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角色

2024-06-19

主导角色(精选三篇)

主导角色 篇1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高效结合,需要注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主导角色的合理优化[1],主体地位有相对高的分工协作,需要探索学生优先自主学习和老师重点讲解相结合[2]。软件工程等工科教育应突出实践教学的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优化课堂教学[3],针对性地探索教师和学生主导角色转换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挖掘有效的教学改革路径有着实际的意义。

2学生教师主导角色状态分析(Stateanalysisofdominantrolebetweenstudentandteacher)

目前软件工程的教学开始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更多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此转变过程中主导角色的转变,如何界定和执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角色是明显的,经过笔者近三年多的实践观察。目前,尤其在二类本科的软件工程教学中, 最多不超过30%比例的学生会在学习中处于主动状态,更谈不上在一定阶段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转变和反思原有的教材认识,不能机械的依赖教材,将更多的资源和材料纳入到教学框架中去,主动吸纳最新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教案[4]。

如图1学生教师主导角色状态图所示,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过程预习、理论讲解、课堂练习、课后复习、实验、理论考试、实验答辩,自然形成了教学过程中主导角色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探索学生先抛出疑问,老师答析相结合;培养学生先摸索讨论,后总结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懈追求;在教学模式探索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尽可能避免大班授课,以期达到教和学的最高境界[4]。

3教师主导角色用例分析(Usecaseanalysisofteacherdominantrole)

教师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天然的主导地位,具体到软件工程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主导完成的用例需求如图2所示。教师主要完成理论教学,练习指导和测试任务,其中练习指导包括理论课堂练习指导和实验课程指导,测试包括课堂练习总结和实验答辩分析。

教师需要吸纳最新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完成理论教学的优化。在传统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泾渭分明,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的组织,乃至教室的安排都有所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教学主导地位的平滑过渡。缺少从理论到实验的过渡练习,缺少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天然地理环境(统一教室),那么有针对性的合理设置理论课堂练习指导,对学生和教师都是必要的;与此相对应实验课程也缺少实验前的理论过渡,实验课程的理论指导也是必要的。

无论是理论课堂练习还是实验课堂练习,简单的练习或实验演练都只会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习惯,必要的练习总结和实验过程答辩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尽管理论课堂时间有限,每每利用有限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及时自主总结课堂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练习中总结出来的最深刻。

4学生主导角色用例分析(Usecaseanalysisofstudentdominantroles)

古代的书院教学倡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重视启发和诱导;在强调学思并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践履躬行”[5],同当今的实践创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传统的学生主导角色用例需求分析如图3所示,学生主要完成预习、听课、练习和考试,其中听课包括理论听讲和实验听讲,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实验操作,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答辩。但是在学生占主导角色的用例分析描述中增加的新的内涵。

从小学开始,教师都要求自己的学生完成预习,似乎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听课需要预习的习惯。但是,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没有强性要求预习的情况下,预习的学生比例不超过10%,尤其对于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课教学,没有预习几乎收获甚微,这简单的预习或许已成为专业教学和学风的一个瓶颈所在。相反如果能在教师指导学生预习的同时,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有针对性地预习并提出疑问,学风和学习效果提升明显。所以,学生第一个主导角色必须切实的强化传统的预习,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求更多,因为很多综合性的专业课程,更新更快,涉及的知识面更广,需要更全面的预习,远远超过中学、小学时段的内涵。

再来分析学生主导的课堂练习,就笔者所在的软件工程二本的学生而言,学生自进入大学已经不习惯于课堂练习,或多或少被所谓大学的教学特点所掩盖,甚至有同学已经失去了带课堂笔记或课堂练习本(纸)的好习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仅仅是来听听课而已,理论的巩固,实验内容的衔接就无从谈起,因此,必要的练习和讨论,融入古代书院制的特点可以很好促进教学,尤其是在学生主导的情况下完成教师设计合理的案例教学,核心知识体系形成和难点的分析有必要在学生主导的练习和讨论中完成。

在软件工程的教学中,理论学习的同时,尤其注重工程的实践或实验教学,但传统松散的大学实验教学,很多时候都是流于代码的输入和实验的验证,往往缺少过程的检查和理论结合实践的总结,这使得实践或实验课程事倍功半,因此,设计合理的实验答辩环节是必要的,一方面要检验或检查实验的结果或功能,另一方面,一定要要求学生主动的去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疑难问题,提炼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回头对比理论课堂的练习内容。

5主导角色转换活动分析(Activityanalysisofdominantroletransition)

在明确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各自主导角色后,需要进一步的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平滑的过渡,如图4所示为主导角色转换活动图。学生和教师在不同的泳道中有着各自独立的活动,为着共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目标对象实现主导地位的转换。在图中初始活动由教师主导引发,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完成课前的预习,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将专业预习过程遇到的疑问抛出,这种抛出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带着疑问去听讲,其二是在随后的课堂讨论中抛出理论学习或经过课堂练习还没有解决的疑问。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解析学生的疑问,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将要进行的实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做到承前启后,理论和实践结合。随后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主导讨论,这个过程教师更多的选择倾听, 由各自的小组长或活跃的成员对课堂练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主导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随后即将进入实验或实践环节的教学,在教师实验指导之前,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应用场景加以分析;与此同时,主导学生的过程控制,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因为许多学生注重结果的验证,对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缺少耐心的深入分析,这恰恰是他们将来独立工作所需要的,如果在软件工程的专业实验过程中,仅仅充当告知的角色,不去引导学生进行过程记录、分析、解决、讨论,真正的工程实践也只能是收效甚微。最后,也是传统的实验或实践比较容易忽视的过程,每次实验课程,由教师组织,学生为主导完成实验的答辩,在注重核心功能实现的同时,学生主导完成过程分析,完成实验总结。

6结论(Conclusion)

主导角色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师 角色定位 主导作用

前不久,张家港市第三中学邵晓燕老师执教了一节题为《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初一数学公开课,就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定位自己的角色与发挥主导作用的问题作出了示范。

一、创设情境,师生共同建构数学知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还是在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下提出问题,这是判别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体现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参数。

【教学片段1】

师:(呈现第一张幻灯片)

37×2.8+37×4.9+37×2.3

生1:原式=37×(2.8+4.9+2.3)

           =370

(评析:由小学内容入手,注重小学与初中的衔接。)

师:很好,你的小学数学基础很扎实!若把37换成a,2.8换成b,4.9换成c,2.3换成d,上式如何改写?结果可写成什么形式?哪位同学说说?

(评析:能鼓励学生,同时渗透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生2:ab+ ac+ad = a(b+c+d)

师:你说得对!这是小学学过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前阶段学过的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的逆向书写。而我们今天要与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正是这个,因式分解。请同学们观察因式分解左右两边有何特点。

生3:因式分解的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一个单项式与一个多项式积的形式。

师:大家同意吗?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吗?

(评析:学生自我完善,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生4:一个字母可表示单项式,也可表示多项式。因此,右边是几个整式的积才对。

师:你分析得很透彻!我们把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称作“因式分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当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心向和驱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告别传统的“填鸭式”组织教学的教师角色,应该在“导学”上做足文章,发挥“主导作用”,扮演“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二、激活思维,提供学生探究交流的平台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无论是题型模仿、类型强化,还是技能操练,若离开了数学思维,都是无效学习行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使数学思维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是每位数学教师应当强化的技能。

【教学片段2】

师:找一找下列多项中各项的公因式。(出示PPT)

(1)a2b+ab2

(2)2x2-6x3

(3)9abc-6a2b2+12abc2

(评析: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寻找公因式的方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生1:(1)中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为ab,(2)中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为2x2,(3)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为3ab。

师:思考如何找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思考后与小组其他成员讨论,最后,各组派代表交流。

(评析:先独立思考,后讨论发言,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效。)

生代表1:找各项相同的字母。

师:相同字母指数如何取?

生代表1:相同字母指数取最低次数。

师:公因式有没有其他要求?

生代表2:取各项数字(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生代表3:有序找,先找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再找相同字母并取相同字母指数次数最低的。

(评析:让学生通过思考,小组讨论,代表交流总结,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可谓经过思考的知识获得才算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只有有了思考,才能产生问题,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提供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维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做有意义的思考,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自主就能融合互补,就能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三、倡导质疑,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

新课标提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是鼓励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尝试分解因式的学习环境,邵晓燕老师让学生在同伴间的争辩中掌握新知,学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实现思维的开放,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既获得知识,又培养了创新意识。

【教学片段3】

(出示PPT)把多项式化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多项式的积。

(1)5x3-10x2y

(2)6x3-18xy2-3xy

(3)-2m3-8m2-12m

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前两小题后被第三题难住了。

生1:怎么第一项是负的呢?

师: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

生1:把第一项的负号消灭。

生2:把第一项交换到后面去。

不少学生开始同意了他的看法。

生3:也可以把负号提到前面去,括号内的多项式就没有负号了。

一些学生迟疑片刻后,也认为这种方法可行。

师:同学们能想出两种方法解决困难,很好!你们能比较一下么?哪一种方法更好呢?

生4:把第一项交换到后面去好,不容易出现运算符号的错误。

生5:把负号提到前面去……

生6:这种方法使用范围更广,如“-2m3-8m2-12m”。

生5:对,对,把负号提到前面去,只要细心一些,这个方法会比较好用一些。

师:大家说得都有理,但基于通用性,多项式的第一项出现负号,常把负号作为公因式的符号写在括号的外面,使括号内第一项的系数为正。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在学习数学的技能、方法、思想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一定程度的争辩,有助于学生在争辩中不断思考,不断加深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训练,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运用数学去认识和影响周围的世界,在运用中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是怎样不断用数学观点分析、探索周围的世界,把学数学与用数学结合起来,形成自觉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美学价值的。

【教学片段4】

(出示PPT)

1.已知:a+b=5,ab=3,求a2b+ab2。

2.20142+2014能被2015整除吗?

教师在教完了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后,呈现这一教学片段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把新学的数学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给教师以反馈、分享、调控、反思,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提升。

从表象上看,这两道题在难度上似乎有跳跃的色彩,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从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角度去看,设计这样的习题,却是别具匠心。只有拥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才是有数学思维训练价值的。

邵老师准确定位了自己的教师角色,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注重启发、引导而不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在争辩中激活求异思维,发展运用数学知识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其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地统一于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之中,取得了较高的教学目标达成度。笔者以为,对许多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她的这些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艺术不无学习、参考、借鉴的价值。

主导角色 篇3

一、高校教师的职责和素质教育改革

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从古至今都很受重视。古人说:“学不严, 师之惰。”“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容量。现代社会正从学历型社会向资历型社会转型, 学习不是全部, 高校大学生除了学习知识, 还要有应用知识的能力。不但要求老师有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善于通过交流互助的渠道, 给学生以生活上、人格上的关心。高校的老师更应当指导学生如何快速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 特别在他们的心理上给予引导和关爱。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程。这需要社会和学校共同为他们撑起一片天。“马加爵事件”及一件件让人扼腕叹息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正说明我们的教育体系还远远没有健全, 在教育理念、方针上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人群, 对社会各方面较为敏感, 但又由于涉世不深, 看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要求学校给予有效的关注和引导, 积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惑期, 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他们提供一个互教互学的平台, 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人生的自由和情感的美好。

从1995年起, 高等教育界就开展了一场以“加强素质教育、增强质量意识”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讨论中提出:“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1998年3月, 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 明确提出高校教改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专家们认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实现。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也说:“教育事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 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 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可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领域全面展开素质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 高校的素质教育固然应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以教学过程为主体。然而, 在我国的高校中, 受管理体制影响, 与学生走得最近, 最关心、最了解学生的是班主任。在我校进行的一次对政治辅导员 (班主任) 的工作状况调查中显示, 当学生有烦恼和思想问题时, 班主任是他们最想交流的对象之一 (占调查人数的9.90%) , 仅次于知心朋友、任课教师, 排在家长之前 (占调查人数的1.78%) 。因此, 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 班主任群体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

二、当前高校班主任的职业状况

虽然班主任是高校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内班主任的职业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有过高校工作经验的人对待班主任工作都会有这样的认识:

1. 大学里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件“苦差”

同事见面, 一听说谁当了教授、硕导、博导, 便是“恭喜”之声不绝于耳;一听说谁当了班主任, 接下来的第一句话便是“好辛苦哟”, 一脸的同情。在我校的政治辅导员职业状况调查中, 主动愿意担任辅导员的仅占14%。有的领导坦诚地说:“现在辅导员不是选的问题, 而是能抓到人带班就不错了。”高校教师不愿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事情又多又杂, 经常要牺牲休息时间, 甚至占用业务时间。而学校对辅导员的关心却很不够, 待遇较差, 住房条件差, 职业前景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班主任工作在高校中成了一项占用时间的“业余”工作。

2. 大学里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件“难差”

事实上, 当过大学班主任的人, 大都会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件难以干好的工作。有的人不愿当班主任, 也有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我校的政治辅导员职业状况调查中, 学生认为辅导员“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的仅有18.22%, “没有帮助”的却有34.26%;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并不比自己高明能干”。山西大学师范学院的王成玉认为:我国高校一般均未开设班主任管理的专业课程, 即便是在师范院校的课程中, “班主任工作知识也只为捎带, 占有很少课时, 且一般只在教学法、教育学中列有非常有限的章节介绍一下, 在本来就占时不多的毕业实习中见习一下就过去了。”因此,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对基础教育转轨给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班主任在学生全面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技巧, 班主任工作规律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深刻了解, 形成了师范毕业生班级管理教育理论功底薄, 班级管理技术水平低, 从事班主任工作后基本上从头摸起, 适应周期长”的现象。现任的高校班主任多属在实践中摸索, “自学成才”。笔者曾有意翻查过我国多种《高等教育学》《高等学校管理学》教材, 在这些书中均未见有任何章节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论述。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班主任工作是一件“苦差”, 因此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多数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 还有一部分是被强制安排这项工作的讲师。由于新教师的能力局限和“无奈的”讲师消极应付, 目前高校的这股学生工作的有生力量并未能在这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改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三、班主任教师在高教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主趋角色的表现形式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班主任工作相比, 高校的班主任工作有其特殊性。高校班主任在高教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主趋角色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可以把它们分成以下几种:

1. 组织管理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对一个班的日常学生工作全面负责, 组织学生活动, 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现代学校管理心理学认为,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模式有三种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纵型。专制型管理模式属“政工干部”的工作模式, 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高校中已经较少看见了。民主型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 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正确的价值观, 又有一定的能力, 然而能达到这一标准的班主任在目前高校中也为数不多。多数班主任采用的是放纵型管理模式。其实大学生从年龄上来说已是成年人, 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班干部管理和学生自治。但依靠学生的自治, 不等于班主任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 同学关系冷漠, 班级舆论正气不足, 部分干部大权在握, 组织纪律自由散漫。

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在班主任的管理中, 不仅能看到对各项事务的公正处理, 而且可以从班主任处理事务的工作过程中得到启发, 学到自我管理和组织交流的方法。因此, 班主任的组织管理工作还是很必要的。

2. 引导作用

有个别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是消极的, 在他们的行为中明显存在着一些相互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积极上进, 认真学习, 工作负责, 愿意做好人好事;另一方面又在考试时舞弊, 组织劳动时躲懒。有的学生出了校园就完全变了一个人, 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价值取向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实际上当代大学生之所以有如此矛盾的价值取向, 主要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当今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时代, 来自各方的影响因素之间并不协调。社会上出现这种道德矛盾行为的也不仅仅是大学生。

班主任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积极的人生引导上。当学生产生人生信念危机时, 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路该如何走, 人生的价值在何处等问题。同时, 班主任要以自己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影响学生, 教会学生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辨别是非, 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勇于进取。同时注意利用社会上积极的、先进的事例,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班主任本人的积极人生态度对学生是一个良好的榜样, 班主任首先要有坚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情操以及真诚地为学生服务的态度, 才能成为学生形成积极人生观的正面楷模。

3. 指导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的指导上。一段时期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相适应, 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高校中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的现象。这样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带有这样一些明显的缺陷: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狭窄、科研能力不强、业务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的需要。高校的素质教育主要应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来完成, 但一些本科教育的改革措施远未到位, 教学内容的实质性更新也需要时间, 学生的能力培养还未落到实处。在这样的情形下, 作为班主任除了督促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之外, 还应该主动出击,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第二课堂”的活动, 以改变目前高校中“三多 (课程多、内容多、学时多) 、三少 (阅读参考书的时间少、分析思考问题的训练少、实践锻炼的机会少) ”的现象所造成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较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一般;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较好、大胆创新能力一般的局面。

4. 策划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策划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班级活动的选择上。班级活动的策划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一切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班主任所策划的活动离开了这个原则, 便成了为活动而活动。这样的活动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学习成长时间, 也看不到应有的成效, 最终会失去支持, 导致班主任工作的失败。

在具体的活动选择中, 班主任应针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活动。一年级的新生, 面临着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班主任应多找学生谈心, 同时应考虑策划一些大学学习方法交流的活动;大二、大三的学生进入到了大学学习的实质性阶段, 班主任应把活动重点策划在学业的学习和研究方面, 同时还可策划一些与个人的人生发展定向有关的活动;对大四的学生, 班主任的活动策划应考虑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走进社会后急需的技能训练等。就目前学生所学的专业而言, 有文、理之别, 更有“热门”与“冷门”之别。对“冷门”专业的学生, 班主任应该策划一些成才讨论活动, 让学生认清人才的本质及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素质的培养, 说明专业冷热与成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成才的关键是人的素质,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 协调作用

人际关系学认为:在现代社会, 人际关系渗透到许多领域, 影响到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协调作用, 除了要进行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干部之间、学生与教工之间、学生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协调, 更要注意协调班集体与班级外各种关系的和谐, 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 寻求班级发展的机会。

例如我们前文提到的“第二课堂”的活动, 就需要院、系领导的支持, 需要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支持。一位班主任首先应该在班里建立一个团结一致的班干部组织, 借助这个组织开展班级日常工作, 自己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公共关系的处理, 完成班干部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因此, 班主任有必要在建班之初便着手进行班干部的培养工作。如果班级工作基本能由成熟的班干部组织和普通学生实现自治, 班主任便可以把工作发展到班级之外去, 寻求外来的人力、财力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曲钦岳, 冒荣.研究型大学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 1999 (2) .

[2]王玉成.师范院校开设班主任课势在必行[J].山西高教研究, 1999 (2) .

[3]李贤瑜.关于我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C].江西师范大学99年学生工作研讨会材料汇编, 199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主导角色】相关文章:

主导作用04-14

主导05-13

专业主导05-19

主导能源05-22

政府主导05-24

思维主导06-15

主导引领06-22

学院主导模式04-30

教学主导作用05-03

政府主导行为05-10

上一篇:机电下一篇:有效性初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