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存在因素

2024-08-17

客观存在因素(精选四篇)

客观存在因素 篇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企业并购浪潮已席卷全球。商誉和负商誉作为企业并购中最为典型的会计问题, 一直是各方学者所讨论的焦点。目前, 理论界关于商誉的定义、性质及会计处理等问题的观点已趋于一致, 但对于负商誉的很多相关问题仍存有较大争议。比如, 会计学界针对负商誉的存在性、性质及会计处理方式的争论始终没能得到解决, 相关准则对此尚未作出明确定义, 国际上各国在记录负商誉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 在有关负商誉的诸多理论问题中, 首先需要确定负商誉是否存在。

二、否认负商誉存在的观点

对于负商誉是否存在的问题, 会计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其中, 否认负商誉存在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

(一) 负商誉在逻辑上不可能存在

20世纪70年代,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 (E.S.Herdrisksvn) 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负商誉在其逻辑上是不可能存在的。他认为, 如果并购企业的购买价格低于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 那么被并企业的所有者就不会将净资产整体或一揽子出售, 而是将其资产分项出售, 从而实现净资产的全部市价。即负商誉在逻辑上不会存在。

(二) 负商誉与商誉的性质相矛盾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负商誉根本不存在, 理由是负商誉概念与商誉的定性理论相背离。商誉是一项无形资产, 而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确认商誉作为一项资产, 就表明其对施并企业具有积极的、正面的或有利的作用, 根本不会出现负面的情况, 更不可能确认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和负担的负商誉。此外,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资产都不可能出现为负值的情况, 商誉作为一种资产就不可能有负商誉的概念, 如果承认了负商誉就等于承认了负资产。

(三) 负商誉不符合历史成本核算原则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 企业并购应遵循历史成本核算原则, 负商誉的出现与该原则不符。同购买资产一样, 企业并购也应具有交换性质, 理论上也应遵循同样的会计处理原则。并购企业应该以实际支付的款项入账, 在账簿及报表中保留其购买的历史成本, 这样也就不会存在记录负商誉的问题。

三、认为负商誉存在的观点理由

一般而言, 除了恶意收购, 企业合并的发生都是由于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均需要通过这项合并交易获得各自需要的利益。而现实中,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被购企业为了得到所需的利益, 往往会在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驱使下, 以低于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价格将企业出售。从现代企业并购的众多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 “零价格”兼并、“百元价格”兼并等并购企业的购买价格低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是相当多的。

四、争论双方观点分析

针对负商誉是否存在的问题, 争论双方的主要矛盾可以通过图1概括:

(一) 争论1观点分析

争论1中“逻辑上不存在”的观点和“现实中存在”的观点存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前提, 即收购成本小于被购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差额部分就是“负商誉”, 也就是说, 它们都认同负商誉的概念。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关于“负商誉在逻辑上不存在”的观点是基于“企业合并的交易成本为零”这一前提假设所得出的结论。然而现实中, 企业并购总会发生一定数额的交易成本, 显然亨德里克森的假设条件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是不成立的。因此, 负商誉在“现实中存在”的观点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二) 争论2观点分析

争论2中关于“与商誉的性质相矛盾”和“现实中存在”两种观点的主要分歧源于对负商誉概念的认可度不同。“现实中存在”的观点承认负商誉的概念, 而“与商誉性质相矛盾”的观点则基于资产和商誉的特有属性否定了负商誉这一概念。笔者认为,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但基于资产和商誉的性质, 收购价格低于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不宜使用“负商誉”一词描述。“负商誉”是因被购企业的不利条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产生的, 它与商誉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应被认为是商誉的负值。此外, 由于“负商誉”通常体现着会对企业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 也不宜归入资产类科目。因此, 应肯定“负商誉”一词所指代内容的存在性, 但针对其命名和归类, 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商榷。

(三) 争论3观点分析

争论3双方的分歧集中在以何种价格记录并购企业资产的问题上。“不符合历史成本核算原则”的观点认为并购企业与购买资产性质一样, 应当以历史成本入账。但事实上, 购买一个企业和购买一项资产在性质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企业并购时, 收购方不仅购买了被收购方的资产和负债, 同时也购得了被并企业的各种潜在资产、潜在负债, 甚至其品牌效应、社会声誉等等。如果主并企业单纯地用所花费的历史成本去记录并购中所获得的被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其并购后的账面上并不能反映出企业因并购而为其未来运营带来的各种有利的或不利的因素。因此笔者认为, 历史成本核算原则不适用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相比之下, “现实中存在”的记录负商誉的处理方法更能反映并购交易的实质。

由此可见, 在“负商誉不存在”与“负商誉存在”的争论中, 负商誉在“现实中存在”的观点占据上风。虽然“负商誉”一词的使用值得商榷, 但其实质内容的存在性不可否认。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提炼与修正的, 笔者认为, 只有承认负商誉的存在, 并深入探究其本质和特征, 采取相应的财务处理措施, 才能更好地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为有用的财务决策信息。

五、负商誉客观存在性的案例——“三鹿事件”

2008年9月12日,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爆发, 三鹿集团一夜之间濒临破产。2008年12月24日,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对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受理裁定书已送达三鹿集团。至此, 三鹿集团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根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2008年12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10月31日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 三鹿集团资产总额15.61亿元, 负债总额17.62亿元, 净资产-2.01亿元。12月19日, 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 用于支付患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到目前为止, 三鹿集团净资产为-11.03亿元, 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据测算, 三鹿品牌价值一度高达149.07亿元, 上半年的净资产为12亿元, “三鹿事件”爆发后的几天之内, 三鹿看上去曾颇为庞大的资产开始大量缩水, “其最重要的几十亿元无形资产荡然无存”。

2009年3月4日, 三鹿首批破产财产包公开竞拍。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竞拍体以6.165亿元的价格拍得三鹿集团这批最核心、最优质的资产, 其中包括三鹿集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可持续经营的有效资产, 三鹿集团所持有的新乡市林鹤乳业有限公司98.8%的投资权益, 三鹿集团所持有的唐山三鹿乳业有限公司70%的投资权益, 三鹿集团所持有的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16.97%的投资权益。上述破产财产包已经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 资产评估报告表明该部分资产的总评估价值为7.26亿元人民币。三元集团6.165亿元的竞买价格远低于业内估计。随后, 在2009年4月9日的第三批资产拍卖中, 北京三元集团又以4 900万元的价格拍得三鹿集团 (山东) 乳业有限公司95%的股权, 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8 000万元。至此, 三鹿集团的优质资产大部分已被三元收入囊中, 可以说三鹿基本上被三元吞并, 而三元为此付出的代价却很小。

在“三鹿事件”中, 三元集团以低于三鹿集团拍卖资产公允价值的价格将其收购。这种因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而产生的差额就是“负商誉”。这明确说明, 在现实社会企业并购的浪潮中, 负商誉的客观存在性已成为不可争论的事实。

摘要:负商誉是否存在广存争议, 认为负商誉不存在的理由包括:不符合逻辑、与商誉性质矛盾、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 但本文认为负商誉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并通过三鹿事件对此进行说明。

关键词:负商誉,客观存在性,三鹿事件

参考文献

[1]潘喆.浅谈负商誉的本质[J].《中国商界》, 2008 (9) .

[2]秦璇, 干胜道.拨开云雾见月明——揭开负商誉的真面目[J].《会计之友》, 2009 (1) .

[3]徐克英.对中外负商誉会计处理差异的思考[J].《商业会计》, 2009 (16) .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客观因素 篇2

药物应用于皮肤外侧,经被动扩散进入皮肤内侧组织或体循环的过程称为经皮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因素颇多,主要来自3方面:皮肤、药物、剂型(广义)。由于剂型因素是以前两方面因素为依据并以对药物吸收产生正效应为目的而存在的人为因素,一般在“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讨论,本文仅对前两方面因素,即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客观因素进行综述。

1 皮肤

皮肤是组成复杂的多功能(保护、感觉、调温、分泌和排泄等)边界器官,其生理学特性是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1.1 生理学因素

1.1.1 水化

皮肤对化合物的吸收表现出很大阻力,其屏障功能已被证实几乎完全来自于角质层(stratumcorneum,SC)。当SC含水量从正常值10%~40%增加到50%~70%时,厚度也增加到48μm;含水量达50%以上时,药物的透过性可增加5~10倍。水化作用能增加亲脂性分子的通透性,对亲水性分子影响不大,而大多数药物属于前一类[2,3]。运用能精密控制水化学势梯度的新型扩散实验,研究水化作用对甲硝唑和水杨酸甲酯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的通透性均随梯度的升高而减小,且该效果可通过改变梯度进行可逆性调节,提示该梯度可用于调节药物的透皮转运[4]。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作为防晒油、维他命A和E、雷公藤内酯、糖皮质激素等的经皮给药载体,能有效促进这些药物的透皮,目前认为其促透作用主要与SLN在皮肤表面形成闭塞膜,从而引起皮肤水化作用增强有关(应用富含SLN的乳膏4星期后,皮肤水化作用提高了31%)[5]。应用中子衍射技术研究水化作用对猪皮SC结构的影响,提示水分可作为增塑剂改变SC致密的结构。SC的水化,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与角化细胞相联的天然保湿因子(NMF),其含量高达SC干重的20%~30%,主要成分为氨基酸(40%)、吡咯烷酮羧酸(12%)、乳酸(12%)、糖(8.5%)、尿素(7%),以及氯、钠、钾等[6,7,8]。1.1.2温度皮肤温度的升高对亲水性和亲脂性药物的经皮吸收均有促进作用,每上升10℃,其通透性提高1.4~3.0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升高温度使血管舒张、血流增加,药物活度系数下降1/5~1/3而溶解度增加,当温度上升到SC相变范围42~70℃时其流动性提高。氢化泼尼松和葡萄糖通过经3%油酸、30%乙醇预处理鼠皮的稳态透皮系数随皮肤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而即使在皮肤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两者也不会通过只经30%乙醇预处理的鼠皮;双苯丁胺盐酸盐及其游离碱基通过完整皮肤和SC的性能随皮肤温度升高而增大[9,10]。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丁酯、咖啡因的体外经皮扩散系数完全依赖于温度,其通量和滞留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11]。外用5-氨基酮戊酸溶液与光动力学疗法联用可治疗多种皮肤病,在应用期间升高皮肤温度可提高疗效[12];ZARS公司开发了一种可控热能辅助的经皮传递装置,其核心技术是使用了一层薄而柔软的化学加热贴片。

1.1.3 代谢和储库

皮肤内酶主要存在于活性表皮、皮脂腺、毛囊和顶泌汗腺,能代谢通过皮肤的药物,使其在到达体循环前经受“首过效应”,但该效应并不明显。其代谢作用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化等,代谢速率与酶活性和药物透皮速率有关[13,14]。当药物透皮速率小,不能达到治疗要求时,可利用皮肤的代谢设计透皮速率大的前体药物(能较快转化成母体药物)。为增强甲硝唑的渗透性,合成了甲硝唑的一系列酯衍生物,结果显示各衍生物的透过性约为母体药物的1.5倍,对酶解的敏感性与碳链长度成正比,综合透皮率和转化率两方面因素,丁酸酯为最佳前体[15]。若药.物具有全身毒性,在它已发挥局部药效但还未到达体循环时通过酶解灭活可降低其毒性,如局部应用过氧苯甲酰时,药物能完全被皮肤降解成苯甲酸,从而消除其全身毒性[16]。SC的浅表处、毛囊、皮脂腺口的漏斗部、汗管口等寄生着许多能降解药物的微生物,当药物以薄层涂于皮肤表面或给药长达数天时,此作用尤为突出[17,18]。

药物在经皮吸收过程中会在皮肤内产生积累,形成储库,从而延长时滞,其主要积累部位是SC。其形成可能是由于药物(亲脂性和亲水性均可能)与SC中的蛋白和类脂进行可逆性结合或吸附引起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19]。

除上述相对可控的影响因素外,皮肤厚度、附属器密度、血液供应和微循环等因素同样影响着药物的经皮吸收,碍于其复杂性,人类的干预非常有限,在此不作详细论述。

1.2 差异性

皮肤的生理状况存在物种、种族、年龄、性别、个体、部位和病变差异,从而表现出药物经皮吸收的差异。

1.2.1 物种

人体试验无疑是研究化合物经皮吸收的最理想方法,但碍于大量化合物有高潜在毒性,人体离体皮肤又较难获得,故往往用动物试验代替。不同种属动物的透皮吸收情况存在明显差别,了解这种差异性,对于选用何种动物进行药物经皮扩散研究有重要意义[20]。虽然目前还做不到完善的比较研究,但应尽量保证所用技术和参数设置(用药部位、通气与否、剂量浓度、表面积及溶剂等)相似。一般认为实验动物家兔和大鼠的透皮吸收率很高;小猪和罗猴皮肤的通透性与人类接近,有较大的人体吸收预测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用其他动物做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只是所获得的结果必须在所用方法和动物种属范围内予以详细解释,在做出其结果对人的相关性和预测时要极其谨慎。

1.2.2 种族

与白人相比黑人SC有较高的细胞内聚力、脂质含量和电阻。双吡硫翁经完整皮肤和SC剥除皮肤的吸收率白人均大于黑人。考察黑人和白人经3种处理(正常、预闭塞、预去脂)的背部皮肤给予烟酸甲酯和烟酸己酯后的药效反应,结果显示两种烟酸盐在正常和经预闭塞处理的皮肤中的透过量:白人>黑人;除应用烟酸甲酯的黑人组,闭塞处理均表现出对药物透皮的促进作用;在烟酸甲酯的研究中,去脂化组表现出显著降低的药效反应且无种族差异[21,22]。拉美裔人与白人经皮给予烟酸盐后的药效无显著差别[23]。烟酸甲酯在完整皮肤中的渗透性大小依次为:亚洲人>白人>黑人;SC剥除皮肤的渗透性大小依次为:亚洲人≈白人>黑人[24]。也有研究显示苯甲酸、咖啡因和阿司匹林等药物的渗透性在亚非欧人种的皮肤中无显著区别[25]。

1.2.3 年龄

早期认为足月儿皮肤通透性大于成人,也有研究显示前者皮肤通透性较小,现在多认为两者的SC厚度无显著差异,通透性相当且均小于早产儿[26,27,28]。皮肤细胞层数不随年龄变化,但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小,即萎缩。此外,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愈发干燥、真表皮连接愈发平坦、微循环和附属器功能逐渐下降[29,30,31]。考察18~40岁年轻人与65岁以上老年人对一组不同亲脂性药物的经皮吸收差异[32],结果显示老年组对氢化可的松、苯甲酸、阿司匹林和咖啡因等亲水性药物的通透性显著低于青年组,而两组对睾酮、雌二醇等亲脂性药物的吸收无显著差异,表明皮肤老化对亲水性药物的吸收影响较大,与皮肤老化使表面脂含量和水化能力降低有关。

1.2.4 部位

在人不同部位皮肤应用煤焦油软膏后,以多环芳烃(PAH)皮肤表面消失量和尿中PAH代谢产物1-羟基芘含量为参数测定PAH的经皮吸收量,PAH消失量结果显示,不同部位皮肤的吸收量依次为:肩部>前臂>前额>腹股沟>手掌>脚踝;1-羟基芘含量结果显示,不同部位皮肤的吸收量依次为:颈部>小腿肚>前臂>手干[33]。一般渗透性大小为:阴囊>腋窝>耳后>前额>下巴>头皮>腹部>手臂>腿部>胸部>脚底。东莨菪碱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Scop)就是根据耳后皮肤的透皮速率设计的TDDS[26]。

1.2.5 损伤和病变

SC受损时其屏障功能也相应受到破坏,用有机溶剂对皮肤预处理亦有类似效果(SC类脂被提取形成通路)。皮肤有明显炎症时(如湿疹、溃疡或烧烫伤,尤其是急性渗出、糜烂性皮损),皮肤血流加快,使表皮与深层组织间的药物浓度差加大,促使药物经皮吸收,如色素沉着因子(8-MOP)在牛皮癣皮肤上的通透性是正常皮肤的两倍多[34]。某些皮肤疾病如硬皮病、老年角化病等使皮肤SC致密,减少药物的透过性。皮肤疾病还可引起皮肤内酶的活性改变,如牛皮癣皮肤中芳香烃羟化酶的活性比正常皮肤低得多,痤疮皮肤中睾丸素的分解比正常人高2~20倍[26]。

目前罕有对性别、个体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女性的角化细胞(37~46μm)较男性(34~44μm)稍大,但也有研究比较了同种族、同年龄段(20~30岁)女性和男性相同部位皮肤对苯甲酸的通透性,发现并无显著差异[35]。有人采用年龄36~76岁的18个妇女和年龄42~76岁的13个男子的腹部皮肤,测定硝酸甘油的透皮速率,变异范围是4.3~36.9μg/(cm2·h)[26]。

2 药物

有学者指出理想的经皮吸收药物应具备以下理化性质[36]:(1)分子量小于500;(2)分配系数对数值在1~3之间;(3)水溶解度大于1 mg/m L;(4)熔点低于200℃;(5)饱和水溶液的p H在5~9之间。随着一些化学或物理促透技术的应用,上述限制条件不再绝对,但在设计经皮给药制剂时,了解分子大小、分子形状、分配系数、水溶解度、解离度等理化参数对透皮参数影响的规律,将有助于预测候选药物的透皮性能,从而决定该药物是否入选,以及在产品制备或改制时采用什么策略。

2.1 分子大小

常用分子体积(V)或分子量(Mw)来定量描述分子大小,两者呈线性关系。理想状态下,药物在SC内的扩散与其在聚合物膜内的扩散相似,遵循Stokes-Einstein定律[37]:

方程式中,D是扩散系数;KB是Boltzman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π是圆周率;η是扩散介质黏度;r是药物分子半径。可知,D∝V-1/3V大时才显示出对D较为明显的负效应。

也有学者认为药物在皮肤内的扩散途径主要是通过SC内曲折的非均相类脂双分子层过程,其扩散可用自由体积理论解释[36]。

方程式中,Do是假想的零分子量分子的扩散系数;β是由膜性质决定的常数。可知V越大D越小,且D对V的变化较Stokes-Einstein定律更敏感。

经测定35种药物的饱和丙二醇溶液通过无毛小鼠皮肤的稳态透皮速率(J),并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用在辛醇中的溶解度Soct校正后的J与V呈负相关,相关方程如下:

方程式中,V的系数很小,只有当分子体积大时才显示对J的影响[38]。

目前,被动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都局限在小分子药物,上市品种分子量最小是尼古丁(Mw=162),最大是奥昔布宁(Mw=359)。

2.2 分子形状

分子立体构象复杂,无法用单指标量化,需多参数联合表征。大量描述符被提议用于分子形状的定量,包括拓扑学中的分子接合度和κ指数、基于分子多维结构的分子形状分析(MSA)和STERIMOL参数,以及加权整体不变分子(WHIM)等。这些指数尚不能体现线性分子和非线性分子的差异,而研究表明线性分子通过角质细胞间类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能力明显强于非线性分子,如分子量相同、分子体积和表面积相近的正己烷和环己烷,前者透皮速率明显高于后者。通过分子转动扭矩(ML)和Mw等参数理论计算得到的线性指数(Li)被引入,根据Li的大小,可将药物分子分成5个类别:线性小分子(4~7);直链线性分子(3~4);带末端支链的直链线性分子(1.5~3);支链非线性分子(0.5~1.5);高度的支链非线性分子(0~0.5)[26,39]。

2.3 分配系数

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伴随着分配过程,分配系数(K)的大小也影响药物的经皮吸收。亲脂性药物有利于SC的分配,但脂溶性过强,活性表皮和真皮的分配可能会成为其主要屏障[40]。研究一组对氨基苯甲酸酯的K与通过离体大鼠皮的透皮系数(P)的关系,发现随碳链增长,K增大,P开始增大,在丁酯达最大,随后逐渐减小。P与K的关系可用下列抛物线方程拟合[41]:

2.4 水溶解度

药物的水溶解度与熔点关系密切[42],根据热力学原理和对27个药物水溶解度(25℃)的测量得到方程:

方程式中,SW是药物在25℃时的水溶解度;mp是熔点。可知K和mp越小,SW越大。大部分药物的J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而其浓度梯度与介质(一般为水性)中药物的溶解度成正比,故SW大(mp小)的药物J大。

将水溶性药物色甘酸二钠、双氯灭痛钠、盐酸多巴胺、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地尔硫和盐酸罂粟碱制成水混悬液,以脂溶性药物吲哚美辛水混悬液作对照,用无毛小鼠皮肤进行透皮实验,结果显示水溶性药物的P比吲哚美辛小几百倍,但它们的SW大,饱和溶液的J比吲哚美辛大,如盐酸多巴胺J=458μg/(cm2·h)比吲哚美辛1.7μg/(cm2·h)大300倍[43]。

2.5 解离度

绝大多数药物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当药物从TDDS释放到皮肤表面时,会溶解在皮肤表面的液体中,并发生部分解离,以分子型和离子型两种形式存在,两者有不同的P。总的透皮速率(JT)与它们各自的P、各自所占药物总量的百分数f(由解离度决定)以及药物在溶液中的总浓度C有关,用原始公式表达为:

JT=(蕊分子型·P分子型+蕊离子型·P离子型)·C

以弱酸性药物为例,药物解离度与其pKa、溶液pH存在如下关系(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

经一系列数学代换,原始公式可转换为:

可根据药物的pKa值调节TDDS介质的pH值,使其离子型和分子型的比例发生改变,从而提高JT;选用与离子型药物所带电荷相反的物质作为介质或载体形成电中性离子对利于药物在SC的透过。

2.6 定量构-效关系

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试图将化合物的经皮通透性与其物化参数用统计学方法联系起来。通常,描述经皮通透性的参数由菲克第一定律导出,包括J、P、时滞(TL)等。但模型的建立还需要描述化合物物化性质的参数,经典的QSAR常用3种类型的描述符:描述亲脂性的K的对数;描述电性的量子化学分子轨道性质和氢键的定量参数;描述空间位阻特性的Mw、V或分子表面积等。

早期研究大多以对同系物或母体结构相近的系列化合物的分析为基础,揭示出药物的经皮通透性与其亲脂性呈线性或抛物线关系(当有高亲脂药物入选时)等规律,但每个模型只能孤立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化学类别,且导致数据物化多样性的缺失,其结果表现为多描述符与药物的经皮通透性呈合作线性关系,从而无法区分各描述符对通透性的影响。为建立更全面的QSAR模型,Flynn从15种不同文献材料中收集到97个人体皮肤通透系数,随后有大批学者对Flynn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许多数学模型,为QSAR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9]。

3 结语

影响演员塑造角色的主客观因素 篇3

一、影响演员塑造角色的客观因素

演员自身客观现实条。假若这个演员可塑性比较大, 他可能能够扮演多种角色;假如在某一方面有特别可塑性, 他可能能够扮演一类的角色;但他以上这些都没有, 也许他只能适应某一种角色。因此演员的自身客观条件直接决定着其对角色的把握。如在日常的表演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对外国知识不那么了解的中国学生非要扮演别国的角色, 一个身材很胖的女孩子要演气质女子的角色, 显然这是与自身客观条件不相符合的。

观众的审美水平。观众的审美水平对于观众来说是主观的, 但用在演员角色的创造上, 却是客观的。演员创造的角色是建立在观赏者的审美经验基础上的, 用文学的话说就是“一百个观众眼中, 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观众在看演出时, 呈现眼前的, 是舞台上的演员通过虚拟性表演传达出的根据客观物象提炼概括的超像的具有象征意味的“角色”, 观众作为审美主体再从这种“角色”的领略中, 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在自己头脑中复现出客观物象, 再进而达到认识生活、理解人生的“意”。我们同样看一部电影戏剧, 对电影好坏的评价却大不一样。我的本科毕业大戏《我是海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演出的过程中, 舞台上的所有布景都是用我们手中的白色箱子堆积而成, 而我们想要传达的思想很多也是通过夸张或者虚拟的手法, 传达给观众的只是演员表演时极具写意性的虚拟性动作。从这些写意性动作中, 观众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等, 仿佛真的可以看见到剧中的花开月圆情景, 而有的人看出的却是虚伪懦弱、迷失梦想或更为深层的物象背后的角色意义。可见观众的审美水平直接决定着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当然演员创造的角色好坏还深受观众对这个演员的“喜爱”程度影响, 那个时候我眼中的演员对作色的把握, 甚至与她们的作品表现无关。

二、影响演员塑造角色的主观因素

1. 艺术责任感。

想要作为一个好演员, 没有高超的艺术责任感是难以使演员与角色高度和谐和统一的。作为一个演员首先要对广大观众满怀热爱之情, 对艺术要有献身精神, 演员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崇高和责任, 他就不可能一丝不苛、精益求精地对待自己的艺术, 也就不可能以所把握的角色来感染观众。记得《我是海鸥》公演的第3天, 我们的男主角因为家里的突发状况不得不中途放弃演出赶回家。可是他的离开, 就预示着他所饰演的角色格利果林空缺, 那么一组同学的演出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就是在这个时候, 我们的班长毫不犹豫的担当起责任, 用最快的时间适应剧场, 适应环境, 没有时间休息, 更没有时间耽误,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场谢幕。或许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件特别大的事情, 可我却铭记于心, 并且深深感动。这就是一个专业演员应有的专业素质。优秀的演员就是应该对观众抱着高度的责任感。

2. 演员二度创作的能力。

谈及在戏剧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每个演员都应该深有体会。在创作中运用一定的表现技巧、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将已在头脑中形成的人物形象通过自己的理解运用肢体、表情、语言等在舞台上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来,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每一位优秀的演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 二度创作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演员塑造的“角色”, 也是考验演员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种秤杆!

3. 演员对观众心理的良好把握。

一个艺术作品表演的成功与否, 要靠演员同观众共同合力完成。演员无论登上什么样的舞台, 出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入情入戏, 这样才能得到观众的鲜花和掌声, 观众也才能得到满足。演员要善于抓住观众的心理, 并以投入的状态打动观众的心灵。每个演员对自己角色的认真对待是对观众的负责。观众对演员的精神面貌视其可爱;对演员塑造的艺术形象视其可信, 这些就是表演追求的情的交流, 情的共鸣。就拿我所饰演过的外国名著片段《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来说吧。在莎士比亚的笔下, 克里奥佩特拉在剧中的角色演绎, 她的行为动机, 与安东尼的自我和本我的冲突迥然不同, 她因为太爱安东尼, 以至于将他一步步引向了毁灭。当克里奥佩特拉最终满足的时候却发现她一手造就了他的毁灭, 对此, 除了和他一同毁灭之外, 别无他途。人都有感情, 我感受到女王对于爱情的那份不安全感, 而在莎士比亚看来, 女王是真正的恋人和性情中人, 尽管喜怒无常, 却都是表象。最终, 在爱人死去后, 女王亦选择随他而去, 那个时候对于女王来说, 死是一种升华, 她是骄傲的离去, 没有丢弃自己的爱人, 没有沦为俘虏, 所以她喊出“我的丈夫, 我来了, 但愿我的勇气为我证明我可以做你的妻子而无愧!”我因为饰演女王这个角色, 而深深的感受到了一把爱情。也正是因为融入了爱里, 我把自己当成了女王, 我在被毒蛇咬死的那一霎那, 在爬向安东尼的那一刻里, 我听见了来自观众席的抽泣与掌声。虽然故事凄美, 但真情最美。演员真心感受到了。观众势必也一定会感受到。

总之, 作为一个演员不管他用什么方法, 只要能够正确的看待自身现实, 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把握好以上主客观两大方面因素, 我相信, 我们就能够创造出朴实、独特而鲜明的人物形象来, 我们就会自豪的告诉自己:我是一个了不起的演员!

参考文献

[1]齐士龙.电影表演心理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

[2]于是之.见我演程疯子[M],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7.

[3]龚明华论述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0 (7) .

对“了”字教学中客观因素的建议 篇4

很多调查问卷、资料、研究都表明, 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使用汉语时会受到母语干扰、过度泛化等主观因素的制约。然而, 不论教师如何纠正、强调, 教师的角色只能起到事后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学习者的主观原因可被视作主观因素, 那么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材编排等可以被视作客观因素。那么, 在我们无法主动改善主观因素时, 是否可以考虑将客观因素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本文主要探讨对外汉语中“了”的客观因素, 即对教师教学策略和教材编排的建议。

首先是对教师教学策略方面的建议。

对“了”的分类, 汉语语法界各家向来说法不一, 关于了、1了2, 甚至了3的讨论层出不穷。然而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 他们大多数人学习汉语的目的, 是为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快地使用这种语言, 即他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情况下不用、什么情况下可用可不用”,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他们并不太在意“为什么”。因此, 教师太复杂的语法讲解其实意义不大。而且, 在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讲解中难免会提及专业的语言学术语, 这对词汇量非常有限、处于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是难以完全接受、掌握的。

邓守信 (2002) :“理论语法研究可以允许片面, 而 (对外汉语) 教学语法研究必须全面”。如果不总结出适合初级阶段学习者接受的“了”字使用规则、并寻求出其规律, 则必定会打击学习者的信心, 影响教学效果。

要解决“了”字教学问题, 可以考虑把“了”复杂的规则体系, 总结归纳之后转变为一个个的知识点, 分布到不同的阶段中来学习。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 我们认为, 在初级阶段的“了”字教学中 (尤其是首次教学中) , 应该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例句将语法规则清楚地教给学生。关于了1和了2的用法, 至今没有统一、简单、权威性的教学归纳, 但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其中语法规则描述和例句都力求用词简单) :

在以下的语法规则中必须用了:即了1:第一种情况:1.某时间段里被完成的动作 (此时一般带有过去时间词语) ;2.完成并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 (此时“了”字后一般带有表示时间段的词) ;3.句子中有两个动词, (表动作完成的) 前一个动词后;4.句子前半部分表示条件、方式、原因, 表结果的后半句中的动词;5.现实和期望不一样;6.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7.单音节动词重叠时中间加“了”表示完成动作且时间非常短第二种情况:1.出现想不到的情况;2.出现新阶段, 说话者用“了”表示提醒;3.出现变化;4.经过推论、证实, 认识到某结果;5.假设新情况后会出现某结果;6. (带有完成动作的) 连动句中且整个句子提供新信息, 此时的第二个动词 (其宾语为简单宾语) 后。

在以下语法规则中, 不能用“了”即了2:1.动词和做程度补语的形容词之间;2.“是……的”结构;3.报道或介绍情况;4.引语前后的动词;5.兼语句、连动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后;6.关系动词和状态动词中不表示完成、变化的动词后;7.充当名词定语的动词或动作短语;8.并列作谓语的两个动词中的第一个动词;9.动词为“决定”“同意”后带动词宾语时不加“了”;10.表示经常性的动作;11.“一……就……”格式中“一”后的动词不加“了”;12.不表具体动作且没有完成意义的非行为动词, 如“想念”“感觉”“打算”“抱有”等表示精神状态的词;13.围绕同一个话题发生的一连串动作, 前几个动词小句句尾不用加“了”。

虽然关于了1和了2的用法还有很多规则和例外, 但教师在初次教学“了”字时没有必要全部讲完, 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且信息量过大, 学生容易出现掌握不清和规则之间的混淆情况。

然后是对教材的建议。学习者系统的学习语言主要通过教材。教材在教学中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 我们对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有以下建议:一、从语言对比的角度和留学生接受的情况来看, 留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之前多多少少都了解和接触过“了”放在动词后表动作完成的用法 (即“了1”的用法) , 所以我们认为教材应该把动态助词“了1”编排在“了”字语法点的开端。二、教材例句应该使用学生已学过的词语, 不宜出现生词。三、教材中的英文注释不宜出现过多语法术语。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很多在语法部分带有英文翻译以帮助学生理解, 然而此类翻译中出现很多即使英语母语者也未必明白的术语。曾经有一名美国学生在课堂上看完语法英文注释后问我什么是“modal verb (能愿动词) ”。四、语法讲解形式应多样化。若在语法讲解中使用图片, 则图片一定要意义明确, 要让学生“看得懂”。使用图片或图表等方法能将描述对象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用语法公式能清楚地展示句法成分的关系, 便于归纳, 也便于学生进行替换练习, 从而加深对句型的印象, 熟悉语法规则。五、如果教材对“了”在句中位置的变换情况讲解不够, 学生容易出现使用错位的情况, 但是, 教师不能每出现一个“了”的新的使用情况就讲解一次, 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了”有很多位置的感觉而产生消极情绪。因此, 我们建议教材还是要根据主次, 对各种情况都有说明, 对一些零碎的、并不是常常出现的情况进行小结。六、此外, 学习过的语法点应在后续课和其练习部分中科学地复习, 间隔时间不能过长, 以防止学习者对该语法点的遗忘。

“了”字教学向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作为教师, 我们无法掌控学习者自身在学习该语言点的主观因素, 因此只能尽量在客观因素方面不断完善, 教师的教学策略直接决定学习者在课堂学习上对该语言点的第一印象, 因此, 对语言点规则的描述、讲解、例句等非常重要。教材在注重选取话题、生词编排的同时更应该注意难易点出现顺序、辅助手段 (英文注释、练习题运用) 的科学性, 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了”字教学。

摘要: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汉语时会受到母语干扰、过度泛化等主观因素的制约。然而, 教师只能起到事后纠正作用, 那么,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客观因素 (即教师、教材) 是否能够将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本文主要探讨对外汉语中“了”的客观因素, 主要是对教学策略和教材编排的建议。

关键词:“了”,教学策略建议,教材建议

参考文献

[1]邓守信.对外汉语语法点的描述原则[A].第一节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002.

[2]王静.“了”的用法与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3]张琼.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了”的考察和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新时期政工干部修养下一篇:致病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