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投资决策

2024-06-15

资本投资决策(精选十篇)

资本投资决策 篇1

众所周知, 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是异质的, 他们在个人的健康状况、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主要源于个人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所谓“人力资本”, 即指一种非物质资本, 它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收入的能力, 在一定时期内, 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1]。它具有五个特征: (1) 一种无形资本; (2) 时效性; (3) 收益递增性; (4) 累积性: (5) 无限的潜在创造性[1]。

关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理论以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雅各布·明塞尔为典型代表, 但他们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舒尔茨是结合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贝克尔将新古典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并提出了一套理论的分析框架;明塞尔则是在收入分配和劳动力市场行为等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人力资本的方法。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谈到:这一学科研究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叫做人力资本投资。一般认为其包括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健康水平提高、对孩子培养、寻找工作的活动、劳动力迁移。[2]

与其他类型的投资一样, 人力资本投资也包含这样一种含义:即在当前时期付出的成本可望他们在将来能够带来收益。在是否决定投资时, 人们必须把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 比较的基础是将未来的收益按某一贴现率折现。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现在的一元钱与将来的一元钱是不等值的。

现有理论中, 有两种模型可以评估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1) 净现值法, 即把未来收益与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后, 比较两者的差额, 如果差额为非负值, 那么作为追求效用最大化并抱有终身观点的决策主体而言, 就有继续投资的意愿;如果差额为负值, 则投资中止。

(2) 内部收益率法, 即通过使

求出内部收益率r, 然后再将这种内部收益率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加以比较。如果人力资本的内部收益率r超过了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 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就是有利可图的[3]。

二、“内部现金流法”模型及求解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只要证明选择教育后获得的收益增量的现值大于所付出的成本, 就证明投资是合算的。所以, 导论中提到两种方法其实都是可以作为衡量方法的。但由于读大学本科、读研究生后的收入流Ai, 相对于成本C、获益时间T难以准确预测, 所以本文结合两种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 即运用内部收益率使二者相等的思路, 从净收益的获得可能性的角度, 在假定成本C、利息率r、获益时间T已知, 当求出净收益的现值和成本相等时, 即:

读大学、读研究生后获益期间每年至少必须要获取多少净收益 (净现金流Ai) 才使得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成为有利可图的。然后分析这种净现金流是否容易获得, 如果获得的可能性大, 说明该项人力资本投资是理性选择。最后再分析利息率r、获益时间T的变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可称之为“内部现金流法”。[3]

1. 基本假设

(1) 假定收益时间T不变, 每个人的收益时间是不同的, 工作时间的长短不一, 为了简便计算取总体水平上的最小值, 当然, T越大时, A就越小。假定T=20。

(2) 假定贴现率r不变, 因为对于未来的情况变化人们很难把握, 只能根据决策时的状况来预测, 所以在分析过程中假定贴现率不变, 这里以2010年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取整后来代替, r=2%。

(3) 净收益A,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主要包括:较高的未来收入、终身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对娱乐活动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欣赏兴趣的增长等。但由于工作满意度等收益方面的因素难以量化, 以下先只计算货币化的收入, 忽略其它因素。并且, 由于大学毕业后, 每年获得的净收益不一定相同, 但是为了简化计算过程, 这里假定每年的净收益流相等, 即A1=A2=……=An=A。

(4) 成本C, 人力资本成本=直接费用成本C1+机会成本C2+心理成本C3。直接成本=学费+书费+住宿费+日常花费+交通费等。机会成本包括把人力资本投资的时间用来工作可能获得的工资福利补贴等。由于心理成本不易计量, 在计量时忽略, 且可以假设心理成本与心理收益相互抵消以减小误差。假定大学时期每年C1=10000, C2=18000;读研究生分为公费读研每年C1=5000, C2=30000, 自费读研每年C1=15000, C2=30000。

(5) 教育投资时间t, 读大学t=4, 读研究生t=7。

2. 计算方法:

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要等到毕业之后才能获益, 所以计算出的T年内净收益现值, 实际是毕业开始获益时的值, 还必须还原成刚入学时的现值。

由此:收益现值为:

由上式可得:

3. 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 当成本C=收益现值P时, 可以计算出读大学本科、公费读研、自费读研收益期间每年至少需获得多少净收益即净现金流。

4. 结果分析

在上一节的模型中, 分别赋值假定了读大学、读研究生期间的直接费用成本和机会成本, 只是做一个粗略的平均水平的估算, 另外还有假设恒定的贴现率、恒定的收益时间。所做的这些假设和赋值, 只是为了证明“内部现金流法”的模型适用性, 是以特殊代表一般的做法。

从表中可以看出, 在r=2%T=20的条件下, 若要使读大学、读研究生的付出的成本能得到补偿, 毕业之后, 本科生的年收入增加额至少要达到7058元, 持续20年。公费研究生每年要净收入增加14581元, 自费研究生16606元。

正如前文表述的分析思路中所说, 仅求出当成本C等于预期收益现值P时每年应获得的净现金流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关键是分析获得这种持续现金流的可能性[4]。

假设条件约束放开

(1)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r变化。根据人力资本投资-内部收益率法的公式, r越小, 收益经贴现后现值越大, 所以在当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危机时银行利率降低, 证劵投资风险大, 所以, 人本心理上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投资于教育, 在不存在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情况下, 投资者并没有因为放弃现在的消费而需要较高的投资报酬率, 所以可以依此推断读研人数的上升。

(2)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 T变化。收益时间越长, 付出相同的成本对将来年收益质量的要求就越低, 越容易做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

(3) 读研究生存在研究生补助, 从事课题也有相应的补贴, 尤其是国家级课题比较多的研究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读研的机会成本C2, 使得读研的收益现值更有可能大于成本。

(4) 获得工作的可能性。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 各种就业方向不是个人选择就一定可以获得的, 所以要引入不确定性风险决策问题的决策思路。可以在收益现值P前加入获得的概率p, 并且在策略存在多种选择时比较p1×P1, p2×P2, p3×P3等的大小来做出选择。

三、教育选择的策略与A的关系

学生大学毕业时, 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在本专业就业从事营销管理类和研发技术类等职位类型, 每年能获得的净现金流可能在收益期刚开始的年间不存在有较大的差别, 但未来的发展和收益增长的速度是不尽相同的。同理, 非专业就业则存在高于、相当于、低于本专业收入水平的情况, 发展也将不同。

结论

本文的目的不是给出学生一定要选择何种教育投资模式才是优策略的结论, 而是提供一种衡量工具和测算方法。在可选择的r、T和已经或者将要支付的直接成本C1, 机会成本C2下, 得出净收益流A, 若分析今后T时期内可以获得并保持至少每年A的净现金增加, 则就业策略相对于人力资本已经付出的投资来说就是合算的。这样的教育选择和工作选择的策略也就是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较优策略。个人认为, 该方法推广到其它领域的就业和人力资本投资选择决策上也是可以适用的。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劳动经济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113-121。

[2]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8月第1版, 45-49。

[3]梁随琴、樊占刚:《读研热根源-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与收益的衡量》,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3 (1) 68-72。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财务分析_解析 篇2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在传统会计框架中,没有“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财务报表也没有将其纳入进行披露,学者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也比较片面。经济学家在分析近几十年来各国经济增长因素时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不能简单地用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追加来解释。那么这部分用传统理论解释不了的经济增长是怎么形成的呢?只能归功于技术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结果。如今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组织的发展更是不可能离开人力资本及其投资问题,一个组织工作成效的好坏,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力的有效投资和管理,特别是工商型和服务类组织。随着人力资本日趋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实质,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竞争中变得越来越突出。2007年是我国加入WTO 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国内、国外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价值,一场人才争夺战随之悄然进行。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增值最本质的源泉,自然成为了企业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企业对不可复制竞争优势的追求,使占有人力资本比占有自然资源更为有意义。人们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获得的净收益将大大超过对自然资源投资获取的收益。随着企业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到以人力资本为主这一投资形态的重大转变,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财务研究,便成为目前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倍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它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给企业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而其特殊性质又决定了投资结果比其他资本更具有不确定性,它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还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和短期规划、市场形象、核心竞争力。所以面对其复杂的高收益、高风险特性,设计一套相互补充、相互钩稽、科学、全面的人力资本

投资决策评价体系,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现有文献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的经济收益和人力资本风险计量上,多站在战术角度就事论事,分析问题缺乏竞争意识、整体观念和战略眼光。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市场竞争加速的情况下,面向市场、着眼未来、重视动态和整体的管理方式,使得传统的人力资本管理会计难以适应决策的需要。不少学者提出,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应该是朝着战略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那么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评价也应该建立在战略观基础上。从相关文献来看,现行体系只重视知己不重视知彼,只强调经济收益不强调综合效用,这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一项战略性资源的作用严重脱节。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不把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目标定在影响企业长期利益的问题上,其作用和效果是难以充分体现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由于大多数关于人力资本成本收益的研究是基于现有的会计体系,取得的人力资本会计信息又是不完全、可操纵的,如果仅有货币性、财务性分析,只看短期不看长期,往往使得以单向视角做出的投资决策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跳出会计投资主体范围的限制,放眼于影响市场的环境,着眼于投资客体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和规划,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这样不仅能增强投资决策的可靠性,还能协助企业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流程再造,有利于日趋流行的企业合并、重组的顺利进行。

三、战略管理会计下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特点

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最本质的源泉,是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它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其决策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决策外向性

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分析就是要跳出单个企业这一会计主体,从竞争对手、相关利益者等方面入手,根据内、外部价值链做出财务决策。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分析应包括怎样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所在,员工的需求是什么。同时它强调各类相对指标的计算分析,如相对成本-收益、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投资结构。

2、决策前瞻性

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分析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适应战略调整服务的,所以应从企业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动态地把握人力资本投资的未来发展方向,实行全局性规划。对外部人力资本信息的变化不仅要能做出迅速反应,更重要的是能对人力资本的这种变化信息进行预测,体现现实决策的未来适应性。

3、决策双面性

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评价的实践中,只有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经济和非经济分析一起进行,才能正确地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判断,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这些定性的信息囊括人力资本基本资料;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员工的满意度,开发和创新的成果,管理部门对投资后的综合业绩评价等。定量的信息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经济收益,回收年限,投资回报率,人力资本价值及各种经营财务指标。

4、决策综合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性特点还在于决策既要关注主要价值活动,又要反映辅助活动的绩效;既要计算直接成本又要揭示间接成本、机会成本;既以价值增值为根本原则,又要尽量回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人力资本的特点决定了其投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全面地进行各个价值作业的分析,正确地定义成本收益,恰当地运用风险调整至关重要,任何单一的指标或方法都有可能造成决策失败。只有把个人效益和组织效益、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弥补单纯以成本收益来评价投资效果的局限性。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本文设计思路

一、国外研究成果

资本投资决策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23-02

1 引言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是进行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一般认为,当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达到均衡时,就可以进行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同时又是高风险的投资活动,由于现实条件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人力资本投资会因此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人力资本投资预期的重要前提。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流失风险、道德风险、贬值风险、效率风险都是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风险因素。

2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博弈模型的构建

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一般来讲,企业是主要的投资者,同时由于人力资本的特殊性,被投资的员工是天然的投力者,有时也会承担一定的货币投入,使得员工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者之一。从投资的企业主体来看,投资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主要投资目标,从员工主体来看,除了经济利益而外,非经济利益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博弈模型的假设:

(1)人力资本市场为完全市场,市场信息是完全对称的,因此流失风险总是存在的,本文中则表现为接受投资后员工跳槽;

(2)所有的人力資本投资成本和收益都可以被物化,包括其中的非经济成本和收益;

(3)投资总比不投资好,企业和员工都不投资情况下双方收益均为0;

将企业和员工的投资和收益情况分成以下几种:

①企业投资,员工投资。

3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决策的博弈分析

而在实际中,企业员工之间也存在竞争,而且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人力资本供大于求,为了竞争到工作机会,员工会自发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此,事实上很多企业选择的是组合投资模式,投资成本由企业、员工双方共同承担,也即选择博弈模型中(企业投资,员工投资)策略。从另一个角度讲,当企业不投资时,如果员工不投资,将不会得到任何收益,那么员工只有投资,而当员工投资时,跳槽的预期收益越大,员工选择跳槽的可能性也增大,使得企业处于高流失风险中,并且还要承担员工流失后的重置成本,这时企业不能置之不理而不投资。因此从实际上讲,(企业投资,员工投资)仍然是最可能采取的策略。

从对参数的假设可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后企业收益、员工收益以及员工跳槽后的收益都有一个预期,在本文中分别为B1f、B2f、B3f。同时,在企业投资、员工也投资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投资比例P和跳槽概率(流失风险)R。企业和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和员工的投资成本和收益都要达到均衡,也即当双方的期望净收益均大于等于零时,企业和员工选择一个合适的投资比例进行投资才能都有利可图,否则至少有一方是没有投资意愿的。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P和R之间的关系及其是P是如何受R及其他各预期参数的影响的。

(1)从企业角度。

企业期望净收益NE=-R*(C+B1f)+ -I*P,很明显,企业投资的期望净收益对R和P来说都是减函数,也即风险越大,企业期望收益越小;投资比例越大,期望收益越小。

企业投资决策需要满足基本条件是NE≥0,即-R*(C+B1f)+B1f-I*P≥0,

由此可得:P≤B1fI-B1f+CI 0≤R≤1,0≤P≤1 

(2)从员工角度。

员工期望净收益NP= R*(B3f-B2f)+B2f-I*(1-P),可见,员工投资的期望净收益对R和P来说都是增函数,也即跳槽的可能性越大,则员工期望收益也越大;企业投资比例越大,员工期望收益越大。

员工投资决策需要满足基本条件是NP≥0,即R*(B3f-B2f)+B2f-I*(1-P) 0, 

由此可得P≥1-B2fI-B3f-B2fIR 0≤R≤1,0≤P≤1

综合(3-1)和(3-2) 可得企业投资比例的取值范围为

I-B2fI-B3f-B2fIR≤P≤B1fI-B1f+CIR

由式(3-1)、(3-2)、(3-3),可得以下四种情况,其中两条斜线之间的阴影部分即为企业和员工可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空间:

4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可能方式是企业和员工按照适当的比例共同投资的组合投资方式。在组合投资方式下,企业的期望收益是企业投资比例P和流失风险R的减函数,员工的期望收益是企业投资比例P和流失风险R的增函数。在决定双方投资比例时,应考虑到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期R、投资对象的人力资本重置成本C以及企业为回避风险而应投入的风险成本(B3f-B2f)等因素的影响。当不考虑投资风险,也即进行无风险投资时(R=0),企业和员工投资比例应与双方的获益比例相等。

参考文献

[1]徐杰芳,杨俊龙.博弈分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J].特区经济,2006,(4).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分析 篇4

1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制定原则

1.1 注重投资效益

作为投资的一种, 人力资本投资同样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收益。所以,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 要从注重投资效益的角度进行投资决策的制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问题并非是短期的, 而是关系到企业长久利益的问题。所以, 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计算时, 企业既要考虑到短期效益, 也要对长期效益进行评估, 从而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制定[1]。另外, 为了获得投资效益, 企业要做好投资成本的评估和控制, 从而维持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的平衡, 进而保证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效益。总之,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制定时, 一定要以注重投资效益为基本原则。

1.2 合理配置资金

由于人的个性化差异较强, 所以不同的人力资本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并不相同。所以, 企业管理者在制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 应该考虑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企业的人力资本上, 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与此同时,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每部分人力资本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企业管理者也要投入相应的资金, 从而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 总的来说, 就是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制定时, 要以合理配置资金为原则, 既注重人力资本的个性化差异, 又顾及企业的整体效益, 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目标与战略相结合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企业的人力结构都会发生一定的调整。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一味地按照原本制定的长期战略目标进行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 就会为企业的实际运营带来阻碍, 进而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 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制定上, 管理者应该制定短期目标, 进而保证企业短期内的人力资源始终处于充沛的状态[2]。但是, 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 管理者也不能一味地只顾眼前利益, 而是要从长远角度进行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的长期战略目标的制定, 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 企业管理者在制定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时, 应以短期目标和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为原则。

1.4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制定, 一定要依照相应的理论指导。而这是因为这些理论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得来的, 所以会更成体系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所以, 以这些理论为指导, 可以使人力资本的投资更加安全和规范,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3]。而与此同时,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制定, 是为了使企业的运作更加顺利。所以, 不以企业实际情况为依据, 一味地按照理论来进行投资, 会使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不具有可行性, 进而使企业遭受一定的损失。因此,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 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制定, 要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基础之上进行。

2 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不足

就目前而言, 国内的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还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一方面, 在员工薪酬福利投资方面, 很多企业管理者仍然以眼前利益为先。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 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却仍然长期维持不变, 从而导致了企业员工的发展空间不足, 进而造成了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 在员工的培训方面, 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为员工培训既需要占用员工的工作时间, 又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所以国内的很多企业管理者宁愿在短期内在人员招聘上投入大量的资金, 也不愿意花费一定的资金进行人员的长期培训, 进而导致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有限。

2.2 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

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 也是如今很多国内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方面, 在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很多岗位性质发生了变化, 从而导致岗位的工作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4]。但是实际上, 很多企业并没有进行岗位人数的调整, 从而导致了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合理, 进而造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向也相对不合理。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教育和科技水平的发展, 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但是, 相对而言, 很多企业的高学历人才的比例仍然比较小, 从而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3 投资效益无法实现

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不愿意进行投资, 因为基本上无法从这方面获得一定的投资效益。一方面, 企业一味安排人员进行招聘, 却没有对招聘进行具体的要求, 从而导致了企业大量资金的流失, 进而影响了投资效益。另一方面, 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仍然只负责简单的人员招聘和工资发放的工作, 并没有进行人员的管理和激励, 从而导致了企业在人力资源部门的投资无法取得较好的收益。

2.4 缺乏人力资本的投资管理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不同于过去的简单的人事工作处理, 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还要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管理, 从而保证企业获得相应的投资效益。但是就现阶段而言, 很多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管理机制, 从而导致了人工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据可依[5]。在这种情况下,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投资决策的实行也难以形成规范, 进而导致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分析

3.1 以人力资本投资管理为企业第一要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关键因素。所以, 管理者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 要以人力资本投资管理为企业的第一要务, 从而保证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得以顺利实施。首先, 在招聘方面, 企业在加大投资资金的同时, 要提高招聘的要求, 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企业当中[6]。其次, 在员工薪酬福利待遇方面, 企业要为人员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 使员工的薪酬待遇随着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而提高, 进而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处于稳定的状态。最后, 在员工培训方面, 企业要从长远利益角度出发, 加大员工培训资金的投入。而为了使员工的培训能够顺利进行, 企业不仅要做好员工工作的安排, 还要进行相应培训内容的考核, 进而使得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取得更多的收益。

3.2 规范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

随着企业的发展, 管理者应该进行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 从而使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方向得以明确。一方面, 企业要做好员工工作岗位的职能和工作量的评估, 从而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而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人力资源才能被充分利用, 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 企业要增加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比例, 从而进行相应的投资, 进而使企业具有技术创新能力[7]。而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 会使企业获得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进而保证企业取得可持续的发展。所以, 做好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 可以明确企业的投资方向, 进而使企业投资具有一定的效益。

3.3 做好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评估工作

为了使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取得应有的效益, 管理者要做好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评估工作。一方面, 企业管理者要进行企业人力资本层次的划分, 从而根据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行效益的评估。而在此基础上, 管理者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投资资金的合理分配, 进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另一方面, 在员工薪酬待遇得以提升的情况下, 企业要加强对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估, 从而使员工拥有新的发展目标, 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而与此同时, 管理者对人员绩效考核评估, 实际就是在员工薪酬待遇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评估。总之, 企业只有做好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评估工作, 才能掌握投资的重点, 进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3.4 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管理

为了使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管理工作。一方面, 企业应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调整, 使部门担负起进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管理和收益管理的责任。而在这种情况下, 人力资源部门不仅要进行人员的招聘, 还要进行招聘成本和收益的控制, 从而使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取得更多的收益[8]。另一方面, 企业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管理机制的制定, 并使企业管理者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使人力资本的投资管理行为得以更加规范, 还可以提高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管理上的效率。再者, 为了进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管理, 企业要制定员工的激励机制, 创造出属于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 从而进行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4 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企业来说, 要想取得较好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就要严格遵照注重投资效益、合理配置资金、目标与战略相结合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投资决策。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投资决策才能更加有效, 从而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进而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因此, 本文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问题进行的研究, 对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俊.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段路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选择研究——基于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收益相关性的计量分析[D].西华大学, 2010.

[3]傅献昌.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财务决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 2011.

[4]张丽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博弈分析与在现代企业中的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 2011.

[5]张园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学院, 2011.

[6]杨铖铖.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的选择和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14.

[7]王思思.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银行业人力资本投资分析——以M银行T分行为例[D].河北工业大学, 2014.

论资本结构优化及筹集决策开题报告 篇5

专业名称: 会计学 班级: 二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论资本结构优化及筹资决策 完成开题报告时间:2014年3月15日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企业要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的筹资决策起着连接金融市场和实业投资市场的桥梁的作用,为企业投资筹措所需要的资金。筹资决策所影响和改变的是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短期负债筹资、长期负债筹资与股权资本筹资。其中具有长期影响的、战略意义的筹资决策通常是指长期负债筹资决策与股权资本筹资决策,即资本结构决策。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内容,研究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问题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而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实质上也是研究企业融资的问题,公司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本融资来优化其资本结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就是实现其价值最大化。良好的资本结构是降低资本成本、提升企业整体价值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必要条件。因此,能够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做出较为准确的研究对于现阶段我国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蓬勃发展,财务战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新趋势。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资本结构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已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使得公司业绩徘徊不前或下滑,同时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如何才能使其资本结构越来越完善成为了考虑的焦点。而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会选择各种不同的筹资方式来解决自身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往往在资金筹集的过程中会因种种原因而出现筹资不及时、资金规模不适当、筹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生论文

资风险过大、资本结构欠佳、筹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筹资同样是企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活动。目前,国内学者制定财务战略主要是从风险角度、周期因素以及企业特点角度研究财务战略的制定。

在国外方面,自从MM定理发表以后许多学者开始对资本结构进行广泛的研究。主要有Modigliani-Miller模型(简称MM模型)、Miller模型一级修正的可转换模型,这三个模型至今仍是国际资本结构研究的主流。后来,Haugen和Senbet(1988)、Harris(1991)、Leland(1994、1998)和Toft(1996)等提出静态优化资本目标机构。这些模式和理论揭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和企业总价值,而且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经营行为,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稳定。另一方面,Richard Pike和Richard Dobbins(1986)、Carl.M.Sandberg(1987)、James E.Walter(1990)、Stanley.E Slater和Thomas.J.Zwirlein(1996)先后将筹资决策与资本结构结合起来,在筹资战略的研究中主要关注资本结构问题。Janette Ruttefford(2000)编辑的关于财务战略的文集中,一篇关于最佳资本结构的研究文献和三个分别关于资本结构、项目筹资、股利分割的案例研究是主要内容。从目前国外理论界对财务战略制定研究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研究多依照财务活动框架研究财务战略的制定,并且大都把筹资战略和资本结构整合起来研究,但是对于利用杠杆工具来选择筹资战略则相对而言研究的较少,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只有Carl.M.Sandberg和James E.Walter提到了财务杠杆在筹资决策中度的掌握,对于优化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这二者的搭配来制定筹资战略则研究甚少。

二、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本课题将重点研究企业资本优化以及筹资决策问题。理解筹资决策的含义及其意义。筹资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向谁、在什么时候、筹集多少资金、资金类型以及风险确定等内容。同时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与筹资决策的关系也是本次论文的研究方向。论文研究成果基本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及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现今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优化资本结构的经验及解决方法途径,对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生论文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提出合理设想,通过资本结构来调节,用最佳的资本结构来调整权益和长期债务的筹资比例关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更好的立足,从而带动整个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具体结构为:

(一)资本结构及其优化

1、资本结构的含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2、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和方法。

(二)企业筹资决策

1、筹资决策及其意义;

2、筹资决策的基本方式。

(三)企业筹资决策中最佳资本结构的分析

1、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是筹资决策的关键;

2、最佳资本结构的选择方法;

3、如何在筹资决策中保持最佳资本结构。

(四)筹资决策中资本结构的调整策略。

1、增加负债、减少权益的策略;

2、减少负债、增加权益的策略。

(五)我国资本结构的设想

(六)结束语

三、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可行性

研究的方法:本课题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以及个案分析法来实施论证。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理论方面采取文献调研,资料 3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生论文

搜索的方式进行收集适合论文研究的重点资料。实际方面采取实证研究,对于国内公司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研究公司资本结构问题。

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理论学习、形成调查方案。集中重点查阅、学习相关文献资料,提高理论水平。

(二)初步调查、探索阶段。

1、文献资料上的企业进行重点调查,分析该企业的资本结构,观察其筹资的方法及该项筹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2、在调查、采集数据之后,做好对比和分析,总结共性问题。

(三)实践阶段。

在实习过程中,要结合在财务管理学中学到的知识,理解长期筹资方式、资本结构决策等理论,并联系实习公司的具体情况,大致了解实习单位负债和权益的比例关系。套用资本结构优化的方法研究实习公司的资本结构,并针对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文字记录。

(四)课题总结阶段。

整理所有的课题资料,撰写最终成果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研究资料

1、学校建有规范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拥有丰富的资料数据;

2、学校建有数字校园网,我们可以随时登录网站查阅国内外先进的文献资料。

(二)课题研究知识的储备。

1、我在大学主修会计学专业,对会计学有整体的掌握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生论文

2、我对该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借助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以及自身的专业素养完成此次论文的研究。

(三)专业实习中的认识。

我在大学专业实习课程的实习单位是河北省武安市光耀钢铁有限公司,担任会计一职。实习的过程丰富了我的专业经验,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同时,针对本课题有些初步的认识。在这家公司的资本结构中,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占到的比例最大,而长期负债占的比例却很小。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短期借款偏高,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该公司的资本结构明显是不合理的。这也是不恰当的筹资决策所带来的现象。公司也不断地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留存收益制度以达到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而筹资决策制约着资本结构的优劣,同样需要得到公司的重视,寻求最佳的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资本机构。我会继续针对该实习单位的情况进行研究,做出相应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佐证我的论文课题。

(四)课题研究的时间

大四的课程已经结课,我可以用大量的时间去图书馆查阅相应的会计资料,也可以在网上查询新的研究动态。同时,在实习的时间里可以得到更多的实际案例。时间上的充裕可以让我更好的总结、分析该论文课题。

投资决策怎么做? 篇6

企业领导者之所以有着较高的年薪,是因为他们要针对潜在的经营项目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但对于要做类似决定的企业管理新手来说,没有哪门学科或者哪个人可以给出有帮助的建议。

这类决策永远无法像计算机编程那样,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者算法来进行。它更像是坐在陪审团席上参加庭审:只有在所有合理怀疑都有了确凿解答之后,你才能判定被告是否有罪。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企业的决策很少涉及到人命生死之类的事!因此,我发现了几条通用的规律,可以帮助我在一定的时间框架内决定是否要批准实施一个项目。

对我来说,第一印象总是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当处理企业管理上的事情时,我不会让我的第一印象影响我做决策。

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在一个想法第一时间蹦到脑子里来的时候—就算它是一个极好的点子,我也不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相反,我会仔细、客观地权衡新的业务潜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一番综合评估。

你第一次对一个想法进行评估时,你想不到明显的缺点,并不意味着这个项目没有不足之处。几乎每一家创业公司都会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所以一定要花很多时间来想清楚它们是什么,并在继续下一步行动前评估各种解决方案—如果在项目启动以后你才发现有一个大问题,那处理起来可就麻烦多了。

如果你团队里的所有成员想法一致,都愿意去做同一个项目,那么你的谨慎就变得加倍重要了。没有哪个想法是完美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你需要努力发现它潜在的问题。

寻找并且强调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只会让你的公司变得更好。

要避免只靠一个人来决定是否要启动一个项目。因此,你必须同时要考虑到这个项目将如何影响整个公司的运行。

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你发现未来商机的能力—这也就是管理专家们所说的“一连串的决策”(Decision Stream)。

你可能有这种感觉,你正在考虑的项目或许很好,让你没有办法放弃,但你必须了解清楚它今后将对你的其他项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看起来现在并不是做这个项目的最佳时机,那就考虑一下如果把它推后一段时间,公司要承担哪些(可能的)风险。

如果你面临的情况是,你因为另一个项目已经万事俱备,所以要把这个项目暂停,那么就想一下,为什么那个项目能现在就做,而这个不行,然后再来考虑项目的先后问题。

最后,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尽量少承担风险。聪明的投资者会在股票投资组合方面做很多工作来控制潜在的损失。在创办新公司的时候,你也应该采取同样的策略。

例如,当我在启动维珍大西洋航空时,为了使维珍唱片的合伙人同意,让公司冒险闯入一个新的行业、创立一家新的公司,我努力说服波音公司作出承诺,那就是,如果在创立1年时,航空公司的业绩不如我们的预想,它会回购我们买的波音747客机。

从那时起,无论任何时候,当我们想创立一家资本集中型的大公司—比如维珍银河,或者我们即将成立的维珍邮轮(Virgin Cruises)时,我们的团队总会花很多时间去用具有创造力的办法为公司“护短”。

以上便是我用来帮助自己做出明智决策的几个经验,我也希望它们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本投资决策 篇7

一、股票错误定价对公司资本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

股票的市场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会影响公司的资本投资决策吗?Stein (1996) 指出: (1) 当股价被过分高估时, 管理者增发股票, 但不应该将募集的资金投入到任何净现值 (NPV) 小于0的项目中去, 而应该保留现金或投资到其他公平定价的证券。 (2) 当股价被严重低估时, 管理者应该利用有利时机回购股票, 而不是撤回实际的投资项目。Stein的研究结论是:股票错误定价只会影响股票的发行或回购, 但不会影响公司的资本投资计划及其实施。从Stein (1996) 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其内含假设:公司是非股权依赖的。因此, Stein (1996) 的结论仅仅适用于非股权依赖型的公司。

Shefrin (2007) 通过举例说明:当股票的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时, 通过发行股票为投资项目融资将会降低公司价值, 当降低的价值大于投资项目的NPV时, 融资对公司价值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项目的NPV与错误定价产生的融资效应之和, Shefrin将其称为“BAPV”) , NPV为正的项目也不应该投资了, 即股票错误定价会对公司资本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 当股价被高估时, 股票错误定价不会影响公司资本投资决策;当股价被严重低估时, 有可能影响公司资本投资决策。那么, 股价被低估到什么程度, 就不应该投资NPV为正的项目呢?

二、股价被低估时的公司资本投资决策

为方便讨论, 忽略股票发行费用和交易成本。

1.公司没有债务融资能力和多余现金。股价被低估、公司没有债务融资能力和多余现金 (即股权依赖型公司) 时, 只能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如果这时股价被低估, 则产生负的融资效应。当负融资效应使BAPV小于零时, 则不应该投资该项目。假设: (1) 项目的NPV等于a (a>0) , 项目初始投资为F0。 (2) 目前公司股价被低估, Vs=LPs。其中:L>1, Vs、Ps分别表示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 (3) 公司没有债务融资能力, 也没有多余现金, 如果进行资本投资, 只能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由假设 (2) 可得:每发行1股股票, 价值损失 (L-1) Ps, 这样, 由此产生的价值损失等于 (L-1) PsF0/Ps, 即 (L-1) F0。因此, BAPV=a- (L-1) F0。

当L>a/F0+1时, BAPV<0, 不应投资该项目;当10, 可以投资该项目。

结论:在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框架下, 市场投资者非理性和市场非有效所造成的价格偏离达到一定程度, 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1/ (a/F0+1) 倍时, 股权依赖型公司投资该项目就会降低公司价值, 不应该进行投资。

2.公司现金有限。股价被低估且公司现金有限时, 股票回购成为提高公司价值的一种选择。此时面临的就不再是是否投资该项目的决策, 而是两个方案的择优决策, 这将会影响资本投资决策。或者说, 这时资本投资决策中产生了新的机会成本, 即回购股票所带来的价值。假设: (1) 可投资项目的NPV等于a (a>0) , 该项目初始投资为F0; (2) 目前公司股价被低估, Vs=LPs, 其中:L>1; (3) 公司没有债务融资能力, 有限的现金F0投资于项目或回购本公司股票。

此时面临的问题已经变成:公司应该将有限的资金F0用于回购股票还是投资项目?

如果出资F0回购股票, 则得到F0/Ps股, 股票价值等于LPsF0/Ps, 即LF0, 回购股票创造价值 (L-1) F0。因此, 当回购股票创造的价值大于可投资项目的净现值, 即 (L-1) F0>a, 也就是L>a/F0+1时, 回购股票比投资项目能创造更大价值。

结论:当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1/ (a/F0+1) 倍时, 应该回购股票而不去投资NPV等于a (a>0) 的项目。

三、股价被低估时的资本投资决策流程

股票的市场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时, 公司的资本投资决策更加复杂, 它不但要求考虑项目本身的价值, 还需要考虑由于股票的市场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所带来的融资效应或投资机会。将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决策过程结合起来, 得到如下图所示的股价被低估时的资本投资决策流程。

步骤1:判断项目的NPV是否大于或等于0, 如果NPV小于0, 不投资;如果NPV大于或等于0, 进入步骤2。

步骤2:判断股票的市场价格Ps是否小于其内在价值Vs, 如果不是, 则投资该项目;如果是, 进入步骤3。

步骤3:判断Ps<1/ (NPV/F0+1) 是否成立, 如果不成立, 则可以投资该项目, 并可发行股票;如果成立, 则进入步骤4。

步骤4:查看公司是否有现金, 如果没有, 则不投资该项目;如果有, 公司不投资该项目, 但回购股票。若公司回购股票使得股价上涨或有其他资金来源, 返回步骤3。

四、小结

与Stein (1996) 相比, 本文扩大了讨论范围:考虑了股权依赖型公司, 得出适用所有上市公司 (股权依赖型上市公司和非股权依赖型上市公司) 的结论。Stein (1996) 仅仅考虑非股权依赖型上市公司, 并指出当股价被低估时应当回购股票。NPV大于0的项目仍然投资——因为非股权依赖, 有其他资金来源。因此他得出:股价被低估不影响公司资本投资决策。

与Shefrin (2007) 相比, 本文指出了股价低估到什么程度不可以投资NPV为正的项目。Shefrin (2007) 指出当股价被低估时: (1) 没有现金流的公司拒绝某些NPV大于0的项目; (2) 现金有限的公司可能会回购股票而拒绝某些NPV大于0的项目。他所用的方法是举例说明, 并没有扩展到一般形式, 也没有说明到底哪些项目应该被拒绝。本文给出了股价偏离的具体临界点, 并将结论由资金有限或没有资金的情况推广到了“如果有其他资金来源的情况”, 动态地考虑了回购股票使股价上升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刘端, 陈收.股票价格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不同股权依赖型公司的实证.管理评论, 2006;1

资本投资决策 篇8

关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很多学者都作了相关研究。贝克尔 (Becker G.) 的研究指出了企业对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统治性以及对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放任性[1]。一部分学者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员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等条件分析, 指出了通用性人力资本企业投资的可能性。本文考虑外部法律法规等宏观环境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 结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一、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的新变动

1. 违约金赔付的条件更加严格

《劳动合同法》[2]对违约金的适用范围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除了保留旧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无须赔付违约金的情形外, 还将违约金赔付的约定仅限于竞业限制和出资培训两种情况, 取消了出资招用、特殊福利待遇等设置违约金等法定情形, 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企业无法约定由员工承担的违约金。并且新法对能约定违约金的“培训”作了专门规定, 指出必须是企业对员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 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 可以与员工订立协议, 约定服务期。

2. 违约金赔付的金额有明确上限

《劳动合同法》要求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员工向企业赔付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企业提供的培训费用。企业要求员工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已履行部分服务期限的员工要相应扣减违约金。新法的违约金赔付要求有第三方开据的发票为依据, 因此部分企业的内部培训情况将不被考虑。

3. 违约金的赔付规定倾向性转变

劳动合同的订立一般是经济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合同, 员工在接受合同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在旧法的规定下, 企业的优势地位很容易让员工处于“违约”状态, 而且违约金的性质是具有惩罚性的, 在没有明确违约金赔付数额的情况下, 员工很容易被不公平对待。新法的实施从严格限制条件到明确规定金额上限, 可以说对员工的权益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企业也面临了一定的风险。新法中关于培训违约金的赔付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3]。

二、基于新法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博弈决策分析

1. 新法环境下的博弈模型构建

从微观角度来看, 员工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不仅受制于投资数量, 而且受制于收益的不确定性。是否培训和投资多少都是企业和员工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宏观角度来看, 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也受到外界法制法规、市场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企业和员工在微观环境中的行为, 因此在考察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宏观环境的变化。在考虑外界法规环境变化的基础上, 我们就此问题的博弈分析提出以下假设[4]:

(1) 局中人为企业和员工, 两方都是投资主体和受益者, 且都是理性的; (2) 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当中, 因此, 企业总存在员工流失的风险; (3) 员工接受培训后离职必须进行违约金赔付, 违约金将小于企业的预期收益; (4) 假设企业的培训投资为I, 其中企业承担比率为p, 员工承担比率为1-p (0≤p≤1) 。培训员工的离职率为q。如果培训后员工留职, 则企业的预期收益为Rc, 员工的预期收益为Re1;如果培训后员工离职, 则企业的重置成本为C, 员工的预期收益为Re2 (Re2≥Re1>0) , 且员工需承担的违约金为A。我们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员工违约需支付的违约金将比此前有所降低。

当企业投资, 员工也投资:

如果员工培训后继续留职, 则企业的净收益为

员工的净收益为NE=Re1-I (1-p) (2)

如果员工培训后离职, 则企业的净收益为

员工的净收益为NE=Re2-I (1-p) -A (4)

由上述四式可以得出, 在企业和与员工都投资的情况下:

企业的净收益为NC=-q (C+Rc) +Rc+qA-Ip;

员工的净收益为NE=q (Re2-Re1) +Re1-qA-I (1-p)

同理可以得到企业培训投资的博弈模型[5]: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 如果员工投资, 则-q (C+Rc) +Rc≥-q (C+Rc) +Rc+qA-Ip, 即企业不投资的净收益要大于企业投资的净收益 (虽然假设旧法环境下的违约金赔付高于企业的培训投资, 但鉴于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我们仍然认为q A≤Ip) 。如果员工不投资, 则-q (C+Rc) +Rc+qA-1≥0, 显然企业投资总比不投资好。

从员工的角度分析, 如果企业投资, 则q (Re2-Re1) +Re1-I≥q (Re2-Re1) +Re1-qA-I (1-p) , 即员工不投资的净收益要大于员工投资的净收益 (qA+I (1-p) >1) 。如果企业不投资, 则q (Re2+Re1) +Re1-1≥0, 显然员工投资总比不投资好。

可以看到此博弈模型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 即 (企业投资, 员工不投资) 和 (企业不投资, 员工投资) 。这正符合贝克尔所论证的企业存在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和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6]。

但是现实情况中, 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员工离职所需承担很高的搜索成本, 企业可以选择支付低工资的形式获得补偿, 因此企业实际上也会进行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另外员工所在企业和外部企业的信息是不完全对称的, 员工所在企业如果将信息隐瞒, 则外部企业往往会支付较低的工资, 导致员工不愿选择离职, 这时企业也值得对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同时外部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要生存必须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 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发展, 也会在员工投资时选择投资, 而员工为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也往往在企业投资的时候选择投资。因此实际上企业和员工会选择 (企业投资, 员工投资) 的策略。

2. 新法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当企业投资, 员工也选择投资的时候, NC=-q (C+Rc) +Rc+qA-Ip≥0 (5) , NE=q (Re2-Re1) +Re1-qA-I (1-p) ≥0 (6) 。可以得到。因为Re2-Re1-A≥0, I (1-p) -Re1≤0, 而0≤q≤1, 所以。在其他情况不变, 仅考虑宏观政策环境变化对A造成的影响, 可以看到员工离职率与违约金A呈同方向变动, 当A变小的时候, q的取值范围也变小。即违约金的大小会影响员工的离职率。企业的投资比例员工流失率呈反比关系, 预期流失风险越大, 则企业的投资比例越少[3]。因此, 违约金的变动也会最终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

3. 新法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根据 (5) 、 (6) 两式, 我们可以得到以员工离职率q为自变量, 企业投资比例p为因变量的不等式方程可以据此确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空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 企业的决策空间为阴影部分, q的取值范围如果变小, 那么企业的决策空间也会相应变小。

结论

综上所述, 新法中关于企业培训员工法律制度的变化能够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大小。新法的实施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等经营管理问题都进行了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 限制了部分企业的不规范行为, 对劳动者的权益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企业要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对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要做到合理有效。越来越规范和严格的法律法规客观上要求企业尽快依法健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7], 既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也能起到规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作用。

摘要: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更加规范了劳资关系, 其中明确规定了培训违约金的支付。违约金的变动势必影响到企业及员工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行为。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的解读, 用博弈方法对新法实施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 试图明确新环境约束下的企业决策。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违约金,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美]贝克尔 (Gary S.Becker) .人力资本理论[M].郭虹, 等,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73-96.

[2]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EB/OL].中国网, 2007-06.

[3]陈慧.浅谈新《劳动合同法》[N].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1) .

[4]李攀艺, 蒲建勇.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J].软科学, 2007, (2) :138-141.

[5]路竞竞, 宁宣熙.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决策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2) :23-25.

[6]冯文权.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资本投资决策 篇9

关键词:投资者,非理性行为,黄金投资,资本预算

一、引言

资本预算决策是从规范研究到实证研究、从单纯的管理学视角到行为经济学视角不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资本预算决策是黄金投资决策有效的重要保证。前人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方法都是以“理性人”假设和“资本市场有效”假设为基础建立和实施的,而行为经济学理论表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是促使市场非有效以及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的重要因素,包括黄金投资市场在内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在现实市场中并不存在。在我国,提高黄金投资项目的资本预算决策的有效性一直是高层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与英美等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关于黄金期权投资等方面的资本预算决策水平相对较低,其中受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影响的问题较少得到关注。管理层忽视传统的资本预算决策方法的应用条件与现实市场的不一致性,往往导致相关资本预算决策失败。显然,本文对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是否影响及如何影响资本预算决策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如何驾驭时下高涨的黄金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与资本市场非有效性综述对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Kahneman和Riepe(1998)做出概括性结论,指明投资者的行为与标准理论上所涉及到的风险态度、决策问题以及表达等基本层面并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在:(1)在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时,投资者往往不会按照期望效用值理论作出判断,相反会依据相应的风险偏好行事;(2)在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评估时,投资者的行为往往不会遵循贝叶斯定律。如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投资,更倾向于通过了解最近期的历史信息来以此为依据做出相应判断;(3)在对决策问题进行思考时习惯性地利用随意性的思维方式。受自身知识结构以及个人主观影响,投资者往往表现出非理性行为:更加注重最近期的历史信息和数据;随意性思维习惯;羊群效应的从众者。在市场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在过多的市场交易行为和极度的自信,但实际上由于交易成本的提高,其最终的收益值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Shefin和Statman,2000)。再者,买入股票时的市场反应过度与股票卖出时市场反应不足是其非理性的重要表现。Odean(1998)调查显示,投资者基于某种心理更倾向于卖出股价上升的股票而不是股份下跌的股票。

(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与管理层资本预算决策关系研究与经济学理论中所提出的“理性人”假设与“资本市场有效”假设不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所引起“羊群效应”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屡见不鲜。Blanchard、Rhee和Summers(1993)通过建立“投资-股价-真实价值”模型,实证分析了股价和投资的发展趋势,揭示股票价格脱离内在价值的现象对于未来企业的资本预算水平的影响并不深刻。随后,Stein(1996)关于非理性行为与资本预算决策的关系研究就提出了就非股权依赖型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模型,指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一般会影响到股票的发行回购,但是并不会影响管理层做出长期投资决策的行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Stein提出的模型是基于两个前提假设:企业属于非股权依赖型;市场信息是可以完全获取的且不存在代理问题。这在现实资本市场中几乎不可能成立。随后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影响到企业的资本预算决策。Polk和Sapienza(2001)分析指出股价被高估的企业往往会更容易过度投资。Baker、Stein和Wurgler(2003)通过建立“投资-股价-现金流”模型对美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与非股权依赖型公司相比,股权依赖型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行为受股份波动影响更为敏感。通过对美国上市公司的系列研究发现股票价格的潜在信息对于管理 层进行资 本预算决 策有着正 向影响。Wei和Kusnadi(2006)通过对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国家的法律保护、股权依赖型以及股票价格会对管理层的资本预算决策起到正向影响。

相对于国外学者的丰富研究,我国鲜有专家将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考虑到财务管理学中的资本预算决策中去,因此相关研究文献较少,主要有刘红忠等(2004)通过建立“投资-投资机会-现金流-投资者情绪”模型对投资者情绪与公司投资行为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资本预算决策相关,股票价格、现金流与企业的资本投资正向相关。而刘端等(2006)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取样调查对于具有不同属性的股权依赖的公司而言,其资本预算决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调查显示股票价格对于管理层的资本预算决策具有正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年报数据,提出如下假设:

H: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导致的股价偏离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预算决策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

具体地,股价相对其内在价值较高,上市公司进行资本预算项目的可能性相应增加但效应很弱;股价相对其内在价值较低,上市公司进行资本预算决策的可能性相应降低但效应很弱。

(二)样本选择本文样本来源于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主板A股上市公司,研究期间为2003~2012年,数据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网站(www.szse.cn),巨潮网(www.juchao.cn)以及金融界网站(www.jrj.com)。其中,部分数据是通过整理CCER数据库的相关资料得到的。数据选择的标准是:(1)剔除数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和具有特殊融资渠道的金融公司;(2)剔除数值明显异常的上市公司。经过筛选后,本文最终选取了243家上市公司。

(三)模型构建鉴于实证研究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本文以Baker等人(2003)运用的研究方法,构造“投资-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现金流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首先,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股权依赖型公司往往具备新近成立、较高的财务杠杆、较低的现金流以及低股息等特点。KZ指数是由Kaplan和Zingales用于描述这类型公司大部分特征的关键指标。修正后的KZ指数如下:

KZIT=-1.002CFIT-39.368DIVIT/(AIT-1)-1.315CIT/(AIT-1)+3.319LEVIT(1)

其中,KZIT表示为KZ指数,CF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DIVITA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现金股利,CITA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LEV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年初账面总资产;表示财务总杠杆,是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LEVIT=DITAIT。本文以式(1)来衡量不同上市公司对股权的依赖程度。

其次,托宾Q值在本文中的计算原理是:(股票市价+总资产-权益的账面价值)/总资产。本文将托宾Q值作为衡量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的程度的指标。

QIT=(NIT×PIT+AIT-EIT)/AIT(2)

其中,Q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托宾Q值;N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所有股数;P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股价;E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AIT则表示公司I在第T的总资产。

再次,上市公司的资本预算行为是以资本支出与年初账面总资产的比值进行衡量的:

CAPXIT/(AIT-1)(3)

其中,CAPX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资本性支出;AIT-1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总资产的年初账面价值。

基于上述三个指标,本文建立下列回归方程:

其中,aI表示公司自身的影响因素;a T表示时间上的影响因素;b表示公司资本预算行为对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的相关系数;c表示公司资本预算行为对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关系数;u IT表示残差项。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通过Excel对数据的预处理,得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KZ指数是在-2.86至28.330间变动的,而托宾Q值则是在0.421至6.180之间变动的,两者的标准差分别为0.981和0.488,表示KZ指数相对于托宾Q值的波动性要更大。财务杠杆指数变动差异较大,由最小值0.0032到最大值8.674,说明选取样本中公司的债务资产比有所差异,符合选样的有效性原则。

(二)基于KZ指数的线性回归分析基于上述描述统计分析,以KZ指数为标准将2430个有效样本等量分为五组;以KZ指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由表2的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三组敏感性系数b(代表公司资本预算对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的敏感性)通过了显著性水平5%的t检验,而另外两组没有通过,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预算与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相关的可能性较大。(2)四组敏感性系数c(代表资本预算对经营性现金流量的敏感性)通过了显著性水平5%的t检验,由此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预算决策与经营性现金流量成正向相关。这两项结论与Baker等(2003)以及Wei等(2006)所做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通过观察这五组的调整,发现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大多较小,揭示了股价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变动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预算决策变动的解释力度较小,与此不同的是,Baker等通过实证发现股价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变动对于美国上市公司资本预算决策变动的解释力度较大。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表示显著性水平为5%;△△、△表示在显著性水平为1%和5%下回归方程有意义;在显著性水平5%下,双尾t检验临界区间为[-2.014,2.014]。

(三)稳健性分析为了证明上述实证结论的稳健可靠性,本文拟从时间序列上对数据进行分组,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注:** 表示显著性水平为 1%,* 表示显著性水平为 5%;△△、△表示在显著性水平为 1%和 5%下回归方程有意义。

基于对每年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可知:有8年的数据表明敏感系数b(代表公司资本预算对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的敏感性)通过了显著性水平5%检验,且2003~2005年的系数值为负数而2006~2012年的系数值为正数,表明资本预算决策受到股价影响但程度较弱,而总的股市形势对资本预算决策影响更甚。

五、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针对包括黄金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在资本预算决策中非理性行为的现象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导致的股价偏离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预算决策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股价相对其内在价值较高,上市公司进行资本预算项目的可能性相应增加但效应很弱;股价相对其内在价值较低,上市公司进行资本预算决策的可能性相应降低但效应很弱。这种弱影响关系主要来源于我国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国有股占主导地位,作为公司治理外部调节机制的资本市场无法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使得股价难以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而大股东作为国有股权的绝对控制者充当管理层代理人的角色,也加重了代理问题(往往具体表现为过度投资和偏向大股东利益)。

第二,初步判断资本预算决策受到股价影响但程度较弱,而总的股市形势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预算决策影响更甚。出现这种情形主要在于我国相对国外来说较为严格的资本市场管理审批制度以及资本市场的欠成熟度。理论上如果公司股价被市场高估,且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公司就应该趋利避害增发股票进行扩大投资,但我国明确规定了较为复杂严苛的增发股票的条件(如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以及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此类公司不能充分抓住市场时机进行投资增值。

第三,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确实导致了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而我国上市公司多为非股权依赖型的国有控股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对于其进行投资项目决策行为的影响力较弱。正是因为此类上市公司与国外相比存在更为有利的软预算约束,我国财经政策更倾向于对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融资贷款等,以致于更容易进行融资而忽视股价对于投资预算决策的影响。

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篇10

关键词:企业,融资,资本成本决策

企业资本成本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企业向外部进行融资产生的, 但是外部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 不论运用哪种方式进行筹资, 都必须付出与之对应的代价, 即支付相关的成本, 在会计核算上主要是利息支出与股利支付。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本成本占据着巨大的作用, 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 也是投资活动的决策依据之一。企业资本成本的研究不仅仅可以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对于整个宏观资本市场而言也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她可以引导资本的流向, 在相关制度的建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对加强社会资源的配置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企业的投资项目评价中, 经常可以看到资本成本的运用, 而且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企业的资本成本总是作为一项基准与该项目的投资收益进行比较, 只有投资收益大于资本成本, 该项投资才具备可行性。其实不仅仅是投资决策, 在筹资、利润分配等决策时, 资本成本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较好, 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已经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将资本成本运用到这个过程中, 深入的对资本成本进行评估, 利用资本成本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利用, 进一步的优化资金的利用效率, 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资本成本在企业经营中的角色

企业由于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多样性, 使得企业资本成本在确定时难度大大提高。企业运用动态评价法进行方案评价是运用非常多的, 主要是由于它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增加了运用范围。动态评价法主要有两种决策依据:其一, 内含报酬率决定方案优劣。在对方案进行评价时, 如果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本成本, 那么取得的利润将可以弥补付出的资本成本, 该方案具有可行性, 反之则不具备可行性。其二, 净现值比较。净现值是企业在该方案实施后每年的净现金流, 而不仅仅是该项目的利润, 然后再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进行折现得到的该方案的净现值, 最后比较净现值的大小确定项目优劣。

在企业进行筹资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可以考虑, 其一是内部筹资, 其二是外部筹资, 内部筹资的资本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 在这里不加以赘述。外部筹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 企业出售企业的权益获得资金, 其二, 企业通过向其他公司、银行或者个人借贷获得资金。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愿景, 对筹集资金进行比例分配, 确保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最优。债务性筹资比例增加, 企业的财务杠杆必然会增加, 虽然因此使得财务风险提高, 但是企业的利润也会大幅度提高。权益性筹资比例增加, 虽然财务风险较低, 但是势必会影响企业所有者的控制权, 而且财务杠杆的作用弱化, 这样的筹资形式使得每个企业必然存在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优资本结构, 而且该结构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进程在改变的, 但是这个一直是不变的: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的资本成本呈现最小化。

根据每个企业的资本成本, 投资者可以看出每个企业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 在会计期间内, 总资产报酬率如果大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则该企业在对资本的利用程度上较为有效, 反之则无效。经济增加值的提出进一步强调资本成本对企业的重要性程度, 只有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率大于资本成本时, 企业才具备盈利, 股东财富才可以升值。经济增加值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率可以使得企业的管理者不仅仅注重企业获取的利润, 还要注重资本成本的降低。而且, 随着经济增加值在投资者对企业追加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愈加重要, 资本成本的作用也越加受到投资者以及管理层的青睐。

二、我国企业资本成本研究现状与原因

在企业的筹资过程中, 投资者以及管理者往往对企业的债务成本非常重视而忽略了企业的股权成本, 认为它是不需要归还投资成本而且也不需要按时支付利息, 所以股权成本可以忽视。而且, 对股权进行估价的很多模型仍然无法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从而促使企业的股权成本计量困难, 除此之外, 我国还缺乏短期投资的国债, 为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投资者出现分散的情况, 投资组合的程度较低。这样的实际情况——难以估算股权资本成本, 促使我国的资本成本研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市场经济发展时期, 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地步, 一批优秀的企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虽然它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 但是没有出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精髓, 对资本成本的研究远远不及国外的优秀企业, 我国企业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必须对资本成本进行深入研究。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产生了有着我国特色的市场环境, 几乎所有产品都是需求大于供给的, 即企业的经营利润远远大于企业的资本成本。但是这样特色的市场环境仅仅是只是一个过渡, 市场终究会回到平稳发展的阶段的, 此时, 所有行业都必须面对资本成本这个难题了, 对资本成本的研究是企业必须加以重视的, 让其在项目决策、筹资以及日常规范中发挥作用是企业应当注重的工作。

三、资本成本决策研究展望

资本成本的决策研究不仅仅对于企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是有着推动作用的。资本市场具有统筹所有企业的作用, 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而资本成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保安, 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转的安全性, 所以, 必须重视资本成本对于资本市场的约束作用。目前, 国内的投资者仍然是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 不论在参与的积极性方面还是参与的金额方面对资本市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 要使得资本市场多层次的发展, 必须引进境外投资者参与到我国的资本市场中, 这对于资本成本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促使国内的企业在进行决策投资时重视资本成本的分析。在对管理层资本成本意识进行加强时, 可以从共享经营利润和实施有效监督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要明确, 只有优秀的战略投资者才可以对资本市场进行完善并且使得管理层重视资本成本的概念以及相关运用。

企业在进行融资时, 第一步就是对整个资本市场进行宏观分析, 其次才是确定企业可获取的融资渠道有哪些, 最后根据融资渠道以及企业自身的情况确定资本成本较低的组合, 促使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 实现企业的理财和经营目的。对资本成本决策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仅可以带动企业对自身体制进行完善, 还可以促使我国的资本市场的朝着国际资本市场迈进。而且, 我国的经济市场愈加完善, 这样的宏观环境要求企业尽快完善企业制度, 在尽可能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利润, 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 资本成本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不论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资本市场而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时期, 资本成本的研究依靠企业内部的深入化, 也依靠投资者对投融资成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周林.企业资本成本决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05) :28-29.

[2]于天洋.我国企业资本成本决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33) :5-6.

上一篇:小说《无名的裘德》下一篇:如何上好数控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