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烦恼

2024-07-26

一个人的烦恼(精选六篇)

一个人的烦恼 篇1

关键词:抗战小说,严文井,一个人的烦恼,心灵蜕变,青年

也许是由于抗战后期漫长的煎熬与胜利的曙光并存, 四川大后方小说的内部, 总是存在着客观冷静叙事与主观情绪抒发的冲突。战争加深了人们的不安定感, 初期一面倒地歌颂抗战神圣的热情冷却下来, 对战争、民族、国家和人性的思考反而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 反映了活在战争中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 呈现出一种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正如钱理群等人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理解到40年代体验型的小说, 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与历史生活的错综之中, 升华出一个存在主义的人生命题:在关于怎样取舍的决定中, 使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严文井的《一个人的烦恼》就是一部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的洗礼中的心灵蜕变史。

严文井, 一个对文学创作充满热情的知识青年, 正当其在文坛上初露锋芒的时候, 卢沟桥的炮声响起, 在抗日烽火中他离开北平, 辗转奔赴延安, 成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员, 创作了自己在抗战期间唯一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

《一个人的烦恼》原名《刘明的苦闷》, 创作于1939年秋天, 1940年7月完稿, 约十五万字, 初刊于1941年2月在重庆出版的《文艺阵地》六卷二期, 1943年茅盾为这本书写了序言, 为了避开国民党当局忌讳的“苦闷”二字, 把书名改成了《一个人的烦恼》, 1944年初由重庆建国书店出版单行本。小说故事发生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武汉, 主人公刘明本是北平一家报馆的助理编辑, 是一个富有热情却又敏感犹豫的知识青年, 因为北平沦陷逃到武汉, 寄居在表兄杨昌华家, 结识了石端、天谛等朋友, 后奔赴山西前线, 参加了“战地抗日演出队”。但由于性格敏感阴郁, 和周围人合不来, 不得不“废然而返”, “发现自己是处在一种无意义的, 没有生气的景况下过活着, 对于什么都没有行为, 也没有希望。”

《一个人的烦恼》的题材选择显然是受到了当时自四川大后方蔓延开的“十万青年十万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军热潮, 据统计, 当时全国共有15万多人登记从军, 而严文井自己就是一位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 他曾有一段时间工作于国民党83师战地工作团, 主要任务是书写标语、编写传单、教唱救亡歌曲等, 后来因为工作团要改成政治处, 才与几个同道结伴去了延安。小说中的青年们也都是受此知识青年从军热潮的影响, 积极投身前线开展救亡活动。

小说情节虽不复杂, 却真实动人, 线索清晰, 情节连贯, 虽没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 但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却非常细腻生动, 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原貌。艺术上最为成功的, 便是塑造了“刘明”这一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富于热情、敏感多疑、自负虚荣。《一个人的烦恼》集中笔墨书写这样一个没有深刻思想却个性强烈、不甘平庸却又没什么大作为的小人物, 甚至连书名都是“一个人的烦恼”, 在当时如火如荼的文学环境中显得十分“另类”。

对于这部小说的创作初衷, 多数评论者都引用了严文井自己在1980年再版时发表的前言:“延安的人、山和水对我都是新鲜的, 这的确是另外一个世界。……未来就存在于毫不怀疑的信心当中。……我第一次从过去迷茫的雾中获得了方向感。”而茅盾在《<一个人的烦恼>序》中也说:“作者没有从正面写这些富裕积极意义的人物, 作者却写了个从斗争中逃阵下来的人物, 但虽然如此, 刘明的故事还是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的;因为这是一面镜子——可以促进反省的一面镜子。”总结起来, 便是通过描写刘明这一富有热情但易于动摇的知识青年典型, 批判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软弱与自私, 同时揭露了国统区大后方的混乱与腐败, 揭示了有志抗日青年的希望在延安。

但茅盾毕竟不是严文井, 他的评语只是一个读者的个人感受, 而严文井自己的再版序言也发表于四十多年后, 最初创作《一个人的烦恼》的目的, 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说, 是受到延安的感召找到未来方向, 从而决定以“镜子”的形式与国统区大后方的黑暗腐败决裂呢?

从小说来看, 刘明的“烦恼”实在是非常琐碎, 他既烦恼于想摆脱家庭却不得不依附的尴尬关系, 又烦恼于寄人篱下的窘境, 甚至要烦恼于失眠一类的生理问题;他的“性情很古怪, 如果他有做得不如意的事, 他一定从中找出一个道理, 一个令他自己满意的道理, 然后再根据这道理来判断事, 而且用来在自己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做实验, 希望他所关心的人不再遇到这些不如意的事”;他懂得团体的温暖、懂得青年应报国的道理, 当天谛、李秋虹和鹿金等人认为自己作为知识分子不一定需要上前线时, 他说 : “……在 这个时候 , 我们不好 意思说自 己是特殊 的……”;虽然奔赴前线的很大诱因是好友石端的刺激, 但是文中也写到:“刘明笑着说:‘……我的走是为了这后方的生活使我太苦闷, 主要的是为了这苦闷。’不知不觉他说到了一点什么真正重要的东西, 情感有点激动。”

苦闷, 而且是大后方的苦闷, 才是刘明真正烦恼的东西。严文井以略显得慵懒、拖沓而冗长的笔触极为精细地描述刘明生活中的各种琐碎的矛盾, 字里行间竟充盈着大后方闲逸、散漫的生活气息, 宛如四川盆地缓慢的生活节奏。

在这缓慢的大后方生活里, 刘明接触到的第一个进步团体是天谛等人的剧团, 当他随石端到“小小剧团”时, 看到的是凌乱的家具, 有人在排练, 有人在唱京调, 有人在嗑瓜子, 有人在弹风琴, 还有人在玩扑克, 男女团员之间打闹调情。刘明的反应是拾起一本《电影周刊》, “悄悄走到窗子前, 面对着外面看起来”——“悄悄”、“对着外面”的描写很有意思, 这既是刘明的性格使然, 却也表现出刘明对于这个进步团体的小小失望。

而在刘明离开后方, 奔赴前线的战地抗日演剧队后, 从桂德山的口里, 我们知道了演剧队的队员们过的日子相当清闲——“这里时间很多, 不吃, 就没有事做。你看, 平常只排几个戏, 人多, 一个人干一点儿, 还可以有人闲着。嘿, 其实这里是不错, 我看大家差不多都是成天唱歌和散步玩儿过去了, 相当快活。”可是即使这样, 刘明对救亡活动还是很有激情的:“人不到前方就不知道好多事情, 我对于抗战, 从前有时心里还免不了有点那个, 现在我来这里以后, 能亲眼看见一些东西, 心里就觉得光明, 乐观多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演剧队闲适生活的厌倦和排斥充斥了刘明的头脑, 他自己也很矛盾:他想为救亡贡献自己的力量, 却发现周围的人们都在庸碌度日。到最后, 刘明简直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 才最终选择了离去。

这样, 《一个人的烦恼》就同众多青年抗战小说区分开来——刘明并不是因为不投身救亡运动、贪生怕死或是感情受挫而离开革命队伍, 而是为了不变成与其他人一样而离开。尽管他“废然而返”, 却坚定着不再回去的决心。

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灵、生活和未来做出的选择。

在《一个人的烦恼》1980年的再版序言中, 严文井说:“我要为一群软弱的, 虚浮的, 还没有定向的小知识分子立传, 描绘他们那些形形色色的, 实际是大同小异的肖像, 窥测他们在不同的道路上可能面临的不同命运。……这本书没有宣扬理想, 没有渲染美。理想的东西和美的东西有那么一点点, 或者是隐藏着, 或者是作为淡淡的影子存在于远方。”

而谭宗远的评论文章《严文井的<一个人的烦恼>》提到, 他曾经就小说的写作请教了严文井本人, 其中这样说:“延安的生活自有不同于国统区的地方, 艰苦, 紧张, 充满活力和希望。但这里也不是没有问题, 有些人的为人作风就是很讨厌, 与严文井在武汉、山西 (也包括北平) 见到的大同小异。……这些弱点不消说与时代不相应, 也令严文井很看不惯, 他企盼跟它们告别的心情愈来愈迫切……积习告诉他, 告别的最佳方式是写一部小说。理智也提醒他, 他只能把这些弱点放在国统区的青年知识分子身上, 而不能涉及延安。这就是这本小说产生的原因, 也是这本小说的情节始于武汉、终于山西的原因。”

在“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抗战大背景下, 自四川大后方开始到全国各地, 全国的有志青年都在积极战斗, 严文井这部“向过去诀别的‘个人宣言书’”无论如何都显得不合时宜, 连严文井自己也说“我为当时的胆大妄为感到惊讶。我的行为近乎怪诞。”原来这怪诞的行为, 正是严文井内心的真实写照!

当时只有二十几岁的青年严文井, 在辗转了多个地域之后, 最终在延安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是处在一种无意义的, 没有生气的景况下过活着, 对于什么都没有行为, 也没有希望”, 因为他的感受并不是由不同的政治环境造成, 无论是国统区大后方还是圣地延安, 都有着“大同小异的肖像”, 他的无望是源自“软弱的, 虚浮的, 还没有定向的小知识分子”的本质, 他以为环境可以改变人, 事实上却于事无补。要摆脱这种无望、这种敏感犹豫, 只能从自身出发, 不能单纯依靠环境的改变——这, 才是严文井塑造“刘明”这一人物的主要目的, 他批评刘明, 等于反省自己, 也同样是寄言同侪, 无论“刘明们”是在国统区还是在延安。

严文井的“告别”, 并不是向从前在国统区时的迷茫道路道别, 而是向自己“软弱的, 虚浮的, 还没有定向的”敏感犹豫道别;他的“宣言书”, 也并不是划清政治立场的宣言, 而是在延安发现那些“大同小异的肖像”之后的顿悟, 是一份要将自己从这些“肖像”中挣脱出来的决裂宣言。严文井在完成这部小说以后, 即刻把笔触伸向一个新领域, 开始一心一意地创作童话, 也许这就是他找到的一条最适合自己的独特的道路。

严文井从青年抗战小说的模式中脱离出来, 细腻地描绘自己在抗战救亡运动中的心灵成长和成熟领悟, 以《一个人的烦恼》来作为自己“一个人的成长”的告别式, 虽然书写的是“一个人”的故事, 但映射的却是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普遍心态!

四川大后方青年从军热潮在全国蔓延开来, 在“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时代大潮中, 严文井对战争、民族、国家和人性进行了非常个人化、独具特色的思考——青年知识分子们纷纷投身抗战前线, 但他们并非任潮流推动、任世俗诱惑的机械人, 他们在面对充满困境的现实与多种选择道路时, 会进行深刻而细致的思考。相信《一个人的烦恼》在重庆出版时, 也让青年们在战争的滚滚潮流中保持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人的纯真心灵, 不至于被漫长的战争磨平自己的锐气。从这个角度说, 严文井这部抗战期间唯一的长篇小说, 应在四川抗战文学史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严文井.《一个人的烦恼》再版前言[J].海峡, 1982 (2) .

[3]茅盾.序《一个人的烦恼》[J].天下文章, 1944, 2 (3) .

烦恼伤感的个人心情签名 篇2

2) 你说如果没有爱情就请放开手你知道那样谈何容易

3) 祝他每天都会想我才能安慰睡觉好吗,即使我们分开两年了*

4)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躺在床上想着一个人,想着想着就哭了。

5) 我们现在做朋友很好,至少不会失去你,有话还可以当玩笑的时候告诉你。

6) 我情愿下世化身为妲己,我要将你留在我身边,永不放手。

7) 有些傻子就是挨了刀子还为对方找理由仿佛得知对方有苦衷伤口就不会痛

8) 有时候看到某个面孔,会不会让你想起,曾经喜欢你的那个谁

9) 在乎的我会更加在乎,不在乎的你凭什么让我在乎?

10) 多少人以友情的名义,爱着一个人。多少人以友情的名义,拒绝一个人。

11) 风停了,雨止了,中考了结束,面对我们的是欢笑还是泪水。

12) 雾以泪聚°你懂吗?那些雾都是我的泪聚成的。

13) 明明不是陌生人、却装得比陌生人还陌生。

14) 就是喜欢这样,即使想你想到哭,我也不会去找你我只是静静的想你。

减去一冬的烦恼 篇3

我得注意下我的体重。

I have to watch my weight.

赶紧站上去(体重秤)称一称。

Get on the scales.

她暴涨了几公斤呢。

She packed on a few kilos.

我得减减肥了。

I need to get fit.

我爸爸很喜欢甜食。

My dad has a real sweet tooth.

贪得一时嘴馋,平添一生赘肉。

A minute on the lips, forever on the 1)hips.

该去健身了。

Time to hit the gym.

别把手伸到饼干罐里去!

Keep your hand out of the biscuit tin!

饮食要健康。

Eat healthy.

吃得好,身体健。(饮食反映健康。)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减肥的秘诀是什么?

What’s your secret for losing weight?

我在减肥呢。

I’m on a diet.

我们去慢跑吧。

Let’s go for a jog.

我每天早上都进行快走锻炼。

I go 2)power walking every morning.

瑜珈能增强我的平衡感。

Yoga keeps me balanced.

戒掉一切脂肪类的食物。

Cut back on the fat.

找一个与你同行的健身伙伴吧。

Get yourself a work-out buddy.

我得去练练肌肉了。

一个人的烦恼 篇4

师:请同学们对本单元所学的五篇课文作一个简单的回顾: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回顾结束后, 请同学们用“成长路上, 既有 __ , 也有 __ 。”这句话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

生:成长路上, 既有快乐, 也有烦恼。

师:老师真的很希望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只有快乐相伴, 但是, 烦恼又怎会离我们而去?今天, 我们就要来说一说, 写一写自己的烦恼。当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 脑子里最先闪现出来的“烦恼”是什么?

生:我现在最大的烦恼是感到学习太苦了, 作业多, 自由的时间太少。

生:老师和父母对我的要求都太严了。

师: (笑了笑) 这两位同学应该是说出同学们的心声了吧。请刚才举了手, 并且想法和他们一致的同学站起来。 (一共34个人)

看来这两位同学真的可以当大家的“代言人”了。 (学生笑) 其实, 同学们有这样的烦恼, 也在情理之中。上次写《给我 __ 》这篇作文时, 就有很多同学写了《给我自由》, 表现出“学习苦, 压力大, 没自由”的想法。如果现在我们就立即作文, 相信大家还是会不约而同地往这个角度去写。这样的话, 这次作文就会存在怎样的弊病?

生:就会千篇一律。

生:就会雷同, 没有个性。

生:没有新意。

师:说得非常好。缺乏个性的作文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刚才老师一提“烦恼”, 同学们就扎堆地想到了“学习苦, 压力大, 没自由”这一点上, 说明这是同学们共同的烦恼。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都是不一样的, 同学们肯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烦恼。现在, 请同学们换个角度思考: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烦恼会来自于哪些地方, 哪些人, 哪些事, 哪些物?

生:我们的烦恼会来自于学校。

师:学校里的哪些人呢?

生:老师, 同学。

生:还有自己。

生:我们的烦恼还会来自于家庭, 包括父母、爷爷奶奶, 来自于亲戚朋友和邻居。

生:还会来自于社会。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人、许多事都会让人烦恼, 比如环境污染, 还有地震, 比如昨天我们云南的盈江就地震了。

师: (很吃惊) 太好了, 这位同学关注的还挺多, 这种善于观察的能力正是我们最需要的。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板书学生的“思考角度”)

师:所以, 我们今后的作文, 也可以试着从这些角度去思考。现在, 让我们告别刚开始的“一根筋”, 试着选一个角度, 想一想自己与众不同的烦恼是什么。

生: (笑着) 我最大的烦恼就是我这身材。小时候, 大家都说我胖得“可爱”;可现在, 大家就说我胖得“可怕”。因为太胖, 我在学校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在家里父母逼着我减肥, 走在大路上, 许多人都回头看我, 对我指指点点。

生:我的烦恼是我的头发。因为我喜欢留长一点的头发, 小学的时候倒是没有问题。但现在上了初中, 学校每个月都要做仪表检查, 所以父母和老师经常强迫我去理发。 (该生笑, 其他同学也笑)

师: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这位同学的烦恼来自于他的爱美之心。

生:我的烦恼来自于我的邻居。我家楼上是个姐姐, 很喜欢唱歌, 并且喜欢在中午唱 (学生笑) , 弄得我睡不好觉, 下午上课的时候就老是打瞌睡, 还被老师骂了好几次 (不好意思的样子) 。

生:我的烦恼来自于我的皮肤和头发 (沉默了一下) , 因为我天生皮肤就很白, 头发也很黄, 所以同学们都说我是“外国人”, 还有的同学笑我是“鬼”。

(接下来, 又有几位同学进行了交流, 由于时间关系, 教师组织了小组交流, 保证每一位同学在这堂课上都有说的机会。学生的“烦恼”, 让整个课堂都弥漫着无奈和伤感, 理解和鼓励……)

交流结束, 简单的小结后, 学生就要把自己想的、说的写作成文了。此时, 我还需要讲什么“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语言顺畅,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之类的要求吗?

这就是我自认为“心动”的一个案例。课虽结束, 但我有必要回头来反思曾经的“失败”, 来总结今天的“心动”, 希望能给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些借鉴。

就以写作教学为例。我们通常的做法, 大概就强调一个“写”字。作文课开始便把题目给出来, 然后讲写作要求, 教师往往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认为应该这样写”的思想告诉学生, 硬塞给学生一些所谓的“写作方法”,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接下来就是学生写作, 交作文, 评改……在这种单纯的“为写作而写作”的教学中, 学生不被信任, 没有充分思考、表达和交流的时间, 没有受到思想和方法的启迪, 怎么可能写出好的作文?君不见——学生“谈文色变”, 挠破头皮却仍举步维艰, 假话、空话和套话随处可见。如此种种, 许多学生的文章被我们定性为“材料不新颖, 感情不真挚, 内容不充实, 中心不突出, 条理不清楚”, 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这堂作文课来看,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课堂气氛和形形色色的学生活动, 可是学生说得精彩、写得顺畅, 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表明这就是有效的教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充分信任学生, 巧妙引导, 给了学生“一次机会”。

1.给学生一次发现问题的机会。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 在生活和学习中必定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预期”和“思维定式”。他们往往会“一根筋”地按照自己特定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去认识事物。比如, 学生提出的“学习苦, 压力大, 没自由”的烦恼。如果不加引导, 不给他们一次发现问题的机会, 作文自然也就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了。这堂课上, 我让有这种思想的学生都站起来, 34个人!这数量上的“巨大优势”让学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让他们不得不重现审视自己的烦恼。这样一个小小的引导, 恰好就实现了写作思路上的“逆转”。

2.给学生一次集思广益的机会。

学生虽然已经发现了问题, 要试着向另外的角度去思考了。可是年龄决定了他们的视野必定有限, 思考也定然片面。这时候, 教师就充分调动学生, 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 把思考的各个角度汇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 为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3.给学生一次思考讨论的机会。

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 是多数教师的“惯用招数”。我们总是对学生表现出不信任, 认为他们“不行”, 担心“思考无果”会影响教学进度, 于是我们在课堂上总是“迫不及待”而“不厌其烦”地讲解, 以保证课堂的“完整”。这仍然是教师主体意识过强的结果。在这堂作文课上, 我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讨论的结果, 自然是学生思维活跃, 发言真情流露。

4.给学生一次学习借鉴的机会。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山重水复”的时候。此时, 就需要有“向导”来“抛砖引玉”, 为他们指明方向。能作为“向导”的人, 可以是同学, 也可以是老师。我们看到, 大多数学生不知何为“与众不同的烦恼”的时候, 一位同学“身材烦恼”给大家作了示范,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立即就获得了灵感, 纷纷举手发言。另外,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的小结和评价, 也让学生能够不断学习借鉴。

5.给学生一次充分表达的机会。

在这堂课上, 我给学生“说”的时间超过了20分钟, 达到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正因为学生说得充分, 他们才写得如此顺畅, 而我也就免去了苍白乏味的作文技法讲解。从一定程度上说, “学生真正地把教师给代替了”。

一个人的烦恼 篇5

本书是歌德的一本书信体小说,主要叙述了四位人物,分别是维特、绿蒂、阿尔伯特,还有维特的好友威廉。绿蒂是维特苦恋却不能得到的女孩。阿尔伯特是维特的朋友、绿蒂的未婚夫。维特与他的感情十分复杂:他们不仅是情敌,而且性格大相径庭,可即便如此,也不讨厌对方。

这位少年十分的倔强,一直追求着一个目标,可那是他绝对不可能达到的呀!终究,即使有好友的劝说与关照,他还是走上了不归之路。在绿蒂的这件事情上,维特一直没认识到错误,觉得是上帝抛弃了他。哪知,并非是上帝抛弃了他,而是他错误的选择酿成的后果。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但维特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他明白必定没有结果的路。这种殉情之人并不少见,可我们不得不称赞他们对感情的专一:“如果我陶醉而喜爱地看着你,直到你消失在远方,如果你的声音处处令我心儿快乐,这与你何干……”

但是,却常有长辈说这是因为年轻人的生活太无忧了,可这些事,不正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么?对于维特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十分重要的。每一段时光都有它特殊的认识和思想,就像度过童年的你已经没有了童真一般。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不赞成这种说法,可这是无关紧要的。

维特的自杀并不是一个悲剧,而是一个注定会发生的事情——他一叶障目,感情用事、冲动的结果!人生在世,只有活下去,才有未来,才有你无法想象到的曙光!多情的人啊,终究会葬于多情!

为烦恼留下一只空瓶 篇6

孩子的天性除了纯善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喜怒无常。在孩子的世界里,那些如溪流一般的热泪,你时常还不知为何,它便早已在粉嫩的小脸上泛滥。

这是第八个跟随我学习写作的孩子。他和同龄的孩子不大一样,闭塞,多愁,并且特立独行。譬如,那些我鼓励做的事,他从来不做,而那些我不倡导做的事,他却总是第一个奋勇在前。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怀疑这个孩子有点过度叛逆。更或者,是自闭过度之后的宣泄结果。

后来,我通过他的母亲了解到他父亲早亡的不幸消息。于是,我开始渐渐明白这个孩子之所以孤僻而又乖张的原因。他害怕同龄的孩子孤立他,渴望与之交流,但又怕在对方知道真相之后,心生鄙夷。因此,他就在这样矛盾的夹缝中生长。尤其是每日下课后见到那些有父亲前来接送的孩子,他的眼里便盛满了晶莹的忧伤。

我决定跟他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交谈。我知道,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言语永远都是苍白的,我只能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告诉他,关于人生的一些道理。

那天清晨,我买了三只尤为特别的玻璃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送给了他。所有人都被这三个粘有彩色图画的玻璃瓶深深吸引,目不转睛。我能看出,他很喜欢这几个玻璃瓶,即便他故作镇定地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地看着它们,但只要有哪个孩子说:“借我看看行吗?”他便会立刻摊开双手护住它们,如临大敌,神色肃穆,目露敌意。

他第一次对我报以感激的眼神。我这一个略显偏心的举动,让他获得了周边孩子的惊羡,他沉浸在无边的纯洁的虚荣里,不可自拔。

课后,我开车将他带到了海边。他在车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怀里抱着那几个鲜艳的玻璃瓶。

冰凉的海水漫过他的脚丫,我站在不远处,为他买来一只印有卡通图画的救生圈。他接过救生圈,第一次对我说了声谢谢。我站在海浪的尽头,看他在海水中尽情嬉戏。待他累倒在沙滩上时,我缓缓向他靠近。

“孩子,你喜欢这三个玻璃瓶吗?”他笑笑,不语。

“如果说,要你把最珍贵的三件东西都分别放到这几个瓶子里保藏,你会选哪三种?譬如,纯真、善良、勇敢等等。”

思索片刻后,他把瓶子一个个从纸袋里取出来,喃喃地说:“第一个,我要放妈妈,第二个,我要装快乐,第三个,我要装这个救生圈。”他一面说,一面兴奋地指着腰上的救生圈乱跳。

“你的忧伤呢?孩子,你的忧伤放哪里呢?”我用双手将他揽在怀里,轻轻地问他,生怕自己稍有差错便触碰了他心灵之上的那道伤痕。他已没有选择,所有的瓶子都已被装满,他再思索也无用。他从第一个瓶子选到第三个瓶子,仍是不知要把哪个东西从瓶子里取出来,换上忧伤。

“孩子,你的忧伤便是你一切烦恼的根源。他和你的快乐一样,会更改你的心情,乃至你的人生。你不能因为它是不好的就忽视它,甚至放纵它,这样,只会让它在外界不断膨胀,最终扰乱你的思绪。你该把你的快乐取出来,放入忧伤。这样,便可让快乐无限膨胀,让忧伤在瓶中禁锢,仔细端详。”

回程的路途上,他怀抱着玻璃瓶,靠在我的手臂上沉沉睡去。醒来后,他兴许会忘了,在那片广袤的沙岸上,他曾含泪叫我爸爸。但有一点他绝不会忘记,那便是自己不管身在何处,都要为烦恼留下一只空瓶。

上一篇:就医环境下一篇: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