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现状

2024-08-23

社会公德现状(精选十篇)

社会公德现状 篇1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形式, 发放问卷1000份, 实际收回956份, 有效问卷946份, 总有效率为94.6%。调查内容主要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环境保护、遵纪守法”等, 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其中, 男生占36.2%, 女生占63.8%, 一年级学生占61.9%, 二年级学生占37.6%, 三年级学生占0.5%。这次调查活动问卷发放量大, 调查对象分布广, 覆盖了不同的院系和专业, 比例均衡, 科学统计分析, 较真实地反映了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

二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 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

目前, 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都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责任感强, 社会公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在许多方面令人担忧, 虽然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 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知”与“行”严重脱节, 其社会公德的实践却表现出一定的匮乏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文明礼貌方面。在问卷调查中, “对穿背心、拖鞋进入教室等公共场所的现象, 你持何态度?”选择“反感”的占45%, 选择“与我无关, 但不赞成”的占32%, 而选择“无所谓, 有时我也会”的占23%。

第二, 助人为乐方面。在问卷调查中, “你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否应该互相关心?”78%的学生表示“应互相关心”;但对“在车上遇到老人无座位的情况下, 你会怎么做?”有29%的大学生表示“会视而不见”, 38.3%的人表示“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 仅有32.7%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去帮助别人”。

第三, 爱护公物方面。在问卷调查中, “对公共财物是爱护还破坏, 是恒量一个公民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表示“赞成”的虽然占了93%, 但在“你对校园中的课桌文化有何看法?”表示“不赞同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的仅占57%, “不是我做的, 与我无关”占16%, “很不错有品位”和“没什么大不了, 我也干过”占27%。

第四, 保护环境方面。在问卷调查中, “你对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持何态度?”表示“赞成”的虽然占了96%;但对“当看到有人乱扔纸屑时, 你会怎么做?”只有43%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乱扔纸屑”, 39%的大学生表示“只当没看见”, 上前制止的仅占6%, 只有12%的大学生表示“会拾起纸屑扔进垃圾箱”。

第五, 遵纪守法方面。在问卷调查中, 对“我们要遵纪守法, 做个好公民, 你持何态度?”表示“赞成”的虽然占了98%, 但对“你外出遇到红灯时, 将怎么做?”选“经常闯红灯”“自己方便就行, 不考虑他人”占35%;“警察在时遵守交通法规, 警察不在时不遵守”的占30%, 只有35%的学生选择“不会闯红灯”。

2.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存在的问题

第一, 社会大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1) 价值观扭曲。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 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引发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念, 动摇着当代大学生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 打破了原有的主导价值秩序。“由于对其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 对长远理想和人文精神的目标追求降低, 导致了片面地吸收和庸俗化地理解, 反映在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就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把追求实惠和个人利益满足作为行为宗旨”。价值标准混乱, 价值取向渐渐变得短视和偏激, 价值观扭曲, 公德意识淡化。 (2) 社会舆论在弘扬社会公德上缺乏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影视及互联网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经济至上的画面, 涉及社会公德意识的内涵不够, 对现实社会中先进事迹宣扬效果不佳, 弱化了服务社会的价值, 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陌生或轻视。

第二, 家庭教育存在偏差。长期以来, “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一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 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 即“重智育、轻德育”, “重知识、轻能力”, “重成才、轻成人”, 这是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 对推进素质教育十分不利。家长认为只要能考出高分数就是好孩子, 却很少关注其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三, 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 (1) 忽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传统道德教育,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 对学生缺乏必要的行为引导, 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被动接受的多, 主动参与的少, 学生的知、情、意、行得不到共同发挥, 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方面效果不佳。 (2) 德育评价存在缺陷。目前许多学校对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的评价仍未纳入德育考评体系之中, 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各种助学金、奖学金的发放, 直到大学生毕业找工作, 学业成绩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学生的道德素质却成了软条件。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 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第四,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部分高职大学生对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求不高, 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不够。在问卷调查中, 回答“说不清”“无所谓”“不以为然”“与我无关”等类似答案的同学占被调查人数的38%。对于大学生中存在的浪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持否定态度的有87.0%, 有13.0%的学生认为“小事一桩”或“无所谓”, 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从而表现出道德缺失。

三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1. 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把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融于公民道德建设之中,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 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 规范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 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构建公共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完善以市民学校为载体的全民教育网络体系, 以点及面, 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影响一个班集体, 逐步减少校园中诸如上课迟到、不尊师重教等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并将在学校所受的影响在社会上加以推广, 以鞭策全体公民, 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2. 优化家庭育人环境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是一个涉及父母教育观念、思想认识、具体方法和家长自身素质的复杂问题。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 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此, 把道德教育和品行培养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 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3. 完善高校社会公德教育

第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 而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慢慢形成的。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公德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如开展劳动周实践活动、文明礼貌实践活动等, “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遵守法规的意识,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宽容他人的意识。”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报纸、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和正面宣传, 加强宣传先进模范人物, 并用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引导学生,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

第二, 注重教育对象主体性作用的发挥。道德的形成过程是学生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因此, 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到街道、社区等场所调查市民的公德情况, 并进行公德宣传等活动, 通过这种主体参与式的自我教育活动, 使他们在实践中训练和检验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 在实践中使公德意识外化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日常行为, 达到知行统一。

第三, 完善学校德育评价机制。当前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是依赖分数, 这种人才评价机制不利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因此, 学校应构建一个以道德为主要标准的素质评价体系, 将学生公德行为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中, 确定其在总体评价中相应的权重和分值, 使之成为大学生评选先进、入团入党、各种助学金、奖学金发放的重要条件;促进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4. 完善社会公德的法制化建设, 增强大学生的公德自我教育意识

社会公德建设靠教育也要靠法制。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环境, 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因此, 要进一步加强完善社会公德法制化建设, 立法机关应尽早细化有关社会公德的条文和细则, 使之有法可依;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通过法制对社会环境的治理, 为大学生良好公德行为的形成提供有益的空间;通过法制对行为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教育大学生分清是非, 决不能做不文明、不道德的事情, 促使大学生由他律转为自律, 达到德育自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社会公德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 日益呈现出在曲折中前进的趋势。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规范、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 将被人们所不齿。因此, 大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注重对自身公德意识的培养, 增强公德自我教育意识, 从而使大学生队伍成为遵守社会公德规范的榜样力量, 使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建设成为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之源。

摘要:大学生社会公德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 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社会公德素质的人才, 是高校德育目标的应有之义。本文从调查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入手, 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而优化了大学德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分析,研究,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发[2001]15号

[2]列宁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胡新华.网络与大学生德育方法的可持续性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 (11)

[4]李海秀.家庭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偏差[N].光明日报, 2000.02.18

社会公德现状论文 篇2

一、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背景与意义

一个时代的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格取向,决定着一个新生代的道德水平。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当代的社会公德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因此,加强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方法与程序

主要程序是:

第一阶段:资料准备。通过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百度等方式检索有关社会公德的信息资料。参考调查问卷的方法和形式。

第二阶段:分析调查内容。对调查内容分成“文明、礼貌、礼仪、诚信方面”,“公益、拾金不昧、帮助他人、义务服务方面”,“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等方面”,“遵纪守法、对法律认知方面”四个方面,挑选适当的问题,进行调查。

第三阶段:实施调查。对班级同学,朋友及周边学生等实施调查。

第四阶段:分析与报告撰写。运用word、excel等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三、当前公德现状分析

(一)、文明、礼貌、礼仪、诚信方面

礼、诚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到长辈、老师、领导打招呼应该是一种礼貌的体现,65%的同学会主动上前打招呼,3%的同学不愿意上前问好,仍然有32%的同学出于内向没有上前问好,也就是97%的人是很懂得礼貌的,所以我们不能把那32%的同学归到不懂礼貌的人群中。在文明礼貌方面同学们做得还是可以的。

当借他人物品时,87%的人会每次都下意识的爱护那件物品,12%的人偶尔会,只有1%的人从来没有下意识得爱护借来物品。在借用他人的物品时,我们应该竭力维护的,这个方面大家也不错。

百行孝为先,87%的人每年都回家陪父母过年,4%的人打算今年不回家过年,9%的人有过不回家过年的经历。就我们的调查,大多数都知道家里有人在惦记着自己,自己也记挂着家人。

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孝顺父母,这些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同学心理面是知道怎么做得,只是在行动上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二)、公益、拾金不昧、帮助他人、义务服务方面

对于随手丢垃圾的人,44%的人会忽视不管,39%的人会捡起垃圾然后离开,17%的人会提醒对方捡起垃圾。只有56%的人对垃圾有所表示,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如果我们能打源头制止丢垃圾的人,而不是去教育每个人去捡起垃圾,那么效果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爱心募捐,47%的人会积极参与,47%的人会在集体捐助的情况下参与,6%的人不愿意参与。也就是说53%的人在参加募捐活动时时被动参与的,我们在公益方面的教育也是不够的。

数据充分显示了社会上所流传的说法,现在人们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了,人们很少去指正他人的错误,很少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那么在帮助他人方面也应该是很少一部分人在积极参与。

(三)、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等方面

在打扫社会卫生时,3%的人经常弄脏公共卫生,65%的人没有过,32%的人没有在意过。在保护公共卫生方面大家做的还可以。

从数据和生活的观察上来看,大多数人在爱护公共环境、爱护大自然方面做的还是可以的,希望可以坚持到老。

(四)、遵纪守法、对法律认知方面

对于考试作弊,14%的人认为为了高分和及格可以理解,41%的人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其中10%的人自己也做过,31%的人没有做过,另外45%的人对作弊十分反感,自己从未做过。从数据上看,至少10%的人做过弊,试想10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做过弊。

当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插队,8%的人会马上制止,71%的人会心里抱怨,21%的人会不予理睬,也就是说92%的是人对这种行为放纵的。这个数据充分体现了人们可以认识到不正确的现象,但是缺乏指正,缺乏在行动上实施。

四、活动总结

社会公德现状 篇3

造成我国青少年社会公德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首先是道德教育的理想主义。学校德育工作者总是喜欢用一种至善至美,无法企及的“圣人道德理想”教育青少年一代,这种超越现实的价值标准和教育模式,造成青少年一代道德追求的虚幻和价值观的失落;其次是科学主义教育的误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自信和无穷的财富,对知识和技术的狂热追求淡化了人们对智慧的渴望,造成了教育的“异化”。正如弗洛姆所批判的那样:“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造就于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针对学生的人性的教育。”再次是德育内容与方法的教条僵化。“人是道德的存在,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进而实现这一点。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把人的道德意识唤醒,使人认识到道德之于人的意义。”从这一层意义上可称德育是对人的“道德启蒙”和“道德解放”。这就要求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应贴进受教育者,使其在受教育进程中获得道德体验和认同;在方法上应注重引导、训练和行为养成教育,使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合作共享,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然而,多年来学校德育内容的空泛、陈旧和教条化现象,严重脱离了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和社会现实,“只是把一堆死知识分别孤立地传授给学生。”其效果也“好似不要学生跳入水池而光给他讲游泳术一样迂阔可笑。”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一味强调顺从的“道德灌输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兽化’的方式。”当然也就谈不上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自觉追求了;最后,在公民道德教育领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裕的物质产品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心理上刺激了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的效益,追求物质享受满足生理的快感,忘却了人类的道德信念和人文精神的追求。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使公民道德教育走向庸俗化。加之一些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较低和“一言堂”的工作作风,造成了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形式化、功利化、低效率。

因此,当前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教育。

要提高社会公德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教育者必须认识到青年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是跨世纪的建设者,是祖国的未来。新一代的青少年必须是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文明有礼的一代。青少年公德能否做到这一点将关系到祖国的兴衰成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具备,又怎能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呢?

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不断探索和寻求教育的最佳途径。

采取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必须使青少年学生弄清什么是社会公德,其内容、性质、范围如何,然后再弄清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怎样执行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知道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教育上可以采取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做法。

大力加强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常规》教育,并制订《一日常规》《宿舍文明公约》《班级卫生标准》《卫生区卫生标准》《食堂就餐文明公约》等一系列制度公约,这些“守则”“公约”中包含社会公德的各个方面,用这些“守则”“公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其次,通过社会公德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公德教育,强调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学生、文明公民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第三,在政治课教学中,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政治课的内容,也从理论上向学生指出了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

2.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光靠正面说教、理论灌输是不够的,在学校里,教师的表率作用有着无形的教育功能,学校优美环境的营造也对学生起着无形的规范作用,这就要在规范教育的同时,结合环境教育。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学生的眼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眼前现实中的行动榜样。因此,要大力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使全体教职工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素质,在上课、办公、社交以及日常生活等场合,言语文明,行为端正,热情关怀学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从而德高为范,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和强烈的感召力。

学校通过加大投入,绿化、美化校园,努力创造优美、雅静、宜人的育人环境,团委会、少先队通过组织学生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护绿小组”,积极参与学校的绿化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优美的自然环境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起到于无声处育桃李的教育功能,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保护环境意识。

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仅靠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是不够的,家庭、社会这些校外力量不容忽视,因此,学校要在社会公德教育上努力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教育活动。

一是调动家庭力量。通过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家庭行为优化,以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并通过建立“家庭·学校联系卡”制度,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如孝敬父母、珍惜劳动成果、参加家务劳动等方面的表现,促进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二是各界参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做好社会公德教育。比如邀请离退休老同志作有关报告,请公检法系统同志作普法讲座,介绍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反面教训,对学生敲响警钟等等。

社会公德现状 篇4

一、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传统美德,并世代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希望工程”、“送温暖”、“扶残助残”等许多活动;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明确规范。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干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举国上下各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幼,捐款捐物、献血、义演。国人用自己的行动上演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之歌,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最大成就。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近年来,“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小悦悦事件”“毒胶囊”、“甲醛白菜”等现象频频出现, 不断触动着国人的神经,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影响了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乃至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公德领域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正义感的缺失

中华民族历来推崇“救死扶伤”、“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精神,体现着人们崇尚正义的美好愿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我国广泛开展的“学雷锋”等英雄人物活动,影响、教育了我国几代人。但是,在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也许是“英雄流血又流泪”、爱心反遭咬一口等太多血的教训,让人们有了警惕之心,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危难之事,人们更多是选择明哲保身,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渐渐地人们习惯了冷漠、习惯了麻木、习惯了对生活中的非正义事的冷眼旁观。

(二)社会信用的缺失

中华民族自古视信用为修身治国之根本,有“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之说。当今社会,信用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并成为司法领域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社会个人失信、企业失信、政府失信、司法失信的问题仍然屡见不鲜。这些社会信用缺失的严峻问题已经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规则意识的缺失

中国很早就有规则意识,最著名的便是“无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发生的失德问题多数却是因为行为人规则意识缺失,不能自律造成的。对于规则,大多数人是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的,讲规则对我有利便去遵守它,反之,就不遵守它。如整洁的公共场所,有些人偏要随地乱扔烟头、纸屑、瓜子皮;人们在排队等候,有些人偏要插队;夜深人静人们在休息,有些人偏要大声播放音响。这些行为看似都是一般小事,但却影响了社会环境与和谐。

(四)法律意识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法律体系更加完备,许多法律对社会公德方面进行了规范,如《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对规范我国公民社会活动行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在法律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执行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一些人不知法或存在侥幸心理而不守法。如有的人驾车通过斑马线不礼让行人;有的企业或个人随意排放污水;有的人在网上散布谣言或公布他人隐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二、造成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现状的原因

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造成这些缺失的原因是多种的,主要有:

(一)社会转型期的冲击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多重转型叠加期,经济体制在转变,政治体制在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在转变,这些转变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一方面,社会的转变使人们对一些原有的道德理念失去了认同感,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受到的教育是个人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讲奉献是那个时代的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但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鼓励人们个性化发展,人们追求的是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导致新的制度与道德规范还没有及时形成、完善和刚性化,还没有植根于人们的内心,只是游走于社会的表层。

(二)政府及政府公务员行为失范

政府和政府官员是社会的管理者,理应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方面为人表率。但遗憾的是,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的一些行政决策主观臆断,失误频频,却又文过饰非;政策多变,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轻诺寡信,不负责任,甚至为了所谓发展地方经济,包庇制假贩假,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不作为;另一方面政府官员超标准超编制配车、公车私用、公款大吃大喝、吃拿卡要、贪污、索贿受贿等时常见诸报端、网络。整体来看,这些问题是局部的、个别的,但影响极其恶劣,极具破坏作用,既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践踏了社会公德。

(三)宣传教育的缺失

由于在我们社会的发展中,经济增长长期被置于核心地位,导致新闻舆论宣传也将发展经济放在压倒一切的突出位置,似乎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都是合乎道德的和崇高的。相比之下,有关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方面的宣传明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学校教育中,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倾向,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这种宣传教育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公众社会公德素质的缺失。

(四)缺乏监督与惩处

多年来,虽然我们制订了大量的法律与制度,对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与保证作用,但是,对一般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仍然缺乏监督与惩处,处于一种放任的态度。如行人闯红灯、翻隔离护栏、随地吐痰、乱张贴小广告等都是禁而不止,很少有人因此而受到处罚。同时,由于法律与制度还不够完备、详尽、具体,对于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问题由谁来处理、如何处罚缺乏具体的规定,有的还没有规定,因此也造成无人负责的窘况,使之无法及时得到处罚,客观上放纵了这些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途径

由于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的冲击,造成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错位,同时与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道德理念、制度、法律以及监督处罚机制尚未完善,因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不是针对某一方面、某一环节的治理,而是整个社会公德体系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一)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政府和新闻媒体应像宣传发展经济那样宣传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关怀与维护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资源与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包容、尊重、帮助他人并与他人平等相处、同舟共济;教育人们遵纪守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重视和改革学校教育,做到德育智育并举,从小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素养,使学校成为社会公德教育的主阵地;党、工会、共青团、妇女、少先队组织要根据自身组织的特点长期坚持开展活动,使全体公民践行社会公德成为自觉行动。

(二)规范政府和政府公务员的行为

要通过立法的形式进一步规范政府的施政行为,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使政府依法管理和决策。同时要进一步拓展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政务的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要严格控制政府的“三公消费”,尽快立法,做到依法拨款,依法公开使用情况,对超标准、超额度使用的依法惩处;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公务员管理的立法,细化公务员的行为准则与处罚标准,强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杜绝或减少公务员以权、以职谋私,为社会公德建设做表率。

(三)加快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

要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信息的征集与使用制度,明确规定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必须开放的数据以及不提供或提供不真实数据的惩罚;规范信息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政府的有关部门如工商、税务、海关、公安、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部门以及检察院、法院所掌握的公众信息,要依法向社会开放,让公众平等的取得和使用。任何人违反社会公德乃至违法的行为一旦被记录在案,就会因其失德的程度而对其日后的工作及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随时检查自己的公德行为,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而不再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公德。

(四)完善和规范监督惩处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德方面的立法,制定完备、详尽、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哪个方面的失德问题由哪个部门来处理,解决管理上存在的空白;明确是与非、罪与非罪、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法律界限是什么,失德到什么程度要给予什么程度的制裁,加大对失德行为的惩处力度,使失德者下次不敢失德。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客观公正、人人平等,使人民能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达到以法促德的目的。

目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德建设,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我们相信,通过全党、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一定会不断取得新成就,一定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杨树青, 任府.新加坡社会公德建设给我们的启示.河北政工网, 2007-01-23.

[2]辛向阳.当今社会公德缺失的成因与对策.中青在线, 2005-12-13.

[3]韦必泉.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携手工作坊.

农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同学:

你好,社会道德对我们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对农大学生进行问卷式调查,感谢您的支持。

注:1~29题为单选,30题为开放性问题,选中答案只需在 □ 内打 √ 即可。问卷为匿名形式,会保密你所填写的信息,望您切实填写,谢谢。

1.您的性别?

男□女□从不□偶尔□经常□

2.您是否在大学的考试中做过弊? 17.您是否有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的行从不□偶尔□经常□ 为吗?

3.您是否在上课时看课外书?从不□偶尔□经常□从不□偶尔□经常□ 18.您是否有偷窃食堂餐具的行为吗

4.您是否在上课时玩手机?从不□偶尔□经常□ 从不□偶尔□经常□ 19.您是否有过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5.在宿舍熄灯后,您还会大声喧哗的行为吗?

吗?从不□偶尔□经常□从不□偶尔□经常□ 20.您是否有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吗?

6.您在食堂买饭是否排队?从不□偶尔□经常□从不□偶尔□经常□ 21.您是否有过随地扔垃圾的行为?

7.您是否有过践踏草坪的行为?从不□偶尔□经常□从不□偶尔□经常□ 22.您是否有过随地吐痰的行为?

8.见到老师您是否会主动打招呼?从不□偶尔□经常□从不□偶尔□经常□ 23.您是否有过与异性在公共场合亲

9.在公交车上您是否会给老人让座? 密接触的行为?

从不□偶尔□经常□从不□偶尔□经常□

10.您是否有过闯红灯的行为? 24.您有过迟到的行为吗?

从不□偶尔□经常□ 从不□偶尔□经常□

11.您是否有过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 25.您是否有过做公交车不投币的行从不□偶尔□经常□ 为?

12.您是否有扶老幼病残人士过马路从不□偶尔□经常□从不□偶尔□经常□ 26.你是否有过从楼上向下扔垃圾的13.您是否经常帮助别人? 行为?

从不□偶尔□经常□有□没有□

14.您是否有欺骗老师的行为? 27.您是否有过浪费电能的行为?从不□偶尔□经常□从不□偶尔□经常□

15.你是否有过把垃圾箱旁的垃圾扔28.您是否有过保护环境的行为? 进垃圾箱的行为吗?从不□偶尔□经常□从不□偶尔□经常□ 29.您是否有虐待小动物的行为?

16.您是否有过破坏公物的行为吗?从不□偶尔□经常□

道德与社会公德探究 篇6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上的满足。人类既是自我供给者,又是共同生活者。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而保证和促进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约定,或称之为“规矩”,这种“规矩”进而就成为一种规范,即道德。就是说,道德现象的发生,首先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其根源深藏于经济事实之中。从社会群体的角度讲,道德是一种规范;从个体的角度讲,道德又演化为对社会规范的遵守与否。总而言之,道德产生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历史上不论哪个阶级,都要用本阶级的道德为其法纪作辩护,也都要用法纪的强制力来推行和维护他们所宣扬的道德。在如今社会主义社会里,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凡是法纪所鼓励、提倡、培养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要求的、光荣的、正义的行为;凡是法纪所禁止的行为,也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不道德的行为。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反过来说,一个不守法的人,也必定是不道德的人。因此,遵纪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处世之本。

1.遵纪守法是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类必须有法纪并且遵守法纪,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即使是在现代文明社会,法纪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法规,人们走路、开车随心所欲,交通状况就会一片混乱,交通事故所带来的不幸就会随时降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经济法规,经济秩序就会混乱不堪,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行为就会肆无忌惮,经济就会陷入绝境。所以,社会要稳定发展,必须要有法纪,并且要遵守纪法。

2.法律与道德的平衡。自近代社会以来,法与道德就发生了剥离,进而成为社会规范的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力量的衰竭,法律至上诉求也并不意味着法律万能。恰恰相反,现代法治秩序则仰赖于道德秩序的有力支撑。首先,法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护离不开道德秩序。其次,过度依赖法律而忽视道德,很容易造成人异化和在日常生活的畸变。再次,伦理道德提供的社会资本构成了“自生自发”秩序的重要动力和根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得斯鸠曾经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如果说健全的制度就是所谓“界限”的话,加大对违规逾矩者的查处力度才是确保权力“望而却步”的关键所在。

三、社会公德与道德的关系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亦称“公共道德”或“公德”,即列宁所说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德建设被提到首位。道德是分领域的、分层次的,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公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人们的一些公共道德行为引起了社会上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争论,呼吁“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首要的是提高国民的素质,这必须要抓公民的公德意识和公德修养”。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关系到人们生活细节的领域中,采取细致而具体的行动,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我们要从细微的生活小节中积累公德习惯,引导人们的公德习惯由要求遵守到我要遵守转变;由外在的要求到内在的需求转变,从而由量变引发质变。

四、要推动社会公德的确立与发展

目前,在我国既承受着信仰缺乏的伤害,又面临着信仰需求的饥渴。没有信仰的人就是什么都不信的人,一个精神上什么都不信的人,只有相信感官了,那么,金钱成了其疯狂追逐的载体。面对人性集体沉沦的危机,我们更需要一个坚定的信仰来作民众“内在的法律”,来统一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告诉人们该坚持什么,该摒弃什么;学会敬畏,懂得规矩,以培养民间自治能力。要使社会和谐、公民的素质提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惩戒机制和公德维护机制,以形成“失德受惩”的局面。这支队伍包括公务员、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公务员队伍中认真开展社会公德意意识教育,使他们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榜样力量;要发展维护社会公德的社会团体,使他们能够成为监督公众履行社会公德的支持力量;要在公众中进行系统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用具体的规章制度影响每一个人,让大家感觉遵守公德光荣,破坏公德可耻,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主要力量。榜样力量、支持力量和主要力量形成合力,就会推动社会公德的确立与发展。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思路 篇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 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把“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作为“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的“突出”问题之一, 尤其把社会的公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最基本、最底层的道德建设, 摆在突出的位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 社会公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 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不断提高公民的公共道德素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道德不是外在于人、强加于人的东西;相反, 道德内在于人, 它是人们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一种社会形式。它直接指向发展人的潜能、解放人的个性、创造人的生活。道德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达到实践主体目的的手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促进公民的知行统一:

一、加强学校教育引导和强化公民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基本价值准则, 也是公民道德生活的基本规定, 这些准则和规定并不是与生俱来就能获得的, 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 使其形成公民理性的道德思考、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加强学校教育, 为社会公德建设奠定基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的德育教育对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不断改革学校的德育教育, 细化指标, 明确目标, 增强可操作性, 使学生从小培养出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养成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品德,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德育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 因而它在学生公德意识和行为的塑造过程中, 担负极为重要的任务。但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还存在一定的漏洞, 德育的内容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 旧式的德育方式与现代社会的现实有差距,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德育的效果, 因此要大力加强学校教育, 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校园生活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一种生活形态, 它是师生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的体现。因此我们要把公德教育融入这种校园生活中, 使人置身其中就可以受到启迪和教育。引导学生有目的参加各种社会公德的实践活动, 进行社会公德情感体验, 不断提高社会公德觉悟。例如:利用节假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公共汽车站点, 组织坐车的人自觉地排队, 用这种活动的形式让人们还有学生更深刻的体验社会公德的内涵。

二、加强自我教育, 塑造高尚人格

自我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通过自我内部因素、自觉地接受正确的思想影响, 自觉地抵制和克服消极影响, 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束缚了自我意识的培养, 限制了自我能力的发挥, 因此我们要在以后的教育中倡导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充分的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促进个体潜能的发挥。

社会公德现状 篇8

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 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是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 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明确规范。

下面我结合《思品》学科谈谈如何运用品德学科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做法。

一、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是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人们的互相交往中, 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 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现。因此,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 当我发现学生在教室里大吵大闹, 进入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出现拥挤、争抢座位等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时, 不是简单地训斥, 要求学生立即不说脏话, 不说粗话, 不争抢座位, 等等, 而是让他们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正自己的行为。还利用《品德》教材中的《我随妈妈看演出》、《在公共汽车上》这些内容, 让学生探讨:我们在公共场所应该怎样做个文明人? 通过学习自主交流, 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影响别人;不能争抢座位, 而应该对号入座或者看见老弱病残主动让座;不在门口拥挤造成堵塞或伤害, 等等, 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萌发做“文明人”的道德意识, 懂得在公共场所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二、进行助人为乐教育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 大家乐于相助, 把别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 给予热情和真诚的帮助与关怀, 这就是助人为乐。每个人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中生活, 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 都需要别人的关心与爱护, 更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帮助。

我们学校有个残疾学生, 因为小时候遭遇车祸, 一条腿没有了, 平时只能拄着拐杖上学。有些同学看见后, 不仅不主动帮助他, 有时还在后面故意一瘸一拐地学他走路的样子, 使得那个残疾学生很自卑。面对这一情境, 我决定利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想象他们的难处》、《生死不离》和《伸出我的手》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讨论: 残疾人有哪些难处?汶川地震中的那些英雄少年是怎样帮助别人的?我们应该如何向残疾人伸出援助之手? 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感受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 感受到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 对同伴表现出的至真至纯的爱, 体验到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引导学生深刻审视自己, 让助人为乐、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从而潜移默化地将这种爱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三、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公共财物包括一切公共场所的设施, 它们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使大家享有各种服务和便利的物质保证。对待公共财物是爱护、保护, 还是浪费、破坏, 是一个公民有没有社会公德的反映。校园中, 经常会发生一些损坏课桌椅、撞坏墙壁及在墙上乱涂乱画的现象, 老师的严厉批评不见效, 我发现利用学生喜欢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教育他们, 效果比较好。我让学生学习《不说话的“朋友》一课, 要求学生讨论: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损坏公用设施会带来哪些危害? 当你破坏教室里的公物, 会给大家带来什么麻烦? 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公用设施是为大家服务的, 是我们的朋友, 教室里的公物是同学们学习需要的, 知道爱护公用设施是有公德心的表现,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形成爱护公共财物的好品质。

四、进行保护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 黄河的长时间断流、沙尘暴的频频发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 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还是遵守社会公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 保护环境的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我经常结合《品德与社会》书上的内容, 让学生学习《环保小卫士》、《有多少人为了我》、《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等系列课文, 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树立“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观念。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努力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如自觉节约能源, 反对浪费, 不乱倒垃圾、污水等。此外, 我们还应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保护环境。

五、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对一个公民来说, 是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纪律观念、法制意识强不强, 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小学生尽管年龄比较小, 但也应该对他们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现在某些学生自私自利, 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 就想着法拥有它, 趁别人不注意, 将他们占为己有。学校也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讲座, 但学生小偷小摸的行为还是经常发生。如果不及时纠正, 将来就会铸成大错。作为班主任, 我除了利用每天的晨会课进行教育外, 还利用《品德与社会》书上的《我是共和国的公民》和《法律护我成长》这些内容 , 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一个小公民, 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我们都应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形成法纪观念, 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 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 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真正做到遵纪守法。

论社会公德的二元价值与敬畏重塑 篇9

(一) 公德的社会层面价值

1. 公德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保证

公德作为一种公共关怀、一种公共精神, 是信任、信用和互惠的文化规范, 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重要保证。 (1) 现代社会空间的“公域”性需要公德。现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域”的扩大、“私域”的缩小, 人们在公共空间工作生活的比重大幅提升。这就必然要求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一种契约制度, 以统一的社会规则对人们的行为边界和行为方式加以界定、规范, 使任何人的活动不能危害社会公共秩序, 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发展; (2) 公德有利于降低社会运行和治理成本。公德本质上是一种公共领域里的隐性契约, 对社会关系的处理有润滑和规范作用。社会公德资源供给越充足, 人们交往的障碍就越小, 利益诉求表达的方式就越有明确的预期, 社会成员间互利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社会和谐稳定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加, 也越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社会满意度、幸福度和认同度。相反, 在社会公德资源供给不足、保障公德运行的制度供给缺失时, 人们的行为就缺乏统一的规则协调, 社会就容易呈现出明显的无序性和“碎片化”。

2. 公德是确保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秩序

孙立平教授认为, 制度必须嵌入到基础秩序之中才能发挥效能, 离开了基础秩序, 再完美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也会打折扣, 基础秩序的混乱是导致制度失败的重要原因。社会公德以潜意识形式嵌入到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过程之中, 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对制度的贯彻落实起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是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秩序。在实践中, 人们总是把制度失败归结为制度不完善, 总是试图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来填补漏洞, 往往却事倍功半, 社会依然呈现“不可治理”状态。其实,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完善到没有漏洞的程度, 即使能做到无懈可击, 其所需要的巨大监督和管理成本社会也无法承担。制度运作时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实不是由制度本身来解决的, 而是由制度嵌入其中的基础秩序解决的[1]。正因为如此, 西方国家的很多制度设计看似简单、粗疏, 甚至充满漏洞, 但在实践中却井然有序, 这就是基础秩序在发挥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 在很多方面存在不惜用毁坏“基础秩序”的方式来获得暂时性改革收益的做法, 导致作为制度有效运作不可缺少的“基础秩序”崩溃, 从而导致看似十分完美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变异。

(二) 公德的主体层面价值

1. 公德是个人德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公德是现代公民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空间的公共性, 使私人领域不断缩小, 任何人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 也不可能摆脱公共规则的约束。公德素养成为衡量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其次, 公德是个人修养的基础。公德在没有内化为人的行为习惯和所谓方式之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 当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之后, 它就变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梁启超在《论私德》一文中写到:“公德者, 诸德之源也。”他认为, 公德与私德并行不悖, 公德是各种道德的基础和本源。公德的长期遵守会内化为个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也即“公德内敛于己即为私德”[2], 私德是公德在私域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后, 公德是个人拓展社会空间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作为公共精神、公共关怀的公德意识体现在个人身上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魅力和信用, 以及作为社会主体的责任意识, 这在社会转型期日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成为个人吸引社会资源的重要砝码, 为个人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赢得更广阔的社会和市场空间。

2. 公德氛围是个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

社会公德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的关系, 只有大家遵守社会公德, 才能保证全体社会成员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前面分析指出, 现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现代生产生活的公共性, 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在没有规则的公共空间里, 人们的行为没有边界, 也没有对与错之分, 人人自由, 却人人权利都没有保障, 必然充满焦虑、不安与迷茫。同时, 自由、人权思潮席卷全球, 个性的张扬、人性的解放成为现代人一种时尚的价值追求, 对传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秩序必然形成强大的冲击, 形成道德激荡。在社会转型期, 这种激荡表现得尤为突出, 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处处充满不安与烦躁, 使人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社会幸福生活的享受者, 而是社会失序的煎熬者。

人是社会公德的意识主体, 公德氛围形成的基础在于公德的价值尤其是公德主体层面价值被社会所认可, 但在社会教育中往往侧重于强调公德的社会层面价值, 忽略了公德对意识主体成长的内在意义, 因而在公德教育中更强调公民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实际上就把公德同无私、高尚划等号, 把每位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高尚化、神圣化, 使普通群众在潜意识中视公德与自己无关, 使公德教育缺发普遍的认同感和认可度。

二、公德敬畏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公德意识的历史“缺钙”与现代社会规范的变动不居

1. 公德意识历史“缺钙”

公德秩序实质上是一种横向的社会契约, 为社会各阶层在公共空间设定活动边界, 以维护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 在公德面前社会各阶层应该是扁平的。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结构是一直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 社会治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性管制, 社会底层在统治者意识中只是一个统治的客体性对象, 而并非社会的主体;同时, 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私域”性也决定了社会底层的“碎片化”, 人际交往和小范围的公共活动遵循的是熟人道德和家庭道德, 公共空间意识和公德意识自然淡薄。学术界对社会公德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国家在公德秩序的治理上也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公德意识形成缺乏必要的社会历史基础。因此, 中国的公德建设和公德意识存在“历史欠账”。

2. 社会历史进程的压缩与快速发展, 使社会规范难以定型化

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解构与重构的“进化”过程, 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前, 中国的社会发展是缓慢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基本是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跨越式发展”和“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维主导中国发展进程, 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 社会进化被社会变革所取代, 现代化进程被人为压缩, 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也在不断地被解构与重构, 而且速度在加快, 处于变动不居状态。同时,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国社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西方的价值观与中国的传统的价值观的激荡程度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很难形成一个成型、稳定、普世的公共意识。

(二) 市场法则对传统道德规范的解构与重构

市场化改革在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围绕资源配置这一核心而形成的上层建筑, 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对中国传统道德规范进行着不断的解构与重构。首先, 市场法则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市场法则强调“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使人对人的依赖转向对物的依赖, 人与人之间陌生化了, 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 社会关系日益货币化。其次, 市场法则改变了假设前提。人文法则以人的无私为前提,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强调奉献和利他精神;而市场经济以“经济人”为假设前提, 强调自由、竞争和利己, 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使人们在行为方式上遵循“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成为必然结果。

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 并不排斥社会公德, 相反对社会公德有更高的要求。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还很不成熟, 市场法则被滥用的问题比较严重, 甚至突破了经济领域而进入社会领域、政治领域, 对人们的道德观念、社会生态形成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个体功利价值取向相对突出, 群体利他价值取向受到漠视甚至歧视, 传统体制中的积极因素遭到质疑甚至排斥, 而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却被无底线的放大。在传统道德秩序被颠覆而新的道德秩序还没有形成的背景下, 道德秩序呈现暂时性的迷失与混乱在所难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还将继续在人文法则与市场法则中痛苦地抉择、磨合与反思。

(三) 公德修复与惩戒机制的缺失

1. 公众的公德“麻木”使社会缺乏自我公德修复功能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之前, 一般都会做两个方面的考量:一个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一个是看周围人群对这一行为的态度。西方政治学家曾提出过“破窗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 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 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在现实生活中, 只要个人利益不受到直接侵害, 人们对失德行为一般是漠然视之而不是制止。少数维护公共秩序者往往被冠以“好管闲事”的头衔, 甚至被视为公共秩序的破坏者而招致社会的嘲讽。这种群体性的公德漠视与麻木比失德本身更可怕, 它会助长机会主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守规则成了例外, 守规则变成了“老实巴交”和“无能”的代名词, 而玩弄规则却成了炫耀的资本, 本来是约束所有人的规则最后却成了只约束少数没有办法摆脱约束的人的规则。

2. 制度真空使社会缺乏制度性的公德惩戒机制

在禁忌面前, 人们在潜意识中一般都会呈现矛盾的状态:既恐惧又有想去触犯它的欲望, 只有当恐惧战胜欲望才会罢休。英国学者格林 (T·H·Green) 认为, 个人的道德能力必须通过作为社会和国家意志之体现的“习惯、制度及法律”等宏观性社会赏罚机制来培育和养成。当社会条件尚不具备时, 自律仅是一种理想和期望, 他律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起始阶段, 要通过制度规范强化他律的约束。在社会转型期, 道德规范在转换, 很多制度、规范尚在形成、发展与成长之中, 公共道德规范还没有定型、完善和刚性化, 公德理念还没有内化为社会的集体认知, 还只是在社会的表层上游走, 公德的惩戒与修复存在制度真空。很多时候, 人们不知道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自己有约束性力量的公共道德规范和标准, 也意识不到不服从这个规范就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效果, 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明确的预期。

三、重塑公德敬畏意识的对策

(一) 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环境

公德实质是公平正义在意识领域的反映, 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是公德建设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 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 社会与经济发展失衡、阶层发展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和城乡发展失衡也在积累。这种社会失衡反映在社会意识领域就是社会心理失衡, 在现实中表现为仇富、仇官和泄愤。社会心理失衡的滋生蔓延, 必然导致群体、阶层意识的对立与冲突, 公德秩序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就面临崩溃。为此, 首先要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推进以促进公平正义为前提的社会建设, 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渠道, 建立社会利益均衡机制和利益博弈机制, 畅通阶层流动通道, 以降低因社会失衡诱发的社会心理失衡;其次, 要有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强化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 遏制公权力特权化和私有化倾向, 防止和纠正公权力的“傲慢与偏见”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和评价体系, 对公权力的“傲慢与偏见”进行监督、制约和矫正, 取消公权力在扁平化的公共空间里的特权, 为公德秩序的形成和定型化奠定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 营造敬畏公德的舆论环境, 培育公德“威权”氛围

社会公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仰性”道德, 它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属于“义务性”道德。因此, 社会应该有一种监督、评价和惩罚机制, 构建社会公德的“威权文化”, 一旦违反社会公德的情形出现, 监督评价机制迅速自动启动, 向违规者明确地表达社会的态度, 让失德者能够预知其行为的后果。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宣传扩散效应, 将全社会引入对违规现象的监督和批判, 以公共舆论的力量强化对违反公德者的批评教育。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一方面, 扩大了教育面, 教育了群众, 对潜在失德者提出了警示;另一方面, 也壮大和整合了正义力量, 形成了一种“威慑”力量。有人将这种方式称做“舆论暴力”, 认为这是对人权的侵害。其实不然, 群众所批判的是失德的现象, 并不是对失德者的人身攻击, 也即“对事不对人”。在网络和民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邓玉娇案”、“杭州飙车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当事件的处理结果与社会预期形成巨大反差后, 社会的监督评价机制迅速自动启动, 网上和民间“一边倒”式的舆论压力, 迫使相关部门回归常识。“邓玉娇案”和“杭州飙车事件”使社会正义力量迅速凝聚起来, 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洪流, 其意义不在于使邓玉娇重获自由和交通事故责任的重新认定, 而在于对社会灵魂的净化, 在于明确地表达了社会正义力量对突破底线道德的“零”容忍态度。

(三) 加强公德制度化建设, 建立公德约束的强制机制

从技术层面看, 公德制度化建设并不困难, 关键在于公德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能否形成共识。有一种观点认为, 道德是意识形态范畴, 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规律和路径, 而且价值追求多元化是当前社会的客观现实, 不能也没有必要把公德上升到制度化建设高度。从根本上讲, 公德就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制度化规则是一致的, 离开了公平正义, 制度化规则和公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基础。因此, 制度化规则与公德在公平正义上具有同质性, 同时, 制度化规则对意识主体的公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引导和强化机制。制度化规则是一种刚性的约束机制, 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的特征, 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法律制度等。它明确了在特定情况下公民的行为准则, 并明确了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具有引导和惩戒的双重功能。一方面, 使人们意识到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公共道德规范和标准, 它对自己有约束性的力量;另一方面, 使人们意识到不服从这个规范就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效果, 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明确的预期。正如黑格尔所指出:“当个人尚未认识法律、理解法律时, 法律在个人看来便是暴力……法律在最初的时候, 必须是强制性的暴力, 等到人们认识了法律, 等到法律变成了人们自己的法律时, 它才不是一个外来的东西。”[4]

(四) 建立和完善公德敬畏意识的养成机制

公德敬畏意识的形成和定型化还必须有完善的公德养成机制。当前在思想领域里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道德教育顺序颠倒:我们教育小学生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教育中学生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教育大学生做一个基本合格的人, 教育党政干部做一个守住底线的人, 作为社会运行所必需的底线道德却成了最难以达到的“崇高”目标。这种现象充分暴露出我国道德教育尤其是公德教育存在的“夹生饭”问题相当突出。首先, 改变德育的顺序倒置, 将最基本的公德意识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放到青少年时期, 扭转青少年思想教育中大而空的现象。同时, 寓公德教育于实践之中, 使公德教育走出书本、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让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领悟和内化公德秩序。其次, 扭转公德教育泛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现象。公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规则意识教育, 以塑造人的规则意识和行为方式为主要目标, 在内容上具有全民性和普适性, 而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 把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从政治需要上, 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 将公德教育边缘化了。公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应该各行其道、各司其职。

摘要:公共性与多元化并存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现代社会对公德资源和维护公德秩序的制度供给的需求日趋强烈。在此背景下, 有必要剖析公德的价值内涵和敬畏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强化公德敬畏意识培育, 营造守德受奖、失德受损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公德,价值,敬畏,重塑

参考文献

[1]孙立平.重建社会的基础秩序[N].中国青年报, 2007-03-28.

[2]廖小平.公德和私德的厘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J].社会科学, 2002, (2) .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8.

浅析大学生社会公德与志愿精神 篇10

一、概念分析

社会公德是当下经常使用的概念,但也存在较大歧义。目前人们对社会公德的理解,不外乎三种主要观点: 一是指千百年来逐步积淀下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起码的简单的道德规范; 二是由国家权力机构所倡导的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 三是凡属与个人道德品质以及婚姻家庭中的道德等私德相对应的就是社会公德,它牵涉与国家、集体社会有关的道德规范或准则。2001 年9 月20 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志愿者精神是指一种自发的、不计报酬的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它是一种建立在个人的经历和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和社会的积极互动而产生的对自我的积极定位,它把自我置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摒弃私利,追求公益,反映了个人乐观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理解志愿精神的概念时,先分析一下志愿服务的内涵。

志愿服务起源于19 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质的慈善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所以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志愿服务是培育志愿精神的主要途径。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是志愿者队伍中最广泛、最年轻、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群体,更是社会中的精英团体。在我国,志愿者精神具体表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所以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互相融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私为本位差序格局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公共意识很难产生。再则,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结构,人与人之间仅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这样就使道德选择仅仅限于血缘的区域内。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个体”被弱化,使人们自然形成崇拜权力的意识和仆从习惯。这种传统文化在培育独立的人格精神方面有所不足。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和经济水平降低了社会信任度。再加上重视群体轻个体,治善优先取代了正义优先,强调善不强调正义,经济转型过程中滋生大量不良思想又没得到系统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社会公德和社会的责任感,西方国家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震痛,大学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等等,导致大学生公共意识缺失,道德滑坡。

三、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与志愿精神培育并驾齐驱

( 一) 通过志愿精神培育矫正大学生社会公德

社会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和准则,反映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下。必须承认,当今中国社会中,社会道德的危机已经悄然出现。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就应该从志愿者精神培育入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精神的核心表现。他们希望社会和谐、美好,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护,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唤醒和培育周边人的良善,他们为其他人、为社会着想,去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去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是他们的根本任务,学校、社会要培养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展现自我、甘于奉献的品格特质,这也正是当前社会中很多人缺乏的。大学生志愿精神正是社会需要的道德准则。通过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准来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准。

可想而知,如果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品德高尚,同情心和正义感强,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就会自然而然的乐于助人、舍己为人,这样就会对社会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对他人的言行也将潜移默化。大学生与大学生、大学生与社会群体的互动和沟通进一步碰撞,最终将如滚雪球一样慢慢的温暖整个社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社会道德水准,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终将矫正、巩固他们的社会公德。

( 二) 通过志愿服务强化大学生社会公德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方式要么自发要么政府和高校组织,主要以社会公益内容为主,通过自身努力和活动帮扶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我们经常在老少边穷地区、在弱势群体身边、在社会的许多层面,都可看见大学生志愿者活跃的身影。在这种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不断认识、提升与强化。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直接面对一些在学校没接触的社会问题,更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理解。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很多情况是对社会不公的积极应对。但社会公正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它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获得相同的社会支持,往往是那些社会支持较少弱势群体成为社会竞争的牺牲品。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起到了加强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减少社会分配不平等、增加社会公正的作用,通过另一种方式为社会个体提供各种不同的社会回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大学生正是通过志愿服务强化自身的社会公德,在服务过程中又对他人的社会公德的形成起着推动与促进的作用。

( 三)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充实志愿精神培育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大学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把这些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大学生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我们国家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应该要有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在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断加强公德理论教育和公德实践教育。利用课堂教育和舆论宣传大力弘扬高尚文明行为,使公共精神培育对每个大学生都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这种公德理论教育过程也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

此外,要重视公德实践教育。公德实践很多情况下就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如上街进行公共卫生清除、送温暖到敬老院、“义演”、“义捐”等各种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公德实践强化义务思想、唤起责任意识,对志愿服务认识也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志愿精神培育就更有成效。

上一篇:建筑设计阶段影响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