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爱国教育

2024-07-27

理性爱国教育(精选十篇)

理性爱国教育 篇1

理性爱国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有之义

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目前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很多观点, 但大都认为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意志、思想理论及行为一体的反映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综合复杂的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需要出发, 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受教育者激活爱国情感, 并将朴素、非理性的情感提升为理性的爱国思想和观念, 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爱国行为的活动。”[1]简单地讲爱国主义教育即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认知的传递、爱国思想和信念的养成以及爱国行为引导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把对祖国的热爱从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感情升华为一种稳定成熟的思想心理意识和世界观并在这种心理意识和世界观的支配下外化成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爱国行为的过程。由此可知, 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即贯穿着科学理性原则。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素养的大学生, 而且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如果说中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是激发教育对象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感和“稚嫩“的爱国行为的话, 那么, 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则更应注重爱国认知的理性化、理论化和体系化, 更注重爱国实践行为的引导, 也就是说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要注重和突出贯穿科学理性精神和科学理性原则。

加强理性爱国教育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

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 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国家振兴、民族发展。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是在谋求和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的本质上始终是一致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球化浪潮已不可阻挡之势在世界范围内汹涌澎湃,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看,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乃至不同思维方式在新的时代层面上的竞争与整合, 其突出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各国都无一例外的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各国在经济、政治等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无不牵涉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加之, 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 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 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 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主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 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同时, 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等活动, 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台独”、“藏独”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 都对我国的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我国人民历来有着维护全民族和国家最高利益的坚强决心和英勇不屈的行为。但是, 爱国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复杂, 爱国已不再是战争时期那样, 开枪消灭敌人。全球化时代使得爱国主义的表达途径多样化, 选择不当就可能上升为一种破坏性的亢奋的爱国主义。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 也使得潜藏于爱国主义和国家之间的进攻性凸显。

同时,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 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 因此, 爱国诉求的表达和爱国方式的选择还要与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相联系, 处理好爱国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 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采用更好的方式来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对于有着高度爱国热情的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

1.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国情、世情是理性爱国的前提

理性的爱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对本国历史的审视, 对本国当前现实的分析和对本国未来的展望以及放在整个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去审视的基础上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这一切为世界瞩目、令世人赞叹, 也无不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 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平衡,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 再加上目前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一些西方学者便发出“中国威胁论”的口号, 对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2]可以说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是内忧和外患并存。审时度势, 形成对国家形势和国际环境的理性认识, 是理性爱国的前提。为此, 高校理性爱国的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教育, 使大学生以史为鉴;加强国情教育, 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加强国际形势教育, 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既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又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升华至理性层面是理性爱国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突破长久以来教条化、形式化、显性化、课程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以活动和实践为载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升华至理性层面。因为, 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的爱国情感、树立的爱国理念才会更深刻、更理性、更持久并由此产生更加自觉理性的爱国行为。为此, 一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主题活动中。二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三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实践教育基地的体验中。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活动。四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重大事件的引导中。

3.探索建立理性爱国的教育管理机制是理性爱国的关键

一是要建立宣传层面的舆论引导机制。舆论影响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理性爱国是民族利益至上的真诚觉悟, 是实现民富国强、民族复兴的执着信念。要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维系的灵魂, 理性爱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 在道德的范畴内, 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 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热情, 并有理合法地采取爱国行动。

二是建立认知层面的行为引导机制。当一些涉及国家之间政治、军事、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等比较敏感重大事件时, 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性认知的引导, 要有专门的指导人员及时的对事件进行正确的解读, 使学生认清事件的真相和实质。同时可有序的组织大学生开展针对事件的理性活动, 比如在校内组织开展签名活动、组织开展专题演讲活动、组织开展专题论坛等活动, 进行事件的评析和爱国意愿的表达。

三是建立实践层面的行为管理机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依法爱国的理念, 不参加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 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合理合法的政治诉求表达权利时, 不应违背社会及其他人的合法权利。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也应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 对于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以及在游行活动中侵害社会及其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给予必要的制止。当然, 这种基于实践层面的理性爱国的行为管理机制的建立, 需要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的通力合作, 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曾令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和创新[J].教育与职业, 2006, 30:57.

教育管理者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 篇2

张德汉

[公共事业管理0913031016]

[摘要]理性爱国行为引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祖国的名誉和利益受到国外敌对势力的侵犯时,把大学生高涨的爱国热情纳入到爱国主义理性化的轨道尤为重要,深化对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认识,引导大学生理智地表达爱国情感。

[关键词]教育管理者;大学生;理性爱国

一、引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民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具备爱国主义精神。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出现爱国意识淡漠,且表现为知、情、意、行相脱节;爱国表达方式上过于极端等现象。尤其是当国内外反动势力挑衅事情发生后。如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中美撞机事件、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阻事件、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钓鱼岛撞船事件、日本非法“购岛”事件等,青年大学生体现出高涨的爱国之情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强烈的非理性成分,如部分大学生参加非法游行示威、砸坏部分日企商品、打伤日本民众等。这些标榜着“爱国主义”的极端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而且在国际上给反动势力留下了抹黑中国的堂而皇之的借口。

因此,如何保护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引导大学生将高涨的爱国热情纳入到爱国主义理性化的轨道是考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亟需解决的难题。

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时首先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要着重在教学方法上构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体系。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课程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认识理性爱国的重要性。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音像资料,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尊重和把握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规律

在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把爱国主义教育当做知识进行灌输的倾向,把大学生仅仅当做教育的客体对象,忽视了青少年主体作用的发挥,使一些大学生仅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种知识被动接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要坚持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实际,围绕学生的学习、创造、奉献三大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学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从而最终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师队伍

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者的业务水平高低、对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情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因此,高等学校应该把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发挥广大教师在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典型示范作用。一方面要求教师主动研究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规律,创新性地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为有效地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保障。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使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表率和引领作用。

(四)开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构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在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和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们在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网络空间也会对大学生们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高等学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要开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构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应充分利用网络社会的停息共享的优势,深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道德和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针对9O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起立场鲜明、各种信息全面、网络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网站。同时还可以动员全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师积极开

辟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和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构建起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阵地与平台。同时,还应加大对各种网络信息工具和网络信息资源的监管力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网络信息资源筛选机制,及时应对大学生中出现的爱国主义情感弱化或爱国主义情感过激化的情况,以强有力的和权威的公信力信息来引导大学生的情感导向,形成以权威信息发布渠道化解或弱化劣势舆论危机事件的有效机制。

三、小结

拿破仑说,爱国心是人类最高的道德。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中对广大青少年朋友更提出殷切期望: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在享受改革开放辉煌成果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更应牢记党和国家的恩情,牢记肩负的使命和任务,牢固树立理性爱国的意识与理念,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生命的华章。

参考文献:

[1]罗国杰等.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5. 柳礼泉黄艳.

[2]爱国情感与理性爱国相统一的辩证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1):85—86.

[3]柳礼泉黄艳.爱国情感与理性爱国相统一的辩证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1):87.

[5]刘晗.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0:18.

浅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性爱国 篇3

【关键词】高校 理性爱国 教育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但是,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个体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从爱国主义的价值属性看,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从爱国主义的功能属性看,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斗的旗帜,是保卫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保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进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和平崛起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形势日益严峻和复杂,必须进一步强化全民族的凝聚力、筑牢共同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结合时代特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理性爱国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有之义

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目前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很多观点,但大都认为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意志、思想理论及行为一体的反映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综合复杂的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需要出发,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受教育者激活爱国情感,并将朴素、非理性的情感提升为理性的爱国思想和观念,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爱国行为的活动。”[1]简单地讲爱国主义教育即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认知的传递、爱国思想和信念的养成以及爱国行为引导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把对祖国的热爱从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感情升华为一种稳定成熟的思想心理意识和世界观并在这种心理意识和世界观的支配下外化成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爱国行为的过程。由此可知,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即贯穿着科学理性原则。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素养的大学生,而且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说中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是激发教育对象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感和“稚嫩“的爱国行为的话,那么,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则更应注重爱国认知的理性化、理论化和体系化,更注重爱国实践行为的引导,也就是说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要注重和突出贯穿科学理性精神和科学理性原则。

加强理性爱国教育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

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国家振兴、民族发展。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在谋求和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的本质上始终是一致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已不可阻挡之势在世界范围内汹涌澎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看,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乃至不同思维方式在新的时代层面上的竞争与整合,其突出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各国都无一例外的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各国在经济、政治等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无不牵涉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加之,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主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同时,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等活动,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台独”、“藏独”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都对我国的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国人民历来有着维护全民族和国家最高利益的坚强决心和英勇不屈的行为。但是,爱国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复杂,爱国已不再是战争时期那样,开枪消灭敌人。全球化时代使得爱国主义的表达途径多样化,选择不当就可能上升为一种破坏性的亢奋的爱国主义。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也使得潜藏于爱国主义和国家之间的进攻性凸显。

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因此,爱国诉求的表达和爱国方式的选择还要与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相联系,处理好爱国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采用更好的方式来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对于有着高度爱国热情的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

1.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国情、世情是理性爱国的前提

理性的爱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对本国历史的审视,对本国当前现实的分析和对本国未来的展望以及放在整个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去审视的基础上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一切为世界瞩目、令世人赞叹,也无不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平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再加上目前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些西方学者便发出“中国威胁论”的口号,对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2]可以说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是内忧和外患并存。审时度势, 形成对国家形势和国际环境的理性认识,是理性爱国的前提。为此,高校理性爱国的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教育,使大学生以史为鉴;加强国情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加强国际形势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既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升华至理性层面是理性爱国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突破长久以来教条化、形式化、显性化、课程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以活动和实践为载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升华至理性层面。因为,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的爱国情感、树立的爱国理念才会更深刻、更理性、更持久并由此产生更加自觉理性的爱国行为。为此,一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主题活动中。二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三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实践教育基地的体验中。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活动。四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重大事件的引导中。

3.探索建立理性爱国的教育管理机制是理性爱国的关键

一是要建立宣传层面的舆论引导机制。舆论影响观念,观念决定行为。理性爱国是民族利益至上的真诚觉悟,是实现民富国强、民族复兴的执着信念。要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维系的灵魂,理性爱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 在道德的范畴内, 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 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热情, 并有理合法地采取爱国行动。

二是建立认知层面的行为引导机制。当一些涉及国家之间政治、 军事、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等比较敏感重大事件时,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性认知的引导,要有专门的指导人员及时的对事件进行正确的解读,使学生认清事件的真相和实质。同时可有序的组织大学生开展针对事件的理性活动,比如在校内组织开展签名活动、组织开展专题演讲活动、组织开展专题论坛等活动,进行事件的评析和爱国意愿的表达。

三是建立实践层面的行为管理机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依法爱国的理念,不参加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合理合法的政治诉求表达权利时,不应违背社会及其他人的合法权利。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也应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对于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以及在游行活动中侵害社会及其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给予必要的制止。当然,这种基于实践层面的理性爱国的行为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的通力合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曾令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和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30:57.

[2]黄文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学理论, 2010,17:193.

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初探 篇4

理性爱国可以理解为:根据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有效性的准则,是用科学正确的思维来指导爱国情感和行为的一种爱国形式,所以我们要切实的把爱国主义塑造成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信仰和原则。目前在整个世界中主权、利益矛盾不断、思想渗透广泛、价值观念多种多样,出现了很多的文化冲突,因此要全面掌握爱国主义教育教导的时代节奏,形成理性的、科学的爱国主义思想,把爱国当成内心深处最深切、最真挚的一种感情,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且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理性爱国教育渗透到点滴小事当中。

2 理性爱国的基本特征

爱国主义不仅仅需要热情和活力,还需要长期有序的理性爱国主义准则,二者之间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期,维护好、发展好和实现好国家的和平统一、繁荣富强是这一阶段的中心内容。爱国主义不能建立在仇恨之上,不能简单的发泄怒气,也不能有盲目的爱国排外思想。爱国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是要将爱国热情理性地与实际行动相结合。而大学生的理性爱国行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得以体现,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顾大局,识大体,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做好每一件小事,从自身做起。

3 拓宽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3.1 提高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设。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说应加大爱国教育的比重,爱国主义教育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生活和实际出发;从教学方法方面来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适量适时地采用灌输法来加强爱国教育,减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机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现教育者和学生的平等对话,积极构建两者的关系,如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开展讨论会,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爱国意识;从教学手段来说,可通过传唱红色歌曲,播放红色影视,建立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和论坛等手段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2 增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的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高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很多出色的人才在中国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物古迹和经典著作,这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资源。爱国主义只有在中国五千年来形成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中,才能表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激发广大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要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热情,让大学生了解到中国的灿烂文化,从而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很大方面取决于国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又如何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真正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先进文化教育,让他们用现代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时代的方向,与时俱进。

3.3 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理性的爱国主义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之一就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理性的爱国主义氛围。可以通过相关讲座、报告、座谈会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树立爱国意识,并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指导和纠正,用谈话交流的方法,不仅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错误的思想及其弊端,而且也可以让老师们有更多机会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维方法,尽量减少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中存在的错误倾向。

3.4 增强网络建设,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有利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已转变为网络,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共享量大、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超过了传统媒体。但是网络给我们的影响喜忧参半,在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的作用。所以,高校监督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技术,借助网络宣传阵地,促进理性爱国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想要拓宽网络教育,就要科学合理的使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特点,针对大学生年龄与思想特点,建立信息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论坛和网站,也可利用微博、QQ、微信、飞信等网络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捕捉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教育成效才能凸显出来。还要建立健全网络监督体制,对学生中存在过激的爱国主义行为进行防控、指导、疏通和化解,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充分发挥网络的有利作用。

4 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就是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水平,同时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也为促进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奠定了思想基础。爱国的本质目标就是要热爱人民和推动祖国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有热情,还需要有真本领和正确的方法,因此在爱国活动中应当以顾大局、识大体为起点,做到理性和理智。而增强对大学生理性的爱国教育,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高等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学理论,2010,(11).

理性爱国教育 篇5

关于理性爱国的议论文:爱国热忱需要理性表达

山东 毕泗建

【引言篇】

为抗议日本政府“购买”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闹剧,中国民众在一些城市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这种爱国热情弥足珍贵,表明了中国人民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绝不退让的态度。但是,个别地方不法分子混入其中进行打砸抢烧,一些日资企业受到冲击,不少日系车辆被损毁。进行打砸抢烧的虽然只是少数人,但执法部门也应予以重视,予以严厉打击。近日,深圳警方证实,有4名人员因打砸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已被检察院批捕。广州、西安等地警方也表态,对打砸抢等违法者,将依法查处。肆意妄为的打砸抢烧行为,不但无损日本反华势力,反而给中国民众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心理阴影。如果个别人的爱国行动已经让大多数国民感到不安,那么这种爱国行为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

【回音壁】

日前,在国内一些城市陆续发生了涉日游行活动。各地媒体纷纷刊发评论文章,呼吁理性,依法表达爱国热情。

1.《新京报》刊发社论《爱国就应做理性守法的公民》,指出民众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要理性爱国、文明爱国、守法爱国。爱国,不需要民粹和暴力,不需要以牺牲国内正常社会秩序为代价;爱国,必须向“打砸抢”说不。

不能说,因为爱国,就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不能说,在保钓问题上,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借口,就可以抛弃法律,就可以伤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新京报》强调,爱国不是让国家更糟糕,而是为了让国家更美好。民众在表达爱国热情时,理性而守法,才值得称赞,才能向外界展示一个国家强大的内在力量。

2.《西安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理性依法表达爱国热情》,文章指出,我们主张公众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要以大局为重,冷静理性、依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自觉维护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秩序。千万不能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我们对非理性、违反法规的行为是不赞成的。

3. 《湖南日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株洲晚报》等共同刊发评论员文章《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指出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我们要建设法治湖南。在日本政府做出侵犯我主权行为时,我们当然要亮出自己的态度。但爱国应该在中国法律框架内进行,僭越法律底线的“爱国”行为只能授人以柄,损害国家形象,损害法治湖南形象,使亲者痛、仇者快。有关部门也将依法追究打砸者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4.《半岛都市报》刊发半岛时评《遵守法律是爱国的基础和底线》,指出,违法犯罪的虽是个别人,却让整个光明正大的爱国行为蒙羞。表达爱国之情,天经地义,但爱国绝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否则爱国行为就会异化为犯罪。再强烈的爱国情感,也不能逾越法律,遵守法律是爱国行为的基础和底线。

评论强调,个人合法财产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对他人合法财产的肆意打砸和焚烧,已经涉嫌“故意毁坏财产罪”或“寻衅滋事罪”,必须依法惩处。再强烈的.爱国情感,也不能逾越法律。借爱国之名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无法真正维护国家的尊严,反而会让国家蒙羞。大时代需要大国民,只有坚守法律底线、理性爱国的人民,才能共同托举起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获得不怒自威的尊严。

5. 《深圳晶报》刊发社论《违法必受制裁,暴行必予制止》,指出暴行不因为与爱国有关而变得可爱,暴徒也不因为同爱国沾边而不再面目狰狞。以爱国为幌子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暴徒们,更显得阴险卑劣,更值得人们警惕。暴行裹挟爱国非国家之福,乃国家之耻。真正的爱国者,绝不会以加深同胞恐惧、践踏他人权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6. 《南方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国行动》,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性、合法地表达爱国情感,才是真正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国际斗争中更是如此。在钓鱼岛问题上与日本右翼势力的斗争,既是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斗争,也是捍卫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成果和国际法尊严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只有理性、合法的爱国行动,才能占领国际法与国际道义的制高点,才能取得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最终胜利。

【理性篇】

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

冯雪梅

日本政府罔顾历史,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几天来,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

从不断更新的微博中可以看到这些抗议活动的进展,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如何能做到冷静克制、保持理性。

被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当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时, “非理性”的抗议,正中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的“下怀”。

泄愤式的爱国,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会使人变成恶魔。 (作文大全 )“义愤填膺”地打砸同胞的汽车、“同仇敌忾”地围攻在华日本人、吃霸王餐、抢劫店铺……这些暴行,跟爱国毫不沾边。

砸车,损害的是公民的个人财产;袭击日餐店,累及无辜;抵制日货,也让国货一并受损。在全球化之下,各国的经济已经彼此渗透融合,不由分说地抵制,很可能导致“玉石俱焚”。

爱国和害国,有时只有一步之遥,理性是二者的分界线。钓鱼岛之争以及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绝非“匹夫之勇”所能了断。愤怒和冲动,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保持理性,才能应对复杂的局面,才能获得支持和尊重。而一旦偏离了理性,再理直气壮的诉求,也会在“闹剧”中化为乌有。以此来审视此次游行,在谴责一些暴力行为的同时,也应向那些理性的参与者致敬。

爱国,不是喊喊口号,图一时之快,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之争,最终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让我们记住一个年轻人的话。他说:我们要抵制日货,并不是要砸自己的日货,我们在各行各业都要比它做得好,我们的官员,比他们的廉洁;我们的街道,比他们的干净;我们的桥,比他们的结实;我们的年轻人,比他们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摘自9月17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反思篇】

我们怎样保卫钓亟岛

斯壮

今天,国内许多地方发生了涉日游行活动。其中,一些人非理性的行为让人感到遗憾。有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

没有谁会怀疑祖国遭受欺侮时涌动的爱国激情,没有谁不能理解当祖国遭遇挑衅后同胞们的愤懑与抗争。因为,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注定要被欺凌,一个永远“韬光养晦”的国家必然受气挨打。但是,有一个残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一靠那些失去理性的行为,我们可以保卫钓鱼岛吗?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

所谓“中国人一天不买日货,日本一半以上的工厂就要倒闭;中国人半个月不买日货,日本人整个工业支柱就要彻底垮台”的宣示,不过是血脉贲张的幻觉,地球村下“绝缘”作用能有几何?而一大群人围住同胞的合法财产,貌若“大义凛然”地破坏,除了让法治文明蒙羞,只会让饱受其害的手足受伤。一大群人围住在华的日本公民,看似是“同仇敌忾”的讨伐,其实是自降身价的冲动,正中日本右翼政客千方百计挑起事端的下怀。

理是理,非是非。失去理性的暴行,与日本政客的蛮不讲理又有何异?丧失理智的拳头,吓不走嚣张的恶犬。泄愤式的“爱国”表达,只能让贼人偷笑、外交被动、同胞伤心。

自日本不顾中方交涉于209月10日宣布“购岛”计划以来,中国政府从发表官方声明,到划定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从派出海监船开展维权巡航执法,到驳回日本方面无理抗议;从向各国驻华使节作专门通报,到向联合国提交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尊重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努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态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捍卫祖国的核心利益,是一场道义的较量,一场正义与否的交锋,我们不能被日本的无赖牵着鼻子走。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让世界看到,和平崛起的中国,政府治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升。大时代需要大国民,日本右翼最惧怕中国国民的强大。理性爱国、奋力强国、精心治国,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摘自年9月15日“人民网”)

【结束语】

在信息传播异常迅速的今天,这些打砸抢烧行为已经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民众看得清清楚楚。他们一定会感到费解,理性、文明、法治等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和尊崇的观念何以受到公然挑衅?少数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口实,抹黑了我们的国家形象。那些以爱国名义打砸抢烧的人,实在是害国之人。

抵制暴力,理性爱国 篇6

前不久看一笑话,说的是一个英菲尼迪的车主从车库出来后刹然间发现眼前站着一排怒汉个个手持家伙,车主心想这下坏了,爱车是不保了,只见带头大哥面目狰狞地冲上来后突然挥手一摆,欢喜的转头告知身后操家伙而来的兄弟,“住手,是奇瑞!”遂一众人乌泱泱散去。

今天大街上,反日口号可以很凶狠,日本国旗可以狠狠地烧,都是一种民族伤痛宣泄的方式,但无目的地摧毁自己人的私有财产——砸日系汽车,被狂怒的人群所拥护,此行为简直就是愚蠢。为了安抚那颗无处安放的“爱国心”而直接造成了车主重大的经济损失,临街乱砸,而拒不赔偿,如果车主在车里放有巨资被偷,这又是谁的责任呢?实在是反日不成,还恶化国人之间的关系。砸了同胞的车,同胞的财产受到损失,心受到伤害;这种蠢行的图片迅速传遍世界各大网站,爱国游行形象受损,中国形象受损,日本那些右翼分子一定偷着乐。如此蠢行,不是爱国,而是害国——这样的“爱国”永远无法得到喝彩,只会让真正的爱国者感到羞愧。

没有谁会怀疑祖国遭受欺侮时涌动的爱国激情,没有谁不能理解当祖国遭遇挑衅后同胞们的愤懑与抗争。因为,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注定要被欺凌,一个永远韬光养晦的国家必然受气挨打。但是,靠那些失去理性的行为,我们可以保卫钓鱼岛吗?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失去理性的暴行,这与日本政客的蛮不讲理又有何异?丧失理智的拳头,吓不走嚣张的恶犬。泄愤式的“爱国”表达,只能让贼人偷笑、同胞伤心。

中国目前的国力,已经超过日本,只是钓鱼岛问题太复杂,牵引的各方利益纠葛太多,力量对比中国仍不足,所以有拖就不打,让时间来为我们争取筹码。但中国政府对日是自信的,日货在大陆的意义,已经与普通商品无异,是大陆根据经济开放政策和WTO規则对日贸易的实物,不是对华侵略的象征,是中日交流的客观需要,属于经济行为,与政治牵涉很小。日货在大陆的横行,也逐渐式微,今年来更是被国产货和韩国,德国货挤压得丢城失地,若继续发展下去,国人不必抵制,日货也将消亡,这是自然发展的结果,毛爷爷说得好,风物长宜放眼量,放日货进来又如何,与狼共舞,国货才能刺激壮大,人为抵制,只会是闭关锁国的再现。日货是在国际大舞台上拼杀的,国货不能在温室中借民族主义的口号生存,该正面较量的,必须放手去碰。且中国政府不傻,每个核心领域的民族工业,都有所保护和扶持的,国人不必杞人忧天。

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方式方法探析 篇7

一、理性爱国教育的内涵

对于理性爱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理性爱国”提出的背景以及公众普遍接受的涵义,可以将其阐释为:国民立足于现实国情的基础上,理性表达出自身爱国热情的一种方式。理性爱国植根于爱国主义,它需要国民实现爱国情感的升华,树立理性爱国观,坚决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利益,根据现实采取理性的爱国行为,做好本职工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理性爱国是时代的需要,它是由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以及国内外新形势所决定的。现阶段理性爱国要求实现爱国情感到爱国理性的转变,要求把爱国热情落实到本职工作上,要求做到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至上,要求讲究正确的爱国方式方法。理性爱国教育就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引导被教育者养成一种用理性来指导爱国情感和言行的习惯的过程。

二、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

1. 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仍存在内容缺少吸引力、枯燥无味、有借鉴意义的案例少之又少等问题。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理性爱国意识培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教学。

在课程的内容上,应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分量,应符合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时事的特点,除了要强化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开展国情教育外,还应将公民教育列入爱国主义教育之中,使大学生了解公民所享有的爱国义务与权利等内容。开设有关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独立的必修课程,使大学生全面了解资本主义的各方面内容,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使其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多是采用灌输的方式,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灌输,但过于强调灌输反而使理论课教学缺乏互动性与生动性,致使学生疏远思想政治理论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互动性,选择有借鉴意义的现时代的理性爱国案例与大学生展开讨论,吸引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树立理性爱国意识。

2. 强化主题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他们共同的基础都是实践活动,只有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提升与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加深认识,最终完成认识的飞跃。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理性爱国意识深植于大学生心中,同时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的成败也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为此,在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要强化以爱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中学到的理性爱国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印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理性爱国意识,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发展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报国之志。

3. 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必须加强其心理健康辅导,强化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国民心态。缺少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健康国民心态,就不可能做到理性、平和地表达爱国情感。

从2003年发生的多起网络签名事件、2008年拉萨“3·14”事件、4月7日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过程被抢事件、2012年钓鱼岛事件,无不在国内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热潮。这些突发事件都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旦突发事件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就可能造成其言论与行为的失控,对突发事件的解决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在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意识时必须解决大学生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

健康的国民心态同样影响着大学生理性爱国意识的养成。一个国家的国民心态是与本国的历史和现实是分不开的。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形成什么样的国民心态,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心态不能与国家现时代的发展想适应时,就会影响国家的发展,甚至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情况错综复杂,既有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的阴影,也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现实。这使得大学生在面对近代的屈辱与当代的强盛的矛盾冲突时,部分大学生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有的大学生出现了骄傲自大、无视他国的心态;有的大学生依然保留着弱国心态,崇洋媚外;有的大学生对屈辱史耿耿于怀,怀着对别国仇视报复的心态。

以上这些方法虽然有很多可行之处,但不一定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不一定有利于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所以,我们在充实与改进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意识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时,既要继承我国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又要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同时根据当前时代形势的变化,大胆创新,不断地充实与拓宽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4.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和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其成为各种敌对势力的“公开讲坛”,严重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积极观念的形成。因此,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拓宽覆盖面和增加影响力已成为理性爱国主义的必然选择。

当前的高校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应净化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宣传阵地,加强对网络传媒的舆论导向,善于运用宣传媒介,达到使大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气氛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

5. 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是采取渗透与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对学生说教,很少顾及到学生自身的需要,以及学生是否真正地接受教育者所讲授的知识与观念。灌输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在面对爱国浪潮时听从领导、采取行动。但由于缺少关键的辨别能力,他们也容易接受其他人或言论的引导而采取行动,这样的爱国是缺少理性支撑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不能只靠这种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而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熟期,他们的意识和自尊心不断增强,对所有的事情都要求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去探讨,不耐烦别人的说教。针对大学生这样的特点以及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我们应该在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中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在对他们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时,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注意收集大学生在理性爱国方面的困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大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相互的交流中养成理性爱国意识。

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关键在于解决大学生对理性爱国意识与行为的认同问题,解决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际主义的认识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外部因素的影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大学生内在地接受,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效果如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为此,我们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在独立的思考中提高对理性爱国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及将爱国热情化为符合实际的爱国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兴燕.试论理性爱国[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刘晗.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0.

[3]陈小芳.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刍议[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理性爱国教育 篇8

加强90后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 不但能使少数缺乏理性爱国意识的90后大学生接受理性爱国教育、做到理性爱国, 而且能够使具备理性爱国意识的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性爱国理念, 并促其成为理性爱国理念的坚定实践者和宣传者。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理性爱国教育有助于培育90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从国内来看,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市场经济体系趋于完善,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正处在攻坚阶段, 现代化建设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从国外来看, 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并逐步进入信息时代, 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矛盾与冲突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给我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内外新形势的变化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政治文化方面都受到了冲击。这些现实对我们的民族意志和能力进行了全面考验, 面对部分不利因素, 既激起了90后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又强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同时, 部分90后大学生误入歧途, 产生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他们刻意贬低其他民族, 盲目排外, 抵制一切不属于本民族的事物, 这些行为对祖国的稳定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理性爱国要求国民正视本民族的优缺点, 同时吸收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成果, 引为我用, 与其他民族共同发展, 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创造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加强90后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 能够帮助他们摈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培育民族精神。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说,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 理性爱国教育有助于90后大学生做到爱国意识与行为的统一。

90后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与行为出现偏差甚至矛盾, 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忽视了爱国的标准要以符合国家利益为前提;没有认识到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的具体方式不同;没有深入地区分事件的表面现象和实质问题;没有坚持用合理合法的途径表达爱国热情。而理性爱国正是要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上述问题, 在爱国行动中做到以国家利益至上, 注重事件的客观性和逻辑性, 从当前的历史实际出来, 采取合理合法的爱国热情表达方式, 这样, 爱国行为才能成为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从而实现了爱国意识与行为的统一。

要培养90后大学生坚强而崇高的民族气节, 在全球化浪潮的面前, 既顺应时代潮流又把握好自己, 不卑躬屈膝, 不仰人鼻息, 不拿主权和尊严做交易;要使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要使90后大学生认识到弘扬民族精神并非要排斥外来文明, 而是要加强创新。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我们弘扬和培养民族文化, 既不能排斥一切外来文化, 也不能轻视甚至抛弃传统文化, 而是要不断提升、不断创新,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吸取一切先进文明

二、90后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基本要求

理性爱国是国民立足于本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之上, 理性表达出自身爱国热情的一种爱国方式。理性爱国是时代的需要, 它是由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以及国内外新形势所决定的。现阶段理性爱国要求实现爱国情感到爱国理性的转变;要求把爱国热情落实到本职工作上;要求做到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至上;要求讲究正确的爱国方式方法。

1. 理性爱国要求实现情感到理性的转变。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 情感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映, 属于感性认识。而理性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形成的认知能力、方式和成果, 属于理性认识, 它突出表现为一种理论或思维方式。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爱国也不例外, 要想做到理性爱国就需要把感性的、低层次的爱国情感和爱国意识升华到理性的、高层次的爱国意志和爱国信念。促进爱国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才能使爱国热情转化为持久不衰的爱国信念, 才能转化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爱国行为, 才能真正做到理性爱国。

需要指出的是, 我们在强调理性的同时并不否认情感作用, 并不是要把情感从爱国中剥离出去, 在爱国主义这个问题上情感和理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情感是理性的基础, 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就不会形成爱国信念。同时, 爱国情感没有上升到爱国信念, 那么爱国情感也无法持久存在。所以我们既需要强烈的爱国情感, 又需要与实际相符的爱国理性。

2. 理性爱国要求把爱国热情落实到本职工作上。

爱国是平凡的, 它与我们日常的一举一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和平、发展、合作为时代主题的年代, 理性爱国的要求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爱国无处不在, 不一定非要做出大事才是爱国。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承担不同的爱国责任, 其实现爱国愿望的途径也是不同的, 归根结底, 就是要把爱国热情融入到本职工作中去, 领导干部把国家管理好、农民把地种好、教师把学生教好等就是把爱国热情落实到了本职工作上。所以, 具体到爱国的层面上, 只要能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在关系到国家荣辱的重大事件面前保持头脑清醒, 步调与国家保持一致, 坚决拥护党的决策与领导, 做好本职工作, 尽自己的一份力就是理性爱国。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他们具有高涨的爱国热情, 祖国的未来需要他们去开创, 其爱国热情的体现与爱国愿望的实现, 同样要立足于本职工作, 目前来说90后大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阶段, 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最有效的爱国行为, 也就做到了理性爱国。

3. 理性爱国要求做到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至上。

理性爱国要求以维护国家与民族的核心利益为根本宗旨, 以理性的爱国行动来具体实践。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的核心利益就是维护国家的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关键期, 与此同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日趋加强, 难免会出现一些利益摩擦与冲突。在一些突发的国际国内事件面前,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我们要时刻与国家保持一致, 遵守法律, 有理、有据、有节地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 绝对不能逞一时意气, 偏听偏信, 盲目跟风, 甚至借题发挥做出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事情。我们要坚持理性爱国的要求, 做到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至上, 以维护国家大局为重, 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解决好、处理好相关事件, 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决策, 确保自己的行为能够以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至上。

4. 理性爱国要求讲究正确的方式方法。

理性爱国要求我们要根据国际和国内社会的现状, 从实际出发, 选择能够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爱国方式方法。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的具体方式方法会有所不同。我们在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时, 要把握现实, 讲究爱国的策略与方式, 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实现爱国愿望。

在战争时期, 敌对双方的利害关系是相对明显的, 面对侵略者, 我们应当积极参军, 坚决抵抗, 武装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 打败侵略者, 以战促和;在和平年代,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不仅有竞争, 也有合作, 这种时候就不能用单纯的、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应当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全民一心, 艰苦奋斗, 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全面地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 从而赢得国际竞争, 得到平等地位的合作。

摘要:90后大学生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 而且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剧烈地冲击着我们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 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今大学生的主要群体, 为我们研究爱国主义教育课题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 更在理念、内容、载体和方法 等方面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理性爱国教育 篇9

号召抵制家乐福的民众称自己是“爱国”, 因为他们不满奥运会圣火在法国传递时遭到了某些不公正对待;白岩松等宣布不赞成抵制家乐福, 也认为自己是“爱国”, 因为在中国的家乐福超市里工作的多是中国职工, 那里卖的也多是中国产品。

表面看来, 抵制还是不抵制, 这是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最容易把人群分出阵营, 也最容易判断谁是谁非, 因此, 做出不同选择的人就难免会“意见尖锐对立”。但实际上, 许多没有参加、响应抵制行动的民众, 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爱国”, 就对某些西方反华势力缺乏警惕。抵制还是不抵制, 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意见的表达。就“抵制派”而言, 我在这里“抵制”, 你们却依然去买它的东西, 我的“抵制”就显得没有意义了。其实不然, “不抵制派”的做法表达了另一部分百姓的意见:在全球化时代, 所谓的“抵制”其实往往是柄双刃剑, 损人而未必真正利己, 中国百姓对破坏奥运会圣火传递等做法不满, 但中国百姓同样希望顾全各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大局。何去何从, 这更能引人深思。

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

——德裔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在全球化时代, 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 外部世界将不断地和传统的“国界”——现实中的或者精神上的、经济上的或者文化上的, 等等——发生碰撞, 因此, 如何看待、表达“爱国”的问题, 必将是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国人必须不断思考、不断面对的问题。窃以为, 爱国不只是一种强烈的感情, 也应该是一种坚定的理性;爱国不只是一种紧密的团结, 也应该是一种博大的包容;爱国不只是一种捍卫的意志, 也应该是一种沟通的渴望。爱国不分先后, 也不分方式, 可以不同意同胞的意见, 但要坚决捍卫同胞说话的权利。爱国是大海, 那么, 有人可以选择长江, 有人可以选择黄河, 大家有不同的路径, 却有相同的方向。

That man is the richest whose pleasure are the cheapest.

Henry David Thoreau, American Essayist, Poet, Naturalist

爱国的根本要求, 是使自己的国家真正可爱、更加可爱, 这不仅包括国家的强盛, 也包括国家的民主、文明、和谐等。正因为如此, 我们要尊重每个公民合法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 要理性地商讨是不是还有比抵制一家外资企业更好的“爱国”方式。须知, 偏激的、一意孤行的、缺乏宽容和理性的“爱国”, 也是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伤害的。

选自2008年4月17日《解放日报》

【阅读思考】

1.本文是针对什么而写的?文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

2.仔细阅读全文, 请你说说文中的“理性”爱国和“热情”爱国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3.作者说“但实际上, 许多没有参加、响应抵制行动的民众, 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爱国’”, 你认为作者的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4.“爱国是大海, 那么, 有人可以选择长江, 有人可以选择黄河, 大家有不同的路径, 却有相同的方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见43页)

能处处寻求快乐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

——美国评论家、自然主义者梭罗

《华山云海》参考答案:

1.华山的雄姿与险峻。2.那条路夺人心魄、险象环生, 太危险了。3.路完全是在石头上凿出来的, 仅有一米多宽, 一面是高耸的石壁, 一面是不见底的断崖。往下一看, 人便有一种虚空之感, 脚下仿佛不是山路, 而是天路, 每一步都需要勇气与胆量作为支撑。4.老天爷便让丝丝缕缕的云幔遮住了险要, 所以, 看见的仅仅是如同偶尔露出的冰山一角;而如梦如幻的云霓, 则随影而动……5.说明华山之险, 险到了上去下不来的程度。6.华山之魂之韵, 不但是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的, 而且是人类智慧和汗水所孕育的。7.华山云海是奔涌而来的, 是聚合浩然之气所形成云的海浪, 漫卷出大潮浩荡出秦川的壮丽, 一如秦腔的豪放, 大起大落而含大喜大悲。

《善待汉字》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善待汉字。2.将韩国上下刮起一阵“汉风”, 重视汉语教育, 与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水平却出现了日渐退化之危机的事例进行对比。3.生吞活剥地直接拿来一些东西, 掺和在语言中, 结果把国语弄得不伦不类, 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对我们母语的一种污染和羞辱。也说明一些中国年轻人的汉语水平已然开始向无知的程度倒退。4.要善待汉字、善待汉语, 不能生吞活剥地直接拿来一些东西, 掺和在语言中, 把国语弄得不伦不类。

《爱国——“理性”比“热情”更有力量》参考答案:

1.是针对贺延光和白岩松所写的两篇理性发表观点的文章遭到了一些网友的激烈批评, 也有网友坚定表达支持的事而写的。表达了作者认为爱国“理性”比“热情”更有力量的观点。2.理性爱国是不抵制家乐福, 因为在中国的家乐福超市里工作的多是中国职工, 那里卖的也多是中国产品。热情爱国是抵制家乐福, 把家乐福赶出中国去。3.对的。没有参加、响应抵制行动的民众可能意识到这不是爱国的最好方式, 他们把爱国的热情化为实际行动, 坚守自己的岗位, 为国家多作贡献, 这也是爱国。4.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意在表明爱国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 但最终的方向是一样的。

每个地方, 原则的基础是传统。

浅析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有效途径 篇10

1 大学生理性爱国, 首先要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和“感情”,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 它反映的是一种关系, 即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 也就是“你属于我, 我属于你”的依存关系, 舍去一方, 另一方也就难以存在,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源源流长, 自古以来, 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就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管子·牧民》中记载:“以家为家, 以乡为乡, 以国为国, 以天下为天下。”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气节。这些爱国思想值得当代大学生去体味、继承和发扬。

大学生必须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 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在古代, 爱国主义体现在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入侵, 保卫自己的家园;在近代, 爱国主义体现在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民族;在当代, 爱国主义体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2 大学生理性爱国, 树立远大的志向是前提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经研究古人成才的经验, 他说:“古之立事者, 不唯有超世之才, 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西汉时期的大史学家司马迁, 立志写下一部“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著作, 为此, 他历经艰辛, 完成鸿篇巨著—《史记》。近代革命先驱孙中山, 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废除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由此可见, 立志, 是每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 何谓志?志, 用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树立奋斗的理想, 确定努力的目标。事实告诉我们, 一个人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 与他在青年时期就立下志向并不懈奋斗是分不开的。有志者, 事竟成。当代大学生应当不断学习, 珍惜青春年华, 立下符合社会需要、适合自身情况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国, 是理性的爱国, 将来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使命。

3 大学生理性爱国, 学以成才是必要条件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成才。”1就是说, 勤奋学习, 才能成就人才, 否则便“无以成才”。这是古人之经验, 也是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人生财富。凡是人类的知识与智慧, 都不是上天赋予的, 而是靠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即使是天资多么高的人也不可能超越这一法则。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清醒地的认识到这一点, 踏入大学校门, 才是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开始。大学生只有真本事、真才学, 这样才能把爱国转化为实际行动。

大学生理性爱国, 学以成才是必要条件。一方面, 社会的发展, 祖国的强大需要我们的大学生有真才实学。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国家需要大学生有真本事来为国效力, 从而提升综合国力, 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 在当前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下, 我们的大学生应该珍惜这样的机遇。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仅仅体现在大学生本身为国家贡献了多了, 还体现在是否珍惜和感激国家为大学生提供的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发自内心的爱国, 就不应该虚度大好光阴, 浪费国家为自己提供的学习资源, 就不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发泄和抱怨上, 珍惜眼前的一切, 明天才会有能力使祖国更强大。

4 大学生理性爱国, 躬行实践是重要方法

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 实力才能赢得尊重。我们爱国既要有热情的表达, 更要能够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时刻牢记这句话, 爱国光是嘴上说说是不行的, 必须付诸于实践, 我们的大学生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首先, 大学生必须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 大学生应该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 从而进一步消化、吸收这些知识。第三, 大学生还应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品格, 不断磨练自己, 温室里的花朵遇到风雨终究会凋零。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2当代大学生自幼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更应该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 提高自己的抗压、抗挫折的能力。

5 大学生理性爱国, 要坚定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信心

有许多人一方面喊着爱国和民族大义, 一方面又对政府和党表示绝对的不信任, 揪着一些社会问题不放, 把问题弄得无限严重化, 仿佛天就要垮下来。不可否认, 我们的社会, 我们整个中国的确面临着许多亟待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可谓不多, 也不可谓不严重, 但这是我们改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而且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这些问题正都处于解决过程当中, 党和国家是给了十二分的决心去解决的, 中国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代大学生要有足够的信心与耐心以及绝对的信任, 绝不能给这个过程添乱。无论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都必须拥护党, 拥护国家, 始终保持着理性的头脑。

当代大学生不但要爱国, 但更重要的是爱国要有理性, 不能只凭一时冲动。真正意义上的爱国应该是为国家、为民族的长远思考, 我们在每一步行动前都应该以其是否有利于我们民族的千秋大计为标准, 而不能是为了爱国而爱国, 为了戴上爱国者帽子而爱, 更不是爱给别人看的, 要避免这种感情被人利用。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在迅速发展, 在对外关系中, 总会有一些摩擦甚至斗争, 都需要我们用极大的外交智慧加以解决, 只有理性的爱国, 才是真的爱国, 也只有理性爱国, 才是对祖国的真正支持。

摘要:爱国主义是教育领域永恒的主题,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各大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更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严峻课题,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奋斗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爱国,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郭凤志.德育文化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1]郭凤志.德育文化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颈性眩晕的推拿治疗下一篇:商业银行税务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