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及对策

2024-07-05

现象及对策(精选十篇)

现象及对策 篇1

关键词:复读生,复读现象,高考,公平

1977年高考匆忙恢复, 当年超过50%的考生不是应届的,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此后高考考生才以应届为主。但到了21世纪90年代, 特别是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 复读便逐渐成为一种“气候”, 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早在2002年教育部便发布通知叫停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 在江西、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已被叫停, 但事实上, “复读”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反而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旨在查找“复读热”动因, 并提出复读生参加高考是高考公平性的体现的看法, 遵循了考试机会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复读行为, 出路在于“导”和“监督”, 在于“合法化建设”, 而非单一的“禁”和“堵”。

一、复读原因透视

2006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50万, 而招生人数为530万, 这也就意味着有420万落榜生, 而这批落榜生的绝大多数将选择复读。北京2006年参加高考人数11万多人, 实际录取8万多人, 预计高考后将有两万名考生复读, 其中不乏高分考生。①复读生增多问题的出现, 一是高分落榜生的增加;二是录取后考生不报到的人数加剧, 需要复读生自我、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社会舆论等几方面协同努力解决。

(一) 复读生“不慎出错”

大批落榜生走向复读之路, 原因在于高考自我定位不清、高考志愿填报失误、名校情结等因素。部分考生自我认知不当, 不考虑自身的实力和个人的志趣爱好来合理定位, 填报志愿不当而导致落榜。有些学生对所报专业不甚了解, 一味追求“热门专业”, 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冷热”的相对性, 造成许多考生不能进入所报专业, 只能是被调剂到自己不满意的专业, 于是不去报到。在报考志愿时, 有些考生不考虑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 往往出现过于保守、从众心理、轻率随意等特点, 造成因报考院校较低而后悔或者因录取院校不适合而懊丧心理, 结果往往是被迫或不甘心地放弃入学机会, 加入复读大军。此外, 许多考生都把名牌高校看成唯一的选择, 出现了“高分复读”现象。

(二) 高考招生制度不尽合理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对考生报名条件有很大的放宽, 取消了对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取消了当年不报到的新生第二年不准高考的规定等, 使得复读生有了较大的空间和心理优势。但是, 现行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太少, 同批次高校间录取分数差异较大, 同步进行录取造成实质上变成仅第一志愿能成为有效志愿, 其他志愿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投档模式也造成非第一志愿的考生报考某校时, 只有在该校第一志愿生源严重不足时才能生效, 否则其他志愿毫无作用。有些名牌大学宁可降一个或几个分数段招收而不愿意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

(三) 公办高中鼓励学有潜力学生复读

学校和教师的误导也是造成复读生增多的重要原因。学校和教师对考生的志愿报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学校甚至直接替考生填报志愿, 或者要求考生按照学校和教师的意图去填写志愿, 从而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名校和重点大学, 以此提高学校办学的知名度;二是指导考生保守报考, 填报志愿过于求稳, 以保证学校的升学率。从保证第二年升学率角度看, 复读生越多越好。于是一些公办高中为提高升学率便鼓励或默许学生复读, 以优惠学费、给予奖学金等条件来吸引高分学生复读。因此片面追求升学率也是导致当前复读生增多的诱因之一。

(四) 社会舆论误导“复读潮”

社会和高校对招生的宣传存在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名牌思想, 忽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高校扩招以来, 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 就业压力随之而来。有些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毕业生时不考虑学生素质高低和岗位设置实际情况, 一味要求名牌大学本科, 甚至硕士、博士学历, 使得一些被非名牌普通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录取的学生在这样的就业现实面前受到影响, 纷纷放弃就读机会。考生家长之间“攀比心理”也容易形成对落榜学生的“另眼相看”, 因此, 复读生选择复读也与家长的“高期望心理”有关。

(五) 农村复读生人数增加

在复读生群体中, 农村复读生、家庭经济困难复读生占较大比例。此类型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 大多努力学习, 但在高考中失利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再考, 多为理性复读主义者。他们立志通过高考改变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 因此在高考失利情况下只能选择复读, 在他们看来, 读书上大学是唯一能够证明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 除此则别无其他途径。“1999年以来, 农村往届生的录取率高于农村应届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接近20%, 而农村应届生的录取率总是低于当年总的录取率。”②因此, 农村应届生要具备与城市考生同等的学业竞争能力, 到目前为止仍是不现实的, 一旦高考失利, 就不得不选择复读。

二、复读行为类型分析

按高考落榜及复读原因划分, 复读生可大致分为因录取学校不理想而复读者, 平时成绩突出临场发挥失常者, 平时不努力、落榜始着急者等几种类型。他们大都承受着较大的学习、生活压力, 但在心理承受力等方面较强。从复读动机来看, 可分为四类:

(一) 工具性复读行为

工具性复读行为的目的是通过理性的方式, 选择复读一年来获取一定的回报, 以追逐高考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从升学主义的角度讲, 就是有目的的选择复读。复读出发点即为了通过高考获取资源并采取复读这一执行策略体现了复读行为的工具性、功利性。理性复读主义者为升学主义的行为主体, 更多时候其行为模式表现为理性的选择。对于农村学生而言, 升学是唯一有效改变自己身份的渠道, 复读为升学, 升学为跳出农门, 为改变家族和个人命运。

(二) 随波逐流复读行为

此类型学生选择复读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受同龄人群体影响较大。此类型学生看到自己的伙伴在高考中遭遇了同样的情况 (如高考失利、上线但志愿未填好、志愿填报不当) 而选择复读, 则紧跟着也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情况——选择复读。此类学生在复读生中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类, 其中不乏天资聪慧者, 尤以男生居多。童年、少年时的贪玩, 使他们先天不足, 等到上高中甚至面临高考, 要选择人生之路了, 他们才幡然悔悟, 然而为时已晚, 复读便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

(三) 符号性复读行为

符号性复读行为指的是复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行为者追逐某一符号快乐感和愉悦感, 并借此向自己表达和传递“自己能行”的极度自信心态。此类型学生视院校为符号, 视走入某一院校为一种身份地位, 此类复读生所看中的是高校所代表的某种社会文化意义。此类型复读生选择复读不是为了解决能不能考上大学的问题, 而是为了考上哪所大学的问题。该类型复读生多为高出本科线以上的高分学生, 如“非清华北大不上”的学生。

(四) 惯习性复读行为

惯习的行为也即“本该如此的”行为, 是“理所当然”的行为, 通过习惯进行的行为。惯习式行为模式是一种生成性结构, 是产生惯习的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影响所致。产生惯习的社会结构就包括考生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期待心理等。农村复读生人数的增加便证明了这一点, 落榜生如若不通过复读来改变自己命运, 留在农村, 则被认为是非惯习行为, 是要遭耻笑的。学而优则仕的民间教育价值观、望子成龙的家庭期望值使得落榜生选择了复读这一“理所当然”的行为。

三、思考及建议

复读行为对当前的高校招生制度以及毕业班教学带来了冲击, 但仍大可不必对复读现象横加指责, 欲“严加取缔”。因为, 举办复读班, 允许考生在落榜后继续复习再考, 体现了教育公平性原则, 体现了高考的平等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今天允许复读现象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就是为了更加凸显高考的公平, 就是为了更能维护考生权利, 解决之路在于如何合理规范办好复读班。社会各界不应漠视复读生渴望进入大学校门的愿望和权利, 而应正视现实和加强反思。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 有关部门不应简单地一关了之, 而应以疏代堵, 本着对复读生负责的态度, 找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规范实施。

(一) 统一“复读行为合法性”认识, 更新观念

《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规定提供了“复读行为合法性”的法律依据, 明确了公民考试权利的合法地位。公民依法享有参加考试的权利, 公民的考试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在公民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延伸和具体表现。要发展繁荣复读文化, 巩固复读行为的合法性基础, 为复读行为的合法性奠定稳固的社会认识、情感和评价取向, 增强社会对复读行为的认可、接受、信任和参与程度。

(二) 复读生自我准确定位, 卧薪尝胆锤炼自己

复读生在决定复读之前应慎重考虑, 要考虑到自己复读一年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复读生本身也要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 努力把自己培养和造就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身心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中生。“当一扇门向你关闭, 必然有另外一扇门向你敞开”, 复读生要有如此般的豁然心态和警醒的头脑, 要有卧薪尝胆的勇气, 在复读生活中锤炼自己, 面对挫折不屈不挠, 从查找自身主观原因入手, 通过复读生活来改变自身命运, 以坚强的意志来度过复读生活。

(三) 教育主管部门规范复读办学体制

教育主管部门是复读现象的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并实施复读班管理及监督规章制度, 以便规范各省市的复读班举办机构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行为, 对复读班举办机构的资格做一严格限定, 明确复读生群体的权利及义务。应允许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 倡导社会力量成为复读班举办主体, 并由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审批和监督指导。但要根据学校实力而定复读班规模, 严禁复读班中乱收费, 公平公开透明收取费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破除当前“明禁暗行”“遮遮掩掩”的态度, 实行对复读现象的合理引导, 保障复读生参加高考行为的“合法性”。

(四) 平衡院校发展差距, 促进各类型、各层次的高等教育均能得到有效发展

复读这一教育中异常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院校之间的差距, 这与择校现象有相似之处。旺盛的大众高等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高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异、院校之间的不均衡性发展, 使得考生在填报志愿和进行升学选择时常持名校心理, 非重点院校不读。国家优先发展若干所重点大学, 启动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 这必然导致高校之间差距较大, 加剧了高等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 导致了一批新建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难、考生不愿意就读等现象, 这是复读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促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促进高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是控制好复读行为的治本之策。

(五) 改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 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弱化了。要化解复读需求强烈的矛盾, 高招制度必然要改革。每年高校招生录取结束后, 总有不少已被高校录取但不去报到的考生重返中学复读。低分考生复读, 高分考生也复读。出路在于改变现行的高招制度, 让高校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实现选拔精英化、考试经常化、考试中介化、招生自主化”③。当前可行的思路是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改革高考体制, 借鉴国外GRE、托福等考试模式, 增加考生的考试次数、入学次数、录取机会, 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 保护高校和考生的利益。

(六) 复读培训机构应重复读生管理, 加强对复读生的精神激励

复读培训机构要加强复读生群体的管理, 为复读生创最优学习环境。摸索复读生成长规律, 促进复读生学业进步, 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注重加强对复读生的精神激励, 提高其成就动机水平, 要让复读生抬起头来。复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有着较多的心理问题, “高三复读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恐怖因子分高于应届毕业生, 复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应届高中毕业生。”④为保证复读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 做好心理疏导, 以保障学生个性和心理健康发展。

(七) 家庭、社会要肯定复读再考是对“一考定终身”的必要补充和修正

家庭、社会要为复读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肯定复读生也是公平的高考竞争者。选择复读是个人不甘落后, 改变个人命运的一次人生选择。要破除种种来自社会各方质疑复读现象的压力, 取消对复读生“另眼看待”的政策。家长要为复读生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并且要为他们做好后勤工作, 保证在营养、卫生、娱乐等方面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积极与他们谈心, 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困扰他们的问题, 给予他们物质与精神上的全力支持。

注释

1王茗辉.今年高考以结束制造2万复读生[N].法制晚报, 2006.

2苟人民.高考公平的实证考察及认识来源[N].中国教育报, 2006 (5) .

3江畅.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刍议[J].湖北招生考试, 2006, (04) 22.

学生“心理孤儿”现象成因及对策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交通更为便捷,地球成了一个“村庄”,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物质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但与此相对应,心灵的沟通却相应减少,人的内心世界包裹得更紧,人的心理疾病患病率有增无减。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曾谨慎地说:“你可以随意站在都市的任何一个角落,然后把你见到的人从1数

到20,那么必定有一个心理障碍者。”作为“地球村”村民的一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乐观。眼下的中小学生生活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与外界的接触更少,交往的范围更狭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于融入的特征。“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现象。“心理孤儿”学生,不象问题学生或不完整家庭学生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战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文革”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

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约3700字)

参考书籍:

1、《家教》(赵石屏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二版)

校园暴力现象思考及对策 篇3

第一,教学过程的暴力现象

此类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家长采取不恰当的、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以致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的行为,如体罚、言语侮辱等。这一现象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普遍,它不但会导致将学生致伤、致残等很严重的直接后果,同时,此类校园暴力往往会带来很多后发性的恶性事件,导致学生出走、报复、人格偏离,甚至自杀等。

第二,青少年学生的施暴行为

学生施暴主要是指某些学生因过早的、不成熟的三角恋、钱财需求、青春性意识萌动或者仅仅是模仿录像某些情节,发泄心中怨气等而面对其他学生施暴的行为,如殴打、强奸、抢劫、侮辱、杀害等。近期有关材料表明,学生施暴行为表现了以下特点:1、年龄小,大多集中在中低年级;2、对于录像中的暴力情节有很强的模仿性,其手段令人发指;3、以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团伙”行动居多。

第三,校外人员对学生的暴力行为这一现象主要是指一些校外的闲杂人员或非法商家为了一定的物质利益,满足欲望或为了发泄心中不满而对于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施行的身心侵害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些非法之徒窜入学校或学校附近抢劫学生财物,对学生进行人身侵害、人格侮辱等;其二,在文化娱乐活动中,一些商家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将兜售目标定位于广大学生,其中不少用黄、毒诱骗以谋取暴利。

笔者在分析形形色色的校园暴力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师德、师能及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从位置暴力的现象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暴力现象。究其原因无外三点:其一、德低。教育是面对人的工程,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便必须具备热爱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因为我们很难希求一位缺乏爱心的教师能耐心地帮助一位“差生”进步。同样,一位缺乏公正感的老师心中“选民”只是那些“优等生”,甚至谁的家长使其得到好处便会受到“特殊照顾”,而那些他眼中“差生”、“调皮鬼”则被打入“冷宫”,他们的成功得不到肯定,失败得不到鼓励,有些老师甚至把这些学生视作发泄怨气的对象,为一点小事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进行粗暴的惩罚,严重损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酿成了一幕幕校园悲剧。其二、师能差。一些老师虽然出于良好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面对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因素不能正确地理解青少年学生的一些独特的行为反应,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学习困难”的学生,对我们当前素质教育思想认识不够,甚至抱着“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从而对学生急于求成、一切的要求每一个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粗暴的干涉学生行为,最终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其三、法制观念淡薄。针对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等不良现象,我国颁布的《未成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文件都给以明令禁止,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老师仍将体罚看作唯一的手段,不愿改进,或者将这些法律看作“软法”、“豆腐法”,而不愿遵守,这成为校园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等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克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校园暴力”行为,首先各教育部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要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帮助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因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而导致其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

二、加强教育环境建设,为学生创造健康氛围。

正如以上分析,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商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行为,使学生生活在一片灯红酒绿的喧闹之中,这不仅严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由于青少年学生心理上尚不成熟,喜欢模仿,以及进入青春期后意识萌动等一系列心理生理特点,使其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娱乐内容的蛊惑而出现越轨行为,诸如学生中类似于黑社会的斗殴、强奸、抢劫、伤人等行为毫无疑问与这些不健康的娱乐内容的诱惑有关。所以不健康的学校周围环境是导致青少年学生施暴的重要诱因之一。同时,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上闲杂人员增多,他们或窜入学校,或在学校周围对学生进行黄毒诱惑、人身侵害、财物抢劫等,这构成了对良好教育环境的又一个冲击。正处于身心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对于环境既有很强的依赖性又缺乏足够的辩别和抵抗能力,所以面对不同的环境他们很大程度上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环境尤其重要。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社会不能将文化事业完全推向市场,而要加强引导和调节,对学校周边环境则尤其要加强管理,保证良好的学校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在这项工作上,学校不但要组织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宣传,提高其对外来侵害的抵抗能力,而且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生活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对于有严重不良文娱生活的学生更应以积极引导,且不可听之任之,最终酿成大祸。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心理的容纳性和承受力。

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日益成为学校的主流,单亲子女、隔代教育儿童在学生中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很多学生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因没有得到恰当的教育,而在人格上出现争强好胜、自我中心、报复心强或怯懦、逃避、承受能力差等不良倾向,这成为他们施暴或被施暴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下,教师和家长一般只注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有所忽视,这必然成为教育中的一大隐患。

针对这一情况,许多中学已成立了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知识咨询,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可以在全国进行完善和推广,最好能将心理测量、心理矫正纳入教育教学的轨道,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避免因臆断处理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的性教育十分落后,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不应回避,因为学生已逐步显出了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性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性问题,排除不健康的好奇、恐怖、甚至模仿心理。

四、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种种校园暴力的发生虽然主要由于学校和社区在管理上的失误,但管理上之所以失误很大程度上与缺乏有效的监督系统有关,比如:有些家长虽然不满于老师的体罚,但又害怕提出来,反而使孩子吃更大的亏,所以多半是敢怨不敢言,对学校管理上的失误也是得过且过;还有些家长在孩子受到不法之徒侵害的时候表现了极大的怯懦,与其达成妥协条件,以求一时之安宁。以上种种做法归其原因便在于,大多数家长担心自己单枪匹马与之对抗反遭报复。这一不正常的心态与校园暴力形成了恶性循环。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建议,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会德高望重的人组成一个委员会,用这个委员会一来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二来也可以对学校管理、学校周边环境、教师行为等进行监督,及时地向地方当局和学校提出学校环境建设的建议和要求。总之,通过委员会可以扩大家长对于学校及教师行为的影响力,避免学校教师一手遮天,家长无奈的畸形局面,有利于共同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科技新闻失真现象及对策 篇4

主要由传播者本身的原因而导致科技新闻失真, 可归结到“主观因素”范畴。它们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道听途说以虚为实

科学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轻率。对科学的报.道也不能马虎和轻率, 否则便会实中有虚、讹言满篇。《成都晚报》某周末版一版以《峨眉山发现新的诱人奇景:五彩的蛇山, 黑色金丝猴, 群居大蚯蚓》为题, 刊出一篇颇引人注目的新闻。新华社转发这条新闻后, 全国不少报纸予以刊登, 一时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条新闻不仅吸引了大量读者, 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如有动物园要去收购五彩蛇、金丝猴, 有的专家呼吁保护这一“迷宫”, 有的电视台要去拍电视风光片, 等等, 可谓害人不浅。在新闻媒介中, 不少科技新闻的失真失实都是因为作者采访不深入、听见风就是雨、甚至“事实不够、想象来凑”造成的。

2) 工作不慎落笔生误

采访不深入细致, 会造成失误, 但如果采编人员获得了真实的材料而不去认真处理, 同样会在案头上产生错误。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一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新华社1989年12月13日播发的这条消息, 虽仅208字, 却有数处失误, 并且由于内容之重大, 造成的影响也是很不好的。

3) 哗众取宠耸人听闻

有时作者为了打动编辑, 或编辑为打动读者, 而有意识地在新闻中制造一些戏剧性情节, 夸大或遗漏某些事实, 这种情况, 往往起因于传播者追求耸人听闻效果的心理。浏览一下各地的报刊, 常会见到一条新奇消息被广泛转载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 报刊应该满足读者喜欢新奇的需要。问题是, 这种新奇事实必须准确。

2 失真的客观因素

2.1 科学术语带来的不便

自然科学经过几千年发展, 理论越来越抽象, 并分化出约两千个门类, 各门类的定义也越来越精确。这一发展过程产生了大量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使用的名词术语。其中相当一部分, 不仅非科技人员看不懂听不懂, 有时就连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也难以理解, 在传播者面前, 尤其是在那些刚跨进这一领域的传播者面前, 科学术语如同一只只拦路虎, 不消除它们, 便无法步入传播科技新闻的坦途。正由于这些拦路虎作怪, 报上有些科技新闻才不仅显得生涩, 而且时常在—些看似细微实则关键的文字上出现错误 (有些术语解释起来十分不易, 弄不好意思上就有了出入, 如热力学和信息论中的“负熵”、理论物理中的“十维空间”就较难在有限的篇幅里作准确精当的解释) 。

2.2“科学家并不总是正确的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科学新闻专家沃伦·勃克特 (Warren Bur·kett) 教授说的这句话, 颇值得玩味。科学家是科技新闻传播内容中的核心人物。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科学家。传播目的的实现, 有时就是传播者与科学家共同劳动的结果。传播者对科学家具有依赖性。但科学家是人不是神。出于种种原因, 科学家的结论中有时也会渗入偏见、出现错误, 甚至有对正确事物的否定。这就给传播新闻的人带来困惑以至在传播过程中埋下失真、扭曲的种籽。古往今来, 科学家失误的事例并不鲜见。

2.3 科学技术领域的矛盾和冲突

无论是回顾科技发展的历史还是考察当代科技界的现实, 都不难发现在一些重大科学理论问题上的冲突和矛盾。这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现象。但由于矛盾中错误的或相对远离事物本质的一方对新闻界的影响, 以及记者在对重大学术分歧作判断时所处的困难境地, 科技新闻失真也是很难避免的。偏离事物本质的东西经新闻媒介报道后等于普及了错误, 特别是当传播者处理不当时错误论点会在某一时期的新闻中占据主要地位, 所以这种失真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3 科技新闻失真的对策

3.1 数字要确凿——不可随意“模糊”

科技新闻的写作, 有时为了避免乏味, 可躲开一些并不重要的数字, 或用某些习惯的“模糊”用法来取代精确的数据。这是通俗化的一种手法, 有其实用价值。例如:某工程师用了一年多时间完成于某引进设备部分零件的国产化研究, 这里的“一年多”就不一定要精确到“378天”。但是, 对关键性的或较重要的数据, 却不能打马虎眼, 不能轻易回避, 更不能随口乱说、张冠李戴。从某种角度讲, 数字的精确性也是科技新闻的一个特点, 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科技新闻的科学性, 数字弄错了, 新闻也就失真了, 会带来很不好的后果。

3.2 不盲目相信“新”科研成果, 努力识破其中可能会有的骗局

这主要针对一些重大成果而言。传播者遇到有疑窦的科研成果, 有义务代表受众去质疑、察疑。专为《纽约时报》等报刊撰写通俗科技新闻的美国物理学家杰雷米, 伯恩斯坦 (Jereny Bernstein) 要求人们在报道科学成果前先问三个问题:1) 研究者在哪儿工作;2) 他的知识背景如何;3) 他在此之前发表过与此有关的科学论文吗?曾在《科学》杂志工作, 后又担任《纽约时报》科学记者的布罗德 (William J.Broad) 和威德 (Nicholas Wade) 认为科学中的骗局很多, 有的甚至能维持一个多世纪, 因此必须谨防上当。他们凭经验列出以下几个问题, 供传播者报道时参考:1) 这篇论文 (成果) 是否包含了所有试验结果;2) 它与同一课题的已有成果比是否跨越过大或过于完美;3) 同领域的其他学者是否提起过该研究者的名字 (提起过说明成果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同) ;4) 他完成这一研究花费了多少时间 (科研是时间的耗费者, 一蹴而就的伟大发明是没有的) ;5) 该论文是否已被学术刊物所接纳;6) 该成果的核心实验可以被他人重复吗 (可重复性是判定科研成果真伪的重要标志) 。

摘要:失真是新闻的大敌, 各类新闻都应努力避免。科技新闻的失真,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传播的内容偏离了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二是报道的内容与新闻源提供的情况或现场总体情况不符。科技新闻的失真, 主要产生于两大环节:一是传播者环节, 二是被传播者环节。我们称前者为主观原因, 称后者为客观原因。两种原因也不是截然分开的, 有时也互有交融, 例如:客观原因中也会有主观因素, 只是其侧重点主要在科技新闻传播的对象方面而不在传播者本身。本文将分别论述科技新闻失真的两种原因, 并探讨一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科技新闻,失真,传播

参考文献

[1][美]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M].新华出版社.

[2]王洪钧.新闻采访学12版.台湾正中书局.

幼儿社交退缩现象分析及对策 篇5

摘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交往。如交往能力较差,将严重影响个性的发展和生活。教师要对部分幼儿的社交退缩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社交退缩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社交;退缩;对策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社会性交往。而这一能力是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以及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获得的。如果一个孩子回避与他人进行互动,那么他正慢慢地错失非常重要的社会性交往的机会。现在就是有这么一部分儿童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或恐惧与其他孩子交往。这种行为如果没有被及时纠正,就容易发展成为社会交往的恐惧症。

日常生活中有些幼儿活泼开朗,在学校里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并能与幼儿愉快相处;在外面见到陌生的叔叔阿姨都能主动问好,这样的幼儿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反观部分幼儿,不愿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不参与站着四处张望的活动,不愿操作教室中的活动材料,不参与集体活动,就是教师要求他们参加时,他们也都不感兴趣。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让老师和家长看着担心不已。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很容易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吃亏,就非得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能说会道、左右逢源的“机智豆”。其实每个孩子也都有他独有的性格,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都属于正常的。那些一味想把内向孩子的性格改变成外向的家长,既打乱幼儿的正常生活,又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结果只会让幼儿对外界的交往与探索更加恐惧,从而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可是,如果一个幼儿不愿意参加活动,回避与其他儿童进行互动,这就是“社交退缩”的表现。要帮助幼儿走出这种困境,学会愉快地与外界交往,首要任务就是分析孩子退缩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一、因性格内向而表现出社交退缩

性格内向的原因,包括先天的气质因素和后天的教养方式影响,通常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孩子天生气质敏感、腼腆,生活中可能会因为家长的一句话、同学的一个动作、老师的一个眼神,就开始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焦虑,害怕受伤和失败,缺乏尝试的勇气。但有的时候,孩子性格内向,并不等于他不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相反,他可能在胆怯退缩的外表下,隐藏了一颗渴望友谊,却又害怕受伤的心,也许就是在这样犹豫不决中产生了社交退缩行为。如果老师能够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教孩子学会一些具体可行的社交技巧,孩子就能一步步地走出孤僻的角落,愉快地融入到朋友间的交往中。如:梓恒因为父母离异的缘故转来了我们中班,初来的他显得特别胆怯、害羞,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打招呼。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勇敢地和伙伴们打招呼了,但是声音出奇的小,小朋友根本听不到,想当然也就得不到任何的回应,他敏感的心灵很受打击,接下来做什么事情都小心谨慎。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其实内向的幼儿也渴望着被关注,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导致“社交退缩”行为的产生。帮助此类儿童,我们可以这样做。

(1)教孩子认识新朋友的方法。很多内向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关注,渴望朋友的陪伴、老师的关怀、家长的爱抚,但却被动地去等待。教导幼儿认识新朋友的具体方法,例如,加入别人的游戏时可以礼貌地说:“请问我可以加入你们的游戏吗?”等。

(2)帮助孩子做小主人。如:邀请一两位同学或邻家小朋友到自己家里做客。幼儿亲自动手为自己的朋友制作节日和生日礼物,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3)做孩子的榜样。害羞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当家长和老师面临困难或遇到打击时,应该让幼儿看到大人们是如何处理困难,一步步迈向成功的,而不是因为害怕、恐惧而退缩。

二、因遭受情绪刺激而表现出社交退缩

当发现孩子表现出社交退缩行为时,我们应该深入分析形成的原因,全面评估孩子周围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看看是否有一些不良的隐患存在。如果孩子的这种退缩、消极的表现被我们忽视了,可能就会导致孩子的.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何帮助孩子改正因遭受情绪刺激而表现出的社交退缩行为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幼儿回顾发生的创伤事件。我们可以通过提及类似的事件或关键词来试探幼儿是否仍然害怕,如果孩子对于所谈之事非常害怕,回避谈话时,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及时停止对话,不要因为过分勉强孩子而导致幼儿的恐惧感超越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

(2)如果幼儿已经可以谈论创伤事件,我们应该充分表扬幼儿的勇敢、坚强,并和幼儿一起来思考有关如何鼓起勇气的方法,试着指导幼儿把这些方法用于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让自己成为打不倒的“不倒翁”。

(3)如果幼儿受到的创伤已经超越了自己的恢复力,例如,那些在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们。我们就该及时地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三、因发生障碍而表现出社交退缩

当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害羞、退缩,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也表现得沉默孤僻时,我们就该格外地注意了。例如,我们班的小翔,他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没读过小班,很少有和小朋友接触的机会。他初来我们班时,胆子非常小,不愿意和人讲话。如果不加注意就可能导致孩子发展迟缓、先天性发育迟缓或儿童孤独症,有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幼儿。

(1)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的缺陷,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短处。不要因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伤害幼儿敏感的心灵,多给他们一点宽容,少一点苛刻。

(2)让班上的孩子、邻居、亲戚了解孩子的情况,让他们知道怎样和此类儿童融洽相处,以免因不了解而引起隔阂和歧视。

(3)如果孩子参加同龄孩子间的活动没有兴趣或难度过高时,可以安排幼儿参加相对低龄儿童的活动,简单的游戏活动,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写作程式化现象及对策 篇6

现在随笔化教学已经是遍地开花,尤其是某中学的随笔化作文教改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学生发表的作品浩如烟海,教师的下水文也异彩纷呈,我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颇受触动。随笔化写作就是让学生在读书笔记本上自由写作,我手写我心,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思、所感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师相机引导、点拨、监督,使其逐步规范、深化。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二、写作课型多样化

可进行常规性的写作指导课、实践课,也可以开展美文荐读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可以开展情景体验课,当堂成文,展示交流。还可以进行专题训练和片段训练,加强某一方面的专项能力。快速作文写作在各地初中也早已开花结果,把它用于高中课堂未尝不可,写作展示评价一气呵成,效果也不错。总之,写无定法,要让学生对每一堂课都充满期待,有了新鲜感,何愁不提高?

三、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

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我们年级也编辑了《时文选萃》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阅读以后就要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读有目的,写有方向,较好地避免了写作教学的无序问题,也使读落到了实处。当然在写上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和方式的灵活性。

四、作文评价的多元化

教师可以先精批细改,了解学生的大体状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自批、互批、小组批或教师面批,总之讲究一个快速高效。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最近一段时间我组织了几次作文竞赛,密封以后让两个班的学生代表赋分,取其平均值后按小组计分,优秀小组给予表彰,学生兴致很高,也出现了一些较高质量的文章。

五、成立班级日记和小组博客

学生按学号顺序在班级日记上写作,教师不定期在班级日记上参与,使它成为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班级日记本很受学生关注,而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无形中他们的写作质量和书写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小组博客本让更多的同学参与交流,互通有无,不只是语文,其他科目也从中受益。教师做好指导和监督,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性。

六、实践性活动

实践性活动既调节了阅读的气氛和阅读的节奏,也体现了共同交融合作的意识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阅读教学中安排的活动有:

1. 专题演讲。由小组推荐中心发言人,或有对某单元某篇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自荐谈阅读感受。前者是在集体合作的前提下产生的,后者是为学有所长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舞台。

2. 主题辩论。因为阅读感受、见解的不同,碰撞是必然的,而且碰撞更能促发探究的欲望和思想火花的迸发,辩论前教师相机指导点拨。辩论不求全面,虽显零乱却充满了灵动的思辨色彩。

3. 问题探讨。在阅读中萌生的疑惑或对文本的质疑,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能够传达个人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认识,解答在阅读中不理解的细节,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拓展解读的渠道。

4. 精彩文段推荐。这项活动主要让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主要由文段朗读和推荐意见两个环节构成。学生在寻找、勾画、朗读、点评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语言,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5. 名句默写。一本书读完,记住其中最经典、最有感觉的几句话,是必须也是自然的。这也是一个自然积累的过程。

6. 文章排行榜。或美文鉴读活动。让学生相互打分,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来也可借此了解学生的阅读取向以便更好地指导阅读。

城中村现象及改造对策 篇7

一、城中村的基本认识

( 一) 城中村的概念。城中村顾名思义即为城市中的农村, 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 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 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

( 二) 城中村的特征。城中村与一般的乡村有所不同, 它是城市化建设中残留下来的问题, 其总体形象为“脏、乱、差”,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域特征, 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里原来的一些村庄不断被包围, 其农用地逐步减少, 居民以私营店面或房屋出租为主要收入; 城中村居民的房屋面积一般大于城市, 但其质量、采光、通风条件较差, 布局无秩序, 道路弯曲狭窄, 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设施不配套, 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足, 既缺少公共绿化面积, 也缺少文化、体育、休闲等设施。二是人口特征, 城中村居民户籍主要为农民, 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其居民大部分为外来民工;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人口流动量较小, 其居民主要为城市发展时留下来的原著农村人口, 相较于纯农村居民, 城中村居民长期生活在城市中, 受城市文化影响比较大, 其文化、教育、科技以及文明程度比农村居民高, 生活节奏较快, 交际广泛, 闲暇生活形式多样。三是社会经济特征, 由于城中村没有农业用地, 其产业主要以非农产业为主, 既有较大规模的第二产业, 也有比较完善的第三产业。但是缺乏统一的规划治理, 治安混乱, 社会问题突出。

二、城中村的形成原因

( 一) 城乡二元体制是根本原因。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 为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 优先发展重工业, 并实行了城乡隔离政策, 在户口迁移、粮食供应、就业安排、社会保障等方面将农业与非农人口严格区分开来, 并一直延续下来。这是城中村形成并得以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长期存在, 使得这些村在经济、人文意识、土地建设、基础设施更新等方面与城市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而导致了今天城市发展不和谐的局面。

( 二) 利益驱动是内在驱动力。城中村是一个独立的社区, 其管理和发展模式都与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异, 城中村靠近或就在市区, 有着十分便捷的获取资源方式, 能够享受计划生育、宅基地、村集体经济分红等丰厚的“福利待遇”, 因此, 绝大多数农民更愿意享受这一状态, 而不愿转为城市居民。另外, 城市功能的扩张使城中村的土地价值不断变高, 城中村的居民以出租房屋的形式获取经济收入, 保障生活开支, 这一现状也使城中村改造阻力重重。

( 三) 规划的失误和管理的不善是直接原因。如今, 城市中仍然存在着独立的农村型建设管理体制, 没有纳入城市统一管理。有时存在多头管理, 政出多门的管理现象,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导致违章建筑越来越多。监督不能有效开展, 一些政策流于形式。

三、改造城中村的主要障碍

我国城中村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各种原因阻碍了城中村的改造进程。

( 一) 利益协调问题。城中村的问题十分严重, 而且各种利益相互交织, 处理得不好, 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因此, 协调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城中村改造成功的关键。在政府政策的宏观背景下, 协调好城中村居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关系, 完善城市建设。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 对城中村进行改造,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政府无力全部承担, 城中村的地租引力又不足以吸引开发商大力投资开发; 二是拆迁补偿, 我国有专门的法律对拆迁安置做了明确的规定, 但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违章建筑赔偿等问题很难和居民达成共识, 这也加大了城中村改造的阻力。

( 二) 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城中村的改造牵涉最直接的是农民的利益, 如果土地被征回, 农民在城市没了栖身之所, 城市住房又十分昂贵, 农民无力承担, 而且征地补偿根本无法使他们后续的养老、医疗, 子女教育得到经济保障。因此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 三) 思想观念问题。长期生活在城中村的居民, 无论是原著居民还是外来人口, 都希望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但是又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 所以选择一种比较求稳的态度, 继续安于现状。另外, 一些年老者固有的乡土情结, 不愿意离开自己长期居住的地方, 这也使得一些拆迁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显得毫无人性关怀。

( 四) 政策体制改革问题。城中村的改造在户籍、土地利用、财政、投融资、城市管理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 各种管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比较混乱, 这也使得城中村的改造雪上加霜。

四、城中村的基本改造模式

城中村的改造, 实际上是平衡政府、开发商、村民三方面的利益, 只有三者积极主动相互配合, 才能使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根据已有的经验可归纳出以下几种改造模式。

( 一) 政府主导型。在城中村改造中, 政府掌握着主动权, 起着调控市场的作用。因此,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 政府要严格监督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 加大改造力度, 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中村的改造。

( 二) 开发商主导型。城市建设仅靠政府投入无法活跃市场, 开发商投资城市建设, 可以给政府减轻一些压力, 当然在此过程中, 政府也要进行监督管理, 避免开发商因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了村民及城市的长远利益。

( 三) 村集体主导型。城中村中的主体是村民, 城中村的改造必然会对村民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如果村民能够在政府的领导下, 积极响应改造政策, 村委会等成员为主体, 带领村民们完善拆迁安置, 将有利于城中村改造的顺利开展。

五、城中村的改造对策

( 一) 制定全面科学的改造计划。城中村的改造是一个长期而细琐的工作, 不仅要宏观调控, 而且要注重细节。要制定详细的规划, 循序渐进地实施, 让失地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规划过程中来, 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体现人文关怀。

( 二) 健全相关体制。在改造过程中, 免不了要进行拆地赔偿, 而这些都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加以支持, 我国现在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矛盾与纠纷, 只有对相关制度、法规进行完善, 并做到公平公正的执行, 以统一的标准对待每一个人, 才能使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

( 三) 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在改造过程中不能过于激进, 以免严重损害到村民的利益, 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要加大政策宣传, 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 用一些优惠政策给予补偿, 使村民们乐于接受, 并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 四) 政府加大投入, 统一开发。政府要将城中村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当中, 统一规划、治理。目前, 最重要的是加大对城中村建设的投入, 以政府为主导, 开发商、各村集体积极加入共同投资建设, 改变村民的居住环境,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仝德, 冯长春.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 2009, 6:29~35

[2]韩潮峰.我国城中村问题的研究[J].经济师, 2004, 1:271~272

[3]郭艳华.论改造城中村的现实途径[J].城市发展问题研究, 2002, 4:39~42

当前“猪病难防”现象及对策 篇8

1 当前猪病主要临床表现和病因

1.1 妊娠母猪

废食、气喘、体表发绀、繁殖障碍、产弱仔;哺乳母猪高温、厌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后备猪表现为高热、耳朵、背部呈蓝紫色、咳嗽、厌食;肥猪减食、气喘、发痒;哺乳仔猪哮喘、肌肉振颤、运动障碍 (轻的共济失调、严重的后驱瘫痪) 、多发性关节炎、病死率高达50%~60%, 主要是蓝耳病免疫失败。

1.2 配不上种、孕猪流产、仔猪死亡率高

中大猪出现只吃不长的僵猪现象, 整个猪群生产性能极其不稳定。主要是猪瘟免疫不可靠或免疫失败所致。

1.3 高 (低) 烧绝 (厌) 食

皮红 (尤其以腹下、耳根、嘴唇部位为主) , 眼结膜发红, 大便秘结, 后肢瘫麻、跛行、皮肤毛孔出血, 后期出现大面积斑点、死亡率高。临床采用“抗病毒药物+高效抗菌药物+免疫增强剂+B族维生素”注射, 早期治疗有一定效果, 晚期基本无效。

原因主要为潜在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后, 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及附红细胞体病。临床常见:猪瘟、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混合感染;猪瘟、大肠杆菌病与大叶性肺炎合并感染;猪瘟与副伤寒或弓形虫病并发;蓝耳病、猪气喘病、巴氏杆菌病或传染性胸膜性肺炎;蓝耳病和副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等等, 如此多种传染病并存于一体, 给兽医人员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多数时候需要临床与实验室诊断综合分析, 才能确诊。

2 预防对策

究竟如何才能扭转“猪病难防”的局面呢?根据多年临应实践经验, 提出以下几点防控对策:

2.1 改变传统观念, 树立正确防范意识

首先, 要增强对猪疫病“可防可控”的信念, 彻底抛弃“猪病难防”思想的干扰。坚持“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方针, 加强饲养管理, 抓好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在小规模、散养户中, 要坚决杜绝为了避免怕免疫应激影响增重、节约免疫成本而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减少免疫步骤, 或大意侥幸不免的现象发生;其次, 树立制度化管理理念,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定期消毒制度、养殖档案填写管理制度、定期疫病评估制度等有效责任管理制度。随时掌握、分析养殖动态, 及时发现疫情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将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要强化法制意识, 树立规模化健康养殖观念, 用现代化意识取代传统养殖中尽量缩小成本、不做投入产出分析的小农经济思想;猪、鸡等多种畜禽混养等不良养殖方式, 树立正确的“舍得”观念, 做强做大畜牧生产;加强对《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规的学习和贯彻落实, 用法制约束和规范养殖行为, 如不使用违规兽药、添加剂、不用未经高温处理和带来二次垃圾污染的泔水喂猪。第四树立大局意识, 要十二分地重视对病死猪及其污染物做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切莫偷偷销售流通, 扩大传播面积, 害人害己。

2.2 引种慎重把关, 尽量自繁自养

前几年, 由于猪价猛涨, 激发农民养猪积极性高涨, 都一窝蜂的从不同地方进猪, 却不注重对猪健康状况把关, 导致引进很多潜伏期的病猪, 最终导致疾病暴发, 损失惨重, 为此, 规模化猪场要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在进猪时一定要严格把关, 接受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检疫, 认真查看供种方的养殖档案, 引仔猪最好是在供种方确保做好相关防疫注射、去势等避免环境应激的措施后再行引进。另外, 新引进的猪一定要隔离观察30d以上再和其他猪放一起饲养, 且尽量将从不同地方引进的猪分开饲养。

2.3 合理化程序免疫, 针对性适时用药

坚持适时免疫和及时补免相结合的原则, 对因怀孕、患病等暂不能免疫的要待产后、康复后及时进行补免, 以确保所有猪都在免疫保护期内;对僵猪要进行特别强化补免的措施, 提高其免疫力。同时强调在购买疫苗时应认真检查核对疫苗的名称、生产厂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物理性状、储存条件等, 并在兽医人员指导下, 严格按照防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为了防控危害当地生猪养殖较重的细菌性疾病, 应做好相关必备的药物储备。在购进仔猪和猪群断奶转群时, 要采用电解多维拌料或饮水等减少应激反应措施。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适时用药, 是维护猪抗病能力, 预防控制生猪传染病混合感染的有效方法, 非常必要。

2.4 疫病一旦发生, 应急处理要及时到位

一旦发病应第一时间请当地兽医部门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诊断, 视当地条件尽量采取现场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双管齐下的方法, 尽快确诊。因免疫失败导致传染病发生的应立即强化免疫;对防控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有特效药的, 可采用饮水, 注射等途径给药;对疑似重大动物疫病的应立即隔离并及时上报当地指挥部做无害化处理和申请相应的补助金, 严禁病、死猪流入市场, 防止疫情的扩散;对实施强免、治疗等措施后康复的猪, 应隔离喂养, 加强消毒管理, 有效度过排毒期, 切勿图一时之轻便, 再次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2.5 强化饲养管理, 提高综合抗病能力

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及对策探索 篇9

到底什么是网络暴力?事实上, 虽然互联网发展很快, 但具体到这个概念, 可能还没有一个定论。当然, 不可回避的是, 网络带给人们的, 更多的是正能量, 比如, 海量信息的出现, 比如传播正面的信息和知识。可以说, 网络的出现基本上是建设性的, 可控性的。但一个硬币都有两面, 网络在发挥建设性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以及影响, 有的甚至发展到极端, 对社会和公众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具体分析起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网络暴力的概念:一是在语言上的暴力。言语上的暴力性, 由于互联网的隐私性、隐匿性和不可确定性, 发言人往往容易态度比较偏激, 特别是在一些跟帖、论坛等, 网民说粗话, 爆粗口, 骂脏话, 这种现象现在看来实际上是比较普遍的。二是对敌对意见或者反方意见的肆意攻击以及无端谩骂。对于与自己意见不统一, 或者与自己利益有冲突、有矛盾的, 涉及利益方可能会操纵一些力量, 在有失公平和有失监督的情况下, 进行打压, 攻击和谩骂, 以给对方形成强大压力。三是对于当事人的言语侵犯甚至发展到行为侵犯。言语上的攻击有时甚至会非常严重, 有的甚至还会蔓延到人身攻击, 比如发一些手机信息, 甚至打电话威胁, 有的甚至会引发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的卷入, 对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形成负面影响。

二、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

认真分析起来, 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和形成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有历史的, 有体制的, 有机制的, 有社会的, 有心理的, 有网络运转的, 有监督的。这些因素综合促使网络暴力不断发展, 有的已经对当事人形成了巨大危害。

(一) 基于网络媒介的特性。

网络媒介与一般普通媒体有不同的特点, 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网络的虚拟性和网民的匿名性, 这在根本上使得网民自我感觉是自由的, 是无人监督的, 是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的。而且, 他们认为, 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同时, 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地位, 身份, 工作, 影响, 名望, 可以随意发表言辞激烈、方向失准的言论, 也根本上没必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负责。详细分析, 这来源于两个更深因素, 一是源于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目前来看, 监管起来有一定难度, 这源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质, 以及监督管理部门的能力与水平。二是来源于网民的自我评估失准, 以及对互联网认识的层次和水平。更多人可能不认为自己在互联网上发表不正当甚至暴力言论, 实际上网监部门是可以查到来源的, 只是由于网络的复杂性以及性质不太严重, 相关部门没有深入介入。

(二) 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这事实上与当前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 以及经济发展和个人诉求的矛盾等有极大关系。社会信任危机的存在, 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官方对民间的打压、服务不到位以及腐败现象的大量存在。特别是普通民众的正常诉求如果得不到满足, 积累到一定程度, 可能会形成扩大和延展, 有的甚至会形成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一旦扩延到网上, 就会形成更大的冲击波和影响力。当网民的诉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正常解决时, 可能会在网上形成较强的冲动性, 以及言语上的偏激性。

(三) 由于特殊网络环境下的群体感染性以及模仿性。

一是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大区别是, 它是交互性的, 平台式的, 网民的参与非常方便, 这会有大批网民同时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 从而形成了规模性和批量性。二是当网民同时就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评判时, 就会形成互相感染力和互相影响力。当一个网民特别是一个有影响的大V对一个焦点问题作出传播或评价时, 其他网民或者粉丝就会马上跟进, 以跟帖、回复、评论、分析的形式同时进行, 就会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群体感染力。也就是说, 在网络舆论暴力形成的过程中, 网络大V即意见领袖, 实际上起着极为关键的引导作用。虽然有的意见领袖的意见可能并不明朗, 但他的发声, 有时会被网民曲解, 或者不能正确理解, 会形成误解, 但经过成千上万网民的传播, 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 有的就会形成网络暴力。这种暴力来源于一种强大的感染力, 这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它主要借助于网络的快捷、海量以及传播力, 对受众特别是当事人形成强大的压力。而处于亢奋状态的网民, 特别是一些不知真相的网民, 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加入这种可能会导致暴力的力量和行动中。

(四) 主流媒体的失言和失职。

主流媒体承担着很大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职责。它们的影响力大, 特别是正面影响, 在社会公众中具有很大的引导力和传播力。当主流媒体发声后, 一般网民多会采取信任的态度。但当主流媒体在该出面时却没有出面, 更没有相应的声音, 这会导致网络暴力迅速扩大, 因无人引导而偏离方向。

(五) 谣言的扩散。

谣言非常可怕, 因为它不是真相。近几年来,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 网络谣言也越来越多。对于一个事件, 当谣言四起时, 网络舆论也会烽火连天, 难以控制, 从而走向暴力。这是一种典型。

三、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 加快对网络媒介的立法立规。

法律法规具有根本性, 基础性, 制度性, 是管长远的。同时也具有权威性和约束性, 应该说, 是控制和管理网络舆论暴力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网络舆论暴力在表现上看, 往往是以侵犯当事人的隐私, 甚至是骚扰当事人的生活为主要特征的。但是, 无论是言语上的暴力现象, 还是一些行为上的对于个人人身和隐私的侵害或者侵犯, 这事实上都已经构成违法行为。在这方面, 党委政府有必要高度重视, 应该在体制机制上加强对于个人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要尽快根据实际情况, 特别是要有针对网络媒介的立法, 让网民意识到即使是在虚拟网络中的言行, 只要侵害了个人隐私, 同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受到相应的惩罚。换一句话说, 就是违法行为, 这个性质是非常严重的, 对于网民将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二) 全面实施实名制。

在技术上看, 对于网民的言行进行约束, 并不存在技术难题。许多不知情的网民认为, 在网络中是匿名的, 没有人知道自己是谁。但事实上这是错误的。正是这种匿名心理, 以及侥幸心理, 使得“网络暴民”们肆无忌惮地对受害者进行辱骂和言语攻击。而事实上, 这种“匿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匿名。这确实是人们对于网络技术特性和信息技术不太了解的情况下的一种误解。从专业技术角度看, 网民是可以根据IP地址被追踪的, 也就是说, 一台电脑, 只有一个固定的IP。但由于在实践中, 成本较高, 在网民活动没有引起太大社会影响的情况下, 相关部门并不会采取追踪行动。但由于网民不太了解这种情况, 所以, 其心理上, 行为上就可能失控, 或者说控制能力减弱, 就会相应地产生一些违反规定甚至违法的行为。如今, 已经有专家提出, 可以实施网络实名制, 而且要全面推开。网上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 专业技术人员一查, 就知道是谁在说话。这样, 网络实名制能极为有效地遏制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 并使网友看到更有责任的言论, 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 提高个人信息的准确度,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将更方便、安全。另一种方式, 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固定每一个人的IP地址。这在技术上并不是难题。只是取决于决策者的决心和对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一旦明确了个人与IP地址之间固定的对应关系, 就让网络受众以及参与网络的网民知道, 他们的所有言行都是可以被发现甚至监督的, 这会促使他们加强对自己言行的约束。

(三) 全面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由于近年来网络发展迅速, 一些并不懂网络规则的网民也参与进来, 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跟进不及时, 以及网络管理滞后, 形成了目前的局面。所在, 在这里, 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方式, 把网民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网络素养提升起来, 就显得极为关键和必要。一般认为, 网络的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 一方面是网民应能够正确理解分析和判断来自媒介的信息, 是正确的, 还是错误的;另一方面, 网民作为传播者, 要知道哪些信息可以传播, 哪些信息不能传播。网民应该要学习和提升多方求证, 网络搜索, 真假识别等能力, 一定要认识到信息筛选鉴别的重大意义以及必要性, 不要无论真假都一味接受。所以增强网民进行信息鉴别的意识是有必要的。

(四) 有关网站一定要加强政治性把关, 通过一些技术手段, 以及人力、物力, 加强筛查, 注重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从现实来看, 网站是网络媒介的主要把关人之一, 他们由于平台和渠道的关系, 在事实上担负着对海量信息进行把关的职责。而许多网站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对于新闻来源的筛选。一个信息, 一是要真实, 二是要客观, 三是要全面, 否则就容易出问题。那么当一些网民特别是一些不知情的网民在对信息进行传播时, 网站要给予清晰的识别和把关, 特别是在政治上, 有没有重大的问题。这是网站的政治责任, 国家有关方面也要给予高度关注, 要出台相关规定, 对网站的责任进行清晰的界定和划分, 要让网站担起这份责任, 并因此为舆论暴力的产生设置一道有力、有效的屏障。

四、结语

面对网络舆论暴力, 我们不管是舆论事件的当事人, 还是参与舆论暴力的网民, 或者是整个社会, 或者是当今管理者, 其实都是受害者。当我们旁观它不被它所动时, 它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并深度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一些当事人, 他们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强大压力甚至是违法侵犯。这使得相关的政府和管理者不得不站出来, 在体制机制的完善上, 在管理的跟进上, 在舆论的制度上, 形成一套有力、有效的系列措施, 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去修正和完善, 并针对快速发展的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规范。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有必要在根本上技术上给予管制, 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网络舆论随之得到极大发展。很多社会热点事件在网络上传播并形成强势力量。但是, 一些类似于社会暴力的网络暴力迅速扩张, 甚至走向极端。其破坏性、危害性与日俱增, 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新闻学、传播学的角度, 多层面、多角度解析这种新的传播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并在对策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中职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篇10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 大多数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 或是初中就已经辍学的学生, 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厌学现象早就存在着。就学生的总体学习状态而言, 新生比老生强, 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强, 女学生比男学生强, 高职的学生比中职的学生强。进入职业院校后, 由于没有中考和高考的压力, 不用大量做卷子, 不用频繁地考试, 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动力不足, 因而厌学现象比较明显。而且他们的基础很薄弱, 知识上存在缺陷, 对于一些纵深的知识, 一部分学生想学接受不了, 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想接受。如学电子商务的学生说听老师讲理论知识跟听天书似的, 老师也很无奈, 说你们听不懂我也得讲。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理:我上学交钱了, 学校就得给我毕业证。

2.学生厌学现象存在的原因

(1)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脱离严重

有一类现象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过多的理论知识使学生面对现实时一片茫然。比如一些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知道学这个专业能做什么, 一些学生猜测说可能就是在网上做生意, 还有的学生说学了好几本专业书却不会在网上购物。由于许多同学学习准备的严重不足, 过多的理论课只能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失败, 感到自己一无所获。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学习的厌恶, 抵触心理严重。

(2) 管理跟不上

职业院校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中职学生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 生活自理能力差, 依赖性强, 自控能力弱, 自私自利心理普遍。管理这些学生, 有许多烦琐的事情需要处理, 有许多的思想工作要做, 班主任要付出很多心血。但是, 限于目前学院的条件, 有些班主任是任课教师兼任, 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一些班主任由行政人员担任, 他们的责任心、工作方法很难得到保证, 容易造成班级大放羊的局面, 这样班级的学习风气可想而知。

(3) 教学模式单一

我们目前采用的基本是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是强调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该 教学模式以课为教学单元, 以班级为基础进行授课, 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科为本, 系统传授学生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便于教学, 有助于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然而由于目前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基础较差, 使得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分离, 虽然老师是系统讲授, 但学生不能、甚至不愿意接受老师所教的内容, 老师和学生都很苦恼。

3.缓解学生的厌学现状的措施

(1)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就业教育抓得要早, 要从学生刚入学做起。就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感受到就业的压力, 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这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学校 在学生入校时就应当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指导。总体来说, 就业教育应当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

(2) 改变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

①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 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

②双元制教学模式。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部分时间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 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③MES教学模式。MES—就业技能模块教学法, 是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 以现场教学为主, 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某一职业分别列出若干单项能力, 以单项能力作为模块单元进行培训, 以不同的模块组合适应不同要求的培训计划,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培养技术工人。

国内职业院校在借鉴、吸收国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倡导的“产学合作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注重研究社会的需求, 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注重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我们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 创造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3)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是很难做的。据调查, 中职院校的学生不但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机不高, 学习方法不当, 认知水平低等学习心理问题;还存在自控力弱, 适应能力弱, 自我管理能力弱等个性心理问题;以及抽烟、喝酒、上网成瘾、缺课、打架等不良行为。虽然我们是高等职业院校, 但是无论在学习上, 还是在生活上, 管理学生采用的方式可能是小学式的。因此需要一批有爱心、耐心、责任心, 懂管理的方法, 懂学生心理的教师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并且要提高班主任的津贴, 做到付出和回报成正比, 从而激发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热情。

(4)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很高, 但缺乏与社会实际接触的机会, 缺乏专业操作能力, 缺乏对市场的了解, 缺乏对专业技术发展的了解。所以要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要定期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或到有特色的实训基地进修, 如果能做到参透课本, 了解学生, 放眼社会, 则定能获得学生认可。

摘要:中职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 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造成学生就业难、学校招生难的局面。对此, 本文从学生、教学、管理、办学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原因, 提出了四点对策, 以期对教师的教学、学校的管理有所启发。

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肖化移.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 1999 (1) :76-80.

上一篇:IT治理标准研究下一篇:监理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