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一体化教学

2024-07-22

内外一体化教学(精选十篇)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60名乒乓球选项班大学生,其中一个班30人为实验班,另一个班30人为対照班。本研究是通过4个月的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作为施加因素,实验前测试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和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问卷调查也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可以进行教学对比试验。但SC L-9 0各因子的值均大于19 8 6年全国青年常模(N=78 1)[4],接近于2009年江苏省常模(N=78 6)[5],这一方面说明当今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显突出,另一方面也说明19 8 6年版的全国常模需要重新修订,许多学者也对此提出质疑[6~7]。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中国知网(C N KI)图书馆等查阅国内外有关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比较新的研究成果,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借鉴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较新的理念。

1.2.2 问卷调查法

心理水平测试采用SC L-9 0症状自评表。研究对象在填表前给予统一指导,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 1 5份,无效问卷5份,有效率为9 5.8%。

测量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 L-9 0),该量表经国内外相关方面多次修改和实践应用,反映症状比较全面,能准确刻画自觉症状,量表有较高的信度。本量表共有9 0道问题构成,每道题根据填表本人对该事件的心理感受分为没有(1)、很轻(2)、中等(3)、偏重(4)、严重(5)五个等级,其分属于9个因子,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本次调查时间为4个月,分实验前和实验16周后,二次进行测试。

1.2.3 实验研究法

随机抽取2个乒乓球选项班,实验组和対照组人数各为30人,实验前后由专项乒乓球教师对两个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乒乓球专项技术进行测试评价。实验组采用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课堂教学与课外俱乐部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按照教务处规定的上课时间进行,俱乐部活动为每周的二、四、五下午16:00~17:30,考勤同上课,有专职乒乓球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进行辅导。对照组按照教务处安排的规定时间上课(每周1次)。两组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一致。于2011年9月6日对60名学生进行实验前的身体素质、乒乓球技术和心理健康测试;2012年1月6日对60名学生进行实验后的身体素质、乒乓球技术和心理健康进行测试。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2.1.1 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增强学生的健康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将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融为一体,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打破原有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把乒乓球课堂教学、课外乒乓球俱乐部活动、早操运动队训练、比赛等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按照教务处规定的上课时间进行,课外俱乐部活动时间为每天下午16:00~17:30,早操为每天早上6:30~7:00,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考勤同上课。在实施开展乒乓球俱乐部活动之前,根据学生乒乓球专项技术水平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教学活动俱乐部,实行分层、分组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乒乓球俱乐部活动还定期开展各个层次的比赛,在比赛交流过程中提高技战术水平,同时通过比赛选拔乒乓球运动队等。考核与评价采用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效果、分层等综合评价(见表3)。

2.1.2 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乒乓球技术特征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通过4个月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组学生提高较多,两组在专项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成绩呈显著差异性。这表明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外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把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尝试和体验[8],给学生创造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机会,自我锻炼的时间增多,身体素质得到加强锻炼,学习的效率提高了,专项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水平等。

2.1.3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SCL-9 0各因子比较

通过4个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验,实验组、对照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下降,但是,除了强迫、恐怖、精神病性3个因子外,实验组、对照组的其它6个因子都存在差异性(见表5),而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存在极其显著性(P<0.01)。由此可见,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参与课外俱乐部活动时,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体验了运动的快感,缓解施放了内心的压力,心情得到放松,同时在竞赛中增强了信心等,因此,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等方面心理症状有所改善,从而促进了其心理健康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在学习中互帮互助、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同时体验愉快和欢乐,学生之间沟通的渠道明显增多,交往范围扩大,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专项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也明显得到提高。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科学合理利用空余时间,形成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3.2 建议

(1)课堂教学只是学生初步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方法的过程,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可能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要求,必须通过课外体育来巩固提高。

(2)有计划、有目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机会和积极锻炼身体的氛围,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帮助和交流,这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改善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使可行和有效的,学校主管体育工作领导和一线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

(4)目前该项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其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他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完善。

(5)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教师、班主任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翁志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36.

[2]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1001/80824.h tm l,2002-08-16/2012-03-28.

[3]陈海啸,陈壮荔,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2):108~111.

[4]金华,吴文源.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260~262.

[5]曹婧媛,傅文青,等.江苏省SCL—90—R常模的建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6):681~683.

[6]唐秋萍,程灶火,等.SCL-90在中国的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6.

[7]陈树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29(5):323.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论文 篇2

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1.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模式。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是将课内教学延续到课外体育,课内学习运动技术和技能,课外实践通过课内所学知识去指导,课内课外相辅相成,根据发展体质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将课内外体育锻炼进行整体设计、组织安排、考核评价和管理,形成“一体化”模式。1.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在“一体化”俱乐部模式中,教师要转变职能,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在保持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以及考核的制定,将消极被动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式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了有形效果和无形效果的统一,教育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统一。1.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目标。“一体化”俱乐部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是为了不教”。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学生都经历“不能独立”到“逐步独立”到“完全独立”的过程,而教师的作用则在慢慢地弱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终极目标就是从掌握运动技能,到培养体育态度,使学生逐步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主、有效的锻炼,实现“要我锻炼”——“我要锻炼”——“我会锻炼”过程的转变。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文化、经济、体育政策背景的差异为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提供了多样丰富的土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目前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在实施中有些领导认识不足、学生对体育俱乐部文化缺乏、项目选择受限、场地器材匮乏、经费不足制约了项目的开展,也影响了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学习。外加上教学目标定位不清,大纲太细化,课程评价体系滞后,方法简单,考核监督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也制约了俱乐部开展。深圳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在原有引进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上发展和创新,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反复的探索与反复实验,使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走向个性化、综合化、系统化、全面化等方向发展,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良好发展。但反复的探索与实验,一直没有形成标准化、固化可推广的模式是目前遇到的大问题。

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化

3.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四要素的优化。3.1.1物质的保障。经费、场地、器材、师资是体育俱乐部教学开展的保障因素。体育教学俱乐部在依靠学校拨款的前提下,还要争取社会赞助、体育发展基金等渠道融资筹集费用,实现造血功能,保障俱乐部开展所需经费。有经济实力高校要尽可能的建造与购买足够场地、器材,没有条件的单位需因地制宜,发挥“一馆多用”“一物多用”“一场多用”的三自主方法,解决场地、器材所需。还要完善师资结构,加强师资的培训培养的教育工作,并结合外聘师资政策,保证师资资源,确保体育教学俱乐部有效开展。3.1.2政策的支撑。体育教学俱乐部涉及到多方面,仅仅依靠学校的体育部门去管理,很难能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它需要学校部门齐心协力支持,共同参与。学校首先要建立《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管理条例》,做好岗位职责划分,规章制度,做到齐抓共管。还要依靠学生自管自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弹性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管理目标,完善岗位职责负责人的激励与约束政策,加强人才管理。实行更为完善的五级制管理模式,即由校领导负责,领导教务处、体育部门、社团组织,并且各部门下设各个专项俱乐部,专项俱乐部下设代表队。3.1.3明确的目标。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鼓励大学生掌握1到2项运动技能,培养体育锻炼习惯、运动乐趣,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依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设置课程目标。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目标应包括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最终实现“要我锻炼”、“我要锻炼”、“我会锻炼”的过程转变。3.1.4完善的机制。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层次化分组,打破年级班级,自主选择内容、课程、教师。学生的课程考核可实行多维评价,从出勤、态度、创新能力、自评、互评、进步幅度等多方面进行终测,设置各项权重系数,达到科学的评价体系。3.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化。通过大学公共俱乐部将课内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起来,首先实施教学的“三自主”,学生可以自己去选择上课项目,教师以及上课时间;其次实施教学的“三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上和课外的`互动以及现场和网络的交流互动;再次实施教学的“三自治”,学生通过课余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来进行自治的体育活动。最后实施“三开放”,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开放、空间开放以及资源的开放,将这三种模式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大学生体育课程培养的目的。在实施的过程中设定基础培训站(理论与方法培训)、技能活动站(口试、笔试)以及技能的评价站,学生在进入新站或者选择新内容之前,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先进入基础站,或直接进入技能活动站,自行选择内容。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在各个站点进行指导、考核。整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程序,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后,根据考核结果将再次分层,选择继续提高,还是对原内容继续学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4.1.1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自开展以来,发展势头良好,对教育不断的深化改革取到了积极作用。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领导重视不足、经费、师资、场地、器材等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俱乐部运展。4.1.2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以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为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为终极目标。4.1.3俱乐部模式涉及部门广,单一的体育部门没法保证方方面面问题。在课程考核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可推行的模式,评价体系不够健全。4.2建议。4.2.1优化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应当紧抓物质保障、政策支持、明确目标和完善机制四个要素,从领导、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进行任务分配、责任划分,做到齐抓共管。4.2.2实行“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路径,设置培训站,优化现在俱乐部运作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自由和开放的选择模式,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推进教育深入改革。

参考文献

[1]周云飞,陈东岗,刘建平.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4):86-89.

[2]张铁明.高校体育俱乐部社会化发展趋势[J].体育文化导科,(7):48-49.

[3]刘志敏.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概念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8):55-57.

[4]付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J].四川体育科学,(3):110.

[5]刘志敏,丁振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的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探索[J].体育与科学,(3):82-86.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 高校网球 课内外一体化 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网球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开设范围较广的课程之一,在“终身体育观”、“健康第一”等教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网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锻炼习惯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普遍推行“阳光体育运动”,学生纷纷“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课外体育成为学生进行锻炼的重要阵地。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喜爱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一现状,有必要将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有机结合,尤其是对于网球课程这种受制于“场地器材设施生均不足,课时偏少”等问题的课程,更有必要将课外体育作为体育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将课内与课外通过一定模式打通,构建合理有效的“课外内一体化”网球教学模式。

1.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征解析

1.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当前我国推行的体育教学改革,一直围绕教育目标这个主线在实施,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体育观,怎样培养,成为改革的关键。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是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以体育课堂教学为本的高校体育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的身心现状和环境特征迫切需要一种更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模式。基于此,近年来对于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众多,达成共识的结果是增强了体育课堂效果,但对体育课堂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构筑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体育学科存在的共同目标。所谓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就是在坚持体育教学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在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

1.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作,这种模式具备不同于课堂班级授课模式,具有明显的自身特征:其一,这种模式要求课内外的教学目标要区分开,但必须围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身心和社会适应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其二,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主体,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只是辅助的辅导作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其三,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班级授课制转化为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结合的方式,教学方法由讲授练习为主转变成依托网络平台学习与任务点完成结合的方法;其四,教学评价模式也发生变革,由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过渡到形成性评价为主,将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点,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为评价的核心部分。

2.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程序模式

2.1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是完成教学的根本,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设置既要重视课内,又要重视课外,从运动技能形成目标、体质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四个维度确立。

首先,课内教学目标:(一)运动技能形成目标:学习网球持拍方法、基本正反手击球方法、发球方法(以下手发球为主)、网前截击技术。(二)体质健康目标:通过网球技术学习达到锻炼心肺机能、肌肉力量、全身柔韧性和灵敏性。(三)心理健康目标:提高感知觉能力,观察和记忆能力,培养意志品质。(四)社会适应目标:能与教师互动合作,与同学团结合作,交流与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其次,课外教学目标:(一)运动技能形成目标:巩固课堂学习的基本技术,通过网络学习和课外作业的完成,进一步熟练所学的技术。(二)体质健康目标:这一部分目标在课外学习中一定要占主体,通过课后的大量练习锻炼各方面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各机能能力。(三)心理健康目标:与课内一致。(四)社会适应目标:课外积极参与锻炼,参加各种类别的网球社团和比赛活动,将自身很好地融入集体,敢于竞争,学会对抗,懂得合作。

另外,课外与课外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一脉相承、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

2.2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现有的课时限制和场地条件下,既往课堂教学只选取一些最基本的网球技术进行教学,采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将作为介绍性教学内容的上手发球和截击技术纳入教学体系,这些内容重点延伸到课外进行练习和巩固。

2.3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教学组织和管理是关键。课内教学组织以技术示范和答疑为重点,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课外教学组织以完成作业任务量为主线,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来实时监控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课内组织严谨,课外分散灵活。课内教学组织时,以全班集体学习和分组讨论为主,课外则以分组学习和个体学习为主,为了保证课内外一体化能有序完成,教师在组织和管理时务必要对教学流程控制到位,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有问题要及时反馈,及时修正。

2.4教学基本方法的确定

课内教学还是以讲解法、示范法为主,将分组练习等方法挪到课外去完成,课内加大分组讨论和纠错的比例,课内以教师主导为主线,以纠错和答疑为主。另外,网络平台学习法要渗透进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外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技术。

2.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应该是一种促进,而不是简单划分学生技能等级的工具,因此,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加大课外学习评价的比重,将课外学习(翻转课堂在线学习情况,课后完成作业情况,课后锻炼情况等)占比为60%,课内学习的总结性评价占比为40%。课外学习评价重点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参与度的评价,弱化竞技能力的差异,这一评价模式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外锻炼热情,参与程度高了,对于网球的兴趣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3.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课内外一体化的网球教学,在高校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保证这一模式顺利开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另外,对于课外这一部分教学一定要加强管理和监控,发挥课外体育的诸多优点,其根本是保证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针对各项问题要善于沟通和总结,把握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宗旨,一切工作核心要围绕提高学生网球技能水平,促进学生锻炼养成和身心全面发展开展。

参考文献:

[1]许明荣,蒋玲,周璋斌,等.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381-383.

[2]陈海啸,陈壮荔,邱少茹,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2):108-111.

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探析 篇4

1 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以往的中学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体育课程的课时并不是很多, 学生虽然有着很强的体育锻炼热情, 但是缺少相应的运动途径, 这样不但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对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也是很大的阻碍。为此, 就需要利用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其指导思想是“终身体育”, 不将体育课程局限在中学教学的范畴, 而是将其看成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使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促进其身心的长远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 课内的教学。在以往体育教学的基础上, 丰富教学内容, 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 加强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其二, 课外的教学。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还能使其进一步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技能, 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课外体育锻炼要以科学化、现代化的设备, 科学锻炼方法为支撑, 强调学生的差异性,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课外体育运动方案,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外体育运动的效率。只有将这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 才能实现体育课程内外的一体化, 从而更加系统地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更好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不断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形成良性循环。

2 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对体育课程的目标和规划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 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面, 而应该扩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层次, 加强课外体育运动教学, 将内外教学联系在一起, 旨在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进步。现在对体育教育模式的变革已经从上到下开始逐渐开始变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育部的相关的规定, 相关的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 应该将和课外结合在一起, 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更好地促进体育的终身发展, 为其终身体育奠基, 使其在学习中能够掌握一两门技能并能精通, 这样对其日后的体育锻炼有着很大的帮助, 只有在兴趣的指引下, 学生才能在升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仍旧坚持身体锻炼,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巨大的学业挑战和就业压力,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才。

3 应用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的措施

以往我们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增强身体素质方面, 却没有看到体育课程和学生心理、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关系, 这就使得体育的这方面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影响了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和发展。而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的模式, 不但能够使得学生在体育中找到乐趣,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增强自身的体育素质, 还能从体育课程中, 以共同的兴趣结交朋友, 在竞赛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在奔跑中锻炼自己的性情耐力, 诸如此类。从这个层面来说, 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分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充分发挥这个教学模式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细化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就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 并逐一将其明确, 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具体来说, 应该制定如下的细化目标:其一, 理论目标。体育教学虽然其实践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但是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 教师应该分别从保健、文化、锻炼等方面普及相应的理论知识,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 锻炼目标。要更好地加强学生的锻炼效果, 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两门专擅的技能, 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更好地促进其长远发展。其三, 心理目标。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论在其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 教师应该通过分组合作、耐力训练等多种方式来锻炼其合作精神、坚毅等优良品质, 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处理学习、工作相关的事宜, 做好自我调节, 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3.2 民主地抉择教学内容

相对于大学的选课, 中学在这方面的时间、设备、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条件都不是很充足, 为此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方式在中学很难实现。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兴趣, 学校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购置先进的运动设备, 并且采用适当分层、区域集中的原则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 应该尽量组织学生在同一区域,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诸如篮球、足球、羽毛球这些运动可以在大体育场来进行,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 而哑铃、卧推、拳击等则需要在健身房内进行, 教师在进行相关项目的设计时, 应该将其纳入到统一区域。学生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虽然呈现出相对的选择性, 但是这对于学生而言, 也是有着很多的新鲜感, 对于调动其学习兴趣, 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扬民主, 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科代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以确定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场所。学生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故此就有很高的积极性, 锻炼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3.3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以往在体育课程中, 教师的评价往往集中在学生的测评成绩上, 这就显得有些片面了, 体育测评的成绩固然是十分重要, 但是体育教学本身是一个身心教育的过程, 若是只把身体素质的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要素的话, 那么对于那些成绩不是很理想, 却很努力的学生, 就会造成消极的影响。所谓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评价, 才能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应该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相结合, 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全面地发展。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测评成绩, 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进步幅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体育技能只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乐于学习并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能持之以恒地参与, 最终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红伟.分层递进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实验与研究[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01) .

[2]袁贵平.浅谈分层教学在中学体育实践课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01) .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5

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一、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型或策略,它既是体育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又是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载体。什么是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河南教育学院李小莉将其界定为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程相互配合,转变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体育教学体育论文、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健身娱乐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把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堂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二、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2)是营造多元化校园体育氛围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训练,如基础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培训、体育竞赛、健身锻炼指导、裁判员培训等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高校经济体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

(3)是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必然要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体育教学由关心体力发展或技能转变为关心体力、技能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过程。

三、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重构课程体系,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选择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并以此为出发点,注重体育文化含量,科学对待传统竞技体育,做到吸收精华,放弃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发展,同时还要结合当今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成果,吸收新知识、新内容,构建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必须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社会、野外)、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将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校外活动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

一。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不仅要依靠体育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外体育锻炼,因

为课外体育锻炼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应该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训练或辅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外继续复习和应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有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对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和应用。由此可见,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技术水平的掌握与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二)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推行“2+3”一体化模式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普及选项教学,推行“2+3”一体化模式。

1、普及选项教学。力求选项自由,择师自主,力求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教材的结构更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体育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由技术“教练”向知识教育和能力指导方面转化,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结合专项实践教学渗透体育锻炼的原理、方法和人体运动变化规律等,使体育论文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及特点选择健身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体育课教师还要加强专项运动竞赛活动组织方法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专项教学比赛和课外各类体育赛事,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推行“2+3”一体化模式。要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排入学校的总课表之中,构建“2+3”的模式。即两节体育课加上三次课外体育活动,这样能够实现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互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学、练,在课外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形成理论与实践、兴趣与项目、基础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6

摘要:本文对四川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构建以“健康第一”为主旨,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大学生身心發展特点、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健美操教学新模式,并对新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一体化;俱乐部

一、前言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已满足不了急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两翼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本文通过四川省民族地区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健康第一”为主旨,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构建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健美操教学新模式,并对新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为此,我校从2005年开始,对大一新生体育课实行俱乐部制选项教学实验,构建与实施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健美操教学现状分析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具有很高锻炼价值的健身运动,正由于这一项目对大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健美操成为大多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影响,健美操教学目前为止仍在传统的“三基型”教学模式中运行,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培养,以规定健美操动作为主,配合少量的形体练习和素质练习,教学内容的选择以规定套路动作较多,启发、指导学生能力提高的隐性内容少,对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的素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2.教学方法的采用,主要是为达到掌握健美操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成套动作,因此“示范一讲解一练习一纠正错误”等仍是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一些国外引进的特殊方法如“连接法”、“递加循环法”等还是“练习法”的教法形式,学生仍然没有摆脱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状况,

3.在考核和评价方式上比较单一,在考试内容与方法上,大部分学校以掌握和完成健美操的成套动作,来评定学生成绩。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身心素质的改善、健美操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等,大都没有列入到健美操考核评定内容中去。

三、知识一素质一能力”健美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学校体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教育观,在研究分析高校健美操教学状况及健美操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健美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和“知识一素质一能力”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包括获取健美操新知识与技能的专项班级课堂体育教学授课形式实现个体发展的课外俱乐部锻炼形式,包括课余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群众性体育竞赛、个体体育锻炼等;运动队训练、竞赛与交流,包括高校运动队训练和校际间体育竞赛等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和综合能力的运动队训练形式。

1.专项班级课堂体育教学授课形式

其教学的目标是: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培养,掌握本专项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专项班级授课形式是健美操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健美操教学新体系运行的基础。理论课的讲授,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健美操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专业知识;通过技术课的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和提高健美操各个项目的师范能力、技术技能与编排技巧,健美操技术达到三级运动员以上水平,掌握实用的训练方法和专业评判标准,达到中级专业评判员水平。

2.课外俱乐部锻炼形式

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拓展,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及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另一种教学形式。

教学目标是继续实践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锻炼能力,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实现健美操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个体的发展目标。教学方法以练习法、组合法、刨编法、视听法为主。此种锻炼形式是健美操专项班级授课的延续和扩展,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教学组织通常是以学生健美操指导员的指导和自主练习为主。发挥其运动特长,提高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一些健身知识和方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社会参与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3.健美操运动代表队训练形式

健美操运动代表队训练形式使学生一方面继续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另一方面,通过“竞教结合”培养具有文化素质优良的体育人才,经过系统训练掌握健美操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并在原有的运动水平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高,在各级(国家、省、市)比赛中为学校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学内容主要存竞技健美操理论与技术,健美操竞赛与组织健美操指导员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等,在全面掌握健美操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突出健美操的竞技能力,重实践强能力,健美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强调实践、舞台锻炼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能力,使其在心理、表现以及音乐的理解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创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体化教学改变了过去以完成健美操成套动作的情况来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建立了以培养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增进健康为目的,勇于创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其内容包括理论、技术、能力与实践。理论内容有:体质检测与评价的方法、科学健身的原则及方法、制定锻炼计划、健美操的创编原则及方法、健美操的锻炼原则及方法。实践内容包括:健身健美操、身体局部有氧练习、放松练习。能力考试有:自编有氧健美操、制定健美操综合锻炼计划。课外课考核的内容:锻炼的时间、内容、方法以及课外练习完成的情况。

四、结果分析

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够较大程度地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发挥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教学法的功能,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化,健美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创设,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了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所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教学体系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习的空间变大、弹性变强。学生在各自理想的环境与氛围中担任不同的主体角色,对发展他们的个性、弘扬创新精神、提高体育素养、升发健身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学生的体质及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班。

2.学生的心理素质发生改变。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95,69%的学生表示通过健美操学习,在稳定性、注意力、判断力和意志力等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实验班运动参与意识和健美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

3.实验结果显示,参加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验的学生,有68.73%人参加过全国、省市和学校的健美操比赛或表演,比对照班高47.48‰有53.38%和23.460%的学生通过了《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4等和5级等级,分别高出对照班29.89%和10.34%。

4.在健美操一体化教学模式中4,参加健美操竞技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近几年以来,刨编、训练和参赛的健美操作品达三十余项。2004年参加省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比赛获五级第一名,六级第一名;参加全国健美操锻炼标准获四级一等奖、五级、六级二等奖;参加中国学生协会举办的四川省健美操比赛获冠军。2005年参加省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比赛获五级第二名,六级冠军;参加首届学生健美操街舞比赛省分区赛水晶级、钻石级冠军;参加首届学生健美操街舞比赛总决赛第二名。

5.学生的创新、审美意识不断提高。通过一年的健美操教学实验,共创编出26套健美操动作;制定了有创见性的健美操锻炼方案67个;在领操实践活动中,创造出了领操4法。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7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科技生产力的进步, 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必须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以便能为社会培养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体育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教育目标、模式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目前高校体育的弊端日益显现, 如学生参与体育积极性不高、课外体育形同虚设等, 因此亟待建立一种高效的新型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基于此, 笔者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模式进行研究。

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

1.1 成绩评定变为“过程型评价”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给定学生成绩时, 不是传统的按照每次体育技能考试结果给成绩, 而是根据学生对体育的态度、习惯、表现和技能考试成绩等结合起来按照一定比例给定期末考试成绩, 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有立尝试。

1.2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提高参与积极性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立不同的理论和技能辅导点,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和爱好选择对应的体育内容, 克服了传统体育教学范围窄、参与性差的缺陷, 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 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1]。同时课外体育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和交往, 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

1.3 促使教师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执教水平

课外体育离不开教师的参与, 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为了能够满足学生的各项需求, 必须要不断学习体育理论、体育文化等,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除此之外, 由于课外体育形式多样, 比较自由, 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通过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并给于满足, 克服了以往教师上完课就走, 学生想见教师只能等到下一节课的弊端。

1.4 课内、课外相互独立, 自成体系, 体育效果明显提升

传统的体育教学多在课堂进行, 课外体育活动几乎很少有组织性, 学生难以有效的巩固课堂所学的体育知识, 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课外体育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 不仅能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巩固课堂知识, 还能锻炼学生体质, 为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基本的身体保障。

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

2.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涉及到”课内“、”课外“两部分, 以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和组织管理, 已达到学生强身健体、提高体育素养, 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 两者总体教学目标完全一致, 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

2.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要求, 高校学生的体育教学不少于三个学期, 学生在校时间三年半, 因此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可按照不同阶段开设必修课、运动实践课、选修课、课外俱乐部及校外体育运动五种形式。具体设置可如下:第一至第四学期, 开设选项课;第二至第四学期开设运动实践课;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开设选修课;每个学期都举办课外俱乐部和校外体育活动。对传统体育结构进行创新, 强调以学生兴趣为基础, 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体育技能的教学、健身过程, 还能实现体育行为、习惯和情志养成过程的统一[2]。同时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允许体育课程的动态调控:首先, 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结构, 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特色的课程体系;其次, 体育教学内容要具有多样性和可接受性;最后, 非竞技、娱乐体育项目在课程体育中的比重要提升, 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节, 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2.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突出四性:第一, 知识性, 体育教学内容要有基础知识, 专项理论知识、生理和心理、传统养生等;第二, 健身性, 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够强身健体、促进健康;第三, 技能型, 突出一两种专项技术, 运动机能等;第四, 娱乐性, 教学内容要能让学生身心愉悦、提高技能等。课外教学体育内容必须要体现健身性与文化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生的内容要和学生学习需求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也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既要向他们传授体育技能、知识, 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健身知识, 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4“课内外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要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效果, 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 将教师开展的各项课外体育活动, 训练竞赛等计入, 工作量, 尤其是竞赛若获奖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若学校可进行新教师的招聘, 招聘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 要符合”一专多能“的需求, 要对新教师及时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3]。对体育教学方式也要进行创新, 每月、每周组织固定时间开教学研究会, 让教师互相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 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和大家进行讨论, 找出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育教学既要重视体育技能教学, 也要重视健身知识, 向学生渗透终身体育的健身理念。

2.5“课内外一体化“学习情境设计

课内外体育教学目标除了要强身健体, 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外, 还要结合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加强学习情境设计和创新。每学期开学之初, 学校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 大概掌握学生希望学习的体育技能及水平, 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合理开设体育学习项目, 若学校现有教师的技能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校可聘请兼职教师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特长后, 估计学生成立社团组织, 鼓励社团成员在课外进行体育锻炼, 或聘请专业教师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 还可以邀请这些社团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积极他们锻炼的积极性, 逐步让学生养成持续锻炼的行为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技能。

2.6“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保障机制

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建设, 要给与适当数量的经费支持, 体育设施、器材的购买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购, 尤其是学生课外体育设施、活动环境要及时得到改善。对于已经有损坏或不能达到质量标准的设施要及时进行更换, 若学校是在缺乏经费, 可联系公共体育场馆, 和其进行沟通协商, 以便能向学校学生提供一些便利, 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3 结语

总之,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体育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 相互统一, 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 这种教学模式能及时顺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未来一定会成为体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唐月琴, 金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 2009 (5) :36-38.

[2]马彦萍.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在体育课程的实施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 (2) :192.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8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构建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1]。指导纲要的颁布引起了全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新一轮改革,由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顺应了新纲要的要求而成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它不仅突破了以班级为教学单位和师生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形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以满足不同学生兴趣和需求为目标的“三自主”,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如何对该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笔者以此为突破口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评判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有关“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和评价体系构建的文献资料,收集到大量关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的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

1.2.2专家咨询法

对合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从事“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10名专家发放两轮问卷进行调查,从指标合理度方面对指标进行筛选,确定“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1.2.3层次分析法

对各评价指标权重经层次分析计算得到评价标准的最终指标权重数。

2 结果与分析

2.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实施模型的构建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是以学生的自觉结合为基础,以培养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能力为目标,以学校的场地器材为依托,围绕某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各项活动融为一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参照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实施模型(图1)。在本模型中,教学条件主要包括师资、场地和器材等,它关系到俱乐部项目开展的可行性,是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基本保障;俱乐部教学和竞赛活动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教学效果是指通过“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它是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

2.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

专家咨询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非常合理、合理、一般、不合理、非常不合理)进行设计,其中非常合理5分、合理4分、一般3分、不合理2分、非常不合理1分,对指标进行第一轮的筛选和整理,根据多数专家的建议选取平均分≥4的指标进行第二轮的专家咨询[2]。经过两轮的咨询后,专家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指标的认同程度大体一致,则不再进行第三轮的咨询。

为了减少同级指标之间重复贡献率,本研究对经过两轮筛选过后的21项指标进行了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对相关系数在0.4以上的指标进行了合并或拆分处理,最终确立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1项。

由于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是在专家访谈和两轮专家问卷修正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通过对专家判定标准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0≤W≤1(W=0.907,P<0.01),二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0≤W≤1(W=0.901,P<0.01),这进一步说明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3],最终确定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2.2.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指标的权重。其步骤是:1)构建各层指标的判断矩阵;2)其次计算相对权重值;3)最后对相对权重值进行一致性检验。

本研究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的教学条件为例进行权重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通过对十位相关专家的咨询,就教学条件指标的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描述,统计各专家的赋值并进行乘积运算后10次方根处理,按照相同步骤求出其余各指标的权重。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各层指标中,方案层对准则层、准则层对目标层的相应矩阵及计算的权重值(见表1、表2)。

结合各级指标的权重,根据概率乘法原理的规定,将各级指标的权重从最低层到最高层连续相乘,最终得到各级指标组合权重。

对于判断矩阵来说,我们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来决定是否能够接受判断矩阵,判断的标准是要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该矩阵指标的个数相差不能超过某一域值[4]。

根据计算一致性比例,其中RI称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Saaty的RI值见表3。当CR<0.10时,则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接受的。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一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CI=0.00189,其中RI=0.90,那么CR=0.00189/0.90=0.0021<0.10,因此“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与教学条件、组织教学、组织竞赛和教学效果的判断矩阵是可接受的[5]。

根据以上步骤和模式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

B1-C层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0.0051<0.10

B2-C层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0.0255<0.10

B3-C层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0.0000<0.10

B4-C层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0.0073<0.10

结果表明,各矩阵一致性比例均符合判断标准,整个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分配是合理有效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指标权重体系见表4。

2.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体系分析

研究表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体系一级指标的权重排序为:教学效果(0.5435)>组织教学(0.2922)>教学条件(0.1069)>组织竞赛(0.0574)。

从确定的一级指标权重排序来看,“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教学效果权重值最高(0.5435),说明专家对该指标的重要性认可程度较高,教学效果是反应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优劣的指标,“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就是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进步,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如果没有达到这种效果,那么“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价值也就难以凸显[6]。组织教学的权重值排名其次(0.2922),这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宗旨是一致的,不仅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从确定的二级指标来看,权重值较高的有:组织形式(0.0666)、目标设计(0.1006)、身心素质(0.2564)、实践能力(0.0764)和运动参与(0.1481),说明专家对这些指标的重要性较为认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迎合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该模式能够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培养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健身意识,培养自我锻炼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水平。

3 结论

研究确立了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21项二级指标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值。其中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教学效果(0.5435)>组织教学(0.2922)>教学条件(0.1069)>组织竞赛(0.0574),二级指标21项,其中专家认为重要性较高的包括组织形式(0.0666)、目标设计(0.1006)、身心素质(0.2564)、实践能力(0.0764)和运动参与(0.1481)五项指标。

经检验,该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和全面体现“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评价内容,正确反映“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宗旨,科学监察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宋成鑫.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4):39-41.

[2]张文波,赵利.价值冲突与回归:高校体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01):110-112.

[3]姜飞.体育教学评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J].人民论坛,2015(14):181-183.

[4]尹继林.广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价[J].钦州学院学报,2012(03):89-93.

[5]田恬.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29):142-144.

[6]魏胜辉,颜海波.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异化与规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05:10-13.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9

1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2007 年4 月29 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是: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三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其目的是鼓励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掀起体育锻炼热潮,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教学模式单一,方法陈旧

目前,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由统一授课转变为部分选项教学, 但体育教学模式仍然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宰, 决定教学的内容、进度, 学生是知识灌输的对象, 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授课便是运动技术技能的灌输, 考试则成为测量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程度的手段。加之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重教法、轻学法, 重讲授、轻自学, 重结果、轻过程,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当前的种环境完全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的主体性,不同程度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禁锢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挥。

2.2 教学场地器材缺乏

近几年高校的扩招使在校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学校现有的体育基础设施出现严重不足的客观情况,而且室内场馆不能对学生开放,再加上天气特点不利因素的制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和时间得不到保障,再者,场馆设施的配套设施单一、传统。众所周知,运动场地、器材设施是学校体育任务的完成、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物质保证.由于每年入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体育器材消耗却越来越大,一些新兴的项目在高校的开展很受制约,无法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不能形成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

2.3 教学内容庞杂不精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项目转换频繁,内容过于庞杂,多而不精。大学生的行为已经逐渐摆脱了少年时期的幼稚性和盲动性,表现出一定受理性思维支配和制约的特征,对大学生的培养应放在管理上。过频的项目转换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极不符合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学生在大密度高强度练习的挤压下,缺乏自主学习的时空,没有思考、探索和创新的余地,学习气氛沉闷,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因而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以致于上了几年的体育必修课,却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没有在体育上形成一技之长,甚至还不知道该如何去锻炼身体。

2.4 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普遍采用的是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 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从而造成了身体素质强和较强的学生由于能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感而变得更加喜爱体育课, 而身体素质一般和差的学生则因不能在体育课中得到喜悦和快感, 反而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和惧怕心理, 甚至不愿上体育课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不利于高校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习惯内容体系。

3 体育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就是把体育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为一整体,把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使之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这种模式使得高校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有限的体育资源得到整合并加以有效利用,发挥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创造出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时空条件和物质条件,它既承担课内体育课的课堂教学任务,又兼顾课外体育教学指导的余暇锻炼和业余训练功能,是学校体育运动的一种新体系。

3.1 将课外活动纳入体育教学,推行“2+3”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把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将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校外活动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现在,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应该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训练或辅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外继续复习和应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有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对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和应用。由此可见,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技术水平的掌握与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排入学校的总课表之中,构建“2+3”的模式。即两节体育课加上三次课外体育活动,这样能够实现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互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学、练,在课外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形成理论与实践、兴趣与项目、基础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最终使学生形成习惯,提高兴趣,发展特长,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有1~2项体育爱好与特长,并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2 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阳光体育是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对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评价应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出勤、课堂表现、技能掌握、进步幅度、课外体育锻炼、《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等方面纳入评价范畴; 学生体育成绩评定与学生评优、评三好、评奖学金等相结合,成为学生评定或获取各种荣誉的重要参考内容,使学生能在思想上意识到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性。所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要从技术技能、身体素质、体育理论、平时成绩,对学生体育课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进步的幅度没有在考核中加以体现,重视运动技术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对学生的体育课实施综合评价的考核方式,将课外活动的评价纳入体育课综合评价中,评价贯穿整个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过程,逐渐提高课余体育锻炼在综合评价中的比例,使其具有引导、带动学生积极从事课外健身的功效。

3.3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网络是信息高速传播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高校网络资源,强化网络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建设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挥体育教育教学的作用,使体育学习的知识和信息更快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需要体育课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构体育网络课堂。体育网络课堂是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网络课堂教学内容应设置体育项目健身方法、体育健康保健、运动损伤与处理、运动与美、体育竞赛组织和裁判等学生实用、感兴趣的内容,设置师生互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内容,自主选择教师指导、交流,使学生的运动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课内理论课与课外体育网络课堂相结合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增强了体育理论课的生动性和互动性,丰富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摘要:随着全国亿万学子的“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出,在全面解读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当期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以“健康第一”为出发点,探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进而充分认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学,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薛志伟.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2).

[2]刘飞平,龚秋玲.高校女生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0,(4).

[3]覃少菊.“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3).

[4]金玉华,李小娟.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0,(15).

[5]许文鑫,方千华,林淑芳.福建省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内外一体化教学 篇10

一、加深学生对体育观念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高压社会环境下, 具备终身体育意识有助于适应高压状态的生活, 并找到相应方法, 以最大限度挖掘出自身的潜力, 从而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初中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关键时期, 要让学生对体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这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也可为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中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需认识到“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性, 逐渐加深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 帮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某初中学校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体育教材, 八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打篮球的能力水平。某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之前, 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大调查, 发现喜欢打篮球和篮球打得比较好的学生并不多, 很多学生, 尤其是女生基本没有接触过篮球。学生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出了喜欢的篮球明星及其原因, 利用共同兴趣爱好作为铺垫,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接下来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详细讲解了打篮球的技巧, 如为了增强学生的球感, 就需要培养学生与篮球之间的感情, 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练习篮球。同时, 也要注意节奏、步伐等细节部分。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训练, 在教师的带动作用下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篮球练习的兴趣。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 教师要求学生每天抽出30分钟进行基础练习, 在一个星期之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通过定时练习, 不仅教师可以明显看到学生的进步, 学生也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球感变得更好。

由此可见, 将体育课堂内外进行有效结合, 既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也增强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 为展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逐渐提高学生的基本体育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各项体育能力, 强健学生的体魄, 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得以发展。由于初中体育课堂由两个部分组成, 分别为理论知识 (体育项目技巧) 讲解和实践训练活动, 而受有限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对培养学生各项体育能力形成了阻碍。鉴于此, 将体育课堂内外进行有效结合, 就可以拓展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延长学生的训练时间, 逐渐提升学生的各项体育能力。

以八年级体育课堂上的篮球教学为例, 通过民意调查, 教师全面了解到学生对篮球的理解程度。教师将重点的训练活动放在学生课堂外的时间, 要求学生针对篮球技巧自行定时进行练习, 而教师在一个月之后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将对学生的考核分为固定点上篮、三步上篮以及带球往返三个部分。由检查结果看出, 学生打篮球的能力水平相对练习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局部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有学生带球往返的时候多次掉球, 也有学生三步上篮表现得非常差。练习结果充分证明了学生打篮球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得到了提升, 而学生的注意力还需加强, 在后续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各项体育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充分利用学生课堂外的时间, 通过让学生长期练习体育项目, 进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以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从而真正实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有效拓展学生体育活动的范围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训练活动并不是只能在课堂中进行, 充分发挥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作用, 将初中体育课堂内外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体育活动进入到学生生活中, 逐渐拓展学生体育活动的范围, 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创造更加自由的环境。

在八年级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每天走路到学校, 并记录下自己到学校的时间, 在一个月之后对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进行考核。首先, 学生发现坚持一个月的徒步之后, 从开始的气喘吁吁到后来的呼吸自然, 身体抵抗力和注意力明显增强;其次, 教师多次开展体育活动, 如拔河等体力比赛, 发现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上一篇:方法的运用下一篇:沟通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