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2024-07-07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精选十篇)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篇1

一、理论研究现状与问题的缘起

(一) 研究现状

国外对公共需求的研究有近较长的历史, 主要是从公共产品的理论加予阐释, 特别是萨谬尔森所做出的贡献。公共产品理论认为, 公共需要在观念形态上是一种欲望、理念;在价值形态上是政府需求, 是政府购买力, 是总需求的一部分;一种产品产出之前或刚刚产出而没有买主之前, 它的身份并没有打上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的烙印, 它的身份是中性的, 只有当它被公共需求所购买之时, 它的身份才被确定为公共产品。那么, 如何有效估计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我们又该运用何种科学的理论或方法来衡量, 并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长期以来便成为了国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 国外学者在理论研究和在实际运用上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他们运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一般经济理论 (主要是效用理论) 以及其他学科如计量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探索了各种计量分析公共产品需求的方法, 为政府有效供给公共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何真正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内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文章对2005年以来CNKI文献资料中有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文化需求数百篇论文进行了阅读与梳理, 国内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集中在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概念与涵义、理论基础、现状与体系建设、供给与服务模式、财政与资金投入、服务均等化、机制创新等诸多内容, 而基于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视角进行研究的为数不多。在“公共文化需求”的概念方面, 目前的研究来看, 还没有很好的界定。吕方认为“公共文化需求”是指与私人文化需求相对的, 基于社会和公民文化需求而产生的, 反映着社会公共利益诉求和共同文化权益的整体性文化需求。 (1) 在农民文化需求的内容方面, 龚上华以江西省吉安市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试图反映出当前农民精神需求的现状, 并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 (2) ;李少惠、张丹通过调查对甘南藏区农牧民公共文化需求及其特征也进行了分析 (3) 。那么, 为何要重视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呢?彭益民认为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在于优化农民的文化需求, 为此应该、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 (4) 当前, 我国农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呢?孙浩、朱宜放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农民在文化服务供给决策中的主体地位被“边缘化”、农民需求表达的内容次序与政府供给的优先次序存在着差距、农民的文化需求表达呈现精英化、非制度化特征、农村自治组织中的文化需求表达异化。 (5) 刘淑兰等通过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状况的实地调查, 认为福建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 (6) 在构建满足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路径研究方面, 彭益民认为应该从“健全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健全有效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三个方面有效拓宽农民的文化需求。 (7)

总之, 当前国内关于农民文化需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暂存不足: (1) 研究以论文居多, 专门性的著作基本没有; (2) 研究较多的是偏向于实践研究, 理论研究较少, 如对公共文化需求的概念、内容和认定方式等基本涵义较少有人探讨; (3) 研究的理论基础多以国外理论为依据, 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释或分析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也比较少。

(二) 问题的缘起

一直以来, 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都是我国公共服务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建国以来, 由于我国实行了城乡二元体制, 城乡之间的各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不仅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 而且城乡之间的文化生活差异更大。城市文化生活色彩斑斓, 丰富多样, 而广大的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显得寂寞冷清。同时, 我国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一直较少, 这部分占比例不大的公共财政又更多投入在城市, 更优先被用于发展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构建。此外, 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公共服务基本以政府为主导:对于不同领域的事务则由自上而下、分门别类的部门提供公共服务,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垄断农村公共服务的模式已凸显出多重危机, 当前基层政府在快速释放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面前显得应对不力, 同时原本就有限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又与农民的现实需求不吻合, 加重了供求之间的矛盾。为此,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如何探寻一条拓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都显得尤为迫切。

二、满足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作用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方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进程中, 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反映了农民群众的意愿, 维护他们基本的文化权益, 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而且对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 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并深化农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支持拥护, 从而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具体到农村而言, 农民是文化的实际享有者, 因此无论是何种的农村文化活动, 如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亦或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其宗旨都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出发点, 不能有任何的偏离。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应该怎样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怎样发展农村公共文化, 作为其中参与主体的和实际享用这的农民无疑最有发言权。而当前农民文化需求却被我们忽视, 并把农民当作被动的“旁观者”。为农民服务, 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是在一些部门的嘴上说说, 而实际上是为政绩服务、为领导服务, 满足自己的利益。这种唯上、唯政绩的观念不消除, 不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 就不能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背离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改革的推进, 当前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已大大提高。但是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一方面是现阶段文化发展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的这种需求, 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实际的文化需求与社会有效的文化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未取得预期的圆满效应, 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未完全带来市场的繁荣, 曾经有数千亿资金与数万个文化项目灰飞烟灭……实践证明, 只有切实了解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以及文化消费的实际需求, 并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才能使文化生产和文化创作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从而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有效性。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有效方式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缺少或离开农民这一主体的有效参与肯定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而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则是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效方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自下而上的进行远远比自上而下的命令更为有效。文化需求的满足不同于其他需求的满足, 农民只有通过切身的参与和体验各类文化活动才能感受和实现。毫无疑问, 农民应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 农民群众不仅是文化的生产者、创造者, 又是文化的享受者、受益者, 文化这种巨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来自于它的群众性, 来自于农民对文化的高度认同与积极参与。因此, 动员并组织农民有效的参与, 培育并发展各类群众性组织就成了建设和发展公共文化的主要依托。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不断发挥广大农民在文化活动项目的设置、开展、文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以及评估等多方面的作用, 不仅是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也是文化活动建设好的根本动力。

三、拓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途径

(一) 拓宽满足农民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

公共文化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 其目的之一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应当由政府主导, 并提供各种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本保证。政府是服务者而非划桨者, 当前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明确界定政府及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能, 理顺关系, 并建立长效的机制。所以, 重点工作之一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战略性的整体规划, 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纳入各级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纳入到相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上来, 纳入到各级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上来, 把统筹城文化乡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同时, 要建立健全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发展保障的系列政策法规, 促进有效机制的形成, 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轨道。

(二) 拓宽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以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建立, 就意味着农民公共文化需求将成为有限的资源配置的关键, 它决定了将生产何种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先生产什么后生产什么, 也应当成为判断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效率高低、公平性与否的最终依据。要增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利用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 促使更多的文化资源引导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并使其合理流动, 从而拓宽农民选择公共文化产品的空间;在供给模式上, 实现由管、办、养合一的直接生产方式向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供给模式转变, 使文化产品与服务逐步从单一计划分配转向由国家、市场、社会共同配置。

(三) 拓宽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机制

根据经济学理论, 供给由需求决定, 公共产品的需求能否被准确揭示, 或者说其需求被准确揭示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高低。因而,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使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 是解决当前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 要从根本上有效改变传统的以外部单向输入为主的发展模式, 尊重农民文化需求的表达权和公共决策的参与, 改变忽视或无视农民的文化意愿的理念, 建立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强有力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从而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由“送”到“种”的转型。

(四) 拓宽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有一支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 并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 各级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工作, 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 建立良好机制激励人才;在人才培养上, 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艺术院校的优势, 培养高学历、高层次文化产业专门人才。同时, 加强对文化单位经营管理人员、文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 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良、作风踏实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为农村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五) 健全农民参与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

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享用者, 理应也应当成为绩效评估的主体之一, 其参与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满意度和有效性。在传统的官僚制形态下, 农民在绩效评估过程中被排除在评估体制之外或参与不足, 不符合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基本要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它是否真正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关键的在于农民对它的满意度, 而不是仅仅只看供给数量、质量。为此, 应当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探讨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农民有效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 及时发现评价主体与被评价对象之间存在的问题, 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情况做出符合实际状态的客观评价, 达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监督管理者的目的。

摘要: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公共服务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而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更是被忽视乃至无视。如何满足农民公共文化需求, 关键是要了解农民真正的文化需求。基于这样的视角, 重新认识满足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性, 探寻一条拓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农村文化,农民文化需求

注释

1吕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导向转变研究[J].学海, 2012, (6) , 第57-60页.

2龚上华.我国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 2012, (9) , 第163-166页.

3李少惠, 张丹.甘南藏区农牧民公共文化需求及其特征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 2012 (5) , 第216-219页.

4彭益民.文化需求: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J].湖湘论坛, 2010, (5) , 第120-122页.

5孙浩, 朱宜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农民需求表达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 (12) , 第9-13页.

6刘淑兰, 郑逸芳, 韦娜.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 , 第45-47页.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活动方案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创新,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安排,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打造“文明城市、和谐广州”创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以社区为格,明确每一个社区所辖地域和人口,科学整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房、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科学整合配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力量。

1、城市社区网格建设。按照便于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便于资源整合、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以街巷、道路为标志,确保年内社区实现网格化公共文化

管理全覆盖。

2、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推进社区公共文化体系网格化建设,重点围绕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社区工作者管理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快社区规划化建设步伐。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商业服务组织、便民利民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配套的组织体系,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的高效化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夯实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基础。

(二)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起与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连接社区信息系统,推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信息化。确保社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管理信息化,基本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发展格局。

1、建立统一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平台。开通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软件。建立以宽带城域网和虚拟专网为依托,社区为应用终端,形成纵贯整个社区四级统一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平台。重点完成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数据库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社区概况、社区服务、社区组织、社区文化、社区保障、社区环境、社区图片、日常工作、系统功能、系统维护、扩展功能、其它功能、其它工具等。每一个模块包括非常全

面细致的内容,社区要安排专门人员集中录入填写,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对数据库的项目和内容提出添加和修改。推进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建立起社区四级社区工作数据指标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共享体系,为协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创造条件。初步实现党建群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

2、建立统一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网络平台。以“中国社区在线”为依托,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级外网服务平台(网站),以沟通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发展社区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有效服务。

3、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体制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抓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心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制订本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规划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街道各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应用建设任务;社区要在街道的指导下,做好源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组织开发好社区内各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信息资源。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网络平台要在今年全部安装开通运行。社区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和运行费用,采取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三)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志愿互助力量的作用,建立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互助志愿服务、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覆盖居民群众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站点为补充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网络。

1、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中心建设。

社区应有一个统一标识的综合性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中心,具备办公、管理、服务、活动等多种功能,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2、建立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导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以社区文教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社区,依托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公共文化服务。倡导建立社区居民互助和志愿服务体系,利用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优势,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社会救助、拥军优属、治安防范、普法宣传、婚育新风、法律援助、文体健身、环境保护等互助和志愿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引导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安全、生态、方便、实惠的要求,积极吸引社区居民中具备文化娱乐方面才能的人员进社区,推进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实施,鼓励和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利用闲置设施、房屋等资源为其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协调,明确责任。实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格化管理,要通过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方位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篇3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府行为优化多元治理文化志愿服务公民参与机制

分类号G250.76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几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渐被纳入中央的政策议程,但从国内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诸多论述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并没有像经济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一样受特别重视和关注,往往只是被当作一个“剩余范畴”来对待[1],在探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时,也很少涉及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中有很多是纯公共物品,比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它也包含有准公共物品,通过市场的“付费”行为使它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它性,网吧服务就属于此类[2]。再从公民权利的角度看,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是政府责任的构成之一,同时政府拥有一系列其他非政府组织或盈利机构所不具备的执行能力和政策手段。因此,在现有的公共文化保障制度的框架下,只有强化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责任,逐步探索建立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力、物力、财政支持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基层人口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1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现状

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始,加上各项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中央政策议程的推动,我国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二元结构”逐渐融合,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普遍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此出现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概念和实践[3]。

1.1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近几十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框架,初步解决了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问题,但依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不足。1978年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0.4%的水平徘徊,“六五”以来,国家在公共文化设施上的投入比重就一直呈下降趋势[4]。“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1220.40亿元,同比“十五”期间增长145.98%,但是与其他社会事业相比,文化事业费增长速度明显偏低。

其次,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比较薄弱。目前,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大部分省份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农村的人均文化事业费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截止到2012年底,服务农民的农家书屋工程,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80多亿元,建成农家书屋60多万家[5],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但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存在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长效机制短缺等问题。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地域间、城乡间和阶层间不均衡发展趋势。从地域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中西部地区相比,无论是在覆盖面还是服务的有效性方面都更胜一筹。2010年,浙江省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基本实现全面覆盖,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西藏乡镇综合文化站仅占全区乡镇的22%,还存在很大的缺口[6];从城乡格局来看,城市明显比农村更有优势,农村和基层乡镇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错位的结构性困境,公共文化服务普遍不足。从阶层来看,低收入阶层和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阶层的工人、农民、个体劳动者,他们中的大部分并没有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和设施。而文化素质较高的阶层多生活在大中城市,不乏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再加上他们自身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可以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全,形式更多样。

1.2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型文化空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开始出现并发展。就目前来看,我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主要由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构成。现在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初步实现了面向基层读者的数字文化服务保障。

截至2013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43个市县支中心,29 555个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60.2万个行政村(社区)基层服务点,部分省(区、市)村级覆盖范围已延伸到自然村。同时,公共电子阅览室也建成42 654个,其中乡镇27 706个,街道2282个,社区12 666个,为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了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7]。为了满足基层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农家书屋也在探索数字化转型,2013年就建成各类数字农家书屋1.75万个,其中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超过1.5万个[8]。

2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分析

2.1政府型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以保障和实现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力。因此,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各类模式中,政府型居主导地位,像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文化服务等。本文仅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为例对政府型模式进行分析。

2011年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开展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创建,旨在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了保障。我国首批中央财政示范区创建补助资金有3.05亿元,若加上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财政资金投入就已超过100亿元,推动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速,集中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9]。二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将日益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可实现资源、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共建共享。三是强化了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功能。全国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经过建设和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的资源服务等。

2.2公益型模式

公益型模式提供的自然是公益性的数字文化,而公益性的数字文化理应是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以满足普通大众的基本数字文化需求为目标。公益性的文化传播平台,我国主要有公益数字图书馆,像浙江省内由政府作为主要投资主体建设的丽水市网络图书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浙江省网络图书馆等。公益数字博物馆,比如金銮博物馆,以及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

世界最大的公益数字图书馆——全球数字图书馆(http://www.ulib.org),其中国分站CADAL(http://www.cadal.zju.edu.cn)早在2007年底就完成了107万册图书的数字化。由于CADAL提供的数字资源倾向于学术领域,主要针对高端信息用户,对普通用户的可及性不够。有一些区域性的公益数字图书馆,主要数字资源由采购和自建构成,力求满足一定区域或针对一定用户群的文化信息需求,像丽水市网络图书馆。丽水市网络图书馆由丽水市人民政府主办,丽水学院图书馆、丽水市图书馆、教育局以及中国电信公司丽水分公司等单位共建,电子资源实现了全市免费共享。同时,建设单位利用这个平台的资金、设备和人才资源,开发了一系列丽水特色的涉农和科技数据库:丽水市农业专家知识系统、微电机行业专利数据库、竹产业知识库和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知识库等。

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政府行为优化

3.1构筑多元主体共生治理的制度框架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供给中的“一元”主体格局,存在权力寻租,公共部门垄断等现象,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低下,再加上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有限性限制并降低了公众的信息满足度,第三部门、私营组织及个人的介入成为必然趋势。虽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道路,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优势,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但还要有大量非营利民间组织介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才能弥补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失灵”和政府服务的低效。因此,今年我国国务院也开始着手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换言之,具有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形成政府、企业和第三方力量“共同治理”的结构,才能优化政府与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综合国内外的经验,构筑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主体共生治理的框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的组合模式:一是政府型供给,又称权威型供给。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理应承担政策的制定、资金的供应和生产安排等角色责任[10]。二是商业型供给。由政府以委托生产、合同外包和特许经营等方式,让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交由市场决定商业性文化的原则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政府对其进行监管。三是志愿型供给。以志愿与非营利组织或私人部门为主体的志愿型供给模式,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关于这一点,可以借鉴北美、西欧及日本在政府主动寻求社会对公益性文化支持方面的成功经验,让社会第三方力量来分摊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性、覆盖率,以及有效性。像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2构筑多层次的公共文化人才体系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人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结构失衡、人才流动体制不畅、人才发展机制不够完善等。但人才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本保障,因此构筑多层次的公共文化人才体系是适应数字化时代文化服务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推进人才工作立法,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人才的培育机制,形成开放性、层级间自由流动的公共文化人才体系,探索政府主导的文化志愿服务的模式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

构筑多层次的公共文化人才体系要有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但我国的人才工作立法比较滞后。现阶段,要深入研究文化人才发展环境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和完善文化人才培育、引进和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有了政策的支持,再根据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有性,对不同专业人才实行不同的培养方式,构筑适合我国的多层次的公共文化人才体系,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阶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如对一些需要口手相传的像畲族民歌、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人才,可以采取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而对文博图书专业人才则应该采取以专项研究为平台的培养方式[11],比如丽水市借助丽水市网络图书馆建设项目,以集聚全市主要文化单位和部门文博图书专业人才的方式,不仅完成了全国第一个面向全市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同时还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有能力、专业技术强的青年文化人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丽水辖区内公共文化服务的满足度。

一个多层次的能高效运行的公共文化人才体系,不仅要形成层次合理的人才结构,还要有一支专门从事社会文化公益事业的群众性队伍。区、县文化馆和社区文化中心,特别是乡镇和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内要推广建立公益文化志愿队伍,以志愿者的文艺专长和艺术才华,为社会和大众提供无偿的文化服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组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2000多支,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人数突破30万,已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力量[12]。由于我国的文化志愿服务历时不长,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对文化志愿组织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要为社会公益文化志愿服务群体提供法规和政策支持,建立与国际和国内接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为公益文化志愿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创造政策和制度环境。另外构建和完善公益文化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也至关重要。比如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提高公益文化志愿者应对群众具体文化需求的能力,提供有生命力和可持续的文化志愿服务。以多样型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结合的方式和社会回报制度,推动文化志愿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3建立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

提高公民的广泛参与是保证公共选择最优化的重要因素,而让公民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力的需要,也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之所在。较之以前,我国公民在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北京、浙江省和广东省等发达地区的主要区域,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场所、文化服务数量增多,文化服务形式日益多元化。但在我国的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制约及民主和人权等观念障碍,文化领域的公民参与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正是我国文化领域公民参与机制的不完善,没能为文化决策带来更多有效信息,导致了公众文化需求偏好与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提供的文化产品对接不上的问题。

综合国内外文化领域公民参与的方式和成效,结合我国公民参与现状和实际,在文化领域构建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营造具备社会普遍参与的政治文化,培养参与主体的文化参与意愿和能力。像北京、上海、广东省和浙江省的主要地区出台了大量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持公民参与,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场所、文化服务数量增多,文化服务形式日益多元化,不同阶层用户群基本上可以享受免费、平等、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权力。其次,将公民参与制度提高到最高法律位阶,设计一个利于民众参与的,并且有效和公平的组织结构,保证公民参与的便捷性和合法性。事实上,公共文化领域的公民参与与其他领域一样,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实践,但是我国政府正在向有限、有效、有责的服务型政府转变,这又为公民公共文化参与的普遍实现创造了条件。第三,选择合适的公民参与方式,提高公民参与的有效性。浙江省安吉建立的由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可以为国家和其他地区提供借鉴[13]。另需要根据公共文化决策的重大、一般等不同级别,选择社会征询、专家认证、公示听证制度、公民调查、关键公众接触、咨询委员会议、由公众发起的接触、公民会议、协商和斡旋等公民参与形式,让公民能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进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

4结语

自2012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网络已经铺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再加上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让数字文化突破了物理上的障碍,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但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普及性和便利性还没有完全融入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责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切实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 1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43-43.

[ 2 ]周平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特征、现状与成因分析[EB/OL].(2008-03-02)[2013-03-13].http://www.snzg.cn/article/2008/0302/article_9252.html.

[ 3 ]王英华.公益型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现状及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132-132.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10.

[ 5 ]杨雪梅,周舒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形成[N].人民日报,2012-11-12(04).

[ 6 ]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六中全会数字前瞻:文化事业费投入:浙江总额最多北京人均最高.领导决策信息,2011(37):30-31.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5-27(02).

[ 8 ]王佳欣.本报盘点2013农家书屋工程:创新[EB/OL].(2013-12-23)[2014-01-05].http://www.chinaxwcb.com/2013-12/23/content_283164.htm.

[ 9 ]杨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申报单位“创新高”[N].光明日报,2013-08-24(03).

[10]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柴英.文化创新在宁波2007[M].宁波: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2008:122-122.

[12]沈杰.文化志愿服务:贵在坚持[EB/OL].(2013-01-11)[2013-03-21].http://www.mcprc.gov.cn/preview/special/wenhuafuwu/zhuanjia/201305/t20130524_275781.

html.

[13]陈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79-80.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篇4

收录日期:2012年6月13日

公共文化服务, 就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服务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的总称。图书馆作为专门的文化服务机构, 拥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条件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事业单位,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知识传播中具有其他文化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 硬件优势。

图书馆最古老的功能就是对文化典籍的保管, 文献是保存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随着图书馆功能的不断发展演变, 已经由单纯的保管发展为知识的整合和传递, 将海量信息由无序整合为有序, 实现知识的传播, 进而为知识创新做出贡献。而知识载体也由单一的纸质文献发展为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这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是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此外, 近年来, 图书馆的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大量的先进设备在图书馆得以应用, 图书馆的加工、开放和集散信息资源的能力也大大增强。显示了图书馆在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中的硬件优势。

(二) 人才优势。

图书馆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还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他们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整合者, 更是信息资源与信息使用者的中介和桥梁。是为社会公众开展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有力支撑。据统计, 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中, 90%为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同时,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馆员也逐年增多。专业的馆员队伍可以引领读者以最经济的途径获取所需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这为图书馆扎实有效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人力上的保障。

(三) 服务优势。

图书馆是由政府通过全民税收支持其经费开支而面向全民开放、免费为全民所利用的文化教育设施, 不以营利为目的, 无偿地向公众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服务的无偿性无疑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图书馆在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的服务以公共、公益、均等为目标, 这也是图书馆的价值所在, 从本质上讲, 图书馆是政府向全民提供的保障全民文化权益的公共服务。图书馆是面向大众的、惠及全民的服务。然而, 我国现状是城市地区、中心地区图书馆建设追求新、大、全, 一般来说, 一级政府负责一级图书馆, 各级图书馆功能定位不明, 管理上各自为政, 条块分割, 资源重复浪费现象严重。而偏远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薄弱, 设施陈旧, 不少乡镇图书室资金匮乏, 后期运行困难, 难以为继。这严重违背了图书馆普遍均等服务的宗旨。其次是类型结构安排失当, 研究型图书馆多, 大众型图书馆少。缺少针对特殊人群的专业图书馆, 例如, 盲文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农业图书馆等。图书馆应当贴近平民, 能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信息获取途径, 为任何人自由接触信息提供机会。

三、图书馆在公共服务中的创新举措

图书馆是政府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深化服务, 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吸引更多的读者和用户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 科学合理布局。

既要考虑在城市地区、中心地区、富裕地区布点, 又要兼顾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整合已有各级、各类图书馆资源, 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建立省、市、县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图书馆 (室) 、社区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以及流动图书馆的全面覆盖体系, 减少因地域差距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平衡而导致享受资源不公的现象。满足了群众尤其是偏远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对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形成全民读书和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流动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的建立,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偏远地区图书馆设施难以覆盖的不足。流动图书馆具有独特的节约、灵活、方便、主动等特点, 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创新, 解决了社区图书室资金不足、藏书量少等问题, 既方便了社区居民阅读, 又营造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和谐气氛。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 在行政村建立的、由农民自己管理的、向农民朋友提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图书报刊、电子音像产品等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拥有7亿多农民的农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文化的软肋, 农家书屋对于农业科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 针对不同读者群, 提供全方位、开放式服务。

图书馆要降低入馆门槛, 吸引更多的读者使用图书馆的资源,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 提供均等服务———不论性别、工种、阶层、强势弱势群体, 均要能享受图书馆服务。特别是对于特殊群体更应该做到“无差别、无歧视”, 提供细致、周到有针对性的服务。我国有些地区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出色, 营口市图书馆就针对盲人设置了无障碍阅读环境, 为读者提供各类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及光盘。走廊铺设了盲道、设置了感应门、红外线语音提示、专用卫生间等设施, 为盲人读者提供优质的无障碍阅读环境。这种做法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除此之外, 未成年人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利应当受到保护并引起注意, 目前, 许多图书馆设立了未成年人阅览专区, 为孩子们提供文学、艺术、传记、科普读物等各类图书和音像资料。比较开放的图书馆还开设了亲子活动区域, 孩子们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图书馆看书、玩玩具。但是, 大多数图书馆并未对未成年人这个读者群给予应有的重视, 例如, 国家图书馆就曾以“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国图大部分藏书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拒绝未成年人入馆读书, 引起网民热议。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开辟独立的未成年人阅读专区得到更加妥善的解决。2010年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面向未成年人开放。在推动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为面向全民提供公共服务做出了榜样。

(三) 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1、开展读者宣传活动, 提高读者信息素养。

通过馆内宣传、开展趣味性读者活动等形式, 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 广泛宣传, 使更多读者充分了解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形式。可以制作相关的用户手册或以视频、图示、展板、网络等多种形式向读者提供指引和帮助, 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图书馆的现有资源、服务项目和规章制度。

2、举办读书活动, 推动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方式。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宝库, 是公民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公共性决定了它在推进全民阅读中的重要地位。图书馆不仅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 而且具有先进的知识整合技术手段和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是全民阅读的主要阵地。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宣传周”、“读者宣传月”、“4.23世界图书日”等节日, 举办专题书刊展览会、新书推介会、读书经验交流会、征文演讲比赛等主题的读书活动, 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公共性, 由此建立与读者及时沟通和互动的平台, 让读者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 体验阅读的快乐, 调动人们读书的积极性, 推动全民阅读。

3、开展大型系列活动。

包含有公益讲座、会展、演讲、报告会、影视播放、读书活动等多个系列, 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服务, 活动对象范围涵盖面越广越好。不断增强图书馆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对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4、承办公益性讲座活动。

图书馆讲座是图书馆比较成功的读者活动形式之一, 是图书馆业务拓展的一大亮点, 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文津讲坛”、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上图讲座”等已略具规模, 已经成为公共服务的一套文化大餐。图书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讲座的质量、扩大讲座的范围, 可以采取提供场地, 邀请社会各界文化名人作为主讲人, 与社会机构和市民合作, 丰富讲座内容, 扩大文化服务范围, 使图书馆成为文化交流重地。

摘要: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然而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上也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本文就图书馆如何提高文化服务能力提出一些新方案。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公众,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郭海明.面向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9.

[2]王克清.浅议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论坛, 2011.2.

[3]刘蔚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学刊, 2012.2.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篇5

摘要: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残疾人体育活动应该纳入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内,这是保障残疾人生命健康权利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公共供求理论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完善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关键字:残疾人 公共供求 体育 措施

1、前言

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理应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人文关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涵盖的领域。残疾人体育是现代人类社会体育活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残疾人身体素质,体现对残疾人关怀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展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也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成绩。我国的残疾人运动健儿不断在残奥会和亚残会等国际大赛上斩金夺银,屡获佳绩,在给祖国带来巨大荣耀的同时,也让人们更加认可和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顶级残疾人运动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这种落差是短期内无法弥补的,需要我们付出长期和艰巨的努力。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全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发展经费不足,专业的场馆设施比较缺乏。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实际需求与当前的供给能力之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从公共供求的视角下,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服务保障和服务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概念与理论依据

体育公共服务在我国是一个新颖的研究领域,其概念、具体结构以及实施方法等都存在较大的争议。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逐渐形成一股研究体育公共服务的热潮,学者们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向前发展。本文研究的前提必须先明确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在综合分析比较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后,最终决定采用樊炳有教授提出的理念,即体育公共服务不仅包含了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行为,也涵盖了相关的公共服务行为,具体来说,囊括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公共信息的搜集与传递、体育公共事业的推进与发展。

公共供求理论是本文采取的研究理论,其以公共供求关系为基础,揭示了公共需要与公共供给之间的关系与基本规律。在研究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引入公共供求理论,可以从一种比较新的视角上去揭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根据这种理论,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容应该充分参照和考虑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体育公共服务物体系发展和优化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体育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成果与实际取得的服务水平,主要取决于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具备的服务素质与条件。

3、我国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获得了一定的扶持,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我国的残疾人运动健儿不断在残奥会和亚残会等国际大赛上斩金夺银,屡获佳绩,在给祖国带来巨大荣耀的同时,也让人们更加认可和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我国残疾人开始越来越多地参加到体育活动中,他们越来越认可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生活的积极变化,这对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更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开展了多种类别不同层级残疾人体育展示活动,并且不断投入资金建设新的残疾人体育运动设施,升级原有的设施。总体来说,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相比于以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这点是无法否认的,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都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与改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的顶级残疾人运动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事实上,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还是比较令人担忧的。因此,其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还不能满足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实际需求,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明显。

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4个:缺乏经费、规范不统一、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优惠政策。这几个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4类:保障制度与体系不完善,领导层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深刻的认识,社会资源不足,信息传递不畅通。总体来说,我国还需要继续完善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推进无障碍环境的建设。

4、完善我国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分析

残疾人体育事业是残疾人社会权益的重要体现,其体育事业不仅仅只是残疾人参加高水平的运动会获得优异的成绩,不仅仅在于培养一批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更重要的是要开展群众性的由广大残疾人参与的体育活动。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必须坚持长效机制,不能片面化、功利化,下面从公共供求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些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坚持长效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4.1、提高公共服务的思想意识

目前,正是由于人们的意识差,导致残疾人事业受到的关注度与重视程度不足。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逐步加强人们对于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关注程度,消除人们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误解与错误认识。具体来说,使人们意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对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关注与投入,残疾人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发展体育事业的权利;残疾人体育事业是残疾人社会权益的重要体现,其体育事业不仅仅只是参加高水平的运动会,更重要的是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要坚持长效机制,不能片面化、功利化,只注重短期成绩的提升,而忽视长期运行机制的建设。

4.2、落实政府部门责任制

“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大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力度,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社会生活权益的政策规定,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体系”的实施,即全力加强残疾人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的建设,这对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但是,尽管宏观调控政策是好的,但是其只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与制约作用,将这两个体系的建设落到实处,仍然需要开展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坚定不移地执行。具体来说,应该明确具体的职能部门,进行责任划分,落实监督与问责机制。如何将政策落到实处,全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我们统筹规划和考虑,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与误解,使其享有与普通人一样的社会权利,必要时还可以考虑给予政策照顾,加快残疾人体育的社会融合速度。

4.3、加大资金投入

当前,困扰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建设相关服务体系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建设资金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筹集: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在残疾人体育事业建设的具体责任,包括事权和财权责任;增加残疾人彩票公益金和就业保障金的支付比例;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按照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吸引社会资本。对资金的使用应该公开透明,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和落到实处,这也是持续吸引资本流入到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必须采取的手段。

4.4、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制度,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体系的建设中,必定会极大地促进服务体系的完善。完善管理制度应该加强该领域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确立法律依据,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快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和规范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建立起具有保障性的公共财政制度,按照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实际需求确保体育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此外,政府还应该引导和加强残疾人体育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如建立起社区性质的残疾人体育俱乐部以及更大范围的残疾人体育社团,充分吸纳残疾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4.5、开发残疾人体育专用的器材与设施

开发残疾人专用体育器材与设施是体现对残疾人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残疾人因为身体功能不健全,很多情况下无法使用普通人正常使用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素质特征研发适合于他们使用的体育设施与器材,从器械的安全性、种类、颜色、尺寸大小、结构和功能等进行设计,以适应残疾人群的不同需求。比如,可以为腿部残疾的残疾人开发加长型的羽毛球拍;为盲人自行车爱好者开发可以自动识别方向的两轮自行车。在选择盲人健身器材的具体配置时,应该考虑多样性和功能性的共同要求,如可以在拉力器下面设置可活动的座位,这样,残疾人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可以将座位移开,然后将轮椅安置在器械下面。盲人在参加足球活动时,由于视力差的原因,我们可以在足球的内部设置响铃。总体来说,残疾人健身器材的设计与生产应该充分人性化,体现出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在材料、功能和工艺上做足功夫。

4.6、加大残疾人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

首先,政府应该重视和抓紧培育特殊体育指导员,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重点抓好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其次,对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特殊体育的培训工作,将他们充实到特殊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这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再次,改革现有体制,聘任优秀的体育专业学生,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到社区或者农村,从事残疾人体育的培训、组织、管理与宣传等活动。通过这几种具体方式,加强特殊体育指导人员的培养,扩大其人才队伍。

5、结束语

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理应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必须具备的人文关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涵盖的领域。本文从公共供求关系的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并就其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完善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6、参考文献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复兴,产业,新城

1 引言

自2010年开始, 国家文化部与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分批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目前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地方城市参与到示范区的创建中[1]。与此同期, 以英国、德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为代表的西欧、北美和东亚等地区, 正开展以城市复兴为总体思路的城市更新, 其核心就是文化复兴, 由此可见, 世界发达经济体均将本国城市文化的巩固放在城市复兴的关键位置 (图1) , 城市复兴已成为欧美城市规划界高频率词汇之一[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指出, 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的问题, 指出要走包括文化传承在内, 就城镇化的总中长期布局和形态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和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和注重人文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数据来源:http://www.ccitimes.com

2 中国城市复兴的历史背景、总体现状和顶层设计

自2000年我国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 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并呈现板块发展的特征 (如图2所示) 。文化发展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五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文化产业可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世界一线城市的发展经验和产业升级的特点, 文化的产业化已成为大都市提升城市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演绎城市内涵和提高宜居水平的关键性动力之一。作为产业的载体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2013年,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增长点位于中国 (如表1所示) 。

注:南海部分未标注, 特此说明。

当前,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开始调整, 由工业化阶段迈入后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更新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房地产土地的主要来源之一、老旧城区建设项目的工程重点和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2011-2013年, 我国每年拆除的建筑面积从1.3亿m2上升至4亿m2, 约占新建建筑的1/5[3,4]。以深圳为例, 截至2013年12月, 在建的城市更新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37%。深圳最大的旧改项目华润大涌的总建筑面积近300万m2[5], 相当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6]或江苏太仓新区的开发体量[7]。房地产行业一般认为中国2014年一、二线楼市将逐渐过渡到城市更新的阶段[8]。阮仪三于2013年12月明确提出将我国“旧城改造”改为“旧城更新”[9]。在实践层面, 深圳提出通过立法将“城市改造”提升为“城市更新”[10], 我国在城市文化保护、旧城改造进入城市文明新阶段。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复兴在文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初步剖析

3.1 政策规划与实践设计存在的主要不足

规划问题表现在:在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中缺少对文化建设成效的考评与监督;对人文城市建设的历史/现代内涵定位和空间布局需进一步明确;关于村镇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的内容较为有限;文化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学设计尚不完善, 无法全面支撑我国人文城市建设的需要。在实践方面, 中国城市发展在城市文化、社会、产业、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如表2所示:

注:●表示直接相关;○表示间接相关。

3.2 城市复兴中文化实践不足原因的初探

当前规划区域文化发展的问题: (1) 脉络结构和品牌价值亟需挖掘、提升; (2) 产业化要素整合和整体性打造不足; (3) 产业化路径需进一步定位; (4) 区域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竞争激烈且同质化高; (5) 规划理念和方法对文化驱动的产城融合度不足。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性欠佳, 经济建设、城市更新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遗存的历史环境和整体风貌时常被破坏并持续恶化[17]。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均是针对已建成的城市区域, 应妥善处理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18]。此外, 规划策略方法、技术和最佳案例相对有限[19]。文化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部分城市间产业规划和园区建设的同质化倾向较严重。国内各大城市建立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但由于指导和规划不足, 很多城市并未结合本地文化特点来制定长远战略规划。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工作开展以来, 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认识不到位。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当前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由于一些领导的保护意识不强, 仍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2) 保护规划滞后。部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 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 在保护整治和建设发展中缺少必要依据, 随意性大; (3) 环境亟待改善。大多数历史文化名镇民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无法为保护环境提供保障; (4) 信息档案亟待建立, 妨碍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5) 旅游开发性破坏时有发生, 有时存在过度强调商业利益而对历史建筑及其环境进行改变, 甚至严重破坏名镇名村的历史真实性。

4 我国城市文化复兴的总体战略构想与实现路径建议

(1) 不同区域尺度中国城镇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为核心, 梳理归纳出中国城镇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调研中国各区域文化发展现状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定位, 提取区域要素, 划分功能区, 突出不同区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传承重点城市传统和现代文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基于复合创新、多学科集成创新和国内外就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 按照中国重点城市区域, 归纳出具有生命力和传承价值的文化脉络;识别必须在空间层面予以规划体现的文化内核。

(2) 中国城镇文化复兴的概念总体空间规划 (2014-2020)

从中长期看, 与我国总体发展相适应, 研究并初步确定不同区域重点城镇文化复兴的重点, 依据对中国城镇文化发展战略不同尺度研究, 形成空间尺度的规划战略;确定不同区域内部文化复兴发展目标和提出区域间文化复兴交互机制;确定重点城镇在所在区域文化复兴中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导向。

(3) 中国城镇文化复兴的规划技术导则 (2014-2020)

对国内外先进城镇文化复兴案例的规划方法进行解读与评析, 确定中国城镇文化复兴的技术指标, 编制中国城镇文化复兴的规范性文件, 指导城镇文化复兴在空间层面的规划实践, 设计与我国城市 (乡) 总体规划相适应的规划体系, 提高文化复兴规划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5 文化复兴与文化产业的规划策略

通过全面剖析并构建完善的规划区域传统和现代文化体系, 将对区域的保护与开发按照文化创意旅游综合的理念进行打造, 通过全要素整合和国际竞争力识别, 构建分阶段的产业驱动路径。同时, 构建具有自身可持续竞争力的模块, 提高地区产业在行业中同步升级的先进生产力, 引入机制, 用低碳宜居生态智慧理念提高区域规划建设质量, 为产业规划提供有效的空间和人才支撑。

(1) 规划区域文化体系构建和文化内核打造

加快从历史传承和城市复兴理念出发, 全面梳理以规划区历史文化为内核的文化板块, 以传统和现代文化融合为理念, 研究梳理规划区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所在城市、国际平台的价值识别的若干内核 (如图3)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心内核, 从历史文化的一般理论 (定义、建模理论、批判性观点) 、管理网络 (管理方式、创新性、产业集群、竞争、网络工作、社会管理) 、相关政策 (国家政策、数据管理政策、社会政策) 、案例研究 (圣彼得堡、西班牙、谢菲尔德、北京、苏格兰、蒙特利尔、威尔士) 、区域文化 (广泛意义、狭隘意义) 、城市发展 (文化导向、文化规划发展、案例研究) 、不同标准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 、经济发展经验 (城市文化、旅游业、城市创新性、商业经验、城市规划、城市地形) 、企业家 (态度、思想、企业文化) 以及创新性 (真实性、著作权、独立见解) 等方面去研究梳理。

都市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中心振兴、土地利用规划和人口集聚等衔接在一起作为产业整体进行规划, 将规划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环境责任和文化生命力协同考量 (如图4) 。图中以都市文化规划为中心, 结合城镇战略规划、安大略省西南部报告、业务保持和扩张规划、惠灵顿县官方规划、品牌战略、休闲研究以及可持续发展协同考量。

(2) 文化产业要素整合和国际竞争力打造

根据确定的内核, 从城区域角度整合文化发展的要素, 合理地构建起具有世界竞争力、差异程度高、与中关村创新衔接性好的文化产业链条 (如图5) , 文化要素的多元版块由创意文化职业、组织文化交流、空间和设施、无形资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纪念日和大事件、创意文化产业组成。深入挖掘海淀区的原创科技优势、中高端人才创业优势、京津冀 (保) 协同发展的区域战略优势, 深化文化资源要素整合, 突出整体性打造, 构建牵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引擎。在文化创意产业中, 在国际文化创意视野的基础上, 整合本地本区域的文化要素, 着力打造 (1) 精品皇家文化游览品鉴区; (2) 中、高端度假会所休闲区; (3) 智慧创意人文示范区; (4) 人才职住平衡先导区。

资料来源:http://www.emeraldinsight.com/journals.htm?articleid=1926285

资料来源:http://www.mintoculturalplan.ca/definitions/municipal-cultural-planning/

(3) 文化产业链设计和分阶段耦合式驱动

引入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的概念, 将产业链充分统筹, 按照规划区文化发展板块的开发节奏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 从板块内外部适度超前打造若干具有市场适应性和产出的产业化路径。通过对区域空间文化创意子行业资源禀赋的可视化分析, 解析出产业链的设计思路, 提出分阶段的耦合路径 (图6) 。

资料来源:http://www.districtofwestkelowna.ca/Modules/Show Document.aspx?documentid=9520

(4) 同质化风险防控和先进生产力引入

建立有效的同质化风险防控机制, 调研北京市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及中长期动向, 避免低水平、低产出、低竞争力的产业设计, 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和二次创新能力;同时, 强化发掘文化创意型先进生产力, 提高分阶段引入的水平;动态研究联合国创意城市、欧洲文化之都、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试验园区以及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产业重要信息。

(5) 用低碳宜居生态智慧理念优化规划

突出产城融合, 强调产业集聚和就业辐射的能力规划, 通过将低碳宜居生态智慧等理念融入到文化产业规划中, 实现规划区文化产业开发模式高度和谐和良好人居的保持, 提高区域内外人才的可持续吸引力和文化创意产业内部不断快速升级创新的能力, 保障规划区文化创意聚集区实现在中国文化创意领域的引领地位。在文化产业的基底上, 按照可持续理念, 将低碳生态等概念在空间具体化 (图7) , 日本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城市的生态减排的先锋行动计划 (图8) 并相应提出了减排目标。

6 结语

城镇文化复兴与文化创意新城联动可为国家城市建设和文化主管部门提供城市文化复兴的总体空间战略构想, 完善我国文化规划在空间层面的表达, 强化文化规划实施力度;为我国不同区域重点城市的文化复兴提供可操作的规划设计方法, 提高相关规划技术人员的文化复兴规划能力。

资料来源:http://www.japanfs.org/en/news/archives/news_id028927.html Efforts by Eco-Model Cities in Japan Part 1.Japan for Sustainability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篇7

一、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审视

随着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飞速发展, 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坚定选择。而我国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与这种公共服务要求和理念相差甚远, 非常不适应服务型社会的建设, 其服务方式、形式、内容、能力等都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如下:

1. 人事档案管理内容、手段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难以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多样化服务。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对人事档案的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 要求人事档案管理提供各种及时有效的各种档案信息服务。而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囊括的内容无非就是包括档案人的履历、鉴定、考核、政审、学历、职称、工作经历、党团经历、职务调动、任免、出国留学等, 而关于档案人的各种诚信资料、具体的工作业绩、地方社会管理的档案材料等也没有纳入其中, 这导致了其能够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非常单一原始, 导致其服务态度极为被动, 只是机械地提供一些查阅、复印、考核参照等服务项目。同时, 由于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很不到位, 导致提供查阅和复制等简单的服务项目需要很长时间。这些凸显了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与时俱进不够。

2. 人事档案非开放性的管理模式和体制, 导致档案相对人的诸多权利没法得到保证, 使得档案相对人应受的服务大打折扣。

目前,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还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那套管理模式和体制, 往往就忽视了档案主体的一些基本公民权利, 比如知情权、利用权等, 导致档案主体的权利保障得不到落实, 具体有以下情形:其一是我国现存人事档案管理中一些硬性规定, 如不得查阅本人档案等, 导致了档案主体很难获取和享用自己的档案信息;其二是在人事档案利用过程中, 档案主体的合法权益有时会遭受侵犯, 比如档案相对人在调动工作时, 提取档案时被卡;同时也出现过利用档案归档之际, 篡改档案, 侵犯档案主体的权益。这些均凸显了我国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和体制人性化服务的缺失。

3. 严格苛刻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导致档案相对人的信息资料非常分散, 使得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不完善。

在当前人事档案管理运行中, 人事档案信息主要存在两种分散现象。其一是虽然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求是档人一起流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同一人事档案主体不同时期的信息资料往往散布在档案人流动的单位中, 同时我国出现的各种档案调档及重建和档案与档案主体失去应有联系现象, 更加剧了这种分散。其二是由于人事档案主体自我意识的增强, 导致很多相同资料分散在不同机构人事部门中, 比如档案人的教育背景和婚姻状况信息等在教育部门、人才交流中心和上过班的单位中都有, 这种人事档案信息的分散现状彰显了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人信息资料的失控, 不利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4.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中档案管理者与档案本身受到不等同的对待, 导致了档案管理者服务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本来人事档案管理范畴是极为广阔的, 包括对档案本身、档案载体、档案管理费用和设备和档案管理者等的管理。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者理应受到尊重。但是在我国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中, 档案管理者往往处于边缘化地位, 不受重视;同时档案维护的各种药物处理手段, 严重影响着档案管理者的身体健康。

二、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具体原因透视

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导致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和不良后果, 致使其服务水平处于极低的层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除了有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既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宏观原因外, 还包括一些微观原因, 比如人事档案管理理念观念落后、人事档案管理理论指导的缺位、管理监督不力和管理程序规范性不够等。

1. 人事档案管理理念滞后, 致使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理念明显不足。

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受制于传统计划体制, 导致档案人依赖于档案管理单位的特殊关系。这种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导致其先进管理理念很难形成, 致使其社会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性非常不高。

2. 人事档案管理理论指导的缺位, 导致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实践运行疲软乏力。

当前我国对人事档案的研究, 还没形成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 为此,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运行缺乏科学档案学理论进行及时指导, 促使其管理实践行进显得非常疲软乏力, 后劲不足。

3. 人事档案管理跨界协作不够, 导致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社会公信力下降。

由于部门利益的驱动, 很多部门都想插手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控制, 但现实中一家又不能独自管理, 这种尴尬的局面势必造成了各部门在人事档案管理上的跨界协作很难形成。同时由于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其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依附关系, 造成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实权不多, 档案调动和变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部门的行政主管部门, 造成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这些现象使得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公信力受到极大影响。

4. 人事档案管理程序上极不科学, 导致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中出现种种缺陷。

当前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护、开发利用、汇总和传递等各个环节中, 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的规划策划不科学和不及时, 导致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不足非常多, 比如档案相对人抛弃自身档案和档案重新建立的不正常现象导致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与档案相对人的分离, 不利于人事档案管理和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人事档案传递和档案材料形成的时间差距极大, 往往会造成提供的档案信息滞后;档案按名字系列进行记载管理, 会因为档案相对人名字重复导致一时的人档分离;我国现行人事档案管理范围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传统的十大类别, 其中尤其是档案人的政治方面信息, 没有将档案人其他方面表现比如诚信资料等纳入其中, 这导致档案人与其档案在内容上的分离。这些均会影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三、公共服务语境下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举措和对策

当前, 公共服务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民众以及各个团体和管理机构中。作为信息机构, 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借助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手段, 主动为社会各界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 理应成为其运行的职能功能。为此,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革, 方能推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1. 不断强化和渗透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 促使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更加人性化。

当前公共服务行政理念已经深入民心,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已经取代传统的单位本位观念, 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家档案局均已经明确档案务必服务大众的职能。在这种政策安排大背景下,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务必要树立服务公民的管理理念, 改变重视档案而轻视档案人的做法, 积极构建起服务所有公民的档案信息资源系统和利用开发系统。在人事档案管理运行中, 务必要树立协作的理念, 促使人事档案管理与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同步行进, 与国家反腐防腐体系建设结合, 建立有效人事档案监督机制;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协调, 克服人事档案管理因为户籍问题带来的不公正;积极服务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各种档案真实性建设, 促使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建立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同时还务必要树立法制化的理念, 促使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全过程依法运行。

2. 积极构建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体系, 促使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运行科学化。

这需要从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和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着手:在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多元化态势下, 重新界定各个人事管理档案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建构起一体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开拓途径为公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科学的人事档案修改补充流程、鼓励公民保存自己档案材, 从而建构起公民主动积极参与的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积极推进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之间、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和人事档案形成部门之间、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社会各部门以及公民之间等层面形成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机制, 促使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运行。

参考文献

[1]肖友桃.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 2008.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公共项目管理

0 引言

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下, 我国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在向外传播的同时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侵蚀日益严重, 导致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的遗失、消亡。因此, 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和教育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课题。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在保护、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多位效益一体积极发展的动力。

公共项目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 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为目的, 着眼于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利润为主, 进行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而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民族特色文化, 如何将发展民族文化与创造社会财富相结合一直是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也是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进行探究,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研究意义

1.1 理论意义

公共项目管理体系发展成熟, 但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方面几近空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公共项目管理理论在政府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公共项目管理这一特色领域。民族地区由于其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背景, 以及复杂的地理和周边环境等共同特征决定了其进行公共项目管理时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尤其迫切;如能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领域也引入项目管理思想, 不仅能推进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的发展, 更能弥补理论研究的这一空白。因此, 在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下, 研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 以期利用公共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来探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1.2 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多位效益一体共同发展的积极动力, 不仅有着保护、弘扬、传承珍贵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功能, 更是有效利用当地资源, 挖掘民族地区特色与潜力, 创造社会发展新型模式的良好契机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 是适机推出响应市场需求的民族文化产品, 打造科学的、环保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推动力量。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开启了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新途径, 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其他功能的实现,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 培养面向社会, 面向市场的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 在文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与共同进步中营造利益、高效的良性循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由56个民族的璀璨文化构成。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冲击, 社会对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问题成为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社会现象。因此, 研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

民族地区也即少数民族地区, 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聚局的地区, 本文中主要是指国家法律明确划分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也即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的系统学习, 如民族语言、歌舞、运动、习俗等。

2.1.2 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项目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 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为目的, 着眼于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利润为主, 进行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同普通项目相比, 公共项目具有产出的公共品性、收益和成本的外部性、项目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 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公共项目管理指运用管理的知识、工具和技术于公共项目活动上, 以满足公众对于公共项目的需求, 包括项目范围、时间、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集成管理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

2.2 相关研究现状

2.2.1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相关研究

1988年, 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 指出“一体”是中华民族这一实体, “多元”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 这是小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有着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内涵和交叉叠合的错综复杂的网络。56个民族的璀璨民族文化汇成了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体系, 有关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研究很多, 主要分为几个层面:

一是针对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互动关系研究, 如张俊豪在《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一文分别从时代变迁和社会变迁两个层次, 从教育发展的多样性特征分析了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是课改、科目等同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 如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文中提出在课程改革的文化观上, 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在课程改革的方法论上, 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

三是选取某一特定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内容进行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研究, 如陈延亮通过对湘西州5所中小学双语教学试点的实践考察, 发现对于是否应该开展“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是否有必要传承土家语的问题上, 部分群众甚至少数领导干部都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四是从某一理论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进行研究, 如陈爽《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价值探析》一文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对指导个体健康成长、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构建和谐社会、民族教育理念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

2.2.2 公共项目管理相关研究

我国的公共项目管理工作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像比如国外的公共项目管理研究起步晚, 发展还不太成熟。1992年, 中国人民大学任淮秀教授出版《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1997年同济大学黄渝祥教授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杂志上发表系列论文, 对公共项目评价的内容、方法、评价原则、评价报告的撰写做了系统的介绍。很多学者在推动我国公共项目管理进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3年以后, 国家计委、建设部、交通部、国家开发银行等先后发布了关于公共项目评价的文件, 制定了评价办法。财政部于2002年印发了《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2004年印发的《财政部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年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了我国公共项目管理工作已经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虽然我国公共项目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从目前公共投资项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看, 一些公共项目在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和漏洞。例如, 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 一些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建设投资等, 所以这些使得公共投资项目管理与评估日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密切关注。

3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主体单一

在民族特色文化传承教育层面, 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 缺乏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由于政府更多的是从宏观和管理的视角进行决策, 与民众的信息存在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等局限, 导致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执行不够到位, 民众参与度不够。从各地开展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来看, 一方面学校依据政府相关政策积极行动, 拓充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及部分教师却不买账, 认为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能力;此外, 一些老师对新课知之甚少, 甚至对民族文化教育产生误解。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和传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单一主体主导难以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3.2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民族特色不明显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关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机制,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现代人才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而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等方面较为落后, 在教育方面多是照搬内地模式, 没有切实的考虑民族地区自身状态, 忽略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一味地学习主流文化。长期以来, 民族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 忽视了其民族性, 教学上, 作为民族教育最有特色的民族教学论尚属空白, 科学的双语教学理论没有形成, 各地的双语教学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 课程设置上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与内地课程设置一致, 追求“应试”“升学”教育。

3.3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动力不足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动力不足表现在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相关利益团体主要由起主导作用的政府、被动配合的学校、被动参与的学生及和心有疑虑的家长组成, 其中除了政府基于社会责任担任主导和组织的角色外, 其他群体的主动性都不强。以四川兴文县为例, 其推行的“川南僰苗文化艺术特色教育工程”项目几乎全部是由政府一手推动, 学校的作用主要是依据政府的要求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添加一些民族特色文化课程, 学生在文化课累了后就参与一下文化娱乐活动, 而家长则不太认可在学校开设这些民族特色文娱活动, 并认为其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3.4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机制的局限性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是教育的一部分, 更是政府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综合能力的一个反映。但是现而今由政府主导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主要停留在义务教育的附属位置。在政府层面, 考评结果也主要围绕政府的投入、决策、规划展开, 即政府考评主题和对象都是政府自己;而在学校层面, 针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机制包括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开设课程等, 只是高校以应试成绩为主要考核的附庸。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是公共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 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全面考虑。而目前的考评机制不仅在考核标准上、考核程序上, 还有考核结果上都存在局限。

3.5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认可度不高

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 我国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认可度一直不高。比如四川省兴文县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在各个乡镇迅速的繁荣起来, 但是事关学校的教育大计、升学率, 孩子们的未来发展,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持怀疑态度。在教师层面, 主要体现在学校开设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主要局限在美术、体育等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次级学科里, 而没有专门的民族特色文化课程和教师;此外, 学校也不放心在主要学习时间中配置太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学习时间。在家长层面, 一方面认为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不关孩子的事, 不应该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认为学校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就应该减少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外在的学习干扰, 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统考课程中。

3.6 民族特色文化遗失, 传承艰难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 众多少数民族并存的大国。在文化上, 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 现代化在带给全世界人民便利和舒适的同时, 遗失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变得日益艰难。在民族教育层面, 寄宿制的推广让新一代的青少年接触纯正民俗文化的机会日益减少,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日益淡薄, 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4 基于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分析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公共性强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长期主体单一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其是一个公共性强的公共项目。首先, 教育本身就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项目的一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珍宝, 是一个国家的荣誉。然后, 民族特色文化很重要, 但并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政府是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最好的提供者。但现实是, 政府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型, 无法周全考虑一个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工程在各个区域、时间点的变化需求, 导致单一主体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发展并不健全。

4.2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创新性不足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形式主要以上课为主是受长期教育惯性思维影响的结果。义务教育体制下, 上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但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而言, 其多样化的文化形态、民族特色, 光依靠简单的上课是无法展现出来的。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也不能激发当代年轻人的兴趣。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创新文化教育的管理体制、教学形式和考评机制, 让多样化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能以多样化的姿态不断发展。

4.3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激励体制缺乏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造福社会的公共项目, 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其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无论是对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文化传承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社会、政治、教育政策方面却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导致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动力和参与度不足。在经济领域,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成本高, 是一项需要长期投资的事业, 经济效益并不稳定且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在社会领域,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只对极少数行业领域工作有益;在政治领域, 民族文化教育只是地方政府形象工程的一部分, 花费时间长, 且对绩效考核和评比意义不大;在教育领域,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属于次级教育课目, 不是应试教育的必要条件。

4.4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民族小学、中学、民族师范和职业技术学校、民族学院和民族高等院校, 但是, 适合自身特点的完整而科学的民族教育体系一直没有形成。多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体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在小范围内以娱乐的形式给大家提供民族娱乐性教育, 缺乏相应的考评机制和配套机制。例如兴文县的“川南僰苗文化艺术特色教育工程”原定于今年实现的“利用大坝苗族乡的教师资源, 构建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民族艺术教育链条, 注重民族艺术教育的承前启后性, 让全县学生从幼儿园时期起就接受系统化、序列化的民族艺术熏陶。”还未实现, 到目前为止最有成效的也只有“沙坝学校”。完整而科学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体系有待形成和完善。

4.5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度不够

尽管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已经作为政府发展民族教育的形式, 并以政令的形式推动着。但是由于社会固有的信息滞后性, 大部分民众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存在任职缺乏或理解片面甚至误解的倾向。这主要是政府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度不够造成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仅针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或是民族文化节日民族文化比赛等形式宣传显然是不够的, 普通百姓并没有弄清楚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真正内涵。

4.6 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浪潮。许多地区由于建筑修路, 对传统民族文化肆意掠夺, 导致民族文化流失。在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由于政府缺乏对民族特色文化的全面了解, 忽略了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的保护, 导致民族特色文化的消亡。

5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发展对策

5.1 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要求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一元教育, 更多的尝试多元文化教育, 共同将我国的多元民族文化教育推向前进。首先要参与主体多元化, 如家长联盟、社团、学校等;然后要丰富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形式, 不仅仅是上课的方式, 还有让学生以参观或出游的形式亲身体验民族特色文化。

5.2 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

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 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认可程度。政府在实施相关政策前应对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做充分的调研, 了解各方的利益需求, 做好各方利益权重的考量, 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 依据反馈结果进行政策调整, 争取各方利益团体的认同和配合。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 让各方利益群体都参与进来, 实现多方协调合作, 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发展。

5.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公共项目的一种, 且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 其公共性更强。要让民众积极地参与进来,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需要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项目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评价分析标准。针对其存在的困境和现实需求, 做出符合预期的激励机制。例如少数民族教育加分、学校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办学投资等。

5.4 教育评价的多元化

唯有教育评价标准不局限于教学成绩和升学率, 民族文化教育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继续发展网络工具加强民众绩效评估工作的同时, 同时注意偏远民族地区的意见收集, 例如采取走访、定期座谈会、长老会谈制等传统沟通方式的有效运用。

5.5 加强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

宣传是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获得民众的认同, 让民众自发地参与到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建设事业中来。做好宣传就要首先针对利益相关群体进行需求调研, 依据调研结果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项目规划, 再借用多种渠道宣传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项目。让民众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充满期待。

5.6 注重民族文化教育保护与开发并举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针对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问题, 需要保护与开发并举。首先就其保护层面, 民族地区有这些文化遗产由于外在原因逐渐遗失, 需要在政府的主导和社会多元合作下加强对这些濒危文化遗产加强保护, 包括申报国家或地方文化遗产、建立特色文化产业经济、培养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技能人才等;然后就其开发层面, 可以将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优势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 让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

[2]张旭霞.公共行政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6.1:37.

[3]张旭霞.公共行政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6.1:76.

[4]宏江.公共项目管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13.

[5]程铁信, 付聪.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1:10.

[6]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学出版社, 1991.3:32.

[7]张俊豪.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 (3) .

[8]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 2009 (5) .

[9]陈延亮.土家族语言传承的断代与拯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31 (6) :49-54.

[10]夏铸, 谭志松主编:全面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

[11]陈爽.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价值探析[D].吉林:吉林大学, 2014.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篇9

服务型政府, 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 在整个社会民主框架下, 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一) “以人为本”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顾客为导向, 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界定, 认为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 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 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该理论还加入了工商企业的管理理念将公民比喻为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 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关注的焦点对准顾客的需要, 政府的各项工作、措施, 包括改革都紧紧围绕着顾客来开展, 一切都以顾客为导向、为中心, 并将顾客的高满意度作为政府所追求的目标。坚持“顾客至上”, 及时了解并设法满足顾客的需要, 不以赢利为目的, 尊崇顾客主权, 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 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因此, 从该理论出发, 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政府。

(二) “高效行政”是建设服务型

政府的基本保证

追求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公共管理在追求效率方面主要采取三种方法:首先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与传统公共行政做法不同, 新公共管理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 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 既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 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其次重视结果。传统公共行政过分强调过程, 使政府运行成本大增, 财政压力不断加大, 结果却愈来愈令公众失望。而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 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 关注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主张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主动、灵活、低成本、富有成效的反应。再次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等。由此可见, 新公共管理重视企业化的运作方式, 为政府内部引入竞争机制, 从而通过竞争以更高的效率为公众服务。

(三) 服务型政府鼓励民主参与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民的知情权和言论权。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 政府的任何一项政策都只能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 而不能真实反映普通民众的心声, 这是有违与民主政治的要求和原则的。政府管理的过程因该是民主广泛参与的过程, 服务型政府应为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 提供各种渠道, 以实现政治民主, 实现政府与民主的互动与公平。因此, 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的服务型政府应该是鼓励民主广泛参与的政府。

二、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虽然我国政府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并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 但是要建立一个完全与成熟的市场经济所匹配的行政体制仍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政府管制过多、过细, 尤其是对经济领域干预仍旧较多, 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行政权力过多的渗入社会各个角落, 对社会控制过严, 久之会扼杀社会微观经济主体发展的主动性和改革能动性, 阻碍了经济、社会特别是人的自身发展;政府管理方式、手段单一、落后, 常常忽视法律和经济手段, 而“擅长”进行行政手段干预;政府职能“越位”、“缺位”的现象仍未彻底根除;行政效率低下, 忽视成本, 行政财政过多的关心小部分人的利益, 忽视了大众的公共利益;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机构臃肿, 相应的职能却行使不力, 往往出现某些领导在其位而不谋其职, 形成徇私舞弊的不良风气。

三、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思考

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理论指导建设新型的服务型政府, 就是要以市场需

························I行NTEL政LIG管ENC理E

求为导向, “顾客”的满意度为最高标准,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流程再造, 创造“小政府, 大社会”的行政环境, 真正建立起责任型的服务型政府。

(一)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公民参与意识, 建立公开透明的对话沟通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顾客”为导向, 认为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 且认为公众参与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保障, 以该理论为指导的服务型政府也应该是“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应摒弃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思维定势, 应以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得失的标准。引导社社会公民参与公共服务进程中, 形成政府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和双向合作, 提升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进而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服务型政府应该致力于创造平台, 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加强与公众沟通的对话机制和公众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 确保公民广泛地参与到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来, 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和协商, 加强集体协作, 制定出能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政策, 真正反映民生之所需。一方面可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为人民群众提供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尊重和重视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对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 为群众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另一方面, 也可以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业的参与热情,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鼓励公众参与, 使公众加深对政府的了解, 形成政府与公众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氛围, 便于政策得到最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 促进公共产品提供和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民营化并不代表对政府作用的完全替代, 只是弱化了政府在某些方面的职能。通过民营化的方式, 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而且可以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发展的空间, 为市场和社会的生产引入市场竞争, 进而提高效率。一方面, 政府可以对某些服务进行委托授权, 或通过政府撤资、政府淡出等方式适当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生产职能, 另一方面, 将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例如可以将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以此方式在公共领域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投标者竞争来完成公共服务提供的“准市场化”;政府还可以鼓励各个社区根据各自情况建立各种公共事业如养老院、敬老院、儿童健康中心、残疾人中心等。

当然, 公共产品提供和公共服务在民营化的过程中, 政府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局外人, 而是应当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即应该灵活的进行适时宏观调控, 不以赢利为目的, 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 消除不合理管制, 创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注重政策指导作用, 引导微观经济主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同时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三) 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 强化服务意识, 树立责任行政理念

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把思想好, 能力强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 对素质差、不称职的工作人员及时撤换。必须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和培训,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忠于职守的道德准则;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训练, 培养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 激励广大公务员勤政务实、积极进取, 实现从传统的注重管理和善于服从命令向注重服务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转变;强化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约束, 确保公共权力免于滥用;在具体工作中, 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 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得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同时还要使公务人员树立起责任行政的理念, 用责任来规范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只有打造出一支有责任心、甘于奉献、乐于为人民服务的行政班子, 服务型政府才能成功地得到建设。中国政府必须积极响应社会和民众的要求并加以满足, 主动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 承担其应有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四) 推行电子政务, 用信息技术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 同时, 也给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电子政府体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如政府办公自动化、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政务信息发布、电子化民意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政府各项管理工作都是综合性较强且较复杂的活动, 涉及范围广, 作用因素多, 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完成。尤其是现在面临信息化步伐的加快, 单靠经验和传统的文书、通信技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 因此,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快建立起电子政务系统,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管理, 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子传真设备等处理公文、传递和贮藏信息, 彻底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化与网络化, 并以此广泛的网络平台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直接沟通的桥梁, 为公众参与提供更宽泛、更便捷, 更多元化的信息与服务。目前, 许多政府机关都建成了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通互联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 使得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互动性更强, 获取和反馈信息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大幅度降低, 大大促进了行政效率。

四、小结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管理模式转变的主导趋势。新公共管理理论将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到公共领域中来, 为改造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模式提供了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理论基础, 对这一理论加以研究同时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为我所用, 中国政府管理模式必将朝着理想的方向实现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夏书章.行政管理学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 (第二版) [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50, 654.

[4]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D)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6) .

[5]张康之.论政府的非管理化——关于“新公共管理”的趋势预测[J].教学与研究, 2000 (7) .

[6]宁骚.行政改革与行政范式[J].新视野, 1998 (3) .

[7]张成福.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1) .

[8]温家宝:《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在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 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4 (1) .

[9]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 篇10

一、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三大失衡

(一) 城乡发展失衡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以来被全社会所诟病, 认为其是“制约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一体化, 影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原因。因此, “十一五”期间,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进程中, 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财政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文化经费投入, 尽可能的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但截止到“十一五”末期的全部统计数据来看, 这种失衡状态依然存在且仍在扩大。

首先, 从我国文化事业经费的城乡投入情况看, 2006~2010年的五年中, 国家每年投入到城市的文化事业费分别是113.43亿元、198.96亿元、182.45亿元、206.29亿元和222.27亿元, 而每年投入到农村的文化事业费只占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的28.2%、28.2%、26.8%、29.4%和36.0%, 也只是到了“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才占到了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的1/3以上。

其次,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的人口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约为0.8:1、0.85:1、0.89:1、0.94:1和1:1, 城乡人口比基本持平。但比较这一时期城乡公共文化事业费却发现, 城市文化事业费相当于农村文化事业费的2.54倍、2.54倍、2.78倍、2.40倍和1.78倍, 且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不仅与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差距较大, 就连全国平均水平也一直未能企及, 从而使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失衡状态尤为突出。

再次, 从2008~2010年地市级与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年均每馆购书经费来看:2008年,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的购书经费是53.47万元, 而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的购书经费是8.16万元, 前者是后者的6.6倍。两年后,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的购书经费上升到74.97万元, 较之2008年增加了21.5万元, 而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购书经费较之2008年只增加了3.5万元, 前者增幅是后者增幅的6倍多。

最后, 从城乡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文化资源和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来看:全国大中城市聚集了一大批专业文化、图书、文博单位和大中专艺术院校, 并且城市歌舞厅、影剧院、公园、文化广场等文化娱乐设施随处可见。而我国农村大多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边远地区, 不仅本身拥有的文化资源较为匮乏, 而且挖掘自身优秀文化资源与吸引外部先进文化资源的能力也较为低下。因此, 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之初就存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数量失衡的先天不足。

(二) 区域发展失衡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第二个失衡体现为区域失衡。我们以中国32个行政区划为考察对象 (不含港澳地区) , 通过对各省份文化事业费、人均文化事业费、人均购书经费、人均拥有藏书量等指标的测算来说明这种失衡现象的具体情况。

首先, 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 文化事业经费超过10亿元的地区有11个, 较上年增加3.75%, 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与上年无别, 分别是广东 (26.99亿元) 、浙江 (24.20亿元) 、上海 (18.63亿元) 、江苏 (16.31亿元) 和北京 (16.17亿元) , 多为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或直辖市。而文化事业费最少的五个省份分别是西藏 (2.11亿元) 、宁夏 (2.45亿元) 、海南 (2.74亿元) 、贵州 (5.37亿元) 和甘肃 (5.56亿元) , 多为西部边疆省份或少数民族地区。

其次, 从2010年人均文化事业费来看, 超过30元的省份有11个, 占全部省份的34.4%。最高的北京市人均文化事业费为82.44元, 是最低的河北省人均文化事业费的8.4倍。并且年鉴显示, 相对排名靠后的三个省份与上年统计完全相同, 依然是:河北 (9.78元) 、河南 (10.12元) 和安徽 (12.91元) , 三省均处于我国的中部地区。

再次, 从各地区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和人均拥有藏书量看, 2010年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最多的省份 (前五名) 分别是上海、天津、北京、浙江和辽宁, 排名后五位的省份分别是河南、贵州、河北、安徽与湖南, 最多的上海市是最少的河南省的42.2倍, 且后五省的人均购书费只约等于全国平均数的四分之一, 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0.829元) 。此外, 人均拥有藏书量最少的省份 (后五位) 包括西藏 (0.18册) 、河南 (0.20册) 、安徽 (0.21册) 、河北 (0.22册) 与贵州 (0.23册) 、其人均拥有量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数 (0.46册) 。

最后, 按照各省份在中国版图中的地理区位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对32个省份进行东、中、西部的划分, 并再次随机选取人均文化事业费、人均拥有藏书量和人均购书经费等指标进行统计, 对比分析后发现:东、中、西部公共文化服务在“十一五”末期依然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发展失衡状态。东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是西部的1.28倍, 是中部的1.95倍。东、中、西部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差异指数分别为1.47、0.67和0.80, 中西部人均购书经费仍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异。

通过上表的分析也有两个特别发现:1.西部地区的若干指标结果要优于中部地区, 如西部人均文化事业费是中部的1.52倍, 西部人均拥有藏书量与人均购书经费多于中部, 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人口基数较少所致。2.即使处于同一经济发展区域的省份, 在文化投入方面也存在差距, 而且有些西部省份或中部省份的个别指标会超过所谓的东部发达省份, 这说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水平高低并非完全受制于经济因素, 还受到诸如行政因素 (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文化治理理念、文化管理制度等) 、社会因素 (文化资源禀赋、文化环境等) 等多方面的影响。基于此, 也就无需对“穷地方也可以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感到惊讶了。

(三) 阶层发展失衡

“社会分层, 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 依据社会关系在不同层面上的同一性而形成的社会层次结构, 由社会分工而造成的阶层差别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速度加快, 社会阶层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在文化层面上呈现出公共文化服务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

首先, 以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产品支出为例。2008年, 文化娱乐用品支出家庭人均最高与最低相差960元, 低收入家庭人均支出只相当于高收入家庭人均支出的26.7%;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最高的高收入家庭人均为1425元, 是低收入家庭的5.53倍;再将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的平均水平1507元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的平均水平322.86元进行比较后发现, 后者只相当于前者的22%, 深刻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阶层上的失衡状态。

其次, 以广大农民工群体为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截止2010年, 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42亿人, 占城镇常住人口的1/3, 主要集中在城市。但是这么庞大的社会群体, 却未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一方面源于农民工群体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 收入较少, 需求表达的渠道较窄, 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与服务意识不够, 使得这一群体的文化生活较匮乏、文化消费能力较薄弱, 文化权利意识较淡薄, 由此造成这些“穷二代”、“穷三代”的公民文化权益与需求被忽视甚至忽略。另一方面, 根据随机走访的调查结果显示, 城市人口普遍不欢迎农民工进入城市生活, 认为农民工的融入会影响城市生活质量与社会管理模式, 因此, 城市居民会运用地方保护主义将农民工排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 形成农民工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壁垒与制度屏障。

(单位:元)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年鉴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

二、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直接影响着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因此, 归纳分析旧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失衡的社会管理原因, 从而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治理提供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与重要。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理念陈旧, 管理模式落后

首先, 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始终秉持“政府本位”的管理理念, 只强调政府的主体作用和文化管理职能, 忽视了文化社会组织、专业人士以及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协同功能, 忽视了社会资本的多渠道、多层面引入介入, 忽略了文化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与发展, 这使得各种社会文化资源因管理环境的约束而被迫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次要角色”, 由此形成了行政色彩浓厚、管理形式单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其次, 政府单边、单向的传统管理模式、自说自话的旧式管理思想导致其对文化资源的管控过多, 对文化权益分配的影响过大。再加之全能型政府办文化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行政化, 文化社会组织发育差异化, 文化资源区域壁垒化等要素制约, 致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社会化、市场化模式没有施展平台, 造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关系更加混乱, 从而又变相助长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与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情况发生, 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共建格局形成。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体制老化, 供给机制僵化

首先, 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实行的是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这势必导致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出现“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现象, 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与效率低下及其公共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 根据“经济人”假设, 为了实现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最大化, 很少有部门或地区愿意将其拥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队伍和文化资源进行协调、统筹与整合, 这一方面使公共文化服务不能与地区或部门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专业文化发展有效结合, 从而极大程度地挖掘并开发文化潜能。同时也使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呈现出“单兵推进”状态, 不能从全局视野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 出现“边际效率递减”的不良结果。再次, 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只关注基础设施等服务硬件的投入与使用, 忽视了对公共文化服务日常运行和后续管理的监督, 这导致全国虽然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 但这些文化设施的实际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并不高, 很大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变成了“硬件强而软件弱”、“物质基础强而人力资源弱”的“形象工程”。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任务落实肤浅, 手段应用单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建立覆盖城乡的、从上到下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二是实施一系列重点文化工程, 提高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三是推广各地实践创造的典型经验,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创新。但根据“十一五”期间的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各地, 尤其是农村地区只是从表面上完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内容, 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丰富度、深入度、影响力以及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亟待进一步改善。此外, 政府独揽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强烈,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多以集权、强制、刚性管控为主, 带有较强的“权治”、“人治”色彩。因而, 政府购买文化服务、文化服务合同外包、志愿服务等多元形式都只是停留在政策文件层面, 未从实际供给中予以采纳。再加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立法总体比较滞后, 相关内容散见于一些单项的法律法规中, 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 导致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贪腐、渎职的现象易发多发。

(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目的变形, 管理实质走样

首先, 旧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然提出以满足人民需求作为服务供给的逻辑起点与奋斗目标, 但在实际供给中, 并未真正反映“人民中心”的深刻内涵, 其主要是围绕政府一元主体的权威决策, 注重从上到下的安排需求, 忽视了由下到上的诉求表达, 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与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目标错位与供需脱节。其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公益性与均等性。即不分男女老少, 不分富人穷人, 不分城市农村, 不分地域, 都平等免费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但截止“十一五”末期, 我国对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与文化服务建设的经费投入仍只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简单的进行“一刀切”, “一揽子”进行财政拨付, 并未充分考虑城乡、区域和阶层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差异与实际需要, 未充分考量省际、区际的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建设实情就盲目进行资源配置, 使得文化资源分配从起点上就无法达到公平正义。再次, 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过程中, 只关心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拥有率以及普及率, 未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质量与公众满意度等软评价指标列入政绩考核体系, 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考核机制流于形式, 也使“尽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成为一句空话。

三、结语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号角, 标志着新时期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必须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理念引导, 建立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前提, 以政府主导、多元方式协同参与为基础条件, 以多种资源互补互惠与交互共享为依托平台, 以开放、包容、多元、和谐精神为动力机制, 不断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的长期性、公平性、效率性和规范性, 使亿万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获得文化实惠、共享改革开放文化成果并以更大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

摘要:通过整理“十一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相关数据, 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失衡的社会管理原因进行阐述归纳与系统分析, 尝试为尽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目标提供治理变革启示。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失衡,社会管理,归因

参考文献

[1]曹爱军, 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 2011.

[2]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6.

[3]唐亚林, 朱春.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道[J].学术界, 2012 (05) .

[4]闫平.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特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 2008 (12) .

上一篇:用心灵耕耘心灵下一篇:深静脉持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