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主体多元化

2024-08-05

评估主体多元化(精选九篇)

评估主体多元化 篇1

(一) 评估与认证主体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 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的要求多样化。从个人方面来说, 人们对高等教育亦提出了多样化需求, 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以满足个人的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二是办学主体的多样化。高等院校的类型和层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发展既需要存在面向少数的精英型高等院校,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也需要有面向大众的高等院校, 培养大量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1]。三是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由于社会职业的多样性与相应职业能力要求的多样性, 以及个人对职业需求的多样性,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必然随之多样化。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也具有多样性, 不能只用一种质量观去审视。就高校的类型来讲, 有研究型大学, 有专业性、应用型的大学, 有职业性的高职院校, 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定位层次和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就高校内部的专业来说, 其类别是多样的,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共分11个学科门类、71个大类、249个专业;在专业层次上, 我国目前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对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评估标准各不相同, 对不同层次的同一专业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专业的质量评估标准也各不相同。因此, 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 从院校的整体评估到专业评估, 其质量评估标准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 以政府作为单一的评估与认证主体已不能满足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是一种价值判断, 政府、社会、高校、个人都是高等教育的需求者, 他们理应都是高等教育的评估与认证的主体。“高等学校面向社会办学、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种适用人才的重任, 这就决定了要有多种力量来组织评估。因为教育不仅牵涉到举办者、办学者的责任和利益, 而且与社会、民众的利益也密切相关, 大众、社会及政府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参与高等学校办学的评估”[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高校获得了一些办学自主权, 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办学, 它们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评估与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评估与认证主体的中介化是教育评估和认证的发展要求

我国评估与认证主体的中介化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的发展趋势, 这也是国际上的评估和认证的通行做法。我国政府认识到了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组织机构的积极作用,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4条规定, “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 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在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人力资源预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 进一步发挥非政府行业协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3]。这些规定提高了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评估和认证的积极性, 促进了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组织的发展。

从国外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的实践经验来看, 行业协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介组织的一大类别, 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导向, 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发挥着组织、协调、服务、监管的职能。就专业认证来说, 在一些专业认证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 由行业协会单独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或者由专业协会协同一些教育协会和专业团体组成专业认证机构进行专业认证是国外的通行做法。

在我国,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消了行业部门办学, 虽然解决了部分高等教育办学条块分割的问题, 但这也割裂了高校与行业部门之间的关系, 并因此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比如高校办学与市场、社会脱节等问题。而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开展的专业认证可以看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相关的行业协会、专业教育协会可以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院校提供指导, 并制定专业认证标准和程序, 开展专业认证和评估活动。

二、高等教育评估与认证主体多元化与中介化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逐渐转变, 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组织机构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组织机构可以实现政府与社会、高校的沟通, 而使其可以成为政府宏观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 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必然要求

扩大高校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要在各方面“分别不同情况, 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机构的建立可以为高校扩大自主权提供条件。高校有自愿选择评估和认证机构的权利, 高校可以主动反映自身需求, 并可根据评估和认证机构的建议进行自我建设和提高。

(三) 实现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 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必然要求

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来说, 这需要我国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间可比拟的高等教育保障体系。在国际上,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大多是社会中介机构、民间团体组织。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间的对话, 我国也需要引导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参与高等教育的评估与认证, 以代表我国参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社会中介组织实施教育评估与认证的优势

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中的主导地位具有许多劣势, 在许多方面容易带来“政府失灵”。而市场除了具有“市场失灵”的弱点之外, 作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利益相关者, 并不具备独立开展专业认证的条件。高等教育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相对政府和市场来说具有政府和市场没有的优势, 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局限性。同时, 社会中介认证机构还可以很好地协调与平衡政府、高校、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针对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专业认证的合理性, 本文只就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对专业认证相对我国政府而言所具备的一些优势进行分析。它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有利于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全性

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组织处于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 能够及时全面地收集到信息, 不至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由于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组织与政府、社会、高校联系紧密, 它可以把评估和认证的理论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高校自身发展的问题以及政府的有关政策在三者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使评估和认证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二) 有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

社会中介评估和认证可以使政府相对从规模庞大的评估和认证工作中解脱出来, 减少政府的工作量, 政府可以综合考虑并整理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高校对评估和认证的反馈信息, 进行科学决策。同时, 政府通过中介机构实行评估和认证的间接管理, 还可以规避社会公众的直接问责而带来的麻烦, 为宏观调控创造有利的环境。

(三) 有利于构建政府、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我国, 中介组织的介入改变了政府评估和认证主题的单一性, 形成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新格局。在这一个三方共管的体系下, 政府负责制定评估和认证的法规和政策, 负责评估和认证的分工, 并监督其运行;高校负责开展自我评估和认证, 积极配合政府和社会中介的工作;中介机构负责将社会的要求反馈给政府和高校, 在充分分析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要求的基础上制定适当的评估和认证标准, 实施评估和认证。这样三者分工明确, 中介机构平衡其利益关系, 有助于三者和谐关系的确立。

(四)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

这里的监督机制既有政府对中介机构的监督, 也有中介机构对政府的监督。前文提到以政府为评估和认证的单一主体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中介组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没有利益关系的束缚, 可以代表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 它可以检查政府评估和认证的过程, 比如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 操作程序是否公正, 数据来源是否真实等。中介组织的监督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保证工作的客观科学,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摘要:教育评估和认证是确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的主体是政府, 但政府作为认证主体并不能完全满足评估和认证的需求。评估和认证主体的多元化和中介化既是评估和认证的发展趋势, 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认证主体

参考文献

[1]杜瑞军等.高等教育质量多元化与高教评估改革——中国高教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 (1) .

[2]刘尧.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5, (3) .

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1 篇2

牛征

提要:实现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一是使多种经济企业参与办学,二是赋予学校自主办学法人地位,三是加强政府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非公有制企业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宏观调节形式和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主体

多元化改革制式等应成为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对策。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及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依据与实质

我国曾经实行了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经过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逐渐实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党的十五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的论断,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是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改革的理论依据。

我国职业教育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实行的是政府或国有经济行业企业办学。是国有资产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和行政区划的行业企业来实施的办学。无论是政府办学的职业学校,还是国有行业企业办学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办学的主体都是公有制部门,是国家所有制形式,是社会经济体制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中的体现。

这种办学体制,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很不发达的历史阶段,能集中有限的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地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办学体制。

当经济体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以后,经济体制财产关系的这种变化,必然要引起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办学的主体,由国家或国有经济向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转变:政府对职业学校的管理,由直接管理向更多的运用立法、政策导向、决策咨询、评估等宏观调控转变;学校由依附政府作为政府计划的执行机构,逐步向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转变;学校内部管理,由有计划按比例的统一管理,向按需办学、优胜劣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转变。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实质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管理主体多元化。许多市场经济国家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也是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职业学校经费由地方税收、地方政府拨款、中央政府资助、学生学费以及企业、私人赞助和学校产业收入等多元化构成,只是在额度和比例上有所不同。这种投资结构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管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分级负责,重心在地方。管理机构属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负责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及政策法规,分配管理经费,评估审议课程设置及财务执行,确定学费额度,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争取经费支持等。这种管理形式使社会各方面都能参与职业教育管理,因此,经费的使用必须反映纳税人的要求和利益。学校必须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由市场决定人才培养的结构、培养的规

格、学制的设置、课程的选择等,这种多元化办学推动学校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也推动了学校功能多样化。

二、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问题

资源配置是将有限资源在不同需求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时教育的分配,教育总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等。1994~1999年,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发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

2.68%、2.46%、2.44%、2.49%、2.55%、2.79%,落后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教育总资源在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分配,6年中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204.10元,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269.31元。职业中学比普通高中年人均少支出80.08元。①承担职业教育办学的国有工业产值,在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例,1994年北京为11.82%,天津为35.26%,上海为42.37%,广州为31.39%;1998年北京为42.60%,天津为22.35%,上海为21.60%,广州为21.22%。除北京以外,其他城市均由“八五”期间的30%~40%降为“九五”期间的20%左右。②未承担职业教育办学的非国有经济企业,产值及其比例虽大幅度攀升,但大量的小企业、私营企业资本规模相当分散,人员规模比较小,一般不具备自己办学的条件。③1997年底,全国社会力量办的中专学校1036所,职业中学689所,占同类学校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5%和6.86%。④多元化办学的法规仍有待完善。

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对策

(一)客观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实力与水平

根据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所占的比重,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应当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而且要成为占有一半以上办学份额的重要主体。

1.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从产权关系看,具有明晰的产权,归企业主所有,企业具有强烈的利润动机和增殖资本冲动;从经营机制看,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运行机制看,遵循价值规律,通过竞争、供求、价格、风险等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运行,以达效益最大化的目际。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一种天然的市场经济。1998年京、津、沪、渝、穗五市,非国有经济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是:57.04%、77.65%、78.40%、76.45%、78.78%,⑤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已具有现代化生产与管理水平

非公有制经济的“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直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或涉足国内高新技术产业,把现代化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设备、技术与管理直接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之中,成为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作为一种新的体制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或重组,公私所有制控制与兼并,以及多种所有制形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领域

“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劳动人口高峰持续,到2010年以后高峰才趋于平

缓。劳动力供大于求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1998年底,京、津、沪、渝、穗五市非国有经济职工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分别为:50.4%、64.6%、69.02%、88.26%、72.9%,⑥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已成为新生劳动力就业重要去向。

非公有制经济从整体实力、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需求,都具有了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条件与可能。

(二)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宏观调节形式

政府调节式。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出台不分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缴纳职业教育统筹经费(或税)的法律条例,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经费金额随职工工资总额增长而增长。费(税)的收缴由税务部门执行。这种调节形式,将各种所有制企事业纳入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是比较理想的模式。我国山东省青岛市在这方面已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收缴的职教费(税),便于资源优化配置,也便于对学校的筛选淘汰。但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有一定难度,地方经济形势和对企业法律约束问题有待研究。

市场调节式。以市场作为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学校以专业设置、人才规格、人才质量服务于学生与企业;学生依据对职业教育的选择,交纳培养费;企业依据对人才的招聘,交纳职业教育费(税),提供招聘人员工资,或直接与学校合作成为办学主体。这种调节形式可以导致学校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及时根据经济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规格,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也可以使大、中型企业直接参与办学。这种调节形式在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市场下,对没有办学的企业,缺乏制约性,有可能放任自流。

综合调节式。综合运用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鼓励各种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独立或联合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对于办学企业,政府在税收上给予相应削减。企业独立或联合办学,可以充分挖掘物质资源、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潜力,择优配置;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实习设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于众多小型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通过收取职教费(税),用于职业教育。市场经济下运用这种调节形式的前提是,企业办学培养人才的成本低于直接从劳动力市场录用人才的成本,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才具有自己办学的主动性。

对各种经济企业承办职业教育的调节,应有全盘规划、统筹协调。依据生均培养成本,采用单独或联合办学或交纳职教费(税)等多条途径,对办学企业减免相应税收,对不履行责任的,给予一定经济制约,使之步入法制化轨道。

(三)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主体多元化改革制式

职业学校办主体多元化改革,可以对部分公有制中专、技校进行转制改革。依据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理论,公有制学校的办学可以存在国家办和集体办的学校中,还可以存在合资制、股份制或承包制办学的学校中。这些办学形式中产权性质的公有部分,其公有制性质没有改变,学校的资产仍然是国家或集体所有。依据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这“四权”组合主体与组合形式的不同,可以进行以下制式的改革试验。

承包制。承包制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在承包制学校中,公有办学主体拥有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承包办学的集体或个人只拥有使用权。承

包的集体和个人,可以使用所承包学校的人、财、物办学培养人才,负有对所承包学校公有财产保值增值责任。

股份制。股份制实行所有权与支配权相分离。在转为股份制的学校中,公有办学主体拥有所有权,其余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都交给了实行股份制的学校。最高权利机构是股东大会,由股东大会委托理事会负责重大管理事宜,理事会聘任校长负责日常管理,实行股份制的优点是可较快筹资,扩充学校规模。股票转让,提高了资本流动性,也对经营管理人员构成压力,鞭策他们提高经济效益。股份制的缺点是,转制程序复杂,财务的公开使财产保密性不强,股东关心的是从股票升值中的得到,缺少对学校长远发展的关心。

中外合作制。国家鼓励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制指我国职业学校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学校、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具备中国同级同类教育机构设置标准,经申报批准联合经营,按出资比例分取收益和承担风险而组建的学校。独立设置的合作办学机构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分为合资制和合营制两种。合资制办的学校是独立法人,管理上设理事会。合资制吸收外资额较大,合资期限较长且稳定。合营制按双方协议的投资方式合作经营,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由合同加以规定。合营制学校,不是独立法人,只是合作关系,管理上设联合管理委员会,合作制方式灵活,期限较短。理事会或联合管理机构中,中方成员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二分之一。中外合作办学一般可以由中方提供土地,校舍、劳动力资源、服务设施;外方提供资金、设备、知识产权、专业技术教学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中外合作双方在政策优惠、合作期限、土地使用、劳动力政策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所有权转移制。所有权转移,是公办职业学校的所有权由政府或国有企业转移给购买的一方(个人或集体)。所有权转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涉及到转移的风险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要十分谨慎。对面临危机或已破产的国有行业企业办的职业学校,当学校所有权出售方与购买方都具有转移意图时,经对学校资产进行评估、丈量、检验后,买卖双方签订所有权转移合同,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实施所有权转移。进行公办职业学校资产评估,可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在办学主管部门主持下的专业评估,即由办学主管部门委托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评估;二是利用市场机制评估,即办学主管部门在专业评估基础上对学校资产进行标价,通过购买者竞价,由价高者竞得;三是买卖双方对学校资产协商议定价格。在竞买人数较多时,通过竞买方面定价可增加透明度,避免不准确性;在竞买人数较少时,由于竞争不充分,为避免价格偏离价值,协商估价方式较好。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职能

世界上许多国家职业技术教育都经历了职业教育培训规范化阶段,即国家对职业教育统一进行管理阶段,而后,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更多的是政府从直接办学退下来,交给职业技术教育权益者去办,政府从总体上制定发展计划,充任中介者、促进者、支持者、发动者、投资者的角色,职业教育权益承担,走向总体合作,即“价值共识,课程共建,费用分摊,产出共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没有固定划一的模式,从自己国家国情出发进行选择,更能贴近现实。我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建议选择

“政府主导型”比较适宜。

考察发达国家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情况,可以发现采用扩大社会分摊成本,专项用于职业教育的做法,能够实现职业教育投入的稳定可靠增加。在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改革中,政府应当做而且只有政府能做的事情很多,诸如:采取措施鼓励权益单位在改善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在经费筹措上,确定政府、用人部门、企业、学员分摊的比例;改善政策拨款,使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财政拨款比例,培养成本高的职业教育高于普通高中;招生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平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报考同专业高职优先;对公有制、混合制、私有制学校一视同仁,实行同一的竞争规则和评估制度等等。

(五)实施资产重组,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资源重组,淡化三类中等职业学校及职业学校与成人职业学校的界线,按照行政隶属或专业分类,聚类进行合并重组,实行一套班子、一块牌子的实质性重组,撤销重复、陈旧专业,优化师资队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现状,建议采用多种方案改革:一是现有企业办学的,鼓励继续举办,政府适当补助及减免税优惠;二是现有企业实在无力举办的,政府进行资产重组,或转让办学主体,建立多元办学体制;三是扶持、规范“国有民办公助”、“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私人办学”,使其健康发展。

对各类职业学校,应当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允许优质优价。对规模过小、专业陈旧的学校,可以通过兼并、联合,走规模建校之路。应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再就业培训中的作用,开办长期短期、日间夜间多种培训班,发挥学校校舍夜间、节假日的可利用潜力,为缓解社会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发挥作用

(六)扶持多元化办学,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仅靠现有公办学校及其转制学校远不够用,必须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私人办学等多元化办学,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加以开发。凡愿意举办职业教育的团体和个人,具备了《职业教育法》中举办职业教育机构的条件,向主管部门报送了必要材料,经审批合格就可以办学。

(七)职业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职业学校的校长应为法定代表人。职业学校在民事活动中应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举办单位和社会需求,制定招生方案,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根据教学需要,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开展国内国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学校教学、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评聘教师,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负有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保值增值和依法管理使用的责任。

(八)规范落实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制度

职业教育成本,按负担主体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社会成本包括:政府支付的教育费用;行业企业事业组织、个人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所支付的费用;社会团体、个人集资、捐资的教育费用;学校自筹收入用于支付教育的费用。个人成本是指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为本人或子女受教育支付的全部费用。

职业教育成本担负的原则是: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即谁受益谁应当负担;谁有能力谁负担。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和分担形式包括:政府拨款;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办学或交税;非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办学或交税;个人交费。总体上,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结构政府拨款总量与标准应当与普通高中拨款总量与标准相持平,培养成本较高的职业教育应当高于普通高中拨款的标准。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与非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其产值落实对职业教育成本的分担。个人交费应根据教育成本——收益原则,预期收益较低的职业教育杂费交付,应低于预期收益较高的普通高中。

混合体制的转制学校和民办学校,实行准成本收费。学校基建投资按折旧测算,收取一定的补偿费,纳入学费征收。允许部分家庭提前支取养老保险基金用于子女上学。建立和完善学生贷款为主的学生资助制度,使家庭困难学生能正常入学。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创办高新企业,学生参与高新企业的创业和经营,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物质回报。

(九)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改革目前由于体制制约分割成的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环节过多信息不畅局面。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应参加世界竞争,使劳动力输出更快捷,使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

依据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建议建立劳动力市场人才聘用合理价格体系。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聘用价格,应等于职业教育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使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得到补偿,使职业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

注:

①教育部财务司编:《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资料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②天津市统计局编:《天津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第34页。

③中科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研究所等:《关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新华月报》1999年第4期。

④瞿延东:《发展民办教育,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4期。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分析 篇3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主体

(一) 政府供给主体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并不完全相同, 对于那些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农村纯公共产品, 如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服务等, 政府具有其他主体所不具备的效率优势, 因此必须由政府提供;对于不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农村“准”公共产品, 如农村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建设等政府也具有一定优势。另外, 对于制度类的公共产品, 政府更是具有天然的垄断性, 政府必须为农村公共产品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建立并完善规则。

(二) 私人部门供给主体

由于大量准公共产品的存在, 为私人部门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之一提供了条件。私人部门利用其自身机制的自主性、灵活机动性, 可以在农村地方准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而增加农村地方准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资本, 并更有利于实现自下而上的农村地方准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科斯和布坎南也证明了相对大型社会而言, 在小规模的社会中, 更可能出现自愿遵循行为约束或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形。例如农村的初高中教育, 全国各地已经出现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相互竞争的局面, 各具特色的职业中学也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另外, 大量的乡镇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针对社会化服务不足的现象开拓了自己的经营范围, 弥补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不足。

(三) 非政府组织供给主体

对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研究可以追溯到1961年奥斯特罗姆、蒂伯特和瓦伦的研究, 在对大城市地区的警察服务进行详细的实证分析之后, 得出结论: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 不只有政府和市场两种秩序, 还存在着自愿供给形式。非政府组织就是自愿供给的主体之一。在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农民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各种基金组织等也可以看作是第三种力量, 是非政府组织, 它不以营利为目的, 在自愿、联合、共享、互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将大量的市场信息、制度规范等非实物公共产品通过市场途径提供给农民, 提供一部分农村公共产品, 逐渐成为未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供给主体。

(四) 农村社区组织供给主体

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地方公共产品的特征, 其受益范围大多以农村社区为单位。由于农村社区对于农民的需求偏好具有更多了解, 农村社区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理论上看农村社区应负责提供村落范围内的农村公共产品或服务, 如村内的路灯、道路、沟渠建设等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或服务。如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以及著名的南街村就担当了该功能。但这种农村公共产品社区供给主体的壮大与社区经济实力有关, 因此对于农村社区组织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有一定的限制。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约因素

(一) 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

理论上讲, 依地域划分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分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根据财政分权理论,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公共品的提供, 地方政府则负责地方性公共品的提供。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本应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却通过政府权力转移事权交由地方政府, 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责却撒手不管, 从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村税费改革以至农业税取消后, 地方政府财力不断萎缩,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缺口变得更大, 而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下级政府财政困难, 以致基层政府对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服务有心无力, 公共产品供给更加短缺。

(二) 缺乏完整的产权制度保障, 阻碍私人部门的公共产品供给

我国正处于一个体制转型时期, 产权制度的缺失使人们失去了判断和区分的标准。在市场经济改革以前, 政府包揽一切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经济使得私人资本可以不断做大做强, 经营的领域也不断拓宽, 甚至可以进入公共产品的生产领域。理论界也明确指出市场供给者可以提供具有一定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但是, 市场供给者究竟能够供给多大范围的公共产品, 市场与政府的供给边界在哪并不明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私人资本的投入。

(三) 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性或运行资金不足

许多官办非政府组织独立性缺乏, 过分依赖政府, 有的甚至成了政府分流人员的去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各级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经费, 其次是各组织的会费收入, 而相应的来自企业的资金支持、组织自身的营业性收入则相对来说比例较小, 收入结构单一, 缺少社会捐赠, 其生存都成问题, 无法全面履行其职能。在内部管理上有的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多为卸任政府官员, 变相行使政府职能。这类非政府组织生存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等能力极为低下, 行政化倾向较为明显, 组织治理层面问题很多。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四) 农村社区组织经济职能不明显, 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有限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社区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合为一体, 带有浓厚的行政机构色彩, 作为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很不明显。目前农村社区能自主合作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是合伙打井、共同出资购买小型水利设施, 以解决饮用和灌溉问题, 也有较先进的村庄农民成立了专业协会来满足对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的需求, 农村社区能自主合作提供的公共产品非常有限。另外社区农民参与“一事一议”的积极性不高, 民主意识不强。召开村民会议讨论时, 承包合同纠纷、财务公开等问题影响了“一事一议”资金的筹集, “一事一议”形成只议不决。

三、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措施建议

(一)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将地方政府能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作为地方政府的事权, 中央只承担地方政府难以有效行使或不宜由地方政府行使的事务。对于涉及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事务, 应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承担或分担的比例, 并使之稳定和规范化。对财权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财力需求, 彻底改变现行的地方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的不合理制度。

(二) 明晰农村公共产品的产权关系

产权的激励作用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特别是市场化供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有了健全的产权制度, 私人投资者就可以很好地区分哪些产品可以由他们生产, 哪些产品不适合私人生产。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 产权机制的作用相当弱化。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给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产权完善和明晰提供了契机。根据《物权法》的精神和原则, 用制度或法律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利明确落到实处, 落实对公共产权的规范与保护, 才能对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提供强大的激励。所以应该以法律为依据, 设计出健全的产权制度。

(三) 增强非政府组织相关能力

针对非政府组织能力低下、依赖性强的特点, 应进一步强化其能力, 特别是自我生存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方面政府可以提供一些必要帮助, 比如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 并促进其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为农民更多更好地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政府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社会各微观主体向非政府组织捐赠, 提高其资金筹集能力。

(四) 加强政府对农村社区组织资金补贴与制度支持

对村级范围内的公共产品供给, 应主要由农民集资或村集体经济提供。为推动农村社区主体对公共产品的提供, 各级政府首先应该在村集体自筹的基础上, 进行鼓励性的资金补贴, 调动村集体的供给积极性, 其次应明确村集体供给的公共产品的产权归属, 防止各级政府借机乱收费, 从而加重农民负担, 各级政府应制定鼓励农村社区提供公共产品的政策条例。

(五) 加强对村级组织“一事一议”的指导和支持

从目前农村部分地区的实践情况看, 为保障“一事一议”有序进行, 除开展宣传教育、规范民主议事程序等外, 政府务必要加强对村级组织开展“一事一议”的指导和支持。首先, “一事一议”只能用于兴办村内集体生产、公益事业, 每人每年筹资额应该由全体村民同意, 或有上限规定。其次, 政府要指导村级组织根据农村实际制定预案, 最好每年能做几件村民看得见的实事。最后, 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管理、审计、监督, 防止挤占、挪用转移支付资金现象发生。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不仅仅是政府, 还包括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农村社区组织。但在我国现阶段, 由于财政管理体制的事权和财权划分不清、农村公共品产权不明晰、非政府组织依赖性强缺乏资金、农村社区组织经济职能弱等原因制约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应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明晰农村公共产品的产权关系, 增强非政府组织相关能力, 加强政府对农村社区组织资金补贴与制度支持, 加强对村级组织“一事一议”的指导和支持, 积极推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多元化。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

参考文献

[1]陈伟鸿.民营企业与农村地方准公共产品的供应[J].商业研究, 2008 (10) .

[2]柳士双.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研究[J].农村经济, 2007 (7) .

[3]高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研究[J].农村经济, 2010 (1) .

主体验收评估报告 篇4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二〇一一年八月

各位领导、专家:

欢迎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工程主体结构验收。

参加会议的单位有市质量安全监督站的各位领导;建设方的现场负责人、工程师;本工程设计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的代表;施工单位负责人以及我们监理项目部的同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建设单位:

3、设计单位:

4、勘察单位:

5、监理单位:

6、施工单位:

7、政府监督部门:

8、工程规模:

本项目建筑面积为5347㎡,占地面积为1317㎡,框架五层,现浇整体楼面。底层层高4.17米,标准层为3.6米。

本工程一层框架柱砼强度等级为C35,二层及以上框架梁、板、柱砼强度等级为C30,梁板膨胀加强带砼强度等级为C35(内掺12%HEA)。构造柱、圈梁及门窗过梁砼强度等级为C25。外墙均采用240㎜厚MU10烧结页岩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内墙除卫生间及管道井墙体采用240(120)㎜厚MU10烧结页岩多孔砖、M7.5混合砂浆砌筑外,其他内墙均采用240㎜厚MU10烧结页岩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

二、质量评估依据

1、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变更

2、本分部所涉及到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工程材料检测、施工试验的有关技术报告和结论

4、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

5、《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

三、工艺标准执行和管理体系运行

本工程所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企业工艺标准及设计文件相符合。施工过程中基本能按照所制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施工质量基本满足企业标准,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制度完整,管理体系基本健全。

四、工程分包内容、承建单位及质量管理情况

本工程主体结构无分包单位。

五、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本工程施工中,认真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及强制性条文施工,能满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六、勘察、设计单位配合情况,设计功能指标实现情况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勘察、设计单位能够很好的配合工程的开展,及时的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有关疑问。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能及时解决现场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现场施工与图纸设计相符,能满足设计功能指标要求。

七、工程质量监理情况

1、在该分部工程监理过程中,我监理部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设计图纸、操作规程及相关资料,严格检查施工单位执行《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的情况,施工合同的履行情况。

2、监理项目部在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编制了具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用于指导本工程的监理工作。明确各专业分工,落实岗位职责,专业监理工程师相应制定了《监理实施细则》并突出了旁站监理的范围、内容及旁站人员职责等,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情况,保证质量在动态管理控制之下。

3、积极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严格审批施工单位所呈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4、严格执行工程材料报验制度,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本工程。

5、严格实行检验批、隐蔽工程报验制度。通过对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进行过程控制,在过程控制中检验批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如对钢材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检验批的检查。模板安装、拆除检验批的检查。

6、对重要的工程部位或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如框架柱、梁板混凝土浇筑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旁站过程中从模板支撑、混凝土坍落度、浇筑、振捣、钢筋变形等方面进行控制,并认真做好旁站记录,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覆盖养护。

7、加强质量的事前控制,加大过程中的巡视力度,及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了一些质量问题的发生。

8、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在绑扎框架梁、板钢筋时,存在的钢筋偏位、垫块漏放等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前全部令其整改完毕,经验收复查合格。

9、对施工中的测量放线进行复验,符合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

八、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对有发生的一般质量缺陷已按方案处理。

九、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本分部工程各分项划分正确,各分项统计完整,各检验批验收记录真实完整,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十、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1、质量控制资料中,对各子分部的原材料如:钢筋、水泥、多孔砖等进场后首先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核查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质量标准,同时对材料出厂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进行审查、签发。

2、本工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内容均真实完整,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齐全,该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3、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先后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等没有用于工程中。

钢材:均有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15份,品种,规格,级别与设计文件要求相符,批量符合工程需要量,力学性能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GB51204-2002﹚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钢筋焊接:电渣压力焊取样26组,试验合格。

水泥:本工程采用的中材湘潭水泥公司生产的复合硅酸盐32.5水泥,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2份,复检合格。

商品混凝土:由庞龙砼有限公司提供,商品混凝土均有质量证明书。

砖:烧结页岩多孔砖试验报告6份,烧结页岩实心砖试验报告1份,全部合格。

砂浆:M7.5水泥砂浆留置试块5组,M5混合砂浆留置试块5组。砂:中砂取样2组,试验合格。石:卵石取样1组,试验合格。

十一、实体检测

1、钢筋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

2、混凝土强度回弹: 达到设计要求。

3、沉降观测: 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十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十三、工程观感质量验收

本工程主体结构分部混凝土浇筑质量经拆模后观察除局部存在蜂窝、麻面一般缺陷外,无严重质量缺陷。外观观感质量符合要求。

十四、质量评估总结

从美国经验看宽带建设主体多元化 篇5

Google Fiber带动产业升级

2012年7月, Google在堪萨斯城推出超高速宽带服务Google Fiber, 自此, 其在互联网服务和有线电视服务领域的影响力日趋扩大。针对Google Fiber可能对运营商产生的影响, 业界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Google希望通过自有高速网络的建设, 实现对运营商提供服务的替代。也就是说, 在确保用户获得足够带宽的自有网络上, 向移动设备提供越来越多的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利用Wi-Fi技术或是与无线运营商合作, 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基础承载网络上。这样一来, 运营商可以通过控制基础网络来缓解互联网公司对自身的冲击, 或是互联网公司提供基础网络服务, 其分取利润的愿望就无法实现了。

第二种观点认为, 通过自建网络, Google的目的是在搜索业务之外创造新的利润来源, 通过高速网络业务的实现, 帮助Google更好地了解用户, 稳定和促进广告业务。也就是说, Google建设网络是为了促使现有互联网服务商提高速度和加快创新, 其目的还是主业。这种观点认为Google不与运营商争夺业务, 但会间接推动运营商改进消费者服务——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廉的价格, 或是提供更灵活可靠的网络承载服务。Google的进入无疑给目前试点城市的宽带市场带来活力——Google Fiber目前提供了吉比特网络接入服务, 比美国民众一般使用的速度快约100倍, 资费却比运营商同级别服务的价格低廉很多。而且到目前为止, 或许是规模和范围的原因, Google和运营商之间尚能够做到相安无事。由此可见, 城市宽带建设和运营的主体多元化在区域市场还是有可能的。

Google建设光网络是为了带动其上的应用, 而不是和运营商简单地在承载业务方面同质竞争, 投资带来的是产业升级和新业务的出现, 重复投资造成浪费的说法似乎也不成立。如果真能够如第二种观点判断, Google的举动还能够推动运营商改进消费者服务, 那么对运营商未必不是一种有益的推动。

放松宽带管制的呼声渐长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不少城市都出现了放松城市宽带建设管制政策的需求, 希望主管机构能够放开相关许可。美国有20多个州都被限制了自主供应或建设宽带网络的权力, 因此宽带网络建设运营一直由运营商提供。就在11月, 科罗拉多州有7个市镇的选民要求州政府下放互联网宽带服务自主供应的权利。而在此之前, 运营商利用法律限制了各州市政府自行建立宽带的计划。2014年7月, 一项宽带管理法案在众议院得以通过, 该法案禁止FCC插手地方宽带网络管理。

针对网络中立和宽带网络建设的问题, 联邦政府、州政府、FCC、运营商之间展开了旷日长久的辩论和诉讼战。这些争斗和之前的不同, 目标都集中在基础承载网络上, 更大程度上属于一种利益的重新分割, 而不是新市场的拓展。可以预见的是, 政府与运营商的激烈竞争仍将继续。

重在划分边界和培育新市场

根据上述两个案例, 我们认为城市宽带网络的建设运营可以做如下考虑。

第一, 城市宽带网络建设各方应定位清晰, 各司其职。为了保证接入端不至于被某一家运营商垄断而放开接入端的宽带建设, 同时要求接入端投资由建设方而非运营商承担, 这是出于实现网络公平接入、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的目的。在这样的模型中, 骨干网和汇聚网仍由运营商建设, 接入网则放开引入中立的第三方, 既保证了网络不会重复投资, 又避免了垄断的情况, 是一种基于网络结构划分的边界。Google Fiber在一部分试点城市建设吉比特网络, 将业务范围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 是基于地域进行边界的划分。这两种方式都有利于探讨城市高速宽带网络建设运营的合理模式。而在科罗拉多州, 政府与运营商构建的网络相互重叠, 不考虑电信网络的自然垄断属性, 提供同质化的服务。尽管这符合美国一贯以来高度自由的意识形态, 却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 避免同质, 聚焦新增, 培育市场。Google非常关注网络平台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和新业务领域的培育, 而不是简单地以运营商思维将目光聚焦在网络接入上。当Google Fiber培育的基于高速城市宽带网络的系列个人应用及行业应用成熟和规模化之时, 整个城市就会形成我们预期的“智慧城市”样本。大量的社会运转成本都会因为这一平台的出现而得到节省, 社会服务水平也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一愿景成为现实之时, Google Fiber确实能够获取一定比例的宽带接入用户份额。届时, 这一项目所培育出的应用、附带产生的流量、衍生出来的项目等, 早已给整个信息行业带来无数的商业机会。

浅析央视新闻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篇6

一、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界定

新闻评论主体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区别于一般新闻节目的关键,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评论主体是凡是对新闻表达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认识的都可以称之为评论主体, 但分为专业性和非专业型, 包括任何社会成员、社会群体。而狭义的新闻评论主体是专门为大众媒体信息服务的传播研究学者、主持人、记者、评论员等, 被称之为电视新闻意见的传播者, 即出现在电视画面中承担新闻评论活动和意见表达的主体。

二、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

我国首部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是央视的《观察与思考》, 是1980年央视与电影制片厂分离后开始的大胆尝试。节目内容包括现场采访、记者评析解说、专家权威发表议论, 并按照人们的议论逻辑展开叙述, 是评述类新闻节目。主持第一期节目的庞啸成为我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1988年, 《社会瞭望》与《观察与思考》合并为《观察·思考》, 新闻评论组得到上级重视并重组为央视新闻中心, 后后续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面对面》等重要节目积累了人才基础。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 宣传语“用事实说话”明确了央视新闻评论组的形态。随着敬一丹、方宏进、白岩松、水均益等创造性主持人的加盟, 央视又推出了主持人评述节目《东方时空》、《面对面》、《中国周刊》 (后改名为《新闻周刊》) 等。2003年, 央视模仿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的主持人和评论员一问一答的评书模式, 推出了“纯粹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央视论坛》, 2008年推出了《新闻1+1》评论员逐渐占据了更多的时间, 主持人成为陈述别人观点和事实的工具, 并且“专家”和“特约评论员”逐渐攻占新闻评论的荧幕, 成为一种趋势。

三、央视新闻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一) 评论主体充当角色的多样化。新闻评论主体包括记者、主持人和评论员, 他们通过不同的话语表达形态, 向人们传输了自己对新闻的看法和感受。新闻记者是“用事实说话”的隐性评论员, 他们奋斗在新闻采集一线, 出现在镜头中只是在陈述事实, 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属于评论主体, 但他却发挥了新闻评论的隐性作用。主持人是“用观点说话”的评论员, 主要通过点评和短评两种方式对新闻进行评论, 是新闻评论的显性评论。随着新闻节目的深入民心, 主持人不再是冷冰冰的传话筒, 而是有血有肉、“人格化”的意见传输者, 他往往透过新闻现象看到本质, 体现了对人和人性的关怀。评论员是纯粹的新闻评论者, 是利用自己的权威和专业学识对观众“答疑解惑”的解读者。

(二) 评论主体评论方式的多元化。央视新闻评论部经历了34年的风雨锤炼, 评论方式也由单一的短评向着多元化发展, 包括记者现场点评、主持人演播室点评和谈话式评论, 新闻评论的“评”和“点”逐渐向“谈”和“说”发展。短评是主持人或编导在节目编排之前就写好的段子, 主持人没有发挥的余地。记者现场点评往往利用寥寥数语对新闻事件点睛式地评论, 简短内涵, 发人深省。主持人演播室点评主要在新闻事件连接和起承转合之时做适度短评, 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新闻。而谈话式评论是主持人和评论员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探讨新闻事件, 新闻陈述内容被大大缩短, 重点在于辩论地阐述中激发新的观点和意见, 促进评论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三) 评论主体评论话语的立体化。评论主体角色定位的不同、评述方式的不同, 其评论话语也不同。评论主体的评论话语包括“用事实说话”和“用观点说话”, 前者更专注于对新闻事实的关注和新闻调查的趋势推测, 注重评论的“述”, 而后者偏向于从新闻事件的背后出发, 注重评论的“评”。“用观点说话”是发掘藏匿与新闻背后的观点, 能够成为多件新闻的有机统一体, 是新闻评论的卖点。

结语

央视新闻评论在34年的风雨磨练中一直领跑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水准, 评论主体要不断发掘受众的主动性, 推动新闻评论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志君.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主体特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2.

关于中职学生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研究 篇7

一、中职学校学生评价现状

当前, 我国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还停留在单一评价主体阶段, 主要是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家长以及企业则很少参与。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出勤情况、专业课学习成绩、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 至于学生离开校门步入企业之后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则不是评价的重点, 平时在学校进行的技能评价也仅限于课程实践成绩, 这种评价远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技能掌握情况。对于企业而言, 虽然很多企业与中职学校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 但是也仅是要求学校按照协议条款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能人才, 至于培养效果怎么样, 企业则没有过多关注, 也就是说企业缺少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技能和能力的评价。对于家长而言,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的就业率, 毕业之后的工作安排情况, 至于学校开设什么样的课程, 学生所学课程安排是否合理, 一般家长不会关注, 并且也不知道如何关注。这些情况导致了中职学校学生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不够深入,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 要想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必须要多元化评价主体, 从学校、企业和家长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分别有效进行各自的评价侧重点, 然后反馈给学校, 促使学校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策略, 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铺平道路。接下来, 从学校、企业和家长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如何评价学生,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二、中职学校学生多元化主体的评价策略

(一) 学校方面

上文提到了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出勤情况、专业课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学校针对学生这些方面的评价没有不当之处, 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了对企业以及家长反馈意见的参考。鉴于此, 学校对中职学生的评价方法需要改进, 企业反馈方面, 学校应该每个学期末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动手操作机器, 然后由企业负责人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评价, 最后将学生的技能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家长反馈方面,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 有学校教师负责向家长介绍学校课程开设情况以及每年的就业情况, 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有效督促学生好好学习, 并且为学校反馈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策略调整意见。学校根据企业以及家长的反馈意见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为后期指导学生学习奠定基础。

(二) 企业方面

中职学生在校期间, 企业与学生接触的较少, 对学生的技能状况了解并不多, 通常是根据学校反馈的学生专业课程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 但是专业课成绩仅反映的是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 即便是学校实践课程也偏于理论。鉴于此, 与学校签订就业协议的企业, 应该在每学期末为学生创造一些实习机会。

(三) 家长方面

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实质上是对学校教育状况的评价, 家长主要评价的内容有学生在校听课情况、专业课成绩、学校的就业安排情况, 这是当前家长最关心的内容, 家长很少将学生在家里的成长情况反馈给学校。鉴于此, 中职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家长如实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 家长应该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去做, 每隔一周要与学生的班主任进行电话沟通交流, 说一下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便于学校动态掌握学生情况。

综上所述,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中级技能人才, 学生走入企业以后从事的主要是一线工作, 因此对中职学生的评价要从学校、企业、家长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对学生的评价缺少哪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多元化中职学生评价主体,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成绩,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成为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 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刘海燕, 张国强.浅析如何构建中职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J].才智, 2016 (5) :10-15.

评估主体多元化 篇8

贫困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状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贫困是由于收入低下而导致的生活必需品匮乏状态,因此有人把贫困界定为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也有学者认为是个人或家庭收入没有达到社会认可的生活标准的那种状态;还有的定义或从人均收入来界定,或从健康水平来衡量,或从营养保健的角度来判断,还有以组别中最低20%来确认。因为角度不一,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统一的标准。

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贫困具有一系列经济社会特征,因此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往往从其经济社会特征上来界定贫困。世界银行在其2000-2001年度报告中指出:“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和较低的健康和教育程度,贫困还包括人们面对外部不利冲击、自然灾害、疾病和个人暴力时的脆弱性”[1]。1989年欧共体给贫困下的定义是“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群体的资源——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至于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处的国家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 森在《作为能力剥夺的贫困》一书中指出:“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英国学者奥本海姆在其著作《贫困的真相》中则形象指出:“贫困指物质上、社会上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少于平均水平。…贫困夺去了人们建立未来大厦——‘你的生存机会’的工具。它悄悄夺走了人们享受生命不受侵害、有体面的教育、有安全的住宅和长时间的退休生活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贫困一般内含的二层意思。其一,由于物质的匮乏而导致生活水准低于社会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其二,从更深层面上看贫困就是指由机会、能力和方法缺乏而导致的后果。因此,消除贫困不仅局限在对贫困者提高物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准,而是应该把视线投向根源,使贫困者能拥有必要的机会、能力和方法,从而较彻底地摆脱贫困的境地。

2 我国目前农村贫困的特点和成因

贫困是人类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反贫困的任务尤为艰巨。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贫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大众普遍性的贫困,尤其在农村。1978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当时总人口的82.08%,当时农民人均纯收入133.6元,年消费138元,而同期城镇居民的纯收入和消费也不过为343元和405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密不可分。一方面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抑制两极分化、共同承担贫困风险、缓解绝对贫困化方面有一定成效,但另一方面它也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使得整个社会整体长期的贫困和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首要问题是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在人均占有量低,物质产品尚不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用绝对贫困的标准来作为贫困的衡量标准。因此,处在“温饱线”以下的人口被划为贫困人口,财政收入只够吃饭的县(市)被视为贫困县(市)。而这个自定“温饱线”也即“贫困线”的标准,在1990年到1998年的农村分别为300元、304元、317元、350元、440元、530元、640元、635元。依据1995年贫困线530元的标准,至2000年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成时,农村贫困人口为3 000万,可要是按照国际惯例每人每天1美元的标准来计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在1998年依然还有1.06亿。[2]

我国目前贫困问题在农村的普遍存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面临和克服的最主要问题。这些贫困问题的形成原因众多,也极其复杂。通常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①生态环境与贫困问题休戚相关。恶劣的气候条件、贫瘠的自然资源都是造成生产水平难以提高和生产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我国贫困人口60%都处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和高原地区;②地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东、中和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距离越来越大,导致收入差距也越来越扩大;③制度因素的差异导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经济体制改革的快慢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从非国有化水平、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这三个变量来衡量,其程度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它们之间呈现一种正比关系;④资本的投入程度。资本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始力量,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投入的多少。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各级政府都把招商引资视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对待,充足资金的介入会极大地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涌入的资金90%进入东部地区,一些贫困地区长期以来用于生产的投资极低,导致这些地方完全缺乏自我发展和摆脱贫困的能力;⑤科技和教育程度低下也是贫困的主要成因。教育指标(通常包括中小学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学校的师生比、生均图书设备率等等)高,教育投入大的省份,如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省份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教育指标低,教育投入少的西藏、青海、云南、贵州等地区。

3 社会排斥与农村贫困现象

社会排斥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社会公共政策研究与制定领域才开始被频繁使用的一个词。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主要阐述的是由于社会规则存在缺陷而导致的诸多社会现象——贫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社会排斥这一概念的提出,目的在于促使社会找出规则的缺陷,并通过修正社会政策尽力加以弥补,从而使得社会上尽可能多的成员享受到正常的社会保障,也使得社会政策的结果更为公平和合理。199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主题为“社会发展及进一步行动”的世界峰会,会议就消除贫困作了世界性的承诺。在会上“社会排斥”被视为消除贫困的障碍。“我们的工作集中于范围广大的一系列导致贫困者遭受剥夺,决定其生活必然贫困的形形色色的原因”,“他们往往由于民族、等级地位、地理位置、性别以及无能力等原因而遭到排斥。特别严重的是在影响到他们命运的决策之时,根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假如越来越多的人被排除在能够创造财富的、有报酬的工作之外,那么社会将分崩离析,而我们从进步中获得的成果将付诸东流。”[3]

通过以上对于社会排斥概念的简单叙述。也可以看出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的提出能很好解释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即除了历史和自然环境因素以外,制度的原因是我国农村贫困形象形成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导致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农村和农民日益边缘化,成为贫弱群体,导致农村贫困这一社会排斥现象的出现。

3.1 计划经济体制是导致农村贫困这一社会排斥现象的重要经济原因

建国后,我国仿照前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实行一系列向城市和工业严重倾斜的经济政策,工农业产品之间存在严重的剪刀差,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据一些学者所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表明:1952-1990年,通过农业税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国家从农村和农民身上收取的资金高达11 594.14亿元。[4] 这种由于畸形经济制度而引发的经济现象,除了农村和农民失去了本应该属于他们发展的资金外,还导致资源、人才和技术的配置长期向城市和工业严重倾斜,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规模,使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之中。

3.2 农民公民权利的严重缺失是导致农村贫困这一社会排斥现象的政治原因

在国家的政治格局中,处于国家人数最多的一个社会群体,农民严重缺少政治话语权,也没有与极其巨大基数相匹配的农民代表为其根本利益鼓与呼。按照1995年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农村一个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4倍。即使这样明文规定了,在第十届2 238名政协全国代表中,68名农村代表只占了3%。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农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远没有取得和它巨大人口数量相对应的政治话语权。

3.3 农村社会保障的薄弱是农村贫困这一社会排斥现象的一种具体体现

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国家通过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和比较全面的社会福利使得城镇居民在养老、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远胜于农村。即使在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开始改革之后,国家政治和经济长足进步,可农民依然没有分享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福利与保障,被拦在体制之外。

4 社会组织与农村扶贫主体的多元化

在我国,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贫困救助的主体一直以来主要由政府充当。从上个世纪建国之初,我国政府已开始着手建设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社会保障网络,但其中大量的工作和改革措施都是针对城市居民。到目前为止,城市的保障系统涵盖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一个基本安全网络和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的最后安全线。相形之下农村社会救助(包括贫困救助)虽也是政府部门长期以来的工作内容,可相对于近年来不断完善和迅速发展的城市救助体系而言,明显滞后。我国目前农村社会救助主要包括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户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和灾害救助,其内容虽也涉及养老、医疗和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等方面,可在实际操作中,其重心主要是放在了临时性的社会救助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的绝对贫困人口为3 209万,相对贫困人口为6 213万,2002年的这两个数据则是2 820万和5 825万。而在相同的两个年份,民政部门给出的数据显示:2000年农村临时救助为1 667.6万人次,定期救助为62.3万人次;2002年这两个数据则为1 468.1万人次和412.7万人次。[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社会救助与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之间的缺口依然很大,很多农村的贫困人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也说明了对农村贫困群体的瞄准系统和救助体系的严重不完善,这种状况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排斥”。

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2月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2003年比2002年反弹了80万人,这是中国赤贫人口的首次反弹,这是一个应该让人警觉的信号:即政府作为扶贫的主体已进入一个发展的“平台期”。因为中央财力的有限和救助体系本身固有的缺陷,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救助模式发展的空间已表现出有限性。[6]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果不进行改革,提高扶贫效率,那么不排除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将有大规模反弹的趋势。因此,社会组织作为一股在扶贫领域日益活跃的体制外的力量,因其所具有的优势和已取得的成绩受到各界的注目。

4.1 贴近弱势贫困群体

社会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贴近贫困群体,这种贴近不仅仅是指空间距离的接近,更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靠拢。社会组织的成员绝大部分来自基层,这就决定了其具有天生的“草根性”,这也使得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讲求做事的效率方面与官员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在做每一个项目的前期都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调研,走访贫困群体,了解他们真正所需要的,而不是想当然的臆断。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也会鼓励项目参与者自己作出相应的规划,这种平等、互动的关系能够使社会组织成员与贫困村民迅速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从而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决策,提高扶贫项目的效率,最终达到帮助贫困村民脱贫的目的。[7]

4.2 善于沟通

社会组织既有与贫困群体沟通,紧密联系贫困村民的热情和能力,又因其没有政治上的目的和野心,从而易于与政府达成默契,获得官方的支持。所以他们既可以深入贫困群体,向他们宣传和普及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提供给他们切实的帮助,还可以充当政府和农村贫困群体之间的有效传递纽带,从而影响政府决策。

4.3 先进的管理理念

目前活跃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组织,很多都具有国际背景。他们将国外最新的扶贫理念和管理模式带入内地。在他们所从事的项目当中,投入的不仅仅是一笔笔资金,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变贫困群体的思维观念,唤起其参与意识,改善当地人们的生存状态。

4.4 有效的监督

针对政府财政扶贫款中普遍存在的挪用、贪污等状态,社会组织的资金因为来源于企业、个人的捐赠,而这些资金能否有效地使用决定了该组织能否持续存在和开展工作,所以,很多社会组织内部都有很严格的财务审查制度,并且大多聘请了中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定期审核,定期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从而保证其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作为社会排斥的一种表现,农村贫困的消除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主要有赖于现行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新的社会政策的制定。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身处体制外的社会组织对于扶贫参与,尽力弥补政府这一单一主体在这一领域的力不从心,对于缓解和消灭农村贫困这一社会排斥现象、提高农村贫困救助的效率、实现农村贫困救助主体的多元化无疑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贫困所描述的现象是由于制度缺失而导致的诸多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消除贫困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目前农村贫困现象非常严重。政府一直是消除农村贫困的唯一主体。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身处国家体制外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对于缓解和消灭农村贫困现象,提高农村贫困救助的效率,实现农村贫困救助主体的多元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贫困,社会排斥,社会组织,多元化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与贫困作斗争——世界银行2000-2001年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陈端计,詹向阳,何志远.新中国56年来反贫困的回顾与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06(1):23-27.

[3]伊莎贝拉.人人有工作:社会发展峰会之后我们学会了什么[J].国际社会科学,2000,17(4).

[4]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村贫困[J].思想战线,2007(1):11-18.

[5]都阳.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J].中国农村观察,2005(5):1-9.

[6]陈维佳.论非政府组织在扶贫领域的优势[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4):13-17.

评估主体多元化 篇9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教育评价,评价主体是比较单一的,一般都是由教师评价学生,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缺乏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评价的参与。这样的评价,信息来源单一、有限,缺乏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的认识,因而容易片面、主观,难以收到应有的实效;也使得学生的主观感受常被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我意识的建立,削弱了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其中,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当然要成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既能提高学生对评价意义的认识,提高其评价主体参与意识,也能加深学生对教育内容和过程的认识、体验和把握,清楚教育的重点、难点,并将教学知识、能力系统化。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评价的关注和参与也十分必要,能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进而拓宽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形成对学习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快乐成长。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这个问题。

学生自主评价,张扬个性,建立自信

学生自主评价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展开过程之中和结束之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首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创造一切可进行评价的机会。评价可从课中统一进行,也可以课外自行评价;同一内容可以一次评价,也可以多次评价。其次,要教给学生自评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不论是课前材料的搜集还是课后作品的展示,关注的不仅是结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进行这些活动时采取的方法、态度,以此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关注过程和结果。最后关注自评的实效。学生由于个体差异,不可能人人评价都到位,重要的是激发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认真的态度和高昂的热情,审视自己的劳动,达到自我评价的目的。在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评价中,这种学生自主评价是众主体评价之首,也是对学生进行合理而公正评价的基础。

学生合作评价,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学生合作评价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淡化等级,淡化学生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其次,我们还要合理分工,区别对待。如在对待学生作品的评价中,我们可以采用优等生评价中等生的作品,这样既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援助”,又能从中吸收一些长处;中等生评价学困生,重在情感、态度和方法上的评价,对于明显的不足给予指正,利己又利人;学困生评价优等生,教师协助,后进生从中学习许多长处,改进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过程、态度。再次,在学生合作评价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评价的分寸。刚开始评价他人时,学生总是会喜欢去给别人挑毛病、找缺点,结果可能造成没有几个同学敢来“应战”,课堂活动、发言的积极性也会降低了。这样的评价只会打击同学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告诉学生“评价别人要先看优点,再提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就初步学会了评价别人。例如:“我觉得她读课文很流利,如果能把鼻音读准就更好了!”“他的课外知识真丰富,我要向他学习。”就这样学生可以慢慢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最后,当然还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家长介入评价,亲切自然,有利沟通

家长介入评价学生的学习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做法,可以是课程学习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辅导、考试后的试卷评改等,如小学老师就经常请家长签名督促学生的学习;我们甚至可以在教学开放周请家长来听课,参与孩子的课堂学习评价;更可以在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让家长参与对孩子督促、评价。

家长介入评价总的指导思想是“改进或形成”,它的直接目的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也是为了让家长更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帮助、支持孩子,使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另一种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家长每天通过家校联系,可以把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把在校孩子表现反馈给家长。另外,家长也可以参与对孩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量、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项目的评价。

社会参与评价,教育延伸,激励进步

我们除了在研究性学习、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社会上的专家、社区等部门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外,初高中新生军训也经常请部队武警官兵一起协助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更需要学生所在社区全面参与评价;我们甚至在课堂教学上,也可以走进社会,延伸教育,来进一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让课堂走进社会。如军训、三防教育、研究性学习、清明祭拜英烈等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生物课到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美术课到公园写生等等,我们就无一例外的需要让课堂走进社会,让学生感知他身边的社会发展变化,从中获取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进步成长。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学生感知、认识社会的能力做出评价,这也是社会参与评价的一种呈现方式。

其次,让社会走进课堂。要让社会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请进来”可以缩短它们之间的距离。“请进来”不单单指请些社会上的学者专家给我们的学生开些讲座或指导我们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这样的对学生进行的直接评价;“请进来”还可以媒体方式请进一些在教学中可能遇到却又无法及时在现实中找到的素材。如主题班会可以收集一些社会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感知、评判时,社会评价就潜移默化地参与进来了。

第三,让社会活动和课堂教学拉手。学校可以和社会合作,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如社区运动会、清明祭拜英烈、中华环保世纪行、红十字会献血、“5.12”汶川大地震捐款赈灾等等,我们可以把社会活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学校也借助这些社会活动,借助社会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教育是以社会为背景的大课堂,学生在社会生活、学习实践活动中离不开社会的评价,社会参与评价可以对学生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形成和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师生共同评价,深化认识,教学相长

我们在评价中要有民主意识,让学生了解、参与教师对他们的适时、积极的评价全过程,这样师生共同评价,才可能深化认识,教学相长。

首先,教师要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效用,先彻底转变固有的评价观念,逐渐形成明晰的评价新理念。注重激励性,注重自主性,注重综合性,注重实践性,注重全程性,注重开放性。

其次,教师评价还要注意: (1) 评价内容多元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去全面评价一个学生; (2) 评价标准多元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评价过程中,对不同学生,评价角度可以不同,等级评分标准也可以不同; (3) 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差异评价相结合,以个体差异评价为主; (4)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作业、练习、考试评价外,还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法、实作评价法、作品和文章评选法、展示与交流法、演说与讨论法、答辩法等。

上一篇:基本范畴下一篇:房地产经纪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