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征

2024-08-14

中国特征(精选十篇)

中国特征 篇1

一、烹饪味为先

中国烹饪, 讲究色、香、味、形、以味为主, 味决定菜肴的成败, 人们常把吃的艺术称为味的艺术。味是中国烹饪的灵魂, 历史上的名厨无一不是善调味者。调味在烹饪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是形成菜肴口味多样化的主要原因。自古以来, 人们十分重视调味。《吕氏春秋》就指出:“调味之事, 必以甘、酸、苦、辣、咸, 先后多少, 其齐甚微, 皆有自起。”意思是说调味的方法, 一定要用甜、酸、苦、辣、咸五种调品, 但哪些该先放, 哪些该后放, 而且其剂量差别多少, 都要各自适当掌握。这样才能品尝出菜肴的美味。

中国烹饪之所以闻名于世, 被誉为“味”的烹饪, 有很大部分取决于调味, 调味的种类很多, 一般分为基本味和复合味两大类, 基本味就是上述的五味, 后来又增加了香、鲜。咸味, 是调味的主味, 可以突出原料本身的鲜美味道, 而且可以解腻压异味;甜味, 可以增鲜, 缓和辣味;酸味, 可以刺激胃口, 提味爽口, 分解钙质;辣味, 可以增香, 助消化, 增加食欲;苦味, 开胃, 清凉, 败火;香味, 刺激食欲, 去腥解腻;鲜味, 鲜美可口, 诱人食欲, 缓和咸、鲜、苦味。这些单一的基本味使菜肴变得丰富多味, 他们组合成的复合味, 如酸甜、鲜咸、香辣、甜咸等又使菜肴更加回味无穷。由于人们善于知味、辨味、用味、造味, 便产生了数不清的味道, 这样使人们真正品尝到味的真谛。

二、烹饪味适口

烹饪的“口味”以适口者为恰当。所谓“食无定位, 适口者珍”, 已成为烹饪调味的标准。烹饪上无论物之贵贱, 只要调至适口, 便是美味。否则, 即使鱼和熊掌也难为人所称赞。

人的口味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地理环境、饮食习惯、性别差异、生理状态、劳动强度等。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因此菜肴的调味要因人施调, 以满足各种人不同的口味要求。在调味时要采取求大同、存小异的办法。只要适口, 就可以满足众口所需。我国菜肴的各种地方风味就是在“适口”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有宫廷风味, 寺院风味, 家常风味, 以及56个民族的风味。还有若干菜系, 主要有川、鲁、粤、苏、浙、闽、皖、徽八大菜系, 构成了中国饮食多层次、多方位、多品类的风味体系。

古人云:“口之于味, 有同嗜也”。饮食是人们心理上乃至艺术上的享受。人们在摄取食物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口味要求, 只有鲜美可口的食物, 才会增进人们的食欲和美感, 使摄取营养素的过程成为愉快的享受, 提高营养效果。《吕氏春秋》中有记载:“鼎中之变, 精妙微纤, 口弗能言, 志不能喻, 故久而不弊, 熟而不烂, 甘而不哝, 酸而不酷, 咸而不减, 辛而不烈, 澹而不薄, 肥而不腻。”就是说味道适口, 就要真正掌握烹调技术, 做到烹饪的食物, 即使时间久也不腐烂, 烹熟了不烂得难吃, 甜味不甜得发苦, 酸味不酸得难忍, 咸味不咸得苦涩, 辣味不辣得难受, 清淡不淡得乏味, 肥腴不肥得泛腻。这就做到了满足人们口味的要求。

由于适口之味于体有益, 而烹饪的适口与养生的适体又是统一的。因此, 中国烹饪的适口不仅满足了人的物质欲望 (生理需要) , 还满足了人的精神渴求 (心理需要) , 这正式中国烹饪调味适口的精髓所在。

三、烹饪求本味

本味, 烹饪界一直将它作为烹饪之味的最高境界。“本味”首见于《吕氏春秋》, 其意为原料的自然之味, 现在一般指原料本身带有的鲜美滋味。《本味篇》径直称本味为“至味”。后人释为美味。可见, 本味不是一种确定的味 (如甜味、辣味、酸味) , 而是衡量烹饪得失的一个尺度。

如何求得本味呢?《吕氏春秋·本味》如果说:“凡味之水, 水最为始, 五味三才, 九沸九变, 火为之纪, 时疾时徐, 灭腥去臊除膻, 必以其胜, 无失其理。”大体意思是说水是所有“味的”本源, 多次煮沸多次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以火来调节的, 快火慢火调节得好, 既能除去腥臊膻等臭味, 又能保持其食物独特的美味。这是从火候上求得本味。

所谓“鼎中之变, 精妙微纤”, 是对原料惊醒烹饪处理时, 要根据原料的本身进行调味。对鲜活无较大异味的原料调味时, 应突出原料的本身滋味, 以本汁本味味最高标准, 风味显得清淡、醇厚、平和、直朴。如鮰鱼烧鱼翅, 将海珍与河鲜合烹, 互为浸润、渗透、交融, 既不失各种原料的特有风味, 又吸收了其他原料的美味。这是从配料的选择上求得本味。这些途径都要体现原料的本味是“百菜百味”基础的特点。

中国时代特征 篇2

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宗法分封制瓦解,战国商鞅变法。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渐使用,生产力进步,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文化:百家争鸣,私学的出现。

宋元时期(宋元907~1368年)

政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宋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市民

阶层兴起。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打破坊市制度;早市、夜市、草市繁荣;出现纸币;海外贸易发达)

文化: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兴起;文艺繁荣(宋词、元曲、风俗画)。

科技: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元朝《授时历》。

明清时期(明清1368年~1840年)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废丞相,设内阁,清雍正“军机处”;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

经济: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农副产品、长途贩运、货币、商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文化: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但宋明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文艺发展(小说:四大名著)。

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1840~1870)

政治上:列强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民主革命时期。

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进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民

族资本主义产生。

思想上:掀起学习西方的新思潮(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论,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政治上:列强掀起刮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救亡运动高

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经济上:小农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上:西学进一步传播,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合思想文化(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

过渡时期(1949~1956)的中国

政治: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制基础。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

经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1953—1957)),完成三大改造(1956),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文化: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

系。

外交:取得重大成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

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1955)

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6),中苏关系恶化。

经济:1956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中共八大(1956),总路线(1958),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1958),三年严重经济困难(1959—1961),开始纠正“左”的错误(1960)—八字方针。

文化: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双百”方针促进文艺科技的繁荣。《论十大关系》(195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双百方针(1956)。

科技:导弹(1960、1964),原子弹(1964),人工合成蛋白质(1965)。

1978至今(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政治:民主法制完善;推进基层民主建设(1998);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经济: ①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984),南方谈话(1992),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1992)。②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文化: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78—1997)、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义务教育法(1986),科教兴国战略(1995)。载人航天工程(2003)。

外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亚太);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入世(2001)。

世界时代特征

世界古代史:

1、古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民主

2、古罗马(前6世纪-5世纪)——法制世界近代史: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1917年11月。

1、工场手工业时期(14~18世纪中)工业革命前

2、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中~19世纪70年代)

蒸汽时代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电气时代 世界现代史:

一战结束到今天1、1917~1945,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资本主义大危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1945年以来,两极对峙格局,冷战。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

14~18世纪中期的世界史时代特征(工业革命前)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经济:(1)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

(2)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3)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拓展。

(4)经济思想:重商主义

政治: 荷兰、英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或战争。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革命过

程的曲折与反复,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较少。

文化:萌芽阶段——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16世纪)

发展阶段——启蒙运动(17-18世纪)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

资产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政治设想。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世界史时代特征(蒸汽时代)

政治:1)资本主义代议制扩展和完善:

扩展: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2)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经济:1)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文化:1)自由主义思想(政府不干预经济)

2)马克思主义(1848),进化论(1859)

3)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雪莱,海涅,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

19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史时代特征(电气时代)

政治: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俄、日、德);

3)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引发矛盾(一战);

4)俄国十月革命(1917)

经济:1)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文化:1)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进化论

2)欧洲中心论、种族优秀论

3)环境污染问题

战后初期(1945~70年代)

政治: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确立,六七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1967欧共体)。

经济:确定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资本主义黄金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福利国家);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1946美国第一台计算机,1969互联网诞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后)

政治:两极格局结束,多级化趋势加强。东欧剧变,1911年苏联解体。

2014—2015中国股市特征 篇3

2014年A股摆脱了连续几年的低迷格局,一举以52%的年涨幅走出了熊市的阴影,也成为领跑全球的市场;2015上半年继续高歌猛进,以32%的夺目涨幅赢得了全球的瞩目。牛市成为中国股市的新气象,全民炒股的热潮涌动,中国股市一派繁荣景象。不过,就在股指跨过5000点大关、人心所向皆指向前一轮牛市的6124高点之时,场外融资链条的松动带来了巨幅下跌,6月15日之后的三周内跌幅高达32%,稍许反弹后8月继续暴跌击穿3000点,年初以来的涨幅悉数抹去,转眼间不仅仅是牛市梦想破灭、而且股灾来临的恐慌至极。

回顾近阶段的中国股市,我们从跌宕起伏的市场中梳理其运行逻辑和特点,可以总结为——“流动性宽松+心理预期+杠杆催化小盘股”多重因素叠加的行情。

实体经济的低迷和宽松的流动性同时并存的格局下,寻求盈利的资金逐渐入市;在改革预期催化下,“中国梦”将股市热情点燃,改革和转型的心理预期成为股指的“引擎”;也正因为这种心理预期,股市将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互联网+”、“中国智造”等概念演绎得风生水起,在尚未产生盈利和业绩的情况下、小盘股泡沫的滋生从点到面扩张成片;资金杠杆的助力更多地集中于小盘股,而上市公司的大小非们借助杠杆资金来实现对市值抬升的意愿又较强,这些因素的叠加导致了估值的泡沫化严重;当杠杆加到泡沫膨胀难以为继的程度,监管层的查处场外配资行为就引发了心理预期的转向,支撑股指的根本性因素发生了动摇,一旦平仓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来临,就形成了股灾。这也就是本轮行情演绎的逻辑和特点与以往不同之处,上述三个支点构成了这轮牛市,支点的倾斜和改变也就导致了牛熊两重天的剧烈波动。

改革预期是主导因素

经济向下、股市向上,是这次牛市最奇特之处,股市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而是呈现出相反的状况。股市的“晴雨表”功能在本轮行情中彻底消失,股指和宏观经济脱钩,甚至出现了宏观经济越差、流动性越可能放松、股指越发走高的情形。这种悖逻辑一直伴随着牛市一路走高,成为支撑这轮牛市的基本因素。

“悖逻辑”的存在基石是心理预期。除了降息降准的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之外,更重要的是改革和转型的预期。“中国梦”、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改革牛”和“转型牛”、人民日报社论等等,这些都成为股指向上的推动力;除此之外,“新国九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鼓励并购重组、新三板改革和沪港通等一系列针对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各项政策,也使得投资者的市场信心大为提振。因此,本轮牛市的根基并不缘于经济面的向好,而是在于投资者对于各种制度和调整的预期,心理预期成为本轮牛市的基础性因素。这是本轮牛市和以往根本的区别所在,是建立在对政策、对改革的期望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上市公司业绩、盈利和估值之上。

流动性顽疾成了股市的“弹药”

“有钱就任性”这句话在这轮牛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14年以来资金面的宽松持续,降息、降准、定向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流动性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针对的是实体经济的不振格局,但大量的资金却流入证券市场,为股市上涨提供了资金驱动。而另外的投资渠道如楼市、信托等从2014年有所下降,在股市的赚钱效应下越发吸引投资资金流向股市,逐步形成了央行放松流动性的增量资金和存款搬家的存量资金两股力量的支援,为股指能够持续走强提供了弹药。

至2015年7月末M2达到132万亿元、同比增速13.30%,流动性宽松格局下实体经济低迷使得市场资金利率不断走低,泛滥的资本无处可去,股市的增量资金供应充足。

存款搬家的现象在此轮牛市中体现得特别明显。2014年四季度以来居民新增存款连续三个季度都在下降,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却节节攀高,2015年7月10日这一周攀升到最高3.30万亿元的高位。股市获得了储蓄的存量资金支援。

上图显示的是股票账户和基金账户的开户数情况,可以看出,2014年下半年以来新开户数随股指上涨而锐增的情形。新增股票账户在2015年5月29日前后这一周达到443万户的高位,由于股票账户在2015年6月后可以“一人多户”开立,因此后续数据失真,就没有采用;新增基金账户也在该周达到202万户的高位。

估值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首次降息之前,市场处于估值修复的温和上涨阶段,呈现出普涨格局,非银金融、交通运输、机械设备涨幅位列前三,“一带一路”深入人心、得到市场的追捧和青睐;而在降息之后到2014年底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以券商、央企为代表的“大象”都飞上了天,“二八”格局甚至“一九”格局显现出资金偏好,也流露出机构资金入场的信息。这一阶段涨幅位列前三的是非银金融、银行、钢铁,而创业板和中小板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从而也导致了投资者抱怨的“满仓踏空”现象的出现;但到了2015年,小盘股完全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从年初到大盘最高点的阶段统计显示,传媒、计算机、轻工制造成为涨幅榜的前三名,而创业板更是以220%的涨幅压过了全部A股152%的涨幅。大盘股成了涨跌都与之无关的鸡肋股,而小盘股、题材股闻风见涨,“触网”、“市梦率”等上一轮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充斥市场的各种概念词再度来袭,小盘股泡沫化极其严重。

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受到市场的青睐,导致小盘股的泡沫化相当严重,投机之风盛行的结果是小盘股估值过度抬高,形成了市场的估值结构矛盾和畸形,这也成为本轮牛市行情的鲜明特色。也正是由于估值过高和杠杆融资的叠加效应,使得小盘股的流动性在暴跌时受到极大的压力,这也是股灾产生的原因之一。从图9和图10来看,该阶段小盘股的估值溢价处于历史高位,这和上一轮有宏观经济背景支撑的牛市是截然不同的;而从股灾前后对比来看,小盘股的估值泡沫在股灾中有所消除、融资的被迫清盘导致其断崖式的修复,但很快溢价又再度抬升、说明当时的小盘股泡沫仍然较为严重。在大盘到达最高点时创业板的估值达到了创纪录的154倍,远远超出纳斯达克当年出现网络股泡沫时的水平;新股兰石重装2014年涨幅达684%,也成为最吸引眼球的个股,而到了2015年,这样的“明星”就比比皆是了,暴风科技以2891%的涨幅刷新了纪录。

小盘股被爆炒甚至恶炒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预期支撑。在“改革牛”和“转型牛”的预期下,作为新兴产业代表的创业板获得投资者认可和追捧,从而有了优异的市场表现,代表了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是长牛主角,“互联网+”、“中国智造”等集中体现“中国梦”的题材都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身上集中崭露。经济不景气导致的上市公司整体状况不佳。在这一背景下市场更加需要上市公司中的题材和亮点,炒新、炒小、炒垃圾股等投机行为就占了上风。这也很好地解释了2014年末短期内“大象”飞天时小盘股被冷落的状况:一旦预期经济状况彻底好转,小盘股就遭遇寒流,恰恰说明经济运行状况不佳时价值股不被市场认可但垃圾股被各类题材烘托上天的扭曲思路。

二是,资金的投机行为和大小非的“市值管理”相互关联。在创业板解禁潮来临的背景下,大小非“市值管理”的主观需求强烈,再加上资金的投机欲望,叠加导致小盘股的炒作效应出现。

从减持数据来看,随着行情的热络,2014年的减持2267亿元已经远远超过了2013年的1532亿元减持金额;2015年减持额更是刷新了纪录,截止到2015年8月23日,就达到了4824亿元。而2015年5月和6月的减持金额分别高达1508和1177亿元,两个月的减持之和已经超过了2014年全年。这充分说明大小非才是这轮行情的赢家。这也正是小盘股被爆炒的一个内在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佐证大小非“市值管理”的意愿强烈,就是融资结构的改变。2014和2015年融资规模巨大,分别达到7725和8164亿元,特别是2015年截至8月的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2014全年;而且融资结构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增发占比较大,2014年和2015年增发规模在整体中的比重分别达到89%和82%。再融资扩容速度加快的背后是大小非“市值管理”意愿推动着的,在市场行情向好的背景下,大小非通过市值提升来加快融资,完成更多的资本扩张。正是通过这种融资方式,过去两年上市公司并购潮起,成为A股市场的一道景观。

杠杆放大的“过山车”效应

杠杆交易在此轮牛市中起的作用不容低估,在上涨过程中提供了强劲推动力,同时也为下跌提供了加速度。伴随着股指的迅速上涨,各类资金汹涌澎湃地以各种渠道涌入,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增速普遍下滑、居民储蓄持续向资本市场配资,加杠杆成了本轮牛市与以往牛市所不同之处,也大力度推升股市估值。高峰时场内的正规融资规模达2.27万亿;场外资金通过伞形信托、P2P等结构化产品形式进入股市,以银行配资的结构化产品、券商和信托通过Homs等对接方式实现;此外,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质押融资获得的资金也再度投入股市。这些都是杠杆运用的多方位渠道。也正由于杠杆资金的推动,股指才涨势凌厉,这是杠杆“正反馈”作用的一面。

2014下半年,开始“两融”飞速前进,最高峰时场内提供的融资余额占到总市值的比重达到3.88%,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高达10.70%。这还仅仅是场内正规的融资就已经如此之巨,场外配资的规模难以估计,如果加上场外配资则该比重更加可观。从国外市场的融资交易规模占总市值的比重来看,美国维持在2%略强的水平、泡沫破灭前逼近2.5%;日本在1.0%附近,泡沫时接近1.5%的位置;台湾高峰时达到过4.6%,也是历史纪录的极限水平,泡沫破灭后就维持在1.0%左右的低位了。A股的融资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规模迅速扩张,从上述数据对比就足见此轮行情的杠杆使用是相当大的。

而当杠杆资金规模庞大到一定程度、市场估值也难以继续泡沫化之后,监管部门清理场外配资的行为就压弯了市场、触发了市场的过度调整而出现股灾。牛熊转换极其迅速,这场股灾的来临就非常突然而且凌厉。再加上交易制度的缺陷,由于中国市场设有涨跌停限制,一旦股票跌停意味着股市交易的功能就中止了,也无法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支持。这种交易和融资制度设计虽然能保护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利益,但却大大增加了极端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股灾的发生有其根本性的杠杆过度扩张的根源,也有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原因。

浅析中国瓷器的文化特征 篇4

一、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空山无人, 水流花开”,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此为禅宗的三种境界。描绘了深秋, 空山茫茫, 风起时落叶四处飘荡, 正想要探寻其生命的意义, 却无处寻觅的意境, 天地苍苍, 意态荒芜, 目之所极, 而无所见。人在苦苦探寻其踪迹后, 而不得, 这时已忘记了自我, 满眼尽是空山, 是落叶。“我”已是山间的流水, 是花开。世界进入一个没有意识, 没有欲望, 没有功利的境界。世界仍然依照其原本的样子而运动, 自在悠游。人跨越时空, 思接千载, 深刻体会到“万古”即“一朝”, “当下”即“永恒”, “物我如一”, “时空交叠”。禅宗以它诗意化的空蒙意境, 展现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把“天人合一”观念发展到极至的是道家思想。老子有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庄子曰:“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

八千多年前, 中国陶器艺术的生发正契合了禅宗的意境和道家的哲学, 让大自然的泥土和烈火结合成了一个个曼妙迷离的梦。瓷器的诞生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 因制作工艺比较原始, 我们把它叫原始瓷器。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 以瓷石或高岭土为原料, 拉坯, 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烧制而成的。如果陶器是世界各地古老民族的多元发明的话, 那么瓷器则是华夏先民的独创, 是“役万物而为我用”老庄哲学观的体现, 是几千年漫长岁月里先民与火焰和泥土相生相运的结果, 是历史把无数个“一朝”涤淌成了“万古”, 让“万古”结缘不尽的“一朝”的过程。万古的瓷人走了, 他们的生命幻化成了一尊温润的瓷, 一根优美的曲线, 一滴莹莹的釉, 一笔深沉的彩, 一个个无穷循环的圆……虚实开合的圆, 浑然一体的圆, 外实中虚的圆, 承载的是道家“阴阳相融”“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中庸仁爱”的博大情怀, 佛家“悲天悯人”的境界。引导无数哲人, 艺术家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二、“文人尚玉”的心理情结

中国的瓷器, 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 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尚玉”的观念是瓷器文明发展的审美推动力, 可以说, 瓷文化是玉文化的一种延续和拓展。

中国的玉文化, 有着八千多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断定, 在五千年前的磨制石器时代就发现了玉琮, 这说明古代制玉工艺已经非常发达。玉, 因其美丽的色彩, 温润的光泽, 坚硬的石质, 而被人们所喜爱, 古代先民把玉奉为上天赐予的神物。玉被赋予了高贵、圣洁、美好的含义。在史前, 玉被认定为沟通上天的神器;史后, 被喻为王权的象征。玉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影响最深的是“君子比德于玉”的玉德观。

春秋晚期, 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一次,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 人们为什么喜欢玉而不看重珉 (一种美石) ?孔子回答说, 是因为人们仰慕玉具有十一种品质:“温润而泽, 仁也;缜密以粟, 知也;廉而不刿, 义也;垂之如队, 礼也;叩之, 其声清越以长, 其终诎然, 乐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孚尹旁达, 德也;天下莫不贵者, 道也。”《诗》方:“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故君子贵之也。”孔子的玉德观, 以玉的色泽、质地、声音、本性, 来形象的比喻君子的品德操行, 其核心观念是君子要有温文尔雅的风度, 做事要奉行中庸的原则。玉是君子人格的物化象征。“尚玉”成为中国文人一个远古的情结。

纵观中国瓷器发展史, 我们不难看出, 中国瓷器发展的过程, 其实就是一种“类玉”的过程。唐代诗人陆羽在《茶经》中, 就写到“邢瓷类银, 越瓷类玉, 邢不如越一也;邢瓷类雪, 越瓷类冰, 邢不如越二也……”陆羽拿邢窑的白瓷和越窑的青窑比较, 虽然有抑白扬青的意态, 但却形象的写也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唐代以前青瓷, 尽管在造型上向玉器靠拢, 但在釉质方面, 由于工艺的原因, 青瓷还没有达到玉质的莹润感, 而在晚唐、五代、宋代、青瓷的工艺才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温润的玉质感才彰显出来。唐代的越窑青瓷和宋代龙泉窑, 都是青瓷中的杰出代表, 釉色青翠、莹润、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在浑厚中表现着柔和和细腻的作风, 雍容稳重……胎质纯净细密, 形制端整, 釉色明润, 器形富于曲线变化, 以均衡的形式, 谐和的节奏给人以宁谧、明快、舒适的美感, 不加雕琢而充分显示了青瓷美的本质。”这是邓白评唐代越窑时语。而南宋龙泉青瓷则是“玲珑端巧, 釉色晶莹美妙, 像春水般的柔和清澈, 晴岚般葱翠华滋, 给人一种纯洁高贵的美感。”这些描绘都和玉的质感有着相同、相通之处。

明代最杰出的人物画家陈洪绶。他所画的人物图中都配有雅致的瓷器, 这些瓷器或煮茶, 或盛汤, 或装酒, 或养梅, 或做笔洗, 造型古朴、端庄, 色泽有莹润的白瓷, 有葱浓的青瓷, 有神秘的黑瓷, 还有金丝铁线开片纹路的仿哥窑瓷。这些瓷器以其古雅、清丽、含蓄的美质装饰着高人逸士的清雅脱俗的生活。

“尚玉”的观念除了文人对其高贵玉德的崇尚外, 还有着文人对美玉那柔润华滋, 晶莹剔透美感的由衷赞叹, 瓷器那“如春水”“如晴岚”的美质是对玉质美追求的一种模仿和延续, 是玉德美的另一种更朴实、更平易的诠释;他们都是以文人高贵、清幽、脱俗的心灵为依托。

三、“抒情达意”的承载

中国瓷器不仅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文人尚玉”的心理情结, 还书写着人们世俗的欢乐和出世的潇洒。绘画自诞生以来, 它便具有抒情达意的功能, 中国瓷器绘画也是人们抒情达意的一个载体。唐代长沙窑是第一个将绘画艺术植入瓷艺的瓷窑, 其绘画题材相当广泛, 许多优秀的民间画师创造了不朽的艺术佳作。它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 浸润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营养, 成长于大唐繁荣的经济环境和昌盛的文化氛围中, 承载着大唐时代的自信精神与开放的胸怀。

长沙窑的瓷画、描绘非常迅捷, 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线条轻盈而简练, 构图朴实而开阖随形, 着色单纯而奔放, 透溢出明快、率真和大气浑成之美。长沙窑瓷绘的题材涉及神话人物、花鸟走兽、山水木石, 体现了民间画师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洞若星火的观察能力, 精湛的绘画能力。一朵含苞待放的荷, 几片婆娑叶, 一泓碧绿的水, 微波欲动, 却表达了一个无比清幽的意境。正应了一句“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国”。画境如心境。我们仿佛看到, 几千年前人们在青山绿水中, 清晨踏着露珠泛一叶扁舟, 去到一个无边的荷塘, 微风吹来阵阵荷香, 荷塘上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傍晚时分, 趁着夕阳的余辉满载而归, 家里有妻子暖人的唠叨, 儿女在堂前的嬉闹。再看那奔腾的小鹿, 那展翅欲飞的凤鸟, 留连的鹭鸶, 天边的祥云, 那几笔山形的青翠, 那一对对相依相伴的情侣, 民间画师笔下是俗世欢乐的赞歌, 是热烈而洋溢着激情的生活。

诗文是另一种更直接的抒情方式。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文与书法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开创了瓷器装饰的新手法。其诗文多以诗歌、联语的形式出现, 亦有不少格言、警句、流行多年的民谣, 由于这些诗文的作者多为民间画师或广大民众, 所以语言朴实可爱, 情感真挚自然, 内容多姿多彩, 较之文人士大夫的文学作品, 更直接、平易的反映了唐代的现实生活。“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让人想起李、杨之恋, 那超越年龄、时空的爱情绝唱。“夜夜挂长钩, 朝朝望楚楼。可怜孤夜月, 沧照客心愁。”这首诗里充盈着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这样感人肺腑的诗篇和故事还有许多……

中国大众文化的特征 篇5

中国大众文化的特征

中国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具体表现都与西方现代工业化、都市化和商业化基础上产生的大众文化现象有所不同.中国没有西方那样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峙传统,也没有西方那样充分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的社会条件,没有西方那样完备的市场机制,更没有形成西方那样的文化消费关系.我们需要针对中国大众文化自身的一些特征,找到较好的理论方法和理论立场来解答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而不是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

作 者:吴高泉 WU Gaoquan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浙江,杭州,310027刊 名: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1(6)分类号:G04关键词:大众文化 大众 启蒙 商业性

浅析中国古典的悲剧特征 篇6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写杂剧、演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窦娥冤》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传说,通过描写善良的窦娥所遭受的种种迫害、侮辱、冤屈,最终被昏官和恶棍诬为杀人犯而冤斩的千古奇冤,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作者借抨击贪官污吏危害人民的罪行,异常强烈地表现出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窦娥冤》作为一部戏曲名剧,它的思想内涵是深刻的,艺术形象是具有典型性的,其艺术感染力更是超越时空的,这一作品,体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一些重要特征。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的代表作,更是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在王季思先生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它名列第一。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给予这部名剧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一、善与恶的冲突——中国古典悲剧的主线

戏剧的本质在于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生命。通常人们评价一部戏的好坏所说的“有‘戏’、没‘戏”’,或所谓“戏剧性”,指的就是剧中的戏剧冲突。这就要求剧情发展曲折跌宕,悬念环生。我国民众对于戏剧情节的兴趣十分浓厚,很多传统戏之所以常演不衰,是与它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戏剧冲突紧张激烈分不开的。而中国古典悲剧主要是善与恶的斗争,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自然属于善,使其毁灭的东西自然属于恶。剧中人物的悲剧性结局皆因矛盾冲突激化所致,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一很好的例证。

《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一位不幸的年轻女性。幼时丧母,七岁即被父亲用以抵债,成婚不久即丧夫。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她心灰意冷,几乎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只希望“今世早将来世修”,侍奉好婆母,了此一生。可是,残酷的现实让她的这个最低层次的希望竞成为奢望。流氓张驴儿父子俩要霸占她婆媳俩为妻,窦娥不畏强暴,恪守妇德,坚决不从。而懦弱的婆婆无奈屈从,窦娥劝之无用,忍气吞声地看着张驴儿父子住进家里,而这种忍气吞声是不可能持久的,人能忍一时,不能忍一世。张驴儿想用毒药毒死蔡婆婆,留下窦娥一人好得手。不料,张驴儿的父亲误食毒药而死,张驴儿遂嫁祸窦娥并告到官府。面对人命官司,能给孤弱的窦娥主持正义的,只有既能代表社会正义又有审判权力的机关——官府,这也是古代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唯一选择。如果官府中的官是清官倒也是民之大幸,若是昏官也只能是民之不幸。可恨那楚州太守桃杌是一昏官,他面对一个善良柔弱、孤立无援的小女子和一个横行霸道、死缠烂打的流氓,只能选择强奸正义,姑息邪恶。因而,那窦娥一上公堂便无缘无故地被殴打也就不足为怪了。俗话说:小鬼难缠。一桩明白简单的命案,掺杂着如此污浊的人情世态,而窦娥的无辜含冤竟缘于她的善良、弱小与孤立!而善良、弱小与孤立本是最该受官府与法律保护的,不料却成了官府与法律戕害的对象!窦娥痛心疾首,怒斥官府,指天发誓,最终惨遭枉杀。

善与恶的冲突,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一条主干。善的付出,总是以血为代价的,冲突的结果常常使善成为失败者,恶成为胜利者。究其原因,与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有关。正如窦娥所处的时代,国家虽然也有所谓的“王法”,但很不健全,特别是那些执法者,他们昏庸无能,贪赃枉法,不但不能保护弱小、善良,惩罚奸诈、邪恶,而且欺辱弱小、鱼肉百姓。这是造成窦娥含冤而死的主要原因,是造成“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诞”的黑暗世道的主要原因。代表正义善良的悲剧人物,在善与恶的冲突中明显缺乏主动性、攻击性。而且,她的抗争与斗争面对强权与恶行是软弱的、无力的。对善的张扬不是通过善对恶的主动进攻与消灭来完成,让善的化身在备受恶的摧残与欺凌时才奋起反抗,甚至不惜以死相拼,使其人格在最后一搏中得以升华。善在被恶毁灭的过程中不断散发美丽的光彩、动人的力量。永恒的正义在悲剧人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得以保存和升华。其悲剧之悲的魅力和价值也就在这里。

二、百善孝为先——中国古典悲剧的弘扬重点

中国人一向是重亲情、重伦理的,百善孝为先既是中国的传统,也是中国古典悲剧弘扬的重点。窦娥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代表,是恪守妇道,孝顺长辈的典范。作者借窦娥的孝行,弘扬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从这点来看,窦娥的孝行不但是美德的化身,而且体现了对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

在第一折里,窦娥虽遭年幼失母、少年离父,青年丧偶等一连串的人生打击,但她想的是“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孝服守,我言词须应口。”她活着仿佛就是为了尽孝。她劝阻婆婆再嫁,既是出于封建礼教的立场,也是出于对婆婆的关心:“我替你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在公堂上,她被打得皮开肉绽,也不屈服,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忙说“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宁可被冤,也要尽力保护婆婆。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她顾及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顾念婆婆,请求绕道走后街,以免被婆婆看见,心中痛苦。不仅如此,关汉卿还对“孝”的境界进行了美的升华,剧本的最后,窦娥的冤案得以平反,她想的不是自己,不是官居要职的父亲,而是那个曾和自己相依为命,年老身衰、无依无靠的婆婆。窦娥要求父亲收养蔡婆婆,代她给婆婆养生送死。

窦娥的这种孝,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孝。她的善良、孝顺,令人动容。但这样一个至孝的人却无端地被社会邪恶势力蹂躏而死,不能不引起欣赏者的悲悯之情。孝是美德,然而过分的孝也是一种人性的悲哀,窦娥所体现的牺牲精神便是如此。这是善良人的悲剧,此剧也因此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圆满大结局——中国古典悲剧的理想追求

崇尚文明,尊重人性,追求和谐,向往美好,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有些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做到的。人们幻想扬善惩恶,让痛苦的心灵能得到一点慰藉,中国古典悲剧往往在结局时,设计成一种大团圆,给人“梁祝化蝶式”的弥补,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这是中国古典悲剧的理想追求。

中国传统家具装饰特征研究 篇7

一、传统家具的概念

家具, 从物理功能上来讲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供人们坐、躺、靠、支撑的器具和储藏器具。从精神功能方面来说, 家具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习惯、风俗、文化及意识。可以说是一种意境、传统、审美情趣和视觉艺术、符号文化的传递。家具从一开始就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 从功能出发来设计的。首先是实用功能, 在满足了基本的实用功能之后, 其次会考虑精神功能, 这两者贯穿于整个家具设计过程之中。在家具的发展中, 除了功能外, 材料与制作工艺、以及生产力的提高对家具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我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十分久远, 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公元前17世纪的商朝开始, 就有了跪坐的矮形家具。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家具的形式和种类逐渐增多, 出现了墩、床榻、几、案、椅等家具。到了明代, 传统家具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制作工艺和艺术表现的鼎盛时期, 形成其鲜明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是明式家具, 在传统家具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它的设计将功能与形式有机的结合, 将技术、结构与艺术有机的融合, 至今仍被中国乃至国际设计界所青睐。

二、传统家具的分类

中国传统家具造型丰富, 种类繁多。按功能分有这些种类:杌椅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台架类、屏座类等;按时间分类:分为宋代家具、元代家具、明清家具、清代家具等;从结构上可分为:箱形结构、台形结构、大木梁架结构等;以制作工艺来分, 可分为:漆木家具、硬木家具、软木家具等;从地域上可分为:苏式家具、京式家具、广式家具、晋式家具、鲁式家具等。

三、传统家具装饰手法分析

装饰是人们通过艺术化手段将对象进行美化, 美化后的物体更具艺术性和情趣, 是人类的精神文化表现。从发展规律来看, 人们在满足功能使用的基础上, 进一步追求使用物的视觉审美和精神内涵, 使装饰与功能有机地结合, 呈现出统一、和谐的整体。传统家具中通过美化家具形体表面, 来塑造视觉丰富, 形体优美的家具。传统家具的装饰手法以以下三种最为常见:

1. 手绘装饰

传统家具的手绘装饰, 是工匠师傅在家具的表面用绘画的方式来装饰家具。在家具上进行手绘是十分讲究画面构图与家具形体的有机结合, 常常根据家具造型来确定图案内容和色彩。而传统家具手绘装饰的色彩较丰富, 色彩之间过渡自然, 具有强烈地视觉冲击力和色彩表现力。而在中国传统家具手绘装饰中, 黑、红、金是常用的手绘色彩,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色彩。手绘装饰题材丰富, 自然界、传说神话、吉祥图案等都是常见的描绘的内容, 手绘的表现效果逼真, 对于细节表现更为细腻。手绘装饰手法相对其它装饰手法来说, 更具操作性, 在视觉上有更强的表现力, 所以是传统家具中广泛使用的装饰手法。

2. 雕刻装饰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 大部分都有雕刻装饰, 通过在木质家具表面进行雕刻, 使其达到更为立体和丰富的视觉效果。传统家具的雕刻工艺堪称精湛完美, 艺术水平十分卓越, 以明清家具尤为突出。传统家具中的图案纹样非常丰富, 它们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及文化内涵。其中以回纹最具代表性, 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最早的回纹出现在古代的陶器及青铜器上, 从明清开始, 人们在家具雕刻的边饰上和建筑装饰上采用回纹装饰, 呈现出秩序和韵律的效果。除此之外回纹还具有吉祥幸福的寓意, 连续的纹样形式深远绵长, 人们取其义“富贵不断头”, 故成为家具中经常出现的雕刻图案。

传统家具中的雕刻题材也十分丰富, 以隐喻性的雕刻题材最为常见。龙凤是家具雕刻中大众喜欢的题材, 寓意“龙凤呈祥”, 常以围合构图和圆形来布局, 雕刻出形态饱满的立体形态。又如蝙蝠经常出现在明清的家具雕刻中, 民间喜好以蝠谐“福”音, 寓意“幸福、吉祥”。另外狮、麒麟、羊、猴等也是经常出现在传统家具中的雕刻素材。

3. 镶嵌装饰

镶嵌装饰是中国传统家具中较为特殊的装饰工艺, 对镶嵌装饰材料和装饰工艺的运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家具的镶嵌装饰能充分呈现材料的肌理和魅力, 在制作过程中选用的材料有木块、兽骨、金属、象牙、玉石等, 通过切割、上色、打磨, 然后放入事先刻好的底面部分, 有可能是平嵌, 也可能是凸嵌, 并粘合、加固于家具表面上, 与家具的木材、造型有机结合, 形成图案性的装饰, 从而来丰富家具的装饰效果, 提高家具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镶嵌的题材也较丰富, 多选择花草、日月、山水、树木等作为镶嵌的图案。

四、传统家具装饰特点分析

1. 装饰与造型相结合

中国传统家具造型丰富, 种类繁多。传统家具在追求造型多样的同时也追求其装饰性。例如绣墩, 又称坐墩, 是传统家具中极具民族特色的坐凳, 至今仍受大众喜爱。绣墩的造型通常像古代的鼓, 所以又称为“抱鼓凳”。其造型特点是上下小, 中间大, 在腹部突出的部分常常以手绘, 纹样雕刻或镂空造型来进行装饰。座面的造型也颇为丰富, 有圆形、椭圆形、海棠、梅花等。另一种传统家具“香几”, 是古代用于焚香, 放置香炉。发展到明清时代, 已用作陈设盆栽、山石、花瓶等, 供观赏使用。“香几”用十分丰富的形态来达到装饰效果, 例如四角形、八角形、方形、圆形、荷叶形、梅花形等, 大多成双成组使用。

2. vv装饰与结构相结合。

中国传统家具的装饰往往与结构联系在一起, 会对家具结构组合中十分重要的部位进行美化装饰, 这种装饰手段不仅加强家具的结构性, 又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传统家具中的“束腰”, 是指在家具的沿面往下到牙条的部分, 进行缩进、变小处理。“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样式, 它对原有形态进行了变化, 增强了美感, 巧妙的把装饰与结构结合在一起。又如传统家具的“角牙”, 是牙板与脚部交接处的装饰艺术, 结构形式既增强了家具的坚固性又极具装饰性。传统家具结构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榫卯结构”, 可以说“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灵魂。我国古代工匠在榫卯结构上德造诣确实不凡, 传统家具利用榫卯的结构点, 对家具表面进行装饰。在构件之间, 金属钉子完全用不着, 凭借榫卯就可以做到连接严密, 稳固结实, 其连接点与家具表面材质区分, 现状变化, 形成丰富的细节装饰。

家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家具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技术进步和艺术特征的综合反映。我国人民在广阔的土地上辛勤劳作,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家具, 也塑造了辉煌灿烂的传统家具文化。而面对丰富的传统遗产, 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和积极的学习, 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 古为今用。这样才能将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继承和发扬, 并推动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 使其更具民族性和文化性。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 文化艺术的发展, 传统家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试从传统家具的概念、装饰手法和装饰特点这几方面来学习和研究传统家具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中国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篇8

矿山区域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指的是受到自然山体以及矿山地质双重作用诱发矿山的生态地质和环境发生严重的变化。

我国是属于发生矿山性地质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且灾害的类别多样、范围影响大, 损害程度大。资料显示:自1950至2005年的这个阶段, 国内发生的矿山采挖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事件共10869例, 导致死亡人数高达4779人, 导致直接性的经济损失达174.59亿元, 其中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造成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共8320处。据统计, 矿山性质的地质灾害主要是以地面塌陷为基本类型, 其比例占总体灾害总数的50%[1,2,3]。

2 矿山性质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特点

2.1 差异化地质环境下发生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不同地域环境是导致矿山性质的地质灾害类型、影响范围及程度产生差异化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化地质环境进行的挖矿、采矿活动也是不一样的, 这样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也就相应的出现差别。例如, 山地类型的地质环境进行矿产的采挖通常导致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等, 然而处在平原类型的地质环境进行矿产的采挖通常导致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中国地域广袤, 地质条件复杂, 类型多样, 按照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质、地貌特点、水文条件、植被景观以及原生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对地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规律性划分, 包括六个地质环境区域以及28大地质环境分区, 通过对学习这些划分区域的地质特点对研究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具有积极的作用。根据差异化的地质环境区分特点, 出现矿山性质的地质灾害频率较高的为高山区, 然后为丘陵区及平原盆地区, 再次为黄土高原地带以及戈壁滩和沙漠地区, 最后是冻土区。其中山体的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的出现同区域的地形地质特点、当地的降雨程度以及采矿后的处理措施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 地形地势较高较陡的云南、贵州、湖南、桂西北等地的高山区以及降雨丰富的浙江和福建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带, 均是发生崩滑和泥石流灾害的高危地带。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在这些地域导致矿山性质的地质灾害已经导致3355人步入死亡, 是全国范围内因此地质类型受害总人数的79%, 发生的频次高达2575次, 是全国范围内发生山体崩塌及泥石流灾害总数的61.5%, 尤其是云南、贵州、湖南以及桂西北等地的高山区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多[1,2]。这些地区气候湿润, 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雨丰沛, 且山川相间、峡谷纵横交错, 是自然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发生的孕育区, 加上不同程度的矿业采挖导致灾害程度影响更大, 成为国内发生矿山性质的山崩滑流等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过度的地下矿山采挖活动大多数会导致地面不同程度的塌陷、地面裂缝等现象, 特别是煤矿采挖导致的地面塌陷最为严重, 占全面地面发生塌陷、裂缝等地质灾害的81%, 所以, 出现集中式采挖煤矿的地区也是导致地面发生塌陷、地裂等灾害较为集中的分布特点。

2.2 差异化矿山采挖导致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分布特点

差异化种类的矿山采挖也会引起地质灾害的种类、程度以及数量发生明显的差别。我国共有已采挖的煤矿山共两千多座, 煤矿性质地质灾害的具体发生率为32.4%, 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金属以及非金属矿山。全国范围内矿山性质的地质灾害总数大约为10869例, 其中煤矿矿区出现的地质灾害合为7730例, 所占比例为71%左右;全国范围内因矿区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74.59亿元, 其中因煤矿性质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占总数的80.4%。通常情况下, 煤矿灾害导致危害表现主要以地面塌陷、裂缝以及山体滑坡为主要类型, 并且采煤导致的地陷面积约为全国塌陷面积总数的82.79%[1]。在所有的矿产采挖中, 金属矿的采挖导致的人员伤亡最为严重, 占全国矿山伤亡总人数的46%, 其次到突发性质的泥石流, 常常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

2.3 差异化规模的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分布特点

我国矿山以小规模为主要类型, 并且占总矿山数量的96.9%。通常情况下, 小规模的矿山出现地质灾害的频次及数量均远远超过中大型规模的矿山, 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小规模的矿山多是由集体共有或私营企业经营, 采挖技术和硬件设备程度不高, 管理不达标, 管理方式落后粗放等, 使得矿山的重复采挖性较低, 过度采挖的行为较为常见, 所以相应导致出现地质灾害的次数也较高。按照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 我国大型规模的矿山、中型规模以及小型规模的矿山导致的地质灾害数量分别是658例、1023例以及9188例[2]。由此可知, 小型规模的矿山采挖导致的地质灾害总数占全部的85%, 针对这样的现状社会相关监管部门应重点对小型规模的矿山企业加大管治力度。

2.4 差异化采挖方式导致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分布特点

我国对矿山资源进行开采的形式大多数是实行井下作业。矿山井下开采率较高的是煤矿以及金属矿, 其开采率分别为98%和73%, 各式各样的矿山开采方式也诱发了不同次数的地质灾害, 其中井下采挖形式导致的地质灾害次数为露天采挖形式的六倍, 它们两者引起的地质灾害数量分别是9385例和1483例[3]。地下开采极易导致地面裂缝或是塌陷的发生, 所以应对井下采挖活动全面监管。

3 结束语

发展至今, 矿山性质的地质灾害种类多样且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难以计数, 作为社会相关机构, 必须加大对矿区采挖现状的调查、管理和整治, 围绕矿区发生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类型展开系统的调查及探究活动, 熟悉其分布特点、管理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努力构建起专门用于监测地质灾害的网络化系统, 实现将监测系统同报警系统以及预报系统三者有机结合的管理格局, 联合政府及各部门的力量, 为推进矿山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矿山地质灾害对人类的财产及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展开对其分布特征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中国矿山区域发生的地质灾害为研究切入点, 探究其分布的基本特点和危害的表现性。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基本特征,危害表现

参考文献

[1]徐友宁, 等.矿山泥石流特点及其防灾减灾对策[J].山地学报, 2010, 9 (04) :157-158.

[2]韩伟民, 等.矿山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研究[J].现代矿业, 2010, 6 (05) :127-128.

2013,中国房地产市场四大特征 篇9

回顾201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

从总量上来看,对比最近两轮周期,房地产行业在2012年初的表现类似于2009年初,都经历了向死而生的过程;而在2013年的表现就跟2010年有点类似,全年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

但2010年与2013年相比存在更多的不同,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房地产市场均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结构层面的变化非常显著。

从经济环境看,经历了两年的再杠杆进程之后,2010年国内经济过热明显,中央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潜在的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挑战。为了打压暴涨的土地市场和抑制投资客盛行的的房屋市场,中央频频出台房地产政策。2013年,国内经济面临着很多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经济去杠杆调结构的需求越加迫切,同时GDP增速中枢长期趋势性下降已经被确认,但下游房地产和汽车需求全年表现较好,拉动投资维持在高位,为温和去杠杆下的“稳增长”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房地产市场结构上来看,由于行业限购政策以及年龄结构的变化,刚需客户崛起成为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全年销量的稳步回升,带动房企积极补库存,土地市场的成交随之上扬,但从溢价率来看,整体上来看还算高位理性。

2013年,是房地产行业重要的一年

2013年是行业重要的一年.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在经济建设领域简政放权,更加市场化的取向更加明显,而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日益清晰,预期基本保持稳定,限购和限贷保持不变,房地产税推进谨慎,上市房企再融资放开,区域调控差别化。但看短期的变化,我们会发现上下半年的政策松紧程度并不一致。

2013年年初开始,央行的货币政策偏松,外汇占款的增长和信贷的大量投放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多家银行的贷款政策偏松,除个别银行的贷款政策有所收紧外,多数银行都存在优惠政策,首套房贷款利率85折成为普遍现象。此外,个别城市出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做出适当的微调,在这种局面下,需求不断释放,行业延续2012年以来的复苏,呈现跨年热销的局面,但成交量的攀升推动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特别明显。

为稳定市场预期,中央在2013年2月底出台了“新国五条”。政策的出台一度让市场风声鹤唳,预期一度陷入混乱,世联购房者信心指数也曾因政策的出台而小幅下降,但最终政策落地性不强,需求整体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即使6月份爆发“钱荒”事件,市场仍能维持高度景气。

而在2013年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定调中性偏紧,同时也受到国外经济一些因素的影响,银行间拆放利率中枢逐步上移,全社会融资总量增速下移。在流动性逐步收紧的影响下,叠加2012年同期高成交基数因素,下半年起商品房成交增速开始下移,但依然处于高位,带动价格的攀升。

在资产价格逐步上移压力下,2013年8月起部分银行由于信贷额度受限,开始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优惠,甚至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上浮1 0%-20%,但需求仍旧旺盛,商品房成交量始终维持在高位,房价上涨趋势不改。进入11月,市场资金面偏紧,银行信贷额度大幅收紧,贷款利率持续上浮使得需求有所衰弱,叠加一二线热点成交城市纷纷出台政策抑制需求,导致观望情绪开始加重,虽然楼盘上门量仍维持高位,但成交率开始有所下行。

在此背景下,2013年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四大特征。

特征1:高位景气,量价齐升

从全国来看,成交高位景气,预计全年住宅成交近7万亿,30%的增长2013年上半年,在宽松的流动性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呈现跨年热销的局面,虽然期间政府出台“新国五条”及相关细则,但是由于政策落地性不强,对市场影响有限,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大幅上升,但涨幅趋于收窄。1-6月,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51433.33万平米,同比大幅上涨28.7%,涨幅幅较前5月收窄6.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积46089.66万平米,同比大幅上涨30.4%,涨幅较前5个月收窄7.2个百分点;1-6月商品房销售金额33376.41亿元,同比上涨43.2%,涨幅较1-5月份收窄9.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金额28215.06亿元,同比上涨46.0%,涨幅较1-5月收窄10.8个百分点。

2013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始终维持在高位,但增速持续下滑,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2013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412亿元,同比增长19.5%,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本保持平稳;商品房成交面积110807万平米,同比增长20.8%,增速较年初大幅下滑,商品房成交金额69946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积98871万平米,同比增长21.3%,商品住宅成交金额58689亿元,同比增长31.1%。

商品住宅成交量持续增长,支撑全国销售均价上涨明显,2013年1-11月,商品房均价6312元/平米,同比增长8.1%,其中住宅均价5936元/平米,同比增长8.0%。

从城市来看,一二线城市继续领跑从城市来看,三、四线城市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使得这两年供应量井喷,但由于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和人口聚集能力较低,需求相对疲软,导致其出现严重的供给大于需求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开发商用脚投票,趋势性回归一二线城市。我们看到,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占全国的比例自2011年以来持续上升,三四线城市占比则持续收缩。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一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为25.7%,比2012年提升2.1%,销售金额占比为45.1%,比2012年提升3.6%。

从土地市场来看,整体成交回暖,局部火热2012年开发商的主旋律是去库存,扩张的意愿并不强烈,造成了全年土地成交整体偏冷的局面。经过2012年3月以来的持续热销,库存下降明显,去化时间不断缩短。进入2013年,开发商亟需补库存,伴随着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的推出,土地市场景气度回升,各地地王频现。但我们留意到,土地市场从区域上变的更加集中,火热只局限于一二线城市和部分市场表现较佳三线城市,而其它广大三四线城市城市土地出让依然低迷。

2013年1-11月,4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为35292.46万平米,同比下降4.5%,相对于2012年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2.0%来说,增速明显回升。土地市场回暖明显,推动土地成交溢价率攀升。但从不同城市类型的土地成交溢价率可以看出,土地市场分化明显,一线城市火热,二线城市次之,三线城市较差。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高达32.2%,二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为19.1%,三线城市土地市场表现相对冷清,土地成交溢价率只有9.6%。

此外,从土地溢价率可以看出,相对于2009-2010年土地市场的火爆局面,2013年土地回暖并没有丧失理性。对比上一轮周期和这一轮周期,我们可以发现2009年和2010年土地成交溢价率一度接近60%,而2013年溢价率最高仅录得29.7%。这说明开发商的土地购置行为整体趋于理性,战略选择上相对没那么激进,也意味着行业在本轮的回暖中加杠杆相对谨慎。

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和新开工增速高于住宅,风险凸现2013年,无论是新开工面积增速还是开发投资增速,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表现均高于住宅。开发投资方面,2013年1-11月,办公楼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6.0%,比商业营业用房高出8.4%,比商品住宅投资大幅高出16.9%。新开工方面,2013年1-11月,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5.1%,高于办公楼和商品住宅。

在行业新开工面积中长期拐点已过的背景下,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增速能够高于住宅,其原因在于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时限定一定的商业和写字楼的面积比例,导致商业和写字楼的供应一直居高不下,2010年针对住宅的调控驱使更多的开发商介入写字楼和商业地产,最终导致当前一些城市的人均商业面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供过于求的局面特别明显,写字楼亦如此。

而对于商业地产来说,考虑到人口的集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产的发展、品牌商家的入驻等等诸多因素,很多二三线城市根本无法支撑当前的供应量。写字楼需求的内在驱动因素在于就业人口总量和密度、二三产总值、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值、交通便利度等指标。而这些,更简单来说,也是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市场容量等数据的体现。在这些指标上,一二线的核心城市更具备竞争力。从优质写字楼租金和优质零售物业首层的租金走势可以发现,当前写字楼和商业租金表现最佳的一线城市也正在放缓,而更多的二三线城市的租金水平出现停滞不前,某些城市甚至存在较大的下跌风险。

特征2:长效机制,管理预期

由于2013年年初成交量不断放大,核心城市价格上涨,导致了“新国五条”的出台。此后政策趋于平稳,调控更倾向于建立长效机制。从政府的相关表述来看,我们相信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定是逐步建立起更加市场化的长效机制,但短期内碍于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本届政府继续执行限购、限贷、限价政策,谨慎推进房产税改革,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但必要的时候仍会采取一定的行政干预手段来稳定预期,适度抑制需求的过度释放。

首次置业仍被支持尽管2013年政策整体比较平稳,也有适度调整,但支持首套置业的方向不变,继住建部、央行后,“稳刚需”提法层面逐步走高。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首次表态支持首次购房贷款需求。

区域调控政策差别化纵观过往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通常是一二线核心城市房价急剧上涨,引来了媒体舆论的高度关注,中央基于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和舆论压力出台政策打压房地产,各个地方政府出台具体的细则,如果政策效果不明显,调控加码直到行业基本面发生变化,房价下跌。但往往房价在下跌一段时间后又再次上涨,于是媒体舆论再次关注,全国性政策再次出台这一个循环展开。

遗憾的是,由于过往政策关注的只是房价上涨的表面现象,没有涉及到本质,因此出现了政策屡调,房价屡涨的现象。此外,部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城市,也随着全国性政策的出台打压受到波及。

从本轮周期来看,一二线城市房价仍继续领涨,但政府并没有像过往那样出台全国性的政策全面打压房地产市场,相反是各个城市根据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调控政策,我们认为在调控长效机制的导向下,未来区域调控政策差别化将常态化。

投资受抑,刚需主导世联行目前有53个分支机构,代理的楼盘1000个左右,而这些楼盘分布在全国主要成交区域,因此世联的客户数据基本上能反映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情况。世联成交客户结构数据显示,2013年投资客占比基本在14%左右波动,11月为10.8%,而投资客占比数据在2010年“国八条”执行时期的高点为46.7%,2007年曾经高达51.6%。这说明2012年以来,市场这一轮的回暖,支撑楼市的成交结构不再以投资客为主导,而是以自住需求为成交的主导力量,而投资客受制于限购政策的执行,无法回归房地产市场。

除了政策的影响,我们认为人口结构也是导致刚需主导市场的原因之一。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25-3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2012年的占比为15.4%,绝对人数接近2亿人,这部分人结婚产生的婚房需求是非常强劲的,我们预计旺盛的婚房需求仍将持续几年。世联的成交客户年龄结构也反映了这一点,2007年世联购房客户中35岁以下的占比为36.7%,近几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13年,35岁以下的购房客户占比已经高达63.4%。

房价持续上涨,一二线城市上涨压力更大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指数来看,2012年10月起价格同比上涨城市逐步增多,2013年5月以后,70个大中城市中,除了温州价格同比下降之外,其它69个城市同比均上涨。

总体看,70个大中城市价格同比已经连续上涨,且同比涨幅不断扩大。环比也连续上涨,但环比涨幅在2013年4月以后有收窄的趋势,由于环比是同比的领先指标,我们预计未来价格同比上涨幅度也将逐步收窄。不同城市类型来看,一线城市由于需求旺盛,供应不足,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特征3:分化时代,花开花落

2012年房地产市场表现出两个特点:其一,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表现分化;其二,主流产品遭热捧,大户型产品相对滞销,市场结构性失衡现象严重。2013年,我们看到城市分化仍在加剧,结构失衡的现象仍存在,但是由于开发商积极调整户型产品迎合市场,市场结构性失衡的现象有所好转,但仍旧存在。展望2014年,我们认为这种分化的现象仍会持续。

这种失衡的现象出现,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正式步入了分化的时代。

城市分化加剧,补库存与去库存并存库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把双刃剑,是好是坏关键是要看所处的市场环境。当市场环境向上时,融资渠道通畅,高库存并不会带来去化压力,且存货的升值也会增厚企业的利润。当市场环境向下时,高库存意味着去化压力增大,且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存货减值带来的损失以及融资困难。

一般而言,对于一家开发商来说,在当地城市当年只要自己的楼盘去化率超过7成,一定会进入补库存的阶段;一旦在当地城市当年的去化率低于7成,第二年都会存在去库存的需要,因此补库存的动能不强。在2013年各城市销售分化尤为明显的大背景下,上述这种对于开发商来说非常普适性的规律,也是导致2013年土地市场冷热不均的内在原因。很显然的,我们可以看到销售非常好的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2013年全年土地市场非常火热,地王频出,而诸多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出让情况并不如意。

2011年以来,由于新开工的大幅放量,中国房地产的库存持续增加。但我们留意到,不同城市的库存水平并不同步,不同城市间库存分化非常明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库存虽然处于高位,但去化时间大幅下降,价格上涨明显且未来上涨压力较大;南京,厦门、济南等核心二线城市去化时间也持续下降,价格上涨明显但不及一线城市;苏州、常州、无锡等三线城市市场表现较差,去化压力较大,价格表现平稳;营口、丹东、鄂尔多斯、温州等城市市场表现欠佳,库存高企,价格下跌的压力较大。

特征4:大者恒大,强者恒强

在确认2012年年初的触底反弹之后,房地产市场在2013年继续回暖,龙头企业更是一路高歌。城市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回升,进而带动一二线重点城市项目价格上涨,行业投资环境全面回暖,土地市场也发生了量价齐升的现象。在此大好形势下,房地产开发商销售火爆,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库存压力明显减少,财务状况稳健良好。虽然地王时有发生,但主流房地产开发商整体拿地理性,抗风险意识增强,抵御行业风险和应付政策调控的能力处于历史最佳状态。

在供需两旺的情形下,龙头房地产开发商的表现优异,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总体来说,大型房地产开发商运营高效稳健,一方面继续拓宽融资渠道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积极拿地扩张,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因行业资金密集型的特点,融资的结构和成本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确实是核心管理内容。

能够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对开发商而言,便是拥有天然的优势,因而未来集中度演化会更加明显。技术上来说,在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下,开发商结算周期存在滞后,而且上市开发商的全年结算集中在四季度,三季报所反映出来初步的大概的趋势,看销售额的重要性更加重要,很多财务数据和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问题,因此开发商的年报数据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可惜的所有的年报公布需要在2014年3月之后才能获取。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三季报来获取很多重要的信息。

上市房地产开发商财务稳健,偿债能力大为改善截至2013年三季度,上市房地产开发商的短期债务为3297亿元,长期债务为5816亿元,有息债务占总资产比例为31%,与过去5年相比保持平稳。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商的短期债务占整体债务的比例明显下降,从过去两年的42%降到了目前的36%的水平,大幅下降7个百分点,显示出开发商财务架构更趋稳健,在整体债务水平保持均衡的状态下,调整了债务的内部结构,接近历史低位,使得偿付能力更加自如,财务弹性明显加强。

如果说核心城市的房价难降,很多时候根源就在这里。我们观察过往几轮的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整的规律中可以发现:每一轮房价的下跌总是伴随着一二手倒挂的现象出现,二手房价往往更加抗跌,房价的调整都是一手房。原因在于,中国的家庭部门的整体资产负债率较低,并不会面临着很大的偿付危机;反倒是高杠杆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场需求下滑销量下降的时候,之前很多负债到期导致短期的偿付压力时有出现,从而促使开发商降价抛售物业。显然的,对于任何一家开发商来说,资金越廉价越好,债务结构里面短债的占比越低越好。在经历过几轮市场周期的波动挑战之后,无疑开发商越发理性,越发有应对经验。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看到短债占比不断下降是一个好的迹象。至少,中国的开发商也在成长,这将意味着房地产市场越发显得健康。

上市房地产开发商销售旺盛,现金流状况良好截至2013年三季度,上市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976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27%。同时,上市房地产开发商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403亿元,较2012年同期大幅增长66%,显示出开发商现金流状况良好,拿地进取,这也可从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得到旁证:存货占总资产比例攀升至历史新高65%,而货币占总资产比例处于历史低位的12%。

截至2013年三季度,上市房地产开发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736亿元,由2012年的正值转负的现象亦说明开发商积极拿地,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1209亿元,较前两年大幅攀升,亦接近历史高位,说明房地产商信贷需求旺盛,融资渠道有所拓宽,整体融资活跃。

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篇10

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的乐舞, 发展到宋代、元代戏曲中的舞蹈。新中国成立后, 在20世纪50年代初, 舞蹈工作者为发展创新民族舞蹈艺术, 从蕴藏丰富的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 借鉴中华武术进行了研究、整理、提炼, 并参考芭蕾训练方法等建立起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编排演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的舞剧和舞蹈。伴随80年代的改革开放, 中国古典舞也发生了变化, 开始从外形到内蕴向新空间发展。“身韵”从摆脱戏曲的行当、套路出发, 从中国大量的文化传统, 包括书法、武术中来探索它的“形、神、劲、律、气、意”的审美规律, 提炼它的元素, 总结古典舞运动的路线、法则和阳刚、阴柔、节奏的内涵, 走向了舞蹈的主体意识和动作符号的抽象功能。以古典舞中的动作规律, 提炼总结以腰部为中心, 进行圆运动的基本动作, 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典舞的运动空间, 使古典舞形成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 以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征。

一、圆形的艺术

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套规范化的中国古典舞基础教材中的八个手位和新敦煌学派的“反弹琵琶”, 还是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中的“云肩转腰”等,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圆”。所以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的艺术”。中国舞蹈运动的核心就是圆形, 圆形动律在中国古典舞中得到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在长期的实践中, 舞蹈艺术大师将这圆形的状态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这八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圆、曲。无论是动作的运动路线还是静止姿态、舞台调度等都离不开它们。如“山膀”、“顺风旗”等手臂的弯曲, “云手”、“翻身”的平圆、立圆, “圆场步”、“摆扣步”的圆线运行运动, 使之变化无穷、柔和自然、圆润自如、无棱角地流动在舞台空间, 从而展现出民族的气质和韵味。

拧、倾。中国古典舞的体态讲究“两轴、三面”的子午线, 即颈和腰这两轴, 头、胸、腰这三个面不在一个运动平面上, 而相互错位, 形成不同角度配合的造型美。拧是以腰为轴, 倾是以胯为折点, 向前或向旁倾倒。如“冲掌”“大掖步”“探海”等动作中体现出的不同的拧、倾。

收、放。中国古典舞的动作体现出收聚力与外散力的冲突、转化、过渡与平衡。动作造型上身与下身的关系处于倾拧状态中, 形成了留上身走下身或留下身走上身的运动规律。这种收放的冲突转换同样体现在舞台空间流动的步伐上, 如:圆场步、摆扣步都是加上人体的拧或倾, 含或仰, 重心的留或送, 而运行在弧线、圆线和S线之中。

含、仰。在中国古典舞中, 无论是舞姿或技巧都体现了这一元素。“踹燕”、“卧鱼仰胸”及仰身的辗转、旋转等技巧都包含了这一元素。

二、形神兼备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 即“形神兼备”。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互相配合, 连贯一气, 做到“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 力与形合”。做任何一个动作时一定要“形未动, 神先领, 形已止, 神不止”。只要手一动, 眼睛一定要跟上, 眼睛跟上, 身体必须跟上, 然后你那个“泛儿”就出来了。“形神兼备”已成为衡量中国古典舞演员风格优劣的主要标尺。

三、刚柔并济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刚柔动静统一”, 动作讲究起伏跌宕, 有动有静, 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之中穿插“亮相”, 并以刚柔相济、具有韧性著称。使动作与动作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和映衬, 使之具有高度的含蓄性和想像力, 并赋予舞蹈者的形体动作以言犹未尽的如诗般的魅力。

上一篇:钢琴艺术民族化研究下一篇:失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