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伦理道德缺失

2024-08-02

媒介伦理道德缺失(精选十篇)

媒介伦理道德缺失 篇1

一、未成年人报道中媒介伦理缺失的表现

(一) 聚焦不足, 负面新闻过多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对北京《新京报》2009年2月22日-27日版面未成年人报道的统计, 6天中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共17篇, 其中涉及未成年人负面形象如被遗弃、生病、受伤、犯罪等新闻占总数的75%, 达12篇;形象中立的有4篇, 以正面积极形象出现的仅1篇。另外, 这17篇文章中, 多数以学校、医院和家长为采访对象, 仅有5篇文章对未成年人本身进行了采访, 而只将其采访作为成年人话语的补充。[1]虽然媒体也不乏对青少年写作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报道, 但其篇幅和频率与青少年负面新闻相比甚少。有些媒体甚至认为青少年的负面报道有吸引眼球、引起社会轰动的效果, 而肆意为之。

(二) 报道披露隐私, 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报道多集中在社会新闻、犯罪新闻和慈善救助新闻中。尽管在2007年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不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在京某电视台法制栏目曾报道了一名16岁少女遭强奸的事件, 电视画面上竟然未对这位少女面部做任何的遮挡和保护处理。尽管有些新闻报道采取匿名或马赛克的方式, 但在细节中仍披露了相关人员的姓名、住址、年龄、籍贯, 让事发地周围的人很容易能够推断出未成年人的身份。

(三) 细节描述过多, 影响青少年成长

如2009年12月浙江省永嘉县桥头中学学生邹昭静被同班两名同学绑架、勒索、杀害的事件, 媒体不仅对受害者出生地、家庭等信息交待得过分详细, 甚至将其如何被骗出校和被杀细节进行描述, 不仅大大加剧了被害少女亲人朋友心灵上受到的伤害, 过分细致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多的青少年犯罪事件提供了效仿材料, 加大了犯罪可能性。[2]

此外, 有些媒体工作者对灾难性、事故性事件做报道时, 本意是希望鼓励人们对受难儿童投放更多关爱。但有时报道过度, 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回忆、再现灾难中的细节, 侵扰因事故而悲伤的人, 会给孩子未来的成长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这种行为在西方新闻界被称为“侵扰悲痛”。[3]

(四) 话语表达不当, 激发社会矛盾

2007年12月27日, 在央视《新闻联播》一则“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的新闻中, 一位十三岁的小学女生面对镜头说:“上次我查资料, 突然蹦出一个窗口, 很黄很暴力, 我赶快给关了。”这一词出自一个未成年之口, 引起网友怀疑女孩对“黄色”和“暴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认为这种表述带着浓厚的迎合报道的色彩。这种指责导致小女孩成为众矢之的, 受到了网友的攻击和恶搞。

李普曼曾说, 由于受众的偏见、不关注和无知, 人们通过媒体获得的信息, 在头脑里形成的画面, 往往是扭曲的、不完整的。由于社会对未成年人话语过度信任的思维定势的存在, 作为弱势一方的未成年人所说的话, 一经媒体传播放大, 就会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从而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必要的舆论压力。[4]

二、未成年人报道中媒体工作者媒介伦理的重要性

(一) 媒体工作者伦理的重要性

美国媒介法和媒介伦理专家路易斯·阿尔文·戴认为用于新闻传播的工具和技术本身没有道德属性, 使用者的执业行为才具有道德属性。这就为我国媒体自我约束提供了理论基础。[5]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开展媒介伦理教育研究和实践。媒体工作者不仅需要具有质疑和批判意识, 对媒体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选择能力, 并且拥有对自身职业道德和规范的正确认识。

(二) 未成年人报道需要传者媒介伦理的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说:“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 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 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对于未成年人的报道, 媒体工作者既要看清报道对象与成年人的不同, 又不能轻视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意义, 既要明白报道的目的和结论, 又要公平客观地反映新闻内容, 彰显新闻价值。这些不仅仅考验的是媒体工作者的基本新闻敏感、新闻采写能力, 更因为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而对现代媒体工作者媒介伦理提出更高要求。

三、未成年人报道中媒体工作者媒介伦理重构

(一) 加强法律监管和媒体行业自律

2009年2月, 关于英国“13岁少年爸爸”的新闻, 最后让报道停止的是英国高等法院, 法院宣布由于涉案者年龄太小, 在司法机构完成调查前, 媒体不宜再作报道。这是国外监管未成年人报道的方式, 而我国暂时没有这样的专门法律机构具有这样对未成年人报道进行跟踪和实时监管的权利, 只是依靠《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广义上的保护。陈力丹教授认为:“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由法律机构监管传媒的经验, 赋予某个级别或类型的法院以这方面监管的职责, 或设立专门的法律机构关注传媒的未成年人报道, 及时对不当报道给予矫正和指导。”[6]

(二) 从未成年人视角出发进行采访和报道, 注意细节处理

许多对未成年人不当的报道的出发点是保护孩子、为孩子说话, 但由于媒体特别是综合性报刊的从业人员对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法律权益并未深究, 忽略了孩子的特殊性和需求。在全国首例十岁儿童状告媒体侵权案中, 被告媒体一直认为, 在《一个孤儿的升华和“堕落”》中, 使用了化名和经过处理的照片, 是保护了青少年的权益, 未构成侵权。然而他并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报道对于一个正在读书孩子来说, 带来的伤害和影响是隐形的、长远的。[7]如果没有站在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考虑, 很难理解到这点。此外, 许多报道在渲染情感、阐述道理时, 也尽量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 以免误伤未成年人的心灵。

(三) 以基本新闻价值为基准, 消除对未成年人的不平等心态

2011年5月2日, 各门户网站不约而同挂出了今年3月份武汉晚报对武汉一名13岁学生黄艺博同学家长的报道, 这位同学的头衔是“中国少先队武汉市总队长”;配发的照片中, 除了司空见惯的红领巾, 还有绝大部分人从来没听说过的“五道杠”。这样的事件本不该引起负面新闻, 却由于媒体的不当报道、过度报道而引发公众情绪, 出现许多讽刺、恶搞的声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在以《媒介素养与互联网时代少儿保护》为题的讲座中提及此事认为:“这个孩子没做错任何事, 可能是带了一个不该带的标识, 这个标识是什么?这个标识当然契合的是网民的心理, 就是阶层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媒介确实是有责任的。”[8]

四、结语

媒体工作者对未成年人报道往往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帮助未成年人保护其权益、提供舆论帮助, 未成年人受侵害的事件经过媒体报道能够引起社会反响和有关部门的协助。因此, 媒体工作者应当从自身出发, 健全法律观念、形成行业自律, 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同时, 彰显媒体力量, 成为未成年人心灵的保护伞和想法的传达者, 最终找到维护青少年权益和体现新闻价值的最佳平衡点。

注释

1[1][6]陈力丹时潇.我国传媒未成年人报道的违法现象[J].新闻记者, 2009, 5.

2[2]刘晓薇.新闻报道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探析[J].中国地市报人, 2011, 1.

3[3][7]江林新.未成年人报道的常见误区与对策[J].中国记者, 2008, 8.

4[4]李岩金霖萍.论未成年人在新闻报道中的话语表达[J].现代视听, 2008, 5.

5[5]董媛顾承卫.路易斯·阿尔文·戴媒介伦理观探析和启示[J].邢台学院学报, 2007, 2.

企业道德缺失 篇2

——富士康事件关于企业伦理的思考

前段时间发生的富士康事件曾经闹的沸沸扬扬,连跳事件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媒体舆论大潮。如今,富士康虽已不再风口浪尖,但它所留下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伤疤,给我们带来的是深刻的关于企业伦理道德的思考。

一、事件再现

富士康公司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涉足电脑、数码、通讯等多个方面。2010年1月30日,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自此,拉开了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序幕。到2010年5月27日凌晨,陆续有12位员工跳楼自杀。“连跳事件”将富士康公司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各种关于企业压力与伦理道德的讨论四起。

二、理性分析

关于跳楼事件的原因,主流的解释还是归咎于企业的管理,归咎于企业道德的缺失。就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富士康公司的职工管理制度及食宿条件。据了解,富士康公司由于是电子厂,会进行安检,员工都要搜身。而保安态度恶劣,言语粗糙,对待普通员工像对待奴隶。公司内部等级森严,上级对下级人文关怀不够,气氛压抑。每个普通员工平均工资800元,待遇不高。宿舍制造成了员工间交流少,精神文化的缺失。最严重的是,富士康公司的治理理念并不是“以人为本”,而是采用了泰勒制。将每个工人视为机器,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工人反复进行机械操作,造成身心双重疲惫。有人戏称富士康为“精神血汗工厂”,足以反映出该公司的恶劣条件。也许正是在这种待遇下,不堪精神与身体的压力,一些员工选择了用死亡予以反抗。

三、延伸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伦理道德的呼声越来越高。胡锦涛总书记在科学发展观中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的压力加重。如果在重重压力下选择用压榨工人提升业绩,众人皆知这是鼠目寸光,只看到短暂的小利益。相反,企业必须顶住压力,加强道德建设,提升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员工是支撑企业的基石。提到员工,就不得不说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道德伦理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激烈社会竞争的要求。一个企业,若能有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员工相互团结,相互信任,共同努力,它总会获得一番成就。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思想,顺应这种潮流,才会继续向前发展。同时,高尚的企业道德,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力,它不仅会带来有形的利润,更能为企业带来无形的资产——良好的口碑。在当今信息社会,好的口碑无疑是展示给世界的一面大旗,它的利益是无法估量的。

再就员工作为一个人的感觉来谈。人,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并不是冷酷的机器。人是需要得到尊重的。一个注重道德建设的企业,能够给员工一种归属感,能够创造一种更适合工作的氛围,在好的氛围里工作,员工自然情绪高涨,带来更大效益。我认为现代企业必须注重道德建设,提升企业形象,注重员工感受,逐步实现伦理化管理。

四、警钟长鸣

媒介环保传播中预警功能的缺失 篇3

反差:“金钱至上”观念灌输的空前深入与环保意识的极端滞后

综观传媒20多年来的内容导向,经历了一个由单纯作为精神导师转向高雅与世俗混杂的过程,“金钱至上”逐渐成了某些人追逐的目标。1978年5月由《光明日报》率先发起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先河;1980年《中国青年》刊登了潘晓的来信,引发了无数人对人生之路的探寻;1985年,大学生张华勇救遇险老人英勇牺牲,激发了全社会对人生价值的再思考;而《中国青年报》对大兴安岭火灾的报道,《经济日报》对关广梅现象的关注,引起了人们对体制和改革的反思;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又促人警醒,在对中日学生素质的巨大差距中反思教育问题。至于新世纪以来的“清华学子伤熊”、“北大才子卖肉”、“宝马撞人案”等都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可以说,传媒在引领时代风潮,努力营造积极进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功不可没。

但这只是一面,而另一面的影响则更为强烈和深刻,这可以表现为致富观念、效益观念、消费观念,总之它集中趋向于“金钱至上”法则的确立。不论是公务员,大小老板,公司白领,教师,各种小职员,乃至工人、农民和夹在工人、农民之间的打工者的致富标准都达到了惊人的统一,好像在此问题上的阶级差别完全消失了,百万富翁成了人们共同的人生想象。这就形成了当前最大的奇怪现象之一:从社会的上层、中层到底层,人们的物质欲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

但是,与物质欲望成为“大一统”观念形成了强烈反差的是:社会环保意识的严重滞后。这意味着环保传播的极端不足,环保传播与它应有的数量、规模、效果都不成正比。当然环保传播应当达到一个什么量化标准还不容易说清,但如果将它与其他报道热点相对照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匮乏问题,为什么要说它匮乏呢?因为社会在传媒诱导下追求经济至上,人们在生活上为致富奋斗时,生态环境开始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而在这个长达20多年的一心一意奔向小康的路途上,人们往往只会看到自己拼命向自然索取,甚至掠夺土地换来了巨额财富,却不留意也不关心身外的资源与环境,隐患由此积累却在传媒的误导下而被忽略。

综观20多年来,传媒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社会大讨论,却没有一个直接指向环保。当受众从传媒上看到“有水皆污,有河皆枯”,全球变暖将有气候突变的后果时,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不适、烦恼、恐慌等反应。而再看如今盛行的追求金钱、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时尚,传媒是在极力迎合人们的趋乐避苦心态,营造一个享乐的虚拟环境,当然使人更乐于趋从和满足。一个是提供真实的现实,一个是营造虚幻的梦境,作为被麻醉的受众,更倾向于选择哪一个已不言自明。因此可以这么认为,20多年来,传媒在培育人们的金钱观念方面更为成功,而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尤其是转化为自觉行动方面却远远不够,与时代要求相比。更存在着严重不足。

传媒追逐市民、忽视农民,使城乡污染互动问题被遮蔽

在市场化过程中,大众传媒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值得肯定,却也在局限于城市的过度发展中遮蔽了广大农村(三农),以至污染与破坏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互为因果的一种局面而没有得到充分反映。这里分别对传媒定位策略与环境问题加剧作一粗浅分析。

首先是传媒在市场中的定位策略。尽管市场定位符合它自身的利益,但这却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在摆脱了单一的意识形态控制之后,传媒就开始了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进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媒中风行受众定位,而这种定位却是以广告的有效发行为基础,要使广告达到有效发行,需要考虑的是受众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才是广告主所青睐的具有消费实力的群体,而近年来一些媒体所打出的“影响有影响力的群体”、“为主流服务”等旗号,实质遮掩的不过是自身片面逐利的冲动。同时亲近主流群体也就意味着忽视那些经济实力较差的弱势群体。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民、进城务工者及城市无业、下岗者等;同时,现代报刊和电子媒体都是都市化的产物,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成长的大众传媒,自然会首先以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每个大中城市中有着巨大的市民群体,有丰富的信息源,报道成本较低且十分便捷;而农村、边远地区报道成本较高,信息较少且消费能力偏低,对传媒来说不具有较高的市场回报,因此被放弃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长此以往,不仅使农民形象被扭曲,加剧了“知沟”问题和新的社会不公,而且传媒正常的社会监视(守望)功能也被削弱了。“当多数传媒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有限的几个角落而无视其他的现实存在时,传媒所构建的世界只能是部分甚至是片面的世界,人们通过这个变形的信息环境来认识现实环境,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大众传媒作为环境监测者的功能因此而弱化,作为社会沟通者的角色功能也严重丧失。”这也即意味着传媒提供的拟态环境,在有些时候不能成为认识真实世界的参考,甚至现实世界被有意无意蒙蔽了真相。“癌症村”的现象再次敲响警钟,城乡之间互为因果的污染已无法避免,而传媒对此仍无系统和足够的反映。

其次是城乡污染互动加剧。多年来一些农村承受了垃圾下乡、污染下乡的恶果,城市里不便处理和易污染的废弃物、工厂纷纷向农村、西部迁移。传媒对这种愈演愈烈的“转嫁污染”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也没有重视其后果。

反过来,在被污染的水质和土壤里生长和加工的各类粮食及肉禽蛋奶等食品又销往各大中城市。“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没数”,今年全国两会上热议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一大民生问题。“病从口入”的古训说明,人的健康受到了影响。在此情况下,顺应片面的浅薄的心态,传媒有时又将责任推到农民身上。如此一来,舆论就会更加扭曲农民形象,更加拉大城乡之间的信任鸿沟,更加不利于社会和谐。

亲近市民,忽视农民,使传媒在报道上偏向,在视野上狭隘,在观念上误导。传媒不该回避的是,污染是不分地区、不分省界和城乡的,对短距离的转嫁污染而致使双方都受害的不公平行为不应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对“癌症村”不应漠视,食品污染也不应忽视,全面系统地认识问题,找出症结,科学、合理地反映现实,促使人们正视问题,促进城乡污染互为因果的恶性问题的解决,这是传媒应负的责任。因此加强环保传播,加大报道力度,影响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这是传媒应尽快承担的急迫任务。

环境恶化拷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也拷问传媒报道的缺陷,这一缺陷的最大征候表现为“预警”功能的弱化。而面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加剧,传媒又不能放弃自身作为社会公器的角色,因此必须加大环保传播力度,使环保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强大的舆论力量和积极参与的推动力。当然,环保传播经受的压力也是不小的,许多阻力使环保传播效果受到削弱。

在国家颁布各项环保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传媒作为舆论造势者,更应有所作为,而且要实现更大作为。如今有些传媒由于囿于自身利益过分竞逐,过分挖掘所谓热点,使环保报道受到不应有的忽略,极力迎合市民并局限于城市狭小空间的竞争使传媒冷落了“三农”问题,致使今日城乡互为因果的污染还没有引起足够警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存在,这种不可持续态势尤显得传媒社会责任的急迫重大:转变传播方式和思路,从自身抓起,加大环保传播的规模和深度,切实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强有力的舆论,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扼制中华大地环境问题的蔓延,把和谐社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作者系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教师、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对网络媒介批评缺失的思考 篇4

随着媒介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对于媒介批评概念的界定也在不断的探讨中。不同学者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了不同的阐释:

“顾名思义, 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 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1]

“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 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利益与思想, 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 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2]

“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作为范畴支点, 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开展一系列的评价活动。媒介批评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评价其内在意义及对社会的影响。”[3]

“媒介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 它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4]

虽然还有许多不同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但是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是从媒介批评的对象、批评标准、目标这几个要素入手的。“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的媒介批评, 并非对媒介的简单否定, 而是对媒介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的分析评判。这种分析评判, 可能是对媒介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提出的质疑, 加以抨击, 乃至否定, 也可能是对媒介现实的经验总结, 加以肯定, 倡导推广。”[5]所以, 笔者根据学者对媒介批评概念已有的理解, 结合自己的看法, 就本文所研究的网络媒介批评做出界定:网络媒介批评就是政党机构、媒介组织、专家学者及社会大众等主体借助网络平台, 通过一定的方式 (如留言、评论、跟帖、发布文章等) 对媒介产品、媒介现象、媒介体制、传播伦理和媒介文化等作出的分析判断。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公众都可以使用的新媒体手段, 利用网络开展媒介批评活动的方式也变得灵活便捷。网络媒介批评的方式多样, 如新闻报道———多数都是转载传统媒体的内容, 可信度高;评论文章、开设专栏或主页———包括短评、随笔、杂文等;还有在线调查、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介中诸多的批评方式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 网络媒介批评的缺失也逐渐显露出来。

网络媒介批评的缺失

网络媒介批评言论的表面化和理论的零散化。由于媒介批评主体和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网络中庞大的信息量, 都使社会公众在网络媒介批评活动中的语言往往是碎片化的、不连续的、无法深入的。例如, 他们往往无法对同一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理性的分析, 注意力很容易被新发生的事件吸引而转移。而且匿名的评论往往出现偏激的言论和粗俗的语言。

同时, 在网络媒介批评中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 以致批评主体在根据法律和政策标准的基础上, 都是根据各自的标准进行判断, 比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已经走红网络的微博就是很好的例子, 上面不少“公知”展开口水战, 小段的、大篇的文字写出来进行攻击, 批评对象遍及网络, 只是作为网友的旁观者分不清孰是孰非, 在这种状况下所产生的网络媒介批评变得无章可依、无理可循。

网络媒介批评影响力的局限性和关注焦点的易逝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众意见的表达和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但也产生了公信力较低的缺点。媒介批评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呈现出评论内容碎片化、主体多样化、言论分散化等特点, 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 关注的焦点也会很快消失。就时间维度而言, 公众很难在网络上持续地、有深度地剖析问题, 就算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分析, 但是传播的面也是很小的。大多数深度评论都是转载自传统媒体, 比如各大报纸纷纷在网上开设了官方网站、注册微博等。但也只是相同内容, 不同平台的操作, 传统媒体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将优势继续延伸到网络媒体上, 缺乏创新。

现在还存在许多关于媒介批评的网站, 设立了许多板块, 看似应有尽有, 但是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比如热点板块, 所谓热点必然会突出“新”字, 短期内更换大量信息, 没有给公众观察、思考的时间, 留下的只是只言片语, 勉强算作个人感想, 但是这却是网络媒介的本质特性———大量的信息、迅速变更的新生事物。由此基础上不难看到, 网络媒介批评其实是散落在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里。

网络媒介批评有损害个人利益及社会秩序的可能性。网络媒介批评主体中, 党政机构、媒介组织可以开设官方网站, 专家学者通过实名认证确认身份, 比如在微博中加“V”认证, 但是更多的公众是匿名出现在媒介批评中的。网友在对一些媒介现象或者事件进行判断的时候, 一般都是依据自己的主观标准, 有时不乏一些激烈的言辞。

不可否认, 互联网给媒介批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为公众参与媒介活动和社会活动提供了方便, 可以即时地收到互动效果。

对网络媒介批评缺失的思考

现在出现在网络平台上比较有深度的批评性文章多是转载自传统媒体, 那么网络媒体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开展具有深度和大影响力的媒介批评活动?传统媒体又该如何利用网络媒体更好地发展?

新媒体在信息世界快速发展之时, 许多人断言传统媒体即将消亡, 但事实证明, 各有春秋的两大阵营并不是对立的, 合作可以带来共赢。新媒体也只是较传统媒体而言新一些, 但并不是永远不“老”, 所以适应形势, 抓住机遇, 不断进行调试是必然的道路。传统媒体拥有优秀的新闻制作团队和资源, 网络媒体拥有便捷的平台和迅速宽广的消息传播渠道, 在这两者的基础上, 媒介批评的结合是必然。摸索出适当的方法进行资源整合, 这种整合也是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好方法。比如在传统媒体中有“把关人”的概念, 它是保证报纸质量的重要环节, 那么在网络媒介批评活动中就可以引入网络平台自己的“把关人”。现在大多数论坛中存在“版主”等网站管理人员, 这些都有类似的把关作用, 但却没有系统的专业人员存在。为了更好地发展网络媒介批评, 网络“把关人”必不可少。

在网络媒介批评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 存在着很多缺失。在充满争议的网络实名制还未全面实行的情况下, 保障网络媒介批评质量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名人、“公知”等就媒介对象发表媒介批评的时候, 要如何分辨他的可信度高低?

媒介批评的主体多样化, 但是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公众。所以在网络媒介批评中, 首要任务就是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使其具备获取信息、约束自我、监督媒体和更好地参与媒介行为的能力。也只有这样, 普通网民才能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性分析去剖析媒介对象, 更加了解媒介产品和媒介现象。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意见领袖”, 不乏一些明星、学者、专家等, 也有草根阶层迅速成长的网络“红人”, 他们的言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网民的判断, 而只有自己具备了高水平的媒介素养才不会被误导。网民媒介素养得到提高, 媒介批评活动会更加文明化、理性化。

网络媒介批评主体在对媒介对象进行批评时所使用的标准, 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个人的主观, 如价值观、道德观等。这种具有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的标准来自传统文化, 那么该如何选取此类伦理方面的标准呢?

批评主体大部分是普通公众, 对网络而言, 就是广大的网友。网友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到个人修养都具有不同的层次, 所以对于来自传统文化中个人道德观念的选择就要做到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在保存真善美的同时, 去除假恶丑的一面。中华文明中有许多值得传承的东西, 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倡导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待社会要富有爱心。

中国媒介批评发展一直深受西方理论的影响, 那么在网络媒介批评发展的道路上, 西方学术界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就像媒介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那样, 吸收和摒弃共存, 媒介批评与西方理论界的关系亦是如此。西方媒介批评理论对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先进的思想作为参考引进我国, 但是东西方存在着巨大的地域、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单纯地来看语言, 英语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 就算正确翻译过来, 也会出现意义上的微小区别, 这就会使原来的理论变了味道。所以引进的理论只能作为前进方向中探索的方向之一, 而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和呆板地应用, 必然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这种结合也是为了更好地探索出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对于网络来说, 现在西方的互联网发展技术还是在我国之前, 那么在引入网络理论时就更要注意与实际的结合。当然, 西方先进的网络媒介批评理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我国在发展中完全可以结合自身而探索创新之路, 也只有发展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才能真正地指导实践中的媒介批评。

如何扩大网络媒介批评的影响力?如何提高公众对于媒介批评的重视?

网络媒介批评可以有丰富的形式, 多平台结合, 比如利用其互动性强的特点进行直播, 就媒介对象请相关学者或专家谈看法, 网友及时提问, 表达观点, 实时互动。而如何让公众及时知道这类直播信息, 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广阔性, 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 比如中国家庭有收看电视的习惯, 尤其是中老年受众, 那么可以在电视上播出“广告”, 将网络直播的时间、网址和主题简要地介绍一下, 这样有兴趣的人便不会错过, 而且也容易引起家庭中就此话题的交流和讨论, 从而提高对网络媒介批评的关注。

虽然网络媒介批评的缺失看似问题很多, 但是所谓的媒介批评并不是全盘的否定。这些缺失正说明了网络媒介批评发展空间巨大, 而思考又提供了探索的方向。网络媒介批评会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 网络媒介批评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不断发展批评系统, 完善批评体制, 服务大众。

自互联网时代到来, 媒介借助网络平台迅速发展, 人们对于网络媒介的批评之声就从未停止。关于媒介批评的话题, 比如媒体炒作、信息失真、批评过度等许多问题都备受争议。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如果网络便捷快速、传播渠道宽广的优势能够合理地被公众运用, 将更有利于他们参与媒介活动和社会生活。笔者探讨了网络媒介批评中存在的缺失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 希望能够使媒介批评的主体更加适应新媒体环境, 更好地利用网络对媒介对象进行肯定的或否定的批评。同时, 使网络媒介批评活动受到公众的重视, 将它作为分析和判断媒介对象的重要方式, 也使公众更加了解网络媒介批评, 同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培养自身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更好地参与媒介活动。

参考文献

[1]吴迪.媒介批评:特性与职责[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5 (5) .

[2]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266.

[3]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

[4]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15.

道德缺失案例 篇5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

2、富士康事件案例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2011年7月18日凌晨3时,又有一名员工跳楼,年仅21岁

如果孤立地看富士康十一连跳事件,很容易会被归结到员工个人的身上,毕竟和几十万员工的总数相比,十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当这十几个年轻人纵身一跃的时候,其实他们的身后存在着许多无形的推手,富士康里的这些年轻生命所承受的沉重,实际上是经济社会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帮他们卸掉这些负担,企业的责任不容推卸,政府和社会也有一份应尽的义务。如果漠视这些无形的社会成本,任何经济发展都换不回真正的幸福指数。

3、毒胶囊事件案例

药企被曝工业明胶制药品 机构称行业技术壁垒高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4月15日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江西、浙江有一些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来生产药用胶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

青海明胶董秘华彧民16日表示,市场上正规的明胶包括两种,一种是骨明胶,另一种是皮明胶。明胶用材存差别,骨明胶是用生骨加工,一般不存在铬超标。而皮明胶,通常会选用灰皮来生产,但是,这次出现铬超标,主要是因为那些生产厂家用的是皮鞋和皮包的边角料,而制革的时候有一道工序是鞣质,就是加进重金属铬,这样皮革就不容易变形,这种皮革俗称“蓝矾皮”,制作成明胶之后,肯定会出现铬超标的情况。铬超标明胶原材料成本不足正规明胶的三分之一。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在近日播出的节目中,指出有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流入了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九大药企,其样品被检出铬含量严重超标,最高含量超标90余倍。消息一出,社会舆论哗然,修正药业网站当晚遭到黑客袭击(如左上图,网络图片)。

媒介伦理道德缺失 篇6

关键词:电视,媒介,传播功能,缺失

一、媒介没有与主流文化有机融合

新的时代背景, 我们要特别注重媒介的作用, 特别注重电视节目的重要内涵。更加直接地说, 传播媒介应该是为大众服务, 为百姓而办的, 而不是为某一个群体而做的, 所以, 要坚决的防止传播媒介传播一些泡沫文化, 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媒介传播内容应该符合大众文化, 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应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此, 媒介应该本着传播与主流文化方向相同的宗旨, 坚持:“从广大群众的角度出发, 贴近现实, 贴近群众”的原则, 这样才会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也才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就像央视的《开讲啦》《百家讲坛》以及《星光大道》等节目, 之所以会得到那么就好好的收视率, 经过仔细地观察分析之后就会发现他们坚持的宗旨是哪个方向的就不言而喻了。

二、肤浅的高收视率理解

在我国, 改革开放也有三十来年了, 但时代走得太快, 而刚从封建的社会里解放出来的中国, 或许还有很多的人还不是很适应这个当下快速发展的中国。打个简单的列子:一个人从小大大没住过平房的人, 突然让他进住豪华别墅, 或许在一时间他会觉得有许多的不适应之处。我们的中国观众也是如此, 我们有怎么样的观众, 就会有怎样的电视节目, 观众直接影响到我们电视媒体的发展。电视的发展, 他必须以收视率来衡量他的影响力, 只有提升了影响力, 这样他才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广告商前来投资, 电视台才会有经济收入, 它才能够活下来, 这就是客观规律。在中国这么多媒体相互竞争, 想要存活下来确实不易, 为了赢得广告商的投资, 他们只有为收视率“硬拼了”。有些媒体是看到人家做什么节目收视率高了, 于是也就追着复制一番, 没有自己的创意, 因为为了生存嘛, 尽管节目是如此的单一和雷同也不管啦, 比如, 像中国的相亲类节目, 一台播出看收视率好了, 一下子, 好多个电视台换了一下衣服有同样上演啦, 因为想挣收视率, 但观看者换汤不换药的雷同节目, 观众会疲劳的。或许在资金, 或许在筹划上, 在传统的娱乐节目上拼不赢其他电视台, 于是, 就想到啦另辟蹊径创造一个即使不太那么健康的节目, 甚至即使很庸俗的节目, 他们也就硬播了。因为他们知道, 在中国有许多人特别喜欢这“另类的节目”, 所以收视率也会相当不错, 即使这个节目单一庸俗, 但很多观众特别喜欢内讧, 喜欢追捧。这样一来, 媒体收视率上去了, 但社会的健康又走向了何方了呢?杂而乱的电视节目现象上演啦, 没有创新, 没有生机活力的媒介诟病出现了。所以, 收视率高并不是简单地上升或一时的上升就证明是好的, 好的收视率应该时刻与时代同行。

三、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

科学技术改变了这个世界, 改变了在这个世界里的人和事, 正如现在在改变着了你和我一样改变着其他人。我们生活在物质还算相当充裕的时代, 生在这个时代, 我们可以感受到, 世界变化得很快, 有时候甚至在我们的不去学习中就不知不觉的落后了。这个时代很好, 但有时又觉得这个时代不太好。似乎所有的人都会问是你我改变了这个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你我, 其实这样简单的问题, 也是可以简单地回答, 但, 是正确的:“你我太过于渺小, 是世界改变了你我”, 世界走得太快, 人们缺少了幸福感。科技进步, 人们再也静不下心好好地享受悠闲的生活了, 各种各样的诱惑, 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的产生, 人们不断地对它们高度的依赖。今天人们不会在家单一的抱着电视机看节目, 再加之, 的确, 他们也没有时间在家待着, 因为, 在这样的时代里, 人的生活压力无形之中变大了, 人们也似乎感觉到它的沉重。然而伴随人们东奔西跑的不再是电视机了, 而是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 通过手机看各种它们喜欢看的新闻和他们喜欢看的节目, 随时了解社会发生的事情。人们可以进行远程交流和对话, 有些可以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甚至有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更喜欢的网络游戏上面, 人们的生活习惯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静下心来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了。

四、继承和创新发展文化才会顺应时代步伐

过去的文化, 也要根据时代的前进而前进, 但有一点是不能够变的, 那就是我们必须得继承我们的文化, 那是几千年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固执停滞不前, 那样就无法适应当代的步伐了。我们的文化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而来的, 几乎能留到现在的都是能够接受得了时间和人们检验, 经历得了历史的检验。所以, 我们应当取其精华, 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更好地服务与我们的人民。同事, 我们又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别,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重要意义, 现代文化几乎可以说是由时代的进步吸入西方文化而价值我们的理解与认同而形成的, 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重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对于与西方文化, 我们要取其精华, 弃之糟粕”, 这句话很有道理, 所以我们要选择性的接受西方文化, 可以明确地说, 中西方文化能结合在一起时我们的进步, 是时代的进步, 是人类的进步的标志。因此, 要在不断地创新中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与时代的轨道接轨, 步入时代的快车道中。

五、传媒人忽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 媒体自然会以经济利益为他们的宗旨, 作为他们的奋斗目标, 可以说是有时是奋不顾身的争抢自己的市场份额, 这样一来, 各种各样为追求收视率节目大战爆发了, 各种各样低俗化的节目出现, 没有长期的打算和规划, 而是更具一时的收视率来敲定的, 再好的节目也是昙花一现, 经历不了时间的考验, 只是一时的吸引眼球, 而没有实际的深刻内涵。所以, 应该重视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 那是我们的根源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婷婷, 孙志伟.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新闻界, 2011 (8)

对媒体人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篇7

(一) 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司法案件时, 超越司法程序, 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 造成破坏司法原则后果的情况。[1]

在我国, 不管是公共危机事件还是个人司法事件, 新闻媒体都存在部分的媒介审判现象。公共危机事件方面, 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个人司法案件方面, 近几年有邓玉娇事件、药家鑫事件, 但最典型的则是2013年上半年的“李某某”涉案事件, 犯案人员大部分为未成年人, 未成年保护法早有规定, 对未成年犯罪案件, 新闻媒体、网络等是不得披露其资料的。然而正是媒体人对这起案件的过度报道, 使得“媒介审判”大行其道。

(二) 非理性发声

2013年12月2日上午, 一幅“大妈讹老外”的图片引起大量网民关注。图片中一位骑摩托车的外国青年与一位倒在地上的中年女性拉扯。[2]在这之前, 由于媒体上曾有不少类似“老人当街摔倒后反讹扶助者”的报道出现, 不少网民便理所当然地谴责这位“碰瓷”的“大妈”。但是第二天, 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 确实是这位外国人撞到了这位中年女性, 并且外国青年还是无证驾驶。

在这起案件中, 笔者认为, 产生这种误会的原因就在于人们所谓经验的常识错误。“常识”并不是事实, 它是基于过去经验事实的推断, 它帮助我们迅速做出认知,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知识的局限性, 不要过度推断, 随时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解释, 切勿走向主观先行的非理性发声的极端。[3]由此可知, 该经验常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如果媒体人自身对发生的事件都没有保持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没有摸清来龙去脉便盲目地“鞭笞”。那么最后, 公众对媒体人的信任度下降, 损失最大的还是媒体本身。

(三) 监守自盗

2013年下半年, 陈永洲作为一位媒体记者以“陈姓市场人士”、“堂吉诃德陈”化名先后发布了多条陷害中联重科相关的文章及内容的劣行暴露在广大群众面前。

这件事让整个新闻界蒙羞、尴尬和担忧。这正说明, 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人的职业操守是这个行业的基石, 没有这块基石, 媒体没有前途。[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媒体时代,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行业站住脚的核心。而真实就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没有真实, 怎么保证报道的可信性?这就要求媒体工作人员恪尽职守, 拒绝所有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以及低俗报道等。这是媒体人职业道德不能越过的底线。

二、新闻生产质量下降的原因

通过以上阐述, 笔者认为导致媒体人把关不严以及新闻生产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主要原因有:

(一) 利益化市场

由于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故为了迎合注意力, 争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有些媒体经常会发布一些不实、夸张的信息。再加上受众猎奇性本能, 对“特色”标题过多追捧。然而, 最不能忽视的是同行的竞争压力。在摸索阶段, 为了自身的利益, 常常忘记了媒体工作者本身的职责, 开启烂俗竞争。

(二) 记者缺乏监管

我们提到的媒体人的媒介素养, 归根结底, 其实就是记者的专业能力与意志。意志的监管来源于自律和他律, “姚贝娜去世”事件便是媒体自律他律缺失的一个典型案例。[5]他律包括法律和媒体产业, 中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新闻法, 关于新闻各个方面的法律条文散落在宪法与其他法律中。只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缓慢, 新闻法制缺失, 执法也不严, 新闻媒体行业漏洞多而杂, 从而缺乏监管。

(三) 舆论领袖助推

舆论领袖又称意见领袖, 他们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介和过滤环节, 是某一个领域的佼佼者, 在人际传播网络中,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

如今的微博大V运用其影响力对谣言、炒作类信息进行助推, 各路雇佣网络水军的大力跟帖, 将虚假、炒作推到头条。

(四) 受众水平

笔者认为, 受众是媒体信息的接收者, 他们的注意力直接影响着新闻生产的整个过程。媒体人为了争夺注意力, 因此会仔细调查受众的喜好, 并一一对应。而大众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 大多数受众对新闻的批判力不足。面对新闻媒体的炒作没有理性, 容易盲从并且含有匿名宣泄心理, 不顾自己言语的杀伤力;再者由于大多数受众都是平民老百姓, 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 因而有些人对某些特定的群体存在一定的偏见。

三、结语

新闻生产的过程是媒体人把关的过程, 所以想要提高新闻的生产质量, 我们必须提高媒体人把关的能力, 而这个把关的过程要经历能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首先, 能力是指媒体工作者对基本新闻事实的“把关”, 这是新闻编辑把关的第一步, 也是基础。意志则是媒体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以及职业操守, 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权衡。其次, 媒体工作者要懂得自尊自爱自律,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坚守客观公正的原则, 规避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媒介审判。客观公正是新闻专业主义要求的核心, 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准则。最后, 媒体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传递信息, 工作核心是正确引导舆论, 对社会负责。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他们要做到四通八达, 新闻更多的是要传递信息而非宣传, 对社会负责, 这是新闻存在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孙祥飞.新闻传播学专题80讲[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95, 199.

[2]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撞倒大妈[N].新京报, 2013-12-4.

[3]刘海龙.新闻素养与下一代新闻业[J].新闻记者, 2014 (4) .

[4]打击虚假新闻捍卫舆论监督[N].新京报, 2013-10-28.

媒介伦理道德缺失 篇8

关键词:消费文化语境,媒介素养教育,教育建构

我国经济全球化水平逐渐提高,大众传媒采用“符号意义”进行产品的宣传,通过展示消费方式的方法,为消费者塑造出消费主义文化,在大众媒体的推广下得以扩散。在中国化消费文化语境中,消费主义通过何种机制改变了大众消费观念,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抑制消费主义,已经是中国媒介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1 消费文化的影响

1.1 渗透消费主义的渠道

消费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可以激发出大众的消费心理,刺激购买欲望,消费主义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追求更加难以满足的欲望。因而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已经不是单纯的消费商品与服务,而是其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是一种空虚的状态,其存在的根本是消费激情与欲望,而这种欲望完全无法通过消费填充。现代社会已经脱离了传统的“产品时代”,而是转变为“消费者时代”,各类同质化产品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大众媒介来实现广告宣传。现代社会消费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大众传媒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经济需求,也需要引导与宣传即将到来的消费热潮。大众传媒为了发展,必须为消费文化传播提供帮助,将广告时间售卖给产品商,才能获得经济收益。根据符号学与形态意识学分析消费主义的灌输方式,从《商品的世界》可以看出,消费并不是单一的经济因素导致的,而是一种经济行为与文化行为共同组成的行为因素。人们为日常用品添加象征意义,对大众而言,物质产品已经从单纯的使用方面,转变为代表价值标志的文化方面。

现代社会消费者已经不是为了获得产品使用价值而购买产品,而是为了获得产品附加值,也就是产品自身存在的象征意义。现代广告可以通过不同的欲望符号来取代产品功能,将大众的欲望从可需变成必需,从而销售自己的产品。“钻石,让爱的承诺守护一生”,这是一句非常常见的广告语,也让许多中国人了解到钻石的含义,懂得了钻石代表的意义。广告将坚固的钻石与牢固的爱情结合在一起,使消费者产生了“爱情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联想,正是因为广告商为钻石赋予的新定义,才使钻石具有了鲜明的象征,也激发了消费者对钻石的喜爱。

通过符号学使全部的媒介文本转变为介质化,使用符号传播系统制定代码与成规,所以媒介不能成为透明的“真相”获取介质,而是一种经过加工的复杂介质。商业广告具有促销商品的效果,也是在传播过程中建立具有文化意义的生活方式观念,既影响了大众消费行为,也影响了大众思想观念,是一种引导社会消费群体的时尚概念,甚至影响了大众的文化价值取向与意识形态。法国学者路易斯曾经提出过:意识形态代表了个体对实际生存条件产生的想象的外在特征。广告可以营造出优秀的拟态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意识清晰的形态化定义,让大众了解自己的定位,或者自己的发展方向。例如,在移动的商务通业务开辟市场时,就发挥了概念的广告传播方式,“手机、商务通全都不能少”就是推广的广告语,灵活地将商务通与手机联系在一起,无疑是会让男性消费者产生“我是成功男士,我需要商务通”的想法。大众传媒通过多种传播方法引导消费者欲望,使消费者的形态意识发生改变。

1.2 观念异化的危害

一旦追求过度的符号化消费,就会使消费观念产生异化,这时候就会产生炫耀、攀比、超前等消费问题。“500是贫困,1000刚够用,3000才够酷,5000真大款”就是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浙江省在2010年进行了“新消费运动”的大学生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月生活费有67.21%在1000元以下,23.47%在1000-2000元,7.13%在2000-3000元。在调查名牌商品购买动机时,有36.1%的学生选择了“别人有,我也要有”,58.5%的学生选择了“名牌可以表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7.2%的学生选择了“名牌商品质量优秀”。在2011宁波工商局收集的中小学生消费报告显示,月消费小于300的占13%,300-500的占51%,500-1000的占34%,只有2%的学生在1000元以上。根据产品购买结果来看,压岁钱构成了中小学生主要高档消费来源,其中有54%的学生可以收到1000元以上的压岁钱,而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电子奢侈品、同学聚会、名品服装中花费掉压岁钱。可以看出,我国学生追求时髦的风气更加严重,各类攀比与享乐的消极影响逐渐渗入学生思维之中,不仅使学生家长负担了更重的经济压力,而且学生也会形成一种影响一生的消费观念,甚至可能影响人生观与价值观。

我国处于大规模、深刻的社会转型阶段,这种转型代表了经济、政治、文化、意识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转型过程必将使文化传统发生变化,为了使价值观正确的成长,需要构建出人文精神,引导社会正确的发展。

2 大众传媒造成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消费主义文化扩散的主要载体,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在20世纪从西方出现,是一种席卷全球的文化浪潮与新生活方式,而媒介的商品与市场化进程,使媒体更加偏向消费主义。在文化浪潮的进程中,使传受主体发生了很大改变,从自身生存出发,将通过传媒自身臆想进行传播的方法,转变为“以受众为主”的新理念。在这种新观念的引导作用下,“受众需要什么,我们就给出什么”的理念逐渐成熟。新闻更加倾向于娱乐化,这就导致各类软新闻出现,从广告与受众两方面共同出发,合作创造了繁荣的消费景观。而这些改变,深深影响了处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大众。

2.1 制造消费

大众传媒运用了光感十足的广告画面,激发了大众的需求和消费欲望。大众传媒通过传播时尚信息,潜移默化的改造大众思想与消费观念,并且运用了广告的催化作用,使大众消费习惯彻底发生转变。

2.2 诱导消费

大多数人消费高档商品都是为了凸显个性,这也是大众一种行为与思想上的特征,是彰显消费文化的外在表现。为了引导大众展示个性,媒体会使用个性与时尚进行诱导,使大众以时尚作为个性的彰显方法,也是凸显个性的标志,导致非理性的互相攀比消费行为出现。

2.3 创造消费心理

时尚从少数人开始,媒体通过青年的引导作用,使追随者数量更加庞大,如果没有一定阅历,就会被各类高档商品诱惑,产生只有追寻时尚,跟上时代脚步,才能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错觉。错觉产生后,会片面的觉得,如果不购买新产品,就代表了不合群与落后,所以,许多消费过程可以表现为一种群体行为,而追求时尚的过程恰恰是形成消费文化的主要因素,是由媒体创造的梦幻般的时尚错觉。

3 加强媒介素质教育的方法

由于新时代消费观的变化,青少年儿童也成为了媒体广告的主要推广对象。在当今的消费文化语境之中,必须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在关键时刻提高社会解读能力,提升媒体本质认知,使大众拥有较强的媒介批判能力。

3.1 媒体商品化

电视媒体出现以来,媒体逐渐偏向低俗与商业化。这种情况一直被许多人诟病,但一些负责任、高质量的媒体,反而在市场竞争中无法生存。在2006年国家进行的都市报检查,主要进行了广告质量、文字编校、版面内容与设计、印刷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虽然38家报社并没有发生政治导向偏差,但其中出现了报道不规范,大量广告出现等问题,尤其是广告版面,其中标注的往往是商品、楼市、保健、家居、卖场等。这些文章往往是广告与新闻互相混杂,许多新闻存在有偿新闻现象。这种情况表明了,受到商业利益驱使,在许多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媒体会混淆广告与新闻的概念,甚至光明正大地将广告内容通过新闻进行发布,存在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因此,加强大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帮助大众了解媒介市场运作情况,可以在媒介上获得正确的信息,分辨出新闻与广告的区别。媒体在维持自己商业属性的时候,也不能放弃社会责任,不能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追求。

3.2 媒介传播流程

美国学者凯尔纳曾经说过:媒体文化浪潮来临时,个人将受制于新型的声色之潮,新的政治、娱乐、信息形成的虚拟世界将重组大众的时空感,将现实与媒体图像存在的差别完全抹去,并且营造出主体性与体验的新模式。应破除媒体营造的神秘感与虚幻感,让大众知晓媒介产品传播与生产的全过程,了解不同力量间的博弈。虽然大众传播媒介非常强调真实性与客观性,但是在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意识形态与商品属性的抑制,传播的事实是建立在经济利益与阶级立场之上,无法通过客观进行表述与呈现。在这种前提下,大众传媒建立了完善的过滤机制、信息筛选系统,传播的主要信息并不能为受众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甚至屏蔽一些信息的传播方向,使信息根本无法反映事实真相。为了将事件的真实性呈现给大众,必须还原原本的信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大众培养出选择消费文化的判断力。

3.3 拟态环境

媒介将现实的图景重新构建,为大众呈现出不同于真实的拟态环境。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在大众传播更加成熟的现代社会,大众的行为与现实存在了三方面的联系。一是真实存在的不以大众意志发展转变的客观现实;二是经过传播媒介加工后,选择性提示的象征现实,也就是拟态环境;三是在大众意识中存在的外部图像,也就是主观现实。大众形成主观现实的过程是基于客观现实认知形成的,这种认知需要通过媒体搭建的拟态环境作为中介,通过中介形成的主观现实,无法起到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会发生一定偏移,形成拟态现实。这就说明了拟态环境无法反映出现实环境的方方面面,而并不真实的客观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一定偏离。虽然现代社会媒体十分发达,大众传媒可以提供大量信息,但是信息爆炸时期,如果没有较强的解读、筛选、辨别能力,就会陷入信息迷局,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媒体提供大量消费信息,大众被时尚的环境包围,需加强大众媒介素质教育,穿越媒体营造的时尚幻觉,提高认知与批判能力,使大众形成对消费文化的免疫力与判断力。

4 结语

媒介伦理道德缺失 篇9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表达诉求,这也是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对公众高参与度的客观要求,作为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这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大学生自主参与社会的主人翁意识的觉醒以及由象牙塔内的学习者向社会舆情制造、传播主体角色的转化。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渴望被赋予平等、自由的发言权,同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愿意虚心接受外界的教育帮助,努力成长为理性、负责任的舆情发布者和传播者,承担起以自身舆情圈为信息来源的“把关人”的角色,为构建和谐、健康、理性的舆情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本篇文章将努力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作为信息“把关人”存在的不足,并分析成因,希望为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帮助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成长为独立、负责任的舆情“把关人”提出合理化建议。

1“把关人” 理论在舆情传播中的发展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其所著《群体生活的渠道》提出。之后,美国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领域,提出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指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并非单纯的“有闻必录”,还包括对各种新闻素材取舍和加工,这样新闻媒介就起到了一个无形的“关口”作用。

新媒体时代,借助有线、无线网络和各种便携式上网设备,每个人都能即时、便捷、低成本接入互联网,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对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个人为责任主体发布和传播信息。参考中国互联网协会对WEB2. 0时代的定义: “WEB2. 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晋晓兵[1]在《网络时代的新闻把关———兼议博客、播客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中也提到: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中‘把关人’的角色和地位”。与此相对应,当前信息发布主体变得更加大众化,“把关人”的作用也在逐渐弱化。

专业的新闻媒体 ( 电视、广播电台、报刊等) 承担着重要的“把关人”角色,发布的内容 (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往往都要经过层层审核、校对。但不可否认,新媒体对传统的把关人角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新闻媒体把控话语权、单向的传播模式与大众自我表达意识的觉醒产生了冲突,加速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把关人”角色的下移。例如,微信、微博、博客、贴吧、BBS、QQ空间等,每个人在其中都可以自由发言,拥有自己的信息受众,个人逐渐对其所发布的信息承担起“把关人”角色和责任。

当前一个显著问题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与网民媒介素养的滞后相矛盾。新媒体技术尤其是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把关人”角色以及其所承担的责任由传统的电视、报纸等专业新闻记者、编辑等逐渐扩展到普通网民。人人都成为信息发布、传播、接收的“把关”主体。但事实上,这一角色的下移并未与大众媒介素养提升得亦步亦趋,大众媒介素养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2 大学生视角下的舆情传播

2. 1 新媒体的冲击

新媒体出现后,凭借其自身优越性,受到大众追捧,对传统媒体的绝对主导地位形成了实质性冲击。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曾经作为单纯信息接受者的个体掌握了话语权,表达诉求得到满足。在传统媒体模式下的传播过程中,专业的新闻媒体把控话语“霸权”,承担专职“把关人”角色。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公众被赋予更大的参与权,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合理途径获取信息,以个体名义发布信息,既是受众,又是发布者、传播者。其次,“去中心化”是新媒体的显著性特征。新媒体带有明显的大众化、平民化特征,强调个体表达权力的平等与自由,个体承担起独立自主的“把关人”角色。再次,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强,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新媒体以网络为传输介质,以智能上网设备为信息载体,只要手持一部能够联网的手机,一切信息尽在掌握,真正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提升了信息接触度。

2.2 网络媒体带来的问题

2. 2. 1 参与主体参差不齐

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性平台,对于参与者可谓是低门槛, “宽进宽出”,这就意味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根据CNNIC (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4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 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 9% ,网民学历结构组成的一个显著趋势是“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2]其次,网络的匿名性加剧了网络言论的过度自由化,事实与谣言共存,真理与谬论同在,他人评论的主观倾向性干扰等等,无不考验着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受众的辨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2. 2. 2 理性思考缺位

网络时代信息大爆炸,标题新闻的快餐式传播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理性思考的缺位。大多数受众对于舆情信息的了解往往仅限于只言片语,缺乏背景,甚至是信息的确切来源。众所周知,标题乃文章题眼,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好的文章标题对于受众的阅读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按照阅读习惯,标题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标题的精炼性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成本,完整地阅读标题轻而易举,而文章内容则占用较大篇幅,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普通读者以“标题取内容”的阅读惯性。“网络新闻编辑应该提高标题的生动性、准确性,并且标题能恰当体现内容的重要程度,也就是重要新闻标题浓墨重彩,而一般新闻标题则适当轻描淡写,不要喧宾夺主。”[3]然而当前,出于增加点击率的需要,存在诸多媒体断章取义,在标题上做到了“浓墨重彩”博得了受众眼球,然而实质内容却相去甚远,丧失了专业新闻应有的严谨。随便打开一个新闻门户网站,除了重点时事新闻仍旧固守较为规范、审慎的规则,其他类信息利用图片、夸张的标题等各种方法充斥版面。

另一方面,即使作为成熟“把关人”的传统新闻记者,其职业规范也并未形成完善体系。2009年11月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于新闻记者的新闻导向、职业操守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范,然而,具体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制度安排并不完备,尚存在诸多空白。

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传播加之传统媒体的失范,往往会导致信息缺乏背景或者失实,作为传统媒体受众的大学生群体由客观上的缺乏足够时间思考,逐渐演化为习惯性的“囫囵吞枣”式信息接收,大脑完全成为了庞杂信息接收的“垃圾桶”。

2.3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探讨,可以从自然人、社会人、“大学生”特定身份符号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2. 3. 1 自然人层面———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人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期、中老年期。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时期,在这个特定的人生阶段往往具备特定的社会知觉与认知。[4]年龄尚轻、阅历少,感性有余然理性不足,充满正义感与冒险精神,囿于社会经验,缺乏对复杂信息的甄别和处理能力,往往凭借主观判断,或者受主流舆论导向的影响,出现一边倒的情况,群体性特征和从众心理明显。其次,当代大学生是当代青年期人群中具有思维活跃、知识丰富、情感丰沛、积极上进等特点的高度同质性的群体,其社会知觉与认知又区别于其他青年群体的特征。再者,大学生群体地域范围、思维和言论表达空间的集聚性,使得发布的信息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群体共鸣,并呈几何级次传播速度传播。

2. 3. 2 社会人层面

大学生身在大学校园,一方面与校园外的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又无可避免的与社会发生着联系,或者说处于大社会与校园小社会的交叉地带。“两耳不闻窗外事”在网络媒体时代已显得不切实际,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大学生对参与社会有着强烈的愿望,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也有着更高的关注。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社交的需要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人人都渴望与他人交流,积极融入周围环境,建立和谐社会关系。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富有激情与活力的群体,参与社会的积极性高涨,表达诉求十分强烈,渴望获得关注,渴望拥有自己独立、自由的发言权。

参考微博用户的发言动机的相关统计,网民的表达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1) 获取信息的需要。包括各种时事新闻、娱乐新闻、明星八卦、知识性信息、亲朋好友的近况等。( 2) 传播信息的需要。包括表述自己的想法、观点态度,传播自己的情感,传播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讲述看到的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 3) 互动交流的需要。包括与亲朋好友、粉丝、偶像通过评论留言、私信进行互动交流,联络感情。 ( 4) 消遣时光的需要。[5]表达动机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无所谓或好或坏。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其信息获取的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直观性、亲历性,由此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有时会出现片面性和情绪化。某些个人出于不正当目的,利用网络媒介发表不负责言论的现象并不少见。2014年4月,沈阳某高校大二学生孙某因发布恐怖谣言,受到治安处罚; 10月,福州一大学生散布网络谣言遭行政处罚,出发点仅是提升“关注度”。

2. 3. 3“大学生” 特定身份在舆情传播中的特征

大学生在网络媒体时代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信息发布者、传播者、受众三个角色,以下将从信息制造发布、接触接收、二次传播三个层面分析大学生舆情传播的特征。

信息制造发布即时性。有线、无线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上网设备的普及,校园较低廉的网络接入成本,再加上自媒体客户端,大学生信息的发布几乎只是食指的几下点击而已。以大学生发布身边事件为例,“事件的发生—信息捕捉—文字编辑—网络发布”,如果不考虑文字数量长短,前后一般不会超过三分钟。而且,因为是以个人名义的信息发布,信息内容往往包含很多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同时,由于个人发布的信息缺乏事件发生的背景与事实性证据,对信息受众的判断也带来一定难度。相比而言,传统的新闻往往要经历“新闻线索提供—线索核实—现场调查采访—图片资料搜集—编辑人员成稿—校稿审稿—新闻发布”等一系列程序,每个程序都可找到具体的责任人,最终成果往往会是一篇较为完整的新闻报道,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信息来源、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但新闻时效性则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网络媒体高更新率的冲击。而正是这种对于网络的依赖,使得大学生的社会信息获取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直观性、亲历性,由此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有时可能会出现片面性和情绪化。

信息接收快餐式。大学生信息接收的渠道主要有: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调查发现,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互联网信息具有信息海量性、共享性、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信息的庞杂也给大学生获取目标信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百度搜索引擎为例,单输入“舆情”两个字的关键词就可以搜到约5000万条相关信息。信息的海量性与更新速度的快速性使得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超负荷。一个客观事实是,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信息交流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如论坛、贴吧、微博,社交媒体发布主体多为大学生,主体的同质性、大众化,信息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接受,一些舆论领袖的“权威”话语优势会起到引领舆论的作用。

大学生专业背景的不同导致对相同舆情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参照研招网对于高等教育阶段学科分类,高等教育阶段设置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同门类大学生对于我们选定的舆情信息的知晓度及参与度相差不大,但是在评论倾向上却显现出较大的差异。问卷中,我们以开放式的问答设定了数则舆情信息,要求被调查者给出评论,结果经过整理列示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不同的专业背景导致大学生对相同舆情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是媒介素养的差异。一般而言,每种学科都有其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不同学科门类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学习思维存在着很大差异。“专业背景知识可直接用于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而不同专业思维方式的不同则影响了对信息的认知和判断过程。文科学生习惯于具象分析,感性思维; 而理工科学生习惯于抽象的逻辑分析,理性思维。”[6]上例中,对于不同来源舆情的信任度,文科生要普遍高于理工科学生,原因可能是后者倾向于分析信息本身的逻辑性与真实性,“非黑即白”、“是非分明”,对于所接触到的不同来源的信息时刻保有一种审慎、求证的态度,坚信“眼见为真”,强调信息的充分性,倾向于进行实地核实。

二次传播的便捷性与低传播障碍。网络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的共享性,新媒体环境下,诸多网站、社交平台为提升点击率和访问量,都着力提供便捷的信息分享渠道,供信息接收者评论、转发、分享,如QQ空间、微博、微信、人人等,信息的跨平台传播可以轻松实现。与此同时,大学生信息分享欲望更为强烈,做出是否进行二次传播的判断所经历的思维过程相对简单,缺乏对传播效果的合理预计。大学生群体具有高等学历,在其他社会群体之中向来享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和口碑,乐于分享新鲜事,因此经由大学生传播的信息往往被视为具有较高可信度。此外,大学生群体内部具有更高的同质性。“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7]相同的年龄阶段,相似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生活学习氛围等,具备更多的共同话题,容易达成共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内部传播的障碍更小,传播速度更快。

3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建议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媒介素养”内涵有多种界定,参考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定义: “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8]这里强调的更多是作为舆情参与主体为适应信息传播应该具备的能力。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政府、学校、媒体、大学生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们仅针对大学生特点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3. 1 提高网络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

从当前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的现状来看,部分大学生将网络视为一个虚拟社区,“法外之地”,可以不受限制,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法外之地。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曾说“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意即绝对的、不受法律约束的自由在任何国家、领域都是不存在的,因此,在信息发布时“把关人”的法律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这将直接导致如若涉及法律问题,信息发布者将面临法律的追责。因此自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是负责任的网络参与主体的第一要务。大学生应该强化网络环境下的法律意识,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传播反动、虚假、不健康信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

大学生对待网络舆情的道德意识不强,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功利主义、投机取巧等不良倾向,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必不可少。首先,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尊重事实、保持客观和理性。价值观对于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其次,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环境下同样适用,守住道德底线,文明上网,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审慎对待所发表的言论,树立责任意识。应正视,网络媒体与现实生活一样,都涉及道德问题,网络的匿名性不能为不道德行为开脱。

3.2 提高信息辨识、处理能力

网络媒体时代,信息的绝对数量庞大,干扰信息充斥其中,在信息共享性的背景下,不同受众可以获得无差异的信息,所以,对于信息的辨识、筛选和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识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信息真实性包括来源的真实和内容的真实。首先,大学生应树立批判意识,不盲从盲信。按照信息获取的流程来分析,第一,要注意信息的传播渠道,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一般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网络媒体往往参差不齐。第二,要考虑发布主体的资质、身份等条件,实名与匿名、个体与组织的可信度存在差异。第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信息内容是否有客观事实支撑,比如实地调查、第一手或第二手资料、图片、音视频等。第四,多方收集信息,佐证、比较。

理性分析、解读和评价的能力。信息外在表现形式是符号,深层次的则是这些符号所表达的内在含义。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可以做到对信息内涵的把握; 通过解读,厘清思维结构,形成个体性认识; 信息评价,是个体对信息的反馈,体现出个体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信息素质、主观倾向等。三种能力的培养应以充分性信息为基础,配合以较为严谨的逻辑判断,忠于事实,不过度引申、以偏概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最新进展

官方媒体的积极应对与网络立法。政府作为官方发言人开始自觉参与舆情发布与传播,以开放心态倾听网络声音。2013年,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事件和各种社会活动之中,并且成功地转身为危机时刻的“扩音器”。政务微博尤其是政务微信数量继续增加。《2013年腾讯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0月30日,腾讯政务微博达160068个,政务微信超3000个。同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转发500次判刑”司法解释,打击谣言的法律依据进一步充分。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高屋建瓴为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规划了蓝图”。[9]

媒体行业性规范与自律。2014年6月,第一个由60余家自媒体自发组成的“自媒体公约组织”在北京宣布成立,发布了《自媒体公约》宣言。宣言首次从自媒体立场对自媒体言论作出了明确规范。指出自媒体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合法合规发布内容。“不应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自媒体应采取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其他用户的方式进行运营推广,不得采用诱骗、误导、利用程序BUG等方式吸引用户关注、影响他人使用体验。”[10]

舆情监测体系的建立。各种舆情网站与专栏,如中国舆情网、新华网舆情在线、人民网舆情频道、中青在线舆情频道、天涯舆情等实时反馈平台的建立,将舆情摆上了一个更加透明、开放的平台。阳光下的舆情传播过程,相信可以更好地汇集大众的智慧,吸纳各方声音,以包容心态尊重不同见解,营造出一个尊重事实,独立理性思考的网络环境。

5 结 论

媒介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事实上,新媒体时代媒介、舆情的快速发展与“把关人”角色下移的趋势相伴而生,存在的问题即大学生仍将自身定位于单纯的信息受众,我们所要做的是唤起当代大学生对于自身所处舆情环境的重新审视与理性思考,认清自身所承担的“把关人”角色,学会独立思考,以积极态度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以自觉行动提升作为新媒体时代舆情把关主体的媒介素养,努力成长为独立、理性、负责任的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合格受众和“把关人”。

摘要:新媒体时代,“把关人”角色下移,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社会群体,在当代网络舆情的发布、接收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俨然成为网络舆情环境下的活跃主体。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在舆情传播过程中的特殊性,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当代舆情传播的关系。

媒介伦理道德缺失 篇10

超市请家长出面处理未成年少女偷盗事件似乎并无不当, 传统的中国母亲责打偷窃的孩子从常理来说也司空见惯, 女孩因为自尊心受挫又没有寻找正确的释放渠道, 于是选择自杀似乎更应该追责教育缺失, 可是媒介对这个事件的报道角度以及公众对这个事件的解读都回避了以上三个角度, 而是选择了超出法律、教育等理性视角的“贫与富”“民主与自由”“生命与尊严”等感性角度, 于是导致了事件的升级。因为媒介的选择性报道和公众的臆断先行, 使事件细节没有得到还原, 而是在“压垮骡子的最后一根稻草”上钻牛角尖甚至展开骂战, 导致了事件的进一步发展。追本溯源, 这一事件其实暴露了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作为公民素养教育的一个部分, 媒介素养一直在西方国家教育体系中被高度重视, 并有专门的科学设计和规划。而在正经历巨大社会变革的中国, 还没有展开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 我们却迎来了全民媒体的时代。因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于是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而媒介素养是一个内化的缓慢过程, 通过公众与媒介共建关系, 从而认知媒介并获取大众传播资源、观察媒介并质疑判断、利用媒介并产生社会能量。

金昌女孩跳楼事件的升级从媒介素养的角度来看, 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个例了, 它暴露了中国公众媒介素养培育的每个阶段已经存在明显缺失。

一、信息认知阶段:缺乏望闻问切

对于金昌女孩的跳楼事件, 有网络曾做过在线调查, 55.7% 的受访者表示, 在事件真实细节公布之前, 公众也不妨多些耐心, 臆断先行可能对涉事几方造成伤害。受访者的调查反馈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公众媒介素养教育中, 面对信息的等待观察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从20世纪中期开始, 传统媒体一统天下, 因为技术壁垒、 政治体制、资金来源等原因造成了信息的传播一直是从上而下的方式。在这个时期, 核心信息掌握在少数的制作机构手中, 信息经过制作机构的筛选、包装, 并有非常严格的逐级审查, 最后才是信息的发布。在传统媒体阶段, 信息受众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非常有限, 逐步养成了对信息不用等待和观察直接照单全收的习惯, 这就是传统媒体一直追求的受众培养。 中国受众会根据自身喜好和接受信息的习惯选择媒介机构, 而不选择媒介信息。传统媒体阶段中国受众接受的是经过净化的信息, 所以一直没有“媒介素养培育”一说。

随着网络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来临, 技术的壁垒被打破, 媒体趋向于个人化的方式。在个人化的网络世界, 行为主体逃离了社会规范的既定束缚, 第一次张扬和释放了自我个性, 无限放大个人情感, 于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过程自然就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为了迎合新媒体受众的特征, 信息发布会夸大情感色彩和道德判断, 如金昌女孩的跳楼事件, 搜狐就给出了“12岁女生跳楼市长被打, 您会为女孩的尊严买单吗?”这样的标题, 而各种论坛、微博更为了博眼球选择最能触碰内心脆弱点的方式和言论。这样的做法导致没有经过媒介素养教育的受众盲目跟风, 放弃追求事实真相, 而选择性地跟风某些情感细节, 从而导致事件升级。网络传言纷纷, 舆论的严重撕裂也大多基于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当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能得到全面普及的时候, 或许媒介认知阶段的等待和观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面对新媒体环境的海量信息攻势, 等待和观察而不是积极表态, 或许更能让有价值的信息得以沉淀和还原, 在此之后进行的信息选择才能促成有用信息浮出水面。中国医学诊病讲究“望闻问切”, 旨在观察、质疑、研讨过程中最终进行判断, 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 我们的受众也需要 “望闻问切”后再做判断与分析。

二、信息判断阶段:缺乏理性消费意识

鲍德里亚在1970年发表的《消费社会》一书中从现代社会人与物的关系入手, 从特殊的需求理论出发来界定社会。他强调在消费社会环境中, 人与物的消费关系已经从物的实用价值过渡到了其背后的意义需求, 就像女生的名牌包包, 不再是满足装物的功能需求, 而成为身份的指针。实在的物被添加了背后的意义, 而在消费文化的浸染之下, 媒介信息的消费也被增添了许多复杂的内涵。传统媒体时期的简单信息获取到媒介融合的当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从点对面的传播变成了点对点的传播, 而点对点的传播的有效性在于每个个体在信息甄别过程中的有用性判断, 这个有用性判断其实就包含了鲍德里亚所说的背后意义的需求。信息受众一方面需要有价值信息的获得, 同时也需要在信息进一步传播过程中的被认同、被接受。于是, 大家通过参与信息互动, 成为某种观点群体的一份子, 获得参与集体狂欢的入场券, 从而在信息过度消费中获得愉悦感、认同感。

如今, 网络上大量出现各种骂战、各种观点团体, 以集体意识的形式团结个体力量, 形成强大影响力。就如同金昌女孩跳楼事件,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各种需求团队按照各自的有用性进行选择性接受并再次传播, 认为超市不该因为一块巧克力就责难一个女孩的同情团队、认为女孩因为被骂伤自尊而轻生的尊严团队, 各种团队在超越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肆意添加各种非理性的因素, 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最终影响了事件的走向, 甚至让法律在情感面前低头。

在媒介素养的意义内涵中, 对于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一直被学者所强调, 因为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毫无疑问会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 所以具备理解能力的媒介素养要求受众对于这样的媒介信息, 要能够进行判断分析并最终正确理解。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 理性消费媒介信息的能力培养将会引导受众更客观地判断和分析信息的价值, 并促成良性的信息传达。

三、信息输出阶段:缺失法治规范

中国传统媒体从一开始就是在体制的严格规范管理下发展起来的, 相比而言, 中国的新媒体则是在超越体制规范之外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保持了更为确定的商业属性。比如这两年迅速发展的微信公众号就是典型的例子, 以获得更大商业流量价值为终极目标的微信公众号为了扩大网络影响力, 不惜通过恶意侵权、过度营销、诱惑分享、低俗内容、故意欺诈等手段吸引关注, 而更为私人化的微博则惯以夸大的标题和配图吸引粉丝。

在28日金昌女孩跳楼事件发生当天, 网络反应并不明显, 29、30日随着群众聚集事件的发生, 网上的相关信息也不断攀升, 31日到达顶点。据新华网的统计, 31日当天新闻更新量达到了363条, 论坛贴吧更新量为189条, 元旦假期期间有所下降, 但假期结束后关注度再次攀升。观察31日更新的各种信息, 各种标题党混淆了视听:“网传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小女孩跳楼事件持续发酵数千人砸警车殴市长与警方冲突![思考]不是说走群众路线吗?”“呼吁为甘肃金昌跳楼自杀女孩设立‘小花节’!”“世界上多了一个愧疚终身的超市老板”……事件真相尚待警方发布的期间, 就已经出现了各种言论, 让习惯标题阅读的受众自然忽略了对真相的探究。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强大的互动性吸引和汇聚了众多网友, 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相对身份隐匿也让网友更为肆无忌惮地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 当然不乏浑水摸鱼者为了自身利益刻意发布虚假信息混淆视听, 更有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伤害。因为网络实名制的推广有待时日, 同时我国的网络立法也相对滞后, 即使认为有些言过其实的言论出现, 除非当事人提起诉讼, 否则法院的态度是不告不理。因为网络诽谤属于自诉案件的范畴, 即使当事人要提起诉讼, 也要自己举证, 可是很多当事人连IP地址都找不到, 根本无法固定证据。

因此在媒介素养培育的第三个阶段即信息输出阶段, 相关法规的缺失导致了网络信息传输的无序。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 网民在传输经过自己分析后的信息时就会有所忌惮, 而不是随意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不满情绪在网络上发布, 从而减少虚假信息的出现。而媒介教育的培育将使新媒体的使用者更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和自身独立意识, 具备对虚假信息的辨识能力, 使新媒体更有力地发挥媒介潜能。

四、提升媒介素养的渠道

(一) 媒介大V的引领作用

“大V”是指在新浪微博上十分活跃、又有着大群粉丝的 “公众人物”。像李承鹏、薛蛮子、李开复等人, 往往他们的一次转发就会使一条微博迅速火起来, 有人说这些大V其实已经是半个媒体——他们时时引导着互联网上的言论和话题。现在“大V”一词也泛指在新媒体环境下活跃的媒介领袖。当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在中国还没有全面展开的时候, 最能发挥作用的就是各位媒介大V们的引领作用了。

(二)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网络环境

2013年9月10日,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实施, 其中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将认定为诽谤罪中的“情节严重”情形, 予以刑事处罚。这一规定首次对网络造谣传谣进行了司法解释, 对网络发声的自由度进行底线控制。良好的法律规范会带来网民的自觉自律, 同时也是网民建立初步媒介素养的基础。

(三) 媒介素养教育进基层

以金昌女孩跳楼事件为例, 我们不难发现媒介素养的缺失较多出现在基层社区和农村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目前农民手机网民的网络应用和手机上网应用的娱乐化较强, 而对信息获取、商务交易等应用价值的认知水平较低, 需要引导其由娱乐应用向价值应用的转变”。过渡追求新媒体的娱乐功能, 同时缺乏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 使这部分群体更容易受到媒介的负面影响, 不能正确地让网络为己所用, 缺乏自制力和清醒的认识。这个不仅仅是农村和社区基层群体个人的问题, 也属于教育的盲区, 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警惕。

参考文献

[1]孟维颖.网络新闻影响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26-53.

[2]王泉.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 2014:25-65.

上一篇:人人岗位责任制下一篇:实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