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

2024-07-25

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精选十篇)

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 篇1

多数急性心肌梗死 (AMI) 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 诊断不难, 但有近1/3的患者疾病的性质及部位不典型, 病情复杂多变, 极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现就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 女6例, 年龄39~66岁。心电图 (ECG) 最终分别确诊为:前壁6例, 下壁7例, 前间壁3例。

1.2 临床表现

①症状: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7例, 以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而误诊为气管炎4例, 肺内感染2例, 支气管哮喘1例。以右肩痛而误诊为肩周炎2例;②ECG:ST段下移5例, ST段轻微抬高6例, 心律失常5例;③实验室检查:肌酸磷酸激酶 (CK) 增高7例。

2 结果

经给予吸氧、溶栓、预防休克、消除心律失常、治疗心力衰竭等治疗措施后15例病情恢复, 1例因病情发展而死亡。

3 讨论

3.1 不典型表现原因

一方面由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趋于年轻化, 故症状不典型。且患者能够及时就诊, 疾病临床症状早期表现不典型;另一方面因为老年人痛阈较高, 或是老年人合并糖尿病, 可引起神经损害使疼痛感丧失, 而使老年人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 胸痛较少出现。由于其他症状表现突出, 患者未能向医生述说胸闷、胸痛等表现, 且严重的心力衰竭、休克、急性胃肠道症状等也可掩盖胸痛。据报道AMI以胃肠表现为首发症状者占15.7%~30%[1], 以下壁心梗最常见, 症状多以上腹部疼痛及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 少数有消化道出血。除急性胃肠炎外, 还极易误诊为溃疡病发作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 其原因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对胃肠道作用的结果。更值得注意的是AMI可存在腹部压痛及肌紧张, 甚至由于应激性黏膜的糜烂和溃疡而表现为胃肠道出血, 给诊断带来困难。急性心梗时, 心排血量下降, 心室舒张末期心室腔内压力增高造成常见的肺静脉淤血性心功能不全, 引起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常被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2]。心肌缺血缺氧时, 痛觉可向C2~T10任何部位放射, 除可引起胸骨后疼痛外, 也可放射至咽部、下颌而被误诊为咽炎, 牙痛等。

3.2 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①临床医师只注意患者的表现症状, 而忽视其胸闷、胸痛及血压下降等伴随症状, 因症状不明显而没有进一步观察及ECG检查或转到其他科室治疗;②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缺乏警惕及认识;③被既往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史所迷惑;④对发病早期心电图不典型者未及时行动态观察。

3.3 体会

症状不典型的AMI患者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3], 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引起重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地进行体格检查是必须的。对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 突发性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休克、晕厥、上腹痛经解痉止痛无效的患者,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 均应警惕AMI的可能, 必要时留诊观察, 常规ECG检查。ECG改变对AMI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ECG检查并作动态观察应列为常规项目, 结合检测心肌酶的改变是减少AMI误诊或漏诊的可靠措施。所以当出现以上症状时, 应警惕AMI的可能, 及时做ECG及血清酶检测, 以提高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抢救成功率。另外, 非心脏科医师如遇到疑似病例, 也可请心脏科医师会诊, 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Inoue K, Matsuoka H, kawakami H, et al.Pure righ tventricular infarc-tion.Cire J, 2002, 66 (2) :213-215.

[2]Fomina IG, Bubnova IA, D′iakova TA.Difficulties in diagnosis of in-farction of the righ tventricular myocardium.Klin Med (Mosk) , 2002, 80 (3) :7-13.

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 篇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1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对症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显效41.1%,有效44.6%,死亡14.3%,总有效率85.7%。结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症状严重,死亡率高,应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知识认知程度,分析临床资料,予以积极检查、诊断、治疗,增加其生存率。

【关键词】 心肌梗死;不典型;急性;特点;治疗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临床中存在极高死亡率,因为临床检测结果与很多疾病存在较高相似性,所以治疗时极易出现误诊现象。临床表现症状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为快速发作现象,若未予以及时治疗极易引发死亡情况,第一次治疗后24 h需对患者予以密切关注,观察患者机体各类指标情况,防止再次发作。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群体主要在老年患者中,因为患者机体功能逐渐降低,检查时有可能出现多种疾病,导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无法得到较为有效确诊,极易出现误诊情况。本文选取11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1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为(66.2±3.4)岁。入院时患者均予以心电图动态检查及心肌酶学检查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无典型性胸痛症状,心律失常患者36例,心力衰竭症状者34例,心源性休克者30例,肾功能衰竭者12例。患者具有胸闷、呕吐、突发晕厥等症状。患者基础性病变主要为:并发Ⅱ型糖尿病患者10例,高血压患者32例,脑梗死患者12例,肺心疾病8例,高脂血症患者4例。4例患者误诊成消化道溃疡,误诊为胃炎者4例,误诊作支气管哮喘者13例,急性胆囊炎患者7例,牙周炎患者4例,误诊率达到30.4%。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心电监护、吸氧、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血压测量、予以氯吡格雷防止血小板聚集,止痛,给以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调脂等进行治疗。患有高血压及高血糖者则需对症治疗;并发心源性休克症状、心力衰竭症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对相治疗;患者病情未诊断时,检测患者心肌酶改变,心电图情况,实施积极对症疗法,病情确诊后按照对应措施予以治疗。可以承受静脉溶栓法患者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则予以临时起搏器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时间安排上则按照患者实际病情确定,均予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劳累是不会导致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降低≥80%,心电图ST-T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患者发作次数降低50%~80%,静息情况下ST段降低治疗后恢复>1.5 mm,T波直立状态;无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50%,心电图未得到改善或直接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结果

在本文选取的112例患者中显效者46例(41.1%),有效者50例(44.6%),死亡人数16例(14.3%),总有效率85.7%。讨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讲不无较高比例,但临床检查时,此类疾病存在较为困难诊断。患者产生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时往往具有较高年龄,人体自身机能出现老化现象,而且患者往往出现其他类型并发症及其他病变病。大部分患者往往都存在其他疾病,例如上消化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呼吸道疾病等,此类病变在常规检查时其临床症状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存在较高相似性,例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检查时一出现误诊情况[1]。

心肌梗死大部分因冠状动脉出现闭塞而产生的,有的心肌由于血流中断出现极为严重持续性缺血现象或直接坏死情况。并无典型性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在临床中也较为多见,而且其发生几率因年龄增长而有上升趋势。尤其在并发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年龄超过80岁时。有研究发现,超过60岁老年心肌梗死中出现再梗现象达到59.4%,此情况在临床中往往极少报告被诊断出再梗现象。分析其原因,老年患者痛觉交感神经纤维出现退行性变存在一定关系,老年患者多次心肌梗死使得病灶区神经末梢遭受破坏或并发其他内科病变,例如糖尿病会使得神经系统出现病变无法使痛觉顺利传入,增加痛阈,在心梗发作时无法较显著感知到疼痛。而且面积小时,心肌梗死能够释放出致痛物质量低,无法产生疼痛感,此也是导致心肌梗死无典型性发作因素。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导致代偿性侧支循环出现,神经长期缺血使得疼痛敏感度减少。老年患者存在多种并发疾病,即便急性心梗出现疼痛感,也极易受到其他疾病所产生疼痛感掩盖[2]。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身存在的症状及体征特点均无明显典型性,若临床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并未存在足够重视及认知感,极易产生漏诊误诊现象。医务人员在检查是对患者出现怀疑时,需及时实施心电图检查,由此能够有效防止发生误诊情况。在检查过程中,临床医师需对此疾病首发症状与有关变异症状,存在较高认识度及了解度。若患者产生胸闷、无力、气短、消化道病症、原因不明晕厥、心力衰竭、血压降低等疑似患者需及时予以心电检查及心肌酶学动态性检查,发展鉴别诊断时出现片面性及局限性。按照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及血清心肌酶检测结果,且与患者具体病史相结合,通常情况下能够得到准确诊断结果,尤其在检查过程中不可按照1次心电图结果,做出急性心肌梗死判定结果[3]。

总之,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查过程中,积极预防显得极为重要,明确此疾病临床特点,避免发生漏诊误诊情况,在诊断后及时予以对应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几率。

参考文献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7例临床分析 篇3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45-02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较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有心肌酶谱改变及心电图演变[1]。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模糊,易误诊、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加重患者病情,危及其生命。临床早期治疗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可缩减梗死范围,恢复心肌供氧及血管通畅,改善预后[2]。笔者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27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点及早期治疗进行探讨。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内科共收治27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7.1±3.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3h,平均时间4.3±3.7h;合并有吸烟史20例、脑卒中病史2例、糖尿病史13例、高血压病史18例、高脂血症14例、冠心病史25例;异位痛4例,头晕、晕厥6例,上腹部疼痛12例,胸闷、心悸5例。

1.2 方法

我院27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所有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谱、梗死部位。未确诊前,给予患者纠正心力衰竭、消炎、解痉等对症处理,确诊后,给予患者抗凝(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扩张冠状动脉(硝酸甘油)、营养心肌、吸氧、卧床休息、心电监护等治疗,若患者处于早期,则给予其溶栓治疗[3]。治疗结束后,观察心肌酶谱。

1.3 观察指标

观察我院27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及治疗前后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变化情况。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EXCEL(2003版)进行校正,清洁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我院27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分析,确诊22例(81.5%),误诊4例(14.8%),漏诊1例(3.7%)。

2.2 我院27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α-HBD、AST、CK-MB、CK、LDH等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后α-HBD、AST、CK-MB、CK、LDH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6、9.71、5.43、10.09、82.62,p<0.05)。

3 讨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多样,且隐匿性较强,不易诊断,延误治疗。发病原因[4]:(1)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吸收了坏死物质,引发血沉增快、发热;(2)患者发生下壁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缺氧、缺血,发射迷走神经,刺激坏死心肌,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3)交感神经坏死,痛觉反应迟钝;(4)因心律失常或心排血量降低,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头晕;(5)颈动脉窦反应较差;(6)管壁狭窄,心肌长期缺氧、缺血而变性、纤维化,降低疼痛敏感性;(7)老年人普遍具有较差的神经系统敏感性。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因心脏舒缩力不协调或减弱所致,而表现为腹胀、呕吐、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者与降低心排血量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坏死心肌刺激迷走神经等有关,常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胆绞痛、消化性溃疡等疾病[5]。临床一般应用心电图检查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通过观察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谱、梗死部位,对疾病进行诊断。对于心电图导联不充分或心电图表现不明显者,仅做12导联不能将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心电图演变非S-T段提高或无病理性Q波,过早否定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漏诊、误诊。因此,采用心电图检查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可检测心肌酶学,动态观察心电图,行导联心电图。本研究中,27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后,确诊率81.5%、误诊率14.8%、漏诊率3.7%。为临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利于患者及时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溶栓治疗等,以药物治疗应用最为广泛,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效果良好[6]。本研究显示,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吗,病情均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治疗后α-HBD、AST、CK-MB、CK、LDH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6、9.71、5.43、10.09、82.62,p<0.05)。说明早期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可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对症处理,有效降低α-HBD、AST、CK-MB、CK、LDH等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应综合分析,采用心电图进行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利于患者早期治疗,根据其病情应用药物治疗、溶栓治疗等进行对症处理,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參考文献:

[1] 汪佑诚,王丽.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1882-1883.

[2] 李茂查.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54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0,14(8):947-948.

[3] 王海涛.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1):1712-1713.

[4] 王洪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147-148.

[5] 霍忠信,秦灵芝,马跃龙等.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00.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入选标准: (1) 满足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2) 具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指标; (3) 无典型的胸痛临床表现; (4) 自愿接受本次研究。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 女性11例, 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为 (65.3±1.2) 岁。诱病因素为合并基础性疾病11例、疲劳8例、情绪波动5例、用力排便3例、饮酒2例、长期卧床l例。合并基础性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14例、高血压15例、支气管哮喘8例、糖尿病7例、慢性阻塞性肺气5例、冠心病4例。

1.2 心电图表现

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 所有患者非Q波性ST段明显下降, R波也会随之降低, 且诱发ST段抬高。临床研究发现,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指标表现为ST段下降的T波电交替、QRS增宽、R波增高、T波倒置等异常。经过检查发现, 室性心动过速6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频发性室性早搏13例、房性早搏5例、I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1.3 心肌酶谱检查

3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24例 (80.0%) 患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1)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 均出现了升高, 因此, 上述指标可作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

1.4 诊疗方法

当患者进入医院之后, 需为患者提供心电监护、镇静、缓解疼痛、吸氧、心肌酶谱检测等治疗。在治疗中, 如果患者的发作时间低于6 h, 还需根据病情特点进行溶栓治疗。30例患者根据病情特点均给予了极化液+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 2次/d, 治疗1周后调节为1次/d。在治疗过程中, 还需对其进行0.4 m L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 2次/d。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需要给予镇静、止痛及利多卡因治疗;对于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需要给予阿托品治疗;对于室性早搏患者还需要为其提供盐酸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辅助治疗。

2 结果

统计发现, 3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误诊, 误诊率为6.67%, 其中1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 1例误诊为急性胃炎, 但是经过二次诊断后得到确诊。经过相关治疗后, 23例患者治愈出院, 6例患者病情出现明显好转, 需要接受进一步治疗, 1例患者由于心脏骤停而诱发死亡, 死亡率为3.33%。

3 讨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急性闭塞引起, 有些患者会因为心肌严重持久缺血诱发局部坏死。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 因大部分老年患者存在一系列的基础疾病, 有些疼痛症状会被一些基础病遮盖, 漏诊和误诊发生率高;老年患者通常会因动脉粥样硬化而痛觉神经功能减弱, 并出现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现象, 心肌变性或纤维化导致感觉神经末梢受损, 疼痛敏感性低, 不利于疾病诊治。该病临床症状不明显, 因而容易出现误诊、漏诊。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会出现排血量减少, 心室腔压力增高, 心肌收缩力下降等, 从而导致肺静脉发生淤血水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合并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 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易被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当患者出现下壁腹肌反射性痉挛、呕吐等临床症状时, 也会被误诊为急性肠胃炎或者急性胰腺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一般会出现ST段下降的T波电交替、QRS增宽、R波增高、T波倒置等异常, 且梗死面积弥散或减小。无明显ST段改变一般是由于梗死部位以下壁及高侧壁梗死为主, 早期轻微变化主要出现在肢体导联上, 不易发现, 从而容易误诊或漏诊疾病。

综上所述, 在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检查, 因为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 而且隐匿性强, 死亡率高,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需对该类疾病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结合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学动态检测等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误诊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梅秀娟.26例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8) :56-57.

[2]郭喜梅, 李炎华.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不典型心电图特点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4 (15) :114-115.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12例误诊分析 篇5

1.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30~40岁2例,40~50岁3例,50~60岁2例,60岁以上5例,平均年龄58岁。

2.误诊情况的分析

2.1 脑血管病。有文献报道称有12%~27.7%的患者首先发生的临床表现为心脑血管疾病症状。在患者发生疾病时因为其心律失常及心脏排血量下降等情况致使患者发生脑供血不足。特别高龄老年患者,过往有脑动脉硬化的疾病,其更易于发生此情况。另外患者因为同时发生了急性脑功能不全的情况致使其痛觉发生缺如,从而致使其掩盖了病情,发生误诊。

2.2 急腹症。一些患者发生的疼痛部位在其上腹部,特别是当患者发生下壁心肌梗塞的时候会致使其出現腹痛的表现,且有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一些患者还会有腹部紧张的表现,故易于误诊为此疾病。

2.3 心力衰竭。高龄患者因为各项情况均有衰退的表现,其心肌的功能有明显的下降的表现,此时发生疾病会让心肌情况更加恶劣,故易于出现右心衰竭,当心肌梗塞时可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等心衰症状。

2.4 肺炎、胸膜炎。一些患者发生疼痛的部位不固定,这和患者的脊椎神经受到疾病的刺激为传导到其所分布的范围而致使其出现部位不固定的疼痛。

3.对患者诊断误诊的具体原因

3.1 患者年龄方面的原因。此疾病中老年患者高发,故当患者的年龄比较轻时,没有考虑到此疾病。

3.2 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发生的疼痛部位不固定,没有典型性,其疼痛程度不明显或没有疼痛的感觉。另外患者因为其他症状而掩盖了患者的其他临床表现,故在没有进行辅助检查的情况下会导致误诊情况发生。

3.3 患者的心电图不具有典型性。有报道称约为10%~15%AMI因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心电图不典型性发生的具体原因有患者发生梗塞的部位比较小,多处或对应梗塞,再发梗死,多处小灶性梗死,内膜下梗死及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肥厚或预激综合征等。如果不联系到患者的病史情况及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等情况会很容易致使误诊情况发生。

3.4 对患者进行血清酶学的辅助检查。缺陷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氨酶对AMI早期诊断(6h内)阳性率不高。

3.5 其他方面的原因。植物神经变性,痛阈的提高,敏感性和反应性差等常使老年人AMI发生反射性疼痛而缺乏典型心绞痛表现,又因诊断思维程度有偏差,鉴别诊断片面性,以局面症状代替整体等,所有这些也会造成误诊。

总之,不管是中老年患者还是青年患者,其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都应要考虑患者是否为AMI疾病,可让患者进行酶学、心电图等检查,并和患者的病史情况、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有效地避免误诊情况发生。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处理体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急诊收治的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男39例, 女31例, 年龄48岁~79岁, 平均年龄 (63.76±12.82) 岁;梗死部位:28例患者为下壁梗死, 13例患者为前间壁梗死, 18例患者为广泛前壁梗死, 3例患者为高侧、前壁梗死, 8例患者为右室梗死;其中45例患者无明显的胸痛, 25例患者为突发性心力衰竭。合并症:48例合并糖尿病, 34例合并高血压, 29例有吸烟史, 12例合并脑梗死。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图检查、血清心肌酶检查以及肌钙蛋白检查。

1.3 临床表现

7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休克, 15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 包括明显的喘憋、不能平卧及大汗等, 10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 25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 4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喉痛、牙痛以及下颌酸胀, 8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晕厥, 1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焦虑和突发躁狂。

1.4 诱因

40例患者无明显诱因;30例患者有明显诱因, 其中20例为情绪波动, 5例为疲劳, 4例为饱餐饮酒, 1例为用力排便。

1.5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确诊后均立即给予阿司匹林口服, 剂量为300 mg, 3 d后每日用量调整为100 mg, 并长期服用。给予患者溶栓治疗, 使用尿激酶150 U+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治疗, 30 min内滴注完毕;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在溶栓治疗12 h后, 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治疗, 每12 h注射1次, 连续注射5 d。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70例患者中, 61例患者好转, 9例患者死亡, 病死率为12.86%。死亡原因:2例为休克, 5例为心力衰竭, 1例为心室纤颤, 1例为心搏骤停, 其中临床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休克患者的病死率最高。见表1。

2.2 误诊情况

70例患者最初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 其中23例患者误诊为心绞痛, 16例患者误诊为心律失常, 6例患者误诊为消化道溃疡, 3例患者误诊为胆囊炎, 3例患者误诊为牙神经痛, 3例患者误诊为急性胃炎, 11例患者误诊为心力衰竭, 3例患者误诊为胰腺炎, 2例患者误诊为胆石症。误诊时间0.5 d~5 d, 平均 (1.36±0.34) d。

3 讨论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导致患者的心肌持续缺血而发生梗死。而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 常常导致误漏诊的发生, 从而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而尽早的诊断和治疗, 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点。对患者的心电图演变及血清心肌酶进行动态观察, 可以尽早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 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病死率。

临床上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主要包括[2]: (1) 临床医生仅注意患者的突出症状, 并对患者的主诉过于重视; (2) 采集患者病史不详细, 被患者的既往病史迷惑; (3) 临床医生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缺乏认识, 缺乏警惕性; (4) 对发病早期的患者发现心电图不典型, 未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 (5) 部分患者无典型的心电图表现。

防止误诊的方法[3]: (1) 临床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2) 对可疑病例进行血清心肌酶检查; (3) 对于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的高龄患者, 如果突发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或者急性左心衰竭, 需要立即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变化; (4) 突发咽痛、牙痛以及下颌痛, 并且无相应病灶的患者, 需要立即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变化。

综上所述,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常常发生漏诊, 需要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予以综合分析,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汪佑诚.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3) :1882-1883.

[2]孙萍, 戈吉祥, 高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 2011, 39 (3) :45-46.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 女1例, 年龄43~89岁。临床表现:胸骨后疼痛均不明显, 其中疼痛位于上腹部3例, 颈部1例, 无疼痛或疼痛不明显1例。多数患者因有时伴低血压、休克样表现等就诊, 有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1.2 误诊情况与预后

本组患者就诊时误诊2例 (入院时分别误诊为急性胆管炎、急性胃炎等, 收住病房后明确) , 疑诊2例 (入院时未确诊, 但疑为心肌梗死待查) , 确诊1例。ECG最终分别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2例, 下壁心肌梗死3例。急诊室死亡1例, 后期死亡1例。

2 讨论

2.1 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与症状及辅助检查的关系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 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 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 如该动脉与其他冠状动脉间侧支循环原先未充分建立, 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缺血, 1h以上即可致心肌坏死。在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 发生心排血量骤降 (出血、休克或严重的心律失常) , 或左心室负荷剧增 (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骤升或用力大便) 时, 也可使心肌严重持久缺血, 引起心肌坏死。饱餐 (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 后血脂升高, 血液黏稠度增高, 引起局部血流缓慢, 血小板易于聚集而致血栓形成;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使冠状动脉痉挛;介入性诊治的操作损伤, 都可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坏死。

怀疑有心肌缺血与坏死的症状包括胸痛、上腹痛、上臂痛、下颌与颈部等疼痛以及休息时不适。心肌坏死合并的不适常持续20min以上。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 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也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少数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无疼痛或其他症状[1]。因而在临床中, 不同的个体及病情的临床表现是各不相同的。临床医师要诊断心肌坏死需要认识临床表现以及合适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有经验的医师可以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发现心肌梗死。在心肌缺血发生后, 细胞死亡并不是立时发生, 大约需要15min。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CK—MB、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其中肌钙蛋白最为敏感。目前ECG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是最常用简便的方法, 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特异性, 但是由于病程及患者的个体关系, 心电图表现常不典型。正常的心电图不能排除心肌梗死。

2.2 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

引起腹痛的机制为:心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与上腹部脏器的感觉纤维共同聚合于同一脊髓神经元, 经同一途径上传, 因而心脏感觉冲动传入丘脑和大脑皮质后产生腹痛的感觉。另外, 迷走神经的传入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 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 产生腹痛。患者表现为突发上腹痛, 多数伴恶心、呕吐, 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 有的伴反射性腹肌痉挛, 出现局部压痛, 因而常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胃痉挛等;有的因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休克等所致胃肠供血不足及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出现肠麻痹误诊为肠梗阻;少数因应激性溃疡而误诊为上消化道出血[2]。

2.3 误诊主要原因

(1) 临床医师只注意患者的腹部表现, 而忽视其胸闷、胸痛及血压下降等伴随症状; (2) 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缺乏警惕及认识; (3) 被既往腹部疾病史所迷惑; (4) 对发病早期心电图不典型者未及时行动态观察[3]。

2.4 早期发现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对策

凡老年人突发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胀痛或呕吐等表现而原因不明者或原有高血压突然降低且无原因可寻者, 手术后发生休克但排除出血等原因者, 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此外, 年老患者有较重而持久的胸闷或胸痛, 即使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 也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宜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 并在短期内反复进行心电图观察和血清心肌酶或肌钙蛋白等测定, 以确定诊断。具体措施为: (1) 对上腹痛患者经解痉、止痛无效者, 一定要检查ECG, 并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变化, 特别是临床症状加重者要动态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 (2) 对持续腹痛止痛不缓解者, 可预防性含硝酸甘油及镇静剂, 可减轻患者对疼痛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和降低迷走神经的张力。对同时合并有心脏外疾病经治疗无效者, 一定要考虑到病情的复杂性, 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确诊, 挽救患者生命。

摘要:年老患者有较重而持久的胸闷或胸痛, 即使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 也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宜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 并在短期内反复进行心电图观察和血清心肌酶或肌钙蛋白等测定, 以确定诊断。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脏研究协作组.149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中国心脏研究专题报告之五[J].高血压杂志, 1997, 5 (2) :91.

[2]姜以振.腹痛型急性心梗34例临床分析[J].实用内科杂志, 1991, 11 (2) :10.

不典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35例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 女9例, 年龄60~81岁, 平均72.5岁。既往史:高血压16例, 糖尿病8例, 冠心病心绞痛6例, 慢性支气管炎病史4例, 高脂血症4例, 胃病史2例。

1.2 临床表现

1.2.1 首发症状不典型

胸闷不适7例, 上腹痛伴恶心、呕吐6例, 头晕、晕厥5例, 肩臂酸痛1例, 休克1例, 神志不清2例, 呼吸困难4例。

1.2.2 心电图不典型

窦性心动过缓3例,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室性心律失常3例, R波动态演变1例。

1.2.3 血清酶学不典型

共2例。

1.2.4 梗死部位

前间壁12例, 前侧壁6例, 广泛前壁4例, 下壁7例,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5例, 右心室1例。

1.3 诊断及治疗

35例均经动态观察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20例行溶拴治疗, 2例行PCI, 13例行抗凝、抗血小板等规范治疗。其中33例康复出院, 2例死亡。

2 讨论

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原因在以下几点: (1) 梗死区发生在已有明显心肌纤维化及无痛觉神经纤维区域; (2) 交感神经纤维的老化阻滞了神经的传入, 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 (3) 老年人合并糖尿病多, 糖尿患者由于神经损害疼痛感丧失; (4) 严重的心力衰竭休克胃肠道症状等也可掩盖胸痛。

对于老年人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 特别是有类哮喘样发作除非有明确的病因均应考虑心急梗死的症状, 机理可能是心室舒张压升高, 引起肺静脉压上升, 造成肺水肿[1]。胃肠道症状的病例心肌梗死部位多在隔面, 迷走神经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 当心脏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反射作用而发生消化道症状。精神症状与头晕、晕厥与脑部急性缺血有关。

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 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常难以典型的心电图表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这是由于老年人原有冠心病的缺血性ST-T改变,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可不出现新的改变。老年人多因高血压左心室劳损, 左胸前导联ST段可能呈斜下型下移, 而掩盖心肌梗死表现。复发性心肌梗死在老年人也较常见, 如发生在原梗死部位, 心电图典型改变也可很少;老年多为2支或2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 梗死分布面积广泛, 如多处对应性梗死, 因梗死向量互相抵消可不出现梗死图形[2]。如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室内阻滞, 心室肥厚或预激综合症时心电图多见无Q波急性心肌梗死;局限性高侧壁心肌梗死, 有时I、AVL不出现Q波, 须将V4~6电极上移1或2肋间才出现Q波;一部分病例以心律失常为首发表现, 随病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心肌梗死表现。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学也可不典型, 其峰值偏低, 过早或过迟检查均可能延误诊治[3]。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最严重的急症之一, 许多资料表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变范围广泛, 复合心肌梗死多, 病死率高, 其多数是由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所致, 而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又与早期是否得到正确的抢救有重要关系, 临床医生对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和疼痛部位及心电图变异要有足够认识才能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35例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在心电图、临床表现及心肌酶学方面的特点。结果35例均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给予相应治疗。结论老年人心肌梗死因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 使其表现并不典型, 临床医生应熟知这些特点, 提高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以免延误诊治。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参考文献

[1]童坦君, 张宗玉.医学老年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18.

[2]罗彤, 杨跃进, 宋蓉, 等.首次心肌梗死患者878例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 (11) :78~82.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确诊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 男13例, 女11例, 年龄42岁~85岁, 平均年龄67.5岁。入选标准: (1) 有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或动态演变过程。 (2) 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升高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动态变化。 (3) 无典型胸痛的临床表现。

1.2 临床表现

头晕、头昏4例, 晕厥2例, 发热1例, 周身乏力1例, 急性左心衰竭4例, 咳嗽、气短2例, 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6例, 持续性背痛1例, 肢体瘫痪1例, 颈项部疼痛2例。

1.3 诱发因素和既往史

有诱因者14例, 其中情绪波动8例, 劳累6例, 用力排便4例, 短期大量吸烟1例。既往史:糖尿病史16例, 原发性高血压史15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 脑梗死1例, 胆石症1例。

1.4 心电图、心肌酶改变

所有病例均行18导联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检查, 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4例, 下壁心肌梗死5例, 前壁+下壁3例, 后壁心肌梗死2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16例,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7例,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1例。

1.5 治疗方法

诊断确认后, 患者立即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 根据病情, 符合条件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治疗, 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 稳定斑块及对症处理, 如纠正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等。

2 结果

本组患者初次就诊时误诊10例 (41.7%) , 疑诊者8例 (33.3%) ;初次就诊时确诊者6例 (25%) 。7例发病在12 h, 给予尿激酶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1例血管未通;并发休克1例, 占4%;心律失常12例, 占50%;住院死亡1例, 占4%。

3 讨论

3.1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由于临床症状各异, 表现轻重不一, 极易被漏诊、误诊。结合本组患者症状, 分析其产生机制可能如下: (1)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排血量下降, 尤其左室前壁受颈交感神经支配, 反射性引起脑血管痉挛, 造成脑供血不足, 表现头晕、头昏, 甚至晕厥, 而误诊为脑血管病[2]。 (2)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坏死物质吸收可引起发热,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及白细胞增高等。 (3) 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衰退, 痛觉阈值提高, 尤其合并糖尿病患者, 发病时胸痛症状不典型, 而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减退, 心脏排血量下降, 患者可表现为周身无力感, 当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患者早期可表现为咳嗽、气短, 严重者出现端坐呼吸等典型急性左心衰竭表现。 (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 由于缺血缺氧, 迷走神经反射使坏死心肌受刺激, 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胃肠道症状, 易误诊为急腹症, 掩盖原发病[3]。 (5) 急性心肌梗死短时间内可有附壁血栓形成, 心肌附壁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 可导致肢体瘫。 (6) 急性心肌梗死时, 由于缺血缺氧, 酸性代谢产物增多聚集, 刺激交感神经, 其冲动经交感神经节传至胸部产生痛觉, 痛觉可向C2~T10放射, 除可引起典型的胸骨后疼痛外, 有些可只表现为颈项部疼痛及背痛。

3.2心电图改变不典型。本组患者经动态观察心电图有如下不典型改变, 需加以重视, (1)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时, 只表现为ST段压低和 (或) T波倒置。 (2) 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时, 心电图只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这是由于左束支传导阻滞可影响QRS波起始向量, 从而掩盖或改变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在左束支传导阻滞继发性ST-T改变, 也能抵消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原发性ST-T改变, 所以诊断相对困难。 (3) 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早期, 心电图尚无异常或仅有T波改变, 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改变以发病最初2 h最为显著, 若此时描记心电图并结合临床症状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容易诊断。

综上所述,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多样, 缺乏典型的胸痛症状, 而以消化道、呼吸道或神经系统等症状为突出表现, 心电图改变不典型, 应提高诊断警惕性。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注意心血管疾病易患因素, 同时应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 及时进行心肌酶标志物监测, 以防漏诊或误诊, 从而提高诊断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改变, 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4例确诊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初次就诊时误诊10例 (41.7%) , 疑诊8例 (33.3%) ;初次就诊时确诊6例 (25%) 。住院死亡1例 (4%) 。结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隐匿性, 容易误诊、漏诊, 只有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才能提高诊断率,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心电图改变,误诊

参考文献

[1]关金玲, 赵晓梅.38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J].甘肃医药, 2009, 28 (6) :448-450.

[2]李文彬, 王永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4) :87-88.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三个“不典型” 篇10

1.发病早期出现恶心、呕吐,系反射性胃痉挛所致。

2.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即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部,阵发性加重,多系剧痛或绞痛。

3.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明显压痛,如果为化脓性阑尾炎,多有反跳痛和肌紧张。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凭借这几点可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必要时行B超或结肠钡剂检查,以便更好地明确诊断。

老年急性阑尾炎三个“不典型”

对60岁以上老年人来说,由于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衰退,反应能力的降低,因而罹患急性阑尾炎时常呈现三个“不典型”特点。

1.症状不典型:发病初期多以发热、呕吐、腹胀、腹泻为主要表现,而腹痛较轻,且多系钝痛或压痛,少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2.体征不典型:由于老年人中腹型肥胖者多,厚厚的腹壁脂肪易使患者压痛点发生偏移,故麦氏点的压痛少见。发生化脓性阑尾炎时,由于老年人的腹壁张力降低,故肌紧张很少见。

3.实验室检查不典型:从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来看,老年急性阑尾炎早期呈现白细胞总数升高的比例偏低,往往不足40%。

了解“不典型” 避免误诊

正是以上三个“不典型”的存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误诊率偏高,确诊时间也大多偏晚。特别是在发病早期,常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急性胆囊炎等,延误有效治疗或手术时间。

上一篇:怎样选择食用油下一篇:英语定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