 饲喂初乳是犊牛获得免疫的最好方法, 也是预防犊牛腹泻根本而又有效的方法。由于首次初乳喂时的延误, 或消化道内吸收初乳发生障碍, 新生犊牛会出现低γ球蛋白血症。很多资料证明, 免疫力低下, 初生犊牛自身免疫力很低, 一般都是从母乳中摄取免疫球蛋白以抵抗微生物, 所以一旦母乳不足, 犊牛就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引发腹泻。腹泻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低于健康犊牛, 因此, 新生犊牛首次饲喂初乳时间不超过产后1~1.5h, 出生后的6~8h内, 2次获得初乳量不少于3.5~4L。由于犊牛消化不完善, 要防止摄入过多的奶, 因为摄入过量的奶, 消化不完的奶会在其肠道内发酵, 从而引起腹泻。 (4) 在放入新生犊牛前犊牛栏必须消毒并空放三周, 防止病菌交叉感染;应将腹泻小牛与健康犊牛完全隔离。

2.3 消除应激因素

新生犊牛最好圈养在单独畜栏内, 刚入舍的牛由于环境变化、运输、惊吓等原因, 易产生应激反应, 因此, 在运输之前和运输的过程中, 可以给牛补充电解多维、微生态制剂;在运回前30min, 可以一次性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剂量按0.5~1mg/kg体重 (药量偏大偏小视运输距离而定) , 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肉牛到场卸车入圈后先休息2~3h, 适量饮水, 水中可适量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微生态制剂等, 不要急于喂料。应先喂干草, 逐步加精料, 一次不可饲喂过多。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生态性拓展 篇9

关键词: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道德关注,生态学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环境伦理学在70年代的兴起代表的是伦理学理论范围的最大扩展。”[1]罗尔斯顿亦是从整个伦理学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和构建环境伦理学的,认为当代伦理学应该更具包容性、无歧视性和生命力。从现实的角度讲,这是由人类的活动空间的扩展决定的,而伦理道德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也必然随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展而拓展自己的作用范围。环境伦理学对伦理学的拓展不同于以往人际范围内的伦理扩展,它是要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拓展至动物、植物、物种、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它更强调伦理的全球性和生态性,而非伦理的亲缘性和人文性。这一伦理拓展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在于,它要“重新界定道德责任的界限”[2],要求人类不仅要有对同类的仁慈与公正,还要具有一种对自然存在的生态良心,这种生态良心“要求科学与良心、生物学与伦理学的前所未有的综合”[2]。

道德关注范围的拓展意味着道德立论的依据在变,如果以原来的立论依据来反驳拓展的合理性,将是乏力而无效的,因为拓展本身就否定了原来的立论依据。但是,新的伦理拓展须提出新的立论依据并证明其合理性与必然性。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拓展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既有来自现代生态科学发展的支撑,也是由伦理道德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本文将围绕“根源”、“他者”、“生存单元”这三个中心词来讨论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伦理拓展。

一 关注根源——“关于我们的根源(而非资源)的伦理”

关于何谓“自然”,罗尔斯顿认为如果在宇观层次上、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其含义则过于宽泛而不好把握,它可以是任何的存在,或者说是一切存在的总和;罗尔斯顿将环境伦理学中的“自然”限制在地球范围内,是指地表生态圈层产生生命的系统,“即产生了我们这繁荣的有机共同体的生态自然”[4],或者称为“荒野”,这也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自然科学和物质技术所主要研究和作用的对象。

在欧洲思想史上,关于这一“自然”的观念的演进,柯林武德在其《自然的观念》中把它划分为三个时期:希腊自然观,近代自然观,现代自然观。不同时期的自然观对自然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希腊自然观是一种有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及其存在物具有灵魂和理性,它们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而运动着,其存在是一种生命历程和理智活动,充满活力和秩序。自然界和人类个体一样,是心灵和身体的统一,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或者说,自然是宏观的宇宙,人是微观的宇宙。近代自然观是作为希腊自然观的对立面出现的,它断言自然界既没有生命也没有理智,因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自然的存在不再具有自身的目的和秩序,而是如同工匠制造机器一样,自然是上帝或人类心灵的作品,自然的秩序是外在的心灵赋予的,但这决不意味着自然与精神有关。这样,在希腊自然观里自然是心灵和身体的统一的观念,在近代自然观里就变成了身体与心灵的二元分立——自然确实是存在的,但却是僵死的机器;心灵、理智是外在于自然的人类所具有的,它创造了自然,形塑着自然。现代自然观是进化自然观,认为自然是具有历史性的进化过程,因而是发展的、前进的,而不是循环的;既然是发展的,就不可能是机械的,因为发展意味着一个东西总是致力于成为它当下还不是的东西。同时,现代自然观再次引入了希腊自然观的目的论,认为自然的发展是由其自身要“存在”的“愿望”推动的,但这种“存在”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流变的过程,存在就是过程的进行、功能的发挥,静止的结构消解为动态的功能。

不同时期的自然观实际上是对下列问题的不同回答:自然的存在是自在的还是为他的?自然是纯粹物质性的还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在环境伦理学当中,在罗尔斯顿这里,这三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资源”还是“根源”(或“起源”)?罗尔斯顿对这一问题的环境伦理学回答,主要立足于存在论和价值论的立场,也是立足于生态学的立场。

关于大自然之于我们人类是什么这一问题,似乎不是个问题,或者说是个早有答案的问题,“自然资源”是个天经地义的名词,也曾是个不容质疑的答案。但罗尔斯顿认为,“自然仅是资源”的范式“实际上却是延续着一种人本主义的幻觉”[4],因为它只看到了、说出了事情的一面,甚至是次要的一面,却把它当作事情的全部或主导性的部分,这引起了罗尔斯顿的两种担忧,“一个是把荒野视为资源的看法只对了一半,而另一半则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另一个担忧是:如果我们把这种看法当作全部真理,便是犯了道德上的错误。”[4]“自然仅是资源”的范式之所以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是因为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以人类自我为中心,所以,人类中心主义在环境伦理上是错误的。

那么,在环境伦理语境下,或者说在存在论和价值论意义上,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究竟是什么?概括地说,自然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和精神之源。其一,大自然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源。“荒野是生命孵化的基质,是产生人类的地方。”[4]不仅在生命生发和进化的意义上人来自于自然,就是在文化的意义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不是全然超越自然前提的,“我们高度评价的东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古老的年代在天然的荒野中产生的,而在文化中则成了基本的预设”[4],没有我们人类的文化,大自然仍能运行;但如果没有大自然,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我们人类的文化就会失去丰富的生命底蕴和色彩。在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陈列着各种文物、标本和文献的博物馆,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的历史;而大自然则是个活的博物馆,它所珍藏和展示的是整个地球(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命画卷。

其二,大自然是我们的体验之源、价值之源。“荒野是我们的第一份遗产,是我们伟大的祖先,它给我们提供了接触终极存在的体验”[4],这种体验在城市中、在文化中是无法获得的。由于大自然是生命之源、万物的起源,存在和进化都在其中展开,我们人类及人类文化作为其“层创进化”(emergent)[10]的结果或最高价值,只有在自己的起源处才能体悟终极存在的意义。人类体验是在与大自然的接触和对大自然的欣赏中产生的,其中许多体验被我们视为具有内在价值,而这些内在价值是以大自然作为生命之源的内在价值为前提的,即“我们的欣赏活动所捕捉到并表达出来的价值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在荒野中流动了,我们现在只是继承了这种价值”[4]。

无论是在存在论的意义上,还是在价值论的意义上,人类与自然之间都存在着连续性,“自然赋予我们客观的生命,而个人的主观的生命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的、内在的方面”[4],人类不能摆脱自然的前提,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虽说人类的文化活动是自然的一种层创进化,但仍然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许多方面仍符合自然的禀性。人类在生物性和文化性两个层次上存在,“这二者虽有不同,却不过是同一生存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4],当我们走入大自然、对大自然进行沉思、在大自然中进行文化创造时,更应该把自己纳入到自然的秩序中,而不是相反。自然的秩序遵从自然法则,没有选择的自由,只具有必然性;人类的活动却有选择的自由,既有行动的自由,也有不行动的自由,还有如何行动的自由。企图通过改变自然法则而把大自然这一必然王国变成人类的自由王国,只会南辕北辙;人类要在大自然这个必然王国里获得自由,只能是使自然法则成为自己的理性法则,从而获得选择的自由。这是人类与自然之间连续性的最高体现。从道德的意义上讲,这需要人类的谦逊,也许“人类是自然最丰富的成就,但并不是自然唯一的成就”[4],在整个自然共同体中,人类是“之一”甚至“之最”,但决不是“唯一”,并且,人类“之最”的高贵地位决不意味着特权,而是意味着对世界更多的责任,所谓“高贵的身份使人有更多的义务”(Noblesse oblige[法语])[4]。

二 尊重他者——“最具利他主义精神的伦理学”

罗尔斯顿认为,环境伦理不仅“是关于我们的根源(而非资源)的伦理,它也是一种关于我们的邻居和其他生命形式的伦理”[16],即环境伦理是关于“他者”的伦理。其实,伦理学一向是关于尊重他者自身价值和目的的学说,是否从他者的自身目的出发、尊重他者的自身价值,是判断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只是在人际伦理和环境伦理中,这个他者的范围不同而已。他者之所以能成为道德对象而获得道德尊重,是因为其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内在善,有自身的存在目的,“从根本上说,伦理学是关于他者因其自身所是而得到尊重的学说”[17],那么,能否成为道德的他者就在于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内在善,而把他者本身作为目的则使人成为道德的人。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对什么样的存在物才具有内在善的认识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自我之外的他者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之中。衡量人的道德能力和道德是否成熟,要看他“所认同的‘我们’的范围的大小”、“亲近感觉的扩展”程度以及“对集体共在的认识”是否足够广泛[4],随着他者范围的扩展,人的道德能力不断加强,道德更趋成熟,人也更具人性。

环境伦理学所要探讨的是,我们是否应该把人类的道德关注进一步普遍化,承认大自然及其存在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内在善,都以其自身的存在为目的。在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中,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为人类所利用的工具价值,还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独立于人类评价的、非工具性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使大自然本身的存在成为目的而值得尊重,从而“将一个一度被视为无内在价值、只视对人类如何便利而加以管理的领域引入伦理思考的范围”[4]。内在价值由人类扩展到整个自然界,意味着道德所关注的他者的范围的扩大,这个他者不仅包括动物、植物,还包括物种和生态系统,这样,不仅人类具有内在善,环境及其存在物也具有内在善,人类的善要与环境的善共存了,这必然会加大价值冲突,从而对自我的他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拓展还意味着,它不是要将道德关注的焦点“从人类转移到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而是从任何一种个体扩展到整个系统。价值有时被个体化,这里则是认为共同体拥有价值”[4],整体的善优先于个体的善。他者范围的这种拓展,使环境伦理学超越了个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利他主义,成为“最具利他主义精神的伦理学。它真正地热爱他者。它把残存的私我提升为栖息地中的利他主义者。这种终极的利他主义是或应该是人类的特征。”[16]

环境伦理学不否认人与非人存在物的区别,也不否认人的优越性,但它认为人的优越性不应仅仅表现在其认知能力上,还应表现为“欣赏他者(other)、看护这个世界的能力”[16]。欣赏他者的能力、看护世界的能力、诗意地栖息于地球的能力以及与其他非人存在物融为一体的能力,都是人的道德能力,它使人超越自我走向利他。无论是人类共同体中的个人,还是自然共同体中的人类,都不可能是完全自足的,他们是在关系中和整体中存在的,“自然和文化的真谛在于自我的这种他在性,在于我们是参与到一个共同的生命之‘流’中的。……个体被赋予了一定的自主性,这是值得珍视的;但同时个体又应负责任地置身于支撑着自己的集体,并对此集体的需要作出反应”[4],道德的利他性就体现在这种自我的他在性和集体性中。利他主义是人区别于其他非人存在物的道德潜能,只有具有理性和主观能力的道德代理者——人——才可能具有;利他主义是一种道德选择,是对生物性和自利性这种自然选择的超越,只有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才可能具有。利他主义在对自我进行限制的同时体现的是人的道德自由;道德本身也是如此,在功能作用上,它是对自利的一种限制,但在本质意义上,它则是人的理性自由和优越性的发挥,是人性发展的一种指向,“人的层创进化的一个全新之处,就是进化出了一种能与自利主义同时并存的利他主义倾向,进化出了一种不仅指向其物种、而且还指向生存于生态共同体中的其他物种的恻隐之心”[16],进化出了一种指向万物生存于其中的生态共同体自身稳定、完整和美丽的道德责任。

三 维护生存单元——“恰当的生存单元就是道德关心的恰当层面”

确定存在物具有道德地位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则道德关注的对象和范围就不同,这也是西方环境伦理思潮内部存在着不同流派的主要原因所在。如果以具有理性能力为依据,则只有人类具有道德地位;如果以心理学上感受苦乐的能力为依据,则道德关怀的对象就扩展至有感觉的动物;如果以个体生命为依据,则道德将关注所有的生物;……罗尔斯顿既认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又超越了它,认为创生和维系万物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及整个地球才是道德关怀的最终指向,“地球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而伦理学探寻的是,在这个星球上,人类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对待生命在道德上才是合适的。”[25]在环境伦理中,人们所欣赏和关爱的是一个创生万物的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承载着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的地球。由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这些地球圈层和全球性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三废”排放造成的,所以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的自然生态系统,既指各个局部的、地方的生态系统,更在广泛而根本的意义上指地球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罗尔斯顿用地球伦理学(Earth ethics)超越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Land ethic),用意正在于此,因为局限于每个地方的小生态系统已经不能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了。既然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作为道德关注的对象,那么首先就要说明生态系统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能对生态系统作出最好描述的恐怕就是生态学了。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就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所有生物和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存在合理性是由生态学来说明的,生态学基础也决定了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整体性特征和对事实-价值问题的解读。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对生态系统进行不同规模和层次的研究,能量流、生态位、食物链、营养金字塔、生命网、多样性、稳定性、竞争、捕食、偶然性、共生等等这些概念,既描述了生态系统的特征,也说明了生态系统的复杂。而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则“要求根据生态学家对自然界的研究所得来形成道德准则”,认为“人类应该找到一种更加尊重自然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生态学也能够通向一种世界观或哲学”[26]。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是一种维护和关注客观生命及其过程的客观的道德,它不仅具有心理学的特征,更具有生物学的特性,因此,它以生态学为依据,承认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系统的存在合理性,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存在的客观价值观,是一种客观的生态学态度。既然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环境伦理是关于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大自然及其存在物的问题,而大自然及非人存在物所遵循的是自然法则,没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就是人相对于自然的道德选择问题,是人认同自然法则并将其化为人的内在道德要求的问题,所以罗尔斯顿说:“环境伦理学没有拒绝生态学规律的义务,它毋宁是要肯定这种规律。……环境伦理学不是社会伦理学,它没有向人们提出任何修改自然规律(to revise nature)的义务。”[16]当然,罗尔斯顿也意识到,把道德关注指向自然生态系统,不仅会招致传统伦理学的反对,也会受到科学本身的质疑。就后者而言,前生态科学认为生态系统是不存在的,所谓生态系统充其量只是各个部分外在的松散的集合,它没有大脑,没有基因组,没有自身的生命,没有自我同一性,没有目的,等等。总之,没有有机性和应激性,因此不能叫做共同体,不能成为道德关注的直接对象。罗尔斯顿认为这是对生态系统的误解,犯了一种“范畴错误”(a category mistake)。我们不能在有机个体的层面看待生态系统,我们在生态系统中寻求的应该是各个中心之间相互联结的聚合地、创造性促进因素、无尽潜能、选择压力、适应性、物种形成和生命支撑等,而不是应激性、伤害修复和对死亡的抗拒,也就是说,对于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多在系统层面进行思考,少在有机体层面思考。”[25]这样,我们就会发现,生态系统不断促使新的生命的到来,不断增加物种的数量,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具有动态性和稳定性、具有关联性和自生性的生命支撑系统,而这正是我们应给予道德关怀的自然历史的奇妙之地。

“恰当的生存单元就是道德关心的恰当层面”[16],这表明的是“是”与“应该”、自然之实然与道德之应然之间的沟通。关于事实与价值、是与应该之间是否存在着逻辑鸿沟,是西方哲学自休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真伪和解说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也不是我们这里能解决的,我们这里要说明的是:能否从生态学事实推出环境伦理的道德应该。生态学事实是对大自然本身所作的事实判断,它指出自然事物及其过程的客观存在和固有属性、特征、规律等。我们知道,大自然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必然的,没有选择的自由,若说选择,只能是自然选择,经过了自然选择后的生物存在和生态事实,其中已经包含了生态上的评判,是一种生态上的“正确”,这意味着大自然中的一切事实存在对它自身来说都是正当的,是其自身的善。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顿认为,自然的“是”根本不同于文化的“是”,在大自然中,事实与价值可以说同时出现,实然与应然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怎样”就蕴涵了“应该怎样”。关于“是”与“应该”,环境伦理学有着与人际伦理学不同的解读,环境伦理“需要把握实在。这个世界的实然之道承担着它的应然之道”[16]。既然环境伦理讲的是人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那么恐怕没有什么能比维护和尊重他者(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善更能体现道德之应该的了,在这里,从自然之“是”到自然之“善”再到环境伦理之“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是”是一个存在论概念,“应该”是一个价值论概念,传统价值论认为自然存在和自然规律是客观中立的,与人的主观的价值判断无涉;而环境伦理学认为,环境伦理的一大特征就是要维护自然之所是,这就需要关注两种不同于以往工具价值论的评价,一是自然对自身的评价,二是人类以自然自身的尺度对自然作出的评价。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价值论的突破。由此可见,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所坚持的是一种广义的存在价值论,认为存在与价值密不可分,对自然的价值评价所依据的是自然自身的内在尺度,这就使得这种价值判断与对自然的生态学描述之间没有了截然的分立,它们都是对自然之所是的揭示。而之所以又有分别,是因为生态学描述是由生态科学作出的,它的任务在于说明,而价值判断是向人指出,环境伦理所坚持的人对自然的道德应该不能违背这种自然之所是。在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中,是与应该、事实与价值的沟通在于坚持自然的内在尺度而不是人的主观尺度。环境伦理学以生态学为基础,要求我们具有一种生态世界观,存在价值论则要求我们在存在论意义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罗尔斯顿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就是一种存在论关系,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这种理解,将使我们“带着一种尊崇来面对一个其价值为自己所认同的共同体,从而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家园”[4]。

另外,罗尔斯顿对环境伦理学以生态学为基础这一点亦有说明。在西方哲学史上,自然科学的每一次发展,都表明人类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认识的深化,这种深化必然带来人们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哲学反思,必然引起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哲学观的变化。环境伦理学以生态学为基础并不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从一门新的科学推出一种新的世界观可能有很大的危险,这在科学思想史上是很明显的。但应该作这种推论时而不作,危险就更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宇宙的观念而形成这些价值的。科学通过对宇宙性质的重新评价而颠覆既有的价值,……生态革命在改变我们的观念上的作用,不亚于前面这些科学革命;谁也不能否认它正在将一个新的世界图景显示给我们。”[4]

参考文献

[1](美)R.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杨通进译.青岛:青岛人民出版社,1999.147.

[2][3]Holmes RolstonⅢ.Challenges in Environmental Ethics[A].Michael E.Zimmerman,J.Baird Callicott,George Ses-sions,Karen J.Warren,and John Clark,eds.,EnvironmentalPhilosophy: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C].2nd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98.124-144.

[4][5][6][7][8][9][11][12][13][14][15][18][19][20][23][31][32](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42,208,204,210,211,208,213,106,106,222,444,100,29,29,102,32-33,34.

[10]指在进化过程的每一阶段上都有新的性质突然被创造出来。参见:(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6(脚注①).

[16][21][22][24][27][29][30](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1,465,464,462,75-76,206,99.

[17]Holmes RolstonⅢ.Environmental Ethics[A].NicholasBunnin and E.P.Tsui-James,eds.,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phy[C].(2nd ed.).Oxford:BlackwellPublishing,2003.517-530.

[25][28]Holmes RolstonⅢ.The Land Ethic at the Turn of theMillennium[A].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9[C].The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1045-1058.

论生态经济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篇10

当今生态危机已成为威胁人类未来的最严重问题。生态危机的出现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失调。由于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政策也不一样, 因此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从历史上看, 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渡消耗自然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都大大超过了发展中国家, 这正是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人们为了早日脱贫致富, 曾违背自然规律无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排放污染物, 致使我国也面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面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严峻形势以及地球“母亲”不堪忍受人类的掠夺和摧残发出的一次次的严厉惩罚, 迫使陶醉于征服自然喜悦中的人们在地球的呐喊中猛醒, 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所走过的历程。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的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些共识:必须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只能在自然界承受能力的范围内生存与发展, 决不能对自然界任意摧残和索取, 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人类应该用新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对待自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符合地球道德的新的伦理方式。

二、生态经济伦理学的诞生条件

自从联合国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 生态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生态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进行, 诞生了生态经济伦理学。生态经济伦理学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深沉呼唤, 是伦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创造了价值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选择, 从本质上看, 是人类在享受近现代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的基础上, 批判地审视以往经济发展战略的严重缺陷所提出来的。面对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各种疑难病症不断出现等情况, 一些卓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开始反省西方近现代经济发展的模式, 纷纷著文、著书批判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及数量而置生态环境的保护于不顾的经济发展思考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2、正在兴起的知识经济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定, 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提供着经济和观念的双重支持。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相异, 知识经济以信息产业为基础, 以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群为核心, 以具有运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高素质人才为关键, 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革命。知识经济时代, 以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重要手段, 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传统的资源消耗向信息消耗型过渡, 为抑制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恶化开辟了新的通途。因此, 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从观念和精神上支持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 而且也从物质技术和经济实力上催促着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孕育与问世。

3、目前在全世界各地盛行的环保产业、绿色消费观念及其运动, 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催化剂。环保产业和绿色技术是高科技工业发展的产物, 同时也是在高科技工业时代人们对自己的生产观和消费观的自觉性的伦理要求。其中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在这些运动中最为醒目, 也最受人欢迎。绿色产业、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革命运动, 蕴涵着生态伦理学的内容, 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成型注入催化剂或催生素, 使其健康安全地问世。

三、生态经济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在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整个人类社会陷入“生态困境”、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形势下, 世界上一切不同制度、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考虑社会发展的模式, 即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问题。1992年6月, 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大会, 通过了《里约宣言》, 与会者一致承诺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国际社会迈向21世纪的战略。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竖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 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要的模式。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 其生存和繁衍, 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这个客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 既可以满足当代人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又可能给生态系统和地球带来威胁, 给后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损害。因此, 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 要加强环境建设, 处理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 使自然界能够持续地满足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1996年7月, 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了透辟的分析, 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 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经济的发展, 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 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 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决不能走浪费资源, 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更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发展生态经济或无害于环境的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既为经济所制约又为经济所吁求的伦理就得重视对生态经济的思考和研究。

生态经济效益要求社会在考虑经济效益时应考虑生态效益;在考虑生态效益时应考虑经济效益,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稳定的增长。生态效益体现了伦理学中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有机统一。生态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它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应保持与自然或生态资源的和谐关系, 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今发展与消费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平等。

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既符合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大方向, 又符合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与伦理相互支持、相互需要。生态与经济相互制约、生态与伦理相互印证、相互帮助的文明机理和文化意蕴。研究生态经济伦理学, 能在深层次上大力加强环境保护, 强化公众的生态经济伦理意识, 提升生态意识和转化为生态道德情感, 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 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深化人们的生态经济伦理观念,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与环境和谐的观念;有助于国家制订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理论、制度, 确保经济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生态经济伦理学是生态危机的必然产物。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道德准则, 反映了人类道德的进步, 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宣传和运用, 让生态伦理学学科从理论向实践方面深入发展, 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甚至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当代人的幸福, 更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 共同肩负起保护人类家园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黄国宝.生态经济伦理学与资源节约型社会[J].引进与咨询, 2006, (06) .

上一篇:手风琴音乐教育下一篇:西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