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模式

2024-08-15

台湾模式(精选十篇)

台湾模式 篇1

1 台湾茶山村社区发展概述

1.1 茶山村社区发展背景

茶山村现有居民106户,共518人,人口主要由邹族(约占60%)、汉族(约占30%)及布农族(约占10%)组成,拥有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以茶山凉亭节和山河恋生态文化祭最负盛名。而大面积的自然及低度开发区域,使得社区环境纯自然且复杂多样,拥有森林、河川、野生动植物、原始农业及原野景观等。

1.2 茶山村社区发展历程

茶山村社区的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5~2003年的“大力发展建设阶段”,2003~2009年的“持续稳定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的“灾后重建再生阶段”。1995年,时任茶山村长的李玉燕女士(现任茶山村社区农村再生委员会执行干事)怀有发展社区的抱负却无路可寻,主动结识嘉义市基督教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执行长李克平先生,基金会在对茶山村进行考察及会议讨论后决定为社区提供长期的协助及成长关怀。

在基金会的指导及其他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的扶持下,茶山村自1995年以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及自然景观为亮点发展观光旅游业,大力推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原住民部落生活新风貌工程,并向部落外分享凉亭节等重要文化,并于2003年进入鼎盛发展期,凉亭文化盛行,不仅村内凉亭被大批修复美化并投入使用,凉亭祭中的分享文化也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2009年8月8日,茶山村遭遇重大水灾,原有的计划全部被迫延期,对进村道路、村内观光设施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社区发展的成果毁于一旦,社区居民与基金会、以往发展友好关系的各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共同进行灾后重建工作。2010年,台湾地区正式施行《农村再生条例》,目的是以“农村再生、先做培根、培根做好、根留农村”为目标,训练社区在地人力,逐步实现社区未来发展的愿景,并在发展中呈现社区自己的特色。2012年,茶山社区成功申请农村再生培根计划,此后台湾地区农业委员会将在五年内下拨5亿台币用于茶山建设,茶山社区进入重建再生阶段。

2 台湾茶山村社区发展模式构建

农村社会学家对农村社区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概括各家的观点,构成农村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口密度较小的农村地区为地域,以基层行政区划为最基层的管理政治领域四个方面。非营利组织,英文译名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又称公民社会、第三部门或非政府组织,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萨拉蒙总结其具有五大特征,即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台湾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和经济背景,非营利组织尤为活跃,已逐渐成为继政府和企业外影响社会发展的第三支柱。

2.1 茶山村社区发展的NPO一对一陪伴模式

在台湾地区,NPO从摇篮期开始的陪伴式成长关怀是农村社区发展的显著特征,以茶山村社区的发展经验为依据,提炼出社区发展的NPO一对一陪伴模式,见图1。

“农村发展道路与模式既受制于具体社区的客观自然历史条件,更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创造性抉择。”社区发展之初,社区领导者和自组织寻找自愿且有能力陪伴社区成长的NPO,并与其共享信息、人才、设备等资源,以社区内外资源为依托,在充分征询居民的意愿后选择观光旅游、特色产业或招商引资等不同的经济转型方式。经济转型方向确定后,社区领导者和自组织以及NPO成为居民与外界需求传达的中介,同时,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同社区发生密切关系后,也会主动同社区领导者和自组织或特定的NPO联系并提供援助,但这并不是双方联系的主要方式。农村社区发展的未来导向是实现社区居民在自身意愿下的自主治理,学者陈建胜(2011)提出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社区建设,除去理念和规划建设、财政投入、需求导向外,要更重视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提升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吴业苗(2012)也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做到符合村情,对接城市社区,着力培育居村市民几方面。社区领导者和自组织应充分调动起居民积极性,依经济转型的方向,完善社区内部生态环境保育、特色农业推广、传统文化传承及宣传,对教育的重视等。居民的自主治理过程中,虽离不开社区领导者和自组织,以及NPO的咨询、指导及协助,但所有的规划设计、发展蓝图全部由居民自身完成,真正实现让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和主人。

2.2 茶山村社区发展成果的达成

历经二十余年的努力,茶山村社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和肯定,其发展成果可以简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经济收入的增加。当前社区最重要的经济产业是由民宿、餐饮等为重要收入来源的观光旅游业以及芋头、苦茶、姜糖、咖啡等为代表的农作物生产,经济收入多元化且大幅度提升。第二,居民的积极参与。茶山村在转型发展前,居民大多以在外地工作或打零工为主,人口外流严重,但自发展观光旅游业后社区内多了四种新兴的产业,即游览解说、民宿、美食以及文化手工艺品,目前村内500多人中,有100余人从事与观光旅游相关的工作,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并享受其发展成果。第三,生态环境的保育。社区发展后,居民对于村内公共卫生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发生转变,对社区工作以前的观望、疑虑、反对不配合到逐渐形成共识,大力加大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四,文化教育的传承。茶山村社区的发展使得凉亭的分享文化以及山河祭等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代代传袭,村中各处的意象木雕、石雕、壁画、各类民族特色的饰物及手工艺品、珈雅玛乐队等都是对外来游客进行宣传,对村中儿童进行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3 茶山村社区发展的NPO一对一陪伴模式分析

3.1 社区领导者和自组织的觉醒

茶山村社区的发展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发展的可能性要归因于社区领导者和自组织对社区发展的觉醒及努力,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社区领导者及其他关心社区事务,愿意为社区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拥有组织发展所需要的人文、地理或沟通等知识能力的参与者共同组成的自组织扮演的是社区发展领头羊的角色。他们(尤其是社区领导者)相较于其他居民拥有更高的教育文化水平和更迫切的想要改变社区现状的愿望,是整个农村社区中最先觉醒同时最具有改造能力的一群人。

3.2 特定NPO的陪伴成长

非营利组织相较农村社区拥有更多的人脉、专业人才以及信息等各项资源,除去与政府的友好关系,还可以向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如学校、各类专业协会、基金会等)寻求无偿帮助,以实现社区居民需求与资源的有效接轨。茶山社区的发展中嘉义市基督教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依张克平执行长的话来讲,现今自己的主要工作便是“打广告”和“拉资源”以满足社区的发展需求。社区发展之初,领导者虽有发展觉悟却无从下手,基金会协助社区举办各项活动,但并不会控制居民或替他们做决策,而是在前期锻炼其组织和规划能力,中后期慢慢放手让社区领导者、自组织和居民自行去规划设计活动,以培养社区独立运作的能力,同时尊重社区所做出的决定,鼓励社区自己承担责任。“台湾地区NPO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公民教育、沟通中介、利益整合三个方面”,NPO陪伴组织是社区发展方向的咨询师、外界资源的联结通道、各项困难的解惑者、社区居民的良师益友,是茶山村社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3.3 社区居民的共同行动

茶山村社区发展初期社区活动的参与率极低,大多居民持观望态度,对基金会与村长组织的各项活动漠不关心,但中后期社区渐渐有了知名度后,参与与认同这片土地的人越来越多,社区意识慢慢被凝聚起来,居民一方面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一方面通过再生培根计划课程学习及多方引导开始对社区事物尽心尽力,共同维护建设成果,并且不断求新、求进步。社区居民在发展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是社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

3.4 政府的经济辅助

台湾地区政府在社区发展中扮演得更多的是经济的辅助者而非社区活动的策划者,依资金下放对象的不同,由县市政府、乡镇公所或社区依据自身的需求自行向政府提出计划案申请,申请成功后由政府直接补助,并委托专业学会、大学院校、第三部门等代为掌握地方政府与社区的执行状况。茶山社区向农委会水土保持局提出“阿里山乡茶山村社区五年计划”并获得成功,政府将于2012年至2017年向茶山社区拨付5亿台币用于农村再生计划,如若没有政府的经费与政策支持,社区将难以实施重建与改造工程。NPO在政府和社区间同样发挥了桥梁作用,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方案通常依照计划申请案的审核来决定是否给予补助,而农村居民教育程度不高,因此基金会在居民讨论形成计划雏形后,或详细阐述,或总结形成完整优秀的方案,从而获得政府的辅助。此外,优秀的NPO常常可以获得政府部门的信赖,因为政府部门希望获得政策成效,而NPO达成政策成效后,可以累积良好的信用,因而更容易获得政府部门的资助。

3.5 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无偿援助

茶山社区发展之初,在基金会的联络下台湾微软公司、宏基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电梯公司等均参与到茶山社区的发展中,企业关怀农村原住民生活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希望借此引起大家对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回应大众对企业的期望以及政府政策。其他社会组织包括各类基金会、专业团体、大学教育团体等,担任的是知识技术辅助者的角色,教育社区居民但并不为居民做决策。不仅如此,基金会执行长张克平先生还认为,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介入,在提供援助的同时,也让茶山的原住民在内心感到被尊重。

3.6 经营策略运用得当

首先,茶山村社区以“凉亭节”和“山河恋文化祭”为依托宣传原住民文化,以自然生态环境及野生动物的丰富吸引游客观光,让居民在切实获益的同时,主动维护生态环境以吸引更多游客,如此达到良性循坏。其次,发展中处于首位的始终是居民观念的转变而非仅强调过多的公共建设,基金会请来各专业团体到茶山授课,教导居民有关生态、民宿、观光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重视社区动员和居民参与。再次,在实际操作中,社区发展协会主张扩大参与,欢迎更多社区居民的加入,村内形成不成文的公约,注重社区利益分配公平化。

4 结论

茶山村社区的发展以社区领导者和自组织为牵引,在特定NPO的陪伴成长下,通过社区居民共同行动,获取政府、企业及各社会组织的经济、知识及技术辅助,并恰当运用经营策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发展,值得引起现今农村社区发展推动者的重视及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培根计划”缘起与简介.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土保持局[EB].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土保持局网站.http://empower.swcb.gov.tw/introduction.aspx.

[2][美]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周沛.村社区发展道路与模式比较研究—以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0(10):59-68.

[4]陈建胜.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J].浙江学刊,2011(5):41-46.

[5]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12(3):65-69.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篇2

摘 要:休闲农业在台湾发展较早,现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台湾农业转型的新走向。本文在介绍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类型及功能,并总结出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后文章针对大陆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指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台湾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休闲农业在美国、日本及西欧经济发达国家皆有先例,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了解农村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由于台湾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衰退,为农业寻找新机几乎成为农民与农政单位极力突破的难题。为此,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的力度。1992年,“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制订了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此后,台湾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当局修订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对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进行重新界定,编印指导教材,成立相关团体,确保了观光休闲农业在台湾的顺利发展。从1990年到1997年,台湾“农委会”“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共办理七县二十乡镇十八个地区,并辅助相关公共设施建设,营造整体休闲农业发展环境,目前成效良好。

一、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功能

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在发展水平、成熟程度及政府扶持措施等方面各有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指利用乡村的森林、小溪、草原等乡土自然风光,附设小土屋、露营区、烤肉区、戏水区、餐饮、体能锻炼区及各种游息设施等,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休闲场所和服务。在目前,台湾己开放利用的休闲农场中已有多家休闲农场以规模大、规划好、融地方文化和山湖景色于一体而著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台湾休闲农业协会理事长张清来先生经营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宜兰县头城农场和飞牛农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地处山区,面积较大,在100公顷左右,山青水秀、景色优美、主题突出。

(2)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指由农民提供农地,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这种示范性的体验型的市民农园,一般是将位于都市或近郊的农地集中规划为若干小区,分别出租给城市居民,用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

(3)农业公园:农业公园是指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农业公园的经营范围是多种多样的,除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的农业公园之外,大多数农业公园是综合性的。

(4)观光农园:观光农园一般流行于城市近郊,主要是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因、茶园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荼,享受田园乐趣。观光农园是国外休闲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5)旅游胜地:利用名川胜景,经规划设计开发而成的旅游胜地。同时强调配合农村生态环境及生活文化,保有农村气息的原始自然风味和农场特点,如介绍民风民俗、农业知识等具乡土味的观光特色,使游客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它的特点是规模大,且具有浓厚的商业利用色彩,以拥有和利用天然美景为发展方向。除上述类型之外,还有假日花市、教育农园、森林游乐区、屋顶农业等其他形态。而且除了种植业观光园林外,近年来,休闲农业还不断向畜牧业、渔业方面发展,出现了休闲渔场、牧场等,利用林产、畜禽、鱼贝之类,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发展。台湾休闲农业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结合了农业产销、技工和游憩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企业,是农业经营新型态,具有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示范与教育功能。

二、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效益与成功经验

1.经营效益(1)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规模。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2004年的调查,台湾北部经营休闲农场的最多,占总数的44.7%。其中仅宜兰一个县就有128家、南投县也有100家。北部休闲农业之所以密集,是因为在区位上占有优势。台湾休闲农业从2000年进入旺盛期以来,新设立的休闲农场就达584家,超过了总数的50%。2004年台湾休闲农业全年共接待游客约4 913万人次,平均每个农场年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通常旺季游客人数是淡季的2倍,游客主要来自本土。由于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经营,近两年有不少港、澳、新加坡等地旅行社组团前往,且上升趋势明显。(2)休闲农业主要经营项目及收益。经营项目主要以教学体验、风味餐饮、乡村旅游和生态体验为最大项,分别有703、650、620和568家,占农场总数的63.8%、59.0%、56.3%和51.5%;果园采摘和农作体验也是重要经营内容,分别有532家和484家;其他依次还有民宿、蔬菜采收、农业展览、民俗技艺体验、林牧渔场体验、农村酒庄和市民农园等内容。台湾休闲农业的收入以门票、餐饮、住宿为最大项。2004年全年营业总收入超过45亿元。

2.成功经验(1)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台湾休闲农业由“农委会”主管,“观光局”、“经建会”协同管理,有《休闲农业辅导办法》规范发展、经营行为。经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优惠政策,提倡一乡一农业园。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休闲农场,经费一般用于修建从主路到农场的支路,水利工程,教育农园的补助,组织、文宣等。(2)布局规划合理。休闲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的范围,是以当地自然、文史资源,以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融合旅游、餐饮等综合经营,为人们提供休闲服务。所以,休闲农业是综合利用当地资源,由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的新产业。对寻求农业出路的大县来说,就必须整合全县资源,合理规划,从而发展县域经济。台湾农业大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彰化、云林、加大、台南、高雄、屏东等。此外,台湾农业主管部门还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和利用占全台面积1/2以上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筹建步道,与民宿、观光农园结合,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3)创新经营管理。首先,建设相关网站,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对于休闲农业这种综合了农业和旅游业的新型产业,网络媒体的建设无疑举足轻重。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网站,主要内容有:新闻发布、景点介绍、游区地图、旅游线路推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乃至网上定房、定门票服务。通过这些信息,游客真是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了若指掌”。其次,重视分工合作,强调同一地区的联合。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已经实现了企业

化,或是不同服务领域的合作分工,实现了观光、住宿、餐饮和娱乐的综合。很明显,这比起许多所谓旅游农业中的小而全,家家户户开展雷同的服务活动,有很大的进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用。第三,产品经营多样化,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相结合。休闲农业能够提供的产品,除了实物的产品,还有奇观、氛围、风景和主题等“情境消费”的产品。这也是休闲农业吸引众多游客眼球之处。

三、台湾休闲农业对大陆农业发展的启示

1.把握发展休闲农业的基本原则发展休闲农业应注意以下5个基本原则:一是要有利于本地区农业发展。有利于本地区农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农业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结合,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二是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引入台湾以及世界休闲农业的最新理念,规划与设计休闲农业产业,应用多种学科指导休闲农业发展;三是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对当地自然景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确保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四要善用当地资源条件。农村各类资源是构成休闲农业的基本条件,在开发中应因地制宜地善用;五是要重视休闲农业的特色与创新。避免休闲农业经营的面面具到,形不成个性特色。

2.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发展休闲农业既符合经营农产的根本利益,顺应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形势,又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休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积极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发展农业旅游时,区县和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一是积极引导,二是统筹规划,三是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如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合理布局以解决品牌定位趋同化的问题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应当是一个持久而稳定可靠的品牌形象。在旅游消费者心中,树立对其的认知,进而形成一种差别。也正是这种差别才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兴趣,提高其消费欲望,最终凝聚成休闲农业品牌的无形资产。因此,休闲农业项目的布局应注重与客源市场的联系,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区位,还应考虑与其周围的其他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等风景区的关系。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为观光农业增强了吸引力。因此,各地应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发展有本地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避免与周围已有休闲项目开发上的雷同,力求与周围其他休闲项目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4.完善休闲服务体系休闲农业是一种观光、游览、度假的形式,旅游者是以体验农村和农民生活这种特殊的方式来休闲,而不是一般地到农村去观光或“学农”;尤其“农家乐”,是旅游者直接深入到农民家里,吃住在农家面对面地感受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所以,一方面不应该游离于农民家庭之外,把城里的宾馆、标房简单“克隆”到农村;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休闲度假,必须对环境、接待、服务提出相应的要求,诸如环境整洁、居住干净、餐饮卫生、安全方便、基本设施保障等,以及接待人员自身的健康、礼仪和素质,让旅游者在农民家里既享受到规范的服务,又感受到宾馆旅舍所没有的家庭式温馨,因而能够充分放松、尽情休息。休闲农业要在服务上下大功夫,提高休闲农业层次,这也是一个地区休闲农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观光线路的策划到每个景点内容的确定,从农业观光的导引介绍到田园风光的品味鉴赏,从日间的餐饮到夜晚的住宿,都需要一支专门的服务队伍。

5.加强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产品开发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体验经济研究的深入,有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新动向已引起了旅游学界的重视。休闲农业具有使游客深入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是体验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休闲农业与一般旅游产品相比突出的特点是高度参与性,游客可在农园或休闲农业区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亲自制作食品、礼品、艺术品,租赁农场自己经营管理,根据爱好设计个性化的游憩活动,实践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活理念,开展农业科普知识宣传和相关研究活动,这是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及客源市场开发的优势之一。因此,休闲农业必须针对消费场的新特点,增强互动参与性,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高附加价值的体验式旅游产品,以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台湾调整大陆作品引进模式 篇3

之所以说重新推出,是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的洪范、雄狮文艺、元尊等出版社分别推出过木心的一些作品。笔者见过几本当时的出版品,制作水平很高,业内人反映也很不错,可惜并没有引起广大回响,算是叫好而不叫座的产品。

今天来看,纯文学卖不好似乎是常态,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纯文学作品是最畅销的图书类型之一。

木心作品重新在台出版之所以值得拿出来谈一谈,是因为除了极少数作者,绝大多数大陆作家的作品在台湾推出繁体字版后,销售状况都很普通。

举个例子,台湾的馥林出版社在六七年前曾经密集推出过大陆非常知名与畅销作家的作品,如韩寒、梁晓声、易中天、王强、张洁,销售状况却都不怎么理想。

无独有偶,其他台湾出版社推出的大陆重量级作家的作品,特别是小说,也大多是叫好不叫座。

这种情况,一直到最近一两年才开始被打破。台湾出版业者改换了一个新的类型进行引进,将小说暂且放下,改为引进散文、杂文或小品文。

回头仔细深思,早在几年前被引进台湾的大陆作家,作品畅销热卖的,几乎都是散文,如杨绛、余秋雨、章诒和、余杰等。或许是台湾的出版人也发现了这个销售趋势(散文强而小说弱),于是改变策略,将重心放在散文、评论文章而非小说。

调整后作品的销售状况是否真的大幅提升还不清楚,但社会影响力却有了大幅度提升,开始有媒体或文化人或读者讨论这些大陆作家所写的散文随笔,甚至邀请这些作家到台湾座谈或举办活动。

笔者的观察是,大陆作家的小说之所以无法引起广大回响,主要原因在于作品本身牵涉到太多具体生活细节的描述,与台湾读者有一定的隔阂,以致于业内人士虽然喜欢,但一般读者却缺少兴趣。

评论或散文则略为不同,特别是评论文章,处理的主题是大陆现代的发展状况,更多着重在分析与探索,能让台湾的读者更快且全面地掌握大陆发展的状况,了解大陆社会关心的话题与问题,且免去了阅读许多细节。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难了解为何韩寒的小说在台湾没有引起回响但其散文集出版后却有颇多评论。

也就是说,台湾社会将当代大陆作家的散文与评论文章,当作一窥大陆社会发展的管道,满足了台湾民众想要了解对岸这个已经成为巨大经济体,貌似我们很熟悉但却有很多不同以及不为我们所知的社会的发展型态与变化。

也因此,木心作品文集在台湾推出繁体字版是有其象征意义的,除了代表一个社会每隔十年二十年,就应该重新审视一部作品是否应该改版重出,也代表台湾社会想更多地了解大陆作家的作品。

说来有趣,木心虽然是大陆作家却长年旅居海外,且作品其实首先是在台湾出版发行,后来才因为陈丹青先生对大陆市场的引介而引爆木心热,这股木心热又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热潮而飘洋过海来到台湾,点燃了台湾出版人对于重新出版木心作品的热情。

木心作品的传播途径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代表着台湾业者的出版选题已经受到了大陆文化热潮的影响。此一现象也表明,两岸文学与文化交流互动的稳定发展,而这个交流互动的影响模式往往会以令人意外的方式登场。更值得关切的是,未来旅居海外的华人作家将如何影响两岸的文学作品的开展与引介?!

中国大陆和台湾经贸合作模式探索 篇4

尽管过去20余年来,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使彼此间已建立某种程度相互依存的关系, 然而由于两岸政治紧张关系仍未能根本缓解, 在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两个相互冲突因素的考虑下, 使台湾执政当局在制定对大陆的经贸政策上, 面临了两难的困境, 而如何用经贸合作的推展来突破两岸政治僵局, 便一直是海内外关切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 有关两岸经济合作的构想并非始于今日。自80年代后期以来, 由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沿海经济发展策略的提出, 以及台湾方面逐步放宽对大陆的经贸政策, 有关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的提议, 层出不穷, 其中尤以中国人共同体、中国圈、华人共同市场之类的概念和构想, 更早已成为海内外讨论的论题。较早之前, 林邦充、郑竹园和高希均分别提出相类同的大中华共同市场和亚洲华人共同市场, 魏萼提出在大陆设置小台北、小台湾等类似台湾经济特区或实验特区的构想, 以及最近萧万长提出两岸共同市场的作法, 均引起热烈讨论。

林邦充认为, 两岸的合作关系应按下列的时间表进行:第一阶段, 间接通商全面开放;第二阶段, 开放直接通商;第三阶段, 由台湾、大陆、香港、新加坡组织共同市场;第四阶段, 建立中华联邦 (1988年1月6日) 。

郑竹园主张仿照欧洲共同市场的体制, 由台湾、大陆、港澳和新加坡组成大中华共同市场, 同时在具体作法上应包括几项原则: (1) 各成员维持原有政治经济体制, 不相统属; (2) 共同市场求经济上的互助, 不求政治上的统一, 政治统一为未来的目标; (3) 总部设在香港或新加坡; (4) 共同市场可减少贸易限制、提供优惠贷款, 但不包括资金与劳力的直接交流; (5) 成员有自由退出的权利 (1988年6月9日) 。

高希均虽明白指出现阶段成立亚洲华人共同市场有其困难, 但是对于此一凝聚华人力量的构想却也表示亟力的支持 (1988年10月15日) 。类似于台湾实验特区的构想, 则有淡江大学教授魏萼所提出的小台湾、小台北的主张 (1988年3月4日) 。魏萼认为, 闽南地区与台湾在经济关系发展上有相当的前瞻性。中共若有诚意发展台湾经验, 并吸引台湾的资金、科技与贸易, 就应在闽南 (漳、泉、厦) 地区规划一个小台湾, 出租或拍卖给台湾的商人或华侨, 成为一个新租界, 以从事经济活动, 此一特区主要资金来源是台湾, 其次是香港。除了小台湾之外, 魏萼也建议中共应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设立一个小台北特区, 资金来源以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江浙人为主。根据魏萼的构想, 小台湾特区必须是非军事与政治区, 并且接受台湾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作法上必须突破社会主义的框框, 在金融、贸易、租税、劳工、土地管理、证券管理、外汇管理, 以及航运等方面的政策应力求自由化和国际化。

相应于台湾和海外这类构想的提出, 大陆学者也做出了响应。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前所长陈忆村、学者李家泉, 以及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经济是教授崔殿超等也分别针对大中国经济圈提出主张。

1988年8月下旬,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陈忆村, 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举办的中国经济关系研讨会, 提出一篇题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论文, 认为大陆、台湾、香港之间, 在经济上存在着互补性, 在将来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交流后, 完全可能将三方经济结成一个网络, 形成中国经济圈, 通过松散的联合协作, 共同面向世界。

陈忆村认为, 这个经济圈可采取内、外两种循环。内循环是结合大陆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市场与台湾、香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建立产供销体是。外循环是指圈内三个地区经济一方面继续自主地参与既有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另一方面发挥三方面合作的优势对外。

1989年1月, 该所副所长李家泉在《北京周报》第三期撰文呼应陈忆村的提议, 认为一国两制的原则适合于港澳, 不见得能完全适用于台湾。因此, 当前最实际和最重要的, 应建立包括大陆、台湾和港澳在内的中国经济圈, 作为祖国统一的过渡形式, 从经济一体化带动政治的统一。

紧接着,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教授崔殿超也在香港《信报》撰文鼓吹大中国的构想 (1989年1月21日) 。崔殿超将大中国的构想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整期 (1989~1997年) , 主要关键在于大陆政经体制的调整;第二阶段为建立大中国经济共同体 (1997~2027年) , 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组织形式为建立关税同盟、资本自由流动, 以及发行大中国货币;第三阶段则达成祖国统一 (2027年以后) 。

尽管海内外学者热烈地讨论两岸经济合作的构想, 但是在实际推行上却面临了困难。这些被批评为具浪漫憧憬的两岸经济合作模式和构想, 至少在当时的环境中, 确实面临诸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限制。

(1) 大陆方面认为, 大中华共同市场等构想, 其特色是把现在与将来分开、政治与经济分离、政府与民间分开, 有的虽未排除统一前景, 但是其基本态度和立场是要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 在实际上是想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2) 台湾方面认为, 大中国经济圈排除新加坡在内, 使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之后, 此一组织形成大陆与台湾一大一小的局面, 使一国两制的实施较易控制, 并未摆脱僵化的政治立场。

(3) 香港人士虽了解大中国经济圈在组织上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限制, 但大致对此类合作组织持支持态度, 主要乃图透过此类经济合作, 增强香港在海峡两岸关系和世界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有关大中国经济圈和大中华经济圈等构想之所以未能具体化, 主要受限于政治环境。在台湾方面, 20世纪90年代初期, 相对于中国大陆, 台湾确实具有相当的优势, 而中共并未放弃对台的强硬立场, 在互信不足的情况下, 确实难以拟具方案, 作为政策推动的依据。在大陆方面, 可能基于: (1) 两岸的政治情势不具成立建制性合作组织的实质条件。 (2) 这些构想的阶段性发展试图用经济的融合来达成政治统一, 与一国两制所强调的政治立场不相吻合。 (3) 唯恐台湾和海外亲台人士, 以经济力量来抗衡或箝制政治上强大的大陆。

在萧万长的构想中, 两岸共同市场的推动是一项长远目标, 必须分三阶段逐步推展: (1) 正常化:用由两岸加入WTO的契机, 使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与制度化, 把握双方进入两岸共同市场第一阶段的里程碑; (2) 自由贸易区:用由经贸整合, 排除关税与非关税的障碍, 进一步把可以合作的项目包含进来, 彼此之间人员、商品、信息、技术、服务是自由流通, 逐步走向大中华自由贸易区; (3) 共同市场的建立。

2 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

有关两岸经贸合作模式的各种构思, 固然有浪漫的色彩, 或过于理想性的思维, 惟对于两岸关系共荣互利的期盼, 则是共同的情怀。即使是各种合作模式的方案, 虽有意见的分歧和差异, 但是基本上仍有其异中存同之处, 此即政治统合是长远的目标, 短期间经济合作有其必要。

尽管从两岸形势和台湾内部政局的限制, 这些合作模式的可行性令人怀疑, 但是过去十余年来, 内外在的主客观环境已出现微妙的变化, 最近在讨论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时, 这些合作模式的构思又有了发展的空间。

首先, 就世界发展趋势而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整合两大浪潮, 世界各国均图透过区域经济合作来提升经济竞争力, 以作为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重要途径, 也因而促成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以亚太地区为例, 近年来推动的区域经济合作, 特别是有关资源开发的具体合作项目, 以及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 已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新动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东南亚国协-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10+3) 、东南亚国协—中国自由贸易区 (10+1) 和自由投资区未来的发展, 已成为东亚经济的主要特色。但是令吾人忧虑的是, 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已不仅仅是东协10+1的问题, 而是包括日本、韩国、印度、澳洲、纽西兰在内的东协10+6的问题, 台湾因无法纳入此一经济合作体中, 在经济上真有边缘化的危机。

其次, 中国大陆与港澳签署CEPA的目的之一, 是欲用此提振香港的经济发展, 然而长期间中国大陆与港澳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 以及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 (9+2) 的发展, 其经济冲击将更为深远。事实上, CEPA签订之后, 它所可能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贸易替代效果, 已使台商思考如何转变经营策略。以银行业为例, 在CEPA框架下, 香港银行可提早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且香港银行至中国大陆申设分行仅需达到总资产60亿美元的标准即可, 其它外商银行则需200亿美元, 此一诱因已使长期以来受限于两岸关系的台湾银行业蠢蠢欲动, 图用并购香港银行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台湾富邦银行并购港基银行便是个明显的例子。由此可见, CEPA将对两岸经贸关系带来相当的冲击, 并进行必然的调整。

第三, CEPA不仅是迈向大中华经济圈重要步骤, 并且也是中国对自由贸易协议的一次大胆尝试, 同时也是中国大陆市场逐步对外资开放前的一个重要试验。随着过去中国大陆开放国外合格投资者可到中国大陆进行证券业务的开放经验, 目前在CEPA框架下, 中国大陆已逐步开放大陆民营企业赴香港投资, 中国大陆更将尝试开放国内合格投资者赴香港投资。这将使中国大陆与香港经济更加融合, 并继续担负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桥梁的角色。

第四, 30余年来, 东亚地区的经济快速成长, 相当程度是建立在区域的产业合作与分工关系上, 而台湾则是透过市场诱导, 在国际间寻得适当的分工与定位, 才能创造傲人的经济成就。同时, 历经过去10余年的发展, 两岸经济合作的融合度渐深, 相互依存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到2004年底,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62%的产品是在中国大陆生产, 而中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72%的产品是台湾企业生产的。这种紧密的经贸关系, 使两岸关系牢牢地连结在一起。

第五, 尽管两岸关系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 以致任何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构思均被另一方给予反向的政治解读。在台湾方面, 行政院陆委会以CEPA是一国两制下的产物, 不适用于两岸关系的理由而予拒绝, 并主张两岸可以设立自由贸易区, 而大陆方面, 正如连宋分别访问中国大陆时所发表的公报中所指出, 自由贸易区和两岸共同市场的构思, 显然已经存在着协商的空间, 这是两岸关系在思维上的重大突破。

任何国际区域经济组织, 无论是贸易优惠、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 乃至于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 均需要政府间的沟通、协调和安排, 因此, 尽管两岸经贸关系存有相当的依存关系, 但在两岸政治形势的僵持下, 目前此类的经济合作模式仍难以在短期实现。因此, 除非两岸政治关系有突破性的发展, 两岸经贸关系仍将处于目前针对诸如春节包机、货运包机、农产品贸易、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等个别议题进行磋商, 而无法开展全面性的合作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大陆和台湾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但要建立贸易优惠、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 乃至于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等合作模式, 还需两岸政治关系有突破性的发展, 否则两岸经贸关系仍将处于目前针对诸如春节包机、货运包机、农产品贸易、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等个别议题进行磋商, 而无法发展全面性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两岸,经贸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建民.2011年两岸经济关系六大看点[J].今日中国 (中文版) , 2011 (2) .

[2]白艳, 姜泽华.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演变历程与前瞻[J].经济纵横, 2010 (12) .

[3]石正方.“十二五”规划与两岸经贸合作前景[J].两岸关系, 2010 (11) .

[4]陈筠.“十二五”规划:两岸经贸合作迎来新机遇[J].两岸关系, 2010 (10) .

台湾模式 篇5

一、秘方及用量(按20千克水计算,可熬制牛骨头40千克):

一、秘方及用量(按20千克水计算,可熬制牛骨头40千克):

黄芪、当归、陈皮、香叶、芫荽子、丁香、桅子各8克,山奈、良姜、草寇、八角、小茴香、草果、孜然、荜拨、桂皮、甘草各15克,白蔻、玉果、沙参、党参各15克,生姜、砂仁、白芷、山楂各25克,辣椒、花椒各***克,五加皮***克,特鲜一号味精8***克,牛肉香精22克,料酒***克,酱油、糖色、食盐、白糖各适量。以上配料装入纱袋缝起来,缝制成料包备用(市场有售成品秘方料包***,草果、玉果须敲碎),辣椒、花椒、生姜(拍破)不需装入袋中。

二、熬制工艺:

1、选料:

购买牛骨头时,应选择牛排骨和前端软排骨(俗称凤凰翅)为最佳,其次是牛的杂骨。

2、准备工序:

(1)牛骨头剁成6厘米左右的小块,用清水将污物和血水清洗干净后,置于清水中漂洗15-30分钟,清洗过滤后加入盐腌渍2小时。

(2)牛骨头焯水,将腌渍后的牛骨头用清水清洗干净,倒入不锈钢锅(禁用铁锅),加水淹没牛骨头,烧开,搅拌,大火煮沸5分钟,捞起,再次用水清洗干净,准备入锅。

3、加料熬制:

(1)将配好的料包放人锅里,倒入牛骨头,加入水(自来水必须沉淀24小时,除去漂白杀菌剂怪味,用上面部分,确保骨汁的鲜味),加锅盖小火煮1小时,再加入料酒、食盐、白糖、味精各适量。

(2)加锅盖小火再煮1小时左右,出锅之前10分钟加入适量牛肉香精,出锅后控水,即是味道鲜美的牛骨头。

三、注意事项:

1、花椒、辣椒必须要加,按当地口味适量加入。

2、味精要用耐煮增鲜味精。普通味精煮沸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3、牛骨头不要煮得太烂,不要骨肉分离。

照顾老人,台湾要改变可怕的模式 篇6

保护老人安全,是台湾养老照顾机构常见约束老人(其实就是把老人绑在床上)的理由。但其实“零约束”早已是世界潮流,世界卫生组织也将身体约束视为虐待老人,

有次一位卧床的伯伯看到有人来,便苦苦哀求替他松开约束带抓痒,但当班服务员担心伯伯若拔尿管或鼻胃管会导致危险而拒绝,见他痒得厉害,因此来访者承诺会确保伯伯安全,才逮到机会替他松开约束一次抓个过瘾。然而这并非个案,许多被绑在床上的长辈无法发声、难以抵抗,有时看他们痒到连脚趾头都想尽办法抠,实在是太痛苦的挣扎。

“当长辈离开医院后,家属选择送进照顾机构,我都会建议要不要考虑请看护?”台湾成功大学附设医院老年科主任张家铭无奈地说。并不是对机构有偏见,而是当他在医院努力训练卧床长辈能够坐起、下床、站立甚至到走路,进到照顾机构后,长辈却被规定不准下床,说要上厕所反而被绑起来,也有老人被绑到骨折都没人发现,所有努力都成了徒劳。

除了有形的约束,还有无形的约束。有些长者有失眠或幻觉的症状,为纾缓照顾压力,医师可能会开一些精神科药物缓解症状,这时候长辈昏睡的状况来了,跌倒也出现。事实上,当长辈没机会下床,就算不绑也是一种绑,因为长辈不知道自己能下来,慢慢意识模糊后就真的一辈子被囚禁在床上。

源自日本可怕的照顾模式

现在的台湾这个情况其实和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很像。1985年《朝日新闻》记者大熊由纪子连续五年一系列报道揭露日本长者服务恶劣的状况,其中一篇更详细描述悲惨现场。

该文详细描述了在日本一家收容了219位老人的老人院里,老人们每天被绑在床上长达12小时,且有六个部位被绳子固定,其中只有1/4的老人可以下床走动,但能自行如厕的老人也被迫要包尿布,一天只换四次,且夜晚12小时没人可协助替换。这些长辈每天过着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发呆的生活,由于长期被约束而产生褥疮;报道也提到,长辈的白饭和菜都被拌在一起,还加了安眠药,简直是悲剧。

日本多数的安养机构解释:过去由于照顾人力不足以及专业性尚未确立,为了公平地照顾每位老人、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老人的安全,所以需要通过身体约束或是用药物来控制老人的行动。

预防跌倒是约束最常见的理由,但已有研究发现,约束没有更安全,更可能导致跌倒。美国宾州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史川普研究发现,约束的行为会使老人生气、沮丧、失去自尊心,更有老人为了挣脱约束而跌倒;耶鲁大学公共卫生系教授悌奈缇于1992年的研究也明确指出,约束确实与老人跌倒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约束也对老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层面造成负面影响。

零卧床作战

1989年起日本制定并执行一系列“黄金计划”,在全国各地扩展长者照顾服务的供给量,推动“零卧床老人作战”,向国民倡导照顾的理念。从此日本养老院也从过去局限于身体层面的照顾“生命”,进步到协助长辈保有自己的习惯,过着仍像自己的“生活”,进而协助他们完成未了心愿,丰富“人生”。

如今,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更是明令禁止约束老人,2001年3月,厚生劳动省印制《零身体约束手册》给所有老人照顾领域的人。手册里明确指出,身体约束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采取,而所谓的“不得已的情形”要同时符合三项条件:“迫切性”、“不可替代性”、“暂时性”;同时,机构要向老人和家属说明身体约束的内容、目的、开始的日期、约束的期限等,并获得本人和家属的理解与同意。不只日本,“去约束”早已是世界潮流。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致力于建立无约束的照护环境,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身体约束视为虐待老人的一种形式。

“约束”是台湾照顾的常规

约束在台湾仍是普遍的照顾模式,优等机构亦然,事实上,松开约束带对许多第一线照顾者而言仍是难以置信,甚至被认为是错误的照顾方式。

约束的照顾模式不只发生在机构,同样也复制于社区、居家。有些长辈从医院回家后,因为会拔管子,也被家属绑,且由于居家是私领域,长者的状况更难被介入,因此照顾观念的翻转不只机构得变,而是社会观念的翻转。

事实上台湾也渐渐关注老人约束议题。于2015年通过、预计于2017年实施的《长期照顾服务法》第44条也规定,对长者违法限制人身自由,处罚是所有行为中最严重的;即使是当前机构定型化契约亦规定,必须因为有危险或造成危险,无其他替代措施,才能评估约束,且除了家属签署“约束同意书”(三个月内有效)外,还必须有医师诊断或临床工作三年的护理师同意,根据医嘱才能实施短暂性的约束。

(摘自台湾《天下》)(编辑/唐馨)

台湾模式 篇7

一、委员会议

“陆委会”委员会议每月召开一次, 必要时可召开临时会议;委员会议由主任委员召集并为主席, 主任委员因故不能召集时, 由主任委员指定副主任委员一人召集并为主席;委员会议由全体委员过半数出席才可开会, 而会议讨论事项以出席委员过半数同意而作出决议, 如同数时, 则由主席最终决定。“陆委会”委员会议讨论事项包括“一、关于大陆政策工作计划或方案之研拟事项;二、关于大陆工作法规指定之审议事项;三、关于跨部、会大陆工作之协调与联系事项;四、其他有关大陆工作事项。”[1]此外“陆委会”顾问、主任秘书、各处室主管及其他经主任委员指定或邀请人员需列席会议, 但不具备表决权。委员会议审议及决定的事项, 需签陈“行政院长”核定, 其中重要事项或研 (修) 定的法规 (草案) 需函报“行政院”并提“行政院院会”讨论通过。由于“陆委会”的委员由当局各部会首长兼任, 因此“陆委会”在定时召开委员会议或视业务召开临时委员会议时, 各部会之间的协调沟通就能较为畅顺。

二、咨询委员会议

为了咨询有关大陆事务意见, 策进“陆委会”工作, 根据《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陆委会”于1995年1月10日通过《“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咨询委员遴聘及集会办法》, 决议设置咨询委员会议。咨询委员会由“陆委会”主任委员遴聘熟悉大陆事务及富有两岸民间交流经验之学者、专家担任。咨询委员任期一年, 期满可续聘。咨询委员会议每月召开一次, 必要时可举行临时会议, 均由“陆委会”主任委员为主席, 主任委员因故不能出席时, 由副主任委员为主席。咨询委员会议除由咨询委员亲自出席外, 还可视需要邀请有关机关及“陆委会”本会人员列席, 咨询委员需对“陆委会”掌理事项或“陆委会”指定事项提供咨询意见。

三、协调会报及各种会报

“陆委会”为了加强与“行政院”其他部会的协调与联系, 根据《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陆委会”委员会议于1991年1月28日通过《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业务协调会报设置要点》, 设置业务协调会报。“陆委会”协调会报以“陆委会”副主任委员为召集人, 聘请各部会等机关副首长、司 (处) 长为委员 (均为不给职) 组成, 每月召开一次, 由召集人召集, 必要时得召开临时会议, 均得邀请有关人员列席。“陆委会”业务协调会报之任务为“一、关于跨部会大陆工作之协调与联系事项;二、关于大陆政策工作计划或方案之研究事项;三、关于大陆工作法规制 (修) 订之初步审议事项;四、关于其他相关大陆工作之事项。”[2]业务协调会报置执行秘书一人, 副执行秘书一到二人, 协助召集人综理本会报事务, 所需工作人员, 由“陆委会”编制员额内调用。业务协调会报之决议事项经签报“陆委会”主任委员或提报委员会议议决后执行。同时, “陆委会”为了研拟特定事务的需要, “陆委会”分别于1991年10月9日、1992年8月15日、1993年7月13日和1999年10月27日分别通过《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港澳会报设置要点》、《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文教会报设置要点、《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经济会报设置要点》以及《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法政会报设置要点》等规定, 分别设置“港澳会报”、“文教会报”、“经济会报”及“法政会报”。各会报分别就相关业务与相关部会进行协调与联系。各会报分设执行秘书一人, 协调召集人综理本会报业务, 所需工作人员, 皆由“陆委会”本会编制员额内调用。各会报决议事项经签报“陆委会”主任委员或视需要提“陆委会”业务协调会报、委员会议议决后得以执行。各会报相关情况如下:

1. 港澳会报。

港澳汇报由“陆委会”主任委员召集, 如主任委员不能召集时, 由主任委员指定副主任委员一人召集并为主席, 其协调内容为港澳事物, 委员由各部会相关机关副首长 (无给职) 兼任, 每月召开一次 (必要时召开临时会议) , 其任务主要包括:关于跨部会港澳工作之协调与联系事项;关于港澳工作计划或方案之研议事项;关于港澳工作法规制 (修) 订初步审议事项;关于其他港澳工作之事项。

2. 文教汇报。

文教会报由主任委员指定之副主任委员召集。其协调事物包括两岸学术、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宗教、美术及大众传播等交流事项, 委员由相关机关副首长及文教界具资望人士组成。每个月召开一次, 必要时得举行临时会议。研议、规划下列事项:两岸文教交流整体策略;两岸文教交流重要活动;两岸文教交流重要辅助案;两岸文教交流其他重要活动。

3. 经济会报。

经济会报由主任委员指定之副主任委员召集。其协调事物包括两岸财税、金融、经贸、交通、农林渔牧、环境保护等交流事项, 委员由相关机关副首长及经济界具资望人士组成。每两个月召开一次, 必要时得举行临时会议。研议、规划下列事项:两岸经济交流整体策略;两岸经济交流重要活动;两岸经济交流重要辅助案;两岸交流其他重要事项。

4. 法政会报。

法政会报由主任委员指定之副主任委员召集。其协调事物包括两岸业务、内政、卫生及劳工业务等交流事项, 委员由相关机关副首长组成。每两个月召开一次, 必要时得举行临时会议。研议、规划下列事项:两岸法政交流整体策略;两岸法政交流重要活动;两岸法政交流重要辅助案;两岸法政交流其他重要事项。

“陆委会”通过以上三种运作模式, 达到同台湾当局其他相关部会的协调合作, 和吸收台湾各界对大陆政策的希冀和建议, 能够做到集思广益, 融会贯通。也通过这种运作方式, 确立“陆委会”在台湾当局内部的特殊地位。

参考文献

[1]陆委会.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会议规则[Z].1995.

台湾模式 篇8

与大陆地区相比,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体系非常独特, 近年来, 已经形成专科学校、技术学校和科技大学三个层次的“立交桥” 式完备的技职体系, 各层次技职教育定位清楚, 学位授予层次高, 毕业人数众多。台湾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就得益于其发达的高等技职教育体系, 这种自成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并驾齐驱且相互交错的教育模式, 不管是在研究的深度, 还是教育的广度上, 都为世界各国技职教育界所认可与称赞。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不仅延续了东方传统文化崇尚读书、追求学历的思想, 同时也借鉴了西方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这也是大陆地区在教育方面所需要借鉴和学习的教育观念。

台湾地区的高等技职院校也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类。与公立高等技职院校相同, 私立高等技职院校同样涵盖了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三个层次。在台湾近代发展史上, 私立高等技职院校占了绝大多数, 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据台湾“教育部”统计 (2014年) 的最新资料显示:2013学年度, 台湾公立私立技职院校91所 (其中科技大学57所、技术学院18所、专科学院16所) 中, 私立技职院校71所 (其中科技大学43所、技术学院16所、专科学院12所) 占78.02%。

2高等本科技术教育概念界定

根据1991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的解释,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中级层次, 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第三级第一阶段 (授予大学第一级学位或同等学历证书) 的教育, 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构成高等教育内部的三个层次, 是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实施本层次的通识教育及有关某一专门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 修业年限一般为四年。“本科技术教育”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在本科教育层位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 是实施技术师基本训练的教育, 其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与本科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同‘级’, 但有‘类’ 差;与专科技术教育同‘类’, 但有‘级’差的教育。”本科技术教育在技术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3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台湾地区高等本科技术教育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 重实务、重能力培养为主要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3.1坚持实务性教育理念

台湾地区已经形成了发展高等技职教育的理念、价值观和学术氛围。教育目标是“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 养成实用专业人才”;坚持 “实务第一、学生第一、学科服从实务和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 并体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科技职教育的定位、教育目标、课程设计、 评价等已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符合实务性人才培养规律的共识与做法。

3.2专业设置以职业为导向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专业设置主要配合社会职业分工与就业市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和本校的资源优势等条件而设计和开设的, 侧重实用性。在设置专业时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分类的方式设置, 而是以社会各行业与职业岗位为出发点来设置专业, 以此来体现其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鲜明的职业特性。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 各技职院校课程按照学校本位课程来开发, 各专业课程的开设以及具体课程内容由学校自己制定, 学生所学课程基于职业工作需要及符合职教学生特质,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场所学能力。

3.3以培养技术人力为人才培养目标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具体, 突出技职教育与培养实务人才类型的特征, 特别对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具有明确的要求。台湾地区技术人力总体上由五个工作职务组成, 其中技术本科教育是培养工业技术师, 他们通常运用高深的科学技术知识来解决生产中的复杂问题, 一般不会直接与日常生产直接联系, 培养规格是注重掌握高新实用技术的一般能力、核心能力和实务能力。

3.4强调院校本位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为教育目标服务, 为实现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注重实务, 以符合企业界的需求为原则。其科技大学所设课程及内容的确定, 除了共同必修学分之外, 都由学校自行预订, 因此, 他们的课程发展的自由度相当高。在课程设计方面,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除提倡技职教育课程群 (组) 的统整之外, 更强调技职院校本位课程的发展, 设计理念遵循职场工作需要及技职系统学生的特点;课程开发强调连贯性, 以学生为中心, 讲求实务, 效标明确, 并以未来为导向。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 http://www.edu.tw.

[2]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 (第3卷) [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54.

[3]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7:17.

[4]郑金贵.台湾高等教育[M].福建:厦门大学出本社, 2008.

[5]鲍洁.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 2006 (6) .

[6]李晓俊.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台湾模式 篇9

2000年,中国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此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发展范围从北京、上海辐射到全国各大城市。截至2007年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机构已达27.7万家,其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上升。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意园区应运而生。近10年来,创意园区在各大城市中萌芽、发展。但创意园区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经营管理层面。相对大陆地区,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园区起步较早,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改良的探索历程。本研究希望经由对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园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得到有助内地创意园区经营管理的宝贵经验与教训。

二、内地创意园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本研究认为内地创意园区从主导力量来看,主要有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3种模式,而在经营管理上此3种园区均存在各自的问题。

政策导向型是由政府规划建设并统一管理的园区,这类园区的问题是单一行政手段抑制市场作用的发挥。艺术家主导型是艺术家自动聚集形成某个产业集聚后由政府统一管理,它的问题是艺术家缺乏房地产开发和市场运作相关经验,需要专业人士支持;但房产商介入后改变了园区原有生态平衡,影响园区艺术性。开发商导向型是由民间企业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其问题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迫于资金压力开发商会引进一些非文化创意业态,很少考虑文化艺术性。

从以上3类园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创意产业从业者、民间开发者三者关系处理成为当前国内创意园区发展面临的瓶颈。

资料来源:贾丰奇《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三、台湾创意园区经营管理模式

内地创意园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处理政府与民间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内地创意园区经营管理应与国际接轨,借鉴先进发展经验,从中提取成功因素,吸取失败教训,为己所用。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园区起步比大陆早,文化上亦是同文同种,因此经营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一)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园区3种经营管理模式的比较

依据不同园区功能定位、设施型态、园区营运相关主体单位等差异,可把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园区经营管理模式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模式一:行政主管部门成立园区管理中心,负责园区日常运作。

模式二:以文化事务主管机关单位为主体向民间募款,成立官方与民间共同支持的财团法人基金会。由财团法人基金会专责主持园区日常运作。

模式三:委外经营模式。由文化主管机关确定园区经营管理大方向,公开征选合格厂商、团体在许可的期限与范围内经营。文化主管机关按委任合约定期监督并考核其营运管理绩效。

此三种模式在组织、运营与管理等方面都有各自特点,详细情况见表1。

从表1可看出,“委外经营”模式在运营经费上,不需要政府拨款,并弥补了政府在专业人力上的不足;在运作弹性和人事制度上也优于其他两种模式;在业务执行上,因与政府订立了明确的委托合约,故存在冲突的可能较小。“委外经营”模式在我国台湾地区公共设施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实践,并逐渐成为新潮流。因此本研究认为此种创意园区经营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究。

资料来源:陈明燦、张蔚宏《台湾地区<促参法>下BOT的法制分析:以公私协力观点为基础》。

(二)我国台湾地区政府业务“委外经营”模式

“委外办理”开启了台湾地区民间与政府合作关系,旨在加速民众服务广泛性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1.我国台湾地区政府业务“委外经营”的政策与法律基础

为促进民间投资、缩减政府规模,“行政院”于1998年颁布《政府再造行动纲领》,台湾地区政府业务委托民间办理即源于此项“纲领”。2000年“行政院”扩大公私合作范围,通过并实施《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以下简称《促参法》)将合作内容由行政部门奖励的含义转为民间参与公私协力的含义。2001年政府委外经营由“政府业务委托民间办理推动委员会”专责推动。台湾地区“人事行政局”公布“公共设施服务委外经营”具体内容作为“委外经营”的参考。

2.“兴建、营运与转移”的民间参与公共建设基本构架

《促参法》第8条规定,“特约兴建模式”的相关类型由于经费来源与程序不同,可分为若干类,其核心由“兴建”、“营运”与“转移”三个元素组成。因民间业者以盈利为目的参与公共建设,因此,政府必定承诺相关公共建设在一定时间内得以营运。特许期结束后,民间经营者须将公共建设营运权和所有权“转移”给政府,这样即形成了“兴建、营运与转移”的民间参与公共建设基本构架(见表2)。

从表2结合我国台湾地区在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的实践经验中可看出:BOT方式存在先期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风险高、政府与民间团体需长期广泛合作及采用专案融资等特点。而ROT模式适用于投资金额少、兴建期短、风险小的情况。另外,OT模式优点在于借助民间的经营效率,避免政府经营不善、产生亏损或效率低下的状况。

(三)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园区“委外经营”实施现状

我国台湾地区的闲置空间再利用工作早期由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下称“文建会”)主导推动。上世纪80年代“文建会”成立,公布《文化资产保存法》(以下简称《文资法》)。《文资法》推行初期,保存运动只由少数专家、学者与行政人员执行。直到1994年,随着文化政策的转变,民间团体、学者、政府单位彼此开始有了互动。1998年颁布的《政府再造行动纲领》和2000年《促参法》的颁布将“委外经营”的概念引入到创意园区经营管理中。

2002年“文建会”规划台北、台中等5个闲置空间为“创意文化园区”,其中除台北华山创意文化园区(现名为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以下简称“华山”)外,其余的创意园区目前还未完成民间参与经营。此外,花莲创意文化园区正在邀请民间单位参加竞标,此现象表明“委外经营”已成为台湾创意园区经营管理的新趋势。

(四)华山1914创意园区的“委外经营”

1.“华山”目前的“委外经营”

2007年2月“文建会”为落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将“华山”定位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旗舰基地”,并引入3个民间参与经营合作方案,分别为电影艺术馆OT案、文化创意产业引入空间ROT案及文创产业旗舰中心BOT案。旨在使园区内闲置空间活化再利用,带动文创产业发展。

2.目前“华山”的经营成效

(1)场地管理

“华山”已形成一套严谨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场地租借办法与流程、场地使用要点、场地施工管理要点等,使“华山”的营运紧凑而高效。

(2)举办的活动

“华山”多元化的活动组织是其经营亮点,目前“华山”每天都有4到5种表演、展览与活动在同时举办,且日程已安排至2011年6月份。从2009年3月到目前为止,“华山”已经成功举办各类展览56次、讲座28次、活动88个、表演54次,其中不乏歌手伍佰演唱会、陶喆音乐会等明星参与的活动。

(3)进驻商家

进驻“华山”的商家业态较为多元,分别有:餐饮、展演、画廊、时尚专卖店、健身等,还有著名艺术家如几米、方文山等的工作室进驻。

(4)营业收入

据“文建会”相关人士介绍:“华山”2010年的营业额将近4000万人民币。

四、台湾创意产业园区经营管理的优劣

(一)成功之处

本研究认为台湾地区创意园区经营管理的成功之处有以下5点。

1.使闲置空间与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并成为当地创意产业展示窗口。

2.政府部门对各个创意园区进行整体部署与定位,从而根据地域特性,因地制宜,发挥最大效能,避免园区同质化。

3.政府监督避免了地产商打着创意产业的旗号开发纯粹的商业地产。

4.“委外经营”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有效的行政协助,给予创意文化专业经营团队良好的创业空间,人员调度有弹性,工作团队具有竞争性。

5.好的规划与好的委托单位能够相互配合,发挥园区特色,带动区域整体经济活力。

(二)不足之处

上述提及的“委外”经营过程中难免出现软、硬体配合效果不好或二次施工的情况,且因空间之再利用性低,容易形成新的闲置空间,造成资源浪费及行政程序的混乱。此外,政府有时无法确认最好的服务提供者、民间单位执行公共政策经验有限、民间单位与政府沟通困难等都是“委外”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以“华山”为例,2005年之前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中,并未达到真正“创意园区”的功能。这些情况,一方面与“华山”的旧建筑物整修延期和“文建会”政策无法统一连贯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华山”经营单位契约的期限短暂,无法有长期的计划,民间经营单位无法投资庞大的资金,只能作简单的环境整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五、结语

审视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园区发展经验,本文认识到在国内各个城市的创意园区经营管理中,制定政府委托民间单位经营创意园区的政策法规已迫在眉睫。当相关制度建立后,政府管理部门与民间企业的合作与沟通至关重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运营过程中,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做好监督工作,同时要防止创意园区因软硬件配合效果不理想或者是重复施工造成新的闲置空间。对于民间团体而言,由于经营的是公有财产,要将经营运用透明化,才能得到行政主管部门和民众的支持。在经营期限问题上,鉴于台湾做法中短期委托经营方式的局限,我国创意园区在借鉴的同时可以加以改进,例如考虑设立一个可以长期运作的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创意园区在国内各大城市的不断发展,其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日益显现。本文以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园区为例,分析其经营管理模式的演变、类型、政策依据与特点,随之提取它的可取与不足之处,从而对国内的创意园区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创意园区,经营管理模式,台湾

参考文献

[1].贾丰奇.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4

[2].林翠如.“台湾建筑·设计与艺术展演中心”未来经营模式之研究.台湾,南华大学.2008.9

[3].黄淑晶.创意文化园区经营管理策略之研究——从加拿大温哥华葛兰湖岛园区看华山创意文化园区.台北,台湾中山大学.2005.1

[4].钱敏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探讨.华东师范大学.2009.9

[5].张京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5

台湾模式 篇10

关键词:台湾,大陆,口腔本科生,培养模式,比较,启示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深入认识, 口腔医学的教育与研究也得到蓬勃发展。由于长久以来教育理念及模式的不同,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医学教育有着许多差异, 口腔医学也是如此。本文总结了两岸口腔本科生的不同培养模式, 通过了解与对照, 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思考与借鉴。

大陆和台湾口腔医学本科课程设置简介

台湾地区课程设置和大陆有很大不同, 从第1学年起就开设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 并贯穿于整个6年学习期间, 在第2至第5学年分布比较均匀。6年全部课程的总课时数为4536学时, 其中前5年3636学时, 平均每年728学时[1]。口腔专业科目每年课时约378学时, 占每学期总学时数的51.92%[1]。

以台湾高雄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例, 该校为本科学生开设了8门公共基础课程, 4门普通基础课, 10门医学基础课, 7门临床医学课, 15门口腔专业基础课, 16门口腔专业临床课, 总共60门课程, 其中口腔专业科目占总科目数的比重为51.67%[2]。

相比台湾地区学制, 大陆口腔医学院校学制少一年, 为5年。前四年主要是课程学习, 最后一年是医院实习。课程设置也和台湾地区区别很大。除极个别学校第一学年会有口腔医学导论开设外, 大部分口腔医学院校均采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三段式课程设置。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学年, 而第三学年仅有部分基础课, 大部分课程在第四学年开设。

大陆口腔专业科目占总课时数比重比台湾要小得多, 台湾为51.67%, 而大陆最高不超过45.8%。口腔专业基础课科目和课时数占口腔医学专业总课程门数最高为20.8%, 最低的仅有6.8%。大部分口腔医学院校会开设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材料学, 而口腔医学导论、口腔生物学、牙齿形态学、口腔生理学、口腔生化学、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设备维修学、口腔临床药物学等课程仅有个别院校开设。口腔临床课程则在各口腔医学院校基本一致:一般为6~8门, 占口腔医学专业总课程门数的15%左右;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般20%左右, 最多不超过25%。课程主要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放射学、口腔儿童牙病学、口腔预防医学, 也有个别院校开设开设口腔急救医学[2]。

大陆和台湾口腔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对比

对照台湾地区和大陆的口腔医学本科课程设置, 主要的不同表现在大陆口腔医学通识课程、普通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方面明显多于台湾地区;其次, 台湾地区则口腔医学专业基础和临床课程占总课程数超过50%, 明显多于大陆[1]。

另外, 台湾地区口腔专业教育贯穿于整个5年教学期间, 大陆则集中在第三、四学年[2]。

口腔医学本科课程设置的不同, 也折射出两地培养医生的目的和方法的差异。台湾地区口腔医学课程设置中突出了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 更具有牙医学的特征, 同时, 更早地接触专业, 更早地接触病人, 有利于学生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

大陆的口腔医学课程设置对学生对口腔学科整体认识有比较大的优势, 第一、第二学年基础知识学完, 第三和第四学年全部为口腔专业课, 知识体系比较连贯[1], 基础知识更扎实。

口腔本科PBL教学发展及现状

(Problem-based learning) 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该方法打破传统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为指导, 以问题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即是PBL, 通过PBL教学, 循序渐进, 让学生带着问题, 积极地投入学习, 并在实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 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临床思维方法, 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世界各地风起云涌地展开医学教育改革, 台湾地区也不例外。其中, 采用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的教学方法, 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性培养, 已成为台湾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

台湾地区有关PBL的应用与发展, 历经探索期、准备期、实施期、扩展期和精进期五个阶段, 目前正处在精进期。该阶段主要是构建PBL网络学习资源与规划PBL网络平台, 完成发展医学教育的器官化模块课程及其配套的PBL和临床技能训练。

大陆口腔医学院校的PBL教学以发展较好的武汉大学为例,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全面培训”的思路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同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并且对教学病例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配备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围绕具体问题 (实际病例) 获取知识, 培养技能。所有病例设置以教科书为基础, 紧密结合临床碰到的病例, 收集病例资料, 而每一例病例又涵盖所有基础和临床知识。

台湾和大陆口腔医学的PBL教学都经历了模仿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但是由于PBL模式的全面实施需要观念更新、足够的经费投入、充足教学场地和硬件设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方便使用的先进图书馆、丰富的网络信息支持、教学质量评估的完善体系等各方面的条件, 这也决定了PBL全面展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需要整个教育行业的不懈努力。

口腔本科临床实习教学

台湾地区口腔临床实习教学主要实行的是二阶段临床课程, 与大陆截然不同。

二阶段临床课程设置是为了加强临床医学教育, 增加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政策。该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 总共需三年时间。第一阶段为毕业前训练, 在医学系第五年和第六年实施, 课程规划由原来的三年压缩为两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之前必须先通过“基本临床技术考试”;第二阶段为毕业后的训练 (PGYI训练) , 学生须要牺牲寒暑假的时间修完学分, 在第六年即可毕业。毕业后第一年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医院负责病人, 获得医院所有科室诊疗经验。

相比台湾而言, 大陆口腔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比较单一、传统, 大陆口腔临床生产实习, 目前仍多用分科轮转的方式。

近几年, 大陆各口腔院校根据自身情况, 针对口腔实习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我们以首都医科大、第四军医大和山东大学的改革为代表可以看到措施及成效如下:

首都医科大2008年对口腔科学系本科生试行“先分科, 后综合”的教学实习改革。改革的重点是, 学生先在口腔医院专科实习, 进行专科训练, 然后在综合医院的口腔科进行口腔综合实习, 并同时参与综合医院口腔科急诊和院内会诊工作。在这种实习情况下, 学生就有机会接触各类病人, 熟悉全身病症的口腔疾病的处理原则, 并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密切联系, 熟悉全科口腔医师的执业特点。

第四军医大学针对七年制口腔学员提出了新的实习方案。主要是开辟第二课堂, 培养学员对临床科研的兴趣等。具体措施是, 学生从实习第3周起, 需要自己选择一种牙体牙髓病科的常用材料或药物进行文献检索, 根据检索结果设计实验方案, 再通过3次集中讨论, 每个学生互相总结、学习。这种实习方案, 不仅完善了实验内容和思路, 而且提高对牙体牙髓病科实习的学习积极性。

山东大学口腔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主要是组建了集口内、口外、修复于一诊室的综合科, 由综合科统一修订实习教学计划,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强化技能训练, 并定期开设临床教学讲座, 健全临床实习考核制度, 这种改革培养学生从口腔医学整体角度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

目前, 大陆口腔医生培养受到工作岗位、工作意识形态的影响, 最后一年的口腔临床实习教学有时候基本是形同虚设。很多口腔学生为了考研, 实习基本是应付, 因此有些学校为了提高上研的比例, 也放任学生不认真实习。

总体而言, 大陆的口腔医学教育一直采用先基础、再临床、后口腔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不利于口腔医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即口腔专业人才知识面广, 但口腔临床技能不强, 特色不够。

启示

本科教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主要阶段, 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或考入更高层次深造, 因此,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本科阶段的教育和学习都至关重要。对比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的口腔医学教学现状, 不难看出, 两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习安排等各层次都存在不少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取长补短。例如可考虑增加口腔专业教育的比重, 在符合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并且更加严格管理, 让实习过程落到实处等等。

上一篇: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下一篇:中医学与中药学