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障碍

2024-05-10

焦虑障碍(精选十篇)

焦虑障碍 篇1

情绪障碍是以焦虑、担忧、恐惧等情绪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我国儿童患者最多。女孩的焦虑症状要比男孩子多,年幼儿比年长儿多。有研究表明,男女学生在焦虑水平上二者差异较大,尤其在特征焦虑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这与国内研究者的类似调查相吻合。

焦虑障碍儿童常处于紧张状态,伴有头疼或腹痛等躯体不适的症状。加之儿童焦虑障碍又是长期伴随着儿童成长的一种病患,对儿童的身心、社交和学习都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基于以上原因,下面我们对近几年来的儿童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

二、儿童焦虑障碍的分类

儿童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受发育性因素影响,不同年龄组符合诊断标准的症状数目和表现形式不同。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焦虑障碍是分离性焦虑障碍(SAD)、OAD和特定恐怖症。不同的焦虑障碍种类有着不同的症状表现,影响着儿童的不同生活方面。

1、分离性焦虑障碍

SAD的核心症状是,当患儿与主要依恋人或家庭分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5~8岁儿童不切实际担忧主要依恋着而拒绝上学;9~12岁在分离时表现过分的苦恼;而在青少年,最常见的是躯体主诉和拒绝上学。年幼儿的症状比年长儿多,男孩和女孩症状相似,大约四分之三的SAD表现为拒绝上学。

2、过度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

DSM-Ⅲ-R定义OAD的基本特征为不切实际地担心过去和将来的事件和行为,过分关注自己的能力,自我意识过强,其年长儿的症状比年幼儿多,相关症状包括不安宁、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激越、肌肉紧张及睡眠障碍。

3、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

拒绝上学(学校恐怖症)虽然在DSM-Ⅳ中未列入诊断范畴,但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这些儿童的诊断,最常见的是SAD。但是,并非所有拒绝上学儿童都患SAD,SAD儿童也不是都表现拒绝上学。拒绝上学可以合并许多诊断,如对学校的特定恐怖症、抑郁症或品行障碍等。

4、特定恐怖症

以往称单纯恐怖症,其特征为对某些特定物体或情境出现明显的害怕,如动物、暴风雨、巨响等,出现惊恐、哭叫、发脾气等,并出现回避行为,这种回避行为妨碍了儿童的正常功能。

5、选择性缄默症

该症的特征是在特定的场合无法说出话(如教室),而在其它地点则能讲出话来(如在家中)。DSM-Ⅳ中把它列于其它婴儿、儿童青少年障碍中。

6、亚临床的焦虑

流行学研究发现一些儿童表现为亚临床的焦虑,常见的表现为过度的担心自己的能力、过分需要安慰、害怕黑暗、害怕其依恋对象受伤害以及躯体症状等。只有找出焦虑障碍的种类,才能对症下药。

三、儿童焦虑障碍的评估

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评估主要采用综合评估包括定式或半定式精神问卷,以获得可靠的诊断。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评估量表。

1、定式精神病问卷

国外较常用的有学龄儿童情感性和精神分裂症流行学调查表(The 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Children-Epidemiologic,K-SADS-E,Orvasche 1995),定式问卷内容详尽、严谨,适合于临床和流行学调查。

2、临床评定量表

专业人员评定量表是临床医师用于评定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有Hamilto焦虑量表修订版,由Clark和Donovan于1994年正式用于评定青少年心理和躯体的焦虑。

3、儿童青少年自评量表

Birmaher编制的用于筛选儿童焦虑症状的量表(The Screen for Children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1997),该量表由41个条目组成,平行于DSM-Ⅳ对焦虑的分类方法,由5个因子组成,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高。

4、父母评定量表

Achenbach(1991)儿童行为评定量表(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中含焦虑因子,可用于父母报告儿童症状,但常常受父母本身情绪的影响。父母量表和儿童自评的一致性低,对于儿童焦虑更应考虑儿童的体验。

目前对于儿童焦虑障碍的病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较令人信服的病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家庭遗传;特殊气质、性格;不安全依恋。

四、儿童焦虑障碍的治疗

儿童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综合治疗。而儿童焦虑障碍的治疗着重于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技术则以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为主。

1、药物治疗

儿童焦虑障碍药物的治疗历史大概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治疗儿童焦虑障碍的一线用药。常用药有氟西汀、舍曲林、伏氟沙明等。这类药物的安全性较高,对儿童青少年有较好的疗效。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按人数可以分为个体治疗、集体治疗;按参加治疗的成员可以分为集中于儿童的治疗、集中于家庭的治疗以及基于学校的团体治疗;按照疗程分有短程治疗(治疗时间范围为10-16周,目前查到最短治疗时间为3周)和非短程治疗(治疗时间常持续几年);

按照治疗方法可分为认知行为治疗、基于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治疗、支持治疗、积极疗法、家庭治疗和游戏治疗。目前认知行为治疗,已经被广泛接纳为具备实验证明有效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改变人的观念来纠正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消除症状。有研究指出,认知行为适宜的治疗对象是年龄为9-13岁、初诊为原发性焦虑障碍的儿童。目前国外开发的认知行为技术中,主要有两种专门用于儿童治疗的认知行为计划:“生活技能培训计划”和“逮猫计划”。

3、治疗效果

对于随机对照实验疗效判定比较全面的标准应该包括自我评价、医师诊断、家长评价、学校评价,并且随访超过半年以上。

治疗方法不同,疗效也不同。药物治疗的各个方面都没有明确的公认的大量对照实验及长期随访数据做指导。大多数焦虑障碍仍提倡在心理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合并症较多时使用药物治疗;在心理治疗中,有文献指出认知行为治疗的有效率达到86%。除了社交恐惧症外,长期随访的数据表明,认知行为的疗效持久(可达到7.4年);其他心理治疗因缺乏专业的操作规程,所以很难进行对照研究。

摘要:儿童焦虑障碍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导致过分担心,紧张甚至恐惧的负性情绪状态。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有关儿童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病因、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望能为一些研究学者提供参考依据。

什么是社交焦虑障碍 篇2

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当遇到新的、陌生的或有社会性威胁的处境时,对陌生人警惕,对社交提心吊胆或焦虑。这种害怕起自儿童早期,且严重到足以引起社交功能方面的问题。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

社交恐怖症主要可以分成两类:

(1)一般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一般社交恐怖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会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你会发现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你,观察你的每个小动作。你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你会尽可能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你从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捍卫你的权利。

(2)特殊社交恐怖症:如果你患了特殊社交恐怖症,你会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比如,你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尽管如此,你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怖。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社交恐怖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他们需要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楞在当场。 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会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当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社交焦虑障碍困扰大中学生 篇3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学生都有着与实际不相符合的较低自我评价。比如,认为自己能力差,在公众面前总会出丑;认为别人都能看出他不自然的表情与窘态,因此对他的评价是否定、嘲笑或蔑视;特别是在一次又一次与别人交往时的失败体验后,会逐渐丧失信心,封闭自己。最后,患者的社会功能会因该病而受到极大影响。

据调查,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失业率是常人的3倍,会造成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低下的恶性循环。同时,他们比常人过早离开学校,在交友方面也不满意,娱乐活动少,单身或离婚率增加。同时,社交焦虑障碍不仅本身能造成心理残疾,还经常伴随有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酒精依赖等。我们调查发现,该病与其他精神疾病的共病率达30.87%。这些共病会加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使自杀或意外死亡的风险增大。

及早发现,及早就医

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多为终身患病,自发缓解可能性小,仅有少数受过高等教育、起病时年龄大、不合并其他心理障碍的患者通过自身有意识的锻炼可能缓解。所以,大中学生以至成年人一旦有这样的困扰,应该尽早接受干预,以提高治愈成功率。

不过,首先要分清自己是害羞、社交焦虑,还是社交焦虑障碍。从害羞到社交焦虑,再到社交焦虑障碍,是一个从正常行为到异常行为的过程。害羞是正常的个性特征。社交焦虑是害怕别人的否定评价, 对人际交往表现出忧虑、紧张、不安、回避等情绪和行为反应,但不会影响本人的生活、学习功能。而社交焦虑障碍则是一种给患者带来苦恼并损害患者社会功能的心理疾病。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三者的区别。

学生一,女,初中生,内向,一般不主动与同学说话,从不举手发言,但老师指定回答时能从容作答,能参加舞蹈表演,自述表演前轻度紧张,开始表演后紧张感消失。

学生二,男,高中生,内向,转校新生,担心自己的口音被同学笑话而不敢主动找别人说话,但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学生三,男,初中生,外向,从不敢正眼看同学或是老师,尤其是异性同学,自述一旦与别人目光接触,随即满脸通红。

学生四,女,大学生,内向,从不敢在公共场所打电话,害怕到人多的地方如商场、火车站去,买东西时也从不敢与别人还价。

分析后不难发现,学生一有着害羞的个性,而学生二由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了与人交往时的焦虑,但他们的问题会随着与人交往的经验和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消失,无须医学干预。学生三、四则是典型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深感苦恼却无能为力。

事实上,符合以下三条时,可确定是社交焦虑障碍:①与人接触或被人注意时产生强烈的焦虑或恐惧情绪。②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心跳加快、出汗、脸红、发抖、呼吸困难等,使病人万分痛苦却无法改变。③有回避行为,且回避行为严重妨碍了病人的社会功能。

社交焦虑障碍的特点是过分的情绪反应、回避行为、患者强烈的苦恼和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若这些情况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应该引起重视。患者应该尽早到权威的心理卫生中心就诊,以明确诊断,并开始正规治疗。

接受心理治疗,记录心理日记

一旦确诊为社交焦虑障碍后,患者也不要灰心失望,因为该病虽然“致残性”强,但并非是难以治愈的心理疾患,只要开始治疗,即意味着通向光明之路的开始。

现在,药物治疗多采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阻断剂,因其疗效好且副作用较小,现已是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一线用药,其中的帕罗西汀是在美国唯一注册的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药物。而心理治疗是治愈社交焦虑障碍的根本方法,包括社交技巧训练、认知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形式上以团体治疗效果较好。

特别推荐的是记录心理日记的方法,简便可行。患者可根据下面的表格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情境

1. 何人?

2. 发生何事?

3. 在何时?

4. 在何地?

情绪

1. 那时的感受如何?

2. 评估一下情绪状态。

不自主的思维

1. 在你有这样的感受之前,心里想的是什么?

2. 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3. 认为别人如何评价你?

记录下来之后,等情绪平静下来时反思自己的思维是否正确,最好能勇敢地问问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当时的表现的,并特别地问问他们是否看出了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很多患者都能逐渐地明白自己的想法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之后便不断地修正自我意识,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逐步协调,从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找回自信。

预防社交焦虑障碍的关键时期

美国、瑞士和法国的多个机构和多位学者研究发现,社交焦虑障碍的起病年龄在13~24岁之间,平均20岁左右。另有研究指出,青春期往往是社交焦虑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得不到矫正或改善,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社交焦虑障碍,并持续影响到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

焦虑障碍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2月的1000例门诊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的问卷调查 (表1) 。

1.2 诊断标准

焦虑自评量表 (SAS) 总分超过40分可考虑筛查阳性, 分数越高, 反映焦虑程度越重。抑郁自评量表 (SDS) 总分超过41分, 可考虑筛查阳性, 抑郁严重指数=总分/80, 指数范围为0.25~1.0, 指数越高, 反映抑郁程度越重[1]。

1.3 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的问卷调查随机发放的方法, 对我院门诊患者进抑郁行与焦虑调查, 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率95.0%, 有效率96.0%。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核对无误后, 以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焦虑障碍的识别

调查显示:男性患者焦虑障碍以烦躁、疲劳、尿频、失眠为主要表现, 女性患者焦虑障碍以担忧、紧张、失眠为主要表现 (表2) 。

(“-”很少有此表现, “-/+”很少或者偶有此表现, “+”有时有此表现, “++”大部分时间有此表现, "+++"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此表现。)

2.2 抑郁障碍的识别

女性抑郁障碍患病率 (7.63%) 大于男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 (4.42%) 。调查研究显示:抑郁障碍阳性筛查结果提示抑郁障碍与躯体疾病的有关, 肿瘤科抑郁障碍患病率 (15.87%) 排在首位, 其次是妇产科抑郁障碍患病率 (12.50%) , 心血管内科 (8.96%) (表3) 。

2.3 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共病现象

1989年Campell精神病学词典的定义为:共病指在同一患者同时存在或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2]。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共病现象是以精神心理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共病的形式存在的。2.96%的患者存在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共病现象, 此种现象相对少见。

3 讨论

WHO所提出的21世纪的医疗保健发展重点之一是“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3],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常见的精神心理卫生问题, 需广大的非精神科医生共同关注, 共同提高人民的健康及心理卫生。焦虑、抑郁症状危害性极大, 既可单独存在, 也可同时并存或先后连续表现出来[4], 为此,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阳性筛查极为重要, 同时, 卫生部门应该加大对焦虑和抑郁障碍知识的宣传, 避免大众走入与精神病划等号的误区, 耽误诊治。

焦虑障碍具有高度变异性, 表现为:敏感焦虑, 无诱因的担忧, 心烦意乱, 发抖、肌肉紧张、出汗, 头重脚轻, 心悸、头昏、上腹不适, 易疲劳, 尿频, 失眠噩梦。其中主要以无诱因的担忧为主要表现, 其中, 女性患者围绝经期焦虑障碍较明显, 同时出现多种症状, 但往往容易被医生忽略, 未引起明显关注。焦虑障碍的患者亦可无典型的焦虑障碍的表现, 仅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 各项检查结果均显示阴性, 为此应排除其他躯体疾病。

研究表明:目前认为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 可伴有躯体症状、自杀观念[5]。主要表现:情绪低沉 (清晨明显) , 想哭, 头昏, 失眠, 疲乏, 易生气, 犹豫不决, 兴趣减退, 想自杀, 个人无用论等, 但患者常常多合并有内外科疾病, 特别是肿瘤科 (患病率15.87%) 、妇产科 (患病率12.50%) 表现明显, 其中女性抑郁障碍患病率 (7.63%) 大于男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 (4.42%) 。现综合医院对患者的抑郁障碍多误诊漏诊, 常见的原因有: (1) 抑郁症状表现较为隐匿; (2) 抑郁障碍表现为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 (3) 非精神科医生知识经验不足; (4) 病人对精神卫生疾病的逃避。建议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改变精神心理卫生不重视的格局。

综上所述, 综合医院综合门诊的躯体疾病, 常常与精神心理卫生疾病相伴随, 但非精神科医生一旦确诊相应躯体的疾病, 就忽略了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诊断, 特别是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早期症状, 更容易被认为是躯体疾病所致。现综合医院门诊看病多数需排队等候看病, 建议在候诊期间给患者发放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的问卷, 让患者了解自身状况的同时, 帮助非精神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避免出现漏诊现象。对精神心理卫生疾病我们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心理干预及药物支持治疗, 同时有利于躯体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姚树桥.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93-94.

[2]Leifor R.The medical model as ideology[J].Int J Psychiatry, 1970, 9 (1) :12-21.

[3]Prince M, Patel V, Saxena S, et a1.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J].Lancet, 2007, 370 (9590) :859-877.

[4]袁勇贵, 吴爱琴, 张心保.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谈共病的诊断.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M].2001.28 (1) 17-l9.

引导初中生克服社交焦虑障碍浅探 篇5

初中生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大多与人际交往、学业、家庭及一些较大的人生变动有关,它是引发初中生焦虑的重要外界变量。那么如何才能让初中生走出社交焦虑障碍?我们不妨从以下的三个维度来寻找方法。

一、引导中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现代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经历的挫折比较少,自理能力较差,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常常无法自如应对,因此难免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同时,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自尊心比较强,十分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同。因此,一旦在与老师、同学或他人的交往中受到冷落与歧视或者与之发生纠纷,情绪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波动,若不能很好地处理,则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此外,有的初中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及其它不良事件,如生活习惯的明显改变、受批评或处分等对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也较大;还有,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自尊心又很强,在道德品行方面习惯于苛求自己,所以他在人际交往中就非常敏感地关注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甚至产生“过敏性思维联想”。

由不良性格所致的社交障碍患者,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试。由性格多疑引起的社交障碍患者,可以尝试这样做:正确认识自己,大胆与他人交流。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不要过多地计较别人的言论,不要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不要担心在与他人交往失败后,会遭到他人的嘲讽;清楚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不能做到的事,别人也未必做得到。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保持适当的期望值,接受自己的不足,抛开一切顾虑,鼓起勇气,大胆与他人交往。因性格自卑导致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可以通过努力寻找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消除自卑;也可以从自己的强项或有兴趣的项目入手,通过表现个人优势,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摆脱自卑,树立自信。

二、父母要鼓励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

对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初中生,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群体正常交往,不要灌输“男女授受不亲”等错误的交往观点,不要因担心男女生在一起玩会出什么事,就把孩子关在家里。这样不但不能打消孩子要出去玩的想法,而且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么孩子压抑自己的好奇,表面上装出服从的样子;要么在叛逆心理的强烈驱动下,与父母较劲儿。父母应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与同辈群体正常交往,传授给孩子交往经验及交往技巧,主动与孩子多交流。带孩子参加单位举行的一些社交活动,让孩子从中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给予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空间、时间,不干涉孩子的交往自由。观察孩子的活动交往,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交往技巧,去掉自身的胆怯、恐惧。

三、通过心理干预机制来化解心理障碍

除了家庭以外,学生大多时间都呆在学校里,所以学校环境是否融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的情绪和思想。学校的教育氛围、教育者和同龄群体的不良反应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如教师不经意的挖苦,同学的指责,都易使敏感的学生患上社交障碍。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学生及时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危机,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交氛围。改善他们的人际交往关系,帮助其适应学校生活,以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最终引导他们解决自身面临的心理问题。

(作者单位: 淮安市楚州区职教中心

江苏淮安223200)

焦虑障碍情景记忆研究的临床提示 篇6

焦虑的认知模型

临床研究发现,高焦虑个体及焦虑障碍患者存在情景记忆的潜在改变。其认知理论的核心元素之一是负性信念和隐蔽的认知回避行为,患者易将内部及外部刺激(如其他个体的行为、环境中恐惧相关的刺激、内感性的躯体知觉和/或心理事件)不恰当地理解为高度危险的信号。个体倾向于选择性提取既往信息从而促成回避行为的维持,这些信息再反过来佐证了他们对当前或预期情境的负性解释。学习理论也强调对患者回顾性记忆的检视可揭示导致焦虑的条件事件并有助于解释负性信念和回避行为的形成。

焦虑相关症状与记忆提取过程

情景记忆是关于自传体事件的稳定而外显的记忆(例如时间、地点、情绪等背景信息),是对既往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个体经验的收集,情景记忆中记录的事件可引发行为改变。焦虑个体面临恐怖刺激时倾向于对既往恐怖经历再次清晰地体验,并促成了后续的惊恐反应,这构成了暴露疗法的基本原理,而对这个“恶性循环”调整和打断则是优化暴露疗法的新焦点[2]。焦虑个体存储和提取情景记忆的具体特质有赖于已处理信息的情绪效价,对病程中的日常情景记忆进行评估将为临床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情景记忆与心理干预

情景记忆再巩固过程与心理干预效果:记忆的不同构成阶段和机制被认为是相关突触所共同造就的,已储存的记忆被重新活化后必须经过新的巩固过程才能得以维持,该发现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物质成瘾及强迫症(OCD)或妄想/幻觉等有重要意义。理解记忆再巩固的调节机制将为发展新治疗技术或改良现有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如,研究者采用改良的麻醉下电休克(ECT)治疗OCD患者[3],让患者保持清醒并聚焦于让他们感到强迫的客体或幻觉再施行治疗,一些曾在麻醉下接受数十次ECT治疗的患者都报告他们“痊愈”了,且大部分在治疗后2年内未再发,由此证实ECT只在记忆被重新激活时有效。针对单相重性抑郁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提示通过影响情景记忆的再巩固过程间接实现治疗效果有较强可操作性。

情景记忆细节与个体认知水平:情景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存在关联,记忆提取越具体则问题,解决效率越高,对既往经验提取缺乏细节对应较低的问题解决效率,见于抑郁、自杀和创伤个体。从既往经验中提取细节信息及将自己虚拟到未来和新刺激事件中的能力都对治疗效果有影响。记忆细节训练在住院患者中起到了较好的症状控制效果。对有抑郁症病史、陷入的悲伤个体以及PTSD患者,心理治疗可改善症状并提高记忆提取的精确性。而将闯人性的创伤性情景记忆整合到自传体记忆的背景中被认为是PTSD治疗成功的关键[4]。此外,治疗介导的自我效能提升能提高情景记忆精确性及社会问题解决策略。自觉意识是否通过影响情境记忆细节化程度而参与心理防御机制是今后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5]。

不愉快经历过度提取的重组指向:减少不愉快经历的过度提取可强化暴露疗法疗效。在PTSD患者暴露疗法中给予糖皮质激素可能在其中调节了焦虑提取并且打断了不愉快记忆持续提取的恶性循环[6]。类似地,叙事暴露疗法(NET)旨在选择性地改变并重组情绪经验的提取过程,PTSD患者被要求以时间顺序描述应激生活事件,以训练其将高情绪化记忆重组为较少情绪化的时间连贯叙事,能够对创伤性事件形成高度精确且一致性描述的个体在治疗中获益最多[7]。因此,在制定焦虑障碍心理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到情景记忆的这些变化特点。

总结与展望

焦虑个体存在对记忆的不当提取和不够精细化的特点,以及情景记忆存储和提取中对情绪效价的依赖性,由此,调整对不愉快记忆过度提取的“恶性循环”可能为暴露疗法带来新的视角。还可结合个体在记忆提取、再巩固和精细化程度方面的偏差进行针对性调整。随着对记忆过程认识的深入,还需要更多研究阐明焦虑障碍情景记忆的潜在神经机制,来更好地理解其实现过程,并探寻灵活调整该过程本身的心理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Jordaan GP.Nel DG,Hewlett RH.et al.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s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alcohol dependence and schizophrenia[J]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and drugs,2009,70(6):870-876.

[2]Jordaan GP,Warwick JM,Hewlett R,et al.Resting brain perfusion in alcohol-induced psychotic disorders comparison in patients with alcohol dependence,schizophrenia and healthy controls[J].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10,34(3):479-485.

[3]Livingston JA.Metacognition:An Overview[J].Cognitive Processes,2003:7.

[4]Shimamura AP.Toward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Metacognition[J].Consciousness&Cognition,2000,9(2):313-323.

[5]Farb NA,Segal ZV,Mayberg H,et al.Attending to the present:mindfulness meditation reveals distinct neural modes of self-reference[J].Social Cognitive&Affective Neuroscience,2007,2(4):313-22.

[6]Shimamura AP.A neuro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 and control[J].Handbook of Metamemory&Memory,2008.

关于社交焦虑障碍的科学研究概述 篇7

春节期间一条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点进话题精选可以看到一则“传说中的社交恐惧症,你中枪了吗?”的微博引发热烈的讨论,里面罗列了包括“想开口说话突然觉得好累”“说话时总是躲闪别人的眼睛”“不会维持友谊”等九条所谓的“社交恐惧症”的症状表现,网友纷纷表示中枪,原来自己有病,自己是重度患者等等。话题中所说的内容暂且不论,但就这个话题来说,可以看出如今存在社交焦虑的人数在增多,大众对心理问题开始给予重视。但这个微博所说的社交恐惧症是真正意义的社交恐惧症?显然不是,那么专业意义上的社交恐惧症究竟是什么样的?本文将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对社交焦虑障碍即社交恐惧症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

1、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与识别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简称SAD),又称社交恐惧症,是一种过分的境遇性害怕,即个体在公开表演场合和社交场合担心被人审视或害怕自己会出丑和行为窘迫。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美国全国疾病普查中指出SAD年患病率为7.9%,终身患病率高达13.3%,成为继重性抑郁症和酒精依赖之后的第三大心理障碍。该病自发缓解的可能性很小,且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社交功能残疾等问题。

社交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在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中产生的持久的、不合理的、强烈的惧怕体验和回避行为。关于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常用的诊断标准之一是DSM-IV中的诊断:

(1)在不熟悉的人们面前或被他人仔细端详时(可能如此),害怕自己可能会做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行为或显示出焦虑症状。(2)处于所害怕的社会场合,几乎必然会产生焦虑。(3)患者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4)患者一般设法避免这种场合,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烦恼而忍耐着。(5)这种对所害怕情境的回避行为、预期性的焦虑、或抑郁沮丧,显著地干扰了个人的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业)、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患者对己具有的这种恐怖感到非常痛苦和烦恼。(6)病程持续至少6个月的时间。(7)此症状并非继发于其它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除此之外社交焦虑障碍还应与社交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及其他焦虑障碍相鉴别。

通过上述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社交焦虑障碍有较规范的诊断标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热门微博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表述并不严谨科学,单就几条简单的描述并不能就说明自己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

2、社交焦虑障碍致病原因

(1)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会影响社交焦虑障发病率,比如研究者Kendler等通过对女性双胞胎患SAD的遗传性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共病率达24.4%,而异卵双生共病率为15.3%;通过前后相隔8a再测试,发现SAD遗传率达51%,即易患恐惧及与之相关性强的恐惧症状有中度遗传性。

(2)催产素

催产素是近来发现与人类社交障碍有关的一种神经肽。有研究表明神经肽催产素可以降低小鼠在群体交往中的焦虑,而降低社交焦虑和紧张的基本因素主要是对杏仁核的影响。Domes等通过对被试进行催产素喷剂喷鼻试验,发现试验组在脑成像中显示右侧杏仁核对害怕等表情产生反应的活动性显著降低。

(3)5-羟色胺、多巴胺

相关研究表明5-羟色胺是产生和调节情绪行为的关键神经递质。如果中枢神经系统中5-HT的有效性降低,则易导致抑郁、躁狂及焦虑障碍等心理障碍。此外,有研究者从药理学角度,推断指出社交焦虑障碍存在纹状体多巴胺功能异常及多巴胺受体可利用性下降。

(2)心理因素

(1)气质类型

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行为抑制气质,其表现是婴幼儿在陌生人或陌生环境时极度的行为抑制,表现出社会焦虑的气质倾向。另外,有研究发现,儿时表现自信、探索性强的幼儿在青少年时期较少出现焦虑,而5岁之前较多出现消极、害怕、害羞和回避的幼儿长大后可能出现焦虑。

(2)人格特征

人格同样会影响社交焦虑,国内李波等研究者发现,人格因素中的内外向、神经质以及羞耻感、自我效能感等是社交焦虑的有效影响因素。

(3)信息加工偏差

认知学派Clark等人认为造成社交恐惧持续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患者存在偏差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些偏差性的认知倾向严重影响了患者社交行为的正常表现。

(4)依恋类型

依恋是指儿童与养育者之间的感情联结,特别是指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系。亲子依恋是最早的社会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开始,也是影响个体成人之后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及临床研究均发现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儿童更不易与人建立信任关系,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3)社会及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社交焦虑障碍产生影响,国外有研究表明,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及缺少温暖与SAD有关。国内王文娟等也发现母亲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可以减少SAD的发生率,而母亲的过度干涉、拒绝否认和偏爱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孩子社交焦虑障碍。

(2)早期创伤性事件

早期创伤事件会影响个体行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童年期的创伤,如亲子关系淡薄、早期与父母分离、经历羞耻场面等,会通过固着的机制导致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思维、情感、行为的异常,在成年后对与创伤相关联的场景、事件和人物出现警惕性增高和回避行为。

(3)家庭结构与社会支持

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比双亲家庭的子女更易发生社交焦虑,由于过早的家庭破裂使其产生了自卑感、孤独感。此外,社会支持、家庭收入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发展。得到相对稳定社会支持的子女心理压力较小,性格上更开朗乐观,其焦虑感比贫困生要低。

二、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针对包括社交焦虑障碍在内的焦虑障碍多用药物治疗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目前常用药物有: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剂、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新、米氮平、达体朗、等。其中,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最常用。

2、心理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的方式,针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还可以进行心理干预,目前,认知治疗、放松训练、系统脱敏、冲击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社交技巧训练是治疗社交焦虑障碍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帮助患者正确地理解症状并开发和动员患者的各种积极的应对机制来克服社交恐惧。

3、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对社交焦虑障碍均有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心理门诊多常用两者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对焦虑的药物治疗生物学原理有了新的理解,恰当的药物常常可以控制焦虑障碍的许多症状,也可以促进心理治疗的效果。与药物治疗相比,心理治疗起效较晚,但疗效持久,患者获得的新的认知方式和社交技能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可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复发。因此综合采用两种治疗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小结

现如今,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大众对该疾病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网络平台上关于该疾病的描述都不准确,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社交焦虑障碍诊断、致病机制以及干预方案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众加深对该心理疾病的科学认知。

摘要: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是青少年期和成人期发生率相当高的焦虑性神经症。SAD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社会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是一种慢性的心理疾病。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对社交焦虑障碍诊断、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案进行总结概述,以帮助大众对社交焦虑障碍有一定的科学认识。

焦虑障碍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40位诊断明确的并且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焦虑儿童患者。男孩18例,年龄6~15岁,平均年龄10岁;女孩22例,年龄7~16岁,平均年龄12岁。所有儿童焦虑患者的其他情况均差异不大,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40例儿童焦虑障碍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郝伟主编的《精神病学》有关焦虑症的诊断标准[1]。

1.3 方法

(1)对我院收治的40例儿童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常规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抗抑郁剂),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交互式音乐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和焦虑程度变化。

(2)交互式音乐疗法:分三步:(1)集体根据音乐玩游戏:每2周进行1次,每次持续1小时,总共进行6次。可选取以下儿歌《春天在哪里》、《喜洋洋和灰太狼》、《丢手帕》、《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找朋友》、《拍手歌》、《小蜜蜂》等,目的在于在所选歌曲的背景中进行团体游戏,并让领试与受试者之间以及受试者之间彼此熟悉。(2)个人感受音乐:此阶段的治疗时间及次数与第一阶段相同。让每个人听不同基调的音乐片段后再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表情和动作表达出来。欢快的音乐选《吉祥三宝》、《捉泥鳅》、《摇篮曲》等,悲伤的音乐选《小白菜》等,放松的音乐选《让我们荡起双桨》等。(3)表达音乐阶段:此阶段的治疗时间及次数与上述相同。跟患者讲各种故事,然后叫患者在听完故事后用敲打乐器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故事的题材可以包括家庭生活、儿童玩的小游戏、童话故事等。

(3)测评焦虑程度的方法:运用Hamilton焦虑测量量表,共14个评估项目,采用5级(0~4分)评分法。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13.0统计学软件打包处理完成。运用均数±方差的方法分析。

2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程度比较如下:40位儿童焦虑患者经治疗后,无论是慢性焦虑症、惊恐障碍,还是焦虑总分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是经过交互式音乐治疗后的试验组三者的得分比对照组要明显减少。各组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分焦虑和担心为主的神经官能症,常表现为莫明的恐惧和不安,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惶惶不可终日。当今社会,儿童患焦虑障碍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苏林雁等报道儿童焦虑障碍筛查阳性率为24.18%[2]。儿童患上焦虑障碍后,因其表达不清,家长不重视,儿科医生缺乏相关知识等因素,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若是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小孩的身体社会功能和身心健康。

交互式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值得我们去尝试。本次研究也说明了交互式音乐治疗有一定的效果,焦虑症状的评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本次研究结果与Kemper[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其实也是人类情感的外在表现。通过交互式音乐的三个阶段,儿童焦虑患者从首先的害羞或害怕不愿参加到音乐的团体游戏当中来,直到听了欢快的音乐和领试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后,儿童焦虑患者才带着微笑慢慢进入到团体游戏中来。活动人员之间的恐惧消失了,彼此相互玩耍。此为第一阶段的效果。在第二阶段,儿童焦虑患者好像忘记了自己的焦虑障碍,基本上根据所听音乐按照自己的情感用言语、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很乐意地享受着音乐。在第三阶段,他们听着不同的音乐,基本上也不掩饰敲打乐器给别人带来的感受,他们听到欢快的音乐基本上不敲,听到悲伤的音乐,敲打的厉害,声音也响亮。40例儿童患者经治疗后症状都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交互式音乐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儿童焦虑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1.

[2]苏林雁,殷青云,王凯,等.长沙市小学生焦虑障碍现状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30-333.

焦虑障碍 篇9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某三甲医院脑卒中后焦虑障碍患者。纳入标准: (1)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同时符合脑卒中、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脑卒中后继发焦虑障碍。 (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大于14分, Barthel指数评分大于20分; (3) 无精神病史, 沟通表达能力无障碍者。排除标准: (1) 使用过抗焦虑药物; (2) 语言表达能力障碍; (3) 研究过程中脱落者。研究中, 男性患者32例, 女性患者28例, 共60例, 平均年龄 (56.4±9.20) 岁, 缺血性卒中31例, 出血性卒中29例;病程:≤3年患者32例, 3-5年患者15例, ≥5年患者13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患者出院后, 跟踪患者的诊疗情况, 完成门诊随访。

1.2.2 干预组

1.2.2. 1 支持疗法

(1) 心理支持:通过倾听和谈话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 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宣教脑卒中的发病特点、康复知识及治疗的目的, 向患者介绍典型成功病例;研究干预前测试卒中后患者的压力分值, 评估及讨论释放压力的方式, 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减压方法并介绍卒中后压力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帮助患者树立战神疾病的信心。 (2) 社会支持:充分调动患者间沟通作用, 加强家庭、社会支持,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社会人际关系, 增强针对突发事件的适应及应对能力。时间每周4次, 每天40分钟。出院后, 研究者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身体恢复状况, 让患者主动表达患病后的心理感受, 及表述目前对压力管理的理解, 目前如何释放自己的压力, 为患者讲解缓解心理压力的途径, 如介绍心理自助读物、通过心理咨询师帮助、如何获取网络资源等。电话随访方式主要以倾听并发现、解决患者的压力问题, 提供相对应心理指导。时间1个月2次, 1次15min。

1.2.2. 2 正念减压疗法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1979年J.Kabat-Zinn提出正念减压疗法, 是系统的正念冥想训练, 它是一种有意识的、不进行判断的、聚焦患者此时此刻的注意来减轻个体压力, 进行情绪管理, 从而提高患者心身调节能力, 促进患者临床适应性, 该疗法对广泛性焦虑症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对患者血压管理、睡眠改善及免疫力的提高均发挥显著作用。 (1) 正念减压疗法的训练技术课程如下:分为正式方法及非正式的方法, 如:关注生活中愉悦的事件、聚焦于平时的日常生活活动, 如呼吸、咀嚼等放松躯体或冥想, 静坐、正念步行等方法。 (2) 训练方式:10~15个参与者集体进行训练。 (3) 训练时间:连续3个月, 每日包括45min正式训练方法和5~15min非正式训练方法。

1.3 研究工具

1.3.1 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该量表由汉密顿编制, 具体包括7项内容。共14个项目中分为躯体性和精神性两大类。以下为评定标准:无焦虑:小于7分;可能有焦虑:7分≤HAMA评分<14分;肯定有焦虑:14分≤HAMA评分<21分;有明显焦虑:21分≤HAMA评分<29分;严重焦虑:HAMA总分≥29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HAMA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测得该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 (Cronbach’s a) 为0.905。

1.3.2 改良巴氏指数量表

该量表共10项内容。反映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共100分, 得分越低代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MBI可较敏感地反映中风患者ADL的改善情况。本研究测得该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938。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 应用了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协方差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得分比较

以干预前焦虑得分为协变量,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得分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干预前焦虑得分的影响后, 两组患者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干预组病人焦虑得分在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3个月有差异, 且逐渐降低, 而对照组随着病程进展焦虑得分逐渐增高 (表2) 。

注:重复测量组间比较F=37.413, P=0.001;时间效应F=68.104, P=0.001;组间和时间的交互效应F=33.559, P=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得分比较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ADL得分的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时间因素与干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3) 。

注:Wauchly球形检验统计量W=0.577, P=0.001

3 讨论

3.1 压力管理可作为脑卒后焦虑障碍患者心理干预的一种方式

本研究通过关注患者康复全程的压力感受, 给予系统的压力管理, 包括信息支持、正念减压训练及社会支持使患者正视疾病, 积极改变生活方式, 提高患者的压力承受力, 降低焦虑水平, 加快康复进程。而对照组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 因此, 对照组在康复治疗中拥有更低的压力应对能力, 其焦虑水平明显高于试验组。国外已有大量文献资料表明, 正念减压疗法对于患者焦虑情绪及不良心理状况具有明显的改善功能。目前国内有关正念减压疗法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匮乏, 相关研究相对集中在心理学领域。Fletcher等进行了正念减压疗法的脑电研究, 结果显示实验组中与积极情绪相关的左侧脑区活动有明显增强。Holzel等人认为该疗法对情绪产生影响正是通过改变患者后扣带皮质、海马、小脑区域的形态结构而发生的变化。本研究中正念减压疗法在经过规范训练后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降低患者焦虑情绪。而且此训练方法整个过程方便实施, 可随处自行进行练习, 该方法掌握后不依赖护士、临床医生及心理治疗师。另外, 研究中强调团体训练, 促进病友之间的沟通,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应用正性心理防御机制改善焦虑状态。病友也可充当良好的健康教育者。

支持治疗也是压力管理的主要内容。鼓励患者向病友宣泄感情沟通倾诉, 获得劝慰和支持,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出院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受限, 家庭及社会角色随之发生改变, 此时家庭中其他成员及照料者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家庭和朋友是患者心理及情绪上获得支持的重要资源, 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发病后应激反应, 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分。帮助患者进行分析可利用的内外交际资源, 合理运用支持资源, 帮助患者勇敢应对面临的挫折和心理困难。研究显示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丰富, 其生活质量越高。本研究中, 让家属明确有效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居家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 提升其康复效果。

3.2 压力管理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压力管理有整体性、针对性及延续性, 帮助患者认识到日常生活活动锻炼的益处, 有助于患者不再回避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境, 提供了动机和信心, 达到促进患者行为改变的目的。自我压力调整的途径持续到出院后对患者的电话随访, 纠正了患者错误的态度和观念, 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提出的是, 研究中患者在出院3个月时, 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弱化, 出现逐渐降低趋势, 访谈中发现原因可能是, 患者在出院1个月后, 可能感觉到自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不像之前一样有较快恢复速度, 从而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信心降低。这也提示研究者在以后干预过程中, 仍需要采取其他强化心理治疗方法来维持患者较高的信心水平。压力管理需要心理学及康复学的技巧, 护士应专人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居家的压力管理, 注重个性化评估, 加强引导和鼓励, 充分挖掘其潜能, 使其能平静地面对疾病带来的改变, 同时也可鼓励患者成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指导者、宣教者, 充分提高自我价值, 更有利于促进心理行为改变的可持续性, 更有利于拓展脑卒中健康教育的人力资源。促使他们出院后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照顾, 积极参与日常社交活动, 帮助其建立回归家庭及社会的信心。

摘要:目的:探讨压力管理对对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脑卒中后焦虑障碍患者60例, 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 各组均3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压力管理干预, 分住院期和出院恢复期两阶段进行。采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对干预前、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3个月焦虑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出院后3个月时,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压力管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会活动能力, 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压力管理,焦虑,脑卒中

参考文献

[1]王菡红, 祝芃.脑卒中后患者心理压力的评价[J].中国康复, 2003 (06) .

[2]计海霞, 张建凤, 张蕾, 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6 (10) .

[3]刘敏, 方向华.脑卒中后残疾的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34) .

[4]赵洁, 赵玲, 单伟超, 等.承德市心脑血管病患者中健康知识、健康相关行为的调查[J].山东医药, 2014 (41) .

[5]吴琼, 石林, 夏志鹏.不同时长和内容的正念训练对抑郁的干预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04) .

[6]赵宝香, 万学英.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 2013 (05) .

[7]韩琴, 魏敦英, 吴伟.压力管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27) .

焦虑障碍 篇10

【摘 要】 目的:评价舍曲林合安思定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ICD-10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的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舍曲林联合安思定治疗仪治疗)和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各30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临床评分,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从治疗第1周末开始研究组HAMA总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需要的药物剂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较少(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安思定治疗仪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关键词】 舍曲林;安思定;广泛性焦虑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073-02

Abstract:Objective Evaluation of sertraline combined with Alpha-stim 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Methods ICD-10 diagnosis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in our hospital study of 6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sertraline combined with Alpha-stim) and control group (sertraline), for 6 weeks, by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clinical score, side effects Checklist (TESS),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s to evaluate security. Results Treatment starting from 1th HAMA total score and the study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P<0.05), the doses needed for the study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is less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0.05). Conclusion Sertraline combined Alpha-stim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with rapid onset, is effective and safe.

Keywords:Sertraline;Alpha-stim;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有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1]。患者往往能够认识到这些担忧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又不能控制,因难以忍受而感到痛苦。该病病程不定,但趋于波动并成为慢性病。患者常常因自主神经症状就诊于综合医院门诊,进行过多的检查和治疗,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笔者在临床中通过舍曲林合并安思定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组标准:符合ICD-10[2]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排除脑器质性疾病、酒及药物依赖、严重躯体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安思定使用禁忌症(①癫痫患者;②体内植入电子设备的病人,如心脏起搏器或胰岛素泵的患者;③脑部血管有出血症状)的患者;治疗前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正常;入组前2周未服用过单氨氧化酶药物。本次研究共收集符合标准的门诊患者共60例,其中女36例,男24例,年龄20~61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7.1±9.6)岁,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6.3±9.3)岁。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服用舍曲林(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41),起始剂量50mg/d,根据病情及患者耐受情况最大剂量可加至200mg/d,平均(73.5±23.7)mg/d。研究组使用美国EPI(Electromedical Products International,Inc.)公司生产的安思定治疗仪(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第2213509号(更)),每日使用一次,每次20min,用耳夹电极夹住患者耳垂,输出刺激强度:10-500μA,输出刺激频率:0.5Hz,输出脉冲宽度:0.5s,合并服用舍曲林,用药与对照组相同,平均(65.5±15.6)mg/d。

1.3 观察指标 采用四级疗效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3]来观察疗效,以HAMA减分率≥75%为痊愈,50%~74% 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4%为无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3]观察不良反应,每周评定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分别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HAMA评分比较 研究组在治疗第1周后HAMA分值(17.36±5.76)与治疗前(24.12±7.58)比较差异即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舍曲林联合安思定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起效快。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到6周后治疗结束时,两组间治疗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4周后HAMA评分研究组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安全性评价比较 根据TESS量表,在6周的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安思定是采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实质上是通过耳垂部位的皮肤接触,通过颞部向颅骨传递特殊波形的微电流,直接刺激主管心理及情绪活动的大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系统,通过调节脑电波以及大脑内与情绪和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舍曲林合并安思定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两者在治疗上具有协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所用药物剂量小,副作用亦小。舍曲林合并安思定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起效快,还可减少舍曲林剂量的使用,进而减少舍曲林引起的恶心、食欲下降等副作用,从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0.

[2]范肖冬.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83.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8:17-18,197-20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焦虑障碍】相关文章:

抑郁焦虑障碍05-11

管理焦虑心得体会:焦虑07-05

焦虑05-23

认同焦虑05-24

外语焦虑07-07

疼痛焦虑07-12

焦虑分析07-16

文化焦虑07-22

焦虑特质07-31

社会焦虑08-09

上一篇:高校预科下一篇:要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