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启示

2024-05-28

发展趋势启示(精选十篇)

发展趋势启示 篇1

鉴于上述背景,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 《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并提出了总体目标、 主要任务和针对性措施, 但尚未就如何科学发展我国邮轮业作出规划, 国内学术界也集中对邮轮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SWOT探讨分析、邮轮制造业、船舶大型化、 邮轮产业生态系统、邮轮旅游竞争力等进行了研究[1-6],但缺乏从产业体系的角度对我国邮轮业发展作整体研究。本研究基于对世界邮轮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从产业定义、产业体系构建、 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综合角度对发展我国邮轮业加以探讨,期望能为尚处起步阶段的我国邮轮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世界邮轮业发展趋势特点

1.1邮轮旅客量持续增长,但仍以北美市场为主

据国际邮轮公司协会(CLIA)的统计[7-8], 1990—2010年,世界邮轮旅客量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从1990年的377.4万人次增至2010年的1 5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7.14%。此间,尽管国外(北美以外地区) 游客增长率(14.26%)是世界的2倍并在2000年后旅客量有较为明显的增长,但邮轮客源仍以北美市场为主(2010年来自北美地区的游客多达1 110万人次,74%),几乎是北美以外地区客源市场的3倍。

1.2邮轮日趋大型化与功能多样化,载客能力逐年增长

邮轮业增长也体现在载客能力扩张上。在邮轮数量上,20世纪80年代全球建造新船近40艘,90年代全球建造新船近80艘,2000—2009年100多艘新船服役,2010年12条新船运营, 2014年新船订单将达26艘(19艘远洋邮轮,7艘欧洲内河邮轮),共有床位51 000个,总价值近120亿美元[8]。船型方面,20世纪80年代, 单船平均为2.6万总吨、776个床位;90年代, 单船平均为4.6万总吨、1205个床位;2000年后,单船平均为7.66万总吨、1815个床位; 2007年新邮轮平均床位2611个,2010年投入使用的 “创世纪” 号邮轮载客量已达5 400人[9]。功能上, 除酒吧、 咖啡厅、 免税商店、 夜总会、健身中心、图书馆、会议中心、青少年中心外,还设置豪华赌场、游泳池、高尔夫球练习场、保龄球、篮球馆、排球馆、滑浪池、 攀山墙、滑冰场等大型设施[9],邮轮休闲娱乐功能趋向多样化发展。载客能力方面,以北美地区为例,1981年邮轮下层床位仅4.1万张, 2009年近29.5万张,年均增长率7.29%,2014年有望达到35.4万张。

1.3邮轮航线分布趋向集中,邮轮母港多分布在美国

以世界主要邮轮旅游市场———北美地区为例,邮轮旅客旅游目的地仍主要集中在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和地中海两大地区,2005—2010年平均份额分别约占40%和15%,并且后者有增长的趋势。从邮轮母港(homeport)分布看, 北美(尤其是美加两国) 是最集中的地区,邮轮母港在过去的10年从3个增加到22个,但几乎全部位于北美沿海港城,目前美国是拥有邮轮母港最多的国家。

1.4邮轮旅客以中产阶层为主,平均旅程7天左右

据CLIA调查[10],2010年世界邮轮旅客的平均年龄50岁,家庭年收入10.9万美元,69% 的旅客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86% 已婚,62% 拥有全职工作, 属典型的中产阶层。1981— 2010年, 世界邮轮旅客平均旅程7天左右(6.66天);半数旅客旅程时长6~8天,但呈现从短期(2~5天)向中长期(6~8天和9~17天)变化的趋势。

1.5服务能力集中分布,邮轮业呈现寡头经营态势

2011年CLIA在册的邮轮公司(cruise line)有26家,运营邮轮217艘,2012年将达223艘。尽管运营邮轮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服务能力却被大型邮轮公司把持,嘉年华(Carvinal cruise line) 和皇家加勒比海国际(Royal Caribbean international) 两大邮轮公司邮轮数量占26家邮轮公司邮轮总数的1/5,而载客能力(双人房间)占邮轮总数的36%,世界邮轮业呈现一种寡头经营态势。

2世界邮轮业发展趋势对中国的启示

2.1明晰邮轮业含义,避免概念混淆

现代邮轮业(cruise industry)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但国外学术界尚未就这一产业的本质及特点达成共识。Cartwright从旅游动机出发,认为邮轮业不是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简单旅行,而是休闲假日公司提供的整体服务的一部分[10]。Butler认为,邮轮旅游的核心是船上住宿与服务,而不是作为海上交通工具的邮轮本身[11]。Douglas认为邮轮业是船舶往返同一地方的一种航海类型,期间为旅客提供了休闲娱乐服务[12],但却把往返于不同港口间的邮轮排除在外。Mancini简单地将邮轮业释义为 “采用船舶的一种休闲假日旅行体验”,认为商业目的(货船)、娱乐目的的自驾航行和交通目的为主的船舶航行(短途轮渡) 等不含在内[13]。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柯林斯英语大辞典) 把邮轮业定义为 “为在邮轮上娱乐所进行的海上旅行, 通常到访多个港口”,邮轮已被视为 “漂浮的旅游目的地”或 “漂浮的旅店”。

综上,邮轮业是由海运业和观光休闲娱乐业构成的一种交叉产业,本质上是一种以航行为特征的动态海上旅游形式,包含 “船上服务与设施”和 “邮轮旅程”两大核心内容。可见, 邮轮旅行与一般海上客运或经海境外旅游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以船上活动为主的特征赋予邮轮游客特殊的属性,应避免将沿海港口客运量等同于邮轮旅客量。

国外学术界及旅游业界没有 “邮轮经济” 一词, 但存在邮轮业对地方经济影响的研究[14-15]。邮轮经济一词常见于国内研究[1-2], 但都对其作较为宏观的理解,可概述为 “与邮轮旅游相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仅是一个邮轮产业衍生或与之对应的词汇,不宜夸大邮轮业的范围及经济影响力。

2.2抓住核心部门,架构邮轮产业体系

作为海运业与旅游业交叉的一个产业,邮轮业是由船舶修造与港口服务(后向)、邮轮运营和邮轮旅程营销(前向)综合一起的产业复合体,是一条以邮轮运营(船舶运输、船上住宿与服务)为核心、后向与前向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链条(图1)。根据北美邮轮业对美国经济直接影响的来源[14],将邮轮产业链条分为4个部分:1船舶修造与港口服务:包括修造船、 母港及停靠港建设、能源供给和废物卸放、旅客通关服务、船员在地住宿服务等。2邮轮运营:为游客提供船上服务的所有活动,包括食、 住、玩等。3邮轮旅程营销:邮轮公司为游客设计的水上旅行航线(目的地) 及岸上活动、 邮轮旅游广告等。4旅游商贸服务: (陆、空) 交通服务、制造业、批发、保险、房地产与租赁、信息服务及(住宿与旅行以外的) 其他服务与管理。

2.3统筹规划邮轮港口布局,有序推进邮轮业发展

从邮轮产业体系结构(图1)看,邮轮业发展需要其后向产业的强力支撑,邮轮母港及停靠港在其中起重要作用。通常,母港及停靠港是邮轮旅客起止邮轮旅行和船舶接纳补给的地方,它们不是旅游目的地而是通往目的地的门户(gateways)即游客上下船的地方。以北美地区为例,1980年通过母港登船的游客140万人次,2014年有望达到2 160万人次。可见,狭义上讲,邮轮产业布局即是邮轮母港及停靠港布局。

然而,并不是所有港口都适合作母港,其布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腹地客源,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2始发邮轮班次,与邮轮公司总部、 分支机构驻扎及其运送能力有关; 3快速运送游客至港口的能力(往返直飞大城市及地面运输能力);4足够的船员、船舶备品和住宿能力;5多种邮轮类型及足够的客运码头设施,满足旅客多种船型需求;6提供旅客行李扫描、海关与入境处理、登记及行李卸放等服务。 停靠港通常是那些接近邮轮航线(cruise route)、受旅客欢迎并有足够旅游观光机会的小城市或城镇。

因此,鉴于我国邮轮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的事实,综合考虑沿海(江)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与城镇化特点、港城综合运输条件以及区位等因素,并参考沿海港城邮轮旅游竞争力测度等研究[16],统筹规划我国邮轮母港及停靠港的 “T”型格局,即沿海和沿长江布局(图2),依托母港建立本土邮轮公司,经营各自的邮轮航线,有序推进邮轮业发展。

2.4组合出台产业政策,营造邮轮业发展环境

邮轮业发展涉及发改委、交通部、公安部、 旅游局和国台办等多个政府部门,因此,产业政策需要一个综合协调部门联合出台。产业政策主要针对邮轮公司、邮轮港口、邮轮旅客等利益群体制定,并体现在微观与宏观两大层面。 微观层面,首先在出入境手续上,相关部门须出台便捷通关的政策,简化手续,为旅客自由出入境旅游扫除法规障碍;其次,赋予邮轮港口接纳邮轮停靠的资格,降低相关的税费,为邮轮自由往来提供经济便利;再次,为国际邮轮公司来华开展业务及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政策优惠。宏观层面,在邮轮制造业上,积极开展与欧洲主要邮轮制造国家(意大利、芬兰、德国、法国) 的合作, 打造中国邮轮制造基地, 为建立中国邮轮公司创造前提条件(降低购买国外邮轮的成本);在邮轮公司创建上,尝试率先与境外邮轮公司合资成立公司,适度放宽其经营范围,逐步与国际接轨,积极培育本土邮轮公司并允许所属邮轮境外注册,近期开展东亚、东北亚及东南亚的邮轮旅游,远期开展对美洲和欧洲的邮轮旅游。

3结论与建议

近30年来,邮轮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在船舶大型化与功能多样化的支撑下,邮轮旅客量与载客能力呈现同步增长趋势;尽管近几年地中海受到邮轮旅客的青睐,但客源市场和母港集中北美的特点使加勒比海及巴哈马地区仍为邮轮旅游目的地的首选;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赋予邮轮旅客特殊的属性和邮轮公司寡头经营的地位。世界邮轮业发展的这些趋势特点要求我们对邮轮业及其产业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邮轮港口建设更不能蜂拥而上,需要综合出台产业政策,有序推进我国邮轮业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 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对我国邮轮旅客的跟踪统计和邮轮业的科研工作, 及时掌握国内邮轮市场发展动态; 2邮轮公司的成立不宜多,而宜精且最好依托母港布置;3在资金相对不足及造船技术受限的条件下,租借邮轮或先行建造适合国内旅客需求的中低型邮轮;4邮轮母港及停靠港建设与港城滨水区再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功能日渐衰退的老港区空间;5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提高邮轮业服务和管理水平。

摘要:历经30年的发展,世界邮轮业现已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并呈现诸多趋势特征。目前,亚太地区正在成为世界邮轮市场开发新的焦点,一些国际邮轮公司开始将中国作为市场开发的‘处女地’,国内主要沿海港城正紧锣密鼓地建设邮轮母港和停靠港,试图紧抓这一难得发展机遇。文章基于世界邮轮业发展趋势特征的分析,从产业定义、产业体系构建、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综合角度探讨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未来,为其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论文 篇2

产业结构知识化

1.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0-60%,新兴工业国为20-40%。美国是世界上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1990年美国对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超过了对其他产业的投资,标志着它率先迈进知识经济时代。欧盟为了改变高技术领域竞争的不利地位,于1993年在《经济增长、竞争和就业》白皮书中提出欧洲信息高速公路协议,拟定了欧洲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计划。北欧诸国以信息产业为突破口,实现了90年代经济的持续增长,芬兰的诺基亚和瑞典的爱立信在全球移动电话领域分别占第一和第三位。新兴国家和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引人注目,台湾的笔记本电脑、监视器、台式电脑、主机板等14项电脑产品产值均占世界第一,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产业,约占制成品出口的50%。韩国明确提出于跻身全球十大信息产业国的目标,为此两年前就制定了《信息化推进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加速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达国家集中发展微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电信、航空、机器人和机床、电脑及软件等高新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大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发展。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传统产业为其提供材料、工艺、基础器件和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支撑,高技术产业反过来也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极强的改造作用,即通过高技术产业的杠杆作用,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使传统产业开辟新的市场,焕发新的生机。

3.劳动力结构智力化

过去在社会生产劳动中体力型和经验型的劳动者占多数,智力型的脑力劳动者比例不大,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和经济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中叶开始,脑力劳动者的比重迅速提高,逐步成为社会劳动中的主力。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智力化趋势更为明显,脑力劳动者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已占绝大多数。据OECD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里,在其成员国的制造业领域,技术工人就业人数增加了10%,而熟练工的就业人数减少了70%;掌握一定高技术技能的高工资就业人数增加了20%。

产业结构的调整

60年代以来,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传递大体出现了三次高潮:

1.第一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传递浪潮

60年代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钢铁、化工、汽车和机械等资本密集工业,同时发展部分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如机器人、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等,而把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和部分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与出口的良机,开始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并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70年代由两次石油危机诱发的1973-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发达国家能耗高的重化工业,迫使发达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开始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较少消耗资源与能源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汽车、钢铁、造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高了产业结构的水平。与此同时,亚洲“四小”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抓住国际经济提供的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开始承接和引进美、日等发达国家转移进来的某些资本密集型产业,并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等发展中国家,以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2.第二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传递浪潮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国际经济遭受了强烈的冲击,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加剧,各国为了建立新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格局和与国际经济相协调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又一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这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传递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地区分工向纵深发展。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和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他国,特别是亚洲“四小”和东盟。这次世界产业结构的转移和传递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亚洲“四小”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通过大量吸收发达国家的投资,承接美、日转移出来的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增长有了新的推动力,并促使产业结构迅速升级。80年代中期以来,“四小”已在钢铁、汽车、石化等领域与美、日展开激烈竞争,并已开始大量吸纳美、日的微电子等高科技和投资,同时也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和中国,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工业中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向产业内部垂直分工的发展。所谓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是指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以及技术密集型工业之间的分工;而产业内部分工则是指各国在同一产业内产品的“差别化”分工和企业之间工序的分工,即中间产品与组装成品的分工。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部件和组装成品由发达国家的企业控制,大量的一般元器件由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生产。

3.第三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与传递浪潮

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逐步成为现实的经济形态,全球经济系统面临国际分工的变迁,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国际分工格局中出现“产品差别型分工”和“生产工序型分工”深化发展的新特点。总体上看,美国站在当今国际分工的顶尖,发挥在新技术、新产品领域的创新优势,主要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则发挥其在应用技术开发领域中的优势,主要从事一般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其他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一般工业产品生产。如日本电子机械工业发达,但其中的软件技术仍要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进口。

产业开放度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开放的程度日益深化。而且呈现出新的特征。

1.各国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增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相适应,各国产业结构相互联系的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形成了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系统,出现了结构互动这一重要经济现象,即各国产业结构都是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一国产业结构的成长、运行必然要与世界其他国家产业结构发生相互关系,或者说一国产业结构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在与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中成长运行。

首先,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客观上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资源配置,所以各个国家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状况,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产业,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如制造业在全球范围进行生产专业化分工和不同生产环节的分工,实现了无国界生产,这说明要在全球范围实现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才能提高产业结构的运行效益。

其次,由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不同,各国的产业优势也不同,一国的产业结构并不是齐全的,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完整性使各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紧密相连,在互补竞争中得以提

高一国或某区域产业结构体系的整体效率。

第三,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同样明显,国与国之间、国际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化,各民族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既置身于本区域内部的分工中,又置身于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一国的结构变动既深受国际分工变动的影响,也影响周边其他国家的结构变动,并迅速波及到全区域;而一个区域的结构变动又往往波及到全球其他区域。因而,从全球范围看,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间的相互依存、互动作用日益明显和深化。

2.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度的开放是随着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分工的深化而不断提高的。产业结构的开放促使产业结构开放效应提高。

首先,一国开放的产业结构意味着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不仅是国内市场,而且还有国际市场,开放程度越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就越强。要开拓国际市场就需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促使生产规模扩大,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的国家通过市场的开拓,使成熟的产业向国外扩散,延长了产业的生命周期;有的国家通过市场的开拓,加快了产业转换升级的进程。

其次,要素贡献来自资本、技术和信息三个方面。在当代经济开放和结构开放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从一个国家来看,外资的流入流出都伴随着产业的变动和发展,资金缺乏的国家通过利用外资,缓解本国资金的不足,加快经济的发展;资金富裕的国家通过资本输出不仅使成熟的产业向国外扩散,并以此突破他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国外销售市场,而且可以利用国外的各种资源,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的流动是与技术的转让和引进相联系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通常伴随着技术转让,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技术引进,改造现有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并使出口行业的竞争优势强化,以达到促进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开放的经济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世界经济和市场的信息,对各国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各国产业结构开放度的提高意味着国际生产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的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特别是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进出品贸易发展又带动了新的需求,从而成为一国生产扩张的刺激因素。

对我国的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作为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如何适应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正确地确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对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顺应世界潮流,明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从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看,顺应世界潮流,选准结构调整的方向,及时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是一国经济保持长足增长的关键。日本抓住第一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亚洲“四小龙”抓住第一、第二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并不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美国在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抓住主动权,发展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顶尖的位置,并出现了被经济学界称为“新经济”的现象。新世纪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一方面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国情,针对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之间的矛盾,从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现状出发,确定我国各产业发展的方向,并实施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结构调整策略;另一方面,要紧跟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顺应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外向化、国际化的客观趋势,实行具有超前意识的跨越式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

2.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结构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兴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无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经济的兴起,也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首先,通过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等信息产业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以信息、知识为重要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与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普遍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使各产业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各产业整体素质的的目。第三,通过实施产业战略性重组,建立有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的投资开发力度,抢占各类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先机,加快我国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化。

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于高起点,以加快高科技产业化发展为核心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巨大的牵引作用。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技术进步缓慢,设备、工艺陈旧,因此,不仅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更要重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高科技创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特别是要完善资本市场,鼓励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要借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制订完善的风险投资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始终应是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在集中力量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全球科技产业竞争的过程中,要加快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动态结构调整。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还可以从传统产业中分离出一部分,按新的运行机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4.产业结构调整要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从全球资源配置过程看,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须体现该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国是一个产业体系完整但产业技术结构多层次的大国,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分工格局正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要争取主动、赢得市场,就必须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实施产业差别化策略,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一部分一般制造业将从发达国家中淘汰下来,我国应利用这一机遇,把一部分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以新技术武装起来,提高内在质量,形成新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增强竞争能力,占领世界市场。一些幼稚产业也要立足高起点,注意规模效益,提高技术水平,强化整体素质,成为能替代进口、增加出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从目前具有的比较优势环节入手,逐步向核心技术领域推进。

5.产业结核调整要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努力提高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在本国范围内封闭地进行,世界市场、外资的流入,都将影响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尽管我国有较完整的产业结构(同中小规模的国家相比),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和市场空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国,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要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因此,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今后我国要更多地吸外资进入

外语教学的主流发展趋势与启示 篇3

本文针对传统外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在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演变趋势,并提出我国外语教学应在各种教学法之间进行灵活选择,融合各家之所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水平。

外语教学 演变趋势 教学效率

教学法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常俊跃,2006)。教师对各种教学法的认知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效果和外语教学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在外语教学法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学者们逐渐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师生对错误的容忍度、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与了解。目前的外语教学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演变态势(娜敏,2002),多元化是指根据具体情况在各种教学法之间进行灵活选择,综合化是指取各派之所长而舍其短,以更好地服务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的这种演变发展不是对原有教学方法的一味抛弃,而是将新的教学方法逐步融入到原有的教学方法中,博采众长,互相促进(DavidNunan,2009)。本文阐述了我国传统外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测试评估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近年来外语教学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并提出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习者二语习得水平的稳步提高。

一、传统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促使语言学界进行教学方法革新的动力源于广大师生对传统外语教学法的不满。语法翻译法中,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记忆语法规则和词汇,但是仍然无法在真实语境中进行有效、恰当的交流。听说法机械、重复、高度枯燥的操练方式使学生更多地关注语言结构而非语言意义,对语言准确性的过度重视使他们无法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有效交际。总之,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系统的语法知识,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交流中仍然感到力不从心。Canale & Swain(1980)将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分为三个层面:系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策略能力。系统能力指的是学习者对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学习者是否能将社会文化规则恰当运用到真实交际中。Canale & Swain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的提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外语教学片面重视语言知识、忽略语言在具体社会语境中实际运用的局限。众所周知,语言不仅仅是对语法规则和词汇的简单叠加,作为交际的工具,习得语言需要学习者将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灵活、适当地运用到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感知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内涵。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体,外语学习者不仅需要习得语言的形式,而且应该了解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意义。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日益提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融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学习的需要。

二、现代外语教学的演变趋势

1.大纲设计

大纲设计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内容。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掌握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方法仅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大纲设计者首先根据结构对语言项目进行归类,并寻求教授这些语言项目的方法。例如,在语法翻译法中,学习者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主要包括掌握相关的时态、语态规则、识记一定数量的词汇、将所学的规则和词汇项目应用到翻译实践中等,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不是由学习者真实的交际目的决定的,学习者发现自己很难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交流中。随着交际型、以技能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出现,研究者发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为学习者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交际活动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大纲设计者需要先确定要掌握的目的语技能,并寻求学习者如何达到这些技能的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逐步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教学方法

传统的外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决定着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以及评估方式,而学生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在课堂上缺乏语言输出的机会。尽管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掌握语言规则,却很难有效地将学到的语言知识恰当地运用到真实交际中。例如,在语法翻译法中,教师负责教授词汇、语法、课文分析等具体的语言项目,课堂主要围绕语言知识点的传授进行,学生缺乏通过合作、小组交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机会,无法成为课堂的主体。随着语言学习交际化理念的普及,外语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主控转变为让学生大量接触语言信息并输出语言。教师逐步将权力移交给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协调和鼓励之下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对话等方式充分提高了自主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教师则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和顾问。“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如何评”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决定,“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得到推广和实施。

3.学习者的角色

传统外语教学中,学习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对于如何将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感到茫然,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与模仿。例如,以操练为主的听说法将语言学习视为习惯形成的过程,忽视了学习者通过接触而对语言进行的分析与归纳,最终使学习者完全成为语言的复制者,对于课堂之外的交际活动感到束手无策。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日益普及,目前的外语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词汇和结构进行重组,生成新的表达。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接触和运用语言。课堂成为沟通课堂内外交际的桥梁,而不再是保护学习者免遭风险、杜绝学习者的错误、阻止其大胆交际的隔离站,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endprint

4.语言的处理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语法与词汇被看作是独立的语言项目,学习者不知道如何将其进行组合形成语义网络,他们将语法形式与交际意义相分离。例如,语法翻译法中,教师要先向学习者传授语法规则、讲解词汇,然后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听说教学将语言学习看作是习惯形成的过程,语法规则通过领悟与归纳,而不是通过教授获得。尽管两种教学方法教授语法规则的顺序不同,但均将语言知识当作独立的语言项目,将语言的获取看作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线状过程。实际上,学习者并不是一次性地将某一语言项目完美地获取,他们可以同时习得多个复杂的语言项目,并且通过重组、假设、验证等一系列复杂的、非线状的过程调整其理解。传统的外语教学使学习者无法将所学的语法规则应用到真实交际中。目前外语教学中,学者们呼吁教师将语法规则与特定的交际意义相关联,使学习者弄清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会选择适当的表达,单元顺序又能保持兴趣的内容、功能或意义决定。

5.教学材料

传统外语教学中,语言材料是教材编写者为了教授某一特定的语法点或词汇项目而设计的。由于脱离了真实语境,这些内容在实际交际中鲜为使用,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语感意识和能力。而目前的外语教学鼓励使用真实的以篇章、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材料进行语言教学,学习者使用来自电视、报刊、杂志、广播中的真实语料培养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由于这些语言材料来源于真实的语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6.学习设备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材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主要工具。由于技术落后等原因,这些课本通常没有配备相应的视频辅助材料,很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随着因特网等高科技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相应的文件,并且与外语本族语者通过网络直接沟通交流,大大提高了其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另外,目前的纸质课本大多附有学生自主学习光盘,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7.学习方法

传统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项目。在语法翻译法中,教师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不断地练习掌握要求的语言项目。他们不知道如何巧妙地使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的外语教学鼓励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内容,而且要注重学习策略的传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略读、扫读等策略抓住课文的关键信息,如何根据语义场更加高效地记忆词汇,最终使学生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并且使用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8.课堂组织与课外活动

传统外语教学中,课堂是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唯一场所,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支配者,学生是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进行课堂小组活动的机会。在这种教师掌控课堂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没有机会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意义协商,语言输出受到了限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的外语教学呼吁教师将主动权逐渐移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协商者、评价者与监控者,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小组活动中,通过交流合作培养其创新性、自主性、参与性与积极性。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不再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线。另外,随着自主学习理念的逐步推广,目前的外语教学鼓励学生将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实践参与激活和巩固原有的语言知识,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效率。

9.测试评估

传统的外语测试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由于标准化测试的内容是由官方统一命题和评阅的,任课教师往往无权干涉,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测试的内容出现脱节,学生对于自己学会了什么,还需要学习什么感到茫然不解。目前的外语教学主张将结果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教师系统地教授学生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行为,自我评估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进而及时做出改进。

三、外语教学的演变趋势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尽管传统的外语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意义、重教师轻学生等一系列弊端,但是,外语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阶段、学习者特点等诸多因素。传统教学法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在提高学生语言准确度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不能全盘否定。为此,笔者提出了外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扬长避短,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的主流发展趋势与启示 篇4

一、传统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促使语言学界进行教学方法革新的动力源于广大师生对传统外语教学法的不满。语法翻译法中, 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记忆语法规则和词汇, 但是仍然无法在真实语境中进行有效、恰当的交流。听说法机械、重复、高度枯燥的操练方式使学生更多地关注语言结构而非语言意义, 对语言准确性的过度重视使他们无法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有效交际。总之,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系统的语法知识, 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交流中仍然感到力不从心。Canale & Swain (1980) 将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分为三个层面:系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策略能力。系统能力指的是学习者对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学习者是否能将社会文化规则恰当运用到真实交际中。Canale & Swain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的提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克服了传统外语教学片面重视语言知识、忽略语言在具体社会语境中实际运用的局限。众所周知, 语言不仅仅是对语法规则和词汇的简单叠加, 作为交际的工具, 习得语言需要学习者将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灵活、适当地运用到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 感知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社会文化内涵。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体, 外语学习者不仅需要习得语言的形式, 而且应该了解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意义。由此可见,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日益提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不断融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学习的需要。

二、现代外语教学的演变趋势

1.大纲设计

大纲设计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内容。传统外语教学中, 教学内容的掌握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方法仅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大纲设计者首先根据结构对语言项目进行归类, 并寻求教授这些语言项目的方法。例如, 在语法翻译法中, 学习者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主要包括掌握相关的时态、语态规则、识记一定数量的词汇、将所学的规则和词汇项目应用到翻译实践中等, 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不是由学习者真实的交际目的决定的, 学习者发现自己很难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交流中。随着交际型、以技能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出现, 研究者发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因为学习者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交际活动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大纲设计者需要先确定要掌握的目的语技能, 并寻求学习者如何达到这些技能的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逐步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教学方法

传统的外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 决定着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以及评估方式, 而学生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 他们在课堂上缺乏语言输出的机会。尽管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掌握语言规则, 却很难有效地将学到的语言知识恰当地运用到真实交际中。例如, 在语法翻译法中, 教师负责教授词汇、语法、课文分析等具体的语言项目, 课堂主要围绕语言知识点的传授进行, 学生缺乏通过合作、小组交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机会, 无法成为课堂的主体。随着语言学习交际化理念的普及, 外语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主控转变为让学生大量接触语言信息并输出语言。教师逐步将权力移交给了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协调和鼓励之下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对话等方式充分提高了自主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活动的中 心, 教师则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和顾问。“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如何评”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决定,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得到推广和实施。

3.学习者的角色

传统外语教学中, 学习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他们对于如何将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感到茫然, 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与模仿。例如, 以操练为主的听说法将语言学习视为习惯形成的过程, 忽视了学习者通过接触而对语言进行的分析与归纳, 最终使学习者完全成为语言的复制者, 对于课堂之外的交际活动感到束手无策。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日益普及, 目前的外语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词汇和结构进行重组, 生成新的表达。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练习, 接触和运用语言。课堂成为沟通课堂内外交际的桥梁, 而不再是保护学习者免遭风险、杜绝学习者的错误、阻止其大胆交际的隔离站, 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

4.语言的处理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语法与词汇被看作是独立的语言项目, 学习者不知道如何将其进行组合形成语义网络, 他们将语法形式与交际意义相分离。例如, 语法翻译法中, 教师要先向学习者传授语法规则、讲解词汇, 然后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听说教学将语言学习看作是习惯形成的过程, 语法规则通过领悟与归纳, 而不是通过教授获得。尽管两种教学方法教授语法规则的顺序不同, 但均将语言知识当作独立的语言项目, 将语言的获取看作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线状过程。实际上, 学习者并不是一次性地将某一语言项目完美地获取, 他们可以同时习得多个复杂的语言项目, 并且通过重组、假设、验证等一系列复杂的、非线状的过程调整其理解。传统的外语教学使学习者无法将所学的语法规则应用到真实交际中。目前外语教学中, 学者们呼吁教师将语法规则与特定的交际意义相关联, 使学习者弄清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会选择适当的表达, 单元顺序又能保持兴趣的内容、功能或意义决定。

5.教学材料

传统外语教学中, 语言材料是教材编写者为了教授某一特定的语法点或词汇项目而设计的。由于脱离了真实语境, 这些内容在实际交际中鲜为使用, 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语感意识和能力。而目前的外语教学鼓励使用真实的以篇章、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材料进行语言教学, 学习者使用来自电视、报刊、杂志、广播中的真实语料培养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由于这些语言材料来源于真实的语境,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因而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6.学习设备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教材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主要工具。由于技术落后等原因, 这些课本通常没有配备相应的视频辅助材料, 很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随着因特网等高科技的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相应的文件, 并且与外语本族语者通过网络直接沟通交流, 大大提高了其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另外, 目前的纸质课本大多附有学生自主学习光盘, 图文并茂,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7.学习方法

传统外语教学中, 学习者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项目。在语法翻译法中, 教师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不断地练习掌握要求的语言项目。他们不知道如何巧妙地使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 而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的外语教学鼓励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内容, 而且要注重学习策略的传授。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略读、扫读等策略抓住课文的关键信息, 如何根据语义场更加高效地记忆词汇, 最终使学生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并且使用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8.课堂组织与课外活动

传统外语教学中, 课堂是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唯一场所, 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支配者, 学生是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进行课堂小组活动的机会。在这种教师掌控课堂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没有机会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意义协商, 语言输出受到了限制, 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的外语教学呼吁教师将主动权逐渐移交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作为课堂的协商者、评价者与监控者, 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小组活动中, 通过交流合作培养其创新性、自主性、参与性与积极性。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不再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 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线。另外, 随着自主学习理念的逐步推广, 目前的外语教学鼓励学生将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实践参与激活和巩固原有的语言知识, 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效率。

9.测试评估

传统的外语测试只注重结果, 不注重过程, 由于标准化测试的内容是由官方统一命题和评阅的, 任课教师往往无权干涉, 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测试的内容出现脱节, 学生对于自己学会了什么, 还需要学习什么感到茫然不解。目前的外语教学主张将结果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 教师系统地教授学生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行为, 自我评估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进而及时做出改进。

三、外语教学的演变趋势对我国外语教 学的启示

尽管传统的外语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意义、重教师轻学生等一系列弊端, 但是, 外语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阶段、学习者特点等诸多因素。传统教学法虽然存在诸多弊端, 但在提高学生语言准确度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能全盘否定。为此, 笔者提出了外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以扬长避短, 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外语教学。

第一,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的学习发展阶段, 择优选择教学法。王佐良曾指出, 某些方法在某一阶段对某些学习者来说是有效的, 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教学阶段和所有的学习者。首先,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有意识地在各种教学法之间进行转换。例如, 在进行词汇与语法教学时, 教师可适度使用语法翻译法, 以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但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切换教学方法, 不要一味将重点放在句子意义的讲解和翻译上, 要将社会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进行有机地结合, 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其文化意识。教师可适时将交际教学法融入到各单元的主题中, 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语用能力、策略能力和交际能力。其次, 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 选择适当的教学法。例如,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 教师可以使用语法翻译法着重培养学习者的读写技能, 而在中级阶段学习者已经掌握了基本语法、词汇量, 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针对其口语能力弱的问题, 可适度将重点从语言形式转移到语言意义上, 采取交际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中适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到了高级阶段, 应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借鉴任务型语言教学以任务为载体、以合作为原则、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理念, 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另外, 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或课程特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多数中国学生听力环节薄弱, 听力教材枯燥单调的现状, 在听力课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 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也可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不仅愿意学, 而且学得会。

第二, 更新传统的教材体系, 使教材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交际目的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 教材的编写原则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教材的编写应注重题材的多样性、材料的真实性与趣味性以及学习者的参与性 (王跃武, 2008) , 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一改昔日课堂教学围绕教材进行应试培训的局面, 以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根本。

第三,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Krashen (1982) 在其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中提出, 学习者需要积极、乐观的情感来促进语言学习。自信、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往往语言习得的速度更快。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给学生指出各种错误, 尤其是语言形式方面的错误, 势必使学生产生挫败心理和厌学情绪, 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其语言学习的热情和效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缓解其焦虑情绪。教师不必有错必究, 要适度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 鼓励学生大胆练习, 勇于创新和冒险。仅对影响表达意义的关键部分或可能导致交际障碍的语用错误进行委婉、含蓄、有技巧地纠正, 将重点放在流利度而非准确度上, 在提高流利度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其准确度, 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 改革传统的测试评估体系。克服传统测试对教学内容的束缚与指挥以及对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不利影响。测试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语言熟练度的重要标准, 基于测试的重要性, 外语教师“为考试而教”的情况短期内无法改变。从某一程度上来说, 测试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内容。基于测试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广大一线外语教学者与测试者应加强沟通与交流, 使测试能有效指导、促进外语教学。测试中可适度增加对学生听说两部分语言能力的测试力度, 促使教师将教学内容的重点由语言形式逐渐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来, 并通过提高学生综合语言水平进一步推动测试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第五,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教师应将权力适当下放给学生,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参与与实践实现外语学习的交际目标, 培养其合作精神、自主学习意识和策略意识, 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最终促进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 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受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习者的学习阶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方法, 而是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对原有教学法批判地继承,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博采众家之长, 根据现有的情况对各种教学法进行优化选择和综合运用,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水平。

参考文献

[1]Canale, M.and 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

[2]David Nunan.第二语言教与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Krashen, S.P.Principles and practices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 ford:Pergamon, 1982.

[4]常俊跃.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及其对我们从事外语教学的启示.国外外语教学, 2006 (4) .

[5]娜敏.我国外语教学法研究的现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0 (8) .

[6]郝兴跃.外语教学法的动态发展研究.外语界, 2001 (2) .

[7]咸修斌.博采众长, 因材施教—浅析与外语教学法相关的几个因素.外语界, 1999 (2) .

[8]王跃武.“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视听说教程》试用效果分析.外语界, 2008 (3) .

发展趋势启示 篇5

对于物业管理来说,最初只是在商业型建筑、办公建筑以及酒店建筑等一些对外的建筑中实施,主要是通过良好的服务模式来招揽顾客。而普通民众所居住的小区并没有意识到物业管理服务的重要性,所以物业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不够到位,业主也经常对此不满意。在20世纪90年代末,大部分的物业公司终于意识到在住宅区中创建良好服务的重要性,并且借鉴了一些其他物业管理的模式,尤其是酒店式物业管理。酒店式物业管理能够给人们带来非常优质的服务,因此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欢,本文对酒店式物业管理对现代物业管理的启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一、我国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业管理的服务理念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现代市场的进步过程中,物业公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和业主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主要是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获得业主的认可和接受,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的物业管理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的小区门卫或者是一般物业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先进的物业管理理念,对于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及时满足,而且物业公司中的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在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上具有一定的缺失。

(二)物业管理中的服务项目比较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因此对物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物业公司一定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改变。但是,现代的物业管理处在比较松散的管理状态,缺少充分的市场意识以及细节方面的认知,能够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进、出门禁以及公共设备维修等常规的服务,缺少特色服务项目的创新,进而制约了物业管理的良好发展。

(三)物业管理中工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缺少专业型的人才

在物业管理单位中,物业管理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着物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也对物业管理的长远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在招聘物业管理人才时,基本上使用的是现招现用的模式,而且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也比较低,致使物业管理人员的团队出现了知识结构不完善、层次不固定等情况,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高中学历,大专以及本科学历的人员少之又少,从而制约了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四)物业管理存在着区域上的差别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中部、西部以及东部等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致使物业管理也存在着区域上的差别。西部地区基本上没有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体系,中部地区只有一少部分发达区域建立了完善的物业管理机制,一些小城市还是缺少标准化、规范化的物业管理体系,而中部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健全的物业管理体系,从而提升了物业管理的规范性、标准性以及专业性。针对上述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物业管理受区域影响非常严重,而且各个区域之间的物业管理发展不是特别平衡,制约了物业管理的良好发展。所以,酒店式物业管理的引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酒店式物业管理的特点

(一)酒店式物业管理的规范性

对于我国的酒店管理来说,由于商业发展的需求,已经逐渐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并且具有特色性的服务模式,不管运行的流程、制度,还是检测方面,都有着非常规范的制度。这种规范性的管理模式,能够避免在酒店管理中出现职责混乱、分工不明确的情况,从而确保整个工作流程都非常顺畅,使物业管理工作在非常顺利的情况下进行。对于物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来说,可以依照酒店的相关规章制度来考核酒店的保安人员、客房服务人员以及前台接待等,从而对酒店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逐渐完善酒店内部的管理水平,做到奖惩分明。其实,细节方面的完善更容易提高酒店的竞争能力,所以,住宅区的物业管理中,也可以借鑒酒店管理的规范性制度,进而为小区内的业主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满足业主各方面的需求,从而加强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二)酒店式物业管理的标准性

对于酒店式物业管理中的标准性管理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一般情况下,酒店进行服务都是在标准的规定下进行的,具有统一的服务准则和岗位要求,从而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因此,现代的物业管理可以充分借鉴酒店的物业管理模式,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文件以及制度,比如服务准则手册、收费标准以及小区内的各项规定等。通过标准化准则和制度的制定,充分发挥其在住宅区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住宅区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三、酒店式物业管理给现代物业管理带来的启示

(一)在现代物业管理中引进酒店式物业管理,创新管理理念

在进行现代物业管理时,要积极引进酒店式物业管理理念,从而创新物业管理的理念。酒店式管理理念的引进可以从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项目以及服务准则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而且还可以制定比较具体的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执行。另外,还可以借鉴酒店式物业管理中各个岗位的工作程序,比如门口安排门童开门、行李人员推送行李、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等,并且要对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和评定,按照业主的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等,从而促进物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给业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融进酒店式物业管理的服务内涵,实现服务项目的创新

其实,物业管理是一项以服务为主的行业,不仅要积极引进酒店式管理的模式和项目,还要在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更多、更优质的服务项目,处理包括安保、设备维修、清洁以及绿化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增设一些业主需要的服务项目,比如报纸和牛奶的订购、小朋友的代接以及上门送餐等各种各样的特色服务,争取实现只有业主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服务目标,从而给业主带来更加全面的服务,创新服务项目,与酒店式物业管理的内涵相融合。

(三)完善物业管理的相关标准

对于物业管理来说,相关的标准主要包括硬件设施的配置标准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等。每个住宅区内都会有一定面积大小的绿地,因此,工作人员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其进行维护,确保园区的美观与价值,从而优化业主的生活环境。对于住宅区中的房屋以及基础设备等都要有固定的管理标准,在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新时,一定要按照物业公司制定的标准进行。因为酒店式管理的特点是标准性和规范性,因此,住宅区在引进酒店式管理模式时,要对物业管理的相关标准进行完善,实现上述两种标准的延伸,从而使物业管理的制度向着标准性和规范性的方向发展。为了能够充分实现物业管理的标准化,物业管理公司还要重视审核和评价两个标准的完善,从而促进物业管理的持续发展。

(四)创建合理的业主服务中心

在进行物业管理的优化时,在岗位的设置上可以充分借鉴酒店管理的模式,比如酒店服务中心的设置。在设置物业管理中的业主服务中心时,可以根据住宅区的特点以及风格进行服务中心的设置,由于在住宅区中的人流沒有酒店大堂集中,而且业主通常都是通过电话的形式来要求服务的内容,所以,可以设置分散式的服务中心模式,对于业主的服务要求可以由服务中心来进行统一处理,确保业主服务中心的合理性。

(五)借鉴酒店员工的培训方法,创新物业管理的服务

在酒店的管理模式中,领导人员会对酒店员工进行统一的`培训,并且通过考核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是酒店管理中非常突出的一项优点。但是在物业管理中,因为物业管理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一些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使用现招现用的用人模式,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导致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方式等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要想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一定要借鉴酒店工作人员的培训模式和方法,通过专业的培训来创新物业管理的服务,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实现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六)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切实保障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

在酒店式的物业管理中,健全的评价体系也是它与普通住宅物业管理的主要区别。在酒店的物业管理中,如果没有健全的评价体系,就不能对物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进行检验,不能检测服务的合格程度。因此,在酒店式物业管理中健全的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物业管理要充分借鉴这一优点,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从根源上对工作人员、服务项目以及服务程序等进行评价,切实保障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企业来说,物业管理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主要是在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上升的基础上而诞生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也在以飞快的速度逐渐发展。对于我国的一线城市来说,已经建设了很多高档的小区住宅,基本上居住的都是一些高层的商务人士,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以及物业的服务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想让他们购买高档住宅,一般的物业管理根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一定要在酒店式物业管理的基础山,优化现代物业的管理模式,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服务项目等,从而实现我国现代物业管理的持续发展。

★ 武汉物业管理

★ 物业管理报告范文

★ 物业管理论文

★ 物业管理年终总结

★ 企业物业管理

发展趋势启示 篇6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双元”制;“双师”型师资;网络平台;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003-03

Status Quo, Development Trends and Inspi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Chen Wei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er team building, and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 from setting up the network platform, carrying out e-learning; establishing study system of society, promoting lifelong learning. Those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s well 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angsu City Vocation Colleg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ual”system;“double”type of teacher;network platform;lifelong learning

Author’s address Jiangsu City Vocation College, Nanjing 210036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批面向经济、服务地方,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应运而生。高等职业院校以其鲜明的职业特色、明确的服务定位、崭新的办学理念,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1]。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实用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需要,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6月批准成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7年6月,国家教育部进行备案。相对于国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得较晚,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得更晚。

为了加快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发展,借鉴国外先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特点,少走弯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和研究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结其成功经验,这对于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尽快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1.1 高等职业教育分类[2]尽管在德国没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类似的大学名称,但按其培养目标、功能特色,都与职业密切相关,都有严格、规范的具体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可分为4类: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高等教育水准的职业教育、成人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

1)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发展迅速,几乎成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代名词。由于办学有特色,就业率较高,吸引了众多的报考者,其入学条件也越来越接近普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在经济、社会教育、艺术造型和农业等范围内。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生活,专业面也在拓宽,但始终没有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保持了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从总体上看,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机会明显好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其失业率也低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

此外,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必须获得大学文凭后才能攻读博士学位的限制已被打破。目前,越来越多的州已经向高等专科学校的优秀学生打开直通博士学位的大门,还有些高等专科学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2)职业学院。这类高等职业教育类型是中等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延伸。学制通常为1年半至2年。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培训课程,共同参与教与学及实训的整个过程。其专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技术、社会工作或服务3个领域;毕业生主要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和企业的直接需要。毕业生就业机会较好,尤其受到企业单位的好评。职业学院的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实训教师等。实训教师为既有经验、又掌握职业教学理论的一线技术人员。

3)高等教育水准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一些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专科学校。学生通常来自实科学校(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和主体中学,部分学生是已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成人。学校按需施教,相当于成人职业教育。课程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和职业领域课程。

4)成人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指成人职业培训中属于高等职业培训范畴的部分,一般是晋升性的职业培训。个人通过培训,可获得较高收入和较高的职位;企业通过培训,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岗位提拔。

1.2 职业教育制度

1)管理体制与法律依据。按照德国宪法规定,各联邦州享有文化主权。也就是说,各联邦州的文化教育部门拥有对本州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管理权。

德国各州均通过法律手段规定:凡是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没有继续读书的年满18周岁以下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规范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律有3个,即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此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条例,规范和约束具体的职业教育行为,也进一步加强和稳固职业教育的地位。

2)“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一方面接受企业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接受学校的文化理论的学习。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

在德国,每年约60万年轻人开始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约占同龄人数的2/3。“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要学习职业的年轻人与符合组织职业教育法定条件的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为起点的,职业教育合同的期限因所学职业不同,一般介于2年半至3年之间[3]。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2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3)跨企业培训。近年来,在德国又出现第3种教育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1.3 师资队伍建设德国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文化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大学毕业文凭,且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专业理论;实践教学的实训教师必须是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的技术专家。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所有教师必须通过规定的资格考试。这保证了师资质量,从而保证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总之,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招生、培养方式和就业,还是教育立法、教育制度、课程设置和师资,均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且独具特色。

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2.1 建立网络平台,实施网络教育[4]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德国开始注重利用网络进行高等职业教育。

2008年初,德国许多报纸头版消息频频:德国各行业紧缺信息技术人才7.5万名!德国机械制造业急需机电专家3万名……在此形势下,德国政府开展信息技术人才的“绿卡行动”,紧急引进2万名国外人才。同时,集中力量建立网络平台,加强互联网上各类教育,以尽快缩小人才供求的缺口。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拨专款推动网上职业教育的普及。德国电信公司投入巨资,推出让全国4.4万所学校免费上网的计划。德国社会各界也加大网络平台的力度,与职业相关的网上教育培训、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改行教育等互相争妍竞芳。

在德国,与职业相关的教育网数量大、种类多,既有提供职业教育信息和咨询服务的联邦和各州的教育门户网站,又有职业学校教学网、全国性职业教育网、网络学院网、职业进修中心网、企业界的职工学习网,还有将国内在线职业教育集于一体的在线资源网等。各网之间互相链接,有的甚至还链接职业招聘网。

此外,德国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网上教学专业涵盖面很广,工业、电信、建筑、农业、林业、银行、保险等尽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管理、软件编程、电子商务、银行、保险推销等是目前最热门的专业。

另外,网上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人们在家里、在出差的时候,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这有利于改善和扩展职业教育和增加职业继续教育的对象,降低学习费用,也有利于落实政府提出的建立学习化社会和强调终身学习的目标。

2.2 建立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职业继续教育都是阶段性的教育,不能保证终身享有。只有自我规划、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个体化的不断学习,才是职业和职业变更的最根本的保障。

德国渐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严重,老年职业者也将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在职业要求不断提高和个体职业不断变更的社会中,学习或培训不可一次性完成,学习不仅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赋予受培训者当下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学习能力,而且特别要赋予受培训者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启示一 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5]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是德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样,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产生新的需求。高新技术的发展与第三产业比重的加大对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同时,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导致岗位的更迭变化和职业岗位技术幅度的拓宽与层次的延伸,所有这些均对人才的教育层次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国加速发展高等职业。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高等教育改变过去单轨制、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最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接受大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启示二 政府立法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5]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是因为其一系列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和条例的制定。政府的立法从法律上保证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运行秩序。

我国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指导方针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政策和法规,加之有些政策导向不利于高职发展,我国的高职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

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充分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999年底,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召开,陈至立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印发实施,为高等职业教育规范、健康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2002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再一次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为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总体上看,政府的立法大大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的健康发展。但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立法方面还需完善。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还需要得到政策法令上的支持与保护。

启示三 借鉴“双元”制,改革办学模式,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风险通过“双元”制可以看出,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学,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用型人才,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风险。

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职业学校,为德国社会迅速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实用型的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办学模式主要是贯彻“三改一补”的方针,即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改办高等职业院校,以重点中专升格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补充。此外,教育部还明确提出部分普通高校办二级学院的方针。这无疑丰富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类型。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大专层次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延伸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摆在广大家长、学生和教育界面前的又一重要问题。在此方面,德国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使得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也使得学生的实际技能为企业所真正了解,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大大降低了失业的风险。

启示四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5]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既懂理论技术知识,又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这方面,德国作出榜样。因此,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师资队伍的发展目标。

针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现状,“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具体从3个方面着手:1)对已有的师资进行培训,达到“双师”要求,并通过考核确定其上岗资格;2)聘请以企业等用人单位为主的行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解决现有师资实际经验不足的问题;3)积极引进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启示五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德国开始注重利用网络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取得明显的效益。在我国,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已有多年。国家已投入巨资,建立众多网络平台,特别是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和各级地方电大的网络在线平台、网络学院的网络平台、各行业职业教育网络平台等远程教育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作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合二为一的学校,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既担负着利用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平台,通过开放教育手段,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担负着培养高级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利用现有的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学校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涵.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EB/OL].[2007-12-12].http://www.tech.net.cn/y-jyjs/gjgn/de/2715.shtml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彭正梅.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EB/OL].[2007-12-12].http://www.edu.cn/20020411/3024800_2.shtml

发展趋势启示 篇7

一、学生事务的基本要素

受项贤明教授《泛教育论》教育主客体关系(2)和顾明远教授、薛理银博士《比较教育导论》学生、专业人员、学生事务和学生事务专业、教育系统构成要素(1)的启发,笔者认为高校“学生事务”这一教育活动包括以下四个要素:学生、专业人员、学生事务和学生事务专业。“学生”和“专业人员”是“学生事务”的两大主体,也是“学生事务”基本的“人员要素”。“具体事务”是学生和专业人员交往活动存在的载体,“学生”和“专业人员”通过“具体事务”进行交往。“具体事务”包含“教育客体”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教育客体”,包含“财物要素”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财物要素”;然而,“具体事务”所发挥的中介作用与“教育客体”和“财物要素”是一致的。因此更为确切地说,“具体事务”是学生事务这一教育活动发生的领域和载体。“学生事务专业”是专业人员和学生在具体事务的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及形成的一个组织体系和知识系统。它包括“学生事务”这个行业在自身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哲学基础、专业标准以及专业组织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事务专业”属于教育活动中的“信息要素”,是一些指导“学生事务”正常运转的原则和方法。

正如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有其自身的运行逻辑一样,“学生事务”中的四大要素也是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运行逻辑的系统。首先,“学生”和“专业人员”共同作用于“具体事务”,在“具体事务”中产生交往关系。在这一交往过程中,“学生”和“专业人员”为更好地达成“具体事务”的目的,在“具体事务”中不断反思和汲取有用的信息,逐步形成了一套专门的知识体系和组织系统,即“学生事务专业”,而专业的形成和完善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具体事务”功效的发挥,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和“专业人员”自身的发展。事实上,“学生事务”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笔者并不期待这一分析框架能完整地覆盖“学生事务”的方方面面,只是希望借助于这一分析框架,对笔者所研究的问题有更为系统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洞察。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所关注的领域

受班宁(James H.Banning)、阿乎纳(Linda M.Ahuna)、休斯(Blanche M.Hughes)、盖尔林(Alan Gellin)等人(2)的启发,“考察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可以使我们洞察一门学科或诸如学生事务这样实践领域是如何反映某些特定的事件或主题的”。[1]换而言之,“我们可以将学术期刊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这种文化制品中包含着与特定学科或领域相关的历史和价值观”。[2]为了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当前时代背景下美国学生事务的发展状况,笔者选取了1997年至2006年间美国“学生事务”三大专业期刊(3)中近976篇学术论文(article)、研究简讯(research in brief)、校园动态(on the campus)和编者按(editorial)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分析标准(4)对文献进行编码、统计,然后根据统计结果,描述和展现事物的发展状况。之所以采用这种定量的研究方法,是因为笔者希望研究的结果能够尽量客观地展现事物本身发展的原貌,而不是建立在笔者对部分文献资料片面的臆想之上。

(一)“学生”和“具体事务”备受关注

统计结果显示:1997年至2006年间三大专业期刊中有关“学生事务专业”、“具体事务”、“专业人员”和“学生”的研究中,有关“学生”的研究数量最多,共455篇,占46%。其次是有关“具体事务”的研究,共226篇,占23%。有关“学生事务专业”和“专业人员”的研究数量分别仅占13%。(1)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近10年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最为关注的领域是“学生”和“具体事务”。

之所以最关注“学生”,一方面是由“学生事务”本身的发展逻辑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受“学生事务”历史传统的影响。“学生”作为“学生事务”主要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承担着“学生事务”活动主体的角色。“学生”既是“学生事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可以说,整个学生事务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而开展的,“学生”必然会成为“学生事务”关注的中心,“学生事务”的历史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如今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发展成熟,已是“一个职能多样化、工作标准化、人员职业化、研究学术化、理论综合化、运行高级性的专业领域”,[3]要进一步促进这一成熟专业的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学生”。而对“具体事务”的关注占一定的比重,是因为“具体事务”本身就是“学生事务”的载体,是“学生事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专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始终必须通过“具体事务”来实现“学生事务”的目标价值,因此无论如何人们都会给予“具体事务”相当程度的关注。

(二)“学生事务专业”和“专业人员”的受关注程度日益凸现

统计结果显示,尽管有关“学生事务专业”和“专业人员”的研究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从年度相对比重上看却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01年“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的比重明显增加,由2000年的7.5%增长至18%,尽管此后“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的比重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整体水平均高于2001年前的比重。“专业人员”研究所占的比重一直呈不规律的波动状态,但波动幅度不大,2005年最高达到12.6%,2002年最低为6.1%,其余年度基本在8%左右波动,但2002年后的整体水平略高于2002年前。由此可见,近10年来,尤其是2001年后,“学生”研究、“专业人员”研究和“学生事务专业”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对这一发展趋势造成了一定影响的可能是一些重要文献的出台。1996年ACPA出台的《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The 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Implications for Student Affairs)“旨在引发这样一场讨论,即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如何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和发展环境”;[4]1997年ACPA和NASPA共同起草了《良好实践的原则》(Principles of Good Practice for Student Affairs),“为学生事务工作者提供了另一个工具,帮助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5]1998年AAHE、ACPA和NASPA共同出版了《强有力的合作: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Powerful Partnership:A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Learning);1999年ACPA出版了《未来工程》(The Trends Project),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们对“学生事务专业”和“专业人员”的关注。

(三)各要素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纷繁复杂

1.“学生事务专业”主要关注“理论基础”和“组织及管理”

统计结果显示,1997~2006年间三大专业期刊有关“学生事务专业”的研究中,“理论基础”的研究数量最多共56篇,所占比重最大,为41%。其次是“组织及管理”方面的研究,共36篇,占“学生事务专业”类研究总数的27%。由此可见,“理论基础”和“组织及管理”是近10年来“学生事务专业”这一要素中最受关注的两个领域。

2.“具体事务”可能打破传统的划分方法

统计结果显示:1997~2006年间三大专业期刊有关各项“具体事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食宿、咨询、学术指导、纪律、学生社团及活动和其他。但值得关注的是,“其他”的数量最多,共52篇,占24%。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说明传统的事务领域本身已不能够涵盖当前学生事务的活动范围,这可能是因为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对学生事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创造了新的学生事务领域(如多元文化教育等)。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各项学生事务领域之间“合作”的需要日益凸现,单项的事务领域已不足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共同合作的“项目”来承担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因此,“其他”领域备受关注的程度可能恰恰说明“具体事务”本身,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质的改变。

3.“学生”的“特点”和“多样人群”最受关注

统计结果显示,1997~2006年间三大专业期刊有关“学生特点”的文章在有关“学生”的研究中数量最多,共204篇,所占比重最大(35%);其次是有关“多样人群”的研究,共186篇,占“学生”文章总数的33%。由此可见,近10年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学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点”和“多样人群”这两个领域。与专业人员“特点”受关注的原因一样,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关注学生“特点”同样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化深入发展的结果。“多样人群”的关注一方面有其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也存在相应的现实需要。从学生事务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论是性别、年龄还是种族,美国高校大学生都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而在这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人口流动增大,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所占的比重也明显加大,学生群体多元化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特征。

4.“专业人员”的“特点”备受关注

统计结果显示,1997~2006年间三大专业期刊有关学生事务专业人员“特点”的文章在有关学生事务专业人员的研究中数量最多(49篇),所占比重最大(35%);其次是有关“项目”的研究,共25篇,占18%。由此可见,“专业人员”的特点是最受关注的领域。正如前文所言,一个成熟的专业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为该专业提供发展的养分。从“学生事务”的发展历史来看,以往更多关注的是作为群体的“专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而对于“专业人员”群体实际表现的特征以及“专业人员”个体的特征则关注较少。近年来专业人员“特点”的受关注程度日益凸现。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全面把握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热点问题,笔者在各个要素中选择了“学生发展”、“多元”、“社群”、“专业”、“平衡”、“参与”和“合作”这7个主题词。其中“学生发展”是“学生事务专业”的基本理念;“多元”和“社群”是反映“学生”特点的一对概念;“专业”和“平衡”是反映“专业人员”特点的一对概念;“参与”和“合作”是反映“具体事务”的一对概念。统计结果表明:1997年到2006年间,讨论“学生发展”问题的文章数量最多,共517篇,所占比重也最大,为43%;其次是有关“多元”问题的讨论,共275篇,所占比重为22%;第三是有关“专业”问题的讨论,共211篇,所占比重为17%。其他有关“社群”、“平衡”、“参与”和“合作”问题的研究所占比重均低于10%。由此可见,“学生发展”、“多元”和“专业”问题是近10年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探讨的热点问题,依然占据着绝对主流的地位。

1.“学生发展”是学生事务的核心理念

“学生发展”始终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从1937年的《学生人事宣言》到1996年的《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无不再三重申“学生发展”的重要性。1937年的《学生人事宣言》明确指出学生事务应“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而不仅仅只是智力训练”;[6]1949年的《学生人事宣言》也强调学生事务应促进学生身体、社会、情感、精神和智力的全面发展;[7]1996年的《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再次申明学习、个人发展和学生发展是相互交织且不可分离的概念,这是当今学生事务发展的前提假设。事实上,学生事务发展的实践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发展”曾经是、现在是、未来仍将是学生事务发展永恒的主题。

2.关注“多元”,兼顾“社群”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纷纷涌入大学校园,“弱势群体”、“多元文化”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日渐关注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会对双语教育的拨款从1970年的610万美元增长到1980年的1.69亿美元,1990年国会对多元文化和双语教育的拨款高达2.03亿美元,1999年为2.25亿,这表明国会对双语教育的拨款逐年增长,[8]同时也表明“多元”是当今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但在“多元”文化融合碰撞的过程中,学生“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日渐凸现,而“社群”恰恰是给予学生“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的一个实体。尤其是《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出台后,“学习社群”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组织。因此,在这个充斥着“多元”的今天,“社群”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凸现。

3.关注“专业”,兼顾“平衡”

强调“专业”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的根本原因。大至专业理念的提出、专业组织的建立,小至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技能的培养,美国高校学生事务近70年的发展历史一直在不断实践“专业”的理念。即便是到了“专业”发展相当成熟的今天,为提高学生事务本身的质量和水平,人们依然十分关注“专业”问题。同时也因为“专业”发展相当成熟,作为个体而不是群体的“专业人员”开始凸现。正如梅勒尼·麦克莱伦(Melanie Mc Clellan)和托尼·考森(Tony W.Cawthon)所言:“当大部分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的同时,我们必须反问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是否也全面发展?”[9]如何在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中寻求“平衡”恰恰成为深入探讨“专业人员”个体发展的切入点。换而言之,“平衡”问题的凸现恰恰是“专业”发展的另一个表现。因此随着“专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平衡”问题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现。

4.“合作”和“参与”并重

“合作”问题多次出现在学生事务的有关宣言中。1937年的《学生人事宣言》强调“各院校之间的合作、教学工作与学生人事工作之间的协作、财政或事务管理工作与学生人事工作之间的协作、中等教育机构与高等教育机构人事工作的协作、各人事协会之间的合作”;[10]1949年的《学生人事宣言》指出“要达成以上目标,要求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相互合作”;[11]1998年的《强有力的合作》也明确指出:“只有校园内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学术人员和学生事务人员——共同承担学生学习的责任,我们才能进步。”[12]尽管如此,近10年来“合作”问题似乎仍停留在呼吁的层面,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合作的策略、技巧等。如果说部门之间的“合作”有诸多条件的限制,那么个体的“参与”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本身。无论是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过程,还是专业人员参与学校政策决策过程,“参与”不仅充分挖掘了个人的潜质,而且优化了学生事务本身的发展,也许“参与”恰恰是实现“合作”可行的策略之一。

四、对中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的启示

纵观美国高校学生事务近10年来的发展图景,我们不难发现: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发展遵循了“学生事务”本身的运行逻辑,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同时又能灵活、适度、并理性地根据时代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学生事务的发展有很大启发:

1.“学生”是“学生事务”中的重中之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生事务”的核心理念。这是“学生事务”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学生事务”发展的根本目的,并不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也不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而有所改变。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仍然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如果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工作则很难突破以往的发展框架,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2.尽管美国近年来才开始关注“专业人员”自身平衡发展的问题,但这表明过于强调“专业”技能、标准或角色可能对“专业人员”本身带来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学生事务”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强调“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作为个体的“专业人员”其职业与生活、技能与兴趣的平衡发展,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单向度”的“专业人员”,使我国“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少走弯路。

3.尽管我国高校并不像美国高校那样有多种族的学生,但事实上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强,我国高校的学生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增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如何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下学生的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关注“多元”学生的同时,兼顾学生的“社群”意识。

4.关于各项具体事务的管理方式,美国“参与”与“合作”的模式为我国学生事务的发展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发。让学生和教师“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加强各事务领域之间的“合作”,可以使学生事务的管理过程更加民主、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Ponterotto,J."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86,14(3):98~107,转引自Banning,James H.,Ahuna,Linda M.&Hughes,Blanche M.'A Study oftheNASPAJournal(1967~1996):A30-Year Reflection ofScholarship in Student Affairs Focus-ingonRaceandEthnicity",NASPAJournal,2000,38(1):59.

[2]Geertz,C.(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转引自Banning,James H.,Ahuna,Linda M.&Hughes,Blanche M."A Study of the NASPA Journal(1967~1996):A 30-Year Reflection of Scholarshipin Student Affairs Focusing on Race and Ethnicity",NASPAJournal,2000,38(1):59.

[3]吴志功.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和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4,(9):63~66.

[4]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1996).The 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Implications for Student Affairs[EB/OL].http://www.acpa.nche.edu/sli/sli.htm.2006-2-18.

[5]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an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1997).Princi-ples ofGood Practice for Student Affairs[EB/OL].http://www.acpa.nche.edu/pgp/principle.htm.2006-2-18.

[6][7][10][11]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37).The Student Personnel Point of View[EB/OL].http://www.nas-pa.org/gradprep/StudAff_1949.pdf.2006-3-3.

[8]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1990,Table 326,337;The Fiscal Year 2000 Budget(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Office,2000),Appendix,8.

[9]Melanie McClellan,Tony W.Cawthon,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College Student Affairs Journal;Spring 2005;24,2;107.

发展趋势启示 篇8

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特点

纵观世界各国产业的发展状况, 国际产业发展面临三大趋势, 即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与生态化, 这三大趋势是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也是产业发展对国际经济新特征和新变化的一种动态诠释。

产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同时具备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若干关联企业及相关法人机构, 由于具有某种共通性与互补性而联结在一起, 并且集聚于一个特定地理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现象, 专业化是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所说的“园区”、“一条街”等, 实际上就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产业集群具有共生性、互动性与柔韧性三大特性, 其共生性要求集群内众多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的同时, 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 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信息等, 一些互补产品可以产生共生效应, 集群内的企业因此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如法国波尔多的葡萄业、瑞士的钟表业、意大利的眼镜业等。产业集群化使技能、信息、技术、工艺与新思想在集群企业之间迅速传播和应用, 能促进相关配套辅助产业的成长与专业化协作水平, 从而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 产业集群还有利于集群内人才市场的建立, 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重要表现。

产业融合化发展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终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发展过程,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产业融合的强大推进器。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渗透发展, 产业界限趋于模糊, 新兴产业不断产生, 产业融合发展可直接促进产业创新。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 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 并形成新的产业。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信息与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 产生了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等新兴产业。二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 即通过产业间功能互补和延伸, 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如目前世界上兴起的工业旅游、观光农业、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等专项旅游, 就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广泛延伸与融合的结果。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这一方式主要发生在产业内部的重组与整合过程中, 如农业通过重新整合, 将产业内的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起来, 形成生态农业的新业态。产业融合化发展是国际产业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

产业生态化发展产业生态化是指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的发展模式, 在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循环利用物资、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规模与质量的目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人类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 具有循环性、群落性、增值性等特征。20世纪90年代,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 产业生态化发展开始在发达国家逐渐成为趋势, 在区域层面上, 各种产业生态园区不断兴起, 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等等。

我国产业发展紧随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现状

随着国际产业发展的加快, 我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与国际产业发展具有相同的特点, 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业集群化发展迅猛我国产业集群几乎是与开发区 (工业园区) 同时发展起来的。目前, 我国产业集群的规模已相当可观, 在东南沿海各地, 已经形成了许多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比较突出的是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浙江省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经济。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404个建制镇中, 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1/4左右, 目前广东省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与能力水平的各类产业集群有120多个, 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以及专用设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等行业, 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45个, 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24个, 总量及销售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广东省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重要竞争优势, 对广东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浙江省, 产业集群发展较快, 基本已覆盖全省各个县、市、区。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年对全省产业集群的调查结果表明, 在88个县、市、区中, 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多个产业集群, 分布于纺织、制衣、制笔、电器、机械制造、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 有工业企业23.7万家, 吸纳就业人员380.1万人。有关资料显示, 2003年, 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 工业总产值合计达1万亿元, 约占全省制造业总量的50%, 其中, 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35个, 100亿元以上的有26个, 200亿元以上的有6个。从广东、浙江两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 产业集群的发展已逐渐由民间层面进入政府视野, 从东南沿海向内地漫延, 其他各省、市, 如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江西、湖南、上海、北京等地也形成了规模大小不一的产业集群经济。中西部省份的各级政府也正着手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地方经济, 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随着国际产业发展的加快, 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经济面临结构升级与自主创新, 中西部省份的产业集群经济将逐步兴起, 但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一个共同的困境, 即高素质的产业人才与创新人才大量缺乏。

产业融合化发展开始显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产业融合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企业经过兼并、整合与合作, 越来越多地实现了交叉融合, 不同的产业渗透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新的产业。从产业融合波及的地域范围看, 产业融合不再是某些发达国家所特有的经济现象, 而成为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共有的现象, 这是世界新技术革命与国际产业结构升级的深刻反映。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物流产业、能源产业及金融产业的迅速发展, 信息产业、金融产业、能源产业已经出现融合萌芽, 尚未成为主要发展潮流, 但伴随我国电信改革的深入发展, 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基于互联网的IP电话业务冲击着传统的语音业务, 中国移动与众多的SP合作, 创造了短信盈利的奇迹, 移动与联通的手机上网业务逐渐展开, 互联网与电信网上的业务开始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业务, 移动营运商不仅把手机电视业务视为移动数据业务新的增长点, 而且将其视为3G网络的主打业务。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已经很普遍, 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相互融合,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金融业出现的融合趋势不仅表现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与融合, 更表现在金融机构之间的股权合作, 即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 比较典型的有光大集团、中信集团等。

产业生态化发展得到重视随着我国经济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发展, 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面临迅速恶化的灾难。大量数据显示, 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力、钢材供求紧张以及投资增长过快等可能引起的传统性产业结构失衡与金融风险, 而是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我国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到目前我国产业生态化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其一, 我国的环保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已经成为新兴产业。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在重工业城市开始了“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治理工作, 并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与设备, 从事环境污染的治理。其二, 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加强。重视与引进ISO14000认证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海尔集团、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等500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证书。其三, 我国农业生态化发展迅速。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闻名中外的典型农业生态模式, 是按一定面积比例建成的基面与鱼塘相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 把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基面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 成功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水陆相互交换、植物与动物相互交换的高效能量转化过程, 具有较高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率, 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较高的稳定性, 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 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产业发展趋势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 担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人才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也是实现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国际产业的发展趋势给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高职院校应正确分析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点, 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加快高职教育发展, 针对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 我国产业的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已经开始, 生态化发展更加迫切。实现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首先要解决适应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需要高职教育有较大的发展以奠定保障基础。目前, 我国的高职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职业技术人才较多地集中在传统行业, 缺乏掌握先进技术的新兴产业技术人才, 更缺乏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因此, 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专业和实用技术人才, 是产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 也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结合国际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调整与改革, 由单一型人才培养目标向技术复合型培养目标转变, 即由注重培养操作型人才向培养智能操作型人才转变, 重视职业能力开发;由注重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 重视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建立;由注重培养职业型人才向培养创业型、创新型人才转变, 重视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与多种技能开发。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 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 为产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 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 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 改革课程设置。一是要对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 了解哪些产业是区域重点发展产业, 哪些产业有集群的趋势,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群兴起的现状, 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 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二是要结合国际产业调整与国际技术转移的趋势, 重视装备制造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进口装备本土化与装备国产化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适时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与科研开发能力。三是要建立与产业集群及产业融合企业沟通合作的机制, 共同确定专业设置, 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 充分整合优势教育资源, 共同培养适应产业集群与产业融合的高级技能人才。四是要加强校本课程开发, 结合区域产业发展, 与产业集群与产业融合企业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体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树立生态发展意识,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态化发展教育高职人才的生态发展意识与生态发展素质在产业生态化发展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要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 需要具有生态发展意识与生态发展素质的人才。高职学生的生态教育关系到产业生态意识的形成, 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伦理道德与生态行为的培养。因此, 高职院校要树立生态发展意识, 加强高职学生的生态化发展教育。高职院校要把专业教育与生态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环境科学素质、环境保护意识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综合能力。要从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教材与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建立面向21世纪产业发展的高职教育生态教育体系。

加强创新教育,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产业集群与产业融合是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 也是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目前,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通过产业集群与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发展, 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我国政府与产业界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化发展, 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是实现我国科技创新与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实现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实施创新教育, 改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结合产业集群企业与产业融合企业的需要开设相关课程,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与横向拓展能力, 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也要重视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培养。

广泛开展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拓展高职院校的功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必须适应市场全球化与产业发展国际分工的要求。发达国家拓展国际教育市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 我国的高职院校应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增强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的能力;通过加强与国外同类院校的合作,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课程体系, 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产业集群的兴起将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引起劳动力和人口的集聚, 特别是针对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需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的功能, 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高职院校应主动为产业集群企业与产业融合企业定制培训课程, 开展岗位培训, 将学校教育与工作场所的教育结合起来, 增强技术服务能力, 加强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 为区域内企业与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人力资源支撑。

摘要: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也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结合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分析我国产业紧随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现状, 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发展趋势启示 篇9

关键词:角色设计,角色性格,角色形象

一、后现代设计思潮

1972年, 文丘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这本书中, 对含混的风格表达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 文丘里提出的传统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1977年, 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 (Charles Jencks) 出版了一本书, 书名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在这本书中, 詹克斯为了使后现代派有更加明确的概念, 归纳出六方面表现形式:

1、历史主义与新折衷主义。例如, 霍拉因设计的维也纳奥地利旅馆。

2、复古式变形装饰。例如希古拉斯所建的市政厅则是用的变形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3、新乡土。例如迪克逊设计的伦敦圣马克路住宅区。

4、个性化+都市化=文脉主义。如罗西在1979年建造的威尼斯水上剧院。

5、隐喻和玄学。如泰格曼设计的伊利诺州海兰公园内的兽舍就有象征之意。

6、复杂与含混的空间。例如加州圣克鲁斯城的克里斯基学院。

另一为后现代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 (Robert Stern) 把后现代主义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他强调建筑历史的文化内涵、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象征性, 并把装饰作为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

总之, 后现代主义的手法是把建筑只是看作面的组合。是片断构建的编织、而不是追求某种抽象形体。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建筑造型表现各部件或平面片断的拼凑、有意夸张结合的裂缝。总的认为, 它以双重译码为其设计标准, 既要反映传统文化特色, 又要具有时代性;既要使建筑师表现个性, 又要为群众喜闻乐见。从后现代本身来看, 各种表现可以归结为一点, 即詹克斯所认为的“激进的折衷主义”它使艺术逐渐地回潮到90年前的某些意趣, 或对手法主义重感兴趣, 是重形式的浪漫主义思潮的一种反映。

二、后现代设计对未来设计发展的启示

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中, 认为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弊端是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人, 从而忽视了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后现代主义者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 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部分, 而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又表现出古典的回归。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文明古国, 几千年的工艺美术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中国传统工艺的造型、装饰都是我们在设计创造时灵感的源泉, 丰富的民间工艺品也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我国有丰富的传统资料可以利用, 民间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 如剪纸、蜡染、刺绣等装饰图案完全可以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增光添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将来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 在设计中要做到民族化, 本土化。

国际主义风格的设计被认为是降低美感、破坏人类完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帮凶, 它用简单机械的方式, 把原来传统、自然合为一体的都市环境变成了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土的森林, 人工都市遍及世界, 形式雷同的玻璃盒子使城市完全失去了个性, 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在反对工业文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大背景下, 全球出现了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 这一呼声尤其针对现代工业发展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来, 设计在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此思潮影响下, 全球涌现出“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的浪潮, “组合设计”、“循环设计”是绿色设计思想的实现。在发达国家, 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师、政府官员、银行、工程师和环境保护专家共同参入的一件事,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在设计中借鉴。我国的工业发展已经暴露出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极为严重的迹象, 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极为严重, “白色垃圾”已成为严重隐患, 我国每年都需拿出巨额资金来治理受污染的环境。如果能够借鉴发达国家对工业文明发展的反思, 我们就可以避免走发达国家以前走过的弯路。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一时到环保设计的重要性。国外已有许多大公司、大工厂及设计团体致力于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产品设计, 如美国的3M集团和德国的BWM公司。他们把可以轻易拆卸、随时能够更换零件的产品设计作为设计的发展思路。“绿色设计”已是21世纪的重要内容。我们如果能够从西方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得到警示, 意识到工业发展的隐患, 在设计中体现出保护环境的意识, 我们就可以在今后避免因设计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我们从后现代设计中便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生态设计, 绿色设计亦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

当强调创新的现代主义设计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泛滥时, 现代主义创造一个全新世界的决心使人们在机器的丛林中迷失了自己。而当人们意识到人类古老悠久的传统和似乎已很遥远的过去时, 后现代主义者出现了, 他们企图连接起过去和现在及未来的链, 找回在机器声中失去的自我。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在设计领域中的探索性活动, 具有明显的实验特点。其目的是要打破现代设计中国际主义风格单调乏味的沉闷气氛, 表明了人类面临信息时代而惧怕“失去控制”的感觉, 是一种乌托邦的构思与物质材料的结合。因此, 怎么能用现代的科技材料设计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 也是日后设计应当探讨和追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发展趋势启示 篇10

但在早期, 技术转移还是无意识行为, 是发达国家打破南北僵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策略工具。而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低碳发展趋势的到来, 实施环境友好型技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伴随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步伐, 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 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来发挥其巨大作用。技术转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关注并参与的战略性选择。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通过促进技术转移来催化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 也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主流之一。因此, 充分认识技术转移的国际新特点和新趋势, 对有效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科技经济进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以来, 国际技术转移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1) 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逐步加快, 规模逐渐扩大, 领域不断拓宽, 其发展趋势已由梯度式发展进入到跳跃式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十年翻两番, 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的1/2, 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贸易所望尘莫及。

(2) 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快速升级。技术转移载体趋向软件化、技术转移内容趋向信息化、技术转移传播趋向网络化、技术转移渠道趋向多元化、技术转移形式趋向多样化。形式由单一的国际间技术转移, 向包括有技术含量的国际商品进出口贸易、国际技术转让 (或称许可证制度) 、外商直接投资、合资企业在内的正式市场媒介模式;及包括企业联盟、分包、反工程、出口、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实现的技术转移、技术援助在内的非正式的市场媒介模式转换, 日益形成当前知识形态技术和技能形态技术两大类别的软技术转移以及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转移模式。

(3) 技术来源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国际技术转移由单向性向双向性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 日益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两大主要方向。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具有长期工业发展经验的发展中国家, 也日益成为当今南北技术转移的桥梁。

(4) 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以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为贸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 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构成世界贸易结构变化的基础。

(5) 科学技术全球一体化,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 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技术摩擦加剧, 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趋势同在。

(6) 技术转移受到越来越多的法规、法律的管制, 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 产权对象日臻完备、范围不断扩大, 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问题, 世界各国很早就制定自己的《专利法》或类似法规, 这使技术的转移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 各国政府对技术转移的干预比对普通商品贸易的干预程度更大。政治和外交因素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正在加强, 技术转移与技术外交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2 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呈现的新特征

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与流动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 近些年来也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建设的同时, 也日益注重国际技术知识网络的构建, 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和流动的数量快速膨胀、质量也有所提升。在技术知识, 特别是产业技术在日益走向综合化和集成化的同时, 产业技术本身发生了演变和分化, 出现了核心技术知识和一般技术知识。另一个现象是, 创新主体在日益推进核心技术知识向精深方向发展的同时, 也日益注重核心技术知识的体系化建设, 并以体系技术构筑新的技术壁垒。但由于体系化和标准化的核心技术知识具有较大的粘滞性, 不仅成为拥有者极力保护和封锁的对象, 也由于较高的掌握和逾越难度而具有较大的流动阻力。

当前归纳起来, 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国际转移主体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技术转移客体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亚太地区将成为国际转移的新兴市场;技术反向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影响日益增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纯技术转移向研究开发的战略转变;技术输出国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有增强趋势;互联网对国际技术转移产生了深刻影响。

3 新时期技术转移的贡献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不能脱离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来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技术转移作为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途径,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态势。分析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征、新趋势, 结合国内的工作实践,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了各国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随着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光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兴起和日益成熟, 新科技革命已经摆脱了资源禀赋的制约, 各国科技优势在国际分工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技术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转移, 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国际技术转移迅速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的提供方还是接受方都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 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通过技术转移能够大大提高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产业的整体水平, 推动产业的起飞与转换。通过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进行优先技术转移, 可以使主导产业真正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 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改造, 从而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3) 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转移可以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主体, 通过技术转移可使企业掌握并应用高技术, 进而使企业建立起自主开发的技术与人才储备, 从而增强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能力,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延长了技术的生命周期。实践证明, 通过技术转移还可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随着技术生命周期日益缩短, 发达国家将在本国的已处于成熟期的技术转移到需要这些技术的国家和地区, 继续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 使供需双方都能从中得到益处, 收回的成本还可继续投入新技术的研发, 带动了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4 结论

长期以来, 技术转移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 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近些年来, 为了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积极发展技术市场,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 2008年启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试点工作, 各地纷纷建立省级示范机构。技术转移已经逐步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已成为我国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目前, 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已经形成由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科技中介组织多方积极参与的发展形态。紧跟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新动态, 准确把握新特点, 在大力倡导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同时, 重视和加强地区技术转移工作, 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后我国在制定区域技术转移战略时, 也应积极建立区域间工作联系机制, 搭建区域间工作合作平台。政府应积极组织推动, 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产学研办公室、技术转移合作中心等。区域间技术转移, 还应联合调研重点技术项目, 相互了解技术需求, 从而制定区域间技术转移计划。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12) :88-90.

[2]王新新.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技术转移趋势及发展路径研究[J].前沿, 2010 (1) :5-8.

上一篇:公平合理下一篇:思想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