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要遵循教育规律

2024-08-26

课改要遵循教育规律(精选五篇)

课改要遵循教育规律 篇1

所谓规律,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 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 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 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 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教育因其过程的复杂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多元性, 因而教育规律包含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规律, 即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教育改革在宏观上不能搞一刀切。各个地方、各个学校所处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经济状况, 以及各个学校自身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风学风、发展特色等千差万别, 特别是学生个体之间在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以及性格、兴趣、爱好、身体、智力等各个方面更是千差万别。而我国的很多教育改革项目, 在目标、方法、步骤上都是整齐划一的, 这样搞不出问题才怪呢。往往是上面一刀切, 下面一阵风, 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也要上, 把教育改革搞成了“追风”运动。广州有位教育局长在教育论坛上语出惊人:“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和工厂出来的乒乓球一样, 每个都一模一样。”我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用这句话来比喻教育改革的一刀切, 是恰当的, 用它形容教育改革的成果, 是不恰当的。因为工厂生产乒乓球, 原材料是一样的, 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 用不一样的“原材料”能生产出“一模一样”的产品来吗?恐怕连“乒乓球”都不是了。早在几千年前, 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而在今天, 却搞一刀切, 这样下去, 中国教育改革便永无成功之日。

二是教育改革在微观上不能急功近利。教育改革的目的, 无疑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正所谓“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而我们的教育改革, 却追求立竿见影, 昨天提出的教育改革项目, 今天就想要见效, 怎么能搞得好呢?有位小学教师给我讲, 她很赞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 并愿意身体力行地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于是她按照“潜能开发、问题探究、行为实践、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和“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 精心设计了教改方案, 经学校领导同意后开始进行教改实验, 然而, 实验不到一学期, 在一次全校统考中, 她的学生成绩下降。于是, 学校宣布她的教改实验是失败的。也可能这位老师的实验过程存在问题, 但仅凭一学期的实验和一次统考成绩的下降就否定一项改革, 无论如何是不应该的。对于一些地方的某些领导来说, 不管上面有怎样的要求, 不管学校和教师进行怎样的改革, 我只看你的高考成绩。如此急功近利, 谁还敢放弃“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教育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 篇2

孩子的成长规律可以浓缩为一个“人”字。儿童的发展从两个角度来看:认知发展,可以看作是“人”字的左撇;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可以看作是“人”字的右捺。一撇一捺,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字。

孩子成长是有规律的。笔者认为,孩子的成长规律可以浓缩在一个最简单、却也最意味深长的字――“人”上。儿童的发展从两个角度来看:认知发展,可以看作是“人”字的左撇;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可以看作是“人”字的右捺。一撇一捺,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字。

左撇的认知发展,主要是在孩子求学过程中完成的,而学习的关键在于使孩子“学会求知”。但必须明确的是,知识的学习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一种手段,它重在通过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学会“求”的方法、激发其深入去“求”的渴望,而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我们反复强调:好的课堂教学是通过有限的知识学习上升到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教学。因此从孩子认知发展上来看,最核心的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只有会思考的孩子,掌握了思考方法,有了思考欲望,才能有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至于知识,后天可以弥补,而“思考”和“思考力”却是需要我们时刻抓好和认真培养的。

孩子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自觉的发展愿望和动力。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无穷个“为什么”和充满探索的好动天性,就是最好的证明。教育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并持续激发这种发展愿望和发展动力。孩子天真的、直接的、新鲜的经验中,蕴藏着非凡的.创新思维原型和创造力。这种激情和渴望才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遗憾的是,这些最具有力量的探索欲望和探索精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渐渐被泯灭。好的教育,遵循规律的教育,必须保持孩子的创造意识,激发孩子的创造才能。

右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主要是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而社会化的关键在于学会做“人”。初生婴儿如小动物一般,其喜怒哀乐主要受各种基本的生物属性支配,被称为自然人。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等一系列社会习俗和规则。社会的文明和社会所倡导的是非对错的价值观,就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地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血液里,使孩子逐渐变成一个“社会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就叫社会化。

孩子的发展切不可只关注认知部分,对孩子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什么习惯、礼貌,爱心、孝心,合作、交往,长大后他自然就会了”,这是一种偏激的认识。事实上,表现出行为问题的孩子,首先表现为社交技能不足。不知道如何加入别人的活动中,以破坏的方式试图引起注意;遇到困难、欺侮时不知道正常的求助手段与程序,直接“出手”、挥拳相向,更别提“团队合作”了……解决这些问题常常成为老师的主要工作,耗费了他们极大的精力。

细看这个“人”字,我们还可以发现:左撇和右捺之间,右捺部分提供了更多支撑的力量,这正应了“育人教书,育人为先”那句话。从“人”字的结构,我们浓缩出孩子成长的规律。

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要遵循规律 篇3

从教育内容看,国学可以纳入学前教育,但不应成为主体,更不应是全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显然,过于突出和强调国学教育是不科学的。退一步讲,即便开展国学教育,内容也不应仅限于“三字经”“千字文”等狭窄内容,国学泛指我国传统学术文化,涵盖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诸多方面。

从教育方式和效果上看,幼儿语言文化学习是一个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撑,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即使想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孩子的语感,也不适合选那些不易理解、难以背诵的《三字经》《千字文》等。相比之下,内容浅显易懂、健康丰富,贴近幼儿生活的儿歌,容易被孩子们喜欢和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陶行知、陈鹤琴等老一辈著名教育家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要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把握传统文化精髓,结合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活动进行,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润物细无声。

幼儿园可以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利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包饺子、做汤圆、做月饼、放风筝、剪纸、泥塑等具有传统民俗乐趣的手工制作活动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或者定期用浅显而又生动的语言给孩子们讲一些民族传统、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或者收集整理并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游戏,组织幼儿欣赏和观摩部分传统戏曲、经典国画、传统文化绘本,等等。

家长们也可以在家里陪孩子做上述活动。相信,孩子们自幼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与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会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感受、认识、理解、继承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 篇4

左撇的认知发展, 主要是在孩子求学过程中完成的, 而学习的关键在于使孩子“学会求知”。但必须明确的是, 知识的学习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一种手段, 它重在通过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学会“求”的方法、激发其深入去“求”的渴望,

而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我们反复强调:好的课堂教学是通过有限的知识学习上升到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教学。由此从孩子认知发展上来看, 最核心的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只有会思考的孩子, 掌握了思考方法, 有了思考欲望, 才能有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至于知识, 后天可以弥补, 而“思考”和“思考力”却是需要我们时刻抓好和认真培养的。

孩子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自觉的发展愿望和动力。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无穷个“为什么”和充满探索的好动天性, 就是最好的证明。教育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并持续激发这种发展愿望和发展动力。孩子天真的、直接的、新鲜的经验中, 蕴藏着非凡的创新思维原型和创造力。这种激情和渴望才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遗憾的是, 这些最具有方量的探索欲望和探索精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渐渐被泯灭。好的教育, 遵循规律的教育, 必须保持孩子的创造意识, 激发孩子的创造才能。

右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主要是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 而社会化的关键在于学会做“人”。初生婴儿如小动物一般, 其喜怒哀乐主要受各种基本的生物属性支配, 被称为自然人。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 孩子们会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等一系列社会习俗和规则。社会的文明和社会所倡导的是非对错的价值观, 就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地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血液里, 使孩子逐渐变成一个“社会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就叫社会化。

孩子的发展切不可只关注认知部分, 对孩子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什么习惯、礼貌, 爱心、孝心, 合作、交往, 长大后他自然就会了”, 这是一种偏激的认识。事实上, 表现出行为问题的孩子, 首先表现为社交技能不足。不知道如何加入别人的活动中, 以破坏的方式试图引起注意;遇到困难、欺侮时不知道正常的求助手段与程序, 直接“出手”、挥拳相向, 更别提“团队合作”了……解决这些问题常常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 耗费了他们极大的精力。

细看这个“人”字, 我们还可以发现:左撇和右捺之间, 右捺部分提供了更多支撑的力量, 这正应了“育人教书, 育人为先”那句话。从“人”字的结构, 我们浓缩出孩子成长的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而行, 我们不难想象, 孩子的生命体验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历史教学要遵循历史学科规律 篇5

一、历史教学思维应遵循历史学科规律

历史是对过去的一种追述、一个总结, 其内容包罗万象, 十分庞杂, 年代又久远, 学生学习时很难有相似的生活体验, 所谓“神入历史”往往不易做到;史实叙述和评价往往于细微中隐藏大义, 所谓“春秋笔法”, 看似客观有据, 实则有个人倾向。历史学习应该让学生从感知历史到思考历史, 通过历史学习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 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 历史学习的重心不应在于历史知识点的识记 (当然基础的史实记忆是应该而且是必须的) , 而应该着力于历史的体验、感悟和思考, 此所谓“以史为鉴, 学以致用”, 历史教学不改变以单纯识记为主导的模式, 历史学习的意义将无从彰显, 历史学科的地位也无从提升。

历史教学必须要体现自己的学科本位, 具体而言是要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具体, 感悟历史的丰富, 理解历史的深刻。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采用的是专题体例, 有一定的综合深度, 但教者处理不好有上政治课的意味, 缺少感觉与理解历史的过程。例如在讲析《辛亥革命》时, 为引导学生更好的感知和体验历史, 可首先让学生看一组图片:紫禁城正大光明殿, 清政府的新军、革命党人被杀后的人头悬挂于城门, 孙中山与黎元洪人像,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的人员合影, 袁世凯头像和孙中山“天下为公”书法等。然后让学生认真看图并记下图的内容, 要求学生指出感触最深的是哪张照片, 并说出理由。这个安排看似不经意, 其实列出的一组照片是精心挑选的, 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各个方面, 学生要完成上面那个问题, 首先要仔细检索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 然后用自己的观点去挑选出最有感触的照片。列出照片和提问实际是引导学生感知辛亥革命的过程, 这比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要有效得多!

二、历史教学思维应体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历史教学如何才能真正有效?所谓有效的内涵其实是各人理解不同, 许多人是从应试角度去思考这个概念。笔者以为, 所谓有效应该从课标的角度去思考。课程标准是由国家颁布、全国推广的刚性目标, 是教师教学的行动指南, 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现行的课标与原来的大纲比, 由原来的知识目标拓展成了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其他方面, 即使在公开课, 虽然有新课改的一些元素, 但明显具有外加的感觉, 似乎只是顾及课堂教学评价的需要而施行的, 致使课改多年而收效甚微。

以《辛亥革命》为例, 课标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相关的教师用书也指出了其具体的三维目标。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是一个事实性知识, 其认知层次是识记, 这个层次相对较简单, 是更高层次学习的一个支点。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这是对认知领域的评价。评价当然也包括了识记、理解和分析这几个认知层次了, 同样在知识层次上也包括了辛亥革命、君主专制、民主共和等概念性知识了, 没有对这些概念性知识的理解也不可能正确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而人民版教材《辛亥革命》用了大幅篇幅介绍了辛亥革命的历程, 然后在最后二段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就识记“辛亥革命的意义”而言, 学生很容易从书上找出来加以记忆, 但难道记得那些评价就是真正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了?显然不是的。教材之所以要作一番分析, 旨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

三、历史教学思维应符合学生学习心理

历史教学是促进学生生成新的历史认知, 教学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有效学习,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发现历史, 构建自己的历史认知。教师在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 即力争做到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心理相协调, 只有二者协调了, 学生才能学得好。因此, 设计教学思路时必须处理好这两个方面:一是要正确评估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要过高或过低预估学生水平;二是制定好学生的认知构建线路图, 并在其中给予必要的支持, 支持或者是阶梯式的问题引导、学习资料的提供, 或者是认知模型的引导。

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学《辛亥革命》时, 摒弃了让学生从书本中找答案, 进行机械记忆的做法, 一再要求学生思考问题不要追求所谓的正确答案, 要借助原有的认知来思考新事物。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内涵, 教者创造性地设计了纸金字塔模型作为学生的认知模型, 将复杂的抽象革命概念图式化、形象化, 并以此为起点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 进而理解君主专制、民主共和等概念, 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实际也形成了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 最终实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这样的学习指导看似繁琐复杂, 短时的收效好象也不大, 但它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了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认知。

上一篇:热稳定性盐下一篇:CIMES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