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性初中生物

2024-05-06

生动性初中生物(精选十篇)

生动性初中生物 篇1

一、重视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奥秘最容易引发人们的探究欲望;生物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历程,其中不乏精彩的人物和事件;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很适于开展实验和探究。这些都是生物学科发掘情感价值、目标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一个人一但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二、让学生的自主预习成为一种乐趣

要实现问四十分钟的课堂要效率,那么学生课前的预习就非常重要。导学案是教师体现其教育、教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代表着需要达到的目的地,也是提高课堂效率,保证学习效果的有力凭借。导学案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要具有从简到难的层次性,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题目形式不能太单一而缺乏变式;题目要尽量设计的与生活贴近,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预习,乐于预习。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首先应表现在知识的获取与问题的发现都应该学生,教师只需要在导入方面做好引导。一位美国校长曾经这样评论中国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特别勤奋;但是,中国学生只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这些答案几乎就是教师课堂上所讲的,或者,就是课本上所写的。这样的学生是很少有创造力的。最有创造力的是那些在课堂上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它不可能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条重要措施。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肯定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来解决问题,学生这个过程中的收获才会是最大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四、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去参与

素质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化性,内化须经过主体才能实现,因而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我们的教学应从内容的知识性学习转向动态发展的过程性学习,变由“文化传承”的受动者为“文化再生产”的经营者、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学的着力点不再是所谓的课程内容的“精确掌握”,而是教学主体间的对话。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的形式之一,也是实现生物学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的重要途径。所以生物教师要通过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讲,对教材中所选编内容进行观察与实验。在学生不断地观察与实验这一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五、注重科学的评价,实现高效课堂

评价是所有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性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重要保障。丰富教学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教师及时真诚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生物的自信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能最大程度的激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使生物课堂焕发着无限的生命活力,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再是一个期末的分数,它变的更立体、更生动,更系统,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扫描和透视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才。

摘要: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课堂改革势在必行。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效果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实现高效课堂,也是我们作为一名生物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要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高效率,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将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了解获得知识的途径及知识本身。重视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生动性初中生物 篇2

作者:朱珊珊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现今仍然统治着绝大多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只是围着书本、老师转,并没有多少机会进行独立的思考,这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造成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生物成绩优秀率低,生物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也与当今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就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经指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充分的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现代教学的特征,实现教学系统的内外统一。”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标准,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教学模式转换的基础。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

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这种教学和生物教学是相悖的。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86%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枯燥,容易形成厌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认知年龄的学生,学校的教育应该避免让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探究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造全新的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对生物学这一学科的正确认识。

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新教学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困难。许多学校的生物学教学观念一直没有变化,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基础性的教学开展不起来,在新的课程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快速推广新教学模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

其次,固化思维的教学形式。虽然许多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停留在教学表面上,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的安排上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没有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训练,也没有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显得非常的重要,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当今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教学缺陷,使课堂生动有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遗传学的渴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呢?

一、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

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是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校忽略生物学科的地位,从领导到教师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使学生对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正视生物在学校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现 “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同时,学校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自己的理念,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发生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后也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和想法写在一张小纸条与老师交流,或开展有关生物学习的班级主题活动使之有利于师生互动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素质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然而教师良好的品格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另外,大多高中生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上哪门课,学生常常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最后,教师的本职工作便是传授知识,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又如何传授他人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强大,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又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所以,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的年代,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接受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从事于生命科学的热情。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具有剧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说是个得力的助手,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科学和技术的使用可以清晰的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本知识。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变笼统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例如,在讲述“减数

分裂”时,应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进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展现有丝分裂的动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然后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快可以把握重点知识。在解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传统的教学使用多张的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有时因为光线的原因致使一些学生不能看的很清楚,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差,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个动态过程以Flash的形式展示出来,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细胞分裂过程的直观化,教师只需要加以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完全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绪,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生物是一个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课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刻板的规定把教科书的理论被动的灌输给学生,只能是禁锢学生活跃的思想。现在的考试试题越来越开放,这些知识不全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答案,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尝试找到新的结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安排一些小实验,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后指导学生的汇总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自己找出答案,再做详细的记录,独立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有大幅度提升。

七、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中的生物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可以被追溯到,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的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自身的现状来讲授课本中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高一的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知识水平有限,在教学上不能急于求成。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让了解生物和社会、经济的关系,从而理解生物,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高二高三阶段,要以拓展学生的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内容适当扩展一些课外知。

总之,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注重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获得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作为

教师,应加强对新教材教学方法探索和尝试,不断总结经验,积极诱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全面实施新课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结语

生动性初中生物 篇3

【摘 要】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课堂改革势在必行。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效果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实现高效课堂,也是我们作为一名生物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要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高效率,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将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了解获得知识的途径及知识本身。重视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主动性;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首先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采用新的手段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突出他们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一、重视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奥秘最容易引发人们的探究欲望;生物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历程,其中不乏精彩的人物和事件;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很适于开展实验和探究。这些都是生物学科发掘情感价值、目标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一个人一但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二、让学生的自主预习成为一种乐趣

要实现问四十分钟的课堂要效率,那么学生课前的预习就非常重要。导学案是教师体现其教育、教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代表着需要达到的目的地,也是提高课堂效率,保证学习效果的有力凭借。导学案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要具有从简到难的层次性,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题目形式不能太单一而缺乏变式;题目要尽量设计的与生活贴近,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预习,乐于预习。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首先应表现在知识的获取与问题的发现都应该学生,教师只需要在导入方面做好引导。一位美国校长曾经这样评论中国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特别勤奋;但是,中国学生只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这些答案几乎就是教师课堂上所讲的,或者,就是课本上所写的。这样的学生是很少有创造力的。最有创造力的是那些在课堂上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它不可能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条重要措施。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肯定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来解决问题,学生这个过程中的收获才会是最大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四、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去参与

素质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化性,内化须经过主体才能实现,因而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我们的教学应从内容的知识性学习转向动态发展的过程性学习,变由“文化传承”的受动者为“文化再生产”的经营者、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学的着力点不再是所谓的课程内容的“精确掌握”,而是教学主体间的对话。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的形式之一,也是实现生物学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的重要途径。所以生物教师要通过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讲,对教材中所选编内容进行观察与实验。在学生不断地观察与实验这一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五、注重科学的评价,实现高效课堂

评价是所有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性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重要保障。丰富教学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教师及时真诚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生物的自信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能最大程度的激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使生物课堂焕发着无限的生命活力,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再是一个期末的分数,它变的更立体、更生动,更系统,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扫描和透视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明玉.对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J].教改创新,2013(36)

[2]张连喜.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路及策略[J].课改研究,2012.12(26)

[3]钱世梅.浅谈农村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12(198)

【作者简介】

苗琼(1986.9.26-),女,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教学。

如何让生物课“生动”起来 篇4

生物学科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生物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意义深远。与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相比,高中生物具有难度高、较抽象等特点,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会明显感到比初中的时候要吃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最后放弃学习。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采取哪些办法让学生在学习生物时不至于觉得那么枯燥乏味呢?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在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具有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法的选择,把课上得死气沉沉,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的。那么我们究竟要通过哪些方法使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呢?

一、上好第一节生物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生物科学和我们》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由于这部分内容没有什么重要的知识点,很多教师把它一笔带过,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生物科学和我们》是高中生物学习的理论变得有趣生动,我认为这对中学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一种尝试和突破。

4.对教材中现有实验的改进

如天津市扶轮中学的梁天真老师的《铝在氧气中的燃烧》。高中化学第二册原有实验中“把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点燃纸片立即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做有时纸片引燃不了薄铝箔。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梁老师改进如下:先将滤纸剪成条状后用水浸湿,然后在滤纸上沾满铝粉,再把粘好铝粉的滤纸在阳光下晾干,引燃粘好铝粉的滤纸,立即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滤纸上的铝粉剧烈燃烧,火星飞溅,发出耀眼的白光。再如天津市静海一中的张希彬、李东平老师的《用滤纸做半透膜渗析实验》,他们首先对半透膜本身加以改进,将胶水均匀涂布在玻璃片上,晾干揭下即可。其次对实验装置与程序加以改进,在半透膜两面各放一张滤纸,在一张滤纸上滴加淀粉溶液,在另一张滤纸上滴加碘水,然后用玻璃片夹住,一分钟后将两张滤纸揭开,可以看到:滴加淀粉的滤纸变蓝色,另一张不变色,证明:半透膜准许小分子(碘分子)通过,而拒绝高分子(淀粉分子)通过。再如上海市闵行中学张顺鏕老师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由于原实验反应剧烈,苍白色火焰不便于观察,张老师用一个针管抽取一管氯气,在氢气燃烧的火焰内缓缓推出注射器中的氯气,这样可明显地长时间观察到火焰的苍白色。还有重庆市巴蜀中学钱胜老师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原来实验是用木炭粉,实验现象有时不太明显,钱老师把木炭粉改成了激光打印机用的墨粉(粉末极细,价格便宜),实验现象变得非常明显。另外,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任连俊老师的《氯水见光分解实验改进》,就是为了克服教材上的氯水见光分解实验用时很长,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看到明显现象的缺点,而自制了一个强光光源,把盛装氯水的平底烧瓶放到该光源上,反应变得非常迅速,几分钟即可完成此试验,并且实验现序幕,如果充分利用它,将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教材之所以设置《生物科学和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来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像是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问题,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的旱涝灾害,以及“非典”、禽流感等疾病的肆虐,等等。教师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会使得学生觉得生物知识其实是离现实生活很近的,从而激起他们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将会使学生很快对这门课失去兴趣,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选择,它对于课堂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巧用比喻,增加直观性。

高中生物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抽象性,因为很多生物现象是无法用眼睛观察到的,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发挥一定的抽象思维,很多学生对于这种转变无法很快适应,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巧用一些比喻的方式来增加生物现象的直观性。例如教师在讲到蛋白质分子时,由于肉眼看不到,就可以找一些大家都很熟悉的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来比喻,如把蛋象明显,分解后的氧气检验科学合理。还有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三中学的张艳萍、王崇庆老师的《石蜡蒸汽点燃改进》,教材中采用的是直接点火的方式,由于白烟(石蜡蒸汽与固体的混合态)容易散失,因此,点火时要求火柴离烛芯很近才能成功,这样学生会认为是烛芯被点燃,说服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张、王老师设计了一个螺旋铜丝圈,当蜡烛熄灭后,马上在其上方罩上这个螺旋铜丝圈,白烟顺着该圈上升,这时在圈的上方点燃白烟,现象明显,说服力很强。

5.改进、创新最基本的实验仪器

如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的王兴中、王伟老师的《复式试管夹》,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管夹一个只能夹一个试管的不足而发明的,他们发明制作的复式试管夹既能夹一个试管,同时又能夹两个或三个粗细一样或粗细不等的试管,这就为中学化学某些对比实验的演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6.课本实验的延伸

如天津市杨村第二中学的任培文、杨士祥老师的《氢气验纯后试管中余焰的检验》。氢气验纯后试管内应有余焰,但是试管内的余焰却很难观察到,任、杨老师为了让学生确信试管中有余焰,设计了如下操作:验纯后立即把试管口朝上、微倾斜浸没在水槽中,水进入试管,氢气被排出,在试管口则可以看到剩余氢气继续燃烧的火焰,现象特别明显,该实验赢得了在场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以上这些作品都是比较成功的,有意义的,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是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对其他教师以后的实验改进、实验创新也是有一定启示的。

教师实验探究、实验改进、实验创新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不过,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实验创新不能只是教师的事,教师要把它变成学生的事,要通过积极引导,有计划地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怎样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

韩昕蕾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初中部,江苏扬州

摘要: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学生主体作用激励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如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能维持良好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体内器官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机体潜在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从教材的编排、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学习成果的评价三个方面优化生物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深度挖掘教材,培养学习兴趣

(一)引入著名科学家的典型事例,培养学习兴趣。

如讲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时,向学生讲述“达尔文的悲剧”、“莫名其妙的痴呆”两个小故事:1839年达尔文与他的表妹爱玛结婚,他们6个孩子中竟有3人夭亡,其余3人终生不育。这件事情让达尔文百思不得其解。直至到了晚年,在研究植物白质分子比喻成花生米,这样就可使得学生对于蛋白质分子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从而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

2.利用口诀帮助记忆。

在生物课中,有很多基础性的知识都是需要学生记忆下来的,如果不讲求任何的技巧性,只是强行记忆,学生会感到非常的困难,即使花了很多的时间记下来,过不了多久也会忘记,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教师如果能够编一些“顺口溜”、口诀之类的东西帮助学生记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到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时可以把它编成一个句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在讲到有丝分裂时期特点时,可以把这些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忆,学生会感到轻松有趣,还能达到理想的记忆效果。

3.让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幻电影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种电影类型。科幻电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里面有着很多天马行空的科学幻想,虽然这些幻想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还无法实现,但是很多事实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科幻电影中的幻想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变为现实了。我们在上生物科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依据一定的生物知识,大胆想象,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开展教学实验,丰富课堂内容。

实验法是在很多理科学科的学习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多动手对于人们智力的发育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够多开展一些生物实验,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5.恰当地运用一些高科技教学仪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方面当然也不例外。现如今,很多学校都有一部分的科学教学仪器,如多媒体、投影仪、显微投影机等都在教学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应用这些教学仪器,能

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异花授粉的个体比自花授粉的个体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而自花授粉的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达尔文才恍然大悟:大自然讨厌近亲结婚。美国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与表妹玛丽结婚后,他们的女儿都患有“莫名其妙的痴呆”,并过早地离开了人间。他们唯一的男孩也有明显的智力残疾。后来他发现:“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民族之间的婚姻,才能制造出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为强健的人种。”学生听后,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个个若有所思,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重要意义。

(二)联系社会热点,培养学习兴趣。

热点问题最富吸引力,选择热点问题,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例如2003年非典流行、2009年甲流肆虐都为我们讲解“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了鲜活的资料。这样既可活化课堂教学,又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结合最新生物科学成就,培养学习兴趣。

人类天性对新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如讲到“计划免疫”时,先“调查学生出生后的预防接种情况”,接着介绍“今后疫苗怎么用”———目前的疫苗制品绝大多数是针剂,儿童在接使教学工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教学时能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借助于这些教学仪器,教师可以把很多枯燥的知识转化成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得这些抽象知识更具直观性。同时多媒体的应用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节省时间和空间,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视野无限扩大。高科技教学仪器的种种优势对于现如今的生物教学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条件,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理论联系实际。

同其它的学科知识一样,生物学科最终的目的也是应用于实际,例如仿生科技就是生物学实际应用的实例。如果教师在教授生物知识的时候能够联系实际,不仅会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实用性,而且能为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7.适当的开展课外活动。

生物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学生被关在教室里学习生物是无法领略到生物知识的精髓的。教师要努力创造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可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的神奇的同时,接受和掌握生物知识。

三、用语言的“艺术”感染学生。

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运用口头语言的“艺术”,在上课时采用一些幽默风趣、富于哲理的语言,即使所学的内容很枯燥,在这种幽默风趣的语言感染下,学生也会感受到轻松快乐。

营造一个生动激昂的生物课堂 篇5

【关键词】生动激昂;生物课堂;科学史;小笑话;比喻;现代教育技术。

对于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大多数的老师是颇有微词的,这主要是由于新教材的编排顺序、重难点舍取跟旧教材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很多的老教师不适应于这样的变化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矛盾现象,于是对生物学科新课改产生了一定的否定情绪,但我们必须接受的是,进行新课改是在新格局、新形势下必须接受的挑战,是跟上世界步伐,复兴中华民族的既定任务;它不只是一省一国所面临的趋势,也是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新趋势、新挑战。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我们应该勇于在这条道路上探索,为生物学科新课改的成功付出绵薄之力。

每一位老师都应致力于营造一个幸福的课堂生活,教学活动是师生生命中弥足珍贵且不可复制的段落,教学是几十个鲜活的生命聚集在一起进行的分享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活动,师生各自的情感体验共同构成了不息的教学生命,作为教师,我们当营造一个生动激昂的生物课堂,无愧

于我们的生命于课堂上逝去的那一霎。营造一个生动激昂的生物课堂,我有以下的小意见。现抛石引玉,算是和大家老师的交流,亦期得到更多优秀教师的指导。

一、利用科学史来感动和激励学生

在课堂上多讲一些生物科学家或者其他科学家的传奇故事,可以激起学生的拼搏热情。当读到达尔文那呕心沥血的跟随贝尔格号的五年大探险时,我们总为他的每一次遇险和化险为夷而心存佛念、读到他的《物种起源》,无不为其精妙的进化理论而折服,当我们知晓到他的六个子女三个夭折、三个终身不育时,发自心底的又是无比惋惜的喟然长叹,学生由此感知到遗传常识的重要性,由于历史的局限,像达尔文这么伟大的科学家也难免为人类的无知而付出了血的代价。学生知道了这些会激起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升起为人类福祉而艰苦奋斗的热情。当我们读克里克与沃森,无不为他们的年轻有为、青出于蓝而跃跃欲试,为他们的各施己长、精诚合作而啧啧称奇,为他们的博于积累、善假于物而高山仰止。利用科学史来感动学生,动之以情、激之以先人之传奇,他们就会充满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因为在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成为伟大人物的梦想,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使学生把“我要学”转变为“我想学”、“我爱学”,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出学生不可遏止的主体作用,这个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可以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了。每每,我给学生讲起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他们无不澎湃着激昂的的拼搏热情。

二、必要的时候讲一个小笑话

有时候一个轻松的笑话是良好的课堂调节剂,一次课上,那是一个炎热得令人昏昏欲睡的下午,后几排的几位同学以睡眼惺忪之态作垂死挣扎状,终于,一个男同学忍不住了趴在桌子上,我静静的走过去叫起他,然后以一种调皮的语气对全班说:我们应该给他唱一句——Only you~,同学们马上想起了电视剧里这句搞笑的台词,于是乎精神焕然一新,瞪大了眼睛全看着我,我稍作停顿后开始了新的讲课,这下几乎所有人都集中精力了。诚然,讲小笑话是会浪费掉课堂时间的,但是,如果浪费掉百分之五的时间换来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效率,我想这是值得的。通过讲小笑话,拉近了师生距离、激越学生精神、增强教学效果、最后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们老师有理由、有必要运用这样的教学手段。

三、合理利用比喻

课堂上,讲到某些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打一些利于学生易于接受的比方,比如在讲特异性的免疫时,可以把人的机体比喻为一个村庄,B细胞比喻为村民,T细胞比喻为村委会,一般体细胞比喻为房屋,病原体可以比作狼,我们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知识讲述了一遍以后,可以这样进行表述,加深学生的理解。狼来了(病原体呈递到B细胞),这村民们一看,大家就拿起武器(分化为效应细胞并产生抗体),追着狼就打(抗体和病原体的特异性结合),一些狼就被这些村名给打死了;还有一些狼会跑到村民家里(体细胞里),这时候,村民们傻眼了,追着狼打吧怕毁了自己房子,不打吧也肯定不行,正着急呢,村委会那帮人闻讯赶来了,这帮人很有魄力,二话没说,把房子给拆了,把狼也撵出来给打死了。教学活动是宝贵的生活片段,但它不应脱离于普通的日常生活,必须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样把普通生活和教学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留下精彩纷呈而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

生物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课时较少,于是相对课容量较大想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呈现更加生动丰富的内容,就要在教学方式上结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把课本的抽象的知识、概念、内涵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短暂而宝贵的课时量。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的展示当受刺激后信号在神经细胞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把正负电荷制作为头上标有“+”和“-”的骑着单车的小企鹅,这样可以直观体现出电位的动态变化,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上的双向传导和神经细胞之间的单向传递,并直观展示信号在突触处转化传递的过程,这样,书上的死板的封闭的知识活灵活现的浮现在学生眼前,不枯燥了也易懂了;不过,多媒体的制作一定要着重实用性,而非是视觉效果抑或其他。在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一节中,采用Flash动画展示限制性内切酶对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剪切以及剪切以后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连接过程,可让学生生动直观的洞悉基因工程的前两个步骤,而这一过程在普通课堂至少讲二十分钟,但如果通过Flash动画演示,再辅以教师讲解,几分钟就能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效率提高了,课容量也就上去了。这样,生物课堂变得高效了而且前后的知识点的连贯性也增强了,学生更容易形成知识体系。

总之,营造一个生动激昂的生物课堂,宜做这几件小事,可以利用科学史来感动和激励学生,使学生澎湃起激昂的拼搏热情;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讲一个小笑话(或者说搞一个小幽默),以激越学生的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打与一些生活相关的恰当比方,将课堂生活和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予学生以精彩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形象的展现课本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课容量。

【参考文献】

[1]周汉章.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教育革新,2009(7).

[2]商蓓.中学生物教学中兴趣激发策略[J].新西部.2011(9).

[3]玛格纳.(Magner L.N).生命科学史[M].李难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王国华.生物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J].教学与管理,2004.

[5]卢红丽.高中生物教学中举例的艺术[J].2011.

[6]张重军.让生物教学“动”起来[J].新课程学习,2011.

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 篇6

(1)巧用比喻化疑难。例如: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

(2)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

(3)口诀谐音助记忆。例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猛)。

(4)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例如:讲光反应式ADP+Pi→ATP的意义时,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可以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了。

(5)用比较法综合复习。课本中有2个“基本”、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是: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种能源是: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6)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7)理论知识实际化。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1)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2)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3)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浅谈如何让生物课堂更加生动 篇7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生动

教育实践证明, 学生喜欢哪一门学科, 热爱哪一门学科, 哪门学科就学得好, 学得透彻。可见对学习来说, 兴趣是第一要素, 但学生的兴趣从哪里来,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 想方设法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契机。

生物知识抽象、深奥, 但并不缺乏其趣味性。要想让学生发现并感觉到生物学科的趣味性, 教师就不能在生物课上只进行简单、枯燥地讲解, 一味地强调生物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要努力把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俗化, 还原生物内在的绚丽多彩, 还原生物的千姿百态, 这样学生就不会对生物产生厌烦, 慢慢地就会感觉到生物是有趣的, 学生一旦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 生物成绩的提高才会成为现实。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充满趣味, 变得更加生动呢?笔者结合生物实际教学, 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生活着手

教育离开生活, 就好似鱼儿离开了水。的确, 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 都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生物教学也是如此。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先不要着急地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 应从实际生活着手, 以大自然中的花香鸟语, 山脉河川为例, 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时, 产生探究的动机。或通过多媒体生动的画面, 为学生创设产生疑问的情境, 或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悟, 有所体验, 有所发现, 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例如, 教学“呼吸作用”内容时, 讲到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并且指出植物 (包括所有生物) 的呼吸作用分两种类型, 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这时我便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情境, 有的学生列举出长跑后的气喘吁吁, 以及人到高原会出现高原反应等事例。通过这些事例, 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呼吸的作用了。

二、生物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教育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且其本身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 我们在学习、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 应注重理解生物学科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清楚地知道科学和人文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要利用生物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从而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 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实现科学和文化的统一。例如,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目的地引用文学作品, 以让学生产生美的享受, 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在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顾名思义就是生态系统中抵抗外界干扰力强的一种表现。自然界的好多生物都具有着人类难以想象的面对灾难的抗拒力, 比如, 我们常见的青草。它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和交替, 或枯黄, 或茂盛, 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居易的诗句:‘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这便是对青草的真实写照。的确, 每年伴随着自然界的狂风暴虐, 大雨倾盆, 冰雪交融……待到来年春风来临时, 它又一次地绽放它生命的风采。真可谓‘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这就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充分体现。”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觉得枯燥的生物课还能够用精彩的文学诗句来诠释, 真的很新鲜。看到学生微妙的情感变化, 我趁此机会为学生讲解了生命的含义, 启发学生要珍惜生命, 勇于拼搏, 努力为自己的青春书写壮丽的诗篇。

这样及时有效地在生物教学中穿插文学作品, 利用文学作品导入, 不但能让学生认识到好多生物知识都能通过文学作品来诠释, 而且还打消了部分学生生物学科难学、难懂的顾虑, 对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还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讲解, 例如, 在讲“生态系统的循环”时, 还可以引用李商隐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 并倡导学生在家庭养花时, 把一些凋零的花或叶捡拾起来, 放在花盆里, 为花的生长增添肥料和营养。这样既结合文学作品, 又联系实际, 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三、教师应尽量多地使用幽默语言来感染学生

常常会听到学生这样说, 我特别喜欢上什么什么课, 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 学生都会这样回答:××老师说话幽默呗!”这无疑就给我们教师放射了一个信号:学生喜欢说话幽默的教师。因此, 我们教师在教学时, 尤其是生物教师, 要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 一是能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感染学生。风趣的语言能使难于理解的知识简单化, 能使繁重沉闷的学习气氛轻松化, 最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例如, 我知道个别学生开始学抽烟, 在介绍细胞癌变时, 我故意讲解了抽烟的“好处”, 它可以为我们的细胞完成细胞分化增加“小插曲”, 使我们的细胞在分化过程中, 不寂寞, 不孤独。但是我们最终是要为这“小插曲”付出代价的, 那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 说到这里我顿了顿, 看着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表情, 我说出了“生命”二字。学生先是瞠目结舌, 紧接着笑了, 那两个学抽烟的学生却羞涩地低下了头。这时我便着重指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完成细胞分化。但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 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 因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这样教师借助幽默的力量为学生讲解生物知识的同时, 也有效地制止了学生的坏习惯, 这不正体现了幽默的教学效果吗?

四、教师要利用生物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好生物的前提除了提高课堂效率以外, 还要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因此, 我常常根据所教内容来设计实验课, 让学生通过实验, 理解自然物质的构造、性质和特点;还鼓励学生要勤于观察生活, 留心生活, 走出课堂, 走向自然, 为锻炼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 篇8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 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 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998年洪水泛滥直接造成一千多人死亡, 国家损失巨大, 其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中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近年来, 黄河每年断流达100多天, 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大炼钢铁“炼就”了多少荒山!先围湖造田, 后返田还湖, 浪费了人民多少血汗。听说过“多利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人能患禽流感吗?等等。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

1. 巧用比喻化疑难。

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 爆米花像磷脂分子, 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 妙用诗词添兴趣。

例如, 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 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 “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 “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行舟”表示需要载体, “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再如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 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3. 口诀谐音助记忆。

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 (铜硼锌氯铁钼猛) 。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 (衣原体) 支 (支原体) 细 (细菌) 线 (放线菌) 蓝 (蓝藻) 子。

4. 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 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 那么, 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 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5. 理论知识实际化。

讲无氧呼吸时, 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 (1) 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 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 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 (2) 在无氧条件下, 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 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 (3) 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制酒时若密封不严, 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 混有乳酸菌, 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 降低酒精质量。

6. 重点知识实验化。

有识之士都认为:有标本就不用挂图, 有实物就不用标本, 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若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 没有必要做实验, 则错过了教育学生的好机会。长期下去, 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7. 难点知识“数字”化。

核酸中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种类记为“258”, 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氨基酸、m RNA上的碱基、基因上的碱基记为“136”等。

三、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 只要具有幽默感, 做到“雅俗结合”, 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 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 将繁杂化为简洁, 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 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 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 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 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 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 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 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 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 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发展学生

让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高效 篇9

一、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积极性。

生物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将教材内容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创设形式各样的情境, 在情境的熏陶下开展互动学习,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第一, 教师可在生物课堂上借助直观演示法,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相关图片、文字、视频等结合与之相关的内容, 多样化地呈现给学生, 也可以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着手, 尽量选取一些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心。 第二, 通过创设情境法开展互动式教学, 比方说, 可以通过讲动植物故事、生物现象与规律, 以及学生熟知的生物现象等方式, 指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对知识展开探究, 既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印象,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通过制造悬念、设定问题等方式展开互动学习, 通过递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求知欲, 以此调动学生思维。 不管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 都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对教材内容的合理利用选择问题, 创设最恰当的情境, 以此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二、在生物探究活动中开展高效的师生互动。

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 也是实现教学理念、落实教学目标不可替代的依据。 正因如此, 教学设计首先要预先设计好师生互动的导入环节。 教师还要善于设计教学中恰当的互动情境,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典型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也可以设计一些热门话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量, 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及家庭实际状况等, 尽量选择学生的困惑点设置情境, 这样利于引导学生与教师顺利开展互动, 进而让生物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例如,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活动中, 可以采用辩论式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辩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在辩论以后再让学生进行观察, 明确水、空气及温度等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 这样通过辩论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观察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这样, 根据教学实际组织学生展开专题讨论, 相互交流, 既能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思考, 又使生物教学顺利展开。

三、合理恰当运用多媒体, 为师生互动教学注入活力。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 其中多媒体教学已经较普及, 一方面, 多媒体教学知识涉猎的范围宽广。 另一方面, 其生动的演示效果把抽象的生物教学变得更真实、生动。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促进作用, 让生物课堂教学从过去的“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精彩的多媒体课件, 丰富的见闻, 视觉听觉的全方位展示, 让学生爱上课堂,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 在“肾脏结构”的教学中, 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设计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 将肾脏的外形、解剖图片、肾小体图片及肾小球的图片放置在课件中, 在学生观看课件以前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 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 最后派出学生代表利用多媒体对肾脏结构进行讲解, 对于学生讲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教师应当及时修正。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很轻松地掌握学习内容。

四、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 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生物教材包含很多概念, 其中理论知识较多, 学习起来较枯燥、乏味, 因此, 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如将一个班级分为六个小组, 每个小组包含七名同学。 在分组过程中协调好性别比例, 同时平均分配一些积极性和能力较强的学生, 教师要充分分析每个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 保证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接近。 各个小组之间可以互动探究, 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帮助和合作, 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唾液消化”教学中, 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 每组三个成员, 同时向每组成员分发相应的实验用具, 三名成员分别负责试管的编号、唾液的收集及最后的实验, 然后采用小组汇报方式让学生展现实验结果, 教师根据试管中颜色变化向学生进行提问。 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又能使生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总之,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创设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从权威者变成参与者, 变成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疑点、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答案的人。 同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合作, 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为了让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高效, 生物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主导者”的角色观, 调整简单固定的教学模式, 拓展师生间的互动形式, 创新多种教学模式,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式交流,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物教学,挖掘资源,创设情境,引导探究,互动活动

参考文献

[1]杜高奇.生物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反思[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 (04) :28.

[2]唐兰萍.初中生物课堂师生互动刍议.新校园:上旬刊, 2013 (10) .

[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2003.[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浅谈如何让生物课堂更加生动 篇10

关键词:生物   课堂教学   生动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喜欢哪一门学科,热爱哪一门学科,哪门学科就学得好,学得透彻。可见对学习来说,兴趣是第一要素,但学生的兴趣从哪里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想方设法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契机。

生物知识抽象、深奥,但并不缺乏其趣味性。要想让学生发现并感觉到生物学科的趣味性,教师就不能在生物课上只进行简单、枯燥地讲解,一味地强调生物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要努力把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俗化,还原生物内在的绚丽多彩,还原生物的千姿百态,这样学生就不会对生物产生厌烦,慢慢地就会感觉到生物是有趣的,学生一旦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生物成绩的提高才会成为现实。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充满趣味,变得更加生动呢?笔者结合生物实际教学,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生活着手

教育离开生活,就好似鱼儿离开了水。的确,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都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物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先不要着急地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应从实际生活着手,以大自然中的花香鸟语,山脉河川为例,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产生探究的动机。或通过多媒体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产生疑问的情境,或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悟,有所体验,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例如,教学“呼吸作用”内容时,讲到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并且指出植物(包括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分两种类型,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这时我便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情境,有的学生列举出长跑后的气喘吁吁,以及人到高原会出现高原反应等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呼吸的作用了。

二、生物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渗透人文教育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且其本身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我们在学习、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应注重理解生物学科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清楚地知道科学和人文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利用生物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科学和文化的统一。例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引用文学作品,以让学生产生美的享受,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在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顾名思义就是生态系统中抵抗外界干扰力强的一种表现。自然界的好多生物都具有着人类难以想象的面对灾难的抗拒力,比如,我们常见的青草。它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和交替,或枯黄,或茂盛,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居易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便是对青草的真实写照。的确,每年伴随着自然界的狂风暴虐,大雨倾盆,冰雪交融……待到来年春风来临时,它又一次地绽放它生命的风采。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充分体现。”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觉得枯燥的生物课还能够用精彩的文学诗句来诠释,真的很新鲜。看到学生微妙的情感变化,我趁此机会为学生讲解了生命的含义,启发学生要珍惜生命,勇于拼搏,努力为自己的青春书写壮丽的诗篇。

这样及时有效地在生物教学中穿插文学作品,利用文学作品导入,不但能让学生认识到好多生物知识都能通过文学作品来诠释,而且还打消了部分学生生物学科难学、难懂的顾虑,对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还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讲解,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循环”时,还可以引用李商隐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并倡导学生在家庭养花时 ,把一些凋零的花或叶捡拾起来,放在花盆里,为花的生长增添肥料和营养。这样既结合文学作品,又联系实际,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三、教师应尽量多地使用幽默语言来感染学生

常常会听到学生这样说,我特别喜欢上什么什么课,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学生都会这样回答:××老师说话幽默呗!”这无疑就给我们教师放射了一个信号:学生喜欢说话幽默的教师。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尤其是生物教师,要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一是能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二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感染学生。风趣的语言能使难于理解的知识简单化,能使繁重沉闷的学习气氛轻松化,最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例如,我知道个别学生开始学抽烟,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故意讲解了抽烟的“好处”,它可以为我们的细胞完成细胞分化增加“小插曲”,使我们的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不寂寞,不孤独。但是我们最终是要为这“小插曲”付出代价的,那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说到这里我顿了顿,看着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表情,我说出了“生命”二字。学生先是瞠目结舌,紧接着笑了,那两个学抽烟的学生却羞涩地低下了头。这时我便着重指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完成细胞分化。但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因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这样教师借助幽默的力量为学生讲解生物知识的同时,也有效地制止了学生的坏习惯,这不正体现了幽默的教学效果吗?

四、教师要利用生物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好生物的前提除了提高课堂效率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因此,我常常根据所教内容来设计实验课,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自然物质的构造、性质和特点;还鼓励学生要勤于观察生活,留心生活,走出课堂,走向自然,为锻炼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生物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避免空洞无味的讲解,要从生活入手,注重渗透人文精神,尽量多地使用幽默语言,以增强生物课堂教学的魅力,有效实现让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的目标。

上一篇: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下一篇:不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