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审美

2024-09-04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精选十篇)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 篇1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成因分析

教育家赞科夫曾指出:“传统教学法很明显的弊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 也只有艺术的宝藏。”传统教育中, 受升学压力等诸因素的影响, 初中语文教学刻意追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教学方式, 审美教育严重缺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上的偏颇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 教师、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 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审美素材,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左右, 致使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制约, 导致审美教育欠缺。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上, 而人为地割裂了情感与知识的纽带, 忽视了挖掘阅读教学中自然、社会、历史、科学、艺术中的美感因素, 忽视了学生必需的情感体验,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理性主义的影响

长期以来, 语文过分强调知识性和工具性, 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重能力轻感悟的问题, 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性之美, 审美教育如同虚设, 教师在讲解时一般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 如读罢《背影》, 有多少人能感受到“父亲艰难地爬月台”流露的父爱之美, 能通过行为、环境、感受描写体验到真挚之美和子孝之美?

3.低俗文化的冲击

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 商潮奔涌、物欲横流, 文化被低俗趣味冲击得体无完肤。听的是游行音乐, 看的是媚俗化的连续剧和相亲类节目, 追捧的是超级女生, 靠贩卖感官刺激、宣扬拜金主义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因此, 由于主流的审美观、价值观引导乏力, 影响弱化, 难以抵挡喧嚣浮躁的商业社会低俗文化的冲击。

4.缺乏有效研究

在散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能引领学生品唯美散文、吟优美诗歌、悟百味人生, 尽享其中的“优美”, 而在阅读教学中较少去分析“崇高”、“壮美”、“丑”的涵义和价值。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学的实施策略

1.营造审美情境

语文教材集艺术性、人文性于一体, 蕴含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生动的语言、精彩的图片、直观的表演创设审美情境, 将学生置身于形象、逼真的氛围中, 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引发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使学生产生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一方面, 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善教者, 使人继其心。其言也, 约而达, 微而藏, 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矣。”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幽默、活泼、生动、简明的语言, 让学生陶醉于美的情境之中, 享受审美乐趣。如《散步》的导入可用“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是幸福的摇篮。全家人共进晚餐, 一同散步, 其乐融融。让我们走向初春的田野, 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和美幸福……”。另一方面, 通过媒体创设情境。教师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审美因素,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感受艺术氛围。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表现作品中故事、绘画、雕塑、音乐的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效果, 让学生展开联想,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通过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接受作者的感化和情感的滋润, 领悟艺术的真谛。

2. 感知作品之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文章去发现、欣赏、品味作品中的美学元素, 发现作品中自然之美、形象之美、人情之美, 形成良好的审美鉴赏力。首先, 善于抓住美的元素去感受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省察自我, 谴责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 崇敬道德模范人物, 弘场人性之美。要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 感受向美、向真、向善的力量, 如身残志坚著史记的司马迁, 不畏耳聋颂音乐的贝多芬, 忍着巨痛、舍身救乘客的吴斌, 师爱无边、舍己救人的张丽莉, 他们的高尚情操诠释了人性的伟大、绽放出人性的光芒, 无时无刻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 激励着学生追求崇高理想而不懈努力。其次, 教师要通过描写高山大川、花草树木等自然环境的作品展示自然的巍峨壮观、生机勃勃, 焕发令人向往、令人陶醉的美感。再次, 教师要通过作品人情之美叩开学习的心扉, 唤发学生的亲情、友情的记忆。通过文章结构的分析, 体验文章错落有致、跌宕起伏、浑然天成之美。最后, 教师要通过范读引发师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通过自读揣摩作者情感, 感受情感的真挚;通过引读抒发作者的真情美感;通过议读体会语言之美, 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并从中受到感染。

3. 感悟作品之美

通过鉴赏作品中的社会美, 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 帮助学生提高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教师要提供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通过读“人”理解“人的思想情感”, 获得情感体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挖掘文章意境, 根据生活经验, 充分发挥想象, 创造性地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

4. 创造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马头琴的低沉苍凉、古筝的欢快流淌、萨克斯的柔肠百转, 学会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配乐, 并深情地读出来。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感受自然, 走入社会, 获是感悟和实践的体验。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2

正阳小学陈春玲

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极佳契机,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充分发掘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内容无处不在,俯拾皆是,90%以上的课文文质兼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写景状物的文章蕴含着自然美的因素。一是未经人工改造修饰的自然美,如《桂林山水》的山川景物美,《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美,《燕子》的生命活力美,《火烧云》的形色变化美等:二是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自然美,如《长城》的气势恢宏之美,《海滨小城》的清幽素朴之美,《颐和园》、《赵州桥》的劳动创造之美,《趵突泉》的神秘迷人之美等。

2、社会美。主要包括社会生活、进步思想的美,人的性格、精神的美。如《山间又响马铃声》的农村生活之美,《古井》的纯朴高深之美,《捞铁牛》的科学智慧之美,《挑山工》、《落花生》的哲理之美,《穷人》的诚朴善良之美,《罗盛教》、《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献身精神之美,《詹天佑》的爱国思想之美等。还有一类课文,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小音乐家扬科》等,通过主人公及其美好愿望的毁灭,使读者产生同情、怜悯、悲愤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贯穿着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感情得以升华。再如《东郭先生和狼》一文,学生在逐步认清狼的凶残、狡诈(即“丑”)的本质过程中,在对狼的憎恨、蔑视中,在丑与美、善与恶的对比反差中,加深对真正美的理解。

3、艺术美。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是内容,形式俱佳的文学作品,为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美的教育熏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原料”。如《翠鸟》的形象美《林海》的色彩美,《观潮》的声音美,《鸟的天堂》的动静美,《繁星》、《月光曲》的意境美,《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结构美。《白杨》、《种子的力》的寓意美。《养花》及古诗语言的音韵美、对称美。还有一些课文具有修辞美、情趣美、和谐美等。

以上所提三种“美”,往往是有机统一于一篇课文之中的,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如《林海》一文,就兼有大兴安岭的景色美,热爱祖国的思想美以及形态美、色彩美和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等多种形态的美。《燕子》一文既具有生命活力美,又具有含蕴的内在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是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是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学特质的主要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和依据。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发掘,认真领悟。

二、充分发挥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用。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凭借丰富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美的情境之中,充分感受

美。

引导学生入境的具体方法一般有:(1)导语入境法。新课伊始,教师便按古代小说“闲话少讲,言归正传”的作法设计好导语,尽快地引导学生的思想情绪进入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中来。(2)范读感染法。通过教师的表情朗读,把逻辑重点、高低语调、快慢节奏等表情朗读因素正确地体现出来,感染学生进入情境。(3)想象入境法,激活学生大脑皮层中的各种表象,启发他们设身处地想象,从而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氛围。

如教学《梅雨潭》一文,教师可通过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入境:“浙江省温州地区瑞安具境内的梅雨潭,景色迷人,宛如若仙境,素有‘仙岩’之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方神奇明丽的山水。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此刻你来到了梅雨潭,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会有什么感受呢?”先让学生结合彩图,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和感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彩图,品词析句,观看亭子的“脸”,领略画面的“绿”聆听瀑布的“声”,瀑布的“色”,察看瀑布的“形”,探寻梅雨潭幽深美的意境。通过领会和想象梅雨亭的险峻,瀑布声响的雄浑,色彩的斑谰耀眼,形态的壮观及梅雨潭的幽深,从而把学生带进那幽美的意境,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梅雨潭的迷人之美,激发了情趣,陶冶了性情和思想。

2、引导学生发现美,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认识、分析、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审美,培养他们审美能力。其主要途径有三:

(1)通过析词品句,欣赏课文的语言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是隐性的,是蕴含在语言文字叙述之中的,是美的内容与美语言的辩证统一。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内涵(语言的情趣,语言的简洁,语言的形式特点)整齐美和节奏美,语言的和谐,回环及多样统一,从而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2)通过分析篇章,理解课文的思想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为数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艺术形象美,就要分析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身材等外在特征,使学生了解人物的外形美;要分析那些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心理和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灵美。对于这一类课文,在课堂中通过篇章教学,充分发掘其德育因素,理解人物的思想美,让学生心灵中树立典型人物的完美形象。

(3)通过加强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美。

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学会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要把“目视”、“口读”与“心惟”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如教学《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时,可以扣住“硬正”一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一,“费用”对比:(1)课文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作者过年的费用来得“硬正”?(“母亲在一入冬就必须积极劳动。”“姐姐和我也不闲着。”)(2)课文中哪些人家的过年费用来得不“硬”不“正”?(开当铺的“刘家”,放债的“孙家”)。二,“饺子”对比:(1)“刘家”、“孙家”饺子油多满,为什么不好吃?(2)“我家”的饺子菜多肉少,母亲为什么说“最好吃”?学生在比较分析中逐步明白:刘、孙两家饺子是靠剥削而得来的,“我们家”的饺子是全家人辛勤劳动得来的,来得硬正,因此最好吃,而且吃饺子时“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进而发现、体会到其中所包蕴的劳动创造的美。

此外,教师的品德、气质、行为、仪表、语言,教师的教学设计、板书、教学结构、教学气氛等审美素质的具备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让学生感受美的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审美教育最有效的因素是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仿佛是导体,把作者感情传导给学生;它又仿佛是火石,用自己的情感去碰撞学生的思想而燃烧起来,老师强烈的爱国心,教师对领袖、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在教学有关课文中流露出来,深深地感染学生,使语文教学达到文道结合的完美境界。

三、遵循形象化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发挥想象、联想、记忆的功能,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精心选择审美媒介,利用图画、多媒体、实物、模型和各种声音,激起学生的形象思维;

2、展现大自然,接触现实生活中蕴含美的物质表象,带领学生从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感受美;

3、激活储存于学生大脑的各种表象,借助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联想、记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鉴赏等审美能力;

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表现美、创造美。

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广阔的审美教育天地,借助感官获得的各种表象,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美点,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趣,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

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活动中强调师生性感的共同参与,双向交流。教师首先披文动情入境,全身心置于课堂之中,忘掉课外的喜怒哀乐,以美的表情,美的语言,把课文中的感情表现出来,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濡染;学生也才随之动情入境,深化其对美的体验和理解。师生情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创造融洽和谐、富有美感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重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从而达到与作者在感情上的共鸣,让语文教学与美达到和谐统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的和谐

长春市绿园区正阳小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的环节,对其进行积极的追问和探寻,是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凸现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发掘阅读对象的艺术美,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中孜孜以求的境界。我们的先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乐在其中”,流连怡情于课堂,才是施教的成功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诱导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揣摩语言,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语文课本及读本中收入了不少“语言美”的古今诗文。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放飘逸,《雨霖铃》的缠绵悱恻,《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犀利、深刻,《荷花淀》的清新、质朴,《荷塘月色》的高雅、隽永,《都江堰》的大气、壮美等等,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美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不同风格作品的语言的美,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阅读欣赏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品味句中的关键词语的内在意蕴,敏锐地把握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味和美学情趣。

二、激发情感,感受美

“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别林斯基说过:“艺术并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根据文学的特点,运用这种“激情”“热情”,去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抓住文章内在的“情”,往往便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智慧与情感去趋进、贴合文章,发掘文章的美,进入情境。然后,按照“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情感传递轨迹打动学生的审美情弦,激起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味,自然地进入审美境界,进行充分地欣赏。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如《听听那冷雨》,全文体现的是游子怀旧思乡之情,只要用这一人间美好的情感去激发学生,使之把自我情感置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那深刻清晰如烙印般的记忆上,则不难体会到文中所表现的乡愁的深沉与悲怆的情感美。《荷花淀》是一曲反映抗日根据地人民战斗生活的颂歌。若能通过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感人细节的分析,以激发学生体会农村青年妇女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崇高品质,那么也就体会到了课文所表现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崇高的情感之美。可见,只有把握课文内在的“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反之,“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倘若教师语调冰冷,感情淡漠,则正如沈德潜所云“以无情之语而欲动人之情,难矣”,根本无法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真谛。

三、抓住形象,体悟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形象性是美的首要特征。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是崇高、滑稽、优美,都不能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优秀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先进,心灵高尚。在阅读欣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激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一文,记叙了母亲在乡下将儿子寄来的钱塞在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梅李熟了,一直给儿子留着留到腐烂;冒着风雪去看生病的儿子等生活琐事表现儿子面对母亲的付出而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展开身临其境的想象,使母亲这一平凡而朴素的形象在头脑中鲜活地树立起来,从而激起同学们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艺术形象都是有审美价值的。在艺术审美实践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经过提炼、概括、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就具有批判丑、揭露丑的不合理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就肯定和表现它的反面,即作者要求改变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美好生活的美学理想。这也是一种艺术美,是寓肯定于否定之中,寓美于丑的艺术哲理。《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自私、伪善、专横的人物,是丑的化身,但在艺术却是美的。作者运用化丑为美的艺术手法,把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上的美,一方面揭露了丑,引起读者的憎恨、厌恶、嘲笑,从而间接地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采取夸张、讽刺、对比等艺术手法,对丑的事物进行了艺术加工,从而使丑的形象变成了美的艺术。又如屠岸贾的残忍,鲁四老爷的虚伪,葛朗台的吝啬等等,都能使人通过对这些性格的憎恶而产生对与之相反的美好性格的追求,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文学形象的内在美不仅表现于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于自然现象。大自然中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风云雷电,经过艺术加工,同样成为一种文学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细细体会这些景象的美,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把握意境,联想美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是作家创造的可以看得见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与作家在他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一幅可以看得见、感得到的生活画面:诗人离家已一个多月了,现正行进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望着再圆的明月,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幅生活画面,作者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凄凉寂寞之感,思乡怀亲之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全篇无一字提到思乡,但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使人联想到思乡。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引导学生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出来,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五、潜移默化,升华美

审美情感是在摆脱了直接实用功利的束缚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它超越了纯粹的感性和理性,使情感理性化,对人的心灵进行陶冶和塑造,使人的七情六欲这些自然的东西获得丰富的理性内容,达到情感的“净化”。这种经验一旦在内心巩固下来,就会强化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使道德的他律转化为道德的自律。所谓的升华,就是这样一种在审美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奋发向上的感情。在多次的审美体验中,渐渐感到自己的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审美对象,或者辨清审美对象的卑劣、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要想达到美的升华这一境界,要有个过程。教师除了一以贯之加强审美教育外,还要善于把握学生感情共鸣的极点,抓住时机,促成升华。如在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时,教师应以自身的经历,或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件为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把文章所体现的美,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成学生情感的“净化”,达到“化美为善”、升华灵魂的效果。

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强化审美意识,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应该承担起这一重大使命,为了国家,为了学生,为了自己,将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关键词:欣赏美,实质美,创造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以及美学知识的渗透, 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 依靠形象的力量, 感受什么是美, 从而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 启发学生的心智, 净化学生的灵魂。借助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深入体会等方式, 陶冶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理解实质美, 并能借助想象创造美。

一、朗读感悟, 学会欣赏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尤其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课文, 那种喷薄欲出的浓烈情感需要通过朗读体会, 优美流畅的语言需要品读才能真正感受其中的情感流露。如, 在执教《灰椋鸟》一课第二自然段时, 我借助多媒体图片,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林场的美, 然后再让学生走进文本, 品读作者描写林场的句子, 边读边想林场的景色, 从学生陶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通过阅读深切地体会到林场的景色美。正是由于林场的美才吸引一大群灰椋鸟争先恐后地回家, 紧接着我又出示灰椋鸟的图片, 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审美愉悦。

欣赏美好的事物可以增加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 提高审美水平。如, 《桂林山水》一课中, 结尾部分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我请一名学生朗读这句时, 同时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幅青山傍水、绿水映山、水漂竹筏的桂林山水图片, 学生读完后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仅仅抓住“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就带动了全篇课文的学习,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学生在反复品读中, 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品味作者的意趣, 从而得到美的体验。

二、涵泳体味, 理解实质美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必须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其内在本质, 即要着重于审美的理性分析和综合, 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美感比直觉阶段更深沉、更隽永。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 不但要学会感性认识, 还要学会课文理性要我们感受的实质。

如, 课文《孔子春游》这篇游记, 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边游玩, 展现了风光迷人的泗水河畔。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浓浓春意, 让人流连忘返。美景固然让人沉醉, 但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碧波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充满智慧, 让人回味无穷。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深入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深入研读孔子说的这句话:“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学生读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水是真君子。只是一个浅显的体会, 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一段话的精髓来理解这段话。进而联系上下文体会孔子以流水为喻, 教导弟子如何做人, 体会孔子的良苦用心、智慧过人。深刻领会文字内涵后, 学生也深受到感染, 对如何做人也有了实质性的认识。教学中,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泗水绿波之迷人, 还深刻地懂得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也能悟出做人之道。这样, 通过审美教育, 学生对文本深邃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 并引起共鸣, 感受到文章犹如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香茗, 清香四溢, 让人回味无穷。

三、激发想象, 表达创造美

创造美是指人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基础上, 运用某种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 创造出美的事物。创造美是审美发展的最高层次。语文教学可合理运用空白, 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让学生去创造新的意境、新的形象,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如, 教学《火烧云》一课时, 先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 了解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 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创新思维被极大地激发, 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 丰富了课文的内容, 他们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云图……儿童的灵感是十分可贵的, 我不失时机, 正当学生意犹未尽时, 我又继续鼓励他们:“天空中的马、狗、狮子都走了, 还会出现什么事物呢?依照作者的写作思路来说一说吧。”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 展开了极其丰富的奇思妙想, 有的说“一朵巨大的雪莲花开放在天空中, 它的色彩很特殊, 十分绚丽无比, 可突然有一朵花瓣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 那一朵花变模糊了”;有的说“天边开了一朵莲花, 里面蹦出一个哪吒, ……后来哪吒踏着风火轮飞走了”;还有的说是七个仙女在嬉戏, 在跳舞, 后来发现看的小朋友太多了, 就害羞了, 躲起来了……大家的发言各种各样, 是的, 这里可以想象的空间太广阔了, 他想说, 他能说, 他也会说, 课堂形成了一个高潮。正是由于引导得法, 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创造, 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才得到无拘无束的发展, 他们的创新火花才得以时时绽放。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 篇5

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教材的阅读,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的历练。

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在于为人的发展提供食粮。它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产品提供给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灵魂,丰满他们的血肉。使之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完他们祖先走了几千年的历程,并发展得更美。那些文学作品,饱含着作家真善美情思,闪烁着人类智慧,充溢着生机、灵气、爱憎、智慧的生命律动。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含英咀华,吃透对象,只授之以渔是不够的。教师应首先全身心的沉浸在文章中,声情并茂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启示,用课文中体现出来的真善美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并以此形成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力和意志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审美阅读教学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上获取知识,获得情感历练。孔子云:“导而弗牵。”教师的任务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 提供条件和环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 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学堂而不是课堂, 教师是导师而不是讲师, 学生是主人而不是仆人, 教师是学长而不是家长。学生在主 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会,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到审美乐趣,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1.以境引趣

以境引趣就是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在学习郑振铎的《猫》的时候,上课时首先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的音乐,在哀婉的音乐中体会善待生命的情感。在上课的过程中展示作者养过的三只猫的图片,声情并茂的讲解猫的不同命运,感受要热爱生命、同情弱者勇于自责的情感。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

2.以疑激趣

以疑激趣就是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习毛泽东写的新闻稿《新闻两则》中的《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时,其中有句“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学生问我“树木”“森林”的意思,我引导学生说七年级上学期学习《在山的那边》其中“山”“海”都不是实指,具有象征意义,在这里这两个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革命形式的生机勃勃,富有气势。最终学生领悟了其意义。

3、以辩激趣

以辩激趣就是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与文本对话,紧扣课文难点,各抒己见。

教学生学习《羚羊木雕》时,对我将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的行为,爸爸妈妈让我把羚羊木雕要回的行为是否合理进行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认识到“我”和“爸爸妈妈”都有做的不妥当的地方,并且认识到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遇到此类问题,自己应如何采取合理的方式解放它。学生通 过辩论,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更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也增加了阅读学习的兴趣。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后,也就有了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去阅读,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感知,主动去审美。

二、吃透教材,深入探究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获取知识,获得阅读学习的方法,感受文章带来的美的情感体验。

1、品读感知

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充分调动听、视、触、嗅、味多种感官去品味文本创设的意境,才能体会、感知到美之存在。例如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如果不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去感受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话,是不能感受到文中创设的春雨之宁静,春风之柔媚,春花之瑰丽,春草之嫩绿,更感受不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品味文本塑造的美之存在。进入到文本创设的意境氛围之中,充分感受意境中美的存在,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审美感知素养。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进入到一个感受美,接受美育的良性循环过程中。

2、熟读成诵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读”这一环节,热衷于引导学生以获取答案和结论为满足。在让学生草率读过课文后,便迫不及待地就文章词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表现了什么思想,给了我们什么教育。或 者机械地挑出文章中的一些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这种用所谓“启发”直接代替学生理解的做法,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这样做的结果,即使再美的文章也会被教得索然无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欣赏美,学习语言,吸收写法。文章作品丰富的意蕴,存在于字里行间,隐藏在文字背后,存在于空白处留下的巨大审美空间之中。对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师不应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应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读”这一环节。不论何种文体,课堂上要每篇必读,可以吟诵、默读、朗读,在读中思考理解,并学会圈点批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情味,要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课文中,随着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复活”,必然会触动他们的情感,使他们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握全文内容,受到艺术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字字句句充满着爱和恨。在这节课中就可以以读和讲演为主,把自己当作闻一多。先请男女各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再听录音,让学生找出差距。然后教师范读课文,以讲演的口吻,用雄浑的声音,有力的手势,时爱时憎的神情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在严肃的气氛中,时而悲愤,时而奋然。通过这样的阅读过程,使学生了熟于心,悟出文章的真谛。而像《春》这样优美的散文就需要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成诵。

3、文本对话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更重要的是理解文本。理解文本就要展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由此拓展开去,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学生想象意境与文本塑造意境对话;学生想象意境与作者心中意境对话。这些对话无论是联想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含有丰富的创造因素。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时,了解到朱自清不接受美国救济粮而饿死就会被他伟大的人格与崇高的民族气节所感染,从中受到教育。具体到文本阅读中,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背影》中所塑造的亲情是感人的,但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之中,还会体会到《背影》不仅写出了对父爱的真挚感情,而且也体会到了家庭亲情的纯真之美。

通过品读感知,熟读成诵,实现与文本的对话,真正吃透教材,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握全文内容,受到艺术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三,有的放矢,内外并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课堂教学仍是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能进入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毕竟是少数,还有大量的优美的文学作品散落于课外。因此不能把学生的审美眼光仅仅局限于课内的文本阅读之中。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的积累。这就要求从内容上拓展阅读。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了解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对性引导。其次,教师要经常推荐优美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美育的精神粮食。使学生能不断丰富美育阅历积累审美素质。再次,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的审美眼光从书本引向社会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目标其一,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这可使学生终身受益。”习惯是素质、良好的习惯也是能力。既然读书好,就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做新时代有道德有素养的人!

四、提高技能,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认知结果取代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使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技能。

1、上下联系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其实,课文中意思并不深奥的词句,很多答案就在文中,有些学生却领会不到。这时,教师应用以读点拨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求得其解。例如,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两个词的意思时,我让学生反复读第二节中的第五句话,学生反复读后终于明白:前半句是“张冠李戴”的意思,后半句是“囫囵吞枣”的解释。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使学生很快明白,过渡句或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又是对下文的提纲挈领。例如,教学《赵州桥》时,教师抓住“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句挖掘,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本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坚固、美观两大特点。

2、以类点拨法。

对于结构相似的句、段、章,我们可采用此种方法,即只要把开头的句、段、章精讲,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其余的句、段、章学生通过自读就 可迎刃而解。例如,《詹天佑》的第二部分有三个自然段,主要意思分别是“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每层都先讲詹天佑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再讲他怎样克服的。教学“勘测线路”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读----初知大意;思----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克服;议----生生交流;悟----领会人物精神”。然后,学生按照这四步方法自学“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部分。这样的点拨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3、图文激趣法。

有的课文配有插图,图文并茂,我们可以利用插图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把抽象的文字具体化,为学生学习课文服务。

语文阅读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开启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自己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质。审美情感阅历不是一朝一夕的产物,而是在学生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情感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文本塑造的意境中,可以获得诸如欢喜、悲哀、愤怒、恐惧、忧郁等种种复杂情感,从而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阅历。例如学生阅读《济南的春天》感悟对祖国热爱之情;阅读《藤野先生》体验友谊的纯真之情;阅读《最后一课》品悟爱国主义的精神如此等等。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情趣 篇6

一、解读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内核

什么是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我们进一步解读这段文字,不难发现,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的过程。作为阅读对象的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结晶,任何一部好的作品,从题材、主题、遣词造句到表现手法,无不体现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个性特点。而阅读是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同中外古今大师对话,或聆听他们的教导,或与他们切磋辩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阅读活动的,任何有成就的人无不从阅读中并继续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的力量。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让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人文情趣的陶冶。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已将传统的简单传授知识上升为一个高度,演变成一个境界,拾级而上成为一种想象的空间,成为一片创新的园地,成为一隅交流的舞台,成为人类真理的殿堂。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内核无疑是在造就做人的精神高度。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美学思考

中国古代第一部有关教育的专著《礼记》中,对美有过这样的论述:“美恶皆在其心。”这里的“心”,主要是指审美主体的情感、情绪、志向和趣味。

朱光潜对美的解释是:“美是客观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

李泽厚从《说文解字》中的“美”字说起,有一段关于美的解释,他说:“如果把‘羊大为美的‘羊人为美统一起来,就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而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即都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社会实践充分证明,美必须有物质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美本身必须在客观上具有其特有的属性,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人们之所以喜欢到桂林去看山水,到黄山去看迎客松,爱看西子湖,爱看维纳斯,是因为它们客观上存在人们公认的美的因素。

但美并不是一种客观的物质,而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脱离审美主体而独立存在。桂林山水的清秀,黄山松的雄劲,西子湖的可人,维纳斯的韵味,倘若没有人去欣赏,美将不能显示其本质特性。如果欣赏者情绪烦躁,心境不佳,即使再好的作品,再美的风光,也根本无法感受到美的存在。

以此来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无视学生的情感与意趣,一味地强调应试的功能,既使是再好再美的课文,学生也觉得如同嚼蜡。反之,如果能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语文教学本身将可能对学生产生美感和吸引力,语文教学的生动化和高效率都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正知识的同时又把他们培养成为有审美情趣的人,全面发展的人,通过语文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愉悦精神,提升学生的品格,净化学生的心灵空间是很重要的,很值得探究。

三、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

在应试教育气氛依然很浓厚的今天,唯考试成绩是瞻的功利化倾向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与文本的自由对话。你想,要在特定时间内硬性完成种种“阅读要求”,完成那些将一篇篇活生生的美文肢解得满目疮痍的练习题,提炼所谓的主题,学习所谓的章法技巧,哪有美感可言,哪有乐趣可言。

真正的阅读,是一个与文本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的过程。阅读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人化的行为,面对同一文本,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就是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动阅读的自主性,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与个性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相当重要。

漠视阅读者的个性,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等同于知识的储存器,这种做法怎能将学生引向美妙阅读的境地?怎能激发他们主动探求文本、发现自我的欲望?因此,阅读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人类“文化原野”,学生在其中广采博收,尽情吮吸各种文化滋养,移情化性,培本丰源,保证其个性和创造性的成长发展。

语文教师应将语文教材当作审美对象来感受,激发学生的美感。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美感化,在分析教材,挖掘文本的同时,将知识无痕地融化于美感艺术的教学之中,使教与学的审美活动有机融合,从而透过文本及其审美特性来挖掘文本的深层意义。即使面对丑的对象,也要引导学生向美的方面去做肯定的价值的追求。如《长亭送别》一文,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崔母,我则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崔母这个人在《长亭送别》中起什么作用呢?我把她删掉行不行?这个人物是不是可有可无?是那么可恨吗?这些有趣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思想的火花,大家争辩后得出结论:“这个人物是线索;这个人物是矛盾冲突的需要;这个人物是烘托崔莺莺淡泊功名,追求真正爱情的一个衬托。没有崔母的横加干涉,崔莺莺高尚的爱情观就很难突显出来,因此,这个人物也十分重要。”由此可见,哪怕是丑的对象也是衬托美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最大的职责应是借助美的文学作品去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让学生与文本对接,从而对阅读产生深厚的兴趣,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阅读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活动,让阅读的体验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

四、培养学生审美品质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眼观大江东去,旭日东升,我们总会激情四溢;而身临小桥流水,月明星稀,人们又难免生出些缠绵。在这种欣赏过程中,人们面对天生优美的自然景观,得到心神的休闲与娱乐,与此同时,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与情怀也会不知不觉地得到升华。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有特定的思想内涵,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当它进入阅读鉴赏环节后,再由读者进行再创造,生发出新的意蕴。

我们在对美文进行赏析时,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习惯,以学生的视角去解析作品。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多愁善感,他们可能会偏爱那些感伤婉约的诗词散文;有的同学性格豪放,他们可能会更喜爱那些跃马驰骋、紧张激烈的传奇武侠;有的同学长于思考,关心社会,他们可能会侧重那些现实感强又注重思辨的杂文随笔……而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他们有的会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读出荒凉,读出豪情;有的会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读出黍离之悲,读出反战之情;有的会从“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读出别离的凄苦伤感,读出身世的飘零……赏析评价的主体是谁,最终的结论就应由谁得出。而一部伟大的作品,只有对不同的人或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的濡染,它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和意义。每一个真正的阅读者都不应被动地接受作品的观念内容,而应借助作品提供的审美意象,由联想而想象,表达或渲泄自己的情感。因此,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种让学生自由翱翔的氛围,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多元解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充分地品味和感悟,从而更好地把握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的审美倾向和思想感情。

另外,文学欣赏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凭感受力和想象力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我们应在这种活动当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所构建的意境之美。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出了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茫。首联两句写出了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学生在赏析时,就可以根据诗歌的意象来感受当时秋风肃飒凄凉的场面,体会一种浓浓的思乡情。我们要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去真实地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化,要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从而在情感共鸣中获得理性的感悟,享受发现的乐趣,感受美的意蕴。

五、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怀

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作为文学作品,它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是很丰厚的,教师应很好地把握“文章”这个“有情”的媒介,让自己和学生共同融入其中,让作品中的人物情、作者情、师生情交织在一起,共同演绎多声部和谐乐章,让学生主动、激动、生动地学习语文,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长亭送别》一课,是《西厢记》一剧中最为脍炙人口、最精彩的片断之一,是场送别戏。此剧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除了文辞兼美外,更重要的是其所反映出的对爱情的看法。每个时代对爱情的认识都不一样,尤其是在物质充裕,浮躁虚华的今天,年轻一代对爱情的观念更有他们独到的见解。在教此文时,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思考讨论这样一些问题:当代著名作家李存葆,曾为《西厢记》写下他感悟人类情爱的长篇散文《飘逝的绝唱》,文中说道: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入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

社会丑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隐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让年轻人早一些接触“爱情观”问题亦无坏处,可避免他们在独立面对生活时的迷失。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导年轻人珍惜它,有利于他们美好道德情操的养成与坚守。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怀。激励他们去求真、求善、求美,用审美和理性的眼光去解读自然、社会和人生。这才是真正理想的语文阅读课堂。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旨归。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养料,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应该主动担起这个职责,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和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一代人,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的人文积淀和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语文为凭借。”因此,把握美的特征,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乃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要求。如何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为学生创设审美情境

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名篇,是艺术性、人文性、科学性的统一,是美的形象、美的景观、美的境界、美的情感、美的理念、美的风物的综合,它赏心悦目,多姿多彩。在学生初触作品时淡化认知的目标意识,着力于创设审美情境,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意识,并逐渐形成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直觉,促使审美心境、审美态度的生成。

(一)通过语言创设审美情境。

美的事物就该用美的语言来表达,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简略而明白,含蓄而深远。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化的语言调动修辞手段,使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学生如沐春风。而精心设计导语与结语不失为一条使教师的语言诗化的捷径。一节课的导语与结语皆可让学生陶醉在浓郁的教学情境之中享受审美乐趣。

(二)利用多种媒介创设审美情境。

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审美情境的创设。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文中之境,又将此情此景转化为我情我景,从而使教学中充满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体现着情知的交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播放配乐音频,通过一定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再通过数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启迪导引,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得到道德的感化、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

二、帮助学生感知审美元素

语文教育是集知识、思想、情感和艺术于一体的一个总体性教育,既深刻、丰富地体现内容,又有形象、优美的表现方式。文章之美就是内容、形式诸美的和谐统一。

(一)人物美。

人物美主要是人物的情操与人格之美, 它体现着作家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阅读鉴赏者受到美的感染,产生一种向善、向美的内驱力,实现人格的逐渐完善。

(二)自然美。

描写自然环境的作品都给人以美感,作为审美对象的日月星辰、高山巨川、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融进了作者独特的感情,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这种美往往同作者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为一体,从而焕发出令人陶醉的强烈的美感。

(三)结构美。

文章构思的精巧别致给读者以峰回路转、叠象横生的美的感受。好的文章结构精巧,与主题、情节的和谐表现为一种美。读作品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异峰突起、妙不可言的构思体会构思之美。

(四)语言美。

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尤其是诗歌和散文中的语言,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他们或者精炼含蓄,或者优美生动。而初中生刚从小学生转变过来,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强,甚至更多地表现为语言拖沓和不准确。因此,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品中语言的不同风格,不仅可以提高其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其美的感受力。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如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浓缩的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极强的美感与表现力。

三、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学科,语文课首要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丰富的人,而情感本身就是美感的重要因素,因而情感体验中的审美教育实际上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那么,怎样激活审美情感,引导学生欣赏美呢?

(一)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

教育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根据作品中系列的描写而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如读《海燕》时,我们若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浮现海燕搏击风浪的意象,就会体会到该文逼真的形象和精当的描写。没有想象,读者就无法理解作品,无法进入作家营造的艺术世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力,以进入作家创造的优美的艺术情境。

(二)感悟作品中的形象。

美总是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美的第一特性。美更多的是形式,是直观的表现,因此,马克思才说眼睛对美的追求最坚决。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仅用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又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的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整个画面涂上了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之处。这样的笔法相比于任何一幅高山奇石图也不逊色。诗歌中类似的美的画面的赏析不仅令人怡情悦目,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开拓人的思维,进而净化人的心灵。教师在分析诗歌形象美的同时,也就给予了学生一种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是最高阶段,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一)创设美的意境。

艺术是相通的,语文教师经常可以借用其他艺术形式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音乐在此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配乐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比如学习《纸船》时在迁移拓展的环节中可这样设计:“冰心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只有学生的情感之弦被文本拨动了,才能跳出文本用真情去再创造。所以恰到好处的深情音乐往往能够触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二)合理运用“空白”。

“空白”是语文教学艺术性的表现之一。从心理学角度和美学角度来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空白”,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作品解读流程中,要以自己的“灵眼”觑得作品中的似是而非的模糊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启发学生的想象。

初中生正是审美意识的形成期,由于个体知识范围的扩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加上情感的丰富,其审美心理结构有了飞速的发展,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评价、审美欲望和审美理想在内的审美意识初步形成。因此,初中生的审美教育是重要的、关键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改变学生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赵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审美体验能力的培养[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007.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策略 篇8

一、在课堂教学中提高阅读审美能力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在课堂中结合优秀作品, 教给学生审美策略,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一旦没有审美性, 语文课堂便会十分枯燥, 故此阅读审美教学十分关键。

从人物形象入手进行审美小学语文教材中, 大多作品都是经典。其中主要是以人物形象为核心, 利用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所在的生活场景和相互关系, 这些人物刻画大都生动活泼, 丰富多彩。在审美教学中, 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形象为客体, 让作品中的形象逐渐鲜活, 使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就如身临其境, 与人物产生共鸣。同时要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得鉴赏能力。这种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与哲学中的某些观点相结合, 利用哲学来指导教学。

1. 联系的观点。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不例外。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 要从联系的观点出发, 全面理解形象, 把人物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来解读, 而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人物,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深化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以及写作背景, 让学生在相关背景的基础上, 激发情感, 理解人物。

2. 抓住重点进行教学。

中国历来的文学作品中, 典型人物的塑造形象逼真, 打动人心。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师可以重点突破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表情等等。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如图片、视频、音像等来突破难点, 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

3. 从细节出发突破难点。

细节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十分关键的。文本中的一句话、一个词语, 甚至一个标点, 都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 都应该表现教师的智慧, 都应该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教师可以通过细节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形象, 紧扣文章主题, 同时借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虽然会对那些大悲大喜的事情感同身受, 但有时, 细节更能打动人, 生活中的一颦一笑有时也会让人铭记于心。文学作品也是如此。经典的人物形象不仅仅在经历大起大落时打动读者, 而且人物身上的细节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因此,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十分重要。

二、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来美化心灵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对作品进行审美教学时,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意义和意境的理解和把握, 从而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获得审美的乐趣。这一点在学习古代传统诗歌和散文类文章时尤为重要。比如, 我们在欣赏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时, 学生的脑海中就可以凭借想象出现诗人乘船顺流而下, 一叶扁舟泛于水波之中, 两岸的崇山峻岭在猿鸣哀啸中更显郁郁葱葱。通过这样的想象, 诗歌的美感就更加立体了, 使审美更加丰富。

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想象能力, 来形象深刻地感知课文内容, 分析人物形象, 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感知的图画, 使学生获得享受美感的愉悦。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是非常有限的,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我们要将课堂内外的教学结合起来, 审美教学尤其应该在课外学习中渗透。因为, 比起课堂教学, 学生更容易在课外活动中体会审美, 而课外学习也可以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 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四、注重思维开发, 促进相互交流

在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中, 要通过实践活动课举办辩论、演讲和其他口语交际活动, 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开发思维,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活动中, 让学生充分准备完整的陈辞, 开展激烈的辩论。活动结束后, 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好词好句, 展开评论活动, 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促进语文教学, 一举两得。

五、增强实际体验, 探究朗读技巧

对于语文教学, 尤其是阅读审美教学来说, 朗读非常重要。小学的阅读教学应该重视朗读, 在朗读中使学生陶冶情感, 激发想象。比如《荷花》一文在描写荷花时, 这样写道:“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全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运用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荷花的形态, 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在具体进行教学时, 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荷花的优美画面, 使学生能够立刻进入文章所描写的奇妙情境, 同时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由此让他们从心底喜爱朗读。在这个基础上, 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文学的梦幻世界, 使文字和感情融会贯通, 激发学生学习和读书的兴趣与热情。接着, 笔者用轻柔的语调和赞美的感情示范朗读, 在教师的诵读中, 让学生深刻感受荷花的形象之美、散文的意境之美。

通过示范朗诵、配乐朗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方式, 引导学生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体会语言美。同时, 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剧本, 排练表演, 学会相关语文知识, 培养愉悦感和美感。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 篇9

一、创设良好氛围, 在环境中感受美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学科, 更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受到审美教育。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在教学中, 我总是努力创造一个美的环境与氛围, 让学生在体验美的同时, 情感可以激动起来。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我先打开多媒体, 让王菲那把飘逸、空灵、虚幻的声音伴随着迷幻的音乐缓缓流出, 画面上出现苏轼在“皎皎空中孤月轮”中惆怅、低头吟唱的情景……歌词当然就是课文的内容。之前, 有不少学生曾听过这首歌。我放的时候, 有的学生禁不住轻轻地吟唱起来。放完后, 我问:“王菲的歌好听吗?”“好听。”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歌词的意境美吗?谁能把感受到的说出来?”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 争着发言。对他们的回答, 我一一给予肯定, 又简介了诗歌的背景, 然后再一次播放歌曲, 让学生体会苏轼在当时的感情与宽阔的胸怀, 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点评。学生在讲述时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有学生在讲到“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时, 讲到自己父母在外面做生意, 长期难以感受到关怀的事实, 讲到动情处, 甚至流下眼泪来……通过创造环境, 强化了他们的感受和体验。这样, 一堂课下来, 很多学生都可以当堂背诵。在教师所营造的特殊氛围里, 学生们体验到作者沉郁而又宽广的美, 情感世界受到强烈的震撼, 从而达到了美育与教育的统一。

二、反复朗读, 在读中发现美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朗读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 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除了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外, 还可以获得到美的感受,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三分诗, 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 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 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文章的多种风格, 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 或激昂或悲伤。它不是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而是要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音量、情感, 可以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朗读, 又分教师范读和学生自己朗读。像一些难度较大的、较难把握的课文, 宜先听录音范读, 如《黄河颂》。因为作品距离学生的时代较远, 学生并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让他们一下子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及其背后的含义是较难的。这时, 听录音的范读就更重要了。再者是教师的范读。试想当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 能不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吗?

三、分析好词佳句, 在分析中发现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布局精巧外, 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令人值得学习、仿效的好词佳句。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 才使文章更加熠熠生辉, 使后人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感染, 得到美的享受。

近年来, 很多语文教育家都在强调语文的整体性阅读, 它主要是从纵向和横向去考虑的, 纵向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将小学、初中、高中各册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及各阶段必须培养的能力作纵向联系, 使文中成为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横向是指从语文内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性角度考虑。但是在强调整体性原则的时候, 笔者认为更不能轻视对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的理解训练, 因为整体性的把握正是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上。尤其是我们初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刚从小学那种懵懂的学习中升上另一个阶段。骤然面对那些长的文章, 很容易产生不求甚解的结果。如初一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小学阶段, 他们有可能一节课时间还未很好地阅读课文, 如果只强调整体性教学, 学生可能只是如水过鸭背, 只掌握一些皮毛。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学校高中部的教师第一年教初中, 无论他在高中是多么优秀的语文教师, 都难免要碰壁的。学生对文本的掌握和考试成绩都不甚理想, 从中考的角度看词、句、语、修辞这些还是有一定的比例。没有这些作为语文阅读教育的坚强后盾, 也就谈不上提高整体的阅读水平。分析好问佳句, 要从以下的方面着手。

1. 理解重点词句, 把握文章结构

在阅读中, 理解重点语句是阅读的主要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分析词语的使用好处, 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把握句子包含的感情等都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 春草图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内容。在春草图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这句, “钻”字表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抓住了这个“钻”字就抓住了春草的特点, 整副春草图就很好理解了。同样, 在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藤野先生》中, 首句便是“东京无非是这样”,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 表现了作者失望的感情, “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把握住这句话, 鲁迅先生的离开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分离才顺理成章;把握住了这句话, 同时也就初步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情感。

2.筛选整合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

能够筛选整合信息, 具备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虽然近来中考强调淡化文体, 但无可否认记叙文阅读能力仍是阅读训练的基本要求。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 记叙文仍是学生写作的首选, 中考也仍是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能概括文章要点、概括全文中心、概括作者写作意图、概括人物形象等能力。在阅读中要教会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筛选, 如通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重点句去把握中心, 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去概括人物形象。如八年级语文下册的《送东阳马生序》中, 生僻字多, 学生难理解的句子多, 但似乎句句又都与中心有关, 这是要教会学生选择, 筛选全文最后一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这便是全文的文眼。在《列夫·托尔斯泰》这篇学生看来冗长、枯燥的课文中, 紧扣住作者对托尔斯泰眼睛生动、形象描写的句子, 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便可由平面变立体、抽象变形象了, 全文的主旨自然可归纳出来。

3.揣摩写作特点, 品味文章语言

揣摩写作特点, 一般是从文章的记叙顺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入手;而品味文章语言则主要从修辞、语言风格等入手。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 围绕着阿长, 作者起码写了六七件事, 但买《山海经》一事花费笔墨最多, 而其他事情有时甚至只是几笔掠过。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作者着力表现的是阿长对“我”的真诚关心以及乐于助人的品格。而对文章的语言品味是学生在阅读中较难掌握的内容:语言的通顺, 语体的选择, 句式的运用, 比喻、拟人等的分析。如《故乡》中“杨二嫂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通俗而又恰如其分的比喻, 相信学生学过后基本不会忘记。纪伯伦的《雨之歌》就把语言的美体现得完美无瑕, 通篇的拟人、赏心悦目的比喻, 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雅词、雅句的运用令学生仿佛置身在文学的天国。“我用纤细的手指敲击着人家的窗户”“我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花草树木……”无一不把雨的多情、敏感表现出来, 读后掩卷仍回味无穷。

4.深入体验感悟, 延伸拓展探究

这是阅读中最难的部分, 尤其是对缺乏人生经验和生活体验的初中生来说。感悟是阅读中较高的境界, 学生不易达到, 但一旦达到, 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上一个层次。在阅读中要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大胆想象, 细心品味、体会, 合情推理,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比较和整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般情况, 从初一开始培养, 初二下学期乃至初三才会初见成效。

在教学中, 一开始我会以点拨为主, 一段时间后, 我会要求学生自己在一段话中找并作出分析, 只要他们言之成理, 我都会给予肯定与赞扬。正是通过了对这些好词佳句的分析, 学生才会更好感受美, 提高审美的能力。

当然, 无论任何的阅读方法, 我们能感悟到的始终都是作者的那种人文关怀、人生的定位和作品的美感。这些美文会一次次打动我们学生的心灵, 启迪我们学生的心智, 教会我们如何面对人生、面对生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会读、读好, 才能够会写、写好, 两者是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的。阅读与写作是人生的最重要技能之一, 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素质体现之一。阅读可以促进写作, 写作也反过来促进学生更多的阅读。“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正是写作最重要的源头。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 篇10

一、激情诵读, 入境感悟, 体味文本的情感美

朗读是学生感知语言和领会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的基本途径。通过朗读, 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材料, 促进知识的内化, 而且能从反复吟诵中, 透过文本去探知蕴涵在其中的作者的情感。因此, 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在读中循路入境, 进入文本创设的情境之中, 细细体会语言的韵味, 真切地感受文本的情感, 从而深刻体味文章的内涵, 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品词析句, 体味鉴赏, 生成文本语言之美

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 是有情感的。作者总是把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倾注于文本之中, 落在一词一句当中。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仔细品味, 从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感悟到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角形象再现。从而, 唤起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如, 《小儿垂钓》一课教学时, 我抓住“侧坐”、“遥招手”等重点词句, 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 去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然后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置身其中去品味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使小童“垂钓”时的认真、小心翼翼这一极富意趣的情景, 在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 从而领悟出小童钓鱼时的天真专注及钓鱼经验的丰富。这样, 在细细推敲、品味中感受到了文本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韵味之美, 感悟到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培养了学生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三、启迪想象, 由文入境, 体验文本的意境美

联想与想象是进行审美活动的翅膀, 语文审美体验的实现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审美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 再拓展想象去体会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优美意境和无限韵味, 体验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的愉悦, 与文本的心灵碰撞,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 《黄鹤楼送别》一课教学时, 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再现一幅自古友人伤别离的画面, 在舒缓、轻悠古筝乐曲的旋律中,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依依惜别、略带忧伤的惆怅意境。然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景, 去领会离别之时万分不舍的情感, 体会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深韵意境, 体悟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学生在想象中, 穿越时空来到黄鹤楼上, 文字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 学生们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和诗人的心灵直接交流。

四、鉴赏比较, 进入角色, 体会文本的形象美

文本的审美世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构成的, 在艺术创作中, 作者常常把不同的人物或同一人物的不同方面相比较, 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美与丑进行比较思考, 在不断地对比、揣摩、理解、体验中感受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之美。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提高了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的能力。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 作者笔下的忍让谦和、武艺高强、深藏不露的林冲与心胸狭窄、傲慢狂妄、盛气凌人的洪教头, 这两个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 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品味、在对比阅读中体会文中灵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所展示的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样, 随着对比的深入, 学生逐渐走进了林冲丰富的内心世界, 也使林冲这一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谦虚忍让、足智多谋的好汉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把枯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 多层次、多角度发掘文本的“情感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 使学生在美读、美思、美悟中, 与文本、作者之间实现情感的交流与升华, 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受到陶冶,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胡琴.让学生感受语文的意境美.教育艺术.2009.11

上一篇:互联网事件下一篇:新成立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