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毕业

2024-07-29

计算机技术毕业(精选十篇)

计算机技术毕业 篇1

关键词:社会需求,培养质量,大学毕业生

0 引言

由于目前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状况研究, 尚没有统一、成熟的量化办法, 为了客观、公正地对蚌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行调查,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蚌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开展了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研, 分别采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毕业生座谈及走访企业等形式。通过调研, 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指导课程设置, 建立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模式。

1 毕业生跟踪调查基本情况

2013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171人, 问卷调查毕业生100人, 其中大部分为男生, 共80人, 占80%, 女生20人, 占20%的比例。

2 就业单位类型

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中, 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余下的几乎平均分配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教育单位和其它国家行政机关、自主创业, 这些单位类型中民营企业73人、读研10人、考公务员5人, 教育部门3人, 当兵3人, 国企2人、自主创业4人, 分别占所有样本单位的73%、10%、5%、5%、5%、2%、4%。

3 就业地域及岗位分析

2013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地区, 主要集中在合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 再次为珠三角地区、省内普通乡镇和其他地区。毕业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相关技术的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8%, 剩下的基本平均分布于各类型的岗位中, 各岗位类型单位负责人、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助理、生产一线和其它比例分别为1%、1%、2.3%、2.4%、5.3%。

4 就业月薪分析

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薪主要在 (2500, 3000) 元的区间, 占到所有就业样本学生的49%, 其次分别为区间 (3000, 5000) 占到所有就业样本学生的41%, 大于5000的占到所有就业样本学生的10%。其中样本毕业生中70%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月薪在三千五百元以上。

5 在校期间获得证书类型

样本毕业生中, 在校期间获得证书中排名几位的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15%、英语四级证书20%、英语应用能力证书8%、软件工程师资格证书26%、网络工程师资格证书27%、其它4%。样本毕业生中认为软件工程师资格证和网络工程师资格证意义最大。

6 毕业生学以致用及适应工作情况

样本毕业生中, 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多的为20%, 运用较多和一般的为62%, 18%的样本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较少和基本用不上。样本毕业生认为适应工作最主要依靠的是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部分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想法, 样本毕业生对所学专业实践环节安排充足的占大部分达到样本毕业生的56%, 说明所学专业的实践环节安排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可以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环节安排。

7 总结

在全部有效单位样本调查中, 用人单位对蚌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评价结果均较为满意, 学生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比较理想, 该系应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大赛, 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及知识学习与应用的能力。在已开展的与南京网博、无锡中软、NIIT等软件公司的毕业对接实习, 培养了学生开发大型项目的能力, 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有效地将所学专业与市场接轨, 体现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

本次调研因部分毕业生联系方式改变, 造成与毕业生联系受阻。对2013届毕业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进行调研和评价, 仅对毕业生进行了短期的了解, 要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培养的效果, 不仅要对毕业生进行短期的就业状态和能力测量, 还要对中期、长期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监测, 对学校培养的就业能力在长期职业中的表现、职业升迁路径建立一套完整的、动态的跟踪数据库, 为优化课程、提高教学、推进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宪杰.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状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年第28期:43-45.

[2]吴长洪, 刘茜, 高欣.高职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11卷第7期:76-78.

[3]肖战峰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调查报告[J].决策探索, 2011年01期:56-58.

[4]李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是高校学科专业设计改革的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 2010年07期:94-96.

[6]盛秋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及对建筑类高职毕业生评价调查报告[J].科技资讯, 2013.04

[7]杨凯, 朱斐斐, 陈怡欣.金融危机形势下我院毕业生心理状况的分析[J].文教资料, 2011.02

[8]孙志凤.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基于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2

[9]沈苏海.社会网络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11

[10]岳俊芳, 孙道金, 张艳, 陈碧蕾.高等网络教育毕业生学习需求调查研究——以网上人大“毕业生服务工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 2013.06

[11]兰季萍, 王云多.大学质量、工作收入对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哈尔滨市问卷调查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0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 篇2

课题名称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XXX XXXXXX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考试的手段和媒介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考试方式和手段正面临着强烈的冲击。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经历了从传统的纸笔考试到计算机辅助考试,再到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考试。在线式考试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提高考试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考试成本,使得网络考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评测结果更为准确和客观。

将“在线考试系统”作为设计题目主要是为了把教师从传统的卷纸考试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

“考试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前台的网页设计”和“后台的题库系统服务”。该系统所能实现的主要模块功能,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管理员信息管理、考试科目管理、题库管理、自动组卷、在线考试、自动阅卷、学生成绩管理等功能。本系统采用ASP语言进行开发,集题库管理,在线考试,实时评判于一体,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软件功能模块等,系统通过提高考试的效率,增强测试的反馈效果,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

本系统速度快、稳定性强,为学生课程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灵活、方便、科学的检测手段,经过测试,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非常适合于学校的考试工作。

关键词:在线考试;ASP技术;数据库开发和应用;随机生成试卷;

目 录

摘 要......................................................................................................................................................2 关键词:................................................................................................................................................2 绪论........................................................................................................................................................4 1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4 1.1 ASP技术..........................................................................................................................................4 1.2数据库技术......................................................................................................................................5 1.2.1 数据库技术概述..........................................................................................................................5 1.2.2 ADO与数据库的交互技术..........................................................................................................7 2 系统分析............................................................................................................................................7 2.1分析..................................................................................................................................................7 2.1.1条件的可行性...............................................................................................................................7 2.1.2 技术的可行性..............................................................................................................................7 2.1.3经济上的可行性...........................................................................................................................7 2.1.4考试系统的实用性.......................................................................................................................7 2.2系统构架与开发环境......................................................................................................................8 2.2.1确定系统的构架...........................................................................................................................8 2.2.2选择开发环境...............................................................................................................................8 2.3系统需求分析..................................................................................................................................8 3 数据库分析与设计............................................................................................................................9 3.1数据流程分析..................................................................................................................................9 3.2数据库概念设计............................................................................................................................10 3.3数据库逻辑设计............................................................................................................................10 4系统设计与实现................................................................................................................................11 4.1总体设计.........................................................................................................................................11 4.2 模块的详细设计...........................................................................................................................12 4.2.1管理员子系统.............................................................................................................................12 4.2.2学生管理子系统.........................................................................................................................14 5 系统测试..........................................................................................................................................15 5.1 测试内容.......................................................................................................................................15 5.3测试总结........................................................................................................................................16 6 结 论.................................................................................................................................................16 参考文献..............................................................................................................................................17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也有长足的进步,这就要求各个环节都均衡发展,其中之一是教师如何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此,配合传统课堂教学而建立的在线考试系统就显得相当必要。传统的考试都是采用纸、笔为介质的手工考试方式,即使在目前的高等学校,这种方式仍然被广泛使用。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和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随之增大。同时,一次考试的反馈能力弱,试题选择随意性大,人为因素明显,且考试时间地点必须固定。因此,传统的考试方式己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

随着人们对网络的科学性和广泛性的理解与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考试系统的重要性、题库的扩展性、通用性及组卷部分的应用性等方面的发展。还有网络的普及,使得“在线考试系统”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纸笔考试到计算机辅助考试,再到最新的计算机在线考试,人们不断地将高新技术服务运用于考试。教师和学生都盼望有一个功能完善、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的网络考试系统,在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排除了人为的因素,保证考试的客观性。考试采用统一标准的计算机改卷方式,具有最佳的客观性、安全性、可靠性,为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供有效的手段。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该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经过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等几个阶段.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ASP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等。下面对涉及的技术和相关理论作一个概述。

1.1 ASP技术

ASP(ActiveX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主页)是微软开发的基于WindowsNT Server和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服务器端脚本运行环境,利用它可以产生和运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应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生成动态的交互式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一种功能强大的方法或技术。ASP的主要特性是能够把HTML、VBscript、Javascript、ActiveX组件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并把按用户要求专门制作的标准HTML 页面送给客户端浏览器。

ASP提供了一个服务器端的Scripting环境,使你能够利用它建立和运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效的网络服务器的应用程序。你只要运行普通的浏览器,不必担心你的浏览器能否运行设计出来的ASP 程序,网络服务器会自动将ASP程序解释成标准的HTML格动态网络考试系统式的网页内容,再送到用户的浏览器端显示出来。这样浏览器只要能运行一般的HTML代码就可以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了。ASP内含于IIS 中,它提

供一个服务器(ServerSide)的script环境,可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交互式的,高效率的站点服务器(WebServer)的应用程序。

ASP 并非一个Script语言,而是提供一个可以集成Script语言到HTML主页的环境,ASP文件实际上就是带有.ASP扩展名的文本文件,开发人员甚至可以用任何一个文本编辑器就可以进行编辑。ASP支持共享文件数据库(如Microsoft Access、FoxPro等)作为有效的数据源,此类数据库引擎适合于开发小型的应用程序系统。

综上,ASP技术有如下特点与优势:(1)使用Asp可以组合HTML页、脚本命令和ActiveX组件以创建交互的Web页和基于Web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2)使用VBScript、Java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标记,即可快速完成网站的应用程序。无须编译,容易编写。(3)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如Windows的记事本,Word等都可以进行ASP程序的编辑设计工作。(4)ASP程序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内容。(5)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ASP的源程序不会传到用户的浏览器上,因而可以避免所写的源程序被他人剽窃。

1.2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是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也是计算机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当前,数据库技术已成为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数据库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组成核心。

1.2.1 数据库技术概述

数据库技术涉及到以下几个最重要的概念: ① 数据库(DataBase)是长期储存于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一定范围内的各种用户共享。

② 数据模型是数据特征的抽象,描述的是数据的共性。数据模型应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③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由一组计算机程序构成,管理并控制数据资源的使用。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主要是实现对共享数据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存取,它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定义(DD)(2)数据操纵(DM)功能(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4)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其他功能

当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绝大多数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以微型机系统为运行环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Access主要特点如下:

① 存储方式单一

Access管理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以上对象都存放在后缀为(.mdb)的数据库文件种,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管理。

② 面向对象

Access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将数据库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对象化,将数据库管理的各种功能封装在各类对象中。它将一个应用系统当作是由一系列对象组成的,对每个对象它都定义一组方法和属性,以定义该对象的行为和外国,用户还可以按需要给对象扩展方法和属性。通过对象的方法、属性完成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开发工作。同时,这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式,使得开发应用程序更为简便。

③ 界面友好、易操作

Access是一个可视化工具,风格与Windows完全一样,用户想要生成对象并应用,只要使用鼠标进行拖放即可,非常直观方便。系统还提供了表生成器、查询生成器、报表设计器以及数据库向导、表向导、查询向导、窗体向导、报表向导等工具,使得操作简便,容易使用和掌握。

④ 集成环境、处理多种数据信息

Access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集成开发环境,该环境集成了各种向导和生成器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建立数据库、创建表、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等可以方便有序地进行。

⑤ Access支持ODBC(开发数据库互连,Open Data Base Connectivity),利用Access强大的DDE(动态数据交换)和OLE(对象的联接和嵌入)特性,可以在一个数据表中嵌入位图、声音、Excel表格、Word文档,还可以建立动态的数据库报表和窗体等。Access还可以将程序应用于网络,并与网络上的动态数据相联接。利用数据库访问页对象生成HTML文件,轻松构建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

相联接。利用数据库访问页对象生成HTML文件,轻松构建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

基于以上优点,本系统使用Access数据库技术。

当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与多种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趋势,凡是有数据产生的领域就可能需要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它们相结合后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数据库成员而壮大数据库家族。例如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Web数据库技术等。

1.2.2 ADO与数据库的交互技术

当用户需要浏览器与服务器交互的时候,通常需要访问数据库。因为只有数据库技术才能够大量、快速地处理信息。

ADO是独立于开发工具和开发语言的数据访问接口,它提供了程序开发人员、应用程序实时存取各类数据库的能力,可以轻松地完成对各类数据库的查询,存取等操作。又被称为通用数据访问(UDA),其数据源包括数据库,电子邮件,文件,文本,图形等。使用ADO不仅可以读取Access和SQL Server数据库,也可以读取其他与ODBC兼容的数据库。ADO最主要优点是:易于使用、速度快、支出内存小。对数据库的操作步骤为: ① 创建数据源名(DSN)② 创建数据库连接(Connection)③ 创建数据库对象;④ 操作数据库;⑤ 关闭数据库对象和连接。系统分析

2.1分析

2.1.1条件的可行性

目前各高校都开通了校园网络,而且教育主管部门也提出了对教学观念、手段的改革,这些为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和管理支持。

同时各高校都拥有数量众多的计算机设备,学生也普遍具备了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这些都说明使用计算机进行测试或考试是完全可行的。2.1.2 技术的可行性

本小组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开发在线考试系统所必须的技术,并且当前的软、硬件技术能够满足设计考试系统的要求。

本系统采用ASP语言进行系统开发,ASP提供了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开发能力,能够满足开发需求并实现所需功能。由于Access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与处理能力,符合考试系统的需求,因此选择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1.3经济上的可行性

在线考试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它节省了纸张,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从而节省了考试开支,投资少,见效快。因此,使用网络考试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将成为今后考试的发展趋势。2.1.4考试系统的实用性

本系统能够处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这些题型涵盖了大部分学科的考试题型。对于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采用计算机自动评

分,对于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观题型,则由教师人工阅卷作为补充。因此,在线考试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实现在线考试系统无论从条件、技术,还是经济性、实用性都具备可行性。

2.2系统构架与开发环境

2.2.1确定系统的构架

目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考试系统大都建立在网络数据库访问技术上,其工作模式多为C/S模式和B/S模式。

① C/S 模式需要开发客户和服务器软件,且由于相当部分功能集成在客户机上,使客户机的功能日趋复杂,被人们戏称为“胖客户机”。其开发、发布、移植的工作量非常大,也非常繁琐,维护和管理的开销也不少,更不利于考试系统的安全。

有的 C/ S模式的考试系统甚至将功能全部集成在服务器端,使考试系统的界面、数据访问、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等都由服务器端程序完成,从而使服务器成为网络数据访问的瓶颈。当考试期间大量考生访问服务器时,导致服务器响应缓慢,甚至出现服务器塞机现象。C/S结构还存在灵活性差、升级困难和系统安全性差等缺陷,已较难适应当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

② B/ S 模式的数据库体系,客户端软件仅需安装浏览器,用户的应用程序界面比较单一,客户端硬件配置要求较低,易于管理和维护,而且开发效率高、周期短、见效快,与具体平台无关,具有极强的伸缩性,可以选择不同厂家的设备和服务,采用公开的标准和协议,系统资源的冗余度小,可扩充性良好,是目前的主流技术。

当然 B/ S模式的网上考试系统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要远远地低于C/S体系结构。

由上可知,C/S与B/S结构各有所长。基于实际情况,综合利弊,本考试系统选择B/S模式的体系结构,并注意在设计时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所设计的在线考试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好地为考试服务。2.2.2选择开发环境

开发平台或工具的选择,是软件开发成功的要素之一。开发工具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所开发系统的最终用户和开发人员。

ASP提供了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开发能力,同时ASP可以通过ADO组件提供的接口访问数据库,便于开发出功能强大的Web数据应用程序。因此选择ASP作为前台开发工具。本考试系统的调试环境为Windows XP,IIS 5.1,IE 6.0。由于Access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与处理能力,符合考试系统的需求,因此选择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

2.3系统需求分析

一个在线式网上考试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使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工完成考试中需要完

成的一系列任务,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首先,应在考试之前建立有关学科的试题库,并设置考试参数和信息。其次。考生进考试系统后,应该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考试科目,所以该系统应具有考试科目选择的功能。鉴于在线考试环境一般为机房,为了在线考试的规范性,对于每个应试者来说,试卷的题型和题量都应是相同的,但试题并不相同。在线考试基于网络环境,试卷应该从服务器的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后动态生成的。另外,系统还应该对考试时间进行控制,时间到了会要求考试者交卷。考试者选择提交后,应该由计算机自动判卷显示成绩。此外,应该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在线考试系统进行管理。

本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或目标: ① 用户登录。

② 用户管理:管理员对用户增加、删除。

③ 试题库管理:对各题型的管理,试题的录入、增加、编辑、删除等。④ 试题参数设置:知识范围、题型、数量、分值等。

⑤ 试卷生成:可以指定试卷的各题型的数量,从试题库里随机抽取试题生成一份考卷。

⑥ 在线考试:系统严格控制整个考试过程,考生需要在限定的考试时间内交卷。⑦ 计算机自动阅卷:能够自动评分,最后计算机生成每个考生的成绩,并将结果保存于考生成绩数据库。

⑧ 综合查阅:不同的用户,根据不同的权限,可以对考生试卷、成绩等信息进行查询,并能够删除指定纪录。

⑨ 在线考试系统应该具备友好4.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数据库技术对数据处理量大、数据类型复杂,以及对数据的存储、维护、检索、分类、统计等诸多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数据库独立于程序而存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考试系统使用Microsoft 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3.1数据流程分析

通过对系统功能需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情况的深入研究分析,可以得到如图4.1所示的在线考试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简洁的操作界面,安全性要高,稳定性要强,能够满足多人以上同时及进行在线考试。

图4.1 系统数据流图

3.2数据库概念设计

在线考试的主要实体为:管理员、教师、考题、学生,并简要地设计出如图4.2所示E-R关系图,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图4.2 E-R简图

3.3数据库逻辑设计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是将数据的概念结构转化为Access数据库系统的实际模型,从而得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以便在数据库中建立表结构。

本考试系统主要包括5个数据库表,1.question表用于计算机基础题库的建立,将题目通过试题编辑系统输入其中,为考题来源。2.subject 表用于题库类别的建立3.student表用于学生信息的写入。4.score表用于系统自动评分以后,成绩的写入。5.admin表。各表的结构如表4.1-4.5所示。

表4.1 question 表

表4.2 s ubject 表

4系统设计与实现

4.1总体设计

在线考试系统使用B/S模式,运行于Windows平台,使用1E浏览器,完成考试管理、在线考试、成绩查询等一系列考试任务。

根据前面的系统分析,以及对在线考试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本系统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管理员子系统、教师子系统、学生子系统,分别面向管理员、教师、学生,其系统总体结构如图5.1所示。

图5.1 在线考试系统总体结构图

要实现上述各项功能,本系统基于ASP+ Microsoft Access进行设计开发,最终以WEB方式运行于服务器端。

4.2 模块的详细设计

4.2.1管理员子系统

4.2.1.1管理员子系统功能概述

管理员子系统是管理员专用的。本模块主要功能有: ① 教师信息管理

(1)增加教师的用户名、姓名、密码、操作权限等信息。

(2)修改教师信息,可以修改的数据包括用户名、姓名、密码、操作权限等信息等。(3)删除教师信息。② 学生信息管理

(1)增加考生信息,包括考号、姓名、登录密码等。(2)修改考生信息,包括考号、姓名、登录密码等。(3)删除考生信息。③ 成绩查询统计

(1)查询考生成绩,可按照考生编号、试卷编号、所得的总分数来进行查询。

(2)将查询或统计的结果进行打印。

4.2.1.2管理员子系统数据流程图

图5.2 管理员子系统数据流程图

4.2.1.3 用户登录界面

当在IE中运行本系统时,用户可分别以教师、学生的身份登录,管理员以admin为用户名登录,但操作的权限不同。用户登录界面如下:

4.2.1.3 管理界面

、图5.4 管理界面

4.2.1.4 编辑学生信息界面

图5.5 编辑学生信息界面

4.2.2学生管理子系统

4.2.2.1学生管理子系统功能概述

学生子系统主要为参加考试的学生提供在线考试、查询考试成绩等功能服务。本模块完成的主要功能有:

① 登录考试系统

要求对以学生名义登录的用户进身份验证,避免无关的垃圾数据进行考试 系统,影响成绩统计和分析工作。

②在线考试

此功能是网上考试系统的主要功能。

(1)只有通过验证的考生,方可进入考试界面。

(2)考生登录后,选择考试科目。如果没有所需要科目,则不能进行考试。(3)选择试卷。考生可从已经组卷的各套试卷中,任意选择一套。系统自动生成考生的答卷。

(4)系统自动计时。进入考试页面后,自动计时器自动开始工作,根据设置的考试时间计时。当考试时间到,自动结束考试并保存考卷。

③ 考试成绩查询。在考试结束后,考生可以立即查看考试成绩。5.2.2.2 学生子系统流程图

图5.6 学生子系统流程图

5.2.2.3 在线考试界面

图5.7 在线考试界面 系统测试

应用软件制作完成后,要保证它整体的质量,即要保证程序能从头至尾地无差错的执行就要进行测试,系统测试主要是要看这个应用产品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系统整体的严密性要求,较好的质量是要依赖于精心的分析、设计和完整细心的测试。这就要我们在做好每一步程序的同时,要时时监督并改善软件的开发过程,通过针对性的测试,提早的发现潜在的问题,以便能让程序设计者能尽快的对系统的错误进行修改、补充,尽量使测试细化,能覆盖到整个系统。对于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通常可以从其外部特性、内部特性等几个方面来评价质量。

5.1 测试内容

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要进行针对性的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① 代码中测试系统对输入的非法数据的反应

在系统启动登录时,输入错误口令,系统将提示“用户名或密码输入有误’、用户将继续输入口令,如果输入的次数超过3次,则退出程序。

② 测试录入的数据是否正确存储

当录入完某个试题数据后,选择保存,系统将返回上一画面并且同时显示刚录入的记录,这就说明数据已经正确存储。

③ 测试当选择某些条件时是否能正常显示要查询的记录

当选择完某些条件时,按查询,如果能够显示所要查询的记录,这就说明数据的查询功能是正常的。

④ 测试系统是否能正常的生成试卷 ⑤ 测试系统是否能正常的进入考试系统 ⑥ 测试试卷内容和分数是否正确。⑦ 数据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 6.2测试手段

① 自己对于源代码的编写,一边编写,一边测试。② 可通过自带的强大调试工具进行调试。

③ 让其他教师和学生作系统的用户来使用本系统,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5.3测试总结

本系统经过一系列的针对性的测试,对于各个非法数据的输入,系统都给出了错误的窗口警告,提示用户使用正确的数据,使用户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整个系统的逻辑功能正常,添加和删除、修改的合法数据能够做到真正的实现,查询结果能正确的显示出来,试卷内容和试卷分数(试卷输出分数和人工计算结果一致)。虽然目前所进行的一切测试,其测试结果都是正确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本系统就是完美无缺的,只能证明程序功能是正确的,并不能证明程序的动态性是符合要求的,只有用户长期的使用才能得到真正的验证。所以,系统要进行长期地、不断地测试,发现一个新问题,就要修正一个问题,更好、更快、更完善的维护系统的性能。结 论

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和开发一个在线考试系统,替代传统的考试方式。本人参与该开发工作以来,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研究了同类系统的功能和流程,完成了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从该系统的测试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网络考试系统的研制与设计,不仅对于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远程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充分锻炼了自己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学习了ASP、Access的相关知识,并对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从学习相关参考资料开始,到自己动手编写程序,至调试程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但熟练掌握ASP,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毕设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计算机技术毕业 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论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166-0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时刻了,每个毕业生都面临着最后的一个教学项目――毕业设计,同时也再一次听到指导老师们的抱怨声。实际上,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式基本上都是“2+1”式,即两年在校进行知识的学习,一年在企业或单位进行技术技能的实习,而进行毕业设计则是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对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和各种能力综合运用的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检查,毕业设计的质量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最近几年,却出现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下滑、设计题目过时、使用技术过时、指导教师工作量加大、毕业设计的成绩逐年降低的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带动了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也必须紧跟社会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时要具有一定的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研究能力,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能力,才能顺应时代的进步。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不重视。因为普遍高职院校采取“2+1”的教学模式,第三年的学习是由学生在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完成,而目前社会上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学生在第三年忙于找工作、参加招聘会、参加面试,在毕业设计上投入时间与精力就相对减少。然而,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认真进行毕业设计,既可以使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将来就业。但是学生在这个阶段是刚进入实习,工作对他们来说要比毕业设计更重要,特别是刚步入社会、进行实习的学生,对社会的一切都很好奇,实习的这一年里,他们的好奇心还没有满足,就无暇顾及毕业设计了。

2.论文抄袭现象较严重。从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的培养方面来讲,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然而,网络的优点之一就是资源共享,部分学生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个有利条件,实习期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毕业设计,只将在网络上搜索到的论文稍做修改,或是将多篇论文重新组织,就变成了自己的论文,更有甚者一字不改,原文直接发给指导教师,让指导教师给“修改”。

3.设计题目不恰当。合适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在毕业设计前,指导教师拟定了若干个毕业设计的方向或题目,但仍有选题不当的情况发生,如:学生对指导教师给定的题目或范围不感兴趣、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指定的题目或方向不一致、论文题目过时过易、论文使用的技术过时等,这些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帮助不大。

4.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毕业论文是体现毕业设计的书面形式,学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格式给出要求,学生应该按照给定的格式要求进行设计与排版。但学生对论文排版非常不重视,特别是有抄袭现象的论文,从网上下载之后原封不动的就发给指导教师,这种情况下无形之中加大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审论文的工作量要远远大于指导论文所占用的时间与工作量。

(二)指导教师方面

1.毕业设计期间缺乏监督。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与学生应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设计的进展情况。然而由于受到学生找工作等情况的影响,学生的时间都被实习或工作占用,很难坚持下来。指导教师也很少主动与学生联系,而学生又缺乏主动性,很少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在这样的“双重主动”性的缺乏下,使得毕业设计的过程缺乏监督。

2.指导教师缺乏经验。由于计算机专业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更新,在应用系统的设计方面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教师十分少。随着计算机专业扩招,很多高职院校引入了大批的年轻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这些年轻教师从校门直接到校门,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项目开发经验,就很难理解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明显表现出了不足。另外,指导教师一方面要承担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教学任务又比较重,这些都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对应改革措施

(一)学生方面

1.认清形势,加强思想教育。在学生离校实习前,将毕业设计任务下发,要求学生在开题、设计中期、答辩前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工作和毕业设计的关系,从制度上防止抄袭和网上下载的现象,使学生引起重视,原则上不允许多人做同一个项目,但如果项目较大,可允许两个学生做一个,但每个人要有独立完成部分。

2.严禁论文抄袭。学生一旦养成了抄袭的坏毛病,则日后对己对人都贻害无穷,应在毕业论文的规范中加入“严禁毕业论文有抄袭现象”,一旦发现,严惩不贻,指导教师应该定期地通过耐心指导,同学生一起分析、理解设计要求,带动学生重视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题目的拟定应符合实际。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方面的较大的提高,并鼓励学生创新,能够使学生通过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习,还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建议与各个学科互相结合,整合学科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除了在指导教师拟定的题目中选择以外,也可选择自己在实习或工作中感兴趣的项目做毕业设计课题,或是在企业实习时参加企业现有的项目,但学生自选的题目必须要经指导教师审核,然后经指导委员会讨论、由教研室主任审批才能进行。对于一些过易或过时的题目,坚决要求进行重选。

(二)指导教师方面

1.提高自身实践水平。在教学任务之余,指导教师应多学习一些常用的开发软件,学习一些新技术,积极参加一些项目的开发与研究,这样既有利于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也为自己提高实践技能打基础。

2.重视过程监督。开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机制。不但要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还要增强学生的重视程度。指导教师可参考软件设计公司常用的做法,要求学生定期与指导教师联系,学生将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等内容进行记录。在监督机制下,既可避免学生偷懒的现象发生,又可使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都有案可查,也便于指导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

3.规范论文格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论文的排版,在开题时将论文规范进行公示,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进行论文排版与设计,要求学生定期将论文的纸质打印稿提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不规范之处指出问题所在,再返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进行排版的设计,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论文的内容,有利于答辩,同时论文排版也有利于学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在答辩前,还应要求学生制作课件,也有利于现场答辩。

(三)成绩的核定

毕业设计成绩的核定一般是由两部分来衡量:(一)设计成果的质量,由应用程序的功能、所采用的技术、界面等三部分组成,通过现场演示应用程序的功能和答辩来评分;(二)毕业论文质量,根据论文的撰写与排版情况和答辩效果,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分别按毕业设计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其中指导教师成绩占40%,答辩小组成绩占60%。

1.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根据指导教师评审评分标准,从设计(论文)质量、进展情况、完成情况、学生态度、技术方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定。

2.答辩。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评审评分标准,从学生的论文内容、汇报过程、回答问题以及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定。

总成绩按优(>85分)、良(70分-84分)、合格(60分-70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级评定,其中优秀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三、总结

实践证明,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也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我们应注重针对性与适用性,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力争使毕业设计内容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技术岗位相一致,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相一致。

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因受到学生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质量下降趋势。要想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从根本上要提高思想重视,加强制度保证。只有学院、教师、学生都加以重视,才能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志凌.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82-85

[2]张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及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05,1:104-105

[3]何礼富.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7,9(6):151-153

[4]侯宏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138-140

计算机技术毕业 篇4

在我国现阶段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培养计划中, 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四本科生的核心任务之一, 也是取得学士学位过程中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 要求学生将之前所学的物理知识初步运用到科研领域, 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出一定的创新成果, 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目前我校物理专业教学大纲, 本科毕业论文的字数一般在8000~10000字, 要求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这也是指导老师评审毕业论文时需要着重考虑的。作为大四的本科生, 必须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指导老师, 则应该严谨治学、严格把关, 以无比敬业的精神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根据我校规定,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期末, 经指导老师与本科毕业生双向选择, 最后由系里具体确定每位老师所带的毕业生。指导老师承接带生任务后, 召集所带学生开会, 商讨论文的具体要求与内容等问题。紧接着指导老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 规定学生在具体的时间段完成对应的任务。进入大四的下学期, 学生根据任务书上的时间节点要求, 按部就班地全面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1 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与网络技术运用的必要性

1.1 大四本科毕业生的“分流”

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大纲及学校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其原因大致如下。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至今仍在继续, 因物理专业是一个基础学科, 专业性相对较弱。对物理专业的大四毕业生来说, 就业无疑关乎自己的饭碗, 而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前途。这两项工作已成为比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更重要的一项工作了。大四的毕业生已经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毕业论文上, 少数同学甚至根本无心做论文, 而是更多地去关心将来的“饭碗”问题。总的说来, 大四学生可如下图1分流。近几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极低的招录比, 使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意识到到自己很可能成为“炮灰”, 从而大多数报考者对自己的国考结果不抱希望。这部分学生仍然可以在大四的下学期加入直接就业者的“大军”, 因此在图1中的分流中未独立列出。

事实上从大四的上学期开始, 大四学生中的直接就业者就开始奔波于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职场招聘会, 这种状态一直要持续到大学毕业。对于大四的上学期报考了研究生的, 上学期末恰逢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入围者下学期3~4月份就进入研究生面试阶段。为了能确保自己录取, 学生们都会花大精力精心准备, 以便面试时未来的硕士导师给一个满意的面试成绩。在面试准备过程中, 如果学生所报考的专业与毕业论文关系较为紧密,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督促学生认真做一点成果。如果学生所报考的专业与毕业论文关系不大, 就很可能对毕业论文中3~4月份的任务敷衍了事, 甚至完全不顾!等到他面试回来后, 已经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 这时在客观时间条件制约下他已经不可能认真对待了。对于没有获得面试资格的, 心里除了承受考研挫败感以外, 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已经因为考研错过参加大四上学期的招聘会了。这部分学生就会跟上学期尚未确定就业单位的学生汇成强大的就业“大军”, 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抓紧时间就业。其直接后果就是:大四下学期很难知晓、找到他们的踪影。对于毕业论文, 他们显然力不从心, 结果必然是疲于应付。最后剩下上学期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这部分学生, 由于前途已定、自己以后又不干这行, 容易使他们对毕业论文产生消极应付的心里, 这需要指导教师加强引导与督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真正有条件做一点成果的只有两类学生:考研取得面试资格、且未来研究方向与毕业论文的内容相关者和大四上学期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者, 显然这只是一小部分。然而尽管如此, 这部分同学也会因为寻找资料困难、因第一次写论文而产生畏难、焦虑、心里没谱等心里。另外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过多地依赖于指导老师, 而自己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不强。这一系列原因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 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从他人的一篇或几篇论文中随意摘抄, 自己略加拼凑而成, 而根本谈不上独立创新。

1.2 学校、教师层面对毕业论文的影响

现阶段学校的各种教学评价体系 (如网上匿名评教、教学工作量定额要求与教师收入挂钩) 和职称评价标准 (如高级职称差额推荐、竞争上岗) 的框架下, 教师不得不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繁重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上, 从而根本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就具体的细枝末节具体指导。因此教师的论文指导和评审大都流于形式, 这对学生一点好处都没有。一方面, 学生抱怨学校资料查找困难, 导师提供的指导机会和精力受限;另一方面, 教师责备学生找不到人, 论文质量低劣、抄袭时有发生, 甚至质疑毕业论文是否该取缔[1]。

令人欣慰的是, 新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目前大四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契机。目前我校大多数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及其相应的维护人员, 且江西省互联网节点就设在我校的网络中心。得益于这些, 国内涌现了一批高质量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和教学软件, 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另外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互联网的行列, 在大学二年级, 他们就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理论以及一种计算机语言, 已经掌握了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 已经能做文字处理、上网、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以及利用即时通讯软件了。根据笔者近五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以及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提供了可利用的无限空间。

2 网络技术运用使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注入了新的血液

当今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一个动态、能动的建构过程, 是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 利用自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借此得以发生量和质的改变的过程[2]。根据这种理论, 学习者是学习的核心, 教师在建构的过程中起引导、帮助、疏通和促进的作用,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控制自己, 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具体到毕业论文写作方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帮助学生意义建构, 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在完成论文的同时必须经历在网上查找检索对自己论文有用的资料, 然后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取舍、加工处理等过程, 这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应用大致如下。

2.1 运用网络数据库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很长时间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从小在学习上就依赖老师以及家长的管教,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提出独到见解的培养, 更是长期困扰物理教学的难题, 这也是至今还很少有地道的中国人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奖的原因。

大多数毕业论文选题都是物理学科里一个很精细的分支, 物理专业本科生不可能在四年内对这些分支详细深入的学习。他们要在论文中创新, 就必须先比较深入地了解指导老师给定的研究领域。而指导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就本领域的一些关键东西简单说说, 剩下的工作就依靠学生去做。这就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去搜索和进一步学习精细分支学科中的必备知识, 从而收集对自己论文有用的信息。学生刚选好题后, 导师往往先让他们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等搜索中文资料。当查阅中文资料熟练后, 就会适当地引导学生在Elsevier、IEEE等英文期刊库里查阅。这样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主动获取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 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能也大大提高, 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运用即时通讯软件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开放式学习空间和交流渠道, 给师生以及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目前这种互动主要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得以实现。运用即时通讯软件在线交流间接地给双方提供了一个相对隐蔽的空间, 从而缓解了学生的焦虑和畏惧心理, 减轻了心理压力, 避免了面对面的直接指责给学生带来尴尬, 提高了写作效率和效果。在线交流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说话, 更容易从对方获得较为真实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也为以后修改文章打下基础。如今学生除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指导老师反馈意见外, 还能通过QQ、MSN、BBS、飞信、微信等软件与老师实现实时通信。与QQ相比, 飞信软件避免了复杂的账号, 以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手机号码登陆后添加联系人便可以实现即时通讯。与手机、电话交流相比, 它不收取任何费用, 只需要有一个能上网的手机或者电脑就行。这两年微信进入公众视野, 它不但能实现QQ、MSN、BBS、飞信等传统软件的所有功能, 在实时传递语音消息等方面更胜一筹。利用微信不但可以直接从手机中的通讯录中添加好友, 还可以直接从个人的QQ好友中方便地添加。微信继承了QQ和飞信的一切功能, 必将在即时通讯工具应用领域得到推广。

2.3 运用群的“电子资料室”和“例会”功能协助师生、学生之间资源共享

传统的资源要获得共享, 必须将它们放在开放的指定处 (对纸质资料) 或者彼此之间互发电子邮件。纸质资料存放处受空间距离的限制, 而且地点的开放性容易造成丢失、弄脏、弄坏等现象。彼此互发邮件首先需要时间, 而且还受到邮箱容量限额以及大附件传送等限制, 另外邮件的传输也需要时间, 长短因SMTP和POP3的不同而不同。

利用QQ、飞信与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中的“群”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具体办法是由指导老师建立一个群, 然后将老师自己的资料以及学生的资料都放在群共享里, 另外的同学就可以直接去群共享下载。群共享这时成为了一个本组成员的“电子资料室”。与传统的存放处相比, 它不占据物理空间, 也不占电脑存储空间, 不怕偷盗与损坏, 也不与发送、接受服务器相关联。另外对群里资料中的内容, 如果需要讨论, 也可以借助群的聊天功能实现, 讨论后更新的内容也可以再次共享在群里。这里群聊实现了本组成员的“例会”功能。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毕业论文指导各阶段中的具体运用

具体说来, 我校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主要分为课题入门、开题报告撰写、正文撰写及修改、正文的定稿及其辅助部分、答辩及材料上交等五个阶段。指导老师一般在大四的下学期初给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并在其中规定具体的时间段做哪些具体的工作。

3.1 课题入门阶段

如上所述,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必然存在课题入门阶段。本阶段指导老师要将一个对科研领域一无所知的学生, 变为一位掌握自己所研究领域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准学士。要完成这个转变, 基本原理和知识就依靠图书馆的书籍阅读。纸质书籍除了有借阅时间限制外, 携带也很不方便:为得到某一个章节不得不借回一大本又厚又重的书, 有时一个课题还涉及到很多本书中的某一些章节。另外图书馆的馆藏有限, 必然给其他同学借阅带来很大不便。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是, 在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超星读秀图书网站上下载相应的电子书籍到电脑硬盘, 然后利用阅读器的搜索功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章节查阅。这样自己既迅速得到了所需资料, 又不影响别人, 此外图书馆的网络服务一般还不受学校寒暑假无人上班的限制。

3.2 开题报告撰写阶段

了解了所研课题基本知识后, 随即进入开题报告撰写阶段。本阶段学生必须了解所研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从而明晓自己为什么要做此项研究, 因此查阅相关文献是本阶段不可缺少、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国内外科研成果是动态更新的, 仅仅依靠图书馆里的纸质文献远远不够, 因此利用网络上的电子资源成为必然。国内与物理专业相关的中文电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学术期刊网 (CNKI) 、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万方学位论文服务平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CDFD) 等数据库中。在CNKI、万方、维普网站上均可以通过题名、关键字、期刊名、作者 (单位) 等进行检索和筛选, 网站上一目了然, 不再熬述。万方学位论文平台和CDFD收录了我国1990年以来的近280万篇博硕士学位论文, 这些都是各级高校这几十年来科研成果的结晶。这两个数据库里的论文支持题名、关键字、作者、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导师、学位专业等检索方式, 其中博士学位论文中相关内容系统详实、且支持全文免费下载 (限校内IP) 。

3.3 正文撰写及修改阶段

正文的撰写及修改阶段无疑是毕业论文中的主要阶段, 学生要根据任务书中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研究方案在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工作。本阶段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和修改论文上。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具有严格的要求, 大四的学生初次写毕业论文, 在内容和章节的安排、语言表达、论文结构和篇幅把握等方面相对欠缺。近年来高校教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 为了提升业务水平经常需要外出进修, 而学生在大四下学期也忙于在全国各地找工作, 因而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次数非常有限, 指导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就依靠网络来实现。一般情况下毕业论文正文写好以后都得来回修改3~4次, 而每次的修改也并非Word中的修订功能就能实现。第一稿、第二稿修改中都会涉及到论文的内容、章节及整体结构, 这时候可以借助QQ、飞信软件中的语音聊天和视频聊天功能得以实现。语音聊天不涉及图像传输, 对网速的要求相对较低;所需的周边设备少 (一个普通耳麦即可) ;而视频聊天则要求较快的网速, 摄像头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图像的清晰程度, 此外视频还容易暴露身边人的隐私。除了确有传输声音和图像要求外, 一般采用语音为佳。笔者认为, 用现今微信代替QQ、飞信等软件是良好的选择。微信传输语音信息比QQ和飞信等软件更快, 需要的资源更少 (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即可) , 通讯的地点也摆脱了人必须在电脑前面的限制, 值得推广。

3.4 论文定稿阶段

论文的定稿阶段主要是按照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通篇规范全文、杜绝口头语表述、消灭错别字、封面及页面设计等等, 本阶段网络主要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我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附加内容包括封面设计、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及致谢、翻译一篇2000字左右的英文文献。汉英互译在毕业论文工作中举足轻重, 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直接将待翻译的内容输入网络上的翻译软件。其实很多网页、软件的翻译功能仅限于简单的英语词汇和短语和常用句型的翻译, 而论文的翻译是专业英语翻译。直接输入汉语句子后的软件翻译的结果是机械翻译、语义非常紊乱, 甚至根本不符合英文表述习惯。要使得自己的论文通顺地道, 除了借助翻译软件查阅词汇外, 还必须在英文数据库里下载一些相关的专业论文, 仿效英语国家作者对相关内容的表述。目前我校图书馆购买的英文数据库很多, 跟物理专业相关的主要有Elsevier、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Ei Compendex、ISI Proceedings、Nature电子刊、Science Online等数据库。这些库中收集了大量的国外文献、会议报告、英文著作等资料, 不论内容的前沿性, 还是语言上的地道、严谨都非常值得非英语国家学者学习。通过中英互译, 也为学生 (尤其是马上准备读研的学生) 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论文答辩阶段

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主要是准备答辩以及答辩后的材料上交。论文答辩就是首先陈述自己所做的研究工作, 然后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 以达到阐述、捍卫自己观点的目的。大四学生都是第一次就自己的论文答辩, 怎样在有限时间内 (我校规定本科论文答辩是5~10分钟) 充分陈述自己所做工作, 怎样巧妙地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是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当指导老师不能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时, 这两方面的指导就只能借助QQ、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中的语音聊天、视频聊天、语音传输等功能了。

4 几点说明

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运用网络技术, 是在教师的主导下,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网络技术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只起到辅助作用。提倡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 并不是淡化、甚至取缔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更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仍然是毕业论文全过程中的领航者、舵手, 肩负着全程把控毕业论文的质量的重任。只要条件允许, 指导教师还是应当多跟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毕竟互联网上的资料太多太多, 网上论文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另外学生基础也各不相同, 此外有的学生自觉性也不高, 利用网络去做与论文不相干的事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指导老师与学生除了通过文字、语音语调交流外, 还必须运用肢体语言、相互位置、性别、地位等各种信息方式, 在师生之间建立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和谐共处的良好协作关系, 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为他们的大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李成.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C]//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南湘西, 2012:211-2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实习报告 篇5

1.实习目的初踏社会,心情激动、紧张。激动的是我终于可以长大了,可以开始我真正的人生;紧张的是不知自己是否能适应这个社会,战胜这新环境。

经过一番寻找之后,最后选择了在唐山恒辉医疗投资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习,我从事的是网络推广搜索引擎优化工作,相对于我们这些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个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也想着这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心里充满期待的同时,也有点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但自己却觉得无论怎样都不会退缩的,有压力,有挑战,才会 有收获,也才会有进步的,不能总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事,这样永远也学不到新的知识,所以自己也没有多想什么,就开始投入工作的思想准备了。

通过实习,了解社会和实习场所的一般情况,增加对本专业学科范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业务范围内的计算机运用生产与应用方法、信息组织形式、软件开发纪实过程及常用技术方法。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并熟悉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获得组织和管理的初步知识;培养热爱专业、虚心学习和热爱劳动的品德;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实习期间,我不但学会了许多书本没有的专业知识,还从中体检到人生的苦与乐。通过实际操作,一方面检验了课堂理论教学中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扩大了知识面;再者是锻炼和增强了实际动手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实习内容

虽然不会退缩,但到了真正要面对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害怕的。首先第一天,就是要对我们进行基本的网络优化培训,同时也会教我如何写好文章,虽说我自己学的是网络知识,但对于网络优化是充满兴趣的,所以培训的时候觉得一点都不枯燥。因为这个也不是很难学习,自己倒是没有什么紧张的感觉,心情渐渐安定了下来。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首先给我们讲解了大概的工作流程,教我具体如何操作,我就努力的学习,记录组长教我的每一个步骤,恐怕哪个环节出了错误。紧张的一天培训结束,顿时有肩膀卸下百斤重物的感觉,整个人轻松起来。原来当个学徒一点都不简单 啊,虽然体力没有怎么消耗,但是脑力感到有点超支,或许是还没有习惯的原因吧。有几个同学说也有同感,这种压力和学校学习的那种压力不一样。终于尝到社会 生活的味道了,涩涩的,也甘甜的。

在大学里,我一直在不断的努力,我相信我可以做的更好的,可是一直以来我没有很大的进步,我好像进入了瓶颈期。我学习的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现实的情况是,只有计算机技术十分好,在社会上才可以做的更好,我需要更多的经历和实践来参加我的专业,那样我才可以做的更好!

我开始到恒辉集团网络部实习。在部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慢慢了解了公司的组织机构、经营状况及管理体制,以及对我所工作的岗位进行了解。

恒辉集团网络部是一个医疗公司,主要是为医院做推广,在网络上发布医院信息,为病人提供最新的信息。让他们最快速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时治疗。恒辉集团网络部分为技术部、咨询部、优化、竞价、外推、还有文案等部分组成。恒辉集团网络部是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几十人,它还在不断的壮大与完善。我也正像这个公司一样,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会,到现在一点点的积累知识,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变得强大起来。

刚开始实习时,办公室的同事给了我一些有公司公司的规章制度,让我对公司运营情况和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于了解,真正体会到了一个企业单位对人事的重视,理解了我的工作虽然是公司的一个小侧面,但关系到企业在广大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公司的整体形象。

在这一段时间里,虽然没有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但是还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用的待人处世之道,阔大了知识面,也丰富了社会实践经历,为我即将踏入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十分感谢恒辉集团网络公司,感谢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实习机会,在我完成这个计算机实习报告的同时,也让我对社会、对工作、对学习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为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增添了信心,让我在大学生活中留下了美好一页!

在不断的成长中,我相信我可以做的更好,在这几个月的实习中我还没有得到更多的经历来参加实习,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我真正的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时候,我就可以做的更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直以来我都十分的努力,现在我的实践才开始上路,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就可以做的更好了,我会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的!

参加实习工作,一直以来都是自己所擅长的,因为自己在寒暑假的时候就打工,在上学期间,只要自己有空,就会去外面打工,不仅仅可以赚取一部分学费和生活费,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这才是我认为最值得去做的。也是极有必要的,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作为一个大学生,从学校就开始找工作锻炼自己,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也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这也能培养我们和其他人的沟通能力,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

在实习期间,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公司是一个团结、上进、充满活力的集体。每天大家都是笑脸相迎,即使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办公室里仍然会听到笑声;面对客户,大家总是热情真诚;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大家总是互相帮助,直至解决难题。整个部门和睦相处,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而部门领导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家长,给每个人很大的空间自由发挥。从他们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敬人、敬业、高效、高水平服务的真实意义,体会到了服务部服务、奉献的意义,体会到了创造完美、服务社会的服务理念,知道了什么是创新就是生活。

培训之后,正式开始接触销售了,开始几天还没什么顾客上门,所以就尽量把那些产品的信息继续记忆着。到了第四天,终于有人客上门了,是一个学生配电脑上 学,我们就给他介绍了款性价比比较适合学生用的电脑给他。经过一番商讨,还有动手组装,终于做好了自己的第一单销售,心里也有点满足感,毕竟是开始,要沉 住气。之后工作渐渐上手,对产品的功能等也不那么陌生了,同时也让我知道销售业这样的行业必须遵循第一准则,那就是顾客就是上帝,无论顾客

多么刁钻,要求 多高,都要尽量满足顾客。在实习的过程中,态度要求也很高,首先就是自己的仪表必须要整洁,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很难,其次就是要有礼 貌,脸上要尽量带着微笑,这样就保证了员工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给顾客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这也让我深刻的了解到,无论在何处工作,细节都是必须要注意 的,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一句老话了,但至今仍然适合。

3.实习结果

近1个月的工作使我成长了不少,从中有不少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是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第一天去公司实习,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板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等等!踏进公司,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用莫名而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尴尬的局面立刻得到了缓解,大家多很友善的微笑欢迎我的到来。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你好,早”,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老师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指导我,愿意分配给我任务。

第二是沟通: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同事们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公司,经理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哪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什么样的知识,所以跟他们建立起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获缺的钥匙。通过沟通了解,同事对我有了大体的了解,一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计算机知识,一边根据我的兴趣给予我更多的指导与帮助,例如我对网络布线,电脑硬件安装,系统、网络或硬件故障排除,工作原理应用等方面比较感兴趣,师傅就让我和他一起完成电脑故障排除工作。在这次的工作中,我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拥有了实践经验,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

第三是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在公司时,老板就跟我说,想做电脑维护这一块,激情与耐心必不可少,在产品更新方面,这一行业就像做新闻工作,不断的在更新,这就需要你有激情去发现与创造,而你的耐心就要用到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当中去。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当中也是这样的:记得刚来公司实习的时候老板安排我学习安装WindowXP操作系统,我本想这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可没想到出现了很多问题,还是在同事的帮助下,直到最后才把系统安装成功,用了整整半天的时间。通过自己的摸索,调试,自此,我算是真正的弄明白了计算机的硬件安装,维护和更新。后来我又进行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反复安装调试,一遍又一遍的调试安装,自然有些烦,但我用我的热情与耐心克服这些困难,同事也帮我用书面的方式整理了不少关于硬件故障的经验,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电脑启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故障:1短:启动正常,2短:非致命错误,1长1短:显示错误,1长2短:键盘错误;计算机蓝屏的原因有:

一、系统重要文件损坏或丢失引起的(包括病毒所致),二、内存超频或不稳定造成的蓝屏,三、硬件的兼容性不好引起的蓝屏,四、硬件散热引起的“蓝屏”故障;计算机经常死机的原因有:

一、系统出现错误包括病毒所致,二、主板的芯片或者其他的零部件损坏,三、显卡接触不良,四、内存接触不良,五、CPU风扇散热不良,六、计算机的电源有问题,七、硬盘出现故障等;计算机黑屏的原因:

一、显示器断电,或显示器数据线接触不良;

二、主板没有供电;

三、显卡接触不良或损坏;

四、CPU 接触不良;

五、内存条接触不良;

六、机器感染 CIH 病毒,BIOS 被破坏性刷新等等。

4.实习总结和体会

实习是为将来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珍惜自己每一个工作的机会,不论什么人,什么学历,从事什么工作,好好的表现、展示自己的能力,不要错过好的机遇。没有一件事情是轻轻松松的,但每一件事都是让人成长的,经历一段过程,喜悦或是艰辛,尽管经历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它的结果是相同的,我们都会因涉事而成长。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 篇6

目前, 在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应为3年时间, 但是高职学生因学历等各方面原因就业压力相当大, 所以高职院校学生从大三开始, 实习、设计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就可以不在学校进行了。而学生呢, 是希望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 既能搞好学习, 又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在这种双向选择模式下, 学生们心里的“满意”工作则需耗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恰好是学生们择业的最佳时间段, 在各种不同层次的学历中, 我们高职生的学历非常不占优势, 而今, 社会竞争就业异常激烈, 我们的学生理所当然优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就业问题。这样, 所谓的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说就变成了空谈。

(2) 学生在选题上有一定的约束。毕业设计的课题原则上是由负责指导设计的老师出题。近些年, 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通常是两个老师带一个班级 (一般情况下, 一个班有四十人以上的学生人数) , 鉴于学生多, 指导老师少的状况, 指导老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题目大多数都是以一个出现, 也就是说, 学生基本上在课题上是没有选择的余地。而题目都是教师依据自己的熟练程度来定制课题, 对课题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 以至于毕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 常常是有老师而没有学生到设计地点, 教学计划是在被动执行, 更谈不上什么设计质量了。

(3) 理论分析弱, 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差。学生多, 课题指导老师少。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不进行任何分析, 只要是与自己的论文内容能扒边, 就会照搬粘贴到自己的论文中, 致使设计内容知识层次杂乱并冗余。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 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指导老师较少, 而要被指导的学生多, 有些院校为了解决该矛盾, 系部管理人员会把学生辅导员和某部分行政老师作为课题的指导老师, 可想而知, 这样的毕业设计指导, 仅仅是在完成教学任务, 而毕业设计的质量根本无从保证。

(4) 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主观认识, 绝大部分学生是以考试过关为目的, 没有相关的处分, 取得毕业证是没问题的心态来面对毕业设计, 在这样的的社会形势下, 大部分学生一直忙于落实工作, 毕业设计不太重视, 所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很低。

(5) 不健全的论文指导的管理机构。毕业设计从开始设计到毕业论文的答辩, 大致为一个月时间, 需要的资源内容较多, 所以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如教务科、实验室、论文设计指导老师等, 如果工作协调不好, 会让信息不通畅, 影响整个毕业设计质量。

二、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的完善措施

(1) 毕业设计课题应该多样化, 不能单一化, 设计内容应该充实。高职毕业设计应与社会、企业实际相联系,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已有实习单位, 可结合学生实际所在单位情况和问题进行选题, 设计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论文的选题上给予合适的指导。设计过程的实践操作环节应尽量安排在实习单位内完成, 能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和答辩效果更佳。

为了使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的研究题目上更能体现自己的专业兴趣, , 要求毕业设计的题目要提前制定, 提前对学生公开,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 申请毕业设计的研究课题。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实行双向选择, 选题一定要有意义, 有创新性, 有可操作性等。

(2) 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要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展示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形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机会, 是对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整体评估。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他们才会真正重视并认真完成毕业论文。

(3) 指导教师的选派制度。第一, 指导教师应具备工程设计经验。要做好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关键需要工程设计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和较强责任心的指导教师。第二, 选聘校外学术水平和学历职称较高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在解决毕业设计指导人员短缺的问题上,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可以选聘校外科研单位、机关和企业界学术水平高、科研成绩突出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担任, 在减轻指导教师短缺造成的压力的同时, 也可以促进指导教师队伍多层次格局和多元化模式的形成。第三, 青年教师可以作为副导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

(4) 毕业设计的进行方式有待修改。结合专业的情况, 毕业设计基本上都集中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完成, 基于这样的局限, 实行宽泛的时间管理, 允许学生在通过开题报告之后即可着手自己的毕业论文工作,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协调为学历上的提高和找工作的时间上的安排, 减少对毕业设计完成上的时间冲击。针对以上情况, 可以让学生尽早接触毕业课题。提前进行毕业论文内容的可知度, 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学生提前进行毕业设计, 客观上就要求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的开放, 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的同时, 也提高了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5) 强化日常教学管理, 转变教育观念,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包括严格、认真地执行日常教学系统工作的每一项制度, 涉及出勤、课堂上教与学、课外学习和辅导、考核评估等一系列的教与学的活动, 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有良好的工作及学习习惯。

学校应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与质量进行监控, 强化以下几个环节。第一, 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检查制度。前期督察。主要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查、设计指导老师公开的论文选题进行审核等。中期检查。包括开题检查和中期检查两部分。在院 (系) 开展毕业设计开题的基础上, 系部应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对开题情况进行抽查。中期检查采取院 (系) 普查、学校抽查的形式, 通过毕业设计中期报告会、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出勤、指导教师到位、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 杜绝“前松后紧”的现象, 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切实起到督促和推动作用。答辩期间检查。学院成立答辩检查组, 深入系部对毕业设计答辩的组织情况、评分情况、学生论文的质量进全面的检查评价, 作为学院对系部教学管理及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第二, 认真做好学生答辩和评审工作。答辩应采取公开式答辩方式, 同时邀请同年级或低年级的学生参加旁听, 让他们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答辩过程及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答辩小组成员要求由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 答辩成员一定要事先仔细阅读毕业论文 (设计) , 做到心中有数, 不能边听边看边提问, 克服随意性、增加针对性, 在答辩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合理, 并详细记录答辩内容, 减少和消除个人感情和感觉评分因素, 以确保成绩的严肃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切实使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6) 需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科研激励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认识, 没有形成一定的科研意识。鉴于此, 首先应让学生选择参加教师的团队科研项目, 学生可以帮助收集资料。其次, 学院应将学生科研指导工作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并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 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可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优秀作品。

毕业设计是是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和社会时,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实战演练。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有学生本人的思想意识领域;有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能力结构;有学校的管理、监督、监控制度等。只要我们共同去关心和关注该项工作,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摘要:毕业设计是重要的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教学计划中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学生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 形成规范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 成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迫在眉睫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叶宪章, 彭毓.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环节规范化管理初探[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1) .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原则 篇7

毕业设计课题一般由指导老师拟定、申报并提交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公布之后供学生选择。选题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要使毕业设计选题科学合理、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达到应有的果效, 必须从学生和老师两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深入分析, 解决选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选题常见问题

目前, 毕业设计选题不合理, 导致毕业设计达不到应有效果。毕业设计选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课题没有实际背景, 缺乏现实意义

毕业设计常常受到教学资源、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导致毕业设计的内容被裁减、简化。如果毕业设计项目中的关键步骤、行业领域中心业务被简化, 毕业设计课题势必脱离实际背景, 缺乏现实意义。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毕业设计达不到好效果。

2、毕业设计选题陈旧, 缺乏新意

社会不断进步、行业不断涌现新问题, 领域知识、工程规范、技术指标不断更新。毕业设计课题应从新的角度、新的领域、新的工程规范来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关注新的工程规范和技术指标。目前毕业设计选题陈旧、没有新意, 一题多届, 墨守成规, 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是选题的大忌。

3、毕业设计题目的针对性不强

毕业设计任务的难度和工作量应因人而异, 针对基础好的同学适当加大难度和工作量, 对基础差的同学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和工作量要求, 力求每个同学能通过毕业设计的锻炼得到综合培养和提高。目前这方面工作普遍做得不够细致。

4、毕业设计题目的范围、难度、工作量设计不合理

毕业设计课题范围太大, 学生难以全面掌握, 会顾此失彼;毕业设计题目太难, 学生会失去信心;题目太简单、太容易, 又达不到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 选题的合理是学生毕业设计成败的关键。

二、师生选题面临的问题

1、选题过程

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一般包括如图1所示的步骤。

1) 课题申报 (拟题) 。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专业教师根据教学情况拟定, 或根据学院承接的委托项目拟定, 所有这些题目均须由指导老师填写选题申报表, 陈述题目要求。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承接外单位的委托项目, 经过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可作为自己的选题, 还须出具委托单位委托书, 设计结束时要求提供委托单位验收证明。

2) 审批课题。教学指导委员会将所有上报的毕业设计课题汇总, 根据学院制定的选题原则对各个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仔细筛选、审核, 最后将认可的毕业设计题目公布, 供毕业生选题。

3) 学生选题。学生在审核后并公布的毕业设计题目列表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 并上报选题结果, 等待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一步“题-生”鉴定。

4) 审核学生的选题结果。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学生的选题结果进行审核, 这时主要审核学生的专业方向和所选课题是否相符、学生选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学生选题与所选教师的研究专长是否一致、教师所带学生的人数有没有超过规定等情况进行监督和协调。如有严重不符的应责令其重选。

2、师生选题时面临的问题

老师拟题方面:选题过程从拟题开始到选题结束都有师生共同参与, 大部分的毕业设计课题来自指导老师。如果老师在拟题之前不充分了解学生, 那么老师拟题就有可能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就选不到适合自己的题目。所以, 老师在拟题之前, 不仅要充分了解生产实际情况、行业的技术更新情况、区域经济等情况, 还要充分了解学生, 包括了解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就业意向情况、兴趣爱好情况、工作态度等情况。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符合他们兴趣爱好、工作量适中、难易合理的毕业设计课题。

一般学生总喜欢选择难度小、容易完成的题目 (图2是对学生选题的调查统计) 。

学生选题方面:图2表明学生趋向选容易的题目。基础好的选太容易的题目, 达不到训练提高的要求, 毕业设计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基础差的如果选择难度超过他们水平的题目, 势必造成畏难, 同样达不到训练要求, 自信心还会受挫。毕业设计应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引导优秀的学生适当加大难度, 对基础差的学生应减少难度、通过完成相对容易的题目鼓励他们项目开发的信心。对基础差的同学, 重在鼓励他们坚持参与全过程。对基础好的同学, 应鼓励他们争取更大提高。

三、教师选题原则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根据这个要求, 高职院校教师毕业设计选题时, 应将题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重视题目的实用性、综合性, 并将毕业设计与产学研相结合。笔者认为, 教师选题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拟题应坚持面向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面向生产实际

拟题应以培养目标所规定的教学要求为目标, 以达到毕业设计基本要求为指导, 选题时应特别注意题目要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保证职业基本技能的全面训练。选题不仅要面向专业, 还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 面向生产实际,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与提高。

2、选题应坚持与社会、生产、科研、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相结合

大学在新课教学环节不得不简化问题使得问题脱离实际。这是因为新课开设时, 同学们还没有知识体系, 老师不得不运用简化、孤立、虚拟的案例来解释、说明知识点。而这样虚构简化的案例在生活中不存在, 毕业设计是在学生学完所有新课后进行, 学生已经有了知识体系, 可以处理现实中的真实问题了。因此毕业设计拟题要坚持与社会、生产、科研、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相结合,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处理实际问题。

3、选题应坚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选题的内容应有助于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文献查阅和资料搜集能力、理论分析和方案设计比较能力、资料整理和文档撰写能力的提高, 还要坚持有利于提高学生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能力、策划与营销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其他的创新创业素质。

4、选题要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毕业设计作为综合训练, 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好机会, 老师在拟定毕业设计题目时务必考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四、结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初步尝试, 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型人才的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科学选题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 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质的有力保证, 也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坚持基本的选题原则,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毕业设计课题, 引导学生正确选题, 使毕业设计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钧, 魏利华.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福建电脑, 2011 (5)

[2]杨平, 王志萍, 李平.论大学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7)

[3]莫亚武, 谢方平, 陈文凯.从科学选题着手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J].湖南农机, 2010 (7)

[4]詹华伟, 张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控制[J].理工高教研究, 2010 (2)

[5]羌涯.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选题探讨[J].科技信息, 2009 (17)

[6]王加莲.关于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的几点思考[J].高教研究, 2006 (5)

计算机技术毕业 篇8

一、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设置的目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社会上对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型的人才, 而是需要现代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学生通过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等实践环节中去, 在实习、实验中获得大量的信息, 通过生产实习和撰写论文, 将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 培养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独立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二、目前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方面的问题。

尽管毕业论文 (设计) 是本科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创新环节,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毕业论文 (设计) 与就业分配没有多大关系。由于毕业论文 (设计) 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完成, 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人才交流会接连不断。为了能够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大部分学生急于参加交流会, 到处奔波;部分考研的学生又要忙于复习复试, 争取考个好成绩上公费研究生。这样一来, 多数学生无法安心实习、撰写毕业论文 (设计) 。再者,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 此时一部分学生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 工作找好了, 他们认为毕业论文 (设计) 写的好坏对自己已没有影响了, 因此, 对毕业论文 (设计) 潦草敷衍, 有的学生甚至实习回校后临时拼拼凑凑, 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 (设计) 的质量。

(二) 教师方面的问题。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校四年, 理论学习都通过了, 这是最后一个实践环节, 能让学生毕业就毕业, 再说, 学生找工作也是理所当然, 因此个别教师对指导毕业论文 (设计) 流于形式, 对学生要求不严。还有部分青年教师本身很少参与社会实践, 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 自己没有科研课题, 不具备作为指导教师的水平和素养;一些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 也影响了毕业论文 (设计) 的质量。

(三) 管理方面的问题。

毕业论文 (设计) 的监管力度不够, 重结果、轻过程现象严重;尽管各个学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规范, 但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不合实际;还有些教学管理人员甚至个别领导对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去执行。总之, 管理不到位也影响了毕业论文 (设计) 的质量。

(四) 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的问题。

毕业论文选题不当, 论文题目的几年一贯制, 导致有些学生的选题陈旧;还有学生的选题同实习内容与毕业论文 (设计) 题目脱节, 有些学生选的题目过大过偏, 脱离实际, 有的题目难度和工作量过大, 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完成。

(五) 实习条件差, 经费投入不足。

要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设计) , 实习基地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目前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经费、实验设备、实践教学条件等很难满足毕业论文 (设计) 的需要。

三、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 提高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认识。

学生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体, 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才有信心和动力将任务完成好。在毕业实习前, 要给学生作实习动员, 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制定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 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

(二) 加大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

毕业论文 (设计) 的质量高低,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水平, 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首先, 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面的宽和窄、深与浅以及专业知识掌握的多与少,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审所能达到的水平。因此在指导教师的选配上应坚持以下原则:教师必须是讲师以上或硕士研究生毕业, 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 参加过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了确保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 指导教师指导毕业生的数量, 每位教师限定7至8人;让科研课题多, 科研水平高,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充实到指导教师队伍。

(三) 让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经。教师的科研大多是该学科乃至该专业比较领先且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课题,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的一部分科研, 了解到该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动向, 接触到一些学科前沿的东西。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方法的确立、实验素材的收集、实验数据的分析, 以及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感受, 获取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综合分析、加工、数据整理、得出结论以及结果、讨论、分析等, 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但由于毕业实习时间紧, 实习内容多, 往往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刚刚入门, 实习就结束了, 这样也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我们学校做法是:大二、大三年级的在校生可以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 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或导师的科研课题的一部分, 学生自己立项, 学校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 此项目可以与大四毕业选题时有机结合, 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通过申报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中期检查、结题总结等环节, 获得大量的撰写毕业论文的素材, 从而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保障, 进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 精心组织选题。

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 (设计) 的关键,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 对能否达到本科教学环节所规定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我院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 要求毕业生一人一题, 由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之前, 根据不同的专业给出多于学生数的论文题目 (供学生参考) , 经过筛选后,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习内容选择合适的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 学生在实验室、实训基地中获得了大量的材料信息, 这时, 我们允许学生回校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找、检索资料, 和指导教师一起商讨、确定实验方案和毕业论文 (设计) 题目。

(五) 认真组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学生的毕业论文 (设计) 经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查通过后方可答辩, 并且逐一进行, 凡是答辩不合格的学生, 必须进行论文修改、整理, 推迟一周进行第二次答辩。成绩评定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格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建议

目前大部分高校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 这与学生联系就业和部分学生考研复试相冲突, 如果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提前一至两学期进行, 效果会好一些。这样, 一是避开学生频繁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的时段, 学生可以安心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 的撰写;二是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为毕业论文 (设计) 的撰写做准备, 提前拟定毕业论文 (设计) 题目, 收集大量素材, 参与实训基地项目实训及教师的科研课题, 毕业前写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计算机技术毕业 篇9

关键词:毕业设计,计算机专业,质量管理

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教学分委员会在“中国计算机学科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 将三种不同的类型归纳为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研究型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 、工程型 (包括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 、应用型 (即信息技术专业方向) 。

随著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 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人才需求看, 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 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 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 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 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类型人才。

计算机专业本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实践进行培养。毕业设计是学生四年学习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它在培养本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 服务于单纯的计算机学科式教育的传统的实践教学也日益暴露出与企业需求和现代化工程型人才培养不相匹配的弊端, 这种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突出毕业设计的效果, 使工程化培养在整个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分量和作用不断加强, 使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 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满足社会需求, 已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

1.1 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的成绩与学位不挂钩, 不参与学分绩的计算, 并且, 毕业设计的成绩给定时, 大部分学生已经找好工作单位, 签订就业协议, 可以说毕业设计的成绩对就业过程没有影响。因此, 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采取敷衍的态度, 认为毕业设计只要及格就可以了。另外, 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尽管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考虑到学生已经找到工作或者已经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 虽然毕业设计完成效果不太理想, 也很少给出不及格的成绩。这样就造成学生主观上认为, 毕业设计是一门不用努力就能通过的课程。

1.2 不能协调就业、考研与毕业设计之间

的矛盾

近几年,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下滑, 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就业成为大四学生的首要任务。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经常因为参加招聘、准备面试而请假, 不能按时参加指导教师见面指导, 甚至有些招聘单位在招聘时需要学生提前在单位实习。学生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 更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1.3 选题与实际脱节

指导教师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 力求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知识, 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有利于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1]。然而, 指导教师由于自身水平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选题方面多数是给出软件设计类的题目。在设计过程中, 一是教师自身水平有限, 不可能有太多的科研项目, 因此多数的题目是虚拟题目, 这一类题目往往与工作实际, 生产实际脱离。另外,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需要熟练掌握一种软件开发工具, 但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课程仅仅提供编程基础, 如C/C++或Java程序设计语言, 无法满足毕业设计需求, 这就要求学生边设计边学习语言, 选题的难度不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2 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1) 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动员, 使学生意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端正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生产、科研实际, 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完善评价体系。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过程有选题, 文献查阅, 开题, 中期检查, 编码与测试, 撰写论文, 预答辩, 答辩, 成绩评定这几个主要环节。为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需要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检查, 规范管理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 杜绝毕业设计给人情分, 答辩走过场现象。从学生选题开始, 开题报告, 中期报告, 预答辩贯穿整个毕业设计过程, 只有通过才能参加答辩, 避免学生投入精力不够的问题。毕业设计的成绩由3部分组成, 指导教师综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毕业设计论文给出40分成绩, 论文评阅教师给出30分的成绩, 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给出40分的成绩, 保证了毕业设计成绩的公正性。

(3) 加强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或者社会实践能力出发, 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开放性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分别设置工程化教学实训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 把工程化素质培养作为学生全培养期中自始至终关注的主线。在工程化教学实训阶段, 独立设置了多门项目实训课程, 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在毕业设计阶段, 通过综合项目实训, 加强学生对开发技术的掌握使用, 并熟悉项目的各阶段的工作流程。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应用题目, 组建项目合作小组, 按照现代软件项目规范分阶段, 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

3 结语

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 毕业设计是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 是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体现[2]。因此, 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效的监控、管理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 掌握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具有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郝继升.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 2007, 2.

计算机技术毕业 篇10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 世界IT产业有所复苏, 市场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仍然较大, 国内有媒体报道:“IT行业每年还有近百万的人才缺口, 互联网企业以每年动辄招聘上千人的规模, 独占大学生就业市场鳌头。如百度在2011年和2012年校园招聘的总和超过3000人。”然而, 市场对IT人才需求的旺盛并不代表当今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乐观近年, 计算机专业多次被评为大学生就业“高危”专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遭遇了就业困境。据2010-2013年度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 与计算机专业直接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先后两年被评为“高失业风险专业“就业预警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连续四年被评为“就业预警专业”。此外, 在本人对学校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中, 8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压力大, 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打算或通过考研、考公务员, 或通过参加IT职业培训, 来应对当前的就业困境。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导致当今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专业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的快速性, 要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要跟得上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需求。然而, 在当今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滞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而且理论课程设置得较多, 实验、实践课程设置得较少, 导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素养达不到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该专业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 而不应简单地归咎于毕业生的数量大或质量差。可见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并不是没有需求, 而是要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产品, 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挖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这样才能彻底改变该专业的就业现状。

(二) 相近专业的岗位挤占。

面对高校扩招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 就业竞争也愈加激烈, 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等专业的毕业生开始挤占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岗位, 导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原本的专业优势逐渐丧失,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三) 用人单位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 伴随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IT行业也加速转型, 众多IT企业为紧跟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步伐, 不断加强自身改革, 对相关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由专业型的人才向综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全能人才转变”, 除了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才能和综合素养, 还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和一定的行业经验, 从而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四) 就业渠道不畅通。

我国对人才、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还比较低, 就业市场不规范、不公平竞争、信息不畅、地区政策壁垒等现象依然存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机制还不够完善, 这些都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阻碍。

(五) 毕业生不合理的择业观和择业心态。

相对其他专业学生而言,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对地域和薪酬等情况更加关注。如在地域上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或特区, 而边远地区、中等城市则被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据一份调查显示, 计算机专业“大部分学生对薪资的要求集中在2000元至6000元这个区间, 这一预期水平与用人单位愿意提供的薪资并不相符。”此外, 一些毕业生不正确的择业心态, 也往往使他们陷入就业困境。

(六) 毕业生量大质降趋势明显。

近年,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数也大大增加, “就计算机专业来讲, 我国现有1180多所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 在校生超过80万, 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人数都位居全国各专业之首”。庞大的专业学生队伍无疑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此外, 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 还未能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学生经过学校三年、四年的培养, 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 我们经常听到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瘸子里挑将军”的抱怨, 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绝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毕业后需要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才能顺利实现就业。

三、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一) 政府要认真营造和调控就业市场。

首先, 政府要高度重视就业, 从战略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地位。应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就业创业帮扶等方式, 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缓解就业压力。其次, 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应“将高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办学水平同毕业生就业率挂钩, 对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及层次的学生招生, 要通过计划审批、经费控制等手段加以调控, 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最后, 政府要规范就业市场, 积极创建公平的就业环境。要通过法制、行政等手段来规范就业市场, 消除就业市场不规范、不公平竞争、信息不畅、地区政策壁垒等现象, 提高我国人才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

(二) 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 创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首先, 高校要深化教学和课程改革。要根据社会和市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 制订教学计划, 调整专业结构, 进行课程设置, 不断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更新专业知识, 以适应IT产业的技术更新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要求。其次, 高校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是造成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宽口径、分层次的模式, 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高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兴趣特长等情况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要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如组织学生申报项目、参加科技竞赛等,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要主动开辟实习实训基地, 与国内一些知名培训机构合作, 为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技能创造良好条件, 使高校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再次高校要创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要成立大学生就业推荐、咨询、指导和培训机构, 对他们要加强职业技能、求职技巧培训, 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分析和职业规划, 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规范等职业素质, 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 大学生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 合理定位职业。

首先, 大学生一方面要学而不厌, 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注重储备专业前沿知识, 夯实专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积极参加科技竞赛、项目申报、实习实训等活动, 加强自身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其次, 大学生要争取各种机会, 如通过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社会兼职等, 锻炼提高自己良好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最后, 大学生要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摒弃传统的“一锤定终身”的就业观念和盲目从众、攀比等就业心理,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合理地定位职业, 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创业, 干一行爱一行的良好就业心态, 并乐于到基层、边远地区以及需要人才的单位去就业。

参考文献

[1]邱晨辉.高薪“抢人”难解IT专业就业困局[N].中国青年报, 2012-3-29.

[2]丁辉, 高佳琴, 陈春华.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15) .

[3]凌小平, 周亨炉.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 (27) .

[4]洪宗华.计算机类大学生就业观调查分析——以厦门地区高校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4) .

[5]王高峰, 周涛.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

[6]张凌寒.大学生就业相关主体之市场行为规范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20) .

上一篇:氯化钾提取下一篇:中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