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

2024-07-06

银行监管(精选十篇)

银行监管 篇1

一、民营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民营银行应运而生, 在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差异化金融服务、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等方面具有普遍的积极作用,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也不容小觑。

第一, 公众信任风险。信用是银行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银行作为极度依赖信用的企业, 其品牌、信任及公众认可度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与我国传统银行依靠政府信用背书不同, 民营银行作为金融领域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其信用的建立完全依靠民营资本的资金实力与社会信誉。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背景下, 由于缺乏国家信用的支撑, 在一定时期内, 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竞争中处于劣势。

第二, 道德风险。在经营实践中, 民营银行可能产生两方面的道德风险。一是民营银行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民营银行应该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其他公司经理人一样, 银行经理人的报酬和银行业绩密切相关, 部分银行经理人就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去追逐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但高收益附带的高风险却由民营资本投资人和储户承担。二是民营银行股东的道德风险。有研究表明, 很多民间资本申请设立银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股东身份从银行更方便地获得融资。而股东关联贷款占比过高, 会对银行的经营带来潜在的风险隐患。

第三, 行业竞争风险。尽管民营银行立足于中小企业市场, 实行有限牌照经营, 但实际上仍然难以回避国有、股份制、 城市商业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同时, 在成立初期还面临经营网点少、资金实力有限等后发劣势。一方面在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 直接融资、理财、网络第三方支付对存款的大量分流以及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 易造成存款的供求关系转化, 从而抬高民营银行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 利率市场化推进和竞争主体增加, 会拉低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

二、民营银行监管重点

民营银行既不具备国家和地方政府信用的隐形担保, 又面临传统银行固有的各种经营风险, 所以凸显出对民营银行进行机制创新及开展有效监管的重要性。

(一) 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司治理机制

民营银行要建立完全由资本说话的公司治理机制。一是在股权结构设计方面, 需要充分考虑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加强发起人资质审核与持股比例限制, 防止个别大股东干涉银行的正常经营。同时, 需要兼顾股东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二是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 需要强化董事会、监事会功能, 通过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的、具备相关资质的外部董事、 监事, 建立完善的权责制衡机制与规范化、专业化的监督体系。三是在外部监管方面, 需要构建市场自发约束与政府主动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强化信息披露, 真实反映机构运营状况, 发挥市场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

(二) 建立资本和流动性的特色化管理机制

充足的资本和流动性是银行应对外部冲击的两道防线, 两者相互补充, 是维护银行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 也是民营银行建立恢复与处置计划的基础。因此加强资本及流动性是监管机构的重点工作。一是科学设定适用于民营银行资本及流动性监管的标准, 强化其对民营银行业务发展及风险管控的约束和引导作用。二是研究运用压力测试和流动性应急预案的手段优化流动性监管措施, 督导银行建立流动性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的有效手段。

(三) 建立关联交易约束、审查与控制机制

规范关联交易行为, 控制关联交易风险是民营银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是加强股东自我约束, 鼓励股东自愿放弃从本行获得关联授信的权利, 放弃持有民营银行股东质押的权利。二是加强对银行管理者和股东的资格审查及动态评估, 构建防范非公允关联贷款的防线。三是针对民营银行的资本规模与经营模式, 采取比例和数量的双重标准规范关联贷款, 防止单一标准造成的法律漏洞。

(四) 建立可执行的恢复计划与处置计划

这次民营银行试点机制的一个创新点就是股东要自担风险, 也就是当经营失败后, 股东要对存款人承担全额或差额赔付, 这也是股东用身家资产为银行提供增信。其最大作用就是在民营银行破产倒闭的情况下保护中小储户的利益, 给予中小储户基本的赔偿。具体来看, 恢复计划是金融机构以面临破产为前提而制定的有效应对方案, 关键要素是针对触发条件和压力情景设定定性和定量指标。处置计划的关键为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 如撤销或更换高管层、董事, 从相关责任人收回资金;将债务减记或将无担保债务转换为现存机构、新建实体或过桥机构的股本等。

摘要: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2014年7月银监会对部分试点单位下发批复, 截至2015年6月, 首批5家试点银行全部获批开业。至此, 民营银行在中国正式破题, 而民营银行机制创新与有效监管是保障民营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民营银行,监管,风险自担

参考文献

[1]J Sui, Z Fang.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of On-line Audit Warning in Big Data Environment[C].2015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5.

[2]左永刚.三家民营银行获准筹建, 首家最快年底开业[N].证券日报, 2014-7-26.

资金银行监管协议 篇2

甲方: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注册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乙方: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注册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结算制度,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商联卡发行资金管理和结算等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关键名词

1.**卡:符合乙方业务及技术标准,能在乙方发展受理商家使用的有统一标识的磁条卡、IC卡以及网上交易的信息载体。

2.交易:指持卡人使用商联卡在受理商户进行的消费行为。

3.特约商户:指与乙方签订了《特约商户协议书》,能够受理商联卡用户交易的商户。

4.结算监管账户:指为实现商联卡交易资金清算而开立的资金结算账户。

5.资金监管:甲方对乙方的“结算监管账户”借方交易额进行监管,该账户资金仅用于与商联卡业务相关资金结算。

二、适用范围

本协议所约定的事项限于乙方销售商联卡资金全额存放在甲方,由甲方代为资金管理和结算的商联卡资金运营模式。

三、账户的开立

乙方遵照甲方相关规定以乙方的名义在甲方处开立商联卡交易资金结算监管账户(开户行:;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结算监管账户”)。

“结算监管账户”用于存放乙方出售商联卡的资金,付款仅限于与特约商户的资金结算和乙方收入、利息及手续费及过期资金等的划转。

四、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银行规章制度的规定,为乙方办理“结算监管账户”的开立及其他相关金融业务。

2.甲方受乙方委托对“结算监管账户”的资金进行监管。“结算监管账户”用于存放乙方出售商联卡的资金,付款仅限于与特约商户的资金结算和乙方收入、利息及手续费、及过期资金等的划转。

如果乙方签约的特约商户要求乙方支付保证金(包括保付函)的,应从“结算监管账户”资金中进行划拨。

3.甲方应指定专门的客户经理积极配合、协助乙方办理各类结算服务,并提供业务资料交接及传递相关凭证,做好各类金融服务。

4.若甲方出现迁址、暂停或终止营业、解散、撤销、破产、清算、接管等任何对履行本协议有重大影响的情形,应及时通知乙方。如双方协商后同意乙方变更服务银行的,则甲方应配合做好乙方账户中资金的划转、账户的注销或转移等善后工作。

5、乙方特约商户及其他相关合作方如需乙方出具银行资金监管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的,甲方应配合出具相关材料。

乙方委托甲方进行商户交易资金结算的,相关结算流程及结算手续费减免优惠等另行签署补充协议。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根据相关规定和甲方的要求,在甲方处开立“结算监管账户”,办理相关金融业务。

2.乙方应按时将商联卡出售所收到的资金存入“结算监管账户”。

3.若乙方出现迁址、暂停或终止营业、解散、撤销、破产、清算、接管等任何对履行本协议有重大影响的情形,应及时通知甲方。

五、关于资金结算

甲乙双方协商采取以下一种资金结算方式

乙方委托甲方办理资金结算业务

1.乙方按照与特约商户签署的结算周期,定期提供交易清算数据及商户结算信息等报表给甲方,作为委托甲方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的委托指令,由甲方利用自身资源为乙方进行资金结算。甲方应确保资金结算及时、准确,如由于甲方原因造成资金结算不成功的,甲方应及时采取纠错弥补措施,由此造成损失的甲方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乙方结算监管账户内的资金因被有权单位采取停止支付、冻结等原因不足以甲方执行乙方委托指令的,或因乙方提供的有关交易清算报表的不准确、不完整,如数据存在错误或者缺失等原因造成甲方代为进行资金结算不成功的,乙方应及时采取纠错弥补措施,由此造成损失的乙方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与甲方无关。甲方并为此有权通知乙方采取补救措施或进行纠错处理,乙方应按甲方通知要求及时办理。

2.甲方在收到乙方提供的商联卡交易清算数据后当日将资金划至甲方已留档的各相关特约商户账户中。

资金划拨手续费优惠另行签署补充协议约定

六、争议解决

1.因法律、法规、金融政策和银行结算制度出现变更,甲乙双方

应共同协商,并对本协议作相应调整和变更。

2.甲乙双方应认真履行本协议规定,如有分歧、争议,应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解决。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则应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3.协议有效期间如因不可抗力或法律法规等事由导致本协议无法执行,则协议双方互不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但遭受到不可抗力的一方有义务立即书面通知另一方,双方并尽最大努力减少该不可抗力带来的后果,协助对方处理善后事宜。

七、保密条款

1.双方均保证,对于本协议内容及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所获知的对方任何涉密信息,任何一方均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对方许可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不包括乙方特约商户及其他合作方)或用于其他目的。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金融监管部门另有要求的除外。

2.甲方及其工作人员须对乙方的交易结算资金账户情况保密。未经乙方许可,甲方应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查询。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金融监管部门另有要求以及乙方所做的查询除外。

八、协议的履行及终止

1.本协议由双方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代表签章并加盖公章后生效。除甲乙双方按本协议有关条款提前解除外,本协议的有效期为12个月。本协议每一次到期后自动向后延长6个月,除非任何一方在到期之日前三个月内提出不再续签。

2.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任何一方未及时履行本协议项下任何义务

或违反本协议项下任何规定的,未违约一方除有权提前解除本协议外,还有权请求对方赔偿其所遭受的所有损失。

3.本协议终止或解除后,双方应积极配合,妥善处理并解决善后事宜,甲方应当配合把剩余的资金在五个工作日内转到乙方指定的账户。

4.本协议终止或解除后,双方在此之间已经进行但尚未完结的商联卡结算业务仍需继续履行,不因本协议终止(解除)而终止。

5.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6.对本协议进行修改,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7.本协议正本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四份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双方签署如下: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银行监管与资本的博弈 篇3

CPI从2011年6月份6.4%开始逐步回落。如果2012年CPI逐步下行,将给予央行一定的空间,机构预期货币政策会小幅、有序的逐步宽松。

当期CPI数据能否代表或说明当期实际通胀水平,而成为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参考指标,进而影响到银行业内的流动性呢?

CPI魅影

自6月CPI达到6.4%的全年高点后,一路下跌至11月的4.2%,CPI的下降是否意味着原有将资产泡沫吹起的流动性消失了?

“当前,世界各国央行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都紧盯资产价格。但没有正式的模型将资产价格并入货币政策中,成为一个调控的目标。”一位经济学者表示。

在他看来,人为抑制投资或者是投机,虽然资产价格或者当期CPI有所下降,但是流动性可能依然存在于市场中,监管机构无法简单将过剩流动性回收。

“因此,市场不应指望货币工具可以大量收回流动性,监管部门的货币工具是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而不是随市场价格而动的‘吸尘器’或‘吹风机’。”此人坦言。

目前,经济下行与物价高企并存,使得中国经济调控难度加大。为防止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保持市场流动性稳定很有必要。

“从目前房地产调控来看,监管机构当然不希望价格再突然升上去,但又怕价格突然大幅下跌。因此房地产政策的制定很为难。从某种程度而言,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房价大幅下降,使得虚拟经济危机快速传导至实体经济而引起的巨大连锁危机,因此监管机构更倾向于保持市场价格稳定。”有银行人士表示。

2012年调控主线将是防止通胀再次高企,同时规避流动性的突然消失。

中国银行业正饱受房地产业调控、地方平台贷款清理和民间借贷资金风险暴露等三大问题的煎熬,其将如何平稳度过备受市场关注。据了解,监管部门已将市场流动性风险作为2012年防范的重点。

稳定银行内部流动性

与往年年底不同,目前不少银行并未上报2012年新增贷款计划,而监管机构近期也不会就2012年银行业发展做出具体要求。

“监管机构此举的目的是保持银行业流动性稳定,间接支持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而不支持银行因吸收存款困难,通过大肆发售金融工具获取流动性来为企业发放贷款或帮助企业筹集资金。因此,2012年监管部门不太会支持银行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信托衍生品等业务。”有金融业人士表示。

2011年下半年,超过半数上市银行出现连续月度(9月、10月和11月)的存款负增长,使得银行贷款投放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即便如此,央行仅在年底(12月5日起)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前的11月,是近4年来外汇占款首次月度负增长。

对此,标准普尔负责亚太金融机构评级的曾怡景解释:“面对巨大金融风险的冲击,流动性在某个地区或者机构中消失得非常快;另一个趋势就是,监管机构对资本要求更高,同时债务人不愿意承担风险。”

对于近期中国市场流动性紧张问题,曾认为,银行流动性问题更多是因为政策因素造成(如存款准备金率在较高水平),如果政策放松定会得到改善。

有银行业人士则坦言:“上市银行主要经营范围在中国国内,以资产买卖的方式换取流动性都在银行之间进行,如果一家银行出现资产减记或者流动性危机都会殃及其他银行。”

银行监管 篇4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

(一) 政府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

1. 商业银行将国家信誉资本化。

国有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考虑到社会的稳定, 政权存续的效用, 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提供支持也是顺理成章的。由于经营风险的存在, 国有银行往往面临着挤兑的风险, 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 即便是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也可能遭受挤兑浪潮, 于是国家从一开始就慷慨地做出了“风险最后承担者”的承诺。国家信誉资本化弱化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 同时也强化了其风险激励, 国有商业银行大胆的实行信贷扩张, 甚至将资金贷给一些高风险的项目以获取高额收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2. 委托人“人格虚置”, 所有者实际缺位, 委托代理机制效率低。

只有能感受到切肤之痛的委托人才是真正的委托人, 才有内在的激励动机。国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资者和所有者, 按理说产权是清晰的, 但国家是非人格化的产权主体, 全体公民才是真正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国有资产的公有性决定了政府代替全体公民作为国有银行的行使主体, 不仅追求经济利益, 更多的是追求政治利益, 缺乏对银行的激励与约束动力, 导致监管不严, 为银行的过度金融行为提供了空间。

(二) 国有商业银行与借款人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借款人相对银行而言, 拥有银行不知道的私人信息, 借款人比银行更了解投资的方向、投资回报率和可能出现的风险。银行由于不具有私人信息而处于信息相对劣势状态, 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一个平均利率水平, 致使借贷市场可能出现“柠檬”现象, 即逆向选择问题。投资项目风险比较低的借款人, 不愿接受高利率而退出信贷市场, 而那些风险偏好、投资项目不好的借款人可以以低于风险的利率借到资金, 从而加大了银行呆账的可能性。另外, 在借款人取得贷款后, 银行还面临着道德风险问题, 即借款人要么改变借入资金的用途, 将资金投入到银行所不希望的高风险项目, 要么不努力工作, 这些都会加大银行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 银行不可能对借款人的资金用途和使用效益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

(三)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

1.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离。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人格虚置”, 导致了银行经理层获取了银行的剩余控制权, 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剩余索取权, 相应的也就不承担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代理人必定会运用手中的控制权谋求自身利益, 导致决策质量降低, 风险承担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2. 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资源相对缺乏, 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主要是奖金、晋级、福利等。由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离, 经理人员的薪酬与其经营业绩的相关性比较差, 股东因缺乏必要的监督动力, 导致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 如偷懒、不努力工作等。再加上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有多层性、复杂性等特征, 委托代理链过长, 分支机构繁多, 如其组织结构包括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 造成了信息严重的不对称, 委托人的控制力下降, 监督效率低下。

二、加强银行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 政府监管

1. 将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化。

国家信誉的担保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必要的, 但这种隐形的担保下, 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远大于现行存款担保。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对银行救助, 以何种比例向破产银行存款人提供何种形式的补偿, 对存款保险管理机构、投保行和存款人来说都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另外存款保险基金由政府和银行共同出资, 避免完全由政府承担, 以便降低道德风险, 因为存款保险的重点是保护存款人而不是银行。

2. 政府监管要从各个方面着手, 实行审慎性监管。

完善监管法律, 加强金融法律建设, 建立规范、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准入、退出管理体制, 并严格执法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同时, 监管人员也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增强对新风险新问题识别并有效控制的能力。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关系, 进一步引进其他股份, 减少其他股东对国家信誉的依赖, 让他们也成为风险承担者。对银行实行差异化管理, 稳健发展、管理规范、合规守法的银行, 实施激励的鼓励性监管, 支持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反之则实施严厉的惩罚, 通过加大现场检查的频率, 并对违规事件予以查处, 激励银行加强风险管理, 提高自身竞争力。实施“事先承诺制”, 让银行承诺自己的风险范围并留足资本准备金, 对超过风险范围的予以惩罚。通过政府的这些监管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 银行内部管理

1. 健全“三会”制度, 完善银行治理的组织体系, 建立现代银行制度, 真正发挥股东的监管作用。

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 确保各方面独立运作有效制衡。选聘独立董事, 实行独立董事责任追究制度, 以确保独立董事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在监督的同时, 设计有效地激励制度, 如代理人的股票期权,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离的问题, 使代理人利益与银行的长期利益相联系, 发挥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求, 大力推行扁平化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 对基层机构进行分离调整。

2. 做好银行内部控制, 建立有效地风险防范系统, 做好银行内部审核, 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报表的完整性,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避免管理人员为实现个人利益, 而盲目追求短期高额利润。

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为信贷风险的防范奠定基础。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提高风险控制的专业化程度。建立客户的信用评价制度体系, 减少信息上的不对称, 以便银行更好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还贷能力以及更好的监督资金的用途, 有效地降低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动态地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商业银行定期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重新评估, 找出漏洞和缺陷, 并加以修订和完善, 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三) 市场约束

1. 积极促进和规范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 发挥信用评级的作用。

信用评级机构不仅是保证银行提供真实信息的重要力量, 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客观公正的信息提供者,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整合国内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 培育全国性的权威评估机构, 使其有足够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 同时扩大评级机构在监管部门的使用范围, 通过市场机制对银行机构进行约束。

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透明度, 为充分发挥市场的约束作用奠定基础。

目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除中国农业银行以外都已上市交易, 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风险加大时, 市场上的投资者可以“用脚投票”, 激励银行强化自身管理, 增强自身风险的控制能力。

3. 进一步深化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提高银行业的竞争程度。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 还给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经营压力, 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改善自身状况, 增强自身竞争力。

4.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加快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进程, 利用代理人的市场声誉督促代理人努力工作。

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经理人市场, 为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供一条出路。在满足代理人货币性效用的同时, 利用非货币性收入增加代理人的效用, 同样也能提高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起的全球金融动荡使得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再次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委托代理问题更为严重, 导致了银行的脆弱性。本文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的基础上, 从考虑激励相容的角度, 分政府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和市场监管三方面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政府监管,市场监管,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郭芳, 毛加强.论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问题[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2]孟艳.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3]曹元芳, 吴超.基于道德风险防范的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研究[J].南方金融, 2007 (11) .

[4]国晖.关于我国银行业激励相容的监管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9 (1) .

工作总结(银行监管) 篇5

20xx年,我办在县委政府和xx银监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年初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风险、案防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监管活动,有效地维护了辖内银行业的稳健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金融和谐快速发展。

一、监管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案件专项治理卓有成效。20xx,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未发生任何经济案件。

2.内控管理得到加强。督促辖内构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了内控有效性,法人机构的公司治理进一步健全。

3.监管工作更加规范。坚持依法监管,未出现违规违纪执法行为。

二、切实做好六个重点工作,力促银行业稳健运行

首先是扎实开展案防巡查工作。今年以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坚持每季对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一次案防巡查工作,通过调阅各行工作相关制度、文件、工作日志和印章、密押、凭证使用保管登记簿等资料,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把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0案件发生的案防工作目标。

其次是抓“双降”。年初以来,我办积极探索不良贷款双降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通过采取分解降比任务、建立大额贷款报备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引导信贷投向、创新不良贷款处置办法等措施,有力地推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双降”工作。如2月初,针对XX县农商行实际不良贷款占比高问题,约见该行领导班子集体谈话,通报了该行不良贷款情况,并对如何有效抓好不良贷款“双降”工作,提出了六条监管意见。

1、要高度关注大额贷款和社团贷款潜在风险,严格控新降旧,要把贷款“三查”制度落到实处,对大额贷款要指定责任心强的人,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2、要加强农商银行监审工作,加大对违规放贷人员追责力度,特别是对冒名贷款、弄虚作假、违章操作发放贷款的人员,无伦是谁,都要依法依规进行追责,决不能姑息迁就。

3、要严格贷款操作规程,规范放贷行为,杜绝在发放贷款工作中吃、拿、卡、要行为,以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取得客户满意。

4、要树立典型,促“双降”工作有声有色,以激活全县农商行抓好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责任感。

5、对确定的损失类贷款,且符合核销挂账条件的,要按有关规定做好核呆挂账工作,以减少不良贷款的不合理因素,确保其真实性。

6、加大信贷有效投入力度,重点要围绕XX县县委政府工作中心,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认真切实地把服务“三农”和风险防范工作做好。通过约见谈话形式,引起联社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立即采取措施抓不良贷款降幅工作,由于措施得力,清收不良贷款初见成效。

三是认真贯彻落有效的信贷政策,组织全县银行业深入企业、农村开展系列调研活动,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全力支持“三农、双基双赢”和中小企业。一是坚持每季召开监管例会,通报各行发放贷款额度排名情况,并向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支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意见;二是组织以县政府名义召开全县金融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信贷政策措施;三是充实了XX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新增吸纳规模以上企业会员23家,推动各家银行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的措施,得到会员企业的高度评价。促使各行加大了有效投入,取得了很好成效。

四是抓人本监管,严格市场准入。2013年,我们先后对我们先后对邮储银行高管人员任职资格进行了审核备案,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了高管考核和谈话,共对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申报拟任高管人员7人,严格按规定条件进行任职资格初审,为分局核准审批奠定了基础。

五是认真贯彻落实湖北银监局推行的三年实现“三个全覆盖”工作,重点推动农村金融服务转帐电话普及工作,止12月底,全县已按装转帐电话1137台,确保完成了全覆盖任务,为全县农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

六是认真开展非现场和现场监管。今年我办对非现场监管工作高度重视,按月按季认真审核,及时上报,确保全年无差错。同时,积极完成分局下达对XX县农商行序时性、邮储银行贷款业务合规性、许可证等9个现场检查项目任务,对查出的不规范问题,责成及时改正,为降低风险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三、夯基础,着力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对我国银行监管实践的反思 篇6

关键词:银行监管;系统性风险;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6-0034-02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金融泡沫化也使整个金融体系更加脆弱,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银行监管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监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总的来说,银行监管的变化并不是深刻的、系统的、全面的,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我国银行监管的实践与面临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明显特征是“大一统”,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因此银行监管也就没有必要。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建立市场经济,银行监管开始逐步确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行政型阶段(1978~1992年)。在这个阶段,银行监管处于逐步建立和探索过程中,主要采取行政化监管方式。(1)银行监管组织体系初步建立。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稽核司,负责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进行稽核,这是银行监管的雏形。(2)开始信贷管理体制改革。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推进,信贷管理方式也在逐步改进。1979年之前,我国采取的是“统存统贷”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与计划经济相配套。1979年开始,在坚持银行业务集中统一的前提下,对部分贷款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控制”的办法。1981年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办法。1985年进一步变革为“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存实贷、相互融通”的办法。1988年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人民银行恢复实行贷款限额管理。虽然信贷控制方法在不断调整之中,但终究是一种计划控制方法,往往会陷入“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恶性循环,难以与市场经济相容。(3)银行监管主要采用行政方式。根据1986年国务院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人民银行负责银行监管,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审批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置或撤并,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实际上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关系。

2.管制型阶段(1993~2002年)。在这个阶段,银行监管逐步摆脱行业管理方式,开始探索和实施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银行监管开始迈向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1)银行监管组织日益完善。1994年人民银行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别在内部设置了银行司等四个监管司,另设稽核监督局负责金融机构的现场监管。1998年人民银行又调整为银行监管一司、银行监管二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司和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司,实现同一部门对同一法人的全过程监管。2001年人民银行按照管监分离原则,新设银行管理司,负责银行类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建设等。(2)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1994年和1996年人民银行先后下发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先后取消了对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的贷款限额控制,仅保留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控制。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管理,实行“计划指导、比例管理、自求平衡、间接调控”的信贷管理新体制。(3)开始探索风险监管。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社会对银行业风险有了新的认识。银行监管开始从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贷款实行五级分类制度。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并公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决定自2002年在全国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这奠定了中国银行业风险监管的基础。

3.专业型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专门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监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时期,全面实施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银行监管进一步专业化、精细化和国际化。(1)形成了一整套监管理念和方法。银监会成立后,提出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形成了“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达标”的持续监管思路,确立了四项监管目标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初步构建了中国银行业监管框架。另外,积极推行国际银行业监管最佳实践,稳步推进新资本协议在中国银行业的实施工作。(2)全面实施风险监管。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发布了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声誉风险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等一系列监管指引。全面推行了贷款五级分类、CAMELs监管评级、风险集中度监测等一系列国际通行的审慎监管办法。制定并颁布了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项目融资等专门的信贷管理指引和办法。构建了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组织体系,从整体上搭建了风险监管的框架。(3)积极探索宏观审慎监管。在汲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银监会开始探索对系统性风险监管工具的开发和实施,并结合最新版巴塞尔协议,更新或引入了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等“新四大监管工具”,努力实现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目前,银监会已颁布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杠杆率、资本等3个管理办法。

虽然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和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面临很多挑战:(1)银行业潜在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在目前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巨大经济刺激政策下,经济中存在较大泡沫,若处理不当,中国银行业在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等方面都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2)监管独立性仍需提高。一般来说,银行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独立于政府,监管不受政府的干预和束缚;二是独立于利益集团,防止被利益集团“监管捕获”。在现实中,目前银行监管独立性还受到地方政府很大的干预,商业银行游说导致监管宽容。(3)监管机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银监会成立以来颁布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在目前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如何利用有效的监管工具来提升银行监管有效性,引导银行机构建立内生的持续稳健发展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nlc202309011107

二、政策建议

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深刻转型过程中,既具有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又具有新兴市场的很多风险和变化。结合中国实际,银行监管制度安排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树立银行监管的系统观。加强系统性风险监管已成为全球银行监管的共识。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情况看,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和无序负债是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还没有真正遇到经济下行周期,中国经济增长基本均保持在8%以上),也是最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领域。不过,政府融资平台往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一般不直接产生经营性现金流,银行贷款主要依靠抵质押,这也是政府背景贷款风险较大的原因。建议银监会修订《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增加一条“对于没有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主要还款来源的借款人,至少要分为关注类”,提高银行放贷的审慎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机制上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递至银行业。同时,要严格执行“新四大监管工具”,进一步加强对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的监测、分析和控制,逐步将其压缩至合理水平;加强“一行三会”、发改委、财政部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成立宏观审慎监管委员会,从整体上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管控。

2.进一步树立银行监管的独立观。保持相对独立性是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的重要方式。(1)成立银行监管公众委员会。国际金融危机后,社会对银行关注日益增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益突出,建议成立银行监管公众委员会,主要由金融消费者、经济学家、律师、会计师等组成,倾听社会对银行改革和监管的呼声,回应社会对银行监管的诉求,进一步提高银行监管的社会性。(2)扩大应用“基于规则的立即干预措施”(promptcorrectiveaction,简称PCA)。PCA是银行监管中的一个常见规则,是指商业银行出现某种情况时,监管机构应自动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处罚措施,目前主要应用在资本监管中。建议进一步扩大PCA应用,增强监管在“技术上的独立性”,如对于银行业违规行为,监管部门要立即自动采取处罚措施,提高监管针对性和银行经营审慎性。(3)进一步提高银行监管的透明度。建立现场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的公示制度,提高监管的权威性;建立明确的监管责任豁免和严格的监管问责制度,增强监管行为的独立性;参照国际惯例,给予监管部门更大的财务自主独立性。

3.进一步树立银行监管的制度观。加强银行制度监管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1)加强银行制度源头的监管。目前,在银行监管中,主要侧重于银行业务的监管,在实践中常常出现查了再犯、犯了再查的问题。建议在银行监管中,进一步加大对银行绩效考核、公司治理、发展战略、内控制度等方面的检查和引导,从源头上推动银行业合规稳健发展。(2)加强银行风险计量制度的监管。随着中国银行业与国际的接轨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中将越来越多地使用数理计量模型,这既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趋势,也将给银行监管带来新的课题。实际上,在监管上对银行业风险计量模型的疏忽,也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建议成立专门的监管团队,对银行的风险计量模型进行专门分析研究并及时给出监管意见。(3)完善银行准入监管制度。目前,中国银行业发展同质性情况严重。建议通过发展特色银行、民营银行等方式,进一步发挥市场准入的导向作用,推动银行业差异性发展和特色化经营,进一步提高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坤荣,李莉.银行监管:防范危机还是促进发展?[J].管理世界,2005(10).

[2]刘明康.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金融,2011(13).

[3]陆磊.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2000(12).

[4]江春,许立成.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5(4).

[5]许成钢.法律、执法与金融监管——介绍“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5).

[6]许立成.经济周期、宏观调控与银行监管[J].上海金融,2008(12).

[7]于学军.从渐进到突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第三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李丹)

银行监管效率与激励参数 篇7

关键词:激励,监管,效率

传统的风险监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银行高杠杆导致的风险转移和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存在效率缺陷。对银行管理激励的研究表明,激励参数可以作为监管指标,如果设计合力,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监管措施导致的效率问题。这对改进我国银行监管具有参考意义。

一、存款保险假说及其经验研究

存在风险债务条件下,在高风险领域扩张业务将会提高银行股东回报。Houston和James (1995) 针对银行特点提出道德风险假说,在存款保险系统保护下,对于而言,只要存款保险所要的升水低于存款保险人风险暴露所带来的利益,银行股东就会通过风险承担得到存款保险的潜在补贴,Crawford、Ezzell和Miles (1995) 称为FDIC假说。如果管理激励很好协调了股东与CEO的利益而言,CEO将有激励在高风险领域扩张业务。Saunders、Strock和Travlos (1990)以及Mullins (1992)通过考察银行风险与CEO报酬中特定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管理报酬政策在多大程度上用于提高风险承担,结果表明银行风险承担与CEO股票持有之间呈正相关关系。Crawford、Ezzell和Miles (1995)研究了商业银行CEO报酬-绩效敏感性变化趋势,发现报酬-绩效敏感性与风险同时提高,他们认为,表面上支持道德风险假说,但是他们认为敏感性提高主要是由于银行业放松管制,而不是由于1980年代银行资本降低导致的风险承担激励提高。Rosen (1995)和James (1987)认为,银行业存款保险的存在导致了银行业更大的风险承担和管理掠夺。总的来说,经验研究表明,道德风险一定程度上和特定条件下是存在的,但不由于与很多其他因素混合在一起,在程度的严重性上没有得出公认的结果。

二、监管政策及其效率

1. 风险监管及其效率

目前,银行监管奉行风险文本的监管理念,或者比如资本监管、投资(贷款)限制和FDIC升水等等。事实上,这些措施存在固有的局限性:第一,对银行资产选择的限制可能导致显著的投资低效率;第二,对于任何水平的银行资本,风险转移激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面临的投资机会束 (比如银行承担风险的投资或者贷款产品) ,一些特定条件下资本监管对于防止银行风险转移的效果有限。下面通过一个模型加以说明。

t=0,银行发行股权,吸收储蓄B。t=1,银行做出投资决策。假设面临两类投资机会:第一类代表零风险与非负净现值的安全投资机会(比如银行有一定垄断权);第二类是面对风险性投资的菜单选择。投资结果通过参数q刻画,对于t=1期投资额I,风险性投资的回报可能高也可能低(分别为H或者L, H>I>L>0), q为获得高产出H的概率, (1-q) 为获得低产出L的概率。t=2,清算。储户获得F。T代表银行最终现金流,在t=1期选择无风险投资时记为I, t=1期选择风险性投资时高低值分别为H或L。这样,公司支付储户min (F, T) ,存款保险机构支付储户max (0, F-T) 。

银行投资策略取决于获得高风险回报的概率。定义银行投资策略[qc]为以下策略,对于给定临界点qc, 0≤qc≤1,当q≥qc时投资于风险性资产,当q

一阶条件得出最优投资策略为:

最优投资策略现金流期望值:

(1) 传统监管不能彻底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对于F≥0,银行经理将执行投资策略[q (F) ](John、John和Senbet, 1991) :

上式表明,对于任意储蓄F>L,银行经理都执行次优的投资策略[q (F) ] (即V (q (F) ) σ)。按照该结论,在储蓄融资范围L

(2) 传统的存款保险定价

对于F

其中 (F-L) +表示max{0, (F-L) }

π (F) 由银行资本水平和投资机会束参数{I, H, L}确定。如果监管者直接限制银行活动,改变银行投资参数{I, H, L},也将被反映在 (5) 式确定的π (F) 中,因此会影响存款保险的公平定价。

由此得出,对于任意风险债务水平,即使存款保险被公平定价,资本监管不能完全克服风险转问题,监管者对资本水平低的银行的资产选择限制,导致了效率损失。

2. 激励参数的价值

考虑把激励参数纳入存款保险定价中,把银行管理报酬结构特征作为存款保险定价及其他银行监管的输入变量,以解决存款保险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1) 激励参数设定

报酬合同{S, λ, a}代表以下报酬构成: (1) 固定的现金薪金S≥0; (2) a比例的银行股权; (3) 奖金,银行破产或资本严重不足时奖金为零;期末现金流T-F>0时,经理获得(T-F)中的λ作为奖金。

对于报酬合同{S, λ,a},经理选择最优的投资策略[qm]。对于F>L的资本水平,经理的投资策略[qm]为:

qm (λ) 随着λ增加,即奖金越大投资政策越保守;qm (a) 随着a降低,即经理股权越大投资政策风险越大。

(2) 把激励参数纳入监管

在固定存款保险定价以及基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风险为本定价条件下,存款保险定价机制分别为:

(1) 存款保险定价——固定

(2) 存款保险定价π (F) 基于资本,即π (F) =kF, 0≤k≤1

给定上述计划 (1) 或者 (2) ,银行股东选择最优报酬结构 (S, π, a) ,λ=0, a>0, 风险转移激励存在。这是因为在这种定价机制下,存款保险定价对报酬参数不敏感,这相当于监管者没有对[qm]产生影响,因此风险转移激励仍然存在q (F)

在存款保险定价中考虑激励参数条件下,对于资本水平F (F

qm由 (6) 式确定。银行股东选择最佳管理报酬产生投资策略其中

可以看出,考虑激励参数的存款保险计划等价于签订一个投资策略协议,理论上可以引致最优投资政策。此外,还有助于降低其他监管措施导致的投资扭曲(Dybvig和Zender, 1991)。

三、结论

1. 理论上讲,激励参数可以作为银行监管的重要参数,这样可以引导股东选择最优管理报酬合同,进一步引导管理层选择最优投资风险政策,克服传统资本监管导致的效率问题。

2. 在完善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与开展存款保险工作中,存款保险机制设计可以考虑管理报酬的激励特征,银行管理报酬结构的确定要充分考虑银行业投资机会与潜在的风险转移问题。

参考文献

[1]Chan, Y., S.I.Greenbaum, and A.V.Thakor, 1992, “Is Fairly Priced Deposit Insurance Possible?, ”Journal of Finance, 47, 227~246

[2]Evans, J., T.H.Noe, and J.H.Thorton Jr., 1997, “Regulatory Distortion of Management Compensation:The Case of Golden Parachutes for Bank Manager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1, 825~848

[3]Houston, J., and C.James, 1995, “CEO Compensation and Bank Risk:Is Compensation in Banking Structured to Promote Risk Taking?”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36, 405~431

[4]John, K., T.A.John, and L.W.Senbet, 1991, “Risk-Shifting Incentives of Depository Institutions:A New Perspective on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Reform,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5, 895~915

外资银行监管法律问题探析 篇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 而金融全球化也是它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 随着我国履行银行业的入世承诺, 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我国相继设立, 其业务范围也同国内商业银行基本一致, 非常广泛。所以,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就成为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现状

2.1 外资银行监管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第2条的规定, 外资银行包括1家外国银行单独出资或者1家外国银行与其他外国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外国金融机构与中国的公司、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外国银行代表处, 这些是外资银行监管的对象。关于外资银行的监管, 广义上包括内部管理制度与外部对其的监督管理制度, 这两个方面是互动的管理制度整体。本文是从外部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即狭义的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近年来我国外资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 推动了经济贸易和金融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有利也有弊, 由于国际金融业存在很大的金融风险, 往往会对我国的经济及整个金融监管体系产生消极方面的影响。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此, 当今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国际上对外资银行监管的主要做法是依外资银行监管法进行监管, 欧美等西方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己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监管长期贯彻内外双轨制的思路, 外资银行监管的问题并没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基本监管法律中得到集中具体的体现, 而主要通过国务院制定相关的法规、规章如《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进行规范。

2.2 我国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

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对内资、外资银行实行区别立法,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该法确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的领导地位。随着银监会的成立, 银行监管具体职已由银监会负责, 但根人民银行仍有相应的银行监管职责。不过人民银行的上述监管职责与银监会的职责并不冲突, 这次法制改革实现了央行货币政策和监管职能的分离, 符合国际上银行监管的总趋势。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该法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它的颁布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以上是对内、外资银行进行监管均适用的法律。除此之外, 我国还制定了专门适用于外资银行监管的法规。随着2001年12月3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了顺应世贸组织的要求, 我国的金融业也作出了进一步开放的承诺, 对于外资银行在市场准入、经营范围、经营地域等都做出了一系列的变化, 先后颁布了以下法律法规:2001年曾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但作为过渡性的法规, 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所取代;同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取代。对于外资金融机构与中资合资的问题, 2003年12月8日颁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

3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3.1 有关外资银行监管的立法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适用《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商业银行法》作为调整我国银行业的基本法律, 并没有对外资银行的准入问题做出规定。我国关于外资银行管理是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为基础, 以一系列条例、实施细则、办法等构成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的法律体系, 不仅效力层次低, 而且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

3.2 监管方法比较落后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国际金融业的重要目标。风险性监管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运用的用以控制银行金融风险的科学而系统的管理方法。我国目前虽然在《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对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资产负债比例等情况作了规定, 但在监管内容和手段上仍是以事后合规性监管为主, 对银行机构执行和监管合作会计报表上的审核, 不能真实反映其经营活动情况, 缺乏预防性的事前和事中检查。

3.3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

银行的在市场上的退出可能会给客户的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 严重损害客户的利益。我国目前对外资银行准入, 虽然不健全, 但也有较为具体的规定。然而对退出机制规定太少, 在《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也只有区区五条。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市场操作看, 我国目前对外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规定基本没有, 既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也没有最后贷款人制度, 同时也缺少金融危机应急措施。

4 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的完善

4.1 逐步建立系统的、健全的外资银行法律监管体系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立法最佳方式就是由人大制定《外资银行法》, 对外资银行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制定《外资银行法》的条件还不成熟, 若不单独立法, 也可以扩大《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和关于外资银行部分的内容, 将外资银行置于这两部法律的监管之下。总之, 就是要提高外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的效力层次。只有这样,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才能更加有效率。

4.2 加强和完善风险性监管

完善外资银行的风险监管机制, 力求防患于未然。在加强市场准入、合规性监管的同时, 要更加重视对经营风险的监控。由于我国在外资银行监管方面的立法层次比较低, 在风险监管方面并没有出台相关的专门性规范, 只在修改后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略有涉及, 但是不完善。所以有的学者就曾直接建议应该建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风险资产管理体系。还要重视和完善并表监管, 银监会的并表监管能够将分散的外资银行监管信息进行综合, 为每一家外资法人机构和外国银行建立一份完整的综合监管信息档案, 可以帮助银监会更充分地了解一家机构, 从而对外资银行实施有效的准入管理和风险评估。并把监管作为一种综合性、持续性与目标性的风险监管, 是全球金融自由化下金融监管的必然趋势。

4.3 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

对外资银行的准入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仅仅依照《外资银行监管条例》的规定对外资银行设立进行审查是远远不够的。对外资银行的准入进行审查的关键还需要正确评价其经营管理水平及其母国的银行监管水平等。我国也可以制定这方面的规定, 对其管理制度、经营能力、母国的银行监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 使我国的外资银行准入的控制上更加全面、更加严格。

此外, 在市场退出监管法律制度方面, 还可以借鉴其它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 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外资银行的破产和清算原则和标准。还可以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或银监会在外资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作为外资银行破产申请人的资格, 一旦银行达到法定标准就强制退出市场。

5 结语

总之, 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需要一个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 又需要监管当局的努力工作, 更需要其它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 包括内部监管的实施, 外部市场的约束以及社会监督等全面、彻底的持续性监管, 从而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全方位的法律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岳彩申.跨国银行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严骏伟.国际监管:跨国银行的金融规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完善电子银行监管的法律思考 篇9

关键词:电子银行,安全,监管,完善

一、我国电子银行及其监管的现状

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有关法律制度已得到了初步确立,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仍可适用于网上银行的传统银行监管法律中的有关规定,其中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二是有关电子银行业务的专门性监管规定。以上相关规则成为了电子银行业务及其风险监管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从网上银行业务监管的发展态势来看,目前有必要将电子银行的监管体系加以完善,这更加有利于网上银行的良好发展青年。

二、我国电子银行监管存在的弊端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制度刚刚确立,因此电子银行监管还存在着以下弊端:

1、电子银行监管体制不完善。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在经营类别上存在混业经营,如果在混业经营基础上实行机构型监管,那么电子银行在从事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时的监管将出现空缺。再者,目前我网上银行业务相关法律规定在《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均没有体现,而从银行监管机构制定的电子银行监管法规、规章方面来看,网上银行监管相关制度和规定也是有限的。

2、电子银行信息披露规制不足。网上银行业务是无纸化操作的,这就增加了监管部门对相关业务进行审查的难度,因此更电子银行信息披露应当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没有规定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而《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只对适当披露有规定。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内容零散,没有制度化、法制化,这大大阻碍了有效监管。

3、客户权益保护不足。《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第89条规定:“金融机构在提供电子银行服务时,因电子银行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金融机构内部违规操作和其他非客户原因等造成损失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实际情况中,银行一般会在协议中事先声明,对由客户引起的事故不负责任。

电子银行风险监管不足。我国银行监督坚持合规性监管,若国有商业银行丧失流动偿债、资本清偿能力,最终风险是中央或地方政府来承担,在理论上,监管者也就无法得到风险监管所有的激励机制。但是,对于网上银行来说,只重视合规性监管是远远不能达到对电子银行监管的要求的。

三、我国电子银行监管规则的相关完善

笔者认为,应当加大监管力度来控制电子银行存在的各项风险,较之于外国经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子银行的监管规则加以完善。

1、细化和丰富电子银行监管规则的内容

总体而言,我国现有的网上银行业务监管规则仍是原则性的,因此应该在已有原则框架下对监管规则加以细化。目前,我国在网上银行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空缺,例如:跨境经营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监管问题。从监管机关方面来看,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一系列网络银行信息管理分析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风险预测系统;建立网络银行业务审批和监管机制;尽快制定和《电子签名法》相配套的电子货币、电子支付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增强保护客户金融信息隐私的监管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各种网上银行业务种类的交易规则,银行应当向客户充分说明和明确公开,而且,如果客户选择了某项网上银行业务,应当向其银行说明交易的风险及其相关的权利义务,然而,这一规定过于笼统,无法对电子银行客户的权益进行切实保护,所以应将其规则具体化。

3、完善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

为防范电子银行业务钟的未知风险,电子银行发展初期,建立市场准入审批机制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来说,我国还没有对电子银行业务区别监管,为突出行业优势,针对不同种类的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可以根据其自身特点,分别规定不一样的准入标准,根据电子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技术条件等来判断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市场准入标准。

4、转变我国网上银行机构型监管体制

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是我国所实行的银行业监管体制,伴随着电子银行的日益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的机构监管机制下,混业经营的存在使得电子银行监管既存在重叠,同时又有空白。因此,将传统模式下的机构型监管转变为功能型监管是亟待解决的。从混业经营对监管体制的要求来看,功能型监管体制更加合适,在我国新形势下,也更能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森.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89.

[2]张军亮.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与监管体系建设[J].商业研究,2003(1):63.

[3]余素梅.香港电子银行监管规则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环球法律评论,2006,2:218-225.

[4]潘辛平.网上银行基本问题探究[J].金融电子化,2008(2):25-26.

公允价值计量与银行监管改革 篇10

美国次贷危机触发了学术界、金融界和银行监管部门对公允价值计量空前激烈的辩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计量是否是金融机构危机爆发的元凶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这场前所未有的论战, 不仅关系到公允价值会计的前途命运, 而且攸关银行监管的改革方向。众所周知, 银行业涉及公众利益并关系到金融稳定, 因而历来是个被高度管制的行业。监管部门主要通过资本充足率调控银行的商业行为, 以确保银行具备偿付能力并防止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资本充足率的确定是依赖于会计处理的, 是依赖于会计处理中公允价值的应用的 (严格地说, 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也蕴涵着公允价值计量的理念) 。目前, 各国在金融工具方面的分类及其计量方面已与IA S/IFR S基本趋同, 即将金融工具划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初步形成了由历史成本 (摊余成本) 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其中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资产。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人当期损益就会影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计入所有者权益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公积, 二者最终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 从而影响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允价值计量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如下 (表1) 所示。

从 (表1) 可以看出, 除持有到期的金融资产对资本充足率没有影响之外, 其他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都会对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公允价值计量通过资本充足率这一监管机制传导顺周期效应。在经济不景气时期, 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将更加明显, 因为监管部门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 将证券投资的未实现估值损失以及贷款的减值损失直接从资本基础中扣除, 反之亦然。所以,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下, 加强银行的监管改革, 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监管部门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分析

美国FA SB于2006年9月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 出售一项资产将会收到的或转让一项负债将要支付的价格”。由于市场条件的不同, 公允价值计量体现出双重属性。

(一) 在活跃、完备的市场上, 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提供相关且可靠会计信息的独立计量属性

众所周知, 会计的根本使命是体现企业产权结构, 反映企业产权关系, 维护企业产权意志, 其最终生成的信息是企业利益分配和价值分享的核心依据。因此, 会计必须选择能够被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接受的计量属性, 站在独立客观的立场进行计量, 尽可能做到程序可靠和结果公允。长期以来, 历史成本计量坚持以已经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 坚持计量程序客观, 计量结果具有可验证性。这种讲量方法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还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物价变动不仅日益频繁, 而且变动的幅度也日趋扩大, 以历史成本及其摊余价值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去甚远, 既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也不能有效地反映和维护股东、债权人等资源委托方在企业的权益, 更不能系统地反映和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的权益。从SFA S 157的定义可知, 公允价值是目标资产或负债在计量日的脱手价格, 是活跃成熟市场上众多市场参与者 (供求双方) 共同作用所决定的均衡市场价格 (葛家澍, 2009) 。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较, 公允价值计量以市场评价为基础, 不受时间、计量主体等客观因素影响, 无论在纵向的时间还是横向的空间中均可比, 能够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 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为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 在活跃的、完善的市场条件下, 公允价值计量应该是最相关的计量属性, 目前, 会计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高度相关性已达到共识。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 一直是会计理论界质疑的焦点。笔者认为, 可靠性是相对的, 只是一个程度问题, 没有任何计量属性在可靠性方面是无懈可击的。对于公允价值计量而言, 虽然目前受市场完善程度、估价技术的运用、职业道德水平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还难以真正实现“公允”, 但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一个很大优点, 体现在它的后续计量方面, 它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对已确认的资产与负债的价值进行调整, 能做到“账实相符”, 能够始终动态地反映出资产或负债的实际情况。从这种意义上讲, 公允价值计量是具有可靠性的。

(二) 在不完善、市场失灵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计量不再可靠和公允

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危机时期, 盯市的公允价值计量失去了应有的效率, 不再准确反映基本面的变动。 (1) 公允价值计量的三级估计。FA SB依据交易信息的可获取性及可靠性程度, 提出了估计公允价值的三个层级:一级估计, 即以相同的资产和负债在活跃的主市场中公开、公平的报价作为公允价值;二级估计, 即以相似的资产和负债在活跃的市场中公开、公平的报价为基础但须作必要的调整;三级估计, 当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同类、类似资产或负债都不存在活跃的市场时, 通过各种估计技术, 如期权模型、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来进行估计。公允价值级次的划分是为了解决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通过级次划分的方式可以对各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程度进行区分。第一个层级确定的公允价值实际上就是市场价格, 具有客观可验证性, 是公允的。第二和第三个层级确定的公允价值往往需要通过现值估计或模型估计等方法来进行人为估计, 主观性强, 因而也容易出现不公允的情形。 (2) 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效应, 这主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公允价值计量更加注重会计要素价值的动态变化过程。随着时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公允价值也会不断变化, 每个时点上的公允价值都可能不同。即使交易尚未发生, 如果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发生变化, 也需要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表内反映。另一方面, 公允价值计量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公允价值重点反映市场现行经济情况以及被资产或负债所影响的市场的未来评价, 公允价值变化反映了经济情况发生变化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影响。因此, 当金融市场运行比较平稳时,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仅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且并不会引起资产及收益等账面价值的大幅波动。然而, 当市场处于极端的情况时, 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却会把问题严重地放大。当市场情况演变成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危机时, 危机中的甩卖价格无法客观反映资产价值, 如果以此为基础计算价值和减值准备, 将给公司报表“火上浇油”, 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 从而使市场陷入以下魔鬼般的恶性循环:金融产品交易价格下跌→金融产品资产计提跌价准备→机构按照监管要求核减资本金→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金融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 (3) 市场失灵时, 公允价值计量不再可靠和公允。公允价值计量的失灵 (不再可靠和公允) 是由于金融市场流动性供给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在完美金融市场中, 金融风险管理假定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收集到不同情形下的流动性数量, 金融市场的弹性和深度足够大, 金融机构就会使用多种金融工具从市场对手那里随时取得流动性。但是在不完美市场下, 流动性供给的取得是建立在现有金融资产卖出的环境之下。资产价格由可得到的流动性或市场注入的现金来决定。因此很多金融机构在市场博弈环境下采取流动持有策略, 随时准备购买市场低价卖出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不再是放弃流动性的补偿, 此时金融资产投资收益远远大于非危机时期。因为在同一时间内大量金融机构需要流动性, 出售资产导致价格下降, 价格下降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 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 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 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恶性循环之中。当金融机构能够很合理取得市场价格时, 公允价值会计和风险敏感性的清偿力监管措施是很有用的, 而且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性和资本最低要求起到外部监管控制的作用。但是在反向市场环境下, 公允价值会计和清偿力监管措施由于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引发的价格预期波动形成了逆反馈效应, 进而加大了价格波动性, 引致更大的金融不稳定。随着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减弱, 实际运作中就会很难找到市场为基础的价格, 一些复杂的金融工具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近期交易价格很难找到, 金融机构不得不依赖于模型为基础来取得公允价值, 甚至有些金融工具完全使用非市场数据得到的参数。由于目前存在不同的估价模型, 有不同的信息输入和前提假设, 因此估值模型存在不确定性和非公允性, 使其可靠性也受到质疑。

三、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银行监管改革

金融危机突显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和银行监管的不足, 因此, 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监管, 在坚持渐进式推广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前提下, 应当加强银行监管, 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有效的实施。

(一) 坚持完善公允价值计量

会计计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 及时反映因市场风险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因信用质量发生变动所产生的影响, 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从而会减少金融不稳定性事件的发生及其严重性。尤其是将衍生金融工具放在资产负债表内核算并以公允价值反映后, 对风险的揭示更为全面, 可更容易地评价银行业通过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促使银行管理者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全面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金融监管机构可以更直接地获取相关信息, 市场投资者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情况, 从而增强了市场约束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有利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银行危机。事实上, 金融危机爆发后, 银行界质疑和反对的焦点并非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 而在于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 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在活跃有效的市场上, 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日的价格, 而非忍痛抛售或是公开拍卖时的价格, 非自愿清算或亏本销售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特殊情况下, 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异常、剧烈波动, 或由于许多经济主体和金融机构负担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趋于恶化, 使得银行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 并可能严重影响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交易行为可能被扭曲。在市场的扭曲和投资者极度恐慌的情况下, 很多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为了尽快变现财产, 会在无秩序的市场上甩卖产品, 致使市场定价的功能大为削弱, 公允价值适用的市场条件缺失。如果再用市场价值来作为账面剩余产品的计价方式, 就将产生不公允的情况。因此,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就不应考虑坚持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FA SB, 2008) 。SEC在2008年9月30日已发布了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仍坚持SFA S157的原则, 并未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 只是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的提出三层建议。经济危机时期暂停公允价值在特殊金融工具项目中的应用不失为明智之举, 也是公允价值“题中应有之意”。废止公允价值计量是不可取的, 没有任何一种计量属性能够比公允价值计量与决策更加相关。所以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 而不是废止公允价值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中, 引入动态减值处理来降低“顺周期”效应, 可以提升资产证券化背景下的信息透明度, 降低金融资产的风险;拓展非市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的披露, 传递金融资产项目特定风险与报酬的相关信息等这些方法不失为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有益的补充。

(二) 加强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公允价值的运用增加了金融机构收益及其资本的波动性, 从宏观经济方面还可能会影响到银行的经营行为, 进而对整个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但公允价值并不能影响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本质。会计信息在促进金融体系稳健、良性运作中仍将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从长远来看, 公允价值会计要求银行应有集约化经营管理基础、完备的信息数据环境与强健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等, 这对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控制制度与程序, 并作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是完善投资决策体制, 建立合理的前、中、后台内部控制机制, 引入真正的财务决策参与机制;三是建立完善的准备金管理体系, 处理好与核心系统、信贷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的接口, 有机融合风险管理、信贷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系统, 准确判断风险并合理确定准备金资源, 同时以内部评级法为基础, 加强信贷管理和抵押品价值管理, 使客户经理了解新的现金流评估方法, 从信贷管理的第一线判断贷款发生减值的可能性并提供依据;四是建立合理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 估值技术应当是市场认可或实际交易价格验证可靠的, 这就要求银行应拥有充足的历史数据, 确保信息数据及时、分类清晰、市价采集标准统一, 减少操作差错率。另外, 银行监管部门应基于现有监管框架并根据公允价值会计的特点, 及时制定或调整有关政策:一是及时地监管政策, 健全严格监控金融衍生产品的制度规范, 其中重点调整对监管资本的要求, 提高监管资本的审慎性, 确保监管资本能够充分吸收银行非预期的风险。二是明确要求银行在进行套期保值活动前要有明确的管理策略、套期效果明显等方式, 防止银行任意调整账户分类。三是监管当局应对银行运用公允价值选择的相关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估, 在评估银行资本充足率时应考虑到由于银行自身信用变化而产生的损益可能带来影响。同时对银行承受经济波动压力的能力进行检验, 并要求银行预留足够的资本。

(三) 加强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

公允价值计量与银行审监管由于各自服务的对象不同, 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而言, 会计准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投资者, 其会计目标被定位为向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 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 准则制定机构强调相关性、中立性及如实列报等。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会计准则倾向于逐步扩大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 反对过度的保守主义, 反对采用动态拨备的方法平滑账面收益。所以, 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长 (IA SB) 将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作为会计准则质量的首要特征, 其他信息质量特征都是决策相关性衍生出的次级信息特征。就金融监管目标而言, 尽管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使命有所不同, 但维护银行业的稳定经营,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则是共同的目标。因此, 金融监管机构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比较强调可靠性和透明度。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 银行监管机构则比较强调“审慎性”原则, 反对扩大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并且主张采用更前瞻的贷款减值计提方法。所以, 作为金融监管的国际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强调的是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可比性、真实性、相关性;同时, 巴塞尔委员会还要求银行对风险信息确认具有前瞻性和较高透明度, 并保持足够的审慎性, 充分反映银行潜在风险, 与银行风险管理活动保持一致性;所披露的信息还要有积极的经济后果, 有助于促进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保持稳健经营。考虑到会计政策具有经济后果,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对金融稳定具有着潜在危害, 因此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在制定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时应保持足够的谨慎, 积极与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充分地沟通, 充分了解公允价值究竟会对金融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考虑金融监管部门对于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意见, 共同解决银行信贷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不断提高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同时, 金融业和金融监管当局应积极采取措施以避免公允价值的使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摘要:本文认为, 公允价值计量对对银行监管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有重要的影响。修改或放弃公允价值计量只是特殊情况下防范金融风险加剧的权宜之计, 加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 强化银行监管并适时校正监管规则乃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长久之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

参考文献

[1]郑鸣、倪玉娟、刘林:《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兼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财经研究》2009年第6期。

[2]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 《会计研究》2009年第8期。

[3]罗胜强:《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会计研究》2006第12期。

[4]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 《会计研究》2009第4期。

[5]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会计研究》2009年第11期。

上一篇: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下一篇:服务器虚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