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教学

2024-08-27

过渡教学(精选十篇)

过渡教学 篇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我们应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绘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搭起初、高中学习物理的“过渡”桥梁。在教学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教会学生绘图

绘图是基础, 要学会识图和用图, 首先得学会绘图。初中教材要求学生掌握描点绘图法。

在教学时, 我们可指导学生分四步进行。如图四, 第一步:通过实验探究, 获得可靠数据。第二步:根据实际需要, 构建直角坐标。第三步:横竖变量弄清, 描点对应画准。第四步:将点逐个相连, 连续描画成线。描点法是一种定量绘图法, 学生容易掌握。我们还可以介绍另外一种定性绘图法。尽管教材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可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如: (1) 将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布裹住, 置于温度恒定的空气中, 试画出其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如图一所示) 。 (2) 跳水运动员跳水时, 从刚接触水面到完全没入水中继续下沉的过程中, 其所受浮力怎样随入水深度而变化 (如图二, 该题为2008年辽宁省中考题) 。 (3) 一鸡蛋漂浮在盐水中, 当往盐水中缓慢注入清水时, 其所受浮力怎样随时间而变化。

(如图三, 该题为2008年梅州中考题) 。

2. 指导学生识图

怎样指导学生识图是关键和重点。如图四至七分别描述的是晶体熔化与凝固、质量体积与密度、路程时间与速度、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图像:

在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实现三个学习目标:

(1) 明白“点”的含义———对应的是一个物理状态。图四表示的是不同时刻物体的温度图五表示的是甲、乙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图六表示的是不同时刻物体的路程, 图七表示的是甲、乙、丙、丁四个导体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

(2) 弄清“线”的意义———描述的是一个物理过程。如图四中BC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过程, 吸热温度不变;图五中甲、乙两线表示的是质量随体积变化的过程;图六中的AB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七中的四条线表示的是甲、乙、丙、丁四个导体在一段时间内电流随电压而变化的过程。

(3) 理解“陡”和“平”的新意———表示的是一个新的物理量的特征。如图四中CD比AB“陡”, 表示该物质液态比热比固态小;图五中甲比乙“陡”, 表示甲的密度比乙大;图六中BC比OA“陡”, 表示物体在BC段的速度比OA段大;图七中甲比乙“陡”表示甲的电阻比乙小。

3. 鼓励学生用图

所谓用图就是通过对比来分析图像的变化, 从而找出其规律。这里尽管超出了初中教学的要求, 但适度引导学生对图像分析进行拓展和延伸, 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用图技巧和创新意识, 特别是对降低初、高中的物理教学“台阶”有着重要意义。如图七中的丙、丁两线是弯曲的, 表示它们的电阻是变化的, 那么是在变大还是变小呢?由于初中还没学“斜率”, 可引导学生在图像上取A、B两点, 分别算出它们对应的电阻, 一对比, 结论马上出来了———丙的电阻在变大, 丁的电阻在变小。

《少年闰土》教学过渡语 篇2

一,导入。

说到童年,大家一定做过很多有趣的事,谁愿意讲一下与大家分享(如果学生还没放开,老师可讲一个自己的童年趣事),大家的童年各有不同,各有快乐,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闰土的童年,了解童年的闰土。(板书课题)

一,初读。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六自然段到最后一段。完成填空:()的少年闰土。默读朗读都可,但朗读可以培养阅读技巧和情感,所以老师更喜欢听到你们的读书声。

二,深度研读。

1,结合同学们的阅读,将课文中的几件事写在黑板上,看谁写的既简练又漂亮。

2,我对哪些事印象比较深刻呢?为什么?(可简单介绍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3,文章中有十分精妙的句段,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找找值得研

究的地方。

……

4,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想这么多遍后,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发现,下面我们就交流你的研究成果……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四角的天空”“无穷无尽的事”指的是什么事?“他们”又是谁?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5,想一想这段话,再读一读,读出“我”的当时的这种感情。三,拓展延伸。

现在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课文了,那么如果要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我”?可以结合课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体验。……

四,小结。

教学中的“过渡对象” 篇3

语文学习中的过渡对象最令学生感兴趣也最具潜力的就是游戏性的语文活动,尤其是那些能将听说读写熔为一炉的语文活动。以下笔者例谈之。

1.抓住媒体的反省活动

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是一个很好的语文学习过渡对象,因为节目主体是我们学生的同龄人。我们组织学生观看,观看后召开一个小型论坛,请大家各抒已见,谈谈体会,评论每个选手的表现,畅谈对自己的启发。每次活动过后,所有学生都能受到强烈的冲击,场上选手出色的表现也为他们认真学习,锻炼能力提供了一个范本,找到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并借此展望学习的成就,进而热爱学习,反省学习,完善学习。

2.抓住背诵的积累活动

背诵之于语文学习,犹如精神进补,何况《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考查古诗文背诵,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乐于背诵,积累知识。笔者每学期开始告知每名学生背诵活动的计划安排,印发背诵资料给其准备,学期结束前举行比赛。分必答、抢答、互答、选答四种题型,必答、抢答题仿照中华全国青少年古诗文背诵大赛的题型,互答采用民歌对唱或纸牌游戏中轮流坐庄的做法,选答为风险题。为扩大覆盖面、参与率,小组和个人同时积分,必答题采用“开火车”,每人都要答;抢答每人都有机会;互答、选答自由扮演角色,题目均由学生自己出,以小组和个人分别累计积分:最后评选小组、个人前三名,同时邀请有关教师、家长出席,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

3.抓住课文的辨疑活动

叶老说,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课文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过渡对象,抓住课文。激疑存疑辨疑,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学习陶潜《归去来兮辞》时,学生提出“策扶老以流憩”“或植杖而耘耔”两句不通,陶潜写此诗时年41岁,何以策扶老(拐杖)植杖(手拿拐杖)呢?我深知此时越是教师讲,越是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妨装作不知,向学生指教。学生提出两种意见:正方认为此乃魏晋风度。魏晋人嗜好药酒,陶潜好酒爱菊,回家后更是“有酒盈樽”,且古人平均寿命为50岁,陶潜当属年老之列,故酒酣之后流憩而策扶老,耘耔而植杖,亦在情理之中。反方认为“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与“策扶老”相矛盾。“植杖”与“耘耔”无法同时进行,前一矛盾尚可以酒后解释,后一疑问只有解“杖”为一种农具可通。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争辩,意气风发,自圆其说,我没有褒此贬彼而是表扬了双方,并勉励他们课后再找些材料验证自己课堂上的猜想。学生带着课堂上的快乐和满足,并把课堂中的问题像接受礼物一样珍藏起来到课外钻研。

4.抓住作业的创新活动

过渡、伏笔、照应写作教学设计 篇4

1.了解什么是“过渡”, 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2.了解什么是“伏笔”及其作用, 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此种技法。

3.引导学生了解“照应”的相关知识, 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在了解“伏笔”和“照应”的基础上, 尝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法。

教学难点:

在写作中灵活的运用“伏笔”和“照应”的技法。

【技法指导】

一、过渡

文章是以段为构成单位的。一篇文章只有把每个段落连接起来, 才能完满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要使各段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不是孤立存在, 就要有一个明显的文脉。作文, 有时要用某些词、句、段贯通文意, 起桥梁作用, 这就叫做过渡。古人就很重视段与段的过渡衔接。《修辞鉴衡》中说:“看文字须要看他过换处及过接处。”就是说要看段与段之间是否过渡得好。好的文章, 过渡自然, 如行云流水, 天衣无缝。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在《孔乙己》一文中, 有这样一个语段———

孔乙己是这样地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

这句话承上启下, 议论, 概括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他那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紧密地把上下文连贯起来。

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可以是一句话或几句话, 可以在文中, 也可以独立成段。因为要承上启下, 一般多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概括性要强。同时, 要能起到承接上文, 领起下文的作用。为使上下文衔接紧密, 语句要简洁, 不可拖沓、繁冗, 否则容易喧宾夺主。

二、照应和伏笔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 结构严谨, 前面写到的, 文中或结尾处要有所交代;后面提到的, 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就叫做“照应”。

以《白杨礼赞》为例, 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点明赞美的对象———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而在结尾的时候, 文章又回到对白杨树的赞美与崇敬———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结尾与开头呼应, 再次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突出歌颂北方农民、歌颂民族精神的主旨。

伏笔是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 预作提示或暗示, 以求前后呼应。巧用伏笔能使文章结构严谨, 情节发展合理。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也巧妙地运用了伏笔, 设置了悬念———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 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 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 征发啦, 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 只在心里思考:“又出了什么事啦?”

“许多人”挤在那里看布告, 预示了事件关系之重大, 涉及之广泛, 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正是它, 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的悲壮事件。总之, 作文中巧用伏笔, 不但有助于交代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给读者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 而且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使篇章结构曲折多变, 文脉灵动, 还有助于内容的表达和故事情节的合理展开。

【名篇精段】

春天的日子多雨, 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可是只要琴声一奏起来, 雨点也似乎就活起来, 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 洒在行人的雨伞上, 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上, ……洒得长长的胡同里一片湿湿的, 发出亮光来。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 跟着琴声的节拍———丁冬!丁冬!丁丁冬冬!……

我老是想这个弹琴的是谁呢?

…………

我一楞:“原来是她!”

我才回到家里, 刚在书桌旁坐下来, “丁冬!丁冬!丁丁冬冬!”地又响起来了, 传进我的耳鼓, 灌注到我的心里。

———陈伯吹《弹琴的姑娘》

【写写练练】

课内作文:1.自选题目, 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伏笔和照应。2.自选题目, 注意过渡和照应。

记叙文行文过渡教学设计 篇5

课 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

1、明确记叙文的要点;

2、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第一课时

一、明确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要求:

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针对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 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 ? 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

三、结合课内部分文章温习记叙文的知识。

1、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材料组织特点: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4、线索及作用:

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6、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情景交融······

7、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引用、对比······

8、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重点复习描写与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 描写:

按对象分: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自然、社会)场面、细节; 按角度分:正面、侧面 按风格分:白描、细描 抒情:直接、间接

9、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10、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1)表达时最好有标志性语言;(我认为?? 比如?? )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3)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写人为主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富丽中学 周 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结合例文掌握并运用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1、写作手法烘托的运用及作用;

2、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

3、记叙文中心、主题的提炼;

4、语段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5、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一、探讨归纳语段阅读答题的总原则:

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和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二、结合文章《感恩雨》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按要求阅读文章,理清思路,先不动笔,讨论分析后再动笔答题。 探讨:第1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起“衬托”用。 明确: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景物描写或次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投影显示)

归纳答题:作用:突出水的珍贵,从而反衬出小比利用如此珍贵的水来抢救小鹿的童真、善良和最美丽的心灵。

探讨:第2题考查对重点语句中词语的理解。

明确: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归纳答题:?奇迹?指比利喂水给小鹿喝,在旁边的大鹿能感受到他的好意,并没有伤害他。?分享的意义?指比利与小鹿分享宝贵的水,既帮助了小鹿,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探讨:第3题中第(1)小题考查对第③自然段的理解,第(2)小题对句意的理解。

明确:第(1)小题可结合小比利的行为动机来理解。第(2)小题要在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相关的段落,归纳答案。 归纳答题: (1)?缓慢?是因为他要保护手中珍贵的水,?坚定?是因为他觉得用这些珍贵的水营救另一个生命是非常值得的。 (2)?他‘身负重大使命’?是指比利用小手掬成杯状运水营救小鹿的善举;?不需要妈妈的过问?是因为小比利上星期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并且他想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探讨:第4题是二选一的自主性考题。第(1)小题考查对主人公的判断及中心思想的把握,能突出文章中心,与中心关系最密切的人物是主人公。第(2)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应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等分析。

明确:(1)要注意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了??抒发了??赞美??突出了??揭示??等。

(2)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符合文题要求,所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归纳答题:

(1)主角是比利,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写比利用宝贵的水营救小鹿的过程,来突出比利美好、善良的心灵,从而引导人们善待动物,善待自然。比利的母亲在文中起到侧面烘托突出比利精神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我认为文中母亲是一位关心孩子成长,又能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的聪明的母亲(提观点)。例如:她没有制止儿子运送宝贵的水,而是悄悄跟随,弄清缘由,还为维护他美好的心灵,加入了营救行列,让儿子独立完成救护工作,充分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心、尊重。

三、小结

近几年来,中考选文的内容侧重于亲情的感恩、人生的思考、价值观念的培养等方面。你想在中考阅读中夺冠吗?那你可要注意平时多读多练,善于动脑思考,善于总结答题经验哟,相信你能行!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结合《阅读感悟》中的文段分析,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1、记叙文语言特色的赏析;

赏析=修辞、重点字词、描写+对象+特点

2、修辞方法及作用;

3、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辩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4、记叙文中事例的概括和人物形象的品析; 事例概括要素:人物+事情

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5、记叙文中的议论;

从“提问”到“引问”的教学过渡 篇6

摘要:“引问”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并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在课堂中推广实践“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从“提问”过渡到“引问”,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维扩散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分析教育改革背景下实现“提问”向“引问”过渡的必要性,从分阶设疑、逆向拓展和类比联想等方面阐述教学“引问”的具体策略,并分析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引问”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提问 引问 以人为本 问题意识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为此,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培养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提问的习惯,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学习的能力。然而,目前很多课堂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和回答者,决定着“问什么”、“谁回答”等环节。这种“生从师问”的提问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课堂问答模式,从传统的“提问”转向“引问”,培养学生主动提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从“提问”向“引问”过渡的教学意义

提问有“提出问题,要求回答”的意思,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预先设定具有限制性和唯一性的答案,让学生在框架内进行回答。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进行开放式提问,允许答案多样化,让学生在没有限制、没有框架的前提下自由发挥、自由回答。开放式提问虽然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主性,但仍突破不了“以教定教”的局限,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引问”则以学生好奇心为切入点,启发学生主动地思考、质疑和提问,有利于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1]

1.解决提问模式带来的课堂教育问题

目前课堂提问教学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导致课堂问答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等教师提问,缺乏主动质疑、主动提问的意识。部分学生虽萌生了疑惑,但受课堂严肃教学氛围的影响,因心理上存在顾忌而不敢主动提出疑问,导致学习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一些教师的提问方式较为单一,重视课堂知识讲授而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大部分问题集中在作业和考试上,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此外,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了解,以最终灌输正确答案为目的,对学生回答问题不重视或引导不到位,进而导致预习环节事倍功半。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落实生本教育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国内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提高了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视,并提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并以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例如《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以及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索活动和合作性学习交流,从而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并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思想和方法,从而促进长远的数学学习。[3]而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提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强调了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而“引问”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新型人才,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和被动的接受学习相比,发现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结合自身认知和经验总结学习规律,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探索性。然而,目前部分数学教师在开展提问教学时仍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导致提问仍然局限于灌输式教学,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后也只能接受权威答案,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而“引问”则能改变这一课堂问答现状,在“设疑”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引导学生质疑结果、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实现有效学习。[4]

二、从“提问”到“引问”过渡的实践策略

1.分阶设疑,循序“引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是否做好“设疑”工作是学生能否紧跟进度思考提出问题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所设的“疑”只有符合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才能引起他们的认知疑惑,从而引出他们的“问”。过难或过易的疑问都会降低学生的关注度,并导致学生形成畏难心理或懈怠心理,使得设疑成了无效行为,“引问”难以实现。[5]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设置“疑”的深浅难易程度,通过分阶段、分梯度预设疑,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启发他们主动提问。

其中,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分阶设疑。一是教学目标上的分阶。教师应结合课程难度调整教学目标的高低程度,将一个学期分为多个目标时间段,以循序渐进的手法设定由易及难的“引问”目标,逐步由最初的教师“导问”到后来的学生“自问”,使新型化的问答模式落到实处。二是教学内容上的分阶。教师可将每次的课堂教学内容作为一个实践范围,合理分布“疑难处”和“疑难度”,以有效的“引问”贯穿课堂,形成教与学的重要线索。[6]同时,教师还应合理调整课堂展示材料和题目的难度,并提高材料和题目与学生日常生活和未来就业的联系,以期增强“引问”的实践性,激发学生参与问答的积极性。三是教学评价上的分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应完善课堂评价方式,以积极的评价营造民主、平等的轻松学习氛围,让学生减轻自主提问的心理顾虑。针对“引问”的教学需要,教师可推广过程性评价,并形成明确的评价标准,如根据学生自主所提问题的创新性、拓展性、实用性、前瞻性等进行过程性评价,同时减少对后续回答结果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过程积极性。通过在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分设疑,教师能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延伸、扩展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对知识的疑惑和反思,形成有效“引问”。[7]

2.逆向拓展,多元“引问”

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联系性和递进性,当学习内容出现逆向时,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疑惑。为了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问题意识,教师不仅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正向思维,还应培养其逆向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引问”的过程中,除了向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正向设疑引问外,还不失时机地设计一些逆向性疑问,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进行深入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引问”时,教师巧用错误资源进行反向引问[8]。认知冲突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心向与求知欲,教师可以诱导学生发生错误,采用“错误尝试法”去挖掘学生思维深处的诸多想法,再逆向重建正确的心理表征,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和发现中增强对科学答案的认识和熟练程度。同时,错误资源所引起的逆向问题意识能有效地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提出质疑、合作解疑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意识到该学习思路的错误,并引起警惕,提高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性。[9]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进行“引问”。当学生解答了问题,认为可以“点到即止”时,教师可再提出逆向性的新情境,激发学生深层次反思,提高教学的拓展性。

3.类比迁移,深化“引问”

教师在“引问”的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类比性和迁移性,引导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范围内对新旧知识进行类比拓展,从而引导他们比较、归纳、总结课程知识,在此基础上向教师主动提出疑惑。这是教学“以人为本”、“学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为了实现有效的类比迁移,教师可以从变式类比和图式类比这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变式类比。教师在讲解已有的材料或题目的基础上,可结合课程知识点和时事热点,对材料或题目进行微调和变式,形成新的学习材料,进而让学生分组开展自由讨论和提问,结合自身认知对新的材料、新题目进行分析,探索正确答案。而教师则在学生提问及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解答,形成“引—问—答”的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深度,避免部分学生等教师提问、等教师解答,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二是图式类比。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图式教学工具,开展直观化、形象化的“引问”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以某一知识点为核心,以小组合作为方式,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展示思维导图,让学生回答绘制该图的小组学生的提问。这样的问答互动有利于兼顾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水平逐步提高。

三、从“提问”到“引问”过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引”和“管”的协调

按照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课程改变的实施需要改变机械记忆和被动学习的教学状况,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信息搜集、分析、筛选、应用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导致部分学生难以主动就自己的疑惑进行提问,在“引问”模式中处于被动位置。对于此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新调整对“引”和“管”的认知标准,既要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和解疑,又要适度调控“引问”的时间和对象,尤其需要针对后进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行针对性的问答引导,如此才能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通过有效问答开展对知识点的展示、讲解和讨论。

2.“导”和“促”的协调

为了实现有效的“引问”教学,教师应正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将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的权威者身份转变为合作者;从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统治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为学生营造愉快、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的过程中,构建起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广泛交流的平台,以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在“问”与“答”过程中相互启发、思维开拓和相互交流。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构建学习共同体,并以此鼓励学生从各类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而结合自身疑惑提出疑问,大胆向教师和同学提问,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在教学互动环节融入并设计情感体验交流和经验交流部分,以促进学生在主动问、主动答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3.“虚”和“实”的协调

为了提高“引问”模式中“虚”与“实”的有效结合,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作性思维,强化思维发展、课程内容、现代社会与学生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相关性,将教师自身连续多年的研究经验、研究方式等探索成果融入到教学课堂中,营造“引问”的活跃氛围。此外,教师在推进“引问”教学模式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实践,结合生活实践和知识,进而提出具有实用性和生活性的问题,避免“引问”因学生提问太虚、太泛而流于形式,从而提高“引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推广,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提问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应结合新课标要求和“以人为本”等人性化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提问,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引问”教学策略,如分设梯度、逆向设疑、类比迁移等。为了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教师在推行“引问”时应注重“导”和“促”、“管”和“引”、“虚”和“实”的协调,避免因过分自主而导致课堂秩序混乱、部分学生边缘化等问题的出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王彦璟.教学要从“无疑”教到“有疑”[J].中国教育学刊,2015(4).

[2] 杨萍.基于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高职院校课前有效提问优化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15(9).

[3] 刘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0(3).

[4] 葛敏芸.从“有效提问”到“引问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

[5] 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1).

[6] 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0(4).

[7] 郑璘玲.厘清教材变化,深挖细磨多“问”[J].教学与管理,2015(5).

[8] 王霞,王中华.个性化教学视域下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养成[J].教学与管理,2014(33).

[9] 李燕.以人为本: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理念[J].苏州大学学报,2005(2).

[作者:范凌云(1981-),女,安徽黟县人,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周婧(1983-),女,江西萍乡人,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

小学语文教学过渡的艺术 篇7

教学环节的过渡应该自然———淡而无痕.这几年来我也一直在学习并实践收集到的关于教学过渡的方法.

一、串联式过渡

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的创设, 将教学内容用巧妙的过渡串联起来, 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 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 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 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 同时思考:

1. 小壁虎去向谁借尾巴了?结果怎样?

2. 再读想一想, 为什么他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师过渡:除了你们刚才说的原因外, 我想可能是小壁虎借尾巴时不礼貌, 所以他们不借, 是不是呀? (学生:不是) 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几句话来读一读, 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 通过“称呼:您、姐姐、伯伯、阿姨, 商量:行吗?”体会.)

3. 出示小动物们说的话, 指导朗读.

要读出动物们有礼貌、无奈的语气, 速度要慢一些. (先自由读, 然后同桌互读、再指名读、分组读.)

师过渡:老师发现小壁虎除了有礼貌, 还有一个优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你们有没有发现?

4. 出示:小壁虎爬啊爬, 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啊爬,

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呀爬, 爬到房檐下…… (通过“爬呀爬”引导学生感悟发现小壁虎遇到困难不灰心, 不放弃) .

(发现课堂纪律不太好.师过渡:小壁虎有这么多的优点, 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 也有很多优点, 你们看 (指一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 这位同学上课多认真, 坐得多端正呀!我看谁会比他坐得更端正.)

师过渡:同学们和小壁虎一样棒.那你们看小壁虎从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那里没有借到尾巴, 因为小动物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借不到尾巴, 多伤心啊!那你们帮小壁虎想想办法, 他该怎么办呢?假如小壁虎还不放弃继续向其他动物借尾巴, 它会来到什么地方, 向谁借, 怎样借, 能借到吗?

二、悬念式过渡

学生高效率的学习, 需要有下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悬念过渡, 就是以激发求知欲, 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的过渡方法.它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 通过设置悬念, 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心情, 达到与教师心理同步,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在教学《五彩池》这篇课文时, 在学生深读课文之后, 给学生一个“空白”:四川省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十分奇异, 这一点通过学习大家已经体会到了, 可《五彩池》这篇课文的写法也有“奇异”之处, 使孩子们感到“可真新鲜”.于是, 教师留下的这一悬念, 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

三、衔接性过渡

利用语言材料之间的内部外部联系, 通过联想, 类比, 进行知识迁移, 以起到紧密衔接作用.特级教师贺诚在教学《再见了, 亲人》一课时, 安排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 这是一份份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情意.如果你是被大娘从敌机下救出的伤员, 如果你是被小金花妈妈用生命换来的老王, 如果你是吃过大嫂亲手挖来野菜的志愿军战士, 那么在这离别的时刻, 还会怎样对这些朝鲜亲人们说?”由此引读四、五节.教师运用移情体验, 深化题意.

英语过渡词的教学尝试 篇8

过渡指体现段落间与层次间各种衔接关系的形式与手段, 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过渡词 (transitional words) 的使用。过渡词可称为篇章结构的逻辑纽带, 能强化文章的逻辑性和层次感, 使结构更严谨, 语义更连贯。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 我们发现学生的习作缺乏必要的衔接, 连贯性很差。那么, 怎样在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呢?

1. 帮助学生认识过渡词的重要性

第一步, 让学生阅读没有过渡词的短文。我们知道, 阅读的完成要求阅读者利用掌握的阅读技能, 领会作者的意思。被阅读的文章缺少必要的衔接词, 过渡不自然、逻辑不严谨, 读者也就把握不住作者的思维脉络, 因而影响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第二步, 让学生阅读加上过渡词的同一短文, 体会句子之间的逻辑性与连贯性, 让学生明白一组意义相关的句子, 不通过一定的过渡词, 文章的连贯性就很差。

Going by car is not the best way of going to Scotland for the New Year holiday.For one thing, i is very dangerous to drive, because the roads are usual1y icy.For another, the motorways are very crowded over the holiday.Even in a good sports car, the driver has to go slowly, because there won’t be room to pass.Small roads are often narrow and winding, so driving on these roads can be dangerous too.What’s more, finding a parking place is also a problem.Going by train has a lot of advantages.Firstly, the train is much faster.Secondly, the train is very comfortable.One can sit back and enjoy the scenery from the train window.

上文讲述的是去苏格兰过新年不能驾车的种种原因及坐火车的好处。对比之中我们不难发现过渡词的重要性, 过渡词成了把意义上连贯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的链条, 同时也指出了作者思维发展的方向。第一部分中, for one thing用于列举第一个不能驾车的原因“危险”, because进一步说明危险的原因“路滑”。For another引出第二个危险的原因是“车道拥挤”, even显然是用来增强作者的说服力———好的跑车也不例外, 第二个because则进一步说明“车道拥挤”的原因是“没有空间”。“小路狭窄蜿蜒”, 作者用so和too得出危险的结论。what’s more用于列举第三个不能驾车的原因“停车不便”, also又巧妙地将这个原因与前面的两个原因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二部分中的firstly和secondly用来列举应该乘坐火车的两个理由。

2. 教给学生过渡词的用法

过渡词包括表示列举与例证、转折与递进、目的与原因等的一些连词、副词、介词短语等。教师应交给学生不同的过渡词。如:

(1) 表示列举事实的过渡词有:first, second, such as,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hing) , first of all, to begin with, last, finally等。

(2) 表示例证的过渡词有:namely, for examp1e, for instance等。

(3) 表示转折的过渡词有:but, yet, however, though (although) , nevertheless,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rast, instead, not on1y...but also等。

(4) 表示递进的过渡词有:moreover, furthermore, even, in addition, what’s more, what’s worse等。

(5) 表示目的与原因的过渡词有:for the reason, for the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hat, because, for, since, now that等。

总之, 过渡词的正确使用, 能够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语义连贯。在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 教师除了让学生运用准确、得体的英语外, 还要引导学生研究文章的篇章结构, 特别是过渡词的使用。

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过渡方式 篇9

一、教学任务的过渡方法

1. 小结式过渡

小结式过渡首先是对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个归纳总结, 以此来引出下面要完成的任务, 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来回忆上面学学习内容, 又能延续到更加广泛的领域, 会起到一种纲举目张的作用。

例如, 在教学牛津英语7A Unit6 Reading中, 讲的是The fashion show,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举行这样一次时装秀号召学生为希望工程募捐, 在处理完本课的教学任务后, 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how?引导学生对这次时装秀进行总结和评价, 通过上面的这个问题,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有的学生这样回答:It’s meaningful, we should help the poor.学生在思考的时候, 自然引入了本课的主旨, 让学生自己来思考怎样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 以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2. 转折式过渡

教师引入与教学任务相反的信息, 让学生感到内容的反差而惊讶, 从而产生疑惑或好奇的心理,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被激发。

牛津英语8A Unit4 Reading中讲的是大熊猫, 在学生学习了大熊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之后, 通过问题If you are a panda what will you say to humans?引导学生来回答, 该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个大转弯, 一些学生先是感到很惊讶, 很快地把自己想到了一只熊猫, 说出了很多心里话,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 自然的过渡到下文中的教学内容。

3. 悬念式过渡

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置悬念, 可运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 如牛津英语7B Unit4 Reading讲的是‘The ghost in the park’, 在复习完第一课时的内容后, 让学生看了一个与之相关的视频, 在一个花园里传来了阵阵低语, 这时有点学生感到非常的害怕, 问了这样一个问题:Is there a ghost in the park?这时学生非常好奇, 有的认为是人发出的声音, 有的认为是风声, 然后顺势跟学生说, Millie and Amy heard the whisper last night, read their story and find out what it is.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了下面的教学任务, 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4. 练习式过渡

在完成上面的教学任务后, 设计一个相关的练习, 形式可以多样, 选择、改错、游戏、阅读、视听等都可以选择, 通过练习而引出下面的教学任务, 既考查了学生掌握的情况, 又“无痕”地引出了下面的学习任务。

牛津英语7B Unit2 Grammar, 学习的是定冠词the的用法, 在学生学生充分了解的the的用法后, 将本班的一个同学课前预习情况投影到了屏幕上, 让本班的学生来帮助他发现错误, 纠正错误的地方, 让后对全班的同学说:All of you are helpful, Sandy also need help in his diary, do you want to help him?学生兴趣很高地投入到下面的任务。

5. 衔接式过渡

这种过渡贯穿于教学任务之间, 我常常采层层递进的提问式的话语, 将教学任务中的各个知识点链接起来。这种过渡方式是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恰当的衔接过渡能将教学内容层层深入, 符合认知规律,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理解接受, 使教学任务环环相扣, 既达到激发学生兴趣, 诱发学习欲望, 勾通师生间的信息传递, 又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产生“跃而获之”的念头,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结

做好英语课堂教学任务的过渡, 就是要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浑然一体, 不出现断层, 以上几种过渡方法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交叉的, 两个教学任务之间的过渡可能同时出现几种过渡方法, 但不管哪种方法, 都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在备课中须做好“备学生”这一环节, 不妨把自己就假想为本班的一名学生, 换位思考, 往往能设计出更巧妙的过渡方法, 使英语课堂环环相扣, 流畅自如。只要我们设计得合理、巧妙, 课堂教学就可以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陈静波《有效教学——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初高中英语教学过渡探究 篇10

一、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 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高一仍是英语入门阶段, 有资料显示, 高一年级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高一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 学生往往是死记单词, 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 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 没有学习效率的观念, 学习方法单一, 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越学越困难, 以致最终丧失信心……因此,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 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更应以听审题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要注意教师语言的弦外之音, 去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 做到心领神会, 潜移默化。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 提纲挈领地记, 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方法和策略, 以便学习教师的示范项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 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 以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 以便于总结与提高。同时, 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 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因此, 要让他们明白学英语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预习→质疑→听课→解疑→练习→巩固, 一步都不能少。帮助和引导他们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科学的方法, 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高一英语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不是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语言点, 而是上课的艺术。高一英语难度比初中增大了许多, 若还能使学生像初一时那样喜欢英语, 那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好。高一学生不同于初中学生, 他们更有自学能力, 一旦入门, 其效果会远远超出老师的作用。

(一) 做好每节课的前奏工作。

一节课的开头如同给一首歌定调一样, 它可以决定课堂节奏的快慢及教学效果。我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 让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 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 内容是关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 由自己任意选定。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他们都会认真构思、别出心裁, 课前反复练习,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创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 学生可以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开始学习。

(二) 读透教材, 精心设计教法。

每一单元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各单元的特点, 勤于思考, 用心设计, 尽力使各课的教学方法各异, 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 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如每一单元的Warming up这一环节的话题, 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方面,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思维领域里的一个劳动者和收获者。训练、测试, 尤其是考试, 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复习功课的方法, 要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 事先采取措施避免低分的出现, 力争全班都高分, 让他们感到有所收获, 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升涨, 心理负担才会减轻, 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增进。另一方面, 可精心设计一些挫折, 提供能使学生在知识上和思维上暴露缺陷、暴露弱点的机会, 借此教育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好事, 能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发现了问题及时去解决、努力去解决, 那么出现的问题越多, 就越能提高, 越能进步;走过的曲折越多, 经受的磨难越多, 人的本领就越大。通过这样的训练, 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上吃苦耐劳的品质, 还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 (或考试) 中, 无论题的难度如何, 都能镇定自若, 信心十足, 正常发挥。

上一篇:正确看待下一篇:一年级说话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