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2024-07-20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精选十篇)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1

本文将从回顾该书的主要内容开始, 思考该书对于法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启示, 最后对该书进行简要评价。由于该书的内容比较庞杂, 观点也比较多, 本文的回顾不能穷尽所有的内容, 因此本文对全书的重温也只是粗浅的浏览, 不免存在一些偏颇之处。

一、主要内容:评估遗产

该书是对一般法理学复兴理论的初步探索, 全书共分九章, 除导论性的第一章 (主要描述作者对全球化、法理学以及法理学在法学中的地位的看法) 和结论性的第九章 (有些观点超越了前面论述的内容) 外, 第二章至第八章就是该书的主体部分, 这部分均可以看作是评估遗产的部分。

第二章探讨了在一般法理学和特殊法理学之间进行区分的历史。本章主要讨论的是在英格兰法律实证主义传统中, 边沁、奥斯丁、霍兰德、哈特、德沃金等法学家对以上两者的区分。

第三章至第五章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初在英格兰和普通法世界的其他地方, 被认为比较权威的几个法学家, 探讨他们的思想遗产是如何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第六章和第七章阐述的是主流比较法对从全球化视角构建一般法理学的方向进行的探讨。

第八章详细评价了桑托斯的《走向新常识》。桑托斯的这本著作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探讨全球化与法律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二、学科领域:一般法理学的复兴

人们区分了特殊法理学和一般法理学。其实这两者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法理学涵括了相对地方性的研究到相当广泛的研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研究法学理论应当从多元视角和多个层面来进行, 而这就急需一般法理学的复兴。

一般法理学从边沁、奥斯丁这个时期开始经历了多次起落。起初, 受到理性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影响, 法学家们认为人们可以用理性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 他们认为构建一种超越不同文化、宗教、经济等特定社会环境的新学科即一般法理学是可能的。这种新学科能够指导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制定具有普遍性效力的法律制度。在二战后, 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以及非西方文化力量的强大, 这种新学科的构建被认为不可行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全球化的进程速度加快, 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也随之密切起来, 这使得不同文化、社会秩序等之间会产生碰撞、交往、融合, 从而使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成为必要。因此, 有必要构建一个一般性的理论和概念框架以对不同的法律体系进行阐释。该书作者认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复兴一般法理学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复兴一般法理学的关键在于明确它的研究对象。边沁和奥斯丁认为一般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不同法律体系所共有的一些基本法律概念, 如权利、义务、自由、伤害、惩罚、补偿、法律等。由于不同法律体系之间共有的概念很少, 即使相近的法律体系之间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这样构建的一般法理学研究对象是十分贫乏的, 也没有实际价值。于是, 作者提出构建一般法理学的元语言的观点。即如何在不同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文化之间, 寻找带有根本共性的东西, 作为一般法理学的概念基础。他提出在法学理论研究中恢复宏大理论的研究是构建一般法理学理论框架的必需。摆脱“国家与西方”的传统以摒弃国家法和西方法特殊性的困扰。这样才能开阔研究视野, 进一步对一般性理论的发掘。作者在本书中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构建一般法理学可能带来的启示, 他反对并拒绝了反理性后现代主义但承认想象性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

三、阅读后的几点思考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一书以简单、朴实的语言, 准确、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全球化对于法律理论的意义。作者威廉·退宁有感于当今全球化进程对法学理论的挑战现实, 在书中成功地将全球化和法律理论、一般法理学的复兴、比较法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结合起来,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一般法理学的复兴进行自己的思考。作为一部全球化与法律理论研究的著作, 该书无疑为法学研究以及法理学的学科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也为后来的同类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上的指导。

首先, 作者运用历史的、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于在全球化下复兴一般法理学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探讨。

作者用第二章到第五章共四章的篇幅详细分析边沁、奥斯丁、霍兰德、哈特等英美法的法学家们的思想, 向我们展示了这些法学家对于全球化在法律理论研究上的贡献, 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作者称自己的这一种做法为“评估遗产”。通过考察这些遗产, 作者发现了自以为是发展一般法理学富有成果的前进道路, 是将法律中不同领域的话语、概念和问题, 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置于批判性的审视之下, 包括学术性的也包括实务性的审查。而对于现代比较法思想的探讨, 作者得出结论, 就是关于每一种思想都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完善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第八章作者专门对桑托斯的《走向新常识》进行细致分析, 批判性地评价两种后现代主义思想。

作者在分析考察这些法学家的思想的过程中, 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 将不同的学者之间的观点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比较哈特和德沃金关于一般法理学和特殊法理学的分歧, 认为区分这两者是相对的, 有一定的作用, 但对于在全球化视野下一般法理学的研究没有意义。通过比较自己和桑托斯关于哲学思潮的异同点, 批判性地对待两种后现代主义思想, 为复兴一般法理学提供多元的哲学根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退宁教授在该书中以考察西方的相关法学遗产为主体部分。这是一种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考察历史上有关法学家的思想, 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 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历史具有传承性, 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对历史性的遗产进行批判性借鉴, 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其次, 在书中, 作者一直站在全球化的视角、立场探讨相关的问题, 主张采用多元视角构建一般法理学。从对一般法理学和特殊法理学的区分的探讨, 到评估经典法学家的思想, 再到讨论回应全球化的法律理论研究等, 该书都贯穿着全球性的、多元的、非地方性的研究视角和立场。例如, 要构建一般法理学的基本概念 (元语言) 的关键是要找到跨越不同法律体系和法律文化的根本的东西, 而这样就需要用全球的广阔视角去挖掘。在当今的各国法律中均存在法律多元的现象, 在国家法律体系之外也包括非国家层面的法律现象, 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把研究视野局限在极具地方性的对象上, 而应当树立一种全球性、多元性、多重性的研究意识。

最后, 该书所论及的一些具体问题、涉及的研究领域和得出的研究结论能够激发我们对中国当前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作出思考。下面笔者就选取最有感触的一点即关于法学和法律的区别问题来说明。

我们应当意识到法学和法律的严格区别。在国内的法学研究中经常搞混法学和法律的概念, 而我们知道法学和法律的区别在于:法学是最本质的最深刻的法, 而法律是制度层面的具体的实在法, 法学是实在法深层意义上的法。对于法理学在法学中的地位,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法理学是法学中理论性的部分, 是法律体系化研究中较为一般性的理论学科。法理学和其他部门法的联系是从具体的部门法中汲取养分同时也反哺这些具体部门法。总之, 可以引用译者的比喻来解释, 即法是具体法律的种子和基因。这样来理解法和法律或者法学和法律的区别就很准确了。法学尤其是作为一般性理论的法理学应当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在书中, 退宁教授意识到了法理学在法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也意识到构建一般法理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学习作者的这种视角。

该书所给予读者的启示当然还远不止上述的几点, 但笔者认为它们已经足以说明该研究在理论上可能具有的积极意义。

四、评价

虽然该书在提出问题之后并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答案, 这个答案也尚不能给出, 但是退宁教授的这本书解读了全球化对于法律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意识到了在国家法律体系之外研究法学的重要性, 其细致考察相关法学理论遗产及其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具有意义的研究方法, 他意识到法理学在法学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对我国的法学研究也具有启示意义, 此外, 他能够从哲学的层面上提出构建新学科的基础, 这是为新的法学提供一种根本性的根基。

但同时, 我们也应当看到退宁教授在探索过程中留下的遗憾。他试图从广阔的地理和历史角度、从全球化的进程角度以及从抽象的、哲学的层面上思考一般法理学的复兴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他始终围绕英美法系经典法学家的思想进行评估遗产, 进行深入探讨, 而且他过于将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在实在法律制度和理论以及一些经验性的现象。对这些特定思想观点和哲学流派的过度依赖, 都使他的研究视角显得过于狭隘, 无法摆脱自己遗产特殊性的困扰及对法律现象过于经验性的理解, 以致他很难对这个研究主题进行高度抽象化, 他能否获得真正的全球性、多元性的思维以及能否最终寻找到构建一般法理学的真正答案, 这存在很多令人不安的疑惑。

总而言之, 退宁教授的《全球化与法律理论》一书是值得我们去阅读并认真思考的。尽管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是它为我们思考同类的问题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全球性的思维。退宁教授作为一般法理学的重要研究者之一, 在探讨全球化对于法理学学科的发展上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富有创造勇气的学者榜样。

参考文献

[1][10][英]威廉.退宁.全球化与法律理论[M].钱向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9.

[2][7][8][英]威廉.退宁.全球化与法律理论[M].钱向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3]苏力.法律书评.第7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0.

[4]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0.

[5]刘作翔.法理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及其功能[J].法律科学, 1996 (6) .

[6]周晓虹.一般法理学的“乌托邦”——述评《全球化与法律理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6) .

法律与全球化 篇2

法律与全球化是什么关系?这涉及两个问题:其一,全球化对法律有无影响,有什么影响,法律对全球化有无作用,有何作用?其二,法律本身有没有全球化的问题,法律可不可以和应不应该全球化?

全球化是自上世纪后期涌动的一股世界潮流(尽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历史),是新世纪发展的一种强劲趋势。对全球化,人们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界定,更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评价,但人们一般可从三个层面考察和把握:第一,“全球相互联系的扩大、深化和加速”([英]D.Held),其广度、强度和速度激增,就这一层面而言,互联网是最明显的例子;第二,不同地域、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制度呈逐步整合、趋同的趋势,“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 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美]R.Robertson),就这一层面而言,联合国、WTO等是明显的例子;第三,国家的作用逐步受到一定限制,人类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共同体越来越多元化、多层化,“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和权力实施的网络”([英]D.Held),就这一层面而言,欧共体、APEC等是明显的例子。就这三个层面而言,全球化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领域,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但也显然不只涉及经济领域,不只是指经济全球化。

仅就经济全球化而言,其对法律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一国要与外国进行经济交往,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特别是加入WTO一类世贸性组织,其有关经济、贸易的法律(包括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就必须与他国接轨,各经济交往、贸易往来国必须遵循一些共同的法律规则,如果尚没有这些规则,就要创立这样的规则,如果一国的规则与这些共同的规则相冲突,该国就要对其法律做相应的修改、调整;其次,一国的法律是一个整体,其法律的原则、精神应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其中一部分法律(涉及经贸的法律)调整了,改变了,其他部分的法律可能也必须做出一定的相应调整。否则,将导致一国法制的不统一,甚至混乱;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即使你不主动调整、修改、补充本国的法律,你在与外国频繁的.经济交往中,也必然要接触和适用有关的外国法律或国际法(公约、条约、国际组织的章程等),这种不断的接触和适用不可能长期不对内国法律产生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至于法律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即已显露无遗。可以说,没有法律及其规则的运作,就没有经济全球化。不过,法律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并非总是正面的。它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一国的立法者如果认同和赞成经济全球化,它可以通过立法去促进经济全球化;一国立法者如果反对经济全球化,它可以通过立法去阻止或延缓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然它只能是阻止或延缓其本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不可能全面阻止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然,很多人对全球化是又爱又恨,爱其利,恨其弊。对此,立法虽然不可能完全扬其利,避其弊,但可以尽量扬利避害,保证全球化尽可能给本国、本国国人带来利益。当然,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有限,立法不一定能找到扬利避害的最佳方案,即使找到了,执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偏离这种方案,使立法目的难以有效实现。因此,法律对经济全球化应起何作用(促进还是抑制),主要是一个政策选择问题;而法律对经济全球化能起多大作用,则主要涉及立法质量和整个法律机制(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法律救济的各个环节)的问题。

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法律必然被卷入,法律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这种卷入和适应是否意味着法律本身也一定程度地全球化了呢?

很多人否认法律全球化,反对法律全球化,认为法律的政治性很强,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从而法律不可能整合、趋同;世界政治应鼓励多元化,从而法律应强调本国特色,不应有全球化,不应推动全球化;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向全世界推销它们的价值观念,推销它们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如果我们认可法律全球化,它们就可以借法律全球化之名行法律西化、法律美国化之实。

这些看法似是而非,很值得商榷。首先,全球化是全方位的,并非仅指经济全球化。从我们前面分析的全球化的三个层面看,法律全球化现象的存在是

天生全球化企业:理论与启示 篇3

关键词:天生全球化;企业;理论;启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种企业国际化的新形式——天生全球化企业。这类企业往往在成立后不久,在没有任何先前经验的情况下便涉足国际市场,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参与国际竞争。国外学者对天生全球化企业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在我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研究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产生和发展问题对我国来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有关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概括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一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所带来的有益启示。

一、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针对天生全球化企业现象,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得知,作为一个天生全球化企业,应该同时具备如下条件:刚成立不久的中小型企业;企业的经营活动面向国际市场,或国内外市场兼顾;在企业成立后的三年内要有出口收益;出口收益在总收益中的比重要超过1/4。天生全球化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从创立起就具备全球视野。国际化的经营方式源于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天生全球化企业往往从创立起就以国际化来定位,确立自己的国际化发展目标。他们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完整的市场,而不是把国外市场仅仅看作国内市场的简单延伸。凭借全球视野,他们能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现商业机会,然后在许多国家寻求资源并组织生产和销售产品,使企业快速实现国际化。因此,在成立之初就具备全球视野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个显著标志。

第二,具有国际化管理知识和经验。企业创立者或管理者所拥有的管理知识和經验对企业未来经营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立者或管理者与一般企业创立者或管理者不同,他们往往具有从事国际经营的丰富经验或者在国外学习、生活的背景,拥有从事国际经营所必备的市场知识,熟悉国际业务流程,因此,他们在企业创立之初就推动企业快速作出国际化决策,开展国际化经营。企业创立者或管理者所拥有的国际管理知识和经验对企业国际研发、融资、生产和销售等能起到有效的组织、协调、资源配置作用。如果没有国际化的管理头脑,也就没有天生全球化企业。

第三,拥有广泛的国际营销网络。能否成为天生全球化企业,取决于该企业的国际商务网络状况以及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由于天生全球化企业规模较小,资源相对匮乏,构筑企业国际营销网络可使企业接触更多资源,这比企业直接占有资源可以节省更多成本。而且,企业通过与网络中各成员加强合作,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国际经营的风险。因此,构建企业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是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常情况下,企业创始人首先利用自己的个人关系实现企业国际化,然后再利用同学、朋友或同事的社会关系开辟新的商业渠道,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商务网络,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

第四,向市场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新生弱小企业,天生全球化企业在成立后不久就有能力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竞争优势,这些优势或者是成本优势,或者是技术优势、设计优势、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等。天生全球化企业通过使用独特边缘技术、开发特色产品、提供差异化设计、采用新的服务方式等,使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具备了某种竞争优势,这是天生全球化企业能够较早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利器。

第五,具有快速灵活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从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适应能力、机动性和可调整性等方面可以看出,天生全球化企业具有比其他企业更加快速灵活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由于天生全球化企业规模较小,它们比其他企业更加注重使用信息技术,因而对市场环境的反应更加敏捷,与其顾客的距离更加接近。它们能够根据国外消费者需求和意愿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对产品结构、生产和销售迅速作出调整,或改变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使企业活动始终与国际市场变化保持协调一致。

二、天生全球化企业形成原因分析

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也都有了很大发展。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使国际贸易壁垒和人员流动成本不断降低,出口条件不断改善。迅速发展的全球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服务质量与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融资、寻求资源和组织生产提供了方便。各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其国内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所有这一切,都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第二,企业创始人拥有较强的企业家精神,是天生全球化企业能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家精神指的是勇于承担企业相关风险,并通过创新来取得公司竞争优势的进取精神、敬业精神、成功欲和事业心。企业家精神越强的企业,企业的跨国经营倾向也往往越高。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程度,都受到企业家精神直接影响。由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将使企业面临比国内市场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才会在成立之初就敢于承担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并通过寻求利用多种资源创造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第三,企业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知识,是催生天生全球化企业的重要前提。如果说拥有企业家精神的天生全球化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话,那么,企业管理团队所拥有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知识,则会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企业国际经营的成功率。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立者或管理者在企业创立之前往往有一段在国外学习、生活或工作的经历,拥有丰富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知识,他们已有的管理经验和知识能够缩小他们与国外市场的心理距离,从而增强他们参与跨国经营的信心、兴趣和动机,因而这样的企业在成立后选择国际经营,就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第四,新生企业所拥有的国际商务网络,为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方便。一个新生企业能否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国际市场之间所建立的营销网络。有了广泛的网络联系,中小企业便可以从中获得它所需要的国际化知识和能力,接触和利用更多资源,并通过与供应商、代理商、分销商加强协作,进入心理距离更大的国外市场。新生企业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建立国际网络:一是从现有网络中寻找与目标市场的联系;二是在新的国外市场建立新的网络。有了广泛顺畅的国际网络,企业做出介入国际市场的决策就比较容易,速度也更快。

第五,产品和市场的新变化,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消费者需求趋向同质化,这使得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销售变得更加容易。同时,由于存在着大型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小企业又不得不利用独特边缘技术向全球利基市场提供其特色产品,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另外,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出现在知识密集型行业,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因而这些企业在成立后尽快走向国际市场,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就显得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产品和市场的这些新变化,都是激励天生全球化企业产生的重要条件。

三、天生全球化企业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第一,加快培养和引进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管理人才。天生全球化企业理论和实践表明,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和管理人才,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数量不多,国际化管理人才尤其短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严重影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这种状况需要尽快改变:一是政府从宏观上制定好国际人才培养规划;具备条件的中小企業要积极开展自主培训;相关大专院校和人才培训机构也要发挥自身优势,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组织国外考察,开拓视野,提高他们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是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约有100余万人通过各种途径出国留学,已有近30万人学成回国,还有相当部分人已在当地就业。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吸引他们回国创业。

第二,参与和构建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网络。加入国际营销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营的风险,而且,现成的“套路”也能大大提高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因此,国际营销网络是新生企业通向国际市场的一条“高速通道”。中小企业创业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可先通过创业者本人、家庭成员、同学、朋友或新老同事构成的网络联系初步介入国际市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筑包括国内外供应商、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及政府、银行、中介、律师、行业协会等在内的更广泛的国际商务网络,并通过与网络内各成员加强联系、密切合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帮助中小企业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天生全球化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进行国际化经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独特边缘技术,能开发出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而在我国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不高,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中小企业自身要加倍努力,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同时政府和社会也要提供必要帮助,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帮助企业做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园孵化器建设。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借鉴国际经验,组建海外技术研发中心或引进技术领军人才,开发特色产品,提升技术层次,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的文化氛围。

第四,尽快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外研究证实,天生全球化企业大多出现在知识、技术密集型部门,而在我国,中小企业则多数集中在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出现。从国际发展大趋势看,高科技产业,特别是通讯、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后续发展空间大。我国应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和国际大趋势,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我国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另一方面,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实现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

第五,加大对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改进管理,努力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管理上,进一步理顺体制,提高效率。建议将涉及中小企业的各项管理职能进行归并,组建直属中央的中小企业管理局,下设中小企业国际化管理司,专门负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的规划和政策设计,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合作自律组织;在法律保障上,尽快制定《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法》、《跨国经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国家间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协调力度;在财税金融政策上,进一步完善财政担保、税收减免等政策,设立中小企业海外发展基金,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海外投资保证保险制度,组建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必要资金。在社会化服务方面,通过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信息服务体系、国际市场拓展服务体系和国际创业辅导体系等,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全面服务和支持。

参考文献:

1、Andersson,S.and Wictor,I.Innovativ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New Firms:Born Globals- the Swedish Cas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2003(1).

2、Clercq,D.D,Sapienza,H.J. and Crijns,H.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5(24).

3、季开胜.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J].经济问题,2009(6).

4、赵广华.基于产业集群品牌提升的中介组织服务创新[J].经济纵横,2008(12).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4

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

1.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于人来说的生成过程。”由此可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是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资产阶级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又与世界历史产生冲突。资本主义制度下会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世界发展的趋势只能是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才是世界历史的主体。不过这一目的的实现也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

实际上,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一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和客观基础,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其形成动力,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其客观基础;二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开拓者和实现者, 开拓者是资产阶级, 而最终的实现者是无产阶级;三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必将代替资产阶级,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四是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在晚年提出每个国家和民族进入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

1.2 全球化理论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特·莱维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提出的, 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广义上讲, 全球化理论是一个理论群, 包含多种理论, 它主要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西方。西方全球化理论基本都会与现代化理论密切相关, 大多数学者都会把全球化归结为一体化、西方化。他们认为全球化理论的基点就是以资本主义来出发的, 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要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就能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并实现现代化。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不同点

2.1 理论实质

理论实质是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 全球化理论坚持的是唯心史观。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来源于对实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考察, 并通过实践而证明了的科学、系统的理论。而全球化理论中, 不可避免的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即使是批判资本主义, 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2.2 制度差异

马克思把世界历史看作是一个过程, 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虽然在历史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由于自身的固有矛盾,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 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 即无产者”。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全球化理论的制度基础是资本主义制度, 在经济上,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造成了资产阶级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 但他们并不承认是因其制度基础造成的, 这也正暴露出其制度本质, 即始终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追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和获取高额利润, 而不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和发展。

2.3 发展阶段

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都涉及到三个社会历史阶段, 即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社会, 但它们存在本质区别。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 资本主义并非是历史逻辑的终结, 而是新的社会形态的开始和准备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它并没有达到社会历史发展的顶峰, 它终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因此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未来社会是指共产主义, 即它所提倡的发展阶段是:前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全球化理论也同意人类社会经历三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终极性发展阶段, 它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顶峰, 是人类社会最优越的制度, 即未来的社会形态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 不会发生社会形态的更替, 而且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矛盾是可以缓解和调和的。实际上, 全球化理论的这种观点有自欺欺人的意味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并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消灭。

2.4 发展途径

在谈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途径的问题时, 马克思也是基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分析的。马克思认为, 经济落后的国家要想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取得更大发展的话, 一方面, 作为外围国家, 必须加强同中心国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和联系, 积极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 要结合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实际, 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依赖。马克思始终认为各国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 每个国家的发展模式都不可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 “鞋子合不合脚, 自己穿着知道”。新左派全球化理论中的依附理论认为在“中心———外围”模式中, 作为外围的发展中国家依附于中心国家, 自身要想获得发展, 必须摆脱对中心国家的控制和依赖, 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 这种观点是与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相违背的。

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相同点

3.1 物质基础

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物质基础, 即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的生产力基础。马克思强调大工业的发展创造和稳固了世界市场, 并且消灭了各国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越来越依赖整个世界, 就促进了世界历史的产生。同样的, 全球化理论把全球化的动力理解为工业文明的衍生形态———信息文明为基础的资本的集约化和技术的发展。因此, 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全球化形成的前提。

3.2 联系与交往机制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 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中介。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交往因此而不断加强和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和交往也加深了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西方全球化理论认同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交往机制, 同时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将向着更紧密的方向发展。

3.3 研究视野

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都坚持了全球化视野, 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着眼于全人类的解放, 阐明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由资本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全球化理论以资本主义创造出的巨大的生产力为炫耀, 在全球范围内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并企图干涉其他国家的人权以及向别国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因此, 应该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认清两者的本质, 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

4 研究两者的异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4.1 把握我国国情,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打破了“欧洲中心论”, 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我国在长期的摸索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 这条道路遇到了挑战: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在世界上也在我国造成了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二是资本主义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对立的;三是资本推动的全球化为掩盖其获利的真实面目, 往往会带着“友好”的旗号, 并以日常化的生活方式向全球扩张, 使人们不容易识破其真实面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挑战, 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我国国情为基础而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未来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4.2 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关系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而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应当看到, 资本主义内部虽然有其固有的矛盾, 但通过其自身调节使得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 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 我们应摆正自己的心态, 积极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甚至一些符合我们实际的优秀的促进教育、医疗等发展的积极措施也可以借鉴;另一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向我们传递他们的价值观念, 我们要加强防范, 不能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以避免大的灾难的发生。

同时, 正如当今我国的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舞台”一样, 我们还应该处理好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应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加强同他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取其精华, 为我所用, 为我国今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4.3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 世界历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 他肯定了世界历史发展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认为人的解放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程度相一致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所追求的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以及人的发展的异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作为具有全球化思想的两种理论具有共同之处, 但由于两者理论实质、制度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 必须辩证看待。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才算是真正达到目的, 因此, 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此为基础抓住机遇, 以积极的态度、合理的对策应对挑战, 才能不断地为改变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92.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版)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8.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5

关键词:世界交往;全球化;普世价值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交往”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不这样,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可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从这段论述中可以大概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们普遍交往得以建立的前提

这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层面上来说明的,社会分工发展必然产生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因而就产生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交往形式,交往范围也就随之不断地扩大化,复杂化。可能刚开始是部落,族群内部的交往,后来扩大到不同部落,族群之间的交往,直至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航海家们完成环球航行,拉开了全球人类交往的序幕。

(二)人类的普遍交往是必须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今天我们所经历着的全球化,人们持有不同的态度,尤其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问题时,世界上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无论是基于什么思想或者以什么样的形式反对全球化,抵制全球化,都不可能阻止全球化的进程,发展是整个人类的本质需求,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国家、民族都在努力的融入全球化的潮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三)共产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实现

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建立起人们的普遍交往,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成为可能,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使一切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共产主义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积极的加入世界交往,更应该通过各种努力不断发展生产力,然而,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世界交往的大环境下,保持独立,取长补短,提高竞争力又是值得我们去不断思考和探索的。

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几点问题思考

“二战”以来,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为了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展开了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交往,进一步推进了全球化的发展。这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然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使人们对于全球化产生了疑虑和争议。

(一)经济的全球化

迄今为止的全球化一直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这些国家的资本和商品在全世界流通,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占据着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达国家的工厂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但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很多发展机遇,不能片面的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面对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形势,要更加以积极地态度去应对。因为我们通过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有所作为,例如我国加入WTO就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在国际上发挥了我国的影响力。当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即TPP协议引起国内广泛关注,成为了热点话题。TPP协议于2006年5月正式生效运行,成员过有新西兰、智利、文莱和新加坡,2008年2月美国正式加入,随后澳大利亚、秘鲁、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纷纷加入。至此,TPP共有12个成员国,这12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比重约40%。该协议的目标是建立自由贸易区,核心内容是关税减免,很明显TPP协议会给中国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肯定是不对的,相反认为中国将必败无疑,没有任何希望的悲观态度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正视这项挑战,我们加入WTO也是通过艰难的努力,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二)政治的全球化

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其实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产生的,或者说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是为经济全球化开辟道路的。同经济一样,在政治全球化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同样是起着主导性作用,政治文化观念往往是附着在资本和商品之上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一些新变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物质、政治发展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成果,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借鉴其优秀的文明成果,完善自身建设。

(三)文化的全球化

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西方文化的身影,我们吃的麦当劳,肯德基;我们穿的阿迪达斯,耐克等;我们用的手机,电脑;外国电影,摇滚音乐等等数不胜数。甚至有时候我们感觉到我们对于外来文化的热情远远胜过对自己的本土文化。例如现在年轻人们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反而对于像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比较冷淡。但文化的全球化并不一定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

任何一种文化产品,文化形式都包含着其本民族,本国的价值观念,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文化的传播就是价值观的传播。美国在2014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提出“在国内乃至在全世界对普世价值观的尊重”,人们认为这是美国希望全世界都尊重它的价值观,因此对于“普世价值”存在争议,我们既要看到因国家,民族的特殊性决定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同时也要看到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反应各国共同利益的普遍原则,既要尊重各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文化形式,也要看到人类在漫长的过程中因相互交流,交往和交融而创造的共同的文明成果,目前看来这种观点比较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以在文化的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同时借鉴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结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样,全球化促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是这个“地球村”里的“村民”。人类已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存在状态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只有不断地维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面对遇到的全球问题,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谋求共同发展,才是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真正内涵。(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谭培文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7-1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 122-123 页,人民出版社,196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270 页,人民出版社,1972.

天生全球化企业:理论与启示 篇6

关键词:天生全球化,企业,理论,启示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种企业国际化的新形式———天生全球化企业。这类企业往往在成立后不久, 在没有任何先前经验的情况下便涉足国际市场, 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 参与国际竞争。国外学者对天生全球化企业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在我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 研究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产生和发展问题对我国来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有关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 概括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在此基础上, 指出这一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所带来的有益启示。

一、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针对天生全球化企业现象, 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得知, 作为一个天生全球化企业, 应该同时具备如下条件:刚成立不久的中小型企业;企业的经营活动面向国际市场, 或国内外市场兼顾;在企业成立后的三年内要有出口收益;出口收益在总收益中的比重要超过1/4。天生全球化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从创立起就具备全球视野。国际化的经营方式源于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天生全球化企业往往从创立起就以国际化来定位, 确立自己的国际化发展目标。他们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完整的市场, 而不是把国外市场仅仅看作国内市场的简单延伸。凭借全球视野, 他们能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现商业机会, 然后在许多国家寻求资源并组织生产和销售产品, 使企业快速实现国际化。因此, 在成立之初就具备全球视野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个显著标志。

第二, 具有国际化管理知识和经验。企业创立者或管理者所拥有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对企业未来经营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立者或管理者与一般企业创立者或管理者不同, 他们往往具有从事国际经营的丰富经验或者在国外学习、生活的背景, 拥有从事国际经营所必备的市场知识, 熟悉国际业务流程, 因此, 他们在企业创立之初就推动企业快速作出国际化决策, 开展国际化经营。企业创立者或管理者所拥有的国际管理知识和经验对企业国际研发、融资、生产和销售等能起到有效的组织、协调、资源配置作用。如果没有国际化的管理头脑, 也就没有天生全球化企业。

第三, 拥有广泛的国际营销网络。能否成为天生全球化企业, 取决于该企业的国际商务网络状况以及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由于天生全球化企业规模较小, 资源相对匮乏, 构筑企业国际营销网络可使企业接触更多资源, 这比企业直接占有资源可以节省更多成本。而且, 企业通过与网络中各成员加强合作, 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国际经营的风险。因此, 构建企业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是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常情况下, 企业创始人首先利用自己的个人关系实现企业国际化, 然后再利用同学、朋友或同事的社会关系开辟新的商业渠道, 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商务网络, 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

第四, 向市场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新生弱小企业, 天生全球化企业在成立后不久就有能力走向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竞争优势, 这些优势或者是成本优势, 或者是技术优势、设计优势、质量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等。天生全球化企业通过使用独特边缘技术、开发特色产品、提供差异化设计、采用新的服务方式等, 使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具备了某种竞争优势, 这是天生全球化企业能够较早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利器。

第五, 具有快速灵活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从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适应能力、机动性和可调整性等方面可以看出, 天生全球化企业具有比其他企业更加快速灵活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由于天生全球化企业规模较小, 它们比其他企业更加注重使用信息技术, 因而对市场环境的反应更加敏捷, 与其顾客的距离更加接近。它们能够根据国外消费者需求和意愿的变化, 在短时间内对产品结构、生产和销售迅速作出调整, 或改变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 使企业活动始终与国际市场变化保持协调一致。

二、天生全球化企业形成原因分析

第一,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 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也都有了很大发展。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 使国际贸易壁垒和人员流动成本不断降低, 出口条件不断改善。迅速发展的全球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服务质量与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 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融资、寻求资源和组织生产提供了方便。各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也为其国内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所有这一切, 都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第二, 企业创始人拥有较强的企业家精神, 是天生全球化企业能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家精神指的是勇于承担企业相关风险, 并通过创新来取得公司竞争优势的进取精神、敬业精神、成功欲和事业心。企业家精神越强的企业, 企业的跨国经营倾向也往往越高。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程度, 都受到企业家精神直接影响。由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将使企业面临比国内市场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此, 只有那些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才会在成立之初就敢于承担国际化经营的风险, 并通过寻求利用多种资源创造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第三, 企业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知识, 是催生天生全球化企业的重要前提。如果说拥有企业家精神的天生全球化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话, 那么, 企业管理团队所拥有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知识, 则会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降低, 从而提高企业国际经营的成功率。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立者或管理者在企业创立之前往往有一段在国外学习、生活或工作的经历, 拥有丰富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知识, 他们已有的管理经验和知识能够缩小他们与国外市场的心理距离, 从而增强他们参与跨国经营的信心、兴趣和动机, 因而这样的企业在成立后选择国际经营, 就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第四, 新生企业所拥有的国际商务网络, 为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方便。一个新生企业能否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国际市场之间所建立的营销网络。有了广泛的网络联系, 中小企业便可以从中获得它所需要的国际化知识和能力, 接触和利用更多资源, 并通过与供应商、代理商、分销商加强协作, 进入心理距离更大的国外市场。新生企业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建立国际网络:一是从现有网络中寻找与目标市场的联系;二是在新的国外市场建立新的网络。有了广泛顺畅的国际网络, 企业做出介入国际市场的决策就比较容易, 速度也更快。

第五, 产品和市场的新变化, 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消费者需求趋向同质化, 这使得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销售变得更加容易。同时, 由于存在着大型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 中小企业又不得不利用独特边缘技术向全球利基市场提供其特色产品, 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另外, 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出现在知识密集型行业, 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 因而这些企业在成立后尽快走向国际市场, 扩大产品销售范围, 就显得非常必要, 也非常迫切。产品和市场的这些新变化, 都是激励天生全球化企业产生的重要条件。

三、天生全球化企业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第一, 加快培养和引进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管理人才。天生全球化企业理论和实践表明, 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和管理人才, 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 由于各种原因, 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数量不多, 国际化管理人才尤其短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 严重影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这种状况需要尽快改变:一是政府从宏观上制定好国际人才培养规划;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要积极开展自主培训;相关大专院校和人才培训机构也要发挥自身优势, 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培训, 组织国外考察, 开拓视野, 提高他们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是政府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约有100余万人通过各种途径出国留学, 已有近30万人学成回国, 还有相当部分人已在当地就业。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 创造良好条件, 吸引他们回国创业。

第二, 参与和构建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网络。加入国际营销网络, 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营的风险, 而且, 现成的“套路”也能大大提高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因此, 国际营销网络是新生企业通向国际市场的一条“高速通道”。中小企业创业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可先通过创业者本人、家庭成员、同学、朋友或新老同事构成的网络联系初步介入国际市场,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构筑包括国内外供应商、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以及政府、银行、中介、律师、行业协会等在内的更广泛的国际商务网络, 并通过与网络内各成员加强联系、密切合作,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 帮助中小企业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天生全球化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进行国际化经营,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独特边缘技术, 能开发出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而在我国当前,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不高, 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 中小企业自身要加倍努力, 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同时政府和社会也要提供必要帮助, 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 帮助企业做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大力推进科技园孵化器建设。有条件的中小企业, 也可借鉴国际经验, 组建海外技术研发中心或引进技术领军人才, 开发特色产品, 提升技术层次, 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的文化氛围。

第四, 尽快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外研究证实, 天生全球化企业大多出现在知识、技术密集型部门, 而在我国, 中小企业则多数集中在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 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出现。从国际发展大趋势看, 高科技产业, 特别是通讯、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产品附加值高, 后续发展空间大。我国应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和国际大趋势, 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快我国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 另一方面, 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部门,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

第五, 加大对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 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策, 改进管理, 努力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管理上, 进一步理顺体制, 提高效率。建议将涉及中小企业的各项管理职能进行归并, 组建直属中央的中小企业管理局, 下设中小企业国际化管理司, 专门负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的规划和政策设计, 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合作自律组织;在法律保障上, 尽快制定《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法》、《跨国经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国家间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协调力度;在财税金融政策上, 进一步完善财政担保、税收减免等政策, 设立中小企业海外发展基金,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海外投资保证保险制度, 组建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必要资金。在社会化服务方面, 通过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信息服务体系、国际市场拓展服务体系和国际创业辅导体系等, 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全面服务和支持。

参考文献

[1]、Andersson, S.and Wictor, I.Innovativ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New Firms:Born Globals-the Swedish Cas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2003 (1) .

[2]、Clercq, D.D, Sapienza, H.J.and Cri-jns, H.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5 (24) .

[3]、季开胜.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J].经济问题, 2009 (6)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篇7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早期世界历史以及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过程, 也同时是马克思对前人有关世界历史理论的材料批判继承的过程。世界历史的概念首先是黑格尔提出来的, 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世界历史是通过民族精神的阶段更替来发展的, 冲破狭隘的民族和地域范围, 由民族历史汇成世界历史是历史演进的规律之一。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民族”思想, 对资产阶级在开创世界历史中的巨大作用作了肯定, 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演变并不是绝对精神的运动, 而是现实的生产力的推动。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 它是由各个部分即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所构成, 但只有在各民族和国家之间建立普遍交往之后, 亦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作用时, 才会形成整体的世界历史。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前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落后,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被自然形成的地域所限制, 不可能形成各民族相互交往的结局。“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 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于普遍的交往, 一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科学地指出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世界历史内外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世界历史的前进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近代以后,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下, 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 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 世界的联系日趋加深, 形成了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整体, 跨民族、跨地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特征。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最终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但世界历史并不是各个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 而是各个民族历史相互依赖、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总和, 任何民族、地区都是世界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 反之, 各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又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诞生的标志是世界市场的形成。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资本的本性是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的三个重要原因。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整个世界, 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二、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当今全球化的现实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见, 狭隘的民族必将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分析当今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

1. 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这个术语最早是T·莱维于1985年提出来的, 用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 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不久R·罗伯逊和弗兰克·莱克共同发表了《现代化、全球化和世界体系理论中的文化问题》, 第一次在文章中使用了“全球化”一词。到90年代, “全球化”一词已风靡全球, 被人们普遍使用了。

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来看, 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已经超出了民族国家的范围, 分工也开始表现出一些特点, 如经营职能或者生产环节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国家, 这种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关键因素, 生产力得以提高, 人类才从农业社会转向了工业社会, 并进一步踏入了信息社会。深入分工后, 市场开始不断扩张, 国内市场的统一带动了国际市场的形成和扩大, 促成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国际间的流动, 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

由此, 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 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之,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 实现各国市场的分工与协作, 以及相互融合的过程。

2. 基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识全球化

虽然马克思没有使用过“全球化”一词, 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 马克思较多地使用了“全球的”、“全面的”、“普遍的”、“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全面的依存关系”、“世界历史性的”等等概念, 并且往往在文中用黑体字标明, 以示强调。在这个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契合了全球化现象, 展示出其令人震惊的时代感和超前性。

第一, 全球化的产生、出现和发展印证了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实质, 预言了全球化的趋势, 即商业贸易的发展, 形成了世界市场, 而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就是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交往普遍发展的产物, 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进程, 反映了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和历史进步的趋势。

第二, 要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精髓为指导, 认识全球化的实质与发展方向。世界历史的起源和形成离不开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建立了世界市场, 开创了世界历史, 而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为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 而交往的发展又为全世界的联合创造了社会条件。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了它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只能是共产主义。

三、当代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意义

全球化作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其理论的发展必然会日趋成熟和完备。而在这一过程中,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实质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只有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清晰的认识全球化问题, 才能在多维度的全球化发展中, 从容应对全球化现实提出的一系列时代问题。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今天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已经于马克思所研究的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出现了许多新的时代特征。首先,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距离, 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进一步加强了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 各种国际组织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次,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风险。世界经济越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危机发生时蔓延的速度就越是迅速, 影响的范围也就越广泛。同时由于短期金融投资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对世界金融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最后, 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局势并存。冷战结束后, 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面临更多的挑战, 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对于全球化的认识, 一方面要看到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的扩张现象,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全球化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本质。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手术刀”剥去当代全球化的“神秘外衣”, 就可以看到全球化实际上是构成了一个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 既对立又统一, 既排斥又依存, 既竞争又合作的矛盾统一体。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本国的矛盾转嫁到了他国, 在缓解了国内矛盾的同时, 也加强了资本主义体系和社会主义体系之间各方面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抓住机遇, 加强合作, 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开辟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使我国的经济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也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全面提高我国对外水平, 努力开创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摘要: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早在19世纪, 马克思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对这一历史趋势进行了分析。尽管没有使用到“全球化”这一术语,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些著作中对全球化作出了深刻而全面的阐释, 形成了丰富的全球化理论思想。在当今, 这些宝贵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美]伊.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丰子义, 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叶险明.“两部历史学笔记”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中的地位[J].教学与研究, 2011 (8) .

[5]杨学功, 孙伟平.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J].教学与研究, 2011 (4) .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8

关键词:文化维度,国际商务,价值观,文化差异

一、关于全球化

在20世纪末, “全球化”成了一个流行语。许多人在这个现象与名词面前感到困惑与茫然。但有一点应该认识到:“全球化”的内涵并不仅仅是英特网、Windows、欧元等世界各国的沟通与靠近趋势, 也不是国际霸权、边缘化、后殖民等世界各国关系的重组的认识所能解释的。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这个词最早在1944年出现于美国人瑞瑟 (Reiser) 和戴维斯 (Daives) 的一本小册子中, 只表示“the whole world”的意思。1961年的韦伯斯特辞典 (Wabster Dictionary) 首次收录这个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 全球化才成为一个常用语, 这当然是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密切联系着的。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

在人类历史进入又一个新世纪的前夕, 对于人类文化的思考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引起重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经提出了“世界文化发展十年 (1988-1997) ”的宏伟研究计划, 并在分析总结了以往哲学的、艺术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历史学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态学的、生物学的等等诸种文化概念的基础上, 给出了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文化概念, 即:“一个社会的文化生活可以看成是它通过它的生活和存在方式, 通过它的感觉和自我感觉, 它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信仰的自我表现。”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范畴, 对它的理解多种多样, 从而使文化研究也成为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

三、文化的定义与层次分析

文化有许多定义, 著名的管理学者爱德华霍尔、吉尔特郝夫斯泰德等都对文化下过定义, 并认为文化的层次关系就像是洋葱一样由多层次组成, 每一层都影响着更高层次。斯宾塞 (Spencer Oatey) 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人民所共有的一系列模糊的态度、信仰、行为习惯、基本设想和价值观, 而这些态度、信仰、行为习惯、基本设想和价值观会影响每个成员的行为和每个成员对其他成员行为的解释”。他对文化层次的横向文化层次的横向分析“基本设想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是早已在人们头脑中生根的不被意识到的假设、价值、信仰等, 具有行为规范性维度, 是社会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它们解释并直接影响人们的信仰、思想、观念、行动, 以及社会行为, 告诉了我们某个群体“为什么”会这么想 、这么做的内在原因。一旦了解了人们的“基本设想和价值观”, 就可以比较有把握地推测出对方在特定的情况下很可能做出的反应, 也就会解释其行为方式。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维度理论

1.国外文化维度理论分析

文化维度理论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 已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多层次关联、多维度重叠和多视角整合这样一种网络化、立体化、系统化的发展格局。

20世纪70年代以后, 许多学者采用实证调研, 这种研究导向已成为今天的文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代表人物有Hofstede (1980, 1991) 、Trompenaars & Hampden-Turner (1993, 1998) 、Schwartz (1997) 等。虽然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至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 但也有其局限性, 具体表现在:抽样的局限性、文化维度缺少动态和发展性、实证分析缺少充分性和文化差异维度的不足性。Schwartz (1997) 则要求调查对象对57种价值观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 并将“价值观类型”和“价值观维度”区分开来。该调查减少了情境变量对调查对象的影响, 但在进行价值观而非行为结果调查时, 调查对象可能会选择更理想化的回答, 而非文化现实中反映的真正行为。Edward Hall的文化维度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单向性与多向性时间观, Trompenaars and Hampden-Turner的“中性-情绪化”, Weaver (2000) 的“强调语言-强调非语言”维度, Gannon (2001) 的“情感表现”, Gesteland的“正式-非正式文化”、“恪守时间-灵活时间”、“情感外向-情感保守”维度等。

2.国外主要文化维度理论重叠性比较

国外文化维度理论虽各有特点, 在文化维度上有许多重叠。例如, GLOBE项目将Hofstede的五大维度扩展到了九个, 它保持了“权利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两个维度, 将Hofstede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分为“群体集体主义、公共集体主义”, “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分为“性别平等、决断性”, 将“长短期导向”改为了“未来取向”。此外“人本取向”与Kluckhohn的“对人性的看法”维度一致。

再如Trompenaars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与Kluckhohn的“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一致;“人与时间的关系”与Hall的“单向性时间观与多向性时间观”非常相似;“个人主义-共产主义”与Hofstede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一致”,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描述了是偏向规则还是信任关系, 与Hofstede的“不确定性规避”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在某些方面类似。“注重个人成就-注重社会等级”与Hofstede的“权力距离”有关, 至少在人们是否接受地位是天生就有的还是根据自己的成就来获得的这方面。

3.国内文化维度理论研究现状

Snell等西方学者对我国文化的研究认为, 儒家文化、马列主义、相关的正规理性、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和关系4个方面的相互交织, 是中国人的主要行为准则。我国学者认为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中国文化崇尚伦理中心主义, 是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构架。宝贡敏 (2000) 提出了东西方文化比较的7维理论框架, 即“竞争导向”, “合作倾向”, “风险态度”, “自然力、社会力与精神力的强调取向”, “理性逻辑倾向与情感倾向”, “机械化与军事化倾向”, “时间倾向”。黎伟 (2003) 等人基于实地调研也提出了新的分维方法, 含“管理导向”、“风险偏好”、“责任主体导向”等六个维度。这些方法虽有创新, 但在全面剖析文化深层次方面存在不足。

4.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维度理论对中国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意义

文化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方方面面, 如国际商务磋商和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纠纷和救济、国际直接投资、进出口商品结构等。因此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对研究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有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

(1) 帮助中国国际商务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 (地区) 的文化差异, 以便对不同的贸易伙伴采取相应的国际商务磋商方式, 国际贸易进入方式, 针对不同文化的目标市场采取有效的国际营销活动如产品价格制定策略。如利用Hall的语境理论可以分析谈判对象的思维模式、交际习惯和价值取向等。

(2) 将文化类似的贸易国家归类并实施一系列区域性的对外贸易营销及管理策略。如在Hofstede理论下日本、俄罗斯和韩国, 同属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文化, 所以市场营销活动应突出缩小风险的特征, 如为消费者提供更长的产品保质期及优先退货权。

(3) 使跨国经营管理者认识到在一个国家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不一定对不同文化的国家适用, 有利于中国跨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建立海外子公司时, 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东道国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如在Hofstede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下, 应对美子公司应采取“个人利益”至上的激励机制, 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及员工高度参与的决策方式。再如Kluckhohn理论可以用来研究管理组织的文化结构特点, 定位管理模式和风格, 采用“性善论”或“性恶论”管理风格等。

五、结论

正是基于各大文化差异维度理论的局限性和重复性的背景, 有必要在继承和弥补已有文化差异理论的思想下, 结合中国文化特点, 构造一个综合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 从而使中国跨国企业更有效地了解文化差异及提高跨文化优势。这不仅对中国国际商务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对中国进行“跨文化管理”和“跨文化商务沟通”等新兴学科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理论探讨价值。采用特质论实证方法将是今后维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 其目的是找到最完善的分维方法。此外在研究和应用维度理论中也应注意几点。

1.以核心文化为重点, 注意文化动态发展

“基本设想和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 解释并直接影响人们的信仰、思想、观念、行动, 以及社会行为, 因此在核心文化层次进行分维和完善。

2.根据文化不同纵向层次, 灵活调整和应用维度

由于文化的复杂性, 有必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对文化差异进行全面检视与归纳, 不应拘泥于一种理论工具或流派, 综合性地选择合适的理论维度, 采用整合性的文化视角。由高到低, 可将文化维度应用到纵向层次的文化差异中, 不仅可以分析国家与民族文化, 还可应用于分析商业文化、行业文化、组织文化、群体文化各层次差异中。根据不同层面的文化特点, 选择适合分析该文化纵向层面的理论维度。

参考文献

[1]Spencer-Oatey, H..Culturally Speaking:ManagingRapport thr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M].London:Continuum, 2000.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约翰.汤姆林森著, 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2002.

[4]Samovar, L.A.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 Research Press, 2000.

[5]Varner Iris., Beamer Linda.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6]Geert Hofstede.What did GLOBE really measure?Re-searchers’minds versus respondents’mind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6 (37) :882-896.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9

一、全球化国际贸易热点和焦点分析

全球化推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给各个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交流和联系创造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局面。就国际贸易而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可谓是给其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贸易在全球化下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和问题,首先是在新的全球化发展状态下发达国家所占据的领先地位会在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上有怎样的变化;在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状况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其次是国际贸易所主要涉及的商品跨国交换中在交换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各个国家采取了何种相应的具体措施使得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能够获得双方的认可,以及国际贸易全球化体系下跨国公司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带来的影响;而作为国际贸易中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WTO,当中国加入这个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之后,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冲突和矛盾,而进出口贸易政策也随之发展了怎样的改变。而就具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来说:第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国际贸易也就与中国的经济贸易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了,而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改革也牵动着国际市场上相关政策和交易活动的改变,这也就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关注点和研究内容,其中有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机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机器解决措施研究、人民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杠杆作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在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研究,只有贸易协定以及应对贸易冲突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势必产生交易不平衡,也势必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本土夕阳产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加剧竞争,贸易顺差和逆差之间的的不断转变也势必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相应的产业中进行贸易保护壁垒的建立,而在贸易保护体制和理论下,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实践活动和交易中就难免产生冲突和矛盾,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如何才能够在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下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能够更好的获得发展;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势必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各个国家在贸易过程中制定的规则各不相同,在具体的国际贸易过程中,虽然有相应的国际交易规则,但是涉及到一些内容还是存在法律方面的漏洞,而这也会给许多国家之间在贸易往来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其中也就衍生了类似与驰名商标保护及海关边境措施的使用,WTO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法律效力的辨析,垄断法以及反垄断措施所面临的若干调整和VTO反倾销价格承诺规则和使用方法等热点问题;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会给各个国家在交易中发生争端,这些争端的解决机制和具体措施则直接影响着贸易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因此国际裁决这些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对于国际贸易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要价值可见一斑。而在加工贸易是当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劳务和商品所在,而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贸易方式和生产机制与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和升级则是决定着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是否能够更加具有竞争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给加工贸易的基础、模式与利益分配带来新的气象和新的发展道路;而如何在科研投入和制造业中加大投入,使得加工贸易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当然,每一种贸易方式都与货币息息相关,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易涉及到货币之间的兑换,而这也使得货币汇率,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以及国际货币对于国际贸易顺差的走势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特点和需要关注的焦点,总而言之,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给国际贸易注入了新思路、新动力,也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问题,新热点,我们只有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适应的调整,从国家政策层面以及国际合作的大局观出发,做好国际贸易的相应实践活动以及理论研究和发展,那么就能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迎来国际贸易发展的百花齐放美好局面。

二、国际贸易理论体制发展概述

国际贸易在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使得国际贸易理论体制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和发展,其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体制。H-O-S定理和多边贸易体制就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内容。H-O-S定理,即要素价格均等化(赫-俄-萨定理):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要素价格均等说可以表述为:在满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是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的。俄林则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是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商品贸易可以部分替代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是要素价格呈现均等化趋势。萨缪尔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这一理论被称为H-O-S理论,它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多边贸易体制即WTO所管理的体制。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是多边经济活动过程中,特别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组织方,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贸易的管理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也能够及时有效在体制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各个交易方的自由、平等贸易;在WTO事务中,多边贸易体制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不产生不良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使贸易尽可能自由地流动,这一方面意味着消除壁垒,另一方面意味着保证个人、公司和政府了解世界上的贸易规则是什么,并使他们相信,政策不会发生突然的变化。《WTO协议》是涵盖范围广泛的各项活动的法律文本,冗长而复杂。但几个简单而根本的原则贯穿于所有这些文件,构成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多边贸易体制主要有非歧视性、更自由的贸易、可预见性、促进公平竞争以及是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而经济一体化则是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多边贸易体制在发展中需要不断推动的。总的来说,国际贸易在理论体制方面的不断丰富给国际贸易的实践活动发展有指导作用,也让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的具体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据可循。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未来展望

全球化的推进对于丰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小的贡献,而国际贸易理论不可能一层不变,需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贸易的具体实践活动则会不断的给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案例和改变的原动力。具体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新方向和新未来来说,首先,是贸易保护政策方面的变化,我们的国际贸易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化,最大化分配,通过贸易活动让各个国家的输出产品和劳务能够在竞争中更好的发展,也让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能够获得产品技术上的引进和提升,因此贸易保护政策,特别是其中的夕阳产业保护理论等这些明显有着保护本土产业发展而拒绝外来产品进入本土市场的政策需要进行相适应的调整,需要从大局观的层面有效的进行产业改革和升级从而为国际贸易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活动提供更好的保障;其次,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合作必将更为紧密,而在这些合作中,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必然和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关系很大,而各个国家关于国际贸易的政策则来自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内容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直接影响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意味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关系到未来各个国家贸易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离不开国际贸易组织WTO,在国际贸易体制的建立以及具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活动中,建立全球贸易保障机制是发展的趋势,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WTO成员,各个国家可以通过本国进口增长、关税变化及反倾销措施等情况对贸易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而WTO成员承诺约束现行贸易开放水平,不采取任何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并每两年向WTO通报一次落实情况。事实上,WTO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扮演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遏制者"和"终结者"的角色,为全球经济避免滑向深度衰退设置了一道"安全阀"。在未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势必发生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而这些变化则将与实践过程中的贸易活动密切相关。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从全球化国际贸易热点和焦点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体制发展概述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展望等方面对全球化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国际贸易在全球化的发展下必然发生新变化,呈现出新内容和新趋势,但是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活动上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各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在合作中做到共生共赢,那么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都会发展的更快、更好。

摘要:全球一体化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的创新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既加强了世界各国ZF、跨国公司以及相关组织乃至个人在国际贸易的合作和相互影响,更加剧了各个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推动了以经济增长为指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发展。在此种趋势之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交流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贸易的各个市场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而在这样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国际贸易理论也随着国际贸易实践活动的变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则在全球化背景下给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原动力和新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对全球化下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行一番探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全球化下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成为了许多相关工作者探索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基于这样的出发点,选择就全球化下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行一番探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或意见。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贸易,理论,实践,热点,焦点,理论体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1]王知桂.比较利益原则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贡献[N].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4

[2]朱应庚.从历史看西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战线1982

[3]周俊.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2

[4]赵亚平.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政策与实践[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08

[5]邓晓馨.国际贸易摩擦多主体协调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01

[6]陈学彬,徐明东.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1997-2006[J].亚太经济,2007,第3期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篇10

1. 中职法律教学现状

1.1 忽视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职法律教学对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法律课程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对所学的法律知识仅仅是知其然,无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完美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习得的只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更无法达到法律职业对实际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因此中职法律教学在教授法律理论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2 忽视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法律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是对法律事件进行正确判断和认知,再通过整合从中找出案件的关键点,并具备一定的案件推理能力。而在传统中职法律教学课堂上,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法律知识,缺乏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跃地进行思考,中职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些能力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将创新理念带入到中职法律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更为迫切。由此可见,目前中职法律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传统的法律教学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要求,纯粹理论性的教学也无法帮助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2. 中职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2.1 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前提

理论性强、内容宽泛、概念抽象依旧是现行中职法律教材的特点,中职学生本身在学习上缺乏信心和毅力,他们更难以接受纯理论性知识的吸收,所以作为法学教师要将法律的理论性知识与实际例子相结和,促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教师在实行这一教学方式前必须系统了解法律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将我国法律知识与中职法律教材相结合,从中把握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加以整合、处理和分析,把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相联系转换成生动活泼的例子,这样一来,对中职学生的法律知识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2.2 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的要求

由上文的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前提可知,教师在整个法律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职教师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纯粹的理论教学,做到教学上的创新。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带动每位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与职业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把握什么样的法律课堂对中职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对症下药。最后作为中职法律教师还需要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准确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会学生正确的认识法律,了解法律,有效地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

2.3 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大意义

实践是理论的重要来源,是检验理论的尺度,法律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更需要通过实践来检测学生是否成功的学习了这门知识。中职学生在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下,对纯理论性的法律知识接受难度较大,传统法律课堂通常是枯燥乏味的,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法律知识学习的瓶颈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就必须运用到中职法律教学过程中。这一原则的应用,加深了中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具体法律条文背后认识到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内化为自觉地行为。

3. 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模拟法庭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虽然将某些法律案件带入课堂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仍不能做到让学生切身实地的感受到现实案例所具有的真实感。因此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仅能在课堂中进行课堂演绎,还能切实走进社会现实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真实的法律案件庭审中去感受法律的魅力。实行这种教学模式,首先需要组织学生走进那些狱中的服刑人员,去了解他们当时的犯罪心理活动、犯罪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这样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充分了解犯罪心理,了解自己以后工作的相关内容。然后学生可以作为旁听人员进入到实际法庭的庭审,在真实的法律审判过程中感受法律理论的实际运用,加深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最后,让学生通过接触律师,来了解一名职业律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以及如何在将来的学习中培养这些专业素养。在模拟法庭的课堂上,学生能够通过之前的法庭学习实践将每个角色掌握准确并理解到位,因此模拟法庭这种模式的教学,很好的将法律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的法律庭审环节中,促进对法律这一门学科的深入了解。并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改以往的生硬课堂演绎,为法律课堂加入了更多的新鲜、生动的元素,更有利于中职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结语

通过上文对中职法律教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探讨,可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法律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希望我对中职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简单探讨,能够对中职法律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是人们在生产活动和学习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中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职法律教学现状,然后探讨了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最后介绍了理论指导下的实际案例。

关键词:中职法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秦岭.关于农业中职学校法律课程的教学探索[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5):16.

上一篇:铁心接地下一篇:尺寸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